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

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

第1篇: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 危机事件 角色定位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中的作用

高校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是指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是指高校学生在其日常学习、生活及课外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有可能对大学生自身造成人身伤亡、对学校正常教学、管理与生活秩序造成影响、对校内安定造成一定冲击、对学校形象和声誉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

近年来,大学生各种危机事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与重视。危机个案看起来是偶然发生的,但是偶然的背后有必然的规律。了解危机个案的发生规律,提高高校的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大学生危机事件的预防管理中,辅导员的作用不容小视。但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辅导员的作用,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中,辅导员也有一些错误的角色定位。

二、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的成因以及表现形式

1.基于大学生青春期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校园环境、社会机制的各种因素,笔者认为大学生危机事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性格与心理状态都尚未定型。大学生正是站在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其中深刻感受到经济、学习、就业、情感等压力,这些压力给部分大学生带来思想困惑和情感压迫,而其中他们自身对待这些人、事、物的态度与结果更是决定他们未来人生。这种很容易摇摆不定的性格与心理状态是很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刺激的,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引导,使其化解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就会发生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

(2)在当今一些高校,对于学生德育工作不够重视。教育质量好对于高校而言绝对不止是教学质量好这么简单,更多的应该是重视学生的德育与人格培养,让他们在有限且宝贵的时间里得到最充分的锻炼。

2.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的表现形式

(1)危害自身安全。大学是半个社会,是学生走上社会的最后的过渡场所,大学生面对学业、生存、就业、恋爱、社交等问题时突然感到压力增多增大,有些同学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或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式时,容易引发危害自身安全的事件,如自杀、自残。尤其是每年四五月份是确定大学生职业走向的时期,又是彻底与学习生涯绝别时刻,稍遇挫折大学生就会焦躁不安,易发生危害自身安全事件。

(2)危及他人安全。大学生年轻气盛,易冲动,“讲义气”,常是为了生活琐事而大打出手。同时,大学校园管理松散,也是造成校园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之一。据统计,大学生打架事件占到学生违纪事件的50%。值得重视的是,大学生打架具有群体性、偶发性和多发性,特别是打群架,卷入人数多,易发展为恶性事件。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的角色定位

1.“事件发现者”的角色

辅导员不能再把自己局限于事后“救火”的“消防员”角色,而是要转变管理观念,变“事后救火式管理”为“事前主动式管理”。因此,辅导员对大学生危机事件的预测就至关重要。

辅导员对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的预测要要注意几点。包括:一是了解学生,掌握信息。二是了解政策,评估影响。三是加强教育、增进沟通

2.“事件处理过程参与者”角色 各高校目前形成的危机快速反应机制中,大同小异,从学生、辅导员到院系、部门、学校,只有辅导员是危机处理过程中的全过程参与者。危机事件往往涉及人身伤害甚至生命,因此在处理过程中,辅导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除了责任心,辅导员在处理危机事件中还要有细心和耐心。危机事件的发生、干预和处理过程中,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处理的事情比较棘手,因此要求辅导员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

3.“善后抚慰教育者”角色

危机事件通常会给当事人和周围人群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重回正常状态也需要一段恢复期。大学生危机事件后,辅导员不能简单的给出处理结果后就撒手不管。这期间辅导员一方面要多关心涉及到的学生,帮助他们恢复常态。并动员其他同学一起帮助当事人抚平创伤,重新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另一方面,辅导员也要分析总结,强化危机意识。同时,辅导员及时做好警示教育避免再出现类似事件。

4.在危机事件中几种错误的角色定位

(1)不要担当“庇护者”

辅导员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容易在工作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往往因此容易处理事件拿捏不好分寸,犯过度保护的错误。

(2)不要代替“专业人员”

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有别于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主要充当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至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主要是心理、法律等,为的是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更好的开展工作。而不是要代替专业的心理教师、警察、律师等专职人员的工作。

(3)不要把自己作为"局外者"的角色

部分辅导员面对大学生个体危机事件处理完之后,会产生事件发生是不可预期的,与自身无关的心理。进而淡化事件结果,不做后续工作,不进行总结等。

高校危机事件不可避免,关键是我们要足够重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加强高校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保证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

参考文献:

[1]蒋盛云,任学丽,陈捷,等.关于“在大学生中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思想心理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5(3).

第2篇: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型带来了文化转型,进而促进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建,这是一次深层次的社会变迁。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德育不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有了一个大的变迁,其中最大的变迁就是中国德育正从“天国”德育向“人间”德育转变,即学校德育生活化。这种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所接受,但尽管如此,德育的实践却仍然未尽如人意,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受教育者对当前高校德育的方式、手段、过程产生逆反心理,致使高校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工作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作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相互隔离,难以产生合力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展开。因此,一味地把大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工作,必然使高校德育陷入困境。

2.德育工作严重脱离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当前高校德育漠视大学生个体的独特生长环境,漠视他们内心潜藏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生命所指的方向,把大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容器罐”和“美德袋”,造成德育对生活的疏远,德育的内容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导致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抗拒心理。

3.德育教学过程的单向性。任何教学过程都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德育教学也不例外。然而,当前高校德育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把德育教学过程看作是对大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大学生所受的道德影响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大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的权力,其实质就是对大学生个体生命的漠视,扼杀了大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4.德育教学模式僵化。以往的德育教学,一般由教师领着学生走进教材,从教材中引出典型事例,引出话题,围绕教材演绎、归纳、感受、感知和练习,并提纲式地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要求板书,然后借助纸笔考试,再现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停留在知识的道德层面上,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优良的品德要求并没有在受教育者的心灵中真实生成。

上述原因归结于一点,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缺乏生活化。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要走出困境,其根本出路就是使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这是因为,从德育的根本目的上说,道德的产生是为了受教育者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对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因此,高校德育教学必须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也就是要从受教育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出发,而不是从规范价值出发。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反映在德育工作中,就是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回归生活。从德育的价值层面看,“生活价值高于道德价值,生活高于道德,不仅是因为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无道德的生活世界,却无法设想一个无生活的道德世界,而且是因为生活或生命在逻辑上的在先性或独立自存性,至于道德价值,并没有独立的存在,其整个存在和本质,都是由生活所规定的”。从社会学层面看,德育工作必须担负起个人道德社会化的功能,而个人道德社会化必须包含着对人及其生活的关怀,“因为在人与社会二者中,人是唯一的能动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借助人的德性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诸领域才得以发展;但人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生的幸福。在社会道德生活中,人是承受社会道德的客体,同时也是进行道德行为活动、创造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着眼于社会的发展来要求人、要求德育,从长远的客观结果看还是为了人及其发展”。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层面看,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回归生活,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生活方式与内容。受教育者在踏入高校的门槛前,就有了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和方式,而且受教育者个体不同,生活经历也不同,道德思维能力与方式也有差异。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允许发展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尊重他们的发展需要,这正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标志。

二、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要义与特征

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而言的,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以说教灌输为主,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盲目追求既定的德育知识,忽视人的现实生活需要。而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就是指高校德育教学的组织、内容、手段等方面必须以受教育者的生活为逻辑起点,必须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必须加深同家庭、社区及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同时丰富生活化的内容和文化的内涵,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基本要义包含四个方面:(1)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大学生做人做事,学会生活,使抽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心感悟,成为其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2)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应以生活行动为依托,教学过程是对生活的解说,既是对生活过程的重现,但又应该高于生活。(3)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内容应当是引导大学生追求深刻的、不确定的人生知识,这种人生知识应当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4)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讲究师生间平等对话,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不是封闭性的灌输,而是开放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育教学生活化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主体性。大学生对道德的认识从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层次,大学生对德性的接受将是探索、认识、体验、发展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育者人为的干预过程。(2)开放性。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开放性特征将贯穿于德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和教学评价都将体现开放性的特点。(3)个性化。个性化就是要从大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大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正确处理好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推动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三、实施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1.从德育教学理念看,要转变德育教学观念,抛弃传统的以灌输、抽象化、规范化、理想化为特征的教学理念,树立德育教学生活化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想走出德育教学的困境,必须树立新的德育教学生活化理念。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求德育工作者以大学生为中心,突出大学生的发展,挖掘大学生的潜能,调动大学生的意念,把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

(2)树立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理念。道德教育应扎根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要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这就要求给予大学生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或陈述生活中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方面享受到的喜悦或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使德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树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大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知性的发展,还应该包括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从德育教学内容看,要突出生活性,要关注大学生自身以及他们与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1)德育内容要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德育因灌输性而备受指责,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德育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不相适应,过于超越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以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采取了“灌输”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德育课程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规律来编写内容,力求做到教材内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达到教学要求。

(2)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适当引进心理教育内容。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人才的首要条件。过去的德育教学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心理、人格教育,导致日后一些学生出现心理、人格畸形,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因此,笔者认为,德育教学要突出正视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良好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改善其心理品质,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

(3)德育教学要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合作化的社会,学习和人际交往是学生面临的两大重要内容。因此,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给他们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在这方面的主题内容有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学会合作、珍惜友谊、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

(4)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日常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并引导他们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从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看,主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消费观、时间观,正确处理劳动与人生、收入与支出、娱乐与学习、时间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看,主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通过设计各种活动课,模拟或参与相应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掌握有关原理,为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避免教条化、说教化。

3.从教学过程看,要以大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课首的导入、课中的展开、课尾的处理都应体现生活化的基本要求。在课首的导入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唤起、激活、调动学生回忆或体验生活的经验;在课中的展开上,教师要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平台,在活动中生成体验与感悟,使抽象德性规范与价值内化为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认知;在课尾的处理上,教师要注意总结,画龙点睛,并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延伸到家庭、社区、社会当中去,使抽象的德性要求转化成具体的生活实践。

第3篇: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给大学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志愿服务精神在大学里获得了极大的弘扬,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洗礼和升华。随着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离去,大学要留住被高扬的志愿服务旗帜,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志愿服务联系起来,将志愿服务延伸到大学生的个人成长领域,让志愿服务精神在后奥运时代得到弘扬。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志愿者在世人面前全面地展示了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展现了这一代年轻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表现出较高的志愿者素质,让全世界感动,让全中国骄傲。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了,但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不能结束。如何将志愿精神最大限度地弘扬和延续,并内化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追求,进而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

对于志愿服务的定义,2007年12月5日起正式实施的《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以地方性法律文件的形式,对志愿服务作出了比较权威的官方解释。该条例第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志愿服务是指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

一般认为,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社会性、利他性和教育性等特征。自愿性强调志愿服务的非强制性,这使志愿服务与一般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的职务行为区分开来。无偿性强调非营利动机,以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为目的。利他性强调志愿者的利他动机,即出于为了他人和社会生活更美好的信念。社会性是强调志愿服务是在一定的公共空间和特定的人群当中进行,以有组织的、公开的、社会化的形式开展,以区别于邻里间的互助或者是日常生活偶尔为之的好人好事。教育性强调志愿服务活动不但能锻炼志愿者的能力、提高志愿者的素质,还能陶冶了人的情操、完善人的品质。志愿服务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反映了志愿服务内在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志愿精神。它以自愿、奉献、友爱、进步等为核心内容,体现了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志愿服务者的社会参与度、组织能力和水平,反映了该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步的程度。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仅大学生赛会志愿者就有74000人,占全部赛会志愿者的将近八成,40万奥运会城市志愿者中有一半以上是大学,20万的奥运会拉拉队志愿者中也以大学生为主力军,即使在以企业职工和社区居民为主的社会志愿者中也有不少大学生。大学生的参与度可见一斑。在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中,绝大部分为北京的大学生。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度这么高,除了政府部门、奥运会组委会、大学等各界组织、宣传等工作扎实有效外,显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的原因,就是反映人生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的志愿精神获得了大学生普遍的价值认同。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娜关于《首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的报告也支持这样的判断。报告指出:大学生参与奥运志愿服务的动机模式是复合多元的。在考察参与奥运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的限选三项的题目中,入选频率最高的是“锻炼自己”(88.0%);其次是“社会责任”(65.6%);再次是“感到光荣”(58.3%)。“锻炼自己”、“社会责任”、“感到光荣”显然属于正面的、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范畴,集中体现了志愿服务的主要特征,反映了志愿精神的核心内容。正是大学生对志愿精神普遍的价值认同,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志愿服务的高参与度,反过来又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提升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境界,有利于大学生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志愿服务为大学生实现社会性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和理念支撑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指的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学习过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志愿服务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在于这两者都将社会作为实践对象,不同点在于大学生的社会发展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全面和谐发展,志愿服务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涉及的社会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几乎包含了当今社会的各个发展领域:如,奥运志愿服务,服务基层的大学生服务团,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志愿服务,大学生西部服务计划,服务社会弱势群体,绿色环保行为,等等。大学生可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走进社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了解社会,同时全面促进个人的社会发展。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需求,为开启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最佳的教育载体。志愿服务的核心是其理念,是自愿、奉献、友爱、进步等为内容的志愿精神。这样的志愿精神和价值理念和取向,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他人、快乐自己、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提供了巨大的内驱力。

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奉献和索取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我国大学阶段的教育重点和德育的核心。这样的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与志愿精神是相通的。因此,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需要通过大学生德育工作,使其由里及外的自觉萌发。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引领下走向社会,在现实的社会中理解个人与社会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关系,才能自觉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摆正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并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才能在志愿服务中树立志愿服务理念,自觉服务他人、快乐自己,把个人的发展需求承载于为社会服务的基石上,获得个人发展的同时服务于社会。因而,志愿服务必将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大学生社会发展也会拓展志愿服务在大学的发展空间,大学生社会发展与志愿服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三、后奥运时代志愿服务精神在大学的延伸

随着北京奥运的离去,如何留住被高扬的志愿服务旗帜,让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是后奥运时代大学德育的重要课题。大学生社会发展可以把拓宽志愿服务的渠道作为新的切入点。

大力开展奥运志愿服务的成果转化工作。大学的奥运志愿服务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一部分。志愿服务按其服务内容分类除了关爱弱势群体、绿色环保等常态的日常服务内容,还有大型会议、体育赛事等规模较大的特殊的非日常服务内容,这些都是走出校园、服务社会的,因而,奥运志愿服务也成为了大学生社会性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发展的一部分,开展奥运志愿服务的成果转化工作,扩大奥运精神成果是首要工作。具体来说,奥运成果转化要首先在学生管理系统内进行,组织奥运志愿服务总结,表彰工作。针对奥运志愿服务的直接参与者展开集体与个人总结,对志愿服务进行评估、评价,用表彰和公开宣传等方式对参与者群体进行激励,同时达成对非直接参与者进行教育。此外,要在教学系统内将奥运志愿精神在内的奥运精神成果作为德育的新内容,通过奥运志愿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志愿服务对学生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自觉将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使奥运成果转化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个体。

延续奥运热情,加强在原有的志愿服务体系中推进力度。当今大学的志愿服务除了奥运时代的热情与高涨,本就还有其他的内容,志愿服务并不是新生事物,我们也要将奥运会动员出的志愿热情继续在原有的渠道推进。

第4篇: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技能与职业道德处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从根本上来说,良好的职业道德来源于社会责任感。强烈的责任感可以成为行为者自我鞭策、激励、监督的力量,使自己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并且没有丝毫的懈怠。由此可知,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那么,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责任感,给学生做好典范

“教师是社会的人,是文化传递的关键环节。而且,创造一种社会的、道德的存在,也是他的使命。通过教师,社会创造出想象中的人。”[1]责任感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有的教师只一味地强调知识的学习、才能的培养对大学生自身多么有利,却不提及知识和才能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有的教师甚至公然宣扬大学生只要能管好自己就可以了、不要妄想去改造社会。教师素质的现状如此令人堪忧,学校应首先关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给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创建良好的氛围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大学生接受教化、塑造、熏陶的重要平台。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须做到:一是要大力地广泛地开展和谐校园文化活动;二是要努力将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校规章、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学校管理制度中,使责任意识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意识和规范;三是不断与时俱进地丰富德育工作载体,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覆盖力和影响力德育论文,用广播、电视、学报、校报、简报、黑板报、校园网等媒体进行责任感教育;在大学生身边,在平凡的生活环境中树立典范,每年从全校选举出思想道德品行突出的大学生,给予表彰。大学阶段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中时时渗透责任意识,必将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性格形成,逐渐使其增强责任感,最终成为一个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追求人生最高责任目标的人。

三、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搭建平台

(一)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认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这样说,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离不开社会。另一方面,社会又离不开个人,没有个人,社会就不能存在,“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 [3]正确地理解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把自我价值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而不会在价值取向上有失偏颇;才能在给奋斗目标定位的时候不会只看到个人理想,而忽略社会理想。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联系起来,才能对自己负有历史的使命产生正确认识,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才能建立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即社会责任感。

(二)大胆的、广泛的实践早就被证明为是培养社会责任感行之有效的途径。

对此,我们进行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问卷调查。调查所选定的取样标本,是我校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低年级学生。这次调查一共分两期完成。

第一期调查时间是2009年12月。

①问卷下发500份,样品约占全体10%。不记名(样表如表1)。

表一 问卷调查表(不记名) 时间: 月 日

此问卷回收486份,占下发数97.2%。

结果为:强:25%,一般:56%,差:14%,没有:5%。基本成对称三角状:

第二期调查时间是2010年3月,在2010年1月10日至2月20期间,这一年级的全体学生都参加了学校或者班级组织的或者自发的为期至少2周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②问卷下发500份,样品约占全体l0%。不记名(样表仍是表1,同上)。

此问卷回收491份,占下发数98.2%。

结果为:强:42%,一般:48%,差:9%,没有:1%。成一不对称三角形:

从两表中不难发现,学生的责任感明显加强了。究其原因,就是进行了社会实践。

我们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就是要将其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落到实处,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履行对他人、群体和社会的责任[4]。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德育论文,深入社会,通过社会实践磨砺意志,历练品格,促进知、情、行的相互转化与统一,最终真正建立起社会责任感。

四、学校应主动与家庭沟通,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仅靠学校单方面努力难以成就,学校、家庭应该通力协作、形成合力,给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全方位的氛围,共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由于其较为优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养成了凡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进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主的价值取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缺乏应有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5]。对此,首先父母本身要以身作则,在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帮助他们超越个人的利益,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形成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总而言之,父母不仅应要求孩子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学会承担各种责任。

参考文献:

[1]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杜,2001:46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杜.1972:8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杜.1980:226

[4]由建武,用伯伟.对大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校研究.2001.(12)

[5]于洪良.试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毒厦其培养[J].实残与探索.2006(4)

第5篇: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

作为新一代青年,毋庸置疑,当代大学生具有许多优点———朝气蓬勃,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果敢利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等。但是,他们身上也存在不少缺点———崇尚自我,强调客观,心态浮躁,学术不端,政治淡漠,急功近利等。这些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是足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他们优越的成长环境和祖父辈“溺爱式”的教育方式,使他们从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的习惯。加之一些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或缺,以及社会上负面信息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上课缺勤,作业抄袭,考试作弊。

经过三年紧张的高中生活和高考前的冲刺学习,大学生迈入大学后有了松懈思想。不少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有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学习精神。有的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或者不想上课就写病假、事假条逃避上课,自习时间下棋打牌、上网聊天,到交作业时则借他人作业抄袭了事。考试时则想方设法作弊,不惜“以身试法”。

2.在文体比赛中弄虚作假。

有的同学参加校园体育竞技活动时存在冒名顶替现象,参加校园文学、科技创作活动时由他人及存在其他一些弄虚作假现象。我们发现,在学校乃至自治区的竞赛中都会出现完全相同的文学作品。这不仅违背了竞赛的宗旨,使参赛学生本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极为尴尬,而且导致了不诚信风气的日益蔓延。

3.恶意欠费。

近几年,大学生欠费现象屡见不鲜,而且呈愈来愈严重之态势。据了解,在校生一万四千多名的内蒙古医科大学,每年学生欠费就达一千多万元。这些欠费学生中,不排除一部分申请贷款的贫困生,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有钱不交”。他们把开学时父母带给的充足学费用于高档消费而不及时缴纳学费,只有在班主任、辅导员老师的一再催促下,甚至直至毕业前夕才不得不补交求学期间的欠费。还有一些学生开取虚假困难证明进入贫困生数据库、伺机获取助学金。前年就有两名自称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校放开一定数量的二本和三本学生可以互转相同专业时,竟然转入了高收费的三本专业。

4.拖欠贷款。

国家设立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制度,本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但少数贷款学生诚信意识较差,他们相互攀比意识较强,用贷款购买智能手机、品牌电脑、高档服装等,还请客吃饭;还贷意识淡薄,违约现象严重。有的贷款学生到期不能还贷也不申请展期,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贷款数额和还款期限。

5.实习时期的欺骗行为。

医科学生实习时期,穿上白大褂,跟着老师学习实践经验。缺乏诚信的学生,在反映病人提供的病史时,马虎对待、敷衍了事、反映失实;在给病人体检时,超越范围、越位体检;还有的在跟班的时候,收取红包、吃拿回扣,帮助药商宣传;撰写毕业论文时,大段抄袭网上的文章进行加工。所有这些事实都反映了医科学生在实习时期的欺骗行为。

6.求职时虚构简历,伪造证书。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大学生为了能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虚构自己在校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甚至伪造荣誉证书。我们在帮助用人单位汇总求职简历时,发现在“任职情况”一栏中有多名学生填写同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或同一班级的班长,真是天下奇闻。

7.就业中随便违约。

前些年从事就业工作时,经常碰到毕业生违约情况。他们在同一家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后,在遇到更好的用人单位时,又与之签约,根本不考虑违约的后果。只有在用人单位和学校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时,他们才瞠目结舌。这种随便违约行为,不仅对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大打折扣,而且损害了学校的社会声誉,也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最佳招聘时机。

二、当代大学生失信原因分析

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及长久存在,都有其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同样,大学生诚信品格的缺失,既有传统教育体制、不良社会风气以及家庭成长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大学生个人利益至上思想的干扰。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多年教育体制的负面影响。

传统教育体制下,人们信奉“学而优则仕”,似乎只有学业优秀,方可出人头地。虽然上世纪末以来,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的全新教育理念,但是传统观念一直在指挥着莘莘学子、望子成龙的家长乃至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刻意追求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教育。即便在整个大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中,诚信教育的内容也被放在了选修课、零星的讲座甚至可有可无的位置。

2.社会腐败现象的侵袭和学校不良学术风气的影响。

当前的中国社会仍处于市场经济不断调整和完善时期。在这样一个并不完善的经济社会里,我们的社会还不能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公平和公正,如一定领域内的商业欺诈,人情关系、权钱交易、不正当竞争等,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存在的学历造假、学术掺假、论文剽窃、成果注水、学问浮躁、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诚信教育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

3.国家对失信者的约束体系不健全。

古人讲,人无信而不立。自古历来,我国是一个重视诚信的国家。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人权高于一切”、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极端思想的冲击下,使得一些个人和单位片面追逐部门和个人利益,有时甚至为了个体利益而不择手段。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制约机制尚未完善并真正发挥作用,他们在不讲诚信规则下攫取的不当利益并未受到相应的处罚或者处罚力度很小。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判断,认为讲诚信是傻子,不讲信用又奈我何。

4.家庭在大学生成长中“保姆式”的越俎代庖。

当代大学生多位90后的独生子女可以说,从出生起,父母和亲人就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即便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父母,也宁可自己省吃俭用,而要满足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各种需求。如此优越的家庭成长环境,使他们不仅淡漠了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而且渐渐养成了过度依赖的思想,认为一切都有父母提供,从而丧失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拼搏进取的精神意志。以至于在上学期间庸庸碌碌、就业过程中弄虚作假。

5.大学生个人利益至上思想的影响。

虽然在理论上大多数人都认同诚信的重要意义和可贵价值,但在现实生活别是在涉及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时,他们却未必愿意身体力行。数额越来越大、类别越来越多的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对大学生形成了巨大的诱惑。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又使得他们敢于冒着被查处的危险而去伪造求职材料。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诚信问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家庭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予以解决。

1.积极健康的品德教育不可或缺。

既然学生已经进入大学阶段,那么大学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就责无旁贷。大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育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宝贵品质;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此,中央和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德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国家在各类招聘和选拔人才的标准中,首先强调品德的重要性,已经显示了明显的导向作用。诚信作为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可试行将诚信教育纳入德育教学内容与课堂设置之中。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对学生诚信的考核占有一定比例,将德育建设列为对学生考核的首要内容,尽快走出仅凭学业成绩评价学生的误区。

2.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格局。

高校的教师一定要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自己高尚的品格、渊博的学识、严谨科学对学术道德以及富有个性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坚持客观真理、追求公平正义,在知行合一的教育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在这一点上,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加强。教辅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等,同样肩负着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职能,他们的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在导师教育中要注重诚信,这对医学生尤为重要。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救死扶伤、捍卫健康的神圣职业,他们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将来从业的职业道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关乎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大问题。

3.加大诚信宣传力度。

教育主管部门、宣传部门和学校应将诚信宣传纳入宣传教育总体规划之中,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微信平台、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橱窗等宣传阵地,通过举办主题教育、讲座研讨、校园活动等形式,大力开展有关诚信的正反面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都来做诚实守信的典范,坚决摈弃不诚信行为。

4.健全诚信监管机制。

高校应建立大学生的诚信监督机制。首先是建立诚信档案,做好诚信记录。把学生的诚信表现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以此作为评先评优和获得各类奖助学金的依据之一。其次是制定科学的诚信考评体系,学校和社会的信用评价体系应该相衔接、相一致。再次是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不仅要对学生的不诚信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而且要对教师的学术腐败予以曝光和惩治,以此引起大学生的高度警惕,深刻认识到不诚信的严重后果,尽早悬崖勒马,防止重蹈覆辙。只有加大失信者的失信成本,才会使试图失信者对由此将付出的高昂成本“望而却步”。在这一点上,学校和社会均应积极作为,且在惩戒机制上相互衔接。

5.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第6篇: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 人本主义 德育 主体化 隐性化 个性化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国,德育内涵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方面,三者是紧密联系的,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以道德教育为基础,而道德教育要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为导向。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在这样的内涵指导下运行。毋庸置疑,在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言行和道德素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精英阶段转向大众教育的变革时期,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然而,当前高校德育无论是在面向未来的需要,还是为适应当前教育转型的需要方面,都表现出现行模式与变化了的环境、与对象日益不相适应,直接表现为其有效性弱化。转变理念是当前高校德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只有树立起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所存在的问题[1]。近年来,人本主义理念已逐渐为企业界所认同,而作为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的高校就更没有理由去摈弃它。传统德育要适应新的社会现实的要求,就应从“人本”角度为思想教育工作定位,创造和总结出丰富多样并且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2]。方法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我们在倡导高校德育人本主义理念的同时,有必要对其在实践中的体现方法进行阐述。

一、主体化教育

每个受教育者都是能动的主体,都有着十分丰富的活生生的内心世界。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教育者在教育中的权威地位,忽视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造成了在德育过程中的单一主体现象,即在德育过程中学校或德育教师是教育者,是德育的主体;学生是被教育者,是德育的客体。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从自身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我说了,你就接受,就照着做”。但实际情况却相去甚远。因为高校德育的对象是青年学生,他们的特点是:反传统,重时尚;思想开放,个性鲜明;行为独立,富有创造力;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富有理想,崇尚怀疑,积极进取,他们会从自身自有的认识和体验对学校德育的要求进行分析、筛选和加工、甚至加以抵制,而不可能像一张白纸那样任教育者描绘。可见,高校德育教育单一主体结构模式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应建立符合德育教育规律和要求的双主体结构,即教育者是高校德育过程的主体,受教育者也是德育过程的主体。

实施双主体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德育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起码的信任和尊重,自觉地将学生置于德育过程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3]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参与热情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的必要条件。一旦激发起学生在德育中的创造性和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学校德育工作必然会呈现出生动活泼、内容和形式不断推陈出新的喜人局面。

加强高校德育中的实践教育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现由单一主体向双主体转变的有效途径。在实践参与中,学生由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积极吸收教育信息,自觉体验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形成自己正确的认识和观念。通过实践,将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主体需求,消除在单一主体模式中学生的消极和抵触心理,促进德育内容的内化,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问题,积极地寻找答案,不断地反省自我、完善人格,在学生主动参与和自觉探索的基础上加以因势利导,将过去那种简单的抽象理论和行为规范教育变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具体生动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分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使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隐性化教育

高校传统的德育观念和方法,是采取集中统一的灌输式教育。灌输教育,一是照搬书本、生搬硬套的“填鸭式”教育。二是不考虑学生的主体状态和内在需要,教授一些学生没有共鸣的东西。因此,在本质上,灌输就是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当今,网络的迅猛发展,使世界范围内的信息的传递易如反掌。通过因特网,大学生们拥有更多的比较,他们有选择的视野和意志。所以在信息时代中,作为一种教育原则,灌输式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特别是理论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灌输。但是,如果把灌输作为一种主要的教育方法,乃至于作为一种惟一的教育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抵触和逆反的心理,并造成学生实践体验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缺乏。面对21世纪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社会生活,这种灌输式教育模式的缺陷就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使学校德育的效果呈下滑趋势,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学校的影响力。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从传统的大规模灌输式教育模式向现代的多层面的渗透式教育模式转变。

高校德育工作是通过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来优化育人环境,通过开辟学校的第二课堂来满足青年学生全方面发展的正当需求,从而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成长。这就决定了其工作必定以隐性化为主渠道,实施渗透式教育。所谓隐性化,就是指在学校中除正规课程之外的,能导致学生学习(无论是否有目的)与学校教育相联系的一切东西。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发展,传统的按年级为单位的学生管理模式将不断弱化,以年级为单位的开会、听报告等形式将不再适用,思想教育的实施将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全方位渗透的特点将越来越强。因此,高校德育的实施应走隐性化的道路,以渗透式教育为主。所谓渗透式教育,就是使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校园良好的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事实上,对大学生真正有影响的东西,正是他们周围的环境。因此,高校必须优化德育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精神教育氛围。

首先,要创建校内德育的最佳环境。通过领导、教师、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参与的主辅渠道贯通的大德育体系,利用课堂、食堂、会堂和住宿场所、文体活动场所的管理,把德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切实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其次,要沟通大环境和小环境,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纵横联系的教育网络。在小环境中,要搞好校风、学风和师德等精神环境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精神动力,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大环境中,高校要主动同家长和社会合作,活用大环境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二者在育人方面的优势,形成环环衔接的“教育环”,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产生德育的最大合力。这种渗透到环境和活动之中的德育工作,不是简单生硬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而是要学生自己去感受、去判断,在感受和判断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由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参与,由外在的压力变成内心的感受,这样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三、个性化教育

传统的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消防队”、“救火车”的角色,社会需要什么,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就抓什么,注重的是对群体的教育,而较少关注个体的差异,从而过分突出了德育工作的外在功能,却忽视了德育的本性――对人及人性的提升。这种对德育功能的窄化,必然导致德育功效的弱化。此外,传统的思想教育非常注重对群体的教育,而较少关注个体的差异。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应从传统的大规模群众性的突击运动式的单向灌输教育方式向现代的小型个体化的日常多层面的双向交流教育方式转化。

每一个人在其人生观、价值观上都形成了独特的个性特征,这就是其区别于其它任何人的独特的个性化人格品质。如何使青年学生自身独立的个性化人格品质得到健康和自由的发展呢?在高校德育中,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怀为基点,从观察每个学生独特的人性内涵入手,有目的地对其进行正面的、健康的引导,从而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化的人格品质。

大学生从其人生发展阶段来看,正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大转折的关键时期,相对宽松的人文环境赋予了大学生更为强烈的“成熟”欲求,进而也使得他们对于自身个性化人格品质形成强烈的渴望心理。然而生活的经历和长久以来形成的封闭于客观社会的思想并不能给予他们相应的能力。新时期的大学生在思想上有着时代赋予他们的共同特征,同时时代也给予了他们个性化的心理性格特点。针对大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心理性格研究是工作中较为复杂的一个环节,要做到这一点,尊重学生已形成的个性化人格品质和心理特征是我们工作中应该达到的一个教育者的心态。时刻用理解的眼光去关照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情,相信他们人性中的优点,理解他们人性中的弱点,真正明确自身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引导”职能,用自己职业的敏感性去发现,袒露自己人性中真实的一面去理解学生,这样,在学生心灵深处才会产生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信任,让学生对于人生的主动思考从感动中来,真正实现教育引导工作的实效性。

新世纪的高校德育在表现出它的“科学性”的同时,也要体现出它的“人文性”。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是新形势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是德育观念现代化的体现,时展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改革走“科学”与“人文”融合之路,改革高校德育工作的弊端,加强德育中的人文关怀,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强.试论高校德育工作的观念更新[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2).

[2]刘献君.大学之治与大学之思[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17-121.

第7篇: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自信

1自信的概念及意义

1.1定义

自信(self-confidence)是个体对自己的信任,表现为对自己的知识、能力,行为、判断等有信心、不怀疑。它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做出正面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能力的主观评价。自信又是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还被作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而存在。

自信系统由整体和具体两个子系统构成,其中整体自信包括总体认识、能力、意志、性格、品德等,具体自信包括学业自信、社会自信、身体自信。而身体自信(physicalconfidence)则表示受试者对其外表、体型、身体机能、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正向态度。身体自信是自信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整个自信系统的支持因素。

1.2意义

自信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并且影响着学业成绩、成就动机、心境等。作为稳定的人格特质,自信还深刻地影响着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自信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竞赛、成就、归因、就业等多种领域内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有自信的人表现为外向、情绪稳定及随和,如好交际、热情、不易激怒、易与人友好相处,易适应环境等;而缺乏自信心的人表现为内向、情绪不稳定及孤僻,如好静、离群、焦虑易怒、忧心忡忡、孤独、感觉迟钝、与人不友好,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人格特征,缺乏自信的人有较多的抑郁情绪。

互有差异的自信、自尊和自我效能水平最终使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结构区别于其它人。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水平与心理健康的诸多方面广泛地存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大学生较高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水平将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减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性及精神病性反应等。同样,如果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也不利于其良好的自信、自尊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大学生自信研究

2.1现状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达到中度及以上痛苦水平(各项目自评分≥3)的人次占被调查大学生总数的32. 37%。已经远远超过全国12.6万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率20.23%的水平。经排序发现,大学生群体中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依次是人际敏感、强迫、敌对、抑郁、偏执、焦虑等。非重点大学学生的学业自信及动手创造方面的自信显著高于重点大学学生。

男生群体中,非重点大学男生在健康素质上极显著地优于重点大学男生,女生群体中的差异不显著;重点大学的女生在健康素质上极显著地优于男生,非重点大学的男女生差异不显著。非重点大学中,一年级的身体自信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四年级学生的总体肯定明显高于一、二年级,否定自我方面,一、二年级显著多于三、四年级。与家人老师的交往自信方面,非重点大学四年级学生更加成熟,比一、二年级更能处理好与家人老师的关系。

2.2原因

对大学生群体的正常生活、学习等造成困扰最大的就是人际关系,如异性同学关系、恋爱关系、舍友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与父母的关系等等。这可能与大学生的交友观、恋爱观等尚不成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理想化有关。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一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的高期望虽然可以增加子女追求成功的动机,但同时也增加了避免失败的动机,因而对成就动机总体来说没有有利的影响。

同时,大学生时间观念普遍欠缺。时间管理的混乱反过来影响自信水平,使这两者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3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信心的建立策略

3.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和社会环境对独立学院学生自信力增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独立学院德育环境建设,使自信成为附着于德育主体环境、活动环境和物质环境的一种主隐文化。同时组建自信力充足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自信,是指教师在一系列教育、科研的“基本目标上是同向自信的,它以个人的自信为基础,同时也表现出基本的一致性”。

3.2教会学生接纳自己

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条理性”可强化个体的成就动机,而“担心错误”、“行动疑虑”、“父母期望”则可以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时,要多关注完美主义的一些适应性维度,培养个体良好的成就动机,帮助个体在保持良好心态下取得成功或成就。追求成功或成就的动机和自信是良性的心理特质,如果能将完美主义中的“个人标准”、“条理性”发展得好,对发展个体良好的成就动机和自信水平都是有利的,从而也可避免完美主义的一些负面影响。

3.3教会学生自我激励

教师应多对学生给予肯定的评价。教师的天职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而决没有权利去埋怨学生缺乏智慧。因此,即使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教师也要以发展的观点,以信任、负责的态度看待他们。当学生自信力发展受困时,主要应先从学校教育的不利、不足去分析,而不是从学生的不智、不勤去思考。教师对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应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安徽人民出版杜,2004.528.

[2]websterRL.EllisTS.Menandwomen’self-confidencein performingfinancialReports,1996.79:1251-1254.

[3]车丽萍.国外关于自信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4):418~424.

[4]林静.个人评价在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情绪中的申介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57-58.

[5]车丽萍.大学生自信发展特点的研览[J].心理科学,2003,26(4):661-666.

第8篇: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辅导员;成人;成才;成人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88-02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在大学期间辅导员与大学生的相处时间最长,沟通和交流最为密切,对其的影响和作用最为直接。辅导员的工作涵盖范围广,这也就决定了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势必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三成”教育的界定和内在联系

大学生如何在作为人生黄金时期的大学阶段实现自身“成人、成才、成功”的目标,这是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个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环节中,“成人”是根本,“成才”是关键,而“成功”则是目标。只有将“成人、成才、成功”三方面内容贯穿教育的始终,教育大学生的健康成人、励志成才、走向成功,才是成功的大学教育!

1.健康成人。“成人”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生理层面的“成人”,即个体进入发育期;二是指法学层面的“成人”,即个人年满18周岁;三是指价值观层面的“成人”,这才是一名大学生真正成熟的标志。它标志着大学生在对待所遇到的任何问题时,有一个自主的、持久的和稳定的价值尺度,并且不会轻易地被周遭的世迁而改写。从国家在教育方面,长期奉行的“要成才先成人”这一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出,“成人”是高等教育所要面对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成人”教育时,必须要使学生达到道德层面和行为层面都“成人”的标准,这样才是真正完整的“健康成人”教育。

2.励志成才。在以人才竞争为本的21世纪,作为人才队伍主力后备军的当代大学生是整个国家最为宝贵的资源。高校是否能圆满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着眼点在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成才的关键就是要学会学习。每一个处在人生重要阶段的大学生,都具有成为“千里马”的潜质。想要实现“励志成才”的目标,首先要做到找准自身定位。大学生应将自己的“成才”根基定位于适应社会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利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只有将这三方面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成才”成为可能。

3.走向成功。如果将“成人、成才”看作是积累的过程,那么“成功”就是“量变”到达一定数量之后的“质的飞跃”。“成功”作为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标志,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所在。如何促使大学生顺利走向成功,这就需要教育者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成功”教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正确的理念引导和激励大学生迈向成功。这里所指的“成功”有三个内涵:一是健康向上的目标,二是努力奋斗的过程,三是有所收获;其次,要努力发掘个人潜质,为成功做好准备。外部机遇对一个人的成功固然重要,但内在的能够获得成功的个人潜质则更为关键;最后,要在实践中走向成功。成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只有在各种逆境、挫折、和失败中坚忍不拔,顽强拼搏,方可走向成功。

二、高校辅导员的关键作用

“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应是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这恰恰需要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想要最终完成这一目标,我们就应该在全社会创建起有利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良好环境,积极促进和推动大学生“成才”教育的顺利完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校辅导员由于角色的特殊性和与学生联系的紧密性,决定了其对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人”教育的“培养者”。真正的教育必须将“尊重”放在首位,把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来看,把学生作为最终的目的来看,把学生作为具有自主性的主体来看。因此,作为大学生“成人”教育“培养者”的辅导员,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辅导员作为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势必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已经成为重大课题的“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都要以学生为本,在关爱、理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把学生培养“成人”。教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可急于求成。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功能,持之以恒,言传身教,以良好的修养、较高的学识和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2.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才”教育的“规划者”。真正的“成才”教育是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辅导员可以从自身经历和工作经验两个方面出发,在面对高校学生在大学阶段如何成才等问题时,是可以有预先判断的,即高校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成才”教育的“规划者”。首先,辅导员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因素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定制符合自身的“成才”计划,同时提出专业的指导建议,做到科学的规划;其次,在“成才”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辅导员要给予实时监督,努力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最后,辅导员要对“成才”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和分析,确保“成才”计划的顺利实现。

3.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功”教育的“垫脚石”。任何一位经验丰富的高校辅导员都无法准确预见何时何地何人能够取得成功,但辅导员可以对大学生进行走向成功所必备的素质教育。在大学阶段,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以鼓励大学生走向成功,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对学生走向成功所应具备的个人素质的培养。立志是当代大学生迈向成功的起点,做人是当代大学生迈向成功的根本,知识是当代大学生迈向成功的保证,能力是当代大学生迈向成功的关键,创新是当代大学生迈向成功的手段,立言是当代大学生迈向成功的升华。辅导员只有做好以上大学生教育工作,才能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才可推动高校学生工作“育人”理念的更新!

参考文献:

[1]黄启红.论构建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教育体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1).

[2]侯德伟,朱学义,董靖.论智力投资教育与大学生成才意识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7,(1).

[3]冀学锋.成人:大学教育之道[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1).

[4]金忠良.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成功[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9).

[5]李林岩.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M].吉林日报,2006,(4).

[6]鲁文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J].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改革探索全国商情,2010,(1).

[7]全哲洙.成人成才与成功[M].光明日报,2006,(7).

第9篇: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  问题  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128-02 

在信息社会,媒介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信息量大。大学生群体作为大众传媒的受众,不仅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强,而且对传播媒介的需求和依赖程度日益增加。媒介不仅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便利,而且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甚至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媒介的一些负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一些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媒介内容中,沉浸于一些低俗内容,对网络暴力、网络黑客追崇和效仿,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也影响到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缺乏社会经验,也缺少对媒介理性和客观的认识。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信息社会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对大学生完善人格和全面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深入剖析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是高校开展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一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作为信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社会化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媒介产生较高的期待和极大的热情,同时又由于个人对事物的鉴别能力不强、道德约束力较为薄弱等因素,使他们难免会受到媒介内容的影响。这成为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 

首先,大学生鉴别能力较差。大学生作为特殊年龄的群体,他们关注新生事物的成长,对媒介报道的新事物产生极大的热情。然而,他们的社会化成长还处于不完善阶段,心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事物的把握程度和控制程度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大学生是新生事物最快的接收者,同时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传播出去。当大学生接触到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时,对于事物的性质、信息的优劣没有足够的认识,不能很好地鉴别事物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不足,是造成他们媒介素养较低的一个原因。 

其次,大学生个人关注度不够。大学生个人对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关注度不够,意识欠缺,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这项教育。调查表明,只有少数学生认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这项教育是可有可无的。这说明,多数大学生还没有形成媒介素养教育意识。 

再次,大学生个人表现欲较强。当代大学生多数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使得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个性和强烈的个人表现欲,希望通过媒介来表达自身的存在价值。他们借助发达的现代传媒技术表达内心的想法,宣泄心中的情绪,却造成了信息的堆积和过剩。由于现代传媒的过滤技术不够完善,会产生过多的信息污染。大学生习惯了在虚拟的媒介中表达自我,一旦遇到现实问题,就会手足无措。同时,虚拟的媒介世界易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难以适应现实生活。 

二 教育体系构建欠缺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来完成这项工作。然而,目前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体系。 

首先,教育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中,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应构建包括高校、家庭、 

媒介、社会团体等多方主体构成的综合教育体系。然而,目前各教育主体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难以提供规范化、常态化的教育资源,造成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难以提升,教育效果很难见到实效。同时,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政策落实不到位,也是导致媒介素养教育缺失动力的一个原因。 

其次,学科体系不健全。学科的建设是基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只有纳入高校的学科建设范围内,才能不断地规范化,才能发挥其教育的效果。目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还没有引起高校的普遍重视和关注,还未被纳入高校的重要学科建设范围内,很多高校只是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管理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学科建设不完备使得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难以顺利地开展。 

三 教育资源匮乏 

教育资源的充足是媒介素养教育得以开展的基础条件,然而目前无论是师资方面还是资金保障方面都不足,这是制约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客观原因。 

首先,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不足、资金投入不够。目前,政府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政策支持,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难以保障教育设备的购置和专门师资力量的配备。 

其次,高校的教育资源不足。目前,在我国高校承担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多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他们不仅作为学校传媒专业课程的专业教师,同时还要承担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教师资源严重匮乏。大多数高校没有针对媒介素养教育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师资力量很难保障。 

再次,媒介方面的教育资源不开放。媒介组织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主体,可以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对媒介素养教育普及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媒介专业人员可以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媒介设备可以作为媒介素养教育重要的教学设备。然而,目前很少有媒介参与到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大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很有限,这使媒介素养教育缺失了极好的教育资源。四 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善的教育保障体系是其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然而,从目前我国开展的教育实践来看,教育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对教育实践缺乏系统的研究。尽管很多学者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过相关论述,但是多数研究都缺乏实证性,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还很欠缺,多数研究较笼统,缺乏实证分析,难以用于指导教育实践。 

其次,缺乏教育评估机制。教育评估机制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对教育成果进行检验,总结经验、完善不足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评估机制,教学效果还未得到检验,更谈不上运用到对实践的指导中,这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难以有效实施的主要因素。 

五 社会因素的影响 

首先,社会关注度不够。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依赖于政府、社会团体、媒介、高校、家庭等多方的努力。然而,到目前为止,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政策支持、资金短缺是制约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现实因素。此外,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依赖高校和教师的力量,其他社会团体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明显不足。 

其次,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社会带来丰厚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也影响到媒介的运作和发展。因而,受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媒介运行的方式也难免趋于利益化。一些大众传媒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为寻求发展之路,不可避免地会走上功利化的道路,具体表现在媒体报道中经常会充斥着真假掺杂、低俗腐化的信息。大学生在信息量如此之大的环境下,如果缺乏辨认、甄别、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必然会对自身的思想意识产生不良的影响。因而,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利益的驱使下,少数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在接收媒介信息时也会选择更加功利的方式,看待世界也带着功利的眼光。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着更艰巨的挑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