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保健范文

老年保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保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保健

第1篇:老年保健范文

【处方来源】民间验方

【处方】鳖1只,猪脊髓200g,生姜、葱、胡椒粉、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鳖用开水烫死,揭去鳖甲,去内脏和头爪。将猪骨髓洗净,放入碗内。将鳖肉放入铝锅内,加生姜、葱、胡椒粉,武火烧沸,文火煮熟,再放入猪脊髓,煮熟加盐和味精即成。

【特色及功效】肉质鲜嫩,汤味鲜美。具有滋阴补肾,填精补髓之功效。

【应用及用法】适用于肾阴虚所致头昏目眩,腰膝疼痛,多梦遗精等症。老年性骨质疏松阴虚症状明显者可佐餐食用。

【方解】鳖肉益气,补不足,除湿热,去血瘕,补阴益血,化滞破结。主治肝肾阴虚,劳热骨蒸,或虚劳咳嗽,冲任虚损,崩漏失血,久疟不止等。临床有用鳖肉配枸杞子、山药、女贞子、熟地黄煎汤治肝肾阴虚,腰脚酸软,头晕眼花,遗精等。猪脊髓补精髓,退骨蒸,除脊痛。用于肾阴不足,阴虚内热,骨蒸盗汗,遗精,或腰脊酸软,下肢痿弱等。常与补肝肾和滋阴降火的药物配伍应用。亦可单独煮食。二味配伍对骨质疏松症阴虚明显,脊椎疼痛严重者较为适宜。

羊蜜膏

【处方来源】饮膳正要

【处方】生地黄汁200 g,熟羊脂250g,熟羊髓250g,白蜂蜜250g,生姜汁25g。

【制作方法】将铁锅置武火上,倒入熟羊脂熬开,再下入熟羊髓、白蜂蜜、生地黄汁、生姜汁烧开,并用锅铲不断搅拌,转用文火煎熬,至成粘状膏停火,稍晾后,盛入瓷罐中备用。

【特色及功效】膏体稠粘,气味香甜。具有补髓填精等功效。

第2篇:老年保健范文

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提高老年朋友的生活质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对老年人来说,如何保持或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应该是重中之重的问题。“一饱口福、笑口常开”,这都与口腔有着直接的联系。牙齿的健康状况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到饮食、发音、美观,甚至社交时的自信心等方面。老年人定期检查牙齿是很有必要的,发现问题尽早解决,不要将问题拖延,将来不但疼痛受罪,还给治疗增加难度,影响治疗的效果。

龋病,也就是俗称的虫牙,在这个群体中是非常普遍的。这主要是由于细菌产生的酸腐蚀牙齿,在牙面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洞。小一点儿的洞可能导致冷热敏感、塞牙等症状,严重一些的可能引发牙髓炎或者根尖周炎。老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就是指的这种情况。发现龋病的牙齿要尽早治疗,防止进一步恶化。牙髓炎和根尖周炎都要接受根管治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杀牙髓”,光杀还不行,还要彻底清理干净,严密充填根管,防止炎症复发。

牙周病是老年人缺失牙齿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牙齿松动、牙周红肿溢脓、咬合无力、口腔异味等。由于牙周炎在早期并不像龋病那样能引起剧烈的疼痛,常常被忽视。这反而成为牙周病危害巨大的重要原因。早期的牙周病没有得到有效地治疗和专业的保健指导,当发展为中晚期,医生治疗的难度大大增加。很多情况下,只能将患牙拔除,这是医生和患者都不愿意看到的。有效的牙周治疗包括全面的牙周检查、制定系统的治疗方案、最后还要进行日常的维护。牙周疾病更倾向于被认为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造成的,来的慢,去的也慢,彻底的防治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

第3篇:老年保健范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口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突显出来,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较为突出。根据我社区的情况,慢“四病”80%以上在中老年人群中多发,而且30%~40%老年人患有两种以上疾病,再加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特殊性,造成家庭结构改变,一对夫妇4个老人,给工作、生活都带来很多不便。因此,老年人作为社区的特殊人群,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对象,社区老年保健工作也就成了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老年保健工作,首先要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心里特点和老年人的社会需要。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随着机体逐步衰老,各项生理指标直线下降,表现在各系统出现如下症状和体征。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易出现性低血压、心肌梗死、早搏、传导功能障碍、肺部感染、肺气肿等。

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易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秘、记忆力减退、睡眠欠佳、抑郁、动作迟缓等。

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易出现脱水、钠潴留、心衰、尿频、尿急、尿失禁、糖尿病、皮肤干燥、骨质疏松等。

感官系统和运动系统易出现对冷热痛感觉迟钝、眼花、青光眼、白内障、骨折。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随着健康状况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心理上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

失落感:由于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改变,老年人心理上产生失落感,表现出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易怒,发脾气。

孤独感:由于丧偶、独居、交往不便,心理上常常产生隔绝感和孤独感。

恐惧感:由于机体疾病、自理能力下降以及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给儿女造成不便等问题的发生,心理上产生忧虑感和恐惧感。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里特征,需要儿女和社会的关心呵护,更加需要尊重和关怀,鼓励他们参加一些适当的社交活动,从而消除他们的失落感和孤独感,使他们充分感觉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

指导社区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

社区护士要重视老年人的饮食质量,合理地安排饮食,给予易消化、高热量、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老年人能量需求。

指导老年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规律起居,协助搞好皮肤、口腔等卫生,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

做好基础健康宣教,鼓励参加适当的运动,让其理解生命在于运动的意义,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延缓衰老,而且能调解和改善机体各系统功能。

保持排泄通畅,注意行动安全;社区护士要指导好老年人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预防和控制不安全因素。

社区老年保健管理措施

建立社区老年人家庭健康档案,评估老年人健康状况,连续追踪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制定出系统性、针对性的保健计划,合理实施。

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课堂,定期请专家到社区为老年人进行老年保健知识讲座,时间、地点、讲座形式应考虑到适应老年人特点。

指定专职社区医生,进行定期随访,通过家庭访视,向老年人提供完整、安全可靠、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可使许多老年疾病在无症状期内被发现,促使老年人了解、关心自身健康,增强保健行为,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

第4篇:老年保健范文

我有一位同事是中老年报刊迷,尤其对北京出版发行的《中老年保健》杂志更是情有独钟。她不但自己年年订购,而且每年都要另外订购几份《中老年保健》,以此作为敬老礼品分别送给已经退休的父母及公婆,目的是更加丰富长辈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我认为,这种做法实在好,值得许多家庭及做晚辈的人学习、效仿。

报刊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其指导作用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加上现在喜欢看书读报的人越来越多,许多老年人也不例外,因此将报刊作为礼品赠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如果是当晚辈的送给老人,老人们则会更加高兴。尤其是《中老年保健》杂志,其内容丰富,且可读性、实用性、娱乐性很强,是丰富老人精神生活,指导他们防病治病,帮助他们加强自我保健、促使延年益寿的理想读物。有许多老人曾深有体会地说,经常阅读《中老年保健》杂志,胜似上一所老年大学,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更加丰富、充实了。因此,送《中老年保健》杂志给老人,就等于给他们送知识、送欢乐、送健康。

《中老年保健》杂志创办以来,不断与时俱进,几经改版后,其质量越来越高,特色越来越突出,加上这份杂志发行及时、装帧精美、定价合理,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阅读。因此,我倡导更多的晚辈,将这本杂志当敬老礼品送给老年人阅读,使之在社会上形成风气、形成时尚,从而使更多的老年人可以阅读到《中老年保健》,并使杂志的宣传、教育、指导作用,发挥得更广、更好。

江苏读者杨汉祥

杨汉祥同志:

您好!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杂志的支持!的确,《中老年保健》杂志不但是老年人的好朋友,而且它将是更多中青人的新朋友。

如今给老年人送礼物,鲜花、糕点、衣物、保健品等等,似乎都已失去了新意。然而,一本健康杂志,却能带着科学的知识、真诚的关心,温馨地表达一份爱意。因为人与人之间,情谊无价;而人活着,健康无价!我们也十分感谢那些将《中老年保健》杂志作为敬老、爱老的礼物送给亲友的订阅朋友,祝愿我中华敬老爱老传统在年轻一代中永远发扬光大!

第5篇:老年保健范文

高血压者别快速起身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主要诱因,而中风的发生总是在猝不及防间。有关专家在对数十名中风者进行询问后发现,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是在睡觉时,突然听到大的声响,立即改变,导致大脑一时性缺血而诱发中风。所以,如果家中有患高血压的老人,卧室电话应装在伸手可触及的床头柜上。有高血压的老人入睡后对门铃、电话等响声不要迅速作出反应,可让老伴或子女去开门或接听电话,此外,老人半夜起来小便也要缓慢起身,避免突然快速的站立动作而诱发中风的发生。如果老年人在起夜时,突发性低血压,首先不要乱动,应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如果血压在1~2个小时内不能恢复正常,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冠心病者注意补水

冠心病患者由于生理衰老等各种因素,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血液黏稠度也较高。人在夜间因呼吸和出汗会消耗部分水分,若再有起夜(小便多)习惯,水随之消耗也较多。夜间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量减少,血小板凝聚,粥样硬化的血管更易产生栓塞,当栓子脱落在脑动脉、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内时,心肌就可出现急性供血不足导致坏死。所以,冠心病患者应在睡前喝杯温开水,量约250毫升,这对预防心梗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半夜(凌晨1~2点钟)起床解小便时再喝1杯等量温开水;次日晨醒后再喝杯同量的温开水,就可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从而避免夜间和晨起发生心梗。睡觉前,患者应多散步,增加机体的活动量;睡前尽量排尽尿液,减少起夜的次数;起夜时加件衣服以保暖,以免皮下组织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引起心绞痛的发生。此外,厕所的温度要维持在一定的高度,可以安装些保暖设备。

哮喘者做好睡前准备

临床观察发现,哮喘患者中约2/3在夜间或清晨症状加重,其中1/3支气管收缩出现于夜间,另1/3睡眠前出现并持续整夜。由此可见,哮喘的夜间发作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部分哮喘患者夜间发作与接触室内过敏原有关。常见的室内过敏原有尘螨、尘土、动物皮毛及其分泌物、香水、空气清新剂、发胶等。有研究表明,哮喘患者傍晚接触过敏原,其迟发哮喘反应发生率高达90%,而且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由此可见,除正常使用抗哮喘药物,改善居住环境和睡前准备非常必要。所以,患者的床褥要整洁卫生,避免灰尘毛屑在居室存留,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无过敏原的卧室用具。睡前卧室适当通风,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吵架,看枪战片、武打片等引起情绪波动。

第6篇:老年保健范文

日前,记者来到80岁的刘一民(化名)老人家里,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他和老伴被骗购买了一万多元“药品”的经过。就在2008年11月28日,刘一民老人和老伴出去散步,走到街口的时候,路边一年轻人特别热情地给两位老人每人发了一张免费身体健康普查卡,并告知老人这次活动是“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联合举办的,现场会有“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坐诊,并让两位老人第二天早晨7点30分之前到某某饭店参加活动。刘一民老人一看是专家坐诊,就和老伴商量着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活动现场。

刘一民老人告诉记者,当天来参加活动的老人约有四五十人,很多还是一个院里的邻居。活动现场只有4个中年人身着白大褂,据介绍是“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其余的工作人员都身着衬衫领带,都是学生模样的年轻人。

登记完个人信息后,工作人员按着登记号的顺序给每人进行了血压、血糖和“JQ-H型心血管功能”测试。检查完,“专家”上台用投影仪给老人们讲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生成原因、治疗方法,并向老人推荐特效药品“欣脂宁胶囊”。然后,“专家”开始给老人们讲解各自的检查结果。其中一位“专家”在给刘一民和老伴讲解他们的病情时,告知两位老人需要降血压和血糖,而且说他介绍的药还可治疗刘一民老人的糖尿病。“专家”给两位老人开出一个疗程的药,一个疗程为一年,一共12大盒药,共需要10956元。由于老人随身没带多少现金,“专家”马上派一名工作人员打车跟老人回家取钱。刘一民和老伴从自己辛苦攒了几年的存折上取出钱交给那位工作人员,换来的只是一张所谓的收据,其实是一张“产品预购申请单”。

刘一民说,在回家取钱的过程中自己与陪同的工作人员交谈过,老人觉得一位在读的大学生是不会骗人的,也就坦然地把钱交了。

老年人防范意识差被利用

呼和浩特市工商管理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类似事件在我市已经发生多起。2007年国庆期间,以免费体检的方式骗取老年人高价购买“龙菊心脑康胶囊”的活动甚至连出租场地的饭店也被骗了。他们先在酒店或饭店预定场地,交几百元押金,然后到社区给老年人发放传单声称免费体检。活动时大肆给老人们推荐“药品”,并声称买完药后以邮寄的方式赠送跑步机、按摩床等贵重的仪器。热情主动派人打车前往老人家取钱,然后卷钱逃跑。这些人往往都是从外地来流窜行骗,骗一次换一个地方,而且不留任何线索,因此受了骗的老人很难维权。

记者在社区采访中与多名曾经有过类似经历的老人接触发现,受骗老人往往总想用省下的钱解决自身的健康问题,希望达到既省事又少花钱或不花钱就可治病强身的目的,减轻儿女的负担。但由于对新事物、新知识不了解,防范意识差,随众心理强,因此容易上当受骗。另外,人年纪大了,更容易产生怜悯心,骗子的种种骗术和勾当,有时就被其可怜的假象所迷惑。

而行骗的人利用了老年人的这些弱点,想出各种伎俩让老人们钻进设好的圈套:一是与老人套近乎,甜言蜜语加免费接送、免费午餐服务,让人感到盛情难却,再作“今日有、明日无”的优惠报价,一旦成功,便紧随老人回家收取现金,不开发票;二是打着“绿色、环保、健康、高科技”等幌子,吹嘘保健品或药品“包治百病”;三是产品价格高昂,但宣称有赠品等优惠,使老人们觉得有利可图;四是合同含糊其词,产生纠纷令老人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五是卷款潜逃,让老人投诉无门。

药品、保健食品老年人易混淆

经家人辨认,刘一民老人发现购买回来的不是药品后,老两口对着一万多元三大包的“药”不知所措,

不知该不该吃,吃了会不会有害,同时两位老人年纪大行动不方便,于是求助媒体。记者于2008年12月8日拿着老人高价买回去的“欣脂宁胶囊”前往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咨询。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科赵颖副科长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老人购买的“欣脂宁胶囊”并不是药品,而是国产保健食品,老人可以食用,但这个产品没有治疗疾病的功能,只有一些养生、保健的功效,更没有所谓专家声称的可以治疗糖尿病的药效。

赵颖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保健食品在作宣传的时候,往往是打着药品旗号,使很多消费者蒙受损失。对此,她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或随意滋补保健。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到有合法行医资格的医院、门诊部、卫生所或诊所就诊。在使用药品时,要认清其批准文号,如果是药品,一定会有国药准字号;如果是保健食品,一定会有国食健字号,同时要注意其服务对象及其作用,不能乱用或混用,以免延误病情或者出现不良反应,危害身体健康。

提前预防胜于事后维权

第7篇:老年保健范文

避免药源性因素导致的失眠

老年人常使用多种药物,许多用于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可致慢性失眠。失眠是部分临床药物常规剂量治疗时的常见不良反应。导致老年人出现失眠的药物主要有降压药(如B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和α2-受体激动药可乐定等),呼吸系统药物(如茶碱、沙丁胺醇等),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等),类同醇制剂(如泼尼松龙等),兴奋剂(如咖啡因、酒精、可卡因等),抗帕金森病药(如左旋多巴等),组胺受体阻滞药(如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抗抑郁剂尤其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利尿剂,以及干扰素等。

纠正不良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常见的睡眠卫生问题不良的卫生习惯如睡前饮浓茶、咖啡,吸烟,酗酒,睡前锻炼等都可造成失眠。此外,因为夜间没有睡好而白天补睡;希望睡好;不必要地提早上床休息,在床上辗转反侧,也导致失眠。睡眠卫生问题,既是部分老年人失眠的原因,又是加重其失眠的因素。

睡眠卫生教育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帮助患者了解生活习惯(如食物、锻炼和药物)以及环境因素(如光、噪声和温度)对睡眠的影响。但是,这些因素通常只加重失眠。

常见的教育内容:①了解与年龄相关性的睡眠时间的改变,以降低睡眠期待;②追求睡眠质量,而非数量:睡眠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只要白天不觉得困倦就证明睡眠时间已经充足;③睡眠效率(即睡眠总时间减去上床后入睡时间和入睡后觉醒时间除以睡眠总时间后乘以百分百)>80%;④有睡意了再上床,不要过分在意上床的时间;⑤固定起床时间,不要在觉醒状态下长时间躺在床上;⑥午后不要喝浓茶和咖啡,不要吸烟,晚上避免饮酒;⑦饮食规律,睡前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⑧适当的运动习惯,但不要在上床前3~4小时内进行;⑨合理利用光照维持良好的觉醒度。

创建规律的睡眠习惯鼓励老年人起居要有一定规律,在睡前应心境平静、精神放松,避免大声嘻笑、过度兴奋、多思多虑。保持睡前室内通风,使空气流通。枕头忌高,最佳枕高相当于睡者一肩高左右。选择最佳的右侧卧姿,因心脏偏于胸前左侧,右侧卧全身肌肉放松,心胸不受压迫,呼吸舒畅,能保证睡眠时全身氧气供应。

选择最佳的睡眠方向,采取头朝南或北睡觉,顺着地磁南北方向,可产生生物磁化效应,使生物电加强,利于器官功能调整,易于身体健康。

创建良好的物理环境有益睡眠

老年人对环境因素的变化相当敏感,当他们突然置身于陌生环境中时,很容易引起失眠。这在住院患者中较为常见,例如对所用的床、床上用品不习惯;病室的光线、温度、气味不适应;医护人员的走动、谈话的干扰、环境嘈杂等都可引起失眠。

环境因素导致的失眠,只有对因处理方可取得满意效果。具体措施如下:创建良好的物理环境,睡眠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24%的范围内。光线要柔和、暗淡,电视音量适中,减少外界的不良刺激。保证床铺的安全、舒适、整洁,保持室内清洁、安静,经常通风,祛除异味,使室内空气清新。如为住院患者,则应合理安排护理措施,减少夜间不必要的护理操作。由于90分钟是一个正常睡眠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所以夜间巡视或必须在睡眠期间采取某些护理措施时,则应将活动安排尽量间隔90分钟,以减少患者的经常觉醒。

顺应生物钟,建立有效的睡眠一觉醒周期

睡眠不是独立的生理现象,它与觉醒状态构成了最重要的生理性节律:睡眠一觉醒节律。自然衰老过程对这一节律有明显影响,常见于老年人的早睡早起和白日不时打磕睡现象。从中年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一觉醒周期逐渐呈现出多相性,老年人觉醒状态与睡眠状态之间的界限也逐渐变得模糊。老年人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者,因为与外界昼夜节律变化同步的刺激信息得以有效保留,出现失眠的机会也相对减少。因此,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外出户外活动,沐浴阳光等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失眠。

合理膳食,预防和减少失眠

在饮食中,既要注意营养成分的摄取,又要保持食物的清淡。应向患者说明哪些食物能促进睡眠,哪些可影响睡眠。

睡前2小时避免吃过量的肉类

肉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中的一种必需的氨基酸——酪氨酸经肠道吸收后,随血液循环至脑部,会合成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使老年人血压上升、精神兴奋,睡意全消。

选择富含色氨酸的食物

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会转换成与调节睡眠有关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使饭后产生饱足感及诱发睡眠。色氨酸含量比例高的食物包括小米、芡实、乔麦仁、葵瓜子、南瓜子、腰果、开心果、火鸡肉、牛奶等。因此,晚餐可适当食用小米粥及临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均具有良好的助眠作用。

维生素B族元素具有安定神经的功能,特别是B6、B12烟碱酸及泛酸。富含维生素B族元素食物包括肝脏、小麦胚芽、坚果、酵母粉、糖蜜等。要注意的是,若食用过多的加糖饮料及甜食会耗损体内的维生素B族元素。

晚餐避免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咖啡因使肾上腺过度活动影响睡眠,易失眠者不宜于睡前使用富含咖啡因之饮料。

晚餐避免进食过多易产气或添加刺激性调味品的食物例如洋葱、白萝卜、豆类、大蒜等。减少味精及食品添加剂,可减少过敏现象而影响睡眠。

此外,晚餐不宜吃太饱或过度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睡前应避免大量饮水或大量进食含水较多的食物,以防夜间因如厕而干扰睡眠。

第8篇:老年保健范文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和老年人数的逐年增加,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已为大家所关心和重视。

我国老年人中龋齿和缺齿的发病率很高。据1985年张博学对509名老年人口腔情况调查,患龋率40.9%,缺齿65.4%,1986年柴志坚对1200名老年人牙本病的调查,患龋率53.9%、缺齿率84.6%。世界卫生组织将龋齿排在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列为全世界第三位急需防治的疾病。龋齿虽然不如前两种病那样危及生命,但龋齿、缺齿影响老年人的正常咀嚼和语言功能,使消化系统功能也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预防和治疗龋齿和牙周病对老年人尤为重要。要搞好老年人的口腔卫生保健,应从早期防治龋病(根面龋)、牙齿磨损、牙周疾病、黏膜疾病、牙列缺损、缺失做起。

1 根面龋

老年人的龋病以根面龋为主,因为老年人的牙龈组织会发生退行性变,造成牙根外露,牙根外面是牙骨质,牙骨质抗酸能力也就是抗龋能力较弱,牙骨质还易于牙菌斑形成和牙结石堆积,所以很容易形成根面龋。根面龋早期有遇冷、遇热或遇甜酸食物出现疼痛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继发牙髓炎、根尖周围炎,进一步可导致牙齿丧失。

预防根面龋的办法,要坚持刷牙,去净牙根面的牙菌斑。刷牙最好使用含氟牙膏,因为氟会增强牙根表面的抗龋能力,也可促使早期根面龋的再矿化修复。要定期去口腔专科医院洗牙,去净牙骨质外面沉积的牙结石。早期根面龋不易被病人发现,在没有症状时,每半年或一年定期去口腔专科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 牙齿磨损

牙齿在咀嚼食物过程中容易形成牙齿的磨损,可引起牙冠变短,牙神经变性或坏死,后磨牙的牙冠牙尖变半,牙冠边缘变薄而锐利,容易刺破颊、舌粘膜,形成粘膜溃疡、糜烂,长时间不愈可导致癌变。重度磨耗还会改变颌关系,长期下去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疾患,出现下颌关节弹响,关节疼痛,开口受限等症状。

预防牙齿磨损的办法主要是少吃硬物;防止偏侧咀嚼习惯;平时用含氟牙膏刷牙或咀嚼生姜、残茶可以防止因过度磨耗而引起的牙本质过敏症状;必要时,还应及时找口腔医生进行调颌。

3 牙周疾病

牙周疾病的早期表现为牙龈炎,临床上表现为牙龈充血、红肿、出血症状,进一步可发展为牙周袋形成,牙槽溢浓,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乃至脱落。

年人由于牙龈粘膜的生理性萎缩,牙间隙增加,易造成食物嵌塞,引起牙龈炎症,或在治牙时的充填、镶牙时的邻间钩、卡环等刺激,均可引起牙周疾病,所以,老年人牙齿丧失主要来自牙周疾病。

预防老年牙周疾病的方法首先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防止用硬物剔牙,应多用牙线来清除邻面的牙菌斑;刷牙的方法要正确,要用较软的刷毛轻轻地竖刷并按摩牙龈;也可每天坚持叩齿数十次,增加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固齿。

4 口腔粘膜疾病

老年人由于口腔粘膜逐渐变薄和弹性不足,加上口腔内唾液腺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口腔粘膜容易受损,特别是年老体弱、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粘膜更易受损,如遇口腔内有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都可造成口腔粘膜溃疡、糜烂。病人有吸烟、饮酒习惯,还可诱发口腔粘膜白斑等癌前病变。

预防口腔粘膜疾病首先要拔除口腔内的牙齿残根、残冠,去除不良修复体,戒烟、限酒,定期到口腔专科医院检查口腔粘膜。

5 牙列缺损、缺失

通过1995年我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65—74岁老年人平均每人失牙10颗,有完整牙列的仅占11.6%,牙列缺损或缺失得到及时修复的仅占1/3。由于老年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减弱,所以,牙齿的咀嚼功能就更会显得重要。如果牙齿缺失不及时修复,不仅可以造成邻牙的倾斜、移位,还可引起对颌牙齿过长,造成咀嚼功能进一步丧失,同时还会引起食物嵌塞,形成龋齿或牙周疾病,导致更多牙齿的缺失。

凡是有牙齿缺失的老年朋友,一般在缺失后3个月内应及时进行修复,保持牙列完整,维护好牙齿的咀嚼功能。

老年人口腔保健的方法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上下竖刷、力量较柔,牙刷不宜久用。美国牙医曾对使用的牙刷作细菌培养,结果都生长白色念珠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细菌,故牙刷要定期更换(一般2~3个月)或定期用消毒液浸泡。

2、注意饮食多样化,多食蔬菜、水果及含氟量较高的食物,如茶叶、多叶青菜、白菜、莴苣等,经常参加户外保健操等活动,增强体质。

3、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牙病,及时治疗、牙周病常使牙周膜破坏,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如能早期治疗可保住牙齿。近年来国内在局部治疗同时给灭滴灵0.2克,一日三次口服。效果较好。也可配合中医中药,如清胃肠、六味地黄丸等调治。

4、老年人牙病多,义齿也多,带义齿的基牙患龋率又高。因此经常保持义齿清洁很重要。临床及门诊病例观察到食盐水洗刷义齿和0.2%氟化钢液漱口效果好,可防腐抗菌。

5、改正偏侧咀嚼习惯,查出对侧不敢咀嚼的病因及时治疗。因为废用牙得不到食物的摩擦和自洁作用而堆积软垢和牙石更易患龋齿和牙周病。治疗后全口牙齿应轮流咀嚼,使废牙得到锻炼。

6、因常年咀嚼磨损,前、后磨牙的工作尖宽而平钝,非工作尖则薄而尖锐,易造成牙齿劈裂或咬伤软组织,故应定期检查,及时将薄而尖的牙尖磨得圆钝为好。

第9篇:老年保健范文

文/宋晓俊

养生学家根据古代百岁寿星的养生经验,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为“十二时辰无病法”。所以,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延寿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l~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1.卯时(上午5~7点):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将双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6~7遍;揉搓两耳5~6遍;再以双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击头枕部各24次,这叫“鸣天鼓”。然后去室外导引。

2.辰时(上午7~9点):导引结束后饮白开水或茶1杯;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如厕排便。早餐宜吃饱吃好。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胃。

3.巳时(上午9~1l点):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疲倦时即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唾液)。老年人气弱,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说话耗气,宜“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13点):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饱。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刚吃饭后不宜饮茶。静坐或午休。

5.未时(午后1~3点):或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

6.申时(午后3~5点):或读书,或写作,或练字作画,或抚琴吟诗,或浏览报刊,或去田间小劳。

7.酉时(午后5~7点):练一段导引;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饮酒1小杯。晚饭后可在庭院散步、观落霞、听鸟鸣。

8.戌时(晚7~9点):睡前漱口刷牙;用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实下虚,上重下轻,坐床上练静功,然后安眠。睡时宜“卧如弓”,向右侧,以防压迫心脏,以利胆汁排泄。

9~10.亥、子时(晚9点至次日凌晨1点):“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宜屈膝卧,醒时则伸脚舒体,变换姿势,流通气血。环境宜静,安睡宁神以养元气。

11~12.丑、寅时(凌晨1~5点):此时精气发生,。人以精气为宝,老年人宜节制,但又不宜强制。老人以20日或1月行房1次为宜。

据《民族医药报》

老年膳食保健“十二点”

文/宋晓俊

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对膳食应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有人将有助于健康长寿的膳食原则归纳为以下“十二点”,便于记忆,做到也不难。

数量少一点:进食量比年轻时减少10%~15%,但减少不能超过20%。

质量好一点:应满足蛋白质特别是优质蛋白质的供应。优质蛋白质以鱼类、禽类、蛋类、牛奶、大豆为佳。

蔬菜多一点:多吃蔬菜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处,每天都应吃不少于250克的蔬菜。

菜要淡一点:盐吃多了会加重心、肾负担,一日食盐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同时要少吃酱肉和其他咸食。

品种杂一点:要荤素兼顾,粗细搭配,品种越杂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应少于10样。

饭菜香一点:老年人的味觉减退,食欲较差,所以应适当往菜里多加些葱、姜、醋等调料,尽量做得香一些。

饭菜烂一点:食物应做得烂一些、细一些、软一些,以利消化;粗粮细做,便于消化和吸收。

饮食热一点:老年人饮食应稍热一些,在严冬更应注意,但也不宜过热。

饭要稀一点:把饭做成粥,最利于老人食用,不仅有益于消化,而且能补充老年人必需的水分。

吃得慢一点:细嚼慢咽可使食物消化得更好,吃得更香,易产生饱胀感,防止吃得过多。

早餐好一点:早餐应占全天总热量的30%~40%,质量及营养价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便于提供充足的能量。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