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考地理考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各位老师好,我是XX学校初二地理老师xx,这次说课的内容是复习课,这样课型的说课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现在将自己的说课稿呈上,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选自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和第四节,主要包括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描述气候类型的方法四部分等。本节内容不仅是后面复习分区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基础,还是中考考试的重点。
二、说学情
初三学生已经学习并且复习过这一部分,一些基本的答题技能已经具备,为了更好的更系统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有必要进行复习。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这部分知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中学地理大纲上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并且学会说明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方法,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
(二)能力目标
(1)学会判断气候类型
(2)学会描述气候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关心环境从我做起
从历年中考卷来看,判断气候类型考察的较多,因此把(2)(3)做为本节课的重点。
四、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知识规律性较强,难度不太大,所以本节课在授课中以板书和多媒体为辅助手段,采用:
(1)坚持启发式教学,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具体方法复习旧知识,引发思考,然后总结归纳,进行练习。
(2)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直观效果,加大课堂容量。
(3)讲练结合,有讲有练,加深理解记忆。
五、教学过程
1.考纲解读,目标引领。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且强调重点,让学生知道将要复习的内容,哪个方面是重点
意图:帮助学生一开始上课就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做到心中有目标,有导向。
2.考点一,影响气候主要因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这个环节主要是导学案上出示问题,问题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出示,把影响气候的因素进行整合,然后学生回答。意图:回顾已经学习的知识,梳理知识点,形成简单的知识结构图,形成知识网络。
3.考点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
(1)先是让学生完成导学案考点二的内容,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学生可能已经忘记了,所以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记忆准备,整理自己的思路,
(2)PPT出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然后展示自己复习成果。这个环节包括四个部分,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
意图:将复习主权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思维成果的舞台,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以及总结归纳能力。
4.考点三,本节课的重点是判断气候类型方法
(1)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些困难,所以这部分内容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总结判断的具体步骤,包括三步,一以温定球,二以温定带,三以水定型。
(2)小组合作区分9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部分学生区分困难,所以让能够解决的学生说一下是怎么区分的。
(3)最后完成两道典型中考例题,巩固
意图:帮助学生攻克难点,归纳方法,会做中考题。
5.考点四,描述气候特征,
(1)这部分内容较简单,所以学生自学完成,然后展示
(2)用一道题进行练习
意图:帮助学生学会描述气候特征。
6.练习
在复习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组与复习内容相关的练习题,主要是把历年关于本节的中考整合在一起,通过训练,加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本节内容中考的考试方式和考点。
意图:在学生掌握答题方法技巧后,通过针对性的强化练习,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更牢固,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7.知识回味,认知重建
意图:最后让学生对本节复习内容进行回味整理,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课堂小结的目的。
六、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可以清晰看到本节课的知识点,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对学生起到一个积极引导作用,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健词:考点 知识点 考题例析 提升训练
说明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阅读考题中常出现的。这就要求每一位毕业班语文教师都必须加强说明文阅读的复习,才能让学生在中考中准确地答题。笔者经过多年毕业班教学的经验总结,摸索出一套极其有效的说明文阅读复习方略──说明文阅读复习“四步曲”,下面笔者就详细阐述这一复习方略。
第一步:考点梳理
常见的说明文阅读考点有(1)考查对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2)考查对说明顺序的判断与分析。(3)考查对说明文结构的判断。(4)考查对说明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的分析。(5)考查对说明文语言风格的判断与分析。(5)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或局部感知。(6)考查对修饰语、关键词的理解。(7)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8)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性试题)。
第二步:知识点梳理
1.说明文的概念: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说明文的类别: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被压扁的沙子》等。
3.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例如又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是按书籍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的。《中国石拱桥》一文,作者在举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特征时,就是采用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如《故宫博物院》。(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如《死海不死》先说明其地理位置、得名的原因及特征,再说明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咸度高)。逻辑顺序有许多的小类: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4.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结构,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这种结构一般是先概括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再具体说明各个特征;或先具体说明事物的特征,再总括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如《中国石拱桥》就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石拱桥的特征,接着再举例说明其特征,最后说明我国在建设石拱桥方面取得的成就。总分,分总,亦属于此种结构(2)并列式的结构,就是并列地介绍被说明事物的几个方面的物征。如《苏州园林》的中间部分介绍了园林的各个方面的特点。应用此种结构要用到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类别时,要注意明确分类标准。(3)递进式的结构,多用于事理说明文,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的基础,后部分是前一部分的深入。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是采用这种结构。(4)对照式的结构,为了更好的说明事物的特征,把被说明对像的几个方面、前后对照着写,或者将被说明事物与其他事物对比着写,突出其某一方面的征。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中的不少段落都用了对照式的结构。
5.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下定义,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能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本质有确切的了解。(2)列数字,能准确严密地说明事物或事理。(3)举例子,能使说明内容具体化,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4)打比方,能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5)作比较,通过比较,使被说明对象特征更加突出、更加清楚明白。(6)分类别,能使文章内容清晰明白、条理分明。(7)引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8)摹状貌,能说明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9)作诠释。用通俗的语言对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进行解释说明,使读者容易明白。(10)画图表, 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6.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或平实、质朴、准确 ,或 生动、形象、准确。当然,在做说明文阅读题时,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回答,切不可机械地将上面的知识点“默写”出来,否则,要被扣一定的分数。
第三步:典型考题例析
找三篇上一学年度的中考说明文阅读题,这三篇文章的阅读题要尽可能地涵盖说明文阅读的所有点考与知识点。下面以说明文考点中的“说明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的分析”(摹状貌这一说明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及“对修饰语、关键词的理解”(“几乎”一词能否删去的分析)的两个考点为例,来阐明笔者在这一步骤的教学要点。
1.考题的考点解释。向学生解释每一个考题的考点,解释的样式是这样的:如,“这个考题考查的是考生辩析、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这个考题考查的是考生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能力。”诸如此类,让学生再一次领会说明文考点与题型特点。
2.失误分析。根据考生的失误情况,或者笔者对考生可能出现的失误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性的语言是这样的:如,“此题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考生不能结合文本具体地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很机械地‘默写’说明方法的作用。”“此题的失误原因在于:没有把握这种题型的答题方式,此题的答题方式应该是:不能删去,因为‘××’词起着……的作用;如果删去了,就变成……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答案示例。教师给出相对标准的参考答案,以便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效仿:如,“应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应用这一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林各种各样的姿态。”“不能删去,因为‘几乎’一词在这里起限制作用,表示许多地方都有,但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删去了,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四步:能力提升训练
以上的讲解,只是让学生了解考点、知识点,避免错误,准确答题的方法,但这些必竟是“理论”的东西,还属于“纸上谈兵”,要想真正提升阅读说明文的的能力,那非进行能力提升训练不可,这一训练部分分两个步骤进行。
(1)做上一学年或上两个学年的中考题精选。教师在精选考题时,尽量要全面,从文章的选择来看,既要有事理说明文,又要有事物说明文;既要有传统的说明文,又要有新近的科技小品文;既要有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又要有平实朴素的说明文。总之,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这一途径全面熟悉说明文阅读的考点、题型等等。
关键词:初中数学;计算能力;学习兴趣
近年来,中考数学题的难度在提高,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成绩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成绩谈几点看法。
首先,学生要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准确地说,只要题目中有加、减、乘、除的计算部分就一定要计算准确。想一想,一张卷子有多少道题是不需要计算的呢?只有很少的概念题和作图题。那么,既然计算这样重要,就需要我们重视计算。所以,做题时不要会了就不做了,要亲自计算一下,总结经验。平时再增加一定量的口算题的训练,就一定能提高计算能力。
其次,重视概念。关于概念的教学有好多方法,不论是什么方法,一定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中的每一个概念,考试就是考概念,从根本上真正地理解了概念的真正含义,无论出什么样的题都能够准确解决。
再次,恰当地选择解题方法。当遇到一道不会的题时,要如何想?先考虑此题的考点是什么,知道考什么,再用对应的考点的知识想解题方法,这样思考,就很容易快速找到解题的方法了。简单点理解就是想出题者之所想,答出题者之所答。
还有,遵循学习规律。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要有由浅入深、化繁为简、把不会的题型变成会做的题型的思考方法。只有这样,所做的题目才能很快找到解题的方法。同时,对于有些题目是要总结规律的,再次做此题型时,就可以用总结的规律解题,达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再有,教者的讲解要有方法。准确地说,就是讲得要有意思,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爱听。如何产生兴趣呢?提高教者的文化素养,教者要有自己的个人魅力,要有幽默感,让学生喜欢。只有这样,学生才听得好。
探讨。
关键词:等高线地形图;教学;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浙江省采用的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教科书也经过专家不断的改进,不断完善,尤其是书中采用的地理图片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专业化,凸显出这门学科强烈的信号。近几年的中考说明有关历史与社会的考点都有关于地理图像考查的考点,如2013年和2014年的《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2015年和2016年的《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这些都对师生在教授和学习这门学科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学教过程中,学生经常表现出学习地图特别困难。部分非地理专业出身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反映教地理图片,有时候自己也不甚理解,无法很有效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技巧,尤其是比较抽象的等值线地图。本人结合自己从教十多年来的一些体验、探索,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参加了市级课题《初中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教学方式研究》的研究工作后,特别在等值线地图的教学中不断思考、反复尝试,再结合前人的研究,以等高线地形图为例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历史与社会七上第一单元中涉及的图1―32等高线地形图,虽然只有一张图,但是教学要求和中考要求是挺高,每年的期末考试和中考都会有相应的试题来检测,所以老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在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在图1-32等高线地形图(见上图)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以前除在小学数学中学习过垂直概念外没有任何基础,难在学生缺乏空间、立体的概念,再加上学生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课余时间多忙于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兴趣班等,很少有机会参加野外登山等活动,因此缺乏野外实地观察的经验,很难在脑子中形成野外山谷、山脊、鞍部地形地貌概念。要让学生理解用等高线的形式表示地形的起伏即将立体的地形地貌转化为平面的地理图像,还要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做到看图识地形,图在眼里,胸中有“图”,这对初一学生而言的确很难。
二、对等高线地形图教学中几种方法的思考
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等高线地形图,我经过多次不同方法的教学尝试,现将个人觉得比较实用的想法与同仁们分享,本人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功能,展示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等高线地图变成具体的一个呈现过程由抽象思维过渡到具象思维,突破空间想象的问题。如下图,动画缓慢演示每一条等高线的由来。能直观感知等高线的绘制原理,以利于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二是利用素描图和各类地形图对比,引导析图、对比、总结,从而掌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体的不同部位。归纳如下:
老师进一步讲解说明:1.高地(山峰):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呈封闭曲线处。2.盆地:等高线为闭合曲线,四周高,中间低。3.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4.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突出的地方。5.鞍部:两个相邻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的部位。6.峭壁/陡崖:等高线重叠处。通过学生看图,老师讲解,再进一步让学生在书本上把这些表示不同部位的等高线草图画一画。
最后让学生左手握拳,模拟山体的不同部位,并用圆珠笔在手上作图,标出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坡、缓坡等部位,如下图。
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这样的方法学生兴趣很高,效果比较理想,而且随时能用。
三是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在玩中学,所谓“苦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具体做法是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用模拟类比的方法以及让学生通过合作绘制地图增加体验。如用不同面额的硬币叠成如下所示,模拟地形。再绘制垂直投射图来模拟出不同海拔的高度,如下图:
还可以让学生课余分组合作,通过捏橡皮泥制作不同的地形地貌,先从最简单的山地开始,先学习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学生有把模型切片下来描的,有在模型上画线再落到纸上的。然后,重点制作鞍部、山脊、山谷,最后做陡崖。每一个模型制作出来,就请学生画它的等高线图。再利用课余时间由老师来检查学生的等高线图和他们的模型是否吻合。这个小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同学之间还可以进行合作完成:有人捏造,有人捉刀,也有两三人拼凑组合;有人画线,有人指点,也有人一边默默观察;迷惑与思考同在,讨论与笑声迭起。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理解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效果比较理想。
总之,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探索之路不会终止,还会在不断的尝试中改进,不断摸索出适合七年级学生的一些有效方法,本人的一些思考在和各位分享的同时,希望能得到同仁的多多指教,大家一起为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添砖加瓦、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去粗取精;基础知识;“纲”与“本”的自然衔接;“图解”知识
《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重点,同时,又是难点。又由于编排在相对较难部分《行星地球》的后面,成为整个地理教材的两个“难”路虎。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从内心对这一门学科产生了恐惧。使得教学更加困难,有兴趣学习地理的学生和地理学得较好的学生极少。学生成绩普遍较差。
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个难点,使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这样几点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去粗取精”——复杂问题简单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宏观把握教材的知识要点,用最简介的方式讲解。比如:在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和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这两节中,内容较多,难点也较多,知识模块相互渗透,关系很复杂。如果学生在初中的基础差的话,学习起来很困难。我将四部分内容归纳为四个字,即“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概括为一个“动”字。因为大气的冷热不均使得在赤道与两级之间空气的体积-密度-气压先后出现差异,于是空气就有了垂直运动。同一海拔高度有了气压差,空气就会有高压流向低压,这又同时出现了水平运动;地球的自转运动又使空气的流动出现了方向上偏转,自转偏向力是空气运动“偏”;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季节移动,而太阳的回归移动又是地球的公转引起的,所以有“地球公转”使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北半球亚欧大陆冬夏季季风环流的形成又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使得原本规整得到、与纬线平行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被切割。夏季亚欧大陆的副热带高压被亚洲低压切断,冬季亚欧大陆的副极地低压又被亚洲高压所切断,形成同纬度之间、同一个气压带内部气压的差,进而形成典型的季风环流。
同学们只先记住“动”、“偏”、“移”、“断”这四个字,对这部分知识内容就掌握一大半,而且容易记住,容易弄懂。
二、及时解决学生“拖欠”的基础知识
现在高中新生的初中地理基础非常薄弱,所以在高中教学中,要及时给学生补充初中《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以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如不这样,教学无法进行。如在讲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这一部分是,要用到初中物理中关于“气压”的概念、原理等知识。但是在地里课中学生的确很难联系到物理知识。我的做法是分“三步走”一讲“空气的冷热使得空气的体积变化” ,二讲“空气体积的变化导致空气密度发生变化”,三讲“密度变化使得空气对地面的压力发生变化”。最后还要强调的一点是“同一海拔高度有了气压差,高压会向低压流动”。这样很简单地“补充”了学生的相关知识,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完成“纲”与“本”的自然衔接
即考纲与课本的自然衔接。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会学生会考试,考好试仍然是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每一节内容中都要注重梳理重要的知识点,链接高考考点,使之能一一对应。这样,就是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
《大气》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比较多,知识前后联系广泛。是自然地理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基础内容,对后面人文地理的教学有着重要作用。而且难点集中,考点也比较多,大多属于高频考点。既要让学生明白气候形成、发展的诸多因子及其相关性,还要让学生掌握分析成因、判断气候类型和特点的方法和技能。所以将知识点与考点结合起来教学有助于“教”与“学”,真正能突破这一部分的知识难点,打造高效课堂。如针对气候中类型、成因、分布、特点为高考热点的教学。我采取“定式分类识记目标”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必须将常见的十种类型的气候按上述目标熟记在心,以不变应万变。“地中海气候”考查的频率最高,我要求学生人人过关,务必牢记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分布和特点,并且要注意灵活应用。
四、“图解”知识框架、知识原理
高中地理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高考也是要集中考查学生利用地图提取信息、理解题意、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大气》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研究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运动。学生理解起来肯定有些难度。如何使抽象的地理事物具体化?使用图解的方法最为常用而有效,将大气运动的规律、过程、原理等都用图解的方法描绘出来,使之形象、生动、具体。学生一目了然,特别便于他们记忆和理解。气候资料图的类型多样,利用得当可以成为教学的有力的手段。如在第一节中,我主要使用形成过程图,演示大气运动的过程;在第二节“气压带和方风带”中,我除大量使用过程图外,还广泛使用分布图、运动图和曲线(或折线图)等。在讲到“常见天气系统”时,则教会学生使用手势判别南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即左右手法则),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教学效果很好。图解“大气”还可以使用数据图、柱状图、饼状图、玫瑰图等等很多图形进行教学。这样一是提起了同学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二是提升了课堂效率。班上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有了坚固的盾,自然会有锋利的矛”。大气飘忽不定,但它仍是有规律可循,教学虽然困难重重,但终究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平凡的教学实践,反复的失败,给了我更多解决问题的“矛”。
一、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深入了解学生,是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第一步。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倾听学生的诉说,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程度,师生共同剖析原因,商讨对策,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和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使学生增加学习劲头。
激励学生是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第二步。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胜过无数次指责批评,即使是学生对知识答错了,也要给予肯定,加以鼓励,使学生看到希望。
典型进步事例是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第三步。教师可以用往届学生学习地理的典型进步事例进行大肆宣扬。事实总是胜于雄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强大的精神鼓励。
二、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系统、合理的复习计划
高三复习的最终目的,是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考上理想大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和理想,教师首先应让学生了解高三阶段复习的统筹安排和教师的复习计划,并帮助学生根据相应的要求制定出最符合学生实际,最有利于学生成绩提高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制定的越详尽越好,让学生感觉到有奔头,而且目标不遥远易实现。对每一次的阶段考试,尤其是摸拟考试,教师应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总结、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到万无一失。
三、指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
首先教师应认真研究历年高考试题及高考考纲,对上一年与新一年的考纲进行对比,分析近年来考点、热点在往年高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抓住重点。其次指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理解、讨论归纳,自己找出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逐渐发现教材中粗体字的标题多为课时的重点。在一节课中教师费时、列举事例最多、强调次数最多之处,也多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关于地理时事和热点问题,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应随时加到教材中,使理论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脑海中刻上印象、留下记号,培养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收集地理时事与信息的习惯,引导学生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地理理论去分析、解释地理时事,既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觉得地理有用而兴趣大增,又对相应的地理知识起到强化作用。
四、指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和答题技能
指导学生运用记忆法复习地理概念、地名、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原理,因为这些知识是不变的。牢固掌握就可攻破诸多选择题。同时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图文结合记忆、比较记忆、联想记忆、理解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提高阅读与分析能力。在每一单元知识小结时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法,根据重点知识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整理出科学实用的知识网络,形成头脑中清晰的知识脉络。
地理的大多数知识都能转换成图表,所以图文对照法及图文转换法应该贯穿整个复习过程中。
不仅复习有方法,答题更有技巧。做题前审题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但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审题?我教给学生的做法是:用最平常的心去看懂题意,看清图示是最基本一步,然后寻找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地理背景等,审题要慢、下笔要快,才能做到不走题、不偏题、不漏题。具体到各类题型又有不同的方法。
在整个高三复习过程中,若老师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则学生不仅在地理高考乃至整个高考中受益,而且能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终身受益。
一、教师迫切需要全面、精细化的数据
测试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基于数据的学情诊断方法。但是,很多测试数据通常只统计到学科总分,而没有对学生每一道试题的得分情况和作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导致教师难以正确、精确地分析知识模块、知识点的教学效果,难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盲区,不清楚自己的教学优势和不足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哪些知识模块、知识点需要加强,哪些学科能力培养需要相对重视。同样,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得到的学情数据更是“宏观、粗略”。
类似医院建立化验室、CT室等为医生提供各种检查报告,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也应该拥有一系列全面、精细、有效的测试数据,然后基于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诊断性分析,发现优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发现差异扬长补短。如此,才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与指导,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从而“低负高效”地提升学业质量。
基于此,我们尝试建立了温州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三维精细评价模型数据结构。三维精细评价模型分层面、群体和项目三个维度。首先,层面分市、县、校、班四层;其次,群体分学生水平层次(如将样本划分为各占20%的A、B、C、D、E五个水平层次)和性别、学校等级(分省示范校、市示范校、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性质(分公办、民办)、地理位置(分主城区、城乡结合处、镇中心区、镇乡结合处、特殊区域、乡中心区和村庄);最后,项目分为总分、学科、题组、试题(含客观题)。
其中,总分和学科数据主要包括原始分的平均分,全市背景下的T标准分、前20%、后20%和标准差(或离散系数),这些数据可以粗略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题组和试题数据主要是得分率,客观题主要数据为选中率。
二、教师要会解读数据
运用三维精细评价模型,从外部到内部、宏观到微观、全体到个体对学业质量数据进行分层次、分维度分析诊断,尽量准确、全面地掌握学情,使得能力培养、模块单元教学、新课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等都要因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群体而不一样,都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1.外部比较需要多元化常模
如果学校与市、县常模水平相差较大,那么常模的参照意义不大。我们提供了市、县两级各种各类学校常模(见表1),方便学校找到各自合适的常模,也可以在众多相关常模中比较发现自己的真实状态。教育行政部门从这个数据表中可以发现教学质量均衡性问题。我们还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提供同类学校和常模的各试题(各知识点)、单元、模块、题型、能力水平的得分率等微观数据,方便学校作精细化比较诊断。
2.外部比较可以针对特殊群体
针对2011年中考科学,我们为某校作临界生比较分析。全市科学181分以上为市A等生(满分值200),该校175—180分有32人,定义为校A临界生,我们发现该校A临界生在12处得分率明显低于市A等生(见表2),也就是说在这12处对应的知识点教学效果明显低下。
3.内部诊断要关注不同等第学生的作答表现
我们把学生按得分高低划成A、B、C、D、E五个等第,各等第占20%。表3是某校2011年数学中考不同等第学生在部分试题上的作答表现。由表可知,不同等第学生在同一试题上的表现有明显差异,教师在这些知识点的教学上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等第的学习表现。例如第16题,全校得分率0.42,难度很大,但是A等生掌握得很好,后80%的学生掌握不佳;例如第20题,全校得分率0.77,问题在于后20%学生掌握不好。
4.内部诊断要关注学生个体的特殊表现
例如,我们把临界生各小题得分率数据和临界生群体得分率数据放在一起(见表4),除了发现临界生共性问题和优势外,也可以发现临界生个性问题。在第11题上,临界生群体得分率为0.94,学生7得分率为0。在第19题上临界生群体得分率0.94,学生3得分率0。他们的失分原因很可能不是学科能力低下,需要教师个别诊断和指导。
5.内部诊断要关注不同性别学生的作答差异
不同性别学生在同一学科内部不同知识点上的学习效果也有明显差异(见表5),这要求我们在相关知识点教学上要关注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差异。例如在“传染病”等8个考点的教学时要特别关注男生的学习,在“太阳系”等3个考点的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女生的学习。
三、教师会基于数据开展校本教研
基于实证的研究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教育科学研究要基于实证才能真正为教学服务。基于前测数据分析,发现教学薄弱点或优势,通过区域(校本)教研,寻找策略,尝试课堂行为改进,并通过后测数据分析和集体教研,分析变化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原因,总结经验,如此循环往复,提高教学和教研的有效性、针对性。本文以2010年温州中考科学的一道试题为例,呈现基于数据开展教研过程和改进教学案例的过程,供大家借鉴。
1.前测数据分析
主要解决“谁有优势(或问题),优势和问题在哪里?”的问题。
2010年温州中考科学有一道试题:江心屿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岛上有榕树、樟树、蕨类植物、水生植物及其他多种生物。江心屿上所有生物构成(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植被
L区中考全样本统计发现:选B的占59.7%,选C的占31.5%。这个考点是年年中考必考的考点,是教师新课和复习课教学都很重视的内容。全区得分率低,引起教研员的质疑。
2.区域(校本)教研
主要要解决“什么原因和怎么办”的问题。
教研员选择该区一所普通的L校一位教学水平稍好的教师,提前要求他精心备课,并在该校某个班级进行第一次专题课堂调研。
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要求学生结合小鱼缸(生态系统)复习回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第二个环节,要求学生概括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究,获得图1中“1”的关系图。第三个环节,当堂训练两道题目,加以巩固。
教研员和听课教师凭经验感觉,这堂课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师生互动好,教学目标达成度良好。但是用上述原题进行测试,选B的占41.2%,选C的占32.4%,选D的占26.5%,结果出乎意料。
教研员和教师对作答错误的学生进行个体访谈,探寻原因,同时研读了《科学概念的认知教学》,结合课堂观察、教学过程的回忆和反思,发现了症结所在。让学生深度理解一个概念,需要多维度、多角度、多途径、多项式的认知过程的教学。
3.课堂行为改进
教研员和教师合作研究再借班上课,继续保留三个教学环节,在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采用四种方式描述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关系(见图1)。
4.后测数据反馈
课后,依旧用原题检测,选A选项的占0%,选B选项者占88.6%,选C选项者占6.8%,选D选项者占4.5%,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5.经验总结交流
教研员与教师将教研过程与教学改进方案进行交流总结,为今后教学、教研的有效性、高效性提供支持。
一、命题特点
1. 选材范围广泛
完形填空题所选的短文不长,一般难度也不大。但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故事、科普知识、社会生活、人物传记等。
2. 考查文体转移
以前完形填空题考查的文体多以记叙文为主,但近年的考题有向说明文、议论文发展的趋势。考生一定要注意文体的变化,因为不了解文章的体裁,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
3. 考查侧重点转移
以往完形填空题的考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词汇、语法、句子的运用,而对语篇背景考查不多,但近年来考查的重点已由侧重考查基础知识逐渐向侧重考查对语篇的整体理解转移。比如,多数试题所设选项从语法角度来判定是正确的,但一旦联系语篇内容,则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二、知识储备
1. 掌握词的用法
完形填空中经常出现一些不常用的词组搭配,学生往往对许多搭配感到很陌生,不知从何下手。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单词的基本用法,多记住一些不常用的搭配,这样有利于做好完形填空题。同时,还要注意同义词、近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辨别。
2. 注意语法知识的积累
完形填空题集中考察考生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实词以及介词的理解。为此,学生要掌握名词的单复数和所有格形式,动词的时态、语态、人称变化、语气以及非谓语动词的一般式、被动式和完成式,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介词与其他词的固定搭配等,还要掌握常见连词的用法。
3. 广泛阅读各学科常识
完形填空题所选文章一般内容短小精悍,但涉及面广、灵活性强。因此,要求学生多储备各学科基本常识,否则,即使英语知识掌握得再好,若是对文章所涉及的相关学科常识缺乏了解,也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
4. 掌握必要的背景知识
完形填空文章中阐述的事往往涉及到一些背景知识,学生应通过联想,根据背景知识来确定所选择的那一项。所以,背景知识在解答完形填空题时往往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有些空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研究上下文,有些无论从上下文还是从词汇、语法着眼都无法找到解题信息,而利用背景知识也许很快能找到答案。因此,注意背景知识的选用是很必要的。
三、解题技巧
1.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泛读
每篇文章都有中心议题,只有浏览全文,才能获得信息,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抓住文章的主线,展开解题思路。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不要急于看选项,找答案,应通篇浏览全文,掌握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由于完形填空属于障碍性阅读,所以抓住文章的首句(段)和尾句(段)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很有帮助。文章的首句是观察全文的“窗口”,一般不留空白,可以提供完整的信息,能提示文章的背景知识和主题思想,有利于考生准确地预测和推断短文的主旨。而尾句则是文章的总结、结论或点晴之笔,会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因此,首先应看一下文章的首句和尾句,使自己心中有个大概印象,然后再去通读全文。浏览全文时,要一气呵成,并借助阅读技巧,发挥想象,理解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2. 通盘考虑,初选答案――精读
通盘考虑,就是根据全文大意和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把上下文的意思、句法结构、词类和语法功能、惯用法、逻辑推理常识和背景知识等各种因素加在一起考虑,仔细推敲。也就是说,要抓住结构、语义及逻辑三条线索,推断和预测选项。完形填空是人为地切断短文的脉络,再让学生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恢复短文的题型。因此,做此题时,首先要看整个句子语法结构是否合理;其次,要看语义是否通顺,上下文是否连贯、呼应;第三,如果几个选项填入空白处,结构和语义都没有问题,那么就要在逻辑上看哪个选项最为合理。解答试题时,可利用直接法、排除法和比较法等选择正确选项。考生可运用排除法去掉某些本身有语法错误的干扰选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答题的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正确率。
3. 复读全文,修正答案――重读
关键词: 液体压强 中学物理教学 公式计算 方法顺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液体压强是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也是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历届中考中,液体压强都在物理考题中占有一定比重,也是学生较难解决的主要题型之一。液体压强主要涉及物理中的密度、压力、质量、体积等知识点,该部分内容学习对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极高的要求。而且,初中物理液体压强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难题有待解决,只有物理教师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液体压强知识。
在研究物体压强的问题中,常用到公式p=F/s和p=ρgh,但是每个物理公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只有合理、灵活地运用公式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对于形状规则的容器中液体压强而言,这两个公式都适用。由p=ρgh可知,液体压强P和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当液体的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当液体的密度和深度都不能确定时,常用p=F/s判定液体压强的大小。利用此法关键是判定液体对容器的压力F与液体重力G的关系(一般情况下,G=F)。
但是,当容器形状不规则(上下粗细不均匀)时,情况就复杂了。并非所有公式都适用而且使用顺序颇有玄机。
例1:如图所示为形状不同的甲、乙、丙三个薄壁容器,它们的底面积都是S,容器内盛有密度为ρ的同种液体,深度都是h,则三个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关系大小如何?
例2:三个质量相同的容器底面积相同,容器内装有等质量的水。关于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压力,以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压力大小关系如何?
所以,综上所述,在研究这一类问题时首先要分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内部问题)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压力(外部问题)。对于内部问题(液体问题),要先算压强后算压力;对于外部问题(固体问题),要先算压力后算压强。
综上所述,我们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口诀是:内强外力。公式运用的顺序也是固定的。
以上只是笔者不成熟的几点思考,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教育界同仁集思广益,对固体、液体压强计算这个中学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难点,做出更多简练精辟的归纳与总结,争取早日让我们的学生能够人人掌握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严超.浅析初中物理液体压强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08:29.
[2]惠恩玲,张锦国,拾景忠.谈谈对液体压强的深层理解[J].物理教学,2015,08:34-36.
[3]王少芳.初中物理液体压强难点突破[J].物理通报,2010,08:18-20.
[4]满伶俐,冯杰,朱瑞兴,汤伶俐.中考液体压强变化量的陷阱及攻破[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4,1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