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中的美范文

生活中的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中的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活中的美

第1篇:生活中的美范文

生活如歌

东边的天飘浮着层层粉红的霞,我骑着车向学校奔去。街上行人稀少,我被这宁静的气氛所陶醉,也不禁放慢了速度……这不正是宁静而美丽的晨吗?然而,那一阵扫地声打破了晨的宁静,我循声望去,看到了一个背影。弯腰、扫地、弯腰、扫地……那个动作很平常、很均匀,但他没有因为汗水而停止,还是在继续着、继续着……突然,他转过身,我看到了他的模样,黝黑的皮肤略显疲倦,可他露出的笑是那么质朴、欣慰……呵!可爱的人,感谢他为这美丽的一天奏响了生机盎然的序曲。

生活如酒

灿烂的阳光透过玻璃射进了教室,老师站在讲台上,和蔼可亲地夸赞道:“这次,刚转入我班的新同学小雪在书画比赛中得了一等奖,大家鼓掌祝贺!”。说罢,老师举起了她的作品。于是,教室里便沸腾起来了,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伸出脖子往前看,“哇!好美的画啊!”小雪仿佛品尝了美酒一般,心里美滋滋的。在老师和同学欣赏的眼光中,她找到了自信。生活如画

太阳没有射出刺眼的光芒,只是无力地流出橘红的色彩。在我前面,一个盲人老奶奶戴着墨镜,拄着拐杖缓缓地前行,“当心啊!这里有一级台阶,我来扶您。”一个稚嫩声音划过我的耳畔,只见一个小女孩飞奔过来。我心头一热,多好的小女孩啊!在夕阳下,那一老一少的背影渐渐远去,与落日的余晖构成了一幅多彩的画卷。

第2篇:生活中的美范文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发现缺少美的眼睛”

题记

上学了,一本本厚厚的教科书和古今的书籍让我大大开阔了视野,对美的理解也随之有了转变。“大漠孤雁直,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壮阔的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是生命的崇高与坚贞之美:“举头望明月,疑是地上霜“是远在他乡的游子思乡之美。这些一切的一切让我对美的阐述有了大致的框架。

于是,我又重新审视了周围的一切,试着来发现生活中美的所在。仔细想想生活并没有什么美。昨天早上因作业不认真被老师批评了一顿。今天又因为英语测试分打少了被叫到了办公室。哎!自己也常常为这些事焦虑不安,更别提生活之美了。简直不可理喻,但是我并不相信生活中没有美。我坐在石椅静默着。

我视角的余光注意到了对面的那家店。里面摆放着电视,电视很普通,但是电视里播放着极为普通公益广告。一个残疾的女孩顶着身体的压力和一群人开心快乐的做游戏。我的视觉终于让我恍然大悟。这也就是一到靓丽的风景线啊!

第3篇:生活中的美范文

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欣赏的眼光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美随处可见。城市清洁工就是美的天使。每天,当天蒙蒙亮时,那一阵阵刷、刷、刷的扫地声就唤醒了沉睡中的城市。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他们就像时钟一样,准时地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把我们居住的城市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清晨,我经过一位清洁工身旁时仔细看了看他的模样???灰白的头发,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苍凉。那双紧握扫把的手啊,又粗又短,可能是成年累月劳作的缘故,看上去像一把弯曲着的铁耙。他亲切地与路人打着招呼,露出的笑容是那么的质朴与满足……望着他黝黑的皮肤和略显疲惫的身影,一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中午,火辣辣的阳光直射着大地,当我迈着匆匆的脚步经过一个路口时,忽然看见一位交警的衣服大片大片地被汗水浸湿了。可他依然很专心的注视着红绿灯的变化,指挥着车辆和行人们安全地通行。此时的他,是那么地可爱和可敬。

古人说:“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只要用心,生活中的美不胜枚举。

美的极致便是安详,美是一种毫无标的的愉悦。人如果能抛弃偏执,丢下无谓的烦忧,哪怕一片树叶,一朵小花,都能发现它的美,只要用心,生活中的美和喜悦便会不请自来。

生活不都是快乐和幸福,同样生活也不可能全是落寞和寂寥。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阳光和雨露,恬淡而愉悦,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花草树木,清新而爽快,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大海,寥廓而深远……

第4篇:生活中的美范文

关键词:电视;谈话类节目;真实美

随着电视新闻报道形式朝着多元化、多彩化方向深入发展,许多电视台都推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电视谈话节目。这些节目,一改过去的封闭式、单向式、注入式、说教式为现在的开放式、双向式、参与式和讨论式的报道方法。这些谈话节目,追求的是最直接、最感性、最准确的触摸,强调身临其境,再现社会与生活的真实美,较前显得更加轻松、和谐、民主、开放。现就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特点与规律作一些粗略的探讨。

一、真实美是电视新闻整体美的基础

电视画面形象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到一条新闻的可信程度。因为画面是构成电视新闻语言的基础因素,语言不真实,便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电视的画面是新闻事实的见证,而能够准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实际生活中事物特征的具体画面的真实,是达到新闻整体真实的最可靠的途径。电视新闻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创造,好的电视作品应该是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

二、受众参与是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的重要条件

大众传播学者认为,有效地传播节目往往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吸引受众参与节目,可以让主持人与群众面对同样的现场,彼此之间说出更多的共同语言,从而使心理上更为接近,感情上更为融洽,甚至可以达到心犀相通、行色共舞的境界。可以说,受众参与,畅所欲言,是开展电视谈话节目的重要条件。从中央电视抬推出和曾经推出的谈话节目看,不论是格调严谨的《焦点访谈》,还是轻松幽默的《实话实说》,其共同的特点是:受众参与、交流互动、亲切自然,现场感强。在内容的选择上,百姓关心什么,节目就谈什么。小如个人的情感纠纷,家长里短;大到国计民生、下岗就业、房改医保,不论大事小事,无不与受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些较高层次的参与形式,较好地反映了群众参与意识与国家民主化的进程,电视谈话节目为电视新闻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综观目前已经出现的电视谈话节目,都具有明显的受众参与特色,其突出的优点是:第一,突出了受众在电视谈话中的主体地位,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创造者;既是舆论的被引导者,同时也是舆论的表述者和传播者。第二,易于缩短受众与屏幕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受众的参与感与亲切感。第三,易于传导和激发某种情感。谈话节目中种种动人以情的现场实况,往往把受众的注意力、情绪卷入其中,与谈话者同喜怒,共哀乐,甚至有同感同身事的,更愿意参与进去,表达自己的感情态度。第四,易于触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情感爆发点”,使谈话内容更加贴近群众,有助于传播形式的生动活泼、温情和谐,增强了谈话节目的可视性。

受众参与,事实上是一种双向交流,它包括主持人、受众、嘉宾及受众代表等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便是电视谈话节目得以正常进行的一个先决条件。为此,应当重视选择具有信息源价值的人物参加谈话节目。在传播学中公认的有三类人物是最有效的信息源:一是某个方面的专家、权威、对某一事物最有发言权的人士;二是与谈话节目内容有关的当事人、目击者和知情人;三是与受传播对象地位身份相近似的人。如果善于根据谈话内容和意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以上三咱人作为交流的对象,是直接关系到谈话效果的一个关键。此外,还应注重抓住谈话中具有代表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要突出显现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防止谈话的“千人一面,众口一腔”的平直现象。

三、互动交流是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突出特点

传播学的经验和实践证明,最好的传播效果是受众参与的一种互动性的面对面的接触与交流。美国学者特纳曾提出人际交流的五个阶段学说,即:相互注意,意欲沟通,相互体会表态,预想各种可行的方式,调整反映,以此达到交流的目的。人际交流的双方,都是具有各自人格、思想和情感的一个完整的人,当人们进入上述的互动阶段时,双方积极的态度会促使交流逐步开展,相互理解,形成良性循环。

过去,在宣传上曾采用“我讲你听”的做法,这就集中暴露了单项信息传输的弊病,不仅大大限制了信息流量,而且容易使受信息的一方处于被动的、消极状态,与此相反,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要求主持人、嘉宾、受众都要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对话与交流。参加交流的每一方既是接受信息的客体,又是发生信息的主体。因此交流双方应是相互尊重的朋友关系,应是真诚相待,敢于对自己所表述的事实、见解负责,并对对方谈话作出诚实的反映。从中央台的谈话节目中可以看到,他们已经摒弃了受众的指导者、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从平民的视角关注生活,根据受众的兴趣设置话题,并邀请嘉宾和受众出场,让与主持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一来,整个谈话现场和谈话过程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成为一个各种信息多向流动、不同思想互相撞击的天地。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而是信息的发送者、节目制作的参与者。

四、随机应变是电视谈话节目对主持人的基本要求

第5篇:生活中的美范文

《纲要》指出: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视幼儿为创造的主体,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那么如何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呢?在实践教育工作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现于大家分享。

1亲近生活,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情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因为它提炼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术教育更是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的教育。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作欲望。

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让幼儿看到大自然的色彩。这一点不仅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还很好的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幼儿能够运用到绘画中。从而 达到“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培养幼儿在快乐中学会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

2创设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环境和活动区域引起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美术以它的直观性,可观性,形象生动,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每个幼儿都好奇,他们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直接的形象体验,他们对看到的每一样新事物都会产生兴趣。于是幼儿园的整体设计、活动室及走廊的都采用了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各种绘画作品为装饰,在这些绘画作品中有老师的,而更多的是孩子们的作品,当幼儿置身于其中时,有的幼儿发出了赞美,有的发出的是惊叹,而更多的流露出的是羡慕,所有这一切均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有了画画的愿望和想法,幼儿的作品被挂进照片区里,幼儿就会十分高兴,当家长来接时,就会带着爸爸妈妈参观自己的作品,幸福的笑容会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

3以生活化、游戏的形式诱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与乐趣

我们以游戏的方法进行绘画活动,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把绘画融入游戏中,在绘画时幼儿感到是在做游戏,他们的兴趣就高了,也不会感到害怕了,创造自己的绘画方法、特点,这样才能真正把幼儿的创造潜力挖掘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对幼儿的尊重。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的限制,生活经验的缺乏,幼儿脑中积累的表象极其有限,这样制约着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为幼儿选择绘画的内容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喜欢的、简单的事物。引导幼儿从有目的涂鸦向创造简单的图形推进,因此在幼儿的作品中开始出现图形,一般为圆形,我们又设计了“摘果子”、“画笑脸”引导幼儿用圆和线条组合创造成更为丰富的画面,慢慢深入,于是幼儿的作品中出现了太阳、树木、花朵等,甚至于人物和动物,从以上活动中幼儿体会到了绘画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幼儿喜欢了画画。

4运用积极评价,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幼儿开始画画时,非常注重成人对他们作品的态度,因此教师应以表扬为主,鼓励幼儿多参与讲评,使他们愿意介绍自己作品,充分体验绘画过程中的乐趣,并引导幼儿说出对事物的不同画法和表现,使每位幼儿受到启发,想出更多的绘画方法。所以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每个阶段的艺术活动特点,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从幼儿角度感受,理解幼儿作品,这样才能找到幼儿作品的优点及独特的创意,给予幼儿应有的鼓励。

第6篇:生活中的美范文

一、在导入中为学生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学生感知美

天真活泼,爱说爱唱爱跳是学生的天性。他们酷爱音乐,因此语文课中若能恰到好处的运用音乐,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快乐教学目标的实现。因为音乐是一种特殊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它有着很强的感染力,是人类最易理解的共同语言。音乐能培养人的情感体验力和感知、想象及思维能力,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在当代的课堂教学中,音乐的广泛运用,能为课堂教学创设一定的氛围,调节学生的情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对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的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我就先用李谷一的《我和我的祖国》导入,以激起学生热爱祖国、与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去体会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去感受那个时代的青年的那种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去感受诗人甘愿为祖国母亲献身的真情。正如诗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描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以拳拳的女儿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当然,在语文课堂中运用音乐不能随心所欲。音乐的选择往往应结合课文和歌曲的内涵,把它们有机地、科学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对教材的思想内容和乐曲、歌曲的思想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显示出两者结合的威力,才能达到极佳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音乐,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让学生品味美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情感上都具有美的因素,对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语文中的美的因素并非裸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像欣赏美术、音乐那样能直接获取美的愉悦,而是隐藏在(或附着在)形形的“内容”和“形式”上。它们像珍珠一样撒落在教材的篇目、章节、词句里,附着在形象、意境、事理中。只有科学地分析,才能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成线。

三、构建和谐、快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发现美无时无处不在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修养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情对生活中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会无动于衷。”因此光学会感知美、品味美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传授学生相关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思想的启迪,教他们如何做人,健全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朋友关系,师生之间互敬互爱。我们要教会学生们主动地去发现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的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在情感上也逐渐步入一个迷茫期,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或称饥饿)状态无法回避。因此在课下我经常会让学生写周记。把周记作为一种发泄的载体,作为一种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周记,我可以倾听学生的心声,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呼吸和心跳。周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构建和谐、快乐、自由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学时期的学生有着敏感而不稳定的特殊的心理特征。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持力。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但由于处境不同,和个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被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怕被否定。因此这就更需要一个细腻而复杂的情感教学过程,这也就给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标准。它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教师要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学生、原谅学生、关心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动摇、徘徊时,要给以鼓励;对学生的思想要透彻地了解、掌握,工作应反复做;对学生的一些活动,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认真的引导。教师要在对学生深入、细致地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人而异的耐心指导,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帮助那些还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学生走出来,从而让他们发现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的美。

参考书目:

《这样可以让教学产生幸福感》

《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赞美》

《生活处处有语文》

第7篇:生活中的美范文

关键词:生活;美术;启迪在高中美术的教育中要融入生活元素,使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同时学到知识,让他们真正理解“美术源于生活”的含义。高中美术教育在整个高中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的一生中都有深刻的影响。所以,在生活中学习美术、感知美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生活启迪美术

生活对于美术有着点点滴滴、牵连不断的恩惠,美术的发展就是抽象化了的生活史。从古代开始的简易抽象的美术到现在的各种美术作品,都承受着生活的恩惠,无数的美都是在生活中被发现,然后通过艺术家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如果没有生活的启发,又怎会有如此多的美术作品问世?由此再来看高中美术教育,更应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载体,用生活启迪学生,给学生展现一种更加易于理解的美术教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美术,学习美术,才是生活对于美术的最大意义。

二、美术装点生活

美术,关于美的艺术,人们总是更钟爱美的事物,美术能装点生活也是被绝大部分人认同的,这也可以说是美术之于生活的意义吧。在高中美术教育中,也要对此加以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美术、掌握美术的技巧,为生活描绘一幅美丽的画卷,对于自己是多么重要。高中美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一种无形的助力,通过学习美术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创造出更美的浪花。美术教育与生活共生,创造出的是更加美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成果。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加入生活的特色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他们以较为直白简明的方式接受教学内容。其实,在整个高中美术的学习中,如果做到了与生活的真正融合,我想,不光是学生,老师们往往也能获益良多。高中美术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融合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了更直接的意义,从生活中走出的高中美术教育必然更加辉煌。

第8篇:生活中的美范文

关键词:心智发展;生活美育;整体育人;和谐发展

一、课程价值与意义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继续深化与推进,学校教育的美育育人功能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作为实行美育重要途径的美术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发展人的感性。因此,美术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心智发展更加完整与和谐。一方面,课堂教学的作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方面,在培养学生的美感,即情绪情感与审美感受方面,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美育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重视生活教学;另一方面,随着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隐性课程资源被逐渐挖掘出来,其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基于美术教育在个体全面和谐发展中的价值,应加强高中生对生活的审美感受。美术学科属于“小科”“副科”,有不被重视的劣势。但正因为如此,从另一个角度讲,美术学科亦有不被应试体制束缚的优势,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直至课堂教学,都相对自由,各方面的压力较小,新课标实施起来更容易。因此,在美术鉴赏课堂上通过加强生活美育来达到整体育人更具有实际意义。

二、美术教育的培养方向

开展美术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美术教育的重心应从培养审美创造力转向培养审美鉴赏力。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接受美术教育的目的并非成为画家,而是懂得何以为美,懂得如何欣赏美术作品。这就要求美术教育从方法转向原理,从技术走向人文。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应该成为美术教育的重心。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生画画、做手工等等,这样的美学应用课程,能让学生知道如何构图,如何使用颜色,如何制作立体物品,可以掌握基本的画画技巧。同时也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充满美的事物。但是在一些人眼里,语数外成绩是衡量学生聪明与否的标准,但作为一个人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他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一个人有理性、感性的世界,这包括品质、人格、道德和审美等等。这比简单的学习算术、天文、地理要重要得多!很多人看完《泰坦尼克号》以后很激动,尤其是对那个女孩站在船头上,胳膊伸展开说:“我感觉在飞。”这是一种感觉,这同时也是一种审美,但是有的人会说:“这到底有什么意思?”有的人看书法作品会说:“不就是几个字吗?”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没有感觉,艺术也是一种智力,它让我们有另一片天地的丰富感知。那边是生活,是生命之光。不管是音乐还是美术,它们所有的本质都是为了美化我们的生活,是为了让我们感知生活及其本质。提到美学,人们总会想到高深的哲学命题,比如,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本质?人们也常常认为,只有在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时候,才能够提到美学的问题。其实,美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庄子就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说大美,就是说美在自然,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体会生活之美?如何从最平易的生活里伸展感知的触角,寻找情感的释放和心灵的平静。

三、体会生活之美

1.品味美的感觉

我们可以用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字,一个“品”字,把我们从生活的美、从生活的基本需求、然后到美的追求这三个阶段做一个非常形象的概括。我们吃第一口饭,首先是解决饥饿感的问题,不会注意到吃的是什么,然后第二口的时候,饥饿感已经消失了,这个时候你会注意我吃的是什么,就是我要吃什么营养结构的东西;但是到第三口的时候,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它是一种丰富的、细腻的、复杂的而且是带有一种精神性的对于味觉的一种感受,包括对食品的一种要求。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这样的,我们在生活中一定会有这三口。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事物存在,有美存在的地方就一定存在与美有关的学问。

2.体验美感的生活

虽然人人都有美感,但不具备美学知识的人无法获得更丰富的美感体验,在同样的事物面前,所获得的享受就更少。我们很难想象没有美感的生活会是什么样。事实上,缺乏美感的生活等于缺乏美感的理想和自我证明,其结果将会导致对生活缺乏激情,甚至丧失对生存的信心。在现代生活中,过重的压力和过于繁忙的生活节奏容易使人缺乏时间来欣赏美、感受美,所以,现代人很容易抑郁成疾。如果一个人过于空闲而无所事事,又缺乏美感知识,也容易在空虚无聊中感受到生存的无意义。这样的人只要让他们参与能体验到美感的活动,就能使他们重新找到自我认证,活得精彩起来。由此可见,美不仅可以在我们生活中感受到,也是保证我们生活美满的重要元素。增加生活中的美、学会鉴赏生活中的美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人之所以能获得美感,是因为内心能与美的事物相感应,这种感应能让人不断肯定自我,并获得自信。既是纯粹的美感享受,也是自我塑造和自我生成的

手段。

美术鉴赏非常强调去感受纯粹的美,但我们仍不能忽略美感在生活中的教化作用。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很早的时候就将美与教化联系在一起。教化是枯燥的,而美感是受人喜爱的,所以,用美的形式来教化学生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比如,我在讲解课本《美术的语言》这一课时,里面都是抽象的理论。如何把点、线、面这样抽象、纯粹的美学讲清楚,让学生易于接受呢?我采取的办法是联系生活实际来让学生体会。就像我们每天吃的面条:汤是面、面条是线、葱姜蒜是点。事后学生感叹:“原来,我们每天吃的不是粮食,是艺术呀!”这样我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的开展。学生以后就会不自觉地去寻找生活中的点、线、面,而不是仅仅从平面的画面上感受纯艺术的点、线、面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专门的技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更需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美好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满和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第9篇:生活中的美范文

你喜欢雨吗?我喜欢。我是一个爱静的女孩,我不爱说话,不喜欢热闹。听到街上有人吵架,我会绕道远远地避开。

因为讷于言,所以勤于笔,我喜欢捕捉生活中任何一个美丽的剪影。

最美是夜雨。都市里一切都入睡了,只有雨与我。这样的我,那颗心透明地真实着。滴滴答答,小雨,滴在那苍茫的夜色里,朦朦胧胧地显示着它的神秘,朦朦胧胧地暗示着它的美丽。小雨洗刷着尘土,却洗刷不去青春的足迹……这种情景,不美吗?

看过独舞吗?独舞是一种美得让人心痛的艺术。一束苍白的光照在舞台上,一位妙龄少女在舞台上飞舞,像一只蝴蝶,一只灵动的蝴蝶,偶尔扇动着那充满音符的翅膀。那少女双臂缓缓上举,继尔优雅地弯曲,柔情似水,构成人间最美最深的弧线。这不美吗?

当我一个人漫步在路上,不远处传来了蝴蝶的哭泣。我闻声寻去,见一位老人在风中与“化蝶”一起“共舞”。他在寒风中,在干瘦修长的指下,那二胡独有的忧戚,在孤独的丝弦上倾泻。我惊讶了,惊讶于“化蝶”的流畅与动情、呜咽与缠绵。那美呀!不是吗?

美,它是在于给人一种心灵的悸动,它并不需要专家用那挑剔的目光鉴定什么。只需要我们怀着一颗无比透明的心去触摸现实,从中产生的那份悸动与感动,便是美。

其实,生活中的美有好多,满地都是,只看我们是否愿意俯身拾起。请记住,生活是美的。当世间马达的嘈杂声越来越充满城市的空间时,当鸟语花香越来越透露出人工雕琢的气息时,当钢筋混凝土的味道越来越浓郁时,当渐渐荒芜的心灵越来越找不到倾诉对象时,当夜不再静谧,天不再湛蓝,当人们的心建起了如壁的冷漠时,我们刚刚丰腴起来的心不能像水仙一样在沙漠中渐渐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