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质量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桥梁;工程;质量;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国家的进步,我国的桥梁工程越来越多,因此需要我们的施工队伍对其进行施工的质量管理,以便于能够让我国的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所提升,让桥梁使用寿命更长,更坚固。
二、质量管理措施概述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频繁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如桥梁垮塌、房屋倒毁、路基沉陷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强化了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机构,项目经理为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项目部设质量管理科配备专职质量管理员,班组设兼职质量管理员。
根据合同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目标分解,并落实到各实施单位。重点抓好过程控制,按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进行相关的工作。
公司针对项目部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有关质量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具体的管理要求,公司《质量管理奖罚办法》提出了对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奖罚办法。
三、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重要性分析
桥梁作为一个多种材料、不同结构组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由于系统各个成分的重要性、应力状态、易损性不一,刚度和动力特性也相差很大,因而桥梁的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比如要考虑施工组织的合理性,人员培训程度,预制或现浇梁、伸缩缝安装、钢筋加工及安装、桥面铺装、护拦安装、梁安装、排水系统和人行道板的安全性,施工费用的分配,施工后勤的跟进,监控单位的调节等等。由此可见,桥梁工程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以便更好的建设桥梁工程,保证其施工的水平。
四、桥梁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进行施工准备时候,工程的质量管理可能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质量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质量管理才能。其次是材料物资的质量管理问题。工程建设项目的材料物资将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质量管理的成败,目前,我国很多单位在采集物料时候,难以达到质量要求,或是不符合设计施工的标准,或者是材料的保管不当,发生挥发、磨损、锈蚀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使我国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2、我国目前在对建设项目施工的阶段也可能有着很大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受到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较少,缺乏高端技术施工人才,使得在进行机械设备操作时候不熟悉,或者是误操作造成质量影响。同时,我国虽然工业化进程加快,但对整个桥梁行业而言,在施工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的水平偏低,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推广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因素,都会对项目的质量管理控制造成消极影响。
3、在桥梁项目施工后期,存在着抽调技术力量的情况,造成整个工程质量的虎头蛇尾。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需要施工的项目也日渐增多,很多施工企业急功近利,在一项工程建设到了尾期时候,由于本身企业的高端技术施工人员紧缺,或者设备不足,往往会在项目即将竣工时候,将这类型的人员或者设备抽调到下一个项目,使得整个项目工程建设后期的维护管理难以持续,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的控制。
五、桥梁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具体方面
1、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好坏对桥梁工程质量的影响重大,对其质量的控制涉及到很多方面,应根据结构、环境状况采取减少水化热的措施,应均匀分层、分段浇筑、加强内排外保的养护措施等,主要控制混凝土裂缝和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出行的裂缝按深度的不同,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和表明裂缝三种。贯穿裂缝是由混凝土表明裂缝发展为深层裂缝,最终形成贯穿裂缝。它切断了结构的断面,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危害性很大;而深层裂缝部分地切断了结构断面,也有一定的破坏性,相对于其他两种裂缝,表层裂缝的危害性较小。一般的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一)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
(二)外界气温变化;
(三)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大体积混凝土,因其水泥水化热的大量聚集,易使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差,而产生温差应力,因此应选用水热化较低的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降低水泥用量上可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中后期强度,在改善混凝土性能方面可以选用适当的缓凝、减水等外加剂。
(二)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养护只要是保持适应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并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应尽可能多养护一段时间,拆模后应立即回填或者再覆盖保护,同时预防近期冷气候影响,控制内外温差,防止混凝土的早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能满足强度的增长需要,也需通过人工控制温度,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的混凝土的开裂。
3、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
对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对其质量的控制主要在预应力材料及器具、预应力钢筋制作、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四个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主要从混凝土的施工上加以说明。对于混凝土的施工首先在拌制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者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再者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应在500kg/m3,正常情况下不要把氯化钙、氯化钠等氯盐。最后浇筑混凝土时,对钢筋密集部位,应加强振捣。后张构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的管道。预应力钢筋张拉应由张拉作业的专业人士负责,保持张拉控制应力在规定的范围,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六、桥梁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的技术措施探讨
1、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视
要对桥梁工程管理者进行宣传教育,使领导者从思想上加强对工程质量重要性的高度重视;实行质量管理终身责任制,将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与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使每位工程人员都能够增强工作责任心,积极主动地加强质量管理。
2、要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在桥梁工程施工报建前,应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并按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设置项目管理机构,以及合理有效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所有的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发包时要对承包单位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和规定;施工单位在桥梁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将项目的施工发包或委托给具有—定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不得将发包工程进行肢解。
3、要对桥梁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合理控制
桥梁工程所需原材料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方可进场使用,对于进场的实物,严格按规定频率取样质检或抽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作出标识,并及时清理出现场;确保机械设备运行处于最佳状态,还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4、实施动态控制,事中进行科学监控
(一)要有效合理的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要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与实现目标的质量计划进行对比审核,确保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对于技术难度大和施工复杂的关键部位要求施工单位提交作业指导书,内容应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应急措施;在任何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相应的工作程序,理解技术标准,明确分工,以保证工程施工后有效的控制好工程质量。
(二)做好每个工序质量点的动态合理控制
桥梁工程项目,工程师和现场管理人员要明确工程特点,把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工程节点部位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并纳入施工实施细则中,在施工的整体过程中进行重点控制。
5、坚持以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为重点
在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应建立、完善质量保证和控制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需要重点进行监控。可以通过三个“三”来达到这一目的:第一个“三”是指要求施工单位实行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专职质检员终检的“质量三检制”;第二个“三”是指严格控制“三关”:材料、技术以及工序;第三个“三”是指质量监督要“三全”: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七、结束语
桥梁工程的施工需要有很高的质量要求,规范的施工是提高桥梁工程质量的必由之路,所以,在今后的桥梁工程施工中,需要施工队伍进一步的对质量进行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1]李晓波.解析桥梁工程质量的维护及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公路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是通过向用户、向社会提供服务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它有力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当今公路建设进入“黄金时代”并取得了巨大成绩。为了适应高等级公路高速发展的需要,交通主管部门已加大管理力度,加强质量管理。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本文以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为切入点,从工程质量检测手段的角度,主要分析探讨一下当前公路建设形势下,如何切实加强试验检测工作,以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1、当前公路建设的质量状况
所谓工程质量就是公路的使用价值,即公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用性和对用户行车需要的满足程度。全国的公路建设者都在重视质量、都在抓施工质量,目的就是在公路建设领域贯彻落实国家的工程质量工作方针,推行公路工程的全员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感,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投资效益。可有些地方也曾出现一些足以引起公路部门高度重视的工程质量事故,桥梁坍塌,路面破坏,工程缺陷…等等。事故发生频繁,工程质量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施工单位忽视了工程质量管理。也就是说在施工中没有切切实实建立一套较健全且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有相当一部分施工队为非专业队伍,资质低,技术管理水平低下,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质量意识薄弱。有些工地甚至连最基本的质检人员和试验检测设备都没有。所有这些使得工程质量管理失控,从而最终导致了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试验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2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试验检测是进行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这项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某个产品或工程项目的检测,以便根据其检测的结果来判断工程质量或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也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评定验收的一个主要环节。一个产品或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必须依靠试验检测这种手段得以实现。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通过试验检测,能充分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便于就地取材 和带动当地建材市场的发展。建设地点的砂石、填料等等,可借助试验检测这种有效手段,以确定上述材料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规定的要求。便于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 2.2 通过试验检测,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材料的应用 及时有效地对某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试验检测,以鉴别起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先进性,从而为工程施工积累经验教训。这对于推动施工技术进步,提高工程进度,质量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3 通过必要的试验检测,可科学地评定路用各种原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好坏有了这套有效科学的测试手段,对于任何一种材料均可通过对其规定性能的相关检验,从而评定其产品是否合格。这对于合理地应用材料,提高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2.4 通过试验检测能合理的控制并科学的评价施工质量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竣工后的评定验收。试验检测无疑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综上所述,可见试验检测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造价,推动施工技术进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试验检测工作,势在必行,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3加强试验检测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及途径 3.1 试验检测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质检人员队伍,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有必要充实试验检测队伍,提高其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具体做法可以引进,也可以选派人员到有关院校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 3.2 健全法制,完善质检机构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这对推动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现有的法规制度已不能适应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需要,因此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发展,以便使公路建设单位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对于试验检测机构,虽然已初具规模,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管理,严格管理,制定一套可行的管理措施,使质检机构逐渐规范化、专业化。 3.3 进一步建立完善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增强工程质量意识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各级质量管理部门应各司其责,按质量第一的方针和全面质量管理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实行质量自检,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逐步建立完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其次有增强建设各方面的质量意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真正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 3.4 施工过程中,应借助试验检测手段,严格把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3.4.1 路用材料质量的控制对于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材料(如填料、砂、石、水泥、钢筋、预制构件等),均应按有关试验检测规程,技术规定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另外,对各种原材料除了要进行常规试验以外,有时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非常规试验,以确定该材料是否真正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完整提供所使用材料的试验报告、出厂证明或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等资料。 3.4.2 施工控制参数的确定施工控制参数,通常是指一些能够指导施工,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数据。譬如填土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这两个参数是路基填土中指导施工,控制压实质量的关键参数。这些参数确定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路基工程的质量。所以在借助试验检测这种手段进行参数确定时,应认真对待,严格遵照试验检测规程,并力求消除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精度,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3.4.3 现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政府监督等环节。首先,对于施工方,要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试验检测制度,建立工地实验室,并配备相关试验检测人员,专人负责,专职质检,坚持“自检”制度。对于监理方,要真正落实“事前”“事中”“事后”三层监理,特别是“事前”监理,要防范于未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监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监理中心实验室的有关试验设备,以试验检测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严把质量关,从而起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对于监督方,要真正发挥作为政府监督职能的作用,及时抽检,及时验收评定。发现问题,及时化解。抓典型,树典范,维护政府对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的严肃性、权威性、公正性。 3.4.4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力度,另一个重要方面还体现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环节上。中间交工验收的结果,直接反映了一个分部(项)工程质量的好坏以及工程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是一个分部(项)工程施工成果的集中体现。因此,对于公路工程,除了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把关以外,还要及时对每一分部(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并进行阶段性施工总结。经验收不合格项目,坚决给予返工处理。坚持以试验检测数据说话,严把试验检测关,努力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4、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实验检测作为保证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试验检测工作应给予高度,禁止盲目凭经验施工,坚持以试验数据说话。 现在的公工程质量都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这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也是一项有力保障。谁出事,谁负责,坚决查处,决不手软。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具有一定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是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也对我们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保护。任何一个施工单位都 要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队伍,实行持证上岗。 配置较先进的公路工程检测设备,逐步提高试验检测机构的试验检测能力,才能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服务。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迅猛发展,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我认为作为检验工程质量的唯一有效手段――试验检测,不容忽视。只有加强试验检测力度,才能提高公路工程质量。这就极大地促进公路事业的长久发展和实现公路的自身价值和投资者的投资效益。
【关键词】公路;质量;管理
质量是公路工程永恒的主题。在公路建设中,施工单位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保证对工程质量常抓不懈。下面结合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做法谈一下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做好公路工程质量管理,预防减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第一,严格实行招标投标制。作为业主,应严格实行招投标制,通过招投标,选择符合工程施工条件的承包商,杜绝搞暗箱操作、搞权钱交易,业主和承包商沟通一气,共同贪坑国家集体的财产。第二,严格实行建设监理制。建设监理制是除业主和承包商以外的第三方,按建设程序,对项目的建设全过程,在技术、经济方面,实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和管理的制度。我国的监理制度近几年逐渐走向成熟,但还是有不完善的地方。监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增加监理人员人数,对承包商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施工点,实行全面的质量监理。严格实行监理员旁站制度。第三,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在一个项目施工中,成立一个以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为领导的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质量试验员、现场施工负责人、各作业队(班)队(班)长。由项目总工招集小组成员对施工蓝图进行会审、复核。对关键部位要进行设计校核,由项目总工进行质量和安全交底。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道工序,要严格遵守监理程序等有关建设程序。加大承包商的管理力度,不要让民工自行施工、自行质量管理,消除或杜绝质量事故发生的隐患。项目经理部要制定和完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自主要职责,明确分工,有分有合。编制项目奖罚条例,质量事故发生,要查明原因,该谁负责就谁负责,该进行何种处罚就进行何种处罚,决不姑息迁就。我国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质量事故的发生,事故责任人不管是不是还在原来的部门工作,不管你到了哪里,该承担民事责任的就要承担民事责任,该承担刑事责任的要承担刑事责任。轰动全国的“綦江彩虹桥”事件就是最好的事例。第四,加强现场质量管理。预防和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已发生的施工质量问题。由于公路施工项目质量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等特点。所以,在一个施工项目中,发生质量事故是在所难免的。究其事发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质量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质量小组进行调查、分析、处理。由于事故的诱发原因多样性能,所发生的质量事故亦呈多样性。对重要事故的调查,是为了确事故的范围、性质、影响因素等。调查一定要力求全面、准确、客观。调查的结果要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其内容应包括:(1)工程概况,重点介绍事故有关部分的情况;(2)事故情况,事故发生时间、性质,现状及发展变化的情况;(3)是否需要采用临时应急措施;(4)事故涉及人员与主要责任者的情况。质量事故原因的分析,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只有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后,才能去伪存真,找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的处理,要建立在原因分析基础上。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对已发后的质量事故,要认真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预防事故重复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工程质量检测手段
为了搞好质量管理,我所在的项目部从组织、人员、制度三个方面抓起,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设总工,负责全段技术管理和质量工作,并兼任督导;工程部负责全段质量检验和技术管理工作,下设测量、试验、质检三个班组,具体负责本工区质量控制、检查和验收工作。各部人员严格执行本岗位职责,严格执行项目部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体系,对整体质量实行全方位的控制。在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质量检测手段,主要做法是:(1)开工前,依据《合同文件》制订各项工序操作细则,明确各施工工序、各项技术指标的允许误差、检测频率和方法。(2)制定了工序间的交接验收办法和奖惩措施。(3)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与检测。(4)加强对施工工艺操作过程的控制与检测。(5)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质量水准。
三、把施工管理重点放到第一线,特别是抓好工序管理
(1)要求各级技术干部现场盯岗。在施工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现场办公。提出工程技术人员不盯施工现场就等于脱岗。关键工序开工前,必须有项目经理部总工、部门技术负责人在现场。各级领导死盯现场,与职工同甘共苦,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把工序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一环来抓。主要做法是:一是坚持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由总工程师及部门负责人向工长及施工人员、机械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述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使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做到底码清楚。二是加强现场工序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关键工序设置盯岗主任,各工序均设置岗位职责牌。牌子写着负责施工的工序、工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工长的姓名,各级领导到现场后一看就知道是谁在这里干的活。通过设置岗位职责牌,增强每位职工的责任心。三是合理安排工序顺序,文明施工,减少污染。各工序实行流水作业。每道工序施工完,不给下道工序留有尾巴,施工现场始终保持干净整洁。附属工程,如安装路缘石、浆砌工程及通讯管道安装,必须采取防污染措施。
四、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
为确保高速公路创精品工程目标的实现,我们坚持在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的质量管理上下功夫。(1)根据工程技术要求,制定一部创精品工程实施方案,将此方案发放到全体技术干部和施工人员手中,使大家对各项奋斗目标心中有数。(2)要求工程主要质量指标合格率达到95%以上,均比业主规范要求高出一个档次,一般指标达到90%以上。表面层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检测,标准偏差小于0.6mm的路段达到90%以上。工程内在质量要做到全部合格,优良品率达到95%以上,外观工程质量做到整洁平顺,线面规范,界面分明。(3)坚持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月定期进行一次质量检查,每次检查结果通报,并与奖惩挂钩。处每月进行二次质量检查。做到施工过程中工序、班组间的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建立质量管理点,设立质量专管人员。(4)为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对关键岗位、关键工种在奖金分配上进行大幅度倾斜。为执行质量否决权制度,从综合奖中抽出50%奖金实行单独工程质量奖,每月由总工根据当月质量检查结果发放。对是否达到质量标准的工程制定出具体、详细的内容,如:下道工序交接不能通过验收的施工段;上级领导、监理认为不满意,并指出具体缺点的施工段;不能文明施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施工段;免发班组主要负责人及其直接责任者的质量奖。
五、注重质量动态宣传
关键词:工程 质量 管理 测量
一、工程质量与工程测量的关系
“质量”可简单的概括为:事物经过一系列操作后所反映结果的表现。工程质量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如何保证、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点:过程操作与监控是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的根本所在。而在过程操作阶段,测量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工程测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测量工作任何一次失误,都可能导致工程施工出现偏差,从而引起返工,甚至报废,延误工期,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所以测量为工程施工开辟了道路,提供方向。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不但关系到一个工程是否能顺利施工,而且还给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换而言之,如果没有测量,工程施工将寸步难行,施工质量将无从谈起。
二、工程测量在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1、工程测量在工程定位及基础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工程开始施工前,首先要把握设计意图,注重细节,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测量将施工图纸上的大桥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基准。这一步工作非常重要,测量精度要求非常高,关系整个工程质量的成败。假如在这一环节里面出现了差错,那将会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测量事故的发生不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声誉;可见大桥的定位测量是多么的重要。
在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作保证。严重的桩位偏差将会导致桩位作废,需要重新补桩等处理措施,一方面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另一方面,改变了原来的受力计算,对大桥埋下了重大的质量隐患。
在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要求,承台的土方开挖是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因此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避免超挖及乱挖。从而能保证承台施工质量。另外垫层及桩头标高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保证承台钢筋绑扎是否超高,承台混凝土施工平整度的最有效措施。
2、工程测量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墩柱平面放线、墩柱垂直度控制、墩柱标高控制、预埋件位置控制等。其中墩柱平面放线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墩柱的总体垂直度,对墩柱钢筋绑扎、模板施工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每次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第一道工序就是测量放线。通过了测量放线不但能够为下一道工序提供依据,并且能及时发现上一道工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得其他专业的施工人员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避免了问题的累积,最终导致质量事故。
在标高测量控制方面,能为模板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点,是模板施工平整度的保证。同时为立模板及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保证砼后的混凝土平整度。精确的标高控制,是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的前提。对于施工面积较大的工程,如何保证模板施工的总体平整度、混凝土面的平整度,基本的前提就是测定一个准确、详细的标高控制系统面。
墩柱的垂直度控制测量是主体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垂直度偏差过大,在未进行混凝土灌注以前及时调整,保证墩柱质量。如果墩柱偏移过大,将改变墩柱受力情况,最后不得不将墩柱炸掉,这样就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形象公司的企业形象,并直接影响后期的架梁工作。
3、工程测量在架梁工作中的重要性
桥梁的架设工作基本是工程收尾竣工阶段,在此阶段,准确的测量工作是架梁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在架梁准备阶段,我们要将预埋孔的准确位置测设标定,将梁端线准确标出,如不能及时准确的将预埋件位置及梁端线测设标定,将直接影响后期桥梁架设工作,如果在架梁过程中发现预埋件位置及梁端线测设错误,将会中止架设工作,造成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并将延误工期,影响公司信誉。
4、工程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变形观测对工程质量的意义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观测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监测建构筑物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变形观测具体包括:基础边坡的位移观测;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及水平位移观测等。准确的观测成果为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最有效的保证。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作好建构筑物的变形观测,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及运营安全。
5、工程测量对防治质量通病的积极意义
常见的质量通病基本上是钢筋、模板、混凝土等方面的问题,与测量放线有关如下:钢筋偏位、模板平整度、墩柱垂直度、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墩顶标高等。要预防上述通病的发生,除了施工人员的主观原因之外,必须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周到的、详细的测量控制水平线、平面控制线、垂直控制线等。如果测量工作方面出了问题,势必会引起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我们在施工中只要把测量工作做好,对防治质量通病就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精确、详细的测量成果为专业质量检查人员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现场的检查和整改,把测量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转变为积极,对防治质量通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工程测量管理,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工程测量管理,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全方位的做好施工测量工作,以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具体如下:
第一、提高测量人员的素质。作为一个合格的、专业的测量员,首先要具备吃苦耐劳、严谨认真、团结协作的基本条件。提高读图能力,强化质量意识,养成事前反复考虑,事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第二、做好仪器的维修、保管、检校等基础工作,坚决杜绝将超限仪器投入生产。
第三、全民动员,从领导到各专业工程师均要提高对测量工作的认识,参与对测量的成果反复检查,及时纠正错误。
第四、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为测量工作提供较好的施工环境,从而保证施工测量成的顺利进行。
第五、测量工作过程中建立“任何事情都是不可信的,我们只有不断检查、反复检查、时常检查,才能得出最终结论”的指导思想,才能确保我们的测量数据准确无误。
第六、搞好“两手抓”工作。一抓规划,编制测量可行性方案;二抓测量各条件的落实工作。
第七、标准化工作。包括每天做施工测量日记,测量资料做档案标准管理,操作按标准规程,严格按国家标准、规范、规程和设计图纸施工;制定测量标准的计算、操作、检查等制度等等。
以上几点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建议
摘要: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本身所具有特点出发,发现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建议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starts from the construction itself is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suggest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建筑业市场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就更引起关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财产安全,而且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因此,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只有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注重影响施工质量方面的各种主要问题,不断强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才能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好。
1建筑工程的特点
1.1影响因素多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从筹备开始,经过决策、设计、材料、机械、环境、施工工艺、管理制度以及参建人员素质等一些列人员的参与,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它受影响因素多。
1.2隐蔽性高,终检难度大
目前,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一般从表面上看很难看出,但是这时可能混凝土已经失去了强度,钢筋已经被锈蚀得完全失去了作用,诸如此类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在工程终检时是很难通过肉眼判断出来的,有时即使使用了检测仪器和工具,也不一定能准确地发现问题。
1.3影响环境
与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有密切联系的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者,而是整个社会。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还影响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特别是有关绿化、环保和噪音等方面的问题。
2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2.1人的因素
社会的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做一些事情。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人是主要的施动者,也是策划者。因此人的因素是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中的一个核心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工程项目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部分都是农民工缺乏建筑技能,没有基本的建筑常识,不懂施工过程中一系列的规范及准则。这就必然会导致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下降。
2.2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泛指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它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工程的质量。
2.3机械设备和工艺方法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离不开现代化的设备,设备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工艺方法是指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包括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2.4环境状况
环境状况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作业环境,如施工环境作业面大小、防护等;工程管理环境,主要指工程实施的合同结构与管理关系的确定等;周边环境,如工程邻近的地下管线、建筑物等。环境状况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
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3.1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必须要使建筑工程的施动者树立一个良好的质量意识。因为质量意识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搞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的一项。建筑工程质量涉及到多个方面,是一个由多部分、多层次、多因素组合的整体,因此,必须从筹建协调到具体施工全过程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3.2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事先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而不能是消极被动的,等出现质量问题再进行处理。所以,要重点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3.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管理水平
现今,建筑工程质量监理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信息管理方面。现今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存在着信息管理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的实施:①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负责制信息源,加强领导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领导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过程中充当着非同小可的角色,他们做出的决定大部分情况下会影响到整个施工监理公司的决策,因此在领导负责制的信息源方面,要加强实习质量终身责任制,即不因为领导职位的变动而不去追究事故出现后该领导的责任;②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监督横向信息平台的搭建。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切实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建立此类信息接收平台及互换信息模块,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数据库。
4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必须采用“分层控制,各级管理”的质量控制模式和“以过程控制为主线、以动态管理为特点、以目标考核为内容、以严格奖罚为手段”的质量运行机制,建立起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加强质量预控、过程控制,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只有做到对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才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最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材料质量不能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但目前不少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不能保证的。如我国住宅工程中,当前有85%是砖混结构,这类工程的墙体材料还是以烧结粘土砖为主,但在我国年生产500 多亿块砖中,却有50 亿是不合格的而这些不合格的砖最终还是用于工程中; 再如一些饰面砖在镶贴1 ~ 2年后,即在釉面中出现多条裂缝和爆皮; 再如我国使用的防水卷材,90% 以是石油沥青卷材。由于生产厂工艺设备落后,加上沥青又是高蜡沥青,因此这些卷材自身的耐久性就很差,有的3 一5 年后即老化而使防水失效。由于建筑材料质量低,加上又无选择余地,因此一些单位明知材料质量有问题,但还是把它用于工程中。
1.2领导者的素质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人的因素主要包括领导者的素质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等。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甲方素质较低和行为不规范。项目法人或业主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重大,有什么样的业主就会有什么样的工程。此外,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在我国2800 万的建筑队伍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缺乏专门的培训以及基本的建筑知识,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按照规范及规程操作,这必将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3缺乏健全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目前我国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是委托建委质量监督站进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监站的监督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质监站监督的工程项目很多,但质监站人员有限,使工作力度降低。行政监督的工作性质容易滋生及腐败。有的质监站政企不分,以赢利为目的办实体,有的办了监理公司,有的办实验室,强制规定检验试块必须在这里进行,这样质监站既掌握工程质量的监督大权,又有获取利润的商业行为。
1.4建筑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人文环境,如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治安、富裕程度。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
2、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2.1强化质量意识,正确处理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强化质量意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领导质量意识的高低,关系到质量责任主体单位对质量工作重视的程度,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质量责任主体单位领导必须视自己为企业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并对全体职工经常进行教育,教育职工认清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和产品质量低劣,是一种犯罪行为。质量和速度是辩证的关系,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命力,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没有质量就没有声誉,也就没有竞争力。
2.2全面提高施工企业素质企业的发展主要工作:①市;② 质量;③素质。全面提高施工素质,应从以下方面抓起:
(1)提高领导素质是工程质量的关键。企业领导素质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关键是提高领导素质,一个好的领导就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领导素质既包括领导成员本身的素质,也包括领导班子集体素质,两者部不可偏废。
领导本身素质要好,作为领导班子的整体要团结配合,互相支持,形成企业的领导核心来管理工程质量。
(2)提高职工素质是搞好工程质量的基础。职工在第一线施工,工程质量好坏与职工素质高低关系很大,搞好技工人员的施工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既要对他们进行应知培训,来提高理论知识,又要对他们进行应会培训,来提高操作技能,还要抓好专业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3)健全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搞好工程质量的保障。在深化改革和企业管理上,要制定质量责任制和原材料检验、工序质量控制、单位工程质量管理等标准和制度,逐步实现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完善施工工艺,质量、原材料、构件、半成品的计量检测网络,要对技术交流、设计变更、隐蔽工程记录等技术资料提出严格要求,使企业内部形成比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要自觉把好质量关,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材料、构件、半成品经检测不合格者一律不准使用,上道工序不合格者,下道工序不准施工。同时,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完善质量保证监督体系。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①按图施工,设计变更要有设计变更通知单。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③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按规范标准施工,随时完善施工技术档案。④落实栋号管理责任制,实行样板示范引导施工。⑤把住材料质量关,经常组织质量检查和中间结构检验。⑥实行质量否决权。⑦及时进行竣工工程回访,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4)严格检查监督是确保工程质量有效的办法。搞好工程质量管理不仅要有好的组织形式,还要有严格的制度,科学的方法,方能使工作抓住关键,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足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必须有严格的监督检查措施,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在建立质量监督体系的刚时,应加大监督检查的度。同时在质量管理人员中实行责任制,开展全办位质量监督,全员、全面、全过程质量监督。对建设工程各层次人员积极行动起来抓好质量,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施工质量关以及影响工程质量的各个环节,对子分项工程的重要。
2.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程质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足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于段和前提,由于目前建材质量不高,材料性能不好,耐久性差,尤其是防水材料质量低劣,影响屋面防水质量,大量的工作是靠手工操作,人为因素影响较人,质量控制较难。因而提高工程质量,要从建筑材料质量入手,研究性能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和积极引进推广使用先进施设 、施工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3、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难度更大,而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能否成功,更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关键之关键。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387-00
1 前言
一个优质的水利建设工程,是实施严格且先进的质量管理的结果。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生产出合格工程产品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因此,切实抓好水利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是创造优良工程的关键。
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问题。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中项目管理的贵、权、利未能到位,项目管理责任制还未完善,约束了项目经理工作的开展,大大限制了项目部管理职能的履行,使许多项目的管理与项目管理科学的要求相距甚远。
(2)人员素质问题。由于受历史管理体制的影响,大部分现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偏低,过分依赖于公司,依赖于企业各职能部门,有些项目管理人员有良好的技术素养但缺乏对成本、进度、质量、综合管理的控制能力,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对管理在行但又对现场缺乏必要的经验与技术,或者对财务知识缺乏。因此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问题约束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3)目标管理问题。目标管理不严肃,主要表现如:成本管理不落实、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或重形式轻本质;安全管理凭经验、少科学、缺系统管理;进度工期控制更是合同约定是一套、现场施工又一套,随意性大而缺乏严谨的计划、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签订合同时对工期的承诺为迎合业主的要求而不管科学性,实施时缺乏有效措施而放任自流。
(4)现场管理问题。现场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安排与监督,自主性、规范性管理少、应付性大,从而使目前为数不少的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很乱不堪。
3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完善,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学化。在实践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
(1)技术复核。重点应放在定位、引测标高、轴线、各层标高、成品、半成品的选用。
(2)隐蔽工程验收。是监控的主要手段,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数监控,如地基验槽、桩基、钢筋、地下混凝土、地下砖墙、防水层、平顶吊筋、保温层、暗埋、管线、电缆、下水道等。隐蔽工程验收应按有关规程进行。
(3)材料试验。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砖可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其它一般材料检查出厂合格证。
(4)抽检。随机检查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早,整改方便,提检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5)试水、通球检验。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必须认真按规程操作严格把关。
(6)班组自检。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认真把关,质量才有扎实基础,因此要牢牢抓住,不应忽视。
(7)设置质量管理点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看来是个薄弱环节,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设置了质量管理点,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4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4.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一是加大对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表现的监督力度;二是加大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首先,健全监理工作制度,落实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特别是现场监理人员应切实履行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重要工序的监督、验收职责。其次,规范、健全审核批准程序。对承(分)包人员资格,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和混凝土的质量,对分项工程、隐蔽工程、工序质量、设计变更等切实采取检查,审核复验,平行检查的工作方式,严格执行验收、审批程序。最后,按规定组织分部工程验收,参加单位工程验收,并提出相应的质量评估报告。
4.2 加强成本控制
以科学合理原则做好项目评估工作企业要以国家预算定额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管理水平,以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本企业施工成本定额,作为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文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评估。必须加强上级业务部门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重点包括目标责任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项目各项管理活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程度。发现成本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提出纠正措施和改进意见,避免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
4.3 重视安全生产
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层层把关,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监督人员应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对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4.4 竣工后的考核与奖惩
一是项目完工后要及时进行竣工审计。二是根据审计结果兑现奖罚,并对项目遗留问题做出处理。剩余财产物资作价变卖或转场使用,退场设备性能应恢复到规定标准,后期债权债务应指定专人负责清理,对于项目遗留问题要抓紧时间追踪处理,以防久拖不决,给企业留下悬案,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的方法
5.1 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作用与目的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降低工程成本。
5.2 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1)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有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2)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
(3)抓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水利建设工程如果质量不合乎规程、规范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会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寿命和对工程安全造成隐患,不仅给单位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甚至给国家带来危害事件。那么,如何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呢?
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意识薄弱。虽然国家反复强调“质量第一”、“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但迫于工程进度的压力,少数施工单位为了避免由于工期延误引起业主提出索赔,不得不向“重进度轻质量”倾向,即在工期与质量发生冲突时,往往会是工期优先。一些工程没能认真推行工程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制。一些地方与单位行政干预严重,违反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影响工程质量;资金不到位,资金运作有问题、压价、要求承包方垫资、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压缩质量成本和质量投入;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低资质、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
2、工程前期勘测设计不规范。个别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规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由于前期工作经费不足,规划只停留在已有资料的分析上,缺乏对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缺乏较系统全面地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址勘测资料,致使方案比选不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严重滞后,整个前期工作做得不够扎实,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估、立项、进度和质量等。
3、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队伍少,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无证上岗,工作责任心不强;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单位存在“一条龙”、“同体监理”、“自行监理”现象,监理成“兼理”;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质量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4、技术力量薄弱。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的设计、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对于某些复杂的技术问题无法很好地解决。加之有些人员有着“等、靠、要”的传统思想,进取心不强,因此相对于日益发展的技术水平来讲,他们的水平呈下降趋势。如在施工工程中遇到地质较为复杂的情况,这些人员往往拿不出合理的方案,有时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难以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二、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途径
1、强化工程质量意识。首先,各级领导要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意识。领导的质量意识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主管质量的技术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把工程质量的优劣作为对各级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要严格追究责任,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即三不放过原则,使工程施工人员真正负起责来。认真推行工程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制,切实提高水利工程质量。面上要全力抓规模、抓精品、抓样板。集中资金、捏紧拳头办大事,采取专业化施工,监理质监到位,按项目的施工程序、验收程序和管理程序严格项目管理,克服水利工程项目零星分散,工程质量不高的问题。严格执行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建设程序,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水利工程施工任务。必须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对其施工资质等级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要依照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
2、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从施工准备、施工生产到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和方法,把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和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高效的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把施工单位的质量职能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把各阶段的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联系起来,通过信息保证、组织保证、措施保证、制度保证、素质保证,从而使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严格施工队伍的组织及管理人员的挑选。就施工队伍而言:要求人员精良、技术娴熟、作业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就管理人员而言:要求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现场指挥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身体素质好,能胜任长期野外工作。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各单项、分部或单元工程施工力量协调均衡。强化质量意识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人员素质;(2)对“材料”的控制。材料是指施工所用的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和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等。材料的质量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应做到如下三点:严把材料进场关。对工程所用材料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有关规程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料场、料源的选择。原材料进场前,必须经质检部门检查认可,对不合格的原材料,绝不允许进入场地。加强施工现场材料控制。施工现场检查也是对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尽管某一批材料的整体指标达到了技术标准要求,但由于个体材料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劣品,一旦用于工程中,就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必须加强现场控制,对个体材料跟踪检查,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4、提高对实施项目建设监理工作的认识。由于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通常是由建设单位一方说了算,使得早期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很难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建设单位委托监理,有的认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的认为是根本不需要监理,有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或迫于建设程序制度的约束;有的把监理仅仅当作是检查质量的工具使用,被认为是“高级质检员”。即使被授予了“三控制”的权力,建设单位也认为“剥夺”了自己的权利,而承包商又认为监理人员是业主的利益代表,不把监理当作独立的第三方看待。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实施项目建设监理工作的认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测绘;工程;质量;管理
一、前言
作为测绘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其质量管理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测量工程的最终整体效果。本文从介绍测绘工程所面临的问题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当前测绘工程所存在的问题
1.检查过程不严格
一般测绘结果都是由统一的单位进行检查的,由于检查单位的工作人员与测绘单位的工作人员之间有着人际交往,所以在检查测绘结果的过程中,由于人情、情面的作用,很多工作人员会存在怠慢的现象,马马虎虎的认为测绘结果合格,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无法确保测绘工程的质量。
2.问题解决不及时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测绘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测绘工程的复杂度也不断增加,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壮大,同一个工程所需的测绘队伍及测绘人员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必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不同的作业队伍及不同的作业人员因为作业习惯的差异,在技术方面也会存在一些不同,导致在交叉作业时出现一些问题。但由于作业队伍多,会出现有问题都置之不管的现象,因此测绘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另外,一些测绘人员的技术不够专业,测绘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且在测绘完成后检查时才可能发现,使得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3.工程测绘结果杂乱无章
在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进行测绘单位的选择时,最佳选择应该是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度和良好工作质量的单位来共同对工程的测绘任务进行承担。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测绘单位在业务的开展方面难免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化,并且对于同一种技术其采用的标准也可能存在着不同,所以,在最终得到的测绘结果的时候,往往就难免的出现测绘结果杂乱无章的状况。
4.作业进度的协调配合问题
常规的做法是,工程在完成测绘以后,要对其测绘工程的最后结果进行认真的检查与研究。因此,在测绘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直到测绘结束对其结果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才被发现才引起重视在测绘的过程中由于多支测绘队伍没有配合协调好当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没有得到即使的解决。因此,问题在测绘结束后才被发现,需要进行重新对其出现问题的某个测绘枝节进行返工,这严重影响了测绘工程提前所安排的进度计划,使得测绘工程的进度往后拖延。
5.测绘人才不均,缺少创新
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所以工程项目分布就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测绘人才的比例也会随之不同,许多测绘人才都会向投资财力雄厚、资金来源充足的地方从事工作。而且测绘的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也不一,高素质、全能型的人才短缺。工程测绘的创新能力也不足,信息每天都在变化,测绘更新速度不能与实际相同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达不到要求,工作方法守旧、技术能力没有明显性突破,严重影响了我国工程测绘事业的发展。
三、影响测绘工程质量的因素
1.人为因素
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测绘工程项目的实施者、管理者、操作者,测绘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如设计、施测、数据处理和图件报告的编写,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和间接地对设计、施测、数据处理和图件报告编写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测绘行业实行资质管理和各类专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是保证人员素质的重要管理措施。
2.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外业的作业精度。如仪器设备的类型是否满足相应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可靠等,都将会影响测绘产品的质量。所以,相关规范规程都对测绘仪器设备的签定检验期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3.方法手段
在测绘施工中,施测方案是否合理,各项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测绘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一个测绘项目是由若干个工序组成,如控制测量、地形地籍要素测量、界址点测量、内业图形编辑、回放检查,权属调查,面积计算和统计汇总、各类表格编制、成果装订、验收检查等工序。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都将影响到最终的成果质量。且每个测绘项目都有其固有的特性,只有根据各测绘项目的特性,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方法、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才有可能生产出符合用户要求的测绘产品。固测绘单位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流程、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测绘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软件。
4.环境条件
测绘生产环境条件包括:测绘技术环境、测绘作业环境、测绘生产管理环境。这些都对测绘产品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四、完善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测绘单位需要在测绘工程开始之前,尽可能的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比如做好工程的地理位置的选择,所需材料和设备的准备等等。第一手资料拿到手后,首先要结合实际的测绘方案及技术进行严格的把关,审核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必须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与此同时,根据测绘工程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质量管理、控制及验收制度,进一步落实好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的责任制,做好分工协作,职责明确,明确目标,分级负责,确保整个测绘工程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2.严格把关数据采集过程
数据采集是测绘工作人员通过内外作业提取并分析各类数据,是测绘工程质量保障的首要流程,更是测绘工程的核心部分。因此,数据采集要求工作人员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足够的耐心对数据认真、仔细斟酌采取,反复检查确保准确率。
3.参与测绘工程建设
测绘工作人员参与测绘工程每一步骤,是测绘工程完成的关键元素,因此,测绘人员的人品和知识技术含量需严格把关。测绘工作人员要求有测绘工程相关的知识储备、对测绘作业具备足够耐心和责任心、基本了解测绘工程市场状况及前景。录用人员需经过专门的操作培训。在测绘工作人员之间,加强团队意识,坚持团队互助作业。全能型、高素质的人才帮助其他工作人员增强操作能力和提高专业知识储备。
4.保障高质量的测绘设备
测绘设备是测绘工程质量保障的最后一关。确保测绘设备质量过关,避免由于设备的破损或过时影响测绘产品质量。加强测绘设备的日常护理,淘汰过时、反映失常、误差大的设备。
5.加大测绘工程投资
测绘工程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科技技术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国家每年把大量资金投在测绘工程行业,但是由于资金有限以及无计划的资金发放模式,导致大多数的测绘工程企业技术设备仍没有得到更新完善。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壮大测绘工程企业建设的课题迫在眉睫。国家资金投资需通过有计划的分配规则,实行实地考察研究,保证真正需要扶持的测绘工程得到支持,确保国家投资资金得到最好利用。
6.健全质量管理机制
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极为关键。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是一种测绘行业的管理控制,而测绘人员分布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各个部门,各有特点,差别很大。但是,从测绘行业的共性特征来看,都是为经济建设提供各种测绘信息与服务的。为了保证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顺利推进,就必须要建立健全起相应的质量管理机制,诸如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制约机制和检查机制等,实行测绘工程综合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结束语
通过对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多项影响环节与因素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测绘工程的客观实际要求出发,充分利用既有优势,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质量管理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江明明,张玲.浅谈测绘工程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2(3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