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考试错因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有效教学;反思;主体性;内驱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06-02
在高三阶段,总复习经常利用章节测验、模拟月考和大型联考来检测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形成水平,了解教与学的薄弱环节,试卷讲评的好坏直接影响总复习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及时做好试卷分析,纠正失误,找出办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找到客观依据。下面,笔者就如何实现“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效果优化” 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讲评课前要做到“知已知彼”
1、教师全面诊断。高三政治试卷主观题比重大,部分题目学生有个性化发挥的空间。因此,政治试卷讲评不应仅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而更要强调其针对性。教师在课前必须仔细批改试卷,做好综合统计和分析的工作,必须对每道题目的错误率、得分率、答题思路、平均分和阶段分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准确评判学生答卷中的得与失。
2、学生自我诊断。布置学生对自己的试卷进行自我诊断和反思,标注出自己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那些因粗心大意而出错的题目,教学不必多费口舌;对于那些当时不会做的题目,学生也可能通过查找资料、向他人询问或小组讨论寻找出答案,掌握或基本掌握了全部或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法。仅有部分难度较大的题目教师才在课堂上分析和指导。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这种主动纠错的积极性,讲评前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和领悟,,其效果会比教师的直接讲评更好。
二、讲评课中要落实“众人拾柴”
1、教师创设环境。有意识地请学生上讲台来讲评,凸显自主攻关;找些典型、易错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分析,把审题、分析解答的思维过程讲出来;引导学生大胆发言、相互补充,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巧的提高;教师加强巡视,指导学生完成讨论,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性的点评和精析,有的放矢地开展试卷讲评教学。
实现“画龙点睛”的点评和精析,教师要注意:注重向学生讲解解题方法,总结归纳出原因类、措施类、认识类、评析类等题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能力;要注重延伸,发散,拓宽教学的容量,提高讲评课的效率;还要注重类比,在纷繁复杂的题目中学生如何有效的归类与区别,真正实现“熟题生做”“生题熟做”的效果。
2、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选取教师统计的典型题目展开讨论,之后学生代表进行说题,分析解题的思路、步骤,讲解容易出错的原因和防止出错的办法,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点评或提出疑问。这种由传统的结论式学习转为探讨性、反思性、研究性学习,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以强化。
如何让学生间的互助合作更加有效呢?本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鼓励,从点评的主体上看,应是全体学生,从点评的内容上看,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到推广,而且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赞赏与激励;其次要集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偏差,可能出现点评不到位,点评不正确等现象,这时,就依赖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时艺术性的“拨乱反正”;再次要尊重,要鼓励他们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去赞扬鼓励他人,而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也受到鼓舞,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讲评课后要避免“学而不思”
1、教师及时跟进。试卷讲评课结束后,教师要利用作业反馈,抓吸收落实。要及时抽检学生的答案订正情况,找准易错点,根据试卷分析,把易错点重新变换题型,形成学生的错题再现;还要重视二次测评,增强内驱促发展。教师
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作为矫正补偿练习,要求学生独立、限时完成。易错易混淆的问题会反复多次在练习中出现,以达到矫正巩固知识点的目的,督促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复习。
2、学生主动反思。反思是成长的阶梯,要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试卷讲评后的反思与总结。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纠错本,时刻记录错点,反思错误原因;教师也可运用复合型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学生可从多个维度积极总结考试错误产生的原因、错误反复出现说明的问题、自身能力的欠缺点在何处、知识点的漏洞等问题,自觉查漏补缺提升高三政治学习的实效性。
附:学生考试反思表
高三政治第()次考试反思
一、反思目的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所考部分知识,找出知识空缺与不足。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强化知识的衔接与应用,练习从个别题目总结相关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步养成自我发现、自我反思的习惯,自己找出漏洞扬长避短,实现自我提升。
二、试卷自我分析
失误分具体分析表
失分原因 知识遗忘 审题失误 表达不规范 考虑不周 数据处理失误 速度慢做不完 以为很难主动放弃 其它
题号
涉及知识点
失分总数
三、试题分析
1、本次考试知识点: 。
2、主要知识漏洞(举出几个比较典型让你感觉深刻的)
知识漏洞 下次考试前我应该做到 措施
四、复习反思
考试前的复习准备情况(可多选)
A做题B看错题和曾经不懂的题
C做知识整体的整理和回顾(看笔记和教材) D没有特别的做什么
其它 。
通过这次考试总结一下复习方法和临场发挥经验:。
下次月考一定要先解决的问题
①。
②。
还有什么感想: 。
五、我的举一反三
1、。
2、。
3、。
有效性源自于主体性。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因此,改变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的传统模式,落实讲评前中后的三步走要求,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的互动式学习方式,来提升高三政治学习的实效性,不失为一种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 钱煜明《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 物理 讲评课 访谈 五步教学法
关于物理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等课型的有效教学策略得到了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但是,相对其他课型而言,物理试卷讲评课却往往不受重视。实际上,试卷讲评课是一次帮助学生系统总结与提升的机会,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与新课具有同样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拟重点针对教师开展问卷和访问的形式进行调查,了解教师对试卷的看法,通过分析数据,给出相应的试卷讲评课的五步教学法。
一、问题的提出
大部分教师在分析的时候主要从学生出发去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笔者则从教师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在通过问卷、访谈调查形式了解当前物理试卷讲评课现状,以期从教师的角度思考当前物理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
共计访谈了我区4所高中物理教师18人,关于物理试卷讲评存在的问题,受访谈的教师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访谈部分老师的内容整理如下。
从教师的角度思考,Z教师认为:“我认为老师在讲评课中的问题主要就是:讲评一言堂,满堂灌,缺少互动,讲评缺乏针对性,就题讲题。”进一步追问其原因,Z教师表示:“由于课时紧,教师阅完卷后没有足够时间来得及对试卷的整体、学生答题的情况以及试卷的创新之处做充分透彻的分析评价,结果只能就题论题,没有对试卷中的创新题目进行思维方法的整合。”另外一位K教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教师在讲评时只注重学生的失分点分析,缺少失分原因的分析;注重分析学生对某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分析,缺少分析学生是如何理解知识点的情况。”
T教师也指出了几点物理教师在讲评试卷时存在的不足:“第一、讲评方法单一;第二,缺乏学科素养的培养资源和方法;第三,与学生交流互动少;第四,讲评时问题设置有效性缺乏评价”。另一位X老师也详细阐释了四类低效的讲评试卷的现象:“第一类,老师准备不足,评讲随意:。第二类,生怕学生弄不懂:试卷讲评讲得多,讲得细。第三类,生怕时间不够用:讲评抓的很紧,从发卷就开始讲,中间不停顿。第四类,单讲独评,不注意联系。
H老师认为,学生的问题主要是:讲评时跟不上老师思路,消化不及,不能举一反三,课后缺乏必要的反馈和巩固。T老师也持相同的观点,认为学生最基本的概念没有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而是喜欢记忆东西,当物理情景发生简单的变化时,不会灵活运用,显得信心不足。
综上所述,关于物理试卷讲评课存在问题对教师进行的访谈表明,所有教师都认为教师和学生方面都存在着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归纳教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意识层面上体现为对试卷讲评课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试卷讲评课准备不足;在讲评方法层面上,主要以教师讲授法为主,满堂灌,缺乏互动,也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和思维参与度的关注;在讲评内容层面,主要是就题讲题,缺乏对思维的点拨、总结与提升。上述教师在试卷讲评课方面存在的问题,警醒了我们反思试卷讲评现状,有必要探索试卷讲评有效途径。下面结合我区一所中学的一个课例来总结试卷讲评步骤。
二、课例分析
案例:广州南武中学2013届高三物理《直线运动》 单元测验卷讲评教学设计(大部分省略).
教学过程:
(一).统计分析(见表格1、2略)
(1)本次考试的成绩不错,绝大数同学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希望下次继续努力。
(2)通过同学们对试卷的分析以及反馈的信息,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运动的图像描述;纸带信息处理;
(3) 根据学生课下讨论与自行解决情况,拟集中解决第7、8、9、10-4、12-3题。
(二) .解决问题
要点一:纸带信息的处理
考题10-(4):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 ______(选用T、s1、s2、s3表示),代入数据得 ______m/s;小车做匀加速\动的加速度 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纸带信息处理:
(1)直接获取哪些信息?要注意什么?
(2)求瞬时速度的方法,通过哪一段来求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
(3)“逐差法”求加速度a,并写出基本表达式。在求速度和加速度时要注意什么?
变式训练1:请写出求通过计数点“1”和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
要点二:运动的图像描述
考题10-(5): 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 图线( 为各计数点至起点0的距离)如图所示,则图像的斜率表示。
教师引导:
如何寻找联系s和t2的物理公式(规律)?如何确定s-t2图像的物理意义?
分析:运动特点: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 .反思及总结
1. 小组进行讨论,说出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及知识的漏洞,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如何去避免这样的错误。
2. 交流本节课你又熟练掌握了哪些物理思想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步骤
步骤1:试卷讲评前统计分析并查找错因
通过翻阅试卷,可以大致地估计各题的正确率、了解各题典型的错误,并结合较大比例的错误选项和各类计算错误,进一步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自己的高三复习教学存在着哪些问题?应当看到,每次试卷讲评,不仅要思考学生的错误,同样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才能真正发挥试卷讲评的价值。
步骤2:讲评前学生自查自纠与小组讨论,反思三大问题
将全班按照前后座位六位同学组成物理学习小组,试卷批改后在讲评前,将详细的参考答案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参考答案进行自查自纠,对于不懂的问题,学习小组相互讨论协商共同解决。要求学生对于做错的题,反思下列三大问题。
反思问题1:这道错的题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是错误的?
反思问题2:这道题正确的解答是什么?
反思问题3:这一类问题以后该如何入手解答?
步骤3:归类讲评,师生互动剖析错因,总结一般性解题方法
尤其高三阶段的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就题论题,而要上升到学会对习题进行归类,并学会总结归纳这一类习题的相应解题方法,通过试卷讲评课的这一步骤,正是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步骤4:讲评后的变式训练
讲评课后,教师将本次考试中的某些试题进行多角度的改造,使旧题变成新题,或者有针对性地另外精选与考试错题相近的练习布置给学生,作为试卷讲评后的家庭作业。
步骤5:定期的二次批阅与不定期的错题抽检
试卷讲评后,得分率在60%~80%的学生,课题组建议教师定期例如一周后,要求学生对本次考试失分较严重的题或相关题型再次进行重做,而得分低于60%的学生则需要对全卷进行重做,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面批。因为学生对错题的记忆具有一定的遗忘,若不及时进行温习,则可能较快的模糊,而太快进行重复,学生也因为时间太临近而失去兴趣。因此,建议大约一周后,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重做,以促动学生温故而知新。
以上是基于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的物理试卷讲评五步骤,该模式隐含着两大指导思想,一方面指导思想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O性,在试卷讲评前、讲评中和试卷讲评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指导思想是通过这种讲评模式,培养学生反思、总结提升和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章恒群,让试卷讲评课成为一潭活水[J].新课程研究,2009,(3).
[2]陈泽龙,讲评课教学之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0,(3).
当然新课程改革多元化的发展标准会使学生出错的机会增多,通过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解答错误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教师可以间接地了解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这将有利于进行有的放矢的补救性教学,以探索更符合学生新知识和掌握解题的本质规律。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自己教学方法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以便改进,还有可能预见到某一教学阶段可能会碰到的困难,从而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争取教学的主动权,做到心中有数,做好数学教学工作。所以说这也是教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好机会,通过细致的剖析、提炼,将学生的错误资源变为教师难得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宝贵的学习资源。
一、利用课前预设错误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要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教师要勇于并乐于向学生提供充分研究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更加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如教学“量角”这节课,在让学生明确量角的工具是量角器,并仔细观察量角器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试量角,学生基本不会量,老师巡视时找出一种典型的“量法”展示并让学生说出困惑,然后有针对性重点指导学生学习量角、画角,并以此让学生交流总结度量角的方法和感受:生1:量角时先要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对齐,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再读出另一边所指的度数。生2:重点是读度数时要搞清楚是看外圈还是里圈。生3:这就是要看角的起始边从哪边开始的,以此来确定究竟是读外圈还是内圈的刻度。生4:如果不是整十数时的刻度,还要斟酌一下找到整十刻度数后再注意顺延的方向。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利用错误这一资源。
上面的例子中,我从学生的现实学习中选取错误的例子,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探究发现中去,去做、去说、去发现、去总结,使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善于捕捉课中错误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求近似数”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个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2,这个一位小数可能是( )。学生独立思考后纷纷发言,有的说是1.9,有的说1.5,有的说2.1……。从学生的回答可看出学生仅仅是在展示自己的解法,面对生成的各种解法,我先引领学生进行反思:你能给以上答案分分类吗?两类答案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你能按一定顺序写出这样的小数吗?这样的小数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回归思考能够引导学生对众多的答案进行分析、比较、同化,提炼出基本的策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四舍五入”法,还能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堂学生错误资源的利用,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学生错误资源的开发,使学生不再停留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或者就某一问题的特殊观点,都有可能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素材。课堂中的学生错误资源,其存在和表现的形式多样,有些不易察觉,是无形的,非物质的。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 教学目的和内容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错误表现作出及时的反应,创造性地开发与选择课堂学生错误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使其变废为宝。让学生在辩论议错、赏错的过程中,放松思维、点燃思维、体验成功!
三、善于课后反思错误资源,引发师生更深的思考和探究
运用“错误”资源最终目的是为了让错误不再重演,让差错不再重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运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认知进行巩固强化,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体系,使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在出现错误时能及时自我纠错,总结错误,让错误不再重现。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教师应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想想,想想学生此时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因此,我告诉学生:“失败乃成功之母,学习就是在不断出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中前进的,克服了错误,就会获得胜利和成功。”在教学中,我不断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及鼓励下,在错误面前敢于正视错误,锤炼自我,增强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
近期,编辑部收到一些高三学生的来信来电,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关于如何调整考试的心理状态。面对一次次的考试,同学之间的学习竞争愈加激烈,许多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有的说:“每到考试,我都会感到很自卑。由于太关注自己的考试结果了,不管大考还是小考,我总是忐忑不安”。有的说:“我的成绩一直比较好,最近的一次模拟考试,一些会做的题目也做不出来了,考场上头晕脑胀,什么也记不清了,甚至担心偶尔下降的成绩会习惯性下滑,产生了沮丧、不安和恐惧心理。”有的还来信询问:“我学习很努力,方法也没什么不当之处,就是一到考试就犯怵,全无平日良好状态。之所以害怕考试是因为我极度地不自信,怎样才能让我树立信心呢?”
教育心理专家认为:“高考,四分考实力,六分考心理。” 一个人心理调节成功与否,将会极大地影响到考试成绩。考试过程是能力和能量释放的过程。但是这种释放需要催化剂,一旦有了催化剂,释放就会非常充分。这个催化剂就是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了帮助考生解决应试的心理问题,我们策划了本期的“特别关注”,围绕考生反映的比较普遍的问题,请有关专家进行心理疏导,旨在帮助考生把复习考试的过程变为积累自信的过程,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紧张的备考复习之中。
如何变自卑为自信
案例:每到考试,王小纳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做错题,甚至在一次考试中,每做十道题要错两道,与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相比,感到很自卑,也很郁闷。自己付出那么多,怎么没有一点成就感。随着高考的临近,班里的紧张气氛越来越浓厚,一种莫名的压力经常会跳出来“捣乱”,搅得她心神不定,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教育心理专家认为:随着考试的密度加大,学生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对学习没信心、对前途担心等情绪障碍,这是一种心理不适应。同学们临场的状态除了紧张之外,主要是不自信。当成绩出现波动的时候,心里就犯嘀咕,付出的努力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是由于没有正确的归因理念。精神分析专家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自卑可以说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但是,持久的、过分的自卑感则容易造成心理疾患。那么,如何变自卑为自信呢?
一、增强自信心的策略
策略一:对自己要“合理定位”。
很多考生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没有清醒的认识,高估了自己的水平,在复习过程中一味地钻难题,忽略基础知识,追求巧解偏题怪题,忽略通性通法。正确的做法是,既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高估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了解自己的能力,明白自己的位置,根据每次考试任务,确定适宜的目标。这个目标应以能发挥本人最大潜力且不至于背上包袱为宜。你希望考上什么样的学校?你希望得到一个怎样的分数?目标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了,会觉得太难而丧失信心;太低了,会觉得太容易而失去积极性。如果你处于中下游水平,那么学习目标就应该是进步;如果是上游水平,那么学习目标就应该是稳步。只有当你跳起来能够摘到学习果子的时候,才会建立起自信心。每个人的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在短时间内实现学习上的突飞猛进是不现实的。考生对自己应该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看自己还有多少潜力,然后找准位置,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踏踏实实地努力,争取不断进步。否则,只能在和他人的比较中徒增烦恼。
策略二:不做排名的“奴隶”。
现在的每次考试只是对知识掌握的一次检验,不应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乐观看失败,平静论分数,没必要把一次考试的名次升降看得过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善于从挫折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和积累经验,这才是最重要的。遇到逆境和挫折,既要学会问题应对,又要学会情绪应对。要知道有些目标并不是单靠努力就能实现的,要学会积极乐观地看待事情,学会自我安慰。阶段性的考试反映的是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的学习情况,考得好不值得沾沾自喜;考得差也没必要垂头丧气。正确看待分数和排名,不要与别人竞争,但要与自己比较。与自己的过去比,看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不要被暂时的排名左右情绪。每个人在学习上都会有优势和劣势,如果总是用弱项去比别人的强项,只能打击自信心。有时不妨来点“阿Q”精神,多看自己的优点以增加自信心。
策略三:拟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有的考生之所以表现出过分焦虑和缺乏信心,主要是因为复习准备得不充分,知识掌握得不系统所致。因此,考前一定要进行全面、充分的功课复习,周密地安排每一秒钟,使其尽可能发挥最大效能。学习计划是高效率利用时间的保证。学习计划要灵活机动,要能够与现在的学习状况相协调,规定得太死会使学习计划缺乏实际操作性。每天的学习计划不必涵盖所有的科目,那样会影响学科能力的提高。复习时要有所侧重,要强化弱科的巩固与提高。具体来说,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考生应该从专题训练回归到基础知识的理解,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要根据自己各科的基础和学习现状,有针对性地复习,不要盲目与他人比,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阶段性复习方法。要主攻基本知识中自己的薄弱环节,逐步解决一个个知识难点。“囫囵吞枣”后再回过头复习,势必影响学习效率,也不利于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策略四:积小胜为大胜。
学习上不能急功近利,成绩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努力才能显现。要做适当的练习题,不搞题海战术。参考资料不要贪多,每科有一两本就足够了。对练习题要采取“精做”的方法。善于总结,理清思路,明晰解题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重新体会一下,就会有新的收获。复习时,要把注意力放在弥补知识系统的漏洞上。就像是搬砖头,一块,两块,点点累积。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要注意寻找答题规律和方法,力争获得能力上的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自做自对”,把每一道题所代表的知识点熟练掌握。大目标短时间内不能很快实现,你可以通过自己每天的努力看到成绩。也许你走了一千步还没有看到成功,但是不要放弃;只要坚持不懈,你就会发现,也许成功就在一千零一步的拐弯处。
二、专家的提醒和建议
1.相信自己的能力。减压最好的方法就是相信自己。有时候家长和老师也许低估了你们的能力。要坚持这样一个信念:不是我的能力低,而是我现在的潜能力还没有发挥出来。每一次考试,都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舞台。要充分利用这个舞台,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示出来。考试中,自信心是第一位的,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认真做好每一个题。当一个个难题被攻克时,信心就会大幅度提升。
2.与成绩好的同学进行探讨。平时同学们白天在学校上课,休息的时候,在理解了老师的解题方法后,不要仅局限于老师所讲的答案中。有时老师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答案。如果自己有一些不错的思路,可以试着把题目做出来,再找班里学习好的同学一起探讨。也许你的做法还是一个解题的“良方”呢。通过几次这样的反复,自信心就会逐渐提升。
3.质疑老师讲解的方法。古人云:疑是思之端、学之始。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去探索、去创新。疑能生智,质疑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学习态度。学生能否生疑,是否敢于发问,是学习是否主动的重要表现。老师讲的方法确实正确,但是,除了老师的方法之外,还有没有更适合临场考试的方法,要和老师做这样的探讨。在经过你N次探讨之后会逐渐明白,你学得不好的那一科是你不敢往下深究所致。如果勇于质疑、深入探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养成梳理知识的习惯。在考试前,重要的不是多看点书或多背点东西,关键是要进行知识的梳理,并在这种梳理中培养一种自信的感觉。只有在平时消除盲点,抓住重点,攻克疑点,突破难点,才能在考场上看到题目时,能够在脑子里反映出它属于知识体系的哪一部分,有哪些要点,又存在哪些陷阱,就不会发慌或者患得患失。
(编辑的话:每年高考,都有不少平时学习不错的考生因发挥失常而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心理素质不过关造成的。虽然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不同,但是如果从现在开始多注意一下心理状态的调整,将会有利于高考的正常发挥。)
如何建立迎考的积极心态
案例:每当临考张帅都背负着很大的心理负担,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和焦躁,感到非常着急和无助。他来信询问:为什么一到考试我总有如履薄冰之感,一种莫名的焦虑和畏难情绪缠绕心头,挥之不去?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考试焦虑水平与其思维效率成倒“U”形。因此,考生应在临考前调整出情绪稳定、精力充沛、充满自信的精神状态,对于正常发挥水平至关重要。要知道,模拟考试错得越多,暴露的问题就会越多,问题被解决得就会越多,高考时出现新问题的概率就会越小。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该感谢平时的每一次考试,正是这些考试给我们提供了演练高考的机会,这些考试使我们在一次次跌倒后又一次次站起来,最终才能百炼成钢,登上光辉的顶点。
这里介绍几种建立积极应考心态的方法,考生们不妨一试。
一、排除焦虑法
系统脱敏训练:考生在睡觉前,大脑中想象自己在考试中的全过程,以及考场上可能出现的突况,如想象自己进考场时十分紧张,还遇到了不会做的难题,而且考试时间也不够用。将考场上的惊慌想象得越细致越具体越好。临考前如能每天坚持这种训练,你就会发现自己并不那么恐惧考试了,而且考试应变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学会倾诉:当你为考试而坐立不安、担心焦虑时,不妨将你的感受说出来,让他人与你共同分担,一个忠实的听众能帮助你减轻因紧张带来的压抑感。此外,你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写成文字,然后扔到一边,给自己留出一定的“忧虑”时间,随后再去解决。千万不可郁积在心,使压抑情绪滋生暗长,最终忧虑成疾。
放松训练:松开衣物坐于沙发,双臂放平,双腿前伸、头和上身自然后靠,双眼轻闭。由下而上,使该部位紧张10秒后,从脚趾至小腿肌肉……至颈部、头部肌肉依次慢慢松弛。
二、精神放松法
呼吸静心:做几次深呼吸对缓和心理紧张会有一定帮助。闭上双眼,慢慢腹式呼吸,吸气时想象丹田气由腹部逐渐上升直到头顶;吐气时想象气由头顶顺脖颈下降至丹田。这样一吸一呼,能够排除杂念,静心放松。还可以闭目养神10分钟,双手平放在双腿上,让大脑做短暂的休息,或闭目做深呼吸3~9次,然后尽量使自己有一种轻松舒适之感。吸气要长,呼气要慢。自己可以想象血液从头到脚在缓缓下行,头部紊乱局面逐步控制,从上至下全身完全放松,能很快恢复正常状态。
愉快想象:闭上眼睛,默默地回想自己曾经愉快过的情景,自己以前某次十分顺利而轻松地通过考试的情形,回想得越逼真越好,然后不断地在心中告诫自己,这次考试我也一定会那样轻松而顺利地通过。这决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期待。此法运用得当,能使人心情舒畅,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
环境调节:当感到自己情绪不佳,精神不振,心烦意乱或大脑思维混乱时,可以走出去散散步、做做操等,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一下。最好是到环境优美清静的地方去,听听鸟鸣,看看风景,闻闻花香,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
体育锻炼: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会保证心理健康。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呼吸性的锻炼,例如慢跑、游泳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通过体育锻炼,全身大汗淋漓,人的肌体彻底放松,精神就会轻松许多。
三、自我激励法
激励即激发、鼓励,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
自我激励的六个步骤:
1.在心里确定你希望考出的分数。
2.确定你将会付出什么努力与付出多少代价去换取你想得到的分数。
3.确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这日期之前把你要做的题做完。
4.拟定一个实现你理想的可行性计划,并马上进行。
5.将以上四点按顺序排好,并且一定要白纸黑字写在纸上。
6.不妨每天两次,大声朗读计划的内容。一次在晚上就寝之前,另一次在早上起床之后。
(编者的话:高三这一年的生活,是写意着竞争的日子,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制胜的法宝。考生要把那些无数的大小考试,当成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绝好机会。要从现在做起,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坚定必胜的信念,自信地走过充满挑战的、让人留恋的高三生活。)
如何让自己重拾信心
案例:李刚是个活泼热情、性格外向的孩子。随着高考复习的日渐深入,课业负担的逐步加重,开始感到心烦意乱,坐不下来、学不进去,导致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或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总是完不成。他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学习上提不起精神,导致考试成绩下降。看到其他同学劲头十足,成绩提高很快,平时爱说爱笑的他整日郁郁寡欢,有了想放弃的念头。如何帮助他消除苦闷自卑的心理,恢复自信心呢?
高三的各种考试越来越频繁。对于成绩较优秀的考生来说,他们的成绩比较稳定,但随着高考日期的迫近,却难以弄清自己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感到自己的能力已到尽头,不知如何进一步提高成绩。这使得他们常常处于困顿状态;处在中游的考生会陷于“为什么我一直努力,成绩却上不去”的困惑中。他们加倍努力,可成绩并无大的突破,为此感到不甘心,现实的无奈很容易让他们产生疲惫心理;成绩偏下的考生,他们自认为在短暂的备考时间内很难有机会使成绩有起色,因此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无论家长、老师怎么鼓励也难以打动他们“麻木”的心。
这种萎靡不振、情绪低落、缺乏信心的状态,造成知觉和注意过程的减弱。这种状态同考生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下降、抑制过程加强有关,其产生是由于过度疲劳或考前复习过度而引起的。从心理原因看,往往与考生对考试的不利方面想得多、又没有解决的办法有关。当然,出现暂时的情绪低落和精神疲劳也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怎么调整。
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专家教你重拾信心的几种方法:
一、客观评价自己。高三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这是树立自信心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全面而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恰如其分地分析自身的长处和不足,才能正确地确立合理的目标,并敢于面对现实。作为考生,不要一味地盯着自己的不足不放,需要善于发现、挖掘自己的优点。这样,自己的自信心才能得到提高。模拟考试后,考生的成绩已有了大体的排位,但它只是暂时的,考生不能因偶尔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怀疑自己的实力,甚至完全否定自己。只有正确对待暂时的失败与挫折,做到不放弃、不抛弃,才能在决战高考中成为真正的强者,成为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老A。
二、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暗示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定势,并引导潜在动机产生行为。通过自我暗示,可以对调理自己的心境、情绪、感情、爱好、意志乃至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面临紧张的考试,可反复在心里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这种自我暗示的作用下心中的杂念自会排除,从而卸下重负,放松身心。
具体可以进行以下的自我心理暗示:
自我激励:――常常冥想:“相信我的能力,一定能考好。”每晚睡觉前或起床后对自己说:“我一定会取得成功,我是最棒的!”通过心理语言使神经系统得以改善。也可以用一些名人名言、富有哲理的座右铭来“刺激”或鼓舞自己,摆脱烦恼情绪,从而拥有良好心态。
自我要求:――“我一定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在弱势学科上多下工夫,这样就能争取更多的分值。
自我提醒:――哪怕困难再多,也绝不会放弃。
自我慰藉:――暂时的失败不算什么,我一定能行。
自我欣赏:――我行,我能行,我真行!
自我总结:――我做得不错,要继续努力。
自我命令:――抓紧时间,立即行动。
三、别因一时失利否定自己。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连续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不应自卑,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鹿死谁手”还未可定,没有理由轻视自己。要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许是没有复习好,也许是心理紧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也许老师出题过难等等。改变学习方法,调整复习计划,争取下次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在考试中暂时失利的同学,不要去理会考试有多么难,压力和紧张是每个人都会有的,那些你做起来觉得不顺手的试题,别人也会觉得不顺手。
关键词:创新能力;TRIZ理论;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147-03
一、引言
发明与创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性活动一直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本身就是创新,培养机械创新素质就必须从事创造实践,结合科研来服务企业。这样才有可能从实践中提炼出更多的创新方法。由此,就提出了如何培养创新能力的问题。
目前TRIZ(发明问题求解原理)理论被认为是可以帮助人们挖掘和开发自己创造潜能、最全面系统地论述发明创造和实现技术创新的新理论,是“超级发明术”。事实上,阿奇舒勒所创建的TRIZ是发明与创新方法的理论,是20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一般来说,TRIZ理论主要应用于概念设计。
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创新能力产生于我们的思维。科学的真谛在创造,创造的奥妙在思维,思维的本征体现于想象。创新能力与想象力是孪生兄弟。所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要创业就得有创新能力,创业型人才一定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一定具有很强的思维创造能力。因此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是一个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特点,所以培养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二)本科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障碍
1.侧重传道授业,忽视能力培养。目前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学生学得比较被动,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若主讲教师的思路不开阔,创造性欠缺,就可能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影响学生思维,使他们缺乏变通,缺乏质疑。而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这也会导致部分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视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
2.专业范围狭窄,不利于创新。大学专业的设置对培养高等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的束缚与学生的压力依然存在。专业范围狭窄,专业的束缚对学生的创新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近几年许多高校增加了选修课和辅修课,但由于专业课任务繁重,学生还是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的学习,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3.重视认知发展,忽视情感教育。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但忽视学生的情感培养是不正确的,忽视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会将教育过程变成枯燥的发展智力过程,这种过程对培养创新人才极为不利。
4.心理失衡,阻碍成才。创新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勇于前进,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的人。但有些学生会因所在高校不是自己的志愿学校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在学习上缺乏动力,没有明确目标,专业思想不牢固,成才意识差,缺乏创造精神,这是成才的绊脚石。
综上所述,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关系到顶层设计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创新素质。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关于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有很多观点及论述。诸如: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式、营造创新教育环境、长远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经验、加大投入和改革考试方法等,这说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有很多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将其具体化作为一种探索。具体方案是组织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萌发和激励创新能力,开设《机械创新设计》选修课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机械设计制造创新竞赛萌发和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
报名参加这一竞赛的学生,在自己作品的研制过程中,会学到课堂上和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启迪思维,增长见识。
案例1:购买材料时,市场产品种类和规格很多,且大多与课程内容相关,有些产品连教师也很陌生,但却能使人产生联想,对改进方案有帮助。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创新能力都能得到了萌发和激励。
案例2:外协加工时,协作方会根据自己的设备工装条件和制造成本拟定出加工工艺方案,而师生必须考虑制作成本在市场上多跑几家协作方并拟定出自己最合适的工艺方案。所以有学生说,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他们重温了零件的加工工艺、配合性质和装配,学会了依照具体情况拟定最佳工艺路线,对重温的知识内容和学到的方法体会很深。很多学生说,在论证方案和设计阶段,必须认真去做,重视每个细节,因为必须要做成作品,这可不是课程设计哦!
所以,开展这一竞赛,制作机械设计创新作品是一种综合素质培养和综合知识学习的好方法,参加这一竞赛能够萌发和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开设《机械创新设计》选修课,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针对机械设计创新作品的开发和选题而开设的,它阐明了普通人也能搞发明创造。学校于2007年初开设这门课程及其实验,它的内容分为基础知识篇、理论与方法篇和实例篇。基础知识篇涵盖《机械创新设计》的思维基础和技术基础,这是创新者必备的基本业务素质;理论与方法篇包括机构组合原理、机构演化和变异、机械结构创新、仿生原理、逆向工程、系统运动方案创新和TRIZ理论体系;实例篇以工程中的创新实例来说明创新方法的应用。
课程的理论讲授阶段要求学生完成2个作业(即专业论文),论文中要求有创新作品的案例和自己的理解。实验综合阶段则是进入学校的创新实验室观摩以往的创新作品,然后完成一项创新作品的综合设计。
实践证明,开设这门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思路,为参加机械设计制造创新竞赛奠定理论基础。
四、TRIZ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工业化社会以来,产生了无数的发明创造,设计制造了种类繁多的机电装备。如门捷列夫找到化学元素间联系与区别的通用规律,大胆猜想而创造了化学元素周期表那样,这些发明创造能否具有可以遵循的通用规律。这个问题的解决,其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创新。G.S.Ahshuller做到了,他发现在进行发明创新、解决技术难题时,是有特定的科学方法和规律的。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主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由此,G.S.Ahshuller毕其一生精力,创立了现代创新理论,即TRIZ理论。
(一)TRIZ的理论前提
TRIZ理论是用来进行概念设计的。TRIZ的理论前提是技术系统进化原理和冲突解决原理。技术系统进化原理表达为:产品或技术系统如同生物系统,是持续进化的,且进化有规律可循。冲突解决原理表述为:解决冲突是产品或技术系统进化的推动力。进化速度随技术系统一般冲突的解决而降低,欲使其产生突变,只能是解决阻碍其进化的深层次冲突。
TRIZ理论的实用性在于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工程冲突常常重复出现,且彻底解决工程冲突的发明原理易于掌握。实践表明:工程人员所遇到的90%的问题都在以往的其他场合解决过,若能利用以往的解决办法,则对研发更加有效。但问题的焦点在于抽取和归纳冲突和与其对应的发明原理。G.S.Ahshuller证明了发明可系统化地导出,而不必源自尝试错误。
(二)TRIZ的理论体系
创新技法为数众多,如:头脑风暴法、形态分析法、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联想类比法、反向求索法、组合创新法、废缺颠倒法、5W1H法、检核表法、和田12法、魔球法以及特尔斐设想法等。作为一种开放的思维形式,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新技法问世。但这些技法不利于学习和掌握,其实际表现并不令人完全满意,有时还会导致失败。以头脑风暴法为例,它实质上是一种试错法,所提供的管理模式并不能确保成功,所产生的效果也要受到团队成员个性和环境的影响。因此,这些技法被称为传统的创新方法。
TRIZ理论体系包括术语、工具和算法。其术语有:技术系统、功能、矛盾、理想度、资源、效应等。作为用于创新的工具,其构成有:创新规律、创新方法和创新思维。创新的算法则有九步法、ARIZ算法和自己的算法等。其中创新规律的内容是技术系统的8大进化法则和S曲线。创新方法包括物理冲突(主要采用4条分离方法来解决)、技术冲突(主要采用39个技术特性参数描述的冲突解决矩阵)、40条发明原理、物场模型和76条标准解法。后来还添加了根本原因分析、功能分析和知识库。创新思维则含有金鱼法、小人法、九屏幕法和STC算子法等。
(三)TRIZ理论的本科教学内容
本科教学中仅学习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即:技术进化系统法则、技术冲突与物理冲突、分离方法、40条发明原理、冲突解决矩阵、物质―场分析和标准解法。
五、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能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来评论、分析和推理,提高其应用能力。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案例教学来讲授TRIZ理论,对培养学生创新观念、活化创新方法很有裨益。
在传统教学法中,教师是教学主导,学生是教学主体。因教师教学思维的暗示,学生容易产生被动的惯性思维,导致死记硬背,思维受限而不利于创新。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仅概述理论要点,主要是提出案例,然后学生研讨,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既是主导也是主体,利于发挥其潜在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1)教师讲述某一知识点后,引入案例并介绍有关背景知识;(2)学生讨论并构建所研究问题的框架,制定案例的研讨路线;(3)收集、汇总所有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4)形成研究结果,并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收获。
对于某些较难的或跨学科的案例,可以课后详细研究,鼓励学生间的合作,留待下一次课上报告结果。
1.课堂案例One:技术系统进化法则2――能量传递法则。
其理论知识点为:技术系统实现功能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1)能量必须能够从能量源流向技术系统的所有元件;(2)技术系统应该沿着使能量流动路径缩短的方向进化,以减少能量损失;(3)如果某个元件接收不到能量,就不能发挥作用,这会影响到技术系统的整体功能。
教师举出实例:无传动机构的机械系统。
背景知识:这些机械系统由原动机直接驱动执行机构。如电风扇、鼓风机、水轮发电机以及有直流电机驱动的机械,大多没有传动机构,这将使能量传递路径缩短,能量损失减少,同时提高了效率(如图1所示)。
开展讨论,学生自己构建出研究问题的框架:技术系统必须有能量传递;自己悟出依照技术系统实现功能的必要条件拟定研讨路线;课堂气氛活跃,在讨论中收集、汇总有关信息,自行分析处理;形成各人的案例结果,发言报告出来,以供深入研讨。
教师要做的只是温馨提示:技术系统实现功能的必要条件有3个,这是可以拓展思维的。于是封闭电梯里不能接收手机来电、蜗杆传动的摇头电风扇被鸿运扇淘汰等案例就被学生列举出来了。
2.课堂案例Two: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提高理想度法则。
其理论知识点为:提高理想度的途径:(1)提高有益的参数;(2)降低有害的参数;(3)提高有益参数的同时降低有害参数。
提高理想度法则是所有进化法则的方向。最理想的技术系统(即最终理想解IFR)就是作为物理实体,它并不存在,但却能够实现所有必要的功能。教师举出实例:虚拟激光键盘。
背景知识:虚拟键盘采用光投照技术,几乎能在任意平面上投影出全尺寸的电脑键盘。通过蓝牙与智能设备连接后,就可打开文本编辑程序在桌面上键区内轻松敲击。虚拟键盘提高了键盘技术系统的理想度,将来一定能实现“作为物理实体并不存在,但却能够实现键盘的所有功能”(如图2所示)。
接下来,学生构建出研究问题的框架:最理想的技术系统就是作为物理实体,它并不存在,但却能够实现所有必要的功能。自己领悟出依照提高理想度的途径拟定研讨路线;收集并汇总信息,自行分析。于是不需要油漆的彩色家具,不占据道路和着陆场的运载工具――个人飞行背包,甚至由一生都不长大的宠物狗联想到草坪上的草不需要修剪,自己始终维持在一个高度,从而不需要制造割草机等案例就被学生列举出来了。
六、结语
TRIZ理论教学要求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起开放式可扩充的个人知识库。特别是要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为教学提供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广泛收集有关创新设计的资料,尤其要研读有关TRIZ理论的著作,以充实教学。结合教师自己的科研课题,也能归纳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素养,使课堂教学生动活化,也利于高水平地完成科研课题。
参考文献:
[1]江帆,王一军,刘晓初,等.TRIZ理论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理工高教研究,2007,(6).
[2]李俊华.改革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2-0035-03
1 中国此类课程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高校相关专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Adobe公司推出PhotoShop2.0版本时,开始引入高校课堂教学。从前期的计算机图形图像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到时展计算机技术进步和普及后,推广至与图形图像相关的教学领域。由专业精英化,开始转变为大众普及化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一般包括PhotoShop、3DMAX、CoreIDRAW、Illustrator、Auto CAD、Flash、Premiere Pro、AfterEffects、Maya等。此类课程属于技术应用型,与中級、高级职业技术类院校和培训机构相区别的是:高等本科院校此类课程的教学大纲,系统性地梳理了基础知识线索,同时与例证应用相结合。大多数院校课堂教学,以讲解基础知识和上机演示实例为两条线索,相互穿插和交织。以完成效果图例,为学生理解知识的实践环节。上机操作考试,也是以完成指定图例的最终效果,为主要评分依据的。
课程的名称设置和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以软件名称直接命名或分阶段命名(如3DMAX l、Ⅱ、Ⅲ),课程大纲规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专业重点,系统地讲解此软件的应用技术。西北师范大学,属于此类情况。
另一种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等相对范围更大的名称命名课程。这种命名方式的优点是:考虑到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与教学大纲制定和使用周期可能出现的相对不匹配状况,命名更加灵活。教师上课内容也可依据时展,做个性化地调整。缺点是:考核标准不能完全统一,不同教师相同课程,不同教学内容与评分标准,在评分环节,欠缺公平性的标准依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相关专业属于此类情况。
计算机图形图像软件类教材,也是遵循基础知识和上机实例的两条线索,以软件的名字为命名关键词,书名分为两类,例如:《PhotoShop CS6从入门到精通》;《PhotoShop CS6效果图1 08例》等。
如果大学软件类课程是按照单个软件的学习,来设置的教学计划。那么,大学课堂的教学安排的周期,是不可能时时追赶上,更新日益加快的图形图像软件应用市场的变革周期的。而且,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应用类软件是不可能被学习完整和充分的。作为应用软件的追随者,即使疲于奔命,也会应接不暇。另外,解决实际的设计应用问题,往往需要同时在多个软件之间,运用各个软件最长处的功能,在软件中穿梭应用,来得出最佳图形图像效果。即使精通单个,缺乏综合运用的能力,在解决现实问题时,也可能四处碰壁。
2 个案的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
与全国许多高等院校此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同,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解基础知识、上机演示实例和辅导学生上机练习。以学生完成所要求的效果图例,作为学生理解知识的实践环节及上机操作考评依据。这种教师课堂机房PPT界面讲解、软件操作界面切换示范,和要求学生当堂或课后举一反三巩固练习的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的突出弊端是:学生因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吸收速度及认知程度不同,学习效果参差不齐。这种情况虽然是各个学科课程教学中的普遍状况,但是在计算机软件实际操作的教学中,如果学生在前一阶段的知识点未掌握清楚,那么后阶段的知识则会完全听不懂,很难再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本科的专业小型课程24-35人,专业大型课程60-70人。软件课程教学内容,又是大部分同学在入校前从未接触过的零基础新知识,学生个人的实际理解与动作操作能力,在此种情况下更为突出。在专业小型课堂里,大多数同学会因无法向后推进,要求老师再讲一遍或再讲几遍。任课教师一般情况下,不会放着学生课堂所提出的问题,不管不顾,而是极其耐心地讲解到他们都弄懂为止。这样,课堂中的教学进度,在专业小班的情况下,会直接取决于吸收最慢的同学的进度。那么,班级中多数同学,在课堂中反而是“吃不饱”的情况。“吃不饱”与“跟不上”并存,“吃不饱”要迁就“跟不上”,整体教学效果相对低下。以本人十年一线教学中的经验为例,我经常会在备课时,一个知识点的不同方面各准备上1-2个例子,可实际上课中,我只讲到了知识点三个方向的两个方面,每个方面还只讲了一个例子,这样另一个方面,就要留到下节课再继续了。作为教师,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要全部讲解到,那么,只能采用压缩举例说明部分的教学方法了。
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一样,在计算机图形图像软件类课程教学中,有一些基础知识,是教师在课堂中,必须讲解的部分。一位任课教师在每年、每班讲解的这部分内容,均是相同的。几位平行班教学的任课教师,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这部分基础知识内容,每位教师讲解的内容也是大致相同的。不同的部分是“因材施教”的辅导部分,根据学生的吸收程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微调。如果,可以简化重复性的劳动内容,会极大地节约教学课时量,以将有限的课时,调配至“不能统一答复和处理”的因材施教部分。
3 此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策略
1)依据课程难易分阶设置课程,将原先较大的课程包,打散为相对小阶的课程。
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效果和应用需求,选择阶段性课程。这样,可解决课堂进度被动退后的实际问题。如:《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l》、《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Ⅱ》、《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Ⅲ》……。
欧美院校普遍采用学分制体系,将课程分为基础、中级、高级等阶段,如果基础阶段的课程没有修完,是无法选修中级阶段的课程的,以此类推。我们虽然是学年制,但能否借鉴此种方法,将课程更为细化。例如,《3DS MAX》课程可以分为初级建模、中级建模、高级建模、材质、灯光、摄影机、渲染、动画等八个学习阶段。非设计专业的同学可以依据兴趣选修前两个阶段的课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只需学习前七个阶段,就可以完成专业学习要求;而三维动画的同学,要学满八个阶段的内容。
2)以实际应用设置辅专题课程,解决学院派教学中偏重“概念化设计”,较少触及“现实实用化设计”的弊端,为学生就业增加提前演练的机会。
学院派的设计经常以“概念型”为主,“现实型”为辅。形成此种状况的特殊原因之一是:学院的教学硬件条件有限,导致产学研结合弱。例如,《模型制作》课程,学院没有加工精确材料的大型机械,学生加工模型构建仍然依靠手工作业。学生没有资金,将自己的设计图纸,送件到专业的模型公司加工。因此,模型材质,要考虑缺乏工具和经费的情况,必须便切、便剪、便粘贴,学生会选择KT版、硬纸版、牙签、筷子等材料。亚克力等实际设计中的材料,很难进入课堂。
3)积极利用计算机图像图像专业软件丰富的社会团体及网络视频教学资源,由相对“甄别型”、“对抗”式的“重复劳动”,转变为有效“统筹”与“利用”,转“堵”为“通”。反思社会化软件教学的优势,并积极学习与吸收营养。
除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开设计算机图形图像软件类课程之外,Adobe、Auto desk、Wacom等软件、硬件生产公司,水晶石、火星时代等设计公司,均开设盈利性质的软件类相关课程培训。还有网友自发上传的学习体验。网络上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软件类教学讲座视频,水平参差不齐的资源,随时随处可供播放和下载。
一些高校教师,怕学生受质量低下视频的误导,不能静下心来,认真摸透基础知识。采用“一棍子打死”的粗暴办法,劝说学生,不看网络视频。这种“清高”的堵截做法,不理智、不可取。“英雄不问出处”,大可放低“象牙塔”和“天之骄子”的身段与架势,针对“所学知识的用武之地”有分辨地学习“他人之长处”。作为教师,可以凭借专业的眼光,审视着这些非专业的教学视频,花费些时间与精力,辨别其良莠。再将优秀的视频推荐给学生,以作为自身的“教学补充”。
4)针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模拟学生实际工作的模式。
提高学生课堂的主动参与性,鼓励并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且迅速地投入到方案的执行与实验中去。给学生提供全盘思考和尝试错误方案的机会,杜绝一味的课堂知识“灌输”。高校的课程设置均是环环相扣的,最终的教学目的是:学生能够利用逐步积累的知识和增长的技能,综合应用,完成目标项目,呈现全面的表达。
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虽然课程设置全面,且课时量较大。教师的教学内容,也还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图形图像软件科学的发展、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地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调整。教师教学很认真和辛苦;可许多学生反馈的信息,依旧觉得所学知识较为零散,具体应用的时候想不起来,该用哪些知识点,去处理哪些具体问题。综合学生所反映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系统地理清所学知识,难以做到“活学活用”。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是,倡导劳动实践中出真知。需要在课堂中,增加学生的实练机会,引导他们运用所学,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同时依据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解放教师脑中“系统传授一门知识与技能”的“华山一条路”思维定式,转变思维角度。计算机软件只是一个工具,为最终解决实际问题,要灵活运用工具。教会学生综合应用软件的方法。在专业培养方面,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艺术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并不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知识的讲授教师,没必要要求学生,每一个软件知识点都“面面俱到”地掌握,只需涵盖在一定时间阈值内的实践所需技能即可。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其驾驭此图形图像软件和同类型软件的方法。教师的职能也不仅仅是受之以“鱼”,更重要的予以“渔”。使其能“灵活捕鱼”,并不断自我更新“渔”之方法。给予学生实际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可忽视并要积极培育学生的自学、自醒、自悟、自束、自更之能力。信息化社会,海量的知识和获取的便利性,教师的职能要随发展而转变。
5)线上解决基础知识的讲解部分+线下实验课程进行具体的上机辅导。
学习尔雅课程、教师发展在线网络课程等慕课的教学形式,将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的基础教学讲解内容,直接上传至院内、校内小范围的平台系统,供学生在阶段时间内,自己灵活开展视频学习。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理解程度,个性化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通过反复多次地点击视频,达到反复聆听直至完全弄懂、掌握的学习目的。这种“线上视频”资源的讲解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的重复性劳动工作量。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在“线下”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中,辅导线上解决不了、个性化的具体问题。
这种方法的另一项优势是:学生对于“线上视频”的自行学习,是在“面對面”线下辅导之前进行的,是一种变相的强制“自学”。如果学生在“线上”时偷懒,那么参加“线下”课程时,将无法提出问题,参与课堂讨论。
同时,这种方法将更好地整合利用现有精品课程之类的网络资源,增多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互长的机会,更方便相关的教学研究和数据统计。
①在教学平台中,将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的“通识线上视频+线下课堂专题辅导”的综合新形式建立起来。充分利用尔雅、教师培训网、精品课程等网络视频教学资源,提升已有资源的被利用率。
②减去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验课时,建立系统的、固定化的课堂辅导专题竞赛的模式。
③以激发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为此类实验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目标明确地,带着实际问题,进行操作实验。将学生跟随老师模式,转变为老师协助学生模式,转化课堂教学的中心。
④建立此类课程的理论视频教学库,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增加资源的被利用率,有效整合。
6)课堂的具体设置:以问题设置为线索引导,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中心位置,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话语权。引导、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参与部分教学组织与管理、学习成果集中讨论与评定。
①教师在针对学生情况的教学设计具体课程规划中,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之上,由浅入深地设计若干课程阶段性任务环节,环环相扣、层层引导,将繁杂的课程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学生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必经步骤中,引导学生选择多样的、有效地途径,运用已有旧知识,发现新知识、新技能,并迅速用以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样由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循序渐进的、间接式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
②用设计师完成室内设计项目的方式,给学生创造概念项目的完成氛围。让全班同学通过自由组合搭配,划分3-4名同学为一个竞项组,全班划分为若干个竞项组,统一竞争一个模拟项目。教师在提出相应竞标要求后,让各组组员之间自行分配任务、协调、管理和控制完成进度。教师在其间观察、指导、调节各组之间的竞争关系,增强各组之间的多渠道信息联系和比较。注意课堂环境的搭配,调整部分课桌椅形式,以激发学生创意思维的头脑风暴。
③课堂模拟甲乙双方,阶段性的虚拟竞标截止日期之后,先以小组为单位,面向全班做竞标的PPT演示,总结完成模拟任务的方式方法、所用知识,讲解本组的竞标优势。再进行同学集体评论和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得竞争组之间通过比较与讨论,取长补短、全方位地增进技艺。教师将集体竞标结果公布后再进行总结,特别强调优弱点的分析与改进的建议。
④竞标得胜组的方案经改良后,再次进行全班集体头脑风暴的讨论,以此方案为基础,全班同学再次整合队伍,特别强调明确个人在方案组中的分工,继续深入细化地完成最终方案。
⑤教师深入细致地总结每位学生的工作成果和课程阶段性的知识点,掌控课程进度。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置下一阶段性课程任务。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d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s in Shanghai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three sections must be focused, those are 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building the platform which consistent with specific university and innov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ing platform.
关键词: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对策
Key words: university;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52-02
0引言
我国高校校园网络经过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以来,已成为各校必备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高校校园网从最初的展示和宣传学校的窗口,逐步成为高校各类业务管理和教学服务的网络基础。教学应用是高校校园网建设的应用之本。网络化和信息化使现代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因此受到冲击。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转播点播资源中心、网上学校、精品课程等应用,带来了学校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手段和方法、学习方式和途径等的巨大变革。
网络教学平台又称在线课堂、网上课堂、在线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数字化教学系统等,是高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管理与信息交流平台。一个网络教学平台通常包括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作业、网上学习、网上考试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支撑平台,全面支持教学各个环节。本文通过分析上海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应用的现状,探讨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中,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数字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
1.1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类型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教学和学习最重要的支撑环境,其设计理念和功能质量都会直接影响网络教学和学习的质量。近些年来,国内外先后开发了很多网络教学平台,其中既有专业公司开发的商用网络教学平台,也有很多高校自主研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平台由于系统容量小、不稳定、与其他系统不兼容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被淘汰了,也有一些平台相继被逐渐推广应用开来。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实际应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已经逐渐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一些平台上。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国外商业化平台,如Blackboard,公司资金雄厚、开发多年,功能、可靠性较好,但购买和后续服务费用较昂贵;二是国内商业化平台,如上海卓越课程中心、南京易学天空教室、清华教育在线、江苏科建脉望网络学习平台等,这些产品紧跟国家或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管理和教学要求适应性比较好,有的还有内嵌的教学资源、课件制作工具等;三是高校按各自应用需求研发出的在本校范围内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这样的平台根据各校特点量身定做,针对性强,开发成本低,但也会出现兼容性和适应性差等问题;四是开源软件,如Moodle等,使用者可以根据其免费的软件源代码进行一定的个性化改造。
1.2 上海市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概要高校根据各自的需求,会选择不同类型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以上海市高校为例,对各校网络教学平台及其应用进行了调查。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的《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一览表》,截止到2008年5月,上海全市共有公办本科院校31所,公办专科院校5所,公办高职学院10所,另有民办本科院校7所,民办高职学院13所。在对其中46所公办本、专科和高职学院的调查中,所有学校主页均能正常访问。其中30所本科院校(除上海海关学院外)、4所专科院校(除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6所高职学院校园网络已经加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由此可见上海市各高校校园网的硬件建设已经基本到位,这为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了基本保证。
在46所高校中,有44所学校将“精品课程”作为重要的网络教学资源,建有独立网站或作为教学资源的主要栏目,放置在学校主页或教务处主页的醒目位置。有28所已经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占上海高校的61%。专科和高职学院中只有1所学校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31所本科院校中有27所有网络教学平台,占87%以上。在称谓上有一定的多样性,除了“课程中心”占主要外,另有“网络教学课堂”、“在线学习系统”、“网上教学平台”、“网上学习”、“e-learning“等。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选择上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多样性,有的还有两个平台。其中15%的学校有本校自建的网络教学平台,85%的学校(23家)购买了商业化平台或与商业公司合作定制开发网络教学平台,使用Moodle开源软件也有1所学校。在商业化平台的选择上,涵盖上海卓越、赛尔毕博、WebCT、南京易学、江苏科建、清华教育在线等平台。
从以上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例(61%)和购买商业化平台的比例(85%)可以看出,目前上海高校开展网络教学已经从探索、观望阶段过渡到了标准化、普及实施阶段。
2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使用分析
从目前来看,上海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硬件软件及其运行环境基本成熟。各校在推广运用过程中也采取不同的方式推进,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2.1 网络教学已经引起普遍重视首先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层面积极推进。自国家在2007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以来,各地也相继出台相关文件。上海市教委通过“课程中心”立项形式,先后在2007、2008、2009连续3年对支持23个项目,惠及15所高校(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鼓励和促进高校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推进高校建设课程中心,加强对课程建设质量的考核,从而落实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
同时,各高校也将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网络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平台建设上大多由分管校领导牵头挂帅,建立相关的协调机制。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系统规划、软件开发、资源提供、网络维护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协调学校各方力量协力完成。为了发挥通用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在各级课程建设项目的要求中加入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要求,在课程立项申报、检查、验收等环节,都将教学网站建设和使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用促建,力求持续发展。
另外,高校师生也对网络教学有一定的认识,基本能按照学校的要求或者主动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活动。
2.2 网络教学应用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从这几年的推行下来,网络辅助教学在各高校师生中有了一定的概念和实际应用,但应用中存在着值得关注的普遍性问题,如网上教学资源不足,内容和形式单一;学校教学管理偏重教务管理而网络教学严重不足;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与网络环境不相适应、应用效益有待提高等。
首先是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由于教学资源的准备需要精力,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相当多的教师只是被动地参与到网络教学中来,这样必然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大多只将授课教案、教学大纲、作业等挂在网上。这样的结果,反过来也影响到学生的参与度,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网络教学的应用无法落到实处。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对教师在提供教学资源、引导、督导学生学习方面要求更高。它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有正确的定位,真正实现从仅关注网络技术的形式到关注教学内容,重视提高教学质量的本质上来。
其次,未能有效地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对于构建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课程资源建设而言,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选择者和开发者,为教学提供基本教学资源。学生是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学资源的共同创造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智慧和思想火花,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是个启发,而且对后来学习者也是个借鉴。因此,适当整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搜集的一些学习资源充实参考资料,选择优秀的学生讨论帖、课程论文、案例报告、作业答疑等作为课程资源,可以扩充课程内容含量,提高教学效果。而师生共建教学资源,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学校层面,大多数学校未能以平台为载体,整合课程内外、校内外、国内外的教学资源。
最后,未能成为教学管理和监督窗口。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尚未完整建立,同时各校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务管理平台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大多不畅通,这样导致教务管理部门对网络教学的评价、考核和过程监督等未标准化、规划化,影响了网络教学的推广应用。
3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发展对策探讨
在高校教学改革中,以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理念创新的技术基础,要求高校顺应时代潮流,更新教学理念,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网络教学工作,解决理论上、技术上、管理机制上、人员上遇到的问题,是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3.1 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理论研究从教学功能来看,网络教学平台是服务于高校教学工作的一种工具,其功能与使用方式都应符合教学工作习惯与要求。同时,作为网络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教学活动必然会表现出与传统教学不同的特点。
要研究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特性和教学规律,更好发挥其教学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和提升传统的教学方式,让网络教学平台成为教学活动的又一重要场所。另一方面也要研究网络教学平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网络教学不仅是简单的将教学工作搬到网络教学平台上,要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要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研究其在网络教学的不同的侧重点,采用与教学内容、学生需求、教师能力相匹配的适用技术和教学模式。着力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建设、网络教学的教与学良性互动、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互补共建以及网络教学的技术性与教学性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实践和探索,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应用。
3.2 构建符合学校需要的网络教学平台成功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开展网络教学的保障。在平台的技术应用上,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好。应该选用成熟、稳定的技术,以免由于稳定性不够,导致平台要推倒重来,前功尽弃。最好选用与教学内容、学生需求、教师能力相匹配的适用技术。在平台界面设计上,要注重简洁明了和重点突出。网络教学平台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设计不当,网页设计上过于绚丽或独树一帜,不符合常规,往往造成操作不易,教学内容不能有效传达给学生,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在平台功能设计上,由于网络教学平台在功能设计上是借鉴传统教学流程而来,因此很多通用网络教学平台将通用的网络教学功能都涵盖了,功能设计必然面面俱到,造成平台的操作流程过于复杂和繁琐。无论是学校自主研发还是引进商用平台,都要结合学校教学特点,摒弃一些不实用的功能,着重在能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特性的功能上进行技术构建,突出信息存贮与计算能力、教与学的多途径互动、教学过程的智能分析和学生学习导航等方面。
3.3 创新网络教学平台管理机制有别于传统教学管理机制,必须制定适应网络教学的管理机制,有效的实施方案和政策鼓励是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的成功保障。首先要制定符合学校教改方向的网络教学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对教师进行网络教学的引领、过程矫正和结果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而改变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过程中无序的自我摸索和反复试错的混乱状态,有目的地开展网络教学。
同时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网络教学中来。网络教学涉及到不断发展变化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大多数教师不熟悉这种技术下的教学方式,教师还需要熟悉网络教学平台、编写网络教材、参加师生互动,这些必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据于此,学校应该因势诱导,一方面加强技术培训,让教师认识到网络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不能仅仅停留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应顺应时代潮流,更新教学理念,娴熟地运用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从而积极利用所学技术开展网络教学;另一方面要出台一些激励措施,如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作为科研成果、开展优秀网络教学评比等,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网络教学平台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应用系统,满足高校在教学资源管理、网络教学管理和教学应用等三大方面的内在需求,是学校运用教育技术和通信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谷永芬,吴倩.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8,(14):215-216.
[2]韩锡斌,周潜,刘英群,杨娟等.“THEOL”串起校园e生活[J]. 中国教育网络,2009,(3):61-52.
[3]冀新花.高校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教学方式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0(5):20-24.
[4]孔维宏,高瑞利.基于Moodle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2):80-83.
[5]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一览表,/web/glxx/listInfo.php?id=27471.
[6]魏志慧.台湾大学在线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访台湾空中大学知名学者杨家兴博士[J].开放教育研究,2008,14(4):4-7.
[7]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07,13(5):12-25.
[8]颜洽茂,谢桂红.构建本科教学课程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