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休闲消费论文范文

休闲消费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休闲消费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休闲消费论文

第1篇:休闲消费论文范文

18世纪中叶在英国兴起的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带来了转型性的变化。对英国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引发的对英国工业革命以及与英国工业革命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已然成为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环境学甚至生物学等学科所关注的主要对象,成为学者们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休闲生活的研究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国外的研究看,据笔者掌握的材料,西方学者对休闲生活的研究起步较早。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包括休闲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转型性变化十分明显。与此同时,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新史学,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成长壮大并与传统史学抗衡,最终赢得了主流史学的统治地位,开始进入到了迅猛发展的时期。其间,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表达研究成果的方式等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便成为对休闲生活的关注与研究应运而生的重要因素。其中对英国休闲生活的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较早对英国休闲生活进行系统研究的当为B.S.朗特利和G.R.拉夫尔合着的《英国人的生活与休闲·社会研究》一书。同时,皮特·昆莱尔主编的《英国生活》丛书、E.P.汤普逊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3]和布赖耶·哈里森等学者的相关着述等。大致看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既有侧重于英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娱乐、消遣和游戏等休闲生活的简单描述;也有在研究方法方面积极引进其他学科研究方法进行交叉研究的初步探索。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与同期西方新史学关注处于社会底层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倾向基本一致,西方学者对休闲生活的研究明显呈现出侧重于经济一社会史和民众休闲史研究的开展和深入。有探讨19世纪30-80年代清教主义对休闲生活影响的皮特·伯利‘引;有对休闲生活商业化进行研究的J.H.普拉姆勃;有对运动休闲研究的H.A.哈里森;有对民众休闲生活问题的研究;还出现了一些零星的关于工业化进程对休闲生活影响的分析,如阿萨·勃里格斯、R.W.马尔克姆森等人的表述。

在上述研究中,最为突出的是关于休闲理念变化的研究。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一方面是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但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加,自我释放的休闲理念应运而生。于是人们在注重创造财富的能力的同时,也把休闲视为释放压力、交往、沟通乃至创造财富的一种方式而予以重视。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英国休闲生活的研究出现了深入与角度多样的趋势。有影响的着作包括蒂姆·哈利斯主编的《英格兰的民众文化,1500-1850》、阿里森·西蒙的着作《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的娱乐与休闲》和德国学者里夏德·范迪尔门所着的《欧洲近代生活》(三卷本)等等。研究涉及:近代以来休闲时间、休闲方式和休闲观念的变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重大事件对休闲生活的影响;近代以来休闲的商业化程度、原因、影响和趋势;工业革命、技术进步对休闲的影响;近代以来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休闲生活;不同休闲形式的发展与变迁;各种休闲生活的职业化;政府在休闲生活转变中的地位和角色;非法休闲娱乐等等。上个世纪90年代末,西方学者对休闲史的研究还呈现出了西方新史学或后现代史学的一些特征。如,主张放弃对历史变化做“概括性的叙述”“把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与普通读者可接受的形式相结合”等。

可见,西方学者起步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对英国休闲生活的研究,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不仅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而且其地位也逐渐为学术界主流所认可,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研究成果日益丰富。

从国内的研究看,笔者以为休闲生活真正进入学者们的视野是在20世纪90年代[12]。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们的日常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休闲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高涨的休闲消费需求刺激下,我国的新型休闲产业蓬勃发展。于是,关于休闲理论、休闲史和休闲指导等相关研究逐渐引起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们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逐渐面世。如,在社会科学领域“闲暇社会学”开始兴起,主要着述有楼嘉军的《休闲新论》、陈琰的《闲暇是金——休闲美学谈》和马惠娣的《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等。从已公开发表的论文看,改革开放至上世纪80年代末,还较少有关于休闲生活研究的,然而到上个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第2篇:休闲消费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休闲渔业旅游,市场需求,实证研究

 

一、休闲渔业旅游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1、休闲渔业旅游的概念

中国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城市进程化的加快,人们对于休闲渔业旅游的需求十分迫切,目前海洋型休闲旅游的相关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湖泊型和水库型休闲渔业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特点定义目前尚属空白。

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休闲渔业旅游(包括海洋型、湖泊型、水库型)的概念:

休闲渔业旅游是以海洋、湖泊、水库等自身资源为依托,结合市场需求把旅游资源和渔业进行配置优化,使餐饮、娱乐、休闲度假等行业与渔业结合起来, 把垂钓、潜水、赛艇、攀岩、休闲观光、水族观赏等多种休闲渔业旅游产品进行组合,完全涵盖吃、住、行、娱各块内容,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

2、浙江省休闲渔业旅游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美国等国家兴起了休闲渔业旅游。在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休闲渔业旅游在某些沿海地区逐渐出现,如:浙江、广东、福建等。

经过多年发展,休闲渔业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旅游产品,逐步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以千岛湖、象山为代表的休闲渔业旅游目的地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及当地的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特别是浙江省分别在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发文确定了杭州白马湖休闲渔业基地、象山县北黄金海岸休闲渔业基地、三门蛇蟠度假村等多家单位为省级休闲渔业旅游示范基地,带动了浙江省各地市开展休闲渔业旅游的热情。

3、休闲渔业旅游研究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国外休闲渔业旅游注重市场研究,对游客进行细分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描述性的定性分析越来越少,较多地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面对面访谈、邮件调查等方法获得资料,运用大量的定量方法,如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而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恰好相反,国内研究对某些问题(如休闲渔业的发展机制、经营管理等)涉及较少旅游论文,深度不够,习惯于描述性的单一研究方法,侧重于理论上的论证和阐述,实际案例研究较少。针对上述不足,休闲渔业旅游研究要进一步深入。

本研究针对浙江省广泛的湖泊型、水库型、海洋型休闲渔业旅游的市场需求和供给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旅游需求-供给分析是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方法体系,通过旅游需求-供给研究,可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服务水平与供给能力,使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最大可能地提高游客对休闲渔业旅游的满意度。我们对来浙江进行湖泊型、水库型、海洋型休闲渔业旅游的居民进行人口特征、旅游偏好、出游方式、满意度等相关性因素统计分析,提出对休闲渔业度假旅游项目新建或改造的相关建议。此外,用LOGISTIC分析方法,将近一年休闲渔业旅游参与情况作为因变量,得到了重要的回归方程,这对政府根据休闲渔业旅游目标市场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计划和降低营销成本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休闲渔业旅游市场需求实证研究

本次研究于2009年5月一10月,以湖州太湖、杭州西湖、淳安千岛湖、象山黄金海岸、舟山、新安江水库、赋石水库的游客为调查对象。七处市场需求调查问卷各发放150份,共回收问卷965份,有效问卷859份。以渔业旅游从业人员为对象发放140份市场供给问卷,共回收95份,有效卷91份。

(一)若干描述性实证研究结果

(1)消费者人口特征描述性实证结果

从年龄阶段来看, 24%的游客是未婚的单身男女,有37.2%的游客是夫妻两人带着未成年的孩子来进行休闲渔业旅游,应该说大龄的未婚男女和年轻的父母更有机会相携出游。

从职业来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32.5%,企业职工25.7%,教师13.5%,个体工商户9.6%,学生占7.9%。通常“蓝领”需要安静的休息休闲;而 “白领”则更需要运动,象潜水、赛艇、攀岩等极限运动。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休闲渔业旅游的游客大部分的学历都在高中以上,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98.2%。高学历的人一般收入也较高,会产生主动希望对外部世界多了解,多看看的旅游需求,目的性较强。

从月收入来看,其中52.8%的游客月收入在501-2000元之间,28.6的游客月收入在2001-5000元之间,4.9%的游客月收入少于500元,这部分游客主要是学生,通常节假日、黄金周或寒暑假,他们会和家长一起出游。

(2) 休闲渔业旅游消费特征总结

表1 休闲渔业旅游消费特征一览表

 

基本情况

类别

人数(人)

百分比(%)

选择合适时间进行休闲渔业旅游

周末

161

18.8

节假日

206

24

寒暑假

217

25.2

带薪假期

180

21

其他

95

11

休闲渔业旅游时间总计

1天

275

31.9

2天

211

24.6

3天

196

22.7

4-6天

119

13.7

一周

34

4.0

一周至二周

17

2.0

二周至半个月

27

3.1

休闲渔业旅游支出

 

 

1000元以下

275

32

1001-3000元

357

41.6

3001-5000元

172

20

5001-10000元

44

5.1

10000以上

11

1.3

支出最多的项目是

 

 

185

21.5

153

17.8

107

12.4

152

17.7

88

10.2

景点门票

163

19

其他

11

1.3

旅游同伴是

亲朋好友

540

84.5

旅行社团友

79

9.2

商务业务伙伴

123

14.3

其他

17

2

休闲渔业旅游方式

散客旅游团

96

11.2

单位组织

173

20.1

自驾出游

201

35.2

公共交通出游

210

24.4

公务旅游

43

5

其他

35

4.1

旅游频率

一年1次

210

24.5

一年2-3次

465

54.1

一年4-5次

第3篇:休闲消费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团结乡 城市休闲农场 规划建设 现实条件

论文摘要:本文从昆明团结乡的休闲农场资源、相关旅游资源以及休闲农场的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力图得出团结乡建设城市休闲农场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开发建设的方向。

1 团结乡休闲农场资源调查

1.1 团结乡周边乡镇休闲农场资源分布调查及发展方向

厂口乡以烤烟、核桃、板栗、无公害蔬菜、饲料作物种植、牛羊养殖为主;沙朗以禽蛋生产、粮食生产、饲料作物种植、畜产品加工为主:马街以农产 品的精深加工、农产品的运输、储藏、流通为主:碧鸡镇适宜发展花卉种植,背山部分则以饲料作物种植和猪禽生产为主;海口作为拟建西市区的一部分,以发展无公害蔬菜、水果、猪禽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主;团结和谷律可建成昆明主城的后花园和花果山,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农家土特产品生产加工业为主。

明确团结乡及其周边的休闲农场资源分布和发展方向,可以充分的利用周边乡镇的休闲农业资源,达到互补;同时也可以集中力量进行优势项目建设,避免重复发展,造成资源浪费。

1.2 团结乡休闲农场相关旅游资源调查

特色农场资源:有团结红富士 、红雪梨 、砀 山梨 、油葵 、蔬菜。团结乡出产的水果,汁多味甜,团结红富士还获得世博会铜奖,团结乡现有万亩水果园。沿龙潭坝子公路沿线种植油葵,团结乡现有千亩葵园基地。有千亩蔬菜园,蔬菜种植技术水平较高;特色文化资 源:火把节,首届火把节举 办2004年。苹果节,每年苹果 成熟 的时候 ,游客都可到团结乡过“苹果节”,感受农家文化生活:其它主要相关旅游资源:棋盘山森林公园,位于团结乡的花红洞,海拨 2483m,生态旅游 的好去处 。桂皇阁原始森林旅游区,位于团结乡大兴办事处庙村,有神秘的峡谷奇观异景。豹子箐生态旅游区 ,有植物群 落、多种野生动物、清秀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欢喜滑草场,是西南第一家滑草场,有世界最长的山地速滑赛道。

1.3 团结乡休闲农场现状调查

团结乡的休闲农业旅游开始于 1998年。目前有 “农家乐”100多户。主要种类有:①休闲果园:大河万亩果园、青龙潭果园休闲园等。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组建多姿多趣的水果园,提供采摘、品尝、展示等活动。②观光生态农业园:龙潭千亩油葵、永靖蔬菜科技示范园等。观赏金灿灿的向日葵花海,体验科技种植的绿色蔬菜产品。③休闲渔场:阿顺渔场、福寿垂钓园等。利用公共 的湖 面和 自家 的池塘 ,参观捕鱼 、水 中垂钓 、品尝水鲜 、参与捕捞活动,学习养殖技术等。④娱乐型休闲农场:小村欢喜滑草场等。利用天然的草场,为人们提供健身,娱乐等休闲活动。⑤综合型休闲农场:白族休闲园等。钓鱼,参与农业耕作,还可以参加篝火晚会,体验 民族风情等。

2 团结乡城市休闲农场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道路状况差。路面泥沙多,特别是有的路段路面还是泥沙路;团结公路旁边的山石开采,对公路及其周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缺乏优美的生态大环境和通畅舒适 的旅游交通等是团结乡整体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制约因素。

(2)景观规划现状不好。一方面,缺乏总体规划的技术规范和理论指导,规划成果内容五花八门,比如在白龙潭附近有很 多农家旅馆林立,基地选址不当,显得很杂很乱。破坏团结乡的整体环境:另一方面,现有的一些休闲农场内缺乏系统的景观规划设计,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差,景观建设杂乱无章,服务设施不全,不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和消费层次人群的需求。

(3)许多农家旅游项目所提供的服务与游客的需求存在明显偏差,项目建设随意性较强,总体上处于无序、盲目状态,而且发展很不均衡;功能不配套、档次偏低、农业观光特色不突出;不少项目未能与农业旅游有机结合:休闲农场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协调也未充分兼顾;农家乐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层次仍显较低,模式较单一,社会和经济效益不理想。

如何根据团结乡农业旅游资源和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特点准确定位,多种类型、多种模式的有序发展及合理布局休闲农场与高科技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相结合,构建休闲农业技术体系是目前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参考文献

【1】叶美秀.农业资源在休 闲活动规划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

第4篇:休闲消费论文范文

关键词:湘西地区 大学生 体育旅游 市场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119-03

体育旅游以体育项目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旅游者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流等各种服务。首先,它具有规模大的特点。因为它不仅仅是体育旅游,或单一的娱乐活动,而是健身、娱乐、休闲、交流为一体。其次,它具有涉及面广的特点。它吸引了许多行业部门的参与,如交通业、传媒业、旅游业、餐饮业、通讯业、建筑业、广告业等。湘西地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这里自然风光奇秀,人文景观独特神奇,拥有众多著名旅游景区。例如这里不仅有着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两座小城之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还有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素有“最佳旅游处”之称,以其独具艺术魅力的多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风情吸引着芸芸众生,具有很大的体育旅游市场潜力。据此,本文通过对湘西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现状与市场的调查与分析,为相关部门了解和掌握大学生体育旅游市场情况提供信息,为促进湘西地区体育旅游事业的繁荣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湘西高校所有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吉首大学、吉首师范学院、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湘西广播电视大学)。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维普中外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体育资讯网、体育学院资料室等获取文献资料,查阅了体育旅游、以及体育产业等与本论文研究有关的年鉴类、著作类、期刊类的著作和期刊,全面了解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本论文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借鉴。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需要,确定调查问卷的框架。按照社会学原理设计问卷,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湘西地区四所高校发放问卷,每个高校发放问卷500份,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2000份,有效问卷1967份,有效回收率为98.35%,其中男生1015人,女生952人。

1.2.3数理统计法

在Windows7操作环境下,利用Spss19.0数据处理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保研究科学性。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旅游的性别特征的分析

从表1的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湘西地区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男性中参与过旅游的为1087人,占总人数的55.26%;女性参与过旅游的为880人,占总人数的44.73%,经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参与旅游人数的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

2.2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性别特征的分析

体育旅游是旅游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在参与旅游时,往往会因为性别不同,选择体育旅游的方式也不同。从表2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1967人中,参与过体育旅游的有651人,占参与过旅游人数的33%。其中,男生参与过体育旅游的有375人,占总体的人数的57.3%;女生参与过体育旅游的有278人,占总人数42.6%,男女之间相差14.7%,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之间的人数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

2.3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态度情况分析

由表3的统计数据可知,参与过体育旅游的学生中,有518人,占总数的79.7%,表示喜欢体育旅游;选择无所谓的学生有100人,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15.3%,排在第二位;最后是不喜欢体育旅游的学生,仅有33人,占到了总人数的5.2%。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湘西地区高校的大学生群体拥有良好的体育旅游市场基础,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体育旅游之后,接受了这种旅游的方式。因此在湘西地区,我们更要把在校大学生作为拓展体育旅游市场的重要力量,加大对大学生体育旅游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识,不仅要巩固现有的体育旅游爱好者,还要挖掘潜在的参与体育旅游的学生。

2.4影响湘西地区大学生体育旅游的行为动因因素

对体育而言,体育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基础,否则就不可能有体育行为。表4表明,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动机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其参与体育旅游动机排在首位的是为了休闲健身,有242人次选择了该项;其次选择调节情绪的学生仅次于休闲健身,有232人次,居于次位;然后选择提高体育文化知识的学生有145人次,排在第三位;排在第四位得是选择提高自身能力的学生有126人次;回归自然选项被选中的次数居于所有选项的第5位,有123人次;以下依次为社会交际、追求时尚、体验刺激、其他选项。以上数据表明:在湘西地区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动机统计中,前5位选项次数较高,特别是“休闲健身”和“调节情绪”选项,这说明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动机主要是以休闲健身为主,而调节情绪和回归自然等旅游动机与其他动机比较而言层次性较高,这就表示湘西地区大学生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将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以不断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将进一步说明对湘西地区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开发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因此,我们需加大对大学生体育旅游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识。

2.5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内容情况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体育旅游时,所喜爱的体育旅游的项目有差别,不同性别的人,参与体育旅游时,所选择的体育旅游项目也不同。体育旅游者所喜爱的旅游活动多种多样,其参与的主要类型有漂流、登山、野外定向、探险等拓展型体育旅游,还有观看体育赛事的赛事节庆体育旅游。大学生是比较喜欢独立自主、自由开放的,他们喜欢跌宕起伏的比赛情节和喧嚣、活跃的赛场气氛,喜欢刺激性的运动,喜欢表现自我、展现自我。表5数据显示,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所选内容排在首位的是休闲健身型,有307人次选择了该项;其次选择参与观光型的有239人次,排名第二;参与竞赛节庆型的有166人次,排名第三;而选择参与拓展型的有60人次,居于末位。以上数据表明参与拓展型体育旅游的人数最少,主要是由于拓展型体育旅游需要参与者有很好的体力、毅力、智力,而且拓展型体育旅游消费较高。而参与休闲健身型的人数几乎占到一半,说明大学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健康问题也引起了重视。参与观光型体育旅游的人数占到参与本次体育旅游人数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在于湘西地区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特别是湘西地区特有的一些民俗风情和传统的体育项目,大受旅游者所喜爱。因此,在湘西地区应开发一些新兴的体育旅游项目,来满足大学生对体育旅游项目多样化的需求。

2.6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次数情况

由表6的统计数据可知,湘西地区大学生参加体育旅游选择每年参与1次的有18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8.1%;选择每年参与2-5次的有37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7.45%;而选择每年参与5次以上的有9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4.43%。由以上数据可知湘西地区大学生每年参与体育旅游2-5次的体育旅游者最多,这充分说明湘西地区高校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参与体育旅游的热情较高,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而每年参与1次的体育旅游者也较多,因此在湘西地区,我们要加强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做好体育旅游知识的宣传,引导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知识的了解,提高体育旅游市场的服务质量,挖掘潜在的客源,以此来拓宽体育旅游业发展空间。

2.7湘西地区大学生每年用于体育旅游方面的消费情况

体育消费指在参加体育旅游中的经济支出,适量的体育消费是进行体育旅游的基本前提,体育消费水平也是衡量体育旅游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表7表明: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选择每年消费在200元以下的有20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1.91%;选择每年体育旅游消费在200-500元之间的有43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6.67%;而选择每年体育旅游消费在500元以上,只占1.38%。由以上数据可知湘西地区大学生体育旅游消费主要是200-500元之间。这表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体育价值观进步,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体育旅游消费能力,同时也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旅游消费有了一定的认识,改变了以往通常仅将储蓄用于购买生产生活用品的传统;另外,由于高校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多,而湘西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人文旅游资源较丰富,吸引了大学生的参与。

第5篇:休闲消费论文范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休闲消费文化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从解析休闲经济的内涵入手,对休闲经济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及路向选择进行浅析和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休闲经济;休闲消费;经济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休闲消费文化逐渐从一种低层次活动(如打牌消遣),提升到客观上具有补偿功能和解压功能的活动。休闲需求的满足方式,也越来越从自发活动转变为一种消费活动。

1休闲经济的内涵

所谓休闲经济是以人的休闲消费、休闲心理、休闲行为、休闲需求为考察对象,以满足人的个性、多样性、多元性发展为目的,在“人的存在”与“人的成分”之间充当媒介,研究人类休闲行为和经济现象之间互动规律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曾说过:“闲暇时间即为自由时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由此可见,休闲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从宏观上讲,休闲消费可以视为休闲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经济生活中被赋予重要意义。首先,休闲消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生活消费的一种高级形式,它虽基于传统的消费,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消费。“休闲消费,当属人类消费行为的一种状态,它的出现正是建筑在普遍的大众消费文化兴起的基础上”[2]。其次,休闲消费既包括对商品的消费,也注重对新的观念、知识、体验、价值观等的消费。最后,休闲消费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休闲经济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1休闲经济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扩大内需是人们议论的焦点。其间,已有多位专家指出,如果能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加大第三产业发展、放宽对服务业管制等方面推出一些更长久、惠及面更广的经济政策,将会对促进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3]而包括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体育业、饮食业和商业在内的休闲消费产业群,即是可以发挥积极而持久作用的经济领域。

2.2休闲经济可以提供给人们物质生活要求基本满足之后的精神文化需求。

2.3休闲经济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活态度,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休闲消费,为休闲经济增添新的发展动力。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强竞争的现状经常导致人们心理负荷过大,心理紧张感和压抑感增强。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科技的高度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许多障碍和隔阂,极容易产生交流减少,感情淡化,沟通贫乏,进而产生心理健康疾病。因此,休闲活动就逐渐成为人们缓冲压力、调节精神状态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所具有的使人轻松、愉悦、自由、互动等特性,必然迎合现代人的心理需要,从而进入现代人的生活,成为引导现代人健康、科学、文明生活的必然选择。

2.4休闲经济可以进一步扩大就业,从而减少城乡剩余劳动力数量。休闲经济所涉及的范围属于劳动密集型领域,需要雇佣大量的员工。它们所需要的人员文化层次也有较大差别,从高到低都有其对应的工作岗位。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员,这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障碍,而大力发展休闲经济则可以进一步的缓解这一现状,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2.5休闲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7%,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45%,2020年将达到59%,21世纪末达到90%。罗歇•苏认为“娱乐的需要随着城市化的扩大而不断提高,城市是娱乐发展的一个基地,大城市为人类提供了休闲活动的广泛选择。”[5]人类发展的历史已表明,人的休闲生活与城市的发展成正比,休闲活动的多样化与丰富内容将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同时也促使整个城市做出一系列调整,使城市管理与服务更加人性化,从而推动城市休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休闲经济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路向选择

3.1加强休闲教育与引导,实施休闲经济策略,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休闲经济策略指的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缩短劳动人口的工作时间及增加法定假日,其目的是让工人有更多时间去享受休闲活动。普及性地开展休闲教育,尤其是加强休闲与消费、休闲与经济、休闲与产业、休闲与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迅速形成科学、合理、健康的休闲观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广泛地接受并体验休闲活动,营造起一种全社会发展休闲经济的良好氛围。

第6篇:休闲消费论文范文

【关键词】格林生态休闲庄园;模式特点;发展前景

一、生态庄园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久居城市的居民对于旅游度假的需求日益增强,返璞归真,亲近自然,重返自然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的休闲方式。位于城乡结合部的郊区,既有现代都市的便捷,又不失乡村的闲适与野趣,这里的农家乐和生态农庄为游客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感受乡村宁静的生活环境、清新的空气和淳朴的民风提供了可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旅游的投入加大,自我国假期改革后,消费者的旅游方式基本以三天的短期旅游为主,选择城市的近郊旅游尤其是生态庄园,逐渐变成了一种趋势。

来自于中国旅游网的一项调查数据:选择短途旅游的消费者人群占旅游总消费人数的比重如下:39.3%的人选择市内公园和游乐园,24.2%的人选择郊区景区,27.2%的人选择乡村游和农家乐,只有3.03%的人选择去外地。上述调查结果显示了度假休闲、乡村游及农家乐的市场份额所占比例较大,仅次于市内公园和游乐园的消费者比重。可以看出,消费者更加看重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消费方式。选择假日农庄游乐的消费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还将呈现上升趋势,这就预示着诸如这样以自然环境、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和民俗风情等农业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发展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前提,以市民休闲、度假、体验、求知和探索为目的新型旅游方式正应运而生,而农家庄园正是这种休闲生态旅游的典型代表。

随着居民对生活水平要求提高,传统的的旅游模式有着日趋冷淡的趋势,而短途休闲旅游在市民的旅游消费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有着田园生活般庄园文化和生态休闲的休闲农庄能带给游客颐养身心,物我两忘,回归自然的感觉。可见,创建一所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特色化,最终面向大众的生态休闲庄园已经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生态庄园的模式与特点

目前,我国传统的旅游品种大致分为如下几类:自然景观旅游模式,四川九寨沟,龙门石窟,湖南张家界;文化名胜旅游,如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异域风光,购物体验式,如新马泰、香港等大城市;此外,还有以民族风情为主的旅游模式等。

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城郊休闲农庄,地处郊区,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枢纽位置,同时具有便利的交通,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大批的城市居民,引导游客来到郊区,吃农家乐,住民家房,耍农家乐,做农家活,无形之中向消费者倡导一种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的出游方式。

格林生态休闲农庄选址于生态环境好,自然资源丰富,污染小和风光旖旎的城郊,这里有优美的乡村自然景观,有难得的乡村野味,还提供一定的娱乐设施,如室外温泉,游泳馆、水上乐园、桌球、台球厅、儿童乐园、马场、垂钓、自助烧烤和疗养场所,以满足人们的观赏、休闲、度假、娱乐、游玩等需求;庄园还设立专供商务休闲娱乐的场所,如展厅,以供大型公司举行年会和半年会;还有丰富多彩的节目,如篝火晚会和舞会等。此外,庄园通过建立生态果蔬园、科学培育生态花园,让游客体验到农家自助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即发展了生态观光旅游,又愉悦了游客的身心,更为庄园实现了创收,体现了名副其实的多赢。

三、格林生态庄园创建的目的

与传统的农家乐相比,格林生态庄园的创建旨在打造一所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生态休闲农庄,它及采摘、园艺、旅游及景观园林于一身,便于消费者享受到假日观光、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体验甜美的乡村乐趣。其次,这样的休闲农庄使大型企业商务活动的举行从城市酒店过渡到近郊环境优美的生态庄园,使人与自然近距离接触,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与调整。同时也为户外婚礼项目如婚纱摄影、婚礼仪式提供天然的环境;不仅如此,它对现有的农家乐资源进行整合,使其服务水平得到一个整体提升。通过充分利用空间和自然资源,建立素拓场地、生态园以拓宽消费者市场。

四、格林生态庄园创建的意义

格林生态庄园的创建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休闲度假、怡养身心的理想场所。

首先,生态休闲庄园的建立是对当地本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特色的民俗风情的一种传播。它让农村特有的本土文化、民俗风情和技艺得以延续和传承;还可以增进城乡居民的交流,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同时使消费者有机会体验农村生活,增长农业知识。

其次,格林生态庄园的建立有利于对当地自然资源实施最大限度的开发与保护。在有目的的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维护的基础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收益。

再次,休闲农庄的建立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收入,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亦增加了国家税收。而且将带动和延长绿色产品等环保产业相关生产链条和消费链条的发展,促进了城郊“生态经济带”的形成。

此外,大量的客流将被吸引至此,可以刺激当地的消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五、格林生态庄园创建的市场前景

以“农家乐”为例,2006年五一期间,西安市八个县区接待游客64万人,实现收入1450万元;2007年与上一年持平,2008年十一期间,西安农家乐接待游客55万人,实现收入1350万元,2009年五一三天假期,接待游客61.2万人,实现收入1986万元。由此可见,休闲农庄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传统的农家乐规模小,管理不善,卫生健康方面不能保证,其休闲娱乐方式单一,而庄园扬长避短,将农家乐带入庄园进行统筹管理,在规模上适当扩大,卫生及管理上相应改善,做到规范经营,把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为休闲农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现如今,更多企事业单位更愿意到一些设备齐全服务完善的休闲农庄去放松,而庄园的目标消费者以短期休闲的旅游群体为主,如商务群体,青少年等闲散旅游群体,外景拍摄群体,户外婚礼群体等。由此可见,格林休闲农庄的建立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邹统钎,齐昕.大都市郊区休闲“庄园”发展模式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5):104-109.

[2]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前景[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2,(2):40-43.

[3]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4):144-148.

[4]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作者简介

李凡,(1992―)男,汉族,陕西延安人,专业:财务管理。

第7篇:休闲消费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顺应城乡消费新趋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农村新型产业。本文以长沙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模式,针对其相应的问题,提出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农家乐旅游产业的概念:

“农家乐”,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消费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本地资源为基础,优化组合各种生产的新兴旅游产业。它是一种逐步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二、湖南长沙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据长沙市旅游局统计,2006年,长沙市的农家乐有1415家,其中五星级农庄17家;去年乡村旅游景点接待总人数达835.2万,总收入超过10.5亿元

长沙农家乐旅游开发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多种模式:

1.城市郊区型。城郊经济基础好,空气洁净,交通便利,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得天独厚,2.景区周边型。我市现开辟了8个森林公园,拥有大围山、黑麋峰等一大批风景名胜区,还有灰汤温泉、岳麓山等,是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最早的地区。3.基地兼容型。我市农村种植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注意休闲项目配套,观光功能兼容,成为了很好的休闲观光场所,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按休闲农业的功能划分,目前有三种类型:

1.观光观赏型。我市农业种植资源极为丰富,长沙花木带、各地茶园果园药园和水面养殖等名优特产为开发观光型休闲农业项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域。

2.参与体验型。以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的“农家乐”为主体的一系列产品现已初具规模。

3.休闲度假型。我市森林资源丰富,长沙植物园、望城黑麋峰、浏阳大围山等国家森林公园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天然的“氧吧”,利用其优质的生态环境建立森林度假村、开展“森林浴”避暑、度假、健康疗养、等活动,建立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

农家乐投资开发主体角度:

1.农户联合型:特点是:投入少,接待量有限;乡村文化保留完整;旅游带动效应有限。

2.(公司)农户型:特点是:引进旅游公司参与经营、管理;发展规模和接待量较大。

3.(公司,社区)农户型:特点是:参与三方责任和分工明确:公司负责旅游景点(区)的规划、营销、培训;村委会协调,农户按规定接待、导游。

三、长沙休闲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引导。对休闲农业还存在模糊认识,缺乏有效的引导,有明显的盲目性。对休闲农业经营范围与活动内容的核定、服务质量的要求等方面缺乏统一、适用的规范标准。

2.经营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在软环境方面,由于经营休闲农业是一项新的事业,经营者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准备不足,往往凭着自己的经验对项目的建设及经营管理做出决策,跟不上市场对其发展的要求。

3.布局不合理,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我市休闲农业发展速度快,但规模比较小,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不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一些地方为了凸现休闲农业的个性特色,采取“拿来主义”,不切实际,生搬硬套,结果弄巧成拙,效果不理想。

4.思路不开阔,缺乏多样的特色设计。我市现有休闲农业主要是以观赏型、娱乐型、度假型三种为主,务农型、品尝型、购物型、疗养型的很少。没有整体的营销,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无法提高休闲农业的市场号召力和提升休闲农业的知名度。

四、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特有的潇湘自然生态环境。长沙森林景观的季相变化明显。水系河湖水体四季丰盈,共同构成了“潇湘”山水风光长轴画卷,为长沙的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本底。

2.丰厚多奇的乡村景观资源。我市环城的大水面大面积的种植产业,体现了鱼米之乡的色彩;浏阳、望城、宁乡的传统农业文化景观,显示了山乡风情;使人感受到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的魅力,为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3.完善的交通网络。至2005年,全市周边已形成覆盖面大、通达性强的立体交通网络。长沙到其他13个市(州)以高速公路相通,我市乡村公路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

4.十分可观的潜在客源市场。从客源上看,“长、株、潭”2005年,三市非农业人口已超过400万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南面有广州、深圳;北面有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城市群;是我市休闲农业旅游不可低估的潜在客源市场。

5.民间资本投入积极。休闲农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吸引了多种投资主体的介入,而且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投资群体。我市农家乐旅游的投资构成中,农民家庭投资约占16%左右,民间私人资本和工商资本约占84%左右。民间资本已成为休闲旅游投资主体。

五、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加强领导,强化对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服务。从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角度出发,把这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村经济新亮点培育好、发展好,为之服务好。

2.以农为本,夯实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产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利用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集“吃、住、游、乐”于一体的窗口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第8篇:休闲消费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美特斯邦威;营销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不仅考虑的是销售职能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注意将产品、人员、广告、促销等职能内因素协调一致,更是要其他部门也都接受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到销售和服务都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考虑。

美特斯邦威品牌自1995年创立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多次跻身中国服装行业百强,曾荣获“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服装品牌”、“中国女性消费者最满意的品牌”等诸多称号。在美特斯邦威的成长道路上,一直离不开远见卓识的营销传播。可以说正是整合营销传播的成功运用成就了美特斯邦威的不走寻常路。分析美特斯邦威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也可以给诸多国内服装品牌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1 品牌定位

美特斯邦威品牌定位于16至25岁时尚而有活力的年轻人,倾力打造的是“一个年轻活力的领导品牌,流行时尚的产品,大众化的价格”。这一点从其看似西化的品牌名称就可以看得出来。在“美特斯邦威”这五个字中,每个字都代表着品牌的一种特性:其中,“美”是指美丽,时尚;“特”是指独特,个性;“斯”是指在这里,专心,专注;“邦”是指国邦,故邦;“威”是指威风。独特的品牌名称正说明美邦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时尚个性的服饰,立志成为中国休闲服饰的领导者,以扬国邦之威。美特斯邦威还用自己设计的广告语“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为自己塑造了桀骜不驯的性格。这一切,都在消费者心目中造就了美特斯邦威年轻时尚特立独行的品牌形象。

2 产品关注

为了让产品引领时尚,符合品牌的前卫形象,美特斯邦威早在1998年就在上海成立了产品设计中心,还从法国请来一位顶级服装设计师担任集团设计总监,建立培养了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设计师队伍,与法国、意大利、香港等地知名设计师展开长期合作,每年设计服装新款式3000多款。美特斯邦威对产品的关注还体现在对休闲装市场进行细分,针对T恤、牛仔、羽绒服三个目标市场分别建立MTEE、MJeans、M.Polar三个产品类别,这三个产品系列分别树立了自己在各个品类专业而又时尚的产品形象。

3 形象塑造

美特斯邦威对品牌形象的塑造一直不遗余力。在明星代言上,美特斯邦威在不同发展阶段先后花重金聘请了郭富城、周杰伦、潘玮柏、张韶涵等当红明星为品牌代言,切合品牌形象的明星和大规模的广告投入让美特斯邦威从品牌建立之初就站在了行业的前列。在品牌发展壮大之后,美邦集团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与消费者接触最多的专卖店,耗资一亿多元建立了一个系统使总部大厦可以随时调取系统内各地任意一家专卖店的实时图像,通过这个系统,美特斯邦威可以集中管理全国各地的旗舰专卖店,随时掌握各地专卖店是否做到了统一形象,统一宣传。

4 文化沉淀

文化是一个企业内在的特质,只有通过文化的整合才能将企业糅合成一个整体。为了凸显文化的内涵,美特斯邦威投资两千多万元建成国内首座民间服饰博物馆,藏有从元朝至今服饰文物共五千余件,服饰博物馆的建成为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力量。美特斯邦威还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员工俱乐部,创办了《邦威报》。为了培养员工和加盟商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美特斯邦威甚至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深厚的文化沉淀成为了美特斯邦威发展不竭的动力。

5 营销创新

第9篇:休闲消费论文范文

关键词:客户体验管理;客户黏度;相关分析;旅游服务

随着现代旅游业发展,旅游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游客出游热情活跃、出行需求丰富,旅游客户管理愈加得到重视。延边州旅游业自长珲城际铁路的开通,得到了突破性发展。本文从客户体验理论出发,以延边州来访的旅游客户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的形式,展开研究。

一、研究模型与假设

客户黏度理论追溯至用户黏度,国内外部分学者认为它是指用户购买同品牌产品的一致性或为用户在某时间段持续重复购买的行为,与顾客满意度息息相关。客户体验理论追溯至服务营销领域“旨在通过对企业各体验要素的设计和管理、借助品牌体验和体验式营销等手段为客户设计有价值的独特体验,最终提高客户满意和忠诚,增加企业赢利”,与感知体验、行动与关联体验和品牌体验具有相关性。根据以上理论,本文将客户黏度作为结果因素,通过借鉴商业经济与交互设计领域中用户渴望体验产品以满足自身需求的体验内涵和旅游体验营销的决策;人们对产品使用意愿的技术接受模型;心流体验与用户黏性模型作为建模基础,从旅游客户关系管理角度,从感知体验、服务体验、品牌体验分析通过客户体验对客户黏度的相关性,提出模型(图1)。假设感知体验、服务体验、品牌体验分别对客户体验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客户体验对客户黏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共4个假设。

模型中旅游客户的感知体验基于Julie.E.Otto和J.R.Brend Ritchie(1996)以旅行业为对象,提出的衡量服务体验质量维度和Schmitt提出的感觉、感受、思维三个维度,结合实地旅游业定义为包含对旅行社报价感知、计调感知、心理预期、感知有用性、主题宣传效果的主观评价;测量尺度和方法主要借鉴国内外的测度量表,通过两轮小样本调查,结合到访游客采访建议、旅行社调查和专家指导针对延边州旅游业客户黏度决策调整最终问项,并依据Likert量表法对变量设置“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等五级选项以用于实证分析。其中感知体验借鉴黄婷的测量表,测量5个问项;服务体验借鉴石芝和Ellison的测量表,测量6个问项;品牌体验借鉴李启庚的测量表,测量4个问项;客户体验和客户黏度借鉴Judy的测量表,分别测量4个和6个问项,总计32个问项。

二、问卷分析与检验

在高铁站和旅游景区等地调查随团到访延边州的380名旅游客户,回收299份。出于对经济收入和年龄的考虑,20岁以下的旅游客户多为学生,还未从事工作;50岁以上的旅游客户,多为即将或已经退休的人群。根据经济收入,划分4个层次;根据年龄,划分4大年龄层。着重分析20到49岁有固定经济收入的旅游客户,获得有效问卷241份,样本有效率达80.6%。

研究使用SPSS18.0分析数据并检验结构方程,以Cronbach's Alpha系数测量出问卷总体内部信度值达0.887,感知体验、服务体验、品牌体验、客户体验和客户黏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719、0.725、0.713、0.701、0.736,各项内部信度值(表1)均达到探索性研究可接受值0.70,测量工具可信度较高。

各变量间因果关系路径系数均在95%的置信区间中达到显著水平,四个假设均成立(表4)。探究表明:服务体验对客户体验水平的正相关性最大,旅游业服务水平越高,客户体验效果越好(P

三、结论分析与讨论

模型中相关系数均在0.5到0.8之间,表明本文研究的模型各变量间呈中度相关。这表明在问卷设计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探究性变量和测量样本较少,研究对象界定范围依然较大,测量工具的问项设计可能还有待改良。尤其是客户体验和客户黏度的相关性,较之于前人的研究,相关水平并未达到高度相关。可见本研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数据的累积。

基于上述探究分析,延边州旅游业应尤其注重客户服务体验吸引旅游客户以引发客户再访和推荐意愿。经营方应时刻体现诚信服务和责任意识,可将客户利益和客户需求的满足放在首位而非将盈利作为首要目标,还可通过多种非正式的渠道,如创作实地休闲、民俗等文化宣传的娱乐型视频,为企业拓展潜在的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适宜的服务,增加客户复选率、满足度和关注度以降低长期成本,保留旅游客户并增强客户黏度。从经营方(旅行社兼营销团队)和服务方(计调兼导游)两角度,拟定如下策略:

采用交互设计策略和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战略,依据不同层次需求多渠道分享旅游客户,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如用心管理微信号,提倡并提供定制服务,深入发展旅游移动服务业务,引进智慧旅游信息化决策。将服务理念和态度融入实际计调工作,协调住宿、餐饮、交通、娱乐等琐碎安排并鼓励预先服务,如鼓励导游提前接站、备用交通专车,事事赶在和客户当面服务之前,为客户营造方便舒心的绿灯效应。

从客户价值链出发,适当采用价格优惠、预订奖励和消费累积奖励方式以实现客户黏度良性互动、创造持久旅游客户热情,带动收入螺旋式上升的盈利模式。结合四线城市经济条件和综合竞争力,降低旅游客户对高档奢侈性需求的认知度,不夸大其词误使客户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营造高经济水平城市所缺乏的特色体验。强化接待处舒适环境并进行合理布局,营造优良的接待环境和氛围。结合人体工程学设置舒适的座椅、新颖且有色彩的旅游杂志,提供不同温度的饮水设施及器具;结合消费者行为心理,少量设置接待员以发现到场客户的需求并减少潜在束缚感。

结论

延边州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应抓住高铁开通的机遇,更加注重旅游客户的心理活动和体验,设法提高服务旅游客户关系管理的相关程度,使旅游业拉动延边州居民消费、促进延边州经济稳健增长。

参考文献:

[1]丁宁.零售竞争模式下的用电客户黏度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金大鸿.休闲服务业的客户体验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赵放.体验经济的本质及其成长性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0(03):24-27.

[4]熊巍等.微信移动社交用户心流体验对用户黏性的影响研究[J].博士生新论,2015(07):13-18.

[5]黄婷.社交网络服务(SNS)用户接受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石芝.移动旅游服务用户接受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Ellison.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J].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07,12(4):1143-1168.

[8]李启庚.品牌体验的形成及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9]Judy.Online stickiness: its antecedents and effect on purchasing intention[J]. Behavio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7,26(6):507-516.

作者简介:

周理军(1995.03- ),吉林长春人,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3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孙楠(1995.01- ),河南邓州人,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