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气象科学论文范文

气象科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气象科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气象科学论文

第1篇:气象科学论文范文

1“水文气象学”研究现状

在大气—陆地—海洋—大气这一水汽大循环中,水文学是研究水在陆地以及地—气和海—陆两个界面之间的发生、存在、运动和转化规律的科学,水文学的一些问题和气象学紧密相关,由此产生了水文气象学这一交叉学科。水文气象学是一门年轻的应用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对干旱、洪涝等极端自然灾害的认知水平、抗御灾害的能力等密切相关。20世纪30年代,美国天气局成立水文气象处,从气象资料推算可能最大降水和可能最大洪水,以满足防洪建筑设计的需要,这是水文和气象相结合的开始[1]。随着气象雷达、气象卫星等探测技术的发展,降水监测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降水短时预报与洪水预报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使水文气象学得到了新的发展[2]。在欧洲和美国,目前在行政管理和学术研究中,水文和气象科学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日本、俄罗斯、乌克兰和英国都设有水文气象研究中心或研究院所,美国的国家海洋大气管理总署设有水文气象设计研究中心)[3];但是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水文专业的学生仅学一点基本的气象知识(诸如普通气象学,天气学等),而气象类专业的学生是几乎不学水文的。水文和气象分离的现状阻碍了水文气象科学的发展。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总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简称NOAA)的有识之士,近年来一直在呼吁成立水文气象专业。在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中,水文气象学课程是气象类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但现有教学方法使一些学生学过这门课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所学知识也远落后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并且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水文气象方面的工作。然而,随着水文气象学的内涵和覆盖的领域不断地深化和发展,水文学的一些问题必须结合气象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中,气象学专业的学生虽具有丰富的气象学知识却无法用其解决水文问题。这种现状对水文气象学的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水文气象学主要为水资源以及与水资源密切相关的极端水文气象事件服务,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水资源日益短缺,极端水文气象事件越来越频发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上变化加剧。可以预料,水文气象学科必将受到整个社会越来越高的重视。

2“水文气象学”课程体系研究

目前,水文气象学方面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在本科教学中,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抓住水文气象学的重点,使应用气象学学生尽可能掌握水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气象学方法和水文学方法相结合去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2.1明确定位“水文气象学”,确定课程内容

“水文气象学”作为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生专业选修课,其课程体系的基本定位是多学科交叉,不求在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上精益求精,而是直接面向实际问题,深入到水文气象方面的具体问题,以问题带动教学,以兴趣带动知识学习,以案例引发思索,在一个个具体的水文气象问题中提升学生。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将此课程内容按照水文气象学的基本定义和内容,基本的水文气象预报、预警方法和技术,建成课程教学体系。

2.2采用科研驱动式教学,建设主动、启发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没有水文学知识的基础,所以需要有一套适合本课程并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基础知识方面要补充水文学的知识,水文学是比较抽象的,比如地下水储存及运动形式,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做好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在基本理论和技能层面不应拘泥于课本知识,从主讲教师参加的专题研究项目和社会比较关注的水文气象事件增加前沿信息,并通过分析和关键问题的延展式探讨,启发学生思索和了解水文气象问题的实质及其发展方向,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气象和水文相结合往往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一些工程建设和实际生产课题,启发学生如何运用气象学方法更好的解决水文学问题,使学生摆脱教材的束缚,积极主动地查阅文献,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2.3开展综合能力训练

课程教学既要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水文气象学”的课程性质要求本课程要开展综合能力训练,强调水文与气象直接的结合。目前,将气象预报与水文预报相结合是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度的技术手段之一。陈金荣等[4]从长江流域防洪的丰富实践中对水文气象预报进行了精辟而深刻的论述,指出气象预报同水文预报结合的必要性,是水文预报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外一些水文气象预报方面的研究[5]也表明水文气象预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应用潜力。针对这种情况,对学生进行水文气象预报方面的训练。这一阶段主要是结合“水文气象因素分析”、“水循环分析”、“水流河道演算”等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同时结合主讲教师专题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在本课程的中后期安排两次训练:一是让学生以报告形式讲述他们所理解的水文气象学,他们所关注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及如何将气象学方法、理念引入水文工作等;二是结合专题项目,如:在2007级“水文气象学”教学中,本人结合“淮河流域水文气象耦合方法洪水预报研究”将训练过程分为三部分:(1)用水文气象学方法对洪水进行预报需要收集哪些资料,进行洪水预报必须要哪些参数,这些参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计算;(2)目前有哪些模型进行洪水预报,各有哪些优缺点;(3)分析淮河流域特点,哪个模型比较适合,并进行成果计算,进行讨论并写总结报告。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水文气象问题的有效方案和建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篇:气象科学论文范文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从当今新的历史时代出发认真总结、研究中 国古代道德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推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哪些美德?这是我们在讨论此问题时首先应当明确的。中国几千年的 道德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东西,就道德内容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善为本的人伦思想。与人为善是传统道德中很重要的内容,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做人之本。其中强 调,在与人交往时要温和、友爱、忠厚、善良。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外要“爱人”,如孔子提出 “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相爱”,要“爱人犹己”,都强调了要善待他人,对人有仁爱之心。另外,在处 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强调要讲谦让,替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就是教人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不想他人。在这种道德伦理思想支配下,形成 了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尚,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讲谦让、懂礼貌等等。这种谦和、善良的人伦思想 ,正是我们今天待人处世、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提倡的。

第二,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对己严、对人宽一直作为传统美德流传至今,它强调 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这里找原因。所谓“躬自厚 而薄责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都强调了在为人处世上要严于解剖自己,对待他人要宽 容,不苛求于人。传统道德观还强调,当自己强于人时要“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当自己不如人时,不要嫉 妒人,“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今天,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提倡要敢于表现自 己参与竞争,这种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不但需要,而且还有它特 殊的意义。我们讲竞争不是资本主义的相互倾轧,在竞争中更需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心胸宽阔,能与 人合作。

第三,自尊自爱,讲情操、重气节的人格品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智士都把追求高尚情操 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比如,强调为人要正直,面对邪恶要刚直不阿,敢于主持正义,宁愿直死,不可曲 生。做人要有骨气,“在上不骄、在下不谄”、要洁身自好,“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另外强调做人要知荣辱,懂得自尊自爱“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这种自尊自爱、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质 ,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进行高尚道德情 操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懂得自尊自爱是很重要的。

第四,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与西方人本主义道德观相比,中国传统道德观更注重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在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上,强调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以“为国为民献身为荣”,在 生死观上强调要能做到“舍生取义”生要生得正大、死要死得壮烈。“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表达了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特别是在祖国危难关头,民族英雄们所 表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热 爱祖国、忠于祖国之情。尽管在封建社会中,这种以公为先的思想通常与忠君相联系,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 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不能相提并论,但其中的忘我精神、牺牲精神、高度的民族 责任感,还是我们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发扬光大。

此外,在传统道德中,还有一些。如:教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好学,自强自勉,以及劳动人民在长期艰 苦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性格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何将这些传统美德吸收到思想品德课中,使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异彩?我认为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传 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我们经常强调在思想品德课中要继承传统美德,也要体现时代精神。这二者之间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 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谈继承,应立足于当今时代,从当今时代的要求出发对传统道德进行筛选、创新、改造, 使之成为新时代道德文明的一部分;谈到时代精神也离不开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因为任何一种新的道德观都不 是凭空产生的,它不仅依赖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基础,也是对原有道德的扬弃,新的道德观念是在对旧道德的更 新改造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的再认识。

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道德观都以一定时代为基础,即使是带有人类道德共性的传统美德,人们对 它的认识层次也因时代的不同存在差异。

如,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美德。这些美德在任何时代都 是应当提倡的,但今天讲与过去讲,哪怕是20年前都是不一样的。过去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更注重于物质上 的节约,生活上的俭朴和在贫困艰苦条件下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是劳动人民对劳动成果和艰苦的劳动环境所持 的一种朴素的情感和态度。今天,生活条件改善了,特别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们已经开始向小康水平迈 进,我们还抱着原来的观点教育学生显然不行,那么,我们还要不要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呢?当然要。艰苦 朴素、艰苦奋斗不仅是人对劳动成果、物质条件的态度,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生活追求,在物质生活 逐渐丰富的今天,是以奢侈、浪费,以能吃能花为美,还是以节俭为荣;是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还是艰苦奋 斗,反映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进行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教育,应从现实社会出发, 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简朴为荣,肯于吃苦,勇于奋斗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貌,而不能停留在“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认识水平上。

再如,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有着像 中华民族这样浓厚 的爱国情感。然而,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和长期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爱国情感又具有狭隘性和封闭性,这在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认识祖国方面曾经表现出的夜郎自大的倾向,单纯强调祖国 的繁荣富强,缺少忧患意识的培养;另外,过分强调爱国不离本土,简单地把是否留在国内作为衡量爱国与否 的标准等等,从而造成教育上的片面性。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在世界大背景 下让学生认识祖国,既要看到祖国建设的兴旺发达,又要看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 心、自豪感和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感。

另外,如宽厚、谦让、谦虚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封建社会里,又与忍让、与世无争、随遇而安 、孤高自傲等消极的人生态度相联系。

所以,在谈到继承传统美德时,应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进行再认识,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要求,反映新时代的风貌。

(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道德文化遗产,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对道德文化遗产进行更新改造,为现实服务 。

传统的道德文化遗产是古人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们流传千百年,至今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价 值。对这些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应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进行更新、改造,赋与新的生命力,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合理的利用。

有些优秀的传统篇,如优秀的传统故事、格言警句,可以直接纳入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目前,我们教材 中已吸收了一些,如“狼来了”、“凿壁借光”、“十八缸水”等故事,以及古代的格言、谚语,但随意性较 大。我认为,对优秀的传统篇应有一总体考虑,对其中代表中国道德的精华、具有流传价值又符合小学生理解 能力的,应有意识、有重点地吸收到教材中,使这些传世佳作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品德 课教材风格。

有些传统道德,如孝敬父母,在封建社会中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封建家庭伦理观的核心,体现着封建 的宗法依附关系。特别是“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说教,是我们今天应屏弃的,但其中赡养父 母、尊敬父母等观念还是要提倡的。对类似这样的传统道德,我们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照搬古人的说教, 而是在更新、改造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反映时代要求的新道德。

另外,古代蒙学中采用的一些方法,我们也可以考虑借鉴。如《增广贤文》,将各时代和当时社会广为流 传的格言、谚语,用依韵归类的方法编排成文,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咏诵和记忆;再如《三字经》,将道德要 求和道德故事用三字排列方法,编成顺口溜。学生在读诵中记住了这些故事和要求,数年后,一想起“三字经 ”,就能回忆出故事的内容及所讲的道理。儿童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在这时给他们一些至理名言, 让他们记忆、背诵,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当然,我们不能照搬古时的方法,它们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路, 我们还应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编出具有时代风格的新篇。

(三)在克服传统道德观中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不断确立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道德,以新道德代替旧道德。

当我们谈到继承时,也应看到传统道德中存在着的不可低估的消极因素。它不仅根深蒂固地积淀于人们的 思想意识中,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

如封建的家庭依附观念对现代孩子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孩子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和独立意识的欠缺;再如, 长期存在于没落封建统治者中的摆阔气、讲排场的风气,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有反映,由此造成一部分学生道德 观念的混淆,以显阔、出手大方为美;另外,在传统观念中存在着的保守性、封闭性,造成我们民族长期以来 求稳求安、墨守成规、满足现状的心理状态,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现代的青 少年一代。

第3篇:气象科学论文范文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例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考试测评呆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与积极性难以调动。要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在高职院校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

1.教学内容方面。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老师教学大部分是从书本到书本,缺乏鲜活的实际案例,特别是严重脱离社会与学生实际,必须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目标,以能力本位为宗旨”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书本只能是老师教学的“纲与目”,实际教学中要紧扣学生职场就业要求、社会实际需要、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等来灵活安排。

2.教学方法方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长期采用的是“课堂讲授法”,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一方面缺乏双向沟通与交流,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只能听什么,学生丧失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无法得到培养,学生几乎没有参与学习训练的机会。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生学习消极被动是不争的事实。必须改变这种纯粹的“讲授教学法”,采取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双向互动式教学法就是以教师传授系统知识为中心向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转移,变被动为主动,变僵化的灌输为灵活的对话式、启发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虽仍以理论讲授为主,但却配之以专题讲座,学生讨论、演讲,师生辩论、评析等多种形式。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提供学生锻炼与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项目)策划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有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因地制宜地采取幻灯片、录像片、网上教学、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形象性、直观性和感染性,提高教学效果的广度和深度也是非常必要的。“粉笔+黑板+嘴巴”为主要教学手段已完全不适应“知识社会”与科技飞速发展的要求。

3.考试测评方面。思想政治课长期沿用的是教师出一张试卷让学生考试,结合平时到堂上课的考勤情况给予学生一个分数。这种考试评定简单方便,学生也容易过关。但毫无疑问,一方面没有真正达到考试测评的目的。思想政治课关键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要通过教学全过程达到这个目的。学生一张试卷的分数,能真正反映与测定其思想道德与法律素养水平吗?另一方面也没有达到改善与促进教学的目标。测试考评环节是教学全过程的重要一环,不但要反映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促进“老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出试卷学生作答,方便省事,但对教学不能起到多少促进作用。应该采取符合思想政治课学科特殊性与实现教学目的要求的“考试测评”方法。例如:学生参加志愿者行动的情况,学生组织参加学院(系)政治活动的表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的情况,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情况等,都应纳入思想政治课的学生“考评与测试体系”。当然,思想政治课学习情况可以采取结合“到堂学习考勤”情况,上课讨论、演讲与辩论情况,写文章和完成作业(活动)情况等全面的学习过程记载进行考核。多样化的“全过程综合考评体系”是符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要求的,也是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

二、思想政治课学科建设,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

思想政治课是由一级学科中包含的几门具体学科构成,与其他学科建设要求一样,它包括了“学科保障、师资队伍、学科研究”等学科建设方面。

1.学科保障方面。近几年党和国家相当重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和学科建设,特别是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打造精品教材及精品课程。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学科保障方面许多院校做得比较好,但也有部分院校领导不够重视,学科建设基本资金投入不足,教学条件(设备)与教学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要保证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地位和学科长足发展,学院领导重视和学科保障方面是关键。

第4篇:气象科学论文范文

引滦入津工程是一个包括跨流域引水、输水、蓄水、净水和配水等综合性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城市供水系统。因此,黎河产水量的多少和水质的优劣关系到黎河下游水库的水量调度和水质安全,直接影响天津市的城市供水质量。本论文通过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量化水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黎河水环境,对黎河的自净能力进行分析,并且由黎河自净能力大小提出防治措施及管理方案。其成果不仅对黎河安全,优质输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输水河道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2、黎河基本概况

黎河发源于河北省迁西县燕山山脉丘陵区,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河北省遵化市建明、黄台口,经遵化市城南、东滩村、前毛庄、王各庄至天津市蓟县西龙虎峪附近与沙河汇流后入于桥水库,沿程接纳了15条支流,流域面积560km2,河道全长76km,其中利用输水段长57.6km。其特点是河底坡降变化大,河床深浅变化大,河宽变化大,河床底质变化大,河道弯曲弧度变化大。根据地形、河道特性及地质条件,将黎河输水段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黎河输水段设计流量为60m3/s,校核流量为75m3/s。根据1960~2001年前毛庄水文站42年水文统计资料,黎河洪水洪峰流量大多在100~585m3/s之间,多年平均307m3/s,最大实测洪峰流量为1360 m3/s。黎河流域的地下水主要为降水,该地区地下水水质良好,其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水矿化度小于0.2g/L。根据遵化市气象站资料,黎河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凉爽,冬季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10.9℃。

黎河输水段上游河道由炸糕店至后黎河店全长12.64km,河道为宽浅型,河床由砂卵石组成;中游河道由后黎河店至黎河庄全长10.39km,河道为宽浅型,河床由砂砾石组成,逐渐由粗变细;下游由黎河庄至果河桥下全长34.57km,河床以粗中砂为主,局部有细砾、细砂,河型为深弯曲型。

近年来,由于上游铁矿厂的尾水排入,部分河床和河滩沉积了厚度不等的呈粉砂状的矿砂。

黎河水体污染物主要来自工矿企业点源和农业面源等污染。

工矿企业点源污染主要来自遵化港陆钢铁有限公司、唐山建龙焦耐厂以及黎河沿线分布的铁选厂等支流排污口。工业点源污染物排放量大,对水体污染较严重。遵化港陆钢铁有限公司经支流排入黎河水体中的总氮7t/a,,总磷2.1t/a,化学需氧量31t/a,氨氮7t/a,铁14t/a。唐山建龙焦耐厂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氨氮、总氮、总磷和总锰。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广泛,包括农田化肥的流失、农村村庄生活面源、禽畜养殖。面源污染具有污染源分散、排放不稳定、污染过程缓慢等特点,是影响黎河水质的重要原因。

3、底泥污染物的监测

为研究黎河河道底泥中污染物的累积程度、通过分析2008年8月和10月分别在黎河上、中、下游分层次取的底泥样品,分析底泥污染物的累积水平。

3.1 取样点布设

2008年8月3日和10月24日在黎河输水前分别在黎河的上、中、下游选取炸糕店、东滩桥、夏家峪三个采样点,在河湾泥沙沉积处取表层(0~5cm)、中层(5~20cm)、底层(约20~40cm)的底泥样品,部分新鲜土样密封后在实验室测定铵态氮和硝态氮,其余土样室内风干、过筛,分析各层中污染物的含量。

3.2 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pH值、全氮、全磷、有机质、氨氮、硝态氮、Fe、Mn、Hg、As、Pb、Cr、Cd等13项。根据《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方法监测分析。

3.3 底泥营养物质的监测结果

底泥取样主要在沉积的粘性土和亚沙土河床段,避开了细沙和粗沙的河床。由于黎河在8月至10月之间曾有一次小规模的输水,造成两次监测结果有很大差别,从上游至下游底泥污染物在0-40cm处的沉积规律也很不明显。

根据实测污染物检测值可知,输水前后除pH变化较小外,其他后各种污染物浓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并且其浓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均有一定变化。输水后,硝氮的浓度在上、中、下游均减少。

黎河在不输水的时候,河道流量小,由于流域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农田排水、选矿厂尾水随支流不断的排放,河道中积累了大量污染物,造成非输水期引水河道有机质、全磷、全氮、硝氮等浓度异常高。黎河输水后河道横断面污染物浓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上游段全磷、全氮、硝氮的浓度都有因输水有很大幅度的减少,而硝氮最为明显。上游段,输水前硝氮的浓度在5-20cm处浓度最大,其浓度约是0-5cm的3倍或是20-40cm处的2倍,输水后,垂直方向上浓度相差不大。只有氨氮在输水后浓度有较大的增加,由于泥底沉积物的氨氮含量在输水过程中不断释放,且氨氮主要来自化肥的施用和农村分散生活用水,所以浓度不断上升。

中游因输水导致,有机质由原先0-5cm浓度较高的情况变为垂直方向上基本平衡,随深度的加大略微加大。输水后导致,硝氮的浓度和中游磷在20-40cm的浓度有较大的减少。下游段,有机质浓度因小规模输水后变化幅度较小,相比输水前,有机质、全氮和氨氮在5-20cm处浓度增加,其余污染物均有小幅度的下降。

因输水的关系,导致大多数污染物被水流带走和河流自净,使有机质、全磷、全氮、硝氮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尤其是硝氮和全磷较为突出。而因输水使氨氮浓度有较大的增涨,并且高浓度区由中游断面上移到上游断面。

3.4 底泥金属元素的监测结果

黎河的主要水环境功能是为于桥水库输水,底泥质量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一级标准进行评价,即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土壤类型进行环境质量评价。2008年10月对炸糕店、东滩桥、夏家峪三个取样点底泥中的金属含量(铁、锰、砷、汞、铅、铬和镉)进行监测。《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没有规定铁和锰的标准值,锰的含量参考北京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其范围在218-672mg/kg,平均值为419mg/kg。

5、自净能力

底泥污染物释放的浸泡实验证实黎河河床对铁的吸附沉降能力非常强,因此,虽然黎河干流和支流两岸有大量选矿厂,将富含铁、锰的尾水排入河道,但铁锰很易被悬浮物吸附,在底泥中沉积,这种沉积造成黎河底泥铁锰含量很高。水体自净系统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较强扰动的条件下,表层底泥中的铁(如输水初期)可能释放出来,但很快又发生沉降,因此,尽管黎河底泥中的铁含量高达4%,在水体中铁却很少出现超标现象。

底泥浸泡实验表明,黎河对有机质、总磷和总氮也有较好的净化能力,包括吸附沉降、曝气分解等。黎河卵石加沙质河床、大比降河段、多道跌水坝的设置以及高含量悬浮物使其对污染物有很好的分解和沉降能力。但对不同污染物的主要净化机制可能不同,如对有机质和总氮主要是曝气降解(有机质在底泥中的含量低,浸泡实验发现总氮容易从底泥中释放出来,表明这两种污染物在黎河中不易沉降),对总磷可能以沉降为主。分析2008年10月非输水期黎河主要支流和干流多个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在支流污染物不断排入的状况下,干流污染物的浓度呈波浪状变动,虽然在上游和中游污染物大量排放的条件下,中游的东滩桥断面污染物浓度会上升,但与支流汇入的高浓度污染物相比,干流对有机质、总氮和总磷的净化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反映了黎河从上游至下游沿程TN、TP的这种排污-净化-排污-净化的波浪状变化趋势。

7、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7.1 加强水源地保护

建立健全水质监测和监督体制,提高水质透明度,加快饮用水源监控系统的建设,合理布置设置站点,加强水域水渍的监测、监督、预测及评价工作,为保证水源地安全提高可靠的技术支撑。

7.2 依法治水, 强化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属国土资源, 应结合国土整治统盘考虑, 在开发水资源同时, 应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建立并且健全水资源的管理机构, 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规划。

7.3 制订水污染防治规划, 建立河流污染预警机制。

要根据流域或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人口增长、环境容量、水体功能及治理情况等因素, 制订水污染防治规划。同时应逐步建立河流污染自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水污染问题,并建立河流污染应急预案。同时要尽快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排污权交易,以经济约束污染排放。

7.4 加强工矿企业点源污染控制

对于工业排污的污染情况,要求工矿、企业改进生产工艺,以减少生产原料及最终产品流失量,同时加强排污处理,加强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水排放量。或者是让点污染源排放的污水直接纳入遵化市的生活污水处理厂。

7.5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1)要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如适量施肥,土中施肥,避免重复多次使用同种肥料、推广绿地种植和秸秆还田等。另外,在农田和水体之间建立合理的草地或林地过虑,也可以大大降低水体中氨的含量。

(2)采取措施控制养殖业的污染。应遵循生态规律,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料和沼气。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

7.6 为保证水质所采取的工程措施

为避免向引滦水体释放有害物质,减少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提高管理效率,美化河道环境景观,规划对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采取一些工程措施即治污截污工程、绿化林带工程及封闭管理工程等。

7.7 建设黎河下游湿地生态系统

于桥水库70%以上的污染负荷来自于上游河北省,针对污染源广且分散的特点,结合水库的实际条件,拟采用投资少且净化效果好的生物工程措施。结合黎河下游的实际条件,拟对黎河、沙河的来水进行净化处理。规划在黎河下游即水库上游库区22m高程以下的直接淹没区和围堤南、北鱼塘,建设湿地处理系统,充分发挥植物的拦截、吸收、吸附作用,结合物理沉降、化学反应等机制,拦截水库主要入水口(占水库入库水量的85%以上)汛期降雨、引滦输水等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及污染负荷,降低水体中氮磷含量,达到抑制库区藻类过量繁殖而改善水库水质的目的。对于黎河在汛期来水和非汛期输水时,都应将头水导入前置生物净化池,净化水质达标后方可进入于桥水库。

7.8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

解决水质污染问题需要政策、技术和工程的多方面综合防治,而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公众的深刻认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对策。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要使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水观念,使广大群众懂得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15]。促使人们自觉转变落后的用水观念和用水习惯,要加强舆论监督,对浪费水、破坏水质的行为公开曝光。把节水和环境保护变成公众的自觉行动。

8、结论

本文通过对黎河的主要污染物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分析输水期与非输水期各种污染物浓度变化的不同。金属汞和铬的含量均在炸糕店处超标,金属铁、锰在炸糕店、东滩、夏家峪3个断面均严重超标。通过底泥的浸泡实验,得出黎河河床对铁的吸附沉降能力非常强;而总氮在输水过程中不断释放,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总磷浓度很少超标;CODMn浓度在黎河干流河段变动幅度大。从上游到下游,由于净化、吸附作用,有机质浓度显著降低。底泥的扰动实验表明,随着不断扰动-静置的交替,总氮浓度有所少量增加,总磷的变化以吸附沉降为主;CODMn变化趋势与浸泡静置实验相似;铁被吸附沉降的性能强。通过计算水环境容量,分析COD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的大小,得出:黎河在输水期水环境容量能满足要求;在非输水期,虽然黎河对污染物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由于其纳污量远远高于水体的水环境容量,造成污染。从而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政策性,工程性,技术性的措施来防治黎河水污染。■

参考文 献

[1] 贺瑞敏.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苏:河海大学,2007.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