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诗词鉴赏方法范文

古诗词鉴赏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诗词鉴赏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诗词鉴赏方法

第1篇:古诗词鉴赏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歌 鉴赏方法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必修课程”部分中指出: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近年来,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1)鉴赏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不难看出,高考和新课标在古诗歌鉴赏这一点上,其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古诗词到底该怎样鉴赏呢?

一、捕捉信息,读懂诗意

捕捉信息、读懂诗意是鉴赏古诗词的第一步,当我们拿到一首古诗词时,首先要掌握大概信息。要掌握古诗词的大概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标题、作者和注释。

1.看标题

对于一首好诗或者好词来说,标题是其“眼睛”,在鉴赏古诗词的时候,首先要看古诗词的题目。有的古诗词的题目直接揭示了和古诗词有关的季节或时令;有的直接点出了古诗词所要赞颂的对象;有的直接写出了故事事件等。

比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目中的“幽”一字就是全诗的“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关键。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体现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依然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

2.想作者

了解作者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之一,作者的生平、作者经历、作者的思想和作者的创作风格,都会影响作品的思想感情。其实了解作者实际上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看文本,然后走进作者,走进古诗词。比如:在2014年新课标卷2中有这样一道诗词鉴赏试题(在此处只选取一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释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

问题: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本题中虽然在注释中对韦庄做了大致的介绍,但是不全面。要把此题做好,可以结合修教材中出现过韦庄的《菩萨蛮》,再了解他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他生活在唐王朝由衰弱到灭亡,直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在文学创作上,他面对天地翻覆的社会巨变,冷静而深入地思考,效法杜甫,写下了不少焦虑时难的诗篇。这样我们可以全面结合作者的生平解决试卷中的问题。

3.读注释

读懂注释,利用好注释,就能从一个点或一个面上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在2014年北京语文高考试卷中出现了这样一道诗词鉴赏的题目: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 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瘦。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享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

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本试题难度系数不高,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属于中等难度题。不难发现,本试题给了我们所需要的关键性的注释,这样学生在鉴赏诗词的时候就可以结合补充内容进行解答。本试题的第三小题就和注释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二、抓住细节,悟出精髓

古人在作诗时,特别讲究炼字。因此在鉴赏古诗词时,要教给学生从哪些角度鉴赏字词。

1.看动词

动词在古诗词中是装饰古诗词的,它能使作品化美为媚,使文学作品充满动态的美。比如刘永的《雨霖铃》中有这样一句“骤雨初歇”,这句中的“歇”字用得十分巧妙。“歇”,本来是人才有的动作,但是作者却说“骤雨初歇”,从这一个字中便会感觉到雨都活了,都有了生命。

2.形容词

巧用形容词,可以绘景摹状,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的作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在此举一个例子,这首诗虽然不是高中课本中的,但是这首诗中的那个形容词用得绝对精妙,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乱”字,可以理解为花的颜色繁多,所以看起来很“乱”;也可以理解为花长的不整齐,很无序,所以“乱”;还可以理解为,因为是早春,所以花开得还不是太茂盛,所以“乱”。

3.数量词

数词在古诗文中能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文章丰满起来。比如:白居易的《惜牡丹花》中有这样一句“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其中的“两枝”将诗人惜花、怜花的一片痴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第2篇:古诗词鉴赏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65-02

古诗词鉴赏教学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古诗词教学应得到重视。古诗词鉴赏的过程是一个与“美”同在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美、欣赏美、提炼美的过程。优化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发现美,整体把握全文

发现古诗词的美是直观的,即直接从诗词中便可获得。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古诗词中用词的美妙,学会寻找重要的关键字词,如关键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这些关键字词对诗词中意境的塑造、情境的描绘等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读全文,发现用得美的字词,整体把握全文,是鉴赏诗词的一个重要步骤。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时,教师可通过小令中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从“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组名词下手。这组名词描绘的其实就是藤、乌鸦、风儿、马儿、太阳,这样解释这几个景物,的确没有什么美感。但是,作者在每个景物中加入了简单而又细致的描写,即“枯”“昏”“西”“瘦”“夕”等,于是景物就变成了枯萎的藤蔓、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西边吹来的风儿、瘦骨如柴的马儿、正在西下的夕阳,这样几个简单的词,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傍晚,倚靠在枯藤缠绕的老树旁,伴着西风吹来、流水声响、马儿摇尾,远眺夕阳,夕阳正在西下。这要求学生要学会寻找关键字词,从中发现诗词用词上的美。

二、欣赏美,培养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古诗词的撰写年代距今已久,其中的思想、文化等方面与现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短短的几十个字,理解当时景当时情,许多学生会“读不懂”,也就谈不上领会诗词的主旨,欣赏诗词的美,更别说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了。因此,在欣赏诗词美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基本的诗词鉴赏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诗词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在学生了解诗词大意后,帮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把握,其中包括:①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②正确理解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的含义;③结合情景交融、渲染、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分析诗词,赏析诗词的意境。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同学们在了解了王维的生平背景后,对王维有怎样的印象?

生:他被称为“诗佛”,我觉得他像是一位通过诗词为我们传达禅意的禅师。

师:还有吗?与本诗有关的印象还有哪些?

生:他是田园诗人的代表,因为在仕途上难以实现政治抱负,所以有些消极避世的情绪。

师:在诗中诗人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如“明月”对“清泉”,“照”对“流”,同学们还能从诗中找出其他运用对仗的例子吗?

生:颔联还有“松间”对“石上”,颈联有“竹喧”对“莲动”、“归”对“下”、“浣女”对“渔舟”。

师:同学们找得很对。此外,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那么,哪儿是动态描写,哪儿是静态描写?

生:静态的描写是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动态的描写是山泉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

师(总结):宁静的松林和潺潺的山泉,动静结合,以动衬托静,更加反衬出山中的宁静,构成了一幅如水月镜般的纯美意境。同时,动中有静,静中现动,自然与人的心境结合在一起,如此境界,如此禅意,非王维这样一位隐居者莫属。

通过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在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后,帮助学生分析诗中描绘的形象和意境、修辞及表现手法的运用及其传递出的情感,从中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自然就能领会古诗词中的意境美,从而掌握一定的诗词鉴赏技巧。

三、提炼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提炼美,就是将发现、欣赏到的美,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诗词鉴赏教学的高层次目标,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比较难把握诗词的主旨,总是不能够将诗人的情感态度正确表达出来,诗词鉴赏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能准确概括诗词中景物描写的特点、语言风格,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足够多的关于这方面的词汇量储备。第二,表达方式、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分不清,常常用错,将用于描述修辞的语言用来描述表现手法的现象屡现不鲜。第三,拿到题目时,没有正确把握全诗就开始答题,以致思维混乱,没有答题逻辑。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分类积累鉴赏古诗词的知识。首先,归纳用于描写景物特色、语言风格以及概括全诗感情基调的词语,比如描写语言特色的词语有:清新(用语新颖)、平淡(质朴真切)、绚丽(绚烂奇幻)、明快(一语破的)、含蓄(意在言外)、简洁(言简意赅)。其次,归纳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①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通感、互文、用典、叠词等;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寓理于事、情景交融、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③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分类总结,可以使学生在做题时用词准确到位。

2.帮助学生梳理答题逻辑,指导学生答题。首先,找出与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或哲理相关的字词,分析其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起到了怎样的效果。其次,把分析的字词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联系起来,分析其中的关系。例如,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一诗是如何表现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可以这样回答:通过“放过”“拦”两词,将群山拟人化,形象地描绘出山的特点,同时也暗喻人生如同行山路,隐喻人生路上困难不断,要做到坚持不懈。表达了人生中的困难周而复始,越过一山还有一山,永无止境,所以,人不能掉以轻心,被一时的成功所迷惑。

第3篇:古诗词鉴赏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鉴赏;古典诗词;方法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在特定的年代中,它们都掀起过巨大的波浪。它们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与文明,成为了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尤其是高中的教学中,古典诗歌的魅力已经当然无存。

一、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压力,高中的课业十分紧张,尤其是语文、数学、外语的教学压力甚大,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一般在两年内就把三年的课程结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任何一方面的内容的研究都是浅尝辄止的。对于现代文而言,这样的教学速读学生还能接受,但是在教古典诗词的时候,学生是不能完全接受的。其实,对于古典的诗歌的理解,尤其是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了是很难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将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放弃。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无吟诵”直接剥夺了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感知,因为中古的古典诗歌都是配乐演奏的,或者说是唱出来的,所以课堂上让学生吟诵是感知诗歌的一种好方法。还有一点,就是为了鉴赏而鉴赏诗歌。

二、培养高中生鉴赏古典诗词能力的方法

1.披文入情

南朝梁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所指出:“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由此可以看出,鉴赏者只有通过理解古诗词中的语言文字,才能领会诗词中作者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要想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使学生充分“披文入情”就要从以下几个方法着手教学:

首先,明白语言意项的多样性。这一点在古诗词中更常见,比如,在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这样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句中的“可怜”是“值得同情”的意思,与今义相似;但在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百花高楼更可怜。其中“可怜”却意为“可爱”。

其次,了解语境词义的特殊性。在古典诗歌中,有许多的词在一定的意境中都有自己的特殊意义,这就增加了学生对诗歌表面及深层含义理解的难度了。比如,月;雁、蝉、鸥;落花、黄叶、柳;笛声这些是最普通不过的词和事物了,但是到古典诗歌中,尤其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它们的意义就变了。

再次,明确用典的含义和用意。是诗词曲赋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在古典诗歌中,典故如果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就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词人借典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说自己虽老了,但仍不忘为国效力,恢复中原。

2.知人论世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通过了解作品写作的社会历史背景、具体环境以及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状态等,进而认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中心思想,达到对作品由表到里的深刻理解。

比如,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在理解本诗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首先了解一下贾谊,他是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但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当看到这些内容后,我的学生就会大胆的猜测,在写此诗时,诗人应该也是被贬了,所以才借助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通过知人论事的方法我们也知道,刘长卿作此诗时已是第二次迁谪长沙。所以,我们就理解了本诗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了:诗人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3.驰骋想象

诗歌的创作有的写的是作者的经历,有的写的是所看之物,有的是叙写的离别之情,但是无论写什么,诗歌的创作都有想象的部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想象,学生们才能理解、丰富词语的内涵,才能够补充诗词中省略的内容,才能理解作品的意境,才能悟出作品中的形象。因此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时候,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

比如,在柳永的《八声甘州》上片中:“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想象一下诗人所见的景物,让学生在脑海里浮现出苍凉悲壮、凋零之景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出词中壮丽的秋景之中所蕴含的凄凉伤感的柔情。所以,在高中古典诗歌的鉴赏中,引导学生驰骋想象也是教会学生鉴赏诗歌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孟杰.浅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J].学苑教育,2010年20期.

第4篇:古诗词鉴赏方法范文

知人论世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评价方式之一,更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种有效途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思想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古诗词鉴赏习惯,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做出正确而全面的评价。

一、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内涵解析

古诗词是我国所独有的文化形式,通过特殊的格式和韵律进行记载,抒发着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人们的心境。知人论世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评价方式之一,由孟子提出并逐渐应用于各类文学作品点评的过程当中。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中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都是经典名家之作,也可以说是大家们的代表作,是其思想和创作特色的集中体现。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要为高中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古诗词学习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为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创建良好的条件,真正展现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运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诗歌学习和鉴赏方法,能让学生获古诗词鉴赏的方法,获得思想和情感的熏陶,从而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方法的应用意义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方法在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古诗词掌握水平,对于高中学生古诗词的学习和古诗词的理解具有积极影响。

1.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的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学生行为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均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学习和古诗词鉴赏的乐趣,在“学”中“思”,在思考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鉴赏水平。

2.加深学生的古诗词掌握水平

在中国古诗词的长河之中,有众多的名篇佳作,有的在于赞美自然风光、有的在于直抒胸臆。采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古诗词,在全面体会和感受古诗词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这种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质量以及古诗词鉴赏的水平,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应用方法探讨

素质教育理念下,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方法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开门见山,先入为主;循序渐进,文本分析;轻描淡写,表达情感等方式开展。

1.开门见山先入为主,知人论世感受创作情感

开门见山的方式即在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之前,首先采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与古诗词相关的内容和背景,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作者创作的时间、背景,从而为学生古诗词鉴赏技巧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学习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认识”作者苏轼。苏轼性格豪迈直爽,才华横溢,但遭人陷害,被贬黄州。幸而他为人心胸豁达,所以没有消沉下去,在畅游长江时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学生对作者的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后,便能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于古诗词鉴赏过程当中,使古诗词鉴赏更加富含个性化特点。

2.循序渐进文本分析,以意逆志获得诗歌解读

第5篇:古诗词鉴赏方法范文

作者:赵静静

【摘要】我国的文学文化遗产里古典诗词是重要的部分,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中,如何提高高中在校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中需要研究的课题及注重的内容。本文就鉴赏古典诗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古典诗词 鉴赏

1.前言

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是每一个中学生对古典诗词都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语言与中心思想,这个标准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难题,中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学习古典诗词视成洪水猛兽。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在高中语文的古典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在了解古典诗词、背诵、积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古诗词情感及思想内容、了解古诗词描述的意象、欣赏古诗词的语言艺术、古诗词表达艺术手法等方面的能力。

2.掌握古诗词的意义

古代的诗词通常是运用丰富的内容、充实的意镜通过含蓄且简单的语言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读懂古诗词,就不能正确理解古诗词所要描述的意境,造成学生在做有关古诗词的题目时难以下笔,错误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因此,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思想内容是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基础,透彻的了解古诗词题目、解释的基本内容。每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接触过很多的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以一些著名的作者的具体情况、古诗词中经常见到的意境、古典诗词的特点都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怀古诗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功名成就或者将自己怀才不遇的不满用诗词的方式表达出来;送别诗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思乡诗是作者表达人在他乡思念故乡的思想。这些初步了解的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告知学生将自己所拥有的基础知识进行分类,根据实际的情况运用相关的知识,掌握不同的古典诗词的情感及思想内容。

3. 培养学生赏析古诗词语言的能力

在高中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古诗词中的含义和重点了解整篇古诗词要表达的内容,其次从作者运用的的语言艺术,了解古诗词的运用,教会学生根据诗词的表达方式判断古诗词是寓情于景还是直抒胸臆的表达方法。有一些古诗词要通过文章的关键字下手,掌握古诗词中的色彩词及动词的运用,从形象性、生动性、准确性等方面了解诗词用词的妙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避免讲课方法太过深奥,指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掌握更多的典故,欣赏诗词时便能很快的了解诗词采用的典故,更快掌握古诗词抒发的感情。古诗词的感情隐藏在诗词的语句中,因此就要求学生要从不同的方向去了解诗词的技巧,还要掌握古诗词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整篇古诗词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4.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教师在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熟悉古典诗词中经常运用的修辞手法在诗词中的作用。比如通感、比喻、反复、夸张、互文、对比、双关等修辞手法,根据修辞手法判断古典诗词运用的抒情方式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等,然后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表达技巧是烘托、象征、欲扬先抑还是渲染等,最后要教会学生对作者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正确的判断使用怎样的手法后,结合古典诗句进行细致分析,运用这些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古代的诗词是将一切想要表达的思想融入到诗词的句子中。所以,在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在了解古典诗词、背诵、积累的基础上,对学生循循善诱,指导学生积累知识,掌握技巧,寻找规律,使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得到时效性的提高,引导学生找到诗词的主要思想内容,在诗词阅读中利用自己的感情去体验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在提升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

第6篇:古诗词鉴赏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古诗词 教学弊端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7-0087-01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精神文化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古诗词不但具有语言美、音韵美,还具有意境美、朦胧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正受到现实因素的腐蚀,古诗词教学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一、高职院校古诗词教学存在的弊端

1.以背诵取代领悟

古诗词的学习和领悟是需要时间的,但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教师往往受时间的限制,让学生先对古诗词进行背诵,忽视了学生的领悟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师盲目地认为古诗词是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背诵,只能背诵,学生就能慢慢明白其中的含义了。表面上看这样似乎节省了时间,一节课能够学习好几首古诗词,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对背诵下来的文章理解透彻,反而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时间过长,学生没有对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进行思考就去死记硬背,不但背的费劲,作品中蕴含的道理,作者的思想感情,古诗词中的意境、风格等学生都没有体会出来,没有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以后遇到类似地诗词,学生也不会鉴赏,这不符合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2.破坏了古诗词的整体性

古诗词具有语言美、音韵美,这需要学生在阅读中细细体会,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抹杀了古诗词的整体美,而是根据考试的范围及要求,把古诗词分解的支离破碎。教师教授古诗词一般是让学生先把古诗词通读一遍,然后把文章的大意翻译出来,根据文章大意给文章分段,再找出特殊词语的特使用法,让学生逐字逐句的进行分析、翻译,表面上看,教师讲解地很细致,学生也掌握了知识要点,但从长远来看,学生并没有领悟到古诗词真正的意境,没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固定答案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古诗词鉴赏讲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学生思考的总体方向是对的,那么对诗词的鉴赏就没有固定答案,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根据个人观点或者参考资料上的固定答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要求,学生回答的和参考书差不多就算正确,这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在高职院校中加强古诗词教学的分析

1.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基础

古诗词具有的韵律使它们富有旋律和美感,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诗词中的感情,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诵读,归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不再对古诗词进行僵化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感受,要读出感情与气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诗词中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重视诵读并不是要放任自流,教师还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出诗词中的节奏,为进一步理解诗词的内涵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

古诗词讲究含蓄美,只对古诗词进行诵读显然不能深入体会其中的道理和作者蕴含的感情,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步步深入,通过对诗词的深入领悟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在学生对全文进行诵读之后,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这时教师需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联系作品中的关键句,进一步对作品进行分析,深入诗词的意境,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学生在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之后,往往会对作品内容和蕴含的感情产生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把个人的经历和作品中的感情结合在一起,形成对作品理性的认识,因而形成了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而是需要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观点,然后把这种观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进而达到对文章鉴赏的撰写。教师可设置一定的评析范围,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对作品进行评价与分析,也可以让学生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评析,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4.发挥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

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古诗词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基础上,受到古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例如《孟子》教导我们“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受到优良传统的熏陶,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

三、结束语

古诗词教学要想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之时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对古诗词教学进行改革,解决目前存在于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古诗词教学的优势。教师应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来来促进古诗词教学的开展,从而更好地加强古诗词的应用。

第7篇:古诗词鉴赏方法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粹,代表了文学艺术的最高水平,是古典文学中最为精彩的一笔。中学是接受母语教育、接受民族文化熏陶的重要阶段,如何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受、汲取精神的养料、提升其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呢?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要求学生理解和准确背诵名篇或名句的同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自己的感悟,最终到达运用古诗词的层次。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教学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我国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浩如烟海,但对中学古诗词教学却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普遍缺乏兴趣,部分学生感觉到很难体会老师所说的古诗词中的“美”。中考对学生学习的导向作用极其明显,许多同学只是“诵读”。一些学生认为存在理解上的障碍,觉得背诵大量的古诗词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很多学生除了用以应付考试外,不能学以致用。

二、加强学生主观体验教学的必要性

读者的主观体验和认识是诗歌鉴赏的主要环节,古诗词讲究语言的凝练、含蓄,追求“韵外之致”,“味中之味”,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决定了对它的鉴赏要求读者的积极介入,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要求审美主体深入其中,并且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初中教师不仅仅要在古诗词课程中把作品的光彩呈现给学生,还要注重渗透鉴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这样才能把诗歌教学落到实处。在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的时候,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鉴赏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不断拓展阅读视野,把学生的审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审美能力。

“感悟”是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增强自己对作品的主观体验,这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

三、加强学生主观体验的教学模式探究

在初中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作品的主观体验,即感悟古诗词的形象美和诵读。

1、结合生活,感悟古诗词的形象美

中国古典诗词凝练、含蓄,语言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诗(词)人往往是以某种隐喻象征的方式来表达他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感悟与体验,欣赏者需要调动的是经过长期相关审美实践后形成的一种能够敏锐感知作品形式美和形象美的能力。

因此,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不断积累相关知识和有效的生活和阅读经验,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顺利进入审美过程,并产生较高的“阅读期待”。

在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其中“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就给呈现了鲜明的村落美景。在教学,我让学生扣住“暗”和“明”两个字来体会诗句所描绘的优美的画面,并结合身边农村的见闻,写一段赏析文字。作为农村的孩子,学生们很容易理解了诗词的意境和美,浓郁苍翠的树林重重叠叠,耀眼的野花点缀其中,而临近的村落就在这片浓郁中和炊烟中若隐若现,并写出了很棒的赏析文字。在解析学生理解时,我把诗词中两个重要的关键词,“明”和“暗”点出来,一明一暗,看似普通,却让人有意境鲜明、豁然开朗的感受,作为对孩子们自己结合生活理解的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充分体验了诗歌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美,更感受到了家乡农村的真实美。

2、放声诵读,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诵读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许多浅显而意蕴丰富的古诗词,古诗文的诵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对于作品,通过诵读语文素养得以提升,对学生的人格境界、审美情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能产生较强的主观体验,教师只需加以适当的点拨。

在语文教学中,我特意在每天的早读给学生安排了古诗词诵读时间,此外,还鼓励、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看、多读,并推荐了课外书籍,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学习古诗词。

第8篇:古诗词鉴赏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2-024-01

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诗词鉴赏和名句名篇的默写是语文高考的必考内容。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古诗词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借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课堂的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阅读量太少,找不到赏析的切入点,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有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初步探讨出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

一、把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把握诗歌类别是理解和鉴赏诗歌内容的一个突破口。而其中最实用的一点就是根据诗歌内容来对诗歌进行分类。一般而言,按诗歌内容可分为: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等等。下面就以几种诗歌类型为例,简述笔者观点。

对于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陈子昂等等。山水田园诗以写景为主,侧重于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诗的内容上,多给予人美的享受。此类诗歌最主要的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也一定会加入自己的感情,制造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境,在美好的情景中释放自己的情怀。

咏物诗是对某一事物的描写,诗人抓住某一事物的特点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此类诗歌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最主要的是抓住诗人所寄托的感情。最具代表性的如明朝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抓住石灰“清白”的特点自比,表达自己要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它反应的是国家的兴衰。鉴赏边塞诗,应该抓住时代特征,然后根据时代背景推敲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咏史诗以历史题材为例,这些诗歌的特点是:以历史作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将历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一般而言,咏史诗是作者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描述、评价,寄托个人抱负的诗歌。

二、抓住意象,情景再现

意象是诗人通过客观事物为素材提炼加工创造出的渗透诗人思想情感的审美艺术形象,它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象是诗歌创作的核心,抓住意象,情景再现是诗歌赏析的重点。只有对诗歌意象领会于心,才能真正领悟诗人的情感。诗人创造诗歌的过程也是创造意象的过程,赏析诗歌时要反复诵读,通过“语象”去感受诗人的“意象”,探索诗人真正想表达的心理内涵。

常见的意象有:冰雪、月亮、柳树、禅、草木、杜鹃、梧桐、梅花等等。不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在古诗里有些意象的含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学生们可以适当加以总结,如:杜鹃往往和哀思、思归有关,梧桐大多表示凄苦之情,落日大多表示游子的羁旅情思或者人生迟暮之情……平时练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整理归纳一些诗人的意象选择。如离别时通常会选用长亭、明月、夕阳、杨柳、流水、芳草、渡口等等,边塞诗通常选用号角、烽火、长城、孤城、玉门关等。此外,在阐述意象的时候,要仔细区分同一个意象的不同含义,如“浮云”,“浮云”既可以指天上的白云,又可以指黑暗的邪恶势力、朝廷小人等。

三、加强诵读,增加语感

诵读是鉴赏的前提,平时多读诗词,会有助于在鉴赏诗词时进入到诗人营造的情境之中,积累丰富的语感,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的形成。

高中课本中的诗词数量有限,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诗词。要想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教师应该在学生熟悉课本诗词的基础上,扩大诗词的阅读量。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朗读,背诵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名言名句,在培养语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只有多接触,多阅读,在知道了某诗歌的出处,才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进而激发他们鉴赏和感悟的热情。

四、结语

古诗词鉴赏的综合性,能力层次较高,每一个学生应该养成多读名著和有关赏析评价的文章。在平时的练习中,注意加强积累,掌握鉴赏的方法,培养语感,提高素质。高中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们肩负起继承和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责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考的基础上,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鉴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 参 考 文 献 ]

[1] 吴丽丽.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 刘蓉.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7.

[3] 苏艳.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第9篇:古诗词鉴赏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考 古诗词 鉴赏 方法

诗词被称为文学之上乘,其语言凝练、含蓄、跳跃,以少蕴多,意境深邃。高考中考查“诗词鉴赏”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诗词鉴赏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诗词鉴赏试题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过去的客观题相比,这种诗词鉴赏题也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索事物奥秘的能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泛滥成灾,而多读诗能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诗词是文学的精华,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读诗使人明理”。

一、揣摩题旨,关注题目

高考试题中的鉴赏诗是一项考查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题型,面对这样的语文试题,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反复地读题,由浅入深地读诗,由表及里地体会题旨。审题是答题的关键、答题的方向。通过审题,知道出题人要求回答什么,什么不用回答。有的时候题目也可以提供理解诗词的某些线索。另外,鉴赏诗词类的题目也是用心体味诗词深邃美妙的意境的一种手段,要分析诗词的内在含义首先就要从诗词的文体入手,只有在关注题目,揣摩题旨的前提下,才能体会诗词意象所蕴含的丰富涵义,便于开展认真地阅读鉴赏过程,探索文字之外的情感思维,鉴赏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把握作者,挖掘内涵

要想深刻地了解古诗词,首先就要对作者有所知晓,古诗词的作者往往有着独特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上的共性特征会帮助我们体会其作品的深刻内涵,对挖掘诗词内部的情感信息大有作用。例如:寄情于山水,以景抒感的诗人有王维、陶渊明等;以景带情,心声细腻的诗人有李清照、柳永等;言辞豪放、不拘小节、以歌咏志的有李白、苏轼、曹操等。除此之外,还有边塞诗人、爱国诗人、送别诗人等很多不同的类别。学生要抓住这类作者的特点,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来把握诗词的大体风格。有些诗词鉴赏题,出题人会在诗文后面加上对诗词作者、背景或是诗词中的某些词语的解释,考生要对这些注释认真阅读。

三、捕捉意象,感受意境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的主要题目规则还是以领会诗词意境为主,其实诗词的意境主要是通过一些“意象”指标来展示的。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诗词意向,大体上都有着相同的意境含义。例如:斜阳含有凄惨之感,多会出现在离愁别绪的情感表达中;残月表示孤独忧愁的心绪,多会出现于思念、思乡的情感寄托中,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是绵绵不断的愁思与相思,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寒蝉表示冷凄,含有凄惨萧索之情;短笛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落叶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归雁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等。例如2009年的山东高考卷,有一首杜牧的诗词鉴赏《寄远》“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这首诗的鉴赏就要抓住“漫悠悠”和“红袖”这两个意象来体会诗人将动静结合到一起的映照情景。同时,还有找到“孤”和“变秋”的意象提示来体会诗人有着淡淡的哀愁,而这种哀愁则很有可能是来自于“客心”。

四、突出诗眼,把握情感

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最简短的言语表达最为丰富的情感内涵。在赏析古诗词时,考生一定要注意抓住诗眼,所谓诗眼,其实就是最能够表现诗词内涵的句子或词语。抓住了诗眼就可以很快地把握住诗人写诗时的情感状态和情感表现。例如:杜甫的《月》“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考生要抓住“高当泪脸悬”这一句,以“泪”字为诗眼,深入赏析“泪”,明确反映出诗人的主观情绪。同时结合“南飞乌鹊”的客观意象,就可以快速地分析出诗人企盼早日归家与亲人团圆的心情。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雕塑了一条雄奇瑰丽的诗词艺术长廊。中华儿女徜徉于这条长廊中,开阔了胸怀、陶冶了情操、滋补了精神。因此高考中出现了古诗词鉴赏,而且古诗词的鉴赏也正在慢慢地进入青年的生活范围之中。在这条鉴赏之路上,考生要知道古诗词的题目是作品的眼睛,情感的把握是阅读作者思想的窗户,诗词的意象凝结着作者对整篇作品的综合思考,这些都是考生拥有高度的鉴赏意识、经历诗词鉴赏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宁.古诗词鉴赏训练[J].中学生时代.2006.(04).

[2]黄颖.诗词鉴赏与多元智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