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透析护士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血液透析;半永久留置导管;并发症;营养状态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7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33-02在我国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在10/10万以上,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重要的替代治疗措施之一,而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障充分透析的必要条件。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年龄大、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半永久留置导管为患者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血管通路。但是导管长期并发症仍然是使其失功的主要原因。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强调的是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更要重视过程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血液净化中心对半永久留置导管的患者在护理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CQI),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半永久留置导管的透析患者37例。CQI前(2012年1-6月)半永久留置导管18例作对照组,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65.3±13.7)岁,导管存活时间(17.4±6.5)月,基础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糖尿病肾病7例,高血压肾病1例,狼疮性肾炎1例。CQI后(2012年7-12月)半永久留置导管19例为干预组,男11例,女7例,年龄(64.7±14.2)岁,导管存活时间(16.3±5.2)月,基础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7例,高血压肾病1例,多囊肾1例。CQI前、后两组性别、年龄、留置导管时间、基础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持续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1.2.1护士培训教育自2011年底我们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利用多媒体进行了讲座,讲解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应用指征、正确的导管护理方法、感染、血栓控制措施等内容,并制定出相关的质量评分标准及“质量改进计划表”,将其管理作为本科CQI的项目,分析发生导管并发症的原因,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动态质控员三级负责制,规范标准操作流程。
1.2.2细化环节质量控制,实现从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约束的转变,从而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体措施:①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导管护理,采用责任制护理,由具备操作资格的护士进行与导管有关的操作。每次血液透析处理导管时,医护人员均须戴口罩、帽子,一旦卸下肝素帽应立即接上血管通路或注射器,避免导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严密进行局部护理,仔细检查导管周围皮肤情况,消毒、换药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以预防感染。若导管口皮肤处发红或有分泌物,可外涂莫匹罗星软膏,若怀疑导管感染,可选用广谱抗生素+肝素封管。对于导管回抽无回血,抽吸费力的患者,使用20ml注射器反复进行用力负压抽吸,如果直接肉眼可见血栓抽出,回抽无阻力,可以进行上机治疗。对于反复抽吸仍不见通畅的患者一定要将封管盐水抽出后,再用尿激酶加生理盐水达到1万U/ml的浓度,根据导管容量再加上0.33ml进行正压封管,30min后抽出,通畅后可上机透析,如不通畅再按上述剂量重复1-2次。对于长期有血栓的患者可以每个月用尿激酶封管1-2次,或者用尿激酶加肝索钠封管l-2次,可以很好的预防血栓的形成。③特殊生活指导:沐浴是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干预组患者采用一次性肛袋,将长导管朝下放入肛袋内,撕开粘贴膜,将肛袋粘贴在双腔导管周围皮肤,大大减少导管在沐浴中移位、受潮或污染等情况。
1.2.3每个月进行1次护理工作总结,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检查和考核,评估知识掌握及各项流程、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及时修正计划进度,改进护理措施。
1.3实验室指标所有患者均于透析前采空腹静脉血,测定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透析前后尿素氮(BUN)和肌酐(cr)。根据Daugirdas公式[1]计算尿素清除率(KT/V)、Owen公式[2]计算尿素下降率(URR)、Gotch简化公式计算蛋白分解代谢率(nPCR)[3]。KT/V=―In(R-0.008t)+(4-3.5R)UF/W,式中In为自然对数,R是透析前后血尿素氮的比值,t为每次透析时间(h),UF为每次透析超滤量(L),W为透析后体质量(Kg)。URR=(透析前BUN一透析后BUN)/透析前BUN。nPCR=2.03(C1-C2)+0.16,式中cl、c2分别为透析前后血尿素氮质量浓度(mg/m1)。
1.4血管通路情况、住院事件记录两组患者6个月透析血流量、血管通路使用以来血栓及感染等通路功能不良发生情况。统计患者住院情况。住院事件定义为患者因各种原因住院治疗24h以上。
【关键词】
医院感染;档案;规范管理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Clinical, Medical Technology Departments, the Need for Hospital Infection Files
CHEN Xiuhua,FAN Xiuzhi. Fourth Hospital of lnner Mongolia Baotou Baotou 014030 Preventiog and Health Care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andard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data and enhance manage capacity of doctors and nurses.Methods 3 document boxes which had stated catalog were send of relative department.Results relative datum were conserved according to request only one department not.Conclusion To avoid information fixing,in order to control hospital infection for offering foundation,spare time and accquire good effects.
【Key words】
Inquiry into;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1 规范管理
医院临床、医技科室由于受到职能科室及上级部门不断检查督导,各职能科室(如护理部、医务科、预防保健科、党办等)下发资料和考核细则内容较多,临床、医技科室管理起来较乱,检查时很不方便,有时把所有管理的资料放在一起,不知是哪个职能科室来管理,为了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预防保健科从2006年开始按照《内蒙古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上级卫生行政相关部门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给各临床、医技科室下发3个档案盒,每盒按规定的目录归档,同时规定统一的记录本和工作手册及相关制度,并要求有专职人员管理, 这些制度、工作手册我们也不断的修改,实行几年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1 档案盒内容
第一盒:(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依据和文件(上级下发)
(2)医院感染管理指南(制度、措施、流程 委员会、监控小组成员等)
(3)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细则
(4)预防保健科和上级检查记录
(5)职业暴露登记表
(6)医护人员防护指导手册
第二盒:(1)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自查会议记录,医院感染管理信息报导
(2)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及分析评价记录本
(3)医院感染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
第三盒:(1)微生物、空气培养结果
(2)医疗废物回收登记
(3)常规消毒记录(包括使用中消毒液浓度监测)
(4)紫外线消毒记录及紫外线强度检测记录
(5)终末消毒记录
对于重点科室除了共性记录外,还有科室独特记录本,透析室(钾、钠、氯监测、机器消毒记录),ICU(有呼吸机清洗消毒记录、耐药菌分析记录),口腔科(有手机等高压消毒灭菌使用数量登记本),手术室(有手术残肢交接记录本),妇产科(有胎盘交接记录本),新生儿室(有暖箱消毒记录本),放射科(导管室有一次性导管使用记录)
1.2 我们为了管理更规范合理化,不断的持续改进,09年又修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每科下发一本,内容包括:
(1)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名单
(2)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3)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4)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年度计划
(5)科室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6)每月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自查记录(包括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7)每季度监控小组会议记录
(8)每季度科室学习记录
(9)上级检查反馈记录
(10)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11)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记录表
(12)抗生素使用率登记表
(13)职业暴露登记表
(14)科室医院感染年度工作总结及分析评价
这样我们又将档案盒由3个减到2个,为了和其他职能科室档案资料有所区别也为了检查、督导方便,我们资料封面颜色统一为黄色。
2 效果
2.1 成立科室监控小组 要求监控小组成员履行各自的职责,强化了科主任、护士长医院感染管理的责任感,理清了医务人员的管理思路。
2.2 强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 由于培训有计划、有考核,使各科室能按规定进行学习相关知识,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晓率调查成绩逐年上升,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
2.3 规范了医护人员工作行为 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法可循,有据可依,尤其是医生能对感染的病例及时上报,早分析,采取积极的控制措施。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标准预防、消毒隔离逐步落实在实际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