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实习期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共赢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1.1实训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学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主要是投入设备和资金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1.2订单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校企共同培养人才,企业和学校共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共同完成培养任务。实行订单式培养,执行定向班形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可以直接进入特定企业上岗工作,无需磨合培训期,同时解决了学生就业和企业招人的需求。
1.3合作办学模式
企业以多种形式与高职学院合作办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企业和学校等主体形成共同的学校管理者,共同制定学校的办学政策,共同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
2.政、校、企在校企合作中的要达到的目的
目前国内的校企合作正在向形式化发展,是为做校企合作而做校企合作,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是政府、学校、企业三方没有认真分析或漠视了校企合作对各自的本质目的而形成的。没有明确长远的战略目的,根本形不成高效的校企合作,采用的对策舍本求末,所得到的结果大都是虎头蛇尾,或者只是形式上存在而已。所以首要的工作,是各方明确自己的长远校企合作目的,并以它为指导思路来组织实践校企合作。
政府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每年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就业困难,就业专业不对口,这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企业存在着大量的人才需求,但却招聘不到足质足量的人才。这主要因为大学生的才能和企业需求相差太远,学生供求和企业需求总量相差并不大。解决之道就在于校企实质性合作,关键在于政府引导和支持。
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学校要保证学生真正成才有用,标准最起码是有企业需要他,聘用他,这才能证明学校的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效。企业向学校要的是有实际技能和经验的人才。但学校的教师是理论型的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学校自己建成的实训教学体系与现实的企业经营相差甚大,需要引入强大的外力。所以学校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出成才有用,能进入企业发展的人才。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企业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来源根本上是来自大学毕业生,但现有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实际能力,不符合其经营需要。市场上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成本高,供应量又不足。而校企合作能让它花很小的代价获得大量的实用人才,又能提升企业声誉,甚至有政府的激励优惠政策。所以企业的目的是通过校企合作低成本快速获得专业技能人才,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及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前文提到的三种模式本身都是可行的,但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不少不良现象,显示出以上分析的三目的并末达到。如有的校企合作表面好看,实际上仅做了一个实训场所,挂个牌子,正常实训内容并未开展;有的合作仅仅是参观企业或短期实习;有的是单纯的让学生去企业做低成本劳动力。很多订单式教学和合作办学流于形式,就业时学生进入合作企业的极少。最终验证校企合作的成功度,要看学生掌握实际技能经验的程度,及进入对口企业工作的人数,尤其是进入校企合作项目中的企业工作的人数,否则可以说明校企合作并不成功。
以上三模式的不尽如人意,说明模式本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于这些模式企业无力投入或认为是负担、没有形成社会责任感、没有参与整个过程的经验等,另外企业经营和人才需求波动性强,合作的长期稳定运行,包括在校学生的实训实习及毕业学生的稳定吸纳不能保障,以及政府的参与、支持、管理过少,学校没有对应制度、机构和人力来参与。
结合以上三模式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这个模式我称之为行业或领域型校企合作模式。其主要内涵为在政府强力主导的前提下,政府出台经济扶持政策,由政府牵头,将本区域内的大中型企业集中起来,按其行业人才需求和专业领域人才需求归类成各种企业群,并将同类的人才需求与本区域的学校培养专业进行配对,最终由政府、匹配的企业群和对应的学校形成校企合作项目,政府管理、政策和资金扶持,学校和企业群共同具体执行,实习和毕业学生在本企业群内进行实习和正式工作。
3.1政府的主要任务
(1)要形成长效激励、约束管理机制。出台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管理政策,明确校企合作的流程和方法,并制定激励、约束政策,来提高学校和企业,尤其是企业的积极性,规范企业的行为。政府激励的政策应多元化,以对应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如减免税收、财政奖励、资金直接补贴、申请相应优惠政策优先、给予相应荣誉称号等等,按学生人数直接补贴更为有效。约束政策主要规范以企业为基地的学习活动、以学校为基地的学习活动及联系学生和企业的各种连接活动。
(2)政府的引导、评价和管理工作。政府部门是要长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在初期,它要组织对应的企业群与学校,形成三方合作型的校企合作组织和项目,并按制定好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进行管理、监督、评估校企双方的行为,进行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激励活动,并进行规范和处罚以约束双方的行为。
3.2学校的主要任务
学校主要是密切和企业合作,建立企业群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项目。在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由企业需求为主导,在专业发展规划、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均应以企业群的岗位技能需求以主来做。
在师资引进和培养上,要从企业群或行业角度出发,大量引进经验丰富的师资教学,形成真正的双师队伍和师傅带学徒的企业培训模式。
3.3企业群的主要任务
(1)行业企业群积极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中去,以本行业的需求去和学校一起制定校企合作的具体培养内容,并投入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与学校共建校内、校外企业群实训实习基地。保证在本企业群内能够提供足够的实训和工作机会。企业群一方面具有行业代表性,这样培养的学生可以到这个行业的绝大多数企业工作,另一方面,这个群体本身的实习机会和正式人才需求总量较大,学生可以有保障地在整个企业群流动,自由选择企业,企业也会优先选择他们。
(2)企业群要在政府的指导下,与学校签订相应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制度或协议,如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期间劳动管理制度、就业协议等等,来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和学生实习实训行为,保障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利益和安全。同时企业也会因为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获得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资金扶持,提高本企业的声誉。
4.结语
校企合作已越来越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如何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应当发挥政府、学校和行业企业群三方的力量,形成行业性的校企合作,并通过法律保障、激励约束制度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才能真正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培养出成才有用、能迅速被市场所接受的人才。 [科]
【参考文献】
[1]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5.
在这期间,我主要完成了3方面的实习工作:
一是见习,第一个星期听指导老师讲课,学习教学方法和吸取教学经验;
二是亲自上课和上机操作指导,在上课过程中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做好工作计划,上课。指导老师和其他实习生听课并点评,指出不足,保持优点。
三是实习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课在现在还是新开课程,并没有很多的教学案例可以借鉴。唯有教师自己深入地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认真地备好课,以达到上课时让学生学会并掌握到正确的方法为止。在我第一次实际深入到课堂上时,有很多是在师范学校没学到的,没遇到过的难题,尤其是信息技术这一门新兴的课程,因为信息技术课与别的传统学科并不一样,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自主学习动手能力,学生通常在接触到新鲜事物时有很大的好奇心和兴趣,特别是对于电脑这日趋重要的工具。这时,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从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信息技术课上,特别是在上理论课时,学生有时没有专心听讲,或者听不懂意思。所以,我们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研究教材,从中提取教学的着重点和闪光点,围绕这一点,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有恰当的比喻来上好一堂理论课,这样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例如,在上文字处理软件word认识的第一节课时,我就用学生平时最常用的纸和笔来对照word的空白文档和输入法,让学生明白用电脑来写作也和有纸和笔来写作一样方便,并还有更多功能和作用。这样,在没有机器演示的情况下,学生就可以了解和认识word并掌握了一般的操作方法,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当然,信息技术课更注意的是让学生实际的上机操作摸索,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上机课要是上理论课的2倍。上机时间当然也不是随学生自己盲无目的在操作。在开始,教师得亲自演示操作过程,通过教学软件广播,让学生参考操作方法,同样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可达到目的的方法是有许多种的,教师就不可拘束于一种方法的教学,更要引导学生发现别的方法来实现结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探究的能力,教师不时地加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对电脑产生更浓重的兴趣。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及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已经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政工工作恰好能够有效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所以对企业文化视角下的政工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对此,本文以创新为政工工作讨论方向,先简单分析了企业政工工作创新的意义,然后概述了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原则,最后详细分析了企业政工工作创新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政工工作;企业文化;品牌文化;以人为本
我国企业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得到了快速性发展,现如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距离,并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化,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综合国力的全面性发展成。企业经济的发展还使各种企业都形成了专有的企业文化,众所周知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经营及发展的灵魂,可以说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宗旨,理应得到企业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人员的重视,而政工工作则是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的关键,更应该引起重视和关注。因此,作者以自己的政工工作经验为前提对于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政工工作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需要的人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1.企业政工工作创新意义
(1)有利于企业更好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就得到了不间断发展,促进了我国不同行业的不同程度发展,使人们对企业生产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不断增加新技术的应用,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产品生产需求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果对企业政工工作加以创新,将会大幅度提高企业员工共效率,推动企业发展,最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政工工作出现有利于企业更好的使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趋势。(2)能够有效促进我国长期战略性发展。众所周知,我国地缘辽阔、资源丰富,但作为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来说,资源远远不够中国长期使用,就当下都已经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我国长期性发展。所以企业需要针对这一形式对企业内部相关工作尤其是政工工作进行创新,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中资源浪费及成本浪费。如发电厂、石油公司与煤矿企业等资源型企业,都需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以拉近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距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成本控制及资源合理利用以实,进而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生产资源浪费和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3)能够使企业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国际贸易化的到来,很多企业都走向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但部分企业因对国际宏观市场的认识度不够,导致在国际市场中难以取得良好的竞争优势。所以企业需要通过政工工作创新来提高企业原定与国际化发展的重视及认知,使企业员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并加以坚持,以实现企业自身最大潜力的发挥。
2.企业文化视角下政工工作创新原则
(1)以思想、及“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政工工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党建工作同时进行,证明政工工作与党建工作存在密切联系,故企业也需要以以思想、及“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政工工作,相应的工作创新也要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并将这一指导思想作为企业政工工作创新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坚持就需要企业在政工工作中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文化精神培养、共同价值观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驱动他们帮助企业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坚持针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动力,更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力量,所以要通过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员工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推动企业发展。在我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中,强调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之一是“以人为本”,说明发展中要重视“人”的主体性,所以在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除了要融入基本的企业管理文化、管理方法及管理理念以外,还需要实现“以人为本”理念与企业文化内涵的融合,使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同步进行进行与发展,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能够使企业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下得到长足性发展。(3)必须根据企业自身成长规律来进行企业政工工作。任何事物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只有在自身规律得以遵循的前提下,事物才能得到持续性和综合性发展。企业政工工作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范畴,对整个企业的文化管理与综合发展都有着重大作用,所以在进行企业政工工作时必须根据企业自身成长规律来进行。另外,进行企业政工工作时,为促进企业的制度与文化建设,还需要在企业管理制度构建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管理与建设基本条件,所以企业在进行政工工作时,需要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适当融入一些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及其管理理念,并为了企业特点发展不断创新员工政治工作,以促进企业政工工作的顺利及持续性展开。
3.企业文化视角下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原则创新并进行展思想政治工作。第一,企业要根据企业文化及长远性发展需要,对企业新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企业新员工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生产及发展,并有效增强了他们的职业化,更有效增强了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由此来激发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进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企业要增加一些关于思想政治的活动,为企业生产及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政工工作氛围,使企业政工工作打破单纯说教的局限,让企业所有员工都积极参与到企业政工工作中去,以提高企业政工工作效果,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第三,企业在进行政工工作前还需要对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调查,如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和定期调查等,以发现企业高层管理者思想政治情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企业高层管理者政工工作实施方案,以增强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思想政治工作参与积极主动性等,使企业与企业高层管理者间的距离更加贴近。(2)企业需要完成品牌战略、使其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创新。第一,企业需要凭借对自我品牌的推广,让自身形象得到曝光,由此获得行业范围内更大的影响力。第二,企业还需要借助品牌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如可以凭借品牌文化的推广、企业生产产品和广告词的普及等,以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力的提升,进而增强企业员工归属感及荣誉感,最终提高企业员工的政工工作参与积极性。
4.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经营及发展都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现在企业发展重要任务。政工工作是企业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之一,与企业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即企业文化的发展的能够为企业政工工作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而高效的企业政工工作则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所以上文就企业文化视角对企业政工工作进行详细分析,让相关工作者了解到做好企业文化视角下的政工工作,能够让企业政工工作者了解到自己的重任,进而增强政工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及责任感,最终促进企业文化发展,推动企业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任伟.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政工工作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2:164+182.
[2]宋学斌.从企业文化视角谈国企政工工作创新[J].黑龙江科学,2014,11:182.
关键词:教学评估;大学教学;评估动因;评估方案;评估过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学校如何能在实现规模扩大和职能拓展的同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焦点之一。美国高等教育,依托先进科学技术和强大国力的支撑,在历史、文化和学术积淀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值得我们学习的办学经验。2012年,笔者对美国密西根大学的教学评估工作方案与实施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与思考,希望能对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制度的完善有一定借鉴。
一、教学评估动因的自主性
相比我国已经开展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密西根大学教学评估工作的第一个突出特点表现为评估动因的高度自主性。一般而言,教学评估是对教学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评估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形成了质量认证、院校审核、政府评估、自我评估等评估模式。教学评估成为政府和社会保障教育投入、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历经5年,于2008年告一段落。尽管首轮教学评估暴露出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式单一,评估工作组织和评估效能不足等硬伤,但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贡献却是显著的。经过这轮评估,参评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思想,巩固了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加强了教学资源建设,推进了教学改革,规范了教学管理,尤其是激发了高等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教学评估的极大关注,使政府、大学、社会等重新认识教学评估的目的与意义,引发了对教学评估内涵、本质、特征等基本问题的系统反思。
然而,必须看到,目前我国大学对教学评估工作普遍缺少应有的主动性。从本质上说,教学评估是一种教育价值认同和判断的过程。这种教育价值,既来源于国家和社会对大学教育的期盼,也来源于大学自身对理想目标和历史使命的认可。在密西根大学,后者展现的似乎更为突出。密西根大学学习和教学研究中心(CRLT)负责开展密西根大学的教学评估工作,他们强调:“学生究竟在大学里学到了什么?我们的大学究竟有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这是社会、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重要问题,这也正是我们开展教学评估质量的出发点。”这一出发点决定了他们开展教学评估工作的唯一使命是改善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一出发点也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师和教学单位寻求教学评估的主动性。
理性地说,教学评估的过程,是在外部社会需求与内部教育发展的联合作用下,大学不断对自身的教育状况进行自我检视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密西根大学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真正实现教学评估的价值,大学必须建立重视教学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促使教师、院长和系主任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真心实意地希望提升教学水平,进而主动地、自发地针对教学现状开展评估和检讨,对教学参与者进行引导和激励,努力保持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这样才能确保教学工作状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相符合,履行好大学人才培养的职能。
二、教学评估目的的服务性
教学评估不是单纯的教育测量工具,而是一种服务于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教育性实践行为。密西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认为,学校提升质量对教学评估的内在需求,不仅体现在该中心工作内容的设置上,更体现在自主申评上。教学评估目的在于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体现教学评估的服务性。这同国内普遍开展的,为了排名、评优、达标等目的而进行的教学评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密西根大学的教学评估分为单门课程的评估和课程体系的评估两种类型,学校的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负责评估工作。一门课程评估的要求由任课教师提出。当某位教师希望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并寻求更有效的改进措施时,他可以向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提出评估要求。中心所要开展的评估是服务于这位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其目标是提出改进性意见,而不是简单地优劣判断。类似地,一个课程体系的评估一般由院长或系主任提出,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提供的同样也是建设性的服务性评估。这种评估虽然学校没有刚性要求,但教师、院长和系主任们的评估积极性非常高。这种教学评估服务是无可替代的,教学的重要性和经常性决定了这种评估的重要性和经常性。
密西根大学的教授和院长同样认为教学评估是服务性的,密西根大学设有如此专业化的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的确为他们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了帮助。事实上,在密西根大学教学评估已经成为一项服务性和专业性的常规工作,它对密西根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借鉴密西根大学的相关经验,笔者认为在我国大学内部设立专业化的教学评估机构十分必要,这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只有强化教学评估工作的服务性,用专业化水准来提升服务性评估的水平,使教学一线确实受益,教学评估才能被普遍认可,从而同教师的教学工作一起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评估方案的系统性
教学评估要实现其目的,必须建立一套专业化的教学评估方法、途径和工作程序,确保评估过程按照目标要求传递并创造价值。密西根大学高水准的专业化评估水平,突出表现为其评估方案的系统性,包括单门课的评估、课程体系的评估和对评估后改进方案的再评估。
对单门课的评估一般要分为三个阶段。在教师向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提出评估要求后,中心的第一个阶段工作为前期会谈,评估人员要从教师和系主任那里了解要求评估的真实意向以及教师自己认为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课程的目标,学生的上课情况,课程开设的历史情况等。第二个阶段是收集数据,包括三个主要来源的数据:一是从任课教师那里收集的数据,二是从修过或者正在修这门课的学生那里收集的数据,三是从后继课程教师那里收集的数据。从任课教师那里可以清楚地了解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测定方法等。有了这些数据信息便可找学生讨论,了解学生修读这门课的期望值,以及他们希望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他们的期望,尤其是修过这门课的同学是否感到已经达到了期望目标等等。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内容丰富但形式简单,便于学生回答,内容涵盖了教师从备课、讲课、答疑、作业到考试的多个教学环节,其系统性令人叹服。评估的第三个阶段自然是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形成报告。大量数据按比例展示出对教学效果的写实性描述。这种描述作为基础材料交给任课教师们讨论,分析其真实性,提出课程改进方案,提供给教师参考。这就完成了一门课的教学评估。
关于课程体系的评估,在院长或系主任提出评估要求后,中心所要做的工作同单门课的步骤大体相同,但评估目标和信息采集的工作量要大得多,数据分析和改进方案论证也要更多地考虑教学计划的整体性要求。
密西根大学教学评估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对评估后改进方案的再评估。这种循环往复式的经常性评估活动为教师和学院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持。
反观我们以往的教学评估,一是时间上的不连续性,我们常常把“评估”当成检查工作的手段,一次评估管几年的情况令被评者望而生畏;二是空间上的单一性,我们往往过多地注重教学硬件条件建设,注重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而对其他教学环节以及课程设计的科学性研究不够。密西根大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大学教学是需要评估的,但需要的是尊重教学的专业化评估,只有这样的评估才能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学评估过程的科学性
教学评估的科学性表现在评估目标与评估过程对教育规律及教学实践的尊重。密西根大学教学评估的精髓是对课程和课程体系的个体化评估,那里并没有“一刀切”式的评估标准,在评估中,他们注重研究课程的个性化教学目标,也就是这门课单独设置的培养目标。同时,还要研究这个目标实现与否可否检验,以及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工作环节和时间阶段。以一项课程体系的评估为例,这一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定量分析推理能力,涉及40多门课程。中心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估方案,而是请大家商量出可能的评估方案,然后反复讨论研究和比较,从中选出相对最优化的评估方案。这是一个具有突出代表性的评估案例,在这里学生定量分析推理能力的提高是评估中应遵循的原则,其他大多只是手段。在评估中,大家自然要考虑这40多门课之间的关系,每门课对“提高学生定量分析推理能力”的贡献率,以及如何度量这种贡献率。这些数据的提取需要进行大量的访谈,包括检查学生作业、考卷以及后续课程知识点的储备情况等等。这就对评估工作提出了突出的科学性要求,没有科学的评估过程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出科学的评估结果的。
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电脑兴趣小组。活动的成果的喜人,不少的学生电脑打字速度,电脑知识水平的很大的提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教师期末工作汇报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信息技术教师期末工作汇报一
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已基本顺利地完成任务。工作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另我担忧的问题。以下是本人本学期的工作情况。
教学上的主要工作: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虽然其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课程的临时调整,但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太大的影响,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学生没有办法上机,缺少实践机会,这个问题在下个学期要特别加于重视解决。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课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电脑兴趣小组。活动的成果的喜人,不少的学生电脑打字速度,电脑知识水平的很大的提高。
对于三年级,这一学期主要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认识计算机并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熟练掌握鼠标操作的操作,掌握一些计算机规律。了解窗口操作,通过学习软件摸索出学软件的规律。学习键盘操作,认识键盘,熟练进行键盘的手指分工练习。在教学工作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了演示法和讲解法。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从思想上,利用各种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锻炼自己,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我工作中的遗憾:
工作虽然做了不少,也下了很大的工夫,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给我流下了遗憾。如,学生人数太多,机子不够用,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机子损坏次数太频繁、数量太多,都来不及维修,这直接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所有这些遗憾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下个学期的工作还得关注这个问题,否则情况定不如人意。
信息技术教师期末工作汇报二
一、教学工作任务
本学期承担三年级6个班的信息技术课和四年级3个班的综合实践课教学任务。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情况进行教学,主要完成了与课程内容相密切的课本知识教学,如三年级的Windows窗口操作,画图软件中各种工具及命令的使用;综合实践课中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地理特征,有哪些物产、特产,动手制作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1.德育目标:通过一学期的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安全使用网络,争做文明上网的小公民。
2.智育目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掌握“画图”软件中各种工具及命令的用法。
三、主要教学成绩及经验
信息技术课的动手实践操作技术指导这方面取得很大的收获。这主要是注重了教材的钻研,教法的合理利用。
教师对教材认真的领会,教材上提示到的操作步骤教师本人先反复的操作,然后再对学生讲解。这方面具体是这样做的:在上机课教学中尽量做到精讲,把理论知识溶缩,一些很抽象的理论把它转变成一些操作性很清楚的操作步骤或师演示操作方法;把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尤其是把自己的实践操作得出的经验结合起来,注重实际经验的传授,而且教学时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一些干干疤疤的理论讲得很有生色。
教法上: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导入新课——设计问题——学生自读教材寻找答案——讨论实际操作过程或步骤——总结操作要领(经验)——上机操作)。一期来,学生感觉到学到了点实在的东西,学习积极性不断的增强。其次,上机课,组织模式得到一定的探索,逐步找到一种适合不同班级的授课方式。有的班以演示、总结操作知识为主;有的班以实践操作为主,每节课定一个操作任务,再给学生的自主操作时间,自行摸索,形成感性经验。
四、存在的问题
本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学生在上机课中不能按要求带脚套,使这部分人得不到上机实践操作的目的;
2.在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还不太会去合作、交流;
3.在评价作品环节,语言太单调。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采取强性措施,让学生明白带脚套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和带脚套的作用;
2.还需要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方法,交流问题的技巧;
3.在评价作品方面,还需要提高自己的评价多元化。
信息技术教师期末工作汇报三
又是一学期的结束,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三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上讲我主要做了这一些工作:
一、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有:
1.认识计算机、鼠标使用操作。
2.画图中直线工具和矩形工具、椭圆工具和文件的保存、图的复制与粘贴、曲线工具和填充工具。
3. 认识键盘、抓键盘手指分工、字母的输入、单词输入。
4.初识智能abc、词组的输入、整句的输入方法。
5. 用ie浏览网页、拨号上网。
6.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用ie浏览网页、从网上下载游戏、ie浏览器的使用技巧。
7.发送电子邮件、接收并回复电子邮件。
8.遵守网络文明公约、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二、主要采取的方法: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虽然其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学校有活动和教学时间冲突,有时停电等;但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学生没有办法上机,缺少实践机会,这个问题在下个学期要特别加于重视解决。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信息技术课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对于课堂上能力较强的学生,我额外教给他们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得他们知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4.在转差促优上,我也注意在教学中耐心细致的对他们进行示范操作,必要时还单独给他们开小灶,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
5.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自考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6.开展竞技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掌握指法的击键方法。因为指法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又是枯燥的,所以有必要开展一些活动以维持学生学习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比赛的方法进行,每过一个阶段进行一次比赛活动,由每小组先进行,然后由组内评出最好的,再由评出的进行互评,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用枯燥无味的练习变成有趣的活动,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个个都想争着做个打字高手,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另外,本学期在校内开展了“打字小能手”比赛,通过比赛,提高了学生的竞技水平。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
由于打字速度跟不上教学的进度要求,导致部分学生对网络知识的学习操作不够扎实,语文成绩偏差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也较困难;个别学生在电脑上课期间有吃零食的习惯,下学期一定能够严加管理教育引导;部分学生对网络游戏情有独钟,操作中也偷偷的打游戏,这些不好的行为教师一定要加以引导教育。
本学期在学校计划的安排下,结合我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学期临近结束,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结合计算机的硬件实际,开展好常规教学。
1、开学初,便结合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分析,思考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2、在教学中,我经常研究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我们从光盘上或到网上去找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小游戏,把这些游戏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给学生玩,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经本期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规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达到了规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还从游戏中学到了许多其它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了学生十分喜欢的课程之一。
3、在教学之余,我们还努力搞好我们的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里,学生学到许多平时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有的学生学会qq聊天,有的学生学会了阅读电子图书,用计算机来解决一些其它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加强教学教研,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教师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本学期,在教学之余,加强了对业务的钻研。
在本学期,我们信息技术老师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探索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在网上还注意收集相关资料,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三、配合学校工作,做好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
本学期,我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新的电脑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电脑知识水平和技术理论水平。同时,维护好校园信息网络,保证畅通。
四、充分发挥的优势,提高学校办学的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走在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除了搞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外,我们还担负着许多其它的任务。其它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另外,学校机房、各室的计算机的维护和维修等。
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展望学校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我觉得还有许多知识要学,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管理;人本;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一、人本管理
什么是管理?泰罗: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们用最好的方法去做。法约尔: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或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有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西蒙:管理即制定决策。德鲁克:管理是一种有技能、有工具、有技术的工作或知识,是一种行动的文化。这种文化既包括可以直接运用于管理的有关技能、技术、工具和知识等所谓的“显文化”,也包括管理者对价值、风格、信仰和传统的理解等所谓的“隐文化”。由于时代背景与历史条件的不同,对管理内涵的有各种的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点,人是管理的主体,包括对硬件的管理(技能、技术、工具)与对软件的管理(人的综合素质、价值观);而管理的成功取决于对这两者的权衡轻重关系,但又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如泰罗的科学管理是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资本充裕,但企业管理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工人工资低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把工作程序细化到每一个工人身上,对每一道工序进行研究,得出最高效率的操作方法,然后要求工人只要负责各自岗位的工作并按照他规定的方法去完成。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说基础上的,认为人们的工作的唯一动机就是经济利益,以效率至上为目的,让工人机械地完成任务,他重点注重对硬件的管理,很少考虑到工人的素质的培养;但在当时确实对美国的工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并影响着其他国家工业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
到了梅奥,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代表,认为人也社会人,在社会上活动的员工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某个群体的一员有所归属的社会人。社会人固然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要,但并不仅仅如此,他在工作生活中还需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等需要。因此,要调动积极性,还须从社会、心理等方面去努力。梅奥的管理思想比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更加重视人的因素,加入了人的非理性因素,后来很多学者都从他的管理思想出发进行深入的探讨。人除了其自然属性外还有其社会属性,人是社会性的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无论是社会的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是由人来创造出来的,随着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趋势,人的社会因素将越来越被看重,而且管理是最普遍的一种人类社会活动,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目标所从事的对某一系统的协调活动,是人类为了实现社会生活有序化和高效率的一个最基本手段。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对人或事的管辖或处理,都需要对某项实践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因此,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因为任何管理决策和目标的实施,任何管理组织的运作,任何管理章程和办法的执行,都要依靠人,可以综述为是一种人本管理,北宋著名学者苏询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商界有言:盘物先盘人,得财先得心。
在中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文化下,人本管理比制度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任何企业的效益都是人创造的,人本管理是做人的工作,即提高人综合素质与培养人的一种企业价值观。如以海尔的人本管理认为:企业即人——人不是一台机器,企业是以人的思维模式来生产经营的;企业靠人——是人力资源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为人——企业应时刻为员工着想,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生产效率。
二、企业管理与文化
美国《企业文化与领导》一书的作者埃得加·沙恩认为,企业文化是若干由基本假设所构成的模式,这些假设是由某个群体在它学会怎样解决对外适应和实现内部团结的问题中所创立、发展和形成的。如果这个模式运行良好的话,那么就可以认为它是行之有效的,可以将其意思理解为企业文化的根本职能在于解决某一组织在适应外界和实现内部团结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彼得斯和沃特曼把企业文化概括为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结合当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策略,为企业全体员工构建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创建一个优良的坏境氛围,以帮助企业整体地、静悄悄地进行管理活动。
1.管理也是一种文化
管理思想的发展既是文化的一个过程,又是文化环境的产物。又由于文化的差异性,文化有其民族性与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因而其管理思想、管理行为和管理手段也就各有差异。如早期的美国企业是在新教个人伦理和近代科学文明中发展起来的,其企业管理文化渗透着美国独特的自由与平等观,而日本受中国“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文化影响,其企业管理文化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对人的尊重,是一种人本管理,世界知名汽车企业丰田企业是其文化的最好体现。
2.文化对企业管理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是用共同的价值标准培养企业意识的一种手段,可以统一成员的思想,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其次,它能激励职工奋发进取,提高士气,重视职业道德,形成创业动力。第三,它是一个企业改革创新和实现战略发展的思想基础,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第四,它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使组织产生极大的协同力。第五,它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的影响。事实上,世界上许多成功的公司和企业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美国过分强调诸如技术、设备、方法、规章、组织机构、财务分析等这些“硬”的因素,而日本则比较注重诸如目标、宗旨、信念、人和、价值准则等这些“软”的因素,而这些“软”因素与整个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美国人在发现这些差别后,又回过头研究美国经营成功的企业,发现美国成功的企业也同样注重这些“软”因素。他们最终得出结论文化中的这些软因素是管理的核心因素,也是管理成败的根本与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文臣.试论管理与文化的关系[J].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2).
【关键词】工作;疲劳;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G 4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6)09-082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不断扩招,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加大;在各种任职、晋升条件等硬性指标不断提高的压力下,工作负荷普遍增加,精神压力大,身心疲惫,教师的工作倦怠引起了普遍重视。Farber估计,有5%~20%的美国教师已在工作倦怠状态。笔者通过本次调查,试图了解我国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让高校教师远离工作倦怠提供理论基础。
1对象与方法
在保定市高校中随机抽取526名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调查。将一般情况调查表与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设计为一套调查表,由调查员说明此次调查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被调查者现场集体统一填写答卷并收回。量表包括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共22题,7点计分,0表示“非常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各维度的得分为本维度所有项目的总分。如果在情感耗竭、非人性化维度得分越高,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越低,则倦怠程度越严重。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26份,回收有效问卷512份,其中男性301人,女性211人。
2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教师各量表得分高校教师情感耗竭维度平均分为(17.45±8.62)分,非人性化维度平均分为(5.68±3.84)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平均分为(35.88±8.11)分。
2.2不同性别教师工作倦怠情况比较在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方面,男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不同性别教师在情感耗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不同年龄教师工作倦怠情况比较在情感耗竭和个人成就感方面不同年龄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非人性化方面不
2.4不同职称教师工作倦怠情况比较讲师及以下职称的教师在情感耗竭和非人性化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副教授和教授,而个人成就感明显偏低。
2.5不同学历教师工作倦怠情况比较博士学历教师在情感耗竭方面得分显著高于硕士和本科学历教师,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个人成就感得分最高,而本科学历教师个人成就感显著低于硕士和博士。非人性化方面不同职称教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6不同经济收入教师工作倦怠情况比较 经济收入满意的教师在情感耗竭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教师,在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方面,经济收入满意程度不同的教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性别方面,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程度男性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情感耗竭程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示男性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更高的对学生的冷漠态度和疏远,但同时也体验到更高的成就感。这与蒋奖等对心理咨询师的研究结果相似。主要由于男性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不如女教师具有亲和力和耐心,因此非人性化程度较高,而非人性化倾向是教师职业之大忌,这点应引起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另外,男教师比较看重工作,认为在工作中更能体现其人生价值,因而个人成就感较高。
在年龄和职称方面,30岁以下和职称为讲师及以下的高校教师总体倦怠水平较高,尤其情感耗竭和个人成就感方面与副高级职称和年龄30岁以上的教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外的研究相似。这主要因为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存在对工作环境的适应及建立人际关系等问题,同时相对缺乏教育教学经验,缺少和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加上他们往往对自身的期望更高,得到的社会支持却相对较少,一旦教育教学中出现问题,他们更可能感受到不能胜任感和挫折感,遂易于产生情感耗竭和低成就感。相反副高级职称和年龄30岁以上教师,因多年的教学生涯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工作熟悉程度高,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现象少,形成了较为理性客观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师生观,他们能够冷静沉着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因此,与朝气蓬勃、满怀希望的初任职的教师相比,他们更加成熟、理智、稳重,体验到的成就感更高,也更少地表现出情感耗竭,工作倦怠总分较低。讲师及以下职称的教师在非人性化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副教授和教授,说明职称越低的教师,会刻意保持与学生的距离,试图以此建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学生表现出冷漠和疏远的态度。
在学历方面,情感耗竭和个人成就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博士学历教师情感耗竭和个人成就感得分最高,本科学历教师个人成就感低。可能源于博士学历教师大多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感受到的压力和承担的责任更大,社会及自身对工作的期待值更高,工作负荷大,更容易体验到疲劳和倦怠。由于他们的努力付出所取得的成就既体现了自身价值,也得到相应回报,因而体验到更高的个人成就感。本科学历教师个人成就感显著低于硕士和博士,主要由于在高校,本科学历教师学历偏低,自我感觉学历和学识水平差异明显,导致他们的情感耗竭程度较高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因而总体倦怠水平高。
关键词:企业文化;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所有企业人员所认可的经营理念、精神、形象等意识的总和,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体现,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存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层次,从厂容、厂貌、产品形象等表面层的物质文化;到企业的经营机制、管理制度等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再到企业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等核心层次的精神文化。
企业通过企业文化的建立,使得企业员工的精神得以振奋,从而激发员工的使命感,为企业员工提供工作目标和方向,促进企业不断前进。同时企业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宣传、提炼和传播,凝聚企业员工的精神,使企业员工拥有归属感,提升企业职工的责任感、荣誉感。通过企业文化的运用和发扬,使得企业员工拥有与企业共同的成就感。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趋同性
企业文化与石油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均属于企业管理的软件,通过对企业和员工进行“软性”管理,超越了一般层次的管理,实现企业对员工的精神教育,理念控制,实现企业价值观和思想的统一。
企业文化与石油企业思想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也趋于一致。同属于思想工作,同样重视精神因素的重大作用,均需要采用各种形式的工作,对思想理念和目标进行宣传和教育。
企业文化与石油企业思想教育在教育对象上,两者是一致的。对象均为企业及企业员工,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企业对人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对员工进行教育,提升其素质及价值观。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差异性
首先,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其实质上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范畴,企业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实现其管理效益,实现经济利益;从层次看,属于思想教育的三、四层次,属于微观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不具备政治观点甚至可以脱离政治色彩,同时企业文化可以与主流思想一致,甚至可以出现一定的偏差,但其出发点以企业为核心。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属于企业政治管理范畴,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党政建设,企业思想政治建设不可以脱离主流的观点和文化,同时其思想建设的宗旨要求其企业效益与党建共同重要。其次,企业文化与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建设的作用和任务不同。虽然两者都是着力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但企业文化以企业本身为发展目标,着力点为经济方向,从作用上说,企业文化主要通过形成核心价值观的群体意识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来保证企业党建工作,因此不仅仅需要形成企业的凝聚力,还需要调动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凝聚力。
三、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一)引导员工积极参与、配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石油企业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企业文化的视角下,建立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引导员工参与和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中来。通过坚持并落实以人为本的方针和原则,注重方法、尊重员工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企业员工,以提高企业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来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又好又快的开展。同时,将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联合渗透,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通过教育、培训和学习,提高全体职工的各种素质,促使他们主动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企业树立积极的、全面的企业文化而努力奋斗,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使石油企业党建工作得到发展。因此,认真落实企业引导作用,对提升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石油企业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精神外在表现,是最直观的体现,对企业至关重要。任何企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多方面的共同结果,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积极的促进企业环境的效果,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需要宣传。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时,要建立和维护好企业的形象,把企业的思想政治面貌渗透到企业外在形象中,企业通过塑造良好的形象,影响周边的舆论,提升企业员工的自豪感与参与感,反过来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进步。
(三)营造正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构建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企业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企业及员工的价值取向,是企业经营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基本目标,是企业员工所赞同的企业意义。因此,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应从积极开展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入手。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党的领导,建设符合党的要求、符合石油企业自身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动态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以满足不同时期的需求,推动石油企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