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印刷文化论文范文

印刷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印刷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印刷文化论文

第1篇:印刷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印刷史 出版史 图书馆学家 印刷工业 中国

[分类号]G250.9;G239.19

伴随着电子书媒介与“无纸阅读”方式的盛行,基于纸质媒介的印刷书与纸本阅读方式本身则成为了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作为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国的我国,对于印刷史的研究一直在不温不火地进行着,其中,图书馆界的研究者和印刷界的研究者成为两大学术主力。

1 图书馆学界的“印书史”研究

图书馆学家们关注书籍的印制与形成是自然发生的研究缘起。以曾经在北京图书馆工作多年的张秀民(已故)老先生和钱存训博士为代表的一些学养深厚的图书馆学者们,把对印书史的研究扩展到对印刷史的研究,分别著有传世的关于印刷史研究的代表作。正如钱先生所说:“现代印刷并非单指印书,除用纸张印刷的纸币、纸牌等以外,还包括在纺织品、金属、塑料、皮革、木版、玻璃、陶瓷等表面上的各种印刷。但是一般学者对印刷术的研究,主要对象是书籍,因为文字和图画的复印乃是人类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体,在文明史上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影响。”…所以,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的发展历史在图书馆界的研究者们看来,就是一部书籍图文的印刷史。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为中国印刷史研究的成长时期,这个时期的书史研究与教学开始兴盛,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图书馆学系都开设了中国书史课程,书史内容中融合了印刷史(主要是印书史)的内容,所以可称之为以图书出版印刷史为主流的研究阶段。

1956年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两校图书馆学系都给新招收的一年级本科生开设中国书史课,并编出了新的书史讲义,其中以北京大学刘国钧先生的《中国书史简编》影响最大。

武汉大学皮高品先生也于1956年推出《中国图书史讲义》油印本,书中提出按社会发展的五种形态对中国书史进行分期,故在材料和观点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1964年修订增补后铅印,1986年又以《中国图书史纲》为题由吉林省图书馆学会出版发行。

专门研究印刷史的当数北京图书馆张秀民先生于1958年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一书。作者在广泛收集古今中外有关印刷术的文献资料和实物例证的基础上,提出雕版印刷发明于唐初贞观年间之说,论述了印刷术对亚洲与非洲、欧洲的影响,编制了“世界印刷术发展年表”,“朝鲜金属活字史料”等。

张静庐先生(1898―1969)历时20年苦心收集、精心整理、辑注,推出了七部专题出版史料,全书共250万字,收录了自1862年创立至1949年87年间出版事业的重要资料。

除上述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和大型史料集之外,这一时期还出版了一批有关中国出版史的通俗性普及性读物,如刘国钧著的《可爱的中国书》(1952年)、《中国书的故事》(1955年)、《中国的印刷》(1960年)、《中国古代书籍史话》(1962年),陈国庆著《古书版本浅说》(1957年),阿英著《中国年画发展史略》(1954年)、《中国连环画史话》(1957年)等。

这个时期突出的特点是出版史、印刷史的研究互相交叉融合,由于研究者都来自图书馆界、出版界等文史领域,所以印刷史研究实际上是着眼于图书文献范围,书史、出版史、印刷史研究融为一体。

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是我国印刷史研究的萧条时期。除刘国钧、张秀民等又编写出几本有关书史、印刷史的通俗小册子,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内部编印几本“中国书史”讲义外,几乎没有出版印刷史学术新著发表。尤其是1966年至1976年间大陆内地的出版印刷史研究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就在内地处于停滞状态之时,港台及海外学者没有停止出版印刷史的研究工作,编辑出版了一批著作和论文集,这一时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及图书馆学研究院的名誉教授、兼东亚图书馆馆长钱存训先生撰写的《中国古代书史》一书。该书原名《书于竹帛》(Wtitten on Bambooand Silk)英文本完成于1957年底,1962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世纪80年代为复苏壮大时期,五年内出版了三部以出版史、报刊史、印刷史为名的通史著作,各具特色,均有建树,标志着这一阶段的高起点,也预示出版印刷史研究经长期蓄积、准备,盛期将临。这一时期国内也是以出版史研究为主流,但海外的钱存训博士为印刷史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钱存训的《纸和印刷》(Paper and Printing)是英国学者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的第一分册。该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影响巨大。

1987年,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在中国图书史研究上又迈出新的步伐,郑如斯、肖东发编著了成套的教材,即《中国书史》、《中国书史教学参考文选》、《中国书史教学指导书》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三本书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专业教材,故发行量较大,被多次印刷,广泛流传。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的教授谢灼华主编的《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注意从广泛的文化领域去说明图书出版、编纂和图书馆发展轨迹及相互关系,分析中国图书对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贡献,局部理顺典籍发展的线索。

1989年最突出的成果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张秀民的又一鸿篇力作――64万言的《中国印刷史》。该书详细、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自唐初贞观年间印刷术发明后,迄清末1 300余年的印刷事业的源流演进。不仅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更有许多新鲜资料和独到之处,被美国印刷史专家钱存训称为“划时代的作品”。

20世纪90年代为中国出版印刷史研究的丰收时期。研究的深入还表现在一些学术专著视野开阔,角度新颖,富有论辩性。如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曹之先生的《中国印刷术的起源》一书是中国出版印刷史专题研究的新成果,开拓了研究印刷术起源的新思路,其方法是通过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多角度扫描,全方位、多学科地论证“唐明说”。

2 20世纪后期“大印刷观”的印刷史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印刷工业界的一些学者专家们在对印刷史文化积累与保护措施的关注、印刷史知识的教学普及方面也有新动向,如1982年6月、王仿子先生联名提出《关于建立印刷技术博物馆的

建议》,经过各方面的长期努力,1993年底举行了中国印刷博物馆奠基典礼,1996年6月举行了隆重的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典礼。1985年9月,北京印刷学院首次开设《中国印刷史》课程,由张树栋、张耀昆合编教材《中国印刷史(讲义)》。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印刷科技界专家对印刷史研究领域的加入,倡导“大印刷观”、从科技史角度研究印刷史问题的观念逐渐彰显,成为与传统的图书出版印刷史研究的观念相并列的另一流派。

1976年后,、王仿子、范慕韩等先生倡导建立“中国印刷博物馆”。在鼓励学术研究之下,印刷史学研究成果迭出,先后出版了多种重要的印刷史书,1993―1999年举办了6次印刷史学术研讨会(北京5次,台北1次)、百余篇,出版5册论文集等。

1991年6月南开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隋唐史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国印刷术的起源》,赵永东著,作者从雕版印刷术的定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古代社会技术发明的一般机制和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技术背景等方面全面探讨了雕版印刷术的起源问题。1998年4月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方向方晓阳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古代特技印刷工艺研究》,从印刷工艺角度研究了古代的特技印刷。

1999年出版的张树栋等印刷科技专家合著的《中华印刷通史》填补了印刷史上的大部分空白,赢得了业界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誉。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肖东发教授盛赞该书是用大印刷史观、横跨中华各民族、纵贯历史五千年,视野开阔、有史有论、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该书后来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简明浓缩的版本。

以上约10年之间,印刷史学之研究成果远胜往昔。呈现如下突破:①由书史、印书史向印刷文化史转进;②由印刷文化史向印刷科技史转移;③由传统印刷史观向大印刷史观转移;④由争论“发明”年代向探讨“起源”时间转进;⑤由唐初向上延伸至隋代、南北朝、新石器时代;⑥由清末向下延伸至当代;⑦填补历史空白的《中国印刷近代史》及《中华印刷通史》问世;⑧中国印刷史由1 300年往上延伸5 000年,往下延伸百年。由雕刻凸版延伸到雕刻孔板、由汉民族延伸到各少数民族、由印纸延伸到印织物;⑨确认了与韩国的雕版纸上印刷品的发明先后之争,及多项模糊不清的史实结论。

3 印刷史研究的认识观和方法论

如前所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出版印刷史研究的学者大都来自图书馆界、文化学术界,对印刷史的研究其实是关于印书史的研究。钱存训《纸与印刷》、《书于竹帛》,从书名就可显示图书馆界的学者将印刷史视为印书史。张秀民、曹之等先生的研究也关注的是印书史。研究者们在历史唯物论认识观与方法论指导下,注重实物考证与史料查证,这也是出版印刷史学领域通用的研究方法。90年代后,随着“大印刷观”的推行,研究界开始扩展史料考证范围,并进行了工艺史、专题史研究。

1993年在全国第一次印刷史研讨会上,郑如斯教授《书史研究与印刷史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一文辨析了两门独立学科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她认为,书史与印刷史是交叉学科,两者研究的内容都涉及到图书的印刷。当然,两者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在书史研究中,图书是主体。对印刷的研究是第二位的。在印刷史研究中,印刷术本身的发展变化是主体,图书只是印刷品成果之一种,对图书的研究是第二位的,透过图书探索印刷技术发展的成就和水平。

印刷的起源,历来是中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诸多论断,大都根据文献上的记载加以解释。大部分意见分歧,只是由于对早期文献中镌刻或印刷的关键名词解释不同。研究的方法在突破了印书史的套路后,强调探讨“起源”。中国是世界上发明印刷术最早的国家,但无法确切知道中国的印刷术是何时由何人发明的。它是一种经验的长期累积,是一种源流的演进发展。从横的方向看,是相互重叠、综合应用的工艺。所以,探讨中国印刷史的源流演变,可将其看作一条光谱的谱带,李兴才先生更确切地比喻为一条调子丰富的连续调灰色尺,它可以概分为暗部、中间调、光部三大部分,但无法截然地明确分界。张树栋先生在《试论中国印刷史的历史分期问题》中,主张将中国印刷史分为四个时期:准备与发明时期;手工刷印的发展与繁荣时期(古代史);近代印刷术的传人与发展时期(近代史);现代印刷术的兴起时期(现代史)。

印刷史研究中观点的歧义,往往源自技术分析的差异。由流溯源,使得近年来的印刷史研究更加倾向于技术的分析。如周广学、宋青梅整体勾勒出活字印刷的技术演进过程及变化的原因,并首次对不同阶段泥活字印刷技术进行了类型分析;而杨玲通过对宋代雕版印刷的基本要素纸、墨与基本工艺的考察,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揭示宋代雕版印刷业繁荣背后的物质技术原因。

在实证研究方面上,北京印刷学院尹铁虎先生对毕升泥活字的仿真复原研究,是近年来我国在印刷史实证研究方面的一次方法创新。

从大印刷史观研究中国印刷史,即从整体的、全面的、全程的、全方位的角度来研究。

1996年6月1日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典礼之时,召开了第二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落实论文49篇。论题进一步深化、细化、方位更广阔。会上延续了对印刷史研究的历史观、方法论的探讨。自然地显现出图书馆界与印刷科技界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着眼点差异。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曹之教授《关于印刷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探讨了印刷史研究的关于“印刷术”的概念问题。曹教授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说明,认为印刷术不是印染术,适宜采用约定俗成的“印字术”、“印书术”。钱博士也认为,一般学者对印刷术的研究,主要对象是书籍,因为文字和图画的复印乃是人类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体,在文明史上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影响。

关于印刷术的起源问题,曹先生认为其发明时限范围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不可能有千年之久。不能把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同应用时间混为一谈。印刷术就是印书术,但在研究印刷术起源的时候,就不能从研究印刷图书开始。

对于“大印刷史观”,曹先生认为要从造纸史、制墨史、制笔史、藏书史、目录学史、教育史、抄书史、书业贸易史、图书亡佚史、佛教史、石刻史、外交史、篆刻史、拓印史、文字演变史、印染史、货币史等多方研究,全面考察。印刷史研究是一个巨大的综合工程,需要由一支考古工作者、印刷工作者、文献工作者等组成的一支“大”的队伍,要努力改变各自为战,信息闭塞的研究现状。

印刷工艺界人士与图书馆界人士的认识观与方法论各有特点。海外与内地的观点也略有不同。范慕韩先生的“大印刷观”和李兴才、张树栋先生的“大印刷史观”大同小异。“以印刷为伍,着眼点自然是印刷”,“对中国印刷历史的研究,理应、也只有沿着印刷工艺技术的发生、发展这条主线,顺藤摸瓜,才能逐步接近历史的真实,再现中国印刷术的发展过程。”印刷工业

出版社的黄浮云、张子谦在《用大印刷史观研究印刷史势在必行》一文中指出,“印刷虽是以新闻出版为中心的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但从根本上讲,它是工艺技术,是工业,它的起源和发展,是沿着印刷工艺技术发展这条主线进行的。”

印刷工艺界人士认为,印刷术的导源和历程,织物印刷的起源,套印术的肇始和发展,近代印刷术的传人和发展,以及印刷设备、器材、科研、教育等一系列与印刷相关的领域的研究和考证,都是印刷史研究的内容和对象,一个全面、系统、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中国印刷史的局面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图书馆学界“大印刷观”的重点是强调方法论体系的博大,印刷工业界“大印刷观”的重点是强调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延展。

4 印刷史研究的现状和未来态势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现了“盛世修史”的繁荣气象,印刷史研究也得到新的发展。笔者曾在2005年通过对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检索,得知馆藏现有关于印刷史方面的各类图书资料近30种,其中部分在2000年以后出版的专著举例如下:①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钱存训著,郑如斯编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②简明中华印刷通史/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③插图本中国图书史/萧东发、杨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④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启蒙运动/项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⑤古代版印通论/李致忠著.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11;⑥中国版本文化丛书/任继愈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2。

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频出。由北京方志编撰委员会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印刷志》(2001年),该书史料详实,生动准确地反映了北京印刷业渐进的演变过程,从而也折射出中国印刷业的发展脉络,为后人研究北京乃至中国的印刷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国家设立了多项印刷史研究的项目来鼓励开展印刷通史的深入系统研究。以中国印刷博物馆为基地的印刷史研究活动也在我国印刷工业界的一些老专家的坚韧努力中得到持续进行并发扬光大。

第2篇:印刷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知网,期刊优先数字出版,集约化印刷服务模式

 

优先数字出版期刊:是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的数字期刊。

优先数字出版的特点是出版时间快,出版方式灵活,发行范围广。优先数字出版节省了等待期刊版面时间、排版印刷时间、邮发邮寄时间、图书馆编目上架时间,作品一般可以提前半年与读者见面。优先数字出版既可以出版经编辑定稿的稿件,也可以出版编辑部决定录用但尚未编辑定稿的稿件;既可以以期为单位出版,也可以以篇为单位出版。优先数字出版的稿件可以被广大读者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多种途径订阅、检索、下载,也可以由出版者通过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主动向读者推荐、推送。

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学术期刊都出版了优先数字出版期刊,如Nature创办了"AOP"(Advance OnlinePublication), Science创办了"Express", Springer创办了"Online First", Elsevier创办了"InPress"。

2、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a)符合国家推进知识创新的战略需要

提高全社会创新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可以预见,按篇优先出版文献的传播速度和交流空间将比当前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相当于在期刊上发表的科学成果的传播速度和交流空间提高几倍到几十倍。缩短知识传播周期,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按篇优先出版对于促进国家知识创新的具有重要意义。

b)期刊出版业态创新的需要

新闻出版总署指出,加快数字出版转型是实现新闻出版业转型跨越的必由之路。对于期刊业来说,期刊文献优先数字出版可能是各期刊由传统出版直接转向数字出版的更为革命的方式图书馆图书馆,并且是各期刊自主经营的模式:各期刊编辑部可以根据刊物特点,自主决定文稿的编辑出版模式(如录用稿、单篇定稿、整期定稿)、网刊版式、出版时间、发行方式、营销模式、经营策略等,“中国知网”主要做好平台服务。

c)期刊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经营模式

增加文献价值,提高期刊经营效益。

第一时间的研究情报的价值相当高,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希望以最快速度获取所需的科技情报,并愿意为此付出较高的代价。按篇优先出版从速度和服务上都将大大提高内容的情报价值和经济价值(外国人为获取一条情报,往往花几千美元),这既切合了研究者的迫切需要,又提高了期刊经营的效益。

吸引海外优秀稿件,提高期刊国际竞争力。

从期刊竞争的角度看,按篇出版可能有效提高刊物的选稿竞稿能力。它不仅可吸引国内优秀稿件,而且可借此吸引国际优秀稿件。国外有许多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有数量可观的华人学者,他们除了写英文稿,而且有必要用中文写稿(如历史考古等),华人学者也愿意用中文写稿。设想我们的期刊能够每天、甚至每时、每分钟快速成果,通过中国知网海外平台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手中,这对作者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这无疑是国内期刊面向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

开拓未来更大的空间,面向手机用户定向推送。

对接手机出版,实现科技情报定向发送。根据手机幅面小、容量小的特点,作者或编者对按篇出版的论文,可编辑短小精悍的科技/学术文摘,通过中国知网平台,按需定向定时向读者推送,并自主设计营销策略,引导读者阅读期刊全文内容。这种方式不仅可能获得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而且可极大拓展了期刊的发行空间,甚至引导全民消费。

d)作者需要尽快发表成果,争取成果首发权

据统计,SCI收录的我国作者的论文中,约80%是在国外发表的。撇开期刊语种及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谈,国内杂志刊出周期过长不能不说是国内作者将优秀论文投向国外期刊的重要因素。

作者的成果需要尽快发表,缩短出版周期,争取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和知识产权。国际上普遍认为科研成果的首发权是以发表时间为准。论文出版时滞长会造成科研成果不能得到及时发表,造成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被别人抢先注册(科学研究中的发现和发明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一些专业性学术成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几天、几个月后就可能成为“过去时”,失去刊发意义。

研究成果按篇出版的优势在于更加彻底地解决学术时滞过长的问题图书馆图书馆,使作者的成果首创权和知识产权得到更可靠的保证。

e)研究者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获取第一手文献资料,抢占科学发现制高点和竞争主动权;同时,读者从阅读整本期刊逐渐转向按需阅读单篇文献

现代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对获取研究情报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谁能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研情报,谁就可能抢占科学发现的制高点,夺取竞争的主动权,这就迫切要求成果发表的速度大大加快。中国的研究者在与世界科学家和学者相切磋、抢前后的过程中,更需要中国期刊文献的发表速度赶上国际水平,甚至快于国际同行。

同时,读者的网络阅读需求逐渐从阅读整本期刊转向按需阅读单篇文献(其实,检索工具正是将单篇文献整合汇编而出版的),这也要求期刊出版方式逐渐转向按篇出版、按需订阅。

3、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如何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

要将自己的学术文献实行优先数字出版,期刊文献作者应向期刊编辑部和“中国知网”授权,签署“‘中国知网’优先出版授权书”;期刊编辑部应向“中国知网”授权,双方订立“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合作协议”。优先数字出版文献作者的稿费由期刊统一支付。

4、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出版方式是什么?

优先数字出版期刊的名称与印刷版期刊相同,其编辑单位是期刊编辑部,出版单位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知网”出版网站的主办单位)。

a)单篇录用稿出版

单篇录用稿是指期刊编辑部正式录用但未编辑定稿并将在印刷版刊登的单篇稿件。单篇录用稿出版是指将录用稿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录用稿后由“中国知网”自动赋予出版日期和网址,永久保存出版记录,期刊编辑部和“中国知网”联合向作者开具录用稿出版证明。

b)单篇定稿出版

单篇定稿出版是指在“中国知网”出版期刊编辑部按其印刷版稿件录用、编辑、排版规范定稿的文献。单篇定稿出版的文献须有期刊编辑部指定的与印刷版相应的出版年份和卷期号,并在文献首页页脚编排“数字出版日期”和“数字出版网址”。

c)整刊定稿出版

整期定稿出版是指将单篇定稿出版的文献进行按期汇编出版,内容与版式与该期期刊印刷版一致。

5、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经营方式是什么?

a)B to B

B to B模式指出版者直接面向机构用户,由“中国知网”与机构签订协议,授权机构内读者检索、下载优先数字出版期刊及其文献,机构支付使用费。按B to B模式,“中国知网”几乎已覆盖全部有效的机构用户。

b)B to C

B to C指出版者直接面向个人读者。机构用户数量再想要更大的增长比较困难,所以期刊印刷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其更大的空间应是发展个人读者。

知识在高速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尤其如此。任何人都需要及时、有效地更新知识,不断地按照发展的趋势和要求,重塑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基础,掌握自己所在领域学科发展的最新情报,使自己成为某个方向的佼佼者。一般的教育方式和传统教材、专著都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而数字出版物内容图书馆图书馆,尤其是按篇数字出版物的易再造性、交互性,可能对此大有作为,B to C数字出版物的主要价值就在于此。

6、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网站是什么?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以下简称“电子杂志社”)是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优先数字出版期刊的正式出版单位,“中国知网”(cnki.net)是电子杂志社创办的优先数字出版期刊的正式出版网站。电子杂志社是新闻出版总署首批批准的互联网出版单位,是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商务部、国家广电总局认定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被中国版权协会评为“中国版权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电子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国家正式学术电子期刊,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和“国家重点新产品”重中之重项目,曾获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首届国家电子出版物奖荣誉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是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2008年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网络出版物奖”和中国产品质量协会颁发的“3A级质量认证”;电子杂志社创办的“中国知网”被中国版协等评为“全国出版业内容平台类网站十五强”。

电子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系列数据库在国内外已有约6000个机构用户,包括高校、公共图书馆、科研院所、医院、企业、中小学等;文献的检索量、下载量一直位居国内外同类产品之首。2009年初,电子杂志社与同方知网联合推出了“机构与个人数字图书馆”等个性化服务,几百万读者在“中国知网”建起了自己的“个人数字图书馆”,近万个机构建成了自己的“机构数字图书馆”,得到了国内外广大用户的普遍认可。

目前,已有1002个核心期刊和高影响力期刊与电子杂志社签订数字出版独家授权协议,有1100种学术期刊唯一授权电子杂志社数字出版,两者合计2100多种,其中包括82个一级学科的带头期刊。

二、集约化印刷服务

印刷成本是期刊的主要经营成本,特别是对印数较小的学术期刊而言,印刷成本更高。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众所周时的短板印刷,印刷费难以大幅度下降;二是印刷用纸量小,难以直接从造纸厂加大幅度低于市场价批量进货。这些问题将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条件下得到解决。这次新建的印刷基地,成本降幅可以达到20-40%,估计一年可以节约数万元,乃至十几万元,而且是在保证质量、保证准期的前提下实现的。另外,自办发行、交换期刊、缴送期刊的邮寄工作也可以集约化运作,也可以为编辑部节省一些人力资源,免除一些繁杂事务。

大幅度降低成本可以有效减少主办单位投资,增强编辑部自主能力和办刊活力,引入更好的激励制度,调动内部积极性,甚至可能突破盈亏点,扭亏为盈图书馆图书馆,逐步走向独立办刊,把学术期刊做大做强。“中国知网”是在全国期刊界十多年来的一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办集约化印刷服务这件事情,为的是以服务回报大家,巩固、发展我们和大家的友好合作,并非想从事印刷产业。办好这件事情,虽然有十多年的经验,但难度不小,特别是责任重大。“中国知网”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稳妥推进,逐步扩大规模。今年计划的生产能力是300-500种期刊,其中山西省约100种,北京约150种,天津约30种,上海约50种,南京约30种,浙江约30种,广州约50种,西安约20种,济南约20种。明年将扩大到1000种以上,2012年达到2000种。

第3篇:印刷文化论文范文

高等院校印刷企业特点

高等院校印刷企业与院校的科技产业既有共性,更有异性

一是高等院校印刷企业成立时间长。几乎所有院校印刷企业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学生上课用的讲义教材的印装而建立起来的,系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校办厂。到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一批重点院校出版社的建立,一批重点院校的印刷企业,为适应高等院校出版事业的发展,陆续办理了“两证”“一照”(即:“印刷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企业法人经营执照”),并贷款购置印刷设备,开始承接本校出版社和社会上的书刊印装任务。高校印刷企业由此逐渐发展起来。

二是典型的事业单位办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印刷企业的规模均按高校学生人数而定编发展(教辅编制),改革开放后,虽然企业内部效仿社会印刷企业在定额生产、质量工艺、成本核算、岗位责任、奖惩办法、制度建设等管理上实行了小革小改,但在根本的体制管理上仍为事业单位。

三是企业负担过重、效益低下,无力自身持续发展。当前,绝大多数院校印刷企业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企业内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工资返还学校),一切开支均由企业负担。国家税制改革后,院校企业除向国家上缴所得税外,年终尚需向学校上交不等的利润所得,无力购置几十万、几百万的现代印刷设备,在无资金注入的情况下,企业难以自身持续发展。

四是工厂狭小,设备陈旧,人员老化,技术落后。

鉴于以上情况,相当一批院校印刷企业已不能适应书刊印装市场高质量的日益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院校和企业一致认为:无论高等院校印刷企业现状如何。几十年来,院校印刷企业在为教学、科研服务,加强教材建设,保证教材“课前到手,人手一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

全国院校印刷企业改制规范化建设情况

基于以上共识,高等院校印刷企业的厂长、经理们按照“35条”要求,在做好对企业职工宣传、教育的同时,努力做好企业改制及规范化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基础上,全国已有几十家院校印刷企业,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参与下,积极探索改制模式,成功地进行了改制。也有一批院校印刷企业,经院校主管部门同意,清理了企业资产,注销了“两证”“一照”,妥善安置了企业在编职工,关掉了印刷企业。当前,全国院校印刷企业在改制规范化建设中情况如下:

社企联合捆绑改制

全国一批重点院校,尤其是那些原部、委所属的高等院校,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末,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讲义教材印刷的需要,陆续添置了油印、铅印设备,给予编制建立了校办印刷企业。上个世纪70年代末,随着大学恢复高考,发展教育科技事业,一批建有印刷企业的重点院校,经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批准,先后成立了大学出版社。为适应教材出版印刷需要,世行贷款为院校印刷企业添置了一批书刊印刷设备。此后,随着改革开放,这批印刷企业一直承接着出版社书刊的印制任务,社、企滚动发展,关系融洽。2005年以来,在贯彻教育部“35条”中,或社企联合分别核算,组成了文化产业集团;或院校资产公司注入资金,或引资注入,资产公司控股,组成了股份制公司;或社、企及两单位职工参股,校资产公司控股的股份制公司。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都妥善安置了在编职工,实现了企业改制的规范化管理。

自筹资金持续发展

在全国一批重点院校印刷企业中,借助世行贷款或自身银行贷款,周期更新印刷设备,在20多年的苦心经营中,不断滚动发展,形成了生产规模年年扩大,国有资产年年增值,上缴利税年年增加,职工收益年年提高,可参与市场竞争持续发展的态势。这些印刷企业中除少数几家完成了改制外,其多数企业已完成了资产的清理,正在改制进行中。

彼此观望等待决策

高等院校印刷企业中,相当多的院校印刷企业因几十年学校很少投入,自身无力更新昂贵的先进印刷设备。如今仍是厂房狭小、设备陈旧、职工老化、技术落后、效益低下,只能承接少量印数的书刊印刷,无法适应当今印刷质量好、出书周期短、批量较大的书刊市场需求。当前,这类印刷企业的多数是彼此打听改制方面的各种信息,等待院校领导的决策。他们关心的首先是企业的保留还是关停,无论留还是关,都需要院校领导出台在编职工的安置、财产清理中的呆坏帐处理、企业干部的岗位安排等政策。

院校支持推动发展

上类院校印刷企业中,部分院校领导在商定印刷企业保留还是关停的决策时,从印刷企业多年的经营管理情况和学校的实际需要出发,决定保留印刷企业。在此前提下院校决定给予支持,采取无息借款给印刷企业购置进口彩印设备,并希望学校出版社及各部处、院系给予活源支持,从而推动印刷厂发展,达到“既要马儿好,就要给马草”。

摘牌销照转为服务

在院校企业改制中,有些院校领导在讨论印刷企业的去留时认为:印刷企业虽小,无法参与社会印刷市场竞争,但在多年的生产经营中,承担了学校许多科技资料、毕业论文及党政宣传材料等办公用品的印刷任务,认为关掉了可惜,更多投入又无必要,于是决定:企业摘牌销照,职工保留,划归后勤管理部门服务学校。

搬出院校招标租赁

一些院校领导认为:印刷企业原本规模不大,在编职工不多又效益低下。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普及的今天,印刷服务部门随处可见,再投入无可能。关键是印刷企业占据着学校的地皮、厂房等资源。于是采取了印刷企业保留牌照搬出学校,在校内外招标租赁的方案。

关停一批印刷企业

第4篇:印刷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浙江印刷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借助长三角的地理优势和地区经济优势,已逐步形成了健康有序的印刷市场,然而印刷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值得引起关注。本论文阐述了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义乌地区印刷行业的现状,分析了印刷生产过程产生环境污染的根源,探讨了治理污染的相关措施,提出了绿色印刷是浙江印刷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的观点。

Keywords:Zhejiangprinting;environmentalpollution;greenprinting;developingcountermeasures

Abstract:Zhejiangprintingindustry,withgeographicadvantagesandeconomicadvantagesofYangtzeRiverDeltaregion,hasgraduallygrownintoahealthyandorderlyprintingmarketafter20years’development.However,theenvironmentalpollutionissueposedbyprintingshouldalsobetakenintoaccount.Inthispaper,thepresentsituationofprintingindustryofHangzhou,Ningbo,WenzhouandYiwuinZhejiangProvincehavebeenintroduced,therootofenvironmentalpollutioncausedbytheprintingproductionprocesshasbeenanalyzed,andthecorrelativemeasurestotreatthepollutionhavebeendiscussed.What’smore,theideathatgreenprintingistheinevitableway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printingindustryhasbeenputforward.

印刷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印刷产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制造产品并为产品提高附加值的同时,该行业也毫无例外地面临了环境、资源等问题。如何走环保和效益双赢的道路,已经成为一个行业长盛不衰的关键。

从2007年7月到2009年2月期间,笔者一行对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影天印务有限公司,杭州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宁波三和印刷有限公司,宁波厚业印刷厂,宁波翰诗印刷有限公司,温州海宝印刷有限公司,温州龙港信睿印刷厂,义乌雅昌印刷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走访,并在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影天印务有限公司,宁波三和印刷有限公司,宁波翰诗印刷有限公司进行了实习。

1浙江印刷工业现状概述

改革开放之前,浙江省印刷企业共有300余家,总产值约2亿元,利税约4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到2007年上半年,浙江省已有各类印刷企业20575家,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297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7666家,从事年画挂历专项印刷的企业125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5633家,复印、打印、影印企业6854家。浙江印刷企业年产值约450亿元,约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6%,从业人员36万人[1]。从《印刷经理人》最新公布的“2007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来看,浙江有13家企业进入排名,数量位居广东与香港特区(29家)、上海(19家)之后的第三位。其中,10家为包装印刷企业,3家为报纸及出版物印刷企业。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浙江印刷工业蓬勃发展的现状,而且,在温州、宁波、义乌等地,印刷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

浙江印刷行业主要以民营印刷企业为主,无论是在报刊印刷、商业印刷还是包装装潢印刷,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区域分布不匀、产业园区分散的现状,浙江印刷行业积极发挥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致力于产业区块的建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壮大产业链结构。

1.1杭州以出版物为主

“亚洲包装中心”2003年3月落户杭州,这是一个集制造、科教、研发、信息、贸易、会展、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世界性产业中心。该中心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包装龙头企业的集聚,形成了集成效应和集聚辐射功能。国际资本和行业巨头也纷纷抢滩浙江,使浙江印刷业成为了中国的一个巨大亮点,培育了一批世界品牌和跨国公司,形成了资源共享、产业集中、科技领先的整体优势,带动了浙江乃至全国印刷产业的飞速发展。

2003年杭州市工业兴市大会上,市政府提出了杭州要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口号,确立了五大重点产业,印刷产业位列其中。

随着2008年浙江义务教育教材综合出版生产基地的成功建设,完善了以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书刊出版物生产基地,使杭州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出版物综合生产加工基地。同时,也造就了浙江影天印业有限公司、杭州富春印务有限公司、杭州钱江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杭州东联印刷有限公司等众多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新生代印刷企业。杭州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浙江曙光印业有限公司、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在2006、2007两年入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

1.2宁波以文具、纸塑、扑克、邮件票据为主

目前,宁波已形成以宁波市区、鄞州区、慈溪市、余姚市为四大核心区域的五大特色产业区块,即:以宁波市区、北仑、大榭、镇海区域为主,形成了纸箱包装和塑料包装印刷区块;以鄞州区、宁海县区域为主,形成了文具印刷区块;以慈溪市、宁波市区、奉化市区域为主,形成了扑克牌印刷区块;以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区域为主,形成了邮件、票据印刷区块;以宁波市区为主的金属印刷区块。浙江广博集团有限公司和宁波亚洲中华纸业有限公司成为2007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的上榜企业。

1.3温州以食品包装、商标印刷、挂历、笔记本为主

印刷产业是温州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企业规模以中、小型居多。全市从1998年开始在印刷企业较集中的县(市、区)建设发展印刷工业园区,并凭借“中国印刷城”提升区域品牌。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建成数个印刷园区,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企业单体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问题较多、发展周期较长和印刷业务来源不足等问题。有“中国印刷城”美誉的龙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截至2005年,包装印刷已经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34.4%,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行业结构。1997年以来,先后规划和建设了苍南县包装示范印刷工业园区、小包装印刷工业园区、城东综合工业园区和塑编工业园区。其中,包装示范印刷工业园区规划5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一期项目,用地560亩,19家入园企业全部建成投产;二期用地330亩已经开工建设;三期550亩,正在加快园区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城东综合工业园区一期、二期、三期项目2300亩用地,正在开工建设,入园企业已达41家。小包装印刷园区用地205亩,有180多家企业已迁入生产[2]。总之,包装印刷已经成为龙港镇的第一大行业,该地区的新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立可达包装有限公司成为2007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的上榜企业。

1.4金华义乌以年画挂历、包装装潢、文化用品、工艺品为主

伴随着中国小商品市场的稳步发展,也推动了义乌及周边县市的服装袜业包装、纸制品加工、挂历印制等印刷市场的发展。据统计,目前金华地区拥有大小包装印刷企业3000多家,包装印刷企业数量和包装印刷业产值都在逐年持续增长。无论是在平版印刷、柔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及标识印刷,还是在数字印刷、纸业及其他特种印刷方面,发展都相当均衡。义乌目前拥有828家印刷企业,从业人员5万余人,年产值达60亿元[1]。印刷产业已成为义乌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并成功取得了“中国商品包装印刷产业基地”的称号。

2浙江印刷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印刷产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背后,存在着许多的环境问题。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印刷企业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006年9月,日本印刷界率先审定绿色印刷工厂的标准,并使用绿色GP(GreenPrinting)作为绿色印刷的认定标记。相比之下,我国在这一方面相对比较滞后,目前还没有形成一部专门的法律条文,来控制印刷污染物如挥发有机物等的排放。浙江印刷产业在不断推动浙江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比较明显的环境污染问题。

以下几点是笔者对浙江印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初步探讨。

2.1印刷材料污染2.1.1油墨

油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料,油墨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目前印刷工业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目前,世界油墨年产量已达300万吨,每年由油墨引起的全球VOC污染排放可达几十万吨。我国油墨工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每年约为22万吨,居世界第4位。油墨中大量采用有毒的芳香类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作为稀释剂,一方面直接导致了印刷作业场所VOC超标,危害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挥发到臭氧中的VOC与NOx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形成氧化物和光化学烟雾,刺激人体肺部,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甚至形成比二氧化碳更严重的温室效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另外,残留在溶剂中的某些有毒物质会从食品包装物迁移到食品中,间接损害人体健康。

除VOC之外,油墨颜料中不溶于水和介质中的铅、铬、锡、汞等金属的毒性也不容忽视。

2.1.2胶片及显影液

虽然目前已有许多企业采用了CTP(Computerto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和数字打样技术,但是,在绝大多数的地区,为数众多的企业仍然在沿用传统的CTF(ComputertoFilm,胶片制版技术),照排机还是占据着印前制版的主要市场。而照排机中银盐胶片的使用必然会带来环保问题。定影液中的银离子随废液排出后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尽管业内有少数人在做定影液回收工作,但回收的总量却相当有限。显影剂中的对苯二酚等也是对人体有害的药品,长期接触容易造成毛发脱落、皮肤发红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引起眼部疾病。

2.1.3承印材料

纸张是最主要的承印材料,目前造纸业广泛采用工业造纸法,不但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造成水土流失、气候变差,而且需要大量采用烧碱、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液等,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近几年来,塑料包装材料的用量在不断上升,也对环境构成了威胁。

2.1.4印刷及印后加工工艺

胶印凭借在阶调层次复制方面所独有的优良性能,以及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在我国整个印刷工业生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从事胶印的企业需离不开相关的化学药液,环境压力日渐突出。主要的危害来自油墨、润版液、调墨剂和清洗剂等,使用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加上这些物质大多是专利配制的产品,其化学成分一般不会在原装容器上标明,所以对环境的污染更不容乐观。在美国,行业规定截止到2008年1月清洗剂在使用过程中挥发的有机物不能超过100g/L[3]。凹印不仅油墨挥发性强,而且塑料、装饰纸等主要的凹印产品都需要经过一些特殊处理工艺,如装饰纸的浸胶工序,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损害。丝印油墨种类繁多,有了丝印,印刷品的色彩效果可以用“惊艳”来表示,但究其制作过程,却是付出了辛酸的代价。

印后加工所使用的覆膜材料、上光油材料等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2.2设备噪音污染

在印刷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如印刷机、折页机、模切压痕成型机,与直接制版机相配套的空气压缩机等,都会产生噪音,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噪音有损听力,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和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目前,噪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公害,许多国家已把噪声治理列入劳动保护的重要内容。

2.3废品、产品回收污染

现在,消费者对印刷产品的外观装潢要求越来越高,塑料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也随之越来越广泛。

在书刊印刷和包装印刷中,人们广泛使用覆膜工艺,来提高印刷品档次和商品附加价值。覆膜确实可以有效地提高印刷品的外观效果、表面光泽度和强度,还可起到保护作用,使之具有一定的耐高温、防水、耐磨、耐酸碱等特性,延长印刷品的使用寿命。但是,大量采用覆膜工艺造成的结果是,在废品回收处理过程中,由于无法很好地将纸张和塑料薄膜进行分离,特别是即涂型覆膜材料,造成回收困难,再生率低,加快了资源的消耗。另外,塑料不溶于水,在自然环境中极难降解,如果不加任何处理便直接抛弃,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废弃物就近烧毁,就会产生大量的毒性气体,造成环境恶化。

总之,与塑料相关的印刷产品基本上都是固体污染源之一,都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对象。

3印刷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分析

浙江印刷产业借助经济强省、市场大省和文化大省的平台优势,以及处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有利条件,近十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但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广东、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相比,浙江印刷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环保治理方面亦是如此。

3.1市场工价偏低,环保投入不足

浙江省的中小印刷企业数目偏多,低水平印刷能力相对过剩,高水平印刷能力相对不足,导致了低水平平台上的激烈竞争。而竞争中的主角就是价格。由于同质化现象司空见惯,差异化却因专业人才的溃乏而十分困难[4],直接导致了价格大战愈演愈烈,印刷工价越来越低,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在这种企业为了生存相互肉搏的情况下,绿色印刷的推广必定会遇到重重的困难,毕竟,为环保买单势必就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许多印刷企业为了节约开支,降低成本,不断削减预算,从而导致了污染治理的投入不足。

3.2技术设备落后,污染超标普遍

浙江的众多中小型印刷企业,由于受企业规模、技术设备、生产成本、人员资金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未能及时引进比较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前沿的生产技术,技术设备落后。这些传统的、繁琐的、落后的印刷工艺,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印刷过程中有毒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和排放。

3.3管理人才欠缺,资源利用率不高

中国政府提出,力争在2010年把中国建成“全球重要的印刷基地”。中国印刷业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就是人才的培养。浙江印刷业同样面临着人才紧缺的严峻考验。印刷企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发展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德国高技能的技术人员一般占印刷企业员工的40%,在中国却不到5%,浙江的比例尤其严重编低。相对于浙江省印刷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言,存在着很大的人才缺口,尤其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在印刷行业的应用,更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5]。生产管理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新技术推广困难等因素,将直接导致印刷生产工艺中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生产资料的过渡浪费。

3.4企业环保理念不强,员工环保意识淡薄

一个企业的理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性质与方向,规范着企业的生产行为,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许多企业只顾着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却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将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液未经处理,就肆意地排放到江河、湖泊中,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企业长期保持这样的理念,势必会影响到员工的认知水平,使员工的环保意识淡漠,并在将来的生产过程中形成恶性循环。

3.5行业管理不到位,未发挥应有的监导作用

全省各级印刷行业管理部门,尚未颁布和实施切实有效的行业管理制度,行业协会也未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缺少对浙江印刷行业的整体化、系统化调控。由于他们对生产过程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没有进行详细调查、劝导并上报环境局和政府部门,从而滋长了这些企业的侥幸心理。

4实施绿色印刷的发展对策

以上是我对浙江印刷工业中存在的诸多环境污染问题的简单探讨。那么,作为印刷的主体,印刷者应该担当起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我们又应该为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做些什么样的工作呢?就这两个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实现印刷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提供一定的参考。

4.1发展新型油墨,提高环保力度

油墨在印刷中必不可少,而且用量很大,如何减少油墨对环境的影响,关键在于开发、使用无污染的新型油墨。目前的环保油墨主要有水性油墨、辐射固化油墨、生物油墨、醇溶性油墨及其它新型环保油墨。例如,水性油墨以水和乙醇为溶剂,VOC的排放量极低,对环境污染性小,对人体健康无危害,是目前所有印刷油墨中唯一经美国食品药品协会认可的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利用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照射使油墨从液态变为固态,并成膜干燥,这种油墨的污染物排放也几乎为零,绝对是节能环保型的绿色材料。

国内的印刷企业可以借鉴美国生态印刷公司(Ecoprint)的做法。该公司在长期的探索中,通过与油墨生产商、造纸厂和其它一些材料供应商的协作,创建了自己的生态油墨生产线,从油墨中去掉了危害环境的成分,并开发了无污染的润版液替代品。

4.2推进产业进步,加大技术改造

印刷企业如何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印刷质量的同时又能兼顾环境保护,关键在于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按照新闻出版署制定的“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精美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CTP、直接成像印刷、数字印刷等前沿技术。尤其是CTP技术,与传统印刷技术相比,减少了生产程序,缩短了工艺流程和作业时间,使印刷生产更加绿色化,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而且,企业从现有的CTF走向印前全数字化的CTP,技术上并不困难,只要有专业人员在改造过程中加以适当的指导即可。高校与企业联手,就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子。

4.3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循环利用

印刷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资源不合理利用(如油墨、纸张、溶剂等)的情况,某些落后的生产工艺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品废料,如何减少这些废料的数量,有效地提高重复利用率、回收再生率,有效地降低废料的处理费用,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尺度之一。无论政府或企业都应该对资源回收再利用工作给予重视,如日本为了强化容器包装回收利用法的实施,除成立了容器包装回收利用协会外,凡是与容器包装相关的行业和产品也都建立了协会等机构[6]。

印刷企业回收物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收使用。对于包装材料,如木箱、编织袋、纸箱、纸带、捆带、捆绳等,都可以直接加以回收利用。

2)回收后再生使用。对需要再生利用的排放物,印刷企业可以直接将其分拣、出售,由物资回收企业收购后进行统一的再生处理,重新制造原物品,也称回炉复用。比如印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印品;纸张、塑料、金属等各种承印材料经裁切加工形成的切屑;使用过的印刷版材;报废的机器设备等。在日本等印刷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印刷厂的废料、废水和垃圾都得到了很好地再生和利用。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可在厂内循环使用;下脚纸是100%再生使用;各种垃圾分类集中后由厂内的废品处理站进行处理。如果这些设施能够在设计工厂时就一次到位,势必会后惠无穷[7]。

4.4贯彻环保理念,规范企业行为

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开始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ISO14000成为衡量外贸印刷企业取得环保水平的标准。作为印刷企业,应当深入贯彻环保理念,树立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努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积极利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来改善环境和防止污染,运用循环经济规律推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论证,努力做到环境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此外,全省各级印刷相关行业协会,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规范印刷产业管理,做好行业内的环保普查工作,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浙江天外印刷公司(以下简称“天外”)在这方面以实际行动为国内同行做出了表率。随着国内印刷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利润率不断降低,在这种形势下,天外一方面加强节约,在员工中倡导“节约每一滴油,每一张纸”的理念[8]。另一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技术改造降低了印刷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稳立浪头。

5结论

在浙江印刷蓬勃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索。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绿色发展规划,深入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印刷之路。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行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瀚军,嵇俊.发展中的浙江印刷产业[J].印刷杂志,2008,(01):8-10

[2]谢尚巧.龙港工业经济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J].经济师,2005,(03):260-260,271

[3]JillRoth.GreenInnovation:Washingup[J].AmericanPRINTER,2009,(04)

[4]王东,卢家华,周健等.浙江省印刷市场竞争优势创造策略研究[J].消费导刊,2007,(13):21-22

[5]陈梅,徐维祥.浙江印刷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06,(06):12-14

[6]谭俊峤.印刷业必须走绿色印刷之路[J].印刷世界,2008,(11):1-6

第5篇:印刷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杨柳青木版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制作工艺;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60-01

    年画在《辞海》的解释为“中国画的一种,夏历新年时张贴,故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民间过农历年时,张贴的表现欢乐吉庆气象的图画”。顾名思义,张贴年画是为了表现美好的愿望和追求,通俗的讲,木版年画是指用刻刀等工具在木版上雕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早在唐朝和五代,特别是北宋时期,随着雕版印刷术在古代经典文献、宗教读物上的广泛应用,木版年画便顺理成章的产生了。木版年画的技艺在明末清初时期达到了顶峰。涌现出一批如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四川绵竹等着名的木版年画。

    在当今社会,木版年画这种非物资文化遗产却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后继人才紧缺,部分传统工艺丢失等诸多问题,木版年画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更谈不上创作的与时俱进。论文从多个方面对杨柳青和桃花坞木版年画进行比较,了解两者的特点及差异,为木版年画的保护和艺术创作提供依据。

    一、发展背景及题材

    杨柳青位于今天津西部,和朱仙镇一样,杨柳青的发展得益于运河水道。明清时期,杨柳青被子牙河、南运河、大清河所包围,水运交通便利,同时天津又靠近北京皇城,杨柳青镇自然成了南北货物流通的重要码头,商业及手工业繁荣昌盛,此外天津还是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因此杨柳青年画自然受到多元化文化的影响。据史料记载,杨柳青年画最早出现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比较有名的画铺有齐健隆、戴廉增、美立等字号。明末到清朝乾隆年间,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水平达到了空前鼎盛。

    桃花坞位于苏州阊门,明清时期为苏州商业最繁华的地段,发达的商业为桃花坞年画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随着雕镂和刻书的雕刻技艺、刺绣和彩灯为主的手工业及造纸技术的日益提高,再加上江南山清水秀,文人雅士常聚于此。这些条件为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桃花坞年画出现的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但最晚不会超过明朝万历年间,清初达到了繁盛,并形成了独特的民间艺术流派。

    清朝末年,国内常年战乱,部分年画画板遭到了掠夺和破坏,桃花坞年画在失败后几乎尽毁于兵火。建国后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扶持下,对杨柳青和桃花坞木版年画进行了抢救性保护,才使得这一民间艺术得到了复兴和传承。

    在题材的选取上,两种年画都表现出种类繁多,主题鲜明,向往美好生活的特点。但各自又有所的不同,桃花坞以直接反映每个时期的时事风俗及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点。如年画《连年有余》,而杨柳青年画取材内容较为为广泛,除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包括那些带有新闻性质的题材,这些题材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杨柳青年画艺术的主流。

    二、制作工艺

    杨柳青木版年画前期工艺和桃花坞基本相同,都是采用画稿刻板套印,但是到了后期制作,杨柳青却需要花费大量的功夫用于手工彩绘,即所谓的“半印半画”。一副年画通常需经过勾样、雕刻画板、木版套印、手工彩绘、装裱等五个工序,每个工序都由专人负责。年画经两、三次单色版套印之后用彩笔填绘,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对于精细的年画,套印的版数越少,手工彩绘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由于杨柳青距北京较近,年画经常被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室贵族,所以要求年画必须具有细腻、精致、典雅的绘画效果,整体上向层次较高的水平发展。为满足这一要求,一副精美的年画往往需要手工彩绘十多层。因此杨柳青木版年画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民间艺术韵味浓厚,富于中国气派。

    与杨柳青年画工艺相比,桃花坞木版年画则采用分版分色套印技术,一般由画稿、刻版、印刷、开相和装裱五道工序,其中刻版工序又分上样、刻版、敲底和修改。材料一般采用梨木版,刻板时全凭手中的一把“拳刀”,其方法有“发、衬、挑、复”四种,除拳刀外还有其它辅助刀具,如弯凿、扁凿、小棕帚等。印刷时采用“分版、套印、单线平板、平刷平印,每版一色”的方法。年画经装裱后才最终完成。

    三、艺术特点

    (一)杨柳青木版年画

    北京在辽金时期为北方的刻印中心,元明清时期大批画家齐聚北京,他们继承了北宋院画和民间绘画的风格,在技艺上有很高的造诣。由于杨柳青在地理位置上地接近北京皇城,在很大程度上受北方版画和院体画的影响,作品内容丰富,刻工较为精致,人物的形象俊美,色彩典雅,同时又服务大众,形成了“入得了宫廷,进得了民房”雅俗共赏的年画风格。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杨柳青年画背景简洁,画风严谨,特别注重人物表情的描绘。嘉庆道光年间,由于社会审美观点的变化,再上杨柳青长期以来“俗中求雅”的文化风尚及民俗文化的渗透,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风格变为活泼欢快,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杨柳青木版年画在色彩上具有文静、雅致、青春活泼的视觉效果,由于采用印绘相结合的方法,所以颜色搭配非常重要,在民间就流传着“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软靠硬,色不愣”等套色口诀。绘画过程中通常采用晕染的方法,即通过明暗色彩的关系进行造型,很少见到平涂的大色块,由于没有传统平涂中线的造型,因此手绘时其补色之间的对比冲突较小。

    (二)桃花坞木版年画

    它的发展得益于江南文人书画艺术,明末清初的作品在画面构图、题材选择上都模仿中国传统的绘画作品,多采用立轴和册页构图形式,近似于国画又具有木版年画独特的风格。主要表现为构图丰满均衡、色彩明快、线板丰富、挺秀、柔韧,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清乾隆中期,由于受西洋绘画风格的影响,出现了仿西方铜版式刻版法的所谓“仿泰西笔法”。由于这一风格的作品在表现形式和处理内容的方式上不能被国内群众所接受而未能得到长久发展。例如:我们喜欢色彩绚丽的年画,而铜版式年画为单色印刷,缺乏颜色鲜明的感觉;传统年画中主要通过人物来反映生活,铜版式年画则大力刻画背景,人物变成了点缀。清朝后期,经济衰落,木版年画的传统市场缩小,这时期主要的服务对象以农民为主,又恢复了传统形式的年画,色彩鲜明,充满乡土气息。

    在色彩上,桃花坞木版年画大都以成块的大红、桃红、黄、紫、淡墨和绿为基调,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富有节奏感和装饰美。印刷时仅仅印刷部分墨线,其它部分的色彩采用套印方式印刷。但在清朝早中期,桃花坞年画色彩朴实,少用太过鲜艳的颜色,色调浓重和谐,具有古朴效果。

    四、结论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杨柳青拥有便利的水运,具有靠近皇城的地理优势,同时也是海外贸易主要港口。而苏州自古就是经济和文化中心,文人雅士集散地。两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木版年画的发展,而各自浓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风俗信仰导致了年画风格的差异;同时两种年画均受到西洋画风的影响。随着木版年画列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两种木版年画的比较,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差异,对于以后发展新艺术,提高人们的创新和创作能力,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冯骥才.民间年画[M].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

    [3]张艺.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桃花坞木版年画比较性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0(2):84-87

第6篇:印刷文化论文范文

随着全球化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行业间隔阂的减弱,媒体的激增以及互联网络的发达,使得艺术设计中诸种资讯的梳理与传递,色彩设计与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大量复杂、良莠不齐的色彩资讯同现代化传递方式之间的矛盾B显突出,笔者认为在艺术设计领域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色彩语言的优化组合和系统管理,从自然、人文、意念等色彩的组合中来启发创意灵感,并从中提取有效的色彩元素,用数字色彩模拟实效,构成可遵循的配色惯例,从而使色彩设计达到科学、准确、快捷、有效的目的。

一、色彩意象与灵感来源

色彩,作为视觉文化的重要元素,其重要价值不言而喻,任何色彩现象经过大脑一次以上的体验,它的意义就可能有一次以上的不同变化,心理学上称:“记忆所残留的痕迹,因机能作用之顺序,能逐渐作用于下次的经验。”可见色彩的直接体验的印象对人的清楚程度,其积累后的作用更是别具影响,色彩过了这个阶段,一般情形是开始倾向主观。个人差别大小不易固定。所以真正色彩的心象,因为有各种复杂的因素,众说纷纭,变化无穷,既有共性也有不同,因此,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一些知识和感受,而色彩视觉正是视觉中感知客观的重要因素。色彩能产生“视沉”是人的一种本能,而“”与“愉悦”又是当代图像文化或视觉文化的重要特征,并以通过淡雅、自然、古典、温馨、强烈、动感、宁静等意象语言和形态、材质、色相、肌理等元素来表达人们丰富而多彩的内心感受。

在色彩设计实践中,如何观察、感受、理解和应用色彩,并赋予色彩新的语意是设计者必须苦心思考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呢?首先我冷冻要弄清色彩的灵感来源及设计动机。

色彩灵感来源主要是从自然色彩、人文色彩、意念色彩中获取。设计动机即是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现。

1.自然色彩

是人们在客观世界中能感觉到的色彩现象,是纯粹的天然色彩,它不仅使色彩学家们建立了指民艺术实践的科学体系,而且给现代设计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色彩启迪。自然色彩从宏观世界的自然景象,蔚蓝的天空,美丽的彩虹,奏的嫩绿,夏日的浓荫,秋天的金黄,冬日蝗灰白等到微观世界各种物质微观粒子等丰富的色彩结构,已成为我们色彩设计的主要源泉。

2.人文色彩

是指人对自然一切物旬的感受,以客观的物象或品貌为基础进行创造或改造的原本色彩,它体现着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进程中所呈现的各种艺术风貌,诸如衣、食、住、行、用以及文化、艺术、生活、人情风俗等方面。这些经过人为的造物色彩连同纯粹的自然色彩构成了一个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色彩世界,成为我们以绘画、设计、生产等形式去表现和借鉴的永恒对象,是色彩灵感来源和表现生活意象的重要部分。

3.意念色彩

是指主体意念的色彩,即主观意念的色彩,亦称意象色彩。它是设计者通过自然色彩,人文色彩的联想及生活体验后所存储的色彩心象,恰巧与表现的内容(即作品的内在本质与外部形态)形成交融、同构,从而创造出一种“有意味的色彩形式。”“意念色彩”,它不拘泥于客观色彩模式,而专注于主观的色彩表现,是色彩设计的最高形式,而且最能体现原创意味。因此,它非同寻常并充满个性。

二、数字色彩与表现模式

数字色彩,即是用计算机通过光学色彩原理,将色度学、计算机图形学、艺术色彩学等综合于一体产生的色彩表达模式。数字色彩涵盖了传统经典色彩(美术、艺术设计沿用的基于色科介质的色彩)的主要内容和所能表达的全部色彩范围,是对传统经典色彩的继承和发展。

1.RGB颜色模式

RGB颜色模式是计算机荧光屏及其他常见数字设备显示颜色的色彩方式,它们所有的颜色都是由R(红)、G(绿)、B(蓝)三种发光介质通过加光混合产生的。由于R、G、B三种颜色各能产生2的8次幂,即0~255级不等亮度的颜色,它们叠加在一起就可形成2的24次幂,即16777216种颜色。R、G、B颜色数值越大,颜色越明亮数值越小,颜色就越暗。如:R、G、B值都为0则该颜色为黑色,若R、G、B值分别为255则为白色。RGB颜色涵盖了CMYK硬拷贝色域和所有颜料、涂料的色域。RGB的颜色由于是光色显像,它的艳度比较高,颜色效果大大优于印刷界面的色彩效果。

2.CMYK印刷颜色模式和CMYK打印颜色模式

C(蓝)、M(红)、Y(黄)、K(黑)是印刷四原色,它采用高艳度的油墨以不同色度的网屏叠印形成复杂的色彩图片。由于制作层面上的变化,使四色)由墨的网点相互错开,各种颜色之间保持了相对独立的艳度,形成中性空间混合,不会出现困手工调色或其他色彩调和时导致的颜色之间降低艳度所形成的减色混合。

CMYK印刷模式的颜色是油墨所能表现的色域模式,它与计算机上的CMYK色彩模式所表达的色彩不同。当色彩设计采用计算机中的CMYK色彩模式超出了CMYK印刷颜色的色域时,计算机就会自动指令一个接近它的颜色去替代。因此,印刷颜色的色域小于计算机屏幕上的色域。印刷采用CMYK颜色数值分别为0-100%,颜色数值越大,色彩艳度就越高。在色彩配色惯例实践中,将收集的素材通过计算机屏幕上的CMYK色彩模式或RGB色彩模式提取色彩,必须通过打印校正,才能获取准确的色相。

3.RGB、CMYK打印颜色模式

RGB打印颜色模式优于CMYK打印颜色模式。因为RGB颜色为三色混合,少于CMYK四色混合,所以它色域宽,并且能够减少色料的减色混合,因此打印出的颜色鲜艳。相反,用CMYK打印模式颜色混合多,色彩艳度必然就差。由于两种打印模式均采用彩色喷墨打印形式,加上打印机彩墨的色彩艳度低于印刷油墨色彩艳度,它必然会出现色料减色混合现象。因此,它们的色域小于CMYK印刷颜色的色域,打印出来的效果都逊色于印刷效果。到目前为止,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颜色与打印机打出的颜色和印刷的颜色还没有达到致的效果,这是设计上存在的缺憾。因此,数字色彩效果(除RGB屏幕效果外)只能通过模拟实效(校对打印机色彩)找到相对准确的颜色系统来替代印刷颜色。

三、配色惯例与实施方法

1 主观抽象意念色彩构成惯例

以自身的感悟(直接感受或间接感受),通过命题的形式,假设一种抽象意念,用联想、想像等思维方式,进行配色惯例构成。

如季节方面:春、夏、秋、冬不同时节、不同物象所带来的色彩感受,

音乐方面: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民音、声乐等具有时空意念的抽象感受:表情方面:喜、怒、哀、乐,百味人生的色彩表情:气质方面:潇洒、

优雅、温馨、忧郁等:地域印象方面:南国、北国、美洲、非洲、印第安、大洋洲等,来自异国情调的感受:时尚流行方面:城市元素、田园风光、自然回归、简约、休闲、变幻等具有时尚另类的色彩感受:太空方面:亘古宇宙、星球链条、神秘、奥妙等来自天体的感受等等,不同的意象可以带来不同的变化和感受。

2 客观色彩设计主题构成惯例

这种方法是结合实际的各类专业设计的特点,根据设计意象主题、图形语意,如标志、招贴、图表、图形、图案、版式、网页等通过自然色彩、人文色彩、意念色彩找出具有针对生的配色惯例进行设色。这种色彩设计实际上是在限制、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色彩实践活动。因此,要求提取色彩元素准确、精练。

如用红色系表现食品业、交通业、药品业、金融业、百货业等 用橙色系表现食品业、百货业、建筑业等:用黄色系表现电气业、食品业、照明业等,用绿色系表现林业、蔬果业、邮政业、百货业等:用蓝色系表现交通业、体育用品业、药品业、化工业、电子业等,用紫色系表现化妆品业、服装业、美容业及各类饰品等。

3 色彩提取方法与配色惯例

自然色彩、人文色彩,它们蕴藏着最佳的配色关系,是激发和寻找色彩配色方案的创造性灵感的源泉,也是具有实用意义色彩设计方案产生的基础。

提取色彩元素,对物象色彩分析,一是用二维的色谱化方式,分析对象的固有色彩的色度、色数和色谱的配色关系,二是用三维的色谱化方式(主要是借写生或间接媒体如彩色摄影、影视录像等手段)分析研究对象色彩间互为依存的对比关系。

这种三维的形态主要是由色光投影和反射之间形成的色彩关系。色谱,作为颜色系统,具有高度纯化的特点。它是将客观物质世界的色彩还原,概括成单独的、平面化的、具有三属性特点的颜色整合成一定的序列,具有色性稳定而清晰等特点,色谱化是研究色彩现象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通过色谱化的方法构成色彩配色惯例,去组织图案的色调关系,从而确定配色意象。

色彩提取方法与配色惯例:

首先,确定设计目标,找出与此相应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如古典绘画、现代绘画作品、艺术影像作品等,通过“读图法”在计算机屏幕上对其色彩进行解读分析,从整体到局部或宏观到微观进行观察、梳理,对画面构成的色彩现象的主要色相、色度等关系找出有效的色谱成份。

其次,将其色谱进行分类排列(按照色环的顺序排列序号),分析出该组色标的色调性质以及在色调构成中所起作用的基础因素。

最后,对该物象提取的色标及其组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如色彩组合形式,对同类色、对比色、主色、陪衬色的构成关系等进行梳理排列或用打散重构的形式组合配色惯例,从而了解这种特定色谱构成的多变性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如设计一幅运动题材的图形或标志,可以从体育竞技场上、汽车拉力赛上找到与此寓意相关的主题色彩元素,通过电脑按照色相、明度、艳度等关系,并以色环的形式排列或者按照几套颜色组合,用CMYK或RGB颜色模式标上数值,排上序号,构建一组配色惯例系统。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色彩构成,如图案的主色、陪衬色(辅助色)、点缀色及组织关系如何,并根据此效果再做适当的调整,对个别不理想的地方,可重新选择色彩进行组台。惯例配色,会因主色、陪衬色与点缀色面积颠倒或打散重构产生大相径庭的效果,这也正是惯例配色的魅力所在。因此,在电脑屏幕上实施惯例配色设计必须经过反复调整,最后才能达到理想的配色效果。

第7篇:印刷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图书印刷;纸张;常规纸;特规纸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040-02

纸张是接受印刷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材料,在图书印刷中使用最为广泛。纸张的品种、规格不同,印刷的效果、所需费用等方面会有很大的差异。恰当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纸张,对于保证印刷质量和控制印刷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印刷用纸中,纸张分为平版纸和卷筒纸两种,平版纸用于平版印刷机,卷筒纸用于轮转印刷机.大部分图书采用平台机印刷,均使用平版纸。本文针对图书印刷,只探讨平版纸的合理选用。

1常用纸张的品种与适用性

图书印刷纸张是图书内容的承载物,选用图书印刷纸张,基本原则是与内容特征要求,保证图书最佳呈现效果和质量,同时控制图书成本。根据内容对印刷效果的要求,不同的纸张有不同的适用性,这里介绍几种图书印刷常用纸张。

1.1新闻纸

新闻纸纸质松轻,有较好的弹性,吸墨性能好,两面平滑,印迹清晰饱满,不透明性能好;但是抗水性能差,不宜书写,若保存时间过长会发黄变脆。平版新闻纸的规格有:787 mm×1092mm,850mm×1168mm,880mm×1230mm。新闻纸多用于报纸、期刊印刷,在图书印刷中可以作为工具书、教材、连环画等的正文用纸。

1.2轻型纸

轻型纸是出现比较晚的一种纸品,质量轻,质感和松厚度好,颜色自然,不含荧光增白剂,不透明度高,纸张表面细腻光滑,印刷适应性好,寿命长且环保。平版轻型纸规格有:787mm×1092mm,850 mm×1168mm,880mm×1230mm,以及一些特殊规格。文学、历史、生活等文化类大众读物多使用轻型纸。

1.3胶版纸

胶版纸伸缩性小,对油墨的吸收性均匀、平滑度好,质地紧密不透明,白度好,抗水性能强。平版胶版纸规格有:787mm×1092mm,850mm×1168mm,880mm×1230mm。胶版纸常用于单色图书印制的,克重较高的也可印四色图书。学术著作、论文集、教材、教学辅导书等图书常使用胶版纸。

1.4铜版纸

铜版纸又称为涂料纸,纸张表面光滑,白度较高,纸质纤维分布均匀,厚薄一致,伸缩性小,有较好的弹性和较强的抗水性能和抗张性能,对油墨的吸收性良好。铜版纸只有平版纸,规格有:648mm×853mm,787mm×970mm,787mm×1092mm。铜版纸适合各种色彩效果,可用于中高档印刷品,主要是画册、明信片、精美的产品样本以及彩色商标等,图书封面大多使用铜版纸。

2常规纸的合理选用

根据常规经验,一种规格的全张纸只适合开几种尺寸的成品,常用全张纸幅面尺寸与成品尺寸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同一规格的单张纸大致适用于固定的几种成书尺寸,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对应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唯一的,还会有多种变化,情况比较复杂,这里仅介绍封面与内文尺寸设计时的两种常见情况。

2.1封面纸型的选用

设计封面时,加勒口与不加勒口所需选用的纸型可能不同,加勒口宽度大小也会对纸型产生不同要求。例如:

一部单品种图书,成品尺寸为185mm×260mm,封面四色印刷,书脊厚度为10mm,首印10000册。

其封面如无勒口,尺寸为380mm×260mm,用787 mm×1092mm(157g/m2)的纸张,一张纸可以开出8个封面。这是最为经济的选择。

如果要添加勒口,考虑到对开机印刷光边和叼口问题,就必须换用尺寸更大的纸张;若仍使用此种纸张,则只能开出6个或4个封面。进一步分析,假设勒口为80mm,如采用787 mm×1092mm的纸张,就只能是4开,比上述使用8开(无勒口)增加了2.5令;如采用889mm×1194mm的纸张,可以开8开,用纸令数不增加,但令价有所增加,都会增加成本。

2.2内文纸型的选用

设计内文尺寸时,也会遇到类似问题。以常用的787 mm×1092 mm的纸张为例,16开即全开纸单面印刷16面(4×4),因主流印刷机为对开机,必须光边裁切为对开,理论光边尺寸为3mm,理论叼口尺寸为3mm,所以,最大成品尺寸为189mm×265mm,具体计算如下:

(787-3×2)/4-(3×2)=189mm

(1092-3×2)/4-(3×2)=265mm

如果图书成品尺寸大于这一理论值,则不能用这种纸张开16开。如:成品尺寸为195mm×270mm,只能使用850 mm×1168mm的纸张开16开,增加了纸张令价;或者使用787 mm×1092mm的纸张开12开,增加了单册印张数,成本更是大大增加。例如:

某单品种图书,内文单色印刷,160页,用60克胶版纸,印10000册,纸张吨价5800元。

如果选用189mm×265mm的成品尺寸,内文纸款(加放忽略不计)为:100×150=15000元。如选用195mm×270mm的成品尺寸,纸张选用850mm×1168mm的全开纸,内文纸款(加放忽略不计)为:100×173=17300元。很显然,采用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成本增加17300-15000=2300元。如选用787mm×1092mm的全开纸,开12开,则单册印张数为160/12≈13.33印张,还需增加白页2页,凑齐13.5个印张,则纸张费用为:135×150=20250元,成本增加20250-15000=5250元。也就是说,第一种方法是相对来说最为经济的。

3特规纸的合理选用

常用纸张大致分为正度规格、大度规格和特殊规格三类。特殊规格的纸张简称特规纸。特规纸能够适应图书设计的一些特殊要求,有些图书因内容或设计上的要求,若使用正常规格的纸张进行设计,加工后会剩余较多的纸边,造成浪费,此时为了减少浪费、降低原材料成本,就需要向造纸厂订制适用的特规纸,特别是在印刷数量比较大时;同时,使用特规纸,也可以达到美观大方、提升品质等目的。但是要注意的是,特规纸与常规纸相比,还有很多不利因素,必须予以考虑。

3.1费用较高

特规纸为单独定制尺寸,供货商通常不会提前生产,没有库存,需要单独生产,而且,由图书特殊需要而定制特规纸,常常要求纸张具有较高的品质,因此,特规纸所需费用比直接购买常规纸要高。

3.2通常有起订量要求

特规纸在生产上的要求往往比常规纸高,根据特规纸张类型和规格的不同,生产企业会有相应的起订量即开机量要求,一般在5t~30t不等。而一般情况下,单品种图书(如社科类图书)印数只在几千册,用纸量远达不到该数量要求。

3.3时间成本较高

选用特规纸,通常在生产、调货、印刷等环节都需要较多时间。第一,选用特规纸多需预订,专门生产,纸张生产企业的排产周期一般为1~2个月,就算立即生产,生产时间也需1~2天。第二,常规纸可直接从供货商处调货,而特规纸则须经过生产企业―供货商―印刷企业三方,增加了一个环节,无疑增加了时间。第三,印刷企业的业务以印刷常规纸为多,而特规纸与常规纸对印刷机的要求有所不同,必然对印刷时间有所影响。

3.4稳定性差

根据经验,纸张(尤其是克重较小的纸张)最好在出厂后两个月后再使用,库存的纸张比刚生产出的纸张稳定性强。而特规纸基本为出厂即投入使用的,没有库存周期。在纸张潮气未完全散尽的情况下就投入印刷,会出现打褶子等情况,大大增加了出残率,也就增加了成本,而且印刷效果往往不如常规纸。

不过,虽然特规纸存在以上种种局限,在设计书装、选择纸张时也不要因噎废食。如果能够提前、合理地采取措施,是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相关问题的,例如:提前预订,在确定使用特规纸时第一时间通知采购人员,以便备纸,给造纸厂留出足够的生产加工与储存时间;在多个品种之间进行比较,择取品质较好、性价比最高的品种;进行成本测算,并且确定采购数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选择印刷纸张,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很多,比如,在满足印刷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定量较小的纸张,以降低出版物的成本;要根据供应商各种产品的特点和质量状况来选择纸张的质量等级;而且,一种出版物,最好使用一个厂家在同一时期生产的纸张,否则纸张色泽、质量等级等会有较大差别。只有了解纸张的规格、特性、时价等,了解常规纸与定制纸的区别,了解图书设计、出版的实际需要,才能事半功倍地选用纸张,尽量有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印刷质量,提升图书

品质。

参考文献

[1]顾萍.印刷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王国庆.印刷工价计算.北京:印刷工艺出版社,2011.

[3]王艺湘.新印刷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王俊艳.开纸与拼版精算手册.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

[5]石星岳.图书印务实用手册.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6]孙鹤章.纸张与印刷:连载三.技术讲座,2010(5):55-57.

第8篇:印刷文化论文范文

近世基督教与儒教的接触

龚道运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来到中国,初着僧袍,后改儒服,援引中学解释天主教,企图融合儒耶两教。在中西文明交流的意义上说,利玛窦的贡献非凡,他不仅带来了依附在基督教上的西方文化,也传播了西方的数学、地理、天文等科学知识。儒耶两教真正的交流自此开始。在利玛窦来华之前,唐代贞元九年有基督教分派景教进入中国,“虽以尊君事父相号召而欲与儒学伦理妥协,但终究谈不上与儒学的会通”。在利玛窦来华后,会通儒耶两教,相互阐释,遂进入了完全不同的格局。直到19世纪,基督教和儒教才达到广泛而深远的接触,中国文明由此跨进现代世界。现代的中国是世俗化的、多元的,甚至文化上有着半是被殖民的趋向。

龚道运先生所著的《近世基督教和儒教的接触》一书由13篇论文组成,集中讨论了儒耶两教的接触及其影响。这种比较研究实际上也是一种会通,以20世纪学人的多元文化观念来体认和重新阐释儒耶两教的相互碰撞,以及中国以其儒教本位文化作出反应,并带来的一系列现代性问题。首篇论文《儒学和天主教在明清的接触和会通》探讨的触因是中国思想文化现代进程的源头,即明清以降,以儒学和基督教的会通为主导,经由中西文化的相互认同和辨异,最终杂糅而产生了现代的中国思想文化。这种有益的探讨,最基本的假设是,不同的文化维度,有着共同真理价值,虽然在其表征和细节方面有着不同的差异。利马窦将基督教一定程度上中国化,制定了“合儒”和“补儒”等的传教策略,“引六经之语,以证天主之实”。这种融合会通,虽然不免流为文化误读,有穿凿比附之嫌,但是实际效用是在天主教和儒学的会通基础上,“加深了儒学重智派的传统,从而扩大了儒学的视野,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龚先生为现代新儒家宗师牟宗三先生的大弟子,新儒家的第三代传人,又是国学巨擘饶宗颐先生的入室弟子。先生学力精深,专力研治中国思想,于孔孟儒学、先秦诸子、宋明理学,以及儒耶两教之比较研究有不少新见。《近世基督教和儒教的接触》一书中大部分章节关注的是19世纪儒耶两教的接触,尤重于对基督教传教先驱言行的讨论。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米怜(William Milne, 1785―1822)、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这些传教士在中国口岸开放之后,先后来华传教,与口岸的知识分子有着极为密切而频繁的互动。他们用汉语翻译《圣经》和西方科技著作,编纂字典和文法、英译儒教经典、创办学校和报刊。这些举动的目的是为基督教的传入,最终却将中国带进现代世界。

这些来华的传教士跟下层儒士学习汉语,而儒士往往是冒着受辱或生命的危险,这是因为清政府严文禁止,加上儒士有着某种文化上的自我优势感。有趣的是,当时曾有一个儒生去给马礼逊教授汉语,怀里揣着一只鞋子和一瓶毒药。前者表明自己是去买鞋,后者是以防万一自己被人识破,只好服毒自杀。后来,传教士开始雇用儒生配合汉译《圣经》。他们遭遇了不少问题,最关键的是他们使用的汉语本身浸染了太多儒家的理念。其中,关于“God”的译名,尤为争论纷扰。马礼逊和理雅各两人参与了对基督教至高神译名的讨论,并最终将“God”一词定译为“上帝”,而非初译时的各种译名如:“神”、“真神”、“真活神”、“神天上帝”、“真神上帝”等等。在汉语中,“神”、“天”、“上帝”三者,有时通行,而且“神”有时与“鬼”同义,“天”是指“苍天”,一个非人格化的超验的所在,而“上帝”的称法,常见于古经,正可借用。理雅各有趣地盗引孔颖达《周易正义》所云:“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一语,断章取义地证明帝(上帝)是为创生之源;此义正与《圣经》中上帝创世创生之说相同。这种文化误读多数时并非出于语言使用者的本意,但是两种语言使用环境一旦变化,就会难免要发生。从语言的角度看,两种存在于不同文字的文化,无论怎么阅读,都必然要产生转义的现象。传教士们的中西互释产生的种种误读,也正如是。

19世纪来华传教士们的文化误读还表现在他们将基督教视为本位,而在中国占垄断优势的儒家,则被视为头号劲敌,处处被加以贬低,以彰显基督教上帝的荣耀。这与200多年前他们的先驱利玛窦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后者言行谨慎,对中华文明心生由衷的钦佩,他往往是将天主教义夹杂在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中。这或许是因为时世迁移的原因。利氏之所以谦卑好学,或在于势单力薄;近世的传教士之所以那么嚣张批判儒家,或因于近代中国在外交和内政上的失败和受欺。由来固然,一种文化在文化交流中是否占据优势,在多数情况下要看它所寄存的国家的力量是否强盛而定。因此,也难怪理雅各在英译《论语》、《大学》等中国经典时,从基督教教义的角度对孔子的儒学有所批评。孔子所讲的诸种德目,如“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在理氏看来,远没有耶教的博爱、赎罪那么精深。米怜同样从基督教义出发,批判了中国的哲学系统,进而是神学系统、法政系统和意识形态。在今天看来,这些批评有着明显的基督教和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对一个弱势的国家,施以文化上的强压。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 1864―1920)将儒教视为牢不可破的传统主义,没有道德预言和超越现世的上帝。但在龚先生看来,则儒教尤其是孔子的儒学,是融宗教、道德、哲学为一体的;不可以以西方的神秘型或预示型的宗教类型来看待。毋庸置疑,现代中国仍然是深浸于儒教氛围中,它的首要的问题,不是基督教式超越色彩的彼岸的末世救赎,而是伦理的现世道德问题。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注重的是个人的俗世幸福和国邦富而有礼的追求。

第9篇:印刷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给中职学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和介绍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1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1.1服务手段及管理设施落后

    目前中职学校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大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上,采、分、编、图书加工、借阅流通一系列业务工作仍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劳动量大、速度慢,而且不规范,造成了图书馆基础工作效率的低下,多数馆藏书仍以印刷品为主,载体的形式绝对的单一,绝大多数馆根本没有能力收藏新型的电子出版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记录文献的新型光盘、磁盘等电子出版物大量涌现,已打破了传统的印刷品一统天下的局面。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图书馆要以快捷的速度,先进的设备为用户提供新型服务,与之相比的是,我们中职学校馆的绝大部分设备都相当落后,拥有现代化管理设备的馆也为数不多,深层次的参考咨询和情报检索开展不起来,服务手段及设备的严重落后,使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图书馆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而被远远的抛在了后头,这也是制约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一个因素之一。

1. 2技术人才相对缺乏

    要想实现中职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人员的素质是首要的因素之一。随着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手段不断在图书馆中得到应用,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结构。

    但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人员比例较小,图书馆专业人员更是寥寥无几,人员组成多是校内其它部门分流人员或是特殊照顾对象。大部分领导认为图书馆工作是简单而重复的劳动,仅仅为了满足借借还还的需要而已,不必要有太强的业务知识和高深的学问,以致馆员对业务学习和馆际交流学习机会较少,业务学习一般停留在馆内交流上。

1. 3图书馆数字化水平低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全社会对数字图书馆的重视,高校和大型图书馆的数化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重视,在资金和技术上都加大了投人。然而,与此相反的是,中职学校图书馆大都成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旁观者。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对图书馆员要求很高,中职学校图书馆一般不具备从事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技术力量。网络建设的进行,需要有专职部门负责管理全馆的系统网络并进行维护和应用开发。而传统的中职学校馆系统维护部门往往人手较紧(一般1人兼职)。如果要适应数字化工作的进展需要,图书馆要在原来各业务部门(采编、流通、阅览、读者辅导等)的传统服务之上增加、明确数字化职能部门,而这将会带来图书馆新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上的困难。

2网络环境下的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对策

2. 1图书馆的馆藏由印刷型向非印刷型的转变.加大了现代技术的软硬件投入

    我国中职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馆藏规模,各中职学校图书馆根据学校专业设置,专业特色建立了完整的馆藏体系。随着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传统图书馆的印刷型文献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因此要加大现代技术的投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网络下的图书馆建设离不开先进的软硬件环境的支持和不断的更新、维护,因此需要长期的资金投人。在图书馆内部有条件地逐步将本馆的特色馆藏数字化,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将文献载体形态由印刷型向数字化电子化方向发展,建立自己的馆藏书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和网上信息资源导航数据库,使中职学校图书馆馆藏保持自己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使用性。

2. 2加强特色馆藏,打好信息网络化基础

    网络资源大大丰富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取代馆藏资源,一是网络信息资源多是在印刷型文献基础上形成的,以二次文献居多,利用价值低,二是网络信息杂乱无序,任何人都可在网上消息,可信度低,另外,有价值的信息都需要付费,一般的小型馆难以支付。从现实来看,“无纸社会”时日尚早,电子文献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文献。印刷型文献浏览方便,还是很适合大多数人,是信息交流的主要资源。在21世纪,实体图书馆是不会被取代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将会并存互补。因此,小型图书馆应该继续以搞好自己的特色馆藏为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