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莫言的心范文

莫言的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莫言的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莫言的心范文

第2篇:莫言的心范文

拥有公司1家

主要从事领域:电子产品

个人目前资产:约2000万元

所属俱乐部:京城俱乐部

我从小没缺过钱,不自己经营公司也不会缺钱,不过从上初中开始就知道自己将会继承家里的公司,连大学学习的专业都是家里人为此特意安排的。27岁接管公司之前,路都是被安排好的。只有毕业后,凭着自己的兴趣挑选了这个公司,自己经营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在接触李铮前,他的朋友说:“跟他打交道你得有点思想准备,他这人话不多。”尽管做足了心里准备,但是见到李铮后才发现,他不但是话不多,简直就是不太喜欢谈话。在采访的两个多小时时间里,一直处于记者问一句他答一句的状态。原计划真实地记录与他交谈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但考虑到读者的阅读,还是将他的话串连了起来。

1977年,我父母就出国了,他们是去澳大利亚继承我爷爷的家产。一直到13岁都是和姥姥一起生活。家里就我和姥姥两个人,姥姥是高级知识分子,喜欢安静,所以我小时候就不太爱讲话。

我从5岁时就对机械、电子很感兴趣。小学二年级时,把家人从国外给我带回来的电子手表、电子计算器都拆了后,自己还能够再组装回去。

小时候家里不缺钱,所以对钱一直没有概念,也不感兴趣,更没有什么太大的欲望。13岁以前感兴趣的就是想成为电子类的专家。初中一年级时,我就已经开始自己阅读大学电子工程系的课本了。

13岁时,姥姥去世,父母回国发展,把我接到了深圳。再回到父母身边,他们变了人似的,天天要求我学好数学,以后学经济,不允许我再读电子类的书籍。

从13岁到27岁的这十几年里,就没有什么再让我感兴趣的事情了。这十几年的经历就两个字――读书。15岁随我妈去美国,先是在波士顿大学学经济管理,然后上麻省学MBA。24岁时拿到了MBA硕士学位后,不想马上回国接我爸的公司,就想了个理由继续在麻省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拿到后,又借口在美国的公司实习,留在美国1年,1997年27岁时他们非要我回国,我就回来了。

在美国上学的时候,过得比较轻松,不用象自己出国读书的其他留学生一样外出打工,时间也就富余了许多。不过,在美国头几年英语不好,不愿和美国人接触,中国留学生又没有多少时间,除了上课外,也没有什么交谈的朋友,所以也就更习惯了沉默。

时间富余的时候,也买一些电子类的书籍,关在屋子里看。所以到美国后电子类的书籍没少看,这方面的技术也特别关心。

我父亲有5个公司,经营得都一般,他们不太懂经营,摊子铺的太大,5个公司里有4个还说的过去,有一个300万元注册的电子公司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亏得厉害。回国第二天,我爸问我有什么打算,我说先接一个公司看看。他打算让我接一个发展规模还不错的,以后将5个公司都统管起来。我没答应,说先接电子公司。那个公司挺让他头痛,他就答应了。

我真正感兴趣的是电子,不是经营。接管这个公司我挺高兴的。一去公司,了解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就更高兴了。公司的财务账上当时只剩下了20多万元。我爸问要不要再拿出100万元发展,我说不用,20多万元足够了。

公司接手过来后,先把原来的产品都淘汰了,原来的产品都太陈旧,根本不具备市场优势,而且利润极低。这样的产品做下去也没有前景。积压的产品低价卖给了广东的一个小厂,收回了26万元资金。拿这46万元,我开始开发新产品。

我跟别人不太一样的地方是,我只负责随时掌控公司的全部情况,具体的项目如何做,市场如何开拓,我都交给手下的人去做。当然,公司一开始就高薪聘请了两个这方面的专业人员,两个都是我在美国认识的朋友,一个学的电子专业,另一个是我学MBA的同学,我答应他们保证每月月薪不低于8000美元,把他们从美国拉了回来。他们大概是1998年年初正式上任的。

40多万元资金的公司,仅两个高层的月薪加上其他开销每月就高达20几万元,恐怕没有一个公司做得出来这样的事情。我无所谓,用我爸给我在深圳买的房子做抵押,贷款200万元,就全心投入到新产品研发中了。

从一开始贷款到后来将贷款还清都很顺利,我没有过一点压力,因为我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问题。

用了3个月的时间,将新产品开发出来,负责市场的就马上将产品推介到广交会、高交会,很快就接到了香港、澳大利亚、新加坡的订单。

2000年我将公司迁到北京,一来这里的环境我熟悉,二来占据北京可以顾及北方的市场。

现在,公司规模发展得很快,20多个国家购买我们的产品。在北京经济开发区建立了自己的基地。

朋友聚会时,他们都说没有几个人做老板象我这么轻松的,商务谈判不用露面,公司管理不用亲力亲为,也拒绝参加商务应酬。我说我这人就是这样,不爱说话,所以就尽量避免说话。不过,我也不是甩手掌柜,我的优势是系统的管理,是对于市场的掌握,是对电子产品走势的了解,有这些就足够了。

没有一个经营者能够是全才,如果又要管理、又要开拓市场,搞得像办公室主任一样事必躬亲,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也大大折损工作人员的主动性。

不过,我也不否认自己很轻松,从2000年开始,我对旅行产生比较大的兴趣。2000年时,公司的几个副总东奔西跑地处理业务,我也东奔西跑,但我是去旅行。我喜欢到人少、僻静的地方,所以哪里偏僻我去哪里。一个人背着背包,不跟旅行团,也不与人结伴而行。可以不用在意不与人交谈会让别人觉得傲慢的麻烦。

这两年,欧洲也成了我常去的地方。在欧洲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语言不通,反而让我觉得更加的轻松。欧洲的旅游业服务都很到位,随时可以买到英语的旅游地图,主要的城市标识都有英语,这就足够了。

一年的时间,我有4个月都在旅行。看上去是有些不务正业,可是以我公司目前的状态,我用不着花那么长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当然没有必要搞得自己像个超级忙人一样。在国内的时间里,我也是很轻松的状态。每天在办公室的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其余的时间我喜欢看看电影,去健身房健身,或者练练射箭。

晚上的时间多数与朋友们在一起。

第3篇:莫言的心范文

关键词:模仿;自动模仿;过度模仿;仿真;镜像神经系统

分类号:B849;C91

1、引言

什么是模仿(imitation)?Thomdike(1898)认为模仿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做出一种行为(cf.Subiaul,2010)。Thorpe(1956)认为模仿是复制一个新异的行为(cf.Subiaul,2010)。Whiten和Ham(1992)将模仿定义为观察者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存在可以辨认的匹配(cf.McGuigan,Makinson,&Whiten,2011)。Heyes(2001)将模仿定义为观察者对示范者身体运动特征的复制。复制是模仿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但是在桑代克的定义中并没有提到复制,至少没有明确地提到复制,他所强调的实质是观察学习。而观察学习和模仿是有区别的,因为观察学习不一定要有明显的匹配行为。比如看到别人做某事有不好的后果,自己就不做了,这是观察学习,但不是模仿。Thorpe的定义同时强调了学习和复制,但是却将模仿限定为对新异内容的复制,忽略了对熟悉内容的模仿。Heyes的定义将模仿局限于动作模仿,对其它领域的模仿则没有提及。相比之下,Whiten等人的定义站在第三方的视角,说明模仿是观察者对示范者某种行为的复制,对行为本身的性质没有予以限定,最能概括模仿的本质。简而言之,模仿就是复制,至于模仿的内容属于何种领域、模仿的内容与模仿者已有经验存在怎样的关系、模仿者对模仿内容的理解程度等则可以根据研究主题的需要提出具体的操作定义。

但是,在外文的有关文献中,有“复制”含义的概念并非只有imitation,还有emulation和mimicry。为了区分这3个相似的概念,Carpenter和Call(2002)借鉴化学原理,提出了社会学习的化学(the chemistry of social learning),认为所有的社会行为可以分解为3种元素:行为、目标和结果。个体在社会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复制他人行为的结果或行为的目标,但忽略行为的精确性,就是仿真(emulation);假如复制他人的特定行为,但忽略行为的目标或意图就是无意识模仿(mimicry);假如同时复制他人的行为和目标,就是模仿(simpson&Riggs,2011)。

由于仿真、无意识模仿都有复制的含义,只是复制的内容有所区别,所以从广义上来讲,我们认为仿真和无意识模仿都属于模仿。模仿在生命的早期阶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关新生儿和婴儿的研究已经证明了人类个体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新的行为,包括肢体动作和发声等(Meltzoff&Moore,1 997;Gratier&Devouche.2011)。模仿还有助于个体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Young et al.,2011:Casper,Zilles,Laird,&Eickhof£2010)。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纷纷涉足模仿的研究,使得这个领域持续升温,因此有必要进行及时的梳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近年来的模仿研究进行阐述,并对模仿研究未来的进展提出建议。

2、模仿的理论

2.1 模仿能力的起源——AIM与ASL之争

Meltzoff和Moore(1997)提出了积极的模块间匹配理论(active intermodal mapping theory,AIM),并用新生儿能够模仿成人吐舌头的动作来支持这一假说。该理论假设存在一种超模块(supra-modal)表征系统,所有知觉系统和动作系统的信息都在这个表征系统中被登记。这个表征系统能够将知觉信息与本体动作信息匹配起来,正是这个过程帮助个体匹配视觉输入和动作输出,通过在超模块表征系统中比较示范者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来校正模仿。模仿就是匹配目标(matching-to-target)的过程。既然出生后数天或数小时的新生儿就能模仿,那么这种模仿能力就不可能是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而是天生的。

与之相反,Heyes和Ray(2000)提出的联结序列学习假说(associative sequence learning,ASL)认为模仿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个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模仿者首先观察示范者的动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感知表征,这种感知表征和模仿者自己的动作表征之间建立兴奋性联结,称为“垂直联结(vertical association)”。垂直联结的形成过程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是一样的。同时观察和执行同一个动作,可以建立“直接的垂直联结(direct vertical association)”。经由词语表征激发动作表征,可以建立“间接的垂直联结(indirect vertical association)”。

虽然后来有一些研究重复了Meltzoff等人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要求模仿吐舌头的动作。假如模仿能力真的是天生的,普遍性的,那么婴儿应该不止是能够模仿这一种动作行为。于是研究者开始尝试选用不同的动作考察婴儿的模仿能力(Nagy et al.,2005)。比如Jones(2007)研究了6到20个月婴儿的模仿。在这项研究中,母亲一共示范了8种行为,其中包括吐舌头和连续的手指动作。判断婴儿模仿的标准是:在该行为被示范时做出该行为,而不是在示范某一行为时做出另一种行为。结果,12个月大的婴儿只有一种行为符合模仿的标准——模仿“啊哈”的声音。16个月大的婴儿能够模仿连续的手指动作,18个月大的婴儿能够模仿吐舌头的动作。

对于新生儿以外的婴儿进行的模仿研究涉及了许多行为,包括不及物行为、及物行为以及言语。但这些研究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例如有研究表明12到16个月以内的婴儿能够进行模仿(Schwier,vall Maanen,Carpenter,&Tomasello,2006),也有研究发现同样年龄的婴儿甚至连最简单的动作也不能模仿(Jones,2007)。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一岁半以内的婴儿很少模仿(Jones,2009;Nielsen,2006)。

2.2 婴儿模仿的机制——目的性推理和动作共振之争

虽然一岁以内的婴儿是否能够模仿有不同的结论,但多数研究都肯定一岁以后的婴儿能够模仿。有两种不同的假设用于解释婴儿的模仿:一是目的性推理(teIeological reasoning),二是直接的动作匹配(也称为动作共振,motor resonance)。

目的性推理假定婴儿使用理原理来评价他人的行为(Gergely&Csibra,2003;Gergely,Bekkering,&Kiraly,2002)。婴儿观察和预测他人的行为目的,通常都带着一种假设即“每个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婴儿能够根据目的性推理进行选择模仿(Williamson,Jaswal,&Meltzoff,2010;Schwier et al.,2006;Brugger,Lariviere,Mumme,&Bushnell,2007;Csibra&Gergely,2007)。

动作共振指的是“观察他人的行为有助于执行同样的行为”。该机制假设行为知觉和行为产生有着共同的表征形式,这种假设得到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支持,即行为知觉和行为执行共享相同的脑区(Gazzola&Keysers,2009)。早在生命的第一个年头里,个体就已经具备了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建立行为。效果的双向联结从而习得新行为的能力,这种认知机制使得社会学习成为可能(Paulus,van Dam,Hunnius,Lindemann,&Bekkering,2011;Verschoor,Weidema,Biro,&Hommel,2010)。在这一点上,动作共振吸收了观念运动(ideomotor)的思想。观念运动的意思是行为是用行为的效果来表征的,所以当个体想达到这种效果时,相应的行为就会被激活。个体一旦了解某一行为的效果是什么,当他想达到同样的效果时,就可以激活与此效果对应的行为,等于建立健全了行为一效果的双向联结。而且,假如观察的行为是个体有过相关经验的,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动作共振(van Elk,van Schie,Hunnius,Vesper,&Bekkering,2008)。Paulus等人用实验证明动作共振是婴儿模仿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Paulus,Hunnius,Vissers,&Bekkering,2011a,2011b)。

3、两种特殊的模仿研究

3.1 自动模仿(automatic imitation)

自动模仿也称为无意识模仿(mimicry)(Heyes,2011)。近年来对自动模仿的研究越来越多,因为它介于认知神经科学和社会实验心理学之间(Heyes,2011)。前者的研究发现运动前区和顶皮质在执行特定动作以及消极观察特定动作时都有激活。后者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有大量的同时或动作的无意识模仿,对合作态度和合作行为有主要的影响作用(Chartrand&Van Baaren,2009)。

通常在研究模仿时,都要求被试与示范者有外显的行为匹配。但是为了揭示自动模仿的自动性,往往都以反应时作为因变量指标,追求的是速度而不是行为的精确匹配,被试不需要表现出完整的模仿行为,因此,这类研究选用的示范行为往往都是较为简单的动作或面部表情。自动模仿是一种内隐的模仿,其核心过程与模仿是一样的,只是由于实验范式(刺激一反应相容范式,SRC)的特点使得被试无法充分的表现出对示范行为的精确匹配。

自动模仿部分地依赖于效应器:观察某种效应器(如嘴,手或脚)的动作可以启动相应的效应器模仿行为,但是当效应器不一致时,启动效应会明显减弱。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别人用手做一个动作时,我们更倾向于用手去模仿这个动作而不是用脚去模仿这个动作(Leighton&Heyes,2010)。

为了观察到自动模仿,包括SRC在内的许多研究范式都会创造条件诱发被试模仿,至少不会明确地禁止模仿,更不会对被试的自动模仿进行惩罚。Cook等人则大胆创新,让被试参加一个“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要想赢得游戏,就要避免对对手的模仿,因为模仿会付出代价——平局。实验设置了两种情境,一种情境下被试能够看见对手,另一种情境下被试看不见对手,结果表明当被试能够看见对手时,会有更多的平局出现,说明自动模仿是不由自主的(cook,Bird,Ltinser,Huck,&Heyes,2012)。那么,自动模仿是否总是不由自主的产生呢?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表明人们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抑制对他人行为的自动模仿。

由于自动模仿是一种优势反应,要想抑制住自动模仿,执行功能是必须的。一旦执行功能超负荷,就难以起到抑制作用,于是启动效应引起的自动模仿就很容易发生(van Leeuwen,van Baaren,Martin,D.jksterhuis,&Bekkering,2009)。通常情况下,运动前区与自动模仿有关。但是,在需要的时候,右侧额下回和额中回传递有关抑制反应的信息给运动前区,随后,信息被传递给双侧的顶叶后部和内部皮质区,这两个区会将反馈传递到运动前区。最后,左侧的额顶岛盖接收到运动前区的信息并执行具体的抑制功能,从而成功地抑制住自动模仿。因此左侧的额顶岛盖相当于抑制自动模仿的最后一道大门(Bien,Roebroeck.Goebel,&Sack,2009)。

3.2 过度模仿(overimitation)

儿童虽然能够选择性的模仿那些在他们看来最有效的行为(Williamson,Meltzoff,&Markman,2008),但有时也会复制榜样示范的无效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模仿。对此,自动因果编码(automatic causal encoding,ACE)假说的解释是“过度模仿是完全自动化的,因为模仿者错误地将无效行为解释为是有因果意义的”(Lyons,Young,&Keil,2007)。

尽管可能会因此面临时间压力、违背任务要求甚至受到直接的警告,儿童仍然经常进行过度模仿,因为他们把成人示范的无效行为看成是该情境中所必须的,以为成人的行为与最终的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因此要想达到同样的结果,就不可避免地要复制成人的所有行为。反之,当儿童认为榜样示范的无效行为是无意为之的,会明显减少对这种行为的过度模仿(Kenward,Karlsson,&Persson,2011;Lyons,Damrosch,Lin,Macris,&Keil,2011)。

假如过度模仿的原因是模仿者错误理解了因果关系,这种错误理解很可能是知识经验相对较少导致的。那么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经验日趋丰富,个体错误理解因果关系的情况会逐渐减少,过度模仿也应该会减少,但是有研究却发现过度模仿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McGuigan et al.,2011)。

为什么知识经验已经相当丰富的成人也会表现出过度模仿呢?ACE理论的核心是指儿童会自动地将成人示范的无效行为编码成是有因果意义的。因为儿童在观察成人示范时不仅看到了示范的行为,还接收了成人传递的某些明显的交流信号(ostensive signals)如眼神,眉毛上举,呼叫姓名等。儿童偏好以这些信号为参照再结合明显的情境推导出对他人行为的合理化解释(csibra&Gergely,2009),无效行为也就因此被看成是有因果意义的并过度模仿之。进入成年期以后,丰富的社交经验只会使得成年人解读这些明显交流信号的能力更强,从而更倾向于自动编码无效行为是有因果意义的。因此,成人才会有更多的过度模仿。

但是,过度模仿是否完全是由于错误理解了行为的因果意义所致呢?有研究表明过度模仿并不完全是缘于错误理解了因果关系。在一项实验中由成人示范以头开灯,同时闲置双手不用。当轮到婴儿操作时,婴儿居然会先用手开灯,然后再模仿成人的行为用头开灯。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婴儿会用手开灯,说明他已经知道用手开灯是符合日常习惯的,但婴儿仍然模仿成人用头开灯,很明显是过度模仿,只是此时的过度模仿显然不能解释为是由于婴儿错误理解了成人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zmyj,Daura,&Aschersleben,2009)。Nielsen等人对此的解释是过度模仿可能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特质,反映了一种进化意义上的适应,这种适应对于个体的社会化以及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基本的作用(Nielsen&Tomaselli,2010;Tennie,Call,&Tomasello,2009)。也就是说,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同时也是传递人类文化的需要,人类个体存在“遵奉偏差(conformist bias)”,即为了亲密与他人的关系,倾向于与周围的人保持一致,模仿他人的言行,而不是特立独行(Richerson&Boyd,2006)。

因此,我们认为,ACE还需要进一步修正完善。既要考虑因为错误理解而导致的过度模仿,也要考虑因为社交需要和“遵奉偏差”而导致的过度模仿。

4、模仿的脑机制研究

Rizzolatti提出镜像神经系统是行为理解和模仿学习的基础(Rizzolatti&Craighero,2004),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些实验的支持(Heiser,Iacoboni,Maeda,Marcus,&Mazziotta,2003;Heyes,2011;Kana,Wadsworth,&Travers,2011;Menz,McNamara,Klemen,&Binkofski,2009;Ogawa&Inui,2012)。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模仿与镜像是同义的,将镜像神经定义为“人们观察和模仿时会激活的那些神经单元”(Downey,Zaki,&Mitchell,2010;Lieberman,2010),它们主要分布在颞中回(MTG)、顶下小叶(IPL)、颞上沟(STS)和额下回(IFG)等区域(Ferrari,Paukner,et al.,2009;Goldenberg&Kamath,2006;Molenberghs,Cunnington,&Mattingley,2009;Rizzolatti&Craighero,2004;Schulte-Ruther,Markowitsch,Fink,&Piefke,2007)。后来发现运动前区腹部(PMv)以及顶后皮质(PPC)也属于镜像神经系统(Gazzola&Keysers,2009;Ogawa&Inui,2012)。

MNS并不是作为单一的整体被激活,而是模块化的分工表征行为的不同成分(Hamilton&Graffon,2008;Ogawa&Inui,2012)。右侧的IPL选择性的对动作的运动特征和知觉表征做反应,负责对行为目标进行编码(Chong,Cunnington,Williams,Kanwisher,&Mattingley,2008),双侧的STS则负责积极地表征自己行为和他人行为的视觉信息(Molenberghs,Brander,Mattingley,&Cunnington,2010),IFG负责拟定行为计划,在一般性的知觉一行动匹配中起到了关键作用(Newman-Norlund,Ondobaka,van Schie,van Elswijk,&Bekkering,2010)。仿真的神经机制是从STS到IPL,然后再到IFG。自动模仿的神经机制是从STS直接到IFG(Hamilton,2008)。自闭症患者的模仿能力差就是因为在IPL和IFG之间以及STS与IFG之间的神经通路存在问题(Kana,Wadsworth,&Travers,2011)。

由于镜像神经强调了知觉和动作的匹配,而且这里所指的动作往往是知觉者的动作经验库中已有的动作,因此用镜像神经来解释自动模仿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人类的模仿并不都是自动模仿,更重要的是模仿学习,即通过模仿习得新的动作经验。如何使观察到的新行为与模仿者动作经验库中的行为相匹配?有学者提出镜像神经系统存在两条通路:一条是“直接的镜像路径”,影响向下的动作输出,可用于解释新生儿的模仿和自动模仿。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观察他人行为时对自主动作的控制和有效抑制自动动作的能力都逐渐加强,就形成了“间接的镜像路径”,从镜像神经系统的核心区域通达前额皮质。这条间接路径在解析、储存、组织动作表征中起关键性作用,从而保证个体能够有效的模仿复杂的行为(Ferrari,Bonini,&Fogassi,2009;Catmur,Walsh,&Heyes,2007;van Elk et al.,2008)。

镜像神经系统在模仿中所具有的机能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Iacoboni,2009;Iacoboni&Dapretto,2006),然而也存在一定的质疑和争议(Gallese,Gemsbacher,Heyes,Hickok,&Iacoboni,2011)。

质疑之一是认为镜像神经与模仿没关系,理由就是镜像神经最早在猴子身上发现,而猴子不会模仿。假如我们对模仿的定义是建立在对示范者意图理解的基础上的故意复制,那么就不奇怪为什么猴子不会模仿了。但是,当我们将模仿定义简化为拓扑学上的复制,就能在猴子身上发现模仿现象fFerrari et al.,2009;Voelkl&Huber,2007),甚至其他物种也有模仿现象(Mui,Haselgrove,Pearce,&Heyes,2008;Range,Huber,&Heyes,2011)。

质疑之二是认为当前的研究有循环验证的嫌疑。理由是目前模仿研究常用的都是即时模仿,而即时模仿要求个体在观察他人行为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因此,模仿所激活的皮层区域和单纯观察所激活的皮层区域互相重叠就不足为奇了,但由此就认定镜像神经是模仿的神经基础却有同语反复的可能(Hickok,2009)。从逻辑上来讲,模仿一定要在观察的基础上产生,观察并对他人行为进行编码是模仿的必经阶段。因此单纯观察引起的脑区激活和模仿引起的脑区激活必然会有所重叠。但是,我们可以改进研究范式来分离观察与模仿的脑区活动。比如Buccino等人(2004)在他们的实验中要求被试在吉他上模仿吉他手的手指动作。实验通过锁时将行为的执行、观察、模仿和计划进行了区分,结果表明运动前皮质的腹部在行为执行和观察中有激活(Buccino et al.,2004)。这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值得今后的研究借鉴。

质疑之三是镜像神经是否是模仿的唯一神经基础。镜像神经曾经被用于解释自闭症患者的模仿缺陷,认为自闭症患者之所以存在模仿缺陷正是因为镜像神经功能失常(Dapretto et al.,2006;Williams et al.,2006)。但是,有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在目标导向的动作模仿、面部表情的有意模仿等任务中和正常人有一样的表现(subiaul et al.,2007;Oberman,Winkielman,&Ramachandran,2009;Hamilton,2008),,只是在模仿无意义动作或新动作时表现出最大的困难(Kana et al.,201 1)。假如镜像神经是模仿的唯一神经基础,上述结果将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除镜像神经之外可能还有广泛的皮层区域也与模仿有关,比如额中回(BA46区)、顶叶和额叶(Buccino et al.,2004;Molenberghs et al.,2009),,因为成功的模仿不是身体动作的简单匹配,还包括了多种不同的认知加工:视觉分析、动作目标的表征、模仿内容和模仿时机的选择以及动作控制(southgate&de C.Hamilton,2008)。

模仿的脑机制的复杂性还反映在一些相互冲突的研究结果上。比如,一些研究发现布洛卡区(BA44区)在行为模仿时有激活现象,说明布洛卡区是模仿的关键脑区之一(Iacoboni et al.,1999;Heiser et al.,2003)。但是,另一项研究却发现布洛卡区(BA44区)在模仿中并没有关键的作用(Makuuchi,2005)。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模仿任务不同,呈现的实验材料也不同。Iacoboni等人的实验任务是即时模仿,示范材料是有动画效果的手,Makuuchi的实验任务却是延迟模仿,示范材料是静态的图片。还有研究发现有目标的动作和没有目标的动作有不同的脑区激活(Kroliczak,Cavina-Pratesi,Goodman,&Culham,2007)。这些都说明不同类型的模仿有可能对应不同的神经机制。以有意义模仿和无意义模仿为例:这两种模仿都会激活初级感觉运动皮层、辅助运动区域、前额皮层腹部。除此以外,有意义模仿时,左侧的颞下回有显著的血流反应。无意义模仿时,右侧顶枕区有显著的血流反应。这说明两种模仿的神经机制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Rumiati et al.,2005)。

总的来说,已有的脑机制研究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技术和方法上的限制,即便能够确定某些脑区在模仿任务中被激活,却无法明晰这些脑区在模仿中各自起到怎样的作用,它们之间又是如何的交互作用。目前只能说已有研究支持镜像神经与模仿有关,然而就连镜像神经本身的存在与功能也开始引起学者的质疑和争议(Gallese et al.,2011;Hickok,2009),这意味着今后还有漫长的探索道路要走。第二,不同的研究使用的模仿任务不同,涉及的模仿类型也不同,或者动作部位不同(例如有手指的、手部的、面部的、脚部的等等),研究结果自然就会不同。比如模仿陌生的动作和熟悉的动作,激活的脑区是不一样的(Vogt et al.,2007)。另外,现有的脑成像研究考察的多是对简单动作的模仿,模仿学习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复杂行为的模仿学习几乎没有涉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模仿的脑机制的全面把握。

5、模仿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社会情境因素

作为社会学习的重要手段,人们更偏好模仿由同类示范的行为,所以模仿最容易在社会交往的情境下产生(Kiraly,2009;Longo&Bertenthal,2009;Nielsen&Blank,2011;Press,Gillmeister,&Heyes,2007;Slaughter,Nielsen,&Enchelmaier,2008)。对于知识经验几近空白的婴儿来说,人类的许多特有现象,如语言、文化、风俗等都是十分复杂、难于理解的,因此完全地模仿就成了极为关键的学习机制(Gergely&Csibra,2006)。作为人类的后代,婴儿在不会主动交流的时候就表现出对一些重要的社会信号(ostensive signals)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很好的接受性,如视觉通道的眼神、视线变化和听觉通道的妈妈语(motherese)等。以视线变化为例,前言语阶段的婴儿由于听不懂语音,所以在理解他人的时候经常会借助于其他明显的线索,例如追随成人的视线,当成人的视线转移有一个明显的目标时,婴儿特别喜欢追随(csibra&Gergely,2009)。在生命的第二个年头里,儿童的模仿能力有显著增长,这种增长与个体在语言表达以及社会卷入评定方面的进步有关,即社会交往促进了儿童的模仿(Young et al.,2011)。

另外,当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感受到社会排斥等不利因素时,也倾向于用模仿周围同伴来调整修正自己的社会行为以应对排斥,例如通过过度模仿与他人保持一致,从而为自己营造理想的人际关系(Ovet&Carpenter,2009)。

5.2 示范者因素

人类在选择模仿对象时还存在“榜样偏差”,即人们会有选择地决定模仿什么人的言行。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最为适宜的榜样进行模仿(Richerson&Boyd,2006)。年仅14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表现出对榜样的选择——当示范者的能力比较强时,能够引起儿童更多的模仿(zmyj,Buttelmann,Carpenter,&Daum,2010)。除了能力以外,研究还发现示范者的性别及年龄也会影响他人的模仿。另一方面,Grace,David和Ryan(2008)以41到64个月的幼儿为被试,采用班杜拉的榜样示范的范式,结果发现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偏好模仿同性的行为,尤其是同性成人的行为。当榜样的性别保持恒定时,儿童则偏好模仿同龄人的行为。这说明示范者的性别和年龄都会影响儿童是否模仿(Grace et al.,2008)。

5.3 示范信息的内容及传递方式

示范内容不同,模仿的水平就会不同:研究发现对不及物动作的模仿优于对及物动作的模仿(carnlo&Rumiati,2009)。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对抽象认知规则的模仿好于对具体空间动作的模仿,对熟悉内容的模仿优于对陌生内容的模仿(Subiaul,Anderson,Brandt,&Elkins,2012)。

示范内容是否有明确的目标物,将影响到儿童是模仿还是仿真:在一项研究中,成人示范移动玩具老鼠,一种条件下老鼠最终进了房屋,另一种条件下老鼠在同样的位置停下但没有房屋出现。结果,前一种条件下儿童进行了仿真,即移动老鼠进房屋,但忽略了模仿老鼠的移动方式。后一种条件下儿童进行了模仿。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第一种条件有明确的目标,目标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后一种条件没有明确目标,所以儿童注意到了移动方式(Carpenter,Call,&Tomasello,2005)。人类很早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倾向,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解释为是目标导向的(csibra&Gergely,2007)。所以只要示范行为有明确目标,儿童往往首先编码行为目标并准确复制行为的最终目标,对于榜样的行为方式往往不能精确复制,其实就是仿真。当同样的示范行为没有一个明显的目标物时,儿童才退而求其次编码行为方式,从而精确复制榜样的行为,即模仿(Williamson etal.,2008)。

除了示范内容本身以外,示范内容的传递方式也会影响模仿。有研究对比了电视和书本两种媒体传递的示范行为是否会引起不同的模仿,结果发现两种媒体传递的示范行为都成功引发了儿童的模仿,但电视媒体引发的模仿明显更多一些。当书本中没有插图时,儿童也能在成人的言语讲解下完成模仿任务(simcock,Barr,&Barr,2011)。

5.4 模仿者的认知水平和经验

有研究表明婴儿要到12个月时才能考虑情境中的限制因素,这种考虑直接影响到了婴儿对模仿的选择(zmyj et al.,2009)。儿童的认知水平会影响到他们的模仿,因为他们的物理知识少,所以他们无法意识到榜样的行为是不必要的或效率不高的,所以更容易出现过度模仿(Simpson&Riggs,2011)。

除了认知水平以外,经验也会影响到对模仿的选择和反应(Catmur et al.,2007;Schulz,Hooppell,&Jenkins,2008)。有一项研究以3岁儿童为被试,控制儿童参加模仿任务以前的经验,然后由成人示范新行为,结果发现儿童用自己先前的经验来决定是否模仿别人的行为。他们选择性的模仿那些在他们看来最有效的行为。也就是说,在选择模仿什么和选择什么时候模仿方面,儿童会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自己先前的经验,二是他们观察到的他人行为的有效性(Williamson et al.,2008)。

6、综合评价与展望

综上所述,近年来关于模仿的研究有增无减,在理论构建、研究内容拓展以及研究方法更新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我们认为还有必要从以下角度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首先,从理论构建上来看,已有的模仿理论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往往着眼于某一具体问题,比如解释过度模仿就用ACE假说,研究婴儿模仿就用目的性推理或动作共振假说,揭示模仿的脑机制就用EP-S模型等等。这些假说引发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且可以解释一些研究结果,说明它们确实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但是,这些理论无法帮助我们对模仿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所以,我们认为未来的模仿理论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现有假说进行整合。在宏观层面上,可以将社会环境、文化因素、家庭因素等纳入其中,解释模仿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因为模仿是个体发生的成就,以感知运动学习为基础,以丰富的社会文化环境为背景(Ray&Heyes,2011)。在中观层面上,可以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模仿及其之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在微观层面上,可以把模仿者的心理加工过程和对应的脑机制纳入其中,揭示模仿在模仿者内部的形成机制。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模仿的理论,也可以借此形成新的研究动力,引发更多的相关研究。

其次,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模仿研究以实验研究为主,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经典的研究范式,包括“榜样示范”的范式(Grace et al.,2008),“以头开灯”的范式(Meltzoff&Moore,1997),“延迟模仿”的范式(simpson&Riggs,2011),“反模仿”的范式(Cook,Press,Dickinson,&Heyes,2010),“刺激链”范式(Terrace,2005),“从笔到杯(pen-to-cup)”的范式(Ogawa&Inui,2012),还有从认知研究中借鉴来的“刺激反应相容(sRC)”范式等等。未来的模仿研究在方法上要想有所突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可以尝试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形成新的研究范式。正如“刺激链”范式借助了触摸屏技术一样,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日益更新,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和技术研发人员合作创制新的研究工具,从而形成新的研究范式。第二,改进或扩展已有的范式。例如“刺激链”范式就有值得改进的余地。该范式很好地控制了两种模仿任务在项目数量等额外变量上的一致性。但我们认为,认知规则模仿和空间动作模仿的任务在记忆上是有难度差异的:认知规则模仿任务中的3张图片不一样,儿童只要能记住第一张或最后一张图片就会大大提高他正确模仿的概率,而空间动作模仿任务中所有图片是一样的,无法提供这种记忆线索,所以记住触摸顺序的难度更大一些。因此,今后有必要改进这一范式,避免记忆线索之类的额外变量引起的误差。第三,丰富示范的内容。目前研究中采用的多是动作示范。但生活中的模仿可以涉及动作、声音、表情、规则等许多方面,因此今后在模仿任务的示范内容上可以有更为广泛的取材。

最后,在研究主题上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拓展。第一,系统探讨不同类型的模仿。根据不同的标准,模仿可以有不同的类型:自动模仿与有意图模仿,仿真与精确模仿,即时模仿与延迟模仿,熟悉模仿与新异模仿,动作模仿与认知规则、言语表情模仿等等。众多模仿类型中,有的已经研究得比较多了,但并不全面,如自动模仿,已有研究重在考察其自动化程度和脑机制,对影响自动模仿的因素却少有考察。有的却只是初步涉及,如认知规则模仿,还需要更多的探究。而且,不同类型的模仿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关系呢?在心理层面和脑机制层面是彼此分离还是有所重叠呢?Subiaul(2010)提出了多重模仿机制假说(Multiple Imitation Mechanism,MIM),假设模仿能力包含了不同的内容特异性心理系统,这些系统之间是分离的,并且都是结构化和功能化的。MIM的科学合理性还有待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检验,但这种思路是值得提倡的,特别是在目前已有数量如此丰富的实证研究以后,更需要从系统观的角度整合。

第4篇:莫言的心范文

摘 要: 基于对创新实验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从课程体系,导师,学生三方面入手,通过改变教学计划,建立导师制度,依靠学生社团,组织学校内部的电子竞赛等多方面来激发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实验项目的兴趣。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益于教师、学生参与创新实验热情的激发,有益于创新实验的开展和运行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创新实验; 课程体系; 导师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1-50-02

Mod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on experiments in university

Du Xiaoyu1, Li Hui2, Wu Yonghui1, Du Ying3

(1. Basic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China; 2. Minsheng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

3.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about the innovation experiments are analyzed. Through three factors of course architecture, supervisors and student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inspire the students' interest, such as altering the teaching plan, setting up supervisor system, relaying on student clubs, etc. Innovation projects can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uch a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team cooperation, self-learning, and fighting spirit. These measures ar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experiment and formation of oper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experiment teaching; innovation experiment; course system; supervisor system

0 引言

传统的实验教学多是紧扣课本,对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简单的验证或深化,这种实验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由于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但要适应能力强还要发展全面,因此高校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以至高等教育也应随之改变。高等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要实现此目标,必须改革单纯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观念,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发明创造的意识和乐于动手实践的重要场所,实验教学在高校的整个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教学的方式与效果已成为评价一所高校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1]。2007年,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正式启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这一计划是国家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的创新训练计划,目的是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逐渐掌握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科学素质[2],提高其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

1 目前创新实验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实验教学仍然是以讲授为主,并且实验教学基本上是基础实验教学,简单地让学生做一些验证实验,加深对课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也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如何改变实验室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是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对于普通院校来讲,实验硬件条件和指导力量相对来说比较有限,探索如何进行实验室开放,如何指导学生的创新实验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创新实验和普通的验证实验有很大的区别,不同的实验所需要的实验环境和实验器材均不同,很多元器件不能重复利用,而且,创新实验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学生在实验室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和研究,这需要实验室有固定的实验台和实验仪器以及宽松的研究环境。实验室开放模式和管理模式目前还不完善。

其次,创新实验前期处于探索期,存在失败的风险,需要有经费的保障,而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来说,向他们收费是不现实的。

再次,高校的教师指导力量薄弱。高校教师的工作集授课和科研为一身,既要完成本科教学的工作量,又要做科研。而一个创新实验需要教师参阅大量的参考文献,才可能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意见;并且当学生没有思路的时候能给他们指明方向;当学生遇到失败气馁的时候要给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可以说,一个优秀的创新实验的完成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奉献。目前很多院校对创新实验成果认定,只重视对学生成绩的肯定,而轻视了老师的付出,所以大多数高校教师对创新实验的指导并没有热情。

2 创新实验改革模式的研究

2.1 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1]。学生要逐步实现由学习向发现的转变,在学习过程中从创造精神、知识基础、研究能力与方法等方面为创新创业创造条件。创新实验室结合对电子类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课程体系中的课堂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分别进行优化。目前进入实验室学习的学生大部分为大二大三的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严重落后于实验学习,很多重要的理论课程安排在大三的下学期和大四的上学期,若等修完必学的理论课程,大学生活也基本结束了,没有时间进入实验室实践。一个方案是,提前完成这些课程,导师组织学生以讲课的方式,固定时间和地点,由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科或者章节,提前完成理论课程的自学,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第5篇:莫言的心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创新环境 创新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主渠道,也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发源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与否制约着研究生质量的优劣以及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曾在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创新日新月异,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人才间的竞争。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必将成为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未来夺取世界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我们在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其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创新环境的建设。本文将就我校在研究生教育创新环境建设中的举措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不断地实践与探讨,为发挥并拓展创新功能提供新思路,取得更大的成绩。

一、改革招生制度,注重能力选拔

招生是确保选拔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第一关。笔试应由外语及与专业有关的科目组成,外语笔试题目通常是阅读理解相应专业的外文文献,以测试学生外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主,偏重于考察外语应用能力。与专业有关的科目测试则以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主。一般来说,笔试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入学后的适应能力,是对学生资质的检查,不以选拔为目的。而面试实际是导师对学生进一步考核的过程,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研究欲望和研究能力。通过面试,导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所具有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还能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直接选出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学生。这样的招生方式从多方面直接检查了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成果,使学生能够专注于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学生进入硕士研究生后的学习。

二、学科及导师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学科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性人才的前提。在学科专业方面不仅需要一批站在该学科学术前沿具有高瞻远瞩的学术带头人,同时也需要一批年富力强、充满干劲并对该学科十分了解的中青年骨干,只有通过老中青三代协同作战,各自发挥出自己的优点,才能持续地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激发各自对创新的渴望,从而使得科研水平不断进步。

三、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建设

通过建设大型仪器科学实验中心,面向全校教师和研究生开放,充分利用先进设备,提高技术和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加强研究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管理和维护方面是实现管理开放和管理规范化、现代化,扩大实验基地的受益面,充分发挥实验基地的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研究生动手能力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各类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积极推动学科交叉,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不断创新,进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创新。

四、加快实现和推进实验、图书资源共享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各高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和图书资料的建立工作,近几年来,其培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采用建立实验室开放、共享新型的管理制度和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最大限度的实现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实验研究和图书资源共享。这样集中经费投入,用于更新前沿学科发展需要的仪器设备,即避免重复购置,又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率及做到设备仪器条件的互补。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提高了文献资料使用率,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

五、采用“严进严出”政策,设置适当比例的淘汰率

对于入学资格的审查可以更加严格,这样从源头上没有封死很多具有比较强的创新能力但部分条件不符合的生源,当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之后,学校就对其严格要求,并设置适当比例的淘汰率,最后能够毕业并拿到学位证的研究生少于入学人数,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而且有竞争才有动力,才能激发学生们的潜能,从而不断创新,刻苦钻研,取得满意的成绩。

六、兼顾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随着近年来专业型研究生的大幅扩招,使得很多高校特别是刚刚开始招收此类研究生的高校对于专业型研究生在临床与科研的相互关系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或偏见,认为科研和临床工作是二者不可兼得,仍沿用老方法培养,缺乏创新性。但其实医学研究生区别于普通医生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具备科研能力,具备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一定科研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在研究生教育的环境建设上时间不长,特别是在专业型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的教育上仍有经验缺乏,实验设备不足等劣势。但招收研究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在研究生的基础建设、学科及导师队伍建设上投入大量资源,并大力建设科学实验中心及数字化图书馆,同时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改善自身的创新环境,充分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实现创新环境的有效管理时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涉及到教育理念与实践两方面的较为复杂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也会呈现波动性,所以对于研究生教育创新环境的建设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不断探讨与实践,不断摸索才能达到不断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宣海,沈晓明.教育:塑造未来奇迹的创造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田逢春.建设开放性实验平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9).

第6篇:莫言的心范文

关键词:水墨人物;笔法;创新

笔墨是中国画艺术中极其重要的元素,同时与中国画的审美观念也密切相关。无论在古代人物画还是现当代人物画,画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都十分注重笔墨的表现。然而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国画的笔墨形式似乎已发展到一种穷途末路的现象,特别对于画家来说,水墨人物是深化造型感受、强化视觉形态的实践过程,不能使之停留在表面化、表象化的层面上,一张好的水墨人物画,决不是某些技法条件的凑合而成的。

在当代中青年水墨人物画家中,田黎明的水墨人物画的变革与创新所取得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令人们关注。田黎明怀着深厚的传统中国画功底的同时,吸取了中国民间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养分,把新技法、新色彩、新的绘画意识和谐地与传统笔墨技法相结合,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阳光、水波、空气等前人不敢表现或不能表现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语言。他通过笔墨形式来表现自己生活经历中那些若即若离、漂浮躁动的思绪,以笔墨的形式发现其中复杂与单纯的意味。那么如何来具体表现出这样的一种独特艺术思考呢?田黎明在笔墨技法上做了很多的实用性尝试。融染法、连体法和围墨法的发现与开创,正是他对这一艺术创新的表现。

融染法:在宣纸上画一块很平的墨色,或者一块有水纹的墨色,用饱含着带水份的色与墨,一笔一笔地衔接。在作画的过程中根据纸张的性能,掌握好接笔的快慢。接笔快则笔触就隐约,接笔慢则笔触清晰。还可以把胶或者粉掺入墨中,增大墨的胶性从而使墨色在纸张上出现平展的效果。这样的运笔方式把大片的墨色舒展地铺开,淡淡的水痕留在纸上,则形成好似画出了时间感觉,并通过笔触的行走带来了空间的浮现。如创作于1988年的作品《小溪》,田黎明通用水的感觉和体验,以没骨方式把水色充分铺开,让墨和色通过水墨气韵的融染、铺排营造画面一种平染的感觉,并以传统的没骨画法塑造人物,将光感引入画面表现出清新淡雅的视觉效果。在作品的创作中作者试图以融染的方式让墨色来体验一种心性的情景,以自身的形式质地来转化一方精神空间,让墨色的语言纯化出人的自然、自然是人的一种意象。

连体法:先后两笔淡墨附在所要表现的结构的高处,让淡墨与淡墨之间留出此形结构的空隙,再施以灰或者较重的墨色与其中,此时画面上一条水湿的线显现而出。显现出的线条可硬可软,完全由淡墨的水分来定性,也可以根据水分中含胶含粉的感觉来控制。[1]因为运笔时笔笔相同,而对结构的表现也呈现出一种阴阳互补的过程,从中墨色获得一种自由的空间,并可以此来借着表现物象,把握其结构的生长方式。如他创作于1999年的《人体写生》人物的结构主要以连体的笔法表现,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笔与墨、色紧紧连体,人物骨骼、肌肉结构的表现,由笔笔相连的墨色附着在人体结构上,由笔与笔、墨色与墨色之间产生的淡色水线体现,既有线和面的感觉,又显现出较强的笔触感。此外,田黎明也常用连体法表现水,如他在“游泳的人”系列作品中画水时,他充分利用宣纸吃水的特点,注重用水的感觉和体验,体会含水的色与墨在宣纸上形成的笔触感,从而营造出水波粼粼的视觉图式。

围墨法:是田黎明在一次偶然的作画中,由于笔头水分较大,不经意一滴水滴到宣纸上,墨从上面铺过后出现的一个了一个斑点,他由此联想到是光影的斑点,也是水上的光斑。在日后的创作中他并将此方法用于光斑的表现,并结合连体法把光点扩展为光的块面,他把这样的运笔方法称为“围墨法”,在他日后的创作中这种“光”的表现成为了他独特的绘画语言,从而也使他的作品别具一番风味。如2000年创作的《都市假日》表现的是密密麻麻的很多都市人在一个河边上蹲着、坐着,有的在水里游泳。他以明快的笔触和墨色的感觉来分析、表现人物,同时也是一种视觉、感觉的转化。淡墨渗开在宣纸中,墨色又轻轻地围上去,将大块面的墨色转化为一种光的感觉,这种转化像太极中阴阳的转化,一虚一实,若即若离。如果把光斑的内部看成是一个活的空间,这些光斑的感觉像人一样能呼吸,有心跳,能让人感受到自然中的生命的活力。将单纯的笔墨技法转化成一种思想中的可视语音。结合融染法与连体法的共同使用,使画面在本质直观、意识想象与构造都以视觉、直觉的感观直觉体现出。

融染法、连体法和围墨法作为一种笔墨的表现方式,其本身只是一种方法,只有当技法的感觉和表现成为一种思想中的可视语音其笔墨的技法才能具体真正的视觉意义。正如田黎明自己所说:“所谓技法的方式是靠着心性在生活中不断地接受和吐纳自然的气息来生长的。技法本身非常简单,而赋予这种简单以意义,就需要生活的补养,在生活中来感觉生命存在的意义,来感觉文化的意味。”“需要人在自然中的多种体验和经历,才能发出本体的真正意义。”[1]

田黎明正是在孜孜不倦研习传统的同时,敢于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在前辈大家的影响下,田黎明立足于中国传统,认真学习中国传统的绘画理念,注重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自我对生活与艺术创作的悟性。大胆探索笔墨传统,结合自身的水墨实践,创造出新的人物画绘画语言形式,丰富了中国人物画的绘画语言。即立足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没骨技法,研究了围墨法、融染法、连体法等一系列的绘画技法,把人们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水”等自然现象捕捉于他的水墨人物的创作画面上,使其笔下塑造的水墨人物画无论是“游泳系列”还是“都市人物”都具有真实的生活感受和鲜明的时代风貌以及强烈的符号性。使得他的人物画作品清新明快,韵味独特,透出朴素的绘画风格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气象。同时由于他在笔墨技法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弥补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关于“光”与“气”意象表现的空白。

参考文献:

[1]田黎明.名家风格与技法―――田黎明走进阳光[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

[2]付京生.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田黎明卷[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

[3]田黎明.自然为本的观察方式―――田黎明访谈录[J].国画家,2006(03).

第7篇:莫言的心范文

她从小继承父亲的绘画天赋和母亲的文如艺术

汤唯,1979年10月7日出生于杭州,身材修长,外表清秀脱俗。小时候非常懂礼貌,见人就热情地喊“阿姨”、“阿婆”,性格十分外向。

汤唯的父母都是浙江乐清人,妈妈在乐清当地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演员,爸爸也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家。她从小继承父亲的绘画天赋和母亲的文娱艺术,爸爸妈妈时常把她当男孩子一样对待。生活中汤唯一直也是很中性的装扮。

读中学时,汤唯就表现出艺术和表演上的天赋。常有剧组来挑选她去当群众演员,妈妈怕演戏耽搁女儿学业,只好对老师说:“以后不要再让汤唯演戏了,我只想让她读好书。”汤唯兴趣广泛,对运动、音乐都非常热衷,尤其是羽毛球打得非常棒,省少年体校招收羽毛球队队员时,就看中了身高1米72的汤唯,但妈妈反对她去,也只好作罢。

1994年,从杭州第十四中学初中毕业后,汤唯考上了杭州较为出名的五四中学即今天的杭州美术职业学校。

在学校。汤唯以前是班长,还是校学生会副主席,很能干,口才也好,经常在主持、辩论、朗诵叶频换角色。

高中毕业的时候,汤唯在杭州的影视训练班接受了一阵子培训后,连续考了三年中戏表演系都名落孙山,这对年轻的追梦女孩来说,无疑是个残酷的打击。在好心人的指点下下,汤唯改考导演系,结果一击即中。

汤唯很有组织能力,有时参加面试,她虽然也是一名去面试的演员,但她就会跟大家说:“大家排好队,待会儿副导演叫的时候,咱们一个一个过去,现存大家自己准备一下,找找状态,感觉一下,不要待会儿一进去整个人就呆掉了。”

学校里的汤唯不是风云人物,和中戏的众多学生一样,上课、排练、做兼职,但表面上看似大大咧咧的她却对自己的追求十分有数。在老师眼里她是个对生活有全方面追求的人,成名对于她来讲也不是那么重要,她更看重的是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繁重的拍摄生活,她哭过,但量终度过了艰难时期

离开学校后汤唯的演艺之路走得较为平淡,刚开始几年接的戏都很不出名、但她本人倒是很满足,有份赚钱的工作就让汤唯非常高兴了。

虽然在电视剧成了汤唯的主业,但对舞台的那份爱一直埋在她心中。2004年,戏剧策划人袁鸿决定电新排演话剧《切・格瓦拉》,就试着联系已经拍了很多部电视剧的汤唯,她几乎没有考虑就答应了。袁鸿发现,《切・格瓦拉》一共16场的演出,汤唯基本每场都在真哭,观众很容易从她眼里感受到真情。

2006年6月《色・戒》,为了能够找到适合王佳芝的演员,李安也不能免俗地开始“广撒网”选角,当然被传人围的也不乏诸如章子怡、舒淇和大S这样的名角。而这时的汤唯,还只是京城默默无闻的小角色,而李安最终敲定由汤唯主演王佳芝一角,让汤唯一跃成为大众焦点。

《色・成》开拍前,汤唯被带到上海进行魔鬼式训练,学习上海话、穿旗袍、唱苏州评弹、苦读史料书籍,每天近10个小时。还假借矿泉水瓶子演习“斟酒”,历时一个多月训练之后,李安“验收”满意,终于签订合同。

《色・戒》9月开机,一共拍了118天、114天都在拍汤唯。李安把整部戏的成败押在汤唯身上。对待她自然极为严格。汤唯最不顺的一次拍摄,竟然拍了三十六次。繁重的拍摄生活,她哭过,似由专终度过了艰难时期。

我没觉得我有多出名,倒是有一种成名后归于平淡的感觉

“梁朝伟是个很专业的演员,从来不给我任何压力,总会用默默的力量支持我,他让对手有一种很安心的感觉。他总认为,两个演员演对手戏是相辅相成的,一方好了另一方才能好。在合作过程中,我明白了怎么样才是一个好演员。开始的时候,我一想到要和梁朝伟演戏,心里就发慌。梁朝伟对角色的那种深入,真的显示出一个演员的实力,我经常能感觉到他和导演之问的那种很默契的配合。梁朝伟不管是和谁对戏,从排练开始他一定会在那里,镜头里有他没他,他始终都非常认真地给对手搭戏。拍的时候我们已经相对熟练。梁朝伟对我的帮助也特别大,我很幸运。”谈及《色・戒》是于与梁朝伟的合作,汤唯说。”

《色・成》中有一场汤唯和梁朝伟进珠宝店挑选钻石的戏,那也是非常重头的戏。按照民演布置的路线,汤唯从马路上走到珠宝店门口时,突然发现等在远方的同事,还有特务。于是她突然停下脚步,用眼神注视着远方的同事,似乎是提醒对方离开……汤唯的眼神就是这么厉害,她身上的确是有与众不同的东西。

汤唯说:“王佳芝是我演艺生命中遇到的一个非常重要和难忘的角色。她给我带来的是在工作态度和工作经验上的改变。留给我的可能就是让我找到自己更女人味的一面……”有人这么评价:汤唯是幸运的,汤唯更是聪明的。汤唯既敢演,又很聪明。在《色・戒》剧组探班时,剧组主打的是导演李安,然而为了夺人眼球,那时还很“新”的汤唯上演了一场“拉链门”的好戏。

那时刚开拍不久,一次三位演员和李安合影,汤唯发现李安的风衣印有剧名,于是悄悄告诉李安让媒体拍一下。从这就可以看出汤唯是很有心的女孩。后来,由于拍照地在户外,李安觉得特别冷,于是准备把风衣拉链拉上。

第8篇:莫言的心范文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角膜血管新生(CNV) 干扰素(IFN)

【中图分类号】R7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005-01

正常角膜组织没有血管,周围血管终止于角膜缘,形成血管网,营养成分由此扩散入角膜。角膜的无血管化是角膜的主要特征,也是其完全透明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对感染清除、伤口愈合、抑制角膜溶解等有一定作用[1] ,但CNV 可破坏角膜正常微环境,使眼前节相关免疫赦免偏离消失[2]。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成年健康SD大鼠28只,体重200~220g,雌雄不限,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全身麻醉,裂隙灯检查大鼠角膜无新生血管以及无其他病变,其中24只大鼠均选择左眼,滴1%丁卡因2次表面麻醉,均以3mm单层圆形滤纸浸入1mol/LNaOH溶液20s,沥去多余溶液后将滤纸贴于左眼角膜中央表面30s,取下滤纸后30ml生理盐水冲洗角膜结膜囊,制作大鼠碱烧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将大鼠分为A(空白)、B(碱烧伤)、C(治疗),A组4只,B、C组各12只。碱烧伤后C组左眼开始球结膜注射浓度为300万IU干扰素水针剂隔天一次。B组用PBS作为对照,隔天一次。A组为空白组。

1.2 角膜新生血管的测量和观察

大鼠碱烧伤24h后,每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结膜及前房情况。至各组出现CNV 后,改为隔日观察,每次均测量自角膜缘长出的CNV 长度和数量,并照相。测量时,以连续弯曲度小,CNV 朝向角膜混浊中心生长的最长血管为准,并计算CNV 生长面积A ,A = C/ 12 ×3.14×[ r2 - ( r - L) 2 ] ,其中C为NV累及角膜的圆周钟点数,L为NV从角膜缘伸入角膜的长度,r 为角膜半径。分别在1d、4d、7d处死治疗组和碱烧伤组各4只左眼球沿角膜缘外1mm剪下角膜,常规固定.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分析,以P

2 结果

形态学观察

各个小组角膜新生血管情况:A组,大鼠角膜无新生血管.B组见角膜圆周范围内均见新生血管且向角膜中央区生长,生长速度很快,血管主干和一些小分支形成树枝状结构, 血管粗大,密度均匀,C组,新生血管范围局限,生长稀疏且缓慢,分布不均匀,血管分支稀少。

3 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结果可以显示IFN对大鼠角膜碱烧伤诱导新生血管模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讨论

角膜新生血管(CNV)目前无理想治疗方法。本实验研究用碱烧伤的方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的增殖,该模型充分地再现了角膜碱烧伤的病理状态,是研究角膜新生血管发生可能的机制以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途径。体外实验发现干扰素可通过下列途径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1、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2、抑制淋巴细胞分泌产生血管生长因子;3 、阻断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生长因子的结合部位。实验还发现。α- IFN 不影响正常的血管内皮,仅对新生血管内皮起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莫言的心范文

【关键词】教学;德育模式;研究;理论特征

0 引言

近年来,教育理论研究事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思想、新学说如潮水般向着社会各界用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该如何将这些理论科学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德育教育作为当今教学领域中研究重点,已成为我国德育研究工作中引入注目的新问题。

1 我国德育模式概述

长期以来,德育研究一直都深受人们的重视,在德育研究中设计内容十分复杂,其研究工作不仅是简单的理论研究,更多的研究重点在于其独特、实践方面的研究。德育模式作为教育领域的新理念,它受制于社会文化、教育体系、教学背景,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也不尽相同,其各种学说理念和思路众说纷纭,互不信服。根据过去多年的研究归纳总结,在我国的德育模式严重主要的特征表现在自身理论研究越来越丰富,德育模式的类型越来越繁杂。

1.1 德育模式的内涵

德育模式作为一个反思对象而存在的理论,它是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关于德育模式自身理论的研究主要指的是将德育模式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以教学实践为研究重点的内容。在过去的研究实践中,不少学者人为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德育实施过程道德理论、德育内容、德育理论、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组合,它为人们观察、理解和思考德育提供了各种方式。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德育理论的研究并不单单是德育方法、德育计划的研究,也不是德育理论的探索,他是一个在特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经过德育实践而稳定下来的教学活动,它包含了活动内容、形式、实施方法以及评估策略等。

1.2 德育理论的特征

关于德育理论的研究,其理论特征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首先是德育模式的形态变化,有学者认为当今的德育模式研究已经从传统纯粹的学术构建形成了跨理论研究实践。在德育模式研究中,普遍采用了以实践叙事为主体的研究流程。其次,在德育模式研究功能方面,一方面表现出通过德育模式的研究,是通过寻求教育改革的赋权的研究新策略,使得德育研究逐渐从学校迈上了社会,形成了专家研究新流程。另外一方面是将德育模式的研究作为当今教学研究的理性工具,使得学校的德育研究模式同专家研究结合起来,进而提高研究力度和优化研究策略。最后,是将德育研究模式的研究价值进行延伸,将其同行为操作价值结合,进而在更大范围内影响到业界的教育模式改革。同时,在当今教学领域中,德育模式已经成为学校德育研究的一种常见方式,它是体现学校德育价值的载体。

2 德育模式的研究形态变化

德育模式是我国德育领域研究的独特模式,它在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以叙事为主体的一种研究方式,其在研究中是寻求德育体制改革赋权为核心,以推动德育实践发展为目的的工作模式,它的研究是通过自身理论价值的深究来规范个性教育行为,从而扩展到整个教育体系当中,为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改革提供价值载体。

2.1 一种新的理论方式的出现与独立

从概念上分析,德育模式的研究是将原生形态的西方德育理论与我国教学实践相机和,通过对德育模式进行解释、表达乃至深究而实现的一种教学流程,它的出现不适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操作方式,而是根据教学实践综合研究的一种质变流程,它逐渐占据了我国独特的位置与研究对象,成为我国研究领域不容忽视的工作重点。截至目前,德育理论研究已经同我国学术研究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哲学研究方法和策略。

德育模式的研究最早是西方理论研究的一种,它被关明义德育研究,并作为专业的理论术语集合、总结和归纳,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西方学说在我国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我国的德育研究逐渐拜托了西方学术理论的影响,使得这一理念在我国得到普及和广泛的应用。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表明,我国理论界对德育模式的研究虽然仍然采用了西方学术界的观点,但是其在理论和构建上出现了很大的出入,使得我国的德育研究逐渐得到重视,成为教育界工作人士共同关注的重点。

在这一个阶段的研究中,虽然我国没有超越西方学术界的实现,但是最初的研究已经从西方学术界的影响中走了出来,形成了一个德育模式理论研究的新开端,为我国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我国有关学术研究单位已经将德育教学研究列为新世纪教育研究工作的三大重点项目之一,是国家教育部点名关注的内容,可以说这一内容既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认可,也得到我国最高教育机构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德育模式的研究拜托了西方学术界的影响,逐渐同我国传统教育工作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研究体制。

目前,德育模式的研究已经向着实践行动靠拢,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单独研究的问题,虽然其中也出现了逐渐结合,但是具体而言,它是自身理论方式的变革,是将理论和其他学术内容结合,从而扩大自身的包容性、可行性和合理性。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德育模式的研究才显得更加重要,才变得深受人们的关注,已成为大胆而充满信心的研究学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向着学校迈进。目前,德育模式已经不仅是中小学教学中关注的内容,在一些高等院校也非常重视,寻求一套完善、科学、可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已成为我国各等级院校共同面临的重点,也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基础环节。

2.2 以实践叙事为主体的研究

在西方国家的德育模式研究中,主要是一种以理论形态为主的研究体系,尽管当时的研究模式主要体现在实践性、有效性方面,但是整个研究领域却依然遵循着理论研究的范畴,它是同整个世纪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新内容。在他们的研究中,不仅需要对德育模式展开全方位的研究,而且要充分的体现研究主题的学术性、封闭性倾向,将这些内容作为追求和研究的最终目标。事实上,任何一个德育模式都不是单纯的学术性研究,它是将学理性知识和实践性内容结合产生的综合体。就研究过程分析,德育模式的研究是一个具备开放性、全面性和长期性的内容,它在研究中存在着显著的未完成性,因此在目标和内容的构建上最重要的是处理有效性、综合性之间的关系。正如我们过去研究得出的结论一样,研究是一个过程性的内容,方法在研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也是研究所创造的产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因此,在构成性的研究中,研究者不仅深入到现场去实践和学习,并和学术界、教育界认识共同探讨和研究。一般来说,这一阶段的研究不需要修改研究思路,只要将其简单的列为实践叙事的研究就行了。

从德育模式的构成上进行分析,德育模式的实践叙事显然是非常显著的行动性内容,它在应用中主要强调了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及时性,然后才和理论实践相结合。它在研究中,强调了研究结果的假设与置换,是针对行动、思想和方法进行总结和优化的一个方法。经过一段时期的研究,我们需要从理论、内容上进行深入的分析,确保研究工作的有效、合理开展。

3 研究功能的拓展

3.1 寻求德育改革的赋权能力

德育模式的研究是实践叙事为主的研究内容,它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它推动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是纯粹的行政推进专项工作。在最初的工作中,这一工作的开展主要针对中小学进行的,但伴随时间的推移它在高等院校趋于普及,发挥出重大的优势和作用。经过这一理论分析,它有可能会按照自身的逻辑去发展,尽管这一理论的可能性很小,但毕竟有了变化就会有发展。因此,在工作中需要科学的寻求出的与改革的赋权能力,从而保证研究的合理开展。

3.2 研究内容的创新

模式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当代教育哲学理念为依托,以中小学校为实践研究基地,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关于德育模式建构的基本理论研究 这里的基本理论既包括模式建构的基础理论,也包括模式建构的原理。德育模式基础理论研究,为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模式建构提供新的教育理论依托。

4 结束语

总之,在德育模式的构建中,我们需要加大力度研究其包容性、价值型,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研究德育模式的构建体系和理论,寻找出能解决当今教学问题的德育模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甘剑梅.近10年来我国德育模式研究述评―兼论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几个问题[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2]赵传江.试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及其保证体系的建立[J].江汉论坛,2001(06).

[3]张霞,张毅.高校研究生科研群体建设研究与实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1).

[4]苏立增.国外学校德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