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感悟文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感悟;学生;阅读素养;举措
所谓感悟,简而言之就是学生主动体味、吸收和消化语言文字的过程,感悟能力的高低对学生阅读素养的优劣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有效举措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警醒,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通过多方面的积累,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仅仅依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利用好课外的广阔资源。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相应的课外资料作补充。比如,在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可事前让同学们搜集一些有关鲁迅先生生平、故事及格言的资料,这样,在讲述文章的过程中,会更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体会和感悟鲁迅先生的伟岸形象。此外,要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反复阅读过程中用心体会,自然会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自读、自悟的时间,久而久之,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其次,要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及阅读素养,学生要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阅读,涉猎大量优秀书籍,做好相关的读书笔记,并建议多写一写读书感悟。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不但会提高自身运用文字的能力,还会更敏锐地把握住文章的意境和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添加更多生活的元素,会让孩子们在已有生活积累和经验的基础之上,提高对课文的感知。比如,在学习关于描写春天的文章时,教师可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关于春天的成语,并联想一下自身对春天有什么印象,孩子们可能会积极说出“春风明媚”“花红柳绿”等词语,这样就一下子拉近了课文与生活的距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到文章所展现的情境之中,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可谓一举多得。在学习课文《丰碑》时,教师可事前搜集一些有关的真实图片或者纪录片,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并告知学生这就是当年的真实情境,相信学生一定会被深深地感染到,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更容易体会和感悟作者所传达出的情感,从更高层次上去理解时代背景,理解人物精神。
三、尊重学生的第一感悟和直觉
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教师不可对学生限定太多的条件和目标。比如,要求学生第一次阅读就要归纳出作者所表达出的中心思想,或是人物主人公有什么个性特征等,最好的做法就是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不带有任何目标和任务地放松阅读,这样才会有自己最真实的第一感觉。众所周知,文章只有被感觉然后才能被思维,学生初读课文,对文章内容会有初步的、整体的印象,这种状况为他们进一步地感悟和思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慢慢进入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中,体味阅读的乐趣、语言的魅力及作者与自身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以,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对文章的第一感觉,避免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
四、注意把握重点语句,加深学生的感悟和理解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师可尝试改变以往逐段串讲的教学模式,而是把重点段落和重点内容挑选出来,请学生反复朗读感悟,把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用心阅读的过程中去体会和感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袖手旁观、不再发挥作用,相反,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答疑、解惑、点拨的作用,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略读、精读、浏览等的不同阅读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比如,在学习文章的时候挑选出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这既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又是学生思维的兴奋之点,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和体验中加深自身对文章的感悟。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素养必然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加深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师和学生要相互配合,共同做出积极努力,尤其是教师要加强对实践的研究和分析,切实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汪燕宏.借鉴PISA实施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测评[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01).
[2]邝秀婉.感悟:学生阅读素养提升必由之路[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3).
一、简约――给予感悟的时空
毋庸置疑,语文课须围绕“读”字开展。学生是否能读好,是否能真正有所感悟,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在文章的精妙处进行简约处理,在重点处点拨到位。
如,在教学《“黑板”跑了》一课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为什么安培会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黑板?难道他就看不到马车的后车轮么?”教师引导说:“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相信读完了课文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后,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快去读读看!”当读了一段时间后,一双双小手便在教室里举起来。此时,简约的设置,给予他们一段感悟的时间,让他们放手去读、思、议、悟,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
教育家高林生老师说:“最为高明的雕塑家,总是善于恰到好处地将石块的多余部分凿掉。最高明的教师自然也能做到就简删繁,为学生的成长点明捷径。”是的,精简掉琐碎的细致串讲,将课堂的话语权和感悟权交还给孩子,是让他们加深对文本体验的应由之路。
二、揣摩――给予感悟的维度
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一部优秀的作品,如果只读一遍,未必能够透彻理解,因此,我们必须多加以揣摩。”如何引导学生揣摩呢?
1.多“疑”处设一池投石之潭
思源于问,源于疑。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学会在思考中感悟,体验“无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如,在教学《晚上的太阳》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他们纷纷提出问题:“晚上哪来的太阳?”“是谁让晚上有太阳的?怎么做到的呢?”……一个个鲜活的问题顺理成章地成为指明他们自主感悟文章主旨的方向。他们自发地到书中寻找答案。当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关键的词句质疑,从看似矛盾的内容质疑,从文章的留白处进行质疑等。
2.多“戏”处设一方表演之台
好的语言文字总是会给读者留下足够的空白,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些留白就为学生加深感悟提供了空间。如,在《欢乐的泼水节》中这样写道:“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着,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可给学生搭建舞台,请他们加上动作演一演。通过读中体验,演中感悟,学生轻松自然地体会到了泼水节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喜庆。
3.多“美”处设一处欣赏之境
写景类文章的作者常常用很多优美词语来描绘笔下的景物。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感悟的平台。例如,在教学《草原的早晨》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呈现出草原的优美意境;接着,对“黎明,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与“黎明,草原亮起来了”这两句话进行对比。在具体的意境中,学生很快体会到“铺满新绿”一词让草原的绿更明丽,感悟到草原的灵气。
三、争议――给予感悟的平台
许多知名教育者都认同一个观点:阅读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吵吵嚷嚷”的,大家各抒己见,在争议中逐渐走向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真意。这样不受约束的争议,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提升感悟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的思维活跃,达到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的目的。如,在教学《三袋麦子》这篇文章时,教师提出问题:“小猪、小猴、小羊的做法,你最喜欢谁的做法?如果换做你,你会怎么处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展开了激烈争论。
生1:我看,小猪的做法特别好。它把麦子做成各式各样的食品,吃得多happy呀!我好像都感受到享受美食时的那份痛快了。
生2:我很欣赏小猴的做法。瞧,他能把一袋麦子,通过辛勤的耕耘变成满囤的麦子,真是又聪明,又能够忍受不能及时吃到的诱惑。
生3:要我说,还是数小牛的做法好。你看小牛多会过日子呀,把其他的杂粮吃完了,才开始吃麦子。并且,它特细心,还经常地晒麦子。
我想,学生们飞扬的思绪、独到的见解、激烈的争论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在争论中,学生的思维敏捷,想法多样,语言灵动,体现了孩子们自主感悟的收获。
四、生活――给予感悟的后院
生活是感悟的源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开发生活资源,以加深学生感悟。如,同样是“祖国”,在海外游子和一直在国内的人民的心中分量及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洞察语言与生活的共通之处,激活学生记忆中与语言相关的情感体验。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母亲为自己付出的事情;接着进行交流,“作者为什么没想到母亲竟然那么轻”的含义。在逐层深入的感悟中,学生明白了作者的心情是愧疚与后悔,并从作者的情绪中读懂母爱的伟大。结合真实生活经验,学生就会对文本语言有更深的感悟。
先说悟道。所谓“道”就是人们常说的“理”。自然万物,其生长、发展、消失,均有其“理”所在。中学生处于其间,就应该懂得生活的真谛,这既是作文的要求,也是做人的必需。古今中外,许多经典之作都是以“道”见长的,“道”可以说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要从物象万千的世界中悟出“道”来,且是让人产生共鸣的“道”,关键是要用好辩证法。也就是要具有思辨的头脑,遇事遇物,要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物思百遍,其义也能自见。面对生活,深入、科学、理性的思考,总能有所收获。
龚自珍因为悟出了人生之道,才有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妙思哲喻;李商隐因为深感离别之痛,才有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情咏叹。宗璞从一株紫藤萝遭受不幸却又重新焕发生机的故事里领悟到人生之“道”:生命不因不幸而停止流动;有了不幸,生命才更显辉煌。从而写出脍炙人口的《紫藤萝瀑布》。学生习作《依赖》,写放学回家做作业,因为没有带橡皮,结果作业本上几乎被“毁容”了,但小作者进而反思:
原来平时我的小错小误都被橡皮掩盖了……平时总是这样依赖它(橡皮),人为什么不能一下子就将事情做对呢?……假如生活中可依赖的东西都像今天的橡皮一样失去了,人们一定会多出一份细心,多出一份独立。
读到这儿,人们的心沉甸甸的。是的,生活中看似平常的细节,只要我们深入品味个中意义,用心感悟,同样也可以出彩。再请看下面的例子:一次平常的调座位,有些人就是仅仅为坐到或没坐到满意的位置而喜忧,会感悟、有思想的同学则或想到要与窗外那株给自己启发的树告别,或想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或想到了人生的座位,或想到了观察的新角度。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
……这些都只是因为换了一个角度,其实生活亦是如此,一个角度的决定,就是你对生活、对人生的决定。“古今明月同一轮,万般文章皆由心。”同样的生活却写出不同的文章,全在于对生活的不同感悟。
再说悟情。情,乃艺术之花的血液与浆汁,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是文章的命脉。俗语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其实,情人眼里也出美景。如《乐趣》一文是写中学生利用双休日到郊外春游,一位同学这样写道:
‘啾啾’,从树林里传来小麻雀的呢喃,打破了这片宁静,这群小家伙也那么早就起来了,不知是赶着串门呢,还是商量今天的活动。
小麻雀呢喃再平凡不过了,但作者善于感悟,富于联想和想象,所以文章含情了,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一片欢乐的心情。
【关键词】作文课堂 作文兴趣 积累素材
学生害怕写作文,学生害怕上作文课,这种现象是每个语文老师都经历的难题,如何让学生不怕写作文,让学生喜欢写作文成了每个语文老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学生写不出优美的作文,勉强写出的文章又缺乏真情实感,这已是作文教学多年的痼疾了。如何克服这个难题,我认为要解决作文的训练方法,要想摆脱作文训练的被动性,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教师就应当生动而深刻地启发学生感悟人生,积累情愫。学生只有“以情绪为动力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才能有生活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真情实感。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悟那本来“视而不见”的生活,从而发现生活?
一、用心观察生活,是学会感悟生活的先决条件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轰轰烈烈、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大事当然要关心,但毕竟为数较少却引人注目;小事细小琐碎,为数很多,并不引人注目,我们更要关心。而且,恰恰是一些小事之中蕴含着不同寻常的哲理,不同寻常的真、善、美。如一个学生写《为她喝彩》,观察到一个行走的漂亮的姑娘不小心凉鞋破了,没有半点惊慌,没有半点迟疑,就拎起凉鞋大大方方地赤脚走在大街上。文章经过一番描述后,最后抒情议论:“走自己的路,何必顾忌别人的眼光和评论。这最后的议论,是多么深刻的感悟呀,而感悟的来源却是一件非常细小的琐事。这种琐事,生活中多得很,但为什么有的同学“视而不见”,有的同学却能产生深刻的感悟,关键就在于是否能用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借鉴别人的“感悟”,是培养感悟力的基本途径
前人留下的名言、警句、俗语、成语,是前人感悟生活的结果,我们不妨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议论一番,讲讲自己的看法,举举生活的实例。比如,巴尔扎克言:“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它让人止步不前,甚至跌入深渊;对于强者来说它是垫脚石,使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议论理解,并让学生回忆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有关这方面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
另外,教师可提供相关读物,开阔学生思路,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青少年时期感情丰富敏感,讲究友情,注重真善美,教师不妨提供一些适合于学生看的读物。浅显的如流行歌曲,稍深一些的如于秋雨、于光中等当代名家的散文等。其实最受学生欢迎的还是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报纸杂志上的随感美文,《青年文摘》《青年博览》《读者》上这种文章比比皆是,学生看了很自然地与自己的生命、情感结合起来,于是产生了共鸣。久而久之,生活中碰到类似的事件,便会感悟顿生。也可以看一些长篇小说,因为小说中人物对生活的感悟无处不在,看了以后,这些感悟便潜移默化地被学生接受了,从而学生便会在这些感悟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感悟。
三、开放式地组织学生谈论感悟,是培养感悟力的又一种有效方法
感悟作为一种可以培养和训练的能力,就可以让学生交流,以获得更广泛的信息。但是我们的学生往往会难以启齿,认为这种心与心的交流只能在最亲近的人中间进行。如何排除这一心理障碍?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主动地在学生面前谈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自然的感悟,谈论自己对学校对班级发生的事情的看法,甚至可以谈谈自己的家庭,家庭中的喜怒哀乐、忧愁烦恼,目的是让学生仿效。教师应把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课堂前后与学生平等地交谈,课堂上亲切地向学生倾诉,这样,课堂里渐渐会形成一种倾吐衷肠的氛围。有了这种氛围,再加上老师的鼓励,一些胆大的学生便会参与进来。由于一种从众的心理作用,其他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如再来一些小小的奖励手段,学生们的谈论会变得争先恐后,热烈非凡。学生从谈论中感受到别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理解、不同体会、不同感受,便很自然地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更用心地感受生活。
谈论感悟,也可以由教师命题。如有一节写作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件大家经历的事:期末语文复习课上,抽背古诗文情况很不顺利,教师脸露不快,这时,教室门被推开,径直进来两位迟到的男生,教师不禁怒色有加,大喝一声“出去”!迟到者出去了,并带上了门。教师当然是希望他们重喊“报告”,但两位迟到者却一去不复返了。十分钟以后,教师让另一位学生去把他们叫了回来。这一件事情很平常,当时也很少有议论,但这次被拿到课堂上来就不一样。教师问学生对这一件事的看法,课堂像进了水的油锅,一下子沸腾起来了,他们纷纷地议论着,面红耳赤地各不相让。有的认为老师太凶了,缺少耐心;有的确认为老师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她爱生心切;他们有的认为两位迟到者太委屈了,大冷天被赶出教室;有的却认为这两位学生太不理智了,感情用事,自己吃亏……谈论结束,下笔成文,轻而易举。同一件事,各不相同的主题,精彩纷呈。这实在是由于开放式的谈论感悟,已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认识问题的方法,感悟能力自然不断提高。
四、勤写日记,感悟的成果才能不断地积累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幸福;追求与尝试
什么是幸福?幸福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范畴。当下的社会环境,人们对幸福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也常常扪心自问:我苦苦追求的幸福是什么?我的职业给我带来的幸福是什么?久思之后更觉得我们有权利、有义务让学生从我们的课堂中感悟幸福、收获幸福,更有必要让自己在课堂中创造幸福,因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经历就是课堂,那么我们到底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生活呢?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幸福的课堂呢?为此我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也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追求。
一、以己为镜,感悟幸福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作为前提应该是“幸福课堂”。桃李满天下,学子尽乾坤!身为教师,只有切身感受到这些,才真正了解了作为教师的愉悦,才真正地获得了生活的意义。只有我们的内心充实、情绪饱满,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拥抱学生、拥抱教育、拥抱生活。一名教育者曾这样评价优秀教师:他的成就并不在于他一生培养了多少高分学生,而是他在平时的工作中是否享受到了教师这种职业带来的幸福感。如果学生因自己的知识浇灌而取得了丰硕的知识成果,那一定是一种美妙而又无与伦比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正能量,它会通过老师这个媒介,传递给每一个天真烂漫、求知若渴的孩子。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从中感悟到幸福。
二、多元化教学,营造幸福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我追求的一种语文教学模式便是可以让学生外出参观、考察、现场制作、辩论会、排练节目、座谈会、赛诗会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这种多元化的教学会给学生一定的亲身感悟,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容易与读者共鸣。语文课堂还应该养成学生多元化朗读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通过文本朗读而感受语言、品味语言并进而更深层次地领悟文章的内涵,通过语文课堂这个平台不断感受语文的生命力和感受力。只有多朗读,才会多理解,只有多理解才会有更深层次的领悟,进而使学生更想去表达,从中学到知识。只有这样,才会营造幸福的课堂。
三、追求烂漫,向往幸福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我想学生最需要的语文课堂一定是一节激情洋溢的课堂,而激情洋溢的课堂一定是幸福的语文课堂。正是因为语文教学的自身融合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因素和激动人心的魅力,而教师又连接在学生和语文文本之间,所以就更有责任、更有义务用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让学生与老师、文本、作者能产生共鸣,这样的课堂才是幸福、多彩的,否则便是干瘪空洞、枯燥无味。台上台下死水一潭,课堂必然不尽如人意。只有把学生的情感挖掘出来、和文本的情感做到恰到好处的交融,才会避免课堂中枯燥无味的说教,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位大学同学和我谈起曾经的老师时,说:通过他声情并茂的讲授,我再读魏巍的《我的老师》时,仿佛看到我自己的老师,感激、想念之情溢于言表。通过这件事,我更加能感受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种子一旦遇到时机便会不可阻止地爆发,学生便能感受到语文文字背后散发出来的生命的芬芳!当我们老师释放激情的同时,学生的心门便得到一次警醒,他们会用一颗真诚的心感悟生命,用一颗热情的心拥抱学习和生活。
四、指导方法,追求幸福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学生更应该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引导学生爱阅读,而且还要让学生会阅读,尤其是在读情感浓厚的文章时,在方法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才能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阅读效果得以提高。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以读促读。学生课堂上所学的文章,是学生情感升华的典范,而文学作品中很多优秀文章更值得学生们去更深、更广地感悟,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后,更应该鼓励学生去阅读《父爱是金》等文章。多角度的感悟会让他们对父爱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动。
2.以写促读。《白杨礼赞》和《紫藤萝瀑布》两篇课文都是都是借物抒怀类文章,可以先布置一些题目,如《我也看白杨》、《心中的紫藤花》等要求学生写成文章,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回去思考自己心目中的感悟和作者的感悟有哪些异同。
3.以生活促读。在语文教学中我会利用各种机会在班级内部营造一个良好阅读的氛围,如在学完《七颗钻石》和《皇帝的新装》之后,我会让学生尝试着根据现实社会和自己的心声写出自己的童话,寄语自己的理想,同学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由交流着自己的感想,会逐步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阅读局面。相信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文化素养会得到进一步的积累与提高,为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阅读就是幸福的。
五、用心感悟,沉淀幸福
读通读透文章,感受文章的主题魅力,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怎样才能把握文章的主题,学生多元的理解是否就可以替代原有主题,怎样让学生感悟文章主题,仅依附文本是否就完全可以解决主题教育,这是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笔者认为,教师在尊重学生多元化感受和理解上不能偏离文章主题,背离作者原有的写作意图,甚至曲解文章的主题。在解读文章主题时,教师自己始终要扎实钻研教材,吃透文章主题,而不能凭借自己个人经验主观臆断揣测文章的主题,甚至犯科学性的错误。把握教材主题,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时代背景,生活习俗,作者的个人背景,社会地位,所代表的群体发出的心声,了解作者的真正出发点,才能更好的把握文章主题。
要教会学生在雾里看花中练就一双慧眼,得到最真的文章主题教育,教师就要提供正确的学习渠道,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亲身感悟,多方位去了解探究。
一、注重课外的交流与学习,重视课前的预习,寻找理解主题的催化剂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时,明确预习要求,通过图书、工具书、网络等工具收集相关资料。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人群,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与家长一道探讨,通过家长获得必要的帮助。学生与学生交流,由于学生的年龄相仿,群体有相似的学习经验,心理特征、思维方式接近,其交流更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更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认识。教师只有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参与文章学习,从写作背景、写作意图,运用什么写作技巧让文章的主题更为突出、富有说服力等方面主动消化吸收,才能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教无定法,贵在突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突破
这种教学策略定位于抓住最好的教学契机,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好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身临其境”,成为文章人物命运的主人翁,主动参与学习,获得学习动力,激发其内心需要,而不必拘泥于某种教学方法,才能进一步感悟文章的主题。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学习中存在的难点不同,课堂上应有所侧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结构的不同,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一)做引渡者,用背景搭桥引学生“回归”时代,感悟文章主题价值
学生的个人背景不同,其构建内化也不同。构建主义者维果斯基认为: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有些文章远离学生生活,但又有深刻主题,对当时的社会推动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如果让学生充分认识该作品的主题,仅靠教师的一点简介是无法让学生得到内化的,只有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才能“认同”作品,站在作者立场与主人翁同命运、共呼吸。
(二)做哲者,抓住题眼,一字千钧,直击主题,棒打鼓心
《跨越百年的美丽》《美丽的西沙群岛》《特殊的葬礼》等课文题目都是以偏正式词组或短语作为文章题目,修饰部分是作者在文章突出的内容,也是文章的题眼,一词统领全文,表达作者深刻感情。抓住题眼则是抓住了文章的灵魂,教师可以以此为着眼点,设计教学。
(三)做引领者,抓住关键词句,烘托文章主题
小学语文教材很多采用对比性的结构,有的是对比性的描写,如《狼和鹿》《特殊的葬礼》等以对比性的描写为主,文中出现多组带有感彩的反义词。《狼和鹿》中: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祸首”“功臣”,把这些词语板书呈现就会揭示自然规律,明白破坏自然界规律就会得到自然界的惩罚;有的是对比性的对话,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文章中父与子的对话极具震撼性,是文章的,也是主题揭示的最好契机,很多词义具有明显的感彩,抓住这些词句,用对比性的读,很容易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同时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四)做引路者,围绕主线抛出问题,逐层推进,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有些叙述性的课文故事情节简单,主题明确。但学生的用心感悟的过程却很难,怎样让这些课文的主题价值“深入人心”,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简洁而不简单教学过程,我认为应抓住主线设计问题,丰富学生学习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感悟;写作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能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与好文章“对话”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学习范文语言,积累语感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不断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
初中语文教材以容量大、视角新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每篇文章都释放着折射生活的色彩。学生在感悟上存在差异,产生的效果就各不相同。感悟能力强的人,耳聪目明,时时留心,处处在意,遇事敏感,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善于激发心中的情,写作富有“灵性”;感悟能力弱的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万事不感兴趣,一切无所用心,遇事迟钝,没有感慨,没有激情,没有见解,视写作为畏途。在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感悟观察身边的世界,从平平常常的小事到惊险奇特的大事,都能以一份好奇去体察和思考,以几分细腻去寻觅平凡生活的真善美,以多样情怀去挖掘生命的智慧和哲理。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成功的关键,也为学生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大量阅读,才能让学生从狭窄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体味语文的丰富性、生动性、知识性、趣味性;才能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从而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一)阅读教学为写作积累语言材料。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要学好语文大量反复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书读到烂熟于胸,形成足够的积累,才能在运用时得心应手,也才能潜移默化地丰富和规范学生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反复朗读和背诵,学生就能够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把不熟悉的书面语言变成熟悉的口头语言,逐步领会构思的巧妙、布局的合理、用词的准确,从而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阅读教学为写作积累语感经验。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感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阅读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尊重每个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的体验是应该珍视的。有时学生的感受是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但还是尽量少作或不作评判,不去否定学生的看法,为的是保护学生阅读这一份自尊,为的是保持学生阅读的这一份兴趣。
二、写作是阅读的升华
(一)写作是艺术在生活中的真实反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文学或学术工作通常总是渐渐使人离开那个所谓平淡无奇的社会方面的直接生活。可是这些方面却是生活的根本要素。一切灵感、道德、美感等等的生活根本在这基础上得到发展。”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倡导“化平淡为神奇”的艺术手法,使学生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这样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了,“美”的事物就从日常习作中表现了出来。从普通的同学交往中感悟出了友爱的珍贵;从不屑一顾的常规检查中感悟出了责任的意义;从师生摩擦的插曲中感悟出了“忘年交”的真诚……在真实的生活中感悟出一个令人神往的艺术境界。其次,引导学生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写出这种矛盾,使文章避免平铺直叙,而能生动感人。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在观察和积累中增加思考和感悟的兴趣,调动起灵感思维,使文章立意新颖,且有深度;使中心主题高屋建瓴,发人深省。
一、什么是学生的阅读感悟
所谓的阅读感悟,就是通过阅读书籍能联想到什么,有什么感悟,有什么启发,有什么联想。学生能否写出深刻、丰富、有文采的高水平作文,感悟能力是关键。
王国维曾说过:“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只有阅读的时候进去了,才有可能出得来。当我们读到“尽院了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便感悟到月亮的洁净、透明、润洁、光亮;当我们读到“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她也给洗得雪白”,就能感受到母亲的勤劳、认真、辛苦。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让学生静下心来,读得进去。
在阅读感悟中提高学生的语感,提高其审美认知能力。不仅知道沈从文笔下人物的清纯,知道林语堂的秋天,也知道戴望舒的雨巷那别样的滋味。
二、掌握知识与促进感悟的联系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注意四种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心理能力。学生作文的难点在于语言文字关,也就是如何把已有的生活、思想,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要提高感悟,学生必须具备一些相关的知识,如各种文体,各种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论证方法、小说要素、描写方法,文章或段落的顺序、结构、思路、主次、详略等相关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当他有了阅读感悟想要倾诉时才不至于被卡。
促进学生感悟,除了具备相关知识,还要有写作冲动。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要我写”而应是学生自我的“我要写”,只要学生想写,想要抒发,那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内容空洞、无病,而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教师应营造使学生产生写作冲动的氛围。比如组织春游回来,让学生阅读《游褒禅山记》再写作;学生有了参加夏令营十天未回家的经历,再让他读《背影》再写文章,定然会见感情真挚。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产生写作冲动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于社会实践,去观察体验社会。试想一个没有帮助过别人,也没有关怀过别人的学生,他不可能写出爱心类的文章。只要学生有了想写的念头,并能落实行动,学生的感悟能力就会又一次得到促进。这一次次的促进,正是语文教学所必需的。
三、丰富学生知识的途径
语文是个大课堂,它不是一潭死水,而应是一股清泉,永不枯竭。语文教学除传统课堂教学外,还应通过以下渠道让学生获取知识。
1.读书
为了充实学生的知识,扩大阅读面,突破课本局限,我们在课题落实中,对各阶段的阅读名著作了一个要求,如高一阅读《三国演义》《契诃夫短篇小说选》,高二阅读《论语通译》《孟子选读》等。除此之外,还让学生阅读其他经典著作,如莫言的《红高梁》、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阿城的《棋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其他如《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不论古今、不论体裁,只要是健康有益的书籍,都可让学生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可阅读一些经典杂志,如《读者》《意林》《中外期刊文萃》《文摘精粹》,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2.欣赏优秀电视节目
如语言类的“曲苑杂坛”、相声小品,知识类的“百家讲坛”。也可看一些各地方台的专题,如清明节专题、教师节专题。观看每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中秋节晚会,特别留意由有关语文研究专家参与编写的一此专题,既扩大了视野,也能品味别人的感悟,进而促进自我感悟。
3.注意积累
掌握丰富的材料是写作的根本。语言是写作文章的建筑材料,要有意识地积累,形成自己心中的词典,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作文时才能随心所欲。在这方面,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多作摘抄,不局限于好词好句、精彩语段、与作者相关的资料、作文形式、表达手法,同时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不论名著、美文佳作,只要有用皆可为我所用,这样学生写作时不再为无米下炊而发愁。
关键词: 感悟 阅读教学 语感培养
“感悟”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能力。感悟是老师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它是对繁琐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状态的否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感悟和语文素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是语文综合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呢?如何让学生在有效感悟中积极的情感得到培养,蕴藏的智慧得到唤醒和发展呢?
一、反复诵读文本是感悟的前提
在上《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教时的公开课试教时,我为了展示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在学生初读扫清文字障碍后,就开始了对文章的阅读分析。我按照自己精心设计的流程一步步往下进行,可学生或支支吾吾,不知所云,或找出课文中的几个句子读一读应付了事。我出了一身汗,学生是云里雾里、稀里糊涂……听课老师给我这节课的评价是“蜻蜓点水”。静下心来想想,学生之所以无感无悟,究其原因是缺少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感悟,顾名思义是先感后悟,只有充分地感知对象,才能心有所悟。现代阅读理论也认为:阅读是读者和作者进行对话的过程,只有让读者亲密接触作品,将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来看待,与之同喜忧、共哀乐,才能获得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在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文时,课前我让学生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课上我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圈、划、点、思,然后让学生交流体会。此时学生的理解真切感人,课堂上一个个个性鲜明,独特的理解此起彼伏,课堂真正成了学生交流感悟的平台,成了闪烁学生心灵火花的舞台。由此可见,课堂上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而学生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感悟就越丰富。
二、品味语言文字是感悟的基础
1.对语言正确性的揣摩,是对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认识的基本要素。
在训练中,我们可以抓住学生容易混淆的某些语言,通过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其正确性。比如课文《推敲》,讲了唐朝诗人贾岛斟酌诗《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典故。教师应让学生体会“敲”更能体现月夜的幽静,而且体会到古人作诗的严谨。然后出示王安石的诗《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中间空缺的一个字会是什么呢?为什么呢?
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在品味和咀嚼文章的重点词句后油然而生,咬文嚼字,品词斟句,对彰显语言文字的情蕴意味有点石成金之功效,在教学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2.对语言言外之意的揣摩,是对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认识的中介环节。
读文章时“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荒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我们在指导学生读书时,除了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体会语言的含义。请看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卧薪尝胆》的片段:
师: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生: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提醒自己要报仇雪恨。
生:为了报仇雪恨,勾践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
师:如果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
生:他还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卧薪尝胆”需要很长时间。
生:课文中讲勾践“卧薪尝胆”了二十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了吗?
生:“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由表及里感悟了“卧薪尝胆”的含义。而这种感悟体会过程,就是训练学生良好语感的过程。
3.对语言情感的揣摩,是对语言文字深层的认识,它可以使读者与作者进行神交。
对语言情感的揣摩,不是作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而是对教材的关键性词句,进行比较、揣摩、欣赏,实现对语言的一种深层感悟,提高对语言感知的敏感程度。
譬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结尾的最后一句话是:“当时他才39岁。”虽寥寥数字,但含义深刻。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去掉原文中的“才”字进行比较、推敲,最终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才”字,饱含着无限的惋惜之情,因为肖邦具有杰出的音乐才华,然而却英年早逝;一个“才”字,满怀无比无比痛恨、谴责之意,因为若不是欧洲列强的野蛮瓜分,肖邦怎么会离开祖国,怎么会忧愤交加,贫病相伴,又怎么会英年早逝?
在苏教版教材中,像这样经过作者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的精彩词句有很多,教师应做有心人,灵活地采用加、减、调、换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品析其在语境中的本质意义和它在特定情景中的感情,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促进语感的不断增强。
三、生活体验是感悟的桥梁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经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语文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再如教课文《推敲》一文,为了弄清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如到同学家去或亲戚家去,发现门关着,那你是“推门”,还是“敲门”,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学生的话闸打开了,思维活跃了,通过交流并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用“敲”好,因为它能体现你对主人的尊重、礼貌,并告知主人有客人到了。而用“推”字既没礼貌、不尊重人,同时又不能体现深夜的幽静。对生活实际的唤醒,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而且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学习是为明天的工作、生活服务”这一不变的道理。
四、实践中运用是感悟的升华
吕叔湘说过:凡是行为习惯都是反复实践养成的。学习语言无疑是一种行为,因而必须实践才行。
苏教版教材精选的各类课文,语言优美、规范,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典范。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凭借教材特点,让学生多实践每篇课文里的观察,表达方法,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每课学一点,每课练一点,一课一得,得得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