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范文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

第1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5-0051-02

1 内部控制评价基础理论体系简介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来自于企业资产安全保证的要求,以及外部监管者对会计信息安全性和真实完整性的要求。内部控制理论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及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五个发展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标志着内部控制成为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美国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第一次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了框架性的阐述。2004年9月,COSO委员会又在《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的基础上,《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成为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里程碑,将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要件。作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内部控制主要致力于财务和经营风险的管理。

内部控制可以被视为一个系统过程,企业要改善内部控制水平,就必然经历内部控制评价这个过程,它通过对设计合理性和执行有效性进行测试、分析、评价,找出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缺陷和薄弱的环节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建设。

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

1999年,我国立法机关对《会计法》进行了修订,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自此成为了法律要求,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开始起步。以《会计法》为基础,财政部又先后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个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规范指引。

实际上,直到2002年,受美国安然事件影响,我国才真正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形成法规。2006年,中国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国资委同时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首次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原则提出要求,这是我国在全面风险管理领域首份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式确立。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等五部门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称《规范》)。《规范》首先适用对象即为上市公司,同时也鼓励其他非上市公司积极适用。《规范》的,是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又一次重大的突破,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版的萨班斯法案”。

2010年,财政部联合证监会、银监会等五部委共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下称:《指引》),《指引》共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等18个详细规则,同时还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作为基础性指导性法规。至此,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符合国际通例又贴合中国实际,比较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时间表的制定,确保了这一体系的顺利实施。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实施,然后扩大至在国内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最后,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

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基本框架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一般是由评价目的、评价主体与客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几个部分组成。

3.1 评价目的

对企业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使企业了解内部控制状况,找出内部控制薄弱环节,提升企业经营的质量;从而对上市公司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促进企业积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保护投资者权益。

3.2 评价主体和客体

根据《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相关规定,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或其授权机构,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而客体主要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如图1所示。

3.3 评价标准

①完整性。主要指企业根据业务流程需要,主要风险事项都已设置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还包括对业务流程各主要风险点进行自始至终的控制。

②合理性。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内部控制体系中内部控制流程执行时的合理性,同时还需考虑的是整个内部控制流程在设计、执行时的经济性,即控制要以成本效益原则为指导。

③有效性。控制措施执行的有效性是指,一套完善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并发挥其应有作用,从而保障财产安全、保证财务报告的报告质量。评价控制措施执行的有效性是确定每项控制性措施的执行能否有效防范风险。

3.4 评价方法及过程

我们应依据已建立的内部控制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目前方法主要有风险目标导向评价法和详细评价法两种。

①详细评价法。该方法将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标准作为参考,考察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主要构成要素的存在性,从而对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初步评价。然后对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最后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评价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作出总体评价,通过识别出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缺陷,以及评估内部控制目标的风险,来确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②风险基础评价法。该方法首先要识别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风险。然后考察针对这些风险,企业是否已建立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措施,并由此来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最后,评估整个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判断是否构成了实质上的内部控制漏洞,并依此来判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①相关责任主体不明确。美国法律对管理层有关内部控制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明确要求公司CEO与CFO对上报给SEC的财务报告“完全符合证券交易法,以及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予以保证,并有严格的处罚措施保证法案有效执行。然而在我国法律中,并未明确规定这方面的法律责任。《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年度报告编报规则》等规定并未明确内部控制的制定与运行的负责人,而仅仅强调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对内控运行的督促、监察责任,导致了内部控制责任主体不明确的问题。

②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不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一直缺乏有效明确的定义,这就造成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具有可选性,然而评价结果却是固定强制的。这就造成了评价报告具有主观随意性、缺乏客观性,甚至有企业利用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可选性进行财务舞弊。

③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使用率较低。由于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质量较低,也导致了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未引起市场的重视,这就让“更好的内部控制产生更加可靠的财务信息披露”这一理念的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有效实践。投资者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关注度低,内部控制水平高的企业披露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激励不足,资本市场中的内部控制信息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5 我国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建议

5.1 明确管理层内部控制相关法律责任

通过清晰的责任划分,可以明确管理层有关内部控制的法律责任。首先,借鉴美国经验,明确规定企业CEO和CFO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负有最直接的责任。管理层应该对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与执行是否符合企业利益进行评价,是否完整详细的记录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程序。此外,应制定相关法律细化明确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职责。对于未能有效执行内部控制的情况,能够依法区分出明确的责任人并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5.2 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

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目前多为 “是”或“否”的二项选择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只要企业存在某一项重大控制缺陷,企业内控评价的结果就只能是“否”,严重影响了企业披露控制缺陷的积极性。因此评价结论需要突破简单的二项选择模式,在单一的某项控制缺陷被披露出来后,如果企业其他部分内控评价是有效的,那么该企业的整体评价应该被客观的披露出来而不是简单的以“是”或“否”来定性。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应该明确不同企业所采取的评价标准,让评价过程具体化、清晰化。使管理层在进行内控评价时有切实可行的参考标准,以此对评价的核心指标进行统一标准的评价。还应对内控缺陷的补救和完善提供参考意见。

5.3 大力推广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使用

为了增强投资者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关注度,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证监会等行业协会和监管机构应通过指导和宣传,同时提高外部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大力推广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使用,使投资者认可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指导作用。通过内部控制信息需求与供给双方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形成对高质量内部控制信息的有效需求,让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真正为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服务。投资者意识到内部控制信息的重要性,促使内部控制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多的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也促使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的公司切实有效的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资本市场内部控制信息的需求和供给就可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第2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系统

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COSO在2004年9月的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代表作,很多大型企业都在执行此框架的内容以此来规避风险。然而,这些企业,比如美国的雷曼、美林等,并没有因为执行了该框架而逃脱在金融危机中被收购或者破产的命运,这引起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理论的质疑和新一轮的思考。很多学者认为,这些公司的内部控制之所以失效是因为公司治理存在缺陷而且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可操纵性较低、指导性较差。因此,对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帮助企业发展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个管理水平。

一、内部控制评价涵义、目的及作用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进行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围绕《基本规范》提及的内部控制五个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以及《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中的内容。在确定具体内容后,企业制定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同时为内部评价工作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企业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包括评价要素、关键风险点、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关证据资料以及认定结果等。企业还应在评价工作中明确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准则。完成评价后,企业应当准备一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在其年报中进行披露。企业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根据《评价指引》的要求,企业应当按照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规定程序,有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制定评价控制方案、组织评价工作组、实施评价工作与测试、认定控制缺陷、汇总评价结果及编报评价报告等环节。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三个:第一,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可以找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通过整改环节的完善可以提高企业经营质量;第二,政府和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了解企业状况;第三,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最终可以使投资者的权利得到保护。

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作用有:第一,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第二,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经营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三,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并向外提供评价报告可以帮助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有效决策。

二、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根据《评价指引》的要求,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千变万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这也就造成企业时时刻刻都在面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风险,而内部控制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因此,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就要发挥其作用,客观的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整个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程度。

(2)全面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由于内部控制贯穿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所以内部控制评价也应当具有全面性,这样才能找出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质量。

(3)重要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是内部控制循环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从动态角度看,在设计并执行了内部控制制度后,企业需要对此制度进行评价才能判断其有效性和合理性,才能发现此制度的缺陷并进入到下一环节即整改环节。企业的各项任务和事项总有轻重缓急之分,而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应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关注企业的高风险领域。在企业运行的某些环节上如果控制不佳则很容易出现问题,这些关键的控制点是企业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重中之重,所以企业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对这些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评价。

综上所述,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科学合理的保证,企业应遵循以上原则构建该系统。

三、构建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框架

整体框架和逻辑框架是企业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必须要明确的问题。整体框架所解决的问题是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由哪些内容构成;逻辑框架则着重说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切入点也就是评价的角度问题,即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评价。解决好整体框架和逻辑框架的问题,才能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1)整体框架

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是一个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应当具备的七个要素,这七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要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性和整体目的性且他们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都构成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这一综合体。

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可以有效反映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企业在确立了七要素中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后,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得到一个衡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量化指标,此指标可以作为评价内部控制的一个最终结果,我们称之为评价指数。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评价指标并不独立存在于构成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七要素中,它的得出有赖于七要素中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确定。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评价指数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不重要,相反,它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首先,评价指数作为评价内部控制的最终结果经过比较和分析形成七要素中的评价报告。其次,在集团内部,经过比较和分析各子公司的评价指数可以判断其内部控制的水平和执行程度,进而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改善内部控制制度改善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各子公司的经营质量,最后使整个集团的管理水平提高。最后,评价指标还可以为政府、市场监管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依据,因为评价指数是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一个量化指标,所以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之间可以由此进行比较,从而使利益相关者更加了解情况。

(2)逻辑框架

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逻辑框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大多从内部控制五要素这一逻辑角度出发,也有少数学者构建了新的逻辑角度,比如引入了ERM框架。韩传模、汪士果两位学者分别从控制目标、风险要素、流程控制等多角度,引入层次分析法,建立递阶层次模型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价。根据本文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分析,本人认为我国大部分学者从内部控制五要素这一逻辑出发是一种合理的逻辑框架选择。一方面,内部控制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COSO框架将这五大方面作为内部控制的要素有着很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紧密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归纳了企业内部控制的五要素,这使得从五要素出发的逻辑框架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实施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汉文,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2008(3):48-54.

[2]刘玉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J].会计研究,2010(5):3-16.

[3]王素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05(11):10-14.

[4]张先治.内部管理控制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朱荣恩,应唯,袁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3(8):

48-53.

[6]池国华.基于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J].会计研究,2010(10)58-65.

第3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指标;评价

中图分类号:F552.6 文献标识码:A

目前,虽然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对如何具体地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尚缺乏明确的规定,相当多的企业或个人对内部控制评价缺乏应有的了解,对内部控制评价的一些核心和基本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构建一套规范和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于企业和监管部门而言均至关重要,缺乏评价体系的内部控制,其作用会大打折扣。本文借鉴COSO报告的思想,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新COSO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建立新COSO报告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研究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从而能够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企业内部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本人在企业工作的长期经验的积累,研究发现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健全与否的因素大致可概括五方面:

(一)内部控制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法人治理结构、高管人员的内部控制职责、员工的素质和品行、理者的管理哲学和品行、人力资源政策、内部控制文化特征。文化是内部控制的软环境,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有利于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利于倡导诚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有利于强化风意识。

(二)会计控制因素

主要包括业务活动的授权控制、会计与临柜业务岗位职责分离制度、会计报告的真实性、经营业务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经营业务控制的有效执行程度、会计控制系统的地位。

(三)风险控制因素

主要包括风险定期评估制度的合理性、风险监测评估体系的有效性、风险管理考核与责任机制、风险预警方案的测试能力。决策人员只有根据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才能使内部控制系统健康、有效地运行。

(四)信息控制因素

主要包括信息共享性、信息自动化程度、信息资料的质量水平。企业只有建立起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才能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五)内部审计因素

主要包括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与能力、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情况。实践表明,内部审计机构就能够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缺陷,就能够监督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运作。

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设计研究

内部控制定性评价指标。COSO委员会在其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把内部控制划分为五个部分,即:控制环境、信息沟通、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监督五个方面。本文在此基础上,以新COSO报告八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作为内部控制定性评价体系的基本评价内容。建立的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由新COSO报告八要素构成的。第二层次是每一要素中的具体项目。第三层次是具体项目的具体指标。由于每一项目中,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很多,各行业的具体环境不同,对指标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的侧重。

内部控制定量评价指标。对于定量评价指标,一般选取经营指标和财务指标两方面的内容,笔者在选取定量评价指标时主要从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方面进行财务指标的选取,在每个方面只选择一个或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作为应用的指标值。这样选择不仅可以简化计算程序,而且也具有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特点。基于上述特点,本文选择了以下的财务比率作为内部控制定量评价指标。

(一)盈利能力方面的指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代表每一元的销售收入所带来的利润,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由于销售利润率的提高与经营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内部控制对经营管理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把销售净利率作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内部控制的好坏。

(二)资产管理方面的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反映销售能力越强,企业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三)偿债能力指标

对于偿债能力指标本文选取权益乘数指标,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该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负债程度,权益乘数越大,负债程度越高。不从债权人和股东的角度去探询这个指标的含义,仅从经营者的立场来看,如果企业举债过大,超出了债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企业就很难借到钱。如果企业不借钱或者比例很小,说明企业畏缩不前,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很差。而这种经营能力具体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管理者的素质上,这两者也正是内部控制的内容。

三、结束语

本文基于新COSO报告的内容,结合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对内部控制评价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上来说还是缺乏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套较综合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笔者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进一步解决内部控制评价中的有关问题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为实际执行内部控制评价提供新的工具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潘云利.内部控制体系评价[J].研究与探索,2003,4:26-27

[2]王会杰.试论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9,3:34-37

[3]钟纾纾.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中国集体经济,2008,9:67-68

第4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策

一、内部控制及其评价体系的内涵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资产完整,同时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可靠准确,确保经营方针策略的执行,保证企业经营的效率性、经济性和效果性,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各种方法与措施的总称。包括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为保证经营方针策略的执行,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持续进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所进行的相关控制。会计控制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和保护财物安全性、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合法性相关的控制。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者其权力机构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进而形成评价结论,最后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1]。内部控制评价不是短时间就可以生成的静态过程,而是一个包含多个计划,多个步骤的动态过程。在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中,内部控制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之后,应当对其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规范评价,继而提出合理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改善措施,从而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企业的管理机制,它可以规范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建立规范可操作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不仅是企业控制管理策略的要求,也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在评价内容和目标上仍存在很多局限性,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的不能有效执行,因此尽快建立完善且具可操作性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与原则

1、内部控制评价目标

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是内部控制评价的最终目的,同时是企业设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考量评价措施执行情况的基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的定位角度不同,则其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建立也会不同[2]。一般来说,为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企业的内部控制要达到以下评价目标:第一,促进企业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坚持稳健慎重的经营原则;第二,使企业加强风险控制管理,以此保证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三,加强管理者和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使企业各项控制措施得以有效实施;第四,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以及管理信息的质量。

2、内部控制评价原则

(1)风险导向原则和目标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要重视风险性和目标性,突出影响目标的风险属性,企业应当根据风险的大小及其对企业整体控制目标产生的影响来确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重点环节。

(2)一致性原则。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统一的评价标准,这样评价结果才具有可比性,以免出现标准不同、效果不同的混乱结果。除此之外,企业应当保持评价标准的连续性,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以连续使用,充分发挥内部控制评价的导向性作用。

(3)公允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当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实事求是,有理有据”的原则,其评价结果应当有合理有力的证据支撑。

(4)独立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确立及评价措施的贯彻实施应当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之间要尽量避免包含关系。

(5)科学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当具有科学合理性,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应该以评价目标为导向,科学反映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特征,标准正确,内涵明晰。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内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范围也随之越来越宽广。企业的外部环境、经营理念等内容都应作为影响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因素来考虑。一般来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

l、内部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包括控制行为、控制政策以及控制措施。控制环境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解与认识,它是各控制措施贯彻实施的基础,又是其他内部控制内容的推动者。控制环境的构成有价值观念、管理机制、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企业规章等,控制环境评价的关键是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促进企业员工内部控制意识的提高。

2、风险预测评估

风险评估是分析影响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活动,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是企业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风险评估一般是指对企业整体目标和企业日常活动目标的制定和联系、对企业内部和外部风险的预测分析、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因素的认识和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调整。风险评估的原则强调内部控制体系要有很强的有效性,足够识别各种风险。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为了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促进员工贯彻实施内控制度,内部控制中化解企业经营风险而采取的各种程序和制度,一般包括信息采集加工、实物资产控制、各控制指标的建立等。控制活动在控制活动中关注的重点在于衔接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活动、企业控制活动的形式确立和贯彻实施、增强内部控制活动的针对性,加强信息系统的控制等。

4、信息与交流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活动中,信息与交流的内容覆盖非常广泛,例如,为满足经营需要,企业员工要经常收集各种经营管理活动和控制活动所必须的信息。内部控制信息评价要注意内外部信息的结合与交流,灵活运用各种交流渠道及方式,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环境复杂多变,企业应注重信息与交流的全面性、准确性、对称性。

5、监督评价与审查

一般来说,监督评价与审查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各类活动的管理监督和内审监察,然后对企业内部再监督与再评价活动的总称。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与审查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是独立的,又可以是相互结合的。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监督审查要重视程序的合理性、程序的灵活调整等。

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不明确

目前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内部控制评价基本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评价,由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背景不一,而且注册会计师对内控单一评价是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的,因此仅仅通过注册会计师定期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是不够的,内部控制评价必须全面化[3]。

2、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不全面

目前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内容的评价,内部控制评价仅仅局限于财务活动领域。事实上,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不应仅局限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对非财务报告内容也应当予以重视,实现对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的有效评价。

3、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不统一

目前我国对于内部控制评价还没有一套完全统一可行的标准,对企业评价活动如何操作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这造成了不同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时没有可以依据的标准,各企业的内部评价结果不具有可比性。通常在审计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中,对各类企业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标准不一。

五、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对策

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以促进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增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独立性

为了确保并加强内部控制机构的独立性,企业构建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还应该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评价小组,开展具体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评价小组应当由对企业内部机构及管理活动非常熟悉的人员参加。通过两者的相互配合,使内部控制的各项措施得到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顺利全面进行。

2、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目前,我国企业对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还存在很大局限性,应当在围绕以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要素为中心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科学的全面评估,不仅评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内容,也应当在评价体系中加入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内容,对企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有效评价,最大范围地发挥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和效力。

3、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实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合理统一的评价标准对科学进行内部控制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当尽快形成一套统一可行的评价标准,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一般而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内容可以采取定量评价的方式,、但是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内容一般很难量化,我们要把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相结合,充分体现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全面评价,结果与过程评价的衔接统一,以此提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孙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之研究[J].理论研究,2008(3):140-143.

[2]鲁忠.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商情,2012(8):63-64.

第5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平衡积分卡;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024-03

引言

轰动全世界的安然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政府加大了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随即出台了《萨班斯法案》,它引发了全美对内部控制的空前重视。该法案明确提出了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要求。法案确立了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的制度要求,提出了对内部控制评价框架应具备的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管理层内部控制工作中的盲目性,使内部控制工作更具效率和效果。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关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在90年代后期我国政府开始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五部委均出台了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方面的规范,这些规范对于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如何具体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尚缺乏明确的规定,相当多的企业管理层或员工对内部控制评价缺乏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有的甚至对内控评价有错误的观念。

本文认为,构建一套规范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无论对于监管部门还是企业都是有很大作用的,若缺乏应有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内部控制的作用将大幅下降。内部控制为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管理活动服务,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能保证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活动顺利开展,尽管经营指标和财务指标并不是内部控制活动的具体表现,但经营和财务方面的某些指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1]。评价企业绩效的平衡积分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依赖财务指标来说明的。内部控制评价和平衡积分卡二者有一定的相似性。由此,本文尝试利用国际流行的平衡积分卡框架来构建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并希望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平衡积分卡的内容及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

平衡积分卡由哈佛教授Robert Kaplan和诺朗顿研究院的执行长David Norton设计的一种综合业务评价系统。平衡积分卡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即实施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与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过程[2]。它把绩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使之成为组织战略的实施工具。平衡积分卡是以企业的战略为基础,并将各种衡量方法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既包含了财务指标,又通过顾客满意度、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的业务指标来补充说明财务指标,这些业务指标是财务指标的驱动因素。图1描述了平衡积分卡的4个方面及相互关系。

平衡积分卡的平衡是指在以下4个方面保持平衡:在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股东与客户和内部流程与学习成长之间,在所求的结果和这些结果的执行动因之间,在强调客观性测量和主观性测量之间。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的监督和结果的评价,发现其内部控制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3]。内部控制作为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质量和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就是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要素的情况的评价。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关键,是其他4个要素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环境,其他4个要素无论质量如何,都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所以,要评价内部控制的完成情况,必须从企业对控制环境的评价入手。5要素的关系如图2所示。

1.控制环境的评价:控制环境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公司组织结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所作的评价。在组织架构的评价方面,企业是否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股东大会决议,企业章程是否结合了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否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在发展战略发面,企业是否能根据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制定出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在人力资源方面,企业是否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战略,合理配置了人力资源,是否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在企业文化方面,企业是否有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循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在社会责任发面,企业是否有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如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

2.风险评估的评价: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前提,它包括两个方面: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在内部风险方面,企业是否对内部管理、自主创新、财务、安保、人力资源等因素引起的风险足够重视并加以防范;在外部风险方面,企业是否对外部因素引起的风险加以重视,企业是否能够顺利识别、评估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关的风险,并对此加以控制和防范,使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水平之内。

3.控制活动的评价:控制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题,企业能否通过设计、执行控制活动,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具体的控制活动评价内容包括: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等方面的控制活动的评价。

4.信息与沟通的评价: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应对环境改变,保证控制有效的工具与手段,良好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关键是保证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的真实与及时,企业管理者能够通过相关的信息采集,采取适当的反应和措施。

5.内部监督的评价:内部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得以执行的重要保障。具体包括:监督机构、监督主体、报告缺陷和改进、自我评估的设计是否有效。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是内部监督的主体,只有其发挥职能,内部控制工作才能有效进行。所以,对内部监督的评价,主要是指对内部审计部门是否保持其独立性的评价。

简而言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就是在以控制环境为基础的情况下,保持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之间的平衡。企业能否做到上述活动,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二、内部控制与平衡积分法运用中的共性分析

1.平衡积分卡在企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平衡积分卡的认识不够,专业水平不高,往往表现出对平衡积分卡的不信任,甚至质疑,给平衡积分卡在企业中的应用带来了阻碍,大大影响了平衡积分卡作用的发挥。在企业中,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落实和执行。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侧重于对企业实施内控,对内控的结果好与坏的关注度不够,对内部控制评价缺乏应有的了解,对内部控制评价的一些核心问题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2.平衡积分卡是一套战略管理工具,它的实施是自上而下的,所以平衡积分卡若要实施成功,必须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高层管理者实施平衡积分卡的决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平衡积分卡的顺利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内部执行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发现其内部控制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是提升企业质量,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它的评价实施也应该从其企业的最高层到最底层,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控制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3.平衡积分卡的实施需要财务、顾客、内部经营、学习和增长这些指标支撑。财务指标的创立和量化是比较容易的,而其他3个方面的指标就需要企业管理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仔细斟酌。有些重要指标很难量化,如员工受激励程度方面的指标,这就对企业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可选用结果评价指标,结果评价指标就是要考核内控目标的实现程度,它是基于内控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结果考核指标,并规定相应指标的合理指标来进行评价。然而,选取的指标和权重的确定直接决定了内控评价的结果。虽然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不可避免地存在权重确定的主观随意性,从而不能保证结果的精确性。

4.平衡积分卡的实施由于包含太多的测评指标,而大量的评价指标往往会使企业管理者无所适从,无法找到重要指标对企业绩效的衡量,因此需要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由于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对自身的内部管理的各个发面提出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一个能充分体现内部控制整体性和过程性的完整高效的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系统。

三、利用平衡积分卡来加强内部控制评价的建议

1.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控制风险、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组成,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强调全员参与的思想,即每一个员工都是控制对象。因此,对内部控制实施评价就是对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行为的评价,而员工的广泛参与,首先可以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内控意识,其次也有利于企业和业务层面的各类风险更透彻的风险评估。平衡积分卡中有对企业员工的选择和培训教育工作的评价办法,并且与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因此,平衡积分卡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是适用的。

2.正确界定内部控制的评价目标,不仅能满足监管部门对信息提供和披露方面的要求,而且能够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实现。因此,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应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考核内部控制所规定的目标实现与否。不同的评价主体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界定也不尽相同,如监管部门更多的是关注内部控制制度所达到的报告目标的合规性和合法性;而企业自身进行的内部控制评价不仅要符合法律法规,还要关注内控对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实现的作用程度。成功的平衡积分卡控制制度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一套财务和非财务性评估手段联系在一起的管理手段。有效的平衡积分卡的应用可以把它从最根本的绩效考核地位上升到组织的战略层面,成为组织的战略工具。所以说,平衡积分卡的应用可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我国传统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范围是狭窄的,大部分企业依然存在着“重管理轻治理”的现象,这种情况造成了内部控制的内容和范围较小,缺少与管理相结合的过程,因此也造成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狭窄。如果将平衡积分卡运用到企业内控中来,并实现两者的最佳结合,需要企业改变原有只重视企业和下游的观念,把关注的视野拓展到上游,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控制。企业的内部控制扩大了,自然而然内控评价的范围也随之扩大,这不仅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加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4.平衡积分卡的实施能否在战略绩效管理中发挥作用,重要的是企业完善的信息系统的支撑。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有利于信息决策者了解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的效果。我国企业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建立一个与企业自身组织和市场环境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而且能促进企业及时对市场做出反应。

第6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范文

【关键字】效率 内部控制 评价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南》共同构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而且都将“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的效果”作为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随着2012年沪深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全面实施,内部控制已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2011年,我国沪深交易所2340家上市公司中有184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为78.8%,其中,1841家上市公司出具的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为有效,占比为99.84%。①。由此可见,我国99%的上市公司认为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有效的。然而,事实是这些有效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依然存在较大差异,“有效性”并不能完全代表内部控制的管理效果。如何对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价,文章将以“效率”观为视角,建立由“设计效率”和”执行效率”共同构成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做出科学评价。

1.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综述

内部控制评价是由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对内部控制设计、实施运行的有效性作出的全面评价。其评价思路和方法各有不同:络良彬等(2008)建立了基于AHP质量模糊评价模型,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由定量评价到定性评价模糊映射。王海林(2009)建立了IC-CMM模型对内部控制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对内部控制能力按成熟度划分为初始级、管理级、定义级、优化级四个等级,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建立内部控制能力的量化评价体系。刘明辉(2010)认为借鉴国际惯例、立足本国国情、将内部控制建立在鉴证业务三方关系人的现实基础上,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才可能是恰当的。

① 迪博公司: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2012)

2.效率视角下内部控制评价的思考

以上文献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对于内部控制质量的评价已由单纯的定性或定量评价发展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阶段,但研究的共同点是在同一平面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也只能用于横向的比较。所以,为弥补此缺陷,能否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引入效率概念对内部控制进行评。

2.1效率视角的选择

财政部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都是以“有效性”为标准来评价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效果的。然而“有效性’作为一种定性的评价和描述,评价结果缺乏量化指标,评价结论不准确,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总体质量不高,流于形式。以“效率”为评价指标更适合内部控制评价。因为“效率”是一个量化的比较指标,其表现性形式有:一是不同对象间的数量比较,如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二是同一对象本身变化,从数量上讲表现为同一对象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资产安全率等;从质量上讲表现为同一对象质量的变化,如内部控制的一致率、覆盖率等。以此为基础对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量化指标代替描述语言,提高评价准确性,使评价结论更加符合内部控制质量。

2.2效率路径的形成

构成了内部控制系统是由内部控制设计环节和内部控制实施运行环节共同构成的。对内部控制效率的评价也应以这两个环节为起点展开观测和衡量。执行效率是设计效率的承续,设计效率是执行效率的基础。一般来讲如果内部控制执行效率高,内部控制设计应该是科学可行的。反之内部控制执行效率低下,就意味着设计效率不高,或虽然内部控制设计严密完整,但不切合企业实际,不具有管理的实践性。内部控制目的是完成内部控制任务,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按照内部控制目标其对应的内部控制效率可以分为:经营活动合规效率、财务信息可靠效率、经营资产安全效率、经营成果效率、战略管理效率。各项效率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同时还存在一种从低层次到高层次递进状态。内部控制效率路径关系见图1。

3.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3.1评价体系的原则

内部控制设计环节和实施运行环节的侧重点不同,其评价指标的表现形式各异,评价结论势必会产生差异,甚至可能出现矛盾,在评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相关性原则。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合法目标、信息目标、资产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评价指标应与评标目标相关。企业管理者应在控制风险创造价值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来确定评价的重点业务、重要流程环节,并据此设计能够涵盖设计效率、执行效率和成果效率的内部控制效率的评价指标。

(2)执行效率优先原则:在对设计效率和执行效率分别评价后,可能产生的结论有四种情形:第一种是设计效率和执行效率同时都高;第二种是设计效率和执行效率同时都低;第三种是设计效率低,执行效率高;第四种是设计效率高,执行效率低。四种情形中第一和第二种情形是一致的,所以不存评价困难。当出现第三和第四种情形时,如何评价内部控制?我们认为应遵循“执行效率优先原则”,即以执行效率的高低作为评价内部控制成效的标准。因为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执行,高效率的设计效率应表现为高效的执行效率。

(3)整体性原则:对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内部控制的效率不仅体现在单项业务或流程的效率上,更应反映整体水平的内部控制效率。因此,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从内部控制效率形成路径看实际上存在由低到高的递进层次,合法效率、信息效率、资产效率等单项效率合力形成了经营效率,如果反映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效率指标效率高,意味着各单项目标合力的效率高,只需从整体效率指标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效率,而无需再对各单项效率进行人为打分加总去评价企业整体控制效率。

3.2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设计的思路

3.2.1 设计效率指标设计:设计效率本质上讲是设计成本与设计产品即企业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比率。设计成本应为企业在内部控制设计时投入的各类成本,设计产品应以制度的质量作为评价标准,影响制度质量的因素可设置以下指标来衡量:覆盖率、一致率、可行率。

覆盖率:主要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涵盖企业所有业务流程和作业流程面,既包括董事会、管理层、各类员工的纵向层面,也包括供、产、销等所有部门和岗位的横向层面。一致率:一方面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对各岗位职责界定的清晰度,同时也评价各岗位和各业务面目标的统一性。可行率:反映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在企业实践中的可能性,主要通过评价内控所具备的条件,内控后预期价值增大或风险损失减少的显著程度。

3.2.2 执行效率指标设计:

内部控制的执行效率应从执行过程效率和执行成果效率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过程效率反映了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中是否被执行,以及执行的程度如何,以到位率评价,即符合内部控制规范标准的测试点和全部测试点的比率来评价。该项指标在计算时应从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等各层面逐一进行测试,完成整个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的效率评价。成果效率是对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主要指标有:资产安全率、信息真实率、诉讼减少率、罚没支出、资产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资产安全率:反映资产安全目标的完成程度。信息真实率:反映财务信息的真实程度。诉讼减少率:反映经营合规合法性提高后诉讼的减少程度。罚没支出:诉讼减少有时不完全意味着合规合法性的提高,罚没支出的数量更能反映经营合规合法的程度。资产占有率:反映资产创造的利润度,该指标更能说明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市场占有率:反映企业收入在同类市场的占有程度,说明企业的竞争优势,也能反映内部控制的成效。

4.结论

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评价是保障企业能否实现内部控制规范的关键要素。缺少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就无法有效运行,同时内部控制制度也无法实现持续有效的改进。本文借鉴业绩评价的相关理论,从效率视角构建了内部控制效率评价体系,并对相关的评价指标设计并分析,丰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以期帮助企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作出综合评价。不足之处在于尚未收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这也是本文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2]李连华,唐国平.内部控制效率:理论框架与测度评价 [J].会计研究,2012,(5)

[3]骆良彬,王河流.基于AHP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模糊评价 [J].审计研究, 2008,(6)

[4]池国华. 基于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 [J].会计研究,2010,(10)

第7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范文

一、案件始终

D公司是一家年销售收入逾50亿元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其主营业务是销售母公司的产成品,它是C公司(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2年4月至6月,D公司财务部副经理,以伪造原始凭证借备用金、以返还客户的预付账款出具付款凭证,以填制虚假费用报销记账凭证,三次使用现金支票挪用与侵占公款126万元,其不法行为于7月初被公司财务部察觉并报告公司领导,最后迫于单位压力,该副经理到当地经侦机关自首,在经侦机关的立案查办下,上述款项于8月底追缴回单位。尽管款项最终追回,但该案件使得整个集团公司上下一片哗然,C公司遂派出调查组进驻D公司进行专项调查与审计,并在10至11月开展了全集团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拟定于2013年3月完成集团内全部控股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

从该案件看,D公司财务副经理要挪用公款,至少要通过三道关口:一是填制虚假原始凭证,只有从账面上增加支出,才有非法牟财的可能,该财务副经理使用伪造的资金支付申请表(该审批表上资金审批人员的签字均为复印),骗取会计人员填制了预支备用金的付款凭证;盗用费用报销会计的工号与密码,填制了虚假费用报销凭证;假退客户预付账款填制虚假付款凭证。二是出纳人员的支票管理与银行印鉴管理关。该财务副经理利用新上任且缺乏从业经验的出纳人员对财务领导的信任,骗取银行印鉴并开具现金支票,虚增的费用与支出得以转化为现实的钞票落入其囊中。三是事后监督关。稽核与对账工作的不及时导致了牵制不到位与监督松懈,没能及时地发现与制止该财务副经理侵占公款的不法行为。

D公司作为一家主板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十分重视,D公司以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为模板,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并结合企业特点制定并实施了一套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如账务系统中对不同财务人员操作权限、用户密码的设置,银行印鉴必须由两人以上人员分开保管与使用,每月应由出纳以外的专人负责银行回单的对账及余额调节表的编制,货币资金支出必须经过相应的授权审批,付款的原始凭据应经会计人员审核并填制凭证后出纳人员方可支付。但这些看似很具体的内控措施,却未得到有效执行。该财务副经理正是在知晓费用报销会计人员权限密码的情况下,填制了相应的记账凭证。然后利用新任出纳人员尚未熟悉工作职责权限及其对财务领导的信任,利用两枚银行预留印鉴虽然分开保管,但由出纳一人使用的漏洞,套取了现金,直到“东窗事发”前还在谋划继续套取现金填补预支备用金的漏洞。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机制与作用

以美国COSO委员会(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为代表与借鉴,世界各国制订和了一系列内部控制标准。为了促进我国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财政部等五部委分别于2008年5月、2010年4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共同构建了由内部控制应用、评价与审计三个环节构成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而上述案件的发生表明:无论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如何健全,如果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评价、保障与应急措施,没有一个有效的机构监督和评价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也难以达到预定的内控目标。所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保证该体系按预定目标顺利运行的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起着发现内部缺陷,完善内控制度,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作用。

(一)内部控制评价能依托企业治理结构,实现对内部控制应用自上而下的评价,及时发现与弥补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但由于内部控制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内部控制存在不能实现控制目标的可能性,这就需要适时地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涉及业务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包括日常检查评价和专项检查评价。该评价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评价和运行的有效性评价。在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时,应充分考虑相关控制是如何运行的,相关控制是否得到了持续一致的运行,实施控制的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权限和能力。可见,如果D公司在案发前定期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按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及时发现相关内部控制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则该案件的发生是很可能可以避免的。

(二)内部控制评价有利于与内部控制应用有效结合,有针对性地加强内部控制薄弱环节,促使内部控制得到持续改善。通过对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的评价,有助于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内部控制评价不仅只限于发现薄弱环节,更为强调的是提出认定意见和改进建议,确保整改到位。可以说,内部控制评价实质上是一个评价、反馈,再评价的动态过程,通过这一动态过程能够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持续改善,确保内控体系的有效运行。如果D公司在案发前进行了内部控制评价,按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发现了相关内部控制缺陷,并提出认定意见和改进建议,那么该财务副经理即使有心铤而走险,但也无从下手。

第8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评价指标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是一种管理机制,规范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它不仅反映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的需要,而且将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业绩的评价和激励都纳入其中。建立科学严格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不仅是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实施的要求,也是保证企业经营战略有效执行的基石。但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为审计服务的,无论是评价内容还是评价目标,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缺陷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不明确

现行的《审计准则》只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但仅通过注册会计师定期地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外部评价,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战略目标实现的要求。内部控制评价必须内部化,而内部化的评价主要是由内部审计实施的。也就是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最终要由董事会中的内部审计委员会来实施,这是比较理想的。而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没有正式的审计委员会,很多上市公司中虽设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但独立性不够,有的隶属于总经理,有的隶属于财务部门,内部审计职能很难真正实现。因此上市公司必须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定位问题。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不统一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的评价实务中,内部控制系统一般是参照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系列进行的,内容主要是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同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核业务是参照《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进行的。虽说审计署、财政部等各部门出台了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方面的规范,应该说,这些规范对于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相当多的企业或个人对内部控制评价缺乏应有的了解,对内部控制评价的一些核心和基本问题如“评价什么、如何评价”等缺乏清晰的认识;各监管部门对如何具体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如采用何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什么内容、采用何种方法等尚不明确;各个企业之间,其各自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究竟如何,无法进行相互比较。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造成内部控制的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除了上述问题之外,我国内部控制评价还存在着评价方式单一、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三)内部控制评价、考核、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许多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制定了很多的内部控制条文,但多只注重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将已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而不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如何,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严重忽略了如何执行制度、判断和报告制度执行的状况、矫正制度执行的偏差等,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评价、报告等也鲜有实施,其结果是存在制度却得不到执行。另外,由于审计、会计人员是单位经营者领导下的工作人员,其经济利益直接由单位经营者所掌握和决定,审计、会计人员无法真正行使监督职权,如果他们坚持原则,对单位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抵制,往往受到经营者和其他方面的阻力、刁难甚至打击报复,由于打击报复的手法往往比较隐蔽,且多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政府部门很难有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会计人员的权益。为了保护自己,审计、会计人员便不积极进行内容控制工作,内控的作用便无法发挥出来。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设计的对策

(一)构建内控评价体系

在构建内控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根据企业的特征,制定一套具有统一、公认和完善的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体系。可先从目标定位、内容范围以及设置方式等方面来综合考虑,既可以从企业管理与控制的目标入手,也可以从内部控制要素入手。但无论怎样,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都可以分为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两部分,一般标准以具体标准为基础,同时也是具体标准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二)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制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和前提。在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时,首先必须明确的是采用何种评价标准对内控整体乃至具体的内控项目进行评价。笔者认为,考虑到内部控制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合法合规性目标,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可以选用结果评价标准和过程评价标准。结果评价标准就是要考核内控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基于内控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结果考核指标,可以针对内控的绩效目标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并规定相应指标的合理标准来进行评价。过程评价标准的制定可以按照内控项目来进行,按照风险管理思想,根据风险管理框架中的要素来设定控制标准。即按企业内部控制项目,分别设定评价标准,每一个项目都设计有一系列的具体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该项业务的内部控制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和监控方面,力争涵盖该项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控制点。

(三)选择、设计评价指标

在内部控制评价中,不仅要关心控制结果的好坏,而且要评估控制手段的优劣,这就产生了措施型指标和结果型指标选择的问题。措施型指标是指与各种控制手段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如岗位分离指标,而结果型指标是针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制定的评价指标,如收入回收率。这两种类型的指标各有优缺点。措施型指标比较直观,它直接指向“合理控制手段实施与否”,没有实施就有失控可能,企业内部控制必然存在漏洞,但是其缺乏综合性,特别是由关键控制点产生的评价指标,它忽略了对次要控制手段的评价,一旦次要手段失控,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结果型指标正相反,其综合性很强,评价结果良好,无论控制手段实施如何,至少控制的目标达到了,但是不足点也很明显,一方面,此结果往往并非与内部控制工作质量一一对应,如收入回报率较低不仅取决于收费过程控制水平的高低,还会受到经济形势、客户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即使评价结果良好,也仅能证明现在未发生问题。只有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彻底保证以后也不会发生问题。因此,在评价指标设计过程中,应将措施型指标和结果型指标结合使用。

(四)正确界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

企业日益认识到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不但是要满足监管部门对于信息提供和披露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内控制度要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经营的效果和效率的实现。应该说内控制度的立足点之一是要通过制度化规范标准的构建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加强行为理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立论,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应该是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进行评价,考核内部控制所规定的目标实现与否。在具体界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时,不同的评价主体可能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界定也不同,如监管部门推动实施的内控评价,其目标可能更多地关注内控制度所达到的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而企业自身进行的内控评价,其目标就不应局限于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还应该包括内控对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实现的作用程度。

第9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范文

【关键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评价 运用

为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和实施改进方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浙江省多数外贸企业相继开展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评价工作的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外贸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将有助于改进外贸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一、外贸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评价环境有待改善。由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职工还没有认识到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形成评价结论,是不断改进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所以影响他们配合及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评价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内审人员基本上都是由财会专业人员充任,并不是专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在企业经营及其他管理方面有所欠缺,难以对外贸企业诸多的业务环节控制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因此,内部控制评价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评价的独立性、公正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由于评价工作是由企业内审部门实施的,而内审部门直接受企业管理层的领导,评价结论或多或少受管理层的左右,其独立性和公正性跟社会审计机构相比有差距。

(四)评价内容不够全面。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的评价,但在实际工作中,检点往往放在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评价上,目前仅以财务控制评价为主,其他方面基本没有涉及,很少会积极主动地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进行评价。

(五)内部控制评价层次不够深入。由于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只是刚刚起步,再加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在2009年7月1日后才在大中型企业开始实施,所以目前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评价大都还只是对内部控制的一些基本方面作出评价,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涉及较少。

二、ISO9000是外贸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补充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对企业质量管理的某些方面进行优化和规范,它通过连续的监督、控制和信息反馈等确保体系协调运行;依靠质量审核来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依靠质量改进使之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其最终目的是使企业的成本、风险和效益三者得到最佳组合。其优点在于:该体系是以“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和“持续改进”等8项原则为指导,对企业的质量管理进行全方位的评审,然后编制审核报告、落实决定事项和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从而帮助企业达到持续成功的目的,这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最终目的相一致。因此,笔者认为,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可以从第三者的角度帮助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作出评价,有效弥补现有的内部控制评价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内部控制评价环境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在强调“领导作用”的同时要“全体参与”,只有大家的充分参与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尤其是外贸企业,一切质量活动都是依靠人的活动来完成的。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外贸企业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持续培训教育,提高贸易能力,规范各环节的工作流程,重视业务过程的标识性以规避各种经营风险。所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能让员工自觉并积极参与,并使员工感到自己的工作与企业的业绩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可以消除“内控评价”中的对抗性,大大改善内部控制评价环境。

(二)增强内部控制评价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外部审核认证,是一个公正、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企业产品(服务)质量或体系作出的客观评价,企业内审机构和人员可根据需要直接或间接地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记录或结论,避免自身独立性与公正性不足的缺陷,从而增强内部控制评价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三)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广度和深度

外贸企业根据ISO9000族标准建立和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围绕“进出口业务活动”这个“产品”的质量完成情况来开展各个环节的评审,可以有效地突破现行外贸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仅以财务会计控制评价为主的局限。同时,外部审核人员专业水平较高,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积极利用他们的专业优势,能对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作出客观的评价,将大大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质量。例如本公司在2008年度进行ISO质量认证评审时发现:某笔业务项下的验货报告记录不够规范,货物质量存在瑕疵,但在验货报告中未予明确责任(即一旦发生客户拒收货物时的损失承担问题),评审发现后即要求予以改正并提出在本环节下应加强控制的建议,从而避免了可能出现对国外客户进行质量赔付的风险。这一过程,按现有的内部控制评审方法是较难涉及到的。

(四)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

通过定期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总结和评价,建立预防和纠错机制,不断地改进质量体系中的程序文件和管理文件等,使质量管理呈螺旋式上升,也即在一定程度上对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不足作出了持续改进。

三、ISO9000在外贸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运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领导层认识统一并一贯重视是关键

ISO9000 标准中规定“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 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警惕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领导作用强调的是“创造”和“保持”。有的领导在认证初期热情很高, 也很支持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并为他们创造一切便利条件。然而,一旦认证通过了也就热情骤减了。如此的评审和认证结果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最高领导层一定要有统一的认识并予一贯的重视,才能使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较好地运用于本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并持续为企业提出改进意见,使企业达到长远发展的目的。

(二)在设计ISO9000相关程序和操作文件时,尽量与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持一致,同时注意及时换版

企业在依据ISO9000标准设计和制定程序文件、操作文件时,尽量与企业的内部控制要求衔接,防止出现不同的规定或使执行者产生不同理解的表述。同时要随时关注它们的时效性并予以及时的修订和换版。很多企业在认证之初依据标准要求制订了一系列的程序性文件和操作性文件,这些文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有些文件已明显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维护和企业的内部控制起不到保障作用了,越来越暴露其缺陷。这时,企业就应结合现状,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及管理的需求,对已不适应的相关文件要及时修订或废止,以保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要做好宣传工作

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使本企业的成本、风险和效益三者得到最佳组合,从而取得最佳效益。外贸企业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本企业自上而下都达成共识,并激发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更好地配合内、外部审核人员及企业管理层,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使企业在管理与“内控”中获得最大收益。

(四)注意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