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贫困学生资助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大一学生;贫困生;认定
“注册入学”是江苏省为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而进行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高校招生模式改革的全新探索。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未被统一录取批次录取,且取得全部七门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普高学生,可申请注册入学,2011年江苏省注册录取学生25580人。有调查表明,经济资源的匮乏直接影响了农村考生报考志愿的取向。名牌院校热门专业的分数和学费往往高于一般学校和专业。冷门专业和院校,像农林师范类院校,不仅有学校的各项补助,而且还有降分的优惠。这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公办院校的注册专业入学,民办院校高昂的费用让他们望而却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而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录取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该专业共录取新生115人,其中苏北生源学生84人,递交贫困申请和提供贫困证明的学生53人,申请学生比例占总人数的46.1%,申请人数面广量大。
大一新生刚入校,很多辅导员暂时只能通过学生自己带来的相关证明,作初步认定,因此在一年级也容易出现认定不准确,给予补助不完全恰当的现象。为更加科学、规范、准确地认定贫困生身份,也为了能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国家赋予的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学校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贫困生,下面来谈谈在2011级注册新生中开展贫困认定工作的一些措施,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未雨绸缪,早作准备
开学之前,本人在获知确定担任该专业的辅导员工作后,为把工作做到前面,在新生尚未入校之前,先将该专业录取的学生名册及相关信息进行了仔细的查阅,获取了第一手资料。根据查阅情况,采用随机的方式在苏北生源中抽取部分学生的家庭电话进行联系,询问家庭基本情况,如父母职业,子女多少等,同时了解学生入学准备工作如何,家庭有没有什么困难,提醒报到途中注意事项。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了学生家庭的相关信息,并做相应的记录。通过以上方式,初步的了解学生的个人信息,熟悉了个别学生家庭情况,为后续认定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细致入微,详细了解
新生入学报到时,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及一同前来报到的父母,向他们提供本人的联系方式,并与其进行简单的交流。同时将办完手续的学生及家长集中,进行直接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交流得知一部分学生申请到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因各方面原因未能申请到,所缴学费有是东拼西凑的,甚至有的是办理的商业贷款。
报到当晚,前往各个新生宿舍进行检查,部分家长还在学生宿舍帮助整理内务,这样又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交流后得知有的家长因旅店住宿费用高,而同子女挤在一张床上,有的父母身上也仅留返程的路费,有的家庭有多子女都在读书。通过此次交流,对班级学生的信息的掌握更加翔实,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又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
三、多管齐下,力争全面
军训期间,每天两次前往训练现场,利用休息时间与学生交流。同时安排班主任助理、班级临时负责人、班级信息员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衣着穿戴、言行举止,留意他们的消费档次和水平。利用学生会晚上检查宿舍机会,收集有用信息。深入食堂,宿舍等地与学生交流。利用国庆假期到校看望未回家学生,了解到有部分贫困学生没有外出游玩,而是在学校周围饭店、超市做兼职,这也着实让笔者感到震惊。当得知有个学生除了饭卡里面有一两百元外,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时,第一时间给他介绍了兼职工作,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该学生的窘境。通过多管齐下,将获取的信息分类整理,去伪存真。
在获取大量信息的基础上,以表格形式建立了贫困学生详细的数据信息,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生源区域,是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其他经济落后地方的学生;家庭结构如何,包括是否孤儿、单亲、残疾家庭、家庭人口数、家庭成员患病需要治疗人数及负担子女上学情况等;经济状况,包括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情况、人均收入情况、负债情况、是否享有最低生活保障等。该表内容详细,一目了然,从整体上对班级贫困学生的家庭境况有了更加全面而又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再通过重点信息的比对,罗列出获得助学金条件的先后次序,如优先考虑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的学生,再考虑父母年迈、患病、残疾致使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的学生家庭等。通过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的比对分析,根据上述次序,对申请学生进行分类建档,确定贫困等级。该优先原则在班会上公布后,班级学生均无异议。
四、正确引导,润物无声
国庆返校,收取了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或其父母所在单位出具的贫困证明及个人撰写的助学金申请。鉴于以往出现开具贫困证明的相关组织和单位把关不严,工作不负责,认定随意性,而导致一些家境尚好的学生获得了助学金的情况。此外,还存在部分学生申请动机不纯、诚信不够的情况,见贫困补助金额较大,心存侥幸,骗取助学金用来挥霍的情况。为此,专门组织了主题班会,向全体学生宣讲了国家的助学政策及申请条件,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端正申请动机。通过教育也让全体学生明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人生宝贵的“名片”,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是一名优秀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也在班级中营造了诚信光荣的舆论氛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引导他们要谦虚礼让,让助学金助学帮困的作用得以真正发挥。同时,对申请动机不纯,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助学名额的学生将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
五、考虑周全,有效沟通
以往贫困生的评选过程难免会要求申请者当众历数了自己的不幸和家庭的困难才得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无疑会触及他们的痛处,伤及申请者的自尊。贫困生们迫切需要经济上的援助,但是他们更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尊重,加之爱只有出于真心才能真实,才容易被接受,所以要注意帮助贫困生的方式。加之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不断上升。一种新的“贫困现象”悄然而生—— 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心理贫困”的危机即“双困生”的存在。这让高校辅导员在助学金评选过程中不得不谨慎行事,一旦措辞不妥,用语不当,都可能会对贫困学生造成伤害。考虑到这个因素,为了消除贫困同学的思想顾虑,笔者采取了要求贫困学生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的小型评选会,这样既能保证评选的公平性,又能最大限度顾及贫困学生的感受。因到场学生大都是助学金的申请者,大家各有困难,大家是站在相同的起点,相互之间不会有歧视和被歧视的嫌疑,一时间,大家放下了包袱,将每个人的家庭基本情况和面临困难介绍的准确而详细。介绍结束后,出现了互谦互让的局面,一些学生主动放弃申请,理由只有一个,其他同学更需要这个助学金。场面让我感动不已,一些同学也不禁潸然泪下。
六、人助自助,心怀感恩
罗曼·罗兰说:“清贫,不但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它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叫淡泊。”贫穷不是过错,不是弱点,也不是自身的缺点,把贫困当成不奋斗的借口才是错。评选结束后,笔者又召开了贫困生专题会议,会上介绍了以往贫困生当中自强不息的例子,同时也列举了一些自甘堕落的反面教训。引导学生在对待贫困问题上不要坐、等、靠、要,而是要“自己救自己”,不能人穷志短,而是要其他同学宣示一种自立信念。
在此基础上,借鉴南京大学的贫困生社团天健社、爱德协会等学生社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以班级所有贫困生为成员的“自助社”。贫困生在人格特质上更多表现为内向、谨慎、情绪不稳定,参与社会的程度较低等特征,而“自助社”的建立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也给贫困学生提供了舞台,为他们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
除此之外,参考南京师范大学“爱心绿卡”制度,在该专业贫困生中间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感恩活动。号召他们资助自己周围的困难对象,组织他们到儿童福利院、敬老院做些公益活动。以期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资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并将每次爱心活动的时长记录造册,也作为下一年度接收资助的必要条件之一。
七、严于律己,相互监督
受当前社会心理普遍浮躁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只追求物质享乐,不重视个人精神上的提升。有的贫困大学生为了追逐时尚和流行在生活中盲目与他人攀比,有的沉溺网络,荒废学业,有的甚至偷盗他人财物走上犯罪的道路。为加强对贫困学生的监督管理,提出所有参与人都是责任人,要相互监督,不能用助学金请客铺张,要用到刀刃上,要求他们定期以书面的形式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重点关注学生所获资助金的实际流向,动态了解学生饭卡的月实际消费额。
组建以班主任助理为组长,主要班级干部及贫困学生为组员的监督监察小组。监察小组工作重点为进一步核实学生家庭实际的经济状况,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平时上课及晚自习的学习态度及自律情况,有没有不良的消费倾向,如抽烟、酗酒等。监察小组组长每月汇报以上项目的检查情况,同时鼓励学生大胆举报弄虚作假的学生,对于以不正当手段骗取资助金,或者把资助金用于奢侈生活、挥霍浪费的要取消资助资格,追回资助金,性质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
【论文摘要】当前,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引起了社会关注,感恩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显得相对薄弱,加强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本文阐述了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和感恩教育缺失原因,并提出加强感恩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措施。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受资助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扶贫助困”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但部分受资助大学生表现出的冷漠和忘恩情绪着实令人担忧,折射出高校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失。因此,加强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感恩即知恩图报,感谢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恩惠和帮助,并懂得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就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施恩的人文教育,使感恩成为不自觉的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并成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
感恩教育作为高校践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是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把感恩教育和生活世界有机对接,并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实现对世俗生活世界的超越。这是一个长期、连续、动态的过程,需要高校辅导员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注重道德发展过程的亲身体验,进而养成良好德行,培养感恩意识。
二、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以“90后”为主,90后学生的价值观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应该讲,高校中许多受资助大学生都能心怀感恩之情,自强不息,乐观积极、勇于担当。但是有部分学生不能正视现实,心存不满和埋怨,并把所获资助视为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意识,更没有有感恩的实践行动。
1.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体谅。《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但部分学生对父母的养育非但不抱感激之情,还常常抱怨父母没本事,不能给其创造更好的条件,更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劳。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试想一个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社会的体恤、祖国的培养和自然的赏赐,又怎么称其为一个名合格的大学生,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和高等教育的悲哀。
2.对他人的援助之意不知感激。高校贫困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但有的受资助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援助和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对他人的资助不思回报,反而把贫穷当耻辱、把承认自己曾接受过帮助当耻辱。如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丛飞在生前用自己义演所得的钱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这些学生在丛飞患癌症并被媒体深入报道后,却鲜有人看望,还催促他“快点病好出来赚钱”。甚至一个接受了资助并成为大学教师的学生,得知自己的名字被媒体公布,竟然打电话质问丛飞并声称自己已是一名大学教师,这样的做法让他很丢面子。这些令人费解的现象说明感恩教育的缺失已到了不得不反省的地步。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我们有责任教育他们学会“感恩”,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3.对国家的培养之情不知回报。为了尽可能地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国家出台了相关制度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如用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来帮助贫困学生,并逐年加大资助力度。各个高校也积极举措保证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最大程度、范围来帮助贫困学生。很多受资助学生品学兼优、努力拼搏,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但这其中不乏一些人觉得自己贫困,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还有些学生相互比较资助金额,认为自己所得太少,甚至质问老师为何“分配不公”,而从未想到他人是否比自己更需要帮助。这样自私自利,毫无感恩之心的表现的确让人心寒。
三、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观念错位,忽视感恩意识培养。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许多“80后”、“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缺乏的大学生。父母抚养孩子含辛茹苦却不求回报,看似父母之爱无私无边,却恰恰暴露出家庭教育观念的错位和偏差。父母总认为无微不至的疼爱一定能让孩子懂得如何“报得三春晖”,而孩子却认为父母无私付出是天经地义。这样的现状的确反映出家庭感恩意识的培养的忽视甚至缺失。
2.“德育智育”相对失衡,“扶贫扶志”未成一体。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关注的是升学率和就业率。在此取向的影响下,高校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高校教育教学范围。高校的道德教育忽视对学生道德认知的启发和引导,未能从实践上激发学生的精神感悟和生活体验,道德教育成为“空中楼阁”。再者,目前高校的资助工作很大程度停留在“治标”层面,扶贫和扶志还未真正贯穿融合在一起。国家的资助政策重点是经济资助,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标本兼治的助学育人要扶贫更要扶志,扶志才是“授人以渔”的措施。高校要采取各种途径以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也要加强受资助学生的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以培养他们的顽强意志、乐观心态和感恩情怀。
3.不良风气负面影响,社会价值取向偏差。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侵入校园这片净土。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功利化和陌生化的倾向,这对于生理成熟而心理成熟滞后并囊中羞涩的高校贫困生带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冲击。虽然大部分贫困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在崇尚金钱成功、鄙视贫穷失败的思潮影响下,还是有部分贫困生表现出虚荣攀比、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心无感恩之念等让人心寒的一面。
4.多种文化思潮冲击,挑战传统道德文明。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造成了较大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传统文化讲求知恩图报,追求内敛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商业文明则讲究追求价值、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人个性的张扬。这种冲击和影响极易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取向,导致他们忽略甚至遮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感恩教育色彩。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及措施
1.以知恩识恩为基础,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首先就要让受资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恩,明白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所有无私的给予都是自然的恩赐、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汇集和凝聚。接受给予的人要心存感激,进而能把这种感恩之情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准则和品质,并积极践行。
2.以现实生活为情境,激发学生感恩情感。高校感恩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当做实施感恩教育的舞台,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创设各种感恩情境,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感恩人文教育;要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构建健康和谐的情境,把生活原生态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打破一味的“润物细无声”的施助方式,激发感恩情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真正做到感恩情境教育和现实生活的贯通交融。
3.以实践活动为手段,铸就学生感恩品质。感恩教育要真正渗入学生心灵,内化为感恩品质,关键在与能否真正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学校要及时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等特殊时机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思想上深化感恩意识,在行动中体现回报的愿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地诠释和传递感恩情怀,使贫困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才能真正铸就学生的感恩品质,使感恩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4.以尊重宽容为前提,彰显感恩人文关怀。高校和社会的资助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尊重、理解和宽容为前提。其实绝大多数贫困生的心是孤僻、内向和焦虑的,有着强烈的自尊与过度的敏感。不能因为他们接受了资助就低人一等,就失去应有的尊重。即使他们的行为有不当之处,应及时分析事件背后的起因和隐情,而不能上纲上线地妄下定论。社会和他人帮助他们时少一些功利和强求,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真正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道德的光辉和真情的力量。
5.以励志树人为目的,增强感恩教育效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目前国家的助学机制多都属于“授人以鱼”的措施,但真正的助学育人不仅要助贫,更要励志树人。比如高校可以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既缓解经济困难,又可实现其自我教育。同时学校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坚定他们学好本领、回报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感恩教育的效能,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6.以完善制度为保障,创造良好感恩环境。任何教育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就必须有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保障,感恩教育也应当有相应的感恩评价体系。比如要通过建立诚信评价机制将贫困生在学习、考试、生活、消费等方面的诚信状况纳入受资助资格审核的体系之中,实现有效的监督。再比如我校针对贫困生的义工制度,就要求贫困生在享受相关待遇和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并以义工时数作为考核贫困生的指标之一,真正实现贫困生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感恩教育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使大学生的自律与感恩评价体系的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感恩意识,促进感恩习惯的养成,使之成为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在建立评价制度时,要充分体现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的原则,在实践中体现道德守则,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
[2]黄正福.感恩教育——大学生的德育必修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7.
[3]郑贤跑.当代大学生感恩品质的缺失与塑造——刘霆现象的思考[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02).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下,大众化高等教育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不仅仅包括学习成绩、认知能力和业务能力,更包括作为一个社会形态下完整人格具备的品质。因此,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重要性愈加凸显。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复杂的、甚至琐碎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富有创造性、艺术性和挑战性的工作。
【关键词】学生管理;研究
一、精干高效的学生工作队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毫无无疑,拥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学生工作队伍,是开展好学生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学生工作队伍结构合理。
合理的学历层次和学科背景,为学生工作的开展平添了动力。团队中每位成员都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工作责任感,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了学校的各项任务。办公室内部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充分体现整体工作的协调性和高效性。
(二)学生工作队伍理论水平高。
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学生工作队伍还积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和工作水平。学生工作人员要结合学生工作实际撰写相关论文,并积极参与省级、校级等课题研究。
(三)学生工作队伍思想觉悟高。
学生工作队伍全体人员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来源广泛,思想状态良莠并存,诸多原因决定了学生工作是一个充满艰辛而又要求工作人员最大限度地释放爱心的工作。
二、突出“情感”特色
倡导对待学生一定要秉承突出“情感”特色的理念,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拒斥教条的说教、单纯的命令的教育管理方式,要求学生工作人员要以“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去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等各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要给学生一个准确的定位,既要把他们当作是我们的学生,又要把他们当作我们的朋友,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一切,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努力做到“思想上解惑,文化上解渴,生活上解困,心理上解压,就业上解难”,成为学生学业成长的领路人,心理成长的指导者。
三、以鼓励学生参赛为抓手,推动学风建设
良好的学风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基础,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刻苦努力、健康成长。可以说,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根据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的不同采用小班制或多元化的授课形式,以此开发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造性,因而其学风建设要有创新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比如可以通过加大“竞赛荣誉”奖学金的奖励额度,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以参赛为动力,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氛围浓厚,学风建设蒸蒸日上。
四、提升核心竞争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就业工作是学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学生工作人员要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非常时期,非常责任、非常决心”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深入各行各业挖信息、找岗位、收集需求信息,早动员,早指导。学生工作人员要首先了解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人生态度和择业取向等,然后结合教学实习、辅导员谈心谈话、就业指导课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毕业生就业技巧指导和心理辅导的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要有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根据社会需求正确定位。
五、特色的学生工作
品牌建设是学生工作的亮点,良好的品牌代表了学生工作的特色与风格。在维护和发展原有传统优秀学生工作项目的基础上,本着满足本院同学自身需要,同时有利于扩大学院在全校影响力的宗旨,要大力发展我院优秀品牌建设。
(一)邀请知名专家为学生做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艺术类学生而言,在大学学习中必然要面对人体,如何使他们调整心态正确面对人体课,认知人体与审美的关系尤为重要。因此对其进行心理与生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健康的观念,提高其在审美水平上的辨别力、鉴赏力。
(二)积极利用各种影像文化资源,通过“陌生化效果”和“震颤效应”的着意营造,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传统的枯燥乏味的“牢笼”。
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古板、教育形式单一性、教育手段灌输式,学生常常缺乏应有的热情,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抵抗情绪的弊端,学院积极利用各种影像文化资源,通过“陌生化效果”和“震颤效应”的着意营造,逐步引导大学生在“凝视倾听”中接受领悟,让他们“留得住”、“进得去”、“动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传统的枯燥乏味的“牢笼”。
(三)开展感恩教育。
把开展感恩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强烈责任感的重要途径,采取多项措施,注重工作实效,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比如充分利用开学典礼、表彰大会等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感恩文化,营造感恩教育氛围。倡议大学生给父母每天发一个短信、一周打一个电话,一学期写一封家书。召开“感恩于心,回报于行”主题班会,使他们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通过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大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和同学、感恩国家和社会。引导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能做的事情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以契合和生发出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加强对贫困学生的人文关怀。
论文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
1993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此后,上大学免费制度在我国逐渐成为历史。近些年我国城乡居民以及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高校学费也日渐增长,高校贫困生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全国高校贫困生大约有几十万,1999年有100万,2006年有400多万。2009年达到了527万,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有166.1万,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高校贫困生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高校贫困生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几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资助贫困生的措施
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教育管理论文,国家在高等学校初步建立起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多元混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
1.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
中央设立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高校在校生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5万名,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中央和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另外专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国家助学金,资助比例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20%,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2. 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的银行贷款。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国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工作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按月计酬的岗位以每月40个工时的酬金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计酬基准,可适当上下浮动。按小时计酬的岗位每小时酬金参照学校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合理确定,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8元人民币。
另外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还包括“绿色通道”、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国家资助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困生家庭的经济负担,缓解了贫困生因较高学杂费造成的生活压力,基本保证了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资助政策让贫困生强烈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关怀理念,增强了他们为人民服务,报效社会的感恩意识。据笔者做的一份关于关于贫困生的调查显示,70%以上受资助的贫困生对国家资助政策表示满意。
二、我国贫困生资助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教育管理论文,仍然停留在“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的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发挥,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的积极性不高,对国家助学金的依赖性心理较重,贫困生自我脱贫的“造血功能”不足,另外国家资助政策在具体落实时也存在偏差,这些都需要进行改革和不断创新,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贫困生资助政策存在以下几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第一,贫困生认定存在问题。
教育部、财政部在1993年的《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中提到,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高校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寄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在每学年结束之前,也向在校生发放此表。主要内容有两项,一项是家庭成员情况,要求填写职业、年收入和健康状况;另一项是影响家庭经济状况有关信息,内容有家庭人均年收入状况、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和突发意外事件以及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失业情况等。如果学生能够如实填写上述内容,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能够负责任地实地考察后加盖公章予以确认,贫困生的认定应该不成问题。事实上,很多学生不实事求是地填写信息,再加上民政部门把关不太严格,致使学生入校或开学后虚假家庭情况调查表如雪花般飞往学校,给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带来困难,毕竟学校也没有条件去学生的家乡逐一做调查。据笔者做的调查显示教育管理论文,65%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周围有虚假的“假贫困生”。
另外贫困生资助程序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大部分高校在贫困生认定中采取名额分配的方法,学校将总名额按人数分配到院系,院系再将指标分配到班级,没有按照所在班级的实际贫困生数进行资助。这样势必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结果使得原本不需要资助的学生得到了资助,而较多贫困生的班级却很多人得不到资助。
第二,勤工助学岗位缺乏,学生勤工助学的收入偏低,报酬未按国家规定执行,校外勤工助学的资源开发不足。
据了解,很多高校勤工助学的工资每月每生大约200元,有些甚至低于这个数,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并且勤工助学的岗位技术含量较低,大多为卫生清洁岗等“劳务型”岗位,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和自身特点,因而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积极性不高。很多高校还引进了物业公司管理校园,也与勤工助学的学生形成了“争饭碗”的局面。目前贫困生勤工助学主要利用的是校内资源,丰富的社会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第三,贫困生虽然获得了物质资助,但缺乏必要的心理救助。
调查发现贫困生普遍存在心理自卑现象,很多贫困生的金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扭曲,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贫困生在接收物质救助的同时,精神上却无法脱贫。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学生心理咨询室,但因贫困前来寻求心理救助的人寥寥无几。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缺乏稳定的机制保障,很容易造成有事临时解决,没事无人过问的被动局面。2007年发生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便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典型案例。
第四,目前我国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缺乏全社会的参与。
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不断地摸索教育管理论文,令人可喜的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逐年提高,2009年达到了12231.0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0.26个百分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8542.30元,比2008年的7577.71元增长12.73%。2007年国家推行的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也为千万贫困学生带来了免费接受高等教育的福音,可以预见将来免费学校免费专业的覆盖面一定会继续扩大。2006年教育部设立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现在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学生资助办公室,建立了贫困生档案,并成立了评定贫困生的监督机构,这些都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三、结语
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成才是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是一个长期、规范、系统的制度设计,是治本之策、长远之计。在国家政策的有利扶持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未来的资助贫困生政策会更加程序化、法律化和制度化,一个健全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EB/OL].教育部网站moe.edu.cn/.
[2]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xszz.cee.edu.cn/.
[3]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Z]. 国发[2007]13号,2007.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Z]. 教财[2007]8号,2007.
[5]陈至立.在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 2007-5-16.
[6]周济.加强领导细化管理狠抓落实——在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的发言[Z]. 2007-5-16.
[7]陈艳.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界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08.
[8]崔艳菊.吉林大学贫困生资助研究[D]. 吉林大学,2009.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资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095-02
高等教育事业承担着培育创新型人才、提高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这一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有赖于国家、社会与个人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投入。尽管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一直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关注热点,但相对而言,高校发展所需的投入问题一直存在并影响着高等教育事业,特别是影响着在高校接受教育的贫困大学生的发展。
所谓高校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从历史上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2年,我国实施了公费生与自费生“双轨”招生制度,尝试向部分学生收费,这一制度实施后因学费导致的贫困大学生问题也随之产生。从1997年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费、自费的普遍并轨,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全面实行收学费制度。伴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这一过程,90年代中期贫困大学生问题开始日益突出,并随着90年代末开始的高校大规模扩招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张以及财政投入的相对不足,使中国高校资金短缺的情况日益突出,各个高校除了逐步采取商业贷款、与地方政府共建等形式来缓解这个压力外,高校收费也在逐步提高,这就使得我国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改革阵痛期中出现了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家庭程度不一的贫富差距,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无力承担的教育投入直接导致贫困大学生学费无法按时和保量的缴纳,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生活、学业、心理、环境适应等多重压力。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压力,不仅危害到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能扭曲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给高等教育活动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党和政府予以了高度重视,加紧研究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努力建立一套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体系,如国务院2007年5月份下发的《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文件,完善了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新设立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鼓励生源地贷款,确保“应贷尽贷”,并配有代偿政策;而且从2007年秋季开始,对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新招收的师范生,全部实行免费教育。通过我国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多年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切实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一些实际问题。尽管国家资助贫困大学生政策的相继出台和配套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化并给部分贫困大学生创造了较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状况的约束下,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如“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精神资助缺乏、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仍然严重地干扰着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如何在经济、物质的资助基础上,重视思想教育、心理援助,建立并完善多渠道、全方位的更有效的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与健康成长,是关系到高教功能发挥的重要问题。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的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高度关注,且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努力探索并希望有效而全面地解决的难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这一难题不仅困扰着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也影响着接受高等教育的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与学习活动。与此同时,贫困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不仅是一个个体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否实现;关系到是否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能否持续和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才的培养以及建设创新型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我国对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为了改革,国家教委多次组织了相当规模的专题调查研究。《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刊载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并先后出版了几本专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专著就是张民选所著的《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和赵中建的《高等学校的学生贷款――国际比较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这两本著作都从比较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资助(贷款)政策,并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建议。“十一五”开局之初,群体性贫困问题凸显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结构性矛盾,公平的实现任重道远。与此同时,全国高校和整个社会也非常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很多专家学者积极主动开展了大规模调研,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大体而言,这些研究成果包括了以下方面:在贫困生资助的理论研究中贺保月(2002年)、陈剑锋(2005年)等人在对贫困学生资助的思想基础、资助理念以及对教育公平和和谐社会影响的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在贫困生资助的比较研究中,李松林(2002年)等人主要对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资助政策、资助方式和资助理念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国外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资助方式的改革提出了合理建议;在贫困生资助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中,李庆豪(2004年)、吴庆(2004年)、张建奇(2003年)等人对贫困生资助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归纳出“奖、贷、勤、助、补、减、缓”为一体的贫困生助学体系内容;在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上,刘彩霞(2001年)、张庆松(2002年)、申卫东(2004年)、李碧(2005年)等人对贫困生资助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当前我国贫困学生资助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助政策、资助制度、资助工作操作过程及资助理念上。在贫困生资助对策、建议的研究中,李庆豪(2004年)、刘彩霞(2002年)等人对贫困生资助对策建议,主要是针对“奖、贷、勤、助、补、减”多元化的助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
尽管自1997年全面并轨招生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便成为众多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课题并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学者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的系统性不够;有关大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大都偏重于已有理论的阐述和国际比较,而理论创新、体系创新的研究较少,针对我国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多数对策建议类的研究,偏重于就事论事,更多的是对国家已经出台的政策的诠释,理论和实践结合不足,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研究成果一般只能提供理论参考,很难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大多数研究都是从经济学角度论述怎样对大学生进行经济上的资助,而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去研究怎样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精神上、心理上援助的较少,明显缺乏研究的全面性。仅仅依靠经济资助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学业障碍、环境压力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却越来越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鉴于此,急需把解决经济困难的问题与培养人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贫困生经济需求的同时解决思想、心理等精神方面的深层问题。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吴庆.公平述求与贫困治理――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刘东,陆秋平,梁勇.国家助学贷款新旧政策之比较及其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6):178
【关 键 词】贫困生 资助 过程管理 PDCA模式
伴随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深化,高校的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资助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及存在着部分问题,现有的资助管理系统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改进资助管理系统,切实解决高校贫困生存在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目标管理框架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过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提出运用过程管理PDCA循环思想,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模式,目的是要提高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有效性,寻找资助工作的切入点,改进资助工作的结合点,使资助体系的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完善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总目标的目标管理框架,构建高等教育获益的四个主体都能接受的、均衡的、有效的PDCA 循环管理体系。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相关理论与可行性分析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理论
过程概念是现代组织管理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过程管理的系统方法是将相互关联的每一个过程作为程序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使用具体方法策划、控制和改进过程的效率和适应度,它包括过程检查和过程处理四个部分,即PDCA循环四阶段,它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ek-Act)。
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戴明认为,PDCA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循序递进,首尾相连而形成封闭性的系统。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各环节都形成大环套小环的管理过程系统,从而保证管理过程统一,有序地进行,管理过程在“戴明环”滚动循环中不断向前发展,每一个循环,就使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质量提高一步。
(二)过程管理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估的可行性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管理的过程。贫困生资助管理是指在特定贫困生资助理念的主导下,围绕该理念决定的资助目标,以贫困生资助体系为对象的一种职能管理行为,可以提高管理行为的效率,我们将过程管理具体运用到贫困生资助管理中,它包括贫困生资助工作过程管理政策、贫困生资助工作管理过程实施、贫困生资助工作管理工作监督和贫困生资助工作管理评价四个部分。因此过程管理理论运用于高校贫困生工作的管理体系中是切实可行的。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PDCA循环模式构建
(一)PDCA循环
过程管理是指使用一组实践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策划、控制和改进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包括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检查和过程改进四个部分,即PDCA循环四阶段。具体来说,过程策划(P)主要是对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的设想,对在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预见,以及对实现目标进程的筹划。过程实施(D)是将计划付诸行动,为达到预想的成果所采取的措施。这一环节包括了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等一系列活动。过程检查(C)是对照计划对执行阶段的活动和成果进行评价和诊断,肯定成绩,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过程改进(A)分为“突破性改进”和“渐进性改进”,过程改进意味着对过程的重新策划,进而实现过程改进与过程策划的自然衔接,使过程管理转入下一个循环。
(二)完善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政策(P)
从贫困生资助目标和理念着手,识别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主要体系,确定资助流程和关键环节,并明确过程输出的对象,确定过程服务对象和其他相关主体的要求,建立可测量的过程绩效目标即贫困生资助体系所应取得的成果。
1.资助政策适用于当前环境。我国贫困生资助政策受到当前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综合影响,同时贫困生人口特征是个变量,并且因地域的区别、家庭人口组成等方面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资助政策的适用性应当随着各种社会环境的变化及高等教育改革而有所变化,使之具有良好地适用性。
2.资助政策科学合理化。贫困生资助政策是资助机构与人员、资助主体对资助目标就资助环境、资助资源、资助模式等不断变化,相互调整的一个过程。各主体经过沟通、协商、妥协将其价值结果反馈到资助政策上,资助政策经过不断修正、改进和优化,找到利益平衡点,最终达到满足贫困生的实际需求,也使政策本身更加合理、科学而有效。
3.资助政策法制合法化。国家应尽快制定有关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合法有序地开展,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过程做出具体的规定,并制定相应的规范,逐步建立一个有法律保障的系统的资助流程,使贫困生资助工作从内容到形式实现合法化。
(三)规范执行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D)
贫困生资助主体应熟悉过程计划,并严格遵循计划要求来实施。根据资助对象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资助政策的范围内调节资助活动;根据对资助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对贫困生资助过程进行控制管理,建立良好的沟通,发动各主体参与管理,确保资助各主体之间进行必要而顺畅的信息交流,从而改进的贫困生资助管理过程。
1.科学界定受资助资格。对贫困生进行认定工作包括认定贫困生和划定贫困档次,它是贫困生资助环节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开展助学贷款、各类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评审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对贫困学生进行界定和划分档次工作中,应从地域经济差别、家庭成员结构,收入来源等几方面来科学考虑和界定。
2.拓宽资助资金来源渠道。高校贫困生资助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高校自筹经费和社会资助三大来源。相对于高等教育贫困学生所需要的巨大金额,目前政府和高校的资助额度不足,资助力度还远不能能满足高校贫困生的需要。为保证能对贫困生进行持续的资助,需要贫困生资助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所以拓宽贫困生资助资金的来源渠道就显得尤其必要。
3.优化配置各种资助资源。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投入资助资源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使贫困能够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回报社会。在该过程中学校主体面临着把有限的资助资源在贫困生中根据贫困级别进行相应配置及在资助项目及种类上进行配置。在配置过程中要充分优化配置的方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加强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检查反馈(C)
1.建立贫困生档案进行管理。对每位贫困生建立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可以帮助组织执行者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真实情况,为资助工作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贫困生档案应根据当年当地民政局出示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调查与对贫困生的消费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分析,确保贫困生档案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同时可利用网络平台或其他宣传平台公示认定情况,接受监督,剔除弄虚作假的贫困信息,维护资助体系的严肃性。
2.监管资助资金落实
资助资金有国家财政拨款、社会资助、学校自筹三个来源,资助资金需要经过资助工作主管部门分配落实到每个贫困生中,在财政资金逐层下拨的过程中,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合纪检部门有效地对资助资金进行监督,对发放给贫困生的资助资金和项目要及时向公众公示,对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查处理,保证资助资金不被克扣滥用、挪用。
3.建设立体的监督体系。使资助活动顺利开展,应积极建设立体的监督体系,使各资助主体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规范资助活动,资助主体可采取监督自查制度,明确资助工作执行人员的工作职责,了解把握他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情况,积极开展工作讨论活动,就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理疏通,综合分析和利用收集到的监督信息,保证资助过程管理顺利进行。
4.建立信息反馈系制度。良好的信息反馈制度能保证组织执行者及时接收到系统工作运行中反馈的有效信息,及时调整和修正组织工作,使系统运行更加有效地运行。因此应建立资助工作反馈机制,通过调查问卷、法制教育、诚信教育、爱心活动等方式及时了解受资助学生的学生、生活、心理状况并与受资助前的情况进行对比,考察和评估资助效果,将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帮助资助系统及时调整,保证资助政策的有效性。
(五)改进和创新贫困生过程管理(A)
任何过程管理都有相对范围的适用期,在外部和内部环境发生大的变化下,原有的管理模式就会产生冲突和不适用,这就需要对过程管理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来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改进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内外部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原有管理模式就需要进行突破性的改进,对现有贫困生资助管理过程进行较大程度的改变或者用全新的过程管理来取代。另一方面,如外部和内部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时,采取逐渐改进的方式对现存的贫困生资助管理过程进行改进,使之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更有效地运行。
四、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贫困生问题不是单独孤立的显现,其背后深藏着社会公平、社会进步、社会稳定等因素,不妥善处理贫困生公平平等地接受教育的问题,将会变得更加激化和复杂并引发各种不安定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作为政府和教育部门和教育者,要结合国家的贫困生资助政策,要建立有效的过程管理机制,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政府、学校及社会家庭的合作关系,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措施,提高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运行效率,从制度和经济上解决贫困生问题,让贫困生获取平等的教育机会,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本人尝试引用过程管理理论框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进行PDCA模式构建,以期完善和提高资助工作的运行有效性,由于本人研究水平有限以及对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理解局限,对于有些问题没有进行充分阐明和系统论述,这些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奖学金制度激励机制公平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2-171-02
1 研究生奖学金制度的利弊分析
1.1 奖学金制度的优点
1.1.1 提高资助强度,扩大奖助覆盖面
XX大学资料显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研究生奖助体系主要由研究生基本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专项奖学金、“三助”助学金和研究生培养资助基金等组成。具体而言,基本奖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学费;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研究生;专项奖学金由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捐资设立,用于奖励科研成绩突出的研究生:助学金用于资助从事“三助”岗位的研究生;研究生培养资助基金用于资助人文社会科学、理科基础学科、医学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等部分博士生导师提供给博士生的科研津贴。80%的全日制研究生和近90%的全日制博士生能够得到现有学费全额或一半的基本奖学金资助;70%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接近90%的全日制博士生还能得到每年3000-10000元不等的助学金资助;此外,还有各种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的资助。
XXX大学研究生资助体系包括学业奖学金、学业助学金、单项奖学金、困难补助和国家助学金。目前,全校的全奖(免一年学费)和半奖(免一年的一半学费)的覆盖率己达到85%,工科的覆盖率甚至达到90%。此外,自2009年9月起,博士生的津贴也有所增长,国家标准约为每月每人1200元,博士生每月津贴约为1500元,该校创新研究院的博士生津贴标准会更高。
除了武汉地区率先实行改革的高校以外,全国第一批实行改革的试点院校均根据各自特点,采取了较大幅度的奖助制度的改革。
1.1.2 完善了激励机制
奖学金设置的本意是用来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以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作用,这也是奖学金激励机制的核心所在。在没有实行奖学金制度以前,研究生是按照入学成绩划分公费和自费,这导致了高校研究生出现的“兼职热潮”。因为迫于学费的压力,计划外学生要奔波于各种工作地点,根本无暇顾及学习,渐渐地便失去了学习的热情;计划内学生由于有了公费的保障,无形中形成心理优势,消磨了继续保持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奖学金失去了“奖优”的功能,也就不再具有激励的作用。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改革后,研究生必须抓紧时间投入学习,不仅要获得好的成绩,还要有出色的科研水平,否则在奖学金的评比中会因为没有获取相应的奖学金而要自己承担昂贵的学费,这就体现出了奖学金的激励作用。
1.1.3 实行了动态评审
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评定标准,优秀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均由学生自行申请,评审小组以综合评定的方式确定名额。定向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贫困生奖学金则由符合条件的学生主动申报。以上各种奖学金的具体评审都引入了动态评审机制,根据研究生每学年的各项表现进行评审。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奖学金的评参照入学时报考的自愿、初试成绩和面试成绩,由学校统一确定;第二学年则由学院、导师和学校按学习成绩等综合指标来评定:第三学年的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可根据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论文质量、学位论文的完成水平等情况及导师的意见来综合评定。
1.1.4 发挥了导师作用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导师在以往只对研究生负有资助和指导责任的同时,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力。相应的,导师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审过程中也担当了重要角色,不仅因为导师是本专业的学术专家,具有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同时也因为研究生在校期间所进行的学习和科研大部分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导师对于自己所带学生的情况最为了解,也最有发言权。
1.2 奖学金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1 激励功能被消弱
奖学金评定的公平性是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并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在奖学金的评定程序上各高校都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公示,甚至民主评议。但是大多数奖学金的评定为彰公平,基本按照设定好的客观指标进行评定,忽略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等非定量指标的考察,并且随着高校奖学金比例的不断提高,导致有些奖学金的奖励面很广,但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不一定真正优秀,从而削弱了奖学金的激励功能。
1.2.2 评定标准不科学
高校奖学金评定主要考察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综合素质以及奖学金评定的特殊要求。专业素质和奖学金评定特殊要求的认定是客观的,但是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考察则不明确。在实际的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政治素质要求仅能考察政治合格,而综合素质通常用综合素质评定的方式。综合素质是通过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和获得的各项荣誉来评判的,容易使学生为了获得加分而参加各种活动,缺乏对自身综合素质拓展的合理规划,使学生在低水平素质活动中不断重复,滋生了学生的功利心理,使奖学金的激励作用被扭曲。
1.2.3 评审程序缺乏公平性
评审制度在合理性和公平性上的欠缺导致奖学金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等各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致使部分研究生急功近利,为了迎合制度而牺牲研究和学习的质量。例如,有的研究生为了加分,在短时间内制造出大量的低质量的学术论文,此举不仅无法体现出研究生的科研功底是否提高,更无法体现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间接影响就业率;再者会造成研究生之间不和、研究生对学校的政策持怀疑态度、对学校失望、对学业产生抵触情绪等。
2 武汉地区若干高校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改革的实证分析
通过以上定性分析奖学金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制约其逐步深入推行的因素,主要包括透明性、参与性、评价标准和分类体系,这些因素影响公平性感知,进而影响激励作用。
为了定量分析这些因素是否客观存在,我们通过调查问卷(18项问题,每个问题设置1-7的得分)的形式对三所部属高校的在校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在我们的调查中,这些因素也得到证实:我们总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63份。发放问卷的方式是采用随机发放的方法,比如随机选定学校的自习室,然后进入相应的自习室发放问卷,让同学进行填写。
问卷大体分为四部分的内容:有关对奖学金评选的透明性方面(1-4项):我很了解我校在奖学金评选的过程(平均得分2.42,下同);我经常有参加奖学金评价的机会(2.14);我可以监督奖学金评价过程(1.36);奖学金评价过程中经求我的意见(1.06)。有关奖学金评价准则方面(5-8项):我认为我们学校奖学金评价细则规定很清晰、具体(4.06);我们学校奖学金评判是公开的(3.13);我们学校奖学金评价很容易了解(3.58);我很清楚我们学校奖学金评价规则(4.49)。有关奖学
金选项的设置方面(9-11项):在综合性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中选择一个作为我的目标,我会选择综合奖学金(5.11);如果要在综合性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中选择一个作为我的目标,我会选择单项奖学金(2.89);与综合奖学金相比,要想获得单项奖学金的同学要付出更大的努力(5.44)。有关奖学金的激励效果方面(12-18项):现行的奖学金制度对我有激励作用(5.30):我对奖学金丝毫不感兴趣(5.78):我认为奖学金评选的程序是有章可循的(4.38)我认为评选奖学金的过程是公平的(3.34)目前的奖学金评选能够反映同学的学习努力程度(4.08);奖学金评定的标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4.63):奖学金能够客观的衡量学生的各项能力(3.67)。这四方面的调查,我们希望通过每一项的得分来比较前面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激励效果的影响。
通过问卷可以知道,现有的奖学金制度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并不是特别的强烈,但是也有一定的效果,学生对于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基本上是认可的。此外,学生对于奖学金的兴趣还是很大的,这一项在所有的题项中的得分是最高的。相比之下,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就稍微有点低。
此外,从前四项的得分可以看出,在有关奖学的评价的透明性方面,学生的反应都是比较差的,还有很多的学生对于奖学金的评价过程并不了解。相反,学生对于学校奖学金的规章制度还是比较清楚,在有关奖学金评价准则方面(5-8项)中的各项得分都在中等偏上的水平,其得分的水平与学生对于奖学金的兴趣,及奖学金的激励方面的得分相近,可以估计学生会更多的关注奖学金的评定规则。
在有关奖学金奖项设置方面,我们以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分类,而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更多的选择的是参与评选综合奖学金,尽管综合奖学金的奖金金额不如单项奖学金,但是综合奖学金在获得的容易性上,数量上都有自己的优势。
3 对我国高校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改革的建议
3.1 奖助体系多元化
近些年,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使高校资助体系受到严重威胁。高校必须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合理利用国家拨款,力争企业和社会团体的经费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多元化研究生奖助基金体系。同时,高校还要争取扩大银行提供的助学贷款规模,增加助学金额度,提升在研究生奖助基金体系中的比例,扩大受益群体。此外,高校应给予各类奖助学金不同的功能定位,争取做到分工明确、奖优助贫,及时缓解贫困学生的生活压力,保证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2 竞争机制动态化
改革与完善研究生奖助制度,核心是建立以激励和保障机制为基础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提高研究生奖助学金额度和覆盖面,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化管理。动态化竞争机制对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的完善有两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可以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科研、实践等方面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争取更多科研项目,并且更加注意发挥研究生在科研当中的生力军作用。
3.3 评价体系人性化
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和人性化的评价体系,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高校要根据不同的学科,设置不同的评价方案,因为理工科和文科研究生所学课程、科学创新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具有各自特点,高校在设置奖助学金评定方案时,可给出指导性的评定框架,各学院根据学校的指导原则,结合本院学科特点和实际,制订出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评优细则,以体现本院在研究生工作中的特点。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贫困生 助学 育人
贫困生作为独立学院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教育投资大,使得他们无力支付求学所需的教育费用,某同学不仅物质生活窘迫,还承受较重的心理压力,普遍缺乏良好的社会人际支持,生活在经济、精神及社会资源等交织成的多重贫困之中。为了构建以“助学”为基础、以“育人”为目标的资助工作体系,独立学院应将资助工作与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结合,构建激励助学、实践育人和能力提升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提高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加强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中“助学”和“育人”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资助效果的需要。
以“奖、助、贷、补、减、勤”为主体的传统资助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资助工作的开展,该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体系内部构成不尽合理,缺乏逻辑性;贫困生认定模式单一;资助后期的教育管理没有和学生成长成才有效衔接。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解决经济困难,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只是最初目标,最终目的是激励贫困生成长成才。[1]没有教育只有帮困,或者脱离帮困只谈教育的方式,都会影响资助的效果,达不到资助的目的。因此,独立学院要树立助学和育人相结合的理念,合理有效地使用资助资金促进学生发展。
2.促进贫困生成才的需要。
贫困生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被动或主动地放弃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但他们对成才的渴望并不亚于其他学生,甚至更为强烈。无论是经济解困还是思想解困,都是帮助贫困生能与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现有的某些资助模式强调解决经济困难,而忽视多层次的心理需求和能力提升,不利于贫困生真正实现自强自立,一定程度地制约了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独立学院的资助工作要在关注贫困生内在需求的基础上,搭建合适平台,创造有利条件,增强成才动力,激发其自信心和自强意识。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需要。
学生个体差异的复杂,他们有年级、专业之分,还有学习困难、生活困苦、心理困惑的区分,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性。[2]对贫困生而言,他们面临着生存、求学、就业等压力,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对这些学生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危及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针对独立学院贫困生的思想实际,选择不同方法,对症下药,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在经济、精神和能力上获得成就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1.贫困生认定模式单一,缺乏严密性、完整性。
独立学院都有区分贫困生的一套标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很大的难度。首先,生源地贫困证明标准不同,其次,没有具体量化考核的认定指标,现有的衡量贫困的标准有:单亲家庭、下岗或失去劳动能力;孤儿;低收入家庭等。这些标准确实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贫困标准是动态发展的,家庭经济情况也是变化不定的,学生家庭收入和消费状况无法准确统计。另外部分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贫困证明可信度不高。由于受到较大利益的驱动,有相当数量并不贫困的学生,冒充贫困来获取各种资助。他们在填写家庭困难认定表时虚报、瞒报、谎报,而且有些民政部门对当地的每户家庭并不了解就开具证明,给贫困生信息的甄别带来困难。某些贫困生认为贫困是不光彩的事情,不愿意透露真实困难情况,结果不能把有限的资助资金合理利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
2.资助工作存在观念误区,资助与育人环节脱离。
在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工作重点多放在日常事务的操作如贫困生信息库更新、助学贷款申请程序管理、救济性资助的发放等方面,而对贫困生的精神扶贫、能力扶持关注较少,资助与育人环节处于脱离状态。例如:有的贫困生把贫困当做耻辱,过度自尊而导致心理自卑严重;有的贫困生把贫困当成理由,总是抱着“等、靠、要”思想;部分贫困生为了获得更多资助弄虚作假;还有的习惯享受“免费午餐”而丧失自立能力等。通过经济资助可以解决物质之需,但不可能解决因贫困产生的其他问题。
3.奖助学金解困作用不明显,心理资助薄弱。
奖助学金是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部分贫困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够,不能获得奖助学金。虽然奖励资助面比较广,但是获得奖励的贫困生人数不多,奖助学金解困作用不明显。另外在调查中发现,独立学院贫困生要面对周围出手阔绰的同学,消费反差很大,他们有比普通高校贫困生更强烈的自卑、自尊、焦虑、攀比和幸福感缺失等错综复杂的心理特点。心理上无形的压力,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同学交往中非常拘束,在人际关系中往往采取冷淡、回避的态度,不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不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
4.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能力提升困难。
独立学院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比较少,主要集中在担任学工助理、图书馆协管员、实验室助理和后勤服务人员等方面,“粥少僧多”,勤工助学岗位明显供不应求,同时这些岗位范围窄、稳定性差、技术含量低,不能有效提升贫困生的综合能力。作为独立学院的弱势群体,贫困生既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又没有可依靠的社会关系,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独立学院贫困毕业生与非贫困毕业生相比,择业竞争意识不强、职业风险意识较低、求职行为模式单一,因此,出现了贫困生就业能力比较低、专业能力基础弱、实践与创新能力不突出等若干困境。[3]
三、对独立学院贫困生“助学”与“育人”紧密结合资助体系的思考。
1.创新完善贫困生的认定工作
贫困生认定是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部分,直接影响到资助的效果。鉴于家庭经济情况的动态变动,学校可采用每学年重新认定、动态管理的“全过程”认定模式,结合学生入学档案、与家长联系,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成立以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学生代表为主的民主评议小组;还可以利用校园卡数据流的信息,如就餐费用、图书馆资源使用情况、月平均开销、考试成绩记录等提高贫困生认定的准确率。针对在认定中部分证明材料不可靠等因素,从入学开始,加强学生诚信观教育,引导学生据实申请,而且将其信用度纳入评奖评优范畴。要根据个体差异的不同,分类指导。对于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确保他们享受到资助政策带来的温暖;对部分发展受阻型的贫困生,可提供学习特有技能的机会,提高综合能力。
2.激励助学与实践育人双管齐下。
首先要给予物质激励,建立学费减免与贫困生学习及日常行为表现相挂钩制度,不仅能解决学费减免对贫困生之间及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存在的公平性问题,更能有效激发贫困生争取进步的动力,消除“免费午餐”的思想的影响。其次进行精神激励,注重表扬,对贫困生取得的进步及时进行适当的表扬,甚至在其成绩突出时,给予一定的荣誉或嘉奖,增强其进步的动力。教育者应该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有偿”性质的社会资助项目,以不同的形式亲身实践,从中了解社会并体验经济资助的来之不易;还可以借助学生社团等各种载体,通过组织活动,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专业技能,让他们不再感觉力量单薄,而是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3.探索合作教育模式,实现学习、资助、就业一体化。
独立学院贫困生除了面对经济上的压力外,对就业前景的忧虑,也成为一个严重的心理隐患。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尝试引进一种“合作教育”的模式,帮助贫困生实现学习、资助、就业一体化。“合作教育”的理念最初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它的内容是,部分专业学生一年中必须有一定时间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或企业实习,这种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被称为“合作教育”。[4]长期以来,在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和学校自筹,那么是否可以运用合作教育的理念,尝试与企业定单式的开展合作呢?企业与学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将企业资助与贫困生实习、就业相结合,让贫困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企业服务,既能获得经济收入又能得到实践锻炼。
4.关心贫困生的内心世界,提供心理资助。
贫困生资助工作不仅要解决经济困难的问题,更要通过有效的心理服务,帮助他们解除精神压力和心理困扰,提高自我认识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塑造健全人格。首先要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对贫困生的家庭状况及个性特点、心理素质有准确的了解。其次尽力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考虑到贫困生敏感的心理特点,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注意保护其隐私和自尊,避免造成无意的伤害和刺痛。再者,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生掌握适当的心理调适技巧。最后,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工作,独立学院应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其进行辅导,教会他们自我接纳、自我排解、自我调适的方法,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敢于面对和正视困难,真正实现从精神上脱贫。
5.拓展勤工助学渠道,着重能力培养。
对贫困生而言,经济贫困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而个人能力的单一和欠缺,则有可能成为导致他们终身贫困的威胁性因素,只有在能力提升上对贫困生实施关怀与扶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困难。勤工助学正是帮助贫困生自立成才的重要渠道,贫困生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自我解困、自我资助,同时还学到课堂所学不到的知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全面成长。[5]一方面,勤工助学岗位在校内延伸,从单纯体力型向技能型、知识型、智力型转化,开放后勤管理、文印中心、实验室等场所,鼓励贫困生从事助研、助教、辅导员助理等助学岗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勤工助学岗位还可以向校外拓展,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广泛联系,开展校企合作教育,鼓励贫困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性,及早拓宽就业渠道,提升贫困生的就业能力。
总而言之,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继续实施“奖、贷、助、补、减、勤”为主的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基础上,独立学院要坚持济困助学与教育引导相结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通过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方式将“育人”内化到资助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庞俊.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何祥林,谢守成,等著.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3]朱艳丽,李庆波.制约贫困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 河北企业,2008.07.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招生收费并轨制度的实施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的产生,高校中出现了贫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确保贫困生安心学习。各高校也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多项措施,力图摸索建立一个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使高校扶贫解困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轨道。在做好物质帮扶工作的同时,也要切实做好贫困生群体的精神帮扶工作,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顺利完成学业。
一、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讲,高校大部分贫困生能正视所处的困难,进而转化为努力学习,在生活中不怕吃苦、勤奋、乐观、积极,无论是对同学还是集体都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和热情,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成为校园里最刻苦学习的一个群体和我们在学生工作中的主要力量。但他们在心理上承担着别人意想不到的压力和苦闷。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它的表现形形,强度也因人而异,通过对我校区的贫困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的结果和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在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和心理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自卑、孤僻、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理想和信念迷茫;自立自强意识淡薄;抵触情绪严重,敌对情绪较高。
二、贫困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因素分析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发展, 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在一些人心目中以金钱为重,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导致心理失衡。因为经济原因, 他们自认为自己在人群中是一个矮人,自卑心理较为严重。社会上一些善意的救助实施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某些高校不但公示贫困生名单,通过老师学生打票选出困难生,对贫困生拖欠学费问题更是不手软了, 动辄用信用问题、毕业证书等来威胁。这些做法都是在无形中把贫困生特殊化, 都在加重贫困生的心理负担。
(二)学校教育的因素分析
在大学校园里,除了以知识为主流的文化氛围外,还有其他非主流的社会支持体系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社会或学校对他们的资助有时会与德育工作者对他们心理的疏导严重脱节。不少贫困学生接受资助时感觉如同在接受施舍,在精神上受到伤害,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加重了自卑心理。同时,价值观多元化也在严重冲击着大学生心理健康。
(三)家庭环境的因素分析
家庭的教育也是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贫困生的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一些家长由于长期面对生活的窘境,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或者无故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打骂子女,甚至个别偏远山区存在的家庭暴力,以及重男轻女的种种传统家庭观念。夫妻关系不和或离异,都给幼小的心灵以严重的创伤。
三、励志教育体系具体措施
(一)价值观教育
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信念, 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树立乐观向上、积极处世的人生态度, 使贫困生真正做到贫而不坠青云之志, 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广大贫困生也要认识到, 贫穷不是自身的弱点, 更不是自己的过错, 要积极正视贫困的现实, 自觉修补心灵的创伤,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把因贫困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动力。
(二)理想信念教育
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教育他们虽身处逆境,但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追求远大的人生目标,引导他们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人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把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和克服眼前困难结合起来,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勤奋学习,埋头苦干,在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三)自立自强教育
加强自强自立教育,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自强意识。经济困难光靠帮助是不够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应引导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增强自救意识,要穷且益坚,在逆境中奋发成才。其次要引导他们正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走出自卑阴影,以乐观、坚强的态度直面现实,通过勤工助学、奖学金等形式脱贫。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个人的资助,既不能把它看成是理所当然,也不要把它看成施舍,而是把它当作一种动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
全面掌握贫困生的主要心理及应对措施,调适、矫正、发展心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思想教育工作才有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掌握每一位特困生的家庭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意识,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不避讳,始终以客观的、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