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企业管理毕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以服务项目建设和扶持企业发展来拓展就业路径。
以贯彻实施新颁布的《就业促进法》为契机,充分发挥*市人力资源市场的核心作用,着力扶持企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建设,在确保就业稳定的基础上,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全年预计提供有效就业岗位2.4万多个,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2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500多人,其中“4050”困难人员再就业5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新建外来劳务基地11个,引进外来劳动力1万多人。
一是全力提升就业服务平台,缓解制约我市企业发展的“用工难”问题。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综合场所功能手册》的要求,通过*市人力资源市场,与*市人力资源市场、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职介分所和街道社区等实现计算机实时联网,形成一个快捷方便的就业信息收集网络,开通了*市人力资源网和“16021191”“82217294”等就业服务热线,每周在*日报开辟招聘信息专版,并通过电台电视台、网络、手机短信等同步招聘信息,固定每星期五上午举办招聘会,为有求职愿望的劳动者和有招工愿望的用人单位提供一个通畅的平台,使人力资源真正实现市场化配置。以3年建成“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村、城镇充分就业社区”为目标,在全市232个行政村配备了劳动保障信息员,实时掌握全市劳动力就业基本情况。
二是外地引进和本地培训相结合,着力培育一支技术工人队伍。建立了以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龙头,技工学校、职教中心、乡镇成教、党校和农技站等为阵地,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为补充的培训网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办各类我市紧缺型技工培训班,通过发放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券等形式,重点开展下岗职工、新生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失地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使他们尽快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为企业输送更多的合格劳动力;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以提高职工技能为目的内部培训,培训和技能鉴定二手齐抓,进一步提升我市产业工人的职业素质。目前已有省批准的定点培训机构17家,全年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30期,培训人数6000多人;创业培训40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71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7000人。与陕西、青海、河南等劳动力富裕地区的劳动保障部门联系,对口建立密切的劳务协作关系,通过宣传*的区位优势、用工环境来吸引当地农民,以补助培训资金等形式提高当地职介机构的积极性,大力引进外来劳动力尤其是熟练劳动力,有效地帮助本市台资企业缓解用工难问题。
三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确保困难人群实现就业。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是实施社会和谐、确保城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得到政府关爱的有效举措。今年我市重点加强了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在*镇19个社区都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每个社区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工作人员,同时配备1名热心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大龄下岗失业人员作兼职人员,形成市、街道、社区三级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机制。工作站人员通过入户调查、家访等形式,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零就业家庭和失业人员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建立零就业家庭户数和失业人员的基础台帐和数据库,每月开展动态跟踪服务。根据《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实施细则》,鼓励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工作,对原国有、大集体企事业的“4555”失业人员、低保人员和特困职工等实施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继续加大了对公益性岗位开发,积极落实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向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44万元。社区登记失业人员1457名,已就业1236人;登记困难就业人员506名,实现就业440人,申报的零就业家庭全部消除。
二、调整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完善的社会保障是一项惠及全体人民的首善之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近几年持续不断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宣传和社会保险工作强势推进,社会群众对社会保障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退休人员工资增长,居民医保、新农保等方案实施,实实在在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
一是继续强势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从今年起,我们落实城乡统筹出发,在征缴对象上不再区分城镇企业和乡镇企业、本地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把乡镇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纳入重点扩面对象,在去年对全市用工与参保情况调查摸底、建立了完整台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乡镇劳动保障所和职介所的网络优势,及时掌握企业的招工和用工变化情况,对未按规定足额参保的用人单位进行依法征缴;以监察为龙头,加强与地税部门的合作,对未按规定办理参保的用人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切实纠正少报、瞒报缴费工资和缴费人数等违规行为。同时加快落实社保制度改革,提高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的参保积极性,不断扩大参保覆盖面。今年预计新增参保职工1.2万人,总参保人数将达到10万人;为全市2.7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月新增养老金110元,全部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已达100%。
二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与原有的农村养老保险方案相比,新农保政策的30%财政补贴、设置统帐结合参保模式,使新农保参保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会随着地方经济发展而“水涨船高”,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参保热情,加上市、乡两级联动推进,村干部和党员骨干对新农保认识到位,使新农保参保人数急剧增长。截至九月底,全市已有4万多农民参加了新农保,占全市应参保对象的35%,全年预计新增参保5万人。与新农保政策推出的同时,对“老农保”领取人员的养老金标准也作了适度调整,全市4500多位养老金领取人员,分别每月增长了5~35元,使这部分人也能享受到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同时我市在*市率先出台了被征地农民老年生活补助办法,向全市6500多名老年农民发放补助资金近600万元。
三是各大保险齐头并进。进一步扩大了失业保险覆盖面,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将达7.7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3700多万元,失业保险覆盖率为98%,失业保险金享受人数与失业现象同比减少。继续加大建筑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面,目前工伤保险参保人员达8.6万人,其中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达4.2万人,征收工伤保险基金1350万元;生育保险基金参保人数达6.5万人,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750万元。
三、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的贯彻实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职工的维权意识和维权力度明显增强;而几年来一直迅猛发展的中小企业,在今年突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许多企业因产品积压、资金短缺而陷入欠薪危机。两方面因素使今年的劳动监察举报投诉案件大幅上升,劳动仲裁案件数量比去年翻番。为此,我们以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宗旨,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同时创新执法模式,把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与服务企业发展相结合,使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更加规范科学。
一是协助企业规范内部管理,从源头上减少劳资纠纷的发生。今年以来,我们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学习《劳动合同法》等新法新规,组织了专门力量编写印发了劳动合同法及解读小册子3万册,分头召集全市各乡镇企业、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法人和劳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派人赴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为*三建、中南集团等我市在外的建筑企业上门进行辅导,共举办培训100多场,参训人数达1万多人次。按照《劳动合同法》精神,重新为我市各大重点行业编写了劳动合同样本。利用“劳动保障监察与企业管理研究会”这一平台,为企业学习、讨论和交流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供场所,及时了解企业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而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继续在全市范围内执行欠薪预警和建筑项目工资预留户制度,着力防范欠薪特别是农民工欠薪事件的发生。积极做好清理拖欠职工和农民工工资工作,确保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将租赁企业和建筑分包工程项目作为今年的监察重点,全力遏制新的工资拖欠现象产生。乡镇劳动保障所配合,按月上报所属企业工资支付情况统计表,防纠结合,防范重大违法行为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先后开展了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劳动合同执法等三项专项检查,结合举报投诉案件的处理,重点检查用人单位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等情况,共检查用人单位2000多家,目前已受理举报投诉案件700多件,督促用人单位支付职工工资近730多万元。建筑工程预留户准备金近千万元。
三是实施仲裁办案新机制。为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我们在年初即开始了劳动争议案件不再收费,比国家规定的时间表提前了四个月。根据新仲裁法的精神,对仲裁案件的审理程序等进行了优化,更加重视案件调解,在健全了监察、工会三方机制的同时,依托各乡镇办事处,建立了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重心前移,及时化解争议苗头,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调解网络,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60多起,涉案经济1100多万元,在规定时限内结案率100%。
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趋紧,明年的劳动保障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为此,我们将在今年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继续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与兄弟县市相比,我市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明年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强化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充分发挥社区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尤其是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实际动态跟踪管理,确保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大投入,按照基层平台建设“六到位”要求,购置必要的电脑、传真机等办公设施,确保数据库信息及时共享。
二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功能。依托人力资源市场这一平台,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做好下岗失业职工、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继续坚持每周四在《*日报》招聘信息,每周五举办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全年结合全市工作重点适时举办4-5次大型人力资源交流洽谈会,为全市各类用工单位招聘合格人才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网建设,通过开通网上招聘、招聘等业务,多渠道、全方位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提供服务。广泛开展创业培训,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将培训对象从以失业人员为主向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社会其他群体扩展,提高培训合格率、培训就业率和开业成功率。
三是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进一步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托底安置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落实到位,鼓励城镇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的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为创业者铺设绿色通道。健全被征地农民就业扶持政策,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被征地农民统一发给《再就业优惠证》,享受同等就业扶持政策。其他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但未能就业的被征地农民,视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发给《就业登记证》,享受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的就业扶持政策。
四是启动“金保工程”。实施金保工程既是上级部门的要求,也是我市社会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我市现有养老、医疗等8个社会保险险种,分别由社保处、医保中心等5个经办机构,由于各险种推行的时间有先后,5个经办机构分别来自劳动、财政、人事、民政四个部门,所以每个经办机构均有独自的计算机硬件配置和软件运行系统。经过多年的运行,许多设备已经老化,带来很大的事故隐患,加上明年城镇居民医保、新农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将全面推行,原有的硬件和软件都需要升级更新。但如果再按过去社保、医保等分头实施,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复投入和低效高成本,而且各个险种之间的资源不能共享,不能实现社会保险统一登记申报。所以按照省、市的工作要求,借鉴周边兄弟县市的做法,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建立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平台,简称“金保工程”。一旦实现信息平台互通,我们将实行五保合一办公模式,用人单位和职工只要在一处就能办完所有事项,实现网上申报、数据网上传输,与医院、药房、参保单位、财政、税务联系更加紧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上下贯通、实时监管,减少了社保风险,有利于社会保险的安全运行。预计总投资约1300万元。
五是实现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度平衡。在当前从紧的经济形势下和复杂的劳动关系中,充分考虑到企业对社会保险的承受能力,努力寻找执行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与服务地区经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全面实施社会保险费依法征徼的基础上,注重社会保险在各类企业中的广泛性和平衡性。我们将借助全市各行业商会的作用,分行业召开企业负责人会议,交流对社会保险的看法、做法以及意见、建议,通报各企业的实际参保情况,提出参保要求。既维护好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对农民工和外来人员参保问题的研究,探索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制度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加大工伤保险尤其是农民工工伤保险扩面力度,力争实现农民工全员参加工伤保险。强化失业保险的征缴,失业保险与社保统一基数、统一征缴,合理确定失业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
六是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力争将所有人群都纳入医保体系,使人人享有医疗保障。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方案,逐步提高参保人员的医疗待遇,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总结医保异地刷卡试点的经验,力争推而广之,将*市区几大重点医院纳入医保异地刷卡范围;继续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劳动保障部门、街道社区、教育主管部门形成合力,力争实现城镇居民医保全覆盖。探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并轨。继续落实医保进社区政策,力争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社区医院都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鼓励和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医院就诊,方便参保人员就医便利。
七是全面推广新型农保政策。新农保政策是惠及面最广的一项善政,所以一定要做好做实,要使新农保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农村营造人人关心农保、踊跃参加农保的良好氛围。全面铺开新农保参保工作,各乡镇大力推进,确保所有乡镇年度参保率达到100%全覆盖。
八是适当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随着近年机关和事业单位严控人员增长,使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数量逐年减少,基金面临较大风险。为此,我们拟将部分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人员)不再纳入机关事业单位保险范围,离退休人员改由财政支付;将已改制转企的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人员,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标准保持不变;探索破解农林场圃单位的养老保险难题。
中小企业(含非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是推动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安置社会就业的主体。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我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更大贡献,特编制《##省中小企业“十一五”暨到2020年发展规划》,通过总结分析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成绩、问题和前景,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以及到2020年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作为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将不断调整和完善。
一、当前全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一)发展现状
1、中小企业、非公制企业、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到2004年底,全省非公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9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比全省GDP的增速高6.3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44亿元、销售收入2712亿元、利税2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2%、43.2%、37.8%。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53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4365亿元、利税4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36.9%、39.9%。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643.15亿元、营业收入9651亿元、利税863亿元、税金1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33%、16.8%、16.1%、24.1%。
2、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到2004年底,全省中小企业共有52个行业大类。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4.14亿元、2129.62亿元和459.39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2.05%、80.57%和17.38%。
3、对外合作与交流取得丰硕成果。到2004年底,全省中小出口创汇企业4807家,其中年出口年交货500万元以上企业355个,出口产品涉及46个行业,1000多个品种,远销到欧、美、日、俄罗斯、东南亚、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出货值141.67亿元,增长15.55%,占全省出口额的约60%。累计已建成三资企业879家,境外办企业新增34家,达到244家。
4、企业素质明显增强。一是技术进步明显加快。2004年,全省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16000项,进行技术改造12500项,已建成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机构7903个,其中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5家。中小企业用于科技创新、科研开发资金占总投资的50%,研发资金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2%以上,部分企业已经达到4%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8%左右。二是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80%以上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逐步实现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有5000多家企业推广实施了ISO9000质量管理系列标准,其中有35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三是产品质量明显改善。企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95%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生产,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82.7%,已有300多个产品获省、国家名牌产品或优质产品称号。四是职工素质、人才结构有明显改善和提高。全省中小企业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职工密度达到4.83%,具有中专及技校毕业文化程度职工密度达到9.86%,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密度达到2.5%。五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7699家,年营业收入2381.6亿元,中小企业增加值的40%是由规模以上企业创造的。
5、产业集群和特色经济发展迅速。到2004年底,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及特色经济增加值占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的25%。已形成郑州的耐火材料、水泥和铝型材,荥阳的阀门和建筑机械,偃师的钢木办公家具,林州的汽车配件,新乡的封头,长垣的卫生材料、防腐工程和起重机械,孟州的皮毛制品,沁阳的造纸机械和玻璃钢制品,濮阳的玻璃制品,许昌的档发,长葛的金刚石制品,漯河的食品加工,三门峡的果品加工,镇平的玉雕、南召的丝毯,虞城的钢卷尺,信阳的茶叶,周口的皮革及其制品等产业集群、生产基地或特色经济,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地位和作用
中小企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我省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小企业在推进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技术创新、吸引民间投资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中小企业是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60%,占实现利税的40%,占出口总额的60%。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5%。全省工业新增产值的70%以上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确保我省国民经济整体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我省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中占有较大比例。2004年,全省中小企业从业人员993.94万人,占全省非农从业人数的92%,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28.18多万人,吸收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数32.94万人。中小企业已成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3、中小企业是推动全省国民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的生力军。中小企业形式灵活,分布广泛,在组织、生产、市场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灵便性,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中小企业能充分发挥其易于调整、适应性强的特点,为结构调整注入活力;同时,加速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载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是保持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的推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中小企业在逐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的同时,通过与大企业的互补协作参与到产业链的优化重组中,形成了大中小企业的协作配套关系,在深化社会专业化分工、提高经济效率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了我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繁荣城乡经济的主要力量。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所有制呈多元化结构,其发展和壮大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推动了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步伐。
4、中小企业是活跃市场经济的积极因素。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机制活,市场适应能力强,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基础和最活跃的主体。中小企业的存在,使市场主体更趋多元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有效阻滞了垄断机制的形成,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推动市场竞争,促进市场繁荣。
5、中小企业是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保证。中小企业广泛分布于各行业、各区域,其发展对扩大就业,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管理体制不完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省、市、县(市)三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不统一、不协调,在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管理手段、法规与制度、统计体系建设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亟待完善。
二是企业发展环境不宽松,缺乏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国家和省已出台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未能涵盖中小企业发展中应解决的所有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四乱”现象时有发生,中小企业获取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和各类服务的渠道不畅,市场准入的障碍较多,待遇不平等。
三是服务机构不健全、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的制约,需要社会化服务。目前,全省还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融资、担保、技术、培训、人才等方面服务的相关机构。已有的社会化服务机构由于受观念、认识的影响,服务对象覆盖面狭窄,未涵盖所有类型的中小企业。有的服务机构内部结构尚未健全,部分服务职能不到位。中小企业在技术推广、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智力引进、市场开拓及信息服务等方面所能获得的支持和帮助有限,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是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中小企业受经营规模、风险承受能力、信贷抵押能力和信用水平的影响,在获取资金支持的渠道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投资机制和机构以及相应的担保机制和机构不健全,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与企业广泛的资金需求不相适应,资金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小企业缺少直接融资的渠道,很难通过发行债券、上市发行股票等方式获得资金。资金严重匮乏,已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机制创新不够。部分国有、集体企业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权不清、责权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问题,有的政企没有完全分开,有的企业决策、管理、人事、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不健全,机制创新不够,有的改制后的企业仍按照旧的机制运行等等。
六是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不合理。我省中小企业资源开发型产业比重大,加工链条短,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初加工产品多,名优特新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差;新兴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成长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比重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企业布局存在着集中度不高,点多面广的不合理现象。
七是企业素质不高。企业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竞争能力弱;一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产品质量较差;一些企业职工素质偏低,技术、管理人才,特别是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企业家人才稀缺;少数企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二、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大程度发挥,增强了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中央和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中央充分肯定了中小企业在推进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技术创新、吸引民间投资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提出了对中小企业采取保护、扶持、服务、引导与规范相结合的方针,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提供了政策保证。国家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鼓励出口的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召开了全省民营企业表彰大会,坚持“放心、放开、放手”的方针,提出了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放宽市场准入等,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既拓宽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也使其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使国际间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广泛,一体化的市场孕育着无限商机,许多限制我国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被打破,市场潜力快速增长,企业的发展空间随之扩大。同时,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领域会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会逐步扩大,对拉动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我省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弱,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与以强大资金实力为后盾、以高科技产品为武器的国外厂商相比,实力相差悬殊;中小企业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缺乏必备的知识,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缺少具有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和专业技术人才,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困难和风险。
(三)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契机,对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中原崛起,老、少、边、穷地区的加快发展等,创造出大量的投资机会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作为全省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生力军,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调整,提高企业素质的要求。中小企业将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外向型经济,加快产业升级,实现产业转移,拓宽市场渠道,扩大产品出口,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己任,实施科教兴企、东引西进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企业体制创新、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水平,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显著、制度优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信誉较高、效益良好的中小企业发展新格局,为加快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奋斗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到201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77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11.8%;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8500亿元,年均增长11.2%,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5400亿元,年均增长10.35%。
——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到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120万名,年均增加20万名以上。
——企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到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普遍采用国际同期的先进技术和标准,取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达到5000家;创出500个国家和省部级名牌产品;培育年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500个以上、规模以上企业1万家;大中型企业主要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传统技艺形成风格独特、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企业利税率达到12%左右;安全生产、节能降耗、职业卫生、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
——对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到2010年,全省中小出口创汇企业达到8500家,创汇40亿美元,三资企业达到600家,境外办企业达到500家。
——产业集群、区域经济优势特色突出。中小企业产业、产品、规模和区域经济优势特色突出。经过努力,到2010年形成50个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行业优势、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集群;建成各类工业(贸)园区200个。
——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大中型企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主业突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规模经营的运行机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公司制企业,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争创同行业排头兵;小型企业积极向公司制转化,积极引进、探索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建成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新、小而强型企业;产业明晰,全省95%以上办成非公有制企业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
——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第一产业有所增加,第二产业比重有较大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有较大上升。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中小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65%和30%。
——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到2010年,全省以信用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服务、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架构基本建成,完成省、市、县三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每年为中小企业培训各类人员20万人次;建立一支由12个行业、3000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队伍,每年为5000个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推动1万户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
(三)主要任务
1、完善政策法规,转变政府职能。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制定和完善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会同有关部门修改或废除已有的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简化审批程序,鼓励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制定和完善整治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强化信用管理,建立信用制度,优化市场环境。提出制定创办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针对部分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贷款成本高,制定信用担保机构的扶持政策,解决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问题;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实行公平竞争;强化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建立并完善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府管理工作体系,推动政府职能逐步向政策引导、强化服务方向转变。
2、健全服务体系,促进企业发展。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充分运用来自政府、社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金融机构、商业性公司等多渠道社会服务资源,围绕中小企业的特色服务需求,构造省、市、县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服务体系,由政府机构、社团法人和公司法人等多种组织形态构成的服务网络,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推动建立包括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投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市场营销、产权交易、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中小企业在创造、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正确的引导。重点抓好以下六项服务。一是信息服务。充分利用“中国中小企业##网”为全省中小企业提供国家政策法规、产业导向、行业发展动态、经济发展趋势、投资融资、最新科技与成果、产权交易和合作项目、市场需求、推介产品、人才供求等信息服务。二是管理咨询服务。积极组织社会上专业化程度高、服务质量好的咨询、认证机构和知名专家,为中小企业开展管理咨询、企业诊断、企业策划和质量认证服务,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三是技术创新服务。充分利用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项目论证、产品开发、科技攻关等服务,帮助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四是市场开拓服务。鼓励各类贸易、商会、协会等组织,为企业提品洽谈、展销、订货、进出口、招商引资、营销策划等服务。五是教育培训服务。加快建立##省中小企业的人才开发系统,确立一批培训基地,采取多种方式,重点抓好创业者、经营者、中高层管理人员、关键技术研发人员的培训。六是创业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创业辅导体系,建立各种“孵化基地”,促进新兴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创立,开发劳动就业岗位,缓解就业难的社会压力。
3、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国家鼓励发展的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能够迅速进入市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品种,满足市场需求。积极开发特色产品和培育名牌产品,引导企业搞好新品、精品、名品的开发、引进和培育,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创名牌求发展的观念,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实现优势产品产业化。积极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我省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储藏、保鲜、运输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和附加值。培育、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加工能力大、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多、对农业生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重点,培育出一批科技型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继续发展交通运输业、零售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文化娱乐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物流、通讯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业、信息服务业、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风险投资、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业和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医疗卫生、体育、城市改造和社会福利业等行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传统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对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中小企业,建立退出机制,优化产业结构,优胜劣汰。
4、加强合作交流,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引进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信息交流和产品展览等方式,与国外政府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鼓励成长性好、市场潜力大、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在境外建立资源开发型、技术开发型、贸易型实体以及技术研发机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带动和扩大设备、技术和产品出口。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吸收外商投资,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把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引进智力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巩固和深度开发日本、东南亚、港澳等传统市场;重点开发欧美市场,大力开发俄罗斯、东欧、中东、拉美和非洲等市场,培育新的出口区域。加快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由初加工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转变。加快中小企业从单纯的产品出口逐步开始探索资本、技术、管理的输出,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向利用国外资源转变。积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加强我省中小企业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力度,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收购、兼并、重组不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领域。
5、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竞争实力。一是制度创新。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引导中小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二是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逐步健全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制度,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转变为企业文化先进、战略目标明确、管理方法得当、运行状态良好的先进企业。三是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先进、适用、成熟技术的引进、开发、产业化,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机构,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带动风险资本和各类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6、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全面掌握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密切关注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多触角各种信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快速、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政策导向,推进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实现电子政务;构建全社会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信息手段,逐步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准确地向中小企业提供急需的人才、技术、市场、融资信息以及政策法律咨询,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举办信息化培训班;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水平,在企业内部实现商务信息的传输与共享,探索和尝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在中小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生产经营自动化、智能化和系统化。
7、大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做好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循环式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加强对有色金属、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机械制造、家用电器等行业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包装行业要大力压缩无实用性材料消耗。加强对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印染、皮革、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使全省中小企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减少,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格局。
四、政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央和省关于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乡镇企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战略高度认识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促进竞争、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解放思想,消除所有制“成分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正确认识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重视其他类型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的作用,正确处理好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坚持科技型与其他类型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强化服务意识,为各种所有制、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健全的法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环境,形成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政策宽松、措施得力的良好氛围。要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坚决取消和废止一切向企业的不合理收费,禁止向企业的各种摊派,加快改革与完善各项制度,实行政务公开,通过创新体制,形成预防“四乱”、治理和铲除“四乱”的长效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加强创业辅导,努力扩大就业
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合理安排必要的场地和设施,为创业者提供所需的信息、咨询服务,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减少创业初期的风险,简化创办企业开业登记手续,减免有关费用,降低开业条件,提高创办企业的成功率。通过创业活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吸纳社会就业能力,解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创业,吸引外国留学人员和归国华侨在国内创办中小企业,提供工商、财税、融资、劳动用工等方面的优惠条件。通过鼓励创办中小企业、建立创业辅导基地、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促进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
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专业化工业园区,鼓励有产业带动能力的企业入园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入园配套生产。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和规划,形成有特色、有规模、体系完整科学的产业集群。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产业集群、小城镇建设、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合力建设,统筹规划,共同发展;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努力优化资源配置,资源共享,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整合现有的各类工业园区,撤销或合并规模偏小,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发展缓慢的各类园区。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管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健康发展的目标,修订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改善园区软环境建设,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平台,提高企业的聚集度,充分发挥群体产业优势,加快特色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重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关系,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大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
(四)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充分重视并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要求,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完善科技项目风险投资机制,改善技术创新环境,推动技术创新工作。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组织社会科技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支持服务、共性技术开发、扩散和转移,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和技术不足的问题,提升其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通过组织和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企业的相关资源,建立公共试验室、检验检测中心、模具开发中心等,对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产品检测等开放式服务,提高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选择行业发展中带普遍性的、急需的共性技术难题,组织或委托社会技术开发机构进行联合开发并进行扩散和转移,对技术开发机构提供的非营利进行补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增强产品和技术开发能力;引导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合作。采取购买、资助、委托开发等方式,不断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等科技成果,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品换代、技术和设备更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五)争取财政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组织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争取省工业(高新技术)、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科技三项经费、农产品出口贴息资金、外贸发展基金以及国家和省“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等各种专项资金、基金的的支持,加大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用好国家和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争取建立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东西合作企业、出口创汇企业,对中小企业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城镇待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创业提供支持、资助和奖励。研究设立中小企业风险基金,提高中小企业在未来不可测事件中的防范能力。版权所有
(六)大力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发展资金
继续推进和健全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探索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途径。努力建立起以省、市、县政府政策性担保机构为龙头,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担保为两翼,多层次担保、联保、互保的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引导、推动市场化商业担保和企业(民间)互助担保机构扩展业务,增强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形式的担保服务项目,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担保;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资金资助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和自律制度;建立信用担保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分散与化解信用担保风险,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引导和鼓励金融部门改进金融服务,增加信贷投入;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创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集中授信、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贷款担保的“一条龙”服务,为信用良好的企业开辟融资绿色通道;指导、帮助企业做好主板上市、中小企业板上市和香港板上市的培育准备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等。
(七)建立统计信息系统,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积极协调统计部门,增加对中小企业相关经济指标的统计职能,建立中小企业信息统计指标体系。在全省乡镇企业统计信息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全省中小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加强对各项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动向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各项宏观政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农村;体育人口;均等化;外流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3-0043-0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解决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更要提高农村现代精神文明化的程度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和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体育人口(判定标准须满足三个条件: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是推动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认识新时期农村体育人口结构特征,找出我国目前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提升我国体育人口的持续增长意义深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安徽省17个地区农村居民男女2000人为问卷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搜集、参阅了国内外关于体育人口发展相关资料为本研究参考、分析和利用。
1.2.2 问卷调查法 按照问卷设计原则,针对研究的内容设计问卷。
1.2.3 访谈法 对体育人口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5软件对调查问卷上的各项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农村体育人口是衡量农村体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了解我国全民健身计划推广实施的窗口,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新农村建设将我国农村从分散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加强新农村体育建身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条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体育基本权益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国农村居民参与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保障。
2.1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安徽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
2.1.1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安徽省农村经济与人口发展基本状况 经济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规模亦不断扩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解决好体育人口与农村发展的相互协调,是推动新农村文明发展的有效途径。
由图1和图2可知:安徽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呈逐年增长趋势,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5元,但仍然落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水平,在建设工程建设方面,安徽省目前共创建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9个、社区体育俱乐部7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7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383个,可见安徽省在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情况下也对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经济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标志,通过城乡居民收入对比分析发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285元,二者的比值为2.99:1,也即农民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1/3,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对农村投入的不足,安徽省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人口大省,自2000年以来11年间其对农村投入仅占总投资比例的12.4%,且投资比重2010年更是下降为7.77%,可见,安徽省在农村经济建设投资比重太低,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拉大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2.1.2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安徽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基本状况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安徽省城镇化覆盖率为43.01%,为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安徽省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实现目标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安徽省政府坚持贯彻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和保障“民生工程”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1)对农民被占用耕地加大补偿力度;2)对农村农业税收开始实行减免并进行农业补贴制度,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3)加大教育投入,实行义务教育,减免义务教育学杂费用,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居民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4)加大农村居民医疗改革和保险制度,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5)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解决农村居民坐车难等一系列问题;6)在对农村体育建设方面,政府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截止2010年底,安徽省建有省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25所,省级体育传统学校115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0所,“十一五”期间,新建体育社团294个,全省县级以上体育社团达到983个,创建了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9个、社区体育俱乐部7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7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383个,省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000个、乡镇全民健身广场200个、“雪炭工程”9个、全民健身路径2123条。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和对农村居民的政策制定实施对于增进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提升新农村的文明化程度、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质、丰富农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以及构建和谐的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农村居民人口基数大,经济收入水平低,农村居民年轻劳动力外流现象比较严重,政府的有限投入在整体上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现实需要,根本上延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2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现状 分析安徽省近些年来体育人口数量正在稳步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较前几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伴随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人口的数量也急剧上升,本研究通过抽样测算出安徽省农村社会体育人口(农村体育人口包括农村社会体育人口和农村当然体育人口,当然体育人口亦即学校体育人口)的比例,即在安徽省17个地区对农村居民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4份,其中符合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为186份(表1),社会体育人口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为9.47%,高于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的农民体育人口的8.4%,通过安徽省统计信息服务网公布的数据(安徽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91.0万人,安徽省农村学校在校生人数为5755933人,安徽省2010年农村当然体育人口比例为:5755933人/33910000人*100%~16.97%;所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总比例为:9.47%+16.97%~26.44%。
体育事业的发展,基础在于经济,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体育是不能脱离经济而单独存在的,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由表1可知: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在前6名的分别是:马鞍山、芜湖、铜陵、合肥、黄山、宣城;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排在前6名的地区分别是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和黄山,排在后6名的地区是阜阳、宿州、亳州、淮北、六安和蚌埠;可见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排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成正比。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人口总数在安徽省各地区排在第2位,人均纯收入排在第4位,而农村体育人口排在第1位的主要原因为:合肥市始终把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建设作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农村周边各开发区城市化建设进入一个迅猛扩张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加大,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是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中心,更是全国通枢纽、国际旅游会展、商贸物流和金融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合肥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农村区域各项发展提供和创造了机会。由图2可知,虽然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农村实际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映射出我国农村居民整体收入基数水平较低,如果一个农民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试想一想,他们何来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体育锻炼?如果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余暇时间增多,他们也自然会积极参与健身锻炼,以提高个人生活质量。所以,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城市打工挣钱,贴补家用也就不足为奇,因此,个人经济状况不仅影响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体育消费,甚至影响到体育锻炼知识的获得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所以,安徽省农村社会体育人口比例较低也就不足为奇。
3、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3.1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特征2010年安徽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024.6万人,占50.83%;女性人口为2925.5万人,占49.1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39。由表2可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性别比为129.63,比安徽省城市103.39的总人口性别比相差26.24,基本反映出安徽省农村男性体育人口多于女性体育人口这一基本情况,说明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在性别上的不平衡。
有表2可知:农村体育的参与主体主要是青年农民,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市场经济强大动力推向了城市,其结果导致了农村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空巢家庭增多、流动人口增多,并且留在农村土地上的大都是老、少、弱、病、残,安徽省2010年,净流出到省外半年以上人数为911.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3%,占农村总人口的26.7%,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如此庞大的人口外流是造成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比例较少的关键原因,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再发展,减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从表2和图3可知:在年龄结构上,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主要集中在16~25岁年龄组,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呈急剧减小趋势,这和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分布不相符,说明了农村体育人口与城镇体育人口在年龄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且在调查中,成年人(20~59岁)超重与肥胖现象严重,在调查的1964人中达到超重与肥胖指数的比例为21.18%,成年人在工作中的体力活动大幅度减少,再加上摄入的能量提高,工作繁忙等因素,导致成年人的体育锻炼次数较少,身体素质下降,呈未老先衰趋势,而且,农村人口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体育健身意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认为“从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就没有必要再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充分说明农村居民对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认识模糊,认为“无病即身体健康”、“体育健身等于浪费时间和金钱”的思想依然广泛存在,而农村居民达到56岁以上基本不参加体育活动,说明农村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非常令人担忧忧,农村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比较模糊,导致体育健身的意识较差,这与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村经济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体育文化氛围和体育的宣传有一定的关系。
3.2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文化层次结构特征 安徽省常住人口中,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398.5万人,高中(含中专)的人口641.O万人,初中人口2261.9万人,小学人口1662.9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由表3可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的文化结构远远低于高水平结构(15%以上)的体育人口类型的标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体育人口比重达到了6.99%,稍高于全省大学及其以上总人口比例6.70%,这说明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老年大学的开展大大提升了我省人口的学历层次。从图4可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以高中(中专)和初中文化层次为主,文盲与半文盲所占比重较小,男性与女性学历教育层次相差不大,在受调查体育人口中,45岁以上年龄体育人口知识结构多以初中及其以下学历为主,45岁以下年龄体育人口知识结构多以初中及其以上学历为主,这主要和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教育停滞不前、10年内乱阻滞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国对知识的不重视,到了七十年代后期,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时期,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教育各项政策法规的出台,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大大缩减了文盲与半文盲的比率。
3.3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社会阶层结构特征 体育人口的职业结构是指不同职业中体育人口构成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职业阶层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状况,根据陆学艺(2002)的农村社会阶层分层结构理论,农民分化为八个社会阶层(表4)。
根据比例从高到低,不同职业农民中体育人口的排序分别为:私有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个体户、雇工、农业劳动者、农民工。私有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个体户中体育人口比例均高于安徽省农村社会体育人口比例,体力劳动强度较高的3个阶层: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体育参与程度明显比以脑力劳动为主3个阶层:私营企业主、农村知识分子、乡镇企业管理者的体育体育参与程度要低,因此,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集中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智力型职业人群,而非体力劳动为主的体力型职业人群。
4、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体育参与状况分析
4.1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体育活动场所、运动项目分析 我国各地的农村体育工作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公共财政、各地区的地方财政、民间资金的投人,“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增加,但由于农村地处偏僻地区,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相对比较分散,一般活动场所都在自家庭院、住宅区空地、新农村社区以及村委会或乡(镇)上的中、小学球场进行,从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法看,散步和慢跑是农村居民首先的活动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散步、慢跑运动在体育人动项目选择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余依次为羽毛球、乒乓球、篮排足球、健身器械(新农村社区)、气功太极、舞蹈;男性体育人口在35岁以下组中对篮排足球的选择要靠前,女性体育人口则对羽毛球的选择比较青睐,这反映出农村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往往更重视有氧锻炼,对力量和柔韧度的锻炼相对不够重视,主要原因是43.89%的农村居民认为除了散步、慢跑其他锻炼身体的手段不会,没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无法参加其他项目的运动,安徽省现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9373名,省辖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1个,“十一五”期间,新建体育社团294个,全省县级以上体育社团983个,政府各部门应充分利用相关公共资源,建立体现社会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安排专门的体育社会指导员定期在新农村社区对居民进行科学的指导,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繁荣发展。
4.2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分析 闲暇时间的多少以及利用方式是评价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通过安徽省农村居民的闲暇时间支配方式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平时余暇时间在家看电视的比例最大,占49.23%,打牌、下棋和打麻将的比例也占到了34.22%,而体育活动的比例只占12.02%,可见,安徽省农村居民用于发展提高自身素质的时间太少,而用于消遣娱乐的时间过多,这主要是由于平时的劳动强度较大、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较少、缺乏专门的组织指导造成的。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薄弱,群众体育工作机构不健全、投入不足,人员缺乏是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农村由于存在设施落后,农村体育干部少,专门人才缺乏,组织领导体制不健全,居住分散以及时间难以协调统一等困难,如果缺乏组织,体育活动将很难开展,因此农村体育组织机构建设非常重要。安徽省贫困地区,几乎没有组织过农村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在乡(镇)一级的机构里,没有专门负责体育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所以农村的各种体育竞赛长年得不到开展也就不足为奇。
5、发展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人口对策
5.1 加大政府投入、转变农民健身观念。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5.1.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条件
农民体育建身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条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体育基本权益的重要措施,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体育建设工程的投入力度,实施政策倾斜,并广泛发动社会、企业、个人参与支持农村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建设,各乡镇(区)要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文明村镇评比范畴。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各地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建立资金使用监督审计制度,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组织实施作用,推动和激发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区、镇、村各司其职,齐抓共建。
5.1.2 转变农村居民的健身观念,提高体育锻炼意识 我国农村居民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体育健身意识较低,认为“从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就没有必要再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认为无病即身体健康”、“体育健身等于浪费时间和金钱”的思想依然广泛存在,地方政府应务实安排专业人员组织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或竞赛活动,宣传体育科学知识、传授体育基本技能、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和引导群众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认知高度,引导农村居民正确认识体育运动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以及体育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引导农村居民主动、积极的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上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5.2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参与体育锻炼能力,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5.2.1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少体育参与主体外流
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经济生活的压力使得大量青壮年农民外流,使得农村体育参与主体力量相对薄弱。广大农民工不但是农村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农村体育人口发展的主体力量,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缩小城乡差距:1)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2)制定优惠政策,由面向全社会向中低层收入群体转移,实现共同富裕;3)工作重心由广大城市向广大农村转移,促使城乡协调发展,从而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地方政府可以依据相关政策,对农村居民发放创业基金和贷款,鼓励有思想、有头脑、有能力的农村居民在当地创业,吸收当地劳动力参与发展和建设,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减少农民工外流。
5.2.2 培养留守人口为体育参与主力军,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依靠工业化和城镇化,更多更快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和方向。大量青壮年农村居民外流,使得农村体育主力存在着暂时的缺失现象,因此,在农村主力外出务工时,培养新的农村体育主力是发展农村体育的当务之急。在农村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中选择并培养新的农村体育主力,让他们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组织方式以及体育理念,使他们具备农村体育发展的主人翁精神,然后带动其他的留守群众,积极主动地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弥补农村家庭文化和心理环境的变化而给农村留守的弱势群体带来精神和心理慰藉,对促进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意义深远。
5.2.3 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参与体育锻炼能力 虽然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我国农村居民整体收入基数水平较低,影响了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能力,甚至影响到体育锻炼知识的获得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所以,国家应通过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支持力度,针对我国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从减轻税费和改革财税体制两方面着手,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实行政策支持,通过科技创新,送科技下乡活动,增强农民和农业自生能力,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体育消费意识,提升体育锻炼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提供保障。
5.3 加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统筹发展。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5.3.1 完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农村服务水平
健全农村体育组织机构,提高农村体育服务和管理水平,充分考虑如何提高服务才对农村居民最有利,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农村体育教师、体育积极分子和农村体育人口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成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根本保证,创新农村体育服务方式,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能更广泛地参与农村体育事务管理,从而带动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完善农村体育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
5.3.2 改革推进机制,协调统筹发展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落到实处,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以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在健身场地、体育组织、骨干队伍、体育活动等方面实行共建共享,大力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形成农村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体育与文化、教育、科技等统筹发展和综合利用。
5.4 加强监督监管、建立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
5.4.1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评价体系
笔者认为,当前民营企业员工这种心态的转变,根本原因在于其传统的伦理道德理念发生转移,而人们这种传统伦理道德理念的转移又源于社会和企业对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不重视,人们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机会几乎没有(见图一)。当然,社会环境新变化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拜金主义的兴起。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传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已经在逐步发生异化。就业于民营企业的员工就很难做到与企业共生死,共命运。
伦理道德教育机会技能教育机会
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
图一:人性教育与技能教育机会变化趋势
上图表明,从幼儿园到大学,人性教育机会不断减少,而人的技能教育机会不断增加,人们大学毕业后,人性教育机会极少。本质上,人们的人性教育经过了这样长的时期,在工作中就应该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对待所从事的工作,相反,当前许多人在民营企业并没有继承曾经受过的正确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而是陷入了狭隘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思潮中。
此外,笔者认为,当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略并没有涉及员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引导,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作用方向都是员工的使用价值,即如何把人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极至,至于人的内在价值根本就没有采取措施来启发和激励。虽然美其名曰人本管理,实际上,这些人本管理都是人才使用方式的改变,完全是形式管理。这种不触及人的内在本质的管理,其作用和影响是短暂的,其劳动力边际效益是递减
图二:人本管理效益曲线与人性管理效益曲线
二、当前民营企业员工的心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工商管理类人才和其他各专业型人才层出不穷,此外,我国许多民营企业自身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培育人才,完全有理由相信,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都有可能找到。但是,事实上,许多人在选择单位时,并不是将民营企业作为首选,即使一些人选择了民营企业,也难于在民营企业长期下去。人们就业于民营企业中,做不到以企业为家(虽然许多民营企业都在倡导以企业为家的理念,但事实上不可能实现),而是以自身利益为重,价值观上根本就不存在“企中有我,我中有企”,也不去体会“企荣我荣,企衰我耻”,人们在民营企业的短期化行为非常明显。民营企业发展得好的时候,人们乐于呆下去,但当民营企业碰上前进中的问题时,想留在民营企业共患难的员工能有几许?据调查,民营企业近几年的人才流失率达30%以上,一些医药生产企业人才流失率竟达70%,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人才以及科技人员,在公司的工作年龄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其中,最短的仅为50天,最长的也不过5年。人才流失问题在民营企业中比较严重。针对这些现象,许多民营企业主也采取了较多的改革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不断改善人才管理方略,如员工持股制度、薪酬激励制度、工艺流程再造、岗位责任制、工作环境设计、组织结优化、团队协作激励,等等。但是,收效甚微,许多民营企业还是叫喊着人才难求、人才难留。对此,众多理论工作者和民营企业主都感到迷惑。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是理论研究的滞后性问题,还是民营企业应用实践操作性问题呢?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三、人性管理应引入到民营企业管理中
人性管理的基本涵义是对人性特质的再培育、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人性的积极作用,剔除人性的消极作用,就是应用人性哲学思想教育员工学会做人,做一个积极的人。
那么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人内在拥有的本质特性,既有积极方面的特质(积极人性),也有消极方面的特质(消极人性)。笔者总结起来,积极方面的特质主要包括快乐、忠诚、主动、独立思考、勇敢、行善和需要帮助等七个方面。消极方面的特质主要包括郁闷、叛逆、惰性、借口、软弱、猜疑和封闭等七个方面。虽然人性的内容远不至于此,还可以总结许多条,但是,人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人性管理哲学思想就是要研究上述人性的不同特质,并能恰如其分地启发人性的积极方面的特质,消除人性的消极方面的特质。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让员工快乐地工作,让员工对民营企业百般地忠诚,让员工在接任务后能独立思考,让员工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让员工培养乐于助人和行善习惯,让员工相互帮助。同时,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消除员工的郁闷心情,消除惰性,放弃叛逆心态,打消员工找借口的任何机会,帮助员工从软弱中坚强起来,消除员工的任何猜疑,激发员工的热情使其走出封闭的怪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是要教会员如何去开展工作,如何去完成任务并取得效益。如果这样来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没有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任何一位经理或老总,如果是这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根本无法有效管理企业人力资源,毕竟精力是有限的。实际上,员工要做什么,岗位说明书都有记载。员工接到任务如何去完成并取得成果,经理或老总不需要交代,那是员工自己的事。员工能选择你的民营企业,并选择一种岗位,其实他已经知道该种岗位的基本要求,否则他不会接受这个岗位,他是有备而来的。但是,有些员工为什么接受这个岗位工作之后,热情不高,效率不高,做事拖拖拉拉,有责任不敢承担,有任务不敢接,即使交代他如何去做,他还是不愿做,做了但还是做不好,等等。其实,问题不在于他的能力,而是人性的消极特质在起作用。相反,有些员工能力虽然平平,但是如果上级交代一项任务,哪怕该项任务已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还是能够独自完成这项任务,而不需要上级的任何交代,这是人性的积极特质在起作用。因此,经理和老总在人本管理上并不是要教会员工如何去开展工作,交代任务如何去完成,而是应重视人性的正确引导,这才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要求。如果民营企业管理者能从人性哲学思考人力资源管理,必然会取得这样的效果:有能力的员工能高效地完成任务,能力平平的员工也能准确地完成任务并取得满意的结果,而且,所有员工在民营企业工作并不是为了任务而工作,而是在民营企业中实现做人的价值。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民营企业管理者还用担心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成效吗?
而且,人性管理的劳动力边际效益呈递增现象(又见图二)。因为,人性管理在于激发人的传统伦理道德,如果员工都是具有积极人性特质,再多的员工在企业也不会嫌多,这样的员工相互之间会有更多协作且协用关系会更好。
四、我国企业的人性管理研究需要加强
国内外关于人性管理的研究观点概括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本文之意,即从伦理道德和忠诚等人性特征去研究,但这种研究成果主要出自外国学者,国内学者对此研究不多,如(美)斯蒂芬·伦丁著的《FISH》,(美)阿尔伯特·哈伯德著的《AMessageToGarcia》,(美)费拉尔·凯普著的《NoExcuse》,(美)大卫·恩里克著的《西点军校》,(美)理查德·T·德·乔治著的《经济伦理学》,陈惠雄著的《快乐原则——人类经济行为的分析》,陈德述著的“论荀子‘性伪合而治’的人性管理模式”,刘唐宇著的“中西人性论与人性管理的比较研究”。另一种就是当前研究比较多的人本管理思想,认为人性管理就是人本管理,然而,从触及人性管理这个主题的众多国外学者和极少数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分析,人性管理和人本管理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从经济角度分析,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劳动力边际效益是递减的,而人性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劳动力边际效益是递增的。当前的人本管理根本就不是人性管理,因为其没有触及人的本性特征,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的使用方式,是一种形式管理,而人性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本性,主要研究如何再培育、再激发人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启发人的自觉行动。持第二种观点的相关研究成果如,王姣著的“人性管理与制度运作”,陈官章著的“高校人性管理的几点思考”,李茜著的“论现代民营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管理”,杨慧著的“以‘人性管理’搞好图书馆工作”,范莉莉著的“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本管理”,祖明著的“人本管理的制度设计与对策研究”,肖和伟著的“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张今声著的“论人本管理”,郑伟著的“论人本管理是依靠职工办民营企业的核心”,等等。
这种研究现状表明,企业的人性管理研究在我国还处在探索过程。随着我国企业民营化的发展,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当前的伦理道德异化趋势,未来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必然会更加严重。
五、民营企业加强人性管理的几点思路
对某一个民营企业来说,加强民营企业员工的人性管理,可能效果难于在短期内发挥,因为,人们的人性教育并不仅是民营企业的责任,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整个社会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变化已经影响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如是社会各界不重视人们的人性教育,一个民营企业要想在本民营企业中通过对员工的人性管理就能取得明显效果,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社会各界应加强人的道德教育,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完全可以推论,哪一个民营企业先进行了人性管理,该民营企业在人才问题上就会少一些矛盾,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人是民营企业的核心,是民营企业最革命的因素。民营企业的人性管理就是要培育、激发员工的积极人性,使员工自觉接受“企中有我,我中有企”、“企荣我荣,企衰我耻”的民营企业文化和民营企业精神。笔者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人性管理,民营企业业主应以心待人,以诚待人,将不同素质不同层次的员工的不同思想统一到民营企业所设定的人性文化之中,那么,我国民营企业必将赢得新的机遇,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加强人性的目标在于让员工快乐地工作,教会员工如何忠诚,教会员工如何微笑生活,鼓励员工主动行善,培养员工独立思考,鼓励员工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倡导员工相互帮助。虽然只有这几句话,但是,要实现这样的人性哲学的提升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民营企业管理者精心而长期的设计,需要民营企业管理者付出许多努力创造环境和机会,也需要员工积极配合。而且,这种人性哲学的提升,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面面俱到,其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
1、在活动中培养。民营企业应计划一些群体性活动,让所有的员工都参与。
员工在活动中会潜移默化地领悟人性的积极特质。如拔河、与其他单位的比赛活动、到成功民营企业中参观、设计一些边工作又能边取乐的项目、举办一些管理方面的游戏活动让员工参与、集体旅游、共同设计办公环境,等等。通过各种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民营企业急需的人性特质。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目的是既让员工主动参与,改善心情,同时又能使员工有所体会和感悟。
2、在会议中熏陶。会议的形式也要多样,集体会议、小组会议、管理名著
读书会议、管理专家的宣讲会议等都可以。会议形式不管怎样,关键的是要对员工积极人性特质进行熏陶,而且,会议气氛一定要搞好,既要传达会议精神,又要鼓励员工提意见、发表看法和轻松愉快,因为,会议精神只有在轻松愉快中才能被消化吸收。
3、在工作中随时随地教育。一是民营企业管理者发现员工有某方面的过错
时能及时时行教育,这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鼓励员工互帮教育,即当某员工有过失时,其他员工能主动教育该员工。只要管理者和大多数员工对有过失的员工进行随时随地的教育,时间久了也就成为习惯,员工的行为就总会朝着民营企业既定的目标,员工就会少犯错误,员工之间也就会建立互信、互帮、互让的良好氛围,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就会得到加强。
4、在民营企业文化上倡导。培养员工的积极人性,实则是培育一种积极向上的民营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是建立在人性哲学基础上的,不是我们常说的形式上的民营企业精神,而是一种充满积极人性的民营企业精神。形式上的民营企业精神是表面上的东西,只要民营企业培养员工具备人性的积极特质,那么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民营企业精神就是实质意义上的民营企业精神,其影响力就是持续的、长久的,其凝聚力就是不可战胜的。因此,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就应把这种积极的人性特质培育、激发作为建设和设计的重点,从人的本质特性上提炼民营企业精神。
5、在客户中渲染。这要求管理者和员工都能以积极的人性特质处理各项业
务。接待客户时,要把客户作为我们家的客人一样对待,这样就能向客户中渲染民营企业精神,并感化客户的心灵,让客户感觉到我们的民营企业不是在做业务,而是在享受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家的生活方式。要让客户感觉到每个员工对待民营企业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家庭一样认真负责。民营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如果能这样,那么客户必然会喜欢这样温馨的“家”,必然会常到这个家来做客,那么民营企业的业务就会越做越多。
6、在困难中鼓励。当员工处在人性的消极一面时,民营企业管理者和其他
员工要主动帮助,像兄弟姐妹一样为其摆脱阴影,走出人性的消极领域,重塑人性的积极特质。人性的教育基础人人都有,只要及时相劝和帮助,身处人性消极一面的员工就会很快实现转变,融入民营企业大家庭中,与兄弟姐妹并肩作战。
7、在制度上激励。人性的培育、激发在一定意义上是难于用金钱实现的。
例如,员工的一个微笑值多少钱,员工之间的相互帮助值多少钱,谁能进行量化,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但是,如果在制度上适当地引导也不为是一种权宜之计,关键是制度的内容设计上要能够体现这种民营企业精神。例如,可设计一些部门和气奖、客户关系奖、员工协作奖、主动工作奖,等等。只要认真去体会,这种制度还是可以设计出来,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民营企业员工应积极主动调整好自己的人性观和世界观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应加强员工的人性管理,从员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着手,逐步转变员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员工真实做到以民营企业为家,真实理解“企荣我荣,企衰我耻”的价值理念。此外,民营企业员工也应深切了解到这些现实,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理想的工作实在难求,称心的工作终究难找,任何工作,任何事业都是要有人做,不需付出较少劳动就有较多报酬的理想的工作,实在少有。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事在人为。既然,我们选择理想的工作难度大,为什么不爱惜现有工作,关键是我们选择正确的工作态度。虽然现有的工作并不理想,但是,在工作态度上,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快乐,为什么不选择对民营企业忠诚,为什么在问题面前不选择独立思考,为什么在困难面前不选择勇敢面对,为什么在生活中不选择行善,为什么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不选择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事实上,所有这些才是生活的真谛,工作的本义。没有人会喜欢郁闷,没有人持叛逆为嗜好,没有人天生就拥有惰性,没有人喜欢在问题面前乐于找借口,没有人喜欢软弱性格,没有人天生就爱猜疑,没有人喜欢在封闭世界苟且偷生,这些也是生活的真谛,工作的本义。当我们选择了某项工作时,哪怕这个工作不尽人意,我们应该选择好自己的工作态度,毕竟生命是短暂的,称心如意的工作极少。因此,民营企业员工应端正态度和思想,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积极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伦丁等:《FISH》中信出版社。2002年10月
2、(美)阿尔伯特·哈伯德:《AMessageToGarcia》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9月
3、(美)费拉尔·凯普:《NoExcuse》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
4、(美)大卫·恩里克:《西点军校》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3年1月
5、众行管理资讯研发中心:《管理培训游戏全案》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4月
6、刘敬鲁:《经济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7、(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8、陈惠雄:《快乐原则——人类经济行为的分析》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
9、陈德述:“论荀子‘性伪合而治’的人性管理模式”
《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2期
10、刘唐宇:“中西人性论与人性管理的比较研究”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2001年第4期
11、王姣:“人性管理与制度运作”《中国乡镇企业》2001年第8期
12、陈官章:“高校人性管理的几点思考”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科)2002年第1期
13、李茜:“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管理”《平原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4、杨慧:“以‘人性管理’搞好图书馆工作”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年第2期
15、范莉莉:“浅析我国企业的人本管理”《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第4期
16、祖明:“人本管理的制度设计与对策研究”《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17、肖和伟:“人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第10期
18、张今声:“论人本管理”《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9、郑伟:“论人本管理是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核心”
《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7期
20、黄勇主编:《孙子兵法》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教育;重要性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和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的需要,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显得愈加迫切和重要。但是,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仍然未重视将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教学之中,致使学生进入企业就业后存在诸多问题。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文件明确地指出了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深厚的职业素养,要二者兼备。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应该提到重要的教学日程。如何选定企业文化教育内容、采取何种方法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如何将企业文化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有机融合起来,是职业教育必须重视,也是势在必行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教育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但却存在以下种种不良现象:有些毕业生嫌企业一线工作累,工作时消极应对,甚至迟到早退;有些毕业生刚进企业嫌工资低,频繁跳槽;有些毕业生工作时我行我素,缺乏与同事沟通合作的能力等。凡此种种,都说明这些学生职业道德较差,缺乏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遵纪守法意识。就本质而言,都反映了在校期间企业文化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不足。从当前情况看,有些职业院校对企业文化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重视,也对在校期间的学生开展了企业文化教育活动。综合起来,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文化教育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一是在学生入学后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 嵌入企业文化教育的内容;二是开设相关的企业文化选修课;三是请企业有关方面领导和技术骨干到学校通过讲座形式介绍企业文化;四是学生通过工学交替或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企业文化。
以上几种企业文化教育形式,对学生了解企业、熟悉企业文化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几种形式有些耽于理论知识的介绍,有些只是对企业文化表象的解读,有些只能使学生对企业文化形成局部感悟,都存在各种不同的局限性。职业素养需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文化氛围来陶冶,因此,在高职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有机地把企业文化教育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融合起来,使学生在校期间始终把专业知识学习与企业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之达到水融的状态,从而使他们在毕业时对企业文化就能有全面地了解,具备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职业院校还需要从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高度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把企业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入教学全过程。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与教育内容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企业文化的热潮。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企业文化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精神,二是价值观念,三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和企业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把企业员工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要素的总和。
一般研究认为,企业文化具有自己特有的功能:即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融合功能、辐射功能。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作用非常大。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和企业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他们根据研究数据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重视各级管理人员领导艺术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职业院校对学生培养的目的出发,企业文化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企业文化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企业成员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要素灌输给学生,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学生就业及适应企业、融入企业做好充分准备。所以,选择企业文化教育内容主要应该注重以下方面:
1、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绩效的指导思想,指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目标、生产条件、生产技术水平所制定的经营与管理企业的一种基本设想与科技优势、发展方向、共同信念。这种指导思想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运作方式和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2、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提倡的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员工在生产、生活各方面所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企业精神体现出企业内在的一种品质和追求。对学生进行企业精神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企业对员工的思想、道德、品行等方面的要求,使他们在校期间能自觉加强关于职业素养方面的修养。
3、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指企业对自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定位和员工对自身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所起作用、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准则的观点。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教育,能够增进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4、行为准则。行为准则是企业规定的员工必须遵循和服从的约束条件,主要指企业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与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行为准则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行为约束能力和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意识。
5、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指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循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是非观念和对假恶丑的辨析能力,以利于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能够敬畏生命、关爱他人、崇尚真善美,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合格公民和职业人。
6、企业荣誉感。企业荣誉感是指员工对企业名誉的爱护和为企业创造荣誉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企业荣誉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强化学生在校刻苦学习专业技术,以后为企业改革发展建功立业的责任意识。
通过以上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增加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自觉增进职业素养。另外,引导和教育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强化专业化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以最前沿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学生,为学生毕业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企业文化教育的策略
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向度、多种方式进行。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和建立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出发,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职业教育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趋势,可以采取“三三三”教育策略,即通过三条途径、运用三种方法、形成三种模式。
1、通过三条途径。第一,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是职业院校根据所设专业,从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出发,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骨干与专业教师共同组建的教学指导机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全面参与专业建设,负责制定教学大纲、教材编选、设计人才培养标准、开展企业文化教育、组织指导学生实习等。其目的是通过专家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正确及时地了解企业、熟悉企业、感知企业文化,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以更好地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除开展常规教学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还可以联谊会、教产合作研讨会、共育人才恳谈会、就业洽谈会等形式组织校企之间的研究和交流活动。
第二,开设企业文化教育课程。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企业文化应该成为学生培养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很有必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作为课程的企业文化教育要从企业文化中筛选出主要的内容,组织成为一定的知识体系,编写出企业文化教育教材,可以开设文化基础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系统的企业文化知识教育,对企业文化有比较系统的把握。囿于教学时数的限制,也可以将企业文化教育渗透到相关课程中开展教育,以使职业院校将企业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积极组织策划具有职业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如在学院营造一种企业文化氛围,举办企业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建立企业协会,以企业文化准则和企业精神来规范其活动内容。
通过以上校内的企业文化教育形式,可以使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得到充分融合,还能帮助学生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对企业文化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知。
2、运用三种方法。第一,创设企业环境,开展模拟实践。职业院校可以利用现有条件模拟企业环境,以老师为管理者,学生为员工,创设企业环境,并自行提炼企业文化,不断总结,建立起系统的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乃至精神文化,并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真实的认知,产生自省与自我成长的动力。这些方式有:开展有关的模拟大赛,例如,网络营销大赛、物流技能能大赛、导游大赛等,将具体的工作过程置入活动中来。学校还可以创建模拟公司,例如,速运公司、物流公司、旅游公司、翻译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公司组建、模拟制定出各自公司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进行贯彻落实,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一个企业人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第二,请进企管人员,宣讲企业文化。高职院校可以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开展系列讲座,或邀请社会精英或专业人士走进校园,提供实践知识,宣传企业文化。通过成功的企业家与青年学子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和探讨,让大学生切身感受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和企业家的精神魅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努力学习,提高个人修养,更好发展自我。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高管担任学校兼职教授,每周轮流为学生上课,通过学习,让学生在直接感受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企业文化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第三,开展工学交替,送进企业培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及参观考察等方式将学生送进企业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育人才的一种途径,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企业文化素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工学交替指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了一个阶段的知识理论和学校的技能实训后,安排学生到企业参与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企业生产和企业文化,使学生获得企业工作岗位的认知和初步操作技术,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另外,还可以采用顶岗实习教学模式。顶岗实习是学生完成在校的全部学习任务后到企业开展毕业实习的教学活动。在顶岗实习中,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位的学生都有各自明确的任务,要恪守企业的工作规范,遵循企业规章制度,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充分感受和践行企业文化。这样能促使学生感受到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服务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能创造出更好的业绩。
3、形成三种模式。第一,引进企业开设车间或工作室。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化,职业学院可以引进企业与院校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建设生产车间或工作室,职业院校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科技攻关项目,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共赢。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生产车间或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活动,真实地感受和体验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样毕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工作的需要。
第二,实行学徒制。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师傅和徒弟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实行学徒制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具有特殊的功效。通过学徒制,学生可以从企业技术骨干的身上直接感受到企业人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师傅也可以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克服行为缺陷、提高企业文化认知水平,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推行,还能有效整合利用地方的优势资源,总之,是一举多得。
第三,成立教育集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新形势下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合作就业,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职教发展新途径和新模式。企业与高职院校融为一体,这样,学生的身份既是学生,又是未来员工。从入学到毕业全程随时都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处处都要受企业文化的制约,这对学生提高职业素养、树立职业意识、明确培养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学生感知、体验、践行企业文化的最佳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怡.高职教育呼唤企业文化教育[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取向;跨专业模拟经营
一、引言
2013年6月,教育部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专题(独立学院创新与发展)培训班》,鲁昕副部长就应用技术院校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用技术大学强调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职业教育为目标[1],以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为宗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而要发展好职业教育,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升就业竞争力,就必须根据新的形势不断进行探索与改革,搞好实践教学。本文首先通过独立学院的调研,对其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独立学院经管类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顺应国家建设应用技术院校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理念,结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缓解经管类实践环节经费紧张的问题,提出了跨专业企业行为模拟综合仿真实训即把企业搬进校园-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在校内打破自然班教学的组织模式,以ERP协会作为主要载体,实现实践教学、学科竞赛和综合岗前培训为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特色,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开展概况
目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开展的实训教学有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为了厘清实践教学目前的开展情况,我们对30个独立学院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1)经管类相关专业实践课程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各类实习教学(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等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OA办公软件的运用、员工招聘甄选录用实训、员工培训和开发课程实训、绩效管理实务、薪酬管理实务、5S管理实务、物流管理、质量管理、战略管理等课程设计;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创业策划设计、企业沙盘模拟经营、企业模拟招聘等实验实训;
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整合营销传播、广告学、渠道管理、CIS等课程设计;市场调查、企业沙盘模拟经营、案例分析、营销沙盘等实验实训;
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整合营销传播、网络营销概论等课程设计;网络营销型网站建设、市场调查、SEO和网站优化、数据化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网络整合营销等实验实训;
会计学专业:会计学原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等课程设计;审计、会计专业综合等实验实训;
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统计学、财产保险、银行信贷等课程设计;证券模拟、人身保险模拟、银行模拟、金融综合、期货与期权等实验实训;银行柜台实习、贵金属模拟交易实习等实验实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模拟参展、电子商务、报关软件、报检软件、制单软件、进出口贸易、国际商务谈判等实验实训。
(2)经管类相关实验室
目前经管类专业在注重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加大了实践教学实训平台建设。经管类专业校内实践平台主要有工商管理专业的企业经营ERP沙盘模拟实验室、金融专业的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会计专业的财务软件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贸易电子交易平台、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网络营销实战工作室等[3]。
(3)实训内容、方式
实训主要以某门课程为依托,基本是理论课程的延续,缺乏与现实真实企业实务对接,并且以单专业实训为主,实训方式基本是老师开完动员大会后,然后学生根据设计指导书或实验大纲在寝室、教室或实验室完成,实训时间安排在1-3周,最后提交一份实习报告作为最后的实训成果。学校能提供的实训软件也基本上是单专业的实训软件,有些甚至没有软件设施作为实践的支持,学生只能进行手工实训,按照老师的设计指导书或实验大纲按部就班进行。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是1-2名指导老师进行辅导,教师在实训过程中,没有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各司其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没有达到专业知识的优势互补。
(4)实训考核评价
实训考核主要考查成员在实训中出勤情况、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实习日记的完成等。这些侧重的是个人完成情况考核,而往往一个实训需要是团队合作完成的,因此在团队业绩考核如团队意识、经营决策、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考核不容忽视。
三、现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4]
乘着实践教学改革之东风,各独立学院也相继建立了一系列实验室,进行了相关专业课程实训。经过调研发现,他们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以各自专业为依托,独立建设、分散实施等一系列问题,以致于学生普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中相关工作的认知及能力,也很难理解和社会供应链中其他组织、个人的协同关系。
(1)经管类专业重视实践教学不够
经管类专业虽然都开设了许多实践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主要侧重于专业课程的设计,而这些课程设计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师的指导按部就班获得相应的学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性和主动性。从实践课程学分占总课程学分的比例来看,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普遍偏低,这说明了经管类专业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仍需加强,以便突出专业培养特色。
(2)教学资源不充分
独立学院的教学资金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学生的学杂费,没有国家财政资助,并且经管类专业在综合性大学里一般也不是重点特色专业,因此学校对于这方面专业实践教学投入上比较少。一般经管类实践教学的投入就是购买几个专业软件或安排学生们参观、观摩、竞赛等活动方面的开支。
(3)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
很多的实验课主要以简单的专业实习实训为主,没有将专业涉及的上下游岗位与岗位群串联起来,学生的学习没有形成全方位、系统性、立体化的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也缺乏对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对应的,很多学校实验室建设也缺乏管理类相关专业实训的整体性设计,没有全面、完整、有层次地考虑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各构成因素;实践资料处于彼此孤立、分割的状态,没有把整个实验室资源进行有效集约配置;实训形式单一,很多脱离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职业环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总而言之,这种实验实训的效果非常差,是脱离真实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目标的。
在实训过程中能提供给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创新的机会比较少,这与独立学院学生活跃的性格相悖。因为实训的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与其说是实训,还不如说实训是执行任务。独立学院现有的实训目的主要在于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包括团队意识、创新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这样单一的实训内容与方式使得不能很好与行业及领域整合在一起,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社会亟需的人才。
(4)师资队伍不够健全
首先独立学院中师资队伍储备不足,没有形成专职的实训师资队伍。师资主要依托于母体学校,而他们本身也身兼数门课程,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这也势必会影响到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另外花高额的费用聘请外校在编老师也成为学院一大负担。其次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性,老师上课的教程、方式和方法也都基本一样,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再者学院在师资管理上没有一个很好的手段和人才管理的程序,独立学院无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上都与其他院校存在着差距,所以更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师资管理程序,形成系统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招人,用人,育人,养才,留才”的管理程序。
(5)教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基本上以完成学分为目标,学生与老师交流少,课堂上的效果没有衡量标准。学校里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实训指导中心,不能有效对实践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应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因此,校内许多实践课也只是敷衍了事,没有让学生真正从这些实践课中学到知识。
(6)经管类实践平台不够综合,规范[3][5]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经管类实践平台主要有校内实践平台和校外实践平台两种。
校内经管类实验室的教学由于受现金的约束,使得实践资源比较匮乏。虽说资源缺乏,但是大部分的学院还没有将这些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最突出地表现在以各自专业为依托,独立建设、分散实施。实训资源分散,这在内容上缺乏复合性、整体上缺乏系统性,未能发挥整体效益。实验教室主要考虑的是各个专业独立的需求,各个专业的资源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而未把实验室的资源进行整合配置。
而校外实践平台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经管专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企业不会热情地接纳学生进行实习,比如企业工作性质,商业秘密等于原因。即使接纳了,也不能让他们接触到核心内容,而且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接纳太多学生去实习。这样就没有真实起到让学生在真实岗位上去实习锻炼,因此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形同虚设,不够规范,只是签订合作协议而已。
(7)经管类实践形式不够开放
经管类专业的各学科是相互交叉的,而目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与专业之间没有融会贯通及系统化,而是相互独立分散的。经管类各个专业的实践教学都是以自然班进行教学,而事实有些综合性的课程如创业策划设计、ERP沙盘模拟实训等实训课程,如果打破原有专业壁垒,让多个专业糅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效果会更佳,同学们对整体知识可以有宏观上的认识,不同专业在一起也可以取长补短,同时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学资源。
四、独立学院经管类实践教学改革取向
近年来,许多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提出了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教育部2012年6月颁布的《国家教育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教育部联合宣传部、财政部等部委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精神要求,以及2014年6月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应强化实践育人机制,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此,本文对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教学理念需要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是必要和紧迫的,改革取向跨专业企业行为模拟综合仿真,即把企业搬进校园-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该实践教学模式以综合实验教学、校内仿真实习、校内创新创业实践为主要着力点,基于企业真实岗位要求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特点的大学生开展分层次、多元化的创业、就业教育。实现将企业特定工作岗位的课程与教学体系结合;将ERP沙盘实训课程教学与ERP协会组织有效结合;将学生实验教学、学科竞赛、科研及社会服务有效结合等,以此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一) 当前经管类专业实训平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6]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心下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向企业,走向基层,走向社会经济工作的第一线,也就是说,应用型人才在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为顺应这一变化,各高校逐步向着更加注重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 人才培养的目标也由过去的知识型向着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三创”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转变,由此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平台改革迫在眉睫。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加剧,现代企业视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因此,现代企业在选人上倾向于管理操作能力、分析策划能力、应变创新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能够不仅胜任本专业所对应岗位与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还需要具备从事与本专业相近、相关专业所对应岗位与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7]。由此,各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训实验类课程开设及实验室建设就需要进行突破: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挖掘课程开设的深度,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展课程训练内容的宽度。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和社会的要求的人才。
(二)经管类专业实训平台改革取向――跨专业企业行为模拟仿真[8][9]10]
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理论与案例教学模式的颠覆,建立了“学生主体性,教师指导性”互动式的体验式教学意识。它主要把“市场引入校园,企业搬进课堂”, 把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场景完全平移到课堂上,建立起了逼真的、生动的、可模拟现实企业经营管理的应用平台,是对企业整体运营的逼真模拟,包括仿真企业环境、模拟职能岗位、仿真企业流程。主要采用“角色扮演+经营分析+咨询顾问”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探究式、竞争性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形成学生、老师、学校、企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模式,就是要让学生既是模拟市场环境的创设者,又是模拟企业的行为人,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1、坚持四个结合
(1)坚持了知识、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不仅贯穿于教学内容中,也贯穿于实验文化环境建设和课外活动中,还贯穿于教师的指导、点评中,学生也得到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
(2)坚持了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教师的任务在其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搭建一个使学生能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多渠道地开发锻炼学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学生创造力与才华的平台。
(3)坚持了三大课堂相结合。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树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观念,强化了三大课堂的整合意识。在继续发挥传统技术对三大课堂整合积极性作用的同时,同时也高度关注和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三大课堂整合的支撑作用。
(4)坚持了“产学研”相结合。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及时引进了企业前沿的生产、管理指导思想。让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能快速融入企业快速变革车道,真正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2、建构以企业特定工作岗位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根据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构建基于企业特定工作岗位的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构建创业、就业实践能力提升的三维实践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专业实践模块、素质实践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特点,该体系贯穿企业的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整个企业管理活动,赋予其相应工作岗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涵盖了目前大部分经管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 将经管学科不同专业实验课程衔接起来,整个实验体系从知识结构上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为了有效地落实上述的三维实践教育体系,学校在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在第一课堂加强学科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及企事业单位特定的工作岗位的需要,设置专门的岗位培训讲座,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以ERP协会为有效载体,开设协会培训课程,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以沙盘模拟经营,创业计划作品为主的学科竞赛和学科技能比赛。
3、采取“团队式”教师教学组织方式[11]
为了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保障教学质量,需要一支完善的,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建议采取“团队式”教师教学组织方式,形成了一支专职实训教师、校外特聘教师和学生助教组成的教师队伍,教育质量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1)各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主要负责实习项目的研发、总体设计、策划及相关条件的建设;
(2)校外特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企业实际与现实经济运行开设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并作为兼职培训教师。
(3)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助教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教师对实习活动进行组织和指导。
4、建立完善的管理与运行体系
(1)组织与领导:建立系、教研室、学科三级组织体系
根据面向整体、分类指导的原则,组建系、教研室、学科实训总指导部。编制实训运行总体方案,组建实训运行与管理队伍,调控实训运行过程,考核实训成效与成果。
(2)健全监督与考评激励机制
争取学院支持,加强对企业行为模拟实践教学工作的全程化管理,对基于企业行为模拟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教育经费的落实、实践基地管理等多方面的监督管理,做到人员、经费、时间、成果、奖惩的多方面落实。对企业模拟经营指导成绩显著的教师、学生进行表彰和经费资助。
5、构建以ERP为核心的跨专业企业模拟经营实训平台[12][13][14]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英文缩写,它利用计算机技术,把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目前,经过调研,以及整理了武书连2013年中国独立学院评价和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排行榜100强的院校,发现大部分独立学院建立了ERP实验室,购买了ERP软件及建立了ERP协会,并且大部分独立学院也每年参加了相关ERP学科竞赛。各学院也为学生开设了《企业资源规划》、《ERP沙盘模拟经营实训》等企业行为模拟经营教育课程,这些都为ERP为核心的跨专业企业模拟经营实训提供了极大的可行性。并且也可看出,这些排在前面的学校实施效果非常好,学生受益面广而大。
6、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创业、就业实践基地[15]
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多元化是开展实践基地的重要桥梁。利用企业行为模拟全景体验中心,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科研活动,承接企业解决方案研究,缩短学生就业后的学习周期,缩短企业人才再培养的周期,缓解教育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适应当前就业导向教育观的要求,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特色。
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是以制造企业为核心,在虚拟的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中,根据现实工作业务内容、管理流程、单据,结合教学设定的业务规则,将经营模拟与现实工作接轨,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可进行宏观微观管理、多人协同模拟经营和多组织对抗。
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不仅内容复杂,而且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同时需要教师、企业家等多方面的参与,因此,多学科切入、多成员参与是创新创业教育形式的基本特点;
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需要学术研究、理论教学、创业实训和校外项目实践多种形式结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7、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开放管理[16][17]
打破自然班界限,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编组,突破了各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各自为政的局面,学生按照专业背景进行角色分工,组成模拟公司或市场组织,实现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全面触摸企业管理的核心业务环节,熟悉相关专业的业务。由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模拟教研室或项目工作室,建立一支由实验室、教研室为中心的专职教师、校外特聘教师和学生助教组成的教师队伍;将学分制纳入企业行为模拟教育中来。选修企业行为模拟相关课程,参与ERP协会,参与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获奖均可获得相应学分。通过企业行为模拟教育学分的设置,加强学生参与企业行为模拟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结
总而言之,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原有的实验实训是脱离真实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目标的,因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实施效果非常差。为顺应职业教育新形势,新要求,发挥实践能力“推动器”力量,必须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是综合性的,开放性的,同时对人的培养是综合性的和全面的,教学过程、教学地点、师资配备等都是直接面向企业或行业的[18]。
本文提出的跨专业综合仿真即把企业搬进校园-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和完善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培训、文化等方面建立学校与企业对接的长效机制,使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一致、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相一致、教学组织与生产管理相一致,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余凡,从职业教育本真价值透视高职专业建设的困境及出路[J].江苏高教,2014年第6期:147-148
[2]曾繁相,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历史与现实成因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167-168
[3]刘贻玲、吴燕琴,以ERP为核心的经管类跨专业企业模拟经营实训平台构建研究---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35卷第4期:77-81
[4]徐张咏,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年第l期:61-63
[5]南海,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调查研究―基于某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案例研究[J],职教论坛/2013.33:80-84
[6]邵进. 独立学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索[J]. 江苏高教,2013
[7] 叶剑明.财经管理类多专业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3):174―175
[8] 吴燕.“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教论坛,2013(9):86-88
[9]贺雪荣. 跨学科、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平台的构建与运作[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5):100-101
[10] 李高伟等.财经类高职院校“多专业综合实训”的探索与创新―――基于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多专业综合实训”的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5) :39-42
[11]李静敏. 对经济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建设问题的思考[J]. 大众科技,2011
[12]刘良惠.企业行为模拟―――沙盘推演与ERP应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
[13]刘贻玲.企业ERP沙盘模拟经营实训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
[14]陈嘉霞. 以 ERP为核心的经管跨专业综合实验体系构建研究[J]. 高教论坛 2012
[15]申屠莉. 创 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16]蒋文杨,祝爱民,袁锋. 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训的探讨[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9
[17]翟悦,宁永红. 经济转型时期高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4
[18]陈小兰,对职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4(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