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生科技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 关键词:道家 科学 思想 科研人员 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道家思想是
面对由于 科学 发展 应用的不当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道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不可能直接作出克制,因为 自然 科学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仍然要依赖于自然科学的自身功能去加以解决。但是,道家天人合一整体科学观所体现的科学原则却对科研人员自觉调整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方向,具有重要价值。
新
〔关键词〕 民生科技,第六次科技革命,机理,走向,重要维度,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N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1-0018-04
关于科技革命,学界有三次说、四次说、五次说,比较能够达到共识的是五次说。 “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 〔1 〕 2011年以来,《科学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科学基金》《决策》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论文、调查报告和人物专访。根据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以及专家学者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猜测,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民生科技指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换和科技服务。” 〔2 〕 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一、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及其走向
前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把握科技革命发生的规律有助于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
(一)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是以日心说、牛顿力学等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革命,促进近代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的发展,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促进了当时英国冶金业、纺织业等产业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是以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等为代表的电力技术革命,促进了汽车、无线电、航空等行业的发展;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促进了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发展。前四次科技革命表征为主体科学技术在发生革命的过程中渗透或带动了与其相关科学或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
第五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在内的学科群革命。第五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四次科技革命,它是以某主体学科为先导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科群革命。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轨迹看,科技革命不仅体现了从某学科革命走向学科群革命,而且体现了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再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
(二)科技革命发生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科学革命主要来源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技术革命更多来源于社会外部需求。“发达国家的科技需求与科技革命的关系更紧密。” 〔1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来源于英国解决棉纺织品质量低劣、竞争力低问题,因急需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的需求而产生;电力革命起源于欧洲,发生于美国,“原因在于当时美国人少地多,劳力不足,需要发展节约劳力的机械技术。” 〔3 〕第五次科技革命来源于解放脑力劳动和解决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能源、生态、环境等危机的需求。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地。因此,科技革命是否发生需要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的推动。
(三)科技革命发生的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引起人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变革,技术革命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两次科学革命产生了机械唯物观和辩证唯物观;三次技术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生活方式电气化和信息化,使人类逐步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路线基本是一致的,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四)科技革命发生的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一方面,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发生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不断走向一体化。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相隔近200年;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相隔仅几十年。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越来越走向一体化。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763~1870年,第一次技术与第一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946~1970年,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所以,从发展趋势看,总体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
二、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
第六次科技革命什么时候发生?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发生于2020~205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需要的最新科技。” 〔4 〕他提出三个方面原因,每次科技革命发生周期约70年,第五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20~50年代近70年,此后将会发生新的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学从1953年诞生到2020年近70年的积累,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潜能;还有2020年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拐点。中科院通过对300多名专家研究形成“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及综合考虑专家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具有相应的动力机制,并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讨论具有一定的“科学猜想”性质。
(一)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从目前世界科技发展视角看,“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许多国家对生命科学的投入比较大。” 〔1 〕生物学发展对人口健康等民生科技发展具有变革力。从我国科技发展情况看,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收回108位院士关于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看法与对策建议。从统计资料看,“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2%;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有院士认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绿色能源问题。” 〔5 〕从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来看,围绕民生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有望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所以,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以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生物学为先导,包括健康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
(二)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动力。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看,学术界多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领域。” 〔5 〕
从社会需求看,21世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的重要选择。美国把“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作为重要维度之一;欧盟把“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资源的管理”作为四个主题计划之一;日本把建设“人民安居乐业且生活质量高的国家”作为科技发展三个目标之一;我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与民众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能源科技、环境科技、人口与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信息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科技、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科技,以及与公共卫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领域多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而这些重点领域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有广泛影响的领域。” 〔6 〕
所以,从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和外部需求看,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为己任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
(三)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从观念变革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观。18~20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太空环境,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 〔1 〕,体现为以人为本,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社会、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人类生产方式走向人性化,生活方式走向休闲化和创新化,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引起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何处?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向看,谁抓住机遇,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有利位置和制高点,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1700~1950年期间中国从世界强国降为半殖民地国家,从发达国家降为欠发达国家。” 〔4 〕 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第15位,1980年第7位,2011年跃升为第2位。第六次科技革命使中国再次面临选择,我们是从第六次科技革命中抓住机遇获得巨大发展,还是付出高额代价,关键看我们的行动。我们只有主动解决民生问题,积极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才有可能创造新的辉煌。
(四)民生科技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趋势。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机理看,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是交替发生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实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并走各一体化。原因在于:其一,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产业化时间越来越短。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共用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真空管用了5年。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融合趋势,预示着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将走向一体化。其二,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围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展开,它从一开始就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一旦有科学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必然会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围绕解决人类自身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而引发的,以生物学为先导,包括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并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等变革。
三、发展民生科技,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现实路径
从科技革命发展历程看,中国错过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第五次科技革命收获不是特别多。所以,对第六次科技革命倍受学界关注。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创新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科技观是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示灯。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产生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科技乐观主义,科技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为价值取向,不惜以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危机、人口过剩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科技悲观主义越来越盛行,给世人以警示,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掀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进入21世纪,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应遵循的理念。首先,体现以人为本,即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发展成果由民众共享理念来发展科学技术;其次,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公共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也成为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念。总之,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
(二)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发展需求的耦合。从科技发展的内部需要看,近年来生物学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中,生物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 在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 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也将生物学列入了重点支持领域。“2002-2012年(截止11月1日)10年间,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有14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药学与毒物学居世界第6位,生物与生物化学居世界第8位,微生物学居世界第10位。此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居世界第12位,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居世界第13位,临床医学仍保持世界第14位,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居世界第16位。” 〔7 〕这些学科多是与解决民众健康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生物学与医学领域。
从民众需求看,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外部需求。“十七大”以来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民生科技从资金、人才、管理、科普等方面进行规划,体现了民生科技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支撑功能。从目前看,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是一致的,都集中于解决民众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相关的生物学、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二者的耦合有助于加快民生科技的转化与应用。
(三)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我们应创造条件加快民生科技与其相关产业的融合。一方面,在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充分建立起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大学与民众参与五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产业上加快环保、健康、医药卫生、安全等民生科技产业的布局,为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制度等保障。目前我国民生科技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人才和制度等支撑都比较缺乏,民生科技学科建设比较滞后,这些严重影响了民生科技产业化水平;再者,提高民生科技对传统农业、工业等改造力度,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系数低等问题,要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安全和环保发展,必须加快民生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变革,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加快民生科技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步伐。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它将使人类从观念上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人类观念的变革反过来会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会使人类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安全,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和休闲化。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民生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来越人性化,不断走向健康、安全和环保,引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总之,“科学革命是不同时展的产物。” 〔8 〕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快解决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健康、环保和安全等环保产业,实现人类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J〕.中国科学基金,2011(5).
〔2〕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EB/OL〕.中国聚合物网,2011-07-21.
〔3〕张瑞民.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简介及启示〔J〕.社科纵横,2004(5).
〔4〕金振蓉.我国面临第六次科技革命战略机遇〔N〕.光明日报,2011-08-06.
〔5〕叶 青,何传启.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J〕.决策,2011(8).
〔6〕李正风,邱惠丽.若干典型国家科技规划共性特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
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协办,部分两院院士、中央主流新闻媒体负责人、科技部门宣传负责人、资深科技记者和新闻网站主编共同评选出的2012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今天在北京揭晓。
此次入选的201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既有“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深潜成功这样的重大创新成就,也有“黄金大米”风波这类引起社会关注的科学公众事件,还有戊型肝炎疫苗等惠及民生的科研成果。入选的国际十大科技新闻则包括了全球科学家一年来最重要的发现,涉及粒子物理、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和医药新技术等多个领域,体现了人类最高水平的科研成就。
入选的201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以时间顺序排列,分别是:1.全球首个戊型肝炎疫苗上市;2.国产CPU搭建的千万亿次计算机成功应用;3.大亚湾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4.我国首次实现空间载人交会对接;5.“蛟龙号”载人深潜突破7000米;6.首次高效人工合成青蒿素;7.“辽宁舰”入列 歼-15飞机完成航母起降;8.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北斗正式提供区域服务;9.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0.“黄金大米”事件引发科研伦理讨论。
入选的2012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以时间顺序排列,分别是:1.首个原子X射线激光诞生;2.中国大亚湾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3.首个量子初级网络构建成功;4.人工合成的XNA可实现DNA功能;5.人类首次可用意念控制机械手臂取物;6.欧核中心发现与“上帝粒子”高度吻合的新粒子;7.第一种艾滋病预防药物在美上市;8.美国页岩气开发牵动世界能源变局;9.DNA成为已知存储密度最高的介质;10.加拿大开发出具备简单认知能力的虚拟大脑。
此次评选活动得到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公司支持,该公司是我国民族日化产业的领军企业。20多年来,隆力奇始终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并与国际顶级科研机构合作,先后在美国、日本成立了科研所,在国内与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合作成立了研究机构,研发出了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牌产品。(来源:《科技日报》)
南水北调工程技术 创多项世界之最
中国科技网北京2012年12月27日电 今天是南水北调开工10周年纪念日。记者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获悉,10年来,工程技术人员破解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如建成世界大型泵站数量最集中的现代化泵站群等。
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及难度在国内外均无先例。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正在建设的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包含单位工程2700余个,不仅有通常的水库、渠道、水闸,还有大流量泵站、超长超大洞径过水隧洞、超大渡槽和暗涵等。
南水北调创下多个世界之最。东线一期工程全线设立13个梯级泵站,具有规模大、泵型多、扬程低、流量大、年利用小时数高等特点,是亚洲乃至世界大型泵站数量最集中的现代化泵站群;中线穿黄工程将长江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北岸,工程设计了具有内、外两层衬砌的两条长4250米隧洞,内径7米,两层衬砌之间采用透水垫层隔开,该结构形式在国内外均属先例,也是国内首例用盾构方式穿越黄河的工程;湍河和沙河渡槽均为三向预应力U型渡槽,渡槽内径9米,单跨跨度40米,最大流量420立方米每秒,3项指标均属世界首例;北京西四环暗涵是具有两条内径4米的有压输水隧洞,穿越五棵松地铁站,是世界上首次大管径浅埋暗挖有压输水隧洞从正在运营的地下车站下部穿越,创下暗涵结构顶部与地铁结构距离仅3.67米、地铁结构最大沉降值不到3毫米的纪录。(来源:《科技日报》)
钟南山:《自然》杂志登的论文80%是没用的
“《自然》杂志刊登的论文80%是没用的。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多少论文,并不能代表一个医生的水平。”去年年末,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举办的“院士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醒,一家高级医院的医生,最大的本事是预防疾病。他指出,大型三甲医院扩建的主要目的不应该是扩大病床或者扩大对常见病的接诊数量,而是应发挥科研、基层培训和治疗疑难杂症等三方面的引领作用。
论文关键词:城市规划,国家视角,人民视角
一.引言
生活在北京的普通市民大都有出行难,交通拥堵,生活不便,以及市民社会萎缩,社会联系疏离的感概。是什么造成了今天的境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北京近年来进入了一种加速的“超城市化”进程,但城市规划多为应变式的物质蓝图规划,难以适应和制约超城市突变中的问题,这些问题背后是城市规划中的“国家视角”和“人民视角”的深刻冲突。
二、城市规划中的国家视角与人民视角
城市规划建设的“国家视角”是指在建设社会工程的过程中,国家的采取一种简单化、清晰化和标准化的方式,以便于国家对社会实施管理和控制等的一种宏大的极端现代主义视角。于此相反的是“人民视角”,面向人民日常生活,“以人为本”,强调过程、复杂性、多样性和开放性,基于局部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演化主义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
表一、城市规划国家视角与人民视角的比较
国家视角
人民视角
对城市秩序的理解
注重视觉秩序
更重视功能秩序(经验秩序)
城市规划的目的
便于控制、管理,表现国家的权力
以人为本
对科技的态度
崇尚技术
技术的运用以人为尺度
城市美学
简单、功能单一、热爱几何图形
复杂化、多样化
街区形成方式
大规模规划设计和建设
渐进的零星的生成
城市与自然地关系
城市是自然的对立
城市是自然的一种形式
城市治理
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编号:2016-ZX-424),主持人:周全法;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ZZ16_08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B-a/2016/01/2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57-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以下简称“特需项目”)工作。开展此“特需项目”的目的是“服务需求、创新模式、突出特色”,主要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紧扣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等学校,依托其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优势学科,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特需项目”的实施,激发了试点高校办学活力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有关行业领域在特殊人才需求上的矛盾,适应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適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5年多来,全国63家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改革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为我国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典型案例。
作为首批“特需项目”试点高校的江苏理工学院之一,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动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再生”、“绿色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和科研格局,在资源再生利用、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再制造、循环经济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为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领域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特需”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理工学院在开展“特需项目”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紧密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
在“特需项目”中设立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背景是国家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从201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提升硕士和本科层次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特需项目”设立并实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愈显紧迫。然而,由于大学的行业属性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弱化,企业与高校之间原先存在的行业纽带已经不复存在,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逐渐消失,即使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也已经出现严重困难,因而在“特需项目”的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工程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江苏理工学院在30多年的本科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证书”毕业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所有的工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应知”和“应会”考试取得劳动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工、高级工),工科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行业性一直未弱化。借此基础,江苏理工学院提出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必须把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专业(领域)的行业属性定位、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打折扣的工程领域实践和工程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江苏理工学院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尝试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四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以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技创新和就业进行有机整合,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到该企业就业,继续从事企业实践与论文阶段未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
图1 “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
(一)课程学习阶段
在课程学习阶段,相关课程的设置原则是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强化应用,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以及技能培训等环节,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2]。在此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必须给研究生开设专业领域相关专题,介绍专业领域新动态、新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工程硕士的工程概念和创新意识。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未来的企业实践单位、工程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内容、毕业论文(含设计等)选题以及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
(二)企业实践阶段
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在企业实践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围绕本领域的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通过岗位实习、工程体验、综合训练、技术研发等环节,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运用领域专业知识,开展企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3]。
(三)学位论文阶段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在企业实践之前的课程学习阶段完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位论文必须在企业实践时完成,学位论文还要与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和未来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企业、产业和行业实际,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第一导向,注重技术性、工程性,兼顾学术性。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领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和工程创新等能力。
(四)毕业就业阶段
从就业角度来看,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以及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和企业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学校通过对毕业研究生、实践企业和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审视、反思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过程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同时获取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信息,进而反馈予学校,优化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完善管理服务。
实践表明,“四结合”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人才招聘易、留住人才难”的难题,解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找工作、影响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优质就业的难题。
二、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一)进一步健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运行机制
江苏理工学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紧贴服务需求、培养过程体现能力要求”的培养思路,据此修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标准制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完善出台了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导师聘任管理办法、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毕业质量跟踪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专设了研究生企业实践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经费,从而为“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企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围绕特定的专业领域,以研究生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基地为载体,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过程。工程硕士企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制不同,实践时间理论设计为半年到1年不等。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其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实际运行中,研究生实践、论文和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得到有效延伸。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企业实践过程中,研究生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因为课程、实践以及论文等环节而分段,而是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进行有机整合,连贯、深入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进行无缝对接。由于企业实践项目能大大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学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尝试。同时,双导师共同引导研究生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设计解决方案,学会通过观察、实验、调研等活动对问题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鼓励研究生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从实践成果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5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科研成果丰硕,参与申请专利30余项,参与技术研发项目20余项,参编著作2本,50余篇,在上海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的赵洁同学被全国工程教指委评为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國共100名)。近年来,“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和企业基地参与的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三)学位论文质量和毕业质量明显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为学生选定的,一般是行业或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学位论文与企业实践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融合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的应用课题、工程实际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论文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突出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位论文实行双指导和双盲审,按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11号《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通知》要求进行评审。
从学位论文质量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共计44人,其中,21人选题与实践内容选题直接相关,17人在实践企业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其中,毕业论文盲审优秀率29.5%,而按“四结合”培养模式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论文盲审优秀率高达52.9%,占全校优秀率的69.2%。不难看出,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实践成果丰硕,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研究生。
(四)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深度协同,让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有很高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论文、科技创新和就业等环节,实现了几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将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育人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让研究生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与实践活动中去。毕业生就业时,由于对实践企业比较熟悉,不用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课题,所学的内容也与工作内容高度一致,研究生乐于到所实习企业就业,同时企业也需要这样一个对企业文化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形成了企业与毕业研究生就业双赢的局面。
从就业情况来看,江苏理工学院两届工程硕士毕业生70多人中,有23人留在原实践单位就业,通过举办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返校交流等活动,学校得到了双方关于“四结合”培养模式毕业生的反馈。其中,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了这部分毕业生,认为采用“四结合”模式的研究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在企业中更有干劲、取得的成果更多;而毕业生们在返校交流中也提到,“四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助推自己全面成长成才的“加速器”,在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一到单位便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
(五)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导师水平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因素,实施“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中,一方面,校内导师的遴选除了对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外,还要考察其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联络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聘请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并以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与校内导师交流工程硕士指导经验。此外,设立导师组,由领域内学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其他导师的日常培训与管理,使导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进行进企、进站工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根据“四结合”模式的需要,学校加大工程硕士培养经费,增加企业导师的辅导报酬,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不断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六)专业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属性得到显著强化
加强研究生企业实践是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学校陆续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电梯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等行业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升学校行业知名度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行业背景。
在此过程中,学校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互惠互利為原则,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多途径建设实践基地,有效拓宽了研究生选择实践企业的渠道。目前,学校已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包括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等。其中,已有28家单位成功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导师和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在众多实践基地中选定实践企业,进入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和论文阶段。2016年,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该公司每年可容纳5-10名研究生进行企业实践,并可根据学生意愿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
江苏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自2012年以来的四年多探索实践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以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企业实践、学位论文、预就业、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有机衔接,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课题和毕业论文选题,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指导下从事企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并在此过程中签订就业意向。从已毕业的两届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和企业均对此模式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四结合”培养模式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解决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研究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毕业后如何服务特需”和“如何高质量对口就业”等问题,为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硕士层次的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余国江,杨冰玉.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9-13.
关键词: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居住者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的背景与选题的意义
居住是人类最为基本的需求,居住地是生存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作时间的缩短和业余时间的增加,都对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与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也直接关系到居民对社会状况的满意程度,在注重社区发展的今天,居住区公共配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社区甚至城市的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以及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城市居住区的开发方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结构多样化,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配套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产业自身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各类居住区公共设施之间不论是运作方式还是分布特征都显示了很大的差异。在建成的居住区中出现了一部分设施配套过剩,使用效率低下,一部分设施配套不足,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的问题。
研究主要围绕着在现阶段如何有效的对城市居住区的公共设施进行有效的引导而进行,主要研究内容为现阶段居住区公共配套的差异性。也涉及到对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发展趋势的研究。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按照时间纵向比较研究
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分析人们对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变化,以及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年龄段的居住者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并总结居住区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各类问题。
(二)对居住区实例进行调查研究
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的居住区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对新旧居住区的调查和研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结合各种相关因素,研究探讨改善和管理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措施,并提优化途径与建议。
三、对居住区实际案例进行诊断与分析
(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教师生活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教师生活区(以下简称建大南院)属于上个世纪较老的小区,位于西安二环以内,交通较便利。主要居民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教职工为主。由于建大南院不是一个普通的住宅区,所以它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优势
(1)区位优势
建大南院位于雁塔南路与建设路的交汇处,南有二环南路、北有友谊东路,多条公交线路均过此处,还有正在修建的地铁,未来交通将十分便利。西安市碑林区的经济发展及周边日益完善的市政配套设施为本居住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毗邻大雁塔景区,富有良好的生活和文化气息。因此,从所处的地段及内外环境分析,在未来建大南院的发展空间很大。
(2)便利的商业配套设施
建大南院周边的万达广场、赛格电脑城、百脑汇和东新科贸等都已形成一定的商业氛围。
(3)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
建大南院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职工的一个生活区,本来建大南院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一体的,后来由于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因此将建大南院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分为两个区域。而且小区内部建有幼儿园、附小和附中,如此便利的教育设施将使小区内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以往的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需求。人们需要更多的公共开放空间,以及对居住环境各方面的要求。建大南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滞后。随着居住者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有了新的要求,扩建了新的高层住宅楼,但是基础的文化体育配套设施跟不上,就出现了滞后现象。
(2)休闲活动设施配置不合理。主要是在住宅后之间随意配置,导致设施脏乱差,也没有管理和养护。
(3)老年人服务设施短缺。伴随着老龄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服务设施突显短缺。
(4)停车与居住区的矛盾问题。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间交通的迅速发展,以及小汽车的国产化规规模越来越大,价格也不断平民化,小汽车也逐渐进入普通家庭,所以建大南院作为较早建设的居住区出现了停车与居住区的矛盾问题。人车交叉的问题日见突出,由于设计考虑不周和居民交通工具的快速更新,停车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乱停乱放、侵占绿地和活动场地的现象随处可见。
(5)整个居住区的规划布局与景观绿化问题。整个居住区缺少规划设计,道路交通规划混乱,居民活动无序。外部空间的组织没有章法,相互之间缺少关联,景观绿化单一。
融侨馨苑
融侨馨苑是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位于西安市高新区电子西街2号,西接太白南路主干道,东临电子西街,南靠电子五路,北临唐城墙遗址公园绿化带。项目总占地432亩,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米,共有51栋楼,以板式小高层为主,总户数近6000户,分四期开发。容积率为2.73,绿地率40%,停车位3500个,建筑密度23%。以南北通透的板式小高层为主,楼间距开阔,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较好。
优势
(1)区位优势
融侨馨苑项目位于西安市高新区电子西街2号,西接太白南路主干道,东临电子西街,南靠电子五路,北临唐城墙绿化带。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及周边日益完善的市政配套设施为融侨馨苑的建设及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加之周围已有一些住宅群体,富有生活和文化气息。
(2)完善的医疗设施环境
项目所在地周边拥有众多的大中型医院,如:交大医院、高新医院、521医院、西安博爱医院等。因此,完善的医疗设施可为本住宅小区带来良好的医疗保障。
(3)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
本项目周边设有各种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如:西安科技商贸学院、西安联大、高新国际学校、电子一中、电子城小学以及西部大学城等,而且小区内部建有幼儿园。因此,在子女教育普遍受到家庭特别重视的今天,这一点将成为一个优势。
(4)便利的商业配套设施
本项目周边的人人乐超市、民生百货电子城购物广场、电子商城、军人服务社电子城店、卜蜂莲花、爱家超市、海星超市、世纪金花高新店、国美、金鹰百货等都已形成一定的商业氛围。与此同时,小区内部也配置了相应的商业,为业主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加便利了业主的生活。
存在的问题
(1)部分景观区域荒废、文化体育设施闲置、内部商业街不景气。
(2)现行的国家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很难执行和落实。
(3)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由于容积率被严格控制,开发商多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用地条件较差的地带,造成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不合理。
(4)商品房空置率高导致新建住区人口实际密度与规划密度产生较大背离。这也是造成文化体育设施闲置内部商业街不景气的一个原因。
四、对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思考与建议
(一)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思考
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标准,使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和数量能够满足当今以及未来居住区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实施建议
合理分级,着眼社区
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由传统的“小区—组团—单元”三级模式向“市级—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级”四级系统转变。与传统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注重居住区与城市间的关系,通过强调与城市整体规划紧密相联系的“社区”概念,更有利于营造亲切、完备的城市社区生活圈。
以人为本,适应人口多样化
在保证社会公平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满足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居民需求。人口结构的多样化是造成需求日益多层次的关键原因。针对这一现象,就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根据居住者的主体特征、生活模式、生活喜好等进行规划。
加强政府支持,协调多方利益
在当前城区各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城市大型公共设施都能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而在基层社区公共设施中,很多公共服务设施由于缺乏资金和政府的支持不能得到及时的建设。这就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利用市场引导,引进有能力的企业投资或是鼓励公益性民间组织进入基层,动员社会力量承建各类便民的城市居住服务。
五、结论与展望
居住区是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居住区建设好也就是如何协调居民生活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问题。居住区规划应该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的过程,它需要管理者,规划师以及城市居民共同参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规划角度看只是诸多类型规划中单一类型的一个分支,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受到住宅区所处城市、区位、外部环境、人口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居住区如何完成从传统居住区向现代居住区的转型,如何有效的对其转型进行指导和调控,这些都是需要不断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检验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朱家瑾 编,《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彭岩,对大型居住区配套公共设施供给与管理问题的深入探讨[J],城市,2008,10.
[4] 丁一,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研究与动态思考,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
・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
・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关键数字(到2020年):
・ 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 2.5%以上
・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0%以上
・ 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 30%以下
・ 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 进入世界前5位
・ 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 进入世界前5位
关键数字:15
纲要涉及的时间段,从2006年到2020年
解读:科技部研究中心创业投资研究所所长 房汉廷
这个时间段是从“十一五”规划的开始到“十三五”规划的结束。其一,未来15年,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区间,是社会各种矛盾的多发期、凸显期,同时也是机遇期。如果顺利通过这个时期,我国就能顺利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如果不顺利,就可能呈现出拉丁美洲国家的形态。其二,十六大报告中提到,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其三,中国有望在2020年实现和平崛起。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压力,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些都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解决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现从要素驱动到技术/创新驱动的转变。
关键数字:2.5%
纲要提到,“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
解读:科技部研究中心创业投资研究所所长 房汉廷
研究开发投入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投资,具有超前性。从国际上来看,按照统计规律,一个创新型国家的研究开发投入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另外,当一个国家的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时,这个国家才具备基本的创新能力。2%是个临界点。芬兰的这个比重是3.5%,韩国是3%。低于2%,则这个国家基本处于老系统的维持状态,基本不具备创新能力。
在我国,这个比重目前是1.23%,有望在2006年实现一个跳跃式增长,然后进入稳定增长的状态。2020年时,中国的资源将更紧张,对创新的要求也会更高。如果预期目标实现,中国将在2020年年基本成为创新型国家。2.5%是一个并不难实现的目标。我们看到,南方的很多民营企业已经在主动地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
关键数字:60%
纲要提到,到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解读:科学技术部部长 徐冠华
我们现在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自主创新,是由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所决定的。我们现在提出来到2020年要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从改革开放开始到2020年的40年里,中国的GDP平均增长率都要超过7%。经济增长率有两个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一个是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还有一个是投资率。我们现在如果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意味着从现在起,如果保持目前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就是39%左右的水平,我们的投资率必须有大幅度的增加,至少要达到52%的高水平,而这几乎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即使我们的投资率保持在目前40%的水平,都已经算是很高的了。那么,我们只有把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60%,才能够达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
关键数字:30%
纲要提到,到2020年,“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解读: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和产业化司司长 廖小罕
科技竞争力排在我国前面的国家,他们的一个特点就是科技上的对外依存度都在30%以下,而我们国家目前的对外依存度是60%左右。
60%数字背后显现出的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不足,这样的后果便是我国在经济上、国家安全上、国际贸易上都要受制于那些科技实力高于我们的国家。所以,我国首先要自主创新战略,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自动权。自主创新也分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后创新三种不同的方式,而不是一定要完全从头开始研究。我们应该在全球范围内主动利用科技资源,形成国际化研发体系,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只有对外依存度数值降低,我们才可以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上重要环节的制控权,并最终落实到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上。
关键数字: 5
纲要指出,到2020年,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进入世界前5位。
解读:
创新产出高是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之一。世界公认的20个创新型国家拥有的发明专利总数占到全世界的99%。和一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国家相比,中国虽然已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但离创新型国家还有一定距离。据了解,200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一共受理了17.3万项专利申请,其中本国人的申请达到53%左右。单就信息产业而言,本国人的专利授权量占总量的22%~30%。过去的三、四年是信息产业专利申请数猛增的一个阶段。
国务委员陈至立曾经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指出,我们要抓住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充分表达了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关注。
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时间发展,达到本国人专利授权量世界第五的目标是很有希望的,情况理想的话还可能达到第三或第四。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知识和技术产出国之一。
关键数字:5
纲要指出,到2020年,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5位
解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赵新力
目前,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3年保持世界第5位,但论文的被引用数在世界排名刚刚从第18位上升到第14位。论文是展示科研成果的最快捷方式,也是国际上了解同行进展的主要渠道。“被引用数”则是最直接、最简洁地体现国际学术界认可程度的指标。
十五期间,我国在国际上能够被检索收录的论文总篇数(包括EI、SCI、STP、ISTP等)在整体上不断向前推移。目前在科技论文发展的道路上,主要的问题是受语言的限制。学术界应该共同创造更好的英文发展环境,培养国际上认可的精品期刊,在国内更多地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提高科研人员用英文发表文章的能力和驱动力。
说这个目标没有挑战是不对的,但是按照目前我国科技人员的努力程度、国家对科学技术的支持程度和目前工作的加速度,我们对实现这个目标还是充满信心的。
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其在中国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中将扮演怎样的重要角色?透过纲要的总体部署中的关键数字,我们看到信息产业的重要作用和位置凸显出来:
重要性1:
11个重点领域中,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为其中之一
重点领域的含义:是指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
重要性2:
68项优先主题中有7项属于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优先主题含义: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
确定优先主题的原则:一是有利于突破瓶颈制约,提高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有利于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有利于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四是有利于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
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领域的7个优先主题:
1. 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
2. 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
3. 高效能可信计算机;
4. 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
5. 数字媒体内容平台;
6. 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
7. 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
图1 信息产业在优先主题中的比重
重要性3:
16个重大专项中,4个与信息产业直接相关
重大专项含义: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与信息产业直接相关的4个重大专项:
1. 核心电子器件;
2. 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
3.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
4.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
图2 信息产业在重大专项中的比重
重要性4:
27项前沿技术中,有3项属于信息技术
前沿技术的含义:是指高技术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是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
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
1. 智能感知技术
重点研究基于生物特征、以自然语言和动态图像的理解为基础的“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信息处理和控制技术,中文信息处理;研究生物特征识别、智能交通等相关领域的系统技术。
2. 自组织网络技术
重点研究自组织移动网、自组织计算网、自组织存储网、自组织传感器网等技术,低成本的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个性化人机交互界面技术,以及高柔性免受攻击的数据网络和先进的信息安全系统;研究自组织智能系统和个人智能系统。
3. 虚拟现实技术
重点研究电子学、心理学、控制学、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设计、实时分布系统和多媒体技术等多学科融合的技术,研究医学、娱乐、艺术与教育、军事及工业制造管理等多个相关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和系统。
图3 信息技术在前沿技术中的比重
重要性5:
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其中之一与信息产业密切相关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含义:根据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和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选择能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可促进我国持续创新能力迅速提高,同时具有优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这些方向的突破,可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重点跨越。
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其中的量子调控研究与信息产业密切相关
1. 蛋白质研究
2. 量子调控研究:以微电子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将达到物理极限,对信息科技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类必须寻求新出路,而以量子效应为基础的新的信息手段初露端倪,并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焦点。量子调控就是探索新的量子现象,发展量子信息学、关联电子学、量子通信、受限小量子体系及人工带隙系统,构建未来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具有明显的前瞻性,有可能在20~30年后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3. 纳米研究
4. 发育与生殖研究
图4 信息产业在重大科学研究机会中的比重
网友评论
网友一:首先我要说,我本人也是干机械的,看了这个帖我快要流泪了,看着工厂中一个个外国名牌我心痛啊。每当我看到外国车时,我的心里是愧疚,对不起大家的感觉,因为我是搞制造的,可我知道咱们祖国连汽车外壳的曲面精加工都困难,更甭提发动机了。快点懂事吧,醒醒吧,别再沉迷于GDP又增长了,你看看咱们制造的产品的质量,心痛啊!
网友二:愿望是好的,实现目标靠的是人才和管理技术,的方式已经不现实了。
网友三:请创造一个以创新为荣、抄袭盗版为耻的文化,一个奖励创新、保护创新者权益的制度,一个公平透明的核查机制。
网友四:这是提高全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最佳手段!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的时代已过去,要为15年后劳动力资源下降提前做准备。
网友五:好!不过要有税收政策的支持,要让创新的企业有钱赚。
网友六:切不可花拳秀腿哦,要以实际为主,现在的大学生工程师数量那么多,可真正能派上用场的却寥寥无几,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再说吧,中国人什么时候能打破靠关系成功,就有希望了。
网友七:观念很好,但应当出台好的政策避免高级人才的外流,科技创新需要更多的人才。
网友八:方向是不错,但怎么执行是问题,而且如何加强保密,保证成果不被他人窃取更成问题,国人的保密意识和措施一直都不怎么样。
网友九:良好的制度比大力倡导更起作用,现在内外资不公平的待遇是一个方面,我想肯定还有其它对国民创造力的限制,我们当前要做的是去掉那些不公平的制度,否则无论如何倡导也白搭!
网友十:目标诚可贵,实干价更高;若要得实现,两者须配合!
大家早安。非常容幸能有机会在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发表意见。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政治大学有幸主办了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我刚才看到福建省教育厅放在本次论坛宣传资料里的第三届论坛照片,心里觉得非常温暖。当时,来自海峡两岸50多所大学的校长集聚在政治大学,就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交换了意见。还记得在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很多校长谈到了许多例子,其中有一个问题得到了大家高度的共识,那就是如何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学术主体性。
今天,我想延续这个主题,探讨一下最近几年来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教科研的国际性与主体性。我们在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谈到了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学术主体性,希望能够为两岸的大学教育、高教科研发展找到一个根基。如果我们失去了中华文化的脉络,“长出来”的知识就是不真实的,没有办法真正地依附在这块土地上,并成长得更加强壮。这几年,两岸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过程中确实花了很多钱。因为有重点经费的支持,所以两岸都在不断追求研究卓越,当然其中也有很多竞争。我们可以从数据中清楚地看到,两岸的期刊论文篇数在大幅度地增加,国际学术参与度也在逐年提升。无论在台湾还是在大陆,目前我们能够列入科技领域全世界前十名的领域越来越多,这部分内容我就不再赘述。正是大家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得我们能够列入世界百大排名的学校也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也正是因为高教配合国际化的进程而不断向前发展,海峡两岸才对国际生有更大的吸引力,有越来越多的境外生来到海峡两岸就读大学。
在高等教育研究各项指标得到持续改善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几个严重的挑战。第一个挑战,大学排名和评鉴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期刊论文以英文的发表为优先,学术多元价值与本质未被重视,忽视人文社科研究价值。第二个挑战,学术成果非常强调国际发表,学术研究欠缺内在动机与在地关怀。很多的学者可能发表了非常多的学术论文,但是距离解决社会问题还是很遥远。第三个挑战,研究视野不够宽,未见新领域或创新理论、学派形成。第四个挑战,相对来说,教师们真正能够落实大学本科教育教科书编写的意愿低,大家之作尚待努力。第五个挑战,博士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过度地强调特定地域的学术研究。第六个挑战,科研成果转化率仍然偏低。虽然研究机构与大专院校的论文和专利数持续增加,但真正能够转移给产业界使用的比例偏低。在台湾,我们看到大学高教的快速进展对人们的生活是“无感”的。因此,我觉得这几个问题值得大家在今天的论坛上共同思考。以台湾为例,我们的基本收入中,工研院约占10%,中研院约占5%,大专院校约占1%。换句话说,政府花了100块钱给教育机构,教育机构能够转移给产业界的是5块钱,这种落差也是我们今天所关心的命题。其实,台湾这几年不断地在反省。台湾治学盛产,但治学应用稍差,真正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事情并没有因为台湾资讯科技的进步而得到明显的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在追求高教科研国际化的同时,建立高教科研的主体性,是我今天希望跟大家分享的内容。
我觉得有三件事情值得大家努力去做。第一,建立完整的科技创新价值链。换句话说,海峡两岸大学所做的基础科学要能够转换成为应用研究,智慧财产转换成为产品,另外再加上商品设计,带动更多新事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科技创新的价值链。如果我们只有前端的基础科学,没有其他业务或其他活动的配合,那我们的知识对于在地的影响将是非常薄弱的。
第二,建立人文观点的科技创新。也就是说,科研的题目有上千万,我们从什么地方开始做研究,我觉得这是一个更基本的问题。从学者的立场来看,最新的学术研究课题值得我们去追寻;但是从国计民生的观点来看,在地问题的解决才更值得我们去投入。我觉得,能够从人民真正的需求出发,通过新产品、新服务创造出新的价值,为人民增添福祉,这才是科研未来努力的方向,而非只是或专利申请而已。科研虽然是一个学术的探讨,本身没有价值的探讨,但以人为本,创造价值,应该说是我们从事科研的同时应该注意的。
第三,建立以大学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系统。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各国纷纷提出创新方案,期望能为国家注入新的成长动能。为了让民众得到实际的帮助,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区域型经济体快速兴起。区域已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主体,创新路径成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障创新的动力和源头,是大家所共同关心的。大学应该责无旁贷,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动能。大学与研究机构可以运用丰富的知识资本和人文社群,开放校园,引导外界参与,吸引外部资源投入。以大学为核心的都市再生计划,进行在地生活实验,激发创意、创新与创业的能量,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形塑地方特色,成为世界各国探索高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认真地思考大学如何镶嵌于知识城市之中。每所大学所承担的使命不同,正如各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愿景不一。此外,大学所产生的影响不应局限于科技层面,更应对商管服务系统与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影响。大学与城市必须更仔细地检视,在知识经济下的优势策略与彼此共同的目标,大学与城市必须同心协力,针对不同议题发展可行的合作模式,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科研成果的转换,另一方面有利于地方城市的发展。政府需要重新检视资金运用的弹性,找出大学、当地政府及各次级区域间共同合作的诱因。大学与区域连结的面向可以扩展至所有活动,例如提供终身学习课程,协助开发知识密集型就业机会,辅导毕业生找到适合的工作,并愿意留在当地发展。OECD鼓励大学积极参与区域及城市发展。从2005年开始,OECD就主张大学在传统的教学与研究任务之外,强化在地的连结,对区域作出具体贡献。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9个国家、29个区域完成了大学参与区域发展计划的调查与报告。
接下来,我想简单地说一下大学参与区域创新的推动策略。第一,想象――让我们一起勾勒未来。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是创新最大的动力。世界各国均通过各种途径释放基层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诉说完整的故事,共同勾勒未来。大学是由富有活力的年轻人组成,应该积极参与梦想的形塑,更应扮演创意的守护神,让创意成真。我们看到世界上很多区域和国家都在不断努力地与本地大学、居民合作,对未来做更好的规划,例如芬兰、澳大利亚。2009年,因金融风暴的影响,台湾政治大学与其他学术单位合作,召集了100位年轻朋友,做2025年台湾产业力想象。
第二,实践――发展以大学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系统。所有的梦想都应该得到实践,否则只是空谈。几年来,先进国家均倡议大学镶嵌于城市脉络,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引擎。大学和产业、区域间的合作不是基层的生产合作,也不仅限于实验室间的研发合作,而应提升到区域发展、城乡创新的全面合作。各国或地区应鼓励大学建立生活实验室,共同想象未来生活,勾勒整体形貌,协助寻找各项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以创意的方式加以展示,并作为沟通平台,建立进一步实践推广的基础。生活实验室以使用者为中心,能够考虑到多元生活的脉络。在世界上,生活实验室做的最成功的就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艺术与技术实验室(MIT Media Lab)。过去的20年里,该实验室一直都扮演着探索未来生活的角色,在健康、能源等领域都有着相当成功的表现。实际上,欧洲生活实验室网络遍及全球,目前有320个生活实验室,分布在46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科研解决方案。比如,芬兰、比利时、瑞士等都有具体的基地,结合大学的科研进行试验。
第三,试点――大学与地方联手。创新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更要与地方合作,并结合本地的人文脉络,融入社区进行生活实验,共同打造创意基地。大学应与地方政府携手合作,积极改造闲置空间,同时对大型科技项目研究成果进行在地实验,增加城乡创意元素,加速科研成果的商品化,让每一个城乡都成为创意城乡。我们可以在全世界看到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芬兰赫尔新基-维基生态城、奥地利盖星(Guessing)再生能源城、日本北九州生态城、美国芝加哥绿街道计划、韩国松岛未来生活创新服务实验区等。这些都表明科研不仅是一种学术的产物,同时是一个新时代,或者是我们未来生活的一个形塑。它会让人“有感”,让大家觉得科研是跟人在一起的。
第四,整合――建立跨领域合作平台。创新常来自边陲,最好和主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它又需要进行跨领域的协调整合。因此,设计一个“跨领域、跨专业、跨部门的协调整合机制”,建立公共信任,重点支持大型创新专案,同时促进所有创新参与者彼此间的互动、流动与共同演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谁来整合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我个人觉得,大学责无旁贷,可以在区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大学里有一群有知识且充满梦想的年轻人,具有专业的执行能力,有一批愿意为社会付出的教师。如果这件事情做的好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带动大的区域创新。当然在这种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发展出一种新的区域创新系统公共治理机制,将是在未来的大学发展以及区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
关键词:给水管网系统 节能技术 应用
1 引言
水是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主要资源,为了满足工业企业和城市用水的需求,城市供水系统必须要使用充足的取水设施、水资源、输水设备、配水管道等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给水排水已经成为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主要设置之一,也成为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基础保障之一。在给水工程设施中,给水管网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不同的管道以及附属设备组成的一种输水网络,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水资源的输送、压力的调节以及分配,从而起到保证城市用户供水的作用。
2 给水管网节能设计与技术的研究
2.1 给水管网输水节能设计的相关研究
2.1.1 泵站
对泵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是给水管网设计的前提工作。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泵站设计前,需要准备好关于地理位置、工程地质、上游设计水位、下游设计水位、上游设计流量、下游设计流量等资料,对于渠道,要设计出去水位以及流量。此外,还要注意到,水泵的选型是泵站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选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与泵站建成后的运行费用、建设的投资以及泵站的安全息息相关。选型不仅与水泵装置方案和水泵台数相关,且与选型方法和原则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选泵方式主要使用泵站装置型式和净扬程来确定扬程的曲线,再通过流量的设计来选定好水泵的损失扬程,继而确定好总扬程。这种传统的选泵方式没有考虑到扬程的使用效率,欠缺科学性。因此,水泵的选型要根据水泵的设计扬程和设计流量还有不同时期供水和排水需求进行选择,在最低和最高扬程时,水泵必须要可以稳定、安全的运行,在平均扬程时,水泵必须要在高效区运行。小型水泵的台数保持1台到2台即可,大型的水泵则可以根据水泵的实际情况将台数增加至3到9台。
其中,设计扬程流量曲线的方程为:
扬程流量的曲线方程为:
2.1.2 输水管网
输水管网根据压力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重力式以及泵站加压式输水管网系统,重力式输水管网不需要使用水泵进行加压,水泵的扬程较高,动力费也较大,如果管道尺寸较小,那么投资也会较小,管道尺寸较大,那么投资也会较大。为了更好的反映出投资和动力费的关系,可以使用年费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选择科学的管道规格和长度,尽量降低前期的投入。
2.1.3 调节构筑物
调节构筑物的根本目的就是调节泵站用水量和供水量间的流量差,以便能够满足用户对水质和用水水量的要求,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同时也满足提高供水经济性,降低能耗的需求。调节构筑物设计包括地理位置选择、容积设计和数量确定三个内容,其中,最为主要的工作就是地理位置的选择。对于构筑物地理的选择,除要满足环境卫生、地质条件等要求外,还要根据构筑物的实际特征,确定好科学的技术经济方案。其中,清水池是水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常常设置在水厂之内,起着消毒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清水池时,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布局,并保持水流的通畅性,以便保证清水池的功能能够得到正常的发挥。对于水塔和高位水池数量的确定,要根据用户用水量、泵站工作情况、用水均匀程度、水压值、管理技术经济指标、管网延伸长度、用户对于供水可靠性的实际需求进行综合确定。
2.2 给水管网节能运行技术的研究
给水管网运行的质量取决于管网压力分布的情况以及维护人员的管理质量。
2.2.1 泵站
水泵运行工况点就是水泵的扬程和管道需要水头相等的点,当管道特性曲线或者水泵特性曲线发生改变后,工况点就会出现转移。与定速供水阀门相比而言,变频供水调节的降能节耗效果更加的显著,一般水泵工况点调节方式包括变速调节、变径调节和闸阀调节三种。
2.2.2 输水管网
城市供水管网包括泵站、管道和阀门等设备组成,在城市管网的改造和更新下,输水管网的建设难度和复杂度也原来越高。为了更好的进行设计,可以将输水管网简化为数学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来分析系统的特征,从而为水厂的改建、扩建和调度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依据。管网模型包括宏观模型及微观模型两种,由于我国现行的基础条件有一些限制,难以取得管网的基础参数和拓扑关系,且在设备条件的影响下,也难以准确的得到管网节点流量,因此,使用微观模型方案难以满足系统优化的实际需求,可以使用宏观模型来进行分析。影响用户用水的因素包括气候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用户日程安排等因素,由于用户的用水量会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特性,反映在节点水头中也会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特征。
2.2.3 调节构筑物
根据贮水池位置的不同,其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净水厂的净水、取水等工艺发生故障,用水的连续性就会收到影响,因此,必须要调节好构筑物。在产大于供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贮水池发生溢流事故,在供大于产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贮水池抽空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必须要掌握好科学的计算方式,对贮水池调节量进行计算,并合理的安排好生产工作。
贮水池调节量=贮水池最大注水量-贮水池最小注水量
贮水利用率=
贮水利用率=
科学的安排好调节量,能够最大限度的将贮水池的作用发挥出来,这也是合理生产的必然要求之一。
3 结语
目前,关于给水管网系统节能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然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放,相信通过相关专家学者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赵洪宾; 周建华; 魏宝成; 郭智; 郑毅; 何文杰; 韩宏大.天津市给水管网系统建模的研究 ,给水排水技术动态[期刊论文],2009,11(28)
[2]熊润.给水管网系统在城市给排水中的重要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