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通用技术范文

通用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通用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通用技术

第1篇:通用技术范文

一、良好的环境是课程顺利开设的前提

领导的重视、信任和支持是顺利开课的前提,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我们教务处庄教导、校长室陈校长非常关注课程开设,明确指示要按要求认真的开课,还亲自与负责上课的老师做思想工作,鼓励大家要大胆地尝试,不断学习和总结,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资料和宝贵经验。

我们还成立通用技术课集体备课小组,小组成员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多方查找资料,制定出我们上课的计划和列出和准备教学需要的素材。网络资源共享和同事间的密切交流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较好地把握信息技术课的课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二、认真学习,渗透新的教育理念

现代生活离不开技术,通用技术课就是为了适应这一种需求而开设的。学习、理解、应用课程标准是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教学、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进行课程评价及管理的依据。通用技术课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有责任、更有远见、更具有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以更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和一定的科学精神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技术创新的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技术观,积极、负责、安全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对技术使用、评价、选择、改进、决策、创新的能力。以下基本理念要渗透到整个通用技术课里:

(一)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是高中学生必修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在兴趣、生活经历、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及其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通用技术课程应当避免机械的、单一的技能训练,强调学习中学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悟三者之间的统一,注重在拓展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共通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正处于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批判精神、逻辑思维能力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学习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想象、怀疑和批判,要营造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应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应通过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透视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加强人文因素的渗透:当代社会,技术与科学、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通用技术课程应当通过具体的技术实践使学生理解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两者对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所具有的同等意义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深化学生的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注意将技术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因素,自然地融入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使其滋润学生的心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第2篇:通用技术范文

摘 要: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很接近生活的课程,学生都比较容易接受书中的观点,但要上好这门课不容易,它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技术术语比较多,老师要恰到好处地把这些术语讲清楚,就要想办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用例子来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说明,这样才有说服力,学生才知道学这门课有作用,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通用技术;融入;现实生活;事例;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94-01

第3篇:通用技术范文

计算机通用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通用技术在工业、国防、金融、电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伴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建立了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和全面的数字数据网,产生了新的业务,同时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这都是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量大,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1实现了实时和远程的信息通信

通过网络的连接,将各个电脑或主机联系起来进行实时远程通信。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促使了人们生活的多样化。而且现代通信技术的功能更加完善、通信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例如,人们可以上网获取信息也可以在家中办公,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外界信息。还可以通过QQ、MSN等聊天工具进行于语音通话和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是人们之间的交流范围更加广阔。我们还可以网上购物,去银行办一张网银,你就可以不用去银行就可以办理转账等银行业务。

2实现了通信技术的多媒体化

在计算机的掌控下,结合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存储。多媒体技术突破了计算机、电视等传统工业发展空间的局限,实现了语音、数据、视频“一体化”的功能。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教育,网络电视、视频会话等技术都迅速发展起来。例如,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的局限,采取开放的教学模式,扩大了知识面和教育面,提高了教学质量,降低了教学成本,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3实现了无线计算机通信

无线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最初想法是实现信息的随时随地接受和使用,而且这一想法目前已经实现。现在拥有便捷式笔记本电脑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信息获取和通信。

计算机通用技术的作用

1计算机通用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计算机通用技术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有时候,我们的家和工作地点距离很远,而且交通不便,把时间都花费在了路上,现在有了信息通用技术,人们就可以在家里办公,通过视频和语音对话完成工作要求和任务,而且这项技术很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和国际上的交流。

2计算机通信技术实现了教育领域的信息化

进行远程教育的前提条件就是计算机通信技术。远程教育克服了学校教育的局限,通过卫星进行教育教学。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方法,扩大了教育面,积累了很多的人力资源,节省了人力和物力,降低了教育成本,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计算机通用技术促进了与国际文化的接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通用技术把本民族文化传播到国外,同时积极学习和吸收外国的先进的文化思想,这就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借鉴学习的机会。依赖于电视广播、卫星通信等技术,再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从而达到了信息存储的最大化,促进了与国际文化的结合,有利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3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来提高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将卫星通信接收到的信息快速而准确的传达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会利用这些信息做出判断,起到防御自然灾害的作用。在环境保护和医疗卫生等领域,计算机通信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4篇:通用技术范文

一、课前――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大门。

1.设计教学情境导入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时,我拿两款不同的手机走进教室,让学生们来选择并说明理由,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顺势引入课题,一下子就把学生情绪带动起来,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体会到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地创设情境,不仅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用视频导入

教师可以展示一段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如: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三节“技术的未来”时,首先给学生展示“人工智能”的电影,同学们很认真地看,然后接着提问:“同学们能从这个视频中得到什么启示?”进而归纳总结引入未来的技术将走向何处?这样使学生们对学习本节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课堂――培养学生素养,激发学习激情

大家知道,所有课程都有相同的特征:学生如果不愿意学习,教学就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是,一旦这门课程有了考试的支撑,无论多枯燥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我们教师想要达到的要求。可是“通用技术”没有高考的支撑,因此很多学生都不学习这门课程,并且这门课程内容又偏重于技术思想与方法,似乎让人感觉到是一门无聊的课程,如果照本宣科,有可能影响学生对“通用技术”系列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教师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

1.注重学生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参与

例如,在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对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判断是否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能力与条件。接下来我指导学生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要求学生针对具体情况详细列出设计要求,考虑得越周到越好。我通过引导学生亲历技术学习过程来落实教学目标,即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技术活动,每个学生都要经历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生成多个设计方案,并加强了设计中的过程评价。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产生多样化的思维,形成规范的操作行为,实现情感、价值观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2.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信息技术是通用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把信息技术引人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这既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先进的思想和方法,也是学生要学习到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采用这一学习方法,马上就可以降低技能学习的难度,提高了技术学习的效率。从根本上改变了通用技术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从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来看,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在两者的整合教学过程中,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把通用技术较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如在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中,可以让学生利用WORD或幻灯片的画图工具来绘制图型等;实践活动及研究性报告可以通过文档、幻灯片等工具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实验表明,课程整合后,学生在通用技术等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实践动手及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

三、课后――学业评价,促进学习

通用技术课没有高考支撑,学生不学怎么办?这是每一位任课老师担心的问题。我认为吸引学生学习,教师的教法很重要,评价方式也很重要。由于没有统一的学业评价方式,这就给我们更大的自主权,就此我制定了通用技术学科学分评定标准: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定,平时作业和学习态度占20%,期末考试各占50%,作品设计制作占30%,上述三项成绩合计达到60分以上为合格,学生可获得2个学分。否则不予认定学分,拿不到学分的学生必须重修。参加各类创新比赛可作为奖励学分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本课程知识类内容通过书面测试较好地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掌握程度,其中书面试卷课内知识占60%,课外知识占40%,基本上能评价学生综合运用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篇:通用技术范文

关键词:学习兴趣;重难点;教学效率;最优化

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传统教学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也会带来学生注意力分散、来不及消化等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呢?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多媒体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可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整堂课中兴趣盎然呢?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如学习《技术与设计1》“2.3技术试验”时,教师可以播放有关“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海试验的视频,然后问:“技术试验在技术活动中是否可有可无?”有些学生回答是,有些回答不是,这时教师就可以把技术试验的重要性带过去;接下来再问:“你们想知道一般技术试验的方法有哪些呢?”切入正题。这样学生就带着好奇,提高了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目标的第三维度上有所突破。

二、运用多媒体演示突破重难点

每个知识点都有其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是否能巧妙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想尽一切教学方法和用尽一切教学手段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通用技术高考中,考核的学科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能力、设计能力、制作能力、试验能力、评价能力、应用能力。设计能力中能读懂简单的技术图样,能用常用的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思想,能用恰当的方式交流设计思想,并能在交流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是高考中的重点。设计图样的绘制模块是历年期末考、会考和高考的重难点,而三视图本模块的重难点,每年高考的第21题都是三视图。在三视图的教授过程中,Google Sketch Up和AutoCAD软件在突破重难点方面帮了我很大的忙。三视图的学习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很有关系,有些学生只要稍微把格式向他们提点一下,就可以独立完成。而有些学生抽象思维不够,你再怎么解释他们也不明白,这个时候就需要相应软件的配合使用,增加形象感。多媒体教学能够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它能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育情境,从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

三、结合多媒体与通用技术学科的特点,提高教学效率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多媒体教学不能忽视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要把多媒体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就需要掌握一些简单软件的使用,如Word,PPT,ACD see,Photoshop,Flash,AutoCAD,Google Sketch Up等。

像上文中提到学习《技术与设计1》“3.3设计的评价”的时候,穿插一些有创意物品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评价。简单一点的话,我们就可以用PPT中的相册功能;复杂一点的话,我们就可用ACD see制作一个精美的相册,同时配上一些轻音乐,学生就可以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整个评价过程。

四、把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最优化

多媒体技术在目前教学活动的应用中还存在许多误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有些教师认为有了多媒体,运用课件就一定能上好一堂精彩纷呈的课;二是另外一些教师则恰恰相反,认为多媒体技术是条件好的学校、是年轻教师才能够开展的教学手段。这两种看法显然是不全面的。利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在适当的时候使用,而不是什么时候都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没有板书,全部用PPT来代替。因为PPT呈现的信息量大、节奏快,对于重难点,教师应该在PPT演示的基础上,再在黑板上板书。优秀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

综上所述,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只有把多媒体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特点整合起来,只有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第6篇:通用技术范文

一、提高教学质量

1.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图1

图2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想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会使课堂气氛变得热烈、开放、活跃,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持久而强烈的兴趣,而自制教具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在《结构与稳定性》这一节的教学时,用一个自制教具“空易拉罐”引入课程。易拉罐是否能单边竖起来呢?通过注入一定量的水之后易拉罐就能单边竖起来了(如图1所示),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这个用废弃易拉罐做的教具虽然用材简单,但很好地调动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了要马上参与探究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常见结构的认识》中的壳体结构时,可以设计一个由3只生鸡蛋、6只合适的瓶盖、1块木板、若干石块组成的自制教具(如图2所示),以此向学生展示壳体结构的受力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被打破,在不知不觉中课堂气氛达到了,并为下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丰富表象,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学生来说,中学正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而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抽象概念比较多,导致出现诸多教学难点。想要突破难点,教师就要通过感性材料来丰富表象(指感知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幅比较清晰和准确的图像。自制教具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且直观的表象材料,让学生很好地从感知过渡到思维,从而突破难点。在难点众多的《控制与设计》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利用“光控路灯”教具(如图3所示),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控制系统中输入的是什么(是否有光照),输出的是什么(灯泡是否亮),从而理解控制方框图的走向。这些感性材料让学生的感知化虚为实,能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控制系统,突破了难点。除此之外,在本章还设计制作了“自动灭火器”“自动感应门”“自动晾衣架”等教具。这些自制教具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控制原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判别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贴近生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的自制教具帮助学生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提高了教学质量。

图3

二、丰富实验资源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对技术实验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技术实验数量繁多、形式多变、探究性强,而学校统一配置的实验器材数量少、操作难度大、实用性不强,因此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更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师生群策群力,大力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现状,丰富实验资源。师生可以利用日常器具自制教具,不仅简便、直观、原理单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利用扁形葡萄酒瓶自制的弹性形变教具,利用可乐瓶、打气筒、气门芯等做的水火箭等。此外,也可以对现有仪器进行改造、拆解、重新组合,设计出一些新的教具。还可以利用多年闲置的仪器或者因教材更换而取消的仪器及损坏报废的器材开发出新的教具,做到废物新用,如利用废旧的启辉器中的双金属片、小风扇、电机、电源、蜡烛制作的自动灭火器装置。各式各样的自制教具不仅丰富了实验室资源,还为学校节省了仪器费用开支。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做中学”和“学中做”,在实际教学中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需要大量的教具,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自制教具。自制教具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学生在活动中对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深入探索并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设想,进而开发和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自制教具活动,可助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如在《设计的一般过程》章节教学中举办创意大赛,让学生用废弃的答题卡制作小板凳(如图4所示),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章节教学中举办三视图实物还原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控制与设计》章节教学中举办灭火比赛(设计活动灭火器),激发了学生的设计思维。此外,学校成立的创新社团和一年一度的科技节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

图4

四、发展教师专业技术能力

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新开设的课程,教师队伍构成比较复杂,很多教师都是兼职的,其中有的是物理教师或者计算机教师,有些教师的专业甚至与技术课程毫不相关,而目前师范院校还没有开设通用技术专业。因此如何发展通用技术教师专业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自制教具是一个应用科技知识结合教学经验进行创新性劳动的过程。从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经历设计、选材、组制、测试、评估、优化等一系列步骤,整个过程需要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改进。这个过程能训练和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想尽快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可以在理解课程内容与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自制教具来达成。每年举办的教师自制教具评比活动给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在此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之间还能进行交流,让教师在展示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我市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自制教具比赛,并且每年举办教师技能比赛和自制教具评比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效地促进了通用技术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发展。

五、结束语

在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自制教具依然非常重要,它不会因为教育的现代化而被埋没,必将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因为教具作为教学中信息传递与交换的载体,会随着教育的存在而存在,自制教具作为教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永远存在。自制教具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课程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还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从我国中学技术课程的现状来看,自制教具的重视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完善和改进自制教具,充分发挥自制教具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作用,推进通用技术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语林,童键,刘卫国.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4):30-31.

[2] 雷亚玲.对自制教具发展与创新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2008(27):36.

第7篇:通用技术范文

[关键词]通用技术 课堂教学 技术素养

在高中课程改革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成为这次改革的一大亮点。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通用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而是一门立足于实践、高度综合、注意创造、教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对个人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有着积极的意义。这门课在浙江省才刚刚起步,作为一线教师,为使学生喜欢这门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肤浅地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情景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是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一要根据本课的内容;二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三要精心设计热点知识等,使学生在开始上课时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愉悦的心情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1.多媒体、视频导入

在教学中,引入视频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时,给学生播放“神六”上天的一段实况视频,发现学生们看得很认真。看完视频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神六”上天,给你有什么启示?并分组讨论。根据学生们的回答,结合教材案例归纳说明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是离不开设计的。这个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案例的导入,增加了学生对技术的强烈兴趣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技术素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使学生对技术产生积极的情感。

又如,在讲授“道德原则”时,从网上下载了“给瓜子美容”的PPT演示文稿,结合课文中的案例分析,教育学生在今后的技术设计活动中要遵循道德原则,这样的引入,使教师和学生都显得轻松愉快,不枯燥乏味,又能引起师生共鸣,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对技术课的学习。

2.教学情景导入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根据内容有意识地插入情景,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很好地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设计中的人际关系”时,我带了两把高低不同的椅子,在学生中选了一个高个子和一个矮个子,让高个子坐低椅子,矮个子坐高椅子(坐后脚离地),让在坐的两位同学谈感受,其他同学讨论。然后又叫一个矮个子和另一位高个子同学互换穿外衣。这样一来,同学们情绪高昂,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此时,我顺势引入课题内容上来,把学生的学习劲头带动起来,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到知识,体会到技术课的学习是件愉快的事,破除学生对技术课学习的畏难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欲望。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做有心人,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会提高,教学一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选教学素材,充实课堂内容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维持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对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是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在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内容。因为苏教版的教材浅显易懂,内容大多贴近生活,学生通过阅读就能了解其意义,基本上能掌握相应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增加一些素材充实到教学内容上去。在讲授技术的性质中技术的两面性时,列举了“农药DDT”这一案例。说明DDT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但后来人们发现DDT农药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灾难。它的使用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益虫和益鸟,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也对我们人类和动物造成了危害。至此,我们为这种“农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补充了这样的案例后,使学生对技术的两面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印象也更加深刻。在对技术试验这节的教学时,课前我收集了施工工地上丢弃的安全帽。在课堂上,我用敲打法对安全帽做破坏性试验,然后叫同学回答这种试验属于技术试验方法中的哪种方法,简要说明原因。在讲授优选试验法时,举例科学家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优选试验中,选出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使我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解决了中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列举了台湾青枣在本地露地栽种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青枣在本地没有进行移植试验的基础上就进行盲目移植,结果造成人、财、物的损失。说明了技术试验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把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技术内容以案例的形式充实到课堂中,引起学生对技术问题的思考,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领略到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技术,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技术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

三、注重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造与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广阔舞台。教师在教学中,改变“重视操作训练,轻视创新设计”的旧的技术教学观念,大力加强学生的设计活动。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诱发学生构思,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动,激发创造激情,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体验技术的魅力。

在《技术的一般过程》这一节教学过程中,我具体安排了两个课时。上第一节课时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各个环节做理论的阐述,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第二课时,学生根据课前布置的内容:1.同桌两人为小组单位;2.制作什么作品自定;3.材料自定,木头、塑料、毛竹、硬纸板等均可;4.制作工具及辅助材料自备,并把其带到学校来(本校未建成实验室,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这些材料、工具均能现成找到。在第二节时,学生根据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讲解,结果一节课下来,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好自己设计的作品。作品可谓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有书架、小凳、相框、衣架、卡通挂件等等。结构有固定的、折叠的、散件组装等,作品形式有大有小,不拘一格。我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自我介绍作品的性能、特点及应用,然后我作简要的点评。说实话,这堂课,我惊喜的发现原来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的学生是有创造力的,且动手能力是很强的。这让我对教好技术课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第四章至第七章的学习中,教材的主线是台灯的设计制作过程,书中介绍的非常详细。我没有要求学生跟着课本制作台灯,而是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每位同学确定一个产品进行设计和制作,在学习中就自己定下来的产品设计作为主线,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产品的设计中,这样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直到设计完成为止。在学习过程中,我有意识的要求学生对自己产品进行过程性评价,找出不足或缺陷之处,便于适时改正,确保设计的产品完美。在学生完成产品设计制作后,同样要求其对作品作终结性评价。并通过试验写出试验报告上交。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学生能够针对自己设计的产品主动地去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件乐趣事。

采用这样的课堂教学,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的结合,让学生真正达到“学中做,做中学”,体现了本课程的特色。通过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创造潜能得到引导和开发,实践能力也得到培养。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自身的技术素养也得到了培养。

四、转变教学方式,共建课堂活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通用技术课程中生动而简洁的课文正文,精彩的案例分析、讨论、思考或辩论等栏目在教学中的优势,改变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要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技术课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在学了“技术的性质”后,针对“技术的两面性”的内容,我组织了一场辩论:技术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危害。以本地的一座制药厂为例,它的生产一方面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增加了就业;一方面又给当地居民的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对环境也造成了破坏。它的存在是好是坏?辩题事先布置。学生积极性非常高,课前准备了大量的资料,有该厂农民工、大学生就业人数统计,每年创税的数额,工人的年均工资,还有该厂周边居民反映的饮用水、农作物栽培管理、空气质量、厂旁河流水质等等的情况。辩手在辩论中激情高昂,有根有据,同学们掌声不断,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又如,在《发现问题》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我在上课之前,就发给学生一人一张的纸条,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从身边、教室、学校及家庭中发现哪些地方存在问题,并列写在纸上,时间为3分钟。从学生上交的情况看,问题很多,有课桌椅、眼镜、黑板、教学楼走廊、学校操场、家里水龙头等等问题。这样一来,我就利用这些素材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教学(原先备好的案例就没有采用)。学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教学活动,劲头很足。在临下课时,我叫了几个所提问题有代表性的同学讲述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该怎样解决。如对课桌椅高低统一固定的问题,他说:课桌椅高低统一,对矮个子和高个子的同学来说使用不合理,使用时间长了,矮个子同学会引起近视眼,高个子同学可能会引起脊柱弯曲变成驼背。解决方法就是制作成能够调节高低的课桌椅以适合不同身高同学的使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

五、运用“留白”艺术,为学生创造自主空间

在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造天地,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活动。例如,在讲到“制定设计方案”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设计问题:给幼儿园小朋友设计一个玩具,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问题的提出,学生便可根据所学的“制定设计方案”知识来设计这个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思考,并在自己的设计中领悟设计理念,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增强技术设计的实践能力。

在课堂的教学行为上,呈现开放态势,尽可能地留出空间让给学生,如《常见的技术图样》一节,我在教学中没有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加以点拨和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后,自己得出结果。另外,要多引导学生“质疑”,象“如果汽车的喇叭声换成闪灯会出现什么后果?”,“假设你询问的内容涉及到对方的隐私,应怎么办?”,“技术语言还可以怎么分类?”对这些问题,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由,让学生在预留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独立探究或相互讨论和交流,为学生学习提供选择余地,并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堂教学中的“留白”,给学生进行自主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和牢固。

通用技术课程才刚刚实施,作为一线的技术教师,教师经验还比较肤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加强学习,经常总结教学中的点滴经验,脚踏实地地工作,努力探索和钻研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之路,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指导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培训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8篇:通用技术范文

《通用技术学科技术素养评估研究》的基本思路:确立一个评估理念,把握两个关键问题,遵循三个评估原则,建立四维内容结构,构建三维四要素评估体系,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确立一个评估理念

现在,国际社会对技术素养的一般认识是“技术素养是人对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实际上,技术素养的表征是一个人对技术方面问题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人在技术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品质与涵养。拥有一定的技术素养,有利于适应技术为主导的当代社会发展,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为此,必须确立技术素养的评估理念。

技术素养的评估基本理念是:把在注重拓展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作为其核心的功能。

如何更有效地构建和塑造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的培植和其他素养的培养一样,有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牢牢地把握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总体目标,突出通用技术课的特色,使通用技术课成为融知识、技能、方法、情感为一体的课程。

笔者在教学“结构的连接”时,涉及到各种连接方法的讲解,如铆接、榫接等,这些知识点单纯靠教师口授,学生感觉很抽象,而采取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操起工具亲身操作的方法,学生便有兴趣学,对各种连接方法理解便透彻,记忆便牢固。

二、把握两个关键问题

技术素养就是人在对待技术问题方面所具有的态度、习惯和一般理论、知识、工艺、思想等的一定水平。在评估技术素养时必须把握好两个关键问题:质与量的问题。技术素养内涵丰富、结构复杂、领域宽广,要把这些都做实了无疑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量”和“质”的问题,也即技术素养标准指的应该是最低要求,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并通过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能够达到的基本标准。另一方面,由于个体不同,技术素养存在很大差异,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差异,都必须综合考虑技术素养的四维结构,这就是“质”的问题,也即技术素养标准的制订必然是完备结构的基本标准。

笔者在教学便携式小凳的设计时,让学生在完成制作的过程中,根据“信息收集――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实验制作”的实验步骤写一份实验报告。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又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想法,实现了创新思想的再提升。同时,要求学生把所做的实验步骤写下来,即自身的思维步骤,从而逐渐形成了技术设计的思维方式。

三、遵循三个评估原则

根据技术素养的内容范畴,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认知特点及心理发展水平,在评估通用技术学科技术素养时应该遵循以下评估原则:

1.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手脑并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2. 体现学科的基础性和通用性。通用技术课程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且是应用广泛、具有时代特征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经常以项目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进行技术实践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交流表达能力。这个过程中就落实了核心素养中人际交往的目标。

3. 体现体系的开放性和可行性。技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湛江地区是台风多发区,每年都要经受台风的考验,广告牌被刮落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在《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学时,让学生课前观察广告牌的样式、制作工艺和安装方法,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并要求设计一款抗风广告牌,要求完成作品设计方案(包括材料、结构、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草图绘制),还完成对方案自我评价等环节。

四、构建三维四要素评估体系

技术素养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涵盖了知、情、意、行各个方面,是一个多维的复杂体。它的内容结构是理解技术、选择技术、使用技术、管理技术,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构成了技术素养完整的结构(如图1所示)。

1. 技术素养评估维度。为使评价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把技术素养分为三个维度。维度一: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素养的知识;维度二:一系列技术学习的过程,包括言语与操作技能、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设计、生产、解释与评估结果;维度三:知识及技能的应用,包括制造、能量、交流、计算机控制、建筑、生物工程等。从这三个维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通用技术学科技术素养评估体系,并进行整体、综合、全面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技术素养的结构。从要素来看,技术素养包括技术知识、技术行为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态度与情感。技术知识是技术素养的基础,技术行为能力是技术素养的核心,技术思想和方法是技术素养的灵魂,技术态度和情感为技术素养的导向。四者在各自的方向上,呈现出前后发展的连续性,技术素养便表现为四个方向上四种发展状况的整体交汇点(如图2所示)。

3. 技术素养评估体系(见表1)。

五、反思三个主要问题

1. 评价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问题。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缓慢变化的过程,本次实践在短期内,有些已初显成效,有些还不明显。只要教师有发展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坚持长期开展实践探索,不断总结提高,一定会有显著的效应。

2. 评价的科学性与公平性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处在不断地变化中,对技术素养的评估应该是动态的,如何建立切合实际,简单可行而又科学的评价方法有待探索。

3. 如何真实评价通用技术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值得研究。通用技术课程情意目标的评价在实际实施中是对学生技术活动的精神层面的分析和评价,问题较多,操作也困难。评价的原则、评价的途径、评价的方法等还需进一步深入地探讨并在实践中继续总结和积累经验。

第9篇:通用技术范文

一、创设情景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是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我在备课时注意:一要根据本课的内容;二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三要精心设计热点知识等,使学生在开始上课时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愉悦的心情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1.多媒体、视频导入

在教学中,引入视频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时,给学生播放“神六”上天的一段实况视频,发现学生们看得很认真。看完视频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神六”上天,给你有什么启示?并分组讨论。根据学生们的回答,结合教材案例归纳说明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是离不开设计的。这个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案例的导入,增加了学生对技术的强烈兴趣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技术素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使学生对技术产生积极的情感。

2.教学情景导入

我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根据内容有意识地插入情景,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很好地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设计中的人际关系”时,我带了两把高低不同的椅子,在学生中选了一个高个子和一个矮个子,让高个子坐低椅子,矮个子坐高椅子(坐后脚离地),让在座的两位同学谈感受,其他同学讨论。然后又叫一个矮个子和另一位高个子同学互换穿外衣。这样一来,同学们情绪高昂,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此时,我顺势引入课题内容上来,把学生的学习劲头带动起来,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到知识,体会到技术课的学习是件愉快的事,破除学生对技术课学习的畏难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欲望。在教学中,只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做有心人,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会提高,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选教学素材,充实课堂内容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对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是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在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中,因为学生通过阅读就能了解其意义,基本上能掌握相应的知识。我没有拘泥于教材内容,而是增加一些素材充实到教学内容上去。在讲授技术的性质中技术的两面性时,列举了“农药DDT”这一案例,说明DDT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但后来人们发现DDT农药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灾难。它的使用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益虫和益鸟,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也对我们人类和动物造成了危害。至此,我们为这种“农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补充了这样的案例后,使学生对技术的两面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印象也更加深刻。在对技术试验这节的教学时,课前我收集了施工工地上丢弃的安全帽。在课堂上,我用敲打法对安全帽做破坏性试验,然后叫同学回答这种试验属于技术试验方法中的哪种方法,简要说明原因。在讲授优选试验法时,举例科学家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优选试验中,选出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使我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解决了中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列举了台湾青枣在本地露地栽种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青枣在本地没有进行移植试验的基础上就进行盲目移植,结果造成人、财、物的损失,说明了技术试验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把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技术内容以案例的形式充实到课堂中,引起学生对技术问题的思考,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领略到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技术,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技术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

三、运用“留白”艺术,为学生创造自主空间

在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造天地,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活动。例如,在讲到“制定设计方案”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设计问题:给幼儿园小朋友设计一个玩具,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问题提出,学生便可根据所学的“制定设计方案”知识来设计这个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思考,并在自己的设计中领悟设计理念,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增强技术设计的实践能力。

在课堂的教学行为上,呈现开放态势,尽可能地留出空间让给学生,如《常见的技术图样》一节,我在教学中没有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加以点拨和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后,自己得出结果。另外,要多引导学生“质疑”,像“如果汽车的喇叭声换成闪灯会出现什么后果?”“假设你询问的内容涉及到对方的隐私,应怎么办?”“技术语言还可以怎么分类?”对这些问题,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由,让学生在预留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独立探究或相互讨论和交流,为学生学习提供选择余地,并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