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训机构招生方案范文

培训机构招生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训机构招生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训机构招生方案

第1篇:培训机构招生方案范文

在分析中,笔者以国外英语培训机构ColoradoSchoolOfEnglish(CSE)和国内韦博英语培训机构的广告语为代表,分别分析其语步结构。通过分析得出:CSE广告语篇分为九个语步;韦博国际英语广告语篇分为八个语步,,两篇广告语篇有7个相似语步:引人注目的标题、学校背景介绍、定位目标学习者、介绍主要课程、官方认证、学员认可、期待回应。但两篇广告语语步也存在差异:韦博国际英语的广告语中没有教育教学评价、相关教学服务和提供更多优质服务这两个语步。本文对剩余语篇进行语步分析得出结论,如表4所示。根据表4及招生广告的体裁特征,得出:语步1、语步4和语步8是必选语步,其他语步均为可选语步。其中,语步2和语步3出现频率较高,语步5、语步6和语步7出现频率较低。因此,中英文招生广告语在宏观结构上均存在开端、主体和结尾部分。

词汇特点

善于使用新词;用语简单化、口语化;故意错拼词;借用外来词;频繁使用某些动词和形容词传递信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通过分析这三十则中英文招生广告语篇,可以总结出以下语言特点。(一)自指代词如“:we”“,us”“,you”等。例句:“Inourfriendlyatmosphere,youwilllearnEnglishandreachyouownobjective...”“专业8级语言指导全程贴心跟踪您的学习进度,根据您的自身情况打造独一无二的私人学习方案。”招生广告中自指代词的使用,可以拉近语言培训学校与读者的距离,使二者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二)动词如“:is”“,are”“,offer”“,providing”“,willhelp”等。例句:“ClassesaresmallandallowyoutointeractwithAmericanteachers.”“WeofferanIntensiveEnglishProgram.”“Thisnurturingyetchallengingatmospherewillhelpallstudents...”“韦博国际英语为学习者提供了两个语言学习必然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招生广告语中动词原形和动词进行时态的使用,可以使读者直接了解培训机构的教学信息。动词将来时一方面向读者明细了教学服务信息,另一方面也表明只要学习者报名参加该培训机构,就会保证得到优秀的课程服务。动词现在进行时态拉近了培训学校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了解培训机构的信息。(三)形容词如“:good”“,new”,“professional”等。例句:“Weseeitasachancetoexplorenewideasandculturesanddevelopcommunication.”“韦博国际英语于1998年秉承‘为中国人提供更好、更快捷学习英语方法’的宗旨来到中国。”使用积极评价意义的形容词,有利于读者做出决定,广告设计者由此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通过微观层面对招生广告语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词汇上它们倾向于使用自指代词、动词和具有积极评价意义的形容词。这个策略可以拉近学校和学习者的距离,使他们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达到让目标学习者获取有效信息并报名参加的目的。

结语

第2篇:培训机构招生方案范文

成立区加强规范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同志任组长,教育、纠风、监察、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宣传、公安、民政、农林、审计、编制、物价、工商、文化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区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研究解决加强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治理等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认真研究和及时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积极主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二、明确责任,落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归口管理工作

全区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机构统一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技能类培训机构统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凡未经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备案,任何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不得开展相关教育培训活动。做好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移交和归口管理工作,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事业单位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逐步移交教育部门管理;原其他部门、行业、企业批准设立的培训机构,统一归口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

三、分工协作,积极做好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清理整顿工作

各部门、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要对所办学校或培训机构的资质进行核查,对达不到相关标准或办学中存在严重问题的,要认真进行清理整顿,并及时向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移交手续。对于经工商、编制等部门登记有“教育培训”、“教育咨询”业务的企事业单位,超出审批范围非法办班的,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符合要求的,各有关部门要将举办者及法人信息、办学培训情况信息和原审批文件等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开。坚决清理整顿和取缔各类违法违规举办的学校和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兴趣班、提高班和特长班。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街道办事处作为清理整顿工作的主体,要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坚决做到出现一家,查处一家,取缔一家。区政府将定期组织开展清理违法违规办班集中整治活动,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宣传、纠风、监察、工商、公安、民政、物价等部门参与,坚决清理各类违法违规办班,在全区营造和谐有序的教育氛围。

四、建章立制,确保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依法办学

建立和完善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依法办学的长效机制。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与指导,增强学校依法办学的意识,建立完善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年检和公示制度,整合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资源,对不符合举办条件的,实行退出机制。建立学校依法运行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教职工和学生合法权益,确保学校稳定和健康发展。

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必须严格按照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批准的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进行,准确清楚地公布学校名称、办学层次、办学类别、办学地点、收费标准、证书发放等事项,确保宣传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要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实行亮证收费。公办学校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学费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专户,并按规定使用。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要依法建立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和法人财产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任何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不得设置“账外账”和“小金库”。

未经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或备案,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不得从事下列办学行为:设立校外分支办学机构和校外办学点;与不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机构联合办学;以联合办学名义,将高层次学历教育安排在低层次学历教育学校或非学历教育机构进行;学历教育学校内设非法人机构对外签订办学协议或开展联合办学;出租校内场所和设施供其他机构或个人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非我区审批的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在我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在我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允许其在我区依法规范办学,其办学资质及办学行为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未在我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视为违法违规办学,坚决予以清理整顿和取缔。按照《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文化教育培训学校审批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市教法发〔2009〕20号)精神,民办文化教育培训学校不得跨区县设立分支机构,各区县教育行政机关不得跨区县审批设立民办文化教育培训学校分支机构。

五、分步实施,确保规范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各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要对所举办的学校或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和办学行为进行自查。

要做好各部门、行业、企业批准设立的培训机构移交工作;对经工商、编制部门审批且登记有“教育培训”、“教育咨询”业务的、超出审批范围办学的,要对办学资质重新进行登记,重新规定其业务范围。

第3篇:培训机构招生方案范文

品牌是生存之本,品牌效应体现了竞争力。如果说,国内培训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是杂牌混战的时代;那么,进入21世纪,则是名牌对杂牌的淘汰战。从我国大大小小10000多家培训机构发展情况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能够持续发展的培训机构,是那些真正树立品牌、真正做到诚信、真正为广大学习者(消费者)服务的机构。培训机构品牌化已经成为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前,各大培训机构在实施晶牌化发展战略中,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方式:

(一)用个性化的培训理念打造品牌

理念主要体现为思想、精神、观念、信念等。理念识别系统是教育培训机构一切活动的基础和灵魂,也是教育培训机构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部分。培训品牌的理念提炼既基于对教育理念的共性认识,如对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教育基本职能的认识,又要结合教育培训机构的现实情况。如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既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又重点突出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个性特征,提出“教育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高质量、高效益、高层次”的办学指导原则,以中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为主要培训对象,强调继续教育要“面向国家人才队伍建设、面向高层次人才职业能力的提升、面向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这些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较好地体现了清华教育培训品牌独具特色的理念识别体系。

(二)以自己的精品培训项目为核心,滚动发展,形成特色明显的自有培训项目品牌。

(三)把国外培训品牌移植到国内

对于国外的培训品牌,除了课程的汉化以外,课程体系一般不作较大的改动,因为考虑到这些课程比较成熟,师资上也要经过总部的培训和考核,从而保持国际化的培训质量。这类品牌往往在金融、IT类等认证培训项目居多。

(四)实施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打造机构品牌

规章制度是教育培训机构内部理念共识的一种规范化、制度化体现,是确保教育培训质量的一个基本前提和保证。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制度体系,有助于规范机构成员行为,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目前,北大青鸟等国内不少教育培训机构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纷纷引进ISO9000质量认证,借此完善教育培训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明确教育培训质量标准,规范教育培训实施流程,形成教育培训机构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相对明晰的管理机制,按国际标准建立起教育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并最终塑造教育培训品牌。

二、培训项目综合化

与高校专业院系以行业精英人士为对象,以自身学科发展为导向,面向相关行业中高层人士开展高品位、相对专一的教育培训相比,教育培训专门机构所从事的培训项目是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旨在为在职人员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提升能力,谋求更好的工作岗位服务,其培训对象为大众型、实用型高层次人才。其培训项目更加注意知识的整合,学科的融合,视角的新颖和理念的前沿,体现了鲜明的复合型、综合化特征。

三、培训课程个性化

随着培训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培训机构普遍觉得生存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另辟蹊径,谁就能争取到新的商机。于是,个性化培训渐成主流。英语培训市场出现了金融英语、猎头英语、行业英语等“专业户”,IT培训市场开始分化为“白领培训”和“蓝领培训”两大阵营,CEO培训则出现了针对女性CEO、CEO太太的培训项目,企业内训里分管理培训、项目管理培训、销售培训、技术培训,等等。培训项目、课程越来越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预示:差异化竞争态势已经开始形成,培训市场细分天下的时代已经来临。

就目前的发展态势观之,差异化竞争之路可以通过课程设置等手段来实现。以个性化课程的逐渐完善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逐渐打破培训机构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格局。突出实战性,从课程的设计到培训过程,都尽量让其具有良好实用价值和针对性,更符合学员的个性化需求。

四、培训范围国际化

根据WTO协议,中国的教育市场要到2005年后才全面放开,但随着中国培训市场“金矿”效应的日益凸现,境外培训机构纷纷提前行动,争抢中国培训市场这块大“蛋糕”。这导致了中国培训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程度的加深。

(一)国外培训机构加快进入中国的步伐

近几年,国外培训机构进入中国培训市场的步伐加快。特别是2004年,由于距离我国全面开放教育市场的时间越来越近,境外培训机构更是加快了进入中国培训市场的步伐。据2004年在北京召开的科技博览会第二届教育峰会论坛的消息,身价高达50亿美元的超级教育机构――美国阿波罗集团专门派人进入中国进行前期市场调查,并正式宣布进军中国市场:美国最大的私立教育集团K-12的董事长Jack Clegg则亲自出马,寻找合作对象,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的教育机构也都派出代表洽谈合作项目;而一些已经尝到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甜头”的,如新加坡英华美教育集团、印度APTECH集团、美国修文公司等,则纷纷表示将扩大招生规模。

国外培训机构之所以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看中的是中国培训市场的巨大潜力。据教育专家、北京世纪教育集团总裁马玉文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已超过8万亿元,其中10%准备用于教育支出。如果这部分储蓄有一半用于教育投资,那么,中国教育市场的潜在份额就已高达数千亿元。目前,我国尚未完全放开教育市场,对境外培训机构的办学方式、审批程序、投资回报仍有诸多限制,但一旦2005年我国教育市场全面“解禁”后,国外培训机构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办学途径更为通畅,预计培训市场的“洋军团”的规模将进一步壮大。

(二)教育培训国际化给培训市场带来的变革

国外培训机构进入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数额虽然还不多,但是,涉及面却很广。据统计,在上海的1400家非学历办学机构中,洋机构的比例不足10%,但其项目的市场占有率却相当高,几乎占了上海市非学历培训市场的“半壁江山”。国外培训机构的进入,促进了教育培训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也引发了教育培训市场的深层次变革:一是带来了先进的办学方式:二是带来了国际化的培训内容;三是营造了超一流的培训环境。

(三)国际教育培训合作的领域及亮点

近几年,国外培训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涉足的领域也日益宽广,涉及到学历学位教育、幼儿教育、IT教育、外语、金融、管理、市场类职业培训等诸多领域。面对五花八门的洋培训,国内的求学者如何选择?对此,行内人士认为,洋培训具有以下四大亮点:一是外语培训;二是 IT培训;三是管理培训;四是职业培训。

五、培训模式多元化

(一)培训内容体系从以课程培训为核心向咨询、培训服务一体化转变

目前,在继续教育培训市场上,一般是以课程为中心开展培训活动。往往是某一培训机构或某几个人,预计到某一培训项目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就攒出几门课程,然后进行招生,组织培训。由于这些课程往往是大众化课程,没有针对性,因而难以持续发展,只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其弊端显而易见。为克服这种情况,一些有实力的培训机构开始探索改变这种以单纯的培训产品(课程)为中心的培训模式,而采取一种集咨询、培训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培训模式――咨询式培训模式。

所谓咨询式培训,就是培训机构应协助客户(企业)培训主管,理清客户(企业)未来的重点业务方向,形成中长期工作计划,长期规划,分步实施,长期计划重点在企业诊断基础上有效地建立起完整的培训规划体系,长期推进企业业务发展,短期内做到有的放矢,达到快速推动业务发展的目的;它与一般培训业不同之处在于,一般培训业短期内可能根本看不出培训的效果来,而咨询式培训中的短期计划一般奉行“百天计划”,即在通过业务诊断后,有针对性地给出培训计划,直接而快速促进公司短期业务。客户不再接受培训机构照猫画虎、东拼西凑地攒出来的课程,而要求其要有自己的研发能力与专业人员,在充分调查与分析的前提下,为客户(企业)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并有始有终地执行与实施它。传统的服务流程与承诺面临挑战,培训公司与顾问公司的概念与界线越来越模糊。培训公司必须从过去守着几门课程的产品路线或中介公司逐渐转型为客户带来增值的咨询式培训,有效地发现客户需求,提供满足企业整体培训的解决方案是培训公司未来的生存之道。

(二)培训运行机制由产品时代向营销时代转型

企业的营销发展史是从最初的产品时代,逐步发展到现在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时代,其区别在于产品时代只提供企业所能够生产的产品;营销时代则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发现客户需求来提供满足客户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培训作为一种产品目前正处于产品时代向营销时代转型期,这也造成培训市场比较混乱,目前的市场表现为:

―初级的产品提供者。培训公司的培训产品,就是讲师所提供的培训课程。在许多培训公司中,培训讲师就是企业的总经理或合伙人。他们利用自己多年累积下来的专业培训课程向客户(企业)提供擅长的一门或几门课程,由于业务量及生存空间有限,因此讲的课程多是大众类课程,没有针对性,但由于有一定的知名度,许多客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也冲着讲师的知名度去邀请他们。

―虚假营销的中介公司。目前许多培训公司都号称培训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必须要针对客户(企业)的具体特点进行专门的个性化服务。其实这些培训公司并没有自己的培训讲师,只是在与客户(企业)进行访谈后,根据客户(企业)提出的指明性课程,然后充当经纪人去联系相应的讲师,‘他们所赚取的利润也只是中介费用。

―品牌营销的咨询培训公司。这是培训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高级阶段,这种类型的公司已开始跳出培训产品本身,开始打造自己的培训品牌。虽然注重讲师,但他们更注重的是培训的价值流程(包括售前的客户需求咨询,售中的课程客户化提供,售后的跟踪服务),而不仅仅注重某一点。这类培训公司提供的是一种咨询式培训,通过各种咨询手段及现代管理体系进行客户(企业)诊断,发现客户的真正需求与业务需要,然后出具咨询报告,向客户提供全面的业务解决方案,从而使培训有针对性地系统解决客户(企业)的业务问题。这种咨询式培训的思路是打造培训公司品牌的长期竞争力,向客户提供的也许不是最好的产品(某些知名讲师的课程),但一定是客户最适合的(根据客户量身定制)。

(三)招生模式从面向个体的社会化招生向面向组织的会员制培训服务转变,培训走向大众化

在2004年上海培训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培训新模式――会员制。它们基本上是通过俱乐部形式,推出、“学习卡”、“会员卡”。“一卡式”培训,主要用于培训公司提供的企业内训课程。企业可以先到培训公司购买相应规格的“学习卡”,根据卡额可自主灵活安排一定的员工参加内训课程学习。“学习卡”金额从几千元、几万元甚至到几十万元不等,可供几人、几十人、上百人接受培训。推出“学习卡”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帮助公司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常年组织内训企业的成本。公司在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固定的客户。

有专家认为,现在培训公司虽多,但超过100人的公司却屈指可数,培训公司如何持续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如何做大?价格战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可以说,会员制带给培训市场另一种思路,通过强强联手的方式,搭建一个培训平台,通过规模效应,既能降低企业学员的培训成本,又能保证培训公司的利润,保证课程质量,使得培训走向大众化。

六、培训手段多样化

目前,培训方式手段的创新,一是体现在培训方式上,传统的培训方式更多的是课堂培训,后来各类培训机构也纷纷开始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包括网上培训、到客户现场内训,以及量身定做一些专门的培训项目。二是体现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三是体现在多种培训方法的整合:实习式,演讲式,游戏式,个案分析式等培训方法综合运用。

七、培训服务增值化

根据2004年培训市场的变化,可以预言,2005年培训市场上增值化服务日趋明显。

(一)培训业客户管理与服务将突显重要

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和学员学习需求的旺盛,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往往不怕没有生源,对于如何开发客户资源,也考虑得不多,对于客户资源的再开发、再利用往往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重要客户管理也属于一个薄弱环节。但是,随着培训市场竞争的加剧,培训客户管理与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有时,你不必花大价钱去打广告找客户,做好细致实在的服务就能保持住老客户。如果把重要客户牢牢握在手中,再去开发新客户,培训业务会越做越好。因此,为保持培训业务的持续发展,各培训机构对培训业务客户的管理与服务更加重视,往往为大客户和学员们提供持续服务和增值服务,以发挥学员的活体广告效应。

(二)质量第一,价格第二

随着培训市场的发展,很多大公司选择培训合作伙伴已经逐渐形成“忠诚度”,愿意选择与其合作过的优质培训机构。尽管在选择过程中,价格因素仍具有重要影响力,但培训质量评估也越来越为企业所熟悉,企业开始重视培训的质量与效果反馈,价低质劣的培训课程会被淘汰出局。高水平的培训师可以说是企业的战略伙伴,培训师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培训,企业反过来又会需要更深层次的培训帮助,慢慢的,双方逐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价格的因素自然就淡化了。而反之,不能创造价值的培训只能做成一回生意。

(三)培训需求将更加细化

企业对培训的要求更理性更系统,细致的培训需求调查和详实的培训计划等准备工作会突显其重要性。有专家认为,培训要求将细致到所有具体的岗位,企业对培训量身定做的需求已经出现。与之相对应,随着培训需要求的细化,培训公司也将趋于专业细分化,中小型培训公司会将精力集中在几家企业客户或是几个行业里,使得他们的服务更加有针对性、贴近性。

第4篇:培训机构招生方案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已经颁布,并将于今年9月1日实施。现将劳动部《关于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各部门实际,参照以下意见,一并贯彻执行。

一、加强领导,做好《职业教育法》的学习和宣传工作。

各级劳动、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工作,要结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精神,制定本部门学习、宣传《职业教育法》的计划,指导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全面理解和正确掌握《职业教育法》的精神实质。要组织本地区、本部门积极参加劳动部举行的《职业教育法》知识竞赛活动(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二、以《职业教育法》为动力,加大职业技能开发力度。

各级劳动、教育部门要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围绕年初全市就业工作会议提出的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任务要求,全面检查、总结上半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一步明确下半年的工作目标。特别要把企业职工培训、社会失业人员和下岗待工人员转岗、转业培训工作列为全年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要切实把职业培训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改善我市技术工人队伍结构。

三、推进职业技能开发集团建设。

组建职业技能开发集团,将培训、鉴定与职业介绍、就业实行一体化运作,是发挥劳动部门优势,进一步规范职业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推动职业培训与劳动就业相结合的有效措施。各区、县劳动部门要加紧制定本地区建立职业技能开发集团的方案,年底前完成集团的组建工作。

四、在优化、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技工学校的改革步伐。

今年,为适应首都经济建设的要求,根据各行业、企业发展的规划、目标,结合经济结构调整,我市进行了优化、调整技工学校布局的工作。各局、总公司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已分别提出了技工学校布局调整,专业调整的方案。下半年,要抓紧做好方案实施工作。对所属技工学校的调整工作,要加强领导和组织,并注意总结经验,使调整真正起到推动和促进技工学校发展的作用。年底之前,我市将对调整后的技工学校进行登记注册,各局、总公司要根据全市统一布置,做好技工学校注册登记的组织工作。

职业能力测试招生改革试点校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的职业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各技工学校要进一步探索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特点,依托于行业、企业的特点,加强校际间的联合办学,发展与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办学,使技工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一条密不可分的纽带。

五、做好职业培训机构的重新审核和布局规化工作。

第5篇:培训机构招生方案范文

目前,全国设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校已有300多所,每年培养该专业本科毕业生1万多名。但除少数重点大学外,该专业普遍呈现出招生火爆、就业困难的现象,毕业生大多不能实现对口就业,以致不少师生对这一专业怨声载道。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其中之一是不少院校跟风而行,仓促上马,没有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等各方面对该专业进行科学设计,没有成熟的师资队伍,没有优质的实践基地等。

财经类高校具有雄厚的财经专业实力,此类高校设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必须具备鲜明的财经特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喜的是,当前国际上对商务汉语教师的强烈需求为财经类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世界各国都看到了中国的无限商机,这成为“汉语热”最重要的催化剂。在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推动下,“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人数急剧增加。据统计,2004年全球汉语学习者不足3000万人,到2014年3月已超过1亿人。世界各国对商务汉语的需求日益增强,国内外几乎每个汉语教学机构都开设了商务汉语课程,商务汉语教学成为最热门的汉语教学领域,商务汉语考试(简称BCT)成为多个国家跨国企业选人用人的标准。

在我国,商务汉语市场潜力巨大。据国家行政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14年7月底,全国共有外商投资企业45.18万家,其中仅浙江省就超过3万家,杭州市有7000多家。这些在中国的外企必然需要大量商务汉语人才,与之相应,商务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也非常巨大。

与此需求极不协调的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培养商务汉语教师的学校。全国300多所设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校中没有一所以培养商务汉语教师为目标,社会上的汉语培训机构也普遍缺乏此类人才,对商务汉语教师可谓需求强烈,供应短缺。

这为财经类高校提供了大好机遇。笔者认为,财经类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最理想的特色就是培养国际商务汉语教师。为此,浙江财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2013年起进行教学改革,向培养国际商务汉语教师目标迈进,其中最重要的改革环节就是实践教学。

二、商务汉语教师实践教学研究成果鲜见

国内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较多,但有关财经类大学此专业培养模式或商务汉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成果,以及商务汉语教师实践教学研究的成果目前尚未见到。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如下:张黎(2006)分析了商务汉语的教学需求,认为商务汉语教学已成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中的第一热点[1]。李业才、陆华(2009)提出要大力开拓商务汉语市场,优化商务汉语师资[2]。吴海新(2012)提出在商务汉语培训方面,高校应与培训机构深化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3]。韩沛玲(2012)对北京高校商务汉语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90%的商务汉语教师认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加强商务知识培训,教学中最大的困难是不太了解真实的商务情境,缺乏参与商务活动的经验[4]。

以上研究为财经类大学进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但具体操作仍需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进行探索。

三、商务汉语教师所需素质

要培养优秀的商务汉语教师,先要了解其教学对象及所需素质,主要为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这是制定培养方案的依据。

从教学对象分析,商务汉语教师的教学对象为成人,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留学生,在高校商务汉语专业学习或选修商务汉语课程,另一部分是外籍工商界职业人士,在社会上的汉语培训机构学习商务汉语。由于本科毕业生在高校任教的几率非常小,因此学校培养的商务汉语教师主要就业方向是社会开办的汉语培训机构。外籍工商界职业人士需要掌握的交际技能是以汉语为载体、结合商务专业知识和跨文化认知能力的交际能力。与之相应,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具体如下:

(一)知识结构

商务汉语教师不仅应具有一般汉语教师所需的汉语语言学、外语、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法、中外文化、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还必须有经济学、管理学、商务礼俗等方面的知识,具体主要包括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经济法、公司法、证券法、商务礼仪、商务活动习惯、商务谈判技巧等。

(二)能力结构

除一般汉语教师所需的汉语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还需营造商务交际环境的能力,对商务词汇的形象表达能力及对商务知识和文化准确解释的能力等,教师应尽可能参与商务活动,积累商务实践经验,努力把实际案例引入课堂,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快速地提升学员的商务汉语交际能力。

四、教学特色:校企合作

为培养具有上述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商务汉语教师,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校企合作,与此专业相关的企业主要是外企和国内汉语培训机构。

外企可提供实践场所,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商务活动中,将所学的商务类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外企工作者对商务汉语的需求。高校可为外企提供优质涉外文秘储备人才。

国内汉语培训机构与高校的关系更为密切,双方合作领域也更广。高校的优势在于软硬件各方面实力雄厚,在办学场地、教学设施、师资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招生与教学模式不够灵活,市场信息匮乏,生源不足,缺乏实践场所。这些正好与国内汉语培训机构形成互补。培训机构重在市场,它们配备大量的市场开发人员,掌握生源信息,而且教学模式也是根据学员随时调整,这利于大量招生,但培训机构场地、设施、师资等方面均有不足。通过合作,培训机构可帮助高校介绍自己接纳不了的生源,为高校实习生提供教学经验、实践基地,高校亦可为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及教育理论支持;也可进行联合培养,一些留学生在培训机构与高校各学一个阶段,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实习等方式到培训机构参与教学。

笔者一年多来的教学改革证明了校企合作的优势。具体做法如下:

(一)校企合作进行教学总体设计

邀请企业负责人参与教学总体设计。经双方讨论、市场调查,确定培养特色为培养优秀的商务汉语教师,并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调整。

(二)聘请企业导师

从学生入校初始就适时邀请企业负责人前来讲学,让学生了解商务汉语广阔的前景、商务汉语教师所需素质,从而引起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树立对本专业的信心,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到企业实习期间,企业为其选派指导老师。

(三)高校为企业提供理论支持

适时派出教师前去讲学,进行理论指导。与其联合申报项目,进行科学研究。

五、建立实践基地

大部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面临的问题都是实践环节设置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很多高校该专业学生在四年时间内从未接触过留学生,或从未参加过汉语教学实习,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非常差。另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目前最被认可的资格证书是国家汉办面向海内外各类汉语教师的《国际汉语教师证书》,2014年10月开始试考,不久将会大面积铺开。这项考试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主要考察五个方面: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这五种能力,哪一项也离不开实习实践。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内容中跟实践直接相关的占到80%;面试包括说课、试讲和答问三个环节,都跟实践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实践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改革的重中之重。

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校内校外实践基地,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培养其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贯穿学生整个大学四年。

(一)通过校内实习基地深化知识,夯实基础

目前,即使在留学生较多的高校,由于考虑到教学质量,一般也不会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为留学生上课。因此,校内实践基地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与留学生交流、见习,从而深化所学知识,为将来教学实习打下基础。如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就在本校国际学院建起实践基地,主要做法如下:

1.课外辅导、“结对子”

这是行之有效的“双赢”策略。对留学生来说,课外的汉语学习对他们非常重要。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来说,这也是非常好的实习和进行跨文化交流实践的机会。从他们进校伊始就组织,对缓解他们刚入学时的不适应状况也有帮助。

2.吸引留学生加入学生社团,或开设兴趣班

可吸引留学生加入已有学生社团,如汉服社、昆曲社等。也可根据留学生需求和中国学生所长,由中国学生专门为其开设书法、国画、剪纸、音乐、烹饪班等,创造跨文化交流条件。

3.听课、见习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上“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课程期间到留学生班级听课、见习,使所学理论在见习中得到深化。由于留学生班级规模较小,所以每次听课人数需有所控制,避免其正常上课受到影响。

(二)到外企实习,参与商务实践,增加就业途径

商务实践经验是商务汉语教师必备条件。财经类大学应依托优势学科为学生开设商务类课程,建立外企实践基地。商务类课程应在大三结束之前学习完毕。在大三大四之间的暑假,组织学生到外企实习,一方面参与商务实践,增加商务活动经验,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毕业后不能成为汉语教师的学生,在外企实习也可增加其就业选择机会。毕竟该专业学生所具备的涉外性、商务性特点,也符合外企所需。

(三)到汉语培训机构实习,为就业铺设道路

学生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实习任务在大四完成,此时的学生已具备商务汉语教师所需的基本条件,通过实习可进行实践、锻炼。实习基地主要为汉语培训机构,可分国内国外两类:

1.国内汉语培训机构

这是商务汉语教师最理想的实习基地。此类机构最主要的学员是外企员工,他们需要学习的正是商务汉语。且此类机构大都教师短缺,学员众多,能容纳的实习生数量较多。大部分实习生可不出国门,就近进行商务汉语教学实习。如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在上海某汉语培训学校设置的实习基地,有注册学员2000多名,其中超过300名为外企高级管理人员或普通员工。该基地还开办有“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简称ICA)培训班。实习生在该基地实习,可一举三得:一是进行商务汉语教学实习,包括写教案、做PPT、观看教学视频、上课等;二是旁听ICA课程,深化汉语语言学与教学知识,了解汉语教师培训师的情况;三是对汉语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后两点可为实习生今后的职业发展铺设道路。

2.境外汉语教学机构

此类机构包括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境外各大学中文专业、境外汉语培训机构等,优势是学生在境外实习,可开阔视野,了解境外汉语教学情况,跨文化交际能力可得到极大提高;劣势是费用过高,每个机构可接受的实习生数量非常有限。

(四)实习新模式:网络实习

随着网络汉语教学的日益发展,网络实习模式的探索势在必行。如我校一位实习生在实习基地老师的指导下,在网络孔子学院开设了部分初、中级汉语课程,其所做的在线教学课件深受网络学习者的喜爱,一度居于初级课程点击率排名榜榜首,全部课程点击率名列第三。这给笔者带来了启发,设计出网络实习模式。实习生从大二起便可开始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网络实习,制作课件,录制在线课堂,实践基地根据录制时长向实习生提供报酬。

网络实习简便易行,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在宿舍即可进行。当然,此类实习主要内容是制作课件、录制在线课堂,跟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替代课堂教学。这只是为正式的汉语教学实习做个铺垫,将来,当网络汉语教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网络实习也许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实习方式。

六、组织实习过程

细节决定成败。为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力有较大提高,派出院校与实习基地之间必须精诚合作,做好每一个环节。本文以在国内汉语培训机构实习为例进行详述。

(一)实习前制订详细计划

在学生实习之前,派出院校需与实习基地订立详细的实习计划,具体到每个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听课几节、上课几节,实习基地老师如何对实习生进行辅导等等,为实习生争取尽量多的教学实践体验。

实习前,派出院校老师要指定专门的实习指导老师,根据实习生将要讲授的课程对其进行指导,使其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对实习基地的教学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二)实习中检查进展

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主要接受实习基地老师的指导。期间,派出学校指导老师也应前往实习基地看望实习生,了解实习进展情况。若实习生与实习基地之间出现沟通不畅等问题,学校指导老师可及时帮助解决。

(三)实习后促成就业

派出院校指导老师应在学生实习之后及时跟进,了解实习基地用人需求,促成其择优录用实习生。实习生应及时做出实结,为下届实习提供建议。如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派到上海某汉语培训机构的实习生回来之后,写出了深刻的实结,除写出自己在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收获之外,还对上海乃至全国商务汉语培训的巨大需求、市场前景,上海汉语培训机构的运作模式,留学生的学习特点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为将来的实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七、结论

通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及教学改革实践,根据目前全球乃至浙江省的商务汉语教师供需状况,笔者认为:培养国际商务汉语教师是财经类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理想路径。实践表明,应以校企联合培养为特色,引入企业优质资源,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进行校内见习、外企商务实习、网络实习、汉语培训机构教学实习四种不同层面的实习。在实习前后及实习过程中,派出院校应与实习基地精诚合作,做好每个细节,保证实习生大幅提高所需能力,提高就业率。

注释:

[1]张黎.商务汉语教学需求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3):58-60.

[2]李业才,陆华.商务汉语供求分析与因应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9,(6):168-170.

[3]吴海新.广州商务汉语培训市场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2,(5月下旬刊):51-52.

第6篇:培训机构招生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企企;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阿里云;慧科教育

1“校企企”合作模式的提出

1.1软件开发企业员工的特点

软件开发的企业以开发、销售和维护软件为己任,开发人员掌握着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作为大型国际企业的员工,由于业务繁多,每天也都只能从事公司的业务,无法抽出固定时间来到学校的课堂上传授知识,同时这些员工也不具备教育学生的方法、手段[1]。

1.2高职院校教师的特点

职业院校的教师虽每年参与企业实践,补充实践知识,但是技术更新快,尤其软件技术更新日新月异,要想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跟上先进的技术,难度很大。

1.3教育培训机构师资的特点

教育培训机构具有连接生产企业和高职院校桥梁的作用,以慧科教育为例,要求员工有来自企业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些员工平时的任务是为公司培训新人,或为社会人员培训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机构的员工们具有教书育人的基本本领,也掌握着企业一线需求的专业技能[2],他们不仅每年参加企业生产,培训三年后,需要重返企业工作一年以上才能回到培训的工作岗位,保证了为他人开展培训时应用最先进的知识。

1.4“校企企”合作模式

基于以上软件开发企业、高职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特点分析,“校企企”合作模式的提出就水到渠成了。“校企企”合作模式就是高职院校与生产型企业以及培训机构三方合作,共同为高职院校培养优秀员工,输送给生产型企业,服务社会。为了培养出学岗直通车的学员,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与阿里巴巴集团、慧科教育集团三方合作,开启“校企企”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校企企”三方合作,需要发挥三方各自的特长,从招生宣传、课程体系制定、学生活动、师资培养、就业推荐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出直接上岗的优秀员工。

2.1共同宣传招生

生源的好坏虽然不是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但是生源质量好、素质高能为教学带来更多更好的互动交流,会更容易培养出好的学习氛围。在为软件技术专业开展招生宣传时,阿里巴巴集团提供公司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提供为学校进行阿里大咖讲堂的讲师信息和宣传内容,我校在阿里工作的员工信息。慧科教育提供参与宣讲的讲师和企业简介,以及合作企业和就业信息,加上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省会城市,对接市政府大数据产业园的发展等情况开展集微信、QQ、海报、网站等多媒体的大力宣传,力争让学生全面了解我们。

2.2共同制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合理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学习不仅有方向,也能增强上岗的信心。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制定通过召开实践专家(聘期3~5年的软件开发人员)访谈会,通过分析开发人员撰写的岗位工作内容和核心能力,推导出其知识内容,从而制定出核心课程。合作的企业在这个推导过程作用非常大,软件开发工程师对知识内容的选择对课程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

2.3共同组织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好的学生活动对学生的性格、合作能力、自信心等各类素质的培养与拓展至关重要。除了学校开展的日常活动外,阿里巴巴集团在学生入学后的每个学期都开展1~2场的大咖讲堂,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先进技术,提升自豪感和自信心。慧科教育集团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学徒拜师活动、知识竞赛活动、文娱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起到了减压的作用。

2.4共同培养学校师资

师资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培养出具有高技能、高水平的师资,需要用最先进的技术影响、带动教师。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不定期组织学校的教师到阿里总部开展学习交流培训,并通过在项目实训和企业实训中的“双师”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

2.5共同推荐学生就业

慧科教育集团有众多的合作企业,阿里巴巴集团的下属企业不计其数,学生只要达到培养的目标,通过了HR们的考核,将被推荐到相关企业或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司,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3“校企企”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的先进技术,为了让学生能在学校期间第一时间掌握企业正在使用的先进技术,缩短学生就业时的适应期,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主要从实训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3]。

3.1双周的课程实训

每个专业课程在为期18周的教学周中,16周完成知识点的教学,最后2周开展小项目的实操,每个课程的知识在最后的双周课程实训中让学生进行综合应用,而这个项目实操的课程由培训机构的教师来授课,以增加项目的实用性。在每门课程的授课中,使用“先感性再理性,先实践再理论”的原则,先通过引入范例,让学生有感性认识,然后用实践来升华理论知识,要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构建完备的基础知识。其中,技能点实训由多个小实训单元组成,各单元中通过“看—做—教—评”循环学习,让学生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将已学知识点进行有效融合,发挥出实际应用水平。

3.2独立的项目实训

在完成几门课程实训后,由学生个人完成较完整的项目。项目实训在时长上相当于传统教育的小学期实习,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在一段集中的时间内,独立实践较完整的项目,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这个课程的完成采用双教师制度,企业教师与本校教师同时授课,本校教师主要作为助教,不仅学习到知识应用的技巧,也能随时弥补企业教师在授课中教学方法方式的不足。

3.3企业实训

该环节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通过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以“项目组”的工作方式完成完整的项目开发过程。与项目实训一样,这个环节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所不同的是,项目实训训练的是个人技能,要求凭借个人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应用问题;而企业实训训练的是团队协作能力,要求组员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难度较大的应用问题。这个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将项目经理、技术经理和职业督导师多种角色共同作用于学生,使学生在项目执行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4]。

3.4阿里云实训平台

阿里云实训平台为用户提供严谨、实用的云计算、大数据、云安全与人工智能四大专业的体系化在线课程与实验环境,在学习过程中,进阶式的课程内容,搭配闯关式的节点测试与在线认证,不断锤炼、加深用户对技术难点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成为兼备理论与实操双能力的技术人才。同时,学生通过阿里云人才交流平台,获得职业成长的机遇。

4“校企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校企企”合作模式解决了师资问题、学生培养问题、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学岗直通的典型和成功模式。但在培养的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需要改进的地方。

4.1师资间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部分课程由企业工程师授课,部分课程由学校教师授课,由于企业工程师不一定能和学校教师深度沟通,在知识点传授过程中可能存在知识掌握不够,实训无法正常开展,需要临时补充知识等情况[5]。要想避免这种情况,不仅需要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不断交流沟通,还需要企业委派相对稳定的企业工程师参与其中。

4.2课程体系及时修正的问题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每届制定一份,每份培养方案负责三年的培养。软件技术的更新速度快,为了培养直接上岗的学生,需要在培养中不断调整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让课程知识点与工作岗位的核心技能对接。

4.3培养多样化就业的问题

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知识掌握层度深浅不一的情况,如何安排好多样化就业,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难点,需要在人才培养中不断挖掘学生潜力,让课程体系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就有多样多层次的就业岗位供学生选择。比如,知识掌握一般的学生可能从事软件销售与维护,知识掌握中等的学生可能从事代码编写,而能力不错的学生可能从事软件设计。多样化的就业需要在人才培养中多样化授课。

第7篇:培训机构招生方案范文

由于2009年北京市高招本科录取率再创新高,加上又恰逢新旧高考交替,使得原本就已减少的考生在选择复读时格外谨慎,多家复读学校今年面临招生的严冬。

“新高考”影响复读信心

截至7月底,北京最大的复读学校之一新东方铭师堂已有500名学生开始复读,但这个数字仅是去年同期的一半。“之前过于乐观,没料想到家长和考生的观望情绪如此严重。”校长马永刚有些无奈地说。

2008年高考刚结束,高考专家尹宗禹就预言:“2009年北京市高考是大纲版的收官考试,2010年北京高考将实施课程版高考,因此复读市场的真正冬天将发生在2009年6月,那将是一次冷酷无情的洗牌。”

高中新课标从2007年开始使用以来,立即得到了社会上下的广泛关注,其热度一直持续至今。2010年高考,既是对新课改的检验,又是对课外培训机构授课效果的最好验证。面对“新课改”和“新高考”产生的影响,2009年高考,无论应届生还是复读生,背水一战的心态格外明显。因此,早在一年前考生和家长对于复读似乎就变得更为谨慎。

在2009年开始招生前。马永刚曾经表示预计今年受到“新高考”影响,招生情况将一改过去持续增长的态势。预计能维持在去年1000多人的规模。但是,如今招生季过半。他已经无法作出这样的保证。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复读学校,相比往年同期,招生人数减少了一半以上。

根据往年的经验,在成绩出来后的两个星期内,复读学校能完成招生任务的60%至70%,而今年,在任务量不上涨的前提下,大多数老牌复读学校只完成了20%。马永刚介绍,在过去。参加该校暑假试听班的学生。几乎全部会报名,但是今年。虽然试听后叫好声一片,考生和家长却有60%左右始终持观望态度。9月份开学的日期日益临近,马永刚不敢确定之后会不会迎来报名高峰。

“复读一年,到底能不能考上理想大学?”这个问题从复读出现之日起至今,都是每位复读生及其家长不断思考的问题。马永刚表示,今年在客观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复读市场遇冷,与自身“内功”条件不无关系――复读遇冷说明复读市场的培训效果使学生和家长的信心并不很足。2009年高考过后,对北京的复读机构是个挑战,复读市场可能会出现重大转折。但是,业内人士也表示,复读市场肯定会继续存在,但复读机构应该怎么办,办到什么水平,能否适应高考改革的潮流,给家长与学生一定的信心,是复读机构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三大主因致人数减少

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的高考考生数量比2008年减少1.7万人,考生总数10万。根据往年情况。复读比例约14%,今年的复读生本应在1.4万人左右。但从目前各复读学校报名情况分析,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的复读生数量将比去年减少50%左右,实际复读人数约为6000至7000人。

考生人数减少、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以及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的“新高考”方案迟迟未公布,三大因素导致今年复读人数的大面积下滑:

原因之政策:新高考方案延迟出台

几乎所有复读学校负责人都认为,2010年启动的新高考是造成今年复读人数大面积下滑的最关键因素。

其实,复读机构也经历了一个从信心满满到谨慎观望的变化历程。马永刚介绍,在其他已经进行过新旧高考转型的省份,都曾出现过复读市场的滑坡,但市场的缩减比例基本都在20%到30%左右。正是这样的数据,造成了北京复读机构前期的信心。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乐观。“尽管我们作了招生说明会,还开办了新课改衔接班等,但我们仍低估了家长的心理状态。”马永刚分析,复读机构一个多月来的宣传新旧高考会实现无缝对接,终究还是抵不过3年来,老师和社会一直营造的“如果这次考不好就完了”的心理暗示。

除了新旧高考更替本身的原因外,主要还在于原计划6月初的2010年高考新方案迟迟没有露面。新方案公布的时间一拖再拖,给老师、家长和考生造成了越来越重的心理压力。

相比老高考,新课程强调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而这部分内容如何在高考中体现,一直是让考生和家长备受煎熬的问题。加上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一方面表示高考会平稳过渡,而有时候又公开建言考生今年复读需慎重,让家长和考生无所适从,只能先保持观望。

原因之录取: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

刚刚结束的北京市本科批次录取统计显示,约有近一半的北京考生被本科院校录取,本科录取率再创历史新高。

在本科录取进程中,各批次院校均进行了适量扩招。本科二批及本科三批的补录更是突破性地把分数线降低了20分。“今年二本、三本的大幅降分,一定程度也影响了考生是否复读的决定。”北京最大的复读学校之一精华学校校长李学峰预测,2009年北京高考的录取率很可能突破80%,如此高的录取率,让一些受新高考影响的考生变得不那么挑剔,如果有院校录取,专业也还过得去。大部分考生基本愿意“能走就走”。与其寄希望于还不明朗的政策。还不如趁着有学校录取的时候,自己果断地跳出去。

今年超高的录取率分流了往年一部分非好学校、好专业不上的考生选择重新复读。

原因之考生:考生人数持续减少

最客观的原因当然离不开考生群体本身。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统计。2009年北京市的高考报名总数为100335人,比2008年减少了17771人,降幅达15%。李学峰介绍,本身考生基数就比往年少,即便是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复读人数下降已成定局。“明年北京考生进入大学的几率可能会比今年更高。”李学峰分析,因为明年应届生只有7.6万,复读生不到1万,参加高考的学生总数8万多人。比今年又减少1万多人。高考录取率仍然会维持在高位,这对今年选择复读的考生将是一个有利因素。

复读市场重新洗牌

复读人数急剧减少,北京复读市场面临着重新大洗牌。据悉。北京复读市场最火爆的时候,市值在10亿元左右,但是2009年将减少8亿多元。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人消费2万元左右,按照最高的预期7000人复读,2009年的市值也不会超过1.5亿元。

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市有70多家复读机构招生,由于生源减少,暑期结束倒闭了约1/3。虽然2009年刚开始许多复读学校仍在招生。但到目前一些机构已不再打广告,预计暑期结束将只剩下10多家机构。

除了生源减少导致机构倒闭的主要原因外,2008年,教育部出台的“严禁公办高中举办复读

班”的禁令也是加速复读机构大洗牌的一个催化剂。如北京市实验中学、北师大二附中、首师大附中等一些知名公办高中举办的复读班今年已纷纷停办。

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北京市有不到1万名高考复读生,八成集中在北京新东方铭师堂复读学校、北京精华学校、北京新干线学校、人大附中培训中心等10多家复读机构。而2009年复读生人数预计不到5000人,还不够这些知名大机构消化。

虽然总体招生规模减少,但是根据复读机构统计的数据,细分后可以发现有两个群体的报名反而在增加。以新东方铭师堂为例,该校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已经招募到10多人,大部分集中在620至630分间,“没有想到精英班反而成为我们最先成立的班级。”在该校,分数最高的考生是2008年以671分考入北大物理系的学生,他目前重新复读希望考入北大的数学系。马永刚认为,高分的考生独立思考能力强、目标明确,更容易理解新高考的变化,也不会担心新旧更替的影响。

另外一个逆市增长的群体是2010年的应届高三学生,如今铭师堂已经招收了60多名应届生,一半是京籍在外地读书的学生,另外一半是在本地的高三学生。这是因为外地读书的学生没有上过新课标的课程。担心不适应明年的新高考,所以提前报名应试。而在本地的应届考生更是比去年增长50%左右,“现在越来越多,主要是非示范校的学生,希望在最后一年通过更好的师资突击学习。”

“寒流”净化复读市场

复读机构,每年的6、7、8三个月,都要面临一次洗礼。为应对行业严冬局面。目前各大复读机构也在纷纷调整招生策略,寻求新的突破。

往年,精华学校的复读生都集中在高分和成绩中等的考生,学校在招生时预设一个分数线,只有达到这个线的考生才有机会进入该校学习。而今年,这条录取线被取消。

“这么做也是考虑要维持一个招生总量的平衡。”李学峰坦言,取消分数线后。吸引了一部分中高端考生外的学生群体,而高分考生因为认可学校的品牌,并没有出现多大程度的流失。为保证生源质量。学校采取面试的方式,对想来复读的学生进行筛选。目前,该校的招生情况与去年基本持平。尽管行业的严冬给各大复读机构造成暂时的困难,但更多的人从中看到信心。李学峰认为,复读机构重新洗牌对行业规范是个好事,以往各复读机构鱼龙混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经历这次行业大洗牌之后,留下的基本都是学生和家长认可、教学管理规范、有一定竞争力的机构,这有利于学生选择。更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第8篇:培训机构招生方案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培训机构;行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社会经济的各种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进而对能够处理各类信息的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增加,而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是指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用人单位的大量需要,客观上需要学校之外的力量增加对信息处理人才的培养。同时,随着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掌握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人们认知社会、提高生活品质的一种必要途径,因而人们主动学习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正是基于就业、求知等对信息处理人才的大量需要,催生了计算机培训行业的快速发展。

本着“让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达到熟练运用的水平,让计算机专业人才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的宗旨,计算机培训行业一经出现即得到快速发展,培训水准也越来越高,培养的学员也越来越多。但是,当前计算机培训行业在郑州市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郑州市计算机培训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一、郑州市计算机培训行业发展的现状

(一)行业发展起步低,但速度惊人

计算机技术在郑州的广泛应用只出现在进入21世纪之后短暂的几年。但是,其行业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训机构的大量设立。郑州市计算机培训公司在2000年以前成立的不超过5家;而2008年底,郑州市计算机培训公司、分公司或委托培养机构近150家。二是参与培训的学员越来越多,年龄范围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和细化。2000年以前参加计算机培训的大多是青年学生和在职青年,培训内容大多局限于打字和维修阶段;2000年以后参加计算机培训的不仅包括青年学子和在职青年,而且中年商务、公务人员以及观念超前的老年人也加入其中,培训的内容从打字训练、简易维修推广到网络应用、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各个领域。

(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业务范围不断扩展

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不断细分深入,计算机培训的业务范围也随之不断得到扩展,培训行业市场细分越来越明显,从而吸引了更多的资金、人才流入该行业。各色各样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市场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培训,更多的是综合开发人才的培训。据不完全统计,郑州市已经有逾百家的计算机培训机构。在行业竞争程度不断加剧的同时,社会对计算机培训行业的业务范围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字、网络应用等简易知识已经达到普及水平,而针对高端的软件开发、计算机语言开发利用、电子商务开发应用等一些高端技术的培训也正在深入推进。

(三)龙头企业出现,品牌优势逐渐形成

据不完全统计,郑州市内逾百家的计算机培训机构中,北大青鸟、绿业电脑和长城电脑这三家培训学校在市场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形成了在郑州市计算机培训行业的三足鼎立、称霸市场的局面。这三家计算机培训机构之所以能够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一是因为起步比较早,培训经验丰富,服务质量好,技术更新比较快,能够迅速抓住时代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要求和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平衡点;二是因为这三家计算机培训机构形成品牌效应,具有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不断更新的服务功能,如签订培训就业合同、计算机技能鉴定等;三是因为这三家计算机培训机构能够利用好、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并不断深化和加强自身的优势,办出自身的特色和实力,为企业的发展不断积蓄力量。上述三家公司已经形成自己的品牌,而正是这种品牌效应使得它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当然这种品牌效应来源于培训机构中教师的素质,教学的硬件和教学的理念等因素。

(四)行业发展的职业化趋势日趋明显

目前郑州市的计算机培训已经从开始的知识普及培训阶段,发展到现在的综合服务培训阶段。综合服务培训阶段已经不单单是如学校一样的后续培养形式,更多的是学业和就业结合的职业化培养模式。这种职业化趋势的产生原因在于:中国重视基础理论的教育模式不适合企业等社会组织对职能化技能人才的需求,许多学生被迫在走向社会步入职场前必须要参加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同时,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注重本公司内的企业文化培训,而认为计算机等技能培训是求职者本身应具备的,因而公司不提供相关培训。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培训机构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与一些用人单位签订输送人才协议,通过再招生培训,进行职业化教育这一方式适应了社会的需求。这种职业化教育方式不仅解决了培训机构的招生问题,也解决了企业的岗前用人培训问题,更解决了培训学员的就业问题,实现了三方共赢。

二、郑州市计算机培训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内培训师资力量流动性强

目前郑州市计算机培训行业内培训机构大多都是规模较小的教育服务公司,具有企业的盈利性质。这类公司的目标通常是想以较少的投入成本获取较高的利润回报,较少关注长远发展。而决定培训公司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师资力量,但郑州市绝大多数计算机培训公司的师资力量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对于一个小公司来讲,聘请长期的教师成本高。为降低成本,大多数培训公司将目标锁定在大学教授身上,以课时补助的方式,请大学的教授为培训学员授课,在充分利用大学教师名气的同时,表面上使得培训质量得到保证。但大学教师并不是与培训机构签订长期的代课协议,可能不付出主要精力,因而在教学质量上可能要打折扣。毕竟其主要任务是大学教学,在于培训与在校上课存在冲突时会选择本职工作,回到大学教学岗位。有时,某大学教师的离去可能使得培训公司聘请另外一个教师接着为学生讲课,这样调换使得学生在不停的适应老师,培训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行业内部竞争激烈,有序结构还没形成

尽管郑州市上百家培训机构中已经出现像北大青鸟、绿野电脑和长城电脑等龙头培训企业,但是这些龙头企业与广大中小培训机构之间培训业务范围、培训内容甚或培训方式高度相似,没有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广大中小培训机构之间也存在这个问题。这种行业内部缺乏一定细分市场的无序竞争状况使得竞争非常激烈。良好的行业结构应该是行业内出现专注以某一特定领域的企业群体以服务于特定的目标顾客。但郑州市计算机培训机构没有针对顾客进行市场细分,没有界定自身的优势并以优势形成培训特色。因而一个有序的市场结构远没有形成。

(三)行业培训效果有待加强

报名参加计算机培训的学员通常来源于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年龄层次,甚或是不同的教育水平,因此最好的培训方案应该是针对不同的学员分类授课,以期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但是大多数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设置是固定的,有时为了节省成本也采取大班授课的模式。尽管学员是根据课程的设置报名参加培训,培训也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同班的培训学员之间也有技术和基础知识上的偏差,这样不少学员可能就会对课程难度不适应,而这导致课程设置上容易出现偏差。如果讲课的内容难度系数下降,就会造成大多数学员的厌烦;如果难度提高,部分学员可能听不懂,但培训机构不可能像学校一样用时间来弥补不足,因此只好损失学员的利益。同时,部分培训机构在招生的时候,常常为了吸引更多的学员把一些必要的课程隐藏,而突出一些主要的课程,这样使得学员在报名的时候就有误解,到上课的时候没有针对性,培训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四)行业认证与就业之间存在差距

许多培训学员参加培训是为了方便就业,可培训并不是就业的唯一通道。培训认证和就业之间存在的差距,实际上就是社会人才需求与社会岗位供给之间的矛盾在计算机培训领域内的缩影。培训认证只是在知识和技能领域内检验计算机水平,是属于理论化、标准化和理想化的测量;企业需求人才是站在企业用人的角度上,适用能用是其衡量的标准。因此,培训成绩较好的人才不一定是企业满意的人才,拿到资格认证和培训证明,也不一定能够真正的找到工作。尽管职业化的发展方向使得培训机构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签订订单培养合同,但还是有一些学员不能通过培训顺利找到工作,因而差距仍然存在。

三、郑州市计算机培训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仍然不断增大

尽管计算机已经普及以及计算机基本操作已经为大多数人掌握,但是随着信息化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对计算机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还是很大。据统计,北大青鸟每年在郑州市接收培训学员近万人,绿业电脑学校接收电脑培训学员逾三万,长城电脑培训短期班更甚。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最近三年内参加计算机培训的学员呈高速的上升趋势,这说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二)郑州市区位优势有利于发展计算机培训行业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信息的集散地。信息的集中和分散需要大量的信息处理人才,而郑州集聚了河南以及中西部大量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的自身发展构成对计算机培训行业的强大需求。同时,郑州市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得周边地市的人才能够迅速方便的来郑州参加培训,而且培训后也能及时回到所在城市求职升迁。

(三)电脑普及带动行业发展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电脑迅速进入普通百姓家。家里有电脑却没有电脑技术的家庭主妇和孩子,不断的涌入计算机培训机构,使得计算机培训行业快速发展。电脑的普及带动了计算机培训行业的快速发展。

四、郑州市计算机培训行业的发展对策

(一)进行战略定位,明确自己发展特色

前文已述,郑州市内电脑培训行业缺乏市场定位,行业内竞争无序。针对此,企业可以在系统分析郑州市计算机培训行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战略定位,专注于定位,整合行业内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北大青鸟在计算机普及教育和软件开发方面优势明显,绿业电脑学校是在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上独具一格,二者单独发展,若能合作就会有整体的强势,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二)打造自己的师资团队,建立自身的研发中心

师资流动性大的问题,是制约培训行业难以形成规模和独特发展思路和模式的重要因素。有实力的培训机构应该建立自己的培训师资团队,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优势。打造自己的师资团队首先要有自己的专职教师;其次要提倡教师之间的年龄、技能等方面的互补,使之成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优势。

(三)课程设置量身定做,增强培训效果

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培训之前一定要了解培训对象的学习背景、知识和技能水平,从最容易接受的课程开始教起,层层深入,步步引领,达到教有所长,学有所用的效果。可以灵活的设置课程的开班时间,循环的讲授,以满足不同时间段、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要求,这样虽然增大了成本的投入,却会增加更多不同层次、不同时间段学员学习的机会,总体上还是方便和促进了培训的效果。在昂立外语培训的发展模式中就有这样一条思路,从而引领了昂立在郑州的众多英语培训机构当中站稳了脚跟,更有了现在健康快速的发展。

第9篇:培训机构招生方案范文

一、提高认识,把海员工作当作一项富民产业来抓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航运业发展加快,国际海员在劳务市场上供不应求,高级海员尤其短缺,海员外派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海员队伍已发展到7000多人,成为中西部地区地级市中海员存量最大的基地,为我市创劳务收入15亿元,使5000多个农村贫困家庭走上了致富路,被中国就业促进会推荐为优秀劳务品牌,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连续多年报道我市发展海员的做法。实践证明,海员输出工作不仅拓宽了就业渠道,而且增加了群众收入;不仅开阔了务工人员的眼界,而且促其转变了就业观念;不仅宣传了,而且提高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为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真正把海员工作当作一项富民产业来抓,作为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举措,摆上议事日程;要调整完善由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发改、商务、教育、农业、民政、公安、财政、工商、税务、劳动、土地、银行等部门参加的海员培训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海员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海员招生、培训、管理、外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目标,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海员基地

海员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有效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为中心,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经营企业和教育培训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有计划的培训与有组织的外派并举,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实现海员外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工作目标:“十二五”末全市海员队伍达到万人规模。从年开始加快海员劳务基地建设工作,争取在五年内建成2—3个海员劳务输出基地县;在我市普通高中、职业学校中建立运作有序的海员选拔招生网络;与航运企业建立长期海员劳务合作关系,形成以国外著名航运企业以及中国远洋、中国海运、长江航运三大海运集团和上海航道局集团等国有航运企业为支撑的安置外派网络;要发挥海员服务机构资质优势,直接向国外派遣各类船员,并实现由我市独立接船组班外派的突破。通过五年的努力,在全市形成招生、教育培训、选拔外派、跟踪服务、有效管理的海员劳务综合网络体系,建立起培训一批、输送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使我市成为全国重要的海员劳务输出基地。

三、突出重点,建立招收、培训、外派链式的运作体系

一是尽快建立海员生源基地。全市的高中、职高(职专)、技校都可作为我市海员生源基地。各学校都要鼓励和吸引广大毕业生报名当海员。要重点招收贫困乡、贫困村有一定文化基础、身体条件合格的农村男性青年,特别是应届高考落榜生和退伍军人,通过海事院校培训,达到外派标准后对外输出,实现对外劳务合作与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

二是深化与航海院校的合作,做好海员的专业培训工作。根据国际海员外派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好海员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市海员外派工作的竞争力。争取交通运输部及国内知名海事院校的支持,采取合资、合作等形式,尽快在我市组建航海高等教育机构,彻底改变我市具有良好的海员品牌和资质,却因没有自己的高等海事院校而造成海员招生指标少、发展受制于人的瓶颈,提高我市海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外派海员的竞争实力。

三是坚持“政府指导、市场引导、企业运作”的方针,高度支持我市海员外派企业(海船船员服务机构)经营服务认证的提升工作,提高企业经营能力。重点支持我市具有国家商务部赋予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质的企业和交通运输部认定的具有甲级海船船员服务机构资质的机构,为海员外派企业提供政策保障和优质服务,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带动全市海员外派劳务的发展。

四、齐抓共管,为海员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海员工作主管部门在“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协调,进一步规划我市海员外派管理经营秩序,提高外派海员质量,提升海员外派规模。随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到来,市海员服务局要认真开展国际海员市场调查,准确研究判断,把握国际海员市场的新趋势新走向,及时调整制定我市海员工作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创新我市海员外派工作思路,在生源组织、学习培训、政策支持、组织外派、权益保障、跟踪服务等方面始终坚持以新形势要求和市场需求为引领,不断改革,切实提升我市海员工作发展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二是为海员学员提供灵活便捷的信贷服务。支持各级农信社结合实际,对符合信贷条件的农村海员学员特别是确因家境贫困暂时无力交纳专业培训等相关费用的,给予信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