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进出口贸易实务论文范文

进出口贸易实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进出口贸易实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进出口贸易实务论文

第1篇:进出口贸易实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 实践教学 能力结构 实践教学体系

一、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概述

目前我校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和架构已经确立,并已渗透到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三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对于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展开。首先对三个课堂的界定问题,即三个课堂的含义。所谓的三个课堂包含了第一、二、三课堂。第一课堂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第二课堂指的是不在固定场所进行的课外教学活动,主要体现为以学生活动为载体的各类文体、技能比赛.如社团活动、技能比赛等;第三课堂指的是延伸到校外进行的教学活动,主要指的是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的实习活动。其次是三个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问题。三个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主要是由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三课堂的实践教学所组成。具体表现为: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还应有课程设计、课程论文、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含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各类培训、考证等级、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等。第三课堂的实践教学主要是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产学合作教育等。最后是对联动的理解。学生的技能学习是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运用的递进过程。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做到三个课堂的实践教学部分,特别是专业核心技能的学习存在这种密切的关联。对于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三个课堂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主要要解决能力的会的问题;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主要要解决能力的熟练问题;第三课堂的实践教学主要要解决能力的实际运用问题。联动的另一层次意思是通过学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专业核心技能的检验,反过来可以推进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的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

二、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

国际贸易专业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外贸函电运用能力、价格核算能力、合同操作能力、信用证操作能力、结汇单据制作能力等。

1.外贸函电运用能力

(1)能在不查阅参考书和字典的情况下,熟悉进出易过程中各类函电的内容。

(2)熟练掌握根据业务场景和有关信息,以英语撰写:建立业务关系、进口询盘、出口发盘、进出口还盘、进出口成交、提出/接受/拒绝信用证修改要求、履约状况通知/询问、索赔理赔、业务善后等贸易函电。

2.价格核算能力

(1)了解进出口价格构成要素,熟悉进出口常用贸易术语(FOB、CFR、CIF)的主要内容。熟练掌握出口商品FOB、CFR、CIF报价计算。熟练掌握根据国外客户报价计算国内销售报价。

(2)熟练掌握还价利润的计算。熟练掌握根据既定利润率及国内外客户还价进行可接收的国内外采购价格/或其他费用的计算。

(3)熟练掌握进出口成交后合同成本、费用、利润的计算。

3.合同操作能力

(1)熟悉进出口合同的格式、结构及基本内容。

(2)熟练掌握主要进出口合同条款(品质、数量、价格、包装、 运输、保险、支付)的内容,能熟练地进行主要合同条款的中英文互译。

(3)了解进出口合同其他条款包括一般交易条件的主要内容,能够进行该类条款的英译中操作。

(4)熟练掌握进出口买卖合同的填制。能根据谈判记录、往来函电或其他信息,规范、准确、完整地进行进出口合同的缮制或对进出口合同条款进行审核修改。

4.信用证操作能力

(1)了解信用证结算方式的特点。

(2)熟悉信用证的结构。

(3)掌握信用证业务的运作流程。

(4)熟练掌握主要信用证条款的内容及其含义,能够正确解释并分析信用证文本,同时能熟练地进行主要信用证条款的中英文互译。

(5)熟练掌握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及/或出口合同对信用证进行审核并准确指出信用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6)熟练掌握信用证开证申请书的内容及填制方法,能根据国际惯例及进口合同正确填制或审核开证申请书。

(7)熟练完成根据信用证开证申请书对相关信用证文本的审核。

5.结汇单据制作能力

(1)了解进出口贸易常见结算单据的种类。

(2)熟练掌握根据合同、信用证和国际惯例制作并审核进出口贸易结算单据,包括:汇票、发票、装箱单、提单保险单、产地证、受益人证明等。

三、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

按照三个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框架,结合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能力的划分,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构建如下:

针对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能力的结构,第一课堂中含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强调学生分项能力培养,包括: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货代与船务等;外贸英语函电主要是强调英语在外贸中的运用能力培养。该课程通过介绍外贸实务中各种英文业务函件、电传和传真,以及其他方式的写作格式,商业、术语和各种不同的表达方法,并通过介绍对外贸易各环节的具体做法,使学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熟练掌握对外贸易业务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及表达技能,培养和提高外贸业务工作能力。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货代与船务分别是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货代员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类课程。国际贸易活动是由众多环节所组成,包括备货、托运、报关、报检、交单结汇等各个环节。国际商务操作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贸易各环节中的操作技能。由于贸易活动的各环节无一不是通过各种单据凭证来体现,国际贸易单证操作技能是每个从事外贸业务工作者特别是单证员所必备的基本功。报关员和货代员的工作主要完成的是贸易活动中的报关和运输两重要环节,熟练掌握报关技能和国际货运的操作技能是报关和货代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功。第二类为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训、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含毕业论文)等。 进出口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各项交易条件,了解合同成立的步骤,熟悉合同条款的拟订,了解履行合同的基本程序和法律要求。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采用习题库软件进行教学。解决学生从不会到会的实践要求。 国际贸易实训是进出口贸易实务的后续课程,本课程是一门操作课程。主要是运用贸易平台软件进行辅助教学。通过一个国际贸易模拟训练平台,使学生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切身体会商品进出易的全过程,从而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建立业务关系到业务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直至最后的交单结汇善后的各个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该课程的实践要求是解决学生从会到熟练的过程。专业综合能力实践主要通过实际情景模拟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课堂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为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体的各类技能比赛、社团活动、考证考级等项目,是第一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为学生在第一课堂掌握了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专业核心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如国际贸易操作能力单证技能的培养,第一课堂教学目的只能是使学生掌握能力或技能的会的过程,但要达到熟练程度,光靠第一课堂的教学时数是不够的,在第二课堂通过设计国际贸易操作能力比赛或单证技能比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实践要求,从而能进一步提高专业核心能力或分项能力。

第三课堂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分散的顶岗实习或以产学合作教学形式的集中顶岗实习,是培养和锻炼岗位能力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学生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结合岗位实际进行各种能力综合运用的过程。

通过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地理解,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订立合同的基本技巧,合同的履行、外贸业务的实际操作过程,全方位、多方面、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的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业务与管理人才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曹屯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宁波城市学院学报,2006.1

[2]祝卫等:国际贸易操作能力实用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第2篇:进出口贸易实务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企业需求,应该如何做好专业建设,这一直是困扰高等职业院校的一个课题,本文主要是根据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对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人才需求量分析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江浙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势头强劲,有很好的港口优势,据资料显示在2009年,浙江省的进出口总额为1877.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8.5%,同时该地区的私营企业数量多,出口比重不断上升,比如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有9333家,外贸出口占整个市场成交额的1 /3。在这种发展势头下,江浙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也巨大。

(二)岗位需求情况

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外贸工作岗位主要是出口营销、单证处理、报关、报检四项工作,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24%,36%,22%,18%。企业对外贸人才的新需求首先表现在不仅要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务操作经验,同时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通过调查,企业对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上岗工作。

(三)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新的要求

第一,企业选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时,不仅仅注重学历,更注重其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对所在行业是否了解。出于与海外客户沟通联络的需要,这些人员须具备一定外语水平,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等直接与国外客户打交道的人员更要能够熟练运用英语。

第二,灵敏把握市场信息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外贸业务涉及海关、物流等方方面面,且每个国家的市场需求千差万别,外贸企业必须灵敏捕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信息,同时协调好各方面关系。

第三,较强的营销能力。企业对外贸人员的要求仅仅能说英语,能翻译文件,是远远不够的,现在企业的要求包括了多方面,比如沟通、开拓、商务谈判、把握商机等能力,有的企业还希望你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

第四,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调查中,企业都谈到了毕业生的职业道德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都遇到过毕业生离职带走客户资源、泄露企业机密的情况,使他们对这方面特别看重。

二、关于国际贸易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企业对外贸人才需求的调研结果,笔者确立了高职高专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外贸业务能力强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笔者进行了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分析得出国贸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核心课程,如图1所示。

笔者认为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道德教育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企业在引进人才时,除了资格证(能力)、学历外,更加关注的是人的职业道德。笔者认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不仅会影响其本人找工作的难易,更主要的是会影响一个地方的所有企业家对学校、乃至对一个地区的人才的看法,从而对学校乃至整个地区今后学生的就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容。

(二)加强学生专业“考证”指导

从本次调研中我们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到,随着江浙外贸量的增长,对持证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等的需求极大。目前,只要具备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等职业资格,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是比较容易的,并且,这些岗位都是需要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才能上岗工作,“考证”基本是成为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进人国贸行业的“敲门砖”。另一方面,由于跟单员现在还没要求持证上岗,在职跟单员的素质普遍偏低,预计在今后几年内,能取得跟单员证的毕业生的求职前景会比较好,而外贸业务员一直是外贸企业人才需求的重点,获此资格证书也会为毕业生就业打开方便之门。鉴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考证几乎成为对口上岗的前提,而其可供选择考取的资格证较多,学生不可能每一个证都报考,而每一个证所对应的岗位有一定区别,如何组织学生有选择的报考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考证的指导工作。

(三)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各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普遍提高,但各类型企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不一。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比较看重学生的英语过级情况,而中小型企业则普遍对学生英语过级情况不予关注,而特别关注学生的商务英语听说能力,要求能直接与外商进行简单的贸易磋商并签订合同。 基于我院国贸专业学生主要在中小企业就业与我院国贸专业毕业生英语听说(特别是口语)能力低下的现实,特建议在以后的教学计划别加强学生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特别是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提高学生进行外贸磋商的能力。但需特别注意的是,要处理好加强英语听说与学生考取专业任职资格证之间的关系,以“考证”为重点。

(四)由学校就业处统一协调,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

就业处作为人才需求调研人员,实际肩负两大任务:了解企业对高职商务人才的需求数量并尽量与企业合作,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了解企业对商务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为调整教学计划提供。

各地人才市场一般都有其本地过去数年对各类人才的引进数据,他们也从频繁举行的人才交流会中获得了有关企业对商务类人才的学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且只要由高校出面,各地人才中心都愿意免费及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也非常愿意与各高校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基于作为调整专业与专业教学计划所需的资料往往要求尽量全面,也基于我校毕业生去向较为分散,我们需要的是与我校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各省市及我们准备开发的各省市的高职商务类人才的需求情况。而若由各系部独立行动,往往会各自为政,一方面带来费用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无法完成全面收集的艰巨任务,再次,还基于人才中心一般只与学校(不是系部)签订协议的考虑,特建议由学校就业处统一协调,加强与各地人才中心的联系,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为我院毕业生就业及调整专业设置及专业教学计划服务。

三、国贸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一)教学方法改革

建议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学生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学期小论文等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中,教师设计项目,由学生分组讨论并且派代表上讲台演讲,效果非常好。学生花费大量精力研究项目,动用文字、图片、视频及编辑、自己制作动画和录像片等等来完成演讲,达到了学习知识和锻炼实践或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改革

第3篇:进出口贸易实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职业导向 供需矛盾 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2004年7月1日实行“新外贸法”,允许个人经营进出口贸易,为我国外贸业提供了全新、多变的机遇。由于这种情况,导致我国外贸专业人才的供需严重失衡,外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需求相差很大。为了适应新时期国际贸易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各类高校纷纷开设国际贸易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并从2001年开始,国际贸易专业成各类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人才培养的规模快速扩大。从表象上看,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增加,高校输送的人才也在相应增长,理应达到供需基本平衡。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进出口企业尤其是民营进出口企业严重缺乏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不少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又不能顺利对口就业,就业压力加大,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该通过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优秀外贸人才。

二、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高职国际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培养目标的构建

培养具有扎实的国贸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练应用外贸流程,有一定的制单、审单、修改信用证、填制外贸合同的能力,了解WTO规则及相应外贸术语,独立观察国际市场形势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适应外贸行业第一线岗位(群)工作,能够解决第一线难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改革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中要强化国际文化知识、国际经济、法律等课程的地位。目前高职的课程以报关、报检、单证课程为主,这些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应增加法律、国际文化知识、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往、国际竞争的能力。

每年更新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时注重抓住本专业学科领域和生产实际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强化英语教学

第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这个环境首先包括课堂,在外贸专业英语、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口语等课程中,应开展互动式教学,尽量给学生练习与表现的机

会,培养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例如,可以组织学生用英语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这个话题应是与国际贸易有关的、能引发兴趣的,这样学生的参与热情会很高,每位同学都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在必要时进行指导。课余时间,应由国际贸易教研室定期组织“英语角”或“英语沙龙”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口语水平。

第二,在主要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工作后需要应用贸易领域的专业英语,而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的最佳途径是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不

仅能弥补普通的大学英语课程缺乏经贸专业知识的缺陷,而且可以教给学生专业英语词汇。因此,应在主要专业课开展双语教学,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经济学、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在教材的选择上,应尽可能选用英文原版,因为现代经济学起源于西方,欧美有许多经典的教科书。通过阅读原版教材,可以学到原汁原味的知识,领会作者的真实意思。如果受限于学生能力,可选择中英双语教材。

(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编写特色教材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质量过硬的师资队伍。要保证我们的教改目标的实现,光有一个好的目标、好的教学计划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要有愿意创新、敢于创新、可以打硬仗的一支团结、进取的师资队伍。

编写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系列教材。教材的建设应建立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之上,教材内容要强调整合,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反映出高职特色;同时,在编写肘,要打破传统的教材都是以理论的发展为序进行详细论述的常规写法。一定要强调学生技能水平的训练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以培养外贸实务操作能力为目的开展教学

国际贸易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应以实践为导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开展外贸模拟操作训练。学习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后,应安排一段时间让学生接受外贸模拟操作训练。训练应在实验室开展,提供一个仿真的环境,选择一些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软件,以模拟的商品交易为背景,以进出口流程为主线,针对价格核算、交易磋商、函电写作、合同的签订、租船订舱、报检通关、信用证审核与修改以及单证制作等主要业务技能,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其实践能力。

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较多,如报关员证、报检员证、单证员证、国际货运资格证、外销员证、国际商务师证等,取得这些证书对学生专业

知识水平的提升和就业会有所帮助,其中一些证书还是国家要求必须持证上岗的,如报关员证、报检员证,这就凸显了取得这些证书的必要性。因此,应在学生入学时对这些证书进行介绍,有针对性地开展考前辅导,并专门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比如在某一学年,开设“国际贸易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有关专业课的教学也要与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关联。

(六)推行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可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而且还使得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体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校企合作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捕捉就业的职业能力,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

参考文献:

第4篇:进出口贸易实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 外贸模拟实验 职前教育 “211”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涉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改进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效果、及时跟进国际贸易实务动态信息,对培养能独立思考、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是必要也是必然的。

一、关于外贸模拟实验教学

1. 外贸模拟实验的价值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均引进了外贸模拟软件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整个进出口业务流程的仿真操作训练,学生不仅对前面学过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有了如何做一笔外贸业务的完整思路,基本掌握了如何与外商进行业务往来,尤其是对于对外报价、交易磋商、订立合同、审核信用证、制单结汇等关键业务环节都能够掌握,从而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增加外贸模拟实验学时和提高实验成绩

绝大多数学生对外贸模拟实验非常感兴趣也认为非常有价值,但同时反映实验学时不够。故拟将外贸模拟实验学时由原来的总学时的1/3调整为1/2,这也是其它很多高校(包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做法。

同时提高实验成绩(在后面学业评价中具体说明)。

3.外贸模拟实验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教师和学生都要对我们的外贸模拟实验的操作方法非常熟悉,教师需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或实验报告,否则会加重教师的负担和影响学生的实验进程和效果。

4. 关于实验时间的安排

实验时间的安排非常重要。以往都是安排在一个学期的中段(第十周)开始,主要是考虑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还不了解;现在看来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可以感受真实的贸易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在教学中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去学习,或者知道了自己哪些掌握了哪些还没有掌握。所以,在介绍完绪论(2学时)、贸易方式(2学时)和贸易流程(4学时)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实验操作,即实验可提前到第五周开始。

二、关于理论教学内容

1. 按照业务流程顺序调整教学内容的结构安排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即合同条款、合同的商订和履行、国际贸易方式,大多数教材的结构安排也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安排(有的教材因贸易术语的重要性将之从合同条款中单列出来,放在教材的第一个部分介绍)。实际上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的程序应该是:交易前的准备 交易磋商 合同的签订 合同的履行,当然,从事贸易活动还需要经过一定的方式才能实现,因而会涉及对贸易方式的内容,因此,应该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使得教学内容的顺序与实际贸易流程保持一致,即按照合同的商订(主要包括交易前的准备、交易磋商及合同签订) 合同条款(主要包括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的详细内容及所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贸易术语及相关的业务理论与知识) 合同的履行(主要是进口合同、出口合同履行的程序)。

对于国际贸易方式,本文认为可以提前到绪论之后介绍。因为绝大多数《国际贸易实务》教材都是以介绍进出口贸易为主体,实际上国际贸易方式非常多,比如经销、、直销、租赁贸易、寄售、拍卖、加工贸易、期货交易等。放在最后介绍给学生的印象不深,放在前面介绍效果更佳。

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边学边做贸易,并能与我们的外贸模拟实验流程同步,真正教会学生做国际贸易,学生对所学内容也易于理解和掌握。

2.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与其它课程内交叉重复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其它课程内容紧密相联。在一笔具体的进出动中,会涉及到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国际货款的收付、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报关等诸多内容,它会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因此,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应科学合理地设置本课程与《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函电》、《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商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等课程的结构与时间。

对于《国际贸易实务》与其它课程内容中存在的交叉重复问题,我们教研室是通过集体讨论和分头协商来解决的,比如《国际结算》放在《国际贸易实务》和制单课之后进行,《国际贸易实务》与《外贸函电》同时开设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知识的相互参照、相互融通和灵活运用。

三、关于学业评价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成绩评价需要综合统筹考察学生的平时表现、实验成绩和期末测试结果。总的评价原则是: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提高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主要体现为课堂问题的回答和案例的分析讨论)、出勤、作业三个方面。优良的学风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本人从日常的课堂教学组织出发,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行不定期考勤制度。作业的设计和讲解也非常重要。作业的设计要结合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分阶段布置,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以巩固所学为目的,内容上更多地考虑现实性和拓展性,使学生有足够的思考和创新空间。比如设计一些实训题,例如合同条款翻译、修改信用证等,以加强学生对实际业务工作的演练,增强其实际运用能力。作业的批阅需要指出错误和优异之处,讲解习题时注意计算中的不同方法以及有些题目并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以激励学生的发散思维、表扬学生的突出表现。

在外贸模拟实验操作中,教师随时对一些关键性环节,如成本核算、合同条款、信用证审核等进行指导,并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在模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进行修正和讲解。测试这一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修正课程教学的依据。贸易实务课程的测试重点不是知识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国际贸易实务成绩的评定可分三部分:平时成绩占20%;模拟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占20%~30%;期末闭卷知识笔试占50%~60%。期末测试计划尝试开卷考试形式,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可分为(1)根据往来信函制作合同;(2)审核修改信用证;(3)根据合同制作各种外贸单证三大部分,涵盖了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课程所要学的重点内容。开卷考试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课本上也无现成答案,它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归纳、比较、分析、综合和应用能力。如此综合地考察学生的表现和能力。

四、关于教材

《国际贸易实务》教材极可能成为学生以后工作中的助手,因此选择教材也须慎重。目前,我们教研室主要采用地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吴百福主编和东北财经大学徐景霖主编的教材,各本教材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下一步我们将采用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重点财经类高校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以开阔眼界,拓展思路,集百家之长,优中选优,为我所用。

五、关于我校“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

我校“211”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公众的认知和好评,“211”人才培养模式简单地说即两年基础,一年专业,一年实践。其基本内容是:一二年级打基础,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夯实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功底;三年级进行专业方向教育,夯实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四年级进行专业实践和实习,提升学生面向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近年来是按照这个模式来培养人才的。在第四年的培养计划中,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之前,安排有几周的综合实训,内容包括国际商务沟通场景模拟、外贸谈单技巧、国际结算实务等;近年来教研室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职前教育培训,同时还开设了职业化形象塑造、跨国公司求职技巧、跨国公司工作礼仪等培训内容,由双师型教师和有工作经验的公司专家、经理到课堂讲学,为学生进行职前教育培训和传授国际商务动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答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实施“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适应工作的能力明显增强,一次性就业率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景秀: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J].文化教育市场,2009(6)

[2] 冯莉: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创新探析[J].当代经济,2009(10)上

第5篇:进出口贸易实务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支付方式;选择;综合

【论文摘要】:支付条款是国际易合同的一个主要内容。不同的支付方式对于贸易双方而言,在贸易结算中的风险以及经营中的资金负担都是不相同的。选择正确支付方式能使进出口双方在货款收付方面的风险得到控制,并在资金周转方面得到某种通融,从而促进交易目的的实现。在选择中,应从贸易双方共同的利益点出发,本着风险分摊的原则,选用综合结算方式,从而促成进出口商的双赢。

在现有的结算方式中,基本的有三种:汇款、托收、信用证。另外,还有一些延伸的结算方式,如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等。在实务中,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新的结算方法,如电汇中加入第三方(船方)来控制风险。不同的支付方式对于贸易双方而言,在贸易结算中的风险及经营中的资金负担各不相同。

一、常用支付方式简介及风险分析

汇款是指汇款人(债务人)主动将款项交给银行,委托其使用某种结算工具,通过其在国外的分支行或行,将款项付给国外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它是产生最早、使用最简单的结算方式,也是其他各种结算方式的基础。

汇款按照使用的结算工具不同,可以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按货物、货款的运送及支付顺序不同,汇款方式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有两种运用方式:预付货款和货到付款。其中,预付货款对于出口商而言较为有利:既可以降低货物出售的风险,同时减轻了资金负担;货到付款则对于进口商较为有利:既可降低资金风险,也能先收货后筹款,相当与得到资金融通。如付款的期限较长,甚至可以将货物售出后,用所售收入支付款项。因此,用汇款方式进行结算,风险承担和资金负担在买卖双方之间不均衡。结算的风险(如货物运出后能否顺利收回货款以及货款付出后能否顺利地收到货物)和资金压力完全由一方承担,另一方则相对有利。

托收是指由债权人开立汇票,委托银行通过其海外分支行或行,向国外债务人收取货款或劳务价值的一种结算方式。虽然托收与贸易汇款都属于商业信用基础,但是跟单托收通过用单据代表货物控制货物所有权,从而将结算风险及资金负担在进出口双方之间进行了平衡。对于出口商来说,出口商通过控制货权单据来控制货物,不付款或承兑就不会交单。一般不会受到"银货两空"的损失,比赊销安全。对于进口商来说,只要付款或承兑,马上就能取得单据,从而得到货物的所有权,比预付货款方式安全。

在贸易实务中,托收按照是否附有货运单据可以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对不附有全套货运单据的款项的托收称为光票托收;对附有全套货运单据的款项的托收称为跟单托收。其中,根据交单条件的不同,跟单托收可分为D/P(付款交单)和D/A(承兑交单)。D/P(付款交单)按照付款的时间不同又可以分为D/P即期和D/P远期。不同的托收方式中存在的结算风险也有所不同。在D/P条件下,代收行在买方支付了全部票据金额以后才能将有关票据交给买方,这样卖方的货款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而在D/A下,代收行在买方承兑有关汇票后就可以将有关单据交付买方,这时卖方已经交出了货物的物权凭证,一旦买方的信用出现危机,到期不付款,卖方手中仅有一张已承兑汇票能约束买方的义务,仍可能遭受钱、货两空的损失,对于出口商来说选用D/A一定要慎重。

信用证支付方式是近年来国际贸易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支付方式。信用证(L/C)是开证行根据买方(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开给卖方的一种保证承担支付货款的书面凭证。这种方式把应由买方承担的付款义务转化为银行的付款义务,从而加入了银行信用,由于银行承担了第一性的付款责任,有审单的义务,使得结算的程序更为严格、规范,对于买卖双方而言,结算的风险进一步得到控制;资金融通也更为便利。因此,该种方式被贸易各方广泛接受。

二、选择支付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

由于各种支付方式的特点不同,因此在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客户信用等级的高低。如果客户的信用等级很一般或是贸易双方是首次进行交易,应该选用L/C的方式;如果客户的信用等级较高,可以选用D/P,既可以达到即节省开证费的目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物权凭证的安全性;如果客户的信用等级非常高,就可以选用D/A甚至是直接T/T的方式。

2.货物供求状况不同。如果是畅销的货品,卖方可选择对自身有利的支付方式,如要求用L/C进行结算,甚至要求买方预付货款。如果是滞销的货品,则所选择的支付方式可能会有利于进口商,如D/A,甚至可以货到付款。

3.选用的贸易术语和合同金额的高低。不同的贸易术语对于买卖双方的责任规定以及风险分担有所不同,因此也应根据贸易术语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对于象征货组中的CIF和CFR,就可以选用托收和L/C的方式;而对于FXW和实际交货的D组术语,一般就不会采取托收的形式进行结算;对于FOB和FCA等术语,由于运输的事宜是由买方安排的,出口人很难控制货物,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选择托收的方式。另外,合同金额如果不大,则可以考虑选择速度较快、费用低廉的T/T方式或光票托收方式。

选择支付方式的最终目的是尽量降低结算的成本,分散结算的风险,促使进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以上所列举的各个因素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具体客观情况而对货款的支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正确选用支付方式的建议

从国际贸易实践情况来看,单纯某一种结算方式总是不能满易各方的要求。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有必要采用综合支付方式进行结算。

1.汇款和托收相结合。如:先采取T/T的形式预付定金10%,在装船后T/T合同款的40%,,剩余的50%采用D/P即期付款的形式。这种选择既能保证供货方及时履行发货的义务,又能约束进口人及时付款,同时节省了更多银行费用的支出,也节约了宝贵的贸易时间。

2.汇款和信用证相结合。如:定金的部分以T/T办理;主要的货款采用L/C的方式进行支付;至于一些余款,以T/T的方式进行。

3.托收与信用证结合使用。这样的组合既可尽量地避兔不必要的开支,也能对作为物权凭证的单据起到保护的作用。如将D/A和信用证和银行保函结合在一起使用,或要求使用由代收银行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这样,原来的商业信用就被转变为银行信用,将出口商的风险转嫁给银行。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支付方式选择是否恰当,会直接导致出口人是否能够安全、快捷地得到货款。在选择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风险,也要考虑对方的成本,力图达到双赢的日标。所以,要根据对方的资信等级、货物的供求状况、合同金额的高低、运输方式和种类、财务结算成本高低等因素来决定。同时,灵活运用组合的、综合的支付方式来进行国际贸易的结算,以分散结算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立武.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与风险.中外企业文化,2004(1).

[2]高增安.国际贸易出口方支付方式的理性选择.经济体制改革,2002(4).

[3]任晓燕,任哓鸿.论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商场现代化,2007(9).

第6篇:进出口贸易实务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 问题 改革

1目前《国际贸易实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从课程体系设置上看,有的高职院校设置了较多的理论性课程,如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世界贸易组织概论、国际经济与技术合作、国际投资等,但像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国际贸易函电、报关实务、国际贸易模拟谈判等实践性课程却较少。

(2)高职类《国际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计划及教材基本上均照搬普高教育模式,偏重理论教学。纵观高职类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和教材,大多数虽然在局部内容上对普高的计划和教材有所扬弃,更注重实践性,但体系上仍然是普高计划和教材的翻版,在实际教学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些太理论化或不实用的问题。

(3)教学方法单,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中心,教学方法单,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应用不足。学生只能凭想象力,理解力去掌握,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灵活,不牢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

(4)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平台。传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很难全面系统规范的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技能。

(5)操作方法与教学内容简单。以往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主要以模拟实习为主,学生分别作为进口方和出口方,处理外贸业务。通过指导教师的讲解,学生和教师共同处理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依赖性较强,不能独立完成各个交易环节的内容,所以实践能力提高得较慢。同时,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交易磋商与制单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解决整个贸易流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而且制单也只是根据已给定的信用证填制提单等相关单据,对如何开立信用证则讲解甚少。这些都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束手无策。

2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1)许多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某种程度上与大学本科雷同,只不过稍作精简。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学校的定位,即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来调整课程设置,这个问题在高职院校的学制由三年制过渡到两年制后就更为突出。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课程的设置首先要体现实践性,突出集中实训环节,大幅度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包括学时、授课内容等。建设实训中心,改善专、实训条件,加强教师(包括理论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动手能力的培养。

(2)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选用合适的教材。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应地设置教学目标。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能紧跟时代的变化。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更注重实用性。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的选择上,应该选择那些在内容上接近工作实际,案例丰富,更多、更详尽地附录了外贸单据样本的教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实际业务,理解相关的知识。

(3)改进教学手段,加强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首先,在教学中应广泛运用现代化的设各和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在短时间内输送给学生大量的直观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其既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又可以帮助学生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能使理论与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在案例的选取上要做到真实型、典型性和适应性的统一一。

(4)加强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习可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主要通过建立模拟实验室完成。在模拟实验室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针对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订舱、报验、通关、投保,以及贸易单据制作及审核等主要的业务板块,通过生动的案例、详尽的操作指南、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图表实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连贯的案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校外实习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实际的外贸业务操作过程和技巧,使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就能亲身去体验社会,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应该大力加强与企业的真接联系,实行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通过“订单式”培养,让企业参与学校招生、学生实习、学生就业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入学时就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就业的后顾之忧,真正让企业来评判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5)狠抓教师培训,让教师到实践中锻炼。强化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培训,使之尽快的向双师型教师转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必须安排专职专业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引导青年教师在重视理论与实践进修的同时,创造必要的条件使理论与实践进修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7篇:进出口贸易实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从近年来的就业情况来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不乐观。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课程改革不能适应我国外贸发展形势的需要。

1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毕业生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基础知识。尽管各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全相同,但一般来说,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主要培养能服务于进出口生产型或贸易型中小企业,从事外贸营销、外贸跟单、外贸制单、报检报关、国际货运、跨境电商运营和管理等工作,具有外贸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体系中缺少跨境电商方面的内容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于2017年5月的《2016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为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传统进出易额。和传统进出口贸易相比,跨境电商在成本节约、信息公开、信息传播、支付的便捷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以为我国中小型企业迅速进入海外市场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通道,同时也为我国知名品牌提升国际知名度及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然而,目前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没有将跨境电商的内容进行及时地补充,而且跨境电商实训的环境大多是进行软件模拟,缺少真实项目的支撑,同时课程的内容相对于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也显得较为滞后。

2.2课程之间存在内容重复和矛盾现象

在课程标准制定和修订的过程中,每一门课程标准大多由授课教师本人来制定和修订的,而课程标准是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与工作经验来制定和修订的,由于课程标准制定和修订的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导致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甚至矛盾的现象。比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中,其内容会涉及海运提单、运输方式、货运保险、结算工具和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其他课程如国际货运、外贸跟单、报关报检等课程中往往也会涉及。再比如,有的课程将信用证的基本当事人界定为开证人、开证行和受益人三方,而有的课程将信用证的基本当事人界定为开证人、开证行、受益人和通知行四方,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对此作必要的解释,学生就会显得无所适从。显然,授课教师间缺少有效的沟通造成了课程内容的重复和矛盾,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3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由于国际贸易惯例、外贸体制和制度变化较大,如果课程内容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新,就会导致学生所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就不能适应外贸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比如,根据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2009版)规定,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索赔时效为从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算,最多不超过二年。但是目前的大多数教材的相关内容没有进行修改。再如,自2012年8月起,我国改革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方式,取消了出口收汇核销单,企业不再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而现在的很多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相关课程仍然包含出口收汇核销的内容。2013年5月,国务院了《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取消了“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从业注册”;与此同时,《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也作了相应的修订。这些内容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将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2.4授课教师外贸实践经验不足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注重对学生外贸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其专业课程的教学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既要求授课教师拥有较深厚的外贸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外贸外语水平,又要求有较丰富的外贸实践经验。然而,承担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是研究生毕业就承担专业课的教学,这些教师大多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往往缺乏外贸实践经验。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只能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对于国际贸易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从外贸专业教材的阅读中体会外贸工作的情景,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5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一般会安排一到两个学期的顶岗实习,但是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外贸企业往往处于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考虑,而且由于一家外贸企业短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有限,导致了学生在实践环节很难接触到相对真实的进出口业务。所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大多采用基于外贸业务的模拟或仿真软件实训。由于学生缺乏对真实进出口贸易的感性认识,对专业教学中涉及的贸易术语、结算工具和方式的选择和应用、报关报检等业务环节和具体的业务操作也就缺少真实的了解和理性的感悟,从而导致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3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改革的对策

3.1将跨境电商的内容融入课程体系

在“互联网+国际贸易”大背景下,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形式,优化和调整课程体系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适应跨境电商迅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职业标准和区域外贸转型升级的需要,有选择地补充跨境电商方面的课程,如跨境电商操作、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等,同时把真实的项目融入跨境电商及其实训内容中,并根据跨境电商的发展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

3.2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课程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制定和修订各门课程标准,应依据职业标准和区域外贸转型升级的需要,在对进出口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国际贸易专业负责人进行协调,对课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进行合理的分工,并加强课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者之间的沟通,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梳理,明确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安排教学进度时,注意课程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使专业课程内容上做到无缝对接,确保课程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3.3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和外贸发展形势相适应

针对外贸形势发展变化较大而教材内容更新较慢的特点,授课教师应养成平时多关注国际贸易惯例、外贸体制和制度的习惯,经常关注国际商会、贸促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保险业协会、银行业协会等机构和部门的有关信息,学习最新国际贸易相关的学术论文,了解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外贸业务和体制的变化,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始终使教学内容和外贸发展形势相适应,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3.4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真正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国际贸易专业方面的教学研讨和培训,使教师在提高理论知识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外贸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使其熟练掌握真实的进出口流程和业务操作,并严格执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考评制度,杜绝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形式化;鼓励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外贸技能竞赛,在指导活动中锻炼和培养教师的外贸实践能力。

第8篇:进出口贸易实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一带一路;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4-0139-02

2016年,我国外贸回稳向好,进出口贸易增长和国际合作深度、宽度和广度均增大,这与外贸结构的调整关系密切。“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成为助力我国外贸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取得初步成效,中国与沿线国家政治互信增强带动了贸易进出口,“一带一路”战略及经济全球化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的共识。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新兴的跨境电商贸易方式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突破口和外贸增长的新引擎,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二期)》提出,到2020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左右,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中级发展阶段,打造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一流院校,实施高等学校智库建设支持计划,为全省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高校实施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等措施,建设行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的落地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建设10个校企共建试点学院和10个现代学徒制特色学院,广泛开展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支持高校与企业、行业、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区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合作新建200个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增加学生“第二校园”的经历。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诚信、友善的道德修养,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和相关国家的社会文化常识,具备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及健全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具有公文写作的能力,适应外贸企业、金融领域及经济管理类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重复

课程设置过程中易出现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不仅增加了教师的不必要劳动,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和外贸单证实务之间,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之间,国际贸易实验课程与进出口实务实验课程之间,一门专业讲授后,另一门专业又讲解一次,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二)培养方式依然以课堂教学为主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贸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的教学方法为讲授法、案例法、互动法等,缺少相应的实践环节,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一些实务型课程如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实务等仅凭“黑板 + PPT”方式教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学生在课堂和实验过程中接触的具体业务操作较少,导致部分学生在毕业后短期内无法进入工作状态,不能胜任单位指派的业务工作,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间的矛盾

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入学教育、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认知实习等,一般安排在第一、二、三、六、七、八W期,26周左右。但一些中小型企业则更看重商务英语听说能力,要求应聘者能直接与外商进行简单的贸易磋商并签订合同。对于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等需要直接与国外客户打交道的岗位,企业希望应聘者能够熟练掌握外贸业务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三、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设立跨境电商方向

2016年国务院决定,在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宁波、青岛、深圳、苏州等12个城市新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用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提供新支撑。根据市场调研分析,如今的电商人才渠道中,依托社会招聘占比约40%,在工作中培养近30%,电商专业毕业生仅占16%,可见高校对专业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将会出现井喷状态,懂得跨境电商的新外贸人才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通过在国贸专业设立跨境电商方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面向省内外招收跨境电商方向本科生,具有现实意义。

(二)适当增加英语课程类所占比例

由于大多外贸企业需要与国外客户沟通联络,因此国贸专业毕业生通晓外语就成为了企业用人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的毕业生在应聘时会得到企业的青睐。各类型企业对外语能力的要求略有不同,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通常要求毕业生具备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则更看重商务英语听说能力,要求应聘者能直接与外商进行简单的贸易磋商并签订合同。对于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等需要直接与国外客户打交道的岗位,企业更要求应聘者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因此,国贸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增加了英语课程的比重,让英语学习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第1―4学期开设通识必修课大学英语,第5学期开设商务英语选修课,第6学期开设外贸函电、外贸口语选修课,第7学期开设商务英语听说选修课。

(三)全面实施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国贸专业应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校企合作,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也应将公司的部分业务引入学校,并在学校设立外贸实训基地。外贸工作包含有外贸接单、审单、跟单以及业务拓展等,企业会定期安排业务人员来校指导。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赵桂燕,卞纪兰,董大朋 基于KSAO模型的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经贸,2013(11):147-148.

第9篇:进出口贸易实务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涉外经济与贸易活动的迅速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十分必要。面对商务英语专业对英语与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双重需要,开展双语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学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愈发活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对于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学好(《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当务之急。

自教育部提出鼓励双语教学的教育改革之后,各高校大力推广双语教学工作。双语教学符合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讲授要求,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目标

1.结合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双语教学要求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上用英语进行教学,从而达到学生既学习专业知识又能加强英语技能的双重目的。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是基础,外贸专业知识应在打好基本功之上进行学习。与其它专业学生相比,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功底扎实,运用能力强,这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国际贸易实务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课程所涵盖的贸易规则的规定、贸易术语的运用、合约磋商以及合同条款的确立等专业知识对学生英语的要求都很高。通过双语教学,学生能够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强化英语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WWw.lw881.com

2.确保专业知识的准确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多数贸易规则、贸易术语都是直接从英文翻译而来,外贸业务的各环节,如报盘、还盘等多用英文表述;确认书、合同、提单等文件也多以英文书写,因此,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对专业知识的准确把握是学生以后顺利进行实际工作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准备。

二.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实施

1.循序渐进进行双语教学。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尽管英语功底扎实,但是,国际贸易中专业术语很多,有些专业术语表达的意思不同于普通英语单词的解释。比如“draft”,其基本意思为“草稿,草图”,而在国际贸易中是“汇票”的意思。因此,在学生不知晓贸易术语解释的情况下用大量英语直接进行传授势必影响课堂效果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笔者认为,在学习本课程初期,可适当减小英语运用力度,讲课前可把学生不理解的术语、单词和句子列举出来,以便学生加深对术语的理解与记忆。有些教师建议学生在课下结合中文教材预习下节课要讲内容,重点记忆英文专业术语,增加专业英语的词汇量,上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遇到重点难点用中文解释。随着对国际贸易的进一步接触和贸易专业词汇的积累,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理解能力增强,此时,教师可以逐步加大使用英语的频度,让学生能够用英文思考解决问题。循序渐进地进行双语教学,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2.双语教学应强调师生互动。为了取得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注重沟通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所要传授的内容及传授方法;也应该注意学生的求知需求及学习方法,兼顾教与学两方面,做好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及教学过程的调控。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1)教师充分备课、学生充分预习。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很高,教师应充分备课,保证用流畅、简单易懂并且语速适中的英文进行知识的传授。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师把课上要讲的重点和学生不易理解的部分勾画出来,上课时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以便学生理解。

学生上课前做充分的准备,结合中文教材记忆下次上课将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词汇,把难点标记出来,等待老师讲解。有些教师通过通讯方式与学生保持课下的联系,确保学生在有疑问的情况下答疑解惑。

(2)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地讲解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譬如:笔者讲到“价格谈判”这一节时,先是在ppt上列举出英文谈判用语,如“whatabouttheprice?”,“whileweappreciateyourcooperation,weregrettosaythatwecan’treduceourpriceanyfurther.”接着,给学生放一段价格谈判视频,其中包含着所给例句,这样,学生可以理解例句在情景中的使用,加深记忆,并在课下反复练习,提高口语能力。多媒体课件可复制,给学生提供了方便,利于课后的复习和练习。

(3)组织学生课上小组活动。在专业知识讲解之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结合所讲知识点进行案例分析,进行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也可以有选择地在课上运用角色扮演法。譬如:在“信用证付款”这一章节,笔者先是让学生预习信用证的当事人,运用图解的方式讲解信用证的收付程序。通过讲解,学生对此程序有基本印象,但并不容易形成完整记忆。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让小组各成员扮演信用证当事人进行整个程序的演练,使学生注意到每个细节,使繁琐的过程简单化。

利用模拟操作系统。国际贸易实务))是需要理论联系实践的学科,在学生完成专业理论学习之后,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的运用平台。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利用外贸模拟操作系统进行实训教学,训练学生填制进出口贸易要求的各种单据、表格;训练学生看懂各种英文条款;组织学生模拟谈判和签约。通过模拟操作,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更好地熟悉进出口业务流程。

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1.教学材料不充分。为了使双语教学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都很慎重。全英文原版教材具有语言纯正、逻辑性强、内容比较先进并且具有时代气息的特点,但不易被刚刚接触外贸专业知识的学生接受。翻译教材是指把母语教材原原本本翻译成外语的教材,或把外语教材翻译成母语的教材。这类教材能够满足教学、升学要求,但翻译的质量是关键,不符合原文的翻译教材势必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材料不充分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教师自编教材的任务迫在眉睫。

2.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把英语及专业知识相结合,但目前我国各高校双语教学的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很难满足双语教学的需求。因此,各高校应给予商务英语教师进修机会,为教师搭建观摩、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平台;教师自身也应多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补自己不足之处,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