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范文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

第1篇: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会计理论;必要性

0引言

理论(Theory)一词,就其应用于会计来讲,最贴切的一个定义很可能为:“理论是指某一探究领域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贯的假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原则”(韦氏新国际大辞典第三版)。因此,会计理论可以解释为一套以原则和实用性为形式的逻辑推理。会计的学习需要我们做到观念为先,如果想企业会计业务实现经济效益的优化,首先我们要把自己的会计理论观念把握好,而《会计理论》课程的学习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理论支撑。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开设《会计理论》是很有必要的。会计理论的重要性还在于它能够为决策人提供有根据的决策指导。在过往的国内外会计理论的研究现状中都分别指出了以下三个重要观点:(1)会计理论为会计研究方法作导向。(2)会计理论发展和会计研究发展相互促进。(3)会计理论的层次结构性决定了会计方法的综合性和体系性。正因会计理论的这些重要性,开设会计理论课程才显得如此必要与迫切,这对学习会计的人以及未来将要从事会计这个行业的人都有很重大的意义。

1高校开设会计理论课程的现状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各个高校也与时俱进,确立了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财会专业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所有高校都开设了与会计相关的学科。但是开设课程不代表就是已经跟上了时代,对比会计职业的飞速发展,会计教育在课程设置和会计理论的引导等方面都显得相对的落后。而据我们对各高校学生进行的“高校《会计理论》课程的开设现状”进行评估的的结论显示:大部分受访者确认会计课程很多,但《会计理论》课程基本没有,会计理论的观念指导基本没有。学校的学术理论气氛基本没有。作业布置过于形式化,没有理论与现实结合,根本不能说出具体如何利用理论观念和会计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际操作。同时,我国高校会计教学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这暴露出我国会计教育现状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和如何通过考试的方法,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方法和观念教育的指导。

2开设《会计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会计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

或者根本没有设置依据上述现状分析,我们看到很多学校是没有《会计理论》这一门课程的。很多学生甚至是没有听说过这个词,很多人一直以为《会计理论》就是我们的会计课程里面的理论知识,根本不知道原来还可以在学习会计专业课程同时,有一门高级课叫做《会计理论》。另外各高校和专科院校在开设课程的时候,由于不合理的设置,把原来为会计专业学生分配的《会计理论》课程的学时给霸占了,直接导致了《会计理论》课程的地位被大大地降低。

2.2各高校教学计划制定者对《会计理论》课程的理解和重视不足

根据调查,高校领导和会计老师,由于很多负责人和策划者都是老一辈会计,对《会计理论》的知晓还停留在过去对会计的理解,如老会计认为我们的会计理论其实就是所有的会计课程的理论,并不知道现行已有专门的《会计理论》课程。如今各高校设置的课程都是依据以往的旧的经验和模式来做。然而当今社会发展迅速,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的课程设计者对于《会计理论》这一课程进行深刻地认识。

2.3各高校教学计划对《会计理论》课程安排并不灵活

现今高校的《会计理论》课程,一些重点院校很多老师和课程计划安排者是知道这一门课程的,但由于重视不足,原来设定要安排的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而搁置了。其实对于我们高校学生而言,由于《会计理论》属于高级课程,我们大可以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教学计划安排。另外我们可以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一个选修课来确认课程,对于我们很多想进一步深化对会计理解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分水岭课程。

2.4应试教育的存在导致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结合脱节

高校开设财务专业课程考试基本都是以考试为主,这导致学生只知道财务考试,而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会计观念,会计方法。同学们和老师们只知道考试,只知道会计专业知识,企业也只知道各种类型的会计考证。而老师也就被迫适应学生的考试只重视会计专业基本课程,而从来不对《会计理论》这一高级课程进行推广。综上所述,各大院校在《会计理论》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需要更多的沉淀和努力。

3对于开设会计理论课程的相关建议

3.1重视和科学设置

《会计理论》这一课程各大院校,在财会课程计划设计当中,各决策者应该充分认识《会计理论》这一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学生大三大四的时候合理安排《会计理论》课程,也可以在学生开始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前设置好《会计理论》课程进行指导,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财会专业学生的的综合素质。另外部分院校,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开设《会计理论》这样的高级课程显得比较难,那么我们可以灵活地用选修课和导师推荐制的形式安排部分感兴趣的精英进行学习,这样可以解决真正用心的学生对理论观念指导的渴求。

3.2建议国家层面重视深化和改革传统会计考试制度

2017年1月以来,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各大考试的改革,其中就有会计行业的考试改革,改革指出暂时废除会计从业证考试,另外对于中级会计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无需会计证书,无需会计专业人才。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对会计人才的包容,另一方面个人认为是对会计发展和理论的曲解,对于基础不要了,对于理论也没有进一步深化要求,这样的原因估计是部分决策者对于《会计理论》的学习和理解缺失所导致的。所以个人建议,如果可以国家层面引入一些会计高级年轻人才,对会计的考试改革方向进一步规范。比如对于会计入门的从业证书引入实操操作,而不是单单考试或者废除;也可以在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中设置《会计理论》考试作为其中考试内容,让更多人知道重视我们《会计理论》这一高级课程。

3.3各大院校要多开展教学方法研讨,并把《会计理论》归于学科前沿

本人作为高校老师,对于本专业的教学研讨深有体会,很多研讨和每周教学会议都停留于形式,很多老师并不重视。我们知道无论是创新会计教育的教学方法,还是要优化会计教学,没有我们的《会计理论》的观念引导是很难的。通过不断拓展会计理论的研讨和学习,我们才可以进一步确认这一课程的开放性、重要性。现今我们很多高校老师抱怨学生写论文形式单一,缺少创新方法,缺少会计理论指导,那么请问我们什么时候重视过《会计理论》这一课程呢,有多少学生知道这一课程是我们学科前沿的必修功课呢?所以本人建议,要真正意义上推广《会计理论》课程,我们要从各大院校的老师内部做起,从我做起。

3.4优化已有《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和教法

现在部分重点院校开设了《会计理论》这一课程,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认可。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老师的教学和教法并不到位,从而造成了学生对于《会计理论》课程重视不足。所以对于在设置了《会计理论》课程院校的老师,要加强和重视这方面的教学和教法。如可以进行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邀请业界企业人士现身讲学法等,通过提高课程品位和层次来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样能更好地驱动学生学习会计理论和学科前沿动态,能够保证《会计理论》教育进一步与时展同步。随着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加快,会计高等教育的作用必须跟上脚步,高校会计理论教育必须走在我们教学前沿,所以,我们在开设会计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会计理论》课程的安排和开设,为更好地提高会计人才素养做出应有贡献。

4总结

会计作为一门学科,其科学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理论学科其以完整的理论和课程体系得名。会计理论在会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最高殿堂,在培养会计高级人才道路上,开设《会计理论》课程的必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了解分析我国高校开设会计理论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这其中有学校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无论是出于会计发展的需要,还是学生的需要,老师的需要,学校开设会计理论课程都是必要的。而要开设好《会计理论》课程,并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学校、老师、学生、社会共同努力的事情,只有得到大家的配合与支持,我们《会计理论》课程也才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重视,我国会计理论学科和体系的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晓东.《会计理论》——会计本科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J].会计之友,2005,(2):61-62.

[2]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魏明海,龚凯颂.会计理论(第四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02.

[4]陈国辉.会计理论研究(第二版)[M].(研究生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12-11.

[5]陈彬.对本科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40-142.

[6]李涛江.高职会计专业专业理论课程整合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7,(7):108-109.

第2篇: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实践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院校教育的灵魂和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现代教学应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发展性的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在自身发展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胆识与意志,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案例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告诉学生要自己去思考“应该怎么办”。案例教学内含着学生和教师的许多创造性因素。为寻求管理会计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的重大突破,以促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目标的实现,我们在2005年实施了《管理会计案例》选修课的教学实践。让学生通过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事件去分析:“为什么是这样的?应该是怎样的?”使学生置身于工作之前,达到丰富和充实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实施管理会计案例教学的意义――“身临其境”的实践场

案例教学是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情景式教学方法,也是我国高等院校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是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丰富信息量、拓展学习内容、激发和树立创新性思维的主要平台。

(一)把企业搬到课堂,让课堂成为实践“管理”的舞台。由于管理会计具有会计与管理直接结合的特点,使得其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诸功能的实践活动很难在会计模拟实验室里进行。而管理会计案例源于工商企业实践,其丰富的内容及信息量之大,在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也不易涉及。开设《管理会计案例》课程,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解剖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相当于完成了管理会计课程的实习、实践环节。更主要的是吸引了学生感知企业“会计管理实际”的兴趣。通过案例,把一个个抽象信息具体化、实践化,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在学习“海信财务管理模式”案例的基础上,有同学主动到网上查找相关案例,不但圆满完成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还利用课堂发言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吸纳同学的不同意见。学生们感叹:案例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从中“捕捉”自己的创新意识。分析案例使我们理解了“资本运营”等专业知识的确切含义,我们的看法也得到了展示,我们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感觉。

(二)学生必须参与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把自己视同企业的一员。学生的参与度对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求学生:必须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去,勇于发言,认真、广泛阅读、搜集相关资料,积极思考问题,视同自己就是企业管理的一员,否则学习该课程的收获不会很大。我们以首次开班学生(2002级学生在2005年上半年开课)积极踊跃选修该课(选修率95%),强烈的主动参与意识为“学习案例”,使后续班级的同学清楚应该怎样学好案例课程,打消了一些学生“畏惧、懒惰”的心理,“预防”效果还是不错的。同时,要求老师要尽力让学生清楚: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参与者,都是受到尊重和关注的。

学生们经过剖析教学案例――自找案例或搜集资料――探究分析――提出个人观点――课堂发言的过程,大大激发了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类比中发现难点、疑点,易于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创造才能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决心的体现。案例教学对培养学生洞察发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几年的案例教学证明,大多数同学能做到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有些同学参与热情非常高。在每一学期、每一教学班的案例教学中都有不少“独到见解、勇于发言”的学生出现。

二、案例教学实施效果

(一)学生反馈: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技能并重。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觉它。感觉只是解决现象问题,理解才是解决本质问题。《管理会计案例》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是应学生们的呼声;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借此了解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提高理解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措施。课程开设的效果如何,唯有倾听学生们的心声。于是我们在2005年6月召开了首次开班《管理会计案例课程》学生的研讨会(至今已开类似反馈会议有3次),广泛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这门课程的建设和提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学们普遍反映案例课程的开设对于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拓展和提高独立思考问能力,丰富、充实所学知识是很有好处的,使自己增加了知识量,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们认为:

1、案例课程的学习使所学前期课程的相关知识变得“活起来”了,有助于理解相关课程的系统性。(1)由于这门课程是在学习了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课程和相关学科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可以使我们所掌握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分析中,进而巩固、完善、补充我们的知识体系。在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新问题,这就引导我们去思考、解决新问题,从而使我们有理论在分析中得到验证和论证的感觉;(2)企业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状况,而管理会计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成内容,作为以会计为主修专业的我们,通过案例课学习可以对企业管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理解,为毕业后更快地融入到工作中打下基础。

2、增强实践能力,丰富、充实所学知识。我们平时学到的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理论与实践是有一定差距的。通过案例课的学习,可以使我们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实际案例,能接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丰富了知识,开拓了眼界,使我们这些平时不太可能接触到企业管理的学生也有了实践练兵的机会。

3、案例教学具有发散性。案例教学的发散性特点是一个问题可能有多个答案,这就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对走向社会也有好处。形式活泼,不同于课上那些一成不变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了管理会计“实务”的含义和“管理”的内涵;而且课堂上大家畅所欲言,开拓了思路,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解答、解决问题。

4、使我们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由于老师采取课堂讲解、同时激励同学发言,课下小组讨论、同学们准备书面发言材料,课上小组代表反馈讨论情况等授课方式,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述能力,又增强了文字表达能力,还使一些平时不敢上台发言的同学有了上台发言的勇气,培养了“讲演”的勇气和技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成就自己,大大增强了自信心;老师鼓励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同时老师能随时补充一些新鲜案例,使同学们能够了解到一些前沿知识。

5、不足、意见和建议。虽然老师尽量激发同学发言,但由于课堂时间所限,并不是每个想发言的同学都有机会发言;同时,有些同学对于课堂发言的意识还不太强,发言不够踊跃。对于期末考试:我们的兴趣不在期末考试,而是在平时,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我们认为5∶5比较合适,且应开卷考试(原闭卷考试是在规定时间内对老师所出题目任选写论文的方式);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对课后一些思考题有时不太理解,希望老师讲的多一些,实际的东西多讲一些。

(二)改正措施。于2007年开始,我们在一些班级进行了开卷考试的试验,效果不错。在2009年下半年,所有上《管理会计案例》课程的班级都实行了开卷考试:给出多个案例,由学生任选其二,写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可查阅日常积累的资料。这次考试结果,每个班都涌现出了不少积极地答卷,他们的共性是:独立思维问题能力强,平时发言积极踊跃,日常阅读、涉猎文献广泛。开卷考试给老师的感觉是:学生不是“被考试”,而是“去考试”,心态是主动的、积极的。

(三)教师职责转换和角色定位,有利于学生能力点的训练。传统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点、操作点的传授,缺乏对学生能力点的训练。而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每一案例都要进行深入分析解剖,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学生专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的引领、分析点评;课下的答疑解惑,对老师都极富挑战性。我们要求任课老师要加强对案例分析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利用教研室活动时间及时切磋和沟通。当然,教师在案例课教学过程中也升华了自己的专业素养。正确认识案例教学的教师职责和角色定位,是决定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案例教学考量着老师作为集组织者和领导者于一身的“导演”能力,而“导演”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师应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控制能力。控制好案例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应把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制度规范在对案例内容的简解和分析中作为重点,并作为学生课下阅读的内容。教师对问题分析的画龙点睛、讨论时间的把握、对学生点评的恰到好处等等,都考量着教师的控制能力。

2、引导、协助。教师通过对案例所涉及内容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给学生一个明朗、简要的框架,引导学生进入案例事件的情景之中,对案例分析提出切中要害和关键性的问题,以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教师对学生的关键性观点和涉及的相关议题要在课堂及时归纳总结,引导出与案例讨论题相关的论题,把讨论引导到案例讨论目标上来,帮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建立在更加扎实的基础上。如,对“你如何理解利润会流失在每个管理环节”这一思考题,要求学生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及已有的实习经历举例说明。

3、担当顾问。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增加他们欠缺、尚不完整而又必要的感性认识。对案例涉及内容给予恰当地补充,对难点、要点及时提醒关注,对学生提出的观点予以归纳分类,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案例中的疑难问题。如通过“美国次贷危机”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危机产生的原因,使同学们加深对“产生背景”这一问题根源的认识。

4、做好“旁观”。教师将自身置于讨论的配角,尽可能让学生去发言、去做出决定。教师的分析与总结,应基于对本质进行抽象和概括,使学生在对实际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又有对理论认识的提高。

我们把教师应发挥的以上作用同时作为讲授《管理会计案例》课程的基本规范,且在任课教师团队的广泛交流与沟通中达成以下共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互动式教学”的精髓完整地体现在案例教学中;任课团队成员应遵守:严格按《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补充的案例应该鲜活,具有时代感,并满足案例教学与实践、理论的密切结合;分析点评深刻、到位,使学生借助老师对案例的分析点评,得到举一反三的训练和收获。

三、注重案例教材的建设与完善

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的变化,企业组织的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管理会计学科新领域的研究动向,《管理会计案例》课程也应与时俱进。为保证自编案例教材的质量,我们要求案例选择尽量体现真实性、完整性、时空性、典型性、相关性特征,以清晰地案例资料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实际。针对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动态特性,我们坚持案例选题的建设和完善。在实施案例教学的六年期间,对2004年编写的管理会计案例教材于2006年、2009年进行了两次修订,现在的案例教学和教材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规范教学大纲。教材规定了教学内容,是教师授课取材之源,也是学生求知复习之本。我们对老师案例整理、撰写的基本要求是:问题明确、逻辑清楚、体例规范。每一案例由案例资料、分析点评、问题思考三个要素内容构成。要求老师对思考问题的设计注重引导性和启发性。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目的与要求、案例内容、问题思考三大内容,并列示了必讲案例和辅助案例(因课时所限),同时注明老师可以根据自己讲授案例课的进度和需要增添2~3个新案例或简讲原教材案例,但学生就教材的每一案例所提出的问题老师必须无条件的给予答复。

(二)教学内容推陈出新,增添代表案例。任何事物都是在动态中发展的,《管理会计案例》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必须不断地进行建设。我们对第一版的23个案例增加到了28个,其中更新了13个案例。案例内容涉及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全面预算、日常经营管理决策、投资决策、资本运营、企业会计信息化、作业成本计算及金融危机案例等。丰富、更新了海信集团、企业并购等案例;新增了世界金融风暴――美国金融危机、格力空调等案例。案例内容的不断丰富,使学生的实践内容又有了新的提升,使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实际工作中现代管理会计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同学们感到学习案例课程绝不是对先修课程《管理会计》某些技术方法的简单操作,而是如同亲临实践的“尝试身手”,感受着自己置身于案例之中的兴趣。

第3篇: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财政学;应用导向;实践体系;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

作为应用经济学科,财政学专业的研究范畴涵盖了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时也包含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税收问题。通过该专业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财税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目前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众多全国性重点建设高校以及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设置了财政学专业,按照不同的高校定位目标以及专业的发展规划,财政学专业在专业的人才培养路径上应形成自身的培养特色,以期在面向社会需求的衔接中建立起专业人才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按照培养方向和规格划分,大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致可归类为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四种。财政学专业因关注宏观运行和国家决策的学科专业的限制,人才培养基本局限于研究型。闽江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必须使用差异化的培养策略。2004年闽江学院财政学专业自设立之日起,就积极探索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之路,在各本科高校尚未开始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时候,区别于传统的研究型培养定位,率先提出了“培养应用主导型财政学人才”的培养思路并付诸实施。

二、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确立

在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确定之后,为了培养目标制订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自身的合理定位尤为关键。作为新建本科院校,闽江学院在师资力量、学生的研究能力方面会稍逊于重点建设高校但又略优于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同时,作为区域性地方性院校,培养方向上应以为地方输送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为主。基于以上几点,为建立专业建设的比较竞争优势,闽江学院确立了学生在实践能力上强于重点建设高校、在岗位创新上优于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此,闽江学院在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控能力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动态需求,不断优化财政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策略,强化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已基本形成较为成熟的以专业素质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路径。

三、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1.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在应用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为了实现对学生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双向培育,财政学专业教师团队应当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传授能力与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即教师除了要胜任基本的课堂基础理论教学外,还需要对专业相关的就业岗位有必要的了解,只有自身具备较高的技能岗位水平,才能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这无疑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闽江学院财政学专业从教师引进和自身培养两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引进上,主要从具有行业工作背景并具有本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人才中选择,对于行业的特殊杰出人才在不能全职聘用的情况下,采用兼职讲座教授的方式进行聘用;师资培养上,积极选送本专业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并建立起专业课教师定期到相关行业企业挂职甚至轮岗的培养制度。

2.创新专业培养方案

从2005级开始闽江学院财政学专业制定了以实践为导向的中期实习制度,即通过五个学期的校内课程学习后,在第六个学期实施半个学期的校外实践基地的集中实习,通过顶岗的专业实习,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的同时,对于自身过往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掌握的不足会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实习过后的针对性主动学习使得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同时,顶岗实习使得同学们取得了与毕业实习完全不同的实习效果,学生会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感性认识,通过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在专业选修课及自我学习上也会有极为明确的目标,每年的中期专业实习效果调查数据分析表明,中期实习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践能力和职业规划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

闽江学院根据广泛的教学调研,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开展教学改革,提出了“重方法、重基础、重实践”的教学思路。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重点把关教师选用的教材、教学大纲的制定,在培养方案上拓宽基础课程的教学,课程上引入实际经典、热点专业问题,开设财政学前言系列讲座等;教学方法上,引入课程论文、学习讨论小组、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运用案例分析、研究讨论、实验实训等教学载体,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实践内容上,增加“税收管理”“国际税收”等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双师型”教师把科研的最新前沿与实践的实务知识引入到第一课堂,从而加强理论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关联性。

4.创新推进第二课程实践体系

为增加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结合度以及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度,闽江学院财政学专业在第二课堂的建设方面围绕专业赛事这个基点,通过赛事的理论补缺、专业选拔、集中培训、实践模拟等方式,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良性互动局面;通过与团学合作,兼顾到学科的交融性,以财政学专业为主体,吸纳会计学、金融学等相关专业的加入,组建全校性学术社团――财税俱乐部。俱乐部通过电子期刊、学术网站、学术沙龙等进行财税、会计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所有的专业活动教师都全程参与指导;同时,不定期聘请学术带头人、政府机构负责人、校外行业专家面向社团进行专题讲座;根据俱乐部专业会员的不同学习情况,选拔会员参加福州市税法知识大赛、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专业赛事活动。2015年闽江学院作为唯一的一支地方性院校参赛队在与众多全国知名高校中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晋级全国赛。

5.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一是在培养方案实践能力体系的制定过程中,广泛征询相关机构对学生岗位专业能力的培养诉求,缩短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期;二是广泛开展科技合作,教师深入行业了解当前最新的实务热点问题并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教师在提高自身实务能力的同时亦提高了行业对本专业的认可,同时,专业邀请行业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实务前沿;三是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在合作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实验实训基地,从而为学生的专业教育、实习实训提供更多的平台。

参考文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