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端午节的诗句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端午节的诗句: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同样是竞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热闹与郁愤。
端午节的诗句: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端午节的诗句: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 苏轼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端午节的诗句:竞渡曲 唐 刘禹锡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端午节的诗句: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宋 苏轼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关于端午的古诗一、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端午感兴
宋 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三、和端午
北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四、已酉端午
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五、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同样是竞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热闹与郁愤。
六、五月五日
北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七、竞渡诗
唐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八、竞渡曲
唐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九、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 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 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十、同州端午
唐 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关于端午的诗句精选1、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4、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5、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6、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7、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宋·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关于端午的诗句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3、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5、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7、条脱闲揎系五丝。——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9、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1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1、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12、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3、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4、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5、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6、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7、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1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然而,纵观我们现行的作业训练形式,还存在着多统一、少选择;多静态、少活动;多书面、少实际等现象。这些现象正严重束缚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因而,势必改变作业方式,探求一种既忠于教学要求又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既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动机,又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具有愉悦的心理体验的新的作业形式。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设计开放性作业,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创新的乐园。
1 自主型作业,提供选择的机会
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诉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学生的语文能力存在着差异,教师要设计难易有别的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如学习古诗《小池》后,笔者设计了以下作业:①背诵、默写古诗《小池》。②《小池》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发挥想象写一段话。③学习作者杨万里的另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比较:两首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异同。
第①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第②是写话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第③项作业期望学生迁移学法,提高阅读能力。这三项作业难度依次提高,分别适应于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和完成方式。
2 创编型作业,提供表现机会
学生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诠释也极富独创性和创造性。“创编型”作业就是引导根据已有的知识,适当地对文中人物进行心理剖析,对文中情境进行想象。
2.1续写故事
如学了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南郭先生逃走后会怎么样呢,是继续骗人呢,还是改邪归正呢,让学生续写《南郭先生逃走之后》。
2.2表演课本剧
语文教材中情节生动的篇目较多,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我让学生将课本内容续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或插编一些自己想象的情节。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片段也让学生适当演演。如《嫦娥奔月》中嫦娥巧妙地和坏人逢蒙周旋,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周旋”这个词,笔者先让学生想象嫦娥会怎样和逢蒙周旋,会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表演。这样,学生不但在快乐中尝到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操作型作业,提供活动的机会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
3.1绘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文字优美,内容丰富。根据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笔者常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一幅画。以形象的直观性促进理解的准确性。如学了课文《九寨沟》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画一画九寨沟的美景,教学《春雨》一文后,学生们画出了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柳叶,池塘里的青蛙等,并加上色彩。一张张精美的图画展示了学生的绘画技巧,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让学生在玩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2制作
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介绍完成一个小制作,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内化,同时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4 鉴赏型作业,提供拓展的机会
鉴赏型作业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观赏资料及线索、背景介绍进行鉴赏活动。一方面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知识背景。如学了《二泉映月》之后,让学生亲耳聆听一下阿炳的《二泉映月》。在小学语文课文中不少是介绍我国名胜古迹的,在学完这样的课文后,笔者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联系的图片进行欣赏,然后开展相应的活动。如学完《泉城》、《拉萨的天空》后,笔者让学生收集有关图片,张帖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并结合开展了“江山如此多娇”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抒发浓烈的爱国之情。
5 生活型作业,提供体验的机会
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要把语文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用生活丰富作业内容。如在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查阅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搜集、摘抄屈原的诗词进行赏析,了解端午节各地有哪些风俗,并亲自动手包粽子、做香囊,以表达对爱国之士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将学科知识与语文作业结合起来。比如学了小数点,可以布置学生编数学故事《小数点漫游记》,让学生的知识在写作中得到巩固。
学完《春联》一文后,让学生利用寒假的机会,走亲访友的同时收集一些春联,分类整理后在班级内交流诵读,并学着写一两副春联,通过读春联、收集春联、写春联,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6 调研型作业,提供实践的机会
那么,诗词歌赋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
一、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指导学生抄录背诵有关的诗词,不仅利用点滴时间传授了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使学生从心理上把语文课同其他课区别开来,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学习《雨中登泰山》,抄录杜甫的《望岳》一诗或李白的《游泰山》,指导朗诵,领会意境,引起学习欲望。学习《劝学》,抄录背诵汉乐府诗《长歌行》,体味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纯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使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喜爱之情。学习《〈指南录〉后序》,背诵《过零丁洋》或岳飞的词《满江红》,激发师生对祖国的挚爱情感,造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二、补充课文,加深理解
利用诗词歌赋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学习《秋色赋》,把欧阳修的《秋声赋》印发给学生。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将峻青笔下绚丽多彩的秋色同古人笔下肃杀悲凉的秋景加以对比,从而体会出课文作者写秋色的时代特征,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
上述两例,前者可在课文讲读后抄录补充,以印证体会;后者在讲课前印发补充,以对比认识。有些诗词歌赋,根据需要,亦可在讲课过程中补充。
三、追根溯源,领悟题旨
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体会文章的感情。
例如,学习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可同时学习作者的《五柳先生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处世态度,以尽快地把握诗的主题。唐弢的《琐忆》 以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贯穿全文的红线,故教师可将全诗《自嘲》介绍给学生,使其认识鲁迅先生鲜明爱憎的思想根源,帮助学生领悟作品主旨。
四、联系体会,借鉴练笔
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如布置学生写《我爱校园的绿树》,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校园里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写《春蚕赋》,练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可提供李商隐的诗《无题》,使学生在吟诵过程中体味“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品格,将物的生物特征与人的精神品德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法和主题。
五、了解民俗,开阔视野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
其他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诗词歌赋,并背诵、赏析。
教无定法。由于课文体裁、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学生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的差异,要求老师课堂教学的导入要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尤其是在强调“以生为本”的学习观在教育实践得到更充分体现的今天,导入作为教学的起始环节,虽说只有短短的3―5分钟,但它却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要打造一个优质课堂,就应该从导入着手。
一、谈话式导入
谈话式导入也称文本式导入。教师运用精彩的描述、深刻的哲理、有趣的轶事,更好地把学生带入课堂。谈话式导入是最传统、最常用的课堂导入方式,它可以是一段情感充沛的抒情,一段生动形象的诗情画意的描述,更可以是蕴涵深刻、精辟独到的哲理。语文课堂教学要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导入课文,使课堂收到预期效果。
(一)创设悬念,提问导入
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语文老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在导入课文时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评阅读等环节,开拓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从阅读的心理角度看,阅读是一个‘期待产生――期待实现――新期待产生’过程。”例如,教学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可这样导入:“同学们,说到日本,你会想到什么?”有人说:“日本是一个贪婪而无信的民族,事件就是很好的说明。”“日本的工业品质量很好,我们家里的电器和汽车都是日货。”“大家的发言很踊跃,也很有道理,”我说,“要是你要留学,你会选择日本吗?”带着悬念和疑问,同学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课文。就这样,同学们很快就能说出藤野先生的外貌特征、以及在东京时藤野先生对作者的帮助和照顾,效果甚佳。
(二)寻找课文最适当的切入点导入
有的课文篇幅很长,这样的课文,导入教学就要花点心思了。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就得找个最适当的切入点导入课文。教学《故乡》这篇课文时,我找到了两个切入点,都可以导入课文,都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从少年闰土其人其事为切入点,用这样一段话导入:“有一个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就是闰土。“我”和闰土在大雪之后,在沙地上,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匾,撒下秕谷,看鸟来吃时,远远地将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农村的孩子本来就是捕鸟抓鱼的好手,听到这里,个个都被吸引住了。大家的兴趣上来了,接下来的内容就容易学好了。
二是可以以“豆腐西施”杨二嫂为切入点来导入课文。我是这样导入的:“‘平生最爱鱼无舌,游遍江湖无是非。’说得多好呀,而号称‘豆腐西施’的杨二嫂却是一条有舌的鱼,她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尖酸刻薄。这个人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鲁迅先生《故乡》中的典型人物。”这样的导入,不但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教育了大家,做人做事要厚道。一举两得,既强教育,又强素质。
(三)用家喻户晓的诗句导入
前人给我们留下很多精彩诗歌,绝妙语句。这些诗句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很多与课文内容相关。教学课文时,我们可以通过的这些诗句来导入,这样能使学生既巩固以前的知识,又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这样导入:让学生回忆他们以前学过的与“春”有关的古诗,并要求他们说说这些诗句让他们想到了什么。同学们个个都认真思考,踊跃回答,而我是一边提问,一边把这些诗句板书在黑板上:“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花)……熟悉的千古佳句唤起了同学们尘封的记忆,盎然的春意点燃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气氛正浓时,我因势利导说:“绚丽多姿的春天,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抒写的永恒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看看在大作家的笔下,春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二、多媒体导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和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教育的硬件设施也日趋完善。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图片是很有效的教学资源,直观形象,可以代替很多语言描述,而且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学《苏州园林》时,我收集了十几幅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导入课文。这些图片从近景到远景的层次、从假山池沼的配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从花草树木的映衬到门窗的雕镂图案等,多角度、深层次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美景,让学生耳目一新。这样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一目了然地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歌曲让学生欣赏,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来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从而自然导入课文。
由此可见,千百年来,囊袋的字面意思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均是用来装东西的用具。但是根据其所盛装物品的不同,其文化意义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装美好的物品的“锦囊佳句”、“锦囊妙计”等均为褒义,而“酒囊饭袋”、“酒囊饭包”等词语其贬义就显而易见了。
一、锦囊:妙计迭出的智慧化身
“锦”字本身就是指好看的或质量好的绸缎帛等,所谓锦囊其实就是用绸、缎、帛等做的袋子(图1),后来借代为有智谋的人。
在古代,锦囊用来装信函,相当于现在的信封,古人多用来藏诗稿或机密文件。据唐代李商隐《李长吉小传》记载,“(李贺)恒从小奚奴(奚,仆役),骑,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说的是李贺外出常带一小仆役,骑着一种似骡的动物,背着一只上代留下来的破锦袋,每每想出好的诗句或者有所心得,就写下丢进口袋中。后遂把作诗也叫做“锦囊所得”。因此,成语中用“锦囊佳句” 、“锦囊佳制” 来指代优美的诗句;另有用“锦囊玉轴”指对书画作品的珍爱宝藏,以及借指名贵的书画作品;《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还有“锦囊还矢”的典故,用来指凯旋告捷。但最有名的莫过于“锦囊妙计”了。早在春秋时期,郑国穆公送给弦高三个装有竹简的锦囊,让弦高成了牛商里的富豪,也让自己的国家几次逃离虎口。这大概就是锦囊妙计最早的版本了。
但家喻户晓的还是《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周瑜与孙权准备以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为饵,骗刘备到东吴招亲,伺机杀刘以索回荆州。诸葛亮识破其计,令武将赵云护卫刘备前往,行前给赵云三个分别装有计谋的锦囊,叮嘱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方可拆开领受并依次执行。结果,在赵云的协助下刘备不仅得到孙权之母吴国太的欢心,顺利迎娶了孙权的妹妹,还智退追兵,气晕周瑜,安全回到了荆州。
因此,“锦囊”就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在当今社会,“锦囊妙计”则成为了他人提供智慧的一种方式。
二、青囊:高明医术或高深玄学
青囊原为古代医学家藏放书藉的布袋,便于医家携带而远游,后喻指医书,又演义为医术。张冀在《后汉书•华佗传》的补注中就提到了青囊,是说华佗“精于方药,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和实践上,把自己的行医用药的丰富经验,写成了医学著作。因华佗生前行医游走各地,所以为了携带方便,把自己的医学著作,和生平所著的诊籍,都藏以青色的布袋,因尚无给自己的著作起正名,所以把那些医学著作暂名为“青囊”,久而久之,青囊也就成了医书和医术的代称了。如唐刘禹锡诗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其中“肘后检青囊”里的“青囊”就讲的这个意思。以此命名者还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等。
与此同时,青囊还常常比喻为高深的卜筮之术。占卜在我国古代可谓是源远流长,它往往通过研究观察各种征兆所得到的不完全的依据来判断未知事物或预测将来。在许多社会里,占卜仅仅是操作者在将行某事时,由于没有把握而借助某些器具或现象寻求信息或解答,由此满足心理需求的行为。因此,早期的占卜往往用青囊来盛装书和卜具。自然而然,也就常以青囊来喻指此种行业或者行为,如流传至今的《青囊经》、《青囊奥语》、《青囊序》等经典著作就是实例。
三、香囊:余香袅袅的爱情见证
盛装香料的香囊,古时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等等。香囊的来历很早,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栉、、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郑玄注:“容臭,香物也,以缨佩之,为迫尊者,给小使也。”就是说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这种“衿缨”大概是最早形态的香囊了。
香囊的出现与香料的使用密切相关,香料在我国的使用历史可谓悠久,古时人们采用各种芳香物质做成香料,或焚烧熏衣,或盛于囊中随身佩挂。香囊起初是辟邪之物,“五月绣香袋”曾经是全国各地的风俗。据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载,过端午节时,宫中的后妃们按例被赐予香囊、巧粽等物,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装有香料、朱砂、雄黄等,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 结成一串,清香四溢。 由于用丝绸缝制的香囊精巧可爱,幽香的体味又可以显示华贵的身份,因此,贵族男女日常生活中无论狩猎、出行、游玩,都喜将香囊随身携带,所过之处,香气袭人。在古代,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都流行帐角垂香囊。如乐府古诗《孔雀东南飞》中有“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的诗句。据《晋书•刘传》载,刘一生俭朴,曾经到石崇家作客,“如厕,见有绛纹帐,褥甚丽,两婢持香囊”。刘误以为进了石崇的内室,而实际上石崇为了显示豪富,特意将厕所布置成卧房,故有两婢持香囊。唐宋时仍沿袭此装饰风格,诗人王琚《美女篇》:“屈曲屏风绕象床,葳蕤翠帐缀香囊。”据《宋史•舆服志一》载,宋太祖建隆四年,翰林学士陶谷发明了一种供皇帝乘坐的豪华大辇,因辇的形制与房屋相似,因而“四角龙头衔香囊,顶轮施耀叶”。
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如三国时繁钦的《定情》诗曰:“何以致区区,目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晋书•贾午传》中记载了贾充的小女儿贾午与她父亲贾充的幕僚韩寿相恋的故事。幽会时贾午以装有西域香料的香囊相赠,不料上朝时韩寿身上的香味被贾充察觉,他猜到了事情的原由以后,没有责怪女儿,而是让女儿嫁给了韩寿,并因此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传统社会中青年女子大多自己亲手为意中人绣制紫罗香囊,作为情爱的信物。唐孙光宪《遐方怨》诗中有:“红绶带,锦香囊,为表花前意,殷勤赠玉郎。”另有李叔卿《江南曲》:“郗家子弟谢家郎,乌帕白袷紫香囊。”这小小的香囊一针一线都凝结着女子的情思,见香囊犹见伊人,它所传达的情感密码,含蓄且优美。
在刺绣香囊中,以吉祥为题材的作品占绝大多数。在人类生存和繁衍中,吉祥是对幸福安康、富贵昌盛生活的最大追求。在传统中国社会里,人们对这种朴素的心愿,便通过香囊的造型和纹样,来寄托逢凶化吉、吉祥纳福的理想。如几何造型的香囊有方形委角、多角形、叠胜形、如意头型、双前形,器物造型的有八吉祥形、如意形、花篮形、银锭形,象生的植物造型的有葫芦、瓜果、桃子、石榴、荷花等。如蝙蝠与钱币组合的香囊叫“福在眼前”;“百花齐放”的香囊意喻兴旺发达(图2)等;再如“实在连福”香囊,上部绣蝙蝠,下部绣荷花及藕,此处借蝙蝠之“福”与莲花之“连”,以及藕为荷花之“实”,构成“实在连福”的吉祥文化意义。(图3)。
四、荷包:随身携带的精美配饰
“荷包”的原型亦来源于古代盛什物的囊袋。古代的人们为了随身携带许多物品,而用囊袋系于腰上。因此用来盛放零星物件的小型佩囊又叫“荷囊”,一些必须随身携带的钥匙、印章、手帕等,多半存放在佩囊内。佩囊在古代还被叫做“(pán)”,《礼记•内则》云:“男革,女丝。”郑玄注曰:“,小囊,盛巾者。男用韦,女用缯,有饰缘之。”到了南北朝时期,佩囊被正式纳入服饰制度,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囊,二品以上金缕,兽爪。官无印绶者,并不合囊及爪。”至唐宋时期,荷包开始作为饰物,是随身携带的“鱼袋”。“鱼袋”,为盛放物品的较小口袋。“荷包”一词正式取代了佩囊、荷囊、旁囊以及囊之名,而真正流传开来是在宋代。
荷包与服装的造型结构、装饰、着装形式密切相关。古代人们多穿宽松的长袍,并在腰部系以不同形式的腰带,由于服装上没有口袋,便将荷包、玉佩等挂在腰上,既美观又实用。荷包成为珍贵配饰物当缘于清朝。佩戴荷包缘于满族的一种遗风,女真人出游或行猎时,腰间常挂一个用兽皮做的“囊”,用来装食物、工具等,外观很像荷包,后来逐渐演变为精巧的配饰。清代皇帝在万寿圣节和四时八节多以荷包赏赐大臣。昭的《啸亭续录》中记载:乾嘉时代“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从此,赠送、佩戴荷包的习俗就进入民间,蔚然成风。沈从文先生在《历代服饰研究》中说:“男子身上平时佩服挂件,清初还只有二三种,往后越来越多,常是一大串分列腰际。包括香荷包、扇套、眼镜盒、烟袋、火镰及割肉吃的刀叉等等,式样各不相同,锦绣刻丝,无不具备。”当时北京专有荷包巷,出售各式荷包、扇袋、帕袋、眼镜袋、钥匙袋等,荷包成为了广为流行的饰物,其风行程度可窥一斑。(图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