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端午传统风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转载请保留
五、活动安排: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艾草和菖蒲
目标:
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中国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 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 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 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 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 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 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 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五、活动安排:
活动一 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公文有约提供)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 艾草和菖蒲
目标: 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幼儿表现: 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孩子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于名称,有一个幼儿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仔细去查过资料,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孩子时,他们都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活动三 粽子香袋
目标: 1、 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 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 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幼:“我们的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肯定没这么漂亮。”
家长反映: 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的家长 饶有兴趣地凑近摸摸。孩子们也非常积极地拉着大人参观自己的作品,一脸的自豪感。家长们都说班级的环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活动四 长命缕
目标: 1、 知道我国有在端午节给儿童戴长命缕的习俗,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2、 学习搓线的技巧。 幼儿反映: 显然,孩子们非常的喜欢搓长命缕,每天我都要给孩子准备一批制作的毛线。区域活动或课间休息时,都爱到美工区去搓长命缕玩,有些孩子一连搓了好几条戴在手上、脚上,有的甚至连脖子上也戴了一条。女孩子还戴着跳起了舞。
活动五 做龙舟
目标: 1、 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2、 增强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活动六 包粽子
目标: 1、 学习包粽子,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2、 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幼儿反映: 包粽子的活动提早已经通知孩子和家长了,孩子们可开心了,总是来问我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急切地等待和盼望着。活动那天,孩子们似乎来的很早,还一个劲地嘱咐来参加活动的家长等一会不要迟到。活动之前的准备,孩子们已经急不可待了,看者调好料的糯米、粽子壳、线一样样地摆上桌子,他们纷纷要开始动手了。活动中,孩子们学得可认真,可积极了,一个劲地要求大人帮忙指导。虽然他们包的并不好,有的甚至屡屡失败,但那份积极性和兴趣依然很浓。下午,孩子们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又说又笑,离园时还带一个回家让大人品尝,成功的喜悦溢与言表。
家长反映: 家长很支持我们的活动,所以当日来了不少的热心家长。在活动中,他们教得很认真很耐心,手把手地指导孩子如何卷棕叶、如何压实糯米、如何包裹和捆扎。活动结束,家长们还主动帮助我们整理场地,扫地、擦桌、拖地、摆桌椅,一会儿工夫教室就干净整洁了。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每逢过节,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喜气洋洋,在节日当中也会有许多有趣、难忘、热闹的事情发生,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就随之而来,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案抓住这一时机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围绕“独具匠心的端午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围绕“独具匠心的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研究目标可归纳为: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
四、课题实施的步骤
1、提出问题
(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
(2)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你知道哪些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呢?
(3)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
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只是为他们创设了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方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
2、探索与展开
(1)组织调查
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小组长,由组长组织调查了解有关部门端午节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整理成文,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在调查过程中是通过什么渠道调查的,碰到了那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2)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一些地方过端午节的习俗,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3)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提议学生相互协作,学会自己想学会的一些风俗习惯的做法。例如:编手链、包粽子、折葫芦等。
3、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端午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端午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不过,历史文献记载的端午生活风俗,并不只是今天仍然流行的食粽和竞渡,而是包括了非常繁复的饮食、巫术、禳镇和崇祀活动,这些活动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展开,这就是: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止恶、驱邪、除毒和防疫,应对“恶月”环境对生命和健康的威胁,消除心理上的恐惧。
自先秦以来,古人基于对“恶月”环境威胁的认识和畏惧,创造了众多因应措施和方法,包括巫术、禁忌、民间医药和卫生保健方法。其中有一些自然是属于“迷信”,但更多则属于民间经验技术和生活习惯。以汉代的相关习俗为例,五月生子不举是一种禁忌风俗;门上悬挂饰物以止除恶气,五彩丝系臂以避兵、避鬼和防御病瘟等,属于巫术行为;而采药、合药则属于理性的应对措施。东汉崔蹇《四民月令》说:五月五日要做止痢黄连丸、霍乱丸等,明显就是针对夏季的常见病——痢疾和霍乱。这些后来都成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
东晋南朝以后,端午风俗的具体内容和文化意蕴都因时、因地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与止恶、驱邪、除毒、逐瘟有关的内容却始终被继承下来并且不断发展。从《荆楚岁时记》对端午风俗记载的详略来看,六朝时期,端午、夏至间的民俗活动显然以卫生防疫为主。所载相关内容有如下诸条: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按《大戴礼》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今谓之浴兰节,又谓之端午。踏百草,即今人有斗百草之戏也。宗则字文度,常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曰:“岁多病,则病草先生。”艾是也。今人以艾为虎形,或翦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是日,竞渡,采杂药。按……是日竞采杂药。《夏小正》云:“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取鸲鹆教之语。按《孝经援神契》曰:“仲夏茧始出,妇人染练,成有作务。”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贡献所尊。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赤青白黑,以为四方,黄居中央,名日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蚕功也。《诗》云“绕臂双条达”是也。或问辟五兵之道,《抱朴子》曰:“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著心前。”今钗头符是也。此月鸲鹆子毛羽新成,俗好登巢取养之。必先剪去舌尖,以教其语。
夏至节日,食粽。按周处《风土记》谓为角黍。并以新竹为筒粽。楝叶插五彩系臂,谓为长命缕。
上述这些习俗,在唐代大体均被保留。比如张说《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一诗,不仅提到了“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和饮酒,也提到了“长命缕”,和“合丹同姬蜒,灰骨共蟾蜍”,均属防疫保健的内容。在唐代,儿媳向公婆敬奉寓意长寿的“续命物”,似乎是一种普遍流行的端午风俗。《太平广记》引《广异记》载:赵州卢参军新婚之妻于五月五日到市场上购买“续命物上于舅姑”;又载一只狐狸化为美女媚惑王璇,“每至端午及佳节,悉有赠仪相送,云新妇上其郎某娘续命”。这些故事本身虽然荒诞,但民间于此节向长辈敬赠“续命”礼物,应是一种普遍的风习。
宋代以后,中国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南方的风土人情更多地进入了文人墨客的视野,当地端午风俗的众多事象和细节因此进入了文献记载,其主体内容仍与避邪、驱毒、逐瘟和防疫有关。
直到清代仍旧如此。如清人顾禄《清嘉录》除记载五月“修善月斋毒月”、“贴天师符”、“挂钟馗图”等项之外,端五之日又有雄黄酒、蒲剑蓬鞭、采百草、蟾酥、雄黄荷包、袅绒铜钱、老虎头、老虎肚兜、五毒符、辟瘟丹等许多名目,所用之物与所取之象,或药草、或毒虫、或猛兽、或仙佛、或灵符,人们或饮食之,或佩带之,或以洗洒,或以悬挂,十分繁杂,不能尽举,其目的则不外乎祛毒虫、驱鬼魅、避邪祟和防瘟疫。
总之,古人在端午前后所需应对的恶物众多。有些是具体明确的,如蟾蜍、蜥蜴、蜘蛛、蛇炫(以上合称“五毒”)、蛟龙、蜈蚣、蚊蝇等;有些则较抽象和模糊,如“鬼”、“魅”、“邪”、“祟”、“邪气”、“恶气”、“毒气”、“瘟毒”等。它们或直接侵害人体,或传播疾病、引发疠疫,危害人类生命健康。面对无处不在的威胁,端午时节,人不论富贵贫贱,地不分都市乡野,纷纷祀神灵、行巫术,造食物、戴衣饰、服丹药、悬符咒,凡可驱邪、止恶、除毒、祛病之物事都尽行采用,处处弥漫着畏惧和神秘的色彩,林林总总、千奇百怪的端午节俗,都是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平安度过恶月,保持身体健康。
1、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2、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3、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日、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来源:文章屋网 )
二、活动内容:
活动一 :社会领域《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使幼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活动准备:幼儿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自带各种口味的煮熟的粽子。
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介绍端午与屈原的故事。 提问:今天是什么节?大家一起念儿歌《五月五是端午》
五月五 是端午, 吃粽子 撒白糖, 门插艾 香满堂, 龙船下水喜洋洋。
2.老师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如何爱他的国家,又是怎样投江的。
3.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棗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4.组织幼儿品尝粽子,观察粽子外形、讲述粽子的口感味道。
5.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活动二 :艺术领域《包粽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 以捏橡皮泥的形式学习包粽子,使 幼儿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2.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增强幼儿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来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粽子,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粽子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橡皮泥做粽子?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怎样包粽子、特别是粽子的形态,。
3.幼儿分组制作粽子,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活动。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做粽子的形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粽子。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1)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2)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3)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我爱你,祖国”。
我爱祖国怡人的风景;爱祖国的不同风俗;也爱祖国的伟大成就……
我爱祖国的怡人风景。黄山、黄河、长江、长城……黄山屹立在安徽省南部,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旅游风景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被受游人称赞。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发展。
我爱祖国不同的传统风俗。春节是我国传统习俗最隆重的节日,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广为流行。端午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薄、斗百草、驱“五毒”等。中秋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我爱风景风俗,但我更爱祖国的伟大成就。 我们牢记国耻,9.18事件的发生,圆明园的毁灭,等等我们都深深的刻在心中。东方雄狮从噩梦中奋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5,4,3,2,1,点火!”随着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火箭托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那一刻,我为祖国感到骄傲。青藏铁路的修建,神州6号发射成功……中国,我为你自豪。
一、礼仪性
众多的节日风俗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日往来,可以说是人际关系、家族关系的桥头堡。通过这样正常的来往可以互相寒暄,交流生活信息,密切人际关系,也可以交流发家致富的经验。从春节开始,差不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重大的节日。随即开始了礼尚往来的循环活动。大年正月初二起,嫁出的姑娘(包括外甥、晚辈亲戚等)要给娘家行拜年礼,礼品多为花馍、点心等。过了正月初五日,娘家人要给外甥送灯笼。俗谚“外甥打灯笼照舅”,意思是:外甥打的灯笼好坏,就知道舅家的贵贱了。清明节,嫁出的女儿,外出的家族成员,要给祖先送烧纸钱、祭祖。“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拨枷,娘看冤家。”就是说小麦快成熟的时节,新出嫁的女儿要拜望娘家人,表示关心娘家夏收的准备情况。等待夏收后,娘家老人看望嫁出的女儿家的收获情况。端阳节,女儿要给娘家送粽子、油糕、绿豆糕。中秋节,女儿要给娘家送月饼。重阳节,娘家要给女儿家送花糕或“曲联”。这样一来一往,年复一年,循环不已,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俗制度。
二、理想性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人民的迫切希望,寄托美好的生活理想和宗旨。没有理想和宗旨的节日是不会存在的。如春节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正是农闲季节,人们在一年辛苦劳动之后,要休整生息,总结经验。所以人们把春节活动作为庆祝丰收、展示成绩、交流信息的日子。正月期间是“立春”的气节,这个时候天气慢慢地暖和起来了,适宜举办大型的娱乐活动。元宵节是春节的继续,以展示花灯为主,追求前途光明、生活幸福。清明节的理想和宗旨,主要是“慎终追远”,悼念先祖。端午节的理想和宗旨是健康身体,祛邪避疾。开始以吃角黍、插艾叶、饮雄黄酒、戴香包为主要活动。重阳节主要是提倡远游、登高、开阔视野为目的。主要活动是登高望远、插茱萸、喝酒等。在农村有“追九”的习俗,即向女儿家送“花糕”、送“曲联”。通过送“花糕”、“曲联”等活动,增进亲戚思想感情。
三、时代性
节日风俗的形成,有一定的环境背景,体现了时代性特征。如元宵节看花灯的风俗,形成于汉代。《初学记》记载说:“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唐以后这种风俗更盛行了,并且被写进文艺作品中。据五代王仁裕撰写的《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说:“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根据历史记载,花灯节的兴起,只能是人们进入文明的时代,至少是封建社会初期才有条件兴起,那时人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发达,物质比较丰富,才有较好的艺术欣赏能力。灯节发展经历了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文化科学知识的提高。初期的花灯,只限于手工操作,采用植物油、动物油,以多种材料做成。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高质纸的出现:花灯也逐步追随时代前进,花灯的工艺制作水平已提高到高级阶段。自从电器业迅猛发展,元宵节的花灯也以电光装置,大放异彩了。初期的花灯,只限手提,固定灯台,而现代的灯会,多以电器科学装饰,大改过去的“静态”,现在灯会多以“动态”为主。节日的花灯,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走向更高级的形式。
四、民族性
原始人因居住的地域、水土环境、谋生方式不同,逐步分化为各个民族。在各个民族中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以及和节日相适应的风俗习惯。这种节日风俗,有着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如蒙古族很喜欢过“大年”和“小年”两个节日,他们把春节叫做“查干萨日”(白色的新年)。居住在农业区和城市工矿的蒙古族,过“大年”和汉族相仿,牧民却不同,在腊月十五以前,要清扫蒙古包内外,并且开始“调马”,做新蒙古袍、蒙古靴,购置毯子、奶桶、锅盆等。
蒙古族年三十日晚上,也有“守岁”的风俗。但他们和汉族不同,是在当天晚上全家老少席地围坐在矮桌旁,桌上摆满一盘盘香喷喷的肉食、奶食品,以及糖果、香烟、美酒等。矮桌上放一张大纸,用蒙文写上祖先的名字。深夜开始饮酒进餐,儿女们给长辈们敬酒祝愿。
藏族过年别具风格,他们在藏年的初一,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说:“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新年好)。新年里,孩子燃放花炮,大家喝青稞酒,通宵达旦。节日期间,民间还普遍举行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比赛活动。
五、传统性
风俗的生命力在于流传。《礼记,曲礼上》规定:“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是要人人遵守,不可逾越,民俗虽不是法律,但有法律的功能,谁要是违犯了风俗,就要受到指责。
节日即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风俗,就要求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事实上良好的风俗,人们不但自觉地接受,而且要发扬光大,使它长久流传不衰,反映了风俗的传承性。
我国有许多古老的风俗,流传到近代,经过几千年考验,它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给人们带来了“继往开来”的凝聚力。如春节拜年、元宵节闹花灯、端午节戴香包、划龙舟、吃粽子、油糕、绿豆糕等,中秋节拜月、送月饼等,重阳节登高望远、送花糕、送曲联等,腊八节吃“腊八粥”、吃“腊八面”等风俗活动,都反映了人们生活的需要,是自觉自愿组成的节日,人们热爱自己的节日,节日风俗永葆青春,长期流传不衰。
六、变异性
凡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没有矛盾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节日风俗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竞争和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演进,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传统的风俗必然受到历史的批判。继承传统的风俗必须要有批判的眼力,坚持“批判地继承”的原则,继承其优秀精华,批判其污渍糟粕。良好优秀的民俗,后人不仅要继承下来,而且还要发扬光大。在继承的过程中,加以补充和改进;对不健康的风俗,随着时代的变化,要加以改造以至于取缔,这是节日风俗产生变异的客观规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更,以及自然环境的转变,节日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异的现象。如元宵节是古代人根据历法和月相的关系,每月十五必逢满月,称之为“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好,所以把这一天看作最吉利的日子。在这一天有祭祀天地、祈求福佑的活动。到了汉代,由于“五斗米道”(道教派)的影响,把天、地、水当作人格神,尊为“三官”,又称“三元”,认为它们能消灾赦罪,降福于人类。
“端午节”初时有插艾叶、饮雄黄酒、吃粽子、戴香包等风俗,以后由于爱国诗人屈原跳汩罗江殉国的事件,增加并扩大了向江河里投粽子、油糕等活动,并把“赛龙舟”的活动定为端午节的必备活动。在中国北方地区,举行“跑旱船”、“彩莲船”等活动。端午节不仅是一个生活的节日,也是一个文化活动的节日。
七、群众性
节日风俗是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众人之事的管理场所,由群众自愿自发l生形成。晚清学者黄遵宪说:“风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既成,虽其极陋甚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然。”这就是说,节日是群众自己创造的,风俗是随着节日发展的过程形成的,风俗既经形成,人人都得遵守。它不同于各朝代的“国庆日”,随着朝代的更替,国庆日就不复存在。但群众性的节日,扎根于群众的生活,永远不会改变,节日形成的风俗,千古流传不灭。
节日风俗代表集体性,不是个别人的活动;是群体人们的共同愿望,非个体独自的愿望;是年复一年固定性的,非一地一时事件;是有规律自然发展的,非人为的偶然事件。节日的群众性,决定了节日的性质,它的内容和宗旨是不能改变的。
八、地域性
人类由于长期居住的地域不同,形成各自不同的地域风俗。凡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谈笑风生。听其声,如见其人;观其活动,谙其地方色彩。
人的性格与思维也会受到环境的熏陶。人常说:山水人情”,反映了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素养和特征。居住在山区,常见森林密布,悬崖绝壁,风声鹤唳,野兽成群,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人多体壮勇猛之士。生活在河川水秀、绿色平原的地带,人多聪明、善谋之士。居住在南方沿海一带,喜食大米、鱼虾,爱好水上活动;居住在北方黄土高原地带,喜食麦、黍、大肉,爱好陆地活动。在他们的节日活动中,无不打上地方色彩的烙印。同是南方气候或北方气候,也有地方性的差别。节日活动的特点,也各有不同的差异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