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整合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媒介即是信息”的观点,对于电影的概念而言是最好的写照。每一种新的传播渠道的出现,都给电影增添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含义。如,“胶片摄制+影院放映”这一传统的电影传播流程被电视的出现所打破,有了电视电影这样不同于传统电影的拍摄手段,影院的影响力让位于电视这一后起的大众媒介渠道。再往后,录象、VCD、DVD等的出现,更是丰富了电影的传播渠道形式。正如J.莫纳科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怎样看电影》一书中所说的:“时至今日应当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统一体的组成部分,我们确实需要一个能够包括影片与录像带的新词汇。……从现在起,‘电影’成了一个尚无新名称的、包括艺术与技术而组成的行业,姑且名之为‘电影电视’吧。”[1]
具体从好莱坞的市场情况来看。1980年,从剧院发行和放映的收入(包括美国国内和海外)占好莱坞制片厂年收入的76%,但是1990年,这些收入只占好莱坞制片厂年收入的32%。相比之下,同一时期收费电视的收入则从4.8%上升到9%,录像带的收入更是从1%上升到45%。[2]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传播渠道之间的整合。特别是网络的普及,除了出现网络电影这样新的电影制作方式外,网络更是提供了一条有更大范围的电影传播渠道。“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当数字化技术介入娱乐媒体之后,开始打破传统媒体的界限,出现电影、电视、激光视盘、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传播方式交互并存的趋势。尤其对电影艺术来说,数字化意味着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极大地影响了电影从创作生产到发行放映的各个环节,正在改变并将彻底改变传统电影业的面貌。…………在数字时代,任何形式的信息一经数字化,就被整合为统一的数字化信息,进而打破不同媒体之间固有的壁垒。数字化整合并不意味着电影媒介的消解,但却使电影的内涵与外延有了重新界定的必要。”[3]
对于媒介渠道整合趋势下电影的各种变化,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严格意义上的实证探讨[4],许多基础性问题没有比较清楚的掌握。如当前人们还看电影吗?有多少比例的人在看?是什么样的人在看?电影还是一种独立的传播媒介吗?在传播渠道的整合中,人们是通过哪些渠道来接触电影的?在当前电影的角色转换中,人们是从哪些角度来评价电影的?等等。由此,本次研究首次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研究问题一:当前受众接触电影的基本情况?
这是了解当前电影状况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电影究竟有多大的传播人群?这些人群接触电影的数量是多还是少?接触电影的数量是否有性别、地域等的差异?
研究问题二:电影的传播渠道方式是一种什么样的现实情况?
本次研究对于电影的整个传播渠道模式进行了整理,分析框架表示如下:
研究问题三:当前受众评价一部电影的主要指标是哪些?评价量表的维度构成是怎么样的?
虽然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影理论研究的理论模式从传统的艺术哲学、美学理论转向结构主义和语言学。[5]同样地,我国学者的研究基本是在这些学科范围来开展的。而很少从传播学、社会学角度来进行探讨。其中对于文本的研究几乎都是以研究者个人的学术框架来进行的解读,有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但电影只有在与观众的相互传与受的关系之中才能产生意义,也就是说要解读电影文本的意义,最终是需要从观众的角度来展开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正如老一辈学者钟惦非老先生在五十年就前说过的:“最主要是电影与观众的关系,丢掉这一个,便丢掉了一切。”[6]
对于电影的文本分析,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从观众角度来分析的评价量表,即观众究竟是从哪些角度来评价电影的?由于没有可资借鉴的分析模式,本次研究试图做一个探索性的分析,建立一个电影评价的基本量表。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北京地区的大学生,以期通过对这个群体的考察来对问题有一个探索性的研究。
首先,在研究前期对北京师范大学二年级300位本科生进行了开放问卷的调查,问题是:
1、最近半年来你看过什么电影?
2、你对一部好电影的评价标准主要有哪些?
通过对学生回答问卷的分析整理和结合文献梳理后,再设计正式的调查问卷。
其次,正式调查选取了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四校本科生作为抽样对象,以班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有效样本为847人份。调查时间为2005年9月20日——28日。
具体的样本构成情况为:性别构成
类别比例
男40.6%
女59.4%
合计100%
专业构成
类别比例
理科30.6%
工科18.5%
人文社会学科50.9%
合计100%
被调查对象来自的地区分布
地区百分比
东北(辽、吉、黑)12.17%
北部沿海(京、津、冀、鲁)20.53%
东部沿海(沪、苏、浙)6.44%
南部沿海(闽、粤、海)7.28%
中部黄河流域(豫、晋)8.35%
中部长江流域(鄂、湘、赣、皖)16.11%
西南(川、贵、云、桂、藏、渝)17.54%
西北(陕、甘、青、蒙、新、宁)9.07%
港澳台1.07%
留学生1.43%
合计100%
三、研究结果
(一)电影的接触情况: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对电影有接触,在一个月内平均看电影的次数是5.74部。工科专业的学生看电影数量少。
本次调查首先考察当前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情况,提问:“最近一个月来,你通过电影院、电脑、电视等各种渠道看过的电影数量总共有多少部?”调查发现,电影接触的规模很大,有91.3%的人在一个月内看过一部或以上的电影,平均接触电影为5.74部。(具体的数量分布参见表1)
表1最近一个月来,通过电影院、电脑、电视等各种渠道看过的电影数量情况看电影数量比例
没有看过一部8.7%
1——2部22.3%
3——5部36.3%
6——10部23.4%
11以上部9.3%
合计l100%
进一步考察大学生的性别、来自的地域、专业等变量对看电影数量的影响。将最近一个月看电影的数量作为因变量,性别、来自地域、专业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在分析之间,将这些变量的类别转换为一个个的虚拟变量。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看电影的数量只受到是否是工学专业的影响,即越是工学学生,看电影的数量越少(参见下表)。性别、来自地域等类别的变量以及理科、人文社会学科对看电影的数量均没有影响。
表2看电影数量与工科专业的回归分析最近一个月来,通过电影院、电脑、电视等各种渠道看过的电影数量
BStd.ErrorBetatSig.
工学-2.7520.638-0.169-4.3160.000
(二)电影的传播渠道
对于电影的传播渠道,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电影的观看渠道,二是电影的了解渠道。
1、观看渠道:电脑是电影最大的一个传播终端,占了七成的份额;其次是电视,有两成多的比例;电影院只占传播渠道7.17%的份额。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接触电影,并且看电影的频率较高。那么,紧接着的问题是这些群体是通过什么传播渠道来接触电影的——是传统的电影院,还是其他的传播渠道?各种传播渠道之间的比例是怎么样的?由此,本次调查设计了问题:“以你最近看的一部电影为例,你是通过下面的哪一种方式看的?”,通过一个截面来考察各个传播渠道之间的比例情况。
数据统计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电脑是最大的电影传播终端,达到七成比例的人是通过电脑来看电影的。其中,“通过网络下载在电脑上看的”最多,有46.83%,通过“使用VCD、DVD在电脑上看的”有23.30%。电视作为传播终端有两成多的份额,即通过电视节目来看的有14.22%,“使用VCD、DVD在电视机上看的”有6.21%。而通过电影院来看的只有7.17%。(具体参见表2)
表3以你最近看的一部电影为例,你是通过下面的哪一种方式看的?看电影方式比例
通过网络下载在电脑上看的46.83%
使用VCD、DVD在电脑上看的23.30%
电视节目14.22%
电影院7.17%
使用VCD、DVD在电视机上看的6.21%
录像2.27%
合计100.00%
2、了解电影资讯的渠道:电影的宣传资讯会较大程度影响受众对影片的选择;网络、电视是大学生群体最大的两个了解电影资讯的渠道,人际传播和杂志超过了报纸的比例。
大学生受众是否会受到电影资讯的影响,调查发现,只有一成的人认为电影没有、或者很小影响到对影片的选择;有近一半的人认为有一些影响;而认为比较大、很大的人占了四成多。(具体参见表3)
表4你看的电影资讯是否会影响到你对影片的选择?(单选)资讯影响
类别比例
没有4.39%
很小6.41%
有一些47.21%
比较大28.59%
很大13.40%
Total100%
进一步来看,大学生群体是通过哪些传播渠道来了解电影资讯的。在所列的大众传播、网络、人际传播、海报等各个渠道类别中,网络和电视是最多的两个渠道,其次是人际传播,而报纸排在杂志后面,广播是最小的一个电影资讯了解渠道。(具体参见表4)
表5你通常是通过哪些渠道来了解最新的电影资讯的?(可以多选)了解渠道(可以多选)比例
网络58%
电视49.50%
认识的人37.70%
杂志35.60%
报纸29%
电影海报28.70%
广播11.30%
一般不关注这方面的信息6%
[page_break]
(三)电影的评价量表
对于好电影的评价,受众是从哪些维度来评价的,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实证探讨的量表。本次研究试图建立一个探索性的电影评价量表。
首先,对北师大本科二年级的三百位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开放式的调查:你对一部好电影的评价标准主要有哪些?根据这次质化调查结果,归纳了十五个方面:名演员、演员的演技要强、名导演、主题有思想性、题材新颖、内容健康、有幽默感、能让人受益、反映现实生活、情节紧凑,不拖沓、情节设置有悬念、比较容易看懂、摄影的视觉效果、音乐优美、道具/服装/场景等精美。
其次,对质化调查归纳的十五个方面进行五分量表的北京大学生调查。
第三,对调查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发现,“演员的演技要强”和“反映现实生活”两个变量的共同度低于可接受水平,分别只有0.398和0.393(参见下表5);并且在因素负荷矩阵中,两个变量分别在两个因子中的负荷值都在0.4左右。本研究的量表建构将这两个变量删除。
第四,在删除“演员的演技要强”和“反映现实生活”两个变量后,对其余的十三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四个因素,累积贡献率为61.928%,MSA为0.795。(具体参见下表6)
第五,根据上面的因素分析结果,可知大学生对电影是从四个维度来进行评价的,本次研究从这四个维度来建立电影的评价量表:电影评价量表评价维度构成指标
维度一主题的正面意义主题有思想性
能让人受益
内容健康
题材新颖
维度二情节设置的可看性情节设置有悬念
有幽默感
比较容易看懂
情节紧凑,不拖沓
维度三音乐画面效果音乐优美
摄影的视觉效果好
道具\服装\场景等精美
维度四演导阵容名演员
名导演
四、研究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
首先,虽然调查显示电影的接触规模和接触量都很高,但电影已经不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电影——一种独立的大众传播媒介。以拉斯维尔的五W模式来看电影在整个传播链条中的位置的话,电影作为一种渠道载体的特性已经变得十分的微弱,而成为了一个单纯内容产品的趋势则非常的明显。也就是说,电影在整个传播体系中的位置与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一样,只是成为了传播链条上的一个内容环节,而象报纸、杂志、电视一样作为独立的一种传播形式的现实意义已经非常的弱化。
电影渠道特性的弱化还将继续受到各种新技术发展的冲击。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群体最大的电影接触渠道,既是最大的看电影的渠道,也是最大的了解电影资讯的渠道。而随着网络向社会的普及、数字电视的推广、手机电视的出现等等,电影面临的现实是其媒介载体形态正在加速的丧失,只是成其为一种在其他媒介渠道上播出的艺术形式、娱乐产品。
传播渠道的变化,电影作为视觉艺术面临了新的课题,如多数观众的电影消费由大画面变为了小画面,由专门时间的电影院消费变为了不确定时间的消费,由公共空间的消费转向了私人场所的消费,观众消费渠道的多元化,等等,这些变化状况与走向都需要进一步的实证探讨。
其次,文献分析可发现,学者们对于电影好坏的文本研究有非常多的说法,每一种说法都有自身的一套分析维度。重要的是这些维度究竟是不是观众所理解的维度,这是决定分析是否有意义的关键。
本次研究试图在这点上作出一些探索性的工作。研究发现评价量表的结构显示为四个维度:主题的正面意义、情节设置的可看性、音乐画面效果、演导阵容。
对于本次研究建构的评价量表,至少在两个方面需要作进一步的工作。一是这次研究没有前面的同类研究可以借鉴,而只是在大学生中进行的调查,量表的设计可能存在缺陷,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完善量表。二是可以进一步探讨量表各维度对一些电影消费意识的影响关系,或者探讨一些自变量对量表各维度的影响情况等。
主要参考文献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陈犀禾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版
钟大丰等主编《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版
J·莫纳科《怎样看电影》,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大众电影》、《现代传播》、《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当代电影》、《电影艺术》、
《世界电影》、《银幕财经》最近三年的各期
附:在我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电影电视导演中,大学生最喜欢的一个导演(单选)最喜欢的导演最喜欢的导演
排序姓名中选百分比排序姓名中选百分比
1冯小刚32.416陆川0.85
2周星驰17.7417侯孝贤0.61
3张艺谋11.6918谢飞0.49
4徐克5.619许鞍华0.49
5陈凯歌4.7520王晶0.49
6杜琪峰3.5321郑洞天0.37
7李少红3.1722吴子牛0.37
8姜文2.9223张扬0.37
9冯小宁2.6824王小帅0.37
10尔东升2.5625徐静蕾0.12
11李安2.4426叶京0.12
12谢晋1.7327蔡明亮0.12
13王家卫1.4628刘伟强0.12
14彭浩翔1.2229张元0.12
15田壮壮1.1
Total100.00
注释:
[1]J.莫纳科《怎样看电影》,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39页
[2]数据资料转自《银幕财经》,1993年5月5日
[3]李亦中《中国数码影视的现状及发展机遇》,中华传媒网
[4]笔者查阅了最近二——三年的国内主要电影学术刊物,只有少数几次小样本的随意拦访,没有基本的抽样方法和严格的推论意义。
摘要:2004年9月,COSO委员会正式颁布了新的COSO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在对此报告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二是內部审计与风险管理。通过比较认为,首先,企业风险管理与內部控制同样是一个程序,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变化之中.两者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实现最佳效果;其次,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是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结果。內部控制向风险管理领域扩展,对內部审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集中体现在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的产生。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內部控制;內部审计
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提出
2004年,美国Treadway委员会下属赞助委员会(COSO)在内部控制框架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RiskManagement,ERM)的概念,使内部控制的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COSO这样定义企业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的影响,包括内部控制及其在战略和整个公司的应用.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证。COSO认为,ERM为公司董事会提供了有关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信息,并进一步提出企业风险管理由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辨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以及监督等8个方面组成。
1.内部环境(InternalEnvironment)。企业的内部环境是其他所有风险管理要素的基础,为其他要素提供规则和结构,也为ERM的其他组成因素提供了框架。其别是管理当局的风险偏好,决定了公司对可能出现的预料之外的事件的态度,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必须明确战略及其执行过程中的风险和回报。
2.目标设定(ObjectiveSetting)。即管理层必须基于目标来识别成功的潜在因素。根据企业确定的任务或预期,管理者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选择战略并确定其他与之相关的目标并在企业内层层分解和落实。其中,其他相关目标是指除战略目标之外的其他目标,其制定应与企业的战略相联系。管理者必须首先确定企业的目标。才能够确定对目标的实现有潜在影响的事项,而企业风险管理就是提供给企业管理者一个适当的过程,既能够帮助制定企业的目标,又能够将目标与企业的任务或预期联系在一起,并且保证制定的目标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相一致。
3.事件辨别(EventIdentification)。在对企业目标、战略和计划以及对企业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企业风险管理要求辨别可能对实现公司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所有重要情况或事件,事件辨别的基础是将可能的风险与环境进行对比。这一步要求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尽可能地了解企业当前或将来的环境和经营情况。
4.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一般用可能性(概率)和影响结果两个维度度量风险,前者是一定的负面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后者是假设事件发生,对经营、财务报告以及战略产生影响的可能结果,潜在影响一般以对经营、数量、金钱损失以及战略目标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定性、定量以及相结合的方法,若可以获取充足的数据,一般采用定量的评估方法;若潜在的可能性及影响结果都较小,或者无法获得数据,则一般采取定性的评估方法。
5.风险反应(RiskResponse)。企业对每一个重要的风险及其对应的回报进行评价和平衡,结果取决于成本效益分析以及企业的风险偏好。而平衡的反应包括接受、规避或缓和这些风险,后者又包括风险分离、风险转换或者减少(包括通过控制活动)等形式。风险反应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整体重要组成部分。
6.控制活动(ControlActivities)。控制活动是管理当局设计的政策和程序,为执行特定的风险缓和反应提供合理保证。控制活动包括在整个组织中使用的批准、授权、注销、确认、观察、查证以及对经营业绩复核、资产安全、职责分离等方法。
7.信息和交流(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风险辨别、评估、反应和控制活动在组织的各个水平层次上产生有关风险的信息,与财务信息一样,风险信息必须以一定的形式和框架进行交流,使员工、管理层以及董事履行各自的责任。风险评估的信息系统可以产生定期或“例外基础”的时时报告,报告使用趋势指标、业绩矩阵及运营或财务成果的形式,这些报告能够引导出及时的决策。在公司层次,必须对各种数据和信息流进行加工,形成关于公司风险组合轮廓的统一观点,以利于交流。通常存在自上而下式、平行式和自下而上式三种有效的交流形式。自上而下式是管理当局向员工传递风险信息;平行式是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自下而上式是一线员工向管理层汇报风险信息。员工的风险信息交流方面的意识是风险管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鼓励员工就其意识到的重要风险与管理层进行交流,管理当局应当重视员工的意见。
8.监督(Monitor)。与内部控制一样,企业应通过持续的监督和独立的评价活动,监督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持续监督以日常经营中发生的事件和交易为对象,包括管理当局和专门的监督人员的活动。独立评价一般以定期检查计划为基础,或者以日常监督中发现的意外为起点,由于在独立调查、风险评估和报告方面具备能力、技巧和经验,内部审计师是提供独立评价的合适人选。
二、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
自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框架》报告(简称COSO报告)以来,该内部控制框架已经被世界上许多企业所采用,但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对内部控制框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强调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应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相结合。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就是在1992年的研究成果——《内部控制框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SOX法案》在报告方面的要求,进行扩展研究得到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采用了1992年内部控制框架定义的模式,认为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同样是一个程序,它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变化之中,以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
企业风险管理除包括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之外,还增加了战略目标,并扩大了报告目标的范畴。内部控制框架将企业的目标分为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现行法规的遵循。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也包含三个类似的目标,但是比内部控制框架增加了一个目标——战略目标。该目标的层次比其他三个目标更高。企业的风险管理在应用于实现企业其他三类目标的过程中,也应用于企业的战略制定阶段。
另外,企业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除了包括内部控制的全部5个要素之外,还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辨别和风险反应三个要素,由于对象不同,风险管理更加针对组织面临的“风险”,增加这三个要素,拓展了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因此,风险管理框架建立在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框架则是企业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很早就引发了人们的关注,经过长期的争论和实践,人们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认识到将两者关系隔离的分析方法是不可取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只有相融合,才能实现最佳效果。COSO企业风险管理概念的提出,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大大地向前推动了一步,这种融合必将极大地推进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发展。
三、风险管理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内部控制向风险管理领域扩展,对内部审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的产生。由于各国实务各不相同,尚未形成统一的最佳做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目前还没有标准的风险基础审计定义,IIA的职业问题委员会认为,风险基础审计关注的焦点是组织对所面临影响其目标实现的风险作出的反应,与其他形式的审计不同,这种审计的出发点是风险,而非控制,其目的在于为风险管理提供独立保证,并在必要时加以引导和改进,审计业务的范围和优先次序应由组织所面临的风险所决定。
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风险基础内部审计不仅关注风险管理,同时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针对风险管理功能,设立一个分部,配置一位风险经理,内部审计人员建立风险评估模式,内部审计工作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审计工作根植于以未来为导向的风险分析。
第二,内部审计的方法不再是强调确认和测试控制的完整性,而是强调确认经营风险并测试这些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由交易事项和对政策的遵循,转变为对目标、战略和风险管理程序的关注,“控制是否适当且有效”虽然仍被关注,但已不是关键。
第三,内部审计的反应方式不再是反应式的、事后的、不连续的监控,从以交易为基础转变为以过程为基础,对组织战略计划的创新也由观察者转变为参与者。
准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基本态度和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首要的是教师在教学理念的定位上要坚持三个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导向准确、把握准绳、坚守准则。始终坚持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思政课是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课程,表面看来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主要体现的是知识的准确和逻辑的完整,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名称已经明晰了课程的性质,即理论性、政治性、思想性,其中政治性是前提,理论性是桥梁,思想性则是目的,思想的核心是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政课追求的最高境界。教材知识体系因其内在的价值观的支撑和价值导向,本身就是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资源,要依托并发掘教材,只有把知识与价值观念对接,才能在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价值评价能力。教师只有在教学理念上认定这一导向,才能在教学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才有传播优势和权威解释权,才会在增强理论自信的同时做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例如,《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运用正确的哲学思维方法,只有运用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坚持理性思维,才能看清形势,指导教学。《纲要》、《概论》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是附加的偶然的内容,而是其教学内容本身,是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现代表达和中国形态,要把它作为核心内容统领全部课堂教学。准确把握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站在人的本质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这个高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肯定人、确证人,生成人的现实性本质。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又使人不断超越、否定现实,从而使人的本质具有理想性特征。还要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是体现了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立足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的实际水平,使之真正变为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接受和履行的东西,从而发挥引导、规范和调节人们行为的作用,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的健康有序,另一方面,又是中华民族美好明天的愿景。思政课教师必须清楚,培养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立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要与国际接轨,更要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图景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信息社会、开放的时代,高校思政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是技术的,还是文化的、思想的,更是意识形态的,信仰危机的实质是价值危机。把握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这一教学准则,才能在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做到依托教材而不限于教材,不回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即注重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规范性又彰显其超越性。努力贯彻宏观与微观相交织的原则。教材内容是核心价值观科学性的源泉,价值观教育需要系统深入的认知作为思想基础,如果弱化系统的知识体系,只强调价值导向,学生就会觉得这不是一门科学,如果弱化价值性,就起不到引领作用。宏观就是指注重诸价值共有的精神实质,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于教、融于课程体系,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其内在跃动的灵魂。在完整的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框架内,价值观才能在其中发酵,才能逻辑连贯、脉络清晰。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核心价值观不会在讲述的过程中被削减弱化。微观上,思政课的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个年级的学生特征制约着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同的课程应有不同的内容;不同年级的同一内容也应有不同的程度,只有具体细致的安排,才能重点突出,才能寻找到教材、学生和价值观教育的最高契合度。教学中坚守这一准绳,才能做到宏观上总体统筹,微观上细化运作,核心价值观才能入脑入心,才能转化为大学生的人生信仰。
二、教学内容
讲得明教学内容是对教材的二次创造和加工,这种创造和加工是根据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实现教学过程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谋篇布局,从观念体系、知识体系向学生的价值取向、信仰追求和自觉行动有效转化,达到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并切实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指引和精神力量。这一目标的基础是做到两个契合,使教学内容呈现观念明晰、事理明达、是非明鉴。核心价值观同大学生的实际相契合。学生对思政课是否有学习兴趣与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有直接的关系。思政课的实效不理想,问题的症结是知识没有转化成学生的价值观念,头脑中没有价值观念的支撑,自然就缺少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法去应对日益复杂的现实生活。价值观的教学具有根本的目的性,人的社会化主要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化。青年阶段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统一关系最激烈的时期,在表现出自主性和理智性的同时,还存在不稳定性,表面性、功利性和矛盾性,面对大量信息时,选择和甄别往往不知所措,产生迷茫与困惑,选择就会跟随当下的社会流行观念。核心价值观指明了作为个体的理想生活方式和目标追求,其形成是一个塑造人格,教化人心的过程,基本的力量来自大学生个人对基本价值的认同与信仰。首先,从学生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和思想特点,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从他们所思所想中寻找正能量,提升对价值观的理解认同,让价值观为现实生活的主要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思路。其次,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把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成长、发展联系起来,使价值观真正作为学生在生活中面对各种选择判断过程中的标准,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核心价值观对于人生历程的价值,体验到核心价值观的强大逻辑力量、实践力量和物质力量。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热点相契合。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反映了制度的性质,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图景和精神追求,必然会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当代中国正处在大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市场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大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时空中进行。社会经济结构重构,阶层分化,阶级归宿感淡化,原有的单一的价值理念与模式被打破,必然引起价值重估,各种思想和思潮的激荡、冲击人的思想。人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热点问题大量出现,其形态多样。首先,教学中要把重大的理论问题、学生关心、疑惑的社会热点问题同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核心价值观紧密契合,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进行全面、客观、理性的分析,特别是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存在的负面影响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理论必须回答这些重大问题才能站得住脚,也才能为学生提供指导,并因之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其次,要突出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既不回避西方的市场、民主、自由,更要弘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的中华传统价值观。让学生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三、教学方法
1.企业是一个鲜活的有机体,既有各种硬件构成的躯体,又有一套精神理念软件组成的灵魂,那就是团队精神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没有凝聚力,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无航向的泛舟,企业的目标就不会被职工所认同,企业就不会发展。所以企业要经常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当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企”字没有人,就只剩“止”字,光“止”了企业怎么发展。只有留住人,“企”字才不会失去“人”,企业只有人才能发展,只有团队精神才能发展壮大。所以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关心职工,培植职工的满意度、忠诚度,激励职工爱岗敬业,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才是企业真正的内涵。
2.有效的经营管理体制的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长效发展的根基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生存压力的增加,企业经营方式的健全和完善为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保障,健全的经营管理机制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有了健全的经营管理体制,企业才能明确自己的经营方向,进而采取适当地方式制定相应的措施,按照公司发展思路的要求,调整组织结构,发挥资源优势,从而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实现公司健康的发展。
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在管理、战略、管理、技术、人才等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内部资源、知识、技术的不断积累,整合和完善的过程。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要想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首先应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措施,其次,应具有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用人机制,最后,企业还应具有良好的组织构架、运作流程、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协调能力。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只有深刻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并在企业发展战略、运营机制上采用当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技术、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等,加快信息化步伐,提高信息化成就,从而加快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组织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信息化,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并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2.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提高核心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已成为了当今企业界的共识,但在如何营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却是见仁见智,如有的企业界定“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是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等,虽说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很多,但经过实践证明,管理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决定企业盈亏的便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能力与水平,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正是靠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创新意识,敢为人先的理念和气魄,而在战略决策、制度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而使得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从而在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一直处于竞争中的佼佼者。
三、结语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企业竞争力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要获得生存发展,关键是保持自己持续的竞争能力。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相继投资信息技术。而同样的信息技术却给企业带来不一样的投资效果,倍受重视的信息技术是否是企业竞争力资源,对之该抱以怎样的态度等讨论显得十分必要。
一、企业竞争力
竞争强调资源的有限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普遍存在。企业依靠市场资源和市场需求存在。为在多变的环境中求得竞争制胜企业必须获得和保持持续性竞争力。
1.企业竞争力理论学派。按形成机理不同分为三个理论派别:(1)市场结构理论学派,认为产业吸引力是企业赢利的主要因素,市场进入障碍决定企业是否具有持久竞争优势,该重点依据产业结构而非企业内部因素来选择进入市场的战略。(2)资源基础理论学派,侧重从企业资源及其差异性出发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认为只有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易模仿性和非替代性的资源才能作为企业竞争力资源。(3)企业能力理论学派,侧重于企业的内部因素研究,认为单独的资源不具有意义,资源间的动态联系、强调资源整合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2.企业竞争力资源的特征。笔者认为企业竞争力资源该具备以下特征(1)经济性。预计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若付出成本高于预期收入,甚至从可行性上看成本无限大则是不经济。(2)独特性,具有区别与其他资源的特点,且具有进入壁垒不易被取代。(3)积累性,要求企业竞争力资源具有时间、知识、能力积累性。(4)动态性,强调确认不是一蹴而就,影响确认因素很多,要有与环境相动态适应的特制。(5)整和协调性,与其他资源相联系的,而非孤岛,它应该在与其他的资源的协调整和中发挥作用。
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是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搜集技术是后续活动的前提,它使信息搜集更简洁、人性、低成本,结果更全、准,信息格式更多样化。信息传输技术缩短了信息的空间距离,满足了移动通讯、大宽带等需求。信息存储技术是指与信息存储相关的一系列技术,它缩短了信息的时间距离。质、量和速是其追求的技术目标。信息处理技术基于上述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在准确、高效、智能等方面有要求。有最灵活的实践应用。
一定量信息的存在是信息技术各方面存在的前提。否则信息技术的存在也是无米之炊、形同虚设。
三、企业竞争力和信息技术的关系
1.信息技术的积极效应。大量信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同时也对信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了企业获取有用信息的成本;企业内外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信息系统性的整和、协调能力要求也日渐提高。企业急需拓展信息能力而信息技术可极大的提高企业的信息能力。国际数据中心2004年研究报告显示,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70%,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到10到15倍以上。福特利用网络技术,使票据审核从2周缩短到2小时,相关人员缩减到30%。管理咨询中也兴起了IT咨询,把信息技术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应用方面,认为信息技术可提高企业竞争力。
2.信息技术不是企业竞争力资源。随着对信息技术期望值和投资效益差距的呈现及经济学家发现信息技术和企业竞争力之间无相关性或者负相关性,实践和理论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美国学术界提出了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ParadoxofInformationTechnology),该概念描述了信息技术投资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预期与实际作用之间不一致的现象。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特点注定了它不能成为企业竞争力资源:它广泛渗入到各行各业,其飞速跨越式发展的特点不具有积累性;其获得成本越来越低,应用很容易被效仿,故难具独特性;其投入具有高风险,不能100%保证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其也不具有确定经济性。
3.正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虽不可被神化,但其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不可磨灭。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位既可以避免高风险的盲目的IT投资,也可以避免IT投资是成本转移效应、随机效应等错误判断。所以,首先该认识到信息技术不可视为企业竞争力资源;其次,是广义的信息资源而不是信息技术才促成企业竞争力。信息技术只是方法和手段,它依附于信息资源存在。
综上,企业可参考从以下几点来定位信息技术,正确定位和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1.明确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正确判断企业竞争力资源。信息技术只是针对信息的一个方法、手段,它以存在需要处理的一定量信息为存在前提。信息资源而不是信息技术是企业的竞争力资源,不可盲目技术制胜论。
2.注重企业信息能力的培养。同样的信息技术却给不同的企业带来不同的投资结果,差异在于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同。
3.IT外包。既然信息技术不是企业竞争力资源,则不存在独特性的问题。可对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再造等非企业核心能力的业务进行外包。
4.加强信息整和协调的观念。企业引入信息技术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明确引入某资源的目的,引入信息技术所追求的是它能达到的信息效果、价值。
5.管理制度。若将信息技术看做硬件环境,那么还需要管理制度这一软件的配合。若仅依靠员工主动性难以收到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为了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尤其是语文教学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笔者于2012年5月对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一二年级在校生做了问卷调查,样本总量为94个。下面着重关注几个问题:一是语文重要性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非常重要的占39.4%,比较重要的占59.6%,总计占99%,可见语文的重要性还是不言而喻的。90.4%的学生认为在高职开设语文课程是非常必要或必要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该题为多选题):40.4%的学生认为高职语文可以增加语言实践机会,39.4%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语文学习了解更多人文精神,30.9%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加阅读文学作品的机会,28.7%的学生认为可以帮助提高汉语应用水平,55.3%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对旅游专业能力培养帮助很大,41.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语文学科功能的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目标培养相契合,语文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二是能力培养问题。对于从事旅游管理最重要的能力,89.4%的学生认为是理解与交流能力;在“你认为自己目前哪项语文能力比较欠缺”一题中,54.3%的学生选择口头表达能力,45.7%的学生选择写作能力,只有16%的学生选择阅读能力。
从两者相较看来,旅游管理专业最重要的能力却是学生目前最欠缺的能力,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三是课程改革问题。有54.3%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强语文与专业的融合度,47.9%的学生赞同教学方法多样化,44.7%的学生认为教材的实用性应增强。在旅游管理专业语文课程内容方面,79.8%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旅游口语交流训练,54.3%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旅游文学常识。对于语文和专业教学,前者有61.7%的学生认为要增加训练机会,后者则有69.1%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要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这与麦可思调查报告提出的存在问题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不管语文还是专业教学,实践环节都是弱项,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实践环节必须大大加强。
二、高职语文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有机整合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语文的联系最为紧密,很多核心能力培养都离不开语文的支撑。但是,就高职语文的现状来说,通用型的教材、传统的教学模式、茫然低迷的语文教师等,把高职语文渐渐地推入了死胡同。要想改变尴尬的处境,在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主动融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以就业为导向,为专业服务是高职语文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趋势。基于麦可思的调查报告以及校内对旅游管理专业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与专业相融合;二是增加实践训练。本文拟从旅游管理专业入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就语文课程与专业整合提供一些思路。
(一)课程整合陶行知先生认为:“职业课程之配置,须以充分生利为标准。事之可附者附教之,事之可兼者兼教之,根据此旨以联络各课。是为充分生利之课程。”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充分生利”即要树立“生利”之理念,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改变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所学、所知、所能与社会环境尤其是岗位需求实现最大限度的对接。因此,高职语文和旅游管理专业整合的基本思路可以作如下概括:紧紧围绕旅游管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通过将语文教学和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与专业考证相结合,寓语文课程于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寓职业能力培养于语文课程教学之中,开发符合现代职教理念的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以行动为导向、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式课程,注重实践训练,强化旅游人文渗透,使语文课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岗位平台课程,发挥类似于专业基础课的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教材整合统观高职现用的语文教材,主要以经典文学作品选读为主,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人文熏陶、陶冶情操的作用,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一无针对性,二无实用性。本校旅游管理专业问卷调查中一项关于“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原因”,有31.9%的学生认为教材没有新意,52.1%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陈旧,18.1%的学生认为对专业没有帮助。再看旅游管理专业的《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技能》以及导游考证实训等课程内容,其中涉及很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这些可以成为教材整合的基础。
教材整合可以挖掘语文现有教材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找准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相关度高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将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纳入到语文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实现语文教学与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对接。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需要,把语文内容以及上述的专业课程相关内容化整为零,打破传统模式的课程组织方式,将纵向的学科体系变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横向课程结构,从岗位需求和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提炼、重组后,再适当糅以地方旅游资源文化等内容,按照认知规律编排内容体例,形成集旅游文学、旅游考证、旅游能力训练、旅游应用写作等于一身的内容实际,实践性强的旅游管理专业语文教材。语文课程与专业合二为一,充分体现旅游专业语文课程的专业化和唯一性,贴近岗位需要,强化能力训练,突出职业特色。
(三)实践整合高职语文与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课程整合,除了教学内容的相互融合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强课程的实践性。无论从麦可思公司的跟踪调查情况来看,还是从我们校内旅游管理专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加强实践环节是首要任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分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主要以考导游资格证书为重点进行一系列的能力训练,校外实践则重岗位适应和职业能力提升。旅游管理的职业能力,例如景点讲解能力、导游能力、旅游审美能力、旅游应用文写作能力、旅游产品的整合、开发、销售能力等几乎都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因此加强语文课程的实践训练能有效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高职语文可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和岗位情境,按照技能训练的特点构建项目式课程,设置如景点导游讲解、岗位临时语境的交流和沟通、旅游产品的推销等等着重口语交际的训练,尤其在项目设计上,完全可以与上岗证书融合,与岗位实际融合,努力使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相衔接,把语文课上到实训室、上到景点景区,上到企业单位,让学生们体会到学好语文就是学好专业,这样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师资整合语文课程改革的推动者和实施者是教师。让语文教师了解专业、深入专业,并结合专业需要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开展语文教学是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新的职教理念,了解职教改革的趋势,明确职教改革的方向,积极融入到专业建设和改革中去,使语文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发挥作用。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规划,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是适合的专业进行“转型”,在通识语文的基础上,开展专业语文的研究与实践,把自己塑造成“专业型”的语文老师,既懂得专业,又擅长语文,并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和专业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项目式课程的实施,推动学生语文能力向职业能力的快速转化。同时,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当看到语文教学在专业教学中所起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主动加强与语文教师沟通与交流,同时邀请语文老师参与到课程体系、教材开发、实训开展等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作用,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摘要: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中国的行政管理也颇受影响。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笔者的调查研究,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行政改革走向进行论述,希望能促进行政管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行政管理改革走向
王维安教授认为:金融危机是内部矛盾激化或外部冲击引起的金融体系动荡和混乱,在短期内迅速恶化金融指标并对实际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使管理当局处于紧张状态。从1979年日本进出口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开始,我国一直在积极的参与金融全球化,至今金融开放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我国已深深融入了金融全球化之中。所以这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本文主要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行政管理改革走向进行探讨,总结如下。
一、建立全国统一战线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社会的自治组织结构,培养社会的自治与自律能力,建立政府与社会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互动关系,建立全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包括国际组织、志愿者组织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体)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向善治目标转变的必经途径。因为:第三部门的生产和活动主要是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出于改善我国行政管理之目的,我们要加强对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特别是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共同的优势、经验、教训,取它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中依据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特殊国情,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
二、真正实现民主管理
公民参与管理是行政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公民不仅是各种公共服务的“消费者”,更是公共服务的监督者,必须在参与管理中实现自己的权利与价值。此外,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看,公民和低层公务员作为最直接、最了解公共需要、受金融危机影响最直接的群体,通过吸收他们参加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我们的公共行政改革应该考虑到强调包括专家、学者以及民众在内的各界的参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实现管理的民主化。要大力发展和支持政务公开制度建设等行政民主化的实践,逐步健全人民参与管理、监督公共行政的系统配套制度。
三、政府内部管理效率要提高
3.1加强行政管理机构改革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负面影响不置可否,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们应该转变政府职能,沿着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继续探索下去,以职能需要来设置、裁撤、增删政府机构。首先,要合理界定政府各部门职能,科学地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将一些职能相近的机构合并,减少过多地政府部门,以解决政府职能交叉重复、效率低下、多头管理的问题,提高行政效率。其次,要着力减少行政层级,发展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最新管理技术及信息技术(如电子政务)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再次,在机构设置上必须体现各级政府的功能特别。地方政府要根据其管理职能进行机构设置,没有必要与中央或上级机关严格对口,以免造成机构闲置、浪费资源的后果。最后,在调整职能、重设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组织立法,以保证机构的设立、变更、撤销和行政级别调整,都必须履行规范的法律程序,实现政府机构设置、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3.2政府绩效管理要深化
政府绩效管理是借鉴“新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西方各国在此领域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我国在政府绩效管理评估工作上才起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需要不断完善。首先,实现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制化。制度和法律是实行政府绩效评估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缺乏严格、统一的规则,可先考虑制定一个统一的绩效评估准则。在准则中对政府绩效评估的评估事项、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估程序和具体方法与工具做出规定,在此基础上以法律形式将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律化。这样可避免评估在实践中被折衷而失去其本质特征,出现有形无实的现象。其次,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是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的关键一步。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经验,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绩效管理:评估的操作方法不能太复杂,以免执行起来过于繁琐;将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促进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结果与奖惩挂钩。再次。将绩效评估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绩效评估工具来改进政府管理。如控制预算、改进政府工作等等。
3.3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要继续推进
“人力资源管理”是借鉴了工商企业的管理术语,对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公务员的管理。根据“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内容,我们应借鉴工商企业的人力管理方法,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首先,必须增强政府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改革要求政府官员增强服务意识和公共责任感,树立“顾客”观念,将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对公民的服务,公民就是“顾客”,提倡顾客导向、政府提供回应,满足公众(顾客)的要求和愿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其次,要严格贯彻《公务员法》,不断完善公务员的招聘、晋升、薪资、考核及培训制度,探讨新的、可行的激励方法。完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与绩效标准。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引进职业生涯计划,将绩效考核与公务员的晋升、薪资及培训环节联系起来;改革培训体系,展开培训需求调查,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以达到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公务员技能与素质的目的:改革和完善公务员的薪酬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将精神方面的奖惩制度与物质方面的奖惩制度相结合,借鉴工商管理实践经验,应适当加强对公务员的物质激励。
四、结语
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的行政管理改革要结合我国国情,敢于创新,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措施,从而保证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健康、稳步地前进。
参考文献:
管理型会计指的是以强化以及巩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并实现最大效益为目标,将工商行政管理活动作为对象,通过深度加工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财务信息,对工商行政管理过程提供预测、规划以及决策的会计模式。同核算型的会计比较而言,管理型的会计更可以满足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要求,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工作的侧重而言,管理型的会计主要是针对工商行政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难题进行分析,之后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意见,从而帮助其正确判断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标,让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处于最佳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型的会计可以为工商行政管理的管理人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第二,从工作的内容而言,管理型会计一方面可以根据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标对工商行政管理未来发展情况进行总体的规划以及控制,还需要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从而满足工商行政管理内部各个级别管理人员的需要。第三,从作用的时效而言,管理型的会计一方面要分析过去,另一方面还需要根据已有的财务信息预测并规划工商行政管理未来的发展,换言之管理型的会计需要横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三个不同的时态,同时规划未来有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质来说管理的型会计是一种经营型的会计。第四,从遵循原则而言,管理型的会计并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约束,因此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能够使用预测学、控制学以及目标管理等现代管理方法作参考,有着一定的前瞻性以及动态性。第五,从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而言,管理型会计需要做的工作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所以涉及问题更加复杂,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更深的专业造诣以及知识面,同时具备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方面的专业能力,因此需要复合型的高级会计人才担任。
二、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措施
1.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工商行政管理单位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合法以及真实可靠,这就要求工商行政管理会计工作人员严格根据《会计法》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以及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并且工商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带头学法守法,从而支持会计工作人员严格执法,履行《会计法》所赋予他们的职责。会计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工商行政管理会计工作不只有核算,而是需要涵盖到计划、预算、预测、监督控制以及考核的整个过程,需要彻底转变财务管理的理念,将工作指导思想转变为以效益为中心,同时财务管理作为手段,综合改善工商行政管理效益的途径上来。工商行政管理会计的出发点以及归宿点都围绕提高效益而展开。
2.健全财会监督机制。依据会计法规以及行业制度的要求,工商行政管理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方面的建设,从而建立并不断完善内部会计管理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第一是合理完善财务分析措施,改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状况。工商行政管理的内部管理人员通过分析能够及时了解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状况,从而准确找出影响单位财务状况以及工作成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工商行政管理的外部信息相关人员也能够了解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财务状况,从而作为衡量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业绩的一个依据,所以管理人员需要围绕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状况来捕捉最为关键的财务会计问题,适时进行定期以及专题财务分析,同时利用分析结果干预指导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活动。第二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预算制度。通过建立完善高效的预算管理机构,制定合理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协调工商行政管理内部各个部门的活动,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并且加强部门间的交流合作,能够降低成本开支从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第三是建立完善内部会计审计制度。工商行政管理单位要重视内部审计机构同财务会计机构独立原则,提高内审人员地位以及职责,强化对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活动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督管理。
摘要强化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首先,对实耗人工、实耗材料进行计量,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其次,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与施工预算进行核对,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1,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
项目经理部首先以中标“标书”为依据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对项目的特点和实施方法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并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制定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其次根据目标成本,以分部分项目工程实物工程量为基础,编制具体的分步实施的项目成本计划,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最后编制现场经费预算,进行分解后以责任成本的形式落实下去,为今后的成本控制和绩效考评提供依据。
2,施工实施期间的成本控制
强化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首先,对实耗人工、实耗材料进行计量,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其次,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与施工预算进行核对,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做好月度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正确计算月度成本,分析月度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对于盈亏比例异常的分项进行重点分析并查明原因,尽快加以纠正。在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责任成本的核算。即重新按责任部门或责任者归集成本费用,并与责任成本进行分析对比。
经常检查对外经济合同的履约情况。对项目部垫付分包单位的各项费用(试验费、水电费等)要注意办理结算。定期组织检查成本控制情况。发现成本差异偏高或偏低的情况,会同责任部门或责任者分析原因,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督促他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纠正差异。
3,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重视竣工验收工作及时办理工程结算,使工程项目顺利交付使用。有些工程一到竣工收尾阶段,就把主要施工力量抽调到其他在建工程,造成收尾工作拖拉,使施工阶段取得的经济效益逐步流失。有些按实结算的经济业务,往往在工程结算时容易遗漏。
因此,在办理工程结算以前,要求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核对。
指定保修工作的责任者,并责成保修责任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保修计划(包括费用计划),作为控制保修费用支出的依据。
3,1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有如下几种
3,1,1
以施工图预算控制支出
在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中,按施工图预算控制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体包括如下:
(1)人工费的控制。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签订劳务合同时,应将人工费单价定在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费以下(普工可略低一些),其余部分考虑用于定额外人工费和关键工序的奖励费。
(2)材料费的控制。按“量价分离”的方法计算工程造价,以投标价格来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材料消耗数量通过“限额领料单”控制。
(3)钢管脚手、钢模板等周转设备使用费的控制。施工图预算中的周转设备使用费一摊销数量×市场价格,而实际发生的周转设备使用费一使用数×企业内部的租赁单价或摊销率。由于两者的计量基础和计价方法各不相同,只能以周转设备预算收费的总量来控制实际发生的周转设备使用费的总量。
(4)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采用市场台班单价测算出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机械使用费,并以此进行成本控制。
3,1,2建立资源消耗台帐,实行资源消耗的中间控制
材料成本是整个项目成本的重要环节,不仅比重大,而且有潜力可挖。材料部门根据本月消耗数,联系本月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分析材料消耗水平和节超原因,会同项目经理制订相应的措施,分别落实给有关人员和生产班组;根据尚可使用数,联系项目施工的形象进度,从总量上控制今后的材料消耗,而且要保证有所节约。
3,1,3应用成本与进度同步跟踪的方法控制分部分项工程成本
利用横道图来掌握进度与费用的变化过程,在横道图计划中,表示作业进度的横线有两条,一条为计划线,一条为实际线,可用颜色来区别,也可用单线和双线(或细线和粗线)来区别,计划线上的数据,表示与计划进度相对应的计划成本;实际线下的数据,表示与实际进度相对应的实际成本。
通过进度与成本同步跟踪的横道图实现以计划进度控制实际进度;以计划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根据每道工序进度的提前或拖期,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成本实行动态控制,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3,1,4建立项目成本审核签证制度,控制成本费用支出。
3,1,5坚持现场管理标准化,堵塞浪费漏洞
3,2项目成本控制不仅需要进行内部挖潜,也要积极向外拓展,从增收的角度考虑降低成本的途径。
3,2,1认真会审图纸,积极提出修改意见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图纸是由设计单位按照业主要求和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设计的,较少从施工单位的角度考虑。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在满足业主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联系项目施工的主客观条件,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会审,并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在取得业主和设计单位的同意后,修改设计图纸,同时办理签证。
3,2,2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及时办理“签证”
一般来说,按照设计图纸和预算定额编制的综合单价,必须受预算定额的制约。由于各个方面的种种原因,工程变更是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从而也必须会影响成本费用的支出。工程变更后必须对施工组织带来种种影响,应及时办理签证,并通过工程款结算从甲方取得补偿。
3,2,3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凡是按时间计算的成本费用,在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的情况下,都会有明显的节约。因此,加快放工进度也是降低项目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也会增加一定的成本支出。如在组织两班制施工的时候,需要增加模板的使用费、夜间施工的照明费和工效损失等费用。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根据业主要求和赶工情况,将赶工费列入施工图预算。如果事先并未明确,而由业主在施工中临时提出的赶工要求,则应请业主签证,费用按实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