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第1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一、选题缘由

1984年,厦门大学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截止到2014年恰好走过了30年的历程。学位论文是传播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普及学科知识的重要资料,统计分析一个学科以往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该学科发展的历程,明确该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研究重点。而且,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高,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较高水平,其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对高等教育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二、选题概况

以高等教育学实力最强的1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2所(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师范类院校8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4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这14所高校均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较高水平。

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检索,学科专业名称为“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10-2014年”,学位为“硕士学位论文”,以这14所高校为学位授予单位,经过两个论文库的比对和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检索出共1056篇硕士学位论文,其收录情况如表1所示。

在所选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最后入学时间是2011年,该年全国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16个。其中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近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为0,因而本研究未对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三、选题领域分析

将所选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领域分析,所借鉴和参考的理论或分类标准如下。一是李秉德先生的教学七要素说,即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如,高校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高校课程教学和科研是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二是参照《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高等教育学杂志的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经济与财政、院校研究、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等基本栏目。三是受陈学飞分类方法的启发,并借鉴赵苁蓉有关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法,对1056篇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得到如下分类结果及主题释义表。

原则上每篇论文只统计到一个主题中,如果研究内容涉及两个主题,则以比重较大的主题为准。

按照本研究的统计标准,对近10年刊载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列,刊载论文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第一类是大于10%的主题,有高校课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总计比例为51%,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在100篇以上;

第二类是大于5%而小于10%的主题,有高校学生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和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总计比例为38%;

第三类主题的研究比例低于5%,分别是高校教师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总计比例为11%。

通过对CNKI和万方论文库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可以明晰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重点所在,为今后硕士研究生选题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第2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一、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归因

就其界定来说,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专业性人才而设置的,但教育学硕士培养的则是偏重教育科研的高层次人才。前者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后者的目的是提出或创造出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因此,两者培养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基本相同,都偏重学术性的研究、轻实践,更不用说理论与实践结合,存在严重的学术倾向性问题,这主要体现在:

1.培养目标的定位虽然我国早已规定了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院校基本还是把教育硕士按照教育学硕士处理,只是在要求上适当做出一些调整。这些院校认为教育硕士既然属于硕士层次、需要授予硕士学位,自然也需要重视理论研究,但考虑到教育硕士自身的特殊性,在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降档”处理。2.培养方案的制定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还处在初级阶段,各方面都很欠缺,并且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甚至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方案相同,也仅仅只是在个别课程的安排上做些少量的调整而已。

3.教学方式选择方面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思维定势,在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中主要以单一的班级授课为主,许多授课教师只是单纯的在课上灌输一些与实际关联不大的理论知识,甚至有意回避与实践关联密切的部分,更不会重视学员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当前多是现有的教育学专业的授课教师为教育硕士授课,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常引用教育学硕士的授课方式。在授课方式方面,主要以大班课堂讲授为主,极少进行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并很少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授课。在授课内容方面,大都沿用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偏重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很少联系中小学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

4.导师水平及遴选方面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除了决定于学员自身的努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导师的专业水平。可以说如果没有能力强的导师,那么又何谈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目前,我国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在人员数量上十分缺乏,在教学经验上严重不足。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根本无法满足迅速扩大的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培养院校在聘用教育硕士导师的问题上也很不规范,往往以导师的学术的水平、学位的层次作为聘任教育硕士导师的标准。所以聘任的教育硕士导师及授课教师,常年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教育硕士的培养并不十分了解,缺乏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这也影响了学员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与国家设立教育硕士的培养目的相违背。

5.学位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现在许多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重视学术研究、轻视实践探索。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所做出来的论文大多是空洞的文章,学术与实践严重脱离,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最初培养目标相距甚远[1]。而在教育硕士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的过程中,则过于重视学术性方面的研究。导师在对教育硕士论文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方式大多与教育学硕士的指导方式相一致。在对论文进行评审时,导师往往会减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即以低于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来界定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是由于培养院校缺乏对教育硕士自身的专业特点及特殊要求的正确认识和疏于实践探索造成的。但实际上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并没有地位高低的差别,只是应该对其培养采取不同的尺度、偏重不同的研究方向罢了。从某些角度说,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因为教育学硕士注重理论,而教育硕士注重实践,而理论源于实践,因此对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

二、建构新型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针对以上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偏重学术性研究的现状,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需要探索出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而这种教育模式需要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应用性。笔者初探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

1.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应具有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利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对教育硕士的性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及准确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统领着本模式的构建,对于如何正确地处理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摒弃以学术性作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观,而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思考和解决基础教育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的教学研究型教师。

2.培养方式的改进目前我国教育硕士院校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1)在校学习一年,余下时间在职学习;(2)利用假期等休息时间在校集中学习;(3)混合型培养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校学习一年、寒暑假集中学习或是利用周末上课等;(4)全日制培养方式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生源的学员,培养方式应略有不同,即所选择的培养方式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籍的管理也应适应实际情况。比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是否保留学籍制度,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以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开拓和稳定生源,比如中小学校选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高校攻读教育硕士,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工作。

3.培养体系的改进以往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通常重理论、轻实践,其培养体系为课堂教学、论文写作、文献阅读。培养院校需要对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拓展。创建贯通课堂内外、连结校内校外的教育硕士培养体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规定:教育硕士至少要修12门、34个学分的课程,课内总学时为844分”。完成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程学习在教育硕士培养中占据大部分时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虽然可以学到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一年内要修完12门课程,时间紧迫,大部分院校因此只能用课堂灌输式教学,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缺乏对上课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适当增加具有实际操作性课程的比重,精简公共课比例,突出教育硕士的特点。而只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课堂与一线教学的联系。除课堂教学外,还须通过案例分析、观摩、学术讲座等其他形式来补充或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案例分析是将案例引人课堂,引起学生兴趣,结合实际,增加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案例教学最容易让学生感同身受,同时相当于搭建一个教学实践共享的平台。因此,学校不但要加大案例分析的力度,并编写与实际相关的讲义。还要为学生创造观察实际教学和进行实际教学研讨的机会。在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教学观摩会议与研讨会议期间,最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授课方式会出现,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也会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研讨会现场,给学生们提供直接交流的机会。观摩活动还可以是学生相互说课、相互评课的观摩。学术讲座可以帮助学生自由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到教学实践中去,带着针对性在实践中体验研究性学习。重视实践环节的同时学生还要多读经典书,全面提升理论素养,理论指导实践,形成良性循环。

第3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重点提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价值原则和价值追求,“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一、概念界定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以及“来者不拒、去者不止”的培养原则,到古希腊先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闪现的教育公平思想的光辉,从近代民主先驱为争取平等教育权的呐喊再到当下世界各国为维护与促进教育公平的各项举措,不同时期,“教育公平”的内涵各有不同。

 

教育公平内涵的三个层次:教育起点公平,即入学机会公平,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教育过程公平,即在前者的基础上,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教育结果公平,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够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效果。

 

国内的大多数学者目前对教育公平的定义中,很少涵盖教育质量内容,我们所说的教育公平不仅只讲教育“量”的公平,还应该包括教育“质”的公平,“量”的公平是用来保障受教育权利的整体实现和教育机会的普遍增加,体现了教育的普惠性。而“质”的公平则是教育公平内在本质的基础上,将教育的外部公平和内部公平提升到更高层次,教育的外部公平包括机会均等、教育资源享有权利均等,教育的内部公平则包括受教育个体素质能力的最优化、最大化的发展。

 

(二)教育质量保障。“教育质量保障”这一概念,是对经济管理学中“质量保证体系”的借鉴。田恩舜在其研究中提出,质量保障体系是“企业以保证和提高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

 

教育硕士学位是一种具有教师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是为保证和提高基础教育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机构、质量保障单位等相关利益主体,将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各因素整合成为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二、内涵链接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过程,包括培养目标、招生条件、培养路径、专业和课程设置、论文要求、培养方式以及指导教师等方面。

 

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主要侧重在理论的研究,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主要注重于实践和应用,但是对于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实践,而忽视理论的学习,要秉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想。学位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三种课程是我国目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主要形式,具体的各种课程,不同的院校也有不同之处。

 

在课程及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育硕士的培养应当在满足针对性及应用性的基础上,也要采纳学术性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理论创新性和知识体系拓展性。对于选修课、交叉型学科以及边缘学科可以适当增加,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及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通过对现代化的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创新性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及翻转课堂等等,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其中教育管理及培养结果包括课程成绩、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论文答辩、学术成果和社会评价这些指标。所以在学术成果和论文的审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公平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审查,全面、客观、公正的对培养结果进行评价。

 

三、意义与启示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之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正如恩格斯所揭示的那样,人类关于教育公平也早在教育公平的概念产生之前就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一种类型,存在其产生的社会必然性、实践特殊性等等。努力实现教育硕士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实现教育硕士教育起点公平,是完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要前提。只有入学机会公平,确保满足教育硕士招生条件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才能够进一步推进教育硕士培养过程公平的实现。

 

(二)实现教育硕士教育过程公平,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育质量与公平在对“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的目标追求是一致。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既是有效率的教育,也符合教育公平的差异理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虽然近几年我国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教育硕士的培养仍然偏重于“学术化”和“理论化”,在培养过程中实现教育公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自主学习模式的形成。

 

(三)实现教育硕士教育结果公平,不仅是对每一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生涯负责,同时也是对培养院校自身教学质量的负责。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成果是由学校的培养质量以及培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存在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等。社会评价作为教育结果的另一项评价指标,主要来自于社会对已经毕业的教育硕士的评价及认可度。

 

总之,高等教育“量”的增加提升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实现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才能够实现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能够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与支持。

第4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1、论文封面

2、论文封面的英文翻译

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授权使用声明

4、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5、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6、论文目录

7、论文正文

8、附录

9、参考文献

10、后记

11、论文书脊

以上1到10项请按顺序装订成论文。

二、论文各部分的要求

1、论文封面

封面包含的内容:

(1)“XXXX届研究生硕(博)士学位论文”(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者为:“XXXX年度同等学力申请硕(博)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者为:“XXXX年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2)学号(同等学力无);

(3)学校代码(10269);

(4)学校名称(华东师范大学);

(5)院系名称(正式);

(6)学位论文题目;

(6)专业(二级学科名称)*;

(7)研究方向;

(8)研究生(同等学力为申请人)姓名;

(9)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10)完成年月

*注:应按国家公布的研究生专业目录和我校经国务院学位办同意自主设置的专业的规范名称填写。专业学位写正式名称: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并可以加括号注明方向,如:教育硕士(语文),工程硕士(软件领域)。

论文封面用硬树纹纸制作。博士论文封面的颜色为深色,硕士论文的颜色为浅色。

2、论文封面的英语翻译

格式要求和封面要求相同。

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授权使用声明

(1)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声明由论文作者亲笔签名。

声明内容: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授权使用声明

本声明由论文作者、导师亲笔签名。

声明内容: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声明放置于一页上。

4、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以表格形式列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姓名、单位、职称,并注明答辩委员会主席。

5、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论文摘要分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关键词也分中外文,置于摘要下方。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分置两页。

6、论文目

论文目录页排版只排到二级标题,即章和节,必须标明页码。论文目录含论文正文章节、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

7、论文正文

论文统一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打印、制作。正文内容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4号;字符间距为标准;行距为20磅。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采用篇末注,博士学位论文一般采用章末注。如所在学科有特殊需要,也可适当采用脚注。

引文要注明所引文字的页码。

论文正文部分必须有本论文课题的中外学术界的研究状况、研究史和文献综述。

文科专业硕士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论文一般不少于10万字。理科、工科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确定。

8、附录

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

(1)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数据。

(2)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但对一般读者不必阅读的材料。

(3)论文中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书。

(4)附件:计算机程序清单、软磁盘、鉴定证书、获奖奖状或专利证书的复印件等。

(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含已录用,并有录用通知书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9、参考文献

(1)作者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要在此罗列出来,以一定的标准按序号排列。

(2)参考文献要列出文献编、著、撰、译者等文献责任者的姓名,出版地点,出版机构,出版时间,报刊还需列出年份、卷、期或版次。

(3)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0篇(本),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得少于30篇(本)。

(4)引用的文献必须有外文文献(不含中文译本),外语专业必须有本专业语种以外的外文文献。。

10、后记

后记主要叙述与学位论文写作工作有关的其他内容。包括致谢等。字体应和论文正文有所区别,篇幅以一页纸为限。后记可以不写。

第5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选题

中图分类号:G643.8;TB-4 文献标识码:A

专业硕士学位是区别于学术型学位的另一种类型的学位,目前我国已包括了在职专业硕士学位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教育的任务是,根据社会某特定职业或工作岗位的需要,培养适应该职业或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性、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始于1991年,初始主要为在职教育,历经二十余年,已发展包括了在职和全日制两种教育模式,己形成以硕士学位为主、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在专业硕士学位方面,目前包括理、工、文、管、农、医、财经、政法、教育等39个学科领域,包括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会计硕士等多个专业,全日制硕士包括12个学科领域的158个专业学位。

目前,上述两种专业硕士均在招生培养人才,但二者在学制、管理、教学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在职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已实行多年,教与学等多方面均具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但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争议较大。全日制学术硕士人才培养最为成熟。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行只有6年,现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存在着职业性不突出、实践环节薄弱、导师力量不强、评价标准缺乏等问题。

作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主要部分,学位论文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因培养目标与原有学术型硕士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不同,在学位论文环节中,论文选题应存在自身特点。结合近几年教学实践,本文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选题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学位论文选题中若干问题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产生于2008年经济危机和10年大学生扩招之际,实际上也是为了实现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发展目标”,即降低学术性研究生培养规模,调整研究生结构。这种调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经验和相应教学配置不足,也使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下面就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1.1选题基本原则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从培养目的来看是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的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此,需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培养计划,其中主要需突出适应特性的行业或职业、体现应用型、达到高层次要求,在论文选题同样需按上述要求进行,避免偏离培养目标。根据教研[2009]1号文件,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

1.2实践性

在选题时,应注意专业学科领域,不可偏离专业人才培养初衷,强调知识整合和情境化,应按专业应用型要求,注重实践性,不可将专业硕士论文选题与学术型硕士等同。在选题中,应注重论文完成中的实践实训,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以达到全日制研究生在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未来专业或职业要求,能在就业单位经过自身短期积累,迅速成为单位中的中高层次人才。

1.3创新性

作为研究生,虽然是专业硕士,但学位论文也需在专业方面有所创新,按要求主要应为本行业或职业方面创新,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研究与开发,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技术方案研究,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工程设计、工程设计研究与实施,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选题的创新性要求。

1.4可行性

同所有学位论文一样,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一样应具有可行性,该可行性需与其本身培养目标相一致,与学制、课程体系、专业或职业等相匹配。在全日制硕士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需要有不少于6个月专业实践期,这占用了学生完成学位论文的时间。本文认为,在确定选题时,应结合专业实践情况进行,以保证该学位论文选题的可行、实践性,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2结语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人才保证。实施6年来,虽有不足但也在逐步完善中取得进展。随着进一步积累,近两年部分学校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生源得到明显改善,部分专业好于学术型硕士,这也符合了我国高等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初衷。本文从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望对该类硕士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关键词] 在职研究生;农业;专业硕士;同等学力

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教育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连年的高校扩招使中国的本科生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研究生教育这几年飞速发展,从半脱产研究生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对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支撑性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综合性重点农科类大学屈指可数,每年为国家培养的农业类研究生更是与农产业发展速度不匹配,因此农业院校做好在职研究生培养责任重大,意义深广。

一、当前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

当前我国在职研究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参加全国联考,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类别,包括30多个专业的专业硕士;另一类是同等学力硕士。相比较全日制的研究生而言,在职研究生有下述几个优点:第一,入学考试较容易;第二,工作较满意的人不用二次就业。所以大多数已经工作的人比较愿意选择在职研究生方式进行深造。

1.同等学力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

(1)我国同等学力硕士的种类。现在主要有工商管理、法律、教育学、医学、计算机等各专业,有的专业学位考试只统考外语,有的专业还考学科综合。

(2)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入学方式。同等学力硕士没有入学考试,只要满足入学的基本条件都可以免试入学。各高校的入学条件略有差异,但基本上都要求有学士学位证。但是,同等学力的学生要想获得硕士学位证,必须参加每年5月份举行的全国统一考试。所有专业都统考外语,有的专业还有综合考试。入学后四年内考试通不过者只有课程结业;属于宽进严出型。

(3)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单枪匹马报名,目前招收同等学力的各大高校很多,培养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单独组班,单独开课,课程一般和统考相关,在周末上课;一类插在全日制研究生班中听课,课程一般和统考无关。

目前招收同等学力的各大高校很多,但以人大、北大、清华、对外经贸、中国政法、北京师范大学较为突出,农业方向的招生单位较少。

2.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

(1)我国专业硕士的种类。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重视专业硕士的培养。从1990年至2012年我国批准设置的专业学位已达几十个:法律硕士(J.M)、教育硕士(Ed.M)、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农业推广硕士(MAE)、兽医硕士(VMM)、公共管理硕士(MPA)、公共卫生硕士(MPH)、军事硕士、会计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MFA)、风景园林硕士(MLA)、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翻译硕士(MTI)等。

(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学方式。每年6月底报名,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实行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录取标准。

(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模式。所有录取学生以学院为单位采取周末或假期集中式培养。农业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年招生人数较经济类、法学类等专业而言少之又少。

二、从事农业劳动人员受教育概况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仅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拥有较高专业技能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

三、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该校在职研究生培养概况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也是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类型,37个专业学位领域;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仅有2000余名。

四、农业院校做好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想法

发达国家农业领域的研究生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结合我国农业方面在职硕士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1.改变以往研究生教学模式、拓宽办学思路

农业院校当以各学院为培养单位大力开办同等学力研究生班,加强信息化步伐,强化远程教育建设,为在职人员或农业技术人员提供方便的学习条件;发挥送教上门,送科技下乡。通过短期与长期结合、脱产与业余结合让更多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可以接受在职研究生教育。

2.解决农业院校在职研究培养经费

各院校对于在职研究生培养一般属于研究生自筹经费,学费一般在万元以上,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多数收入低于其他领域工作人员。如果国家可以将农业类在职研究生培养纳入财政预算,或给与助学贷款,这样可以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农业人员,使之成为扎根农村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主力军。

3.科学制定在职研究生培养计划

农业类在职研究生多来自企事业或田间地头从事农业的生产人员,他们努力参加在职研究生教育除了全面拓宽知识面,更希望课程设置应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锻炼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出发,通过在职研究生培养不仅仅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更能将学到的先进技术运用到工作和生产中。

4.建立在职研究生导师责任制

在职研究生多数时间与导师靠邮件和电话方式沟通,导师对于学生的指导没有全日制研究生全面、细致,建立在职研究生导师工作制度、规范导师授课、论文指导条列、虽然在职研究生可能工作经历较丰富、实践能力较强,负责在职研究生培养的导师更应从专业技术角度全面培养。

总之,我国农业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尚属大力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应该仔细分析我国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受教育情况及掌握技能情况出发,认真思考我国在对农业领域在职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各农业院校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艳芳,侯首萍,孔素然.浅谈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现状.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12第23卷增刊2月

[2] 百度文库,浅谈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

第7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概述

1、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概念。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具备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是为基础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教育教学人才的有效途径,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以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骨干队伍的建设为目的,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拉开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序幕;1997年,教育部在国家部分重点师范大学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试点;2006年3月,教育部正式宣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束试点阶段。从1997年北师大等16所首批教育硕士培养单位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已达57所。招生对象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由最初只招收普通高中现职教师或管理人员,到1997年招收普通中学教师或教育管理人员;1999年至2001年,增加了其他中等学校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和有中学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干部;2002年批准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报考;2003年招生对象又扩展到政府机关教育部门中具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管理人员。至此,一个全方位涵盖基础教育战线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体系已经形成。

3、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两者平行互补,共同构成完整的学位与研究生体系。从1996年至今,我国相继颁布了多项有关教育硕士培养的政策,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模式;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免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指通过国家规定的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或按照规定免试录取的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承担工作任务,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要求,并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突出特点。

二、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1、课程设置。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是以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成有层次、有关联的课程体系。目的是通过传授系统而完整的学科知识,实现对本学科领域知识的创新与发展。现有教育硕士培养院校的课程设置是按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分为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按照学分分配比例,我国培养教育硕士的院校可以将课程设置情况分为三种类型:学位课、专业必修课学分比重对等;专业必修课学分少于学位课;在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实践性学分,辅助课程培养。

2、教学方法。教育硕士以课程学习为主,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实践环节。在国外的专业学位教育中,特别重视实践。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注重的是对培养对象的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3、培养年限。目前,各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均为两年,第一学年在校集中脱产学习,修满课程学分;第二学年回原单位开展实践并撰写学位论文,参加答辩。采用这种培养方式可以使学员把时间和精力集中投入到学习中,充分吸收消化课程内容,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对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

三、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单一,缺乏指导性和个性。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是具有特定职业背景,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面向21世纪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具有现代观念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或管理人员。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也表现出一些问题。从总体来看,培养目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标单一,培养出的人才没有个性;二是忽视教育硕士的特点,造成与教育学硕士的混同。

(二)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专业学位特色不突出

1、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取学分形式,课程设置的重点在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这两者都侧重于基础类课程,各学校设置比较一致,传授的是本学科的基础知识。而学位课程所占的学时较多,必然削弱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

2、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和实践性。在课程设置结构中,公共课所占比重偏高,学科专业性不突出,没有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性。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却忽视了专业知识的更新。而各院校对教育硕士的实践活动要求差异较大,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不重视这一环节。

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缺乏整合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要求学位获得者既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结合实践,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并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课程的设置使教育学门类的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相冲突。如何在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融合,使教育学门类的课程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四、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落实应用型的培养理念。教育硕士培养目标既是开展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硕士教育的归宿点。明确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是教育学硕士的显著特点。要求教育硕士的服务定位在基础教育一线,教育硕士不仅要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去。

(二)调整优化课程结构设置,加强实践性。为提高我国教育硕士的质量,培养单位应参考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参考性培养方案,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改革。首先,合理安排公共必修课和专业类课程,突出学科特色,重视实践性课程。其次,要考虑到课程设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体现开放性和实践性,增加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课程。

(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方式是以课程学习为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案例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加强实践环节,合理安排教育实践活动。首先,教学方法上组织互动和研讨。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系统讲授,使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科学理论。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开展系统的知识讲授、专题讲座,将课堂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系统讲授与专题研究相结合。提供参与一定的科研活动与实践操作,强调经验与体验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第8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关键词:改革开放;研究生教育;调整;政策

我国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1980年我国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才正式建立学位制度,对学士、硕士、博士等详细规定。[1]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节点是改革开放后,本文从这个节点开始,展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分析。

一、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规模扩展迅速

1998年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研究生在校规模应有较大增长”。随后《关于200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通知》,就研究生规模问题进行了规定。2000年,我国研究生在学规模明显扩大,比上一年度增长29.8%,此后到2013年,研究生在学规模环比增长都在20%以上。从此,快速增长的规模成为这段时间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征。

二、研究生教育是分层次的

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是硕士教育。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强调研究生教育质量,博士授予要求严于硕士,重点放在了硕士层次。从教育部发表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1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26万上升到61.14万人,增长40.88万人,3.01倍。其中硕士招生人数从16.43万上升到54.09万,增长了37.66万人,3.29倍。博士招生规模翻了一倍。[3]。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硕士的规模扩大的更快。

三、研究生教育学科划分更趋于合理

学科结构合理分层。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办法》出台,我国高等教育的学位按哲学、教育学、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授予学位。1996年国务院“学科专业目录”重新修订,增减并整合了一些学科后,一级学科72个,二级学科654个。我国研究生教育逐步建立比较完整学科体系。

四、研究生教育类型偏向于多元化

1981年学位委员会上首次提出拓宽研究生培养路径,发展专业型人才。[4]1992年《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方案》出台,正式设置2个专业硕士学位。[5]随后出台了《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专业学位制度,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就学位类型,可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学位,专业学位可分全日制、在职、半脱产等形式。

五、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区域均衡问题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我国开始实施“211工程”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和学科。在后期的“211工程”高校目录调整中也对中西部地区的高校予以了适当的照顾,采取了“一对一”对口帮助的形式,这时期研究生政策已注意研究生教育区域均衡问题。六、总结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层次、学科、区域等方面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有必要从政策角度进一步调整研究生教育,从政策的内容、执行等方面改进。(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规划基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适切性研究》;项目编号:13YJA880073

参考文献:

[1]余云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本章节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历年统计年鉴;教育部网站统计数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报告.

[3]本章节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历年统计年鉴;教育部网站统计数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报告.

[4]陈静.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3(6).

第9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关键词:专业学位; 瓶颈;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38-002

一、专业学位的定义及发展

专业学位 (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学位而言,它与学术学位是水平相当的同级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和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如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

1988年,我国第一次提出了职业学位教育的概念。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在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工程类型硕士生,以及应用文科研究生方面进行了改革,主要是加强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1990年10月,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六种专业学位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批准。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个别专业外,其他的各专业学位均可接受推免生。1991年分别在全国26所学校进行MBA试点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不仅限于单一的学术型人才。社会经济发展在需要一定数量的高精尖学术型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更需要大量能解决实际问题、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高层次人才。为适应这种趋势,自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这就意味着我国要加快专业学位发展步伐,适当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增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制约专业学位发展的瓶颈

专业学位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自身发展的瓶颈。

第一,生源成分复杂。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员来自各行各业,既有与从事的行业或大学所学专业相一致的,也有与从事的行业或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而且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学习目的也各不相同,既有真心想学点知识的,也有纯粹来拿文凭的,还有二者兼而有之的。生源成分复杂,学习基础不一,学习目的多样,增加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难度,成为制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有其突出的特点,在设置专业硕士学位时,规定一般应成立由高校教师和企事业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的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力量,或者至少实施双导师制,即同时配备具有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导师。而在实际运作中,导师组大多仅为双导师,但由于校外导师存在职责不明、待遇不高或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导致许多校外导师名不副实,即使是双导师制也没有完全实现。授课教师大多由学术性硕士导师兼任,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教学方法单一,满足不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偏重课堂教学和纯理论知识的传授,讨论、案例、实践等教学环节薄弱,没有突出能力培养。

第三,专业学位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在实际教学中,真正适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的教材还不多,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灵活,实践性也不强,理论和实践脱节,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科研手段不够先进,实践性科研成果的推广缺乏。学生学到的更多的还是与他们的实践联系并不是很紧密的理论知识,专业学位规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没能真正实现。

三、专业学位发展需着力的方向

既然找到了制约专业学位发展的瓶颈,就要针砭时弊,进行改革,以求专业学位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一,要着力保证生源质量。生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选择专业基础好、学业发展潜力大的学员是保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前提。国家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设定了专门考试,包括专业基础考试与综合面试,可以了解被试者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为保证生源质量,企业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及企业未来发展人才战略储备需要,向学校推荐专业基础好和工作业绩突出的各个领域的骨干攻读专业学位,学校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企业推荐的人员。最后,为了更好地保证生源质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部分专业学位应加快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行全日制培养。

第二,要优化课程设置。考虑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以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要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及先进性,实行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要求,按照专业培养方向的不同,设置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职业发展课程三个模块。其中专业基础课模块是为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平台;专业技术课程紧密联系实际需要,反映最新学术成果和科技动态,目的是为了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技术转化的实际能力;职业发展课程包括管理、经济、法律等课程,可根据专业要求以及个人职业发展需要而定。实践证明,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置符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突出了相关专业的特色,克服了专业学科分割过细、知识零散的弊端,可以从本质上把握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各培养单位应加强模块教学模式的发展应用,并不断改进,相应增加全球性的课程和跨学科的课程,使课程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第三,要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教学过程要通过运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现场研究、团队学习等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开阔学员思路。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还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结报告。

第四,加大校内导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导师的责任心。重视构建和形成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校内导师要积极参加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一培训,还要参加计划性的进修,争取到相关职业部门挂职锻炼的机会,获取实际工作经验。

此外,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内导师担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第一指导教师,必须是本校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校内导师主要负责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包括学位论文的撰写和学位申请等方面的指导工作。企业导师担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第二指导教师,必须是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部门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包括协调企业各有关部门的相互关系、课题立项的经费落实和学位论文的工程实践等方面的工作。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如在论文选题和论文答辩中,要充分发挥两个导师的协同指导作用,完善双导师制。

总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面临一系列需要突破的瓶颈,只有及时改进,不断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这对完善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体制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