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观察法也叫观察记录法或行为观察记录法,它主要是对被评估对象的行为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记录获得相应资料的一种方法。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弱智儿童中,通过上课、课外活动以及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等观察他们的思想表现、言行举止,观察弱智儿童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兴趣爱好、生活自理能力、智力落后程度和性格特点等。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在运用观察法时要及时记录,积累观察资料,对某些不是非常确定的情况应该进行多次观察后再得出结果。教师要善于观察弱智儿童的言行举止,从其外部的表现洞察他们内心的活动,对他们的思想行为作出切合实际的分析和评价。
平时,教师可以让弱智儿童进行一些游戏,例如,
同时让几个弱智儿童观察两幅图画(两幅画中大部分相同,有几处不相同),要求他们找出不同之处,寻找的速度越快越好;先让弱智儿童观察一组物品(10个左右),然后挡住这组物品,增加一些新物品,并拿走一些原物品,让弱智儿童说出增加和拿走的物品;在桌子上放10根火柴棒,其中有8根火柴棒没有药头,要求弱智儿童在20秒时间里找出这些没有药头的火柴棒。游戏结束后及时记录游戏结果,通过以上游戏可以了解他们的观察能力,从而使教师可以更好的组织教学。
二、测验法
测验法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如编制题目、具体施测、评估等)对儿童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表现进行测量的方法。儿童智力是学习的基础,所谓智力是指一个人智慧的发展水平,通常是与自己的同龄人相比较而言的。用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来说,智力的发展水平就是智商。我们不应过分夸大一个人智商的重要性,尤其是不能认为某一个孩子智商落后就说明他终身是一个笨蛋。但智力测验对于了解孩子的学习,对他们进行教育评估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有标准化测验(如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智力测验)和教师自己编制的测验(如论文式测验、客观式测验、综合式测验等)。
例如,目前我国常用的儿童智力测验主要是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的儿童智力测验。韦克斯勒把人的智力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语言能力,二是操作能力。语言能力包括六项测试项目: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和背数;操作有力包括六项测试项目:填图、排列、积木、拼图、译码、迷津。经过测试,得到两个智商分数,一个是语言智商分数,另一个是操作智商分数。这两个智商分数可以合成一个总智商分数,即代表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除了考察总智商水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语言智商和操作智商是否平衡。
教师也可以预先准备几张标有数字的图画,随意放在弱智儿童面前,但排列的顺序是不正确的,要他们重新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评估弱智儿童理解事物顺序的能力。类似的测验非常多,作为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有关目的,选择性的采用或自己编制相关题目对弱智儿童进行测验。
三、访谈法
访谈法是教育者通过与受教育者的家人、邻里、教师、同学的交谈,了解受教育者的一些行为、情绪、学习态度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与每个弱智儿童自由交谈,进一步了解情况,掌握思想动向。教师在与弱智儿童谈话前应认真考虑谈话的目的、内容,选择好谈话的时间、地点及谈话方式。在谈话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态度亲切自然、和蔼诚恳,以免使他们感到拘束、紧张,要善于启发他们讲出心理话,谈话后,要把掌握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及时记录下来,作为教育评估的依据。
例如,当两个弱智儿童发生争执的时候,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弱智儿童说出真实情况,因为只有了解,才能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这时候的问话不应带个人情绪,比如问些:“是他先动手的吗?”这很容易混淆弱智儿童对真实情况的记忆。
在了解情况之后,就可以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发生争吵,教师一定要让弱智儿童明白即使是大人之间也难免会有矛盾产生,最重要的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接下来,就可以启发弱智儿童:“如果老师不帮忙,你准备怎么解决?”教师不妨耐下心来,听弱智儿童说说他自己的解决方法。然后对他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指导。如果是自己做错了,则要鼓励他勇敢地向其他孩子道歉,而如果是对方不对,那就应该鼓励弱智儿童自己去跟他讲道理,而不能采取息事宁人的退让方法,甚至限制他与同伴交往。这种做法看上去好象是保护了弱智儿童,不让他受欺负,其实是害了他们,最终将使他们难以形成独立,勇敢的品质。
通过谈话教师可以了解弱智儿童的思维方式,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使他们形成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弱智儿童进行相关资料的获取的一种评估方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通过电话、家访等方式向家长及相关人员了解弱智儿童各方面的表现。调查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并且做好记录,对各方面获得的材料要进行分析研究,区分表面现象、偶然现象和日常现象,用辨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弱智儿童。
例如,有些家长经常向教师反映自己家的家庭困难,希望学校能够多给予补助,对于具体的情况教师根本不清楚,便可以利用假期或者休息时间有选择的进行家访,到学生家里看看他们的家庭情况以及弱智儿童的日常生活情况,并事先设计好表格:
五、成长记录袋法
成长记录袋法是当前引起极大关注的一种评估方法,这种方法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从而开放地、多层面地评估学生。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对教师的评估,使教师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励学生学习。
教师在学生入学时就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成长记录袋,放入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把学生每学科一份最好的作业、自己最满意的一份美工作品、老师每学期的评语等等随时装入成长记录袋内,每学期末将每位学生成长记录袋内的物品进行展览,这样不仅使弱智儿童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水平与更高水平的差距,形成“自我求成、自我发展”的新需求。
这正如第思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呼唤、鼓舞。”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校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唤起他个人人格的独特性。”
通过对弱智儿童进行教育评估,教师可以掌握弱智儿童各个方面的资料,并逐步积累建立弱智儿童发展档案。教师通过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解释,分类管理,形成弱智儿童学习与发展状况的数据库,为弱智儿童教育教学和学校的课程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对弱智儿童进行教育评估,可以培养教师的观察、记录、分析等各方面能力,而学校的课程改革正需要有较高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因此,通过对弱智儿童的教育评估活动,可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促进学校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语言特殊机制 语言生成系统 语言发展
一、儿童语言的发展阶段
1.从一岁左右开始说话,进入单词句阶段。单词句指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儿童用一个单词表示的意思往往是成人需要一个句子才能表达的内容。这些单词能逐步表示儿童的愿望或观察到的事物,并且随着不同的情景可能表示几种不同的意思,比如:球球、抱抱等。这里的球球可能表示“这是球球”、“我要球球”或者“球球滚开了”。
2.两岁进入双词句阶段。这个阶段儿童说话的积极性高涨,在很短的时间内会从不大说话变得很爱说话,说话的词大量增加。这一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表现在开始由双词或三个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如:妈妈抱抱。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比简单句明确,但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所以也称为:电报句、双词句。
3.五岁左右进入成人句阶段。这时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基本完成,虽然他们掌握的词汇数量还有限,但基本的语法已经掌握,已经能够分辨正确的表达方法和错误的表达方法,能区别语句之间的关系。儿童对语言的运用已不限于表示眼前的事物,已经能够谈论以前发生的事情,也能谈论将要计划做的事情,甚至可以谈论一些实际上不存在的事情。
上面几个阶段并非是截然分开的,各个阶段是可以重叠发生的。从单词句到双词句,最后发展到成人句阶段,这个发展顺序是不变的,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后阶段是前阶段的发展。我们可以认识到儿童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这个发展过程有何奥秘呢?
二、儿童先天的语言潜能
每一个儿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都可以习得人类语言。聋哑儿童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无法用口正常说话,但经过一定的语言环境的训练,也会在脑子里播下人类语言的种子,形成一系列人类的语言体系,所以才可以用手语与人类正常交流。而猩猩即使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甚至进行最好的语言训练,也还是无法发出人类语言的。这里我们想到鹦鹉,“鹦鹉学舌”就是说鹦鹉能模仿人类的说话,但是鹦鹉的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还是存在本质区别的,人类语言能够主动地把各种声音和意念无限地连接在一起,这种无限的语言潜能在儿童身上就存在。
蒙台梭利把儿童天生的语言潜能成为“语言的特殊机制”。她认为:人类不是天生就有语言,而是具有创造语言的机制。儿童在说话的时候,既要涉及到单个词语的变化,又要涉及到整个句式的结构变化,等等。语言含有一定的规则,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语言。但是儿童把复杂的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吸收和学习。如果我们对不同的发音进行观察,就会发现有规律可循,每个音都是通过相应的机制发出的。正是因为儿童有创造语言的机制,所以,无论语言是简单还是复杂,在儿童生活的相同阶段,世界各地所有的正常儿童达到的语言水平都是等同的。
另外,乔姆斯基的“语言生成系统”类似于“语言机制”这个概念。乔姆斯基认为:儿童是自然界特别制造的小机器,是专门为学语言而设计的。乔姆斯基关于儿童语言的发展显然夸大了儿童先天的语言能力,但是我们也不能全盘否认他的观点。儿童获得语言是一个积极主动、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儿童获得的不是一句一句具体的话语,而是关于语言的一系列的规则。这一系列规则,能够使儿童听懂他从未听过的话,能够让儿童具有生成他从未听过的话语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具有先天的语言机制,但不是像乔姆斯基所说的那样,而是一种认知性的加工语言的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
不管是皮亚杰的创造语言机制还是皮亚杰的认知性的加工语言的能力,我们会发现其中一条不变的规律:儿童是具有语言的发展潜能的。儿童先天的语言潜能从何而来?这里引用达尔文《人类的由来》里面的观点。达尔文通过动物的交流方式和人类语言作比较而得出结论:人类的语言是生命进化的结果,人类语言的发展也随着自然进化和物种进化而发展进步。目前为止,人类语言在所有语言体系中发展是最完备的。
总之,儿童语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否认先天的因素,包括儿童具有创造语言的机制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但也不能忽视环境的作用。儿童语言潜能是在认识和交际的环境中表达出来的。
三、儿童语言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外部环境
由于某种原因被弃在丛林中的孩子经过某种方式保留了生命,这样的儿童的周围尽管有鸟兽的怪叫、淙淙的流水声和树木的婆娑声,但他们仍然是哑巴。因为他们没有在唯一能刺激先天语言机制的人类语言环境中成长。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先天的语言潜能,在这种潜能的作用下,儿童是从环境中自动地积极地吸收人类的语言。环境对于儿童语言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提供儿童所需要的帮助,随时辅导他们,使他们不至于独自摸索、盲目前进。儿童语言是发展出来的,但是不能听之任之,而是需要外部环境的帮助和引导。
活的语言总是存在于认识和交往中。从儿童语言交往来说,儿童语言的发展也应当在认识世界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展开。社会交往说认为:儿童和成人语言交际的互动实践活动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显然这是夸大了外部环境中交往的作用。但是外部环境中的社会交往对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这是没有质疑的。成人为儿童提供了较为适合的语言样板,以便于儿童进行模仿和加工,并吸引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带动儿童的语言向前发展,在与成人的语言交往中,儿童也具有控制话题的主动权,这种话语实际是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既是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互动,又是生活实践的相互作用。
社会交往说特别强调成人与儿童的交往,我们也不容忽视儿童之间的交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同伴的交往是很重要的,在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形成与儿童情感、逻辑等密切联系的语言体系。
总之,儿童具有语言发展的潜能或创造语言的机制,这种潜能或机制必须在外部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下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儿童语言的发展需要两者的密切配合。
四、儿童学习语言是创造性的过程
人性至上的丹麦的学前教育
丹麦儿童教育从“人”出发。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重点。
幼儿时期,重点在孩子适应力和社群能力的培养;年纪稍长,重心逐渐转移到好奇心的激发,训练孩子跨领域的知识运用,探索兴趣,多元地认识自己。丹麦的孩子可以有时间、空间玩耍,接近大自然、爬树、跌倒等等。而不是从小就被迫学习技巧。
“零”分组
丹麦学前教育的对象是7岁以下的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总的来说有三种: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
丹麦的幼儿教育,教学节奏慢,反对将儿童分成不同的能力小组。自80年代中期以后,丹麦的学前教育实行的是混合年龄编班教育,即不按年龄分班,而是以大带小,让年长儿童和年幼儿童一起成长。儿童从进学前班的第一周开始,就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同学一起接受教育,直到他们能适应学校的生活为止。在与年幼的儿童交往过程中,年长的孩子学习如何关心、照顾别人,学会分享;而年幼的孩子也体会着年长孩子的处事方式,学习如何与各种年龄的孩子交流。这样,不同年龄的孩子都能发展自身的社会性。
“零”课程
丹麦学前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尊重儿童身心的特点与规律,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孩子身处其中自由的发展。在丹麦的学前教育机构中“没有”课程,即没有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组成的、或是有具体专业特点的(如:音乐、美术、舞蹈等)授的正式课程。所谓的教学,其实就是在一天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和活动。丹麦的幼儿教师有很大的自,他们可以自行决定开展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孩子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在6~7岁之前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的幼教中部是罕见的。
丹麦幼儿园的特色活动是它的表演游戏,通过文学艺术等活动来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老师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目的不在于教会孩子什么,而主要是给孩子提供各种机会表现自己,通过这样来发展他们的艺术才能。同时,老师和孩子们之间进行的读图画书、朗诵、讲故事等各种语言游戏,意在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儿童的交往能力。
没有教学的指标、没有教学评估的压力,老师和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寓教于乐。除了上述的游戏之外,还有日常生活活动、劳动活动、观赏活动等等。教学活动的展开通常是围绕某个有关日常生活的主题进行,如:节日、食品等。游戏采用综合的形式,涵盖了语言、戏剧、音乐、艺术、自然常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安排室内外各种活动。
每天生活在节日里
丹麦是福利制度健全的发达国家,对孩子和孩子权益的重视自不待言。但在丹麦,“六一”儿童节历来低调,主要因为,丹麦的孩子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快乐的节日里。已有3个孩子的母亲奥尔森认为“我不专门为我的孩子们庆祝儿童节。每年孩子们会和朋友们一起庆祝生日,此外圣诞节孩子们都会收到很多的礼物,学校里也会不定期组织各种活动,比如去野营、去滑雪等。我觉得,让孩子们的每一天都过得更好、更有意义,这个最重要。我希望孩子们每一天都过得像儿童节。”
在丹麦,孩子们的生活的确丰富多彩。学校会为学生组织多种活动。其中,很多学校会和丹麦自然保护协会联手组织野外垃圾收集活动。在一年中的某一天,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在野外大自然中收集垃圾,并将劳动所得捐献给红十字会或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帮助世界上有需要的儿童。
哥本哈根南部格里堡小学的老师昆德森觉得这项活动很有意义:“我们收集大自然的可回收垃圾,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我们教育了学生不要乱扔垃圾,爱护大自然;另一方面,学生们也有机会去体验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最重要的是,我们将劳动所得捐献给那些更有需要的儿童,这是孩子们感到最快乐的事情。”
在哥本哈根北部的艾达斯赫小学,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外地集体生活一周。在这一周里,学生们离开父母离开家,学习怎么做饭,怎么跟同学相处,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在此期间,学生们不可以给父母打电话。不过,在活动结束前一天,学生们可以给父母写一张明信片,告诉他们这几天独立生活的体验。
快乐阅读给我快乐童年
2010年的4月2日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诞辰205周年。也是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设立的“国际儿童图书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来临之际。我们来看看安徒生故国的孩子们现在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以及学校和家长是如何引导孩子读书的。
孩子讲的比名著更美好
哥本哈根市政府附近的中心图书馆临近闹市区,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图书宝库。这里人来人往,读者以年轻人和少年儿童居多。记者在二楼的少儿读物阅览室碰到一个四口之家。他们正享受“家庭式”阅读时光。斜躺在沙发上的身怀六甲的母亲静静地看着趴在自己膝盖上翻读画册的儿子,目光充满慈爱。父亲侧靠在沙发旁的圆垫上,饶有兴趣地听女儿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她根据手中的画册即兴创作的“童话”故事。
他们定期带孩子们来图书馆看书,但从不要求他们看什么或不看什么,而是任由他们随意取阅各种图书和电子读物。除了偶尔给孩子读一些经典童话故事,他们更多的是听孩子讲故事,尽管这个故事跟书上讲的可能完全是两回事。父亲说:“她讲的是她自己的故事,是真正的童话,比名著更美好”
从一岁到九十九岁都适合的书
在哥本哈根市中心著名步行街“走街”上,一家老字号“儿童书店”久负盛名。店老板莉齐・奥尔维格50多岁,和蔼可亲,自1972年书店开张以来,一直精心经营。书店店面不大,但很有特色,生意红火。老板说:“我们的经营之道非常简单,那就是,孩子们喜欢什么书,我们就进什么书。不受孩子欢迎的书,不上架,更不会向孩子低价倾销。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图文并茂、知识性、趣味性强的书籍,有各类可读性强的文学作品、名著改编成的图画类书籍等。”
随手拿起一本画册,翻看起来,书里只有大小不一、似乎不相干的图画,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奥尔维格表示,顾客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还不识字。这种书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想象空间。每一位读者读它时,都会看到不同的故事,获得崭新的体验。这也正是阅读的趣味和魅力所在。她认为“这样的书从一岁到九十九岁都适合阅读。”
充满趣味的儿童交通安全教育
目前中国的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并没有受到重视,与国外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丹麦政府在这方面可以说是高度重视。如:政府明确规定,儿童6岁时,就应在学校接受正规的交通安全教育;8岁时,开始知道要为实现交通安全目标采取行动,了解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手段和措施。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丹麦有一套很好的“培训手段”。在丹麦幼儿园,每周都会安排老师带领孩子们,集体走出幼儿园,到大街上“徒步旅游”。走在丹麦的大街上,无论是繁华闹市,还是曲径通幽的小巷,经常可以看到几个老师带着一队孩子行走。这情景很像一群小鸭子跟在鸭妈妈后面,笃定、悠闲地漫步。
除了幼儿园的训练和培养之外,在社区的儿童俱乐部还有专门以“丹麦交通”为主题的公园。在公园里,有专职的老师在挂满交通标志和城市地图的教室里定期给孩子们普及交通法规,更有完全模拟哥本哈根的“公路”:红绿灯、车行道、自行车道、人行道、斑马线、停车场、加油站……一应俱全,完全跟真的一样,只是小了几个尺码而已。同时,公园免费提供可以让孩子们脚踏驾驶的四轮车,让孩子们在模拟公路上模拟行驶,令他们在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上了一堂交通安全课。
此外,因为丹麦的冬天天黑得较早,大多数冬装上都为孩子们装上能够反光的荧光条,以保证他们的出行安全。丹麦政府还会在冬天来临的时候,免费为幼儿园发放一种荧光牌,孩子们外出带上这种荧光牌,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发出闪闪的荧光,很远就可以被看到,大大增加了安全系数。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 问题 办法
由于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隔代监护或其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或家庭教育。这样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以致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二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特别是近几年农村快速发展,家家户户有了摩托车,作为监护不到位的中学生非法驾驶摩托车比比皆是。
针对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觉得从以下一点做起:
(1)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农民工学校,改善学生学习的硬环境。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其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农民工子女学校里,能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2) 尽量改善学生的寄居软环境。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学生寄居在祖辈家里,由于两代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育难度很大。所以,我们首先从改善学生的寄居环境出发,建议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①帮助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②加强家校联系。a.通过家访,加强与监护人联系。b.老师应时时与远方父母保持联系。③远方父母要和监护人、孩子经常保持联系。父母对孩子最了解,因此父母与监护人之间应加强联系,了解各种信息,交流施教方法。
(3)针对家庭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形成农村社区,多方面关心留守学生。
一、儿童照料分头负责
荷兰儿童照料主要分两类。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社会事务与就业部负责儿童照料工作(childcare);卫生、福利与体育部负责儿童乐园(playgroup);并入小学的幼儿部(小学1~2年级)已纳入学校管理体制,不属于儿童照料范畴,由教育、文化与科学部负责。
儿童照料服务分细为托儿所、课外照料班和家庭看护服务。托儿所主要为6周至4岁儿童提供服务,目前约40%4岁以下儿童上托儿所。课外照料班为为4~12岁儿童提供课外照料。约12%4~12岁儿童上课外班。家庭看护为0~12岁提供上门看护或在照料者家中看护。儿童照料服务由社会提供,按市场规则运行。目前在儿童照料服务行业中,营利与非营利机构分别占60%和40%。
儿童乐园面向2~4岁儿童。采取非盈利机构举办、政府补贴的方式运行。儿童每周去2次,每次2~3小时。办园目的是为适龄儿童提供相互交往的机会,促进其共同发展。儿童乐园优先接收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入园收费与家庭收入挂钩,收费低。政府不对儿童乐园设定教育目标,乐园运作、收费、从业人员标准由《社会支持法》规定。
二、《儿童照料法》主要内容
2005年荷兰颁布的《儿童照料法》(Childcare Act)规定了儿童照料服务形式、质量标准和资助方式。其立法原则是:儿童照料属于家庭、雇主和政府的共同责任:高质量的儿童照料服务既保证家长安心工作和学业。也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确保与小学顺利衔接。
费用三方分担。《儿童照料法》明确规定,家庭、雇主和政府三方分担儿童照料费用,凡使用政府认可、质量达标的儿童照料服务的家庭可以获得补贴。补贴金额与家庭收入挂钩。雇主原则上负担总费用的1/3(按双职工计算,每个雇主负担一个家庭的1/6),其余部分由政府和家庭共同负担。根据收入水平,家庭负担从3.5%-67%不等。对特别贫困家庭,政府补助达到63%。雇主负担33%,个人仅负担3.5%。儿童照料服务按小时收费,政府确定可分担的每小时收费标准上限。儿童照料服务机构可以高收费,超出政府规定部分由家庭承担。政府采取直接向家庭补贴的方式,刺激儿童照料服务市场竞争,增加家庭的选择。
重视质量标准。《儿童照料法》对儿童照料服务的质量和标准仅做原则性规定,给儿童照料服务行业组织与家长委员会组织(消费者代表机构)协商一致留有空间。
《儿童照料法》第49-50条规定,儿童照料服务机构应当对其服务质量负责,必须保证具备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足够的、高质量的员工和设施;必须重视员工与儿童比例、班额、员工培训;必须制定教育发展计划;教育发展计划应当包括儿童照料机构对儿童情感及安全感照顾、交往能力提升、价值观念树立的清晰、可观察的描述。
经儿童照料服务行业组织、家长委员会和政府磋商,荷兰针对托儿所、儿童乐园和家庭照料分别建立了“照料服务IS0-9001质量管理登记注册系统”,对场所面积、年龄组别、班额和员工儿童比例等也做了具体规定。如:每班必须拥有固定场所(教室),固定场所(室内)每人3.5平方米;0~1岁必须有独立的寝室;必须拥有相邻的室外活动场地:室外场地每人3平方米。
强调家长参与。儿童照料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家长委员会,就安全、教育、卫生、开放时间、学生活动、价格、投诉等方面征求家长意见。应当向家长提供班额、年龄分组、活动安排等信息。
重视从业人员诚信。儿童照料服务从业人员应当取得相关部门出具的诚信证明。诚信证明的出具、内容由《司法信息法》(Justice Data Act)具体规定。
加强风险防范。为保障儿童健康与安全,儿童照料服务机构应当制定风险监测清单,指明涉及儿童照料的所有隐患和风险,定期检查与登记。上门提供家庭儿童照料服务的,应当将风险检查清单、检查登记情况交给儿童家长,
确定荷兰语地位。儿童照料服务机构的工作语言是荷兰语,弗里斯语(荷兰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可以在日常使用。根据儿童来源国别,可以在照料服务中使用外语。
明确监管职责。儿童照料服务的监管责任在地方政府。市政府协会根据《儿童照料法》、《申诉法》和《儿童照料服务质量政策》制定儿童照料服务机构监管指南,具体监督检查工作由市级卫生部门负责实施。检查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家长、员工、卫生、安全、设施和及其内部情况、班额、员工儿童比例、教育政策与实践、投诉。检查工作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如遇投诉或政府认为不达标情况。检查可以随时进行,检查报告分为满意、不满意和差。检查报告对社会公布。市政府有权对儿童照料服务机构进行处理,
三、《金字塔早期儿童教育项目》
早期儿童教育问题在荷兰争论已久,研究人员和行业人员迄今仍未达成共识。20世纪60年代,荷兰开始资助早期儿童教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产阶级相比,工人阶级的子女在学业上处于弱势。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补救或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这一状况。荷兰政府从1999年在儿童照料机构、儿童乐园和小学幼儿班部推广《金字塔早期儿童教育项目》。
该项目由荷兰国家教育测试研究研发,针对移民、少数族裔、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庭3-6岁的儿童。目前,荷兰64%的儿童乐园和小学幼儿部采用这一项目。项目的核心是给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玩中学”(play-learning)环境,重点支持儿童在以下八方面的发展。
早年有较大影响的著作之一。在这本书中,陈鹤琴以儿子陈一鸣和邻居小孩为教育观察对象,通过记录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件,以
一个过来人的视角,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家长和老师们应该怎么做父母,怎样教儿童。本文主要从三方面阐述了《家庭教育》
中体现的儿童教育观:尊重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了解、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积极的暗示和鼓励原则教育儿童。
关键词 儿童观 家庭教育 儿童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他将中西方理论融会贯通,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思想体系,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家庭教育》一书是陈鹤琴早期有较大影响的著作之一。在这本书中,陈鹤琴以儿子陈一鸣为教育观察对象,通过记录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件,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家长和老师们应该怎么做父母,怎样教儿童。在《家庭教育》中体现的儿童教育观,现今仍有着生命力,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直接制约着人们对儿童所采取的态度,关系着人们怎样研究、教育儿童。
一、尊重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
尊重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也是五四新文化时代精神对儿童观的基本取向。封建社会的教育是要养成人的服从的品格,因此在儿童的教育上特别注重对环境的顺从的培养,而这种教育很显然容易养成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性人格。我们不能否认在儿童成长的初期阶段,身心的发展都有赖于成人的扶植和帮助。但是这种依赖性是暂时的,这其中蕴含着成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于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一儿童观。陈鹤琴不仅在《家庭教育》中提倡让孩子有充分发展其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机会,还提出了些相关的原则。
第十章“原则九:小孩在在家里应当帮助他的父母做点事”。陈鹤琴认为:“当孩子做事的时候,做父母的应该在旁边看着他,看他能不能做那件事。他能够做那件事就让他去做;如果他不能够,那么做父母的应当帮助他以成其美”
陈鹤琴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儿童由于好动,因而迫切希望能够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教育者应当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事情。
二、了解、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陈鹤琴认为,了解和不了解儿童心理的特点,直接影响到对儿童的教育效果。
在《家庭教育》第一章中,陈鹤琴将儿童心理归纳为七个方面,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基本。这七个方面是: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的生活、喜欢合群和喜欢称赞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 好游戏
小孩子可以说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陈鹤琴从儿童二三个月大时的表现一直谈到八九岁。他说: “二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 独自玩弄。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 看见东西就要来抓, 抓住了就要放到嘴去……到了三四岁的时候, 他的游戏动作比以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现在他要把椅子抬来抬去,当花轿了;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作声以取乐,现在他要背着棒当枪放了。到了八九岁的时候, 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得多了, 精神也非常充足了, 知识也渐渐丰富了,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前不同了。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 什么放风筝, 踢毽;什么斗蟋蟀, 拍皮球;什么打棒头,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
( 二) 好模仿
陈鹤琴认为, 小孩在一岁左右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了。如模仿鸡啼羊叫, 模仿大人刷牙等。到两岁左右时就能模仿复杂的动作了, 如模仿父母扫地等。到三四岁的时候, 他的模仿能力就发展得更大了。什么娶亲, 什么出殡, 他都要模仿了。陈鹤琴还特别重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 以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他说:“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 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
三、积极的暗示和鼓励为主要原则
在《家庭教育》中,陈鹤琴提到对儿童的教育要采用积极的暗示和鼓励的原则。根据儿童好模仿,喜欢称赞的心理特点,家长要多对幼儿进行鼓励和暗示。暗示和模仿,看起来是一样的东西,不过模仿是儿童一方面着想,暗示是从环境一方面着想。对于儿童模仿是主体。对于暗示,环境是主体。
陈鹤琴认为,家长应暗示-利用特定的情境去影响儿童的认识和情感。
例如,当别人做好事的时或坏事时,做父母的应当以辞色表示赞许和不赞许,让儿童看到、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好的。在《家庭教育》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小香五岁大的时候,最不喜欢刷牙齿,而且在未刷牙以前,常常要吃饼干糖果等东西。她父亲当她的面前的时候,对她的母亲说:静波每天早晨起来是一定要刷牙的,未刷牙之前,别人即使食物给她吃,他也是不肯吃得。’他说的时候,脸色上表现出很钦佩静波的样子,嘴里还不住的陈称赞他。小香在旁边听见她父亲称赞静波的话,心里也觉得很羡慕静波,所以到了第二天早晨起来,母亲叫她刷牙,也要刷了,在未刷牙之前,不要吃东西了。”陈鹤琴认为,孩子生来是无知的,善恶是非的种种观念要在后天的生活中慢慢的养成。而孩子辨别是非善恶主要是通过父母对于善恶是非表现出的一种态度来判断的。所以做父母的看见做好事或坏事的时候,应当以辞色来表示他们的赞许或者不赞许的意思,给孩子看看,听听。
虽然积极的鼓励能够给儿童带来愉悦的心情,促进儿童的积极的学习。但是鼓励法也不能滥用,用的过多,最后也会失效的。家长和老师应该明白,儿童的经验没有大人的丰富,做事的能力也远远没有大人的那么强大,知识更是没有大人的充分,所以家长或者老师千万不要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去看待孩子。
综上所述,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就是以正确认识儿童,准确把握其特点为前提,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方式,在大自然、大社会的课堂里,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通过“做中学”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促进儿童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实现“做现代中国人”的根本宗旨。这一教育观是符合儿童教育发展规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它对于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4.
关键词:戏剧教育 儿童教育 教育戏剧 儿童戏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06-02
儿童一般具有想象和扮演的冲动,这是与生来的戏剧天性。戏剧比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更具灵动性,比起音乐、舞蹈艺术更具直观性,是融合了外在的画面、声音、动作、表情和内在情感的立体表现形式。戏剧舞台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虚实结合的世界,以最接近儿童精神世界的体验形式,通过角色扩展人生经历,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舞台上,思维、行动、感情各种生活元素同时受到触动,无论是对塑造完整人格的基础、作为和成人互动交流的平台,还是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都有着深刻的意义。而且世界发展的多元化带给了儿童更多的戏剧创作元素,丰富了戏剧教育形式和路径,这无疑是对现代戏剧教育的极大促进。
一、戏剧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的指导理论
整体主义和过程哲学是戏剧教育的两大思想基石,整体主义强调生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统一关联的实体,其关注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包括逻辑与直觉的关联、身与心的关联、人与社会的关联、自我与本我的关联等。
过程哲学认为世界的存在是过程性的,是动态的,身体和心灵是同一过程的两个要素;并且用“摄入”的概念试图消除认识论的二元对立,提倡重视对过程的检验。怀特海说:“感受者是从自己的感觉活动中出现的统一体。”
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应该将儿童看做一个完整的、与外部整体结构相互关联的个体,既要注重个体能力的激发,更要注重与整体关联性的协同。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只依赖静态的认知,甚至刻意抽离关联性,而应积极搭建各种平台,为培养动态认识提供条件。
(二)教育学的指导理论
为戏剧教育提供教育理论依据和基础的是法国思想家卢梭和美国教育家杜威。基于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卢梭提出了 “在戏剧实践中学习”理念,杜威发扬了这种思想,在其“教育即生长”的基础论点上,实践了用互动戏剧的形式让儿童身临其境,扩展经验。
(三)戏剧教育的目的
人生的终极目的无疑是对于幸福的追求,然而幸福的人生除了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更取决于对幸福的感知。现代教育理论体系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幸福的人生有赖于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塑造,因而,对人的发展可能性和对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转型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儿童戏剧教育的目标是与此紧密契合的。服装道具、舞台造型、音效场景都能让儿童获得审美的感受;角色的行为给了儿童对社会生活的思考的机会;儿童的语言表达、身体控制、感情流露、表情传达都可以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的机会。戏剧还是一种群体艺术,不但可以获得更多与同龄人接触、分享的机会,更提供一个与家长、教师沟通的平台。
二、戏剧教育的体现形式
戏剧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教育目的的形式,所以,它首先体现的固然是艺术形式。如在英国就形成了相当成熟的“剧场教育”,儿童既是观众,也可以参与到舞台表演中,在不脱离原有主体情景和角色的情况下,剧情随着儿童的创造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演员、观众、剧本、剧场等主要艺术元素覆盖了儿童的视野,儿童从单纯的观众发展为演员、导演、作家、设计师等,通过戏剧的方式将想法表现为现实的行动,在娱乐的过程中鼓励思考、体验感受情感。
其次,戏剧教育也作为教学工作的一种媒介体现出来,它具有教师教和儿童学的双重内涵,是体验、分析和反思生活的舞台,并通过角色扮演来验证、强化生活经验,提高儿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效率。即兴表演和教师入戏通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利于加强儿童的探索欲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儿童乐于创造、敢于表现的天性。
最后,戏剧教育是作为儿童成长和身心发展的手段进行体现的,这也是最有现实价值的体现形式。[1]儿童在参与过程中面临各种矛盾、冲突、问题,进而尝试各种解决办法,促使儿童在“演戏”中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联,通过重视过程的检验方式,通过这种直面生活的艺术,让儿童养成自发思考的习惯,丰富经验,学会生活,直接培养创造性表达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在儿童认知社会的初级阶段,对其个性的养成和心理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三、戏剧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影响
(一)对能力的影响
1.对创造力的影响
戏剧综合了几乎所有的重要艺术元素,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在戏剧活动中,儿童可以在剧情、场景甚至服装道具中得到形象思维的锻炼,启发联想,丰富想象力。培养出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就能渐渐培养出其创造力。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想象力是艺术表达形式的专有特征,而创造力正是基于想象力的表达,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戏剧通过其特有的动态体系,使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提高,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儿童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另外,舞_音效、背景音乐和剧情场景的默契配合,能使大脑的左右半球互相沟通、互相联系, 协调发展,对提高儿童的思维想象力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2.对观察力的影响
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人类的认知过程都是从观察开始的。要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对其观察力给予重视和充分训练。诚然,戏剧活动中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对象,吸引儿童对对象特征的注意,如除了人物的性格、体貌,还包括物品的色彩和形状等,同时由于需要对服装、道具、场景、舞台之间进行协调搭配和布置,也起到了提高观察力和识别力的重要作用。戏剧的内容和场景大多出自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乃至童话故事中,只有对身边事物乐于了解和仔细观察,才能够把角色扮演得更加形象、生动。有时候儿童会通过记忆曾经历过的情景而再次把以往的经历在舞台上体现出来,这会更具创造力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深化对当时观察结果的理解。
3.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身临其境的体验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达到的目的,也是一种生活化、具体化的教学方式。通过体验,让儿童有机会对知识和经验进行应用,达到学而时习之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以掌握火灾自救的经验为目的的戏剧题材中,孩子们大叫“着火了,着火了……”,在老师与儿童共同凝造的紧张气氛中,让置身其中的孩子真的有“着火了”的紧张和害怕。然后老师再对自己制定的措施加以演练,进而可以提出一些扩展性教学问题。
戏剧教育的设计者应多使用创作性戏剧,以引导思考为目的设计场景,为儿童创造提问机会,而非单纯地扮演或者背台词。让儿童在情境中有动态处理角色间关系的需要,逐渐能够独立地对他人的行为作出迅速反应,激发其对现实生活过程的联想,完成其对新的知识、经验架构的掌握,从而提高其不断超越原有水平的反应能力。在戏剧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儿童通过模仿身边的事物投射自己,再以现在自我的理解为基础,尝试表现一些相关的行为,不断地提高其对社会和人类行为的认知水平。
通过体验不同角色的互换,让儿童以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出发,培养其对事件更为客观和全面的理解,树立儿童进行深度思考的主观意识。
4.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对于创作型戏剧,是没有固定脚本的。一方面,儿童在“被迫反应”的语境中,能够学会组织简洁的语言或者使用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采用老师的设计框架,儿童和老师一起参与剧情,在大家共同讨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儿童动手动口的学习能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儿童必须注意理解老师对剧情路径的安排,进而准确地描述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个过程能够快速地提高儿童准确表达自己意图的能力,促进与大家的交流。
(二)对人格的影响
1.对儿童主体发展的影响
所谓主体性, 是指儿童在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特质。儿童的主体性教育的目标,是在儿童意识中埋下现代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种子,进而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实现自发的、自我批判的对自身与社会的关联进行独立自主的认识和实践。这既关系到儿童作为一个整体,其完整权利的充分实现,更关系到其学习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儿童总是充满着好奇来探究世界,在他们眼前展现的不仅有事物的色彩斑斓,也有美妙旋律的多彩风姿。由于戏剧的综合性,老师不但可以通过组织戏剧活动鼓励儿童成为积极的戏剧爱好者,更为老师提供了发现儿童的主体个性和在其他领域的过人天赋的途径,让孩子的特长在一开始就能得到充分的肯定,扩大其成长空间。[2]
2.对道德感情的影响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儿童意志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从小就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 为完善型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科学研究发现,焦虑、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等负面情绪多产生于左脑。不能及时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集中精力,效率自然就低。目前没有办法可以迫大脑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 然而戏剧是一个充分协调左右脑动能的活动,对情商的养成有着巨大的助益。
四、结语
早在18世纪,卢梭就指出生活和经历才是儿童学习的正确途径。我国数十年来形成的成绩第一的教育风气,分数等于能力的价值体系看似牢不可破,然而从本质上看,这种把不同的人变成同一种人的教育方法,与人类追求幸福的终极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戏剧教育是让每个人去发挥他的不同,追求开放、宏博、多彩的人生经历,打破应试教育对人性的扭曲、尊重个性主体的发展,虽步履艰辛却是大势所趋。在深化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中,戏剧教育无疑是最容易实现、推广和普及的手段,对儿童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意义。
参考文献:
双休日,应朋友邀约小聚,路经青少年活动中心,堵车厉害,原因不说也明白,是因为兴趣班的超前火爆。和朋友说:这些赶着参加兴趣班的孩子中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真的因为感兴趣?也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流着眼泪来参加的?不由感叹:现在的孩子真的好辛苦!没有快乐的童年好可悲!
记得刘晓东博士在《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生活,必须立根于儿童的天性,从而有可能高于和超越儿童的自然状态的生活"。是的,天性是孩子教育的起点,教育要尊重并发展孩子的天性。作为孩子,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都有别于成年人。因此,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天性找到教育的节奏,既不能盲目超前,也不能盲目滞后。而如今的成年人,打着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去规范孩子的生活,用成人的思考方式去束缚孩子的天性,这都不是孩子所喜欢的。假如,我们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兴趣,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孩子永远的逆反,最终导致孩子慢慢长大以后就再无求知欲,再无好奇心,一看到书本就已经厌烦了,一毕业就把书全部扔了、烧了,这个是最致命的,由这种伤害带来的就是噩梦般的记忆以及对知识的终身厌弃。我觉得这个很可怕。《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也指出,要让我们对儿童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进行反思:儿童教育目的和任务,尽管要适应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发展需要,但是与此同时,它更需要符合儿童生活的本性。如果教育不能符合儿童的生活本性甚至于背离儿童生活本性,那么这个社会、这个民族、这种文化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公民?这个民族还能进步吗?难道一代又一代地再生产"异化"的人能使一个民族富强吗?绝对不能!
我的感悟:童年是人生最自然的时期,是天性保存最完全的时期,是充满潜在人性内容最完整的时期。正确而适当的教育有助于儿童的茁壮成长,不恰当的"开发"、"挖掘"将使起受伤甚至腐烂。我们千万不要做违反儿童天性、拔苗助长的蠢事哦。我们要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创造孩子喜欢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我们要像农人那样,遵守天时,精工细作,不急不躁,循序渐进,耐心等待。所以,我要大声呼喊:"请尊重孩子的天性!请把快乐童年还给孩子!"
首先,这里要提一下这部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于1900年6月29日生于法国里昂,父母是没落贵族家庭出身。父亲有伯爵头衔,母亲懂音乐、绘画,颇有艺术修养。也许是遗传了父母的贵族气质和艺术细胞,这位飞行员有着敏感细腻的内心,兼具忧郁的个性。他一生喜欢冒险和自由,在飞行员职业生涯中,他开辟了多条新的飞行航道,孜孜不倦地完成飞行任务,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944年他在执行法国南部高空飞行拍摄任务中失踪,多年后经证实为死机坠毁。作者之前飞行员经历以及多舛的家庭、学校生活都成了圣埃克苏佩里的宝贵人生财富,为他的文学创作灵感奠定了丰富的情感积淀。作者创作《小王子》时已过不惑之年,此时的他对人生已经看得非常透彻,对人生的思考也更为冷静。这就是《小王子》的一些创作背景。
作者在序言中说:这本书是献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这就像是,他不仅仅是写给儿童看的,同时也是在跟孩童时的自己在对话。作品中透露出的对成人世界世俗化眼光辛辣的嘲讽,以及对童心的怜悯,都映射着他的孩童时期。
不同的人读完《小王子》,兴许都会有不尽相同的感悟。有的人从小王子与玫瑰的关系中觉悟到爱与责任的重要性,有的人从小王子的星际旅途中领略了成人世界的浮世绘,有的人从飞行员的“荒漠之旅”中看到生命的瞬息万变,有的人甚至感同身受于小王子,正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是献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每个人都曾经是那个小王子,受伤的、伤感的却依旧淳朴的、天真的、永远心怀大爱的小王子。阅读《小王子》一书,有感于成人世界与小王子内心世界的巨大反差,我不由自主反思生活中的儿童教育,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受成人世界这一“浮世绘”狭隘的毒害?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大人眼中的教条,强加于儿童身上,他们往往善于把一个个天赋迥异的小孩,雕刻成如出一辙的模样,在一次次自以为是的否定以及不可违抗的命令中,抹杀儿童的天分。教育原本是一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艺术,在儿童教育这里,有时却出现有违真谛的尴尬。
是的,在一定程度上,我同意一个曾经在网上流传甚广的观点――中国的孩子是不快乐的。所以,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以及传统式的中国家庭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一代,是时候反思一下我们的儿童教育了。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和孩子双方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在实用主义的驱动下,强迫孩子学习某些具有谋生价值的技艺,于是那些“带着枷锁舞蹈”的孩子体会不到旋转的乐趣;大人们要求小孩子中规中矩,于是弱化了儿童原有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我想,在这样整体压抑氛围下培养出来的下一代,他们是缺乏快乐的元素的,同时也缺乏独立、创新精神。所以,当他们从进校园时的无穷的问好变成出校园时的只剩下句号,甚至不能享受学习、生活的乐趣的时候,我们还能坚信我们的儿童教育是成功的吗?
鉴于以上种种问题,我认为为了促使儿童独立个性,身心全面发展,我们需要从我们这一代起,适当改变教育观,儿童教育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儿童,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尊重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他们去做他们感兴趣的正确的事情,充分发挥其天分。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的创设性,因为儿童的自尊心很强,一旦受到挫败,他们往往容易退避,甚至埋没自我。就像《小王子》中的“我”一样,主人公“我”其实是一个极具个性、富有创造力的绘画天才,但正是由于世俗狭隘的目光、自以为是的判断,主人公的绘画的热情遭受打击,天赋被抑制,最后变成一个不会画画的人。
其次,教育孩子明辨是非,要透过事物表面深究本质,而不是停留于事物的表象,培养孩子真理至上、追求真理的宽大之心。在教育儿童时,要引导他们注重事物的本质,树立他们对于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而不应该抱有种族、肤色、贫富之偏见。
第三,培养孩子的爱心与责任感。《小王子》中的小王子对玫瑰的责任心与至死不渝的深爱,应该值得我们大人去学习,以及熏陶孩子博大而宽爱的情怀。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不太重视行为的结果。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当然,大人在家中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有威信要求孩子负责任,让孩子有模仿对象。另外,人之初,性本善,但孩子善良的天性还是需要我们去养护。这就需要在生活中多引导孩子爱护身边的人、小动物、花草,培养他们的恻隐之心和移情能力,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孩子,肯定会生活地比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