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空调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经济运行 实训基地
一、概述
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以下简称“学校”)在“完成学校扩招任务,努力打造人才高地”的大背景下,纷纷进行了合并重组,资源的重新组合的结果之一就是将很多分校区通过拍卖、置换等方式整合为一所占地面积较大的新校区。同时,绿色节能环保的采暖方式也成为一个发展方向,从2000年以来,水源热泵的开发利用在全国得到普遍推广,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很多学校根据发展的需要开设了建筑类等一批新专业,相应的实训基地建设也迫在眉睫。
多数校区的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采用了以水源热泵系统为热(冷)源的中央空调系统来承担。水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少量的电能将蕴藏在地下水中的低品质能源转化为可供使用的高品质能源的工具。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环境要求。在电价飞涨、学校运营经费紧张的情形下,如何经济有效充分地利用该系统为教育教学服务,便成为学校运营管理的一个课题。与此同时,经济合理的系统运行模式也为建筑类专业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实训平台。
二、目标与计划
在两到三个供暖(冷)周期内实现:
1.经济目标。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将运行成本降至最低。避免实训基地建设的重复投资。
2.应用目标。形成一套较科学、完整的系统运行流程和管理模式。成为水暖(空调)专业学生的主要实训基地。使学生在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以前不需要再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打造品牌专业。
3.环境目标。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发展可持续型单位。
三、主要措施
在前期大量的基建资料积累的前提下,首先让系统在全校进行满负荷运转,分析并归纳出系统运行的相关数据及特点。改变系统运行方式,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负荷情况进行管网调节、水泵电机试行变频运行、试行分区供暖等一系列节能措施。并对最佳运行模式进行总结。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训的管理运行流程。
具体规划:第一阶段:(第一年度供暖期)系统进行满负荷运转,并适时地进行管网调节,分析并归纳出系统运行的相关数据。
第二阶段:(第二年度供暖期):初寒期,在管网调节的基础上对水泵电机试行变频运行。严寒期对供暖区域的供暖效果进行回访。末寒期在变频运行的基础上进行分区供暖(生活区及教学工作区)。在供暖期结束后对整个试行过程进行评估,并对比两个供暖周期的运行费用进行比对,形成一套完整的运行流程。
第三阶段:(第三年度供暖期)基本形成可以接受学生进行实训的基地。由学生参与供热运行与维护……为社会提供有关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水暖等有偿培训服务。
四、实施效果与意义
合理利用地下水中的潜在价值,不但可使学校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更是新形势下社会对学校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水源热泵采暖系统虽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提供的优惠政策作为保证,但电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必须以电作为动力的水源热泵系统,节约电能就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对调节和不调节两种方式做个对比:
可见:一个供暖周期可节约几十万元的运行费用,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训平台,一举两得。因此,科学地运用节能措施进行供暖(冷)是解决影响学校大发展、快发展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
五、研究结论
综合前几项对《学校校区水源热泵系统运行应用研究》的论述,得出如下结论:
1.经济效益。通过对系统实施有效的节能措施,在享受国家优惠电价政策的同时,每年(供暖期)可为学校节约几十万元的采暖费用。
2.应用收益。将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作为水暖空调专业的实训基地,减少了实训基地重复建设的费用。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实训平台。学生就业后不需要进行再培训,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进而提升学校知名度。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83-01
1 教学目标
根据《汽车电气》教学大纲、《汽车空调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汽车电气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考虑到中职学生目前的现状和以后实际工作的需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以下几方面。
1.1 知识目标
(1)能叙述汽车空调的基本组成及功用。(2)能叙述汽车空调控制电路常用控制装置的作用及简单原理。(3)能叙述汽车空调控制电路常用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2 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识和使用汽车空调面板各按钮。(2)认识汽车制冷系统各部件的位置及作用。(3)通过实践操作,能够初步判断和检测压缩机电磁离合器控制电路、鼓风机控制电路、冷凝器风扇控制电路和发动机怠速控制电路的简单故障。
1.3 情感目标
(1)感受空调给人们带来的舒适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和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在工作中严谨认真的作风和在检修中认真做好记录的职业习惯。(4)通过实践操作,严格落实“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7s管理理念。
2 教学过程
2.1 教材分析
《汽车空调电路的检测与维修》课程选用的教材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电器》。该教材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机电维修专门化方向课程教材。
教材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方法编写的。内容分为汽车电源系统、汽车启动系统、汽油机点火系统、照明信号系统、仪表和报警系统、汽车空调系统、电动车窗及刮水系统的检测与维护,汽车解码器的基本操作,传感器的检测九个项目,每个项目由若干个任务组成。
2.2 教材处理
为了更好地适应宁夏银川市汽车4s企业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效率,我以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所必备的汽车电路维修技能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原则,降低理论教学难度,简化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知识要点的讲述。强调以典型工作任务引领,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悟”实现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建构迁移。
2.3 教法学法设计
(1)教法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学生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而中职学生的现状恰恰是缺乏学习兴趣,所以教师的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解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首要问题。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理念,让学生学有所用。“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岗位工作任务为起点”,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中心,学做合一。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自控能力欠佳的中职学生采取“先看―― 再模仿―― 最后独立完成”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要因效果而选择,要“适量、适用、适合”。针对性的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达到更加关注课堂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目的,使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技术有机融合,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学法设计。我校2010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中职班共有40名学生,全部为男生,本学期(第三学期)开始学习汽车电气的检测和维修。学校现有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THCEZX―1A型汽车整车(帕萨特)电气系统实训考核装置10台。
为了便于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现将40名学生分为10组,每组4人,每人一份实训手册,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弱搭配。
第一步,老师在实训台上事先设置好故障(一),老师先进行示范,再由能力较强的1名学生,根据故障现象和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进行故障检测及维修,其余3名学生在一旁观摩和思考。故障排除后,由这名学生向其他3名学生讲述发生故障的原因和检测故障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其余3名学生按照同样的方法排除同样的故障每人做一遍,能力强的学生在一旁指导。使每一位学生对电气故障的检测维修有一个入门。知道根据故障现象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第二步,为了使每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都能得到锻炼,采取轮流的方法,由老师设置故障(二)、故障(三),每一个学生独立去排除故障,同时记录每个学生排除故障的时间。
第三步,每个学生将自己所排除的故障的过程进行整理,按实训手册上的要求进行填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将在检修中弄不明白的问题列出,并反馈给老师。
第四步,老师根据每一个小组反馈的问题,集中在教室进行讲解。
2.4 教学流程
五步教学流程图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专业教学的科学性、客观性的要求,在感官认知、行动体验、反思内化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技能(见图1)。
2.5 教学反思
(1)激发兴趣,项目导入。汽车电路的检修是一个比较难学的内容,根据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推出项目任务,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储备,激发兴趣,完成项目任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先模仿,后独立完成任务。在汽车电器检修中,针对故障现象,如何下手检修,对中职学生来说确实是一大困难。检修思路是通过模仿开始,动手去做,深入理解,最后提高。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央空调课;工学结合
1.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
“空气调节与中央空调”为制冷与空调专业、供热与通风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以中央空调工程为载体,以使学生熟悉中央空调的组成、原理,掌握空调各种负荷计算以及风、水系统设计为目标进行设计,以有实用价值的工程设计为主线贯穿基本知识、基础训练。它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个巩固专业知识的平台。
2.课程教学目标
中央空调工程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央空调工程的原理、组成等基础知识,掌握机房与末端设备的选择原则和方法,具有水、风系统和机房等的设计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提高课程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挖掘高职学生内在潜力,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3.1理论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空调系统分析、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为主线,并辅以创新思维法则等内容,构建新的教学平台。从基础知识、基本设计理论和基本技能出发,突出实用性和综合性。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工程实践等能力的训练。
3.2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原则
在课程教学中的课程实践,分为基础实验和工程设计实训。
3.2.1基础实验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课程学习的兴趣。关于智能中央空调和实际空调系统,以实验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践:①对水系统进行实测、分析,通过绘制系统图,加深对系统的了解。为理论学习和设计打下基础。②通过观察实际中央空调设备,特别是风系统,使学生对中央空调系统具备感性认识。对风系统进行实测、分析,通过绘制系统图,加深对风系统中风管材料、截面形状、尺寸、风口和保温材料的了解,为设计风系统打下基础。③对控制系统进行实测、分析,通过绘制系统原理图,加深对控制系统的了解,为理论学习、维修和设计打下基础。
3.2.2在理论教学后,以实训周的形式进行课程设计。在实际建筑图的基础上,进行中央空调工程设计内容和步骤的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4.教学设计
4.1教学方法
4.1.1突出一条主线,即以空调方式的选择、空调负荷计算、空气处理方案与设备的选择、水系统和风系统的设计等为主线,分析研究与解决工程实际中负荷计算、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树立起工程总体设计的概念。
4.1.2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精心结合工程实例设置一些讨论题和习题,开展课堂讨论和习题课结合,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学习,提高应用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1.3针对教学难点,采取多媒体和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方案比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2教学手段
4.2.1课堂教学。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围绕着专业需要构建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以学生为主”的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2.2多媒体教学与实体模型结合。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和实体模型引入课堂,教学表现方式上体现了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由于动画、视频演示和实体模型直观、内容生动,教学不枯燥、教学效果直观,由此增加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4.2.3实践教学。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精心设计各种实践项目课,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的大型作业,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2.4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我们建设了本课程的网络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辅导及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交流平台。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网络学习和交流有关内容。目前我们已在网络环境下,建立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教学论坛、工程案例、习题库、电子教案及虚拟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4.3考试制度改革
本门课程的考核教考分离,并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制定考核标准:考试成绩则采用平时表现(包括平时作业、实验考核、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及测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计算,其中平时表现占40%,期末成绩占60%。
本课程的建设正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并将成为出色的专业课,使学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掌握就业技能,为学生从事中央空调工程有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采星.如何上好一门课[J].湖南大学学报,2006,(05).
【关键词】电子电器;对接;星级酒店;校企合作
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酒店服务业的繁荣,酒店电子电器设备保养、维护人才紧缺。经调研,目前在酒店从事酒店工程的人才多为中途转型的技术人员,知识技能结构难以适应酒店电子电器设备技术升级。为此,广西商业高级技工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及时对接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增设酒店工程方向,校企合作共建酒店工程综合实训基地,走出一条“顺应产教对接,深化合作育人”之路。具体建设过程如下: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深入企业调研,对接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增设酒店工程方向;整合校企资源,校企共建酒店工程综合实训基地,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硬件保障措施,拓展企业员工培训和技术提升培训工作。
二、专业建设实施过程
(一)深入市场调研,明确培养定位
深入酒店充分了解酒店工程技术人才需求情况,掌握市场动态,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专业深入地方星级酒店,分别对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主管及一线的工作人员召开座谈会,对本行业进行全面、广泛的调研。以就业为导向,从学生就业岗位需求的知识能力、知识结构情况,结合我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专业培养定位,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满足市场经济对本专业人才方面的要求,为本行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促进专业的发展。
(二)行企专家指导,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对酒店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酒店维修电工、制冷维修工等岗位的工作过程,通过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酒店工程技术岗位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将酒店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融入到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安防系统维护与设备维修》、《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安装与维护》、《制冷技术》等理实一体化课程,并在教材章节的编写上加入酒店电器产品的维修内容,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酒店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
(三)整合校企资源,共建实训基地
按照行业、企业专家规划要求,校企共建酒店工程综合实训基地,通过购置模拟酒店客房的实训房,购置典型的酒店电子电器设备,如:安防监控系统、照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门禁系统、会议音响系统等设备,成为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酒店工程综合实训基地。通过引入企业管理和工作任务,开展实训教学,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硬件保障措施,区域的酒店通过实训基地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和技术提升培训工作。
(四)内引外培人才,打造师资队伍
通过教师培养、引进、评聘考核机制,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选拨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制定培养计划,专业教师参与教改课题,到国内高职院校参加进修,学习先进职业教育理论,并利用假期时间到酒店开展挂职锻炼,提升师资队伍在酒店安防监控、会议音响系统、中央空调等酒店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邀请职业教育专家进校指导,从教学方法、课程开发、实训室建设、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五)深化校企合作,探索长效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院校的联系,成立由酒店企业专家、职教专家及专业教师组成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积极为专业的建设献计献策,支持和帮助开展各类教研教改活动。专业通过委员会企业资源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安排工作,实现校内外实践教学和对口就业的有机结合,企业通过委员会平台招聘专业技能人才,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企业通过学校实训基地开展新员工入职培训以及老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双方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的局面。
三、专业建设条件保障
(一)机制保障
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实训基地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建立了与酒店对接培养人才模式,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二)硬件保障
建设完成酒店工程综合实训基地,购置了典型的酒店电子电器设备,完成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为酒店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硬件保障措施。
(三)师资保障
本专业需要拥有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双师型”教师队伍,还需拥有一支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为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四)资金保障
通过行业投入、学校自筹等方式,也可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投资,利益共享,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专业建设主要成果与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通过了解酒店工程技术人才需求情况,掌握市场动态,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和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满足市场经济对本专业人才方面的要求,为酒店行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二)专业师资队伍实力增强
通过“内引外培”的培养思想,聘请一批酒店的技术能手进校对专业教师进行培养,专业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师资队伍在酒店安防监控、会议音响系统、中央空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得到很大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稳步提高。
(三)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为桂林及广西区域培养、培训专业化酒店工程人才,建设期内为桂林大公馆、阳朔东街大酒店等桂林各大星级酒店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各类培训工作,培养了一大批酒店工程专业化人才,为区域的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2015年专业酒店工程实训基地被认定为全国酒店工程人才培训基地,填补了桂林乃至广西酒店工程人才培养基地的空缺,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课程标准 课程设计 职业能力分析 教学任务
中图分类号:U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a)-0175-02
1 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来源于就业岗位群
(1)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内容与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汽车系,在进行汽车职业能力分析时首先对汽车生产企业及维修公司进行调研和技术咨询。分别对沈阳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上海通用北盛(沈阳)汽车有限公司、沈阳三洋空调有限公司、辽宁汇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宝马4S店、福特4S店、一汽奥迪4S店等进行专业调研和课程研讨论证。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总结课程的教学目标。
(2)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发动机机械系统维护保养、故障诊断和修理作业。包括以下任务内容完成:①发动机外部附件拆装及认知;②拆装更换发动机正时带或正时链条;③清洁发动机压力油道;④拆装检测发动机汽缸盖及更换发动机缸垫;⑤拆装检测发动机凸轮轴及轴承;⑥z测发动机汽缸体;⑦拆装检测汽车发动机曲轴及轴承;⑧拆装检测发动机机油泵;⑨拆装检测发动机活塞连杆组;⑩拆装检测发动机气门组;拆装检测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总成的拆装。
(3)该课程是根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专业课的教学指导大纲开发而成。以学生掌握基本结构和原理为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各个总成的构造。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和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发动机构造与原理知识由课堂上课老师讲授,发动机各个总成结构及各个零部件结构和装配关系由实训教师讲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学与做”的教学模式。
(4)在实训操作中将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实训任务,将每个实训任务分成若干个操作步骤,实训教师按照发动机维修手册要求逐步操作演练。依照4S店维修实际操作安排实训教学内容,学生在实训中按照每个实训任务的实训步骤来规范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实训操作中更加规范化,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开发探索
(1)此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针对各个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来设计的,学生以学习发动机构造及原理为基础,完成发动机总成拆装为目的。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汽发动机结构,独立或协作完成不同类型发动机拆装能力。
(2)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设计主要包括:①教学目标;②学习目标;③任务描述;④任务分析;⑤任务准备;⑥学、教、做、评、练等6个环节。学生通过“学”:学习本任务的基本知识和零部件的基本结构;“教”:实训老师首先在实训场地现场操作,按照实训步骤细致规范拆装,学生见习;“做”学生首先填写实训老师的拆装操作步骤记录卡,然后模仿实训老师的操作过程进行做;“评”实训老师根据拆装过程评分卡的评分标准给做的学生评分;“练”为了巩固掌握学习的知识,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供学生练习。例如:对任务一――发动机外部附件拆装及认知课程设计如下。
学习目标:
①认识发动机外部附件。
②掌握发动机外部附件拆卸。
③掌握发动机外部附件装配。
④掌握发动机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⑤掌握发动机各部件拆装工艺流程。
任务描述:发动机外部附件主要由发电机、起动机、节气门组件、进气歧管、氧传感器、排气歧管、机油滤清器、空调泵、碳罐电磁阀、PCV阀等组成。拆装时严格按照发动机维修手册进行。
任务分析:发动机附件都是结构复杂的零件或总成。附件通常都采用螺栓、螺母,螺钉与发动机的机体是连接的,拆卸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同时防止零件和工具掉下,把拆卸的部件及螺栓摆放整齐。
任务准备:直列四缸4A13VVT型发动机一台,发动机拆装工具一套,零件摆放案台两台,发动机维修手册一本。
学生首先学习发动机外部附件基本结构、作用、材质、安装位置。
教学生4A13VVT发动机外部附件拆卸过程,技能训练由实训老师首先现场操作,学生见习,基本训练如下:(1)发动机拆卸部件的选择;(2)发动机拆卸工具的选择;(3)发动机拆卸过程及部件的摆放。
学生做:模仿实训老师拆卸发动机附件过程,以直列四缸4A13VVT发动机外部附件拆卸工艺流程为例,一切过程要严格遵循维修手册进行。按照表拆卸发动机附件过程记录卡的相关要求,进行部件的拆卸。(1)学生首先填写拆卸发动机附件的顺序;(2)拆卸附件和工具的选择;(3)拆卸附件及螺钉螺母的摆放;(4)工具的清洁;(5)实训场地的清洁。
实训老师评:给学生拆卸发动机外部附件过程进行评分,主要考察操作关键步骤、拆卸注意事项、零件和工具摆放是否整齐、工具的清洁和实训场地的清洁等。
通过上面的学习环节,学生掌握了汽车发动机的拆装过程、正确的拆装方法、拆装工具的选用和使用、零件和工具的摆放,会查阅相关发动机维修手册,了解拆装过程注意事项。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设计特点
在上述的课程体系中,教师针对学习目标探索出学习任务,更加接近生产厂或4S店实际工作要求,体现了“学”“工”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理念。每一项学习任务都有实施的载体,这些载体就体现实训活动内容,这些实训活动内容是对生产厂或4S店维修工作过程的模拟体现。
4 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训课程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1)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服务的对象是该地区实际经济发展的需要,汽车产业在辽宁沈阳地区乃至全国都处于发展的地位,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社会对汽车的需求就决定中等职业教育方向和课程设计内容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2)中等职业教育受教育的人群特点: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各行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3)中职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发掘他们活波好动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训中学习、在实训中进步。
参考文献
2009至2012学年度,我校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在结题报告会后进行了各个专业一体化改革专家讲座与科组经验交流。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校汽车科组的“宽基础,活模块”一体化项目教学改革方案,让我深受启发。下面,谈谈我对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一些见解。
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内涵
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边讲边实训,把课堂放到实验室、实训场。其目的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用工单位的需要,逐步改变过去的以理论课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理论和实际脱离的现状,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社会需求及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理论讲解向实际操作及技能训练转变。把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内涵贯彻到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内容与用工需求一体化中职办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劳动力,是为社会、为企业而服务的,脱离了社会用工现状的中职办学方针或者是专业教学内容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电子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珠三角电子行业的用工需求。根据2011年我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就业情况,目前珠三角电子行业用工需求主要有:电子产品或零部件一线生产工、电子零部件装配工、电子设备检测工、电子电路图初期制作员、楼宇设备安装工、楼宇设备操作工、楼宇设备维护工、监控设备安装工、监控设备维护工、单片机编程技术员等。
2.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一体化由于一体化教学需要在实训中渗透理论,通过理论指导实训,因此需要电子专业的教师能够同时指导学生理论与实训,而且,还需要教师对电子专业的各个专业学科或者各个教学模块都能掌握。这一点,在下面的内容中,将会提到电子专业一体化改革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3.理论教学与实训室一体化理论与实训的一体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把理论教学课堂搬到实训场中,然而如何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比例,成为一体化改革的一个重点。“理论讲得多,实训做得少”;还是“理论讲的少,实训做的多”,难道理论与实训在有限的课时里成了此消彼长的存在?实际上刚好相反,理论与实训并不矛盾,而应该统一起来。理论是为指导实训服务的,而实训是检验理论、运用理论的平台。所以,我认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理论教学的时间不是一个定量,而是一个变量,因应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学目的的需要而适当的改变,着重是讲的“精”,而不是讲的“少”,目的是讲的通俗易懂,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消化;而实训也不应是单纯的“多”,而是做得“熟”,凡是学过《教育学》的教师都知道,片面的、机械式的反复模仿操作连尚未进化的黑猩猩都能胜任,何况是人,然而我们的学生需要做得“熟”,“边做边理解,越做越生巧”,才能称之为“熟”。
二、如何落实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
汽车科组的“宽基础,活模块”把汽车维修的教学内容分割为发动机维修、变速箱维修、制动系维修、系维修、汽车空调维修、汽车电路维修等模块进行教学,用灵活的学生分组学习、教师负责学习站教学的模式,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课堂时间与场室设备,做到教师资源充分利用,教学设备不会闲置。与汽车专业相比,我们电子专业似乎不能把教学内容单纯地分割开来,因为汽车的内部功能结构基本都是固定的,发动机、变速箱、系、制动系、电路系统、空调系统,每一辆车几乎都具备,而且是有明显的区分界限。然而电子呢,由于目前集成技术的成熟,电子产品或电子电路板上的功能块区分的界限越来越小。例如,一块单片机就能把好几个传统的功能块集于一身。那么,电子专业该如何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进行改革呢?以下是笔者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不以电路的内部功能为模块,而是以现成的电子成品为模块,由浅入深,模块分两大类:
2.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1)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课程中的原理图、梯形图、程序及电路图较多,利用Authorware、Powerpiont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动画和声音于一体,不仅仅大大减少了老师课堂上画图的时间,而且学生兴趣倍加,容易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2)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思维。课堂教学重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既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如在讲解三相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时,结合变频空调原理和特点,来分析变频空调与普通空调之间的区别,从而阐述变频调速的优点,学生增加了生活知识和学习的趣味性。(3)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了解课程最新的技术动态,并把它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把课教好。如在介绍直流电机中,运用高速磁悬浮列车的例子给学生进行了讲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学习的动力。
3.改革优化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专业教育教学的重点。为了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实验技能训练。实验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数据的测量、采集和基本实验方法的运用。(2)单项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金工实习、数控实训等,学生进行基本技能(钳工、机加工、电工)、职业基本素质(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的编程和操作)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参加职业资格考核取得数控工艺员或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操作工等级职业资格证书。(3)综合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主要包括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学在实训中,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通过典型零件数控加工案例引导教学设计,针对实际零件数控加工任务讨论工艺解决方案,并在加工现场实施,形成不同零件加工效果的直观比较和认识,以合作完成实训教学过程。融“理论、示范、练习、反馈”于一体,将“教、学、做”合而为一。有效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生根据实际生产任务,在不同的岗位上完成实践任务,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
(四)建设特色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对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与企业有关人员共同论证,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确立与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密切相关,在与企业的深度耦合中,通过对职业岗位群从业人员和与职业岗位群有关的人员及专家进行调查,通过对在职业岗位上工作的学生的描述,经过分析、归纳、整理、综合,确立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通过对工作过程各阶段的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进行分析,确定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
(五)总结
机电专业教学中必须坚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针,从实际出发,确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深入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专业人才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要做到:1.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学生能根据一般的设计要求和动作流程完成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2.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在实验和设计中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从一个目的、两个原则的教改思想出发,抓好课程理论、实践、考核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而且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教改的积极性,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教学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使高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论文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专业特色
【论文摘要】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这一现状,提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阐述了机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思路和方法,提出在实践环节深化改革,在专业培养方案上努力突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性,淡化了原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界限,对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体现了机电教学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张超,刘爱云,王娜,叶婷.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改革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02-204.
[2]李巧萍.生本教育理念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2002(5):6-20.
[3]魏增菊.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2007,24(5):93-95.
关键词: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Abstract: the main object of the university cultivation in the new period is to cultivate innovation talented people. As practical teach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university teaching, how to combine such a component with ordinary teaching is a question that all the art design specialties should considerate. Practical teaching must adapt itself to such an object through reform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talented people cultivation
1 引言
目前,各个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均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以服务市场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创意人才为目标。走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以培养具有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性人才为己任。设计艺术是以创意设计、产品实现和社会应用为基本路径的,而设计艺术教育是以培养理论研究、创意、设计、制作技术、技能等综合型专门人才为目的。作为应用型学科的设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在培养模式中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新形式下的高等教育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加科学性,规范性的要求,我们应当适应、跟上这一发展趋势。
设计艺术专业是一门创意、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具有个体智力、艺术创新和与市场结合的特点。“其教学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依据艺术设计教育的客观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引发他们自觉尝试并完成对课程方案的"无形"构建与"有形"塑造。”[1]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模型、模拟产品等方案的设计,将理论知识与生、应用结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而能将二者有机结合的载体就是实践教学,由此可见,课堂与实践教学缺一不可。
2 优化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
2.1 制定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计划
在实习、实训大纲的指导下,“实践教学计划”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依据,是实现“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执行文件。根据“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强化实践、突出能力、注重创新,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改革思路,高等学校在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也应周密地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把握实践教学的实施细则、措施、实习条件和任务。从组织形式上保证实习教学高质量地开展。避免因没合适的实习单位、实习场所和条件而使实习课程“走过场、放羊子,”的现象出现。跟上社会、市场等形式发展的需要,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性能力的高度,来进行全面的考虑与决策,制定有切实可行、有创新意义的实习、实训计划。
2.2 实习、实训室全面开放
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艺术设计专业实习、实训室承担了很大的支撑任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意学习,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实行全面开放实训室是实习、实训室建设的最佳方法。因为,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实习、实训室应该成为教学、科研的基地和对内、外服务的窗口。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技能的培养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实习、实训室实行全天开放式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自己的需要在实习、实训室学习、工作和研究。这样,他们就能够融合设计原理、设计方法、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实训设计作品的结果进行验证,享受知识转化为成果的成就感,培养自主从事艺术设计创意的能力。常规的课堂实训教学,由于受计划学时的限制,一般都是由老师准备设计题目,学生在课堂上按规定的设计步骤完成实训内容。而在开放性实训中,设计方案和作品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还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设计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应用目的选择的产品或项目。开放性实训可全部安排在课余时间,安排指导技师进行必要的管理、咨询和辅导,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综合性训练和兴趣训练,可以弥补实习计划学时的不足。对于少数具有主动和创新意识的学生,可设立一些创意项目或科研项目,既照顾到学生基本和必要的训练,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3 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校外实训基地的联建或培育是实践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保证,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重视学校与实训基地的协调、联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把协作单位的实训场所建设成为长期、稳定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并进一步建设成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和专业素质培养的实践基地,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设计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比如、通过我们学院和长虹集团签定的长虹空调外型设计的协议,学生有了进入车间的实践机会,他们从长虹产品的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和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了市场竞争的紧迫性、激烈性,增强了直观的设计意识。其设计的空调外型款式已有几款被长虹集团后备采用。由此说明,这种有效的实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为将来的就业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今精明的企业也意识到了教育与企业后备人才储蓄的意义,把人才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和水平作为企业是否具有发展后劲的一个重要标志。[3]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种以学院进行理论教育,以企业为设计实训基地的产、学、研接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来。企业也非常重视学生实训期间综合能力的培养,安排专人管理、指导,使学生不仅能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并能培养与员工之间的协作精神、与客户的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个人综合素质。这样的校外实训基地模式和观念,不愧是设计艺术院、校选择最佳合作伙伴,确定长期、紧密实训场所的首选。它无疑能协助高校更好地满足实习、实训这个重要教学环节的需要。实习单位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工作室实训
在我院实行的工作室制中,学生在大三后进入工作室。由教师给出模拟、科研及实战课题,或者由学生自拟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实施完成经确定的设计题目。虽然师徒技艺传承关系没有根本改变,但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催化作用越发重要,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其天性中的创造力,较好地实行了师生合作开放式教学体系。可直观、具体和全过程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其开放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艺术设计技术等几个方面,都能提升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实现艺术设计训练的目的。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维、实践、交流与合作意识。提高了工作室课题设计的质量。这也是艺术设计教学中一种非常有益的实训模式。
4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非常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合格设计创意人才的重要课程。通过毕业实习,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加以运用和巩固,可以在实习单位中磨合自己的专业适应能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运作能力,充分体验工作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更重要的是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去向。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课堂教学、演示、讲座、参加各种设计比赛等不同方式和渠道加强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也是学生走出校门、成为优秀的设计艺术创意人才的必经阶段。而毕业实习则是让学生尽量去接触某一设计项目在市场中运作的全过程,是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按照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定位,学科布局和专业特点,遵循有利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条件,有利于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实习质量和效果的原则,合理规划毕业实习。
目前,我院的毕业实习一般是分散实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虚心拜实习单位导师、工人和市场、社会为师。在选题、设计、分析、归纳、总结等方面得到较好的训练。通过自己的体验与总结,全面、系统地了解行业运转特征、项目实施方法。从成功中获得宝贵的经验,从错误、失败中吸取教训。学生通过实习,锻炼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调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
通过实习,学生实现设计由效果图到具体实物全过程的体验,完整、全面地了解、熟悉由设计概念的产生到设计创意形成及设计最终实现的设计过程,全面了解生产、制作设备的操作规范及流程。熟悉艺术设计的生产工艺及材料流程。其中,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技能的培养可贯穿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实习过程之中,并得到持续的发展。
5 结语
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水平创新设计人才的关键。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同公司、企业和实体单位合作,扩大校外实训基地,与社会建立更加广泛的外联关系,形成常设、规范和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从多方面保证实习、实训能高效、高质地运行。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级专门设计创意人才,使学生成为有思想、有设计创意技能、能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构建.邱丽敏.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8月.
一、专业建设
1、2018年3月,积极推进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
2、2018年4月,积极推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3、积极推进信息化课程建设。继续推进云课堂建设,教研室全部在编教师均开展各自课程云课堂建设;
4、2018年5月,进一步完善导游协会、会展协会建设,指导会展协会开展2018年会展知识竞赛活动,指导学生积极申报会展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
5、2018年5月,完成2015级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和指导工作;
6、2018年10月,积极进行会展策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7、2018年11月,成功组织20旅游、会展专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二、实训室建设
进一步完善已有实训室的设施及功能,制定实训室管理及使用相关规定,上报新建实训室及实训室改扩建计划。
1、2018年4月完成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软件配套升级;
2、2018年5月,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承担2018年第三届“踏瑞杯”全国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中部赛区)的比赛及培训会议场地;
3、2018年5月,制定并完善旅游教研室实训室使用及管理相关制度;
4、2018年6月,上报旅游教研室2018-2020实训室建设三年滚动计划;
5、2018年7月,旅游教研室下辖实训室采购并安装7台空调;
6、2018年9月,上报2018年度实训室低值耗材采购计划;
7、2018年12月,上报2019年度会展实训室软件采购项目以及低值、耐用品采购预算;
8、2018年9月,完成2018年度实训室低值耗材的采购。
2019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发挥专业特色,促进旅游、会展专业共建共享。
一是在对以往培养方案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并严格按照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二是加强与现有实习基地的联系,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为学生成功就业和实习提供更多的机会;三是继续组织旅游类企业校园招聘会,进一步筛选旅游名企和行业影响力比较大的旅游、会展企业参加;四是完善服务、创新工作方法,推进“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培养模式的创新试点,加大与安徽中设会展、上海红快科技等合作企业联系,深入开展导师制人才培养,践行“现代学徒制”,进一步落实与安徽融创文旅城的“订单班”培养在2017级旅游管理在校生中的实践。五是完成2016级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及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分配及论文答辩等事宜。
2、完善日常教学管理,加大科研力度
积极对照评估标准及要求,督促各专业授课教师进一步完善教案、教学日历和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组织实施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工作,并不定期的抽查学生出勤情况,随机对进班级进行听课,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精心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云课堂和智慧课堂等教学活动,推进我院信息化课程建设。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学院各类教学比赛,积极申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院级科研项目以及各类横向教科研课题。
3、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信息化进程
组织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鼓励部分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结合学校信息化课程建设对社会开放,并完成自编特色教材的验收工作。组织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和校内实习工作。
4、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配套建设
进一步推进旅游管理实训室、旅游微格实训室、会展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的硬件、软件配套完善和实习实训功能发挥,为日常教学、竞赛、科研活动提供平台和载体,继续完善《实训室管理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