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远程教育的内容范文

远程教育的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远程教育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远程教育的内容

第1篇:远程教育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教育原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

随着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原先大一统的“教育学”逐步被分化为许多子学科,“教育原理”就是其中一个。长期以来,“教育原理”的称谓就比较混乱,经常与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等混为一谈。而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本身的概念界定、学科属性就存在很大的争议。因此,针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所开设的教育原理课程,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应当体现专业特殊性就更加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也有学者站在社会视角,同时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给教育下了比较科学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本质问题,主要是基于对教育存在形态的功能和作用的揭示,而传承社会文化是教育最根本的使命,也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所在,因此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传承人类精神文化的手段和工具。

(二)教育原理

《教育大辞书》对“教育原理”作了如下解释:“凡实施教育、评判教育之基本的准则,统称教育原理。”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教育原理”日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但其内涵仍旧没有统一。大致有以下三种解释:将“教育原理”理解为“教育哲学”,将“教育原理”理解为“教育基本理论”,认为“教育原理”是在理性层次上研究教育的主要关系。其中第二种观点更为普遍。这样,我们可以将教育原理定义为研究教育中最一般性问题的科学。它主要是通过对教育基本规律的阐述和研究,从而为具体学科提供最一般的理论指导。教育原理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本理论学科的地位。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教育管理过程之中。1997年学科目录调整前为两个并列的学科: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此后,合并调整为一个新的学科,称之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校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已经有十几年,目的在于培养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的学生,从而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但是,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究其原因是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专业布点不合理

我国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校很多是为了扩大学校规模和影响力,这种盲目设置专业的行为不仅违背了交叉性学科的专业设置要求,同时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学生的培养都是极其不利的。

(二)专业教师匮乏

当前,虽然许多高校开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一专业,但研究队伍中能够系统掌握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科班人员”非常匮乏。另外,此专业少数的毕业生大部分没有投身于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交叉学科研究中,专业教师缺乏问题未能得到缓解。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理论讲解多于实践体验;课程内容陈旧,难以与学科前沿和科学研究同步;学科课程专业性强,综合性差。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单一

目前更多的仍旧是“一言堂”教学,且重视理论灌输,缺乏实践体验,学生参与程度低,不利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教育原理课程的开展

教育原理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理论学科对于我们学习教育学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问题,教育原理作为一门必修课应当如何设置其课程内容,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原理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教育原理是关于教育的一般科学原理。就内容来看,教育原理侧重于研究宏观的教育问题和一般教育活动的规律,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贯穿于教育各层次的普遍原理、有关教育事业发展的原理和有关教育活动过程的原理。具体涉及到教育起源、教育宗旨、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等内容。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要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必须先夯实基础,提高专业素养。因此在教育原理的课程内容选择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开设学术性专题,提高本课程的前沿性。教育原理从学科称谓到内容现状都存在颇大争议,是一门不够成熟的学科。因此该课程内容在讲述基本原理的同时,应当注意及时摄取该领域的前沿性知识,让学生紧跟学术步伐,了解该学科的最新动态,方便日后在教育领域内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

第二,拓宽知识口径,深化课程内容。教育原理涉及教育起源、教育宗旨、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等,内容多而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我们应当将上述各个方面的知识都加以深化讲解,让学生从根源上了解教育原理。如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我们应当从古希腊的宗教神学开始介绍。并且,讲解应当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背景,从而拓宽知识口径,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

第三,注重实践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所谓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教育原理从根本上是为了指导学生在该领域的学习和工作,因而重视实践运用刻不容缓。如对于教育制度的学习,应当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教育部门、学校的制度建设和落实,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另外,锻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讨论教育原理相关知识也是提高其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强化实践,有利于提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注重专业融合,提升综合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一门由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构成的交叉性学科,因此,在进行教育原理知识的讲解时,应当综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无不与社会经济发生关系,与人性需要有所牵连。此时,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是我们进行教育发展分析的重要工具。

通过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力提升,从而解决目前该专业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专业,它意在培养具有敏锐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并能结合实际情况预见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的学生。所以,对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不仅要打牢学生的理论功底,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及实际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和“一言堂”“放羊式”的教学,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教育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基础性的专业课,目的在于强化该专业学生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因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第一,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创建一个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平台,在教师激发、促进、引导之下,学生主动、互动式学习与探究,解决教学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激发、感受、学习、研究、操作、自创的过程中,生成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通过案例激发和教师启发式、开放式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刻感受教学内容,推进其互动、合作、探讨,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研讨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包括专题划分和团队组建、进度安排、课堂报告与讨论、撰写课程论文等具体环节,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和组织。“研讨式”教学方法对于加深硕士研究生对专业基础课的理解十分有效,因此对于丰富教育原理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对于培养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也具有重大作用,是培养“科班出身”的高级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除了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辅之以邀请专家、学者作报告以及参观调查等教学方法丰富教育原理的教学。总之,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我们应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原理的教学方法。

四、总结

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门由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而成的复合性学科,对于丰富学科体系,推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教育原理作为教育科学体系的一门基础学科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要适应该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8-9.

[2]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3]张银桥.“教育原理”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探讨[J].新课程坛,2011,(16).

[4]石忠仁.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24.

[5]娄成武,史万兵.教育经济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5):1-13.

[6]卜树春.从就业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J].职业时空,2008,(12).

[7]沈有禄,于小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硕士课程设置改革[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

[8]冯建军.关于“教育原理”的学科称谓与内容现状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

第2篇:远程教育的内容范文

一、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数学生活化

教学时,我们一方面要用好教科书。就是要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渗透理念,充分运用教科书已有的资源进行教学,教材中提供的有些情景,不论城乡地域的差别,不论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也不论过去、将来,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相当熟悉的,是可感知的,像这些情景,我们就可以直接加以运用。例如,教材中“水位的变化”、“花边有多宽”、 “猜年龄”等等。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实际及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把数学引向生活,强调数学跟人类现实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使数学学习基于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和生活经验,从而带来对数学学习的更大热情。

案例:“函数”一节,以摩天轮高度随时间变化的研究为学习背景引入函数概念,这一情景能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具有较强趣味性。但是,对于乡村中学的学生来说可能都没见过摩天轮,若是这样引入,恐怕还要给学生解释一翻什么是摩天轮。为此,一味照搬教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实事求是,灵活选取背景材料,学习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例如,此案例中的背景材料,对于农村学生就可以优化为让学生研究水车的变化,以体现贴近生活、就近取材的原则。

案例:学生在学习完“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这一节,让学生搜集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概率问题,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实例,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比如:

一副扑克牌,任意从中抽出一张,计算:

①抽到大王的概率;

②抽到A的概率;

③抽到红桃A的概率;

④抽到红桃的概率;

⑤抽到红牌(或黑牌)的概率。

中国福利彩票“22选5”活动中奖的概率与中国体育传统七位数字型彩票中奖的概率哪个大?

以上问题的设计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教学的价值。如果教师正确引导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赌博”危害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也正是数学课程标准“人文关怀”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加强教学内容与各学科资源的整合

初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已拓广到客观世界的许多方面,他们逐渐关注来源于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中更为广泛的现象和问题,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表现出更大兴趣。因此所选素材要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它学科中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时,可让小孔成像的现象进入课堂,在学习“乘方”时,可用电脑展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在学习“对称图形”时,可让照镜子现象进入课堂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物理、生物及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函数的时候,用计算机来研究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在计算机上,作图比在白纸上快而且精确,能够节约时间,并更深入地研究。

三、探究生活中的问题,让生活数学化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这样做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践性。

案例:在学统计的时候,我让学生调查统计十字路口10分钟过往的行人、汽车、自行车的数量,然后绘制成一份统计图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的结果出乎我的意外,没想到学生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了塞车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而提出了解决交通堵塞的方案,虽然,他们收集的数据可能并不十分准确,得到的结论和提出的建议可能会有失偏颇片面,但实际上,学生关注的,已超出了数学的范围,他们的目光已经投向了社会,他们已经在学着关注人类自身,这不正是教育的本义吗?

案例:让学生用数学知识作决策:本地农民生产一种绿色蔬菜,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每吨利润为1000元;经粗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可达4500元;经精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涨至7500元。

有一家农工商公司收获这种蔬菜140吨,该公司加工厂的生产能力是:如果对蔬菜进行粗加工,每天可加工16吨;如果进行精加工,每天可加工6吨。但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节等条件限制,公司必须在15天内将这批蔬菜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公司研制了三种可行方案:

方案一:将蔬菜全部进行粗加工。

方案二:尽可能多的对蔬菜进行精加工,没来得及进行加工的蔬菜,在市场上直接销售。

方案三:将部分蔬菜进行精加工,其余蔬菜进行粗加工,并恰好在15天完成。

你认为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

第3篇:远程教育的内容范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方式问题。文章依次探讨分析了引入法、改造法、创编法以及整合法四种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方式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中的应用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对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工作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课程内容资源 体育教学 开发方式

一、引入法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中应用分析

引入法是将已有的体育运动项目,按照其运动方式、运动方法、运动规则以及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等方面的要求引入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并将其作为小学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的一种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方法。这种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方式是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活动中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

虽然说利用引入法开发课程内容资源的方式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是,在引入时却应注意:现有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十分丰富而多样的,在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内容,将所有已有的体育运动项目全部引入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之中,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利用引入法来开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时,一定要注意对所要引入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筛选。通常来说,在对已有的运动项目进行筛选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所开发的小学体育内容资源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及新课改的要求;其次,所开发的小学体育内容资源要具备可行性,能够在学校现有条件的基础之上,利用学校已有的体育运动场地和体育运动器材设施等就能够得以顺利开展;最后,所开发的小学体育内容资源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要能够激发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例如,乒乓球、跆拳道等体育运动,不但符合体育新课改的要求和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对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的要求较低,可行性高,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资源引入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之中。

二、改造法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分析

改造法是在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身心特点、发展规律、年龄特征、性别特征等)、学校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等问题,对以往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调整,从而使其满足教学需求,从而实现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一种方法。

在针对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进行改造时,能够运用的改造方式十分多样,而且改造的内容也非常多元,既可以针对体育运动的内容、场地、器材、规则或是适用范围等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进行加工,也可以针对多个要素来进行加工;既可以是整体的、系统性的调整,也可以是局部的、某个环节的调整。例如:在引入民间体育运动项目时,既可以将其进行整体的、系统性的改造将其有效的融入体育游戏或体育活动之中,也可以针对其中的某个动作或是某个动作组合进行改造,使其更符合小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

三、创编法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分析

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创编法实质上指的是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来创造出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育学习需求的课程内容。这种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方法,在游戏教学中最为常见。在创编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创编的内容要在满足教学要求,体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符合简便易行、趣味性强的特点。例如,针对小跳远教学可以创编“青蛙过河”的小游戏,而针对短跑教学,体育任课教师则可以创编“迎面接力”等小游戏。

四、整合法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中的应用分析

利用整合法来开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实际上就是在开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时,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开发创造出新的体育课程内容的方法。

一般来说,通过整合法进行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教学需求确定整合的目的。常见的进行整合的目的主要有三种,即: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多种教育功能、提升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以及提升课程内容的适应性三种类型,要进行整合任课教师首先要清楚整合的目的,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整合工作。例如:为了提升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可以考虑将乒乓球教学与羽毛球教学整合起来开展。

其次,对所要整合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确定所采用的整合方式。例如:要将乒乓球教学与羽毛球教学进行整合,那么就要在分析和研究乒乓球和羽毛球各个要素的基础之上,确定是要将乒乓球的练习方法与羽毛球的练习方法进行整合,还是要将乒乓球的练习方法与羽毛球的练习规则进行整合等等。

最后,整合与检验。在确定了整合目标和整合方法,并根据整合目标对所要整合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造之后,就可以将所要整合的内容进行整合了,而且在整合工作完成之后,还要通过教学实践等方式来对所开发的课程内容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林勇,蒋晓培,李洋.吉林省农村体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经之路[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2] 袁九宗,王颖.论在新课标下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信息.2007(01).

第4篇:远程教育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问卷调查;需求内容;SPSS;关注度;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55-01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家长对于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随着人们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期望,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需求也逐渐趋于多元化,不同背景的家长对教育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提供多样教育服务的幼儿园也应运而生。

幼儿园教育作为学龄前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意倾听来自家长的声音,顺应家长的合理期待,转变家长不合理的要求,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以及幼儿教育事业的完善。同时影响家长教育需求的因素有很多,连碉,黄怡冰,李少梅等的研究表明家长与幼儿的亲属关系、家长的年龄、家长的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幼儿的年龄等等都会影响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需求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文章选择了成都市区两所最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调查对象为幼儿家长。问卷共投放150份,由于是访谈式调查,问卷全部回收,经过挑选,有效问卷共80份,分别分布于两所幼儿园大,中,小,托儿班(宝宝贝贝班)各20份。

(二)数据处理

文章采用spss20.0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时间

2012年12月-2013年3月。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需求内容及关注度排序

家长对当前幼儿园教育需求内容的关注度依次为:膳食营养,环境卫生,教师耐心,安全因素,环境优美,周边环境,活动场地,幼儿园到家的距离即方便性,设备新旧,教师学历,幼儿园的规模,幼儿园在时间上与家长的配合,幼儿园级别,是否有外教英语课程,收费,教师的年龄,是否有兴趣班,幼儿园历史长短,是否是特色幼儿园,幼儿园课程是否与小学相衔接,幼儿园性质,公交是否便利,是否有珠心算等课程,是否有校车接送等。

(二)影响因子分析

文章选择1.所学习的各项课程和活动能否和将来的小学衔接,2.幼儿园收费高低,3.是否有舞蹈音乐绘画等兴趣班,4.是否有外教英语课程,5.幼儿园级别(示范园,一级,二级,或其他)五项的得分均值分别来反映需求,以影响因子为自变量,通过spss20.0统计图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亲属关系的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需求内容关注度不同。爸爸妈妈对课程的关注度相对较高,而爷爷奶奶对收费及幼儿教师的学历关注度较高,说明不同亲属关系的家长对幼儿园教育需求内容的关注度不同。

(2)不同学历的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需求内容关注度不同。高中或中专以及以下学历的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相关课程以及幼儿园级别要求相对较高,而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家长对幼儿园相关课程如英语,兴趣班的关注度一般,而根据调查者记录,学历高的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快乐成长,并不以学校课程为主。

(3)不同收入水平的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需求内容关注度不同。收入低的家长对幼儿园收费和各项课程是否与小学相衔接关注度相对较高,而收入高的家长更加关注英语以及教师的学历等方面。

四、结论与建议

(一)针对当前幼儿园教育,以及调查者记录,提出以下建议:

1.当前幼儿园教育应该积极改善饮食营养,争取让孩子从体力到脑力都能良好发育,以解除家长的担忧,让孩子在学校不仅能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更能健康成长。

2.当前幼儿园教育应注重环境卫生,让小孩纯净的环境中成长,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保证孩子的健康,从而为正常的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设备的更新也是教学更上一层楼的硬件保证。

3.当前幼儿园教育更要大力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只有教师具备了知识,耐心,责任心以及爱心等的多重素质,才能在关键时候发掘小孩的天赋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4.最后,在安全方面,虽然大部分家长对当前幼儿园的安全没有提出质疑,但却非常关注幼儿园的安全设施,根据调查者记录,有部分家长提出应该安装监控设备进一步保证各方面的工作安全进行。

第5篇:远程教育的内容范文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的综合性课程。课程涉及的内容多且概念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是教学和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教材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为适应国家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紧随新技术的步伐,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教学改革,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为其今后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1]。

1 现有课程教学内容弊端

我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选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微机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5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周荷琴、冯焕清编著。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教材虽然经过5版的修订与补充,但其内容远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面对繁杂的接口芯片及接口技术的发展,教材知识水平、知识体系看起来还处于上世纪阶段。涉及实践性内容的应用,所举实例简单、且脱离了工程实际应用。从教材的编排上看,系统性差,没有真正体现该课程知识体系及技术构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将前后知识与章节进行穿插,才能让学生明白前因后果。

2 学生学习课程应达到的目标

教师通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讲授,需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知识点,指导学生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运用在其专业方向上,并与其他课程的知识点衔接。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有一定的运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的能力,如何选择合适的接口芯片与接口技术,扩展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以完成设定的功能与任务,能应用于工程实际,学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2]。

2.1 把握课程的知识点,并建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知识体系

学生应掌握基本概念、原理、技术,特别是对技术难点、重点要有深刻的认识,为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硬件方面,由一台微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手机,就能联想到其外壳内所带有的部件,各部件之间的联系,工作过程。参照性能指标,就可评价计算机的优劣与适用范围。

2.2 熟练掌握与应用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

计算机的应用在于软件,学会与掌握编程是课程学习的重中之重。编程是人类与计算机沟通的一座桥梁。学生通过不断编程练习,学会编程的技巧及应用软件的融会贯通,使学生的编程水平、技能、思维方式不断得到提升与完善。而计算机功能的延伸与拓展是由接口技术来完成的,也是应用于工程实际必需掌握的技术与技能。学生应掌握查阅接口芯片数据手册的方法,会阅读接口芯片数据手册,理解并掌握接口芯片功能及其参数,能将接口芯片管脚连接到计算机的CPU管脚,并能完成计算机与外设的地址分配、功能控制、信息交换等任务。

3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要点

3.1 课程的普惠性、趣味性

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普惠性课程,它的知识已潜移默化的运用在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应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并掌握一些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知识与技术,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性、接受能力,教学内容,应由浅入深,让不同的学生接受到不同层次知识与技术[3]。此外,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上,除了工程实际应用上的案例,也应介绍趣味性强、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使编程的教学方法也充满趣味性。

3.2 建立完整的知识点与知识体系

课程的内容的改革应将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术语、知识要点讲透、讲深,让学生学会用专业的语言来描述所学课程,并将这些知识点构建成一个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知识体系,让知识点有机相连,让学生在将来工作、学术交流中不存在知识上的障碍或概念理解上的不规范。

3.3 应用与实践相结合

以工程应用为场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限于实验条件,即便是用简单的实验进行教学,也要明确工程上实际应用时应该如何考虑计算机应用的问题。同时,将课程教学活动拓展到学生课外活动,发动有兴趣的学生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学习,通过成立研讨小组,兴趣小组,学生兴趣社团等,组织开展课程设计,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活动。

4 改革后的课程内容及说明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是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完善课程各章节的结构设计,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后的教学内容由理论基础、接口芯片、技术延伸、考核四部分组成。课程总学时数为56,其中理论教学学时数是38,实践和实验学时数为18。提高实践课程比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整体教学方法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思路是CPU与各接口芯片通过三总线结构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各接口芯片与8086CPU相联接,完成信息交换。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三总线结构对各种接口芯片连接所起的共性作用,以及具体的接口芯片连接存在的特殊性,将各种接口芯片的不同功能进行展现,使学生对计算机系统有一个整体认识。

5.1 CPU部分

教学上简介微机原理、组成、寻址方式,让学生对微机的硬件与软件有一个整体认识,强调知识点,以便后续课程中的应用。

5.2 接口芯片部分

接口芯片的教学以芯片数据手册为主导,以课本为参考。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在网上查找接口芯片的生产厂家,找到芯片数据手册。再分析数据手册的各个部分,教会学生如何看懂、看会芯片数据手册。教学的重点与?y点是CPU与接口芯片的连接。首先按三总线结构的要求进行连接:1)数据总线为双向传送命令字、控制字等信息;2)地址总线给芯片分配接口地址,分配过程中,针对地址要选择合适的锁存器、译码器对地址进行锁存、译码;3)控制总线的连接较为复杂,应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进行分析后、再连接。

5.3 总线部分

课本上的总线技术比较繁杂,且过时的总线技术较多。在讲授过程中,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只需对总线的主要性能指标、总结标准、典型的USB总线进行讲授,以节约学时。

6 课程的考核方式

采用以赛代考的方式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通过“以赛代考”学生对整个课程建立起了立体的概念,融会贯通了所学知识与要点,巩固提升了学生动手能力,基本上达到了应用教学效果。

第6篇:远程教育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远程教育 学生学习 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13-01

科学发展是推动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远程教育以新的教学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1]。从实际来,远程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成为了优化教学体系的重要体现。但在远程教育中,关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是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远程教育效果。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远程教育要切实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工作,提高远程教育的有效性。

1.全面了解远程教育学生的情况,对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适当调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孕育而生,以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呈现。依托于远程教育,可以在知识经济时代构建终身学习的体系,有利于推进社会文化教育。远程教育是将课程以音频、视频等形式,传送到校园外的学员教育。所以,远程教育的教学形式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特别是呈现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这样一来,要针对远程教育学生的情况,如家庭、学习成绩等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同时,针对远程教育学生的特殊情况,适当对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调整,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并有效的强化远程教育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2]。

2.强调与时俱进,对远程教育的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适时调整

远程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延拓,强调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所以,需要立足远程教育的特点,整合学生的情况,构建有针对性、适应性强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

2.1构建远程教育的良性互动平台。在远程教育过程中,构建良性的互动平台,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1)组建学生学习小组Q群,教师也参与到Q群之中;(2)落实远程教育网站的建设,特别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完善的网上支持服务功能,如学习资源、讨论区等建设;(3)切实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创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将面授教学的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有效的渗透到远程教学之中;(4)优化远程教育的一些硬性规定,预留学生足够的互动学习空间,调动学生参与远程教育的积极性。

2.2建立完善的远程教育管理制度。松散的教育形态是无法形成有效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要对教师的面授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等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学生在远程教育中,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学习。但从实际来看,远程教育教师更多地倾向于如何服务,架空了实际教学内容。所以要改善僵化的教学形态,切实强化远程教育中的学生管理。首先,建立师生间高效而便捷的联系制度。对于远程教育的所有老师,其联系电话、Q号等,都要告知学生,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所需和遇到的问题。其次,规范教师的管理工作,确保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好相关问题的处理。并且对支持服务工作没做到位的教师,也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通过定期的作业检查、日记检查、网上学习行为统计等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3.针对远程教育规律,强化远程教育学生学习过程管理

就远程教育的特点来看,其旨在打破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新的师生交互式教学形态。这样一来,极大地优化了传统教学模式,促使了现代教育发展。学生通过远程教育,可以摆脱时间或空间的限制,在学习上更具有自由性。对此,在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落实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非常重要。

3.1优化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远程教育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从实际来看,远程教育深受学生的欢迎,这就需要优化教与学的模式,以夯实远程教育的有效性。所以,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远程教育教学时,教与学的模式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适应性强的“教与学”模式。同时,远程教育应该更注重提供支持服务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而不是刻意以硬性的规定,对学生的学习进修限制,采用混合型学习,是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一大亮点。

3.2落实对学生学习时间的管理。无论学生以何种学习方式学习,一定的学习时间保障是必要的。对于远程教育中学生学习时间管理主要有两种:一是网上学习,主要包括网上课程学习、网上课件、网上点播课堂、网上离线作业等内容。学生在网上学习时,可通过晚上计时软件进行实时监控;二是非网上学习,主要包括在家自学、电话联系学习、面授学习、小组集中学习等内容。对于非网上学习内容,如参加面授,教师需要做好相关的记录;而对于其他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记日记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实践进行统计。所以,通过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管理,以确保学生有效地学习条件。

3.3强化学生学习内容的质量管理。对于学生学习时间的管理可以依据上述方法,但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管理如何执行呢?首先,对于学生在网上学习,一方面通过网上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对学习量的问题进行解决;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网上讨论和离线作业情况,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情况。其次,对于学生在非网上学习,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数量和质量进行掌握,并定期布置和检查作业情况,这些也是非常必要的。除此之外,对学生个人学习日记、小组学习日记进行记录;通过对学生在网上行为的统计,对学生学习量的相关进行有效解决。

4.结束语

远程教育作为新的教学形态,质量是其生命线,是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不断推进远程教育的过程中,要认真审视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的现实问题,从制度建设、优化教与学的模式等方面,有效的提高远程教育质量,切实推动远程教育发展[3]。

参考文献:

[1]王敬清.远程教育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8)

第7篇:远程教育的内容范文

1.1精神文化建设缺失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育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精神文化的建设缺失,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远程教育精神文化。现代远程教育的精神文化是与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历史传统、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紧密相关的,是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和学习理念的综合体现。现代远程教育理念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部分教师在进行网上资源建设中往往照搬面授课程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没有结合网络学习的特点进行设计,导致网上教学资源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无所适从,不能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化学习,造成学习质量的下降。部分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过程中不能通盘考虑,盲目扩招学生,忽视了办学质量的提高,使办学声誉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致使社会对现代远程教育期望值的下降。

1.2制度文化建设不尽完善

现代远程教育的制度文化建设是构建远程教育制度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巩固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成果,维护远程教育办学声誉的有力保障。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制度文化的建设还不尽完善,没有建立起合理、稳固的制度保障体系。由于各个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各试点高校的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大多是独立进行的,往往是试点高校独自进行网上资源的开发设计,相互之间缺乏合作,开发出的资源质量良莠不齐,这种资源开发和设计的独立性决定了各试点高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制度必须适应自身的教学管理模式,导致试点高校制度建设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现代远程教育制度体系。

1.3人本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社会大众,目标是建立终身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而要建立终身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以人为本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观。但是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人本文化的建设,尽管在远程教育模式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在具体的远程教育教学中有时会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往往按照固有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设计网络课程,没有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来进行课程建设,课程的设计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不能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无法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了学习质量的下降。部分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先进、具有现代远程教育理念的教师,在人才建设方面没有长远的规划。同时对远程教育人员的培训投入不足,培训的时间安排较少,培训内容不能紧跟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步伐,造成了部分现代远程教育的人员不能较好地把握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规律。

1.4师资队伍文化建设有待提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教书和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的文化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目前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但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队伍的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的方面。首先是部分教师不能准确把握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在网上资源建设中按照面授教育的思路进行资源的建设,资源的建设不能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模式,资源内容缺乏新意,资源建设的水平不高,无法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教学优势,不能适应远程教育的教学特点和规律,造成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其次是部分试点高校师资配备不足,缺乏具有先进远程教育理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并且其人才战略缺乏长远的规划,在优秀教学人才的引进方面没有长期的发展战略,制约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最后是部分试点高校对教师的培训重视程度不足,培训的时间较短,次数较少,并且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缺乏新意,不能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造成了培训质量的下降。

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举措

2.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现代远程教育的精神文化建设是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构建具有现代远程教育特色的精神文化对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各个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应当高度重视现代远程教育的精神文化建设,将精神文化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工作重点,加大对现代远程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引导教师树立现代远程教育理念,使教师能够将远程教育的理念熟练运用到远程教学当中,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特点和规律进行网上资源的建设,切实做到网上资源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树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注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人才,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应引导学生熟悉远程教育的学习特点,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远程教育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适应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形成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理念,巩固远程学习的学习效果。

2.2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了适应自身办学特点的教学和管理制度,并且在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原有的各自为政的教学和管理制度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远程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各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必须加强合作,对网上资源可以采取合作开放的形式,加大力度开发出一批专业特色鲜明、资源水平较高、资源内容丰富的网络课程,切实做到网络资源平台的共享,建立高效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使各试点院校之间的网络资源能够达到优势互补,避免网上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针对资源的高度共享建立相关的教学和管理制度,利用教学和管理制度来规范网上资源的建设,对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都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通过建立规范有序的教学和管理制度来保障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水平。

2.3重视人本文化建设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各阶层的大众化的教育,其宗旨是构建终身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社会大众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提供支持服务,要求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为社会大众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这种教育模式要求现代远程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人本文化建设,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优质的教学支持服务,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应当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远程教育的学习质量。同时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培养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运用远程教育理念进行教学的能力,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重视培训的效果,提高培训的质量,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研究,建立相应的教学保障机制支持教师自身的发展,充分重视教师各方面的需求,保证远程教育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本文来自于《职业教育》杂志。《职业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2.4巩固师资队伍文化建设

第8篇:远程教育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开发问题;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内的各个高校纷纷开始开发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在校园内建立各自的网上学习资源平台。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可以完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一步实现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的最佳效果。但是,目前,高校在进行开发远程学习资源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笔者在文中对于在进行开发远程学习资源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一、教学资源的构建原则

(一)资源完整性

从宏观角度上分析,教学资源包括人力教学资源和非人力的教学资源。人力教学资源包括了学生、教师、社会资源。非人力教学资源主要有无形、有形资源。例如信息、技术、行政资源都是无形的,而有形的则是设备、环境、媒体资源等。在远程教育教学的活动开展当中,教学手段式的多样性就要求教学资源的形式也应该是多元的,由此要求教学资源建设的多样性。无论在构建专业教学资源总体设计规划上,还是进行某个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时,都一定要构建传统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两大类的资源。

(二)资源适应性

远程教学中,教学资源与其他教学资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构建是以远程教育教学的形势、理念作为基础。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显著特点,在整体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相分离,教育机构主要是通过教学资源以及支持服务两方面对学习者学习情况进行督促和指导,离开远程教学资源就断开了教师向学习者传送知识的平台。同时远程教育中学习者主要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是现代远程教育预期的目标之一。同时,远程教育教学资源也要求有很强的动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反馈不断去完善、充实,也只有保持了资源动态性才可确保资源的有效性。

二、远程教育学习资源_发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资源重复开发

我国目前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大多数都存在着各自进行远程教育研究、专业独立设置、学习资源重复开发等相关问题。目前,在比较知名的试点高校中计算机专业类、工商管理类、会计类以及金融学等专业知识课程重复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由于专业课程设置相同,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习资源高度重复开发,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等。

(二)资源开发重数量轻质量

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在进行学习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例如,远程教学资源数量逐渐增多,但是学习资源的质量却在逐年下滑。资源开发者只是关注了对于设计开发资源的重视,却严重忽视了对于教学资源质量的关注,尤其是关于学生实际操作和具体实作的内容在教学资源中非常少。为此,学生在资源学习中很难实现面授实践课教学的最终教学任务。

(三)学习资源质量不平衡

我国目前现有的远程学习资源中,由于大多数院校强调资源的数量,从而导致学习资源的质量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学习资源中高端精品的学习资源数量相对较少,社会普遍认知度也不高,在已经出版的教学资源中,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屈指可数。

(四)远程学习资源的开发侧重学历教育课程内容

在已有的远程学习资源中,以学历教育课程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5],忽视了对于非学历教育学习资源的开发,而针对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工作岗位实践技能的学习资源更是少之又少。在我国这么多所远程试点高校中仅仅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高校在实际教学中开发了非学历教育培训实训的相关学习资源。

(五)忽视相关助学资源的开发

在进行远程学习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与远程学习资源相关联的一些助学资源的开发。部分高校出于网络安全以及资源维护等方面的考虑,没有对资源进行充分开发,也不允许校外访问者进入并使用本校远程教育网络的相关资源。在网站建设和维护中没有考虑学习者的交流需要,导致学习者之间的学习讨论出现不畅通的问题。由于学习者的内部沟通出现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遗留的实际学习问题,进而导致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得不到稳步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开发的进程。

(六)实践类课程学习资源较少

在远程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理论知识类资源往往占据很大的比重,而实验类知识、实践操作性课程学习资源的开发却只有很少一部分,而且实作课程资源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远程学习资源开发问题的应对方法

(一)政府顶层设计

目前,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都在开展全新的教育规划制订工作,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开发也被囊括其中。在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发展前提下,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教学模式”和“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已在许多知名大学的教学实践中付诸实施。在这样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政府部门应以自身的领头作用,开展相关的调研和规划,以保证高校远程教育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政府工作的重心要从过去的在试点高校尝试性地开展远程教学,逐渐转变成为大力推广并实施的常态性远程教育教学,从根本上将我国特有的远程教育特色延伸至国际化的远程教育轨道上来,并在此前提下,进行更大力度的落实推进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升高校远程教育自身的教学规划性和实际操作能力,全面推进高校内部的发展进程。我国政府部门需要鼓励并尽快推出相关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及具体实施设计框架、引导高校科学地开展远程教育,并投身于教学资源的开发活动中。政府部门要推进远程教学资源跨校式的资源共享。通过这些举措,实现我国对于2020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推动并实现我国现代化教育发展目标。

(二)构建完整的远程教育系统

首先,需要构建完整统一的国家性质类的公共远程教育咨询与服务的网络平台,利用这一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学历教育基础性课程版块,高质量精品课程版块以及公共性质的知识版块等,面向整个社会提供教育性质的服务信息,充分满足不同层级不同系别的学习资源需求,真正消除各个试点院校间存在的闭锁性或差异性的问题,实现全民教育资源共享,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无限量的社会服务功能。其次,需要建设地区性远程教育服务平台,由我国各地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投资,地方教育部门实际规划布局,依据实际网络构建全新的大型远程教育服务咨询服务平台,用以保证各地方区域内的教育资源的开发以及整合利用,解决传统学习资源开发存在的种种问题,充分发挥各地区文化教育特色的发展,实现地方区域内教学资源的共享。最后,各类高校应该依据各自教学资源的现有量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丰富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彰显各个高校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理念。总之,通过各种措施,组建各高校之间和谐的资源共享,学习成果借鉴、积累和不断转变、最大限度避免教学资源间的重复浪费的现象,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校间学习资源共享的步伐。

(三)远程学习资源公开共享

高校在进行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其资源的公开共享。公共性质的开发模式、开发评价标准、开发认证体系,是推进实现学习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资源共享内容主要包括:远程教学资源的专业知识、实际操作各项流程、技术手段和衡量标准等。进一步帮助学习者明确在学习过程中分清主次,紧紧的把控学习的主体内容。远程学习资源开发共享活动中,需要充分借助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而实现更大范围的远程学习资源开发的共享。

(四)组建专业学习资源开发团队

资源开发工作需要组建一个包含课程知识主讲,教学程序设计,计算机实际操作,教学深入指导等相关成员在内的专业远程教育资源开发团队。在组建开发团队时,要侧重把控资源开发资源各项流程、操作规范标准、进而进一步确立资源开发团队的人员组成、角色分工等。开发团队中,负责教育技术的专业人员可以相对固定,因为对于相同类别的教学内容,其技术呈现的方法是相似的。同时,应该对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培训,拥有教育技术的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资源开发中将会更加专业,整个开发团队的合作将会更加契合。

(五)广泛开发具有社会实用性的教学资源

高校内开发的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应该不囿于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空间、而应该向外部环境无限制延伸[6]。远程教育应服务于大众化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目前,各高校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职的学习者,远程教学资源最为关键的作用是,利用远程教育的显著优势开发出适于学习的教学资源以满足社会生活中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和需求。因此,在远程教育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中, 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发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应该充分考]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逐渐延伸出一些全新的技术、全新经济产业、全新的工作岗位等,充分考虑到经济市场中对于实用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应该以不拘一格的创新理念进行资源开发,以满足社会市场中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资源开发中,不仅要遵循传统教学实践进行开发,更应该勇于联络社会中的各类企业、经济行业、教育机构、建筑工程、地方基层等单位进行有机的合作,使实践内容与理论知识有效融合,不断开发出具有社会实用性、市场适应性、教学先进性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六)资源开发的动态性

在资源开发中,可以依据课程体系中的结构框架和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的不同,将课程内容开发成为一系列信息知识的版块。这样一来,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自己的学习能力,自由选择学习模块开展学习,不会再受到时间空间以及自身特点等相关条件的限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同时,资源开发者应根据专业发展、社会需要的变化以及学习者的反馈,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来保证远程教育学习资源能够具有持续健康的生命力。

(七)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

1.全面建立远程教育学习资源的评价衡量标准

在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需要为远程教学资源制定出最具标准化的衡量标准。远程教学资源的评价标准需要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根本,以教学资源中知识呈现的有效性为基本要求。教师需要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提炼出最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的知识内容。因此,远程学习资源的评价标准应该紧密的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全面制定科学有效的远程教育资源的评价标准。

2.远程教育学习资源评价体系内容需要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在制定远程教育学习资源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侧重强调评价体系中内容的多元化。体系内容中需要包含全新的现代教学理念,顺畅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牢固的远程教学专业知识理论知识、精炼的操作技能和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具体的软件程序设计的能力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等。

3.制定一整套远程教育资源的评价计划活动

制定评价活动之前,首先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准备评价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全面设定各项评价指标体系。实质上就是指需要将评价体系中的主要内容进行细致的分化,将评价体系中的内容进行科学化的、行为化的分解[7]。在全部确定需要收集的远程教学资源信息和相关的信息资源后,进行远程教育资源评价体系的评定活动。

4.高校内需要建立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奖惩制度

高校内在建设远程教育学习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奖惩制度。高校需要对比较优异的教学资源进行一些鼓励,并同时加大对于远程教育教学中资金的扶持。同时对远程学习资源中评价比较低,学习资源开发过程中比较粗糙的教学资源进行相应的批评,并对其进行技术上的指导。

结束语

总而言之,远程教育的迅速崛起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活力,我国远程教育学习资源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剖析远程教育资源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相对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推进我国远程教育学习资源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马菊林. 高校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J]. 继续教育研究,2014,10:66-67.

[2]熊艺. 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J].天津大学,2013.

[3]张轶斌. 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3.

[4]陈晓黎. 现代远程学历教育质量的内部保证体系研究[J].清华大学,2013.

[5]邹玉波,解大龙. 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资源在社区应用的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1:158-159.

第9篇:远程教育的内容范文

1要明确现代远程教育和教师的地位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从业教师应该和其他类别教师有不同的要求,要完善现代远程教育这种特殊教师群体的教学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与职称评聘办法。要明确现代远程教育专业教师的重要性。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重视现代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长期以来,电大通常重视现代远程教育的硬件建设,忽视师资建设。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分析,现代远程教育改革的生命线和动力之源都是教师,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可持续性专业发展,离不开对现代远程教育和教师观念上的持续性转变。

2要重视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学术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空间上分离的教育形式,与面对面的授课方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上有所区别,学校、教育厅和相关学会要在政策上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注重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学术研究,凸显现代远程教育特色和内涵,为现代远程教育事业开展提供理论指导。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可持续性专业发展,离不开持续性理论指导体系的研究与推广。

3要健全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制度保障

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强大的制度保障支撑。通过教科研管理办法、名优师评选工程等制度构建有效机制,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通过培训进修管理办法等制度为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提供业务培训平台,针对构成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三个类型的人群有区别行的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岗位培训,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历进修形式,逐步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学历、能力不断提高的的专业化教师团队。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可持续性专业发展,离不开师资学历进修和岗位能力培训的持续性开展。

4要促进教师、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

电大和普通高校远程教育学院之间要依托行指委、协会学会和战略友好伙伴关系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先进教学理念、课程开发经验、教学资源的相互转换和共享。还要组织教师到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不断丰富和补充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形式、内容、方法。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可持续性专业发展,离不开院校与教师之间合作交流的持续性加强。

5要加强教学能力的专项培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