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馆业务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南昌市教育局十分重视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一直践行“把学校图书馆从静态的藏书场所变成动态的读书乐园,把图书馆变成‘读’书馆,把阅览室变成‘悦’览室,让书香生气弥漫校园”的理念。
为确保学校图书馆(室)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南昌市教育局一直把经费投入作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把硬件保障作为图书馆(室)建设的基本要求,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加大对学校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力度。2012年下拨专项图书经费146万元,2013年下拨283万元,2014年将继续加大投入。
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是改善人文环境,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南昌市教育局在加强图书馆基础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要求全市各中小学把图书馆管理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之中,使学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和教师教研的信息服务基地。为此,我们提出了“以经费投入为主导,以规范管理为保障,以优质服务为核心,以学生受益为目标”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2008年,我们建立南昌市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中心组,成员都是热心中小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学校图书馆馆长,中心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各项事务。在市图书馆管理中心组的积极组织下,我市陆续开展了“全市中小学图书馆示范开放活动”和图书馆业务培训等活动。我们还创造条件,积极推动学校开设阅读指导课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我市选送的南昌十五中阅读指导课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举办的“科普杯”阅读指导课评比,获得全国一等奖。截至2014年,南昌市荣获江西省一级中小学图书馆称号的学校共有14家,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二、 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点滴经验
南昌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负责南昌地区中小学图书馆的设备配备和对南昌地区中小学图书馆的使用和管理进行评估、检查的管理部门,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全市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形成颇具特色的中小学图书馆发展和管理模式。
1.图书采购严守上架选书制度,保证馆藏质量
我们要求全市中小学图书采购,必须从市财政定点图书供货商的书架选书,选购图书要求做到“所见即所得”,严禁从书商提供的目录挑选,以保障所购图书的质量,杜绝高码洋低折扣的图书进入校园。此外,供货书商必须无偿替学校完成图书入库、加工、上架等一系列业务流程,这成了南昌市教育系统图书采购的一个创举。此举给学校图书馆减少了大量工作,也给学校节约了不少新书入库、编目、上架的资金。同时,由于上架入库工作是书商请图书专业公司操作,因此保证了图书分类和排架的质量。
2.成立中小学图书馆馆际联盟,试水馆际协作活动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建立校际、区域性协作是网络化大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南昌市市属学校图书馆在2003年已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图书馆均有自己的服务器和使用统一的图书馆管理软件。由于各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的一致性,使纸质图书联合检索变为可能。在中小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之初,我们就给每所市属学校规划了不同号段的借书证,这也为以后的馆际互借做好准备。现在部分市属学校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图书馆的服务器单机互联,从而实现了联机检索和馆际互借功能,实现了区域性的馆际协作,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
目前我市各校图书资源不一,在成立中小学图书馆馆际联盟,实现馆藏图书联合检索之后,许多教师在缺少教育科研资料时,如发现其他学校有自己需要的资料,就可凭学校介绍信前往兄弟学校借阅,真正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和流通。
3.建设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激活图书馆隐形知识共享的教化功能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除了显性的书本知识外,更要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隐形知识环境,让隐形知识伴着书香熏陶读者。图书馆的隐性知识具体可以表述为:图书馆的形象,馆员的风貌、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服务态度等。读者进入图书馆,首先能看到关于图书馆的整体介绍、服务介绍、资源介绍等,这些内容均来自图书馆员工对自身隐性知识的共享。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更高和更全面的素质,集图书馆信息管理者、组织者、传播者为一身,融能力培养和技能教育为一体,全面掌握本馆藏书和信息资源,熟练使用检索工具,针对不同需求的读者提出个性化建议,更好地满足读者的要求。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小学校图书馆宣言》宣告:“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近期由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也反映出国家对中小学图书馆地位的肯定和作用的重视。
二、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现状
追溯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发展历史,不难感受其变迁,比如硬件的改善,但这种改善仍未让其摆脱乏人问津的尴尬处境。有人甚至其渴望从“灰姑娘”蜕变为“公主”,却又不幸成为“睡美人”。是什么让中小学图书^一直“沉睡”呢?
(一)硬件问题
图书馆构成要素包括馆舍、藏书、读者、馆员、技术设备等,以馆舍建设为例,目前我国中小学图书馆馆舍建设仍未取得大的进展,部分中小学甚至没有完整的图书馆,有图书馆的部分中学馆舍面积也较小,拥有独立的“图书馆”建筑的学校并不多。《国家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对中学图书馆馆舍面积要求中,最高(高级中学的升一级学校)与最低(初级中学的普通初中)标准分别是800m2以上和400m2。根据这项标准,即使在大城市也仍有40%的学校图书馆馆舍面积不达标。而作为图书馆重要构成的藏书情况也堪忧,部分中小学图书馆馆藏数量少而且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
(二)软件问题
软件方面,中小学图书馆也存在许多缺陷。在很多学校,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也不健全,没有规章制度,工作无章可依,管理上的漏洞也就无从发现,更谈不上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了。另笔者发现,学校图书馆的人员多采用临时人员或兼职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且流动性大,极不利于服务提高和活动持续开展,严重影响着图书馆作用的发挥。
(三)其他制约因素
目前,国内多数学校领导对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认识不够,多把图书馆当做附属品,没有硬性指标来规范图书馆工作,遑论人员安排、财力投入与硬件建设了。另,学校的教学模式虽有一些转变,但总体还是唯分数论,这种情况导致学生活动跟着考试转,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三、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策略
(一)更新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图书馆建设
要改变中小学图书馆落后的现状,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中小学图书馆的地位和重要性。中小学图书馆作为服务教育教学的重要办学条件,是学生和教师获取信息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更是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学校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转变以往唯成绩论的观点,加强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二)完善基础建设,确保馆藏资源质量
明确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后,馆舍、配套、馆藏、资源等方面也应随之做出合理安排。宏观上,要注重加强集中领导和管理,对中小学图书馆的政策、法规、人员、经费、馆舍要科学合理的策划与管理。中小学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有其群体特性,在馆藏内容上必须有针对性,应与教学学习实际紧密联系,不能盲目照搬其他类型图书馆馆藏模式。此外,中小学阅读需求广泛,但层次处于初级阶段,要合理优化馆藏结构,采购适合对象水平的读物。总之,要建立数量适宜、复本率适度、质与量并重的优质馆藏。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
图书馆队伍的强化,不仅仅是指专职人员,还包括兼职人员、志愿者等,应全面的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更好的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文献信息服务,帮助中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及素养。业务培训可不局限于校园图书馆,可创新培训机制,建立分层分级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计划,可通过馆际交流、向专业图书馆取经、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开展远程培训等方式实现。在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还应完善资格准入、定期考核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吸纳优秀人才进入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
(四)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推动数字资源建设
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既是图书干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图书馆可实现传统图书馆所无法完成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方式,开辟素质教育新阵地。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一要确立数字化建设在整个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优先战略地位,二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实际、实用、实效”,避免资源浪费,三要统一规划,循序渐进,可将工作重点放在电子阅览室建设上。四要充分发挥和延伸数字化图书馆独特教育职能,将服务延伸到家、到个人,加枸杞一个完善、成熟、专业的数字化图书资源库。
(五)充分利用联盟协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关键词 全国少儿编目中心 少儿文献 共建共享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一、“全国少儿编目中心”成立的背景
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是国家图书馆于1997年建立的,其宗旨是实现我国图书馆工作自动化、文献信息化、传输网络化,最大限度地实现书目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由于少年儿童文献(以下简称“少儿文献”)在其出版形式、装帧形式、内容等方面有着与书馆所藏文献不同的地方,在书目数据的制作过程中往往呈现出更复杂、更多样的特点,也因此联合编目中心未将我国少年儿童文献纳合编目的范围,我国各地方的未成年人图书馆(包括各级各类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各地方中小学图书馆、各地少年宫/少年之家图书馆)对少儿文献的编目一直处于分散状态,成为这些图书馆实现书目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的重大障碍。
2007年6月,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以下简称“全国联编中心”)在大连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明确阐明了将开展我国少年儿童文献联合编目纳入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工作范围的决策。基于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以下简称“天津少儿馆”)历史悠久,有较坚实的专业积淀、较强的业务力量、书目数字化程度高,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协作组织达成共识共同推举下,由天津少儿馆负责筹建全国少年儿童文献联合编目中心,联合全国以少年儿童文献的收藏和服务为特色的各级各类少年儿童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共同开展我国少年儿童文献书目数据的共建共享工作。
二、“全国少儿编目中心”的中心任务
在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各级各类少年儿童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开展以少年儿童文献为主的联机联合编目工作,努力减少少年儿童文献书目数据的重复编制,提高少年儿童文献书目数据的编制质量,降低成员馆及用户的编目成本,就此结束我国各地方少年儿童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少年儿童文献编目的分散状态,填补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工作的一项空白,并为我国少年儿童文献书目数据的共建共享铺平道路,为国家图书馆国家书目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一)机构设置。
1、 成立了中心建设规划委员会。
由“全国少儿编目中心”负责人和发起成员馆负责人组成。负责制订全国少儿联编中心建设的方针政策,审核、批准、评估中心出台的各项政策,对中心的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2、设立了中心业务规范组。
由“全国少儿编目中心”各成员馆的业务骨干组成,负责制定中心建设的规划管理,规范制订等各项工作。
3、设立了中心联编组
由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采编部、技术部组成,负责中心的具体工作,包括:规范制订执行,业务培训,联合编目,中心的日常维护等工作。
(二)主要任务。
1、负责中心联合编目管理系统(UACN)的日常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成员馆和终端用户的系统客户端软件由全国联编中心免费提供)
2、在全国联编中心的指导下制定少儿文献书目数据质量控制规范,保证向全国联编中心上传的少年儿童文献原始编目书目数据的质量。
3、实时接收有资质的成员馆上传的少年儿童文献原始编目书目数据,经过认真审校订正后,及时向全国联编中心提供符合全国联编中心质量要求的少年儿童文献原始编目书目数据。
4、努力发展成员馆及用户,不断提高“全国少儿联编中心”联合编目的社会效益。在全国联编中心的指导下协调各成员馆的编目工作,组织“全国少儿联编中心”成员馆编目人员的资质培训、认证和用户教育。
三、全国少儿联编中心建设初成
(一)夯实基础业务,拓展用户。
自全国少儿联编中心2007年成立至今,中心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资源参加”的原则已经分别与34家少年儿童图书馆签订联合编目协议,其中有上载原始编目数据资格的成员馆9家,有权从国家图书馆联上、合编目中心下载书目数据并享受收费优惠的集团用户26家。
(二)整合2005年以前已有少儿特色文献数据库,进一步巩固联合编目共建贡献工作。
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自1997年建设以来,从不收藏少年儿童读物,只是从2006年开始才予以收藏,此块空白的填补就成为了全国少儿编目中心成立后首要任务,先后投入26万元用于编目系统的建立,全面收集了中心成员馆全国几大少年儿童图书馆(包括大连、沈阳、深圳等少儿图书馆)2005年以前编制的少年儿童文献回溯数据56万余条,通过机器判重生成目标数据连环画、低幼画册6.8万余条,文字图书33万余条。再经2层人工干预判重、3道人工修改审核,先期完成2005年以前我国出版的少儿连环画、低幼画册回溯书目数据5.2万条上传至国家图书馆全国联编中心,建成uc_child库。
(三)数据共建与共享。
在成员馆和集团用户馆的共同努力下,少儿中文普通图书书目数据的时效性有了较大提高,数据的网上下载量不断提高,截至2012年5月下载量达到85,612余条。自2008年7月起开始上传当年少儿文献数据4万余条。这些数据意味着中心用户减少了12.5万种图书重复编制,在减低编目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书目数据的编制质量。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中心业务规范。
为了加快少儿文献书目数据质量控制的步伐,“少儿联编中心”针对少年儿童文献的特点和编目工作的实际需求,先后编制了一批联合编目质量规范文件,经全国联编中心专家审核,下发到“少儿联编中心”各成员馆、集团用户。其中《全国少儿联编中心中文普通图书编目细则(试行)》、《关于连环画、图画故事、低幼画册及汉语拼音对照读物标引规范模式的意见(试行)》等规范文件被纳入全国联编中心2009年工作会议资料汇编。
(五)业务培训。
为了确保上传数据质量,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数据格式,为全国图书馆、少儿图书馆提供较全面的业务咨询和指导,全国少儿联编中心于2007年、2009年与全国联编中心联合组织了两次中文图书上传资格认证培训班,各地方少年儿童图书馆先后有140人取得了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颁发的上传数据资格认证证书。培训不仅提高了“全国少儿联编中心”成员馆编目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为“全国少儿联编中心”联合编目事业的高效规范的运转提供了人力资源的支持。
(六)取的得成绩。
“全国少儿联编中心”2008、2009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年度分中心优秀组织管理奖;2010年荣获了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年度分中心数据质量奖和数据质量控制奖两;2011年荣获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年度分中心数据质量质量控制奖;2010年6月还获得了文化部授予的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项目类)。
四、存在的问题
经过5年来的努力,全国少儿联编中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一些问题也制约了中心今后的发展。
1、全国少儿联编中心职能发挥尚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对编目数据的质量规范控制的手段和机制不够健全、联编书目数据覆盖已经出版的全国少年儿童文献的面尚不够广泛。
2、全国未成年人图书馆实行条条管理,主要体现在隶属文化主管部门的各级各类具有公共图书馆属性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与隶属教育部门的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在实现编目社会化、网络化方面缺乏协调机制,编目成果的共享存在体制性的障碍,缺乏效率的重复编目依然严重存在。
3、在相当大的地域范围内,未成年人图书馆的计算机编目、编目网络化的技术条件还相当差:技术硬件装备差;编目软件的配置参差不齐兼容性差;编目人员的知识储备差、技术操作水平差。
4、文献编目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于搞好联合编目工作尤为重要。全国少儿联编中心建立之初,一直致力于推动少儿编目的标准统一,先后制定了《上传书目数据简明技术要求(规范)》、《全国少儿联编中心中文普通图书编目细则(试行)》、《关于连环画、图画故事、低幼画册及汉语拼音对照读物标引规范模式的意见(试行)》等规范文件,尽管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编目对象的变化和规则的修订,目前少儿文献著录标准化问题仍然不尽如人意。
5、业务拓展不足,目前业务拓展主要靠开展活动和培训宣传,缺乏针对性、广泛性。
五、未来展望
1、加强和完善少儿联编中心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
健全未成年人图书馆联合编目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少儿联编中心的既定职能;加强少儿联编中心自身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
2、关注前沿,加强业务交流,推动编目规范化和标准化。
依托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密切关注编目理论发展前沿,加大各成员馆用户馆的培训,提高全国少儿联编中心成员馆编目人员的素质,通过各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业务研讨及业务培训,提高上传数据的质量和数量。采取举办学术研讨会、对成员馆的编目员进行业务培训、开展网上业务讨论等措施,加强与成员馆沟通,研究业务规则,公布学术动态、解答业务咨询,反馈存在问题,进一步推广和完善编目规则。
3、通过各种渠道(政府部门间的、行业组织间的)建立全国未成年人图书馆联合编目、编目成果共建共享的组织和机制。
4、通过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持、教育部门对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支持,尽快改善各类未成年人图书馆的计算机化、网络化的技术条件;各级各类少年儿童图书馆积极组织对未成年人图书馆编目业务人员的相关培训。
5、推行质量监控员制度
在推动编目规范化、标准化基础上引进全国联编中心质量监控员制度,由中心统一管理、统一监督,中心总审校和质量监控员之间通过实时的远程指导和双向反馈,提升数据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发展新的成员馆及集团用户。
六、结语
“全国少儿联编中心”的成立和运作,为结束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馆少儿文献编目的分散状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加快实现我国少儿文献书目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并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铺平了道路,为国家图书馆国家书目的完善,引领未成年人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形成行业凝聚力做出了贡献。同时真正实现了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馆工作自动化、文献信息化、传输网络化,最大限度地实现书目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的目标,推动了全国未成年人图书馆事业更加科学、专业、有效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历史沿革
1946年4月,韩国开展文献信息学暨图书管理学的教学机构在国立图书馆(现国立中央图书馆前身)诞生,当时冠名为“朝鲜图书馆学校”。1950年,由于战争爆发,学校停办。文献信息学正式列入正规教育体系,是从1957年美国皮勃迪(Peabody)大学教授团在延世大学文科大学班创办的图书馆学堂开始的。以图书馆学堂为开端,梨花女子大学(1959)、中央大学(1963)、成均馆大学(1964)也相继开设了图书馆学课程,文献信息学教育在韩国逐渐形成了正规的教育体系。
在开办图书馆学教育正规课程的同时,1954年开始,图书馆讲习会以短期培训(2-4月)的方式对在职员工开展教育。1957年,图书馆学堂举办了首届高级馆员学习班。参加图书馆学堂首届高级馆员学习班的学员均具大学以上学历,并且是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在职专业骨干,学期为一年。该学习班到1961年后,随着延世大学文科班的图书馆学科本科生的结业而停办。但是不久,根据图书馆界的强烈要求,该学习班又以周六授课的形式,为在职员工提供培训。后来该学习班变成夜间学习班,一直持续到1971年。图书馆学堂通过3期学习班,为图书馆界培养了62名高级馆员。
韩国图书馆协会在1957年面向全国图书馆界举办了4期图书馆业务培训班,自第5期开始,图书馆业务培训班由文化教育部和图书馆协会共同主办,并且首次以文化教育部长官名义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经过6次的图书馆业务培训,到1965年,图书馆业务培训班就演变为馆员资格认证培训班。
1967年9月,图书馆协会根据《图书馆法施行令》附则第二条的规定,在国立图书馆的亚岘分馆举办了首届图书馆员资格认证学习班。培训时间为62天260个学时。以第1届馆员资格培训班为开端,图书馆协会在以后的每年都举办馆员资格培训班。从第2届馆员资格培训班开始,授课时间延长到320个学时。截止到1986年,通过举办65次培训班,取得馆员资格证的人数为3,544名。
目前的馆员再教育机构分为大学馆员教育学院和公务员进修学院。大学教育机构有成均馆大学、启明大学、釜山女子大学等3所院校,开设一年制的图书管理教育院,通过短期教育与培训的办法,对在职员工进行专业教育。公务员进修机构为国立中央图书馆和国家专业行政进修学院。
2 韩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内容及法律依据
1963年韩国颁布了《图书馆法》,图书馆管理专业与资格认证制度得到了法律保障。1965年举办的馆员资格培训班的讲课内容为:图书馆的组织及管理、图书馆史、目录法、分类法、文献采选、参考资料及参考咨询等必修课和古籍目录、目录学、图书馆学与社会、视听资料、馆员实习等选修课;与此同时,在韩国出现了许多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也给图书馆专业人员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环境出现很大变化。图书馆学教育也实施了改革,信息学被纳入教育课程,教授的科目也逐步向专业细分及多样化发展。
在80年代,各大学开始设置图书馆学课程,课程的名称大多改称文献信息学,内容也比过去更加丰富。为规范图书馆学教育,韩国1994年颁布了《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其中第7条第1项规定了图书馆馆员资格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
截止到2000年,有6大院校设置了博士课程,19所大学设置了硕士课程,32所学校设置了本科课程,8所大专学校有图书馆学科。
韩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及文献信息学教育的依据是《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该法也是制定各级别馆员资格标准的依据。《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于1963年出台,时称《图书馆法》;1981年进行了修订;1991年改为《图书馆振兴法》;1994年最终修订为《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
根据《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韩国图书馆馆员分为3级,分别为:一级正图书馆馆员、二级正图书馆馆员和准图书馆馆员。只有具备准馆员资格的人员才能在图书馆工作,其具体标准如表2。
很明显,韩国图书馆馆员级别十分强调馆员的基本素质和图书馆情报学专业学历,馆员的社会地位最终以法律形式予以确认。
具有馆员资格证书是从事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经营的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条件,他们属于国家公务员,即获得图书馆员资格的同时,获取公务员资格。韩国的图书馆员资格系列同时被纳入对等的公务员级别。图书馆公务员的级别从低至高依次为9级图书馆馆员、8级图书馆馆员、7级图书馆馆员、6级图书馆图书编目总校。图书馆管理级别为:5级图书馆馆员庶务官、4级图书馆馆员庶务官,以上级别与国家的公务员级别相同。
转贴于
根据行政权限授权(总统令第15,864号,1998.8.11)第45条的规定,韩国图书馆协会由文化观光部长官授权负责颁发馆员资格证。办理馆员资格证的依据与要求如下。
1)首次申请馆员资格证
法律依据: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施行令第五条第二项;同法施行规则第三条及行政权限授权规定第45条。
附加资料:申请表1份、居民登录证复印件1份、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规定的各级别馆员资格证明资料。
申请方法:直接送达或邮寄。
工作时间:7天。
手续费:无。
2)由于资格证毁损而重新补办
法律依据:同法施行规则第四条及行政权限授权规定第45条。
附加资料:申请表1份、被毁损的资格证。
申请方法:直接送达或邮寄。
工作时间:3天。
手续费:无。
3)2级馆员申请1级馆员
法律依据: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施行令附则第四条第二项。
附加资料:申请表1份、2级馆员资格证(丢失时附加丢失理由)、居民登录证复印件1份、毕业证书。
申请方法:直接送达或邮寄。
工作时间:7天。
手续费:无。
4)准馆员申请2级馆员
法律依据: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施行令附则第四条第二项。
附加资料:申请表1份、准馆员资格证(丢失时附加丢失理由)、居民登录证复印件1份、毕业证书。
申请方法:直接送达或邮寄。
工作时间:7天。
手续费:无。
5)图书馆情报专业毕业生申请馆员资格证
法律依据: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施行令第五条第二项;同法施行规则第三条及行政权限授权规定第45条
附加资料:申请表1份、居民登录证复印件1份、毕业证书
申请方法:直接送达或邮寄
工作时间:7天
手续费:无
6)因居民登记号或姓名变更而申请重办馆员资格证
法律依据:同法施行规则第五条及行政权限授权规定第45条
附加资料:申请表1份、馆员资格证、居民登录证复印件1份、毕业证书
申请方法:直接送达或邮寄
工作时间:3天
手续费:无
目前,韩国已有32所大学设立4年制图书情报学专业,这些专业拥有学士学位和国家二级馆员授予权。此外,韩国尚有8所大学设有2年制的图书馆学专科,拥有准馆员授予权。
韩国各图书馆的员工由3个部分组成,即行政工作人员、馆员、计算机专业人员。韩国《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明文规定了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所经营的图书馆的馆长(国立图书馆馆长除外)应该具有馆员资格证书。
目前,韩国还没有确定各级别馆员的工作岗位,但有些图书馆在选拔领导时,要求人选具备2级馆员以上的资格。具有馆员资格证的人员在图书馆工作,根据工作经历和业绩,通常被安排到重要的工作岗位。
3 结语
以上介绍的是韩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概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根据韩国《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及其资格认证制度,韩国图书馆协会及各大院校通过不同的教育渠道为韩国信息管理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保证了韩国图书馆界的人才素养。但是,随着韩国社会、文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图书馆资格制度及其内容已满足不了当前的需求。为此,在韩国图书馆界也正在研究和改进资格标准,以及相应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教育目标及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吉子.韩国文献信息学教育与图书馆馆员再教育现状.当代韩国,2003年秋季号
[关键词]农村: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
1、农村青少年阅读推广的意义
阅读对于青少年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与他们自身的未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到一个民族的发展。推广少儿阅读是世界性的潮流,农村青少年数量在我国有3亿多,青少年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农村青少年阅读在我国却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因而加强农村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非常重要。
2、当前农村青少年阅读现状分析
2.1农村青少年阅读状态情况分析
笔者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农村部分青少年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归纳为如下三种情况:
(1)为了考出好成绩,避免分心,家长不允许看课外书,占总调查人数的32.6%,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校、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不够重视。(2)除教科书外没其他书看。占总调查人数的41.1%,这种状况正反映出农村阅读阵地薄弱。(3)不感兴趣,不喜欢看书。占总调查人数的17.2%,改变此类学生阅读态度,也正是农村青少年阅读推广的意义所在。
2.2农村青少年阅读环境情况分析
(1)阅读阵地少,设施不全。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农村青少年阅读无外乎由三个地方提供:一是家庭,由家庭提供随意的零散的不系统的读物,而这种状态也只是停留在幼儿初期,建立在父母对子女出生后所寄予的美好希望上,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父母出于开销、认识等原因购买读物随之减少甚而停止。二是农家书屋,现在蓬勃兴起的农家书屋建设给了农村儿童一个读书天地,但适合儿童的读物很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三是农村学校图书室。因应试教育的原因,学校图书室大多未能发挥好农村儿童课外阅读作用。
(2)经费无保障,图书数量严重不足,图书质量十分低下。由于目前农家书屋后续经费保障问题没能解决,图书配置时又因农家书屋为成年农民服务的主要功能决定了少儿图书不可能配置过多;农村学校图书室建设资金是从国家义务教育按学生人头下拨的经费中挤出来的,财政、教育方面没有硬性的投入比例规定,保障机制没能建立,因而各学校的图书室建设乏力,农村少年儿童课外阅读书籍可以说匮乏极致。
(3)图书管理专业人员严重短缺,服务质量低下。图书管理是一项专门的学科,在最基层的农村最少要涉及到图书选购、加工、上架、流通、修补、图书推荐、辅导咨询、读者活动开展等系列工作,对于服务农村青少年的课外阅读,专业的图书室管理人员的作用发挥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目前基础图书室大多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大部分是任课老师或村干部兼职管理,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懂图书分类,不懂计算机使用,图书管理混乱,无法开展农村青少年的阅读指导。
3、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农村青少年阅读推广的对策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推动农村青少年阅读,关心农村青少年成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公共图书馆的神圣职责。那么,基层公共图书馆应该如何为农村青少年儿童提供优质服务呢?
3.1开展好图书馆阵地服务,把农村青少年吸引到图书馆里来
公共图书馆要把服务青少年特别是农村青少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丰富的文献资源向农村倾斜,为农村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智力支持与保障。充分利用少儿馆或专门的阅览室,积极开展馆内服务,让农村青少年和城镇孩子一样享受到图书馆的阳光。联合条件较好的学校,组织农村青少年到县市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实地体验,零距离感受图书馆氛围,吸引他们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3.2送书下乡,送书进校,送书上户,积极开展流动服务
文化三下乡活动中,图书馆送书下乡是多年来的固定节目。在为农村青少年阅读服务的实践中,开展送书下乡活动的延伸是一个新课题。尼勒克县图书馆一直以来坚持开展送书下乡,送书进校,送书入户,致力于为农村青少年服务。2009年开展活动以来送书上门206次,得到了农村各级组织及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同时,他们还启动了流动图书服务车进校园活动,通过“流动图书服务车”让农村青少年及时阅读到了最新的书籍。
3.3立足现状,充分指导,利用乡镇文化站开展青少年阅读服务
乡镇文化站是近几年实施的文化民生工程。乡镇文化站一批批的建成,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村缺书少报的现象,有效解决农村看书难、看报难的为问题,保障了农民群众读书看报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了农村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农村青少年的阅读需求。
3.4与学校联手开展服务
农村学校图书室是农村青少年阅读推广的重点部门,基层图书馆应加强与学校的联合,开展各种有益的青少年读书活动,让青少年从图书馆、学校两个不同的教育基地都能得到教益。不断扩大社会关注度,让全社会都能认识清楚图书馆这一校外基地教育的功能,使图书馆阅读指导得一健康发展。
3.5成立指导组织,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阅读指导的效能
针对农村图书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图书管理、阅读指导难以为继的现状,积极争取主管部门成立农村青少年阅读指导机构,基层图书馆可以在此唱主角,积极开展图书馆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使管理员很快熟悉图书业务技能和管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
3.6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从管理层面解决农村青少年阅读问题
实行总分馆制,构建以市县图书馆为中心,以乡镇分馆为纽带,以村(社区)图书室和图书流动车为基础,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学校图书室为补充的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同时,通过加强人员管理、增加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手段、改善服务环境、延迟服务时间、免费服务等措施,满足农村青少年多样化的需求,真正破解农村青少年阅读推广这一命题。
4、结束语
为了民族的未来,公共图书馆要正视问题,勇于创新,不断超越,努力构建农村图书馆服务体系,认真抓好农村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积极营造少年儿童“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从小培养健康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陶冶少年儿童的情操,使他们形成高尚的、正确的道德观,通过阅读使青少年不断接受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思维,为营造书香社会,建设和谐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菲.公共图书馆与未成年人服务[J]图书馆界,2014(1)
[2]金梅芳.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混乱的策略和路径[J]图书与情报,2010(5)
一、基层公共图书馆在基层服务点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的共享共建方面具有以下两种重要功能:第一,进行文化信息资源的承接、整合与配送。通过运用现代通信手段来接受与整理相关资源,然后通过运用多种传播途径,把这些资源与信息传递给基层群众。第二,基层服务点的管理与技术指导。主要是针对当地的乡镇与村级基层服务点开展管理工作,并对其设备与资源的更新维护进行监督。
二、端州基层流动图书馆的建设现状
2016年,端州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为12个基层服务点提供了14次基层辅导,其中包括新增的睦岗街道站北社区基层图书室,辅导培训53人次,送书下乡11633册。据统计,各基层图书室全年共计借阅人次6157人,借阅册次为10719册。我馆通过辅导基层业务图书馆的发展,规范基层业务图书馆服务系统和标准,宣传和推广公共图书馆在服务社会和人民过程中所产生的重大作用,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和繁荣。
(1)秉承面向社区、推广服务、惠及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2016年2~6月期间我馆与睦岗街道站北社区的居民委员会共建基层流动图书馆,工作人员4次到站北社区进行业务辅导,包括前期调研、实地考察拟建图书室的条件和提出整改建议,回馆后根据社区所需挑选出100册赠送书刊,做好集体借阅录入、打包等工作。通过我馆工作人员耐心详细、手把手的辅导,基层图书室管理员对图书的基本常识有了基本了解,亦熟悉了图书室的基本业务工作流程。如由采访的文献财产登记,到文献分类编目,均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规范统一的分类编目,再到图书采用分类排架法,规范了图书管理,方便了读者借阅。
(2)作为一个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在区域内的基层?I务图书馆发展中应承担业务辅导和服务监督的职责。2016年5月14日,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基层图书管理员为完善图书室的管理,来到我馆采编部咨询图书室建立事项细则,我馆采编部人员就他们的流通工作日志和图书室规章的制定和图书分类方法等进行辅导,并到他们的图书室进行走访指导,为其图书室的建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3)在做好送书下乡工作的同时,结合各基层图书室的实际情况,对图书分类、编目、排架、图书登记加工等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4)为保障社区图书馆服务工作正常开展,使社区居民享受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做好《社区图书馆服务规范》的宣传、推广工作。如端州图书馆两名技术骨干深入城东街道文化站,对其辖区10个社区共20名图书馆业务骨干进行了业务培训。本次培训根据社区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内容围绕《社区图书馆服务规范》实施的重点、社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交流及经验介绍、公共电子阅览室云服务平台的安装使用等课程而开展,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效果显著。
关键词:高校 专业资料室 建设与发展 策略
关于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去留问题,争论已久。学界主流的观点认为,资料室在教学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文献信息支撑作用。是以图书馆为核心的高校文献信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图书馆功能的有力补充和延伸。因此,在拥有图书馆的基础上,多数高校的院系仍然保留了专业资料室。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教师和科研人员对文献资料需求的多样性对资料室提出了挑战,然而,当前我国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将针对资料室建设与发展策略问题展开探讨。
1 专业资料室的地位和作用
1.1支撑教学科研与学科专业建设。
专业资料室是随着院系的建设而设置的。通过多年的建设和文献资料积累。成为高校各院系的专业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其收集与保管的文献资料往往与院系的学科专业结合非常紧密,包括本学科不同时期的专家、教授留下的珍贵文献资料,出国访问、交流的专家学者从国外带回的专著文献资料,本院教师编撰的讲义、教材、专著,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还有与本学科紧密相关的电子音像资料等。这些专业文献资料不仅承载着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和人文积淀,专业特色鲜明,而且持续跟踪着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对专业的知识信息反映灵敏、反馈迅速,更直接地服务于各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支撑。可见,高校院系资料室是直接向本院(系)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传播文化、知识、信息等文献情报的重要基地,在教学科研和学科专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资料室作为图书馆功能的补充和延伸,已经成为高校图书情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专业资料室是各个院系的“藏经阁”,与图书馆的藏书相比,资料室的藏书内容专深,各种文献资料往往与专业紧密结合。就地理位置而言,资料室通常位于各个院系内部,一般都会对本院师生开放,便于教师和学生在需要时便捷地调阅或借阅各种文献资料。专业资料室是高年级大学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文献资料检索、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的重要场所,有时也成为教师和学生开展专题讨论、学术研讨的天地。专业资料室维持教学和科研的前沿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吸引和影响学生的成材之路。在学校图书馆普遍营造学术氛围的前提下。资料室更加彰显专业的魅力,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专业爱好,慎思笃行,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2 专业资料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资料室的建设与发展,受到院系发展历史、学科专业建设状况及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上讲。高等院校专业资料室的应用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其建设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2.1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位。
很多高校对资料室的功能和地位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位,有些高校甚至认为没有必要保留专业资料室。因此,对于资料室究竟应该在教学与科研、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没有进行深入研究,认识不到位。从学校到院系的各级领导对资料室的建设和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把资料室纳人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文献信息体系中去建设和发展。由此导致了以下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一是资料室管理员的专业素质不高。院系领导对资料室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到位,加上对图书情报领域不了解,对资料室管理工作的认识仅停留在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及借阅登记层面。在资料室管理员的岗位设置上,往往对人员素质要求较低,往往是既不熟悉专业教学又不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人员就充当了资料室管理员,教师兼职、退休人员返聘、临时职务等现象也比较普遍。
二是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相比图书馆而言,资料室的建设缺乏专项经费支持,其文献收藏能力及信息更新能力偏弱,无法精心采集、购进教学科研急需的资料文献。专业特色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资料室在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及信息利用共享化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图书馆,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应用价值大大降低。
2.2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多数高校院系资料窒采用双重管理体制,资料室在行政上归院系管理,而在业务上归图书馆统一指导。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不顺利。在行政管理上,资料室管理员通常会被要求从事一些与资料室无关的杂项事务,分散了精力。院系没有针对资料室管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业务培训基本没有,限制了人员的发展空间,不能很好地发挥资料室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业务管理方面,资料室与图书馆的关系不明确,联系不紧密,图书馆的业务上级职能没有体现,对资料室的业务指导很少,甚至没有。据调查,很多高校图书馆每年仅仅要求资料室上报一份藏书及借阅情况的数据报表了事,平时既没有给予资料室直接的业务指导。又没有对资料室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图书馆对各院系资料室的采购计划没有统筹规划,资料室往往独立进行图书资料采购,采购计划随意性大,采购过程信息不对称,导致有些图书、期刊复本率很高,而专业教学与科研急需的文献资料却可能在图书馆和资料室都找不到。导致有限的采购经费得不到有效利用。图书馆对资料室的图书分类编目加工没有统一要求,资料室图书分类编目不科学、不合理,有的甚至没有进行分类编目,图书资料管理和借阅极不方便。
3 专业资料室的建设与发展策略
3.1明确发展定位,凸现专业特色。
明确图书馆的中心地位。各院系的专业资料室是以图书馆为核心的学校文献信息系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末梢”和“触角”。在学校层面,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图书馆与专业资料室的协同发展。在院系层面,要把专业资料室作为支撑院系学科专业建设的平台来建设,把资料室建设成为服务于各专业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学科专业文献信息中心。《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系资料室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与本系有关的专业文献情报的采访、整理和研究,面向有关专业人员开展情报服务工作。”从规定可以看出,专业资料室作为图书馆的业务延伸和补充,不需要追求大而全,应当把专业资料室的建设定位在专业对口与急需上。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不仅要保留本学科专业领域发展的历史资料,更要及时补充和更新本学科专业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信息。要充分考虑本院系的办学理念、特色项目、专业设置、品牌专业、学科门类、重点学科、课程结构、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科研方向、重大项目、教研重点、教学目标等的需要,有重点有选择地配置文献资源。并由此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文献资源优势。
3.2完善管理体制。
资料室应设置专人管理,高校各院系不仅要保留资料室管理员编制,而且要提高资料室管理员岗位的任职要求,尤其要强调图书情报搜索、处理和加工的能力。杜绝在资料室管理员任命时出现兼职、返聘或临时任职等情况。明确图书馆与资料室的业务指导关系,由图书馆负责资料室管理员的业务指导和定期培训。资料室管理员依照图书馆统一要求的科学分类编目方法,按照本院系每个专业的每门学科对图书资料进行详细分类编目。
在资料室管理员的绩效考核方面,可以采取双重考核的办法,即由院系根据管理员的平时表现和工作情况确定其工作成绩,此外,由图书馆系统每年组织一次业务考核,_衡量其业务能力。通过院系与图书馆两者共同确定管理员的工作绩效。对于业务能力不高、工作实绩差的管理员,要进行针对性业务培训,或者及时淘汰,确保资料室管理员的能力素质与资料室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相适应。
可以给资料室管理员配备学生助理,选择那些踏实能干、对图书情报工作有浓厚兴趣的大学生,经过业务培训以后,协助资料室管理员进行工作。从我院资料室运行情况来看,配备学生助理一方面可以弥补资料室管理员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学科专业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提高情报检索、信息利用能力。
3.3创新服务模式。
改变以往仅局限于提供文献资料的现场查阅、借出还入等传统信息服务模式,逐步培养专业资料室的主动信息服务功能。这要求资料室管理人员具备文献资料的二次开发和编研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助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把搜集到的某课题领域相关的文献资料、情报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筛选、归纳和提炼,形成文献资料综述、分析报告等二、三次文献,为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高效的情报服务。资料室管理人员要主动与重点学科专业教师、课题组、科研人员进行经常性联系与信息交流。准确了解他们对文献资料的具体内容、提供形式、使用时间等方面需求,根据课题、学科建设和教学的计划及进展情况,对搜集到的文献情报进行筛选和整理,提供原始文献、题录、文摘、综述和研究报告等情报,做到有的放矢地提供文献情报。
3.4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完善资料室信息管理系统,在对图书资料统一分类编目的基础上,编制资料室藏书目录数据库,通过资料室终端软件实现文献资料查询和借阅管理的自动化。有条件的院系。可以给资料室配备多媒体查询终端,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自主查询。对于借阅率高的图书、期刊或者其它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要开发全文型数据库,逐步建立资料室专业数据库,依托校园网络,通过图书馆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软件链接到图书馆的数据库,可以在全校范围内检索资料室的文献资料信息,真正实现图书馆和各专业资料室的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杨海芝.院校专业资料室与图书馆建设在大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作用.农业图书情报期刊,2008,(8).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受多种内外因素制约,其中既包括自身的机构性质、经费、馆舍空间管理水平等内在因素,也包括出版发行环境、获取渠道、地理分布等外在因素。文献采访质量管理方针是图书馆正式的在质量管理方面奉行的质量宗旨和方向,阐明工作目标要求,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框架。图书馆制定质量方针既要符合自身客观条件,亦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应对出版发行情况、自身定位、读者结构进行充分调研。文献建设部门应贯彻为读者服务的原则,提供解决质量关键的方案和具体措施,对于承担的质量职能应提出书面的工作程序和做法;建立制订和落实质量目标、质量计划所需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及其职能。既要防止好高骛远,贪大求全,又要避免循规蹈矩,固步自封。
2.重视馆员业务质量管理的教育培训
要保障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必须对本馆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2]。对于达成质量管理目标所要达成的关键业务需对负责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考核,以评估其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同时通过培训,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质量管理的原则规范,使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程序规范、协调一致。
3.健全反馈机制,持续优化过程指标
文献采访质量管理必须重视读者反馈,重视读者意见,以持续不间断地改进文献采访质量控制过程;没有完善的读者反馈制度的质量管理等同于虚设。读者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最终使用者,他们拥有最终的评价权和决定权。图书馆应建立完整的读者信息反馈机制,通过网络平台、调查问卷、流通数据统计、人工咨询等多种共同渠道保持与读者沟通,虚心听取读者意见,构建读者需求模型,并以此构建信息资源结构,真正做到“书有其读者,读者有其书”。
4.促进文献采访质量管理的评价、完善、实施循环
对文献采访质量管理的评估是图书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指定的既有的质量管理方针是否与图书馆自身实际相符;相关岗位员工对于关键的业务是否具备合乎规定的技能水平;相关部门相互业务是否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实施条件,对于后期目标制定,用户信息反馈是否符合相应规范。
5.总结
一、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不断拓展延伸服务
县级图书馆在提供优质窗口服务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面向社会、深入社区、深入乡镇村屯的延伸服务活动。
(一)突出基层基础建设,创建乡镇社区图书室。笔者所在图书馆不断完善图书馆服务网络。以乡镇社区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了图书室建设试点工作,笔者所在图书馆先后在市(县)武警中队和看守所、市(县)内20余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起了图书室,由我馆援助一批图书并选派业务素质高的图书管理员协助进行分类,编目,读者在这里可凭“一卡通”通借通还。
(二)加大技术手段创新,开通自助借阅。笔者所在图书馆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图书馆建设模式,开通了全省首家区县级24小时“自助借阅”新型服务,自助借阅、自助办证,实现自助借阅,满足了市民随时可以借阅优质图书的需求
(三)大力整合图书资源,实现馆际互借共享。笔者所在图书馆积极盘活现有图书资源,充分利用市(县)外图书资源,扩大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成立了哈尔滨市图书馆双城分馆,协同哈市公共图书馆共同推出文献借阅“一卡通”服务,与哈市图书馆互通借阅,实现文献的通借通还,资源共享。
(四)丰富服务形式,提高延伸服务质量。笔者所在图书馆连续七年开展送书下乡、讲座、展览和培训等工程。先后组织开展农业、养殖等系列讲座70余场次,注重策划选题、挑选专家、把握内容、精心组织等关键环节,充分利用讲座成果,实现市(县)、乡、村三级共享。展览和培训也是拓展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形式,如共享资源培训、姚迪雄美术作品展等,在各种活动中总结经验,形成规模,办出特色,树立品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以内练素质、外塑形象为重点,不断提升队伍素质 服务工作要靠大家来做,只有打造一流的员工队伍,才能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
(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笔者所在图书馆在创建“群众满意服务窗口”活动中,首先是从领导做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行领导党员节假日值班制、推行党员挂牌上岗等制度活动。
(二)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馆员整体素质。聘请上级图书馆老师来我馆讲授图书管理、文献资料、计算机运用等专业知识,组织业务骨干为新员工开设业务培训等等,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健全制度,增强全体馆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笔者所在图书馆设立了行风监督员制度,聘请“五老义务监督员”等社会各界人士,担任义务监督员,常年参与监督工作;推行了定期听取读者反馈意见制度、发放意见表等,收集读者意见;建立了股室服务质量每月考核和分析制度,坚持把馆员执行落实制度情况与馆员的考核、奖惩挂钩等,将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积极拓宽办馆思路,创新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一)在延伸服务中优化馆藏文献结构。为发挥图书馆的知识导航和信息服务功能,笔者所在图书馆推出“征求意见购书”的创新服务,根据征求意见中读者喜欢的书籍排序,从而进行书籍采购,这项服务使读者拥有了图书借阅的自主权,实现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联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与赞赏。
(二)在图书馆免费开放中延伸优质服务。笔者所在图书馆建立了电子阅览室,为读者免费提供上网条件、免费提供网络资源、免费进行上网辅导;建立了“双城市图书馆网站”,有电子版图书4万余册,这些都是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变化。图书馆的免费服务也从书刊借阅向上网、数字资源领域逐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