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教学中,我们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材选文、练习内容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尝试“主题引领,模块推进”单元教学模式,并与经典诗文有效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思路】
五年级学生正深切地感受着、经历着童年生活,并已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具备了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基于以上学情的分析,我将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为单元预习达标2课时,《古诗词三首》与《儿童诗两首》两篇整合为1课时,将《冬阳・童年・骆驼队》与《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整合为1课时,“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等材料的阅读2课时,拓展・回顾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与习作、综合性学习整合为2课时,共8课时。授课时,我们本着“理解与运用并重”的原则,着重引导学生“体悟思想情感、领悟学习方法、积累运用语言”,上好预习达标课、精读引领课、略读提高课、拓展阅读课、积累练习课,五种课型有机组合,课堂教学高效而快乐。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的22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3.对比阅读,领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4.丰富语言积累,交流、描绘童年生活。
【单元教学流程】
第一模块:走进童年――预习达标(2课时)
【预习内容】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
【教学过程】
一、 以“童年”为话题,导入本单元学习
二、 自主预习环节
根据本单元内容要求设计预习卡,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如果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把预习前置,放在课前,课堂上直接进入达标环节。
三、 预习达标环节
1. 小组预习达标检查。
2. 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解决。
四、 抽查预习情况
五、 指导书写
第二模块: 诗意童年――单元主题与经典诗文整合(1课时)
【教学内容】
《古诗词三首》《儿童诗两首》
【教学过程】
一、 走进童诗想童年
(一)激趣导入
(二)理清脉络
《我想》这首诗中小作者都想做什么?在小组内分享交流。
(三)品读感悟
1.读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愿望,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汇报交流感悟。
(四)学法汇总,总结提升
阅读步骤与方法:概括内容――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二、 走进古诗品童年
(一)诗词导航
让我们读着诗人的文字,穿越时空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回顾《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的预习收获。
(二)合作探究
学习诗词,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画面,入诗境――悟诗情。
1. 依据提示自主学习《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2. 分享交流学习。
3. 拓展品读古诗《稚子弄冰》《观游鱼》。
三、 走进童诗享童年
(一)依据方法,自主学习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
1. 默读,概括内容。
2. 批注,理解感悟。
3. 积累,丰富语言。
(二)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1.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2.朗读诗歌,想象诗歌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 对比阅读《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四、 走出童诗悟童年(教师总结寄语)
第三模块:多彩童年――1+X课内阅读(1课时)
【教学内容】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 预习汇报,把握内容
二、 以《冬阳・童年・骆驼队》为例,品读感悟
(一)预习交流,整体感知
在作者回忆的几个片段场景中,哪几个场景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走进文本,品读感悟
1. 品读“看骆驼咀嚼”部分。
总结学法:朗读――批注――积累。
2. 依据学法自主学习其他几个场景。
3. 学法汇总。
(1)默读,概括内容。
(2)批注,理解感悟。
(3)积累,学习表达。
三、 对比阅读,加深感悟
1. 依据提示,自学《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
2. 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四、 领悟表达,拓展运用
1. 对比感受三篇课文表达方式的异同。
2. 领悟表达,拓展运用。
第四模块: 金色童年――拓展阅读与汇报(2课时)
一、 主题阅读
第一阶段:自主阅读
1.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选择感兴趣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备材料,以备交流。
2. 师生根据丛书内容,确定展示内容。
第二阶段:整理材料
第三阶段:汇报展示
二、 主题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进行实践活动,如童年影集展、手抄报展、童年诗朗诵会等。
第五模块:童语童趣――积累练习(2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课与习作
【教学过程】
一、 处处留心皆学问(日积月累、交流平台、口语交际)
(一)自主学习“日积月累”,懂得珍惜童年生活
(二)引导回顾,体验童年情趣
1. 回顾课文,说说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 这些场景为什么能使你印象深刻,结合“交流平台”,学习其写法。
(三)分享交流自己的童年故事
1. 小组交流童年趣事。
2. 小组推荐趣事,全班交流评价。
二、 写写练练促提高(习作)
1. 明确习作要求。
2. 讨论思路,故事串联。
3. 自主写文,叙述条理。
4. 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教后反思】
关键词:春酒;以人为本;生本课堂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以人为本”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思想,也是我校一直以来所倡导并践行的教学理念。作为我校一名年轻语文教师,我深知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在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中切实抓好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入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享受语文的无穷乐趣,感受语文的精彩魅力,体验学习语文的自信成功,发展自己的独特个性,完善自己的独立人格,提高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两年,我深刻地体会到在生本教育中构建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很重要的,真正的高效课堂是要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程度。看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否是愉悦的。本文主要结合我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以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春酒》为例,谈谈我对于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及看法。
一、精心备课,正确引导
作为语文教师,上每一节课前,我首先要做的,就是一定要阅读文本数遍,从而得到自己对文本最真实的阅读感悟。然后,还要广泛地查阅资料,搜集各种教学资源、参照各种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优秀教案、课件、教学实录),汲取其他资源的优秀之处,广采博纳,取其精华,从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
在上课前,还要再次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等,并结合学生所学内容及已有的知识、理解能力,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需求、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及习惯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比较合理、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当代信息技术十分发达,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多种多样。如果让学生有一杯水,老师就要是一条河,这样才能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迅速而准确的解答,只有站在另一种高度,才能够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
例如,本学期在教授琦君的散文《春酒》时,学习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关于童年家乡过年喝春酒的几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深厚的情感。为此,我准备了《品读》关于作者琦君的动态视频介绍、《春酒》课文朗读精美视频、《舌尖上的中国》关于海外华侨对故乡味道的痴迷与依恋、学生自绘的图片以及阅读文章的感悟。在上课时,用作家琦君的传奇经历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有这样一位作家,1917年生在温州,1949年迁至台湾,50多年间,都没有回过家乡温州。
有这样一位作家,一生写过很多思念家乡的作品,直到她90高龄才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
有这样一位作家,故乡是她魂牵梦绕的地方,但她没有吟诗,没有作画,也没有唱歌,只是斟上了一杯故乡的“春酒”。
她就是台湾女作家琦君。今天,让我带着同学们一起来细细品尝这杯故乡的“春酒”吧。
在合作探究环节,我精心准备了几个阅读步骤,制作了精美课件,层层深入:
(一)酒醒落花风里,梦回啼鸟声中――开怀畅饮,美读春酒
(二)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细酌慢饮,品味春酒
(三)醉心造佳酿,温情还旧香――精心醅制,酿造春酒
诗意引导,带给学生美的享受。由美读到品味,由初品到细品,由细品到创造,让学生深入体会、认知,并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再创造的欲望。
在初读课文时,我请学生通过合作回答:“我”泡的八宝酒与儿时喝的味道相同吗?不同在哪里?从而抓住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感受“春酒”的不同:
时间――童年
人物――母亲
地点――故乡
这一环节,学生的眼光与筛选能力以及课前预习都很重要,学生勤于阅读、敢于发现,才能在课堂上突出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了充足的准备,老师才敢于放手,多给时间让他们去展现自我,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精准设计问题,深入领悟
精准设计问题,符合学生实际,合理引导,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课程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势必将成为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的桥梁,成为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的催化剂。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先认真去解读文本。有些课文中有些字或句是此篇课文的“根”。抓住了这一个“根”,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体,悟透文本。
通过对文章细节的品味,很容易得出结论:我们看到的节日里孩子的快乐里蕴藏着原汁原味的童真童趣;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善良的人,温柔的人,慈爱的人,质朴的人,贤淑的人;作者怀念的家乡是一个处处充满温馨的、充满融洽的、充满快乐的故乡。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趣味、母亲的情味、家乡的人情美和风俗美。这才是春酒的真正味道――琦君永远怀念的母亲的味道、家乡的人情和风俗的味道。
对于本文的结尾,很多教学设计都粗略地匆匆带过,而笔者认为,本文结尾深意十足,非常值得让学生好好品味,这恰恰才是进一步领会作者蕴含在文字当中款款深情的钥匙。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阅读、问答、讨论、评判等学习活动,给予精心指导,巧妙引领。对一些当前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告诉学生留待以后适当的时候再研究,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以生为本,合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投入实践活动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要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出发,抓住教学中的兴奋点,真正实现对话,不断帮助学生去“发现”,使课堂上有尽可能多的精彩生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展。
一、用娱乐和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我将各种小游戏及娱乐项目穿插在课堂中,这使学生更加喜欢语文、喜欢我的课了。
课堂学习中使用开火车、接龙、采蘑菇、猜谜语等游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适当穿插小游戏也可以达到集中注意力的目的。在教学设计中也可以使用歌曲、游戏、动画、影片欣赏、话剧、小品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晰地理解课文含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花样板书吸引眼球
五彩缤纷的板书世界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发挥自己的特长,比较偏重于绘图式板书。例如,《一株紫丁香》的教学,我将课文重点词语看似散乱地写在黑板上,在课文最后出其不意地用一朵花将其串起来,展现出了整堂课的精髓,让人一目了然并且印象深刻。学生总是喜欢在黑板上涂涂画画,而如果有机会在课堂中到黑板前展示那就更积极了,所以在一些课堂中我会适当选择学生到黑板前帮我完成板书。丰富多彩的板书世界让孩子们带着新奇感上课,也使得语文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插上想象的翅膀遨翔
孩子的思维和成人是不同的,他们经常会想象出一些很奇怪的东西。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奇怪就遏制他们的想象力,而应该做到鼓励发挥和正确引导。语文有很多可展开联想的课文,不仅诗文、童话、寓言可以,记叙文、科技说明文也能让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当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他们自由畅想,我发现这些孩子会给我很多惊喜。
四、用副课与语文交相呼应
很多学校不重视副课,但副课恰恰是为了配合主课知识,使之更好地消化吸收而设置的。
信息社会,语文阅读教学也在发生根本的转变。本文意在揭示信息技术对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现存问题的发掘,浅析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语文阅读效率和转变语文阅读方式的问题。希冀不断探索和完善信息技术下的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语文阅读;有效教学
1前言
当今是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单纯的知识型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老师和学生必须有效地应用技术,成为合格的信息找寻者、分析者和评价者,并能快速有效的成功解决各种问题,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1]p35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教学者,必然要适应社会,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要教会学生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获得更多的信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解决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信息技术对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包括了阅读、写作等,本文只研究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中国阅读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从未来教育的角度,分别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本文只重点研究精读。那么,信息技术是如何作用于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的呢?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把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内容作为信息载体,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最大程度培养学生解决语文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2]在了解了信息技术对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先探究传统语文阅读教学都存在哪些问题?
3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课前预习阶段,由于信息来源比较单一,学生无法切身感受写作背景,只能依托参考书望文生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传统阅读教学中,师生口述写作背景,只能凭借文字和听觉感知,并没有深刻印象。预习效果不佳。在课堂分析文本时,缺乏情境带入和趣味性,学生只能机械的罗列文本知识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传统教学所示,百草园作为乐园的乐在何处,无法生成形象的情境,结果变成了板书上的植物和动物的机械罗列。在回答问题时,学生的课上回答普遍角度单一,答题要点不全面。教师受传统教具的限制,无法实现教学引导多样化实践,造成学生被动的把知识点记在笔记本上。课堂知识无法内化,加之课后复习不到位,往往答题角度单一,理解不透彻。这样何谈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缺乏课外阅读训练,对文字的感知能力较差,文字的意义转化能力差。教师只局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谈不到拓展和延伸。无法在课堂上充分展示相关资料,不能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教学任务的催促下,根本谈不到有效教学。相对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有效教学中呈现出以下的优点:
4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有效教学中呈现出的优点
4.1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阅读的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使知识共享,丰富教学内容,加大教学容量。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3]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阅读内容、信息量大、信息多元化、信息来源多样化。海量信息资源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阅读的效率。例如《木兰诗》一文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海量有关北朝民歌的信息,以及花木兰的相关文献,从图像、视频、声音、文本等多媒体信息中,获取更多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对花木兰这个历史人物有立体的认识,更能体现预习的价值。生理特征决定了阅读效率。在心理学关于生理机制的研究中也表明,人的学习是通过眼、耳、鼻、舌、肤五种器官,把外界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大脑皮层,由大脑进行分析、综合而获得知识。实验证明:视觉83%、听觉11%、嗅觉3.5%、触觉1.5%、味觉1%。[1]p91由此可见,在五种器官中,视觉获得知识的比率是最大的,听觉次之,二者结合则效果更加明显。现代信息技术呈现知识时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恰好符合学生知识信息的生理特征。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的知识重难点的讲解需要,灵活穿插一些视觉刺激的相关知识信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语文学习创设了良好的言语情境,情景代入感强。这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感性材料,遵循了学习认知的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量变到质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不断提高,从而提高阅读效率。直观形象的图像、视频、声音、文本等多媒体信息,互动交流方式的多样化,学习软件的多功能性对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语文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例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当我们给学生呈现动画范读视频时,学生是很乐于观看,并能对照下面的字幕,自觉学习的。比如拔何首乌的根、听美女蛇的故事等。动画中的情景,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是少有的兴奋、唏嘘和快乐的笑声。这一点是传统文字阅读无法比拟的。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的激发和深化,有利于阅读时突破重点难点知识,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例如在学习白居易《观刈麦》时,如果按照传统教学设计教学,学生听老师口头讲授,由于阅历浅显、时代久远等客观因素,学生无法想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是什么情景?而现代信息技术,直观的材料从视觉和听觉同时再现当时农夫收割的艰辛,更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原文。即明白“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路旁无田妇人的辛酸,也理解了收麦农夫“但惜夏日长”的矛盾心理。进而把握诗歌主题,实现有效阅读。有利于诗的主题的把握。
4.2有利于语文学习阅读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所谓阅读方式的转变,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3]信息技术下的阅读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阅读缺乏情景导入的缺点,图像、声音创设阅读情景,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身临其境。改变了望文生义,结合背景感知文章。如案例给出的相关作者的照片、所著的书籍的图片、以及来源网络和其他资料的文字性的介绍等。直观、具象的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更好的了解那个年代、走进作者童年的生活状态。课上课下互动交流方式多样,应用学习平台、学习软件,使得课堂阅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并且注重协作学习,能深入探究学习,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4]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并借助信息技术把阅读教学课堂延伸到课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加大课外名著阅读的量。如上述文本所示,学生会对动画中给出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很感兴趣,无需老师过多的强调、讲解,学生会自主学习,甚至去主动阅读《朝花夕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便于检测阅读效果,使课堂各环节紧奏省时。如传统案例和信息化案例中呈现的一样,课堂检测从简单的课后题或者学案中的习题练习,转变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例:乐景里有哪些植物和动物,带给作者童年的快乐?在看过相关影片后,结合你的童年经历,给大家讲讲你的童年乐事?如果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的迁移,阅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进一步探究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我对校内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实际发出12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2份。结合柱状图不难看出占到90%以上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下的语文阅读在信息量、信息多元化、信息来源多样化、情境带入感、互动交流方式多样、趣味性、情感体验易被激发和深化、激发课外阅读量增加、便于检测阅读效果方面占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阅读的效率;有利于语文学习阅读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5结语
信息社会,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实现”抽象问题的形象化”和“形象问题的抽象化”。我们作为一线教师,要通过具体并符合学校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处理好以下关系: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教师整合与学生整合的关系;课堂整合与课下整合的关系;“拿来”和创新的关系;单向学习与多维互动的关系。[5]P63-66用以实现信息技术下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我们都为之努力探索,不断实践,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做到学以致用,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高瑾 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第一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王馨,郭丽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11:35,91.
[2]宗永喜.信息技术辅助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1-28.
[3]蔡晓玲.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与应对策略[G].上海师范大学,2011:1—44.
生(齐):喜欢。
师:好,今天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段故事。一艘轮船在伏尔加河上缓慢地行驶着,溅起的水花不时地打在窗户上,一位老人看着身边似乎已熟睡的母子两个,重重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咕哝着:“上帝呀,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的孩子?阿辽莎才四岁呀,你就剥夺了他父亲的生命。现在连将来可以相依为命的刚出生的弟弟你也不放过。他们母子两个怎么办呢?唉,家里的加工坊也日渐衰落,他姥爷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吓着孩子可怎么办。我那两个儿子不争气,整天闹着分家,这次把他们母子带回去,不知又要闹出什么事来。”老人忍不住落下了一直强忍的泪水,可很快又擦干了。她看见孩子已经翻身了,她知道面对一连串的打击,再小的孩子也是会有阴影的。“不,日子还得继续,我不能让孩子整天生活在这样的阴霾中,我一定要让孩子站起来。”
师:同学们,这个故事中四岁的孩子就是以童年的高尔基为原型创造的,高尔基是谁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学案中的作者介绍。
生:高尔基(1868―1936),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列宁称高尔基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师:简直是不可思议,经历了如此苦难的孩子竟有了这么大的成就,你们想不想知道原因?想故事继续吗?
生(大声):想!
师:我们先来解决几个有可能阻碍大家阅读的词语。
(检查学案中注音,提醒易错字)
生(齐读):咕哝 噗噗 发绺 颤动 胸脯 兜起来 马鬃 诅咒 镶银 丰润 两颊 嗅烟草
师:好,现在就让故事继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的节选《童年的朋友》。(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你们刚才读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外祖母是一个长辈,怎么题目却是朋友呢,是一个人吗?
生(齐):是的。
师:那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
师:谁来说说看,几乎所有的长辈对晚辈都会有一种情感,是什么呢?
生1:关心。
生2:关爱。
师:对了,一个字就是“爱”。(板书:爱)
师:课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看出了外祖母对“我”的爱?请同学们到文中去找一找,画一画,我们再来说一说。
生1:我从“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我不想睡!” “不想睡就不睡好了。”这段对话中看出了外祖母对“我”的爱。
生2:从“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中也可以看出来。
师:找得很好。从这些对话中你们难道仅仅看出了外祖母对“我”的爱吗?
生1:“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用孩子的口气和“我”说话,“我”觉得外祖母跟“我”之间很平等。
生2:“不想睡就不睡好了。”没有强求与不满,很尊重“我”。
生3:这样的态度更像是――朋友。
师:“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你小点声说!”为什么呢?
生1:怕“母亲”听见后责骂“我”。
生2:我觉得外祖母很宽容。
师:我可以理解为这是对“我”的纵容或者溺爱吗?(生笑起来)
生1:不可以,外祖母指出了“我”的错误,而不是帮“我”掩盖。
生2:其实孩子都不喜欢大人的指责,像外祖母这样看似随意说说的,反而更能让人接受。
师:这个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宽容孩子的外祖母更像是――
生(齐):朋友。
师:刚才同学们找的是“我”与外祖母间的对话,文中还有哪些词句写了外祖母说话的语调?
生1:温暖而柔和的腔调。
生2: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师:外祖母说话好像在唱歌,像鲜花一样,为什么呢?
生:因为外祖母每句话都充满了爱。
师:这样的美妙的比喻你们喜欢吗?
生(齐):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外祖母爱我,她爱自己吗?
生(思考后):喜欢。
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1:从“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头,皱着眉头,老是自言自语地咕哝着。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她用一只手从地上把头发兜起来提着,挺费劲地把稀疏的木梳齿儿梳进厚厚的发绺里。”这句中,可看出她爱美。
生2:“乌黑乌黑,泛着蓝光”可见她一直注重保养。
生3:她的头发虽然多、密、长、厚,但是她不厌其烦地梳着,后面的对话也可以看出她年轻时就很注重自己的头发。
师:对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还有哪些地方写了外祖母注重自身形象?
生1:“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雪白的牙齿。”中,她的牙齿是坚固的雪白的,她注意个人卫生、牙齿的保健。
生2:“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可见外祖母精神状态好。
师:同学们的眼光很敏锐。与其说外祖母爱美,爱自己,还不如说这是她热爱生活的体现。拥有这样心态的外祖母你们愿意与她做朋友吗?
生(齐):愿意。
师:课前的一段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外祖母的生活有太多的烦恼与不如意,面对“我”说话的腔调总是温暖而柔和的,可见外祖母并没有把这种情绪传染给“我”,这样的外祖母又让我们看到了她坚强的一面。课文中哪些地方能让我们体会到外祖母的坚强?
(板书:坚强)
生:“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师:你们平时写作描写长辈时会不会用“大猫”来作比喻?
生(笑):不会。
师:为什么?
生1:因为他们是长辈,用“大猫”来作比喻显得不尊重。
生2:我会用身体硬朗。
生3:我觉得肥肥胖胖给人的感觉是,这样的人和蔼可亲。
师:那文中的“我”为什么这样比喻?
生:因为“我”和外祖母关系亲密,是朋友。
师:充满了童趣的一个比喻,喜欢吗?
生(齐):喜欢。
师:用你们的声音读出这种趣味来。(生面带笑容地读)
师:我发现很多同学把“轻快而敏捷”重读了,为什么?
生:因为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可见承受了生活太多的重担,但是却仍充满活力,这就是坚强。
师:说得非常好。还有哪些句子能让我们看到外祖母的坚强?
生: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课文中还有两处写外祖母眼睛的语句,找一找。
生1: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
生2: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似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
师:你们发现了这里面最后一个词语都是――
生(齐):光芒。
师:为什么不用“眼神”呢?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再比较比较。
生1:“光芒”突出了眼睛的明亮。
生2:“光芒”显得这个人有精气神。
生3:这样的眼神有灵性。
师:这让我们看到了外祖母一颗年轻的心。外祖母眼中是一种什么光芒,请圈画出来。(学生圈画)
师:从这些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外祖母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能看到什么?
生:乐观。(板书:乐观)
师:“光芒”这个词的确用得非常贴切,老师觉得文中一些动词也用得很生动。有――
生(齐):闪耀、闪出、射出。
师:“闪耀、闪出”也让我们看到了外祖母的精气神。“射出”能不能换为“喷出”,我觉得也挺有精神的?
生1:“射出”更能看出外祖母内心的力量。
生2:“射出”的力量更聚焦,“喷出”会感觉力量都散了。
师:太棒了,谁能把这种力量读出来?
(一男生读)
师:感受到了来自朋友的力量吗?
生(齐):感受到了。
师:同学们也有双充满光芒的眼睛,在你们刚才积极地寻找与品味中,让我看到了智慧的光芒。
师:在如此困难并不顺心的生活中,外祖母对“我”、对生活的爱,外祖母的乐观与坚强,必然对“我”的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请在课文中找出来。
生: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
师:对呀,外祖母的坚强与乐观让处于困境中的孩子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与美好,她用她的爱温暖着“我”、呵护着“我”成长,让“我”的生活像花一样五光十色。
(边总结边完善板书:两片绿叶连结“乐观、坚强”,花朵包裹“爱”)
师:在“我”的生命中,外祖母的地位很显然是无可替代的,她是“我”――
生(齐):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是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师:因为是她那――
生(齐):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师: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小节。
生:……
师:真洪亮。但是我觉得似乎缺少点什么,外祖母让处于黑暗中的“我”的生活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我们要把这种对比读出来,还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生1:感激。
生2:热爱。
师:让我们带着热爱、感激之情读好这一小节,在读时要把外祖母出现前后的对比,外祖母在我心中的地位、主要影响读出来。
(生酝酿情绪有感情地齐读)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源头,高尔基的童年虽然充满苦难,所幸的是,他的周围还有许多像外祖母一样善良正直的人,他们给予了高尔基良好的影响,给予了高尔基力量和支持。孩子们,老师想推荐你们课后阅读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你们一定能从高尔基的成长中获得更多的启示,收获鲜花一样的美好人生。
师: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点 评:
作为新生代的教师――王丽为我们展示了一堂融智慧与创新于一体的好课,她让我们从《童年的朋友》的课堂教学中又一次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什么才是回归本色的语文课。纵观这一节课,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值得我们去反思和领悟:
1. 关注文本 本课的教学设计无论是在教学的立意还是在提问的设计、导入课文的方式上,教者都能立足课本。教学的立意表现在引领学生深入教材,感知外祖母的爱、坚强、乐观的形象,体验童年的“我”与外祖母朋友般的关系;提问的设计始终紧扣“外祖母是一个长辈,怎么题目却是朋友”这一主问题展开,既牵动了对课文内容的品读,也减少了无效提问;导入课文时避免了枯燥乏味的作者背景介绍,在故事讲述中激发学生产生兴趣,了解小说的情节。
2. 重视品读 《童年的朋友》在中学课本中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是蕴涵童趣、诗意及思想深刻的语言。教者把感知性的读、品味性的读、理解性的读在学生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有层次性地展开,使得重点、难点的解决水到渠成;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朗读、默读、跳读、精读等形式阅读文本,使学生在老师适时、适度地指导下潜移默化地提升阅读能力。
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同时,也让外祖母走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不仅高尔基的语言深深地感染了学生,而且老师的语言也一样感染了我们。
一.课前推荐名言,激发兴趣
大家知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开头的导入举足轻重。导入设计好了能够一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讲课做好铺垫。 我曾设计上课前先让学生上台向大家推荐一句名言格言警句,并简要分析及谈感悟。这个环节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胆量,又达到扩大学生视野,积累了知识的作用,更是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为该堂课创设了一个好氛围,为下面学习课好铺垫。
二.朗读指导,做好范例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完成好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对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指导学生学习朗读不仅仅是听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而已。老师的重点应该是认真评价和指导学生的具体朗读。在学生展示朗读的过程中除对他们的音准、节奏、停顿、语气舒缓等进行优劣评价外,更要指导其中朗读不恰当、不合作者意图的地方,并做好示范朗读,让学生知道该怎样读效果才更好。有感情的朗读是朗读教学中的较高层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提倡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和感受读出个性化的情感,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在朗读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七嘴八舌,质疑讨论
在教学时我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先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最初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此我总是先询问学生读完课文有什么感觉、什么疑问,让他们能够把对文本的感受与疑问提出来讨论,并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那么就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同时通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展开讨论及分析,鼓励学生各执己见大胆发言,以此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证明,这样质疑、讨论、分析、总结的教学流程,对学生的兴趣及理解文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上《马说》(八年级下册)时,在结合课本注释和相关资料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针对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展开讨论,当时请学生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千里马会采取什么方法呢?在当今社会中“万马奔腾,人才辈出”的情况下,你会如何去做呢?是等待“伯乐”来发现?还是自己主动出击:或勇于表现,或毛遂自荐?结果学生踊跃发言,分别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的说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谦让;有的说不自吹自擂不毛遂自荐就不被发现。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在争论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在辩论的基础上,最后老师才归纳总结:首先你是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具有真才实学,然后不能坐等机遇幻想伯乐来发现你;其次你要有敢于表现的精神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这样才更有利于你成就大业!
进入角色,感受人物思想感情。例如在上《父母的心》(八年级上册)时,我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身份,假如你是父母或是其中的一个孩子,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选择不同的身份发表感想,当时课堂气氛热烈,各抒自见,在争辩中学生更理解了父母所想所做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在送与不送的矛盾中,更加体现了父母深沉的爱。这正如日本谚语所说“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情感熏陶感染: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四.精读品味,鉴赏探究
精读品味是阅读教学的高层次思维境界,是培养阅读良好品质、提高品位和阅读能力的必经途径。斯蒂夫•爱伦在《怎样欣赏名著》一文中指出:“不要只把你的脚尖浸在名著这潭深水中,要跳进去。像前面一代聪明的人类一样。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深处被那些历史上最有天赋的作家的思想和洞察力鼓舞着”。因此,这一环节极为重要。其步骤和方法:
(1)疏通文意,了解大意,得其梗概。
(2)研究全文的层次,思考每段的作用与内在联系。
(3)深入剖析重点段落及精彩语句。
(4)归纳主题,联系写作背景,领会写作意图。
例如教学《孔乙己》时,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联系作者和文章主人公时
代背景,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主人公的形象。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重点问题,品读重点语段。在学习本文时,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上,而忽略了造成他悲剧的社会原因,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环景的描写及多次出现的“笑”字入手,让学生思考并讨论环境描写所透露出的许多信息,围观者的“笑”的心态。通过对这些关键词、重点段及细节描写的分析讨论,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深刻主题及写作特点。
五.纵横拓展,开阔视野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踏过教学的脚印,回眸,却发现,当一切的新改革渲染我们的教学时,蓦然间,新的教学课题使我们深思。
自从大学毕业、走向讲台的第一天起,就有人对我说,“听你的课真开心”,原因是我上课时总能“声情并茂”,总能引得学生开心大笑。因此,我的教学风格应该是属于“活泼”一类。对此,我一直是“得意忘形”,把它当作自己的“绝活”。直到有一天,有学生在周记里反映了对我的“不满”,说语文老师上课太娇气,一开始,我对此并没在意,依然保持原来的“高傲”的我。次年,我让学生对语文课提意见,这次我惊了:竟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说语文老师太娇气了,我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课堂上经常有笑声,乍听是不错,但也要看笑声缘何而起,纯粹的滑知识内涵的搞笑,也许能引起学生一时的兴趣,但天长日久,自然会厌烦。这让我突然想起了我们相声界近几年衰败的原因――单纯的“说、学、逗、唱”,单纯的搞怪,是不会长久赢得观众的。教学也一样,要使学生长久地对你的课保持兴趣,仅靠“声情并茂”不是总能生效的,何况,我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是有一定知识并渴求精深知识的群体,而不是幼稚的小学生,要使学生长久地对你的课保持兴趣,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知识来吸引他们。后来,我试着删减一些笑声、更替动作,力争把它们与精深的知识糅合起来,并保证一节课至少有20分钟的集中学习知识的时间,把紧张与松弛调配起来,现在,学生的反映比以前好多了,而我也正努力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增加自己的内涵。
“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古训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就已经存在了,在走上讲台的前两年里也一直把它视为金科玉律,备课时,严格遵照教学大纲里的教学难点和重点,缜密地构思每一节课,并常以自己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教案上的内容而自豪不已。我们的一节课通常是这样的:课前如此“备课”――坐在办公室里,一边放着备课本,闭门造车似的“精心”构造自己“精美”的教案,然后到学生面前按事先编好的“剧本”上演一遍。这种教学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也不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所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地讲,学生兴趣索然地呆呆地听,学生没有热情,教师也自然没了激情,在课堂上要把学生当成人,研究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砌合适的台阶,调动学生的思维。如,一位老师在讲《狼和小羊》一课时,温和地问:“结果怎么样了呢?”一个学生抢先说:“正在这危急时刻,从远处走来一个猎人,一枪把狼打死了。”老师的微笑消失了。又一个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候,用力过猛,碰在石头上撞死了”。老师的脸涨红了。还有一个学生说:“狼向羊扑的时候,掉在它前面的陷阱里,摔死了。”这位老师变得不安和烦躁了。很显然,这些学生的答案与老师的教学设计不相符合,因为这篇文章最后写道:“狼龇着牙,向小羊扑去。”其实还有很多学生要求发言,但老师再没有给学生机会,只是告诉学生:“小羊被狼吃掉了,这是唯一结果。”对于老师的这个结论,多数学生不同意,有的还反驳:不,小羊没死,书上没有写小羊死。“但老师最终还是以小头被吃掉作结。学生千方百计地让小羊活下来,这样的结果无损于《狼和小羊》这则寓言的主旨,所以老师应该同意学生的理解,让小羊活下去,也顺应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充分显示了学生同情、爱护、保护弱小事物的美好情感。又如,讲《石壕吏》中“如闻泣幽咽”这句话时,问到“是谁在哭”,记得我的老师也曾这样问过我们,最后以“老妪的儿媳在哭”结束。今天加上“她为什么低声哭?”“她在哭什么?”“还有谁在哭,他们在哭什么?”几个问题,课堂一下活跃起来。其中有这样一段:“我认为也有可能是老翁在哭。”在回答完儿媳,村中其他家人可能在哭后,一个学生这样回答。“不可能,他是男人,又是老男人,不可能是他哭。”有人反驳。“如此年迈的一个老人,在失去两个儿子的沉痛打击后,与他相伴多年的依靠――妻子又被抓去,更有明天如何安排儿媳、孙子的生活,痛苦和希望的渺茫,他怎能不哭,怕儿媳、孙子听见失去活下去的信心,因此他一定是在低声哭。”一片掌声响起……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第九中学)
课程改革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上述精神,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形成新的地理思维方式。
新课程标准的六大理念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达到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课堂的效率,必须寻求一种较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另外在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中学地理教材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增设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板块,教学内容得到了很大充实。所以,有必要建立一种参考模式来进行研究,让课改和课程标准在尝试中得到贯彻。
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学校教育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改革要有实效,如果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再好的形式都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都是空谈改革。既然课改的主阵地仍然是课堂教学,那么课堂教学能否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摒弃以学科为中心的理论,就直接影响课改的深入,直接关系到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以及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实现。在课堂教学设计与活动过程中必须把握教学的实效性,在科学和谐的课堂下完成教学目标。
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探讨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地理教学观认为"知识只能通过个人的经验与探索发现、建构,不能被训练或吸收。"因而知识的习得是在一定的情境活动中实现的,所以应该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目标是由学生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设定的,学习同时也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索者,是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对学生学习起引导帮助作用。"
2.认识发展理论
"教育必须适合于儿童的认知结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的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加涅认为"学生的素质分为先天的、习得的、自然发展形成的。""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习得的素质。"学生习得的素质主要指知识(言语信息)、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调节控制其注意、学习、记忆、思维过程的技能。"其教学相应事项及流程为:
基于对上述教育理论的认识,我们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践对理论进行了重新审视。
三、不同学段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直接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而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该时期是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心里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这些心理特点和心理品质对我们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所谓"活动化"是指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可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个体、群体在活动的进行中形成对知识的经验感悟,并回归现实生活,解释客观实际,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经验的一种课堂学习方式。这种方式由"设计方案-展开讨论-尝试成功-回归实际"四个环节构成。
设计方案——即营造"活动舞台",教师帮助学生提出学案。
展开讨论——即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进行小组讨论。
如初中新教材第一册"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这一节,首先出示不同地区小女孩的着装,让学生为其进行找故乡活动,并说明理由。学生认真观察、讨论,发现不同的小女孩着装的细微变化。借此来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然后出示我国西北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柱状图,让学生针对该气候,为该地的人设计一年的服装。学生设计的服装千姿百态,但都要反映该地气候的特征。最后教师富有深情地讲述热带雨林的破坏对该地乃至全球气候的影响,请同学结合自身实际制作一幅有关大气环境保护的宣传画,或说一句心里话。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即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在做中学"。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器官在动手、动口、动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做中学"可以了解地理事物和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知道结果,还亲历过程。同时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在活动中得到相互提高。
尝试成功——即让学生通过活动或在活动中自己体验所经历的学习过程的成败,让其享受成功喜悦,或总结失败的经验。如在初中地理第一册,"世界的气候分布"第一节,让学生开展一次环球旅行,当旅行到东南亚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绘制一幅东南亚房屋建筑图。同学们经过讨论绘制出各种各样的房屋样式,大多能考虑这里降水多、气温高,也有同学考虑这里受台风的影响等多种条件,各自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设计理由,并相互给予鼓励,充分尝试成功的喜悦。最后教师通过资料图片,点评学生作品,让学生理解自己思维的闪光点与盲点,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
四、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中的几点说明
1.模式并不是框框,只是提供一个参考的平台,在以上模式的基本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活动空间是极大的,可以创造性的发挥教师的潜能,因而模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它并没有对教师进行限制。
2.案例化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关键在于案例设计。案例必须是开放的,是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物,必须是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研究后能够解决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梯度与实效性。背景问题的呈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尤其是现代技术应用。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地位与角色,答案的呈现要迟,答案要具有创造性。问题解决要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
天山雪有异域风情,太玄经非不识字者不能练就。童话便是那天山雪:外国的才好;童话便是那太玄经:不必用“汉字识字法”。让童话从(汉)语文教学中独立开来吧,让童话成为独立的课程。
现在蕴含在语文课程中的童话是怎么样的呢?没有童趣只有道理。因此,语文教材里的大部分童话,不能算童话,而是“教”话。比如《纸船和风筝》中小熊和松鼠,成为朋友后闹别扭,然后道歉。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故事简单,刘保法是个中国作家,创作这个童话之前实在是“主题先行”了,语言平淡,毫无童趣,道理成“说教”状。《蘑菇该奖给谁》作者邝金鼻也是中国作家,通篇故事非但没有童趣,为了讲道理,童话反而有悖伦理。一个兔妈妈有两个兔儿子:一个小白兔,一个小灰兔,我真不知道是怎么生得出来的。一看就知道小白兔好儿子,小灰兔坏儿子。在娘那里哪有好儿子坏儿子,娘的眼里,所有的儿子都是儿子,不分好坏,只有是我儿子不是我儿子。更为荒谬的是故事中毫无逻辑可言的道理竟说得振振有词!兔妈妈奖励蘑菇的问题是:谁跑步出色?小灰兔跟乌龟比,胜利了;小白兔跟骏马比,失败了。小白兔受到奖励了,兔妈妈的理由是:他敢跟高手比!我不禁要问:跑步出色的标准是什么?姿态优美?道德风尚高?精神风貌好?我想一般情况只有一个标准吧,那就是:跑得快。以此标准,两个小兔谁跑得快呢?
可见,在汉语文教学课本中的中国童话实在看不到童趣,只看到生硬的说教。因此从思想性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文本非但不能作为思想教育的成功,反而被孩子看轻了思想教育的艺术感染力。那么那些充满童趣的外国童话在今天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情况又是如何呢?
《馅饼里包了一片天》,我觉得我们是写不出的。我们得等待读过这样优秀童话的孩子将来写出这样的故事,写出孩子第一次读了就喜欢的童话,写出孩子慢慢成长以后,每读一次他的那颗随着社会深入浸透灵魂越来越硬的心就会慢慢柔软起来的童话。
《馅饼里包了一片天》,这是一个英国人艾肯的作品。幽默有趣中透出的荒诞却令人向往。《小绿狼》和《我是一只蓝》是两个法国童话,《小绿狼》作者葛舒;《我是一只蓝猫》作者米尔曼。“小绿狼”讲的是做自己最好,谁也改变不了你,你只有认同自己,才会开心起来,这个世界才美丽。“小蓝猫”其实是寻找爱的家园,最后在异邦找到了爱的家园,独特的美。
这三个童话都不在语文课本中,但都成了语文课堂上孩子很喜欢的故事。我们将这些童话作为语文内容来教学时便将教学设计的焦点落在语言训练和道德教育上去了,这样虽然还是用的故事,其实已经不再是“童话”了。今天的两位老师都做了“两截人”,一截是“传统的”语文老师,一截是童话故事老师。“传统的”语文老师一定要教语言的。然而,外国童话文本我们要教的一定不是语言,因为语言一转译后,就失去了语言学习的价值,我一直不主张汉语文课文中选入翻译文本的。翻译文本在教育中的价值应该是:文化和思想。所以翻译文本只能是思想文本或文化文本,不能作为语言文本或文学文本在母语教学中成为教学内容的。因此,我觉得没有必要把《馅饼里包了一片天》中这几句话读得整整齐齐,有韵律。作为母语教学,对于经过不同语言转换来的文本,语言不再是教学的中心。
那么这些外国童话在语文课上便应该是以“故事”的姿态呈现,老师应该是童话故事老师。老师把故事讲得很好就行了。而且这是一个中国人在讲一个法国童话,一个英国童话,讲述中要警惕翻译中的语言问题。像《馅饼里包了一块天》的故事,文中翻译过来的“老婆”肯定是不对的,中国人习惯上讲“老太婆”或者“老太太”,也有译本就翻成“老太太”的。讲故事,就是要用中国语调讲外国故事,这应该成为童话教学的第一道门槛。若我们承认了这是童话独特的门槛的话,那么,我说,童话就应该从语文教学中独立开来了,因为,这一道门槛不是母语教学的门槛了。
我们要给母语教学“松绑”,母语教学无法承担那么多的任务。用故事保护孩子的童年,这一任务应该从母语教育中独立出来,故事课程,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讲本民族的故事,让孩子的童年有我们民族的文化母乳;讲异邦的故事,让我们的孩子有宽阔的文化胸怀。故事对于孩子的教育价值不在语言,也不在文学,而在思想和文化。所以无论是讲中国故事还是讲外国故事,将这样的故事文本作为母语教学的内容(课文)都是无法集中体现其价值的。
我正在做的一个实验:研发中国孩子10岁之前的100个故事。这100个故事分为五类:中国神话、历史、寓言、民间故事和外国童话故事,每类20个。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故事课”,在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讲故事一节课。用故事滋润孩子的童年,也许这正弥补着现在年轻的父母不会讲故事的缺憾呢。
童年需要故事,语文教学缺少这些生动的故事的讲述。中国故事的问题将有另文讨论,于此只谈童话故事。前已述及,中国的童话,虽然,叶圣陶、严文井、陈伯吹和叶君健、任溶溶、金波等优秀的作家近一百年的努力,但总体说来成就不高。尤其选入语文课本的中国童话,学生似乎大多不感兴趣。问题便是出在我们选文的文质兼美的标准上,因为大多思想先行的童话创作的作品多不能令人满意,这也就是曹文轩的唯美童话为何让孩子喜欢的原因之一。再者,孩子对童话的喜欢往往道理在其次,新奇能引发阅读的兴趣,这是沈石溪动物小说的吸引人处吧。无论是《青铜葵花》还是《最后一头战象》,在语文课堂上,故事的感人处始终是在语言文学教学的背景中退到其后的。因此,将童话独立出来作为故事课程的一部分,远比将童话镶嵌在语文课程中更能体现童话的价值。
外国的童话最初的故事功能是吓唬孩子的,这一类童话是绝对无法选入语文课本的,但这一类童话的缺席,童话课程是不完整的。法国佩罗的《小红帽》,这是原始童话,小红帽和外婆葬身大灰狼的腹中,这是在警告那些孩子,不要与陌生人说话,否则危险随时来临,并还会连累家人。同样佩罗的《小拇指》的结局,那个小孩子的忘恩负义,骗取了食人魔太太的钱财,这些都是中国教育无法接受的价值观。当然随着童话的演变,从格林到安徒生,从爱丽丝到林格伦,从吓唬孩子到描述社会,从发现童趣到多元审美,今天的童话已经形成了大致被教育接受的价值:童趣、科学、审美……
可见童话不得不从语文中挣脱出来了,因为这些价值观更加接近故事在教育中承担的任务。而讲故事的人当然就不仅限于语文老师了,所以能够讲故事的所有的人都具备了童话老师的潜质。给孩子讲故事要饱含着情感,并要让孩子从故事中间去体味情感。让孩子进入童话故事的落脚点在哪里呢?就是在情感上。童话的逻辑是经不住推敲的,甚至是荒诞的,食人魔的靴子,灰姑娘的马车,都不能用逻辑去推演。童话是孩子的话,孩子的话是用直觉逻辑的,不能用形式逻辑去推演的。一旦去推演,故事的情感就出不来了。
情感体味之后,要让孩子逐渐触摸到童话的道理,但这个道理是故事中讲出来的情趣与理趣。情和理,都要用趣的方式表达。童话讲的理,和宋诗讲的理,和历史故事讲的理,和论说文讲的理,和说理散文讲的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一定要用趣的抒情意味和故事情节呈现出来。童话老师讲故事不是伦理说教的,而是动情增趣的。
与其说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或者说中国小学教育缺少童话,不如说我们的小学教育中童话被语文教学侵占了儿童的情感、趣味和文化及思想,以至于童话被淹没了。童话是语言、文学、哲学、社会等学科的综合交叉,它应该具有一个独立的课程形态。怎样建构中国小学教育的童话课程?我没构想清楚,但我觉得跟现在“传统的”语文老师上的童话课可能应有所不同。语文老师上童话,往往带有自己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暗示。一上童话课,舍不得语文的训练,舍不得字词积累,舍不得句子体味,舍不得语言表演。
所以,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今天,我们的教育给孩子讲什么样的童话故事,如何去讲这些童话故事。教好玩的童话,教能陪伴着一个人慢慢成长的童话,教让一个人每读一次心肠都为之一软的童话,教不断地延展着情与理的童话。那么怎么去教这些故事呢?文化和思想的碰撞、平衡和吸纳、内化应该成为故事的落脚点,而这个过程应该就是故事的讲述,可以是不同人的讲述,不同形式的讲述,但一定是在讲故事,而不是教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