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诗精选范文

现代诗精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诗精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诗精选

第1篇:现代诗精选范文

【关键词】习惯法 现代化 公平 效率

【中图分类号】DF0 【文献标识码】A

习惯法的现代化进程研究不仅是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完善和健全民族地区的民族法制体系,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加以完善和系统的需要,更是推动并促进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一种迫切需要。

习惯法概述

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的,它是依据某种社会权威与社会组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①高其才简略地论述了习惯与习惯法的关系:习惯法来源于习惯,离开了习惯,习惯法就无从产生。

民族习俗和习惯法被视为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其生产和劳动过程中总结的成果。首先,习惯法具有保护一定区域内族群或是人群和谐相处的作用,以本民族或是一定区域内的族群的共同利益作为其宗旨。其次,习惯法也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沟通和协调的依据,为保护和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民族地区广泛地存在着习惯法,一方面源于少数民族独有的历史文化,有着流传已久的习惯和禁忌,另一方面其也是现代社会各种有效规范和秩序的源泉。习惯法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积淀的体现,也是民族地区文明的一种规范形式。习惯法的产生和发展,是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的需要。从我国的法律体系上看,虽然习惯法和国家法属于不同的序列和体系,二者的价值取向和强制力不尽相同。但是,习惯法也是一种在民族地区十分有效的一种社会规范,能够建立和维持有效的秩序,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习惯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地方法律法规的立法来源,弥补国家法律和法规的空白,可以帮助民族地区的民众从内心上去认同国家的立法,更加细致地规范人的行为,更加全面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完善习惯法对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提供公平有序的社会环境。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当前在民族地区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化解群众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对立和冲突,减少和缓和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我国少数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境遇不同,各民族有着不同的,造就其经济生活的方式和行为模式也不尽相同。各民族有着反映本民族经济、政治、文化、传统心理特点的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模式,进而形成了各少数民族的习惯法。从习惯法具有的地域性这一特点来看,由于各少数民族受到经济条件、地理环境因素、历史条件、生产状况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每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法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不具有相同性,在实施上也有很大差别,即使在同一民族的内部的不同地域和不同群体之间也具有差异。因此,完善习惯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公平有序的社会环境。

能降低法律制度的执行成本。同样的制度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之下会有不同的效度。例如,在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群众之间发生纠纷不习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而是采取通过长辈去调解。对于他们来说,法律似乎离他们很远,有的人甚至不知道何为法律,但为了追求公平与公正他们也会寻求帮助。受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民族地区很多少数民族群众根本就不喜欢也不习惯于对簿公堂。因为,如果将纠纷通过法官判决解决,最后的结果会是赢了官司而输了朋友或是邻居之间长期建立起来的和谐的关系,有可能这种关系会因此破裂。所以,在民族地区如果鼓励大家不论是大事情还是小事情都通过法律的途径去解决,难免会伤害群众的感情,其后果可能是出现法制建设的效果适得其反。故在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中重视历史文化传统因素,保留一些有益于社会和谐的非正式制度和习惯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法律制度的执行成本。

弘扬民族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文化传统观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生产力或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反作用,它们互为因果关系的矛盾运动,要么推动促进,要么阻碍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民族地区而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行为,都深深蕴含着其文化的内涵。如果任由糟粕的传统扩大,由个体行为扩大到群体行为,那么,就会对其所在的区域产生影响,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传统文化加以保留和尊重,对于阻碍其经济发展的一些糟粕加以摒弃,才能真正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

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化带来的影响,应对其加以重视,才能做到因地制宜。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有着各自的观念和信念,而在其引导下的行为也有各自的特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习惯正是根植于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受到其长期影响而形成的。因而,在某些时候这类非正式制度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其在某些时候会与正式的制度发生一定程度的冲突,但总的来说,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忽略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下形成的一些非正式制度。

习惯法的现代化路径选择

比特・鲍尔(Petter Bauer)说过,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许多个人和国家通过允许个人贸易的自由化和在法治条件下追求幸福,国家变得富裕,脱离了初始的贫困,而个人也通过努力工作、节俭、深谋远虑,取得了更高的收入。②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只有在法制保障的环境和条件下的个人才会作出理性的选择。在法制保障下的个人会根据现行的法律和规则的制度环境而作出判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降低交易的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去获得自己所追求的某种收益。这样一来,经济和社会都会有所发展。

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因其发展水平不同,不同、文化不同等特点,表现为不同的区域特色。这样一来,由于立法上缺乏民族个性,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法规不能满足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文化等的需要,将会直接影响国家法律法规在民族地区的执行和实施效度,国家法律法规因缺乏特色而使民族地区的民众对其倍感疏远。在民族地区像礼仪、习俗之类的非正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调整社会关系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法治社会的今天,我们不能不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对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法律具有其公平、正义、秩序的价值理念,又有普遍性、稳定性、统一性的特点,具有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能够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调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作用。

重视习惯法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中的作用。科斯曾经指出,“显然,只有得大于失的行为才是人们所追求的。但是,当在各自为政决策的前提下,对各种社会格局进行选择时,我们必须记住,将导致某些决策的改善的现有制度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决策的恶化。而且,我们必须考虑各种社会格局的运行成本(不论它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管理机制),以及转成一种新制度的成本。在设计和选择社会格局时我们应考虑总的效果。这就是我所提倡的方法的改变。”③在今天的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中引入习惯法,完全是符合科斯所言的得大于失的行为。习惯法在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中能发挥其独具意义的作用。习惯法与国家法相比更贴近民族地区民众的实际生产和生活,习惯法并非像国家法那样晦涩难懂,注重逻辑思维与理性思考。少数民族习惯法对于生活在民族地区的民众来说,是解决其纠纷的有效方式,对于调整其社会关系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理解国家立法。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自然、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国家法和习惯法必将长期并存下去,这也是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如果通过国家强制力对习惯法进行不必要的干预,有可能会产生各种纠纷和争斗,这对习惯法而言是一种破坏。相反,将习惯法纳入到“变通法”的组成部分之中,可以改善国家法难操作的局面,使其不再零散,变得更加有体系,也使得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更易理解国家立法的意图。在民族地区,习惯法也分为良法和恶法,对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良法,应当不断完善,积极引导,使其成为国家法的有力和有效的补充;对于与国家法有严重冲突的,应该坚决予以废止和抛弃。

第二,有助于执行国家法律。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在民族地区的一些纠纷和矛盾要完全通过法律法规去解决是不切实际的。国家法始终无法像习惯法那样能够渗透到少数民族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在国家法难以触及和调整到的区域,就需要借助和发挥习惯法的补充作用,将其作为支持国家法的坚实基础和后盾,以规范该地区的社会秩序。否则就会出现法治失灵的情况,出现国家法的盲区和真空地带,社会的调控机制也因此失衡。很多少数民族定期开展议定和执行习惯法的活动,已成为本民族的一种长期积累的传统文化,并被一代又一代的民众传承和发扬光大。

第三,有助于解决纠纷和矛盾。习惯法因为产生于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植根于民间,是民族地区的民众能普遍接受的一种行为规则。建立在社会内在的亲和力基础之上,因而是能够经受得住检验和评判的规范。将其纳入法律体系之中,有了法律的根基,在司法方面的执行效度就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习惯法属于有普适基础,又被民众反复实践过的规则,具有相当的有效性。因此,在纠纷解决方面,习惯法比国家法更加具有灵活性。通过习惯法解决纠纷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低于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程序也更加简便。因此,在民族地区,既要考虑国家法的统一性,又要兼顾少数民族的特殊性。这样,才能在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之间的纠纷和矛盾时,既发挥国家法律的权威作用,又不破坏民族地区长久以来建立的良好而稳定的社会关系。

第四,有助于培养守法意识。人们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认知观点和认知态度的总称称为守法意识。通常表现为人们对于法律法规的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知程度,对自己行为合法与否的认识,对于纠纷发生之后所采取的维权方法,对现行法律体系的评价等等。少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是直接脱胎于封建社会或原始社会,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对称度,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因而民众守法意识较为淡薄,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法治文明的需要。习惯法是少数民族世代总结出来并加以传承的一种最原始和最基本的约束自我的有效规则。习惯法在民族地区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民众对其也相当认同,认为其是带有权威性的行为规则。习惯法在培养民族地区民众的守法意识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强和引导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建设。第一,习惯法与地方性法规的有机结合。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是伴随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而不断展开的,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承担的使命是民族团结、和谐与人民富裕。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国家应当加强和引导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建设,将少数民族地区的习惯法纳入到适用于本地区的地方性法规建设之中,将其作为国家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的组成部分和有效补充。

第二,规范引导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立法”程序和内容。制定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地方性法规相关规定,规范引导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立法”程序和内容。采取村民自治或是组织专门队伍的方式清理、整顿那些违背法的精神、不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恶的习惯法。引导、鼓励和支持那些有利于国家法治建设、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习惯法的存在与发展。将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地方性法规纳入国家民族法制体系,加大习惯法的立法试点、示范力度,通过试点、示范对其进行总结、完善和推广;制定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现有法律、法规的实施配套程序和相关管理条例。

第三,专项安排,加强试点。组织专门人才队伍、安排专项资金研究论证将不同区域少数民族习惯法纳入国家民族法制体系建设中的“变通法”范畴的可行性研究;明确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国家民族法制体系的补充地位;规范引导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立法”程序和内容;加强监督,选择不同民族地区进行试点。

第四,加强法制宣传工作。国家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民族地区的法制宣传工作,负责普查民族地区习惯法的现状情况,引导民族地区习惯法的“立法”工作。制定民族地区专项普法工程计划;编写和出版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法律法规系列丛书,特别是一些具有普适意义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应纳入丛书系列。

第五,不断总结司法经验。国家应不断总结司法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不足的原因,同时充分利用少数民族民间司法资源,进一步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特需的司法程序;对于一些与国家司法体制完善有益的民族地区的习惯法提供给国家立法参考,将其纳入国家在民族地区设立的“变通法”体系中,实现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互补对接,形成有民族特殊的国家法律的新体系。

综上所述,习惯法的现代化适应之路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只有重视习惯法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和引导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建设,兼顾公平与效率,才能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制保障。同时,这也是习惯法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藏区习惯法在群体性冲突事件中的危机干预与现代化进程研究”和2014年中央高校基金青年项目“法经济学视野下藏区习惯法与国家法互动关系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YJCZH221、2014SZYQN40)

【注释】

①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②[美]詹姆斯・A・道:《发展经济学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页。

第2篇:现代诗精选范文

关键词: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模式比较;中国选择

一、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基于本国国情的全面改造,相继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的转变,虽然所走的道路不同,但总体上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主要有三种:资源丰裕型的美国现代农业模式、资源短缺型的日本现代农业模式和资源适中型的西欧现代农业模式。以上三种模式说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农业建设究竟采取哪种模式,走什么样的道路,主要取决于该国的土地、劳动力和工业化发展水平。人少地多的国家,主要通过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机械技术的发展来提高效率;人多地少的国家则通过劳动集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来提高单产。日本经济学家早见次雄和美国经济学家费农・拉坦在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概括总结。

(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攻方向的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是指在人少地多、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和低价的能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以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推行的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主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美国地广人稀,人均土地资源丰富,这一资源禀赋特征使得机械相对价格长期下降,而劳动力相对价格不断上升,促使农场主不得不用机械动力替代人畜力,这种替代包含着农业机械技术的不断改进。因此,美国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首先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功率拖拉机、多功能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使得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机械化水平最高、人均经营耕地面积最多的农业大国。以1990年为例,人均耕地73.75公顷,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农机150马力以上。同时随着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美国农业不仅农机数量急剧增加,而且性能不断提高,设计和制造出适应精细作业要求的农业机械,如谷物联合收割机由牵引式改为自走式,在拖拉机和其他机械上采用发动机涡轮增压、液压传动、电子监控、自动控制等新技术。此外,美国政府为提升农业现代化的质量水平,还采取了其他一些对策措施。如重视发展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和社会化服务,实行市场机制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等。

(二)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攻方向的日本模式

日本的资源禀赋特征与美国等正好相反,人多地少,土地供给缺乏弹性,土地价格与工资价格同步上升,土地和机械替代人力无利可图,所以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突出特点就是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农用工业,增加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致力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推行的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的农业现代化模式。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首先是化肥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化肥价格稳定下降,使土壤资源耗竭能够快速有效得到补偿,从而突破土地资源稀缺的束缚。之后生物科技的发展又为日本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契机,日本通过生物技术全面改良农作物品种,从而实现了土地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使日本的农业现代化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面。同时,日本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广泛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并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有效地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在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成功,日本政府建立了一套科学严格的科技推广制度。日本农业在生物、化学科技进步的推动下,通过小型农机具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为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国家创立了一种农业现代化的成功模式。

(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的西欧模式

西欧一些国家既不像美国那样劳动力短缺,也不像日本那样耕地短缺,因此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既重视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齐头并进,把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推行的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的农业现代化模式。通过这种模式逐步实现了本国的农业现代化。典型的有英国、法国、德国等。

英国在建设现代农业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首先在立法方面,英国于1947年实施了战后第一个农业法,在此后的30年里,多次颁布了鼓励、确保农业发展的法令,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和支持农业。政府还制订了一系列保护农产品的价格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对本国生产的各类农牧产品(如谷物、马铃薯、甜菜等)都规定了最低保证价格。如果这些农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实际销售价格低于最低保证价格时,销售价格与最低保证价格的差额则由政府补贴。同时,政府制订政策促进农业土地规模化、产业化的形成。为发挥规模效益、诱导规模经营,英国政府制订了鼓励农场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的法令,愿意合并的小农场可提供50%的所需费用,愿意放弃农业经营的小农场主可获得2000英镑以下的补助或领取终生养老金。政府除对农业进行直接投资外,还对农业基本建设(如土地改良、田间供排水设施)和自然条件差的山区提供补助金。英国每个地区都设有不同类型的信贷机构从事农业信贷业务,它们以土地或房屋为担保,对购买或改良农田进行农场建筑等提供贷款;购买农业机械和农场建筑物的农民可以使用短、中、长期贷款等三种形式。

法国农业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矛盾是人多地少、土地分散和农场经营规模小,不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阻碍农业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给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法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制订了诸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例如法国的法律规定了土地的“不可分割”原则,即农场主的土地不得由一个以上的子女继承。同时还采取一系列加速土地集中、扩大农场经营规模的措施,国家建立了“土地整治与农村安置公司”,通过贷款从私人手中购买土地,整治后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农民,特别是卖给中等规模的农民。政府支持中农的目的是促使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离开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通过国家的直接干预,控制了土地的收购和转卖,改善了农场结构。政府机构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兴建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农业科研与教育推广事业、提供农业信贷、组织与协调全国性的农业服务活动等。同时法国政府还高度重视农业教育、职业培训、技术开发研究在内的农业智力投资。法国法律规定,相当于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农业职业能力证书”和“农业职业文凭”的持有者只能在农场或农业企业中当雇工,只有具有高中二年级以上学历的“农业技师证书”持有者才有资格独立经营农场。

二、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一)促进土地连片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

目前我国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以小农户经营为基础,家庭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尽管这与美国、日本农业生产一样,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基本农业经营形式,但我国的家庭经营规模太小。我们可借鉴美国、日本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连片集中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即政府通过补偿和培训方式鼓励农民到城市谋生,允许和鼓励到城市务工和经商的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当地的种植大户并收取一定的转包费或租金作为补偿,或者将土地入股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也可借鉴法国的经验,组建土地整治公司,将低产田和荒芜的土地集中成片,整治成标准农场后出租给有经营能力和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民。推广和使用农业机械,改变我国人力、畜力为农业生产主要动力的局面。扶持发展国有的农用工业,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对于不同经营规模的农场和农户所使用的农机具的自动化、智能化,要采取两种模式,面对组织联合经营的大型农场应借鉴美国模式发展大型现代化农机具。开发和生产适应家庭小规模生产的小型、自动化程度高的农业生产设备和农机具,为土地的精耕细作创造条件。此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条件,乡村道路、农电、农田排灌和农业市场等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应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将科技进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在遗传育种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农业机械技术以及海洋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并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农业的经营成本,并使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出现重大调整。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一亩左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耕地的质量也不高,一类和二类耕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20%左右,中低产田则占到80%左右。而且,由于滥砍滥伐、过度放牧、滥用化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因此需要保护和改良土壤,优化农作物品种,提高土地生产率,促使农业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以国家为主体,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推广体系,确保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有足够经费投入,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换利用。并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同时,重视发展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三)支持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着力构建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

发达国家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农产品协会的发展。政府通过合作社立法、财政扶持、税收减免、贷款优惠、技术援助等政策工具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个体农户和家庭农场主在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或同一农业经营服务项目上通过合作社自愿联合起来,形成了具有较高组织效力的现代农业经济组织,代表农民以大型供货商的身份在市场上跟客商谈判,给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各种社会化服务,从而改变了农民的弱势地位,有效地促进了的农业规模经营,增强了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发达国家遵循资源禀赋条件,以区域优势布局为先导,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着力构建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如美国形成了玉米、小麦、棉花、畜产品等竞争力极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日本形成了以大米、苹果、花卉、畜产品等为支柱的具有明显资源禀赋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荷兰形成了以畜牧业、园艺产业等为特色的具有显著出口创汇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

(四)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的职业化

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必须依靠大量高素质并掌握了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从业人员。发达国家对农业、农村教育都非常重视,通过正规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培养出了大量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而且使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美国的农场主大多是大学毕业生,日本农民都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法国农村60%以上的青年具有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毕业水平。而我国农民80%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也未进行过任何职业培训,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首先要建立包括高等、中等农业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为主的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要特别注重对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通过法律等手段确保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其次应借鉴法国经验,通过制订相关法律,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享受国家补贴和优惠贷款,取得经营农业的资格。现代农业建设需要从外部引入大量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需要工业的支持和城市的带动,在农民身份化规定下,非农出身的人难以进入农业产业,意味着农业对工业和城市资源的拒斥,意味着农业现代化将在封闭的体系中进行,因此政府应特别关爱农民,使农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农民与其他职业者一样享有进入和退出自由。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舒尔茨认为:“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最不重要,物质资本的质的差别相当重要,而农民能力的差别是最重要的”。因此,全面提高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农民职业化尤为重要。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模式选择

我国地域辽阔,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各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同时各地的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域采取不同的模式。

(一)东部地区的集约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东部地区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以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五省为例。2009年,五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4倍、1.55倍、1.34倍、1.30倍和1.19倍。东部地区仅占国土面积的13.5%,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1%,其中高产稳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较好。但由于人口众多,这一地区的人均农业资源远少于其他地区。同时,东部地区也是我国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大量耕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农业生产所剩空间越来越小。但地方政府乃至村级组织的财政能力以及相应的以工补农能力强,农业的工业化、商品化、标准化水平高,技术推广与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善,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种、质量、档次等也有更高的要求,农业在整体上已经向现代农业迈进。因此,东部地区适宜采用集约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即以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禽和特种水产为重点,以优质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为目标,大力发展以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为主的安全、无污染的现代外向型农业。

(二)城郊地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大中城市郊区人口密集、土地紧缺,但农业生产条件好、物质装备程度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布局优化和拓宽农业功能等方式,大力发展城郊都市农业,做好城市农副产品如蔬菜、牛奶和水果的供应,同时大力发展高质量、高品位、高附加值、无污染、多样化、观赏性、功能化的农产品,以为城市的中高收入阶层服务。如上海市发展现代农业,以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为目标,在不断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农业的布局结构,综合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种植、养殖和加工等领域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开发出更新周期短、产品质量好的绿色安全农产品,大大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适应都市农业的特点,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采摘、农事教育、生产体验和“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使城郊农业成为生产、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现代都市产业。

(三)中部地区的产业化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中部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9.7%,其中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6%。中部地区河流纵横,平原众多,气候适宜,雨量适中,平原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基本配套,是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近年来,中部地区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型的发展之路。主要有“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以及混合型的“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对推动中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产业化型的现代农业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而且通过引进技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践证明,产业化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是符合我国中部实际的现代农业模式。

(四)西部地区的特色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西部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56.8%,其中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3%,人均耕地2.1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是东部的2倍。西部地区有林地10.4亿亩,占全国的36%,草地22.5亿亩,占全国的55.9%。光热资源,也是全国日照时数最长的地区。说明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优势在于资源的独特性,必须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发展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性的名、优、新、特农产品,走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具体应是:西北农业区(包括新疆、宁夏、陕西、甘肃等),应重点发展旱作节水高效农业、草地畜牧业和以果品、棉花、蔬菜、甜菜、油菜、畜产品为主的储运、保鲜及深加工产业。西南农业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应重点发展草食型畜牧业,推行混农林业轮作制,大力发展优势经济作物、特种林果产业和以农副产品、林特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青藏牧业区(包括青海、等),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畜牧、水产(淡水养殖)及中药材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开发藏药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以形成具有西部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郑有贵,李成贵.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2、邓汉慧,邓璇.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7(9).

3、李滋睿,屈冬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政策需求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9).

第3篇:现代诗精选范文

论文关键词:流通现代化 方向 路径选择 

 

流通现代化的重点发展方向 

流通产业现代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到来,在商品流通领域所进行的变革、创新,以形成低成本、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商品流通体系的过程。目前我国流通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足9%,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达到15%以上,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发展。通过运用先进的流通技术设施手段和现代化流通方式、管理方式,使商流、物流、信息流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提高流通企业的规模化程度和规范化水平,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的科技含量,提高流通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今后应通过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 

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努力提高现代物流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和规范化程度。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连锁经营包括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三种形式。连锁经营是现代流通业极具潜力的经营形式,是流通领域带有方向性的改革。应以“大众化、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为目标,加大工作力度,推进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 

积极推进物流配送,不断整合现有资源,完善服务功能。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被国际上称为继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国外现代物流配送业发展迅猛,国内现代物流配送发展也急剧升温。要坚持“市场引导、整合资源、企业运作、政府扶持”的原则,加快物流园区、综合物流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培育,逐步构筑设施配套、运转高效、功能齐全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加快发展现代批发市场,努力提高交易、管理水平。发展现代流通离不开现代批发市场建设。现代批发市场的显著特征是交易主体组织化、交易商品标准化和交易方式现代化。要按照“统一规划、加强指导、分级负责、规范管理”的原则,集中力量发展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散功能强、辐射市内外、连通全国的大型现代批发市场,并逐步将其培育成一定区域内的商品集散中心、加工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中心。要结合发展现代批发市场,对现有各类批发市场进行高标准、高起点地改造,一要提高市场交易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场交易;二是要提高交易商品的标准化程度,特别是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化和包装规范化;三是要提高市场交易的现代化程度,引进和推进竞价拍卖、网上交易等现代化交易方式;四是要提高市场的综合服务功能,积极组织开展加工、包装和配送等增值服务,走批发交易和物流配送相结合的路子。 

实现商品流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第一,信息化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有效途径。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贸易流通是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市场经济以需定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消费决定流通、流通决定生产。现代流通充当生产与消费的媒介,一方面面向生产者,通过价格和信息传递,引导生产;另一方面面向消费者,通过把产品便捷、安全地传递到消费者手中,服务消费。可以说,流通在整个社会再生产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居于组织者、引导者和调节者的地位,现代市场经济需要一个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现代市场流通已经从过去局部的、断续的、国内的商品流转过程,变成了全球化营销过程,流通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与特征;流通对象从过去只有实体商品货物的流通,发展到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有形货币与无形货币、有形产权与无形产权的并存和交融;流通主体从生产与流通相对分离、相对独立,加快向日益融合的大流通状态发展。现代流通体系的复杂性对流通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要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过去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拉动向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发展转变,为此,必须下大力气建设一个能够适应消费、出口和投资协调发展的现代流通体系。现代流通体系是由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共同构成的,尤其是基于信息化技术支撑的信息流已经成为现代流通区别于传统流通的最重要标志。信息流通的规模越大、速度越快、被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对经济社会的价值就越大。 

第4篇:现代诗精选范文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上一句:我是你簇新的理想。《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现代诗。此诗精选了一组组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亦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现代诗精选范文

精选最新关于《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我从小就听说的名字——冰心写的。在小的时候,家人天天跟我讲冰心奶奶的故事,可是我一直都没有机会看她的作品,那时的我还只懂得什么叫古诗,还不清楚现代诗的格律与古诗词的韵律有什么区别。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了《繁星春水》这篇文章,我才知道现代诗比古代诗更生动上口,给人的情趣更高。在不知不觉中我便迷上了现代诗。不信,您就听我说一说《繁星春水》这篇文章吧!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

  精选最新关于《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神往,于是,带着一份少年特有的懵懂与痴狂,随风读起了这“零碎的思想”。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可是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之后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经过笔来叙述自我的思念,迫切期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欢乐。可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样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此刻也怎样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

  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仅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经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

  精选最新关于《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记叙着人世间所发生的事,我爱世间所有的一切,更爱读书。

  读书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在寒假里,学校组织我们上网读书,我读了冰心奶奶的《繁星春水》,感触颇深。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出生于军官家庭。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超人》,《寄小读者》,《樱花赞》,《归来之后》……

第6篇:现代诗精选范文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1.文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2.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1)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谢x、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3)边塞诗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4)咏怀诗

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5)咏史诗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3.诗人风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7篇:现代诗精选范文

关键词:互文性 互涉文本 庞德 意象派诗歌

埃兹拉・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领军人物,他所倡导的意象派诗歌运动开英美现代诗歌之先河。面对20世纪初英美诗坛无病式的后期浪漫主义诗风,庞德和英国诗人休姆等人极力反对,他们提出要改革传统的诗歌创作方式,要“创作硬朗、清晰而不模糊、含混的诗”。

就在意象派酝酿产生的时期,中国古典诗歌也随着东西方政治、经济的频繁往来及学者的互访交流漂洋过海,传到了大洋彼岸。庞德曾称赞中国古典诗歌“是一个宝库,今后一个世纪将从中寻找推动力”。庞德等意象派诗人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庞德的译诗和仿中国诗,即英美诗坛所谓的“中国诗”,掀起英美文学界对中国文化持久不衰的热情,他本人亦被T・S・艾略特冠以“中国诗的发明者”。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来看,庞德的“中国诗”就是中国古诗的一种“互涉文本”,本文试着运用互文性理论,对庞德的“中国诗”与中国古诗之间的“互文”现象进行探讨和解读。

一、互文性理论概述

互文性,也称为文本兼性,文本互涉,由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她认为:没有一个文本是初始的、独创的,任何文本都依赖于先前存在的文本和释义的规范,都是对其他文本之吸收和转化。在《符号学》中,她指出:“一首诗的所指总是以其它的话语为参照(或与它们相关),因此在任何一首诗的表述中可以读出大量其它的话语”。总之,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它仅是一个巨大关系网络中的一个结,与许多其它文本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文本之间这些错综复杂的关联就是互文性。著名的叙事学家杰拉尔・普林斯在《叙事学词典》中将互文性定义为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它文本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根据这种关系才能理解这个文本。

美国文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坚持与克里斯蒂娃相似的文本观,对他而言, 任何诗歌都是对先前的一首诗的误释,即使是有才华的诗人,也要靠误读前人,才能为自己拓开想象的空间。对互文性理论有所贡献的先行者T・S・ 艾略特也曾指出:一位诗人的个性不在于他的创新,也不在于他的模仿,而在于他把一切先前文学囊括在他的作品之中的能力

关于“互涉文本”,美国结构主义文论家法特尔认为,“互涉文本”是另外一个文本,跟读者正在阅读的这一文本使用着同类的词语和结构,后者根据前者来构筑自己变异的形式。从互文性理论来看,庞德对中国古诗的创造性翻译及模仿性创作都可视为是中国古诗的一种“互涉文本”。

二、庞德诗歌中的“互涉文本”

1.译诗中的“互文”现象。根据互文性理论,原诗与译诗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互文关系。我们可以将原诗看作是一个前文本,译诗则是前文本的生成文本。庞德翻译的《神州集》在西方文学界一直被看成是“庞德的一组基于中国素材的英语诗歌,而不仅仅是翻译”,常被视为庞德本人的创作而收入各种美国现代诗集。

《神州集》是庞德根据费诺罗萨的笔记整理而成的汉诗英译作品,费诺罗萨的笔记中原来有一百五十多首汉诗的解释,庞德从中精选了19首,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再创造,于1915年出版。艾略特因此称庞德是“我们时代中国诗歌的发明者”。在翻译这些中国古诗时,庞德主张译诗“紧紧抓住诗中无法毁坏的特质”。注重再现原诗的神韵。如庞德译的李白一诗,《玉阶怨》:

The jewelled steps are already /quite white with dew,/It is so late that the dews soaks /my gauze stockings,/And I let down the crystal curtain./ A watch moon /Through the clear autumn.”

原诗为“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译诗力图贴近原诗,再现中国古诗婉约含蓄之美。庞德在译诗中,经常有意识地模仿中国古诗的语言特点,偏离甚至违背英语语法规范,省略部分句子成分,以便更靠近中国古诗形式。如: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庞德译为 “Drawing sword,cut into water,water again flows,/ Rise up,quench sorrow,sorrow again sorrow”,可谓逐字逐句,亦步亦趋。这种对原诗照搬移植、不加解释而直接使用的译法,增加了译诗的中国味,难怪被称为庞德的“中国式英语诗”。

2.仿体诗的“互涉文本”。其实,庞德与中国诗的接触可以回溯到更早一些时候。早在1913年,庞德就根据其他学者的翻译资料,开始着手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并将部分中国古诗加以改写或模仿,创作仿体诗。庞德的仿体待名为仿体诗,实则借题而作,其语言、形式都有了重大变化,既不同于传统英待,也不同于译诗,可以说是庞德以中国题材改写的自由诗。庞德根据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改写的四首仿体诗被收录在庞德编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意象派诗选》中,其中,《仿屈原》来源于屈原《九歌・山鬼》;《刘彻》是改写汉武帝刘彻的《落叶哀蝉曲》;《扇,致陛下》是改写班婕妤的《怨歌行》;《蔡植》来源不详(亦有人认为是为曹植而作)。根据互文性的理论,这些仿体诗都可被看作是中国古诗的“互涉文本”。如:《刘彻》一诗:

丝绸的瑟瑟响停了,/尘埃飘落在院子里,/足音再不可闻,落叶 /匆匆地堆成了堆,一动不动,/落叶下是她,心的欢乐者。/一片贴在门槛上的湿叶子。

这首诗的原文出自汉武帝刘彻缅怀已故的“绝世而独立,倾城复倾国”的李夫人一诗《落叶哀蝉曲》:

罗袂兮无声 /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局。/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

庞德按意象派的原则改译或说是改写了这首诗,在诗行末尾增加了一个原文没有的“意象”――“湿叶子”,形成了全诗的主导意象。这主导意象与原诗中“落叶依于重局”形成了互涉文本,同样体现了原诗中借落叶来抒发因红颜薄命而无限惆怅悲苦的愁绪。

庞德的仿体诗中的另外两首也都明显看出取材于中国古诗,如:《仿屈原》:

我要到森林里去,/那里,众神走着,头戴紫藤花环,/在银青色的潮水边 /还有些神驾着象牙的车。/少女们走来 /为豹采摘葡萄,我的朋友,/因为豹在拉车。//我将走在林间空地,/我将走出新长的树丛,/加入少女们的行列。

这首诗实际上是《九歌・山鬼》的“互涉文本”,原诗是:“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乘赤豹兮从文,辛夷车兮结挂旗……折芳馨兮遗所思……。”

庞德的另一首改写的仿体诗《扇,致陛下》:“哦,白绸的扇,/ 洁白如草叶上的霜 / 你也被搁在一边。”则明显是取自《怨歌行》最后两行:“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的“互涉文本”

3.自由诗中的“互涉文本”。庞德不仅翻译中国诗,并极力模仿中国古诗的形式和技巧来创作,通过“仿作”或“改写”的手法把中国古诗中的题材、意象、词语和句子用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英美人称这种诗为“中国式的诗”,可以说这些诗与中国古诗形成了一种“互涉文本”。正如罗兰・巴尔特所说:“ 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在庞德创作的意象诗里,我们可以依稀可以看到中国古诗的意象或意境。如庞德的代表诗作《地铁车站》: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 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

这两句诗的手法与效果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两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如出一辙。同样两句诗,一句是面孔,一句是花,而且中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这是庞德模仿中国古诗中的“意象并置”创造出的“意象叠加”的手法。庞德在其长篇巨制《诗章》中也大量使用此技法,如:

雨;荒江;旅人。/冻云,闪电;豪雨,暮天。/小舟中孤灯。/芦苇沉重,低垂。/竹林萧萧,似在泣诉。

这几行诗有浓厚的中国气息,诗中的景物与气氛都酷似中国诗,其模仿中国诗是很明显的。

结语

庞德在新诗运动的关键时刻遇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犹如寻到了“一个宝库”,从而不断地从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来推动美国的新诗运动。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来看,庞德的“中国诗”可以说与中国古诗形成了“互涉文本”。因次,通过互文性的视角来看阅读,可以更好地体会庞德的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参考文献:

[1].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外国文学》,1996,3。

[2].朱 徽:《中英比较诗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3].赵毅衡:《远游的诗神》,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张铁夫编:《湖湘文化与世界文学――’99湖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坛》,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5].丰华瞻:《中西诗歌比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6].刘 岩:《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第8篇:现代诗精选范文

1.品尝爱情,感受爱情的朦胧美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对异性有朦胧的好感,他们往往把这种好感看作是所谓的爱情。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正确地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爱情。例如初一语文课本中的“蒹葭”一诗,描述了一位青年男子执著追求心仪的女子的故事。这种亦真亦幻的朦胧,正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相同的心理特征。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朦胧”二字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美,让其明白对感情的理解要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走向反面。爱是人类情感中的一种美好情怀,追求爱是无可厚非的。爱情犹如一颗未成熟的果实,如果在没有成熟时就过早强行地摘下来,那只会品尝到苦涩。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把这段美好的感情藏在心里,待成熟的时候再来释放,那时有了成熟的爱情观与判断力,爱就会更成熟、更理智、更美好。中学课本中表现爱情主题的作品,是为了表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不是让我们去模仿。对于中学生来说,爱情只是一种美好的憧憬,绝不是可以效仿与操作的现实。

2.解读爱情,体验爱情的真挚性

爱情永远是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无数篇名篇佳作中无不含有爱情的内容,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无论的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从《诗经》到《红楼梦》,从《荷马史诗》到《罗密欧和朱丽叶》。新教材都大量地选取了以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这种“爱情”撞进今天的语文课堂。作品中那感情真挚、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打动了无数读者。教学中教师的解读具有导向性,我们一定要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给学生传达正确的信息,合理解读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在感情上受到美的熏陶。我们大可不必对有关“爱情”的青春话题讳莫如深,不必谈“爱”色变。中学生普遍早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他们渴望与异往,他们难免会对这个敏感话题产生神秘与好奇,他们对恋爱这种感觉并不会因为家长、老师的禁止而消失。相反,这种现象已出现了大胆化、低龄化、公开化趋势。“爱情”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教师应该有良好的心态正视这样的现实,中学生之间懵懂的感情既是社会影响的结果,更是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

3.品味爱情,感悟爱情的审美观

一切的情与爱都与审美相关,爱情当然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爱情观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上,不妨赐予学生一双纯洁的慧眼,一颗无瑕的真心,带着他们在健康高尚的爱河里畅游,让那篇篇美文成为最具征服效果的爱情启蒙教育文本。经典的爱情题材作品通过栩栩如生的形象、优美深长的意境、悦耳动听的韵律、灵活多变的手法,无一不展示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它们使学生体验到了一种表达生命和宣泄情感的形式,从而获得某种爱情经验的替代性满足。在反复的吟咏、阅读中,学生品味到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境界得以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正如《爱,你准备好了吗?》的作者曾宏燕老师所说的:“爱情教育,应该是一曲永远回响在孩子们心灵天空的优美旋律。它带给孩子们心灵的陶冶,带给孩子们审美的愉悦,带给孩子们道德的修养,还带给孩子们追求幸福的智慧。”这也正是爱情篇章所带来的最大的审美效果和最强的精神力量。

4.拓展延伸,深化学生的自主理解

第9篇:现代诗精选范文

一、基于儿童的诵读――诵读的观念

给孩子们读什么?怎么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面对国内外一次次掀起的诵经、复古热潮,我们开始冷静反思:儿童诵读到底该往哪里走?于是,一边捧起蒙台梭利,捧起胡晓明编写的《读经:启蒙还是蒙昧》等书籍细细阅读,一边在实践中学习、思考、研讨,我们逐渐发现发现了我们原本朦胧的意识没有错――儿童诵读不能陷入复古运动、读经运动的泥沼,成为成人怀乡的病态依托。儿童诵读,首先应该面向儿童。儿童本位的诵读观和成人本位的诵读观,所影响的不仅是诵读的内容,还有诵读的方式方法:我们觉得每个孩子的诵读应该是有“我”的快乐幸福的诵读,这个“我”是指孩子自己,只有在诵读中发现自我,发现世界,才能真正引领孩子亲近经典、亲近我们传统文化及世界文化的精髓。儿童的诵读,发出的应是儿童自己的声音。

二、给孩子可亲的经典――诵读的内容

给孩子可亲的经典,是我们引领孩子日有所诵的一个理念,也是我们选择文本的一个标准。相比于同类教材,我们所选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经典性

我们在广泛选材的基础上,一次次慎重地遴选,努力把最经典的并且适合孩子诵读的作品,呈现在孩子面前。但我们所选的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四书五经,还有更宽泛的内容。因为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征,所选多为诗性文本和一些易于记诵的琅琅上口的篇章片断,我们希望用诗心去激荡童心,用经典去叩启孩子的天赋之门。

2.序列性

即根据各个年龄段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序安排诵读内容。努力让孩子读到他们真正该读并且适合读的东西。其中,低年级以童诗童谣、五言古诗为主,中年级则安排了《论语》《老子》《飞鸟集》等,高年级又加入了词曲、古代散文篇章的诵读。

3.趣味性

为了让孩子喜读、乐读,在选文时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审美情趣,多选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的作品。同时,为了避免孩子诵读同一题材作品的乏味,所以尽量在同一年级安排不同题材的作品。

我们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让孩子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融入个体生命体验。

对于选文的内容,可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大家公认的经典,比如《论语》《孟子》《老子》、唐诗宋词等,比如泰戈尔的《飞鸟集》等等。一类是我们在国内外诗歌、散文以及童谣民歌中精选的优秀作品。

然而,两类作品,却面对着两种质疑:

第一类作品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是却有人担心这些作品难理解,孩子们读不懂,诵读是否有效?

古人说:“高山仰止”,我想孩子们的眼睛并不全是用来遥望平原的,高山难道不让他们悦目?问题是,我们给这么大的孩子看到山的哪一面。如果我们让孩子接受的是一片很嶙峋的高山,他会觉得很陌生,很可怕。“横看成岭侧成峰”,山的面目是多面的,博大的经典在每一个层面都会给我们不同的风景。我们给这么大的孩子看到的是能让他的视野葱翠起来、美妙起来的一面:

你听:

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这么美妙的节奏,这么动听的音韵,虽然来自古代,或者来自远方,可是他们并不“老朽”,并不可怕,他们的面目是可亲的。

当然,我们只是精选了其中的篇章片段,只是一座连绵的大山的一个山峰,甚至是几个突出的小角,但是,请你不要着急,等到孩子们渐渐长大,等到他有了一双慧眼,有了足够的胸怀,有了足够的力量,他会看到每一座山原来都是立体的,每一座山他都有可能去登攀。但是不要忘记,这眼光,这胸怀,这力量,就是今天他在童年的诵读中一天天长成,一天天练就的。

对于第二类作品,很多人有这样的怀疑:一首童谣儿歌、一首儿童诗,是否也能够给孩子诵读?其实,我们也曾经有过这样的顾虑。和大家一起反复研讨,我们觉得优秀的童谣儿歌、儿童诗富有童真童趣,更加贴近孩子的心灵,这些作品的诵读中能够滋养孩子的心性,积累语言。比如《粽子香》这样的童谣:

粽子香,

香厨房,

艾叶香,

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

那儿端阳,

处处都端阳。

它的节奏感很强,孩子们很喜欢,在诵读中不仅培养孩子对语言音韵、节奏的准确把握,还能从中感知节日风俗,感受对生活的热爱。

再看童诗:

进城怎么走法?

(加拿大)丹尼斯・李

左脚提起,

右脚放下。

右脚提起,

左脚放下。

进城就是这么个走法。

这样的童诗,有哲理,有趣味,深刻却又浅显,孩子当然喜欢。就算他们不懂得其中的哲理,这份意趣却是每个孩子都能感知的。

于是我们精心选择有意蕴、有趣味,值得涵咏记诵的童谣、童诗以及其他现代诗歌散文,将他们列为诵读的内容。我们觉得选择适合孩子读的作品,是对童年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呵护。如果要等到几十年的时间检验以后,我们就错过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生长期。

三、给孩子温暖的相逢――诵读的方式

孩子与经典的相遇、熟识是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的,老师对每一次的相遇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孩子看到经典的“可亲”,触摸到经典的温度,我们必须去读、去诵、去感受。虽然大家已经错过最佳的读书年龄,但是仍然期冀着每一天对自己的更新。泰戈尔说过:“太阳从西方落下的时候,它的早晨的东方,已经静悄悄地等在前面。”我们是错过了,但是不愿再错过今天,因为,明天的太阳已经静悄悄地在等着我们。

每学期,各教研组都开设诵读研讨课,大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得失。经过一次次实践和研讨,我们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家摸索出了儿童诵读的五大基本步骤,即:

1.精选文本,循序渐进;2.熟读成诵,持之以恒;3.不求甚解,会意得言;4.适当指导,读思结合;5.活动引领,激发兴趣。

老师们一边努力给孩子创设与经典的温暖相遇,一边注意培养孩子们日有所诵的习惯。晨诵时,书声琅琅;午读时,墨香弥漫。从诵读到自主阅读,与书籍的亲近成了孩子生命成长的重要节律。

四、花开了,我们继续根的事业――诵读的成果

时间证明,诵读经典对于孩子是有着多方面积极的影响的,这些影响和作用短时间内也许不能看出来,但是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熏陶中,孩子们不仅储备了他们丰富的语言,也增强了记忆的能力、成就了优雅的心性。

诵读经典,是根的事业,因为它培植了每个生命植株健康的根系,并且还给了他们丰沛的养分。总结下来,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积淀语感,积累语言

长期诵读经典的孩子写出来的文章,会讲究音韵的和谐、注意意境的营造。孩子们的文笔虽然稚嫩,但是笔下却渐渐脱去了作文气,文章显得灵动、清新。

2.涵养心性,成长精神

孩子们诵读的经典是我们人类最美丽、最有生命力的基因,我们引领孩子,浸润其中,不断汲取,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我们看得见的语言、记忆、思维的拓展和提升,还有润物无声的精神成长。诵读经典对孩子情感、心性、习惯、品质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增强记忆,拓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