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纪念屈原的诗范文

纪念屈原的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纪念屈原的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纪念屈原的诗

第1篇:纪念屈原的诗范文

关键词:教学信念;现象图析学;高等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2-0025-05

师生教学信念既包括教师教的信念,也包括学生学的信念。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拥有各自先前经验的个体进入到教学环境中,与教学环境的多个因素产生互动,发生教学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会产生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也就是教学信念。

师生的教学信念是教学的内在依据和基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行为,进而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虽然具有正确的教学信念不一定表现出正确的教学方式,但是正确的教学方式却以正确的教学信念为前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转变传统的“为了教师教而教”的教师主体的教学方式,形成“为了学生学而教”的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然而,师生如果没有转变自身对教学的看法,形成正确的教学信念,就不会有转变教学方式的行动。教学方式的转变始于教学信念的转变。

西方国家一直十分关注高校师生教学信念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进行了探讨,并产生了许多成熟的研究成果。本文聚焦“高校师生教学信念”,试图梳理和分析其研究缘起、进展及趋势,以期为后继研究奠定相关基础。

一、高校师生教学信念研究的缘起:基于现象图析学的研究范式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者逐渐意识到,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深入研究教师的认知和思维,了解教师关于教学环境、教学过程、自身角色、学生等方面的看法。教师的这些教学信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然而传统的教育心理和教学研究采取一种外在和主客二元论的视角来解释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认为师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稳定不变的个体特征,忽视了师生自身的理解和教学发生的情境,从而无法有效地揭示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招致了许多批评。问研究者开始思考,如何从个体(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描述教学行为,探讨个体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和不同观念。现象图析学(Phenomenography)也就应运而生。

现象图析学是瑞典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马飞龙(Marton)教授及其哥德堡大学的同事在20世纪80年代所创立的一种研究范式和学习理论,用来揭示个体对外在世界的感知、看法或信念。现象图析学的出现可以说是因为不满传统的认知理论对学习的解释。现象图析学认为,学习意味着个体和世界新联系的建立,是个体认识世界方式的不同,而不是个体心理结构的改变。现象图析学强调从个体体验、感知和注意的角度来解释学习过程,认为经验本身是非二元的,人和世界是不可分的。当我们感知到一个物体时,我们通过经验建立了主体与客体的联系。在经验中,客体的某些特征进入到我们意识的前端,其他特征则后退到背景,从而形成一个前端一背景的结构,也就是一种特定的认识方式。不同的主体体验同一个客体时所形成的前端一背景结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方式。因此,现象图析学关注的不是现象本身的不同,而是个体对现象的不同看法和认识。现象图析学研究最终会形成一个结果空间,概括人们认识现象的不同方式。

现象图析学在研究高等教育师生教学信念上有着天然的适切性,能够揭示出师生对教学活动各环节不同的认识方式,即师生的教学信念。因此,现象图析学创立30多年来被广泛地用于研究高校师生的教学信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西方高校师生教学信念研究的进展

根据现象图析学对经验和认识的解释,师生教学信念是作为认识主体的师生与作为认识客体的教学活动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是个体先前经验与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学信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基于特定个体和情境发生变化的。如图1所示,在进入教学活动的前期,教师和学生由于各自的先前经验,对“教”和“学”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进入教学环境后,对教学环境各因素产生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直接影响到师生教和学的方式,并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结果。

总体而言,目前现象图析学关于高校师生教学信念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描述性研究,探讨师生拥有什么样的教学信念;另一类是相关性研究,分析师生不同教学信念之间的相关关系。

(一)描述性研究

首先是学生的学习观。学习观是指学生对“学习”这个概念的理解。研究者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深度的追踪访谈,发现大学生主要有六种学习观,认为学习是:(1)增加知识量;(2)记住和重复;(3)获取信息以供日后使用;(4)对意义的抽象;(5)为了理解现实的解释过程;(6)实现自我发展。这六种学习观对学习的认识越来越完整,前三种侧重于学习的行为及结果,后三种侧重于学习的意义。

第二是学生对教学环境的感知。学生由于自身不同的先前经验,对同样的教学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感知。研究者通过访谈或者使用问卷(课程体验问卷CEQ、课程感知问卷CPQ、教学体验量表ETLQ)发现,大学生对教学环境中的评价方式、教学质量、课业负担、教学目标的清晰度以及学习的自由度有不同的认识。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过重,有的则认为课业负担太轻;有的学生认为学习不够自由,有的则认为学习有相当的自由度。学生对教学环境的感知是衡量和改进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英国和澳大利亚政府都规定本国大学生必须参与课程体验问卷调查,以便把握本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马飞龙等人通过实验发现,大学生学习时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表层学习方式和深层学习方式。采用表层学习方式的学生只是关注学习内容的表面信息(如文本、字词、公式),强调对材料本身的记忆。而采用深层学习方式的学生对学习有内在的兴趣,更多地注意到了作者的意图,强调对材料的理解。对于学习方式的这种划分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认可,并对今后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恩推斯特(Entwistle)等学者进一步指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包括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方面,并发现了第三种学习方式——策略性的学习方式。采用这种学习方式的学生以获取考试高分为目的,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时间安排能力。研究发现,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方式特征。

第四是教师的教学观。普罗瑟(Prosser)等人总结了六种不同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1)传输课本的知识;(2)传输教师的知识;(3)帮助学生获取课本的知识;(4)帮助学生获取教师的知识;(5)帮助学生发展认识;(6)帮助学生转变认识。其他研究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这几种教学观依次由教师中心逐步过渡到学生中心。最不完整的教学观只注意到教师自身及其行为,较完整的教学观加入对学生的关注,最完整的教学观则关注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第五是教师对教学环境的感知。大学教师对教学环境的不同感知主要包括教学受重视程度、对教学的控制度、工作量、对学生学习的责任、学生数量、学生能力以及学生的差异性等。比如,有的教师认为班里的学生太多不利于师生互动,有的教师认为学校不重视教学,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工作量太多。

最后是教师的教学方式。研究者发现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1)教师主体,传输信息给学生;(2)教师主体,帮助学生获取学科知识;(3)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获取学科知识;(4)学生主体,帮助学生发展自身认识;(5)学生主体,帮助学生转变认识方式。㈣这几种方式从只关注教师本身到关注师生互动,再到以学生为主体,从注重传输信息到转变学生的认识方式,体现了从不完整到完整的变化。有研究发现,“软”学科的教师比较倾向于采用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而“硬”学科的教师则比较倾向于采用教师主体的教学方式。

(二)相关性研究

除了发现师生拥有不同的教学信念之外,研究者还发现这些教学信念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首先,大学生的学习观与他们的学习方式存在着相关关系。那些认为学习是获取和记忆信息的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关注学习内容表面的信息,采取表层的学习方式;而那些认为学习是获取意义、促进个人发展的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结合自身的经验去理解学习内容,采取深层的学习方式。

第二,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感知与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具有相关关系。拉姆斯登(Ramsden)等人对8829名不同学科的大一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采用深层学习方式的学生一般都认为教学质量较高、教学目标清晰、学习自由度高、课业负担合适、评价方式合理,而采用表层学习方式的学生则持相反的看法。

第三,教师的教学观与他们的教学方式有着相关关系。崔格维尔(Trig-well)和普罗瑟发现:那些采用学生主体教学方式的教师对教学的看法往往较为完整,倾向于认为教学是发展或改变学生的认识方式。相反,那些采用教师主体教学方式的教师对教学的看法往往比较不完整,仅仅把教学视为传输信息的过程。

第四,教师对教学环境的感知与他们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存在着相关关系。拉姆斯登等人对400多名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采用学生主体教学方式的教师比较倾向于认为自己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教学工作量适当,班级大小合适,对教学有一定的掌控力,学生的差异性小。反之,那些采用教师主体教学方式的教师则持相反的看法。

第五,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相关关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影响学生学习,因而需要研究教学方式是否影响了学习方式。研究者发现:如果大学教师采用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他们的学生往往会使用比较深层的学习方式。相反,如果教师采用教师主体的教学方式,他们的学生则倾向于使用表层的学习方式。

最后,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存在着相关关系。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体现为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学习方式是影响学习结果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马飞龙和萨尔乔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的关系进行研究。他们发现,采用深层学习方式进行阅读的大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比采用表层学习方式的学生更完整,表现出更高质量的学习结果。之后的大量研究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近年来研究者开始通过构建模型来分析多种教学信念之间的影响关系。比如,科恩德(Kyndt)等人发现学生感知的课业负担对学习方式没有显著影响,而任务复杂性中的信息缺乏会导致表层学习方式的增加和深层学习方式的减少。迪斯(Diseth)等人发现学习结果既受到课程体验的间接影响,也受到学习方式、学习付出、先前学业表现的直接影响。

(三)小结

高校师生教学信念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大学教育教学规律,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首先,高校要积极营造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绩效的信念场景。一方面,高校要真正重视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在各类教师评比中的比重。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帮助教师转变不当的教学信念,努力优化教学环境,形成鼓励、支持教师教学信念和行为转变的外部环境(如设置大学教师发展部门,减少工作量和无关事务,提高教学自由度,降低生师比)。其次,高校教师要努力创设激发学生深层学习方式的教学环境。比如,教师在教学前要让学生清楚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要注意控制课业负担,不要试图控制每个教学环节,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拥有一定的自由度。

三、高校师生教学信念研究的趋势

高校师生教学信念的描述性和相关性研究揭示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拥有什么样的信念以及不同信念之间的关系,却无法回答如何转变师生教学信念的问题。只有通过因果实验的干预性研究才能验证某种教学改革的有效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雷德(Reid)等人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变教学环境来转变医学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具体措施包括:在课程中加入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块;明确表述教学目标并将之与评价方式统一起来;加入学生自我评价;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然而,8个月的课程结束之后,研究者发现采用深层学习方式的学生并没有显著增加。其他研究者通过采取问题式教学、改变评价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元认知等与深层学习方式相关的措施,希望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效果同样十分有限。

第2篇:纪念屈原的诗范文

2019-2020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卷(1)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送小动物回家

(共1题;共1分)

1.

(1分)

(2019三上·商丘月考)

列竖式计算。

(1)

450+270=

(2)

700-560=

(3)

490+280=

(4)

540-190=

二、填空题。

(共4题;共4分)

2.

(1分)

填一填

(1)

读作________,二十三分之五写作________。

(2)

一块肥皂定价5.73元,读作________。

(3)

3029是________位数,它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其中“3”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2”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

(4)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楼高约为30________      大桥的载重约为40________

铅笔的长约为l5________     数学书的封面面积约为5________

(5)

2平方米=________平方分米      3元7角5分=________元

4千克60克=________克    2吨=________千克

3.

(1分)

下面各数,并读一读。

写作________  读作________.

写作________  读作________ .

4.

(1分)

(2019二下·府谷期中)

与7800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__和

________。

5.

(1分)

一个四位数,最高位和十位都是6,其余都是0,这个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

三、按要求回答

(共3题;共3分)

6.

(1分)

10个一千是________,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

7.

(1分)

填上“>”“

9.00元________9元     8.6元________9.0元

1元________0.99元

56×25________2000    200+45________230       45×24________25×44

8.

(1分)

200+300=________           700-200=________

四、解决问题。

(共3题;共6分)

9.

(2分)

某水果公司将要运进一批水果,如下表:

种类

质量/千克

600

500

800

700

400

一辆载质量为3吨的货车能一次将这些水果全部运到吗?

10.

(2分)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3只小松鼠一共要收集3900颗松子,3只小松鼠4天收集松子1200颗,剩下的还要几天可以收集完?

11.

(2分)

(2019二下·吴忠期中)

修路队修路,第一周修了3000米,第二周修了800米,第三周修了2800米。

(1)

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修了多少米?

(2)

第三周比第二周多修了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送小动物回家

(共1题;共1分)

1-1、

1-2、

1-3、

1-4、

二、填空题。

(共4题;共4分)

2-1、

2-2、

2-3、

2-4、

2-5、

3-1、

4-1、

5-1、

三、按要求回答

(共3题;共3分)

6-1、

7-1、

8-1、

四、解决问题。

(共3题;共6分)

9-1、

10-1、

第3篇:纪念屈原的诗范文

摘 要 游泳是一项以技术为主导的运动项目,游泳技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运动寿命,因此技术训练在游泳训练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自由泳作为游泳的基础泳姿,其技术的好坏至关重要。9-12岁年龄组游泳运动员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期,身体各方面素质也处于发展敏感阶段,这一阶段的技术训练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探讨北京市四区(海淀、朝阳、东城、西城)9-12岁年龄组游泳运动员自由泳技术常用的训练方法,对于了解9-12岁年龄组游泳运动员自由泳常用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自由泳 技术训练 9―12岁年龄组

技术训练在游泳训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初级训练应该把技术训练放在优先的位置,特别是被视为四种泳姿基本功的自由泳技术训练,使其在基础训练阶段少走弯路,为日后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训练中技术训练占的比例虽然不是很高,却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运动员技术掌握,是完成训练强度的起码条件,如果技术水平低会限制数量增加和强度的提高,只有良好的技术才能完成大运动量和高强度的训练。

一、手臂技术常用训练方法的对比分析

通过统计数据可以发现,虽然四区调查样本数量有所不同,但北京市四个城区9-12岁年龄组运动员自由泳手臂技术训练中对于高肘抱水练习具有一致性,使用比例普遍较高,表明了高肘划水练习在9-12岁年龄组游泳运动员自由泳手臂技术训练中重要性,符合《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中对于该年龄组运动员爬泳臂部动作的技术训练要求,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各区教练员应依据《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要求,并根据运动员自身发展要求,注重加强该年龄组运动员自由泳高肘抱水练习,把培养该年龄组运动员的高肘划水和正确划水路线放在重要位置上。

另外,曲臂划水练习、加速划水练习在海淀区、朝阳区和西城区都有较高的练习比例,均占50%以上,而东城区较少使用这两种手臂练习方法,其使用率仅占25%;在其他三区使用比例较少的滚肩练习中,东城区对其的使用率却高达75%,说明东城区在对该年龄组运动员自由泳手臂技术训练的培养侧重点与其他三区有所不同,重点培养该年龄组运动员身体绕纵轴的正确意识,为日后技术训练的进行奠定坚实基础。海淀区对抓水练习71.4%的使用率高于练习比例均不足40%的其他三区,根据近几年北京市年龄组游泳比赛成绩比较,海淀体校成绩略好于其他三区,其他三区教练员可借鉴、参考海淀区所使用的练习方法,适量增加该练习方法的应用比例。

二、腿部技术常用训练方法的对比分析

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徒手打腿练习、扶板打腿练习(抬头)这两种日常训练中最常见的腿部技术练习方法在北京市四区9-12岁年龄组游泳运动员自由泳腿部技术训练中都有非常高的应用比例,这两种练习方法甚至在海淀区、朝阳区达到了100%的练习比例,表明该年龄组运动员自由泳腿部技术训练仍以打基础为主,提高打腿时的经济性和时效性。

通过查阅《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了解到《大纲》对该年龄组的自由泳腿部技术训练其中有一条教学重点为培养其侧向打腿的技术,但由调查数据可知四个城区除东城区外,徒手侧卧打腿练习和扶板侧卧打腿练习均占较小的应用比例,因此希望其他三个城区按照《大纲》要求以及该年龄组运动员自身的需要,适当调整自由泳腿部技术训练计划及练习重点。

此外通过了解,将四个城区在近几年北京市年龄组游泳比赛中的成绩进行比较,海淀体校成绩略好于其他三区,该区对于徒手带脚蹼打腿练习以及扶板带脚蹼打腿练习的练习比例为0,而其他三区对于这两种练习方法均有一定比例的练习率,在《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中并没有对该年龄组腿部技术力量做出教学训练要求,因此其他三区教练员可根据《大纲》要求,以及参考成绩较好的海淀区的腿部技术练习计划,合理安排、调整训练计划及重点,不要过早的增加该年龄组运动员的技术力量练习比例,以免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

三、分解及完整配合技术常用训练方法的对比分析

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可知,单臂分解练习在四区该年龄组运动员自由泳分解及完整配合技术训练中练习比例一致较高,尤其在海淀区和朝阳区可达到100%的练习比例,可见基础形式的练习方法仍是该年龄组运动员自由泳分解及完整配合技术训练的主流练习方法。四个城区对于前交叉分解练习、分解+配合练习、六次腿单臂分解练习也具有普遍较高的应用比例,符合《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对于该年龄组运动员自由泳分解及配合技术训练中,手腿协调配合有节奏的教学重点要求。

此外,戴掌带脚蹼练习在朝阳区该年龄组运动员中应用程度较其他三区高,占77.8%,由此可见朝阳区业余体校在培养该年龄组游泳运动员正确自由泳技术同时注重提高该年龄组运动员的自由泳技术力量,符合《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中对该年龄组运动员发挥大肌肉群力量的教学重点要求,其他三区也应根据《大纲》及运动员自身需求调整训练计划,增加此类练习。

参考文献:

[1] 原家玮.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04:62-65.

第4篇:纪念屈原的诗范文

市红十字会:

你会“关于青少年、幼儿疾病住院医疗保险仲裁委员会收费项目及其标准的请示”(京红〔1995〕第15号)收悉。根据京财综(1995)996号《关于北京市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幼儿住院保险仲裁收费的复函》精神,经研究,同意由你会组建的北京市青少年、幼儿疾病住院医疗保险仲裁委员会在受理理赔过程中的争议时,收取仲裁费600元,仲裁费由败方负担。

此收费自发文之日起执行,请你会及时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手续。

第5篇:纪念屈原的诗范文

1、纪念伍子胥说: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五月五日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自刎而死后,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2、纪念屈原:战国末期的楚国人屈原是个饱读诗书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可惜他势力单薄无力变法,所以两次遭人离间被楚王被流放,最终在江南听到楚国被秦国打败的消息后投身滚滚江河之中。屈原爱民如子,礼贤下士,所以深受江南百姓爱戴,百姓知道屈原投江之后便纷纷前往去救屈原。一些水性好的人则划船在江上寻找打捞,一些则在岸边倒雄黄酒入江,因为百姓害怕水中蛟龙吞食屈原尸体所以将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用药将水中蛟龙水兽药晕。

3、可是寻找了好久都不见屈原尸体,后来一条晕死的蛟龙浮上水面,人们看到这蛟龙的龙须上仅有一片屈原的衣襟,人们愤怒不已,便把那蛟龙扒了皮,抽了筋,并把蛟龙的筋做成手链给小孩佩戴。虽然白般努力,但是终究屈原还是被大江吞噬,所以百姓为了纪念屈原,便把那天定为端午节,这便是端午节的来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纪念屈原的诗范文

2017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范文【一】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要职。因为他坚决主张抗击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绞,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会永远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在此,请接受我对各位的节日祝福:端午节快乐!谢谢。

2017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范文【二】

各位师生:

大家好!

今年的x月x日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等形式来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哀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有的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希望鱼龙虾蟹吃饱了,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有的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为棕子。

郭沫若评价屈原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创立了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的楚辞文体;发明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香草美人传统。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绝的才情,似河流汇聚成海一般,浩瀚无垠。我国文史上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就是他集毕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XX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作为一个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当时客观残酷的社会条件而失败了。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却成功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他的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伟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莲的圣洁,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后人颂扬,激励感染了无数中华儿女前行的脚步!

屈原的伟大,不仅是他刻骨铭心的诗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永远上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2017端午节国旗下讲话范文【三】

同学们:

在一年365天中,有许多印有中国标签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的无穷智慧。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而今天,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我们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减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代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两千多年前,三闾大夫屈原情系百姓,心忧天下,怀石投江。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每到五月初五,便把用五色丝线包裹的粽子投到水中,表达敬爱之情。屈原的爱国精神,感召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民间纪念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比较普遍的纪念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艾草、办诗会,等等。每一项端午习俗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沉淀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习爷爷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多个场合阐述过传统文化。他曾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第7篇:纪念屈原的诗范文

梁守婧

窗外下着绵绵细雨,又到了那个粽香飘香的时节,我仿佛又进入了那个时代……

这是屈原生活的那个时代-----战国时期。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囊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生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王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连齐抗秦,是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了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后来两次被流放,直到第二次流放到江南时……

当屈原流放到江南时,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抑,于五月初五这天,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叹: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长河中不能算短短一瞬间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年的五月初五那天定为端午节,以此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今天,也就是这伟大的日子,农历五月初五。窗外仍下着朦朦细雨,但却笼罩不住人们的热情,家家户户包好了喷香喷香的粽子,人们也都不约而同地来到江边举行赛龙舟比赛,为了纪念屈原,人么还举行了各式各样的活动。

人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纪念伟大的屈原;

人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歌颂屈原的爱国精神;

人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续写屈原不朽的篇章;

第8篇:纪念屈原的诗范文

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据记载,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却无能无力,他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到汩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船在江里打捞屈原的尸体。百姓又害怕江中的鱼、虾、蟹吃屈原的真身就把饭团等食物扔进江中。后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

我们北方没有龙舟可赛,但喝酒,吃米糕,吃粽子的习俗还是有的。每年五月初五,人们总要包粽子,做米糕,炸油饼。孩子们在这一天最高兴,因为米糕,粽子一年里是不多吃的。老人们对这一节日,是一定不会马虎的。孩子们也常念叨,什么时候过端午节,几时才能吃粽子、米糕,那份感情,那份期盼是那样真切。

包粽子,做米糕一般在农历五月初四的晚上。米糕,粽子不容易熟,要煮一夜。孩子们总是在期盼中进入梦乡。第二天一早,孩子们端着米糕,拿着粽子一边吃一边谈论谁家的粽子、米糕好吃,谁的妈妈的手艺好,那情景真让人羡慕。

第9篇:纪念屈原的诗范文

当今中国,有两个时日是很多文人墨客提筆著诗著文活跃的日子:

一是公元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年仅二十六岁的青年诗人海子在写下<;<;春天,有十个海子复活>;>;之后,怀装<;<;圣经>;>;和<;<;瓦尔登湖>;>;两本书,在北京山海关卧轨自杀;二是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农历五月初五,年已六十二岁的楚国人屈原在听到秦国攻破楚囯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写下绝筆<;<;怀沙>;>;,抱石投入汩罗江自杀。一一在历史文化的时空里,写诗的人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每年的这两个时日引无数文人感之叹之怀之念之。

于是有人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告诉人们什么是诗人的人,应该把他的忌日定为中国的诗人节;于是有人说海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证明什么是诗的诗人,应该把他的忌日定为中国的诗歌节。

"诗歌节"的倡导在北京大学,安徽大学等高等学府里得到了回应,每年这天都要举办诗会,朗颂诗歌;

"诗人节"的倡导虽然没有明确的表态,但从二零零八年开始,端午被国家法定为节日,全囯人民放假一天。中央电视台从二零零九年开始,每年都要做一场端午诗会,这一天,懂诗或不懂诗的男女都要在电视上秀一回。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不知娴儿的学校会否举办一些纪念活动?老师是否给伱们讲讲屈原?

屈原真是一个文化的奇迹,余秋雨先生把这奇迹归纳为四点:

第一他的死距今己有两千三百年,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却被那么多中国人年年祭祀,在这世上找不到第二个例子;笫二被祭祀的人不是皇帝,不是将军,也不是哲学家,而是一个诗人;第三対孔子的祭祀主要集中在曲阜和各地的一些文庙里,而对屈原的祭祀却遍布全囯任何角落,只要有江河,有村落,到了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到处都在祭祀;第四虽然有那么多人在祭祀他,但是能够读懂他作品的人却少而又少,大家其实是在祭祀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人。

这四个奇迹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文化一种非理性的惊人动员力和普及力。这种情景己经远远大于祭祀对象本人,而是一种大众的精神需求。

所以施蛰存先生感叹道:现在呢,知道屈原的人可谓已经遍地皆是。“屈原是我们的大诗人,等于人家的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人人会这样说。于是,屈原又是一个时髦人物,一个要被用来替中国文化争取国际地位的帮闲诗人了。“呜呼,诗人节愈热闹,诗人却愈孤独了。

施先生的叹息,现在又何尝不是我的叹息呢——屈原的一生,始终在努力使自己的国家强盛,与暴秦抗衡,不受侵略。即便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也希望当权者能奋发向上,不贪污,不腐化。但他终于失望了,这些文章正是他的“苦果”,而不是他的“武器”,所以当他发完胸中的郁闷之后,只好自杀。施先生最后不无感慨地说:把屈原的诗人身份提高,无形中就是把他的政治家身份弄没了。大家闹嚷嚷地纪念屈原,很可能把他变作头戴桂冠的楚国朝廷里的弄臣,一一屈原之灵有知,也该后悔当初干脆不必写下那些抒哀的词赋了。

娴儿,你是学汉语言文学的,今年你们开有<;<;中囯文化概述>;>;选修课,所以端午节来到之际,我写下这些文字,其目的就是想引导娴儿对这些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当然,正如你电话中所说的:"我今年才大一,老爸你不要太指望女儿写出深刻的文章来"。一一我在此只是提供一点视角和知识而己。关于屈原我前几年写有几段文字,在此一并抄给娴儿学习学习:

屈原与但丁。

楚国诗人与意大利诗人。

《九歌》十一神灵与《神曲》地狱、炼狱、天堂三界。屈原的香草与但丁的玫瑰共存。

屈原和但丁,堪称中西诗人魂。同为诗人,共同被流放的命运;同为世界文化名人,共有爱国之心。两颗正直的灵魂——一颗灵魂被香草馨香得纯洁,一颗灵魂被玫瑰芬芳得美丽。两身透明的风骨——一身铮铮高洁与不屈的瘦骨,一身刺向愚昧与黑暗的傲骨。两种深邃的智慧——一种灿烂着东方的智慧,一种辉煌着西方的智慧。两盏历史的明灯——一盏灯照亮中国古典文学史,一盏灯照亮意大利文艺复兴。

一株香草,挺起词赋的绿色,香了岁月。一株美蕙,立着诗人的风度,美了历史。

香草,在竹筒上行走,一株洁白的风骨,一首洁白如雪的诗歌。

诗歌,在木牍上行走,一粒纯洁的灵魂,一个纯洁如莲的诗人。洁白地开放在中国历史最深处,草芳人洁。

洁白地回味故事里的故事,是是非非,唯有后人评说。

美人香草,不只是楚国的荣耀,不只是诗歌的荣耀。香草美人,是世世代代华夏子孙灵魂的荣耀。

你把生命给了《离骚》,绝对的抒情。你把楚国珍藏在心灵,是那么的挚爱。

刀光,很寒。剑影,很冷。

以满腔忧愤弹响忧国忧民的琴弦,韵脚如凝固的血,洇染一曲曲歌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滴泪,打湿你咀嚼国殇的愁肠。

你把谗言砸得粉身碎骨,不让一滴浑浊之水流进抒情的诗行;你以惠芷芬芳充血喉咙,让呐喊的火焰点燃潮湿的情殇。

香草解除心焦,《离骚》拯救灵魂。

美蕙拯救肉体,苍蒲斩掉妖魔。

一株桔树,亭亭玉立于屈氏庄园,缕缕清香,溶进江水深处,润泽两千多年里的亿万童心、青春、夕阳、梦想、追求与志向。

一首颂歌,跌宕悠扬于岁月长廊,浩浩荡荡,激情奔涌至今,唱响千古绝唱中的传说、故事、文学、智慧、文明与精神。

这是三闾大夫童年生活的家园么?香溪河畔,一江碧水,清洗双眸,碧绿童心。这是香草美人童心诗意的家园么?古朴淡雅,修竹幽静,桂梅连枝,桔林成荫。

一颗童心,纯净着膜拜的桔树。

一朵桔花,芬芳着长大的童年。

一颗诗心,清淡着洁白的桔魂。

一棵桔树,站立着美人的精神。

有些历史传说是令人回忆的。比如中国神话中的盘古、女娲、夸父、吴刚、嫦娥、悟空……;有些历史灯盏是令人铭记的。像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

有些历史诗人与文人是令人怀念的。

像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范仲淹、李清照……

怀念屈原,有时我们怀念矗立灵魂深处的美人风骨,有时我们阅读千百年诗魂不衰的香草作品。

我,一个千年之后的写诗汉子,对诞生于高洁灵魂的诗歌,我只能一生守望。

用诗歌放逐我的灵魂,感受美人香草《离骚》的崇高、《九歌》的纯洁与《天问》的伟大,也感受自古以来人世间的卑鄙、渺小、庸俗与丑陋。

怀念使头颅有了墓铭志,铭记使灵魂长上哲学与诗歌的翅膀。我们在回忆、怀念与铭记中感受自己和世界。

五月,撑起永恒的怀念,等待魂兮归来!

好了,这封信写得有点长,该停笔了。

祝娴儿端午节収获多多!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