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用管理专业范文

信用管理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用管理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用管理专业

第1篇:信用管理专业范文

在此期间,我近距离了解了国泰君安的发展历程以及公司文化,更深入地研究并参与了融资融券业务的整个流程,明确了其在证券市场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并且通过与客户的交流沟通进一步锻炼了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求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公司简介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国泰证券有限公司和君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采取新设合并、增资扩股的方式,于1999年8月18日正式成立的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经营证券的买卖;证券的代保管、签证;证券的自营买卖;证券的承销和上市推荐;证券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发起设立证券投资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等业务,有投资银行、国际业务、证券投资、信用交易、资产委托、收购兼并、实业管理等业务部门,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股东最多,经营范围最宽,机构分布面最广的证券公司。

公司由总裁办公会议主持日常性工作,行使公司的日常性经营管理职责,在投行业务、国债业务、经纪业务、研究领域、投资及资产委托管理业务、网络建设等方面均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新股发行股数、募集资金和发行家数三项主要指标在全国券商中排名第一。

国泰君安先进的电脑配置和完善的交易系统,保证了交易的畅通、及时和准确。公司依托强大的研究队伍,提供高水平的投资咨询服务,增强客户抗御风险的能力。先进的营销意识和良好的整体资源配置,使国泰君安经纪业务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其股票、基金交易额均排名全国第一。

高质量的研究开发工作始终是国泰君安经营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公司拥有目前国内券商中规模最大、研究力量最强、配套设施最完善的专业化证券研究所。研究所每日提供实时财经信息和股票市场趋势分析,定期出版各种公司研究报告,随时发表热点问题专题研究。

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声誉。公司还专门设立资产委托管理部,为客户资产量身定制理财方案。国泰君安重视网络建设,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此外,国泰君安注重有形营业网络与无形信息网络的结合,开发电话转账等清算功能,大力推广非现场交易业务,提高了公司的整体经营优势。

近年来国泰君安顺利地度过了合并后的调整过渡期,并创造了不菲的业绩。公司上下团结协作,励精图治,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2篇:信用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信息管理 运筹学 对策论 排队论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地运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系统工程是一种设计、规划、建立一个最优化系统的科学方法,是一种为了有效地运用系统而采取的各种组织管理技术的总称。运筹学为系统工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信息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无疑与运筹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探讨运筹学与信息管理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为运筹学与信息管理的合作与交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运筹学的发展

Operation Research原来的意思是操作、作业、运用、作战等的研究,译作运筹学,来源于《史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语中“运筹”二字,既显示其军事的起源,也表明它在我国已早有萌芽。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它使用许多数学工具(包括概率统计、数理分析、线性代数等)和逻辑判断方法,来研究系统中人、财、物的组织管理、筹划调度等问题。它对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期发挥最大效益。作为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它在经济建设和管理中的前景是非常辉煌的。运筹学的思想方法在我国古代就有过不少的记载。如田忌赛马、沈括运军粮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我国在早期不仅有过朴素的运筹思想,同时也在生产实践中实际运用了运筹方法。但运筹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当时主要是用来解决复杂的战略和战术问题。二战之后,从事这项工作的许多专家转到了经济部门、民用企业、大学或研究所,继续从事决策的数量方法的研究,运筹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步形成并得以迅速发展。战后的运筹学主要在一下两方面得到了发展,其一为运筹学的方法论,形成了运筹的许多分支,如数学规划(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随机规划等)、图论与网络、排队论、存储论、维修更新理论、搜索论、可靠性和质量管理等。1947年由Geroge Dantgigtichu 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法是运筹学发展史上最重大的进展之一。其二是由于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微机迅猛地发展和广泛地应用,使得运筹学的方法论能成功地即时地解决大量经济管理中的决策问题。世界上不少国家已成立了致力于该领域及相关活动的专门学会,美国于1952年成立了运筹学会,并出版期刊《运筹学》,世界其他国家也先后创办了运筹学会与期刊,1957 年成立了国际运筹学协会。作为管理五大职能之一的决策过程,往往是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来进行。为了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可以通过管理者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其定性分析的能力。而其定量分析能力的提高则需要学习管理运筹学的思想与方法,管理者掌握了管理运筹学,并了解了管理运筹学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这将对提高其决策的能力水平有极大的帮助。运筹学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一是运筹学的应用所涉及的方面;二是以企业实际使用的频率来看运筹学的应用情况。

二、运筹学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

运筹学的专家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促进运筹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机会。从狭义上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运行系统,而运筹学主要面对运行系统,所以这种发展存在着可能性。管理信息系统的专家们认为,运筹学将成为推动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并使其成为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与运筹学的结合将大大有助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化的过程:

第一,面向企业的战术执行层,如生产调度、供应与销售、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第二,以信息为运作对象,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使用。第三,是企业功能系统的一个映射,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工作规程和操作人员组成的一个系统。

上述三点包含了管理、信息、系统三个要素,说明管理信息系统有三个理论支柱,即: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系统理论。

三、策论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举例

有两个信息服务部门:一个是新兴的、思想意识先进、具有开拓精神的一群人组成。我们称之为局中人1,另一个则是具有悠久历史、基础较好、有较好的固定投资的部门,我们称为局中人2。这两个部门都想开拓市场,为本地区1000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服务。他们可以分别采用电话联系、登门拜访、网上联系这三个策略,而这三个策略又不能同时采用。且这1000家企事业单位只能接受一个局中人的信息服务,不能同时接受两个。我们把策略1代表电话联系,策略2代表登门拜访,策略3代表网上联系,则支付矩阵是:

在这里矩阵中的数字表示局中人的支付数目。比如局中人1采用第1种策略,局中人2采用第1种策略,矩阵的值a11=0,则表示局中人1和局中人2取得的信息服务用户相同。局中人1采用第1种策略,局中人2采用第2种策略,矩阵的值a12=-500表示局中人2比局中人1多拥有500个信息服务用户。以此类推。如果有n个信息服务部门,则是非合作n人对策,模型要复杂得多,在此不赘述。对策论的引入,是要提醒各信息服务部门抓住机遇,选好策略,抢占市场,否则就没有立足之地。

四、排队论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举例

某图书馆有读者5000,日来馆借书在100-300人次之间。该馆图书实行开架借阅。设置100个代书板,每人限拿一个代书板借书。则库内最多人数限为100名读者。每人平均在库内逗留时间为10分钟。则该馆日容纳读者量为100×60÷10×8=4800。就是说该图书馆基本上能满足全校读者同日到馆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在人流最多的时候,也能满足接待任务。在这里100个代书板相当于100个排队系统。每个10分钟的逗留时间相当于服务时间的分布,也就是服务速度。这表明每10分钟该馆平均可接待读者100名。而每日读者来馆的人数只有100-300名。可见该馆读者稀少。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因此该馆应广开门路,吸引更多的读者。而该馆的还书口只有1人,设平均每分钟接待1名读者,则该馆日接待还书读者量为1×60×8=480。虽然该馆日还书接待能力只有借书接待能力的1/10,且读者的到馆时间也经常很集中,但从用户到馆的速度(A=10060×8-30060×8)和服务的速度(S=1)来看,S>A,服务设施可有1-AS的空闲时间。所以暂时还不需要增加还书设备和人力。

总之,运筹学是运用科学的数量方法,研究对有限的人、财、物、时、空、信息等资源进行合理筹划和运用,寻找管理及决策最优化的综合性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运筹学也不断的发展完善成为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将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运筹学将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定性分析结果,有助作出全局优化决策。

参考文献

[1]车济炎,林德宏.新知识词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美)哈姆迪・阿・塔哈著.运筹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第3篇:信用管理专业范文

【摘要】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未来岗位群或行业不同,导致其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自身特征,因而其相应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也必须改革。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改革思路,以期为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 财务管理 专业核心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一、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改革

(一)培养目标

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高校本地及周边区域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服务高校本地及周边区域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适应高校本地及周边区域中小型企业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服务一线需要。依托高校本地及周边区域相关企业,围绕投资融资、工程项目审计,培养掌握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和具体业务操作方法;熟悉财务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惯例,具有知识面广、技能扎实、应用性较强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二)财务管理专业岗位群

根据用人单位意见和历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发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历程一般经历基层、中层和高层三个层次,其岗位群分别是初级岗位群、中级岗位群和高级岗位群,每类岗位群的岗位如表(1)所示。

(三)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及要素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职业发展的岗位群可知其专业核心能力包括财务核算能力、财务预算能力、投资融资能力、财务控制能力、理财规划能力和财务审计能力。每种能力进一步细化为相应的能力要素。如表(2)所示。

(四)财务管理专业相应知识结构

相应的知识结构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和前沿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内容: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基础会计知识、经济法知识、市场调查与预测知识、税收法律制度知识、企业战略管理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企业文化知识、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应用统计学知识。专业知识内容:财务核算知识、财务预算知识、投资融资知识、财务控制知识、财务风险管理知识、理财规划知识、资产评估知识、财务审计知识。法律知识内容:国际、国家、行业、企业财务方针、财务政策、财务准则、财务法规、财务惯例等知识。前沿知识内容: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所属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五)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所需要具备的知识结构,需要相对应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做支撑,因此,其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应做以下设置。如表(3)所示。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财务管理软件应用实训、会计信息化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证券投资模拟实训、项目评估实训、课程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二、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特征

(一)培养人才区域定位不同

理论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一种通用人才,没有特定的地域性和针对性。而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主要是针对高校当地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一定的岗位群和行业特点来培养的,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容易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培养人才工作岗位定位不同

按照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规律看,一项生产技术的产生是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过程,需要人们去从感官中寻找规律、再变成科学技术、最后转化生产应用的过程。理论型大学培养的人才主要是负责前一阶段,而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是后两个阶段。理论型大学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主要是负责财务管理相关理论的研究,准则的制定、制度的设计。而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是后两个阶段,即准则和制度的落实、执行。注重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效益的提升。所以,往往更有实用性。

(三)知识结构不同

理论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理论知识讲究系统性、专业性和前沿性。而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人才更强调专精实用。理论知识讲究“实用”“ 够用”。

(四)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同

理论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般都按照学科设计制定,主要注重“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口径”。注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构建,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相对独立、内在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按照“岗位群或行业—专业核心能力—知识结构体系—课程体系设计及实践教学环节”制定。

参考文献

[1] 蔡敬民,魏朱宝.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2).

第4篇:信用管理专业范文

    1.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企业管理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新型应用人才成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对学生进行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的理论教学,致使学生缺少企业管理的实践应用能力,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很好的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难以满足企业对于管理人才的要求。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培养目标不合理

    合理的培养目标不仅能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同时还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有着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大都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这一定位没有很好的划分理论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大学教育将会逐渐普及,高校所培养的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将会供过于求,目前的工商管理专业指定的培养目标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1.2培养课程体系不健全

    工商管理专业今后的应用方向主要是企业的管理,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与企业的管理相适应,但是目前我国学校所设置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并不能很好的为企业管理服务。首先,课程主要以理论为主,缺少实践。我国现在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主要是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实践较少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毕业后因为缺乏实际经验将很难有效的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由于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时间比较短,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主要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但是这只是培养了学生的理论能力,同时也没有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致使很多学生毕业后在从事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时常常生搬硬套国外的管理经验。

    1.3人才培养缺乏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来讲,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管理也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讲授,加上学校对创新能力重视不足,因此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严重缺乏创新能力,不能有效的应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企业发展所提出的新挑战,更需要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的长足健康发展。培养新型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是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要求。

    2.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方法与措施

    工商管理人才对于企业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培养出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人才发挥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有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是今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重点。

    2.1确立合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制定出合理的培养目标。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新兴应用型人才是企业管理中所需要的人才,重视工商管理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未来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重点。学校应该改变以前只重视培养高端的工商管理人才目标,使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与现代企业发展相适应,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2.2完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走出学校之后需要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企业的管理,解决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完善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改变以往不合理的课程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关键。首先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新型应用人才的重中之重。其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国外工商管理的经验。国外的工商管理经验虽然先进,但是要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进行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2.3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在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现代社会,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要求。首先要提高创新意识。对于培养新型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来说,提高创新意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培养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的过程重要增强人员的创新意识。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新型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课程设置上增加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提高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实践能力。工商管理理论的学习最终是要为实践服务的,因此培养应用人才的实践能力是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检验。应用人才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重视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使人才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形势。

第5篇:信用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信息技术

信息化这个概念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自从信息化出现之后,就备受各国的追捧,并将信息化作为国家的首要推行政策,所以,无论是教育、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信息化的运用都日益普遍。教育信息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对于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使用信息技术来增强教学质量等等,包括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和在学校行政管理方面的应用,从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使其更加的成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1信息技术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

1.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改变了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内容和方式。目前,信息技术和酒店管理已经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在酒店管理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信息技术来作为辅助,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虽然目前多数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已经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培养,教师也大量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但仍然存在对学生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不全面,教师信息技术化教学开展不足、不够深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1.2信息技术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酒店管理专业主要就是为酒店输送相关人才的,所以学校学生主要学习的知识也是和酒店服务与管理息息相关的,例如:酒店管理基本理论,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基本服务技能等等,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在校期间对于酒店餐饮,客房等方面要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酒店服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服务技巧,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也越来越受教师、学生的欢迎。对于教师来讲,运用多媒体、微信、大学城空间、QQ等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可以多方面、全时空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更加直观地认识酒店、认识餐饮,通过大学城空间完成作业可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宏观设计

2.1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课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学校有一个完善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系统对此进行辅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进入工作后有更好的经验进行操作。现在很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不太重视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一般普遍开设的是计算机应用课程,学生学习后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但是对于酒店应用到的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操作却非常不熟练。因此,笔者建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开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课程,综合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2.2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也就是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能力和反应能力,但是现如今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酒店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更加需要学生具备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如运用微信、微博宣传推广酒店,建设酒店网站开展网络预订等。学生首先要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其次需要学习利用类似软件模拟酒店管理操作,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资料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操作能力更加成熟,缩短在校学习和毕业就业岗位的距离。同时,教师的授课内容也需要和信息技术有关,将信息技术潜移默化的注入到学生的大脑中,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更加感兴趣,增加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2.3信息技术融入专业课程学习中信息技术对于酒店的管理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于酒店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并且在酒店服务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也能更加及时、准确地满足客户要求。所以,作为一个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想要在工作中表现突出,那么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是必须的。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不但需要将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进行分门别类的教学,对于二者也需要融会贯通,需要根据酒店的服务、管理模式等特点,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据酒店的特色进行综合性训练,并选择恰当的模拟软件让学生进行学习。如前台接待就要求学生熟悉查询消费记录、编辑客使档案、预订酒店房间、客房信息查询等操作技术,并能够独立、熟练地进行操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应加大信息技术的教学力度,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合格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微观应用

3.1多媒体教学目前常用的多媒体教学,是通过PPT、微课等方式向学生传播知识,教师通常会将酒店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课件制作成PPT,PPT的播放顺序,按照当堂课的讲述流程排放,用投影仪给学生播放。同时,辅助微课小视频,带有趣味性,也能释放学生的压力。所有的知识点都罗列在PPT中,等下课时,拷贝给学生,可以作为课后复习使用,也是学生考试复习的重要资料之一。3.2理实一体化教学高职院校的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有限,一味的汲取知识,却没有应用到实际中,难以得到技术上的增长。教师可以将教学氛围理论课和实践课,模拟酒店管理实习、开办酒店管理解决问题竞赛等课程,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实战能力,增加学生毕业就业率。3.3大学城空间教学大学城空间教学的搭建需要各个学校合力完成,集高职院校教师资源为一体,创造一个知识教学交换的平台,学生能在该平台学习到更加广泛的知识,观看同一酒店管理知识点由不同教师上课教授的视频,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学城的空间教学的资源共享模式,对教师而言,能激发酒店专业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提高教育知名度,形成良性的教学竞争;对学生而言,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单一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影响越来越小。并且,在该平台学习之后,学生可以给教师上课的情况评分,有了公平、客观的反馈机制,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进程,让教学内容更加灵活多变,学校更容易从评价中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从而针对性的对酒店专业教学课程进行改革。3.4微信、QQ沟通教学酒店专业课堂教学是导师单方面的教授,面对数十名的学生,教师难以监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学生课后和教师的沟通,是学生提升成绩、巩固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的微信号、QQ号公布于众,当学生写作业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在微信或者QQ上向教师请教。第一,避免了学生来回往返教师办公室的辛劳,无论何时何地,学生只要向教师发出请求,就能轻而易举的学习;第二,遇到一些简单的题目,部分学生面对教师时,难以问出口,QQ和微信这些网络社交软件,能避免双方见面的尴尬,缓解学生的提问压力,学生会因此更爱学习;第三,遇到需要补课或者向学生补充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和QQ群功能,召集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授课,完全可以替代普通教学,并且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更加便捷;第四,学生写作业可以通过网络形式,发邮件或者离线文件,传输给教师,教师网络批阅,将学生作业统一存档到文件夹中,解决了学生作业的存放问题。

4结论

总之,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而且可以将枯燥、乏味、不易表述的内容用多媒体、微课等形式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从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当然,目前信息技术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完善,在很多的方面还有缺点,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罗霞.计算机信息化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0):249-250.

[2]王涛,马列坚.虚拟现实技术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情景教学中的应用——以客房实训教学为例[J].电子商务,2014,(5):74-75.

[3]蔡家齐.分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J],2013,(10):202.

[4]梁远远,屠海华,周斌.论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和保障系统-以酒店专业师生培养为例[J].电子商务.2014(9),90-92.

第6篇:信用管理专业范文

一、高职院校实验室教学任务和辅助教学任务的管理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设计和实验问题解决的能力是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但面对职业院校学生更注重应用的需求,指导教师如何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如何圆满的完成实验任务、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辅助人员如何准备实验,确保实验顺畅的完成,是教师和教辅人员一直以来面对的课题。以下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做好管理工作。

1.高职院校实验课程管理

高职院校的生物技术课程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实验课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实验课程要融入专业课理论知识。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趋势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强调了理实一体的重要性,专业指导教师应结合所授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指导学生掌握必做实验和依社会工作的需要增开选做实验。同时专业指导教师要与实训中心教师沟通,要根据教学条件合理安排好实验时间,保证实验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根据目前社会和企业用人需求,学院应适时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对实验教学内容调整和更新,使跨学科、综合性、设计性、问题解决性实验课程的比例提高,使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深入研究思考的思维得到锻炼,促进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2.高职院校实验教学过程管理

在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操作占主体地位。为了保证实验按时按质顺利完成,学生应积极认真地做好自身工作。例如对实验进行充分预习,在填写好预习报告的同时对实验进行预期思考。可以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该如何做,实验需要用到哪些实验药品和器具,实验过程如何把握,实验中会出现哪些问题,该如何规避问题等方面做好实验课前工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要听从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的管理,按实验操作规程逐步进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对试验中产生的异常现象要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由于实验课程的特殊性,学生不得因故缺做实验,否则导致实验的不连贯,对之后的实验产生影响。同时,专任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应对学生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给予指导,督促学生按照实验守则和规章制度进出实验室和进行实验操作。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指导教师应提前试做,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指导教师应研读使用说明,自己熟练操作的基础上再传授学生按照仪器使用操作规程操作使用。实验课中要经常巡视指导,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实验成绩的评定应综合学生实验中的操作情况、实验报告预习和最终实验质量等情况来考核,一定要避免有的学生抄袭他人报告,不认真准备实验,造成在操作中出现手忙脚乱及意外的发生。

3.高职院校辅助教师工作管理

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来说,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任课教师能否在固定的课时内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辅助教学人员应按照任课教师提供的实验教学任务进行认真准备,做好任课教师辅助工作,按照班级具体人数和实验步骤要求准备试验中所用器具和药品,保证室内卫生干净整洁,需要提前配制好的药品要严格按照配制要求配好备用。定期对实验用菌种进行传代和变异性检验,保证工作菌种的质量。要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保证仪器设备存放条件干燥整洁,对仪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保证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实验结束后实验室应及时清理实验室卫生,物归原位,同时征求教师及学生对教学辅助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方便改进。

4.高职院校实验教学质量检查及反馈

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一般很难考察,即便如此,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来讲,应定期和不定期按照实验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对教师的实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比。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检查教师的教授效果和教学管理,比如检查学生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出勤、实验习惯、处理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方面来加强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检查监控,并善于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推进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二、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高职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很多,既要保证用水、用电、用气的安全,又要保证化学试剂、生物菌种的管理规范和使用安全,还要保证玻璃仪器和精密设备的操作规范及操作安全、试验产生的三废及危险样品残存物的得当处理,否则会产生实验师生的人身安全及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尤其重要,归纳为以下两方面具体阐述。

1.高职院校实验室环境管理

实验室环境管理应主要针对四方面进行:第一,实验室有一些贵重的仪器设备,需对设备提供稳压、恒流等条件,保证所用设备的功率负荷不超过用电线路的总负荷能力,严格做到安全用电和按操作规程使用,且需实验室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实验室要具备完善的供排水系统,保证实验过程供排水畅通、安全,以及废水的处理要得当。第二,化学实验中常常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对人身存在潜在危害,因此实验室应该具备通风橱和抽风设备,以保证实验室自然通风换气良好。第三,实验室要具备必要的防火设施,如消防栓、灭火器等,实验室人员要注意定期督促保卫处更换灭火剂,且更要掌握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意外发生措手不及,耽误灭火的最佳时机。第四,实验室内仪器设备对温湿度有一定要求,实验人员应研究实验室环境与仪器设备寿命的关系曲线,探索加强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清洁度等管理的方法来保证实验准确度和保证仪器的寿命。

2.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员应研究影响实验室安全的因素,探讨加强安全管理的相关技术、方法与措施,研究构建有关实验室安全的技术体系与制度体系。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可以总结为下面四个方面:第一,加强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这是生化实验室都需要非常关注的问题。由于近几年高校学生利用化学危险品犯罪的事件频繁发生,社会及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工作,所以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任重道远,需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将易燃易爆药品、试剂设专库妥善存放,并安排专人管理,药品随用随领,严格控制学生的取用量,严格执行“五双”制度,保证“双人管、双人发、双人运、双把锁、双人用”。尤其是剧的购买及使用要到学校保卫处备案,严格掌握剧的领用量和库存量,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和实验室安全无隐患。药品库危险试剂应按照其化学性质应分类存放,以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危险。实验高压钢瓶和高压灭菌锅等危险设备应定期进行技术检验及所用指示仪表的年度检验,且使用过程需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解决。微生物菌种等也应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双人双锁管理,严格按照存放温度于冰箱存放。第二,加强水、电、煤气的安全管理。在保证节约的同时更应注意使用的安全,不得用湿手触摸电器设备,严禁使用明火取暖,严禁抽烟,气源应该双阀门控制,防止泄露,危害人身安全。第三,应严格控制实验废弃物的排放,特别是化学物质,即使是微少的数量,也应妥善处理,不应随意排放到自然水域或大气中。对于微生物培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得随意扔到垃圾桶内,要先进行高压灭菌处理,以免造成环境和人身危险。对于实验废液,很多高职院校试验后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学生会自行将废液倒入水池或者下水道,造成了污染,规范的操作是应分类处理,切不可将不明废液随意混合,以免引起化学反应造成危害。对于实验室不能处理的废弃物和废弃液,应与有资质、有能力处理的单位签订处置协议,保证安全处理。第四,意外事故的处理首先应制定紧急事故应急预案,明确措施和分工,及时拨打救助电话求助。

三、高职院校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

第7篇:信用管理专业范文

摘 要: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发展,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许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因学生规模太大,只能在教室或相对紧张的实训室中进行,学生不能第一时间真正体验酒店行业真实情境。本文在分析了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视频案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旨在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专业人才的成长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酒店管理 ;核心能力;视频案例;开发运用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发展,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与迅猛发展的酒店行业发展脱节;大部分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因学生规模太大,只能在教室或相对紧张的实训室中进行,学生不能第一时间真正体验酒店行业真实情境。同时,由于教师的酒店行业运作管理参与度较低,课程的案例来源、实习指导等都受到了极大程度的限制。为了使高校人才培养与酒店行业有效衔接,课堂教学尤为重要,在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在进驻企业实习条件不足或难以真正实现的情况下,真实的视频案例资源开发与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实训资源的不足。

一、视频案例与视频教学

案例及案例教W起源于 1870 年哈佛大学法学院案例教学法,之后广泛应用于法律教育、以及企业管理教育等领域 [1]。基于数字视频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案例教学突破了原来的文本案例以及录像带视频资源的局限,在技术支持下,可以形成适应各种学习对象的视频案例资源。视频案例可以包含一整节优质课程的视频资源,也可以包含一整节问题课程的视频资源;可以是几十分钟的完 整课程视频资源,也可以是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示范视频资源。一个视频案例不仅仅是课程教学的录像,除了影片外,它还可以包含其他媒体方式呈现的相关资源,如文字或是视频呈现的分析结果等相关信息 [2]。

二、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视频案例开发的现状

(一)视频案例为师生提供“实践+反思”的机会

视频案例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实践+反思”提供多种机会:首先,它展示的是真实的课堂情景,这是反思的基础;其次,它拥有不同层次的案例问题和多元的观点,这可以成为反思的“导火线”;此外,它嵌入了相关理论,这有助于提高反思的浓度。最后,它还构建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库,从而为师生的拓展研究提供方便。

(二)视频案例多以教师教育视频案例为主,缺乏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真实视频案例资源

国外对视频案例的研究开展得比较较早,但大多以教师教育视频案例为主。Marx(1986)认为,视频可记录事件现场,呈现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可协助教师学生从视频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国外有关视频案例教学的设计比较成功和典型的视频案例教学是美国著名的“RCE”计划和美国教育部提出的“Seeingmath”计划。RCE计划始于1997年,主要以网络视频案例的方式提供300个示范性教学案例,针对不同背景的学生达到技能培训示范。Seeingmath中的案例主要是运用真实课堂情境,引导观看者反思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员问题解决的能力,在视频案例教学中也富有特色。

国内在视频案例教学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设计与制作和师范教育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顾冷元《聚集课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和翁凡亚的《基于视频案例的职前教师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应用》。对体系与模式构建的研究并不多见[3]。

纵观目前国内外在视频案例教学的研究,视频案例教学虽然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切实实施和有效运用,但大多以教师教育视频案例为主,缺乏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真实视频案例资源。

三、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能力课程视频案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视频案例教学在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能力课中真正发挥作用,需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步骤,掌握,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

(一)严格把关、精挑细选,编辑酒店视频案例

对酒店视频案例的把关和与处理是视频案例教学取得成效的基础。针对具体的课程,专业教师首先要从相关网站上选取与课程教学主题有关的视频材料。视频案例选取的来源主要有四个: 一是主流视频网站,如土豆网、酷6网、优酷网等; 二是中央电视台及地方卫视相关节目的官方网站;三是国家级及省级精品课程网站和各种视频教学共享平台;四是学生根据教学任务到酒店或自编自演的针对性视频案例[4]。

专业教师在进行视频案例挑选时务必坚持教育性、针对性、时效性、代表性等原则。选择恰当贴切的视频案例,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真正发挥视频案例的积极的教育作用。同时,老师还应该将选取的案例进行技术处理,通过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必要的设计、剪辑与合并。

(二)巧妙设置问题,选择恰当时机播放视频案例

采取视频案例教学,必须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不能让视频案例教学流于形式。视频案例的播放绝不是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而是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案例,在观看中学会思考,自己找到问题所在,找到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升华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设置的问题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带有启发性和针对性,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视频案例的使用情况应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三)分组研讨,活跃气氛,激发思考意识

每一次视频播放后,均应积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根据问题发表自己见解。学生对视频案例中问题的看法可能比较单一,不够全面和理性。通过专业教师的引导,同学间的讨论能使大家学会分享,激发思考意识。同时各抒己见的交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进而形成更为全面客观的结论和共识。专业教师自始至终应对整个课堂讨论进行控制和协调,不能使课堂讨论陷入无序化的混乱状态

(四)教师反馈要到位及时,升华专业认识

学生掌握和回答问题的好坏,需要由专业教师进行点评反馈,以升华学生的专业认识层次。专业教师针对学生汇报情况一定要给出客观公正的反馈,既要肯定集体共识的可取之处,又要客观地指出其问题所在。专业教师一定要优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观点,把个人所持的观点和倾向性告诉学生,特别是对那些争议性较大的视频案例。一方面使学生理解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另一方面,提升教师个人魅力。

四、结论

尽管实践证明,视频案例教学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减轻教师的课堂劳动强度,但是在具体采用视频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视频进行必要的剪辑处理;视频案例教学要适度适量适时;视频案例教学不能取代其他教学方式。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中,只有将视频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灵活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翁凡亚.基于视频案例的职前教师教育资源设计与应用模式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 ,2008(3):104-108.

[2]夏正江.案例教学法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 一项持续四年的行动研究报告 [J]. 全球教育展望 ,2013(7): 60-72.

第8篇:信用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教学研究;经管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53- 02

1 前 言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集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边缘性的新兴交叉学科。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于80年代引入我国。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原来只是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需要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有鉴于此,从1998年起教育部确定“管理信息系统”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类学科的核心课程。我校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我校商学院工业工程、产品质量工程、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都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欠缺成为学习这门课程的障碍。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与自身的专业知识距离太远,难以理解、接受相关的学习内容。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特点,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合理明确教学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既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课,也是部分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由于两类受众对象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在教学上也应有不同的侧重。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他们应该是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张义刚[1]认为应该使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 以后在管理工作的岗位上, 能够更好地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改进, 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1)使学生掌握MIS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能力;(2)使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战略性作用,培养其在信息化环境下管理和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参与意识,使其了解MIS 开发步骤和方法,能够配合MIS的开发工作。系统开发中的3个步骤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系统实施涉及到软件工程、程序设计等知识,这些是经管类学生的弱项,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不应要求能够进行系统实施,而只要能够完成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就可以了。另外,从专业分工的角度来看,系统实施应属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范畴。

3 科学规划教学内容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就可以科学地规划教学内容。一般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在概念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组织中的信息系统,特别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信息系统。第二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介绍信息系统基本的组成部分及其发展趋势,即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管理和通信网络。第三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介绍信息系统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以及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第四部分是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介绍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项目管理,以及投入使用后的维护和评价。第五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应用,如ERP、CRM、电子商务等。

在以上教学内容中,如何针对经管类学生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淡化末节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张义刚[1]认为,为了使管理类专业学生以后在管理工作的岗位上, 能够更好地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改进,应该把数据流程的分析和如何利用数据来解决更多的管理问题作为管理类专业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顾继光[2]认为,教学内容往往受到所选用教材的制约,教材出版时出于通用性的考虑肯定会使其缺乏对特定对象的针对性, 所以在授课时应“基于教材并高于教材”,注意把一些教材上没有深入和没有出现的内容引入课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课程教学中不侧重于讲解信息技术本身,而是重点讲清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管理的革新与信息技术改造的关系、管理的需求与信息系统实现的关系。重庆工商大学在本课程教学中强化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需求分析的讲解和分析,淡化了其他具体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内容,从而突出了管理类专业的特色。

我校经管类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是参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或使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首先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化观念,认识信息化大潮的背景及其对社会、企业的影响,通过分析讲解一些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作用的认识;其次,强调数据和数据管理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如何运用管理模型解决管理问题;第三,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系统的思维考虑管理问题,如怎样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如何进行业务流程改进和再造,如何画数据流程图等;第四,在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需求分析能力,相对淡化其他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的具体内容;最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并了解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评价工作。

4 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内容涉及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对于从未走出校门,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的大学生而言,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如果只重视理论教学,学生往往会感到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影响学习积极性。因此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加强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方法[3-6],如引入案例教学法、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等。下面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讨论如何改善教学方法。

4.1 理论教学

理论讲授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形式,通过课堂理论讲授,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本课程相应的理论知识。在课堂理论讲授中,应特别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学生的思考、提问等交流,使得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逐步了解和认识。

案例教学较好地弥补了学生企业管理经验的欠缺,通过实际的案例,学生可以观察到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通过对各种业务流程的分析,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管理的内涵,进而对管理信息系统产生感性的认识。

案例教学不仅仅是讲解案例,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去, 促使学生将以前所学的内容应用于案例分析中,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可以把课堂上要用的案例提前给学生,并把案例的思考题一起给学生, 这样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案例中,避免了将“案例学习”变成“听故事”,锻炼了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案例教学以外,还可以通过课堂演示某个开发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讲解其内部原理和功能,加强学生对现代应用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另外,还可以通过到企业实地调研,使学生切身感受信息化对组织变革和管理效率提升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4.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实验等帮助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认为该课程实验只是局限在课程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系统,一些院校在课程设计之外还安排了实验教学。如重庆工商大学将实验教学从低到高、从易到难分为4个层次:认知性实验帮助学生感性认知“MIS是什么”,案例分析实验让学生了解MIS是如何开发的,模拟性实验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解决系统开发中的难点与关键,最后设计性实验(即课程设计)让学生学习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前3个实验帮助学生逐步地加深对MIS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的课程设计锻炼学生达到能够自己开发的程度。这样的实验安排对我们很有启发。

对于我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认知实验可以采用课堂演示一个系统,也可以安排学生上机操作了解ERP 系统中的财务子系统、采购子系统、销售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等功能模块,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企业相应的业务流程,企业的管理功能如何利用信息系统加以实现等内容。案例分析实验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完成该实验。模拟性实验围绕系统开发中的难点及关键点,例如针对系统分析阶段中的“需求分析”,任课教师提供若干中小企事业组织的信息化需求背景,包括“超市销售系统需求”、“学校教务管理系统需求”、“中小贸易公司进销存系统需求”等,由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报告,帮助学生领悟所学的相关知识。课程设计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难度偏大,可以不进行系统实施这个步骤,只完成系统分析和设计工作。另外,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考虑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合作完成课程设计。在小组分工时由经管类专业学生承担系统分析的任务,根据用户需求提出系统逻辑模型;系统设计可由双方合作完成,共同设计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实施的工作主要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承担。在开发过程中,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外,如何进行沟通合作,协调彼此的工作,同时控制好项目进度,这些也是很大的挑战。这种合作与今后实际工作中的项目开发非常类似,将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项目合作能力和开发能力。

5 合理设置考核机制

课程的考核方法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起着督促和引导的作用。李竹宁[3]认为,一般的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只能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很难考核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应该尝试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我院的MIS课程分别开设了理论课和课程设计,按两门课程进行考核。理论课的考核方法目前以期末笔试成绩为主,以后可以通过安排1~2次案例分析的讨论,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给出平时成绩,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参与讨论。

课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工作,最后每组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并派代表用PPT汇报演示自己小组的设计成果,在汇报中教师进行提问,根据陈述和答辩的情况给予答辩成绩,教师还将根据报告质量给出报告成绩。另外为了防止“搭车”情况,每位同学都需写课程设计总结,说明自己负责的课程设计内容以及工作情况,教师据此给予平时成绩。最终每位同学的成绩由以上3部分成绩构成,这样既考虑到了小组的整体合作情况和成果,又兼顾了每个同学的工作表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6 结 语

本文研究了上海电机学院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进问题,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一些院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本文的研究对一般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有借鉴意义,希望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义刚.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6):122-124.

[2]顾继光.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11):96-97.

[3]李竹宁.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刍议[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2,vol.2:23-26.

[4]刘智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理 工 高 教 研 究,2008,27(4):119-121.

[5]李锐,郝庆升.面向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9):123.

第9篇:信用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教学工厂;旅游管理;创新

一、“教学工厂”理念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的必要性

(一)“教学工厂”理念的内涵

“教学工厂”是由南洋理工学院院长林靖东先生提出的一个先进的办学理念[1]。是一种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并与学校教学有效融合,形成学校、实训中心、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方位营造工厂实践环境的办学理念,是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的理念。

“教学工厂”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进行项目训练或开发,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用实践促进理论发展,做到学生从学习——实践——潜能开发,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有效途径;“教学工厂”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深造的平台,做到教师从授课——实践——知识更新(自我提升)[2],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学工厂”为企业解决项目难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携手解决企业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教学工厂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确保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一致。

从“教学工厂”培养的学生,是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开发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具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能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实际工作环境之中。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为了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匹配度,笔者在2011年对江苏省5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和48家旅行社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和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在被调查的近500名学生中,有5.3%的学生对当前本专业的培养模式表示非常满意,46.9%的学生对当前本专业的培养模式表示基本满意,30.7%的学生表示一般,10.1%的学生则表示不太满意,另有7%的学生表示非常不满意。而对江苏省48家旅行社的调查显示,有28.6%的用人单位对目前毕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表示基本满意,15.4%的用人单位表示一般,43.7%的单位表示不太满意,而有高达12.3%的单位表示非常不满意,而表示非常满意的单位数量为0。

可见,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有效需求不足,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很多都不能立即适应职业的需求,往往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适应和摸索以后才能慢慢进入状态。因此,一方面旅游企业出现人才欠缺;另一方面却有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感觉自身能力欠缺,从而转向其他行业。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度应用性,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创新。”教学工厂”理念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校和企业紧密结合,非常符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但因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所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引入“教学工厂“模式时,不能完全照搬套用新加坡的nyp“教学工厂”,而是要与地区环境、学校特色、专业特征相结合,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工厂”新模式。

二、nyp“教学工厂”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的局限性

(一)旅游企业规模小、工作岗位和人员需求比较少

nyp“教学工厂”是一种将工厂的实际生产情境引入校园,让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我国旅游业市场发展过程中,旅行社市场是我国旅游业中进入门槛较低,单位规模较小的市场。根据国家旅游局旅行社年检公报,我国中小型旅行社占到了旅行社的多数,这些旅行社规模小,工作岗位少,工作人员需求量小,将旅行社引入校园,设立校办旅行社这种传统的nyp“教学工厂”提供的岗位和实践机会非常少,根本无法满足旅游管理专业所有学生的参与。

(二)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nyp“教学工厂”一般适合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可以分离的产业,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储存、多渠道销售。而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在于生产和消费是同一的,只有当旅游者来到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的提供才会发生,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空上同时发生和同时结束。所以旅游产品属于小批量生产,需要的生产人员数量极少,尤其体现在导游岗位,只有当旅游团队产生,导游带团时,才能进行实践学习和锻炼。所以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决定了照搬传统nyp“教学工厂”在高职旅游管理中不太适应。

(三)旅游产业的季节性明显

一般产业的季节性特征不是非常明显,可以常年进行生产,也可以将“教学工厂”在校园常年运作。但是旅游业因受到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年各个月中旅游活动数量有着较大变化。通过对旅游企业的调查和旅游统计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4]:一年当中以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9月份、10月份为旅游旺季,旅游客流以“春节”、“五一”、“国庆”、“暑假”四个时段为高峰,以1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11月份、12月份为淡季。旅游旺季,旅游企业工作人员需求数量上升,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供不应求;旅游淡季,旅游企业工作人员需求萎缩,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供过于求,所以利用传统的nyp“教学工厂”理念设立校内旅行社“教学工厂”,不能满足学生各时段教学的需求。

(四)师资队伍不完善

“教学工厂”融教学和生产于一体,要求教师有较硬的企业工作经历和一线实战经验;“教学工厂”要求教师和学生携手解决企业项目难题,又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前沿知识。可见“教学工厂”中的教学团队既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又要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是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的整体现状如下。

1.专业教师的高学历化、高职称化和低实践化

高职院校对教师学历和职称的要求较高,尤其是最近几年,高职院校大多要求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不少院校甚至要求博士研究生,并且学校政策明显倾向于高职称的晋升,而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虽然掌握有较前沿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科研能力,但严重缺乏企业实战经验。高职院校受改革热潮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都要求教师下厂实践和考取双师资格证,但考核标准确停留在简单的证明文件,可见高职院校教师下厂实践和双师资格其实是名存实亡,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薄弱。

2.实践指导教师的高实践化和低学历化

最近几年,高职院校聘请专业实践教师进行实践指导,但这并不能完全满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需要。实践指导教师大多来源于企业一线,高水平专家因为高校实践指导教师待遇过低,不愿受聘;低水平专家由于学历层次不高,理论和专业前沿知识欠缺。尤其我国旅行社进入门槛低,家庭式经营模式严重,工作人员的整体学历不高,不能满足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三、“教学工厂”理念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性应用

(一)重新诠释“教学工厂”中“工厂”的内涵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不适合完全照搬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而应该借助“教学工厂”理念,将“工厂”的概念泛化,把能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校内外场地都看做“教学工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除了在校内实训室、校办旅游企业的基础上,建立校内“教学工厂”外,还应和校外众多旅游企业合作,建立“集群性校外教学工厂”。校内“教学工厂”供校内教学使用,通过校内“教学工厂”,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直观认识、简单模拟和短暂性实践。并且在校内“教学工厂”,教师和学生合作为校外企业解决运行过程中的难题,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提供平台。校外“教学工厂”供学生在校外的勤工俭学和集中性实训及实习,在校外“教学工厂”学生能够真正走上旅游企业岗位,将所学知识融于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学习。

(二)根据季节性特征,灵活迁移“教学工厂”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既要让学生在校内进行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在旅游企业进行实践和锻炼,做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利用旅游产业的季节性特征,灵活安排教学。在旅游旺季,旅游企业提供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较多,这时将教学安排在校外“教学工厂”进行学习和实践;在旅游淡季,旅游企业需求萎缩,这时将学生迁回校内“教学工厂”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简单短暂的实践锻炼,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企业解决项目难题。

(三)构建合理的“教学工厂”教学团队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要做到校内“教学工厂”和校外“教学工厂”的有效运作,必须建设有效的合作模式和一支合理的教学团队。“教学工厂”的教学团队可以由校内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和校外企业一线专家组成,校内教师负责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简单的校内“教学工厂”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解决企业的项目难题、监督校外教学工厂教学;校外企业一线专家负责校外“教学工厂”的教学,并对校内“教学工厂”的实践教学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肖坤.论“教学工厂”理念对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9):163.

[2]毛才盛.新加坡教学工厂的育人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1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