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桩基检测方法范文

桩基检测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桩基检测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桩基检测方法

第1篇:桩基检测方法范文

关键词 桥梁;桩基础;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0-0224-02

0 引言

桥梁桩基础质量是整个桥梁工程质量的核心部分,作为整个桥梁荷载传递的最主要的部位,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桥梁整体质量。笔者从事公路桥梁专业质量检测多年,深知公路桥梁桩基础质量检测的重要性,也研究了国内外许多不同的桩基础质量检测方法,本文就此问题简单的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1 桥梁桩基础检测方法概述

桩基础作为公路桥梁隐蔽工程,而且大多数桩基础都是无法直接用直观的方法进行检测的,一般都要借助与先进的仪器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国内外桩基础检测的方法,首先就是钻芯检测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专门的钻孔机在灌注桩进行钻芯取样,通过科学的对已经钻取芯样进行认真观察和进行试验对桩的质量分析和认定,也是属于比较古老的一种方法:其次有一种叫振动检测的方法,又称动测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就是在桩基础顶面用不同的方法制造一个激振力,让整个桩的内部感受到振动力的作用。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在整桩的核心部分产生应力波,采用科学分析应力波的各种参数进行推定整个灌注桩用的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及整桩可以承受的承载力的一种方法。第三种就是超声脉冲检验法,这种方法最初是用于科学检测普通水泥混凝土缺陷的很常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改进发展起来的,我们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时候先预埋用于检测用的管道,作为超声检测的通道作和接收换能器的通道。具体检测的时候探头要分别放在两个预先放好的管道里同时提起,根据不同的提升速度逐点测出断面上超声脉冲穿过混凝土时的声时等各种不同的参数,然后根据超声测缺的最普通的原理科学的分析各个断面上混凝土自身的质量。还有另外的一个方法叫做射线法,射线法的基本原理是以放射性同位素辐射线在混凝土中的衰减、吸收、散射等现象为基础的一种方法。一旦射线穿过水泥混凝土的时侯,由于水泥混凝土内在的质量不同或因存在缺陷,接收仪所记录的射线强弱发生变化,据此来判断桩的质量的方法。

2 不同检测方法优劣判定

上面对桥梁桩基础检测方法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下面简单介绍以下各种方法的优劣性能,对于钻芯法来说,首先就是钻机问题,比较笨重,而且它所反映的只是钻孔范围很小一部分的混凝土质量,一般来说桩基础都在10几米、20几米甚至更长,仅仅靠钻芯来检测桩基础质量一般不能真实的反映桩基础质量,费工耗时,价格昂贵,如果抽样检测尚可,大面积检测就无法反映真实情况了。振动检测一般有敲击法和锤击法,还有稳态激振机械阻抗法、瞬态激振机械阻抗法、水电效应法。现在我省大多桩基础都采用超声波的方法进行检测,根据不同的桩基础直径,预先埋设声测管,根据混凝土缺陷的原理进行判定,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3 桥梁桩基础检测方法的比较

桥梁质量评定中基础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工程,桩基础由于其特殊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加上这种基础形式长度特别长,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如实客观的进行记录,从开孔到原材料制备,从灌装到检测都要进行如实客观的记录没一个过程,这些技术参数的记录对评价桩基础的质量是非常必要的,桩基础的质量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它的承载能力,桥梁质量检测方法中最能体现桩基础质量的方法就是静载试验,但是无论什么方法都有他的弊端,这种方法也不例外,它会破坏基础,使得基础受到损伤,另外检测的周期相对较长、所用的设备比较庞大、表现出来就是费用高,这些弊端就造成不能大面积进行检测,无法进行对桩基进行批量检测。所以静载试验很少成为桩基础质量检测的方法,仅仅在一些有争议的桥梁桩基础上进行检测。最近这几年新的技术有了改进,如高应变动力测桩(PDA)相对于静载试验它的优点就是比静载试验用的仪器设备要轻便一些,弥补了检测周期长的缺点,更重要的是结果是可以认可的,不过它的频率还是跟不上实际要求,费用主要表现还是仪器偏大,检测费用偏贵,这些缺点还是制约了全面检测桩基础质量的要求。现阶段发现低应变动力测桩这项新型的技术检测桩基础表现出来的各项性能方面是更加简单、检测所用的费用相对还是便宜、较其他的方法检测的速度快点,对正常的施工影响比较少,所以用的机会就大的多了。

4 低应变检测方法概述

低应变检测的特性可以使的这种方法应用比较广泛,然而它对承载力的检测却是无能为力的,仅仅是从桩的完整与否进行鉴定,常见的情况是缩径现象、桩基础扩径现象、桩身断裂的现象、水泥混凝土因为震动造成离析等施工技术方面间接的来进行验证桩基础各种性能和特性,另外的一个主要的指标就是表征桩身混凝土的致密程度是否达标一个指标就是波传播的速度,通过研究我们知道波传播的速度很大程度上是与施工的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关、其他的就是原料、主要是粗集料、细集料、水泥和材料的配比、施工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由此可以看出来,低应变检测桩基础的所用的设备是可以的,但是波速这个方面的东西就不好说了。所以对与这个低应变检测方法总的来说它还是存在这方面那方面的问题的,我们用低应变检测方法进行桩基础检测的过程中还是要进行认真科学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的做好检测工作,对桩基础的质量负责,更好的服务于桥梁施工。

5 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桥梁桩基础的各种检测方法都是各有千秋,不同的方法之间都是根据不同的侧重面进行检测的过程,不论是有损检测还是无损检测,所有检测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桩基础能够保证桥梁安全运行,如何在检测过程中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要根据检测需要来,不同的需求所使用的方法是不同的,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桩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多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来代替现在的这些方法,技术,使得桩基础的安全性能会更加突现。

参考文献

第2篇:桩基检测方法范文

关键字: 锚杆锚固应变桩基检测办法桩基工程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水电,铁路建设,公路建设的迅速崛起,锚杆锚固在工程应用中的应用也逐渐变多,保证锚杆锚固的质量,对于工程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按照现在的规范,基本都是采用用锚杆拉拔器测力,利用测力计计数,然后进行锚力的力测试,在学术上我们称之为静载试验进行测试,此种方法对锚固力的设计要求较低。按照理论上讲,这种办法还算精确,但是实际情况是,实施过程比较困难,尤其对于隧道顶部锚的测量,水利发电厂的斜上方进行锚的测量等。由于在实际测量情况中,难度系数较大,相应的检测费用也会很高,于是有了我们所说的低应变桩基检测方法

1低应变桩基检测方法概述

低应变基检测方法 指的是一种快速,方便,准确的无损检测方法。低应变桩基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和严重离析等部位)或桩身截面面积变化(如缩径或扩径)部位,将产生反射波。经接受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以判断桩身完整性。

2锚杆锚固理论分析办法

(1)因为混凝土桩的长径比大于40,它符合用一维波动方程及传播学理论进行分析,但是在分析的时候需要注意不但要分析锚杆锚固的纵波,还要分析检测出横波。通过一定的计算,我们可以得知,当杆件出现软弱夹层或者横截面积减小时,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变化。一种是出现同相反射或者反相反射,也叫新的震相,另外一种则是原来的振动,本来是呈现衰减模式,但是由于反射波德叠加,振幅反而增强。后续的波列振幅因为叠加也有所增强,但是波列振幅衰减变慢。在波形图中,位移波不但有扩径,其他缺陷处德反射波与入射波同位相,而且振幅更大,扩径处出现的反射波与入射波相位相反,而且振幅增加较小。

(2)在桩土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刚度的减小,振动频率一定减小,而且伴随着周期增大。因此一旦桩体本身断成几段时,桩土体系总刚度就减小,波列优势频率变小,振动频率也变小。可见波形图震相和周期的一般异常变化是由波列衰减特征来确定的。

3低应变动力检测结构组成

3.1 传感器

传感器的选择:传感器是低应变动测中最基本的重要测试元件之一,它直接与被测桩相连接,将机械振动参量换成电信号。它的性能参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转换电信号的数据是否真实反映本身的反射信息。因此,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动态范围很宽;二是频率响应范围要宽;三是失真度要小;四是传感器性能稳定;五是受非振动环境影响较小。

传感器的安装:传感器安装应用化学黏结剂或石膏等黏结,使黏结尽量薄,不应采用手扶式;必要时可采用冲击钻打孔安装方式,但传感器应与桩顶面紧密接触。安装时必须保证传感器与桩顶面垂直。

3.2 信号采集

根据桩径大小,围绕桩心沿桩身对称布置2~4 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3 个,以便通过叠加平均提高信噪比和实验曲线的可靠性。应力波反射波法所收集的较好波形应该是:多次锤击的波形重复性好;波形真实反映桩的实际情况,完好桩桩底反射明显;波形光滑,不应含毛刺或振荡波形;波形最终回归基线。

对不同检测点要进行多次实测,如果发现信号一致性较差时,应分析原因,增加测点;如果发现信号失真或产生零漂或信号幅值超过测量系统的量程时,应重新测试。

4锚杆锚固质量检测典型波形图

(1)完整桩

一般比较完整桩在时程曲线上的特征为: 波列清晰,波形规则,桩底反射波明显, 易于读取反射波到达时间, 如图1所示。

图1 完整桩波形图

图1: 该桩为桩径1000mm、桩长30.3m 钻孔桩,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桩身完整, 波速为3700m/s, 在8m 以前曲线下降, 为粉砂土较好地层反应。桩底反射与入射同相, 桩底反射明显。

(2)缩颈( 夹泥) 桩

缩颈处截面积变小, 波阻抗减小, 应力波遇到缩颈会产生与入射波振动方向同相的反射, 波形比较规则, 波速一般正常。一般能看到桩底反射, 若缩颈部位较浅, 缩颈还会出现几次反射, 但若缩颈程度严重, 则难以看到桩底反射。如图2所示。

图2缩颈桩波形图

图2: 该桩为直径426mm、桩长18m 的沉管桩。钢筋笼长6m, 设计承载力标准值320kN。经测试, 桩身6.5~7m 处存在缩径或局部离析, 系因成桩时拔管太快所致, 说明钢筋笼底部存在缺陷, 但桩底基本可见, 属Ⅱ类桩。如图3所示。

图3夹泥桩波形图

图3:该桩为直径1500mm、桩长44.5m、C25 的钻孔桩。测试时发生在2m 处同向子波反射幅值高于初至波, 并有后继的多次反射, 检测人员误认为是传感器黏结引起的正常振荡, 判为Ⅰ 类桩。经证实在2.2m 左右桩身严重缺陷( 夹泥) , 应属于Ⅲ 类桩, 后凿去桩头缺陷上部段, 重新接桩。

(3)离析桩

由于离析部位的混凝土松散, 对应力波能量吸收较大,形成的缺陷子波不规则, 后续信号杂乱, 而且频率较低, 计算得到的波速偏小, 一般不易见到桩底反射, 如图4所示。

图4离析桩波形图

图4: 该桩直径1000mm、桩长45m, 护筒直径1200mm、护筒长2.0m, 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在测试中发现14.8m 处明显呈低频同相反射, 属离析反映, 无法见到桩底反射, 经钻孔检测, 发现均存在离析面。

(4) 断裂桩

由于在断裂处波阻抗的突变, 在时程曲线上的反应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上部断裂往往呈高频多次同相反射, 反射波幅值较高, 衰减较慢; ② 中部断裂反映为多次同相反射,缺陷的反射波幅值较低; ③深部断裂波形反映下, 类似摩擦桩桩底反射, 但计算的波速明显高于正常桩的波速, 如图5所示。

图5断裂桩波形图

图5:该桩直径700mm、长54.9m、C25。由于地下室开挖, 造成部分桩断裂, 桩头倾斜。经测试, 曲线呈等距多次同相反射。开挖后发现在1.6m 处断裂。

图6断裂桩波形图

图6: 该桩为直径377mm、桩长16m 的沉管桩。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钢筋笼长度4.5m, 承载力450kN。经测试在1.4m 处有强的同相多次反射, 衰减慢, 无桩底反射, 判为2.8m 处断。开挖检查发现2.85m 处断裂。属机械开挖时受损。

(5)脱焊虚焊等不良焊接桩

预制桩和管桩的焊接缺陷及成桩时受损造成的焊接问题, 表现为有同相反射, 严重时难以见到下部位较大的缺陷或桩底反射。

(6) 桩头疏松

桩头疏松或强度偏低的桩, 测试结果无法反映桩的完整性, 曲线反应为入射波波峰较低、脉冲较缓, 而且后续波形呈低频, 此类现象均属桩头强度偏低。

5现场测试方法

(1)把混凝土桩顶灌浆部分凿去凿平,使桩顶出露新鲜表面,为减少杂波干扰,此表面必须平整干净,出露的钢筋不应有较大晃动;

(2)传感器应稳固地粘放在桩顶上,并进行敲击测试;

(3)每根桩测试曲线如出现异常波形应在现场及时研究,排除影响测试的不良因素后再重复测试;

6结语

由上面概述可知,利用低应变桩基检测方法可有效的测试锚杆锚固的质量体系,相比于以前所用方法,此办法更为简单可行,是现今主要的测试方法

参考资料:

第3篇:桩基检测方法范文

【关键词】公路桥梁;桩基;质量检测方法

在公路桥梁桩基施工中,桩基质量检测工作到位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而就公路桥梁桩基质量检测方法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作出以下分析。

1.概述桩基质量检测方法

常见的桩基质量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静载试验法;二是钻芯法;三是反射波法;四是声波透射法;五是高应变法;六是低应变动测法。采用这些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好的测试点是关键,这是由于桩径和测试信号的不同,所选择的测试点测出的结果也有所不同,通常桩径应大于120公分以上,并设置3到4个测试点;二是选择锤击点,锤击点与桩径大小无关,只要离传感器25±5公分处为最佳;三是安装传感器,传感器的安装应按照所选的测试点所处的位置进行安装,在选择粘贴方式时桩头应保持干燥且周围没有积水的前提下,通常采用黄油、石蜡和橡皮泥等粘贴在桩头以保证其干燥;四是尽可能的收集信号,通常一根桩不能低于十锤,并在不同的锤击点和不同的激振情况下,就波形是否一致性进行观测,方能保证其真实而不漏测。

桩基检测的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各种桩和桩墙以及墩的横向或竖向的承载力的检测;二是墩底持力层的变形性状和承载力的检测;三是各种桩和桩墙以及墩结构的完整性的检测;四是在桩土的共同作用下复合地基中的桩土荷载的分担比检测;五是施工对环境带来的影响的检测;六是其它方面的检测,比如事故处理时的检测等等。而桩基的检测时间则可分为四个步骤:一是为施工设计而提供依据的前期检测;二是施工阶段的检测;三是竣工后的验收检测;四是施工或使用期间的鉴定检测。

2.桩基质量检测方法在公路桥梁桩基过程中的应用

在公路桥梁桩基质量检测过程中,每一种检测方法都需要其它的检测方法来辅助,各发挥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检测方法,从而体现桩基质量检测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然而现实工作中并非如此,一些施工企业为赶进度通常是桩基施工之后不通知检测方或通知不及时,而是继续施工,等质量问题查来之后都已经施工多层,往往此时的补救代价是巨大的,因而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下笔者就公路桥梁工程桩基施工中的成孔施工和桩的承载力的检测进行探讨。

2.1公路桥梁桩基成孔施工质量检测方法的初探

在公路桥梁桩基施工中,成孔施工质量的高低对混凝土浇筑之后的成桩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公路桥梁桩基成孔施工质量检测主要控制桩孔位置、孔径、孔深和垂直度以及沉渣厚度等。这主要是因为:一是如果桩孔孔径过小就会导致整桩承载能力的下降;二是桩孔上部如果扩径就会造成成桩上部侧的阻力变大大,且下部侧的阻力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三是如果桩孔偏斜就会导致基桩承载力被削弱;四是如果桩底的沉渣太厚就会减少有效桩长。由此可见,成孔施工质量检测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2.2公路桥梁桩基施工中桩的承载力检测方法的初探

在桩的承载力检测过程中主要采用上述的静荷载试验法和高应变动测法。前一种检测方法主要对基桩的承载力进行检测,可分为竖向、水平基桩承载力检测法。其中,竖向基桩承载力检测法检测的桩基础的受力状况几乎与实际相符,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之中,而静载试验主要在工程试桩时用于承载力的检测,具有检测精度高,其相对误差小于等于10%。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测工程桩时不能进行破坏性的试验。后一种检测方法则是借助重锤在桩顶的瞬态冲击,使得基桩周围的土发生塑性变形,通过应力波理论分析得到桩土体系的有关参数,揭示桩土体系在接近极限阶段时的工作性能,分析桩身质量,确定桩的极限承载力。

2.3公路桥梁桩基施工中基桩的完整性检测方法的初探

在检测基桩的完整性时主要采用低应变动测法和声波透射法。前一种检测方法主要就是将较低的激振能量施工在桩顶,使得桩身与周围的土体发生微幅的振动,并借助测量仪表对桩顶振动的速度和加速的速度进行测量和记录,并对记录结构采用机械阻抗理论或波动理论进行分析,以达到对桩基施工质量的检验、桩身完整性的判断和基桩承载力的预估的目的。而后一种方法则主要利用超声波在砼中传播时诸如频率F、声速C以及振幅A等声学参数的变化和波形对混凝土的连续性和夹砂、断层以及蜂窝等问题的位置与大小。

3.常见的桩基质量等级评定方法

完整桩评定方法:动测波形呈规则衰减,波速值也正常,达到设计桩长,桩身完好,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基本完整桩评定方法:动测波形呈现小畸变,桩底反射清晰。桩身有小缺陷,如轻度缩径、局部轻度离析等,推测对单桩承载力及横向剪切力没有太大影响,桩身混凝土波速正常,可达到混凝土设计标号。缺陷桩评定方法:动测波形出现较明显的不规则反射,对应桩身缺陷如裂纹、离析、缩径、夹泥等,桩身混凝土波速偏低从而达不到设计标号,对单桩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通常要求设计单位复核单桩承载力后提出是否处理意见;严重缺陷桩评定方法:动测波形严重畸变,对应桩身缺陷如裂缝、严重离析、夹泥、严重缩径、断桩等。

4.结束语

总之,公路桥梁桩基检测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桩基检测方式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因而我们必须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过硬的技术做好每一项桩基检测工作,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企业经济的腾飞。 [科]

【参考文献】

[1]汤宝国.新技术在公路桥梁桩基检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04).

第4篇:桩基检测方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方法;检测技术

前言

桩基数量的不断上升和制作技艺的不断进步,都使得桩基施工应用效果得以不断地体现出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于桩基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在确保毫无质量问题以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建筑施工。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如何对其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把关,是安全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是否先进的标准。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对于建筑领域相关技术以及相关问题进行论证,并且提出若干改进策略和具体应用技术。

1检测技术现状

1.1检测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建筑桩基质量检测体系的不完善,使得相关技术存在着瓶颈和局限性,难以对工程桩基进行及时检验和合理测量。国家对于桩基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和规范虽然在纸面上有着精准的数字,但是,在实际操作环节却缺乏相应的体制和制度,并且需要根据这些内容对于工程过程中的各种材料进行购买和实际验收,可操作性千差万别。从其具体的操作过程来看,很多地区的具体操作环节都有出入,难以做到制度化和标准化。对于桩基检测的相关设备存在着一些不同,技术方面也存在着若干差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检测能力方面也参差不齐,难以按照相应的体系标准进行严格的登记和有效的记录,使得检测结果的可信性和真实度大打折扣。在无形之中,对于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问题,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也构成了潜在的隐患。2)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缺乏专业能力。我国东北地区气温比较寒冷,土质坚固,南方则湿度较大,华北地区黄土地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这些专业化的地理知识和相应的专业知识都对于检测人员的实际水平提出了挑战,各个地区的检测人员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并没有统一的培训标准和培训要求,从业人员之间的差距更加大了培训的难度,甚至有的单位进行培训时没有统一的教案、没有统一的场所、没有统一的时间。因此,在实际操作环节所出现的问题十分复杂,但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甚至会耗费宝贵的时间。大致上看,一些工程人员没有按照严格的技术标准进行相关的操作,甚至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对于一些具体标准和操作流程的不熟悉、不了解都使得他们难以严格地执行相关操作。在检测过程中,抱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错误心态,对于桩基的检测存在着应付心理,检测工作潦草、疏忽大意的情况屡禁不止,缺乏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对于桩基的检测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产生了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留下更为严重的安全隐患。3)检测技术水平较低,并且存在着大量客观问题。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不断普及,但是,部分地区的桩基检测技术水平仍然有限,检测过程良莠不齐,甚至一些所谓专业的检测部门缺乏固定的办公场所,缺乏足够的办公材料,缺乏专门的资料储存室,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意识。操作设备和检测技术不达标的问题对于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与此相反的是,一些拥有高新技术装备和高新技术的检测单位和检测公司的优势越发突出,在工程桩基检测领域形成了两极化效应,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相应的纠正。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于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形成了阻碍。

1.2施工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桩基施工单位缺乏相应的重型装备,甚至是缺乏合理的操作流程,相关施工技术不成熟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单位没有配备足额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对于桩基的实际质量难以保证。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较差,可能会对于日后的整体建筑形成隐患。对于已经解决的问题,无法做到及时地记录、科学地整理,使得当时的经验教训难以记录在册,难以为日后的桩基施工检测提供相应的支持。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于桩基施工技术方法的进步形成了阻碍,一些单位未接受新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只是因循守旧,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设备和人力、物力,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施工效果和经济回报。

2桩基施工所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原因

在进行桩基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单桩承载能力低于设计要求和预计要求、单桩倾斜程度过大、甚至发生断桩。单桩承载能力低于设计标准的原因是桩基的沉入深度不足或最终灌入程度过大。地质资料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实际环境不符合,造成了施工过程中的实际误差,使得地基承载能力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也有可能是单桩末端并未进入到受力层,但是深度已达极限。断桩的原因是对之进行操作之时的支点位置选用不当,形成安全隐患。在打桩的过程之中,桩基本身的弯曲程度过大,导致裂痕的产生。在锤击过程中,锤击过度,其侧面断裂。倾斜程度过大的原因主要是桩基安装不正,与地面处于非垂态。桩基在下移过程中遇到了坚硬的障碍物,出现偏移。打桩顺序不当、土质等也会导致偏移。

3桩基施工的流程和技术

桩基施工的阶段主要分为施工前准备阶段和具体沉桩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现场施工情况的勘察,对于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条件进行相应的调查和研究,形成相应的书面报告,了解土质土层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特征指标。对于附近建筑物的结构性质、位置距离都要有所了解,对于桩基附近区域的地下管道、水管、电缆线、煤气管的排布情况都要有所了解。施工前要对于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选择,并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相应的试验和试装,进行实际的检验检测,根据实际土质为其配备相应的柱桩机、灌装机。在现场要进行场地的平整,对于作业区进行相应的平土操作,保证装机的实际垂直程度。清理障碍物,对于旧建筑、相关的电线电杆都要有效清理。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案、安排施工顺序、安排桩基顺序,对于施工进度计划要有所调整,对于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劳动力、材料、进度计划,都要做到相关的保证。进行工艺试桩,这时要确定合理的施工技术,对于相关参数要做到及时准备和收集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原材料抽检,主要是水泥、砂、钢筋。水泥有准稠度凝结时间测量,抗压抗折强度试验,钢筋要进行拉力试验,要测定其含泥量含水量。商品混凝土要水灰比核对情况,确保符合实际操作时的需求。对于钻孔流程也应监督,确保孔深、孔径正确。运用相关的施工技术要保证桩基可以抵达持力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地质结构变化,则应适当加深1m左右,以保证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得到符合。灌注混凝土时,应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对于部分表现不良之处应该进行清孔操作。混凝土应该具备良好的粘聚性、保水性,形成良好的抗离析能力,真正保证装机本身的质量。在进行搅拌时需要观看其均匀性和塌落度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则应进行二次搅拌,如果搅拌之后仍然不符合,则进行重新制作。

4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

4.1声波透射法

所谓声波透射法,就是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预先在被测柱内埋置若干根相互平行,但是整体竖直的声测管作为相关的检验手段,将其中注满蒸馏水或清水作为耦合剂。同时将超声脉冲发射换能器以及相应的接收换能设备放于桩基之内,保持二者同步提升,同时二者之间的间距不应该过小。仪器发射超声脉冲,其可以穿过被测物体,被接收仪器接收,数据和实验现象研读应包括声时、波幅等内容。超声波脉冲信号在混凝土之内传播时可能会发生衰减、折射、反射,使得信号接收时的传播时间、相关的振幅、相关的频数发生一定的变化,由相应的仪器进行相关的整理和分析,对于各种参数进行比对分校。在此可以得出桩基混凝土的完整数据,对于其内部缺陷的特征、具置、混凝土性能等级做出相关的判断,进而为检测工作的完成发挥重要的影响,而这正是声波透射法的主要应用方式。

4.2低应变动力检测法

在处理之时,通过对基桩测试可采集到应力波曲线。手锤适度敲击已确定桩顶位置(避免点激振),由此产生F(t)的应力波,速度V会向下传播;当此应力波通过桩阻抗Z(Z=PAV)变化界面时,例如:基桩缩颈、夹异物,混凝土离析扩颈、断桩或裂缝,部分应力波反射向上传播,另一部分产生透射向下传播至桩底,但是,在桩底处仍会产生反射。在应力波传时,加速度传感器接受信号,输人基桩检测仪,信号技术处理后形成曲线或频域曲线。可以使用时域曲线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判断和处置,相关人员可以依据经验进行判断,或者查找相应反馈数据进行判断。

4.3自平衡检测技术

因为桩基的深度较深,在小范围内不适合进行堆载静载试验,因此,可以采用自平衡检测技术,针对每种桩型都可以做一个自平衡静载检测。首先将自平衡装置焊接于钢筋笼底部,做好输压竖管与顶盖、芯棒与活寒之间的连接工作,然后下放至孔底。在此之前,应先在孔底清孔、注浆、找平衡,然后使试验装置受力均匀。对于试验装置的摆放应该使其具备加强措施,然后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规范要求后进行相关的试验。

4.4钻孔抽芯检测技术

开展钻孔抽芯检测技术时,对于精度要求比较高,径低于1.2m的桩基钻1孔,距桩核心10~15cm开孔,径为1.2~1.6m的桩基应钻两孔,且使之分布均匀,尽量保持对称布置,从而确保实验和检测的精度,这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非常之高,稍有差错就会导致检测无效。

5建筑工程桩基检测问题的应对策略

5.1完善质量检测报告的内容

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应当有所依照,有所凭证,工程的质量往往取决于质量检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而质量检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将会在质量检测报告上有良好的体现。现阶段的质量检测的方法虽然众多,都有其特定的运算过程和相关流程,在进行技术现状分析问题检测的过程之中,要进行数据的记录和检测误差的分析,对于实际测量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殊情况、特殊疑问,都要有科学的记录和准确的论述。对桩基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数量做到具体检测及时规范。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也可以为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提供相应的帮助,作为从业人员,应对检测方式进行全局性的探索,进而决定下一步骤。对于相关桩基要进行及时调整,考虑到更多的因素、修正更多的参数,使得桩基施工技术可以不断完善。企业要从自身出发,进行数据记录的严格管理。对于质量检测报告的完成情况,要进行及时跟踪、检查,争取做到不遗漏任何一组重要数据,不遗漏任何一次重要的记录。对于桩基施工过程中的任何现象都要进行相关的记录,对于偏差、误差等情况,要进行相应的推断、科学规范的比对,从而为问题的解决发挥作用。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的现状,正是在对质量检测报告的严格控制上得以不断改善的,从而使得相关的要求标准得以提高、相关的检测方法可以应用、相关的检测理念得以更新。由此可见,严格的管理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保障工作。

5.2对于桩基检测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

我国高层建筑的建筑历史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十分迅猛,相关桩基工程的检测技术的应用迅速、应用明显,虽然应用的时间虽然短,但前景较广。但是,部分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却不达标,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无法对桩基检测技术进行相应的学习和运用。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踏入建筑工程领域,对于基础操作的苦和累深有体会。因此,相关的知识比较贫乏,相应的能力比较欠缺。桩基检测人员的收入难以和劳动量相匹配,导致很多人才去往它处高就,或者寻找更为挣钱的工作,并且一些公司对此技术缺乏重视,为其举办相应的培训讲座,从而使得大量的人才没有留在检测行业之内。由于时间的推移,大量桩基检验人员的平均年龄已经比较高,但是,后继乏人。因此,国家和相关的大中专院校应该对于建筑工程领域保持重视程度,不断地提升相关从业人员面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其提供更多的技术讲解活动,使其对于新技术的技术原理得以熟知。国家和行业应该加大对于工程检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培养其专业知识,培养其专业素养、培养其阅读专业书籍的能力,从而为我国桩基检测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使得良好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得以正确运用、良好运用。与此同时,要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资保障和后勤保障,使其没有后顾之忧,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对于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去,使得行业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

第5篇:桩基检测方法范文

关键词:桩基检测;钻芯法;桩身完整性;验证

0、引言

桩基础是当代各类建筑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基础型式,广泛应用于公路、民建、桥梁和港口工程中。因此,桩基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对桩身完整性和桩基类别的正确判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保证是及其关键的。目前,桩基检测技术普遍采用的方法有声波透射法、低应法、高应变法、静载试验法、钻芯法等。其中,钻芯法能对桩身完整性进行直观地定性分析,能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能判别桩底沉渣情况及桩底持力层情况,因此钻芯法是检测方法中应用较为准确的一种方法。声波透射法和低应法在工程桩基的检测中占有极大的比例,为了更好的对其检测结果的判定和验证,以下采用钻芯法分别对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法,关于桩基完整性的判定作验证分析。

1、桩基检测方法的说明

现行的基桩检测方法中,主要采用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法进行桩身的完整性判别,而钻芯法则可作为验证以上方法的最直观的方法。由于本次是关于以上三种方法间的相互验证关系的讨论,因此其余的高应变法和静载试验法,在此处暂不讨论和分析。

1.1 低应变法

在桩顶面实施低能量的瞬态或稳态激振,使桩在弹性范围内做弹性振动,并由此产生应力波的纵向传播,同时利用波动和振动理论对桩身的完整性做出评价的一种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反射波法、机械阻抗法、水电效应法等等,其中反射波法物理意义明确、测试设备轻便简单、检测速度快、成本低,是基桩质量(完整性)普查的良好手段。

1.2 声波透射法

通过在桩身预埋声测管(钢管或塑料管),将声波发射、接受换能器分别放入2根管内,管内注满清水为耦合剂,换能器可置于同一水平面或保持一定高差,进行声波发射和接受,使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通过对声波传播时间、波幅、声速及主频等物理量的测试与分析,对桩身完整性作出评价的一种检测方法。

1.3 钻芯法

钻芯法是利用专用钻机,直接从结构或构件上钻取芯样,进行抗压试验,根据芯样的抗压强度推定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的一种局部微破损现场检测方法。由于钻芯法的测定值就是圆柱状芯样的抗压强度,即参考强度或现场强度。它与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之间,除了进行必要的形状修正外,无需进行某种物理量与强度之间的换算。因此,普遍认为这是一种较为直观、可靠、精度高的检测手段,己为较多的国家所采用。

2、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以下对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和钻芯法的优缺点进行一次简单的对比分析。

2.1 低应变法

优点:低应变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它属于快速普查桩的施工质量的一种半直接法,并且在资料提供完整而准确的前提下,可以具有估算出桩长,并估测混凝土强度级别、区分缺陷类型等作用。

由于低应变动力试桩是采用几牛至几百牛重的手锤、力棒或上千牛重的铁球锤击桩顶,或采用几百牛出力的电磁激振器在桩顶激振,操作方法简单,与其它测试方法相比,具有检测速度快、费用低和检测覆盖面广等特点,已成为桩身施工质量检测中应用最为普及的方法。

缺点:低应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因此受检桩的长细比、瞬态激励脉冲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均宜大于5,设计桩身截面宜基本规则。一维理论要求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时平截面假设成立,因此,对薄壁钢管桩和类似于H型钢桩的异型桩,低应变法不适用。且由于受桩型(如截面多变)、地质条件、激振方式、桩的尺寸效应、桩身材料阻尼等因素的影响,桩过长(或长径比较大)或桩身截面阻抗多变或变幅较大引起的应力波多次反射,往往测不到桩底反射或正确判断桩底反射位置,从而无法评价整根桩的完整性。我省一般的规定为,桩长超过40米的桩基,不宜采用低应变法检测。另外,检测结果分析判定的准确性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有很大关系。

2.2 声波透射法

优点:声波检测一般是以人为激励的方式向介质(被测对象)发射声波,在一定距离上接收经介质物理特性调制的声波(反射波、透射波或散射波),通过观测和分析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声学参数和波形的变化,对被测对象的宏观缺陷、几何特征、组织结构、力学性质进行推断和表征。声波透射法是以穿透介质的透射声波为测试和研究对象的,根据混凝土声学参数测量值和相对变化,分析、判别其缺陷的位置和范围,评定桩基混凝土质量类别。该方法一般不受场地限制,测试精度高,在缺陷的判断上较其他方法更全面,检测范围可覆盖全桩长的各个横截面。所以,声波透射法以其鲜明的技术特点成为目前混凝土灌注桩(尤其是大直径灌注桩)完整性检测的重要手段。

缺点:声波透射法由于需要预埋声测管,抽样的随机性差,且对桩身直径有一定的要求,受其他客观条件影响较为突出,检测成本也相对较高。且对于端承桩,声波透射法无法检测到桩底持力层情况,因此还需另外进行检测。

2.3 钻芯法

优点:钻芯法试验是利用钻机在结构上钻取所设计的试验芯样,将芯样锯切、磨平、晾干后,在压力机上进行抗压试验,获得芯样的极限抗压强度。通过对所钻取芯样的直观明了的观察,可检查混凝土的内部缺陷,如裂缝深度、接缝、分层、离析、孔洞和疏松大小及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级配情况,以此评定桩身完整性类别,且可以确定桩基持力层的性状。用钻芯法进行现场检测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

缺点:钻芯法已在结构混凝土的质量检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①钻取芯样时对结构混凝土造成局部损伤,因此对于钻芯位置的选择和钻芯数量等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且它所代表的区域也是有限的;

②钻芯机及芯样加工配套机具与非破损测试仪器比较笨重,移动不方便,检测成本较高;

③钻芯后的空洞需要补修,尤其当钻断钢筋时更增加了修补的工作难度。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一般的规定为,建筑工程中,钻芯频率应占到该工程总桩数的10%。

因此在桩基现场检测中,应采用钻芯法与非破损检测方法(包括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综合使用,一方面利用非破损法可以大量测试而不损伤结构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可利用钻芯法提高非破损检测精度,使二者相辅相成。这也将成为桩基检测的发展趋势。

3、工程实例对比分析

3.1 某工程的一桩基,设计桩径为1600mm,桩长为19.7米,成桩类型为嵌岩桩。采用低应变法检测,发现在桩底波形反向反射前,出现一道同向反射波(见图1),怀疑桩底沉渣或是持力层有问题,建议采用钻芯法验证。

取芯两个孔,取芯结果如下:

第一个孔孔底持力层有分层现象。桩底以下30cm为微风化花岗岩,后分层断层下是黑色岩石。(见图2)

第二个孔孔底桩底与持力层连接较好,但桩底以下30cm持力层出现断层夹泥现象,夹泥5~10cm。(见图3)

图2图3

总结认为虽桩底无沉渣,但是因持力层有断层夹泥现象,且夹泥层接近桩底,所以桩底出现同向反射波。判定该桩为IV类桩。

3.2 该工程的一桩基,设计桩径为1800mm,桩长为42米,成桩类型为摩擦桩。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检测六个面其中的三个面从9.6m~10.4m波形和波速异常(见图4),判断靠近2号声测管附近的混凝土有问题,建议采用钻芯法验证。

取芯钻取第一个孔时就出现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开孔位置在靠近2号声测管附近,钻取芯样时发现在波形缺陷部位9.6m~10.4m混凝土严重离析和空洞。(见图5)

根据钻芯结果显示,在声波检测法发现缺陷的部位,确实存在混凝土严重离析和空洞,最终判定该桩为IV类桩。

3.3 该工程的一桩基,设计桩径为1600mm,桩长为20.9米,成桩类型为嵌岩桩。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检测波形显示此桩在9.4m处出现一个很明显的同向反射波,在18.8m处二次反射,桩底见不到波形(见图6),判断为断桩。施工单位人员坚持不可能存在如此严重的问题,最终采用钻芯法验证。

取芯两个孔,具体问题如下:

第一孔在第四回次芯样上,进尺深度为2.37m,仅抓取出约1.4m的芯样,下部约1m深度无芯样。(见图7)

第二孔在第四回次的芯样的下端和第五回次芯样的上端,即与第一孔芯样约同一深度的部位,也出现了部分芯样无法抓取出来的现象,且衔接部位的混凝土离析严重。

根据钻芯检测结果显示,该桩确实为断桩,判定为IV类桩。

4、结束语

第6篇:桩基检测方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桩基;检测;内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TU47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桩基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建筑基础形式,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后,在施工工艺、设备材料、技术方法上都得到了巨大进步,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程体系。由于桩基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建设中。桩基是建筑结构安全的基础保障,一旦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此外,桩基具有隐蔽性,工程竣工隐蔽后才发现质量问题较难处理。因此,必须在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以确保桩基质量。

建筑桩基检测的主要内容

建筑桩基根据施工方式可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两大类[1],灌注桩是指在施工现场钻孔后放入钢筋,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的桩基,具有施工难度低、施工进度快、不受机械数量制约等优点,不足之处在于材料使用较多、承载力较低。预制桩是指提前制作好钢筋混凝土桩,使用打桩机打入地下形成的桩基,具有承载力高、节约材料等优点,能满足要求较高的建筑建设需求,不足之处在于受机械数量的制约、施工进度慢、施工难度大。此外,根据桩的承载力可分为端摩桩、摩擦桩以及端承桩;根据桩质可分为木桩、石灰桩、碎石桩、砼桩、砂桩、钢桩等。

检测的内容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承载力检测,即各类桩(单桩、群桩)、桩墙以及墩横向与竖向承载力的检测。②综合型地基的桩土荷载分担比的检测,桩上共同作用的检测,桩体与土体中应力-应变的检测。③结构完整性检测,即各类桩(单桩、群桩)、桩墙以及墩的结构完整性检测。④墩底持力层抗变形性的检测。⑤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检测,包括噪音、震动、土体变形等。⑥事故处理检测或特殊情况检测。

建筑桩基检测的常用方法

3.1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是将水平推力、竖向上拔力以及竖向压力桩顶部来观测其水平、上拔、沉降位移的情况,以此达到检测桩体的水平、竖向抗拔以及竖向抗压的承载力的目的[2]。静载试验是目前公认的检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常见的静载试验方法有地锚法、堆载平台法、锚桩法、堆载平台与锚桩联合法等。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Q-S 曲线形态根据桩的尺寸、成桩技术、桩端土及桩侧的性质、分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曲线幅度波动不大时荷载值与S=40mm相对应;若曲线幅度陡降,荷载值可取陡降段起点,若曲线特征不明显,承载力的判定倾向于主观性,其准确性直接与检测人员的经验和水平相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检测人员经常会忽略基准桩与基准梁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来有以下几点:①基准梁的长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没有达标。②基准桩打打入地层的深度没有达到要求,出现位移情况。③基准梁刚度不达标,出现挠曲变形。

3.2高应变法

高应变法属于动力检测法的一种,是通过重锤对桩顶进行冲击,测出桩顶的速度与波动曲线,从而达到检测桩结构的完整性与竖向抗压承载力的目的[3]。高应变法是在打桩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最初使用的检测工具为打桩分析仪(PDA),因此,该法也成为PDA法。高应变法一般应用于判断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达标,该法在检测预制桩接头、桩身水平整合型缝隙等的缺陷过程中,能够对这些缺陷对竖向抗压承载力影响程度进行判断,是一种有效的补充验证方法,可与低应变法配合使用。在实际应用中,高应变法在预制桩的检测效果最佳,也适用于摩擦端承桩与摩擦桩。但不适用于端承桩的动力检测,若使用高应变法检测就地灌注砼的端承桩,容易破坏桩体。

3.3低应变法

低应变法与高应变法一样,也属于动力检测法,是通过小锤对桩顶进行敲击,使桩体产生应力波信号,使用传感器接收后进行分析,以达到检测桩结构完整性的目的[4]。低应变法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快捷,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于桩体缺陷的检测,判定桩结构的完整性。

波形的获取与分析是低应变法检测的关键,在信号的测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采集信号。为确保采集的波形真实全面,避免漏测,在测试过程中每根桩体小锤敲击次数至少达到10次,并选择不同敲击点,观测波形在不同激振时是否保持一致。②选择测试点。根据测试信号、桩径选择测试点,测试点通常选择3个或4个,一般情况下,要求桩径>1.2m。③安装传感器。选择好测试点好,再根据测试点进行传感器的安装,粘贴方式选择较多,在没有积水且桩体干燥的情况下可选择橡皮泥、黄油、石蜡等进行传感器的粘贴。④选择锤击点。锤击点的选择不受桩径的制约,在安装好传感器后,距传感器0.2-0.3m处即可。

3.4声波透射法

声波投射法是在预埋声测管间发射和接收声波,分析声波传播的波幅、频率、声时的变化情况,以达到检测桩结构完整性的目的[5]。声波声波透射法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使用多通道测桩仪或非金属超声仪才能够完成桩检测。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声波透射在进行桩结构完整性检测过程中无任何限制因素,可进行全面的检测。但由于该法在检测过程中存在反射、透射、漫射现象,检测结果准确性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测点检测要求不能超过0.25m,若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可更换透射方式或增设测点检测缺陷,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预埋声测管的埋设是声波投射法检测实施的关键,预埋声测管埋设位置不当或下端渗漏,都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严重时刻迫使检测中断,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预埋声测管的埋设无误。

3.5钻芯法

钻芯法是针对大直钻孔灌注桩的一种检测方法,由于大直钻孔灌注桩设计荷载过大,静力试桩法无法满足检测需求,只能通过钻机沿桩体长度方向钻取芯样,通过检测桩芯达到检测桩体质量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钻芯法主要进行桩底沉渣厚度、桩身混凝土强度、灌注桩桩长的检测,判定桩结构的完整性以及桩端岩土的性质,具有实用、直观、科学等优点,一次成功、完整的钻芯检测变可以获得以上所有资料。钻芯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只能得出小范围内的桩体质量,且检测成本较高,设备庞大,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检测时间较久,只能进行抽样检查,难以实现大规模检测,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只抽检4%左右,也可用于无损检测结果的校核。抽新技术是钻芯法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正确选择抽新技术并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此外,钻芯用的钻机与钻头对检测结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技术规范》对钻芯检测法使用的钻机与钻头作出相关规定,以防因此造成误判。某工程在采用钻芯法检测桩基时,首先使用XY-1型钻机,钻具选用硬质合金单管型,结果采出芯样多为碎块,完整性极差,无法用于检测,经过认真分析后,改用SCZ-1型液压钻机,钻具改用金刚石单动双管型,采出芯样完整,采芯率高达99%。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桩基工程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房屋建筑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最基础保障,桩基检测由此成为桩基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桩基检测的方法目前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进行桩基检测时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从而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皓伟.谈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03(03)

第7篇:桩基检测方法范文

当桩内只能有一个孔道时,可以采用单孔透射法进行检测,将换能器放置在孔中,换能器间采用隔声材料进行阻隔,声波发射后经过藕合水进入孔壁混凝土表层,在传播一定距离后经过藕合水到达接收器上,从而测出相应的声学参数,当管道中存在钢质材料时,将会对声波的绕行产生影响,则不能采用该方法。当在桩内难以打孔时,可以紧贴桩身土层钻孔作为检测通道,检测时要在桩顶面放置一个发射功率较大的平面换能器,声波沿着混凝土向下传播,通过孔中的藕合水被接收换能器接收,从而测出相应的声学数据,该方法受仪器发射功率的限制较为明显,一般用于判断判断夹层、断桩、缩颈等缺陷。

2.声波透射法的基桩检测仪器

发射系统应保证能够输出250一1v的脉冲电压,激发压电体的脉冲波可为阶跃脉冲或矩形脉冲。接收系统的频带宽度宜为5一50kHz,增益应仪器的测时范围应大于2000以s,计时精度应高于1以S。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显示系统是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数据信号的自动测读及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现场的检测效率。探头升降系统。为了测量不同深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基桩质量,应布设探头升降系统,使得超声探头能够在声测管中按要求升降。一般采用人工升降或电动升降两种方式。声测管的预埋。声测管是探头进入桩体内部的通道,是声波透射法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桩内的埋设方式及布置形式将直接影响到检测的成果,因此,在检测设计中应明确声测管的布置方式和埋设位置,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检测质量及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工程实例分析

项目概况建筑工程位于靖江市滨江新城区新洲路十好港上,场地地形起伏大,场地地貌单元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单一。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主要由粉土、粉砂、粉质粘土等组成。工程共计25层,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处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桩径900。,设计桩长36m,桩端岩土层为粉砂层,工程总桩数为120根,选取12根进行检测。

4声波波速与混凝土质量的关系

一方面,混凝土的弹性力学性质能够通过声波波速能反映出来,而混凝土的强度与弹性性质密切相关,从而建立了声波波速与强度的关系,另一方面,当混凝土内部越致密的时候,其孔隙率也越低,从而声波波速高,强度大,也能够说明声波波速与强度的关系。但是,混凝土材料是一种复杂的多相介质,其强度与声速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当声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缺陷时,在有缺陷部位测得的声速要比正常部位小,在对波速分析时应加以注意。波幅对基桩缺陷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但由于其受到非缺陷的影响较为明显,应主要将异常点波幅与混凝土的其它声学参量综合起来分析基桩的质量问题。声波在桩身混凝土中传播时的衰减程度可通过接受信号的主频漂移程度进行反映,而这种衰减程度能够体现混凝土质量的优劣,一般基桩的检测中,主频判断主要作为其它方式的补充分析。通过对测点的实测波波形的分析,后续波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声波在传播路径上的能量衰减,从而判断基桩的缺陷,由于难以定量分析,一般作为判定混凝土缺陷的参考。

5实测数据分析

本检测中主要通过声波波速检测结果对桩基质量进行判断,选取某一典型桩基检测结果。通过声速判断可知,各检测剖面的声学参数均无异常,无声速低于低限值异常,从而可以得知该桩基混凝土质量正常,无缺陷,为完整桩。

6结语

第8篇:桩基检测方法范文

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本文指出了工程机械维修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并突出介绍了工程机械的维修检测方法,

旨在强调维修只是一种不得已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机械运行过程中对机械状态的实时掌握。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程机械维修检测方法测试

随着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规模愈来愈

大,人力施工方法已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机械设备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机械

免不了会出故障,现在的工地机械化程度都很高 ,,而

且设备、车辆都是配套施工,如果其中关键设备有了问

题,往往就会造成停工而影响进度。

一、工程机械维修的重要性

维修对机械技术管理、经济管理以及社会效益都

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 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

任何机械在正常使用时,不可能永远保持正常工

作状态,由于内外因素影响,各部件必然要发生磨损、

腐蚀等变化。因此,有必要在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对机械

进行维护保养,在机械技术状态下降或发生故障时对机

械进行修理,从而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

2. 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任何机器都无法无限期运行,都有规定的修理标

志和保养周期,达到修理标志后就必须修理,到了保养

周期就必须进行相应级别的保养,只有经过维护保养,

才可以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3. 降低机械的使用成本。

一台机械如果不经过维修,只能使用一个大修期,

而这只是机械使用寿命的 。一台机械的大修费用只占

新机原值的 10%-30%, 所使用材料约为新机的 10%-

20%,而大修一次可获得相当于新机 80%--90% 的使用

寿命。如果在全寿命周期中大修四次,所需费用不超过

新机原值,而获得相当于新机三倍以上的使用寿命,可

以降低机械使用的成本。

4. 节约能源和资源

在维修过程中,使用节能动力源,降低油耗至标

准值,可节约能源。采用绿色再制造工程,废旧零部件

的再利用,可保护矿产资源。

二、工程机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长期从事工程机械维修中发现,现在的的

工程机械维修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很多是

只要多注意就可以避免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盲目大拆大卸的现象

司空见惯。一些维修人员由于对工程机械结构、原理不

清楚,不认真分析故障原因。不能准确判断故障部位,

凭着"大概、差不多"的思想盲目对机械大拆大卸,结

果不但原故障未排除,而且由于维修技能和工艺较差,

又出现新的问题。

2. 盲目更换零部件,一味"换件修理"的现象不

同程度地存在。工程机械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相对困难一

些,有些维修人员一贯采用换件试验的方法,不论大件

小件,只要认为可能是导致故障的零部件,一个一个更

换试验,结果非但故障没排除,且把不该更换的零部件

随意更换了,增加了开支。

3. 不检查新件质量,装配后出现故障的问题比较

常见。在更换配件前,有些维修人员对新配件不做技术

检查,拿来后直接安装到工程机械上,这种做法是不科

学的。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正厂零配件质量也不是 100%

合格。还有一些配件由于库存时间过长,性能发生变化,

如不经检测,装配后常常引起故障的发生。

4. 不注意配件型号,配件代用或错用的现象较普 遍。在维修工程机械时,配件代用或错用的现象仍然较

普遍,有些配件应急代用是可行的,但长时间使用却有

害无益,影响机械的安全和技术性能。有些维修人员对

机械结构、原理了解较少,很多零配件型号不符,但却

认为只要能装上就行,不考虑能否发挥机械的技术性能。

5. 不重视螺栓的选用,螺栓使用混乱的现象较突

出。在维修工程机械时,乱用螺栓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因螺栓性能、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导致维修后机械故

障频出。工程机械使用的专用螺栓,如传动轴螺栓、缸

盖螺栓、连杆螺栓、飞轮螺栓、喷油器固定螺栓等是用

特殊材质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其强度大、抗剪切力强,

确保联接、固定可靠。实际维修作业中,有些维修人员

发现这些螺栓损坏或缺失时,一时找不到标准螺栓,有

的随意取来其它螺栓代替,有的自行加工代用,这些螺

栓因材质差或加工工艺不合格,给工程机械的后期使用

留下故障隐患。

6. 螺栓拧紧方法不当的情况较严重。工程机械各

部位固定或联接螺栓多数有拧紧力矩要求,如喷油器固

定螺栓、缸盖螺栓、连杆螺栓、飞轮螺栓等 ,有些规定

了拧紧力矩 , 有些规定了拧紧角度,同时还规定了拧紧

顺序。一些维修人员,认为拧紧螺栓谁都会做,无关紧

要,不按规定力矩及顺序拧紧 ( 有的根本不了解有拧紧

力矩和顺序要求 ) 不使用扭力 (公斤 )扳手或随意使用

加力杆,凭感觉拧紧,导致拧紧力矩相差很大。力矩不

足,螺栓易发生松脱,导致冲坏气缸衬垫、轴瓦松动、

漏油、漏气;力矩过大,螺栓易拉伸变形,甚至断裂,

有时还会损坏螺纹孔,影响了修理质量。

三、工程机械维修检测方法

工程机械的正确科学的维修固然重要,但毕竟属

于问题发生后的补救性措施,事实证明如果能在机械

设备运行的早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就可以大大减

少机械维修的次数,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及经济效益。

因此,对机械设备的提前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设备的

提前检测就是采用仪器仪表对运转机械进行状态参数测

量,对机械的实际状况进行综合评判后决定预防维修和

定项修理。其特点是:不单纯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周期为

依据、执行各类维修保养,而是以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

诊断为依据的预防和按需维修,既节约资金,也提高了

机械综合使用寿命和效益,适应施工生产现场的需要。

以下是几种常采用的主要提前检测手段。

1. 油液检测

工程机械现场使用、维修中,正确管理使用和及

时检测、更换油 ( 燃油、油、传动油和液压油等 )

液 ( 冷却水和防冻液等 ) 对于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减

少机械磨损与故障,延长机械寿命等具有重要作用。因

机械制造质量、使用条件、管理水平和维修能力等方面

的差异,即使同一机型油料失效周期也有长有短,若机

械地按照说明书的换油周期,可能因油液早已失效而未

及时更换,造成机械早期磨损以致损坏。工程机械一般

在多粉尘的环境下工作,油液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逐

渐老化、变质,一些外来物质也会造成油液的污染。进

入故障期的机械设备换油周期更是无规律可循。因此通

过定期或不定期对油液粘度、酸碱值、机械杂质和斑点

等进行化验,确定其能否再用很有必要。油液被污染,

其中的固体微粒含量超标 ( 如硬质炭粒、金属碎末及胶

质微粒等 ),粘度太大或油液乳化变质易引起密封件磨

损加剧;酸碱值超标会导致零件腐蚀和密封失效等,这

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如液力传动的变速箱,油底壳里的磨损下来的金

属屑都能看出来正常磨损与否,或者何处磨损异常,提

前处理就是小手术,拖下去就经常要换总成了。

2. 压力测试

在现代工程机械中,液压、液力传动已很普通,

相对机械传动其发生故障后的诊断比较困难,按传统的

大拆大卸的维修方式,其结果往往是劳而无功,既耽误

了修理时间,又浪费了修理费,最适合现场维修的修理

方式是压力测试,按需修理。

例如:在楚大线期间,我所在的分公司一台 TY-

220 推土机发生推力不足的故障,修理人员没有进行液

压检测便认为:该机使用多年,变速箱、变矩器已到大

修期限,而且还在山坡上侧翻过,随之拆卸下来送往附

近修理厂进行修理;在大修装机后除推力稍有改善外,

故障依旧。修理人员又怀疑变速泵有问题,更换泵后仍

无起色;接着拆卸变速阀总成,见有磨损痕迹但不能确

定;最后怀疑后桥转向离合器有泄漏,尽管该部位拆卸

困难,修理人员还是坚持拆开并更换了密封环,但结果

仍无变化。这时有关修理人员感到茫然,觉得该拆该卸 的地方都拆过卸过了,下一步怎么干无从下手,最后经

过会诊,建议按照该机液压原理图对变速回路系统进行

液压检测。通过检测初步判定:泵、变矩器、各档离合

器正常,而变速阀内部有问题。将变速阀总成解体后用

0#砂纸与机油对各阀芯进行简单研磨处理后装机试验,

推力明显增加。随后,更换了一新变速阀总成,故障排

除,但延误修理时间一个半月,影响了施工进度。

上述修理实例,其诊断过程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在排除工程机械液压故障中,在没有明确故障部位及原

因时,不能随意拆卸、乱拧,不能按传统的计划修理思

维、修理习惯去判断故障,否则,会既赔了修理费又误

了时间,而最适应现场维修的最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就是

压力测试,它简便、准确、快速、省力又省钱。

3. 温度测试

红外线温度计为非接触性型温度计。可检查发动

机散热器 ( 散热水箱 ) 和油冷却器芯的堵塞情况,若忒

子结垢堵塞,水温或油温升高;也可检查滑动和回转零

部件 ( 偶合件 ) 的漏油情况,若缺油 ( 漏油 ),磨耗加剧,

摩擦热使偶合件温度升高;还可检查液力变矩器和制动

器的过热情况,及时排除故障,因为在带液力变矩器的

工程机械中,变矩器根据负荷的变化将发动机的机械能

进行扭矩转换后传递给变速箱,由于转换过程中的能量

损失,会引起变矩器循环油温度升高。如果温度升高太

快且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产生泡和氧化沉淀,使油液

粘度下降,起不到作用,橡胶密封破坏。漏损增加,

液力变矩器工作性能变坏,还会带来一些考虑不到的

效果。

4. 漏气检测

当发动机的活塞环、气缸套磨损超标就会漏气,

测定其漏气量可判断活塞环、气缸套是否应修理。另外,

测定散热器芯的通过风量可判断其是否结垢堵塞。

5. 流量测定

流量同压力、温度一样是液压系统检测的重要参

数,便携式流量计在现场测试液压元件的内漏至关重要。

6."四轮一带"的磨损检测

每个公司的每个产品都有其不同的设计使用寿命,

即每个公司的每种机型的链轨、销套、引导轮、支重轮

和托链轮都有其不同的允许磨损尺寸,这一允许磨损尺

寸即是修复前的最佳理论尺寸。由于各操作者技术熟练

程度不一及作业环境、场地变化,其磨损程度不宜因使

用时间周期来衡量。如果按传统的计划修理方式,在允

许磨损尺寸前修复,会因未到设计使用寿命,而造成浪

费;如果已达到其最大允许磨损尺寸后还继续使用,将

会造成整个部件的报废。因为无论是链轨、销套、引导轮,

支重轮还是托链轮在其允许磨损面上都有一层经特殊工

艺处理后而形成的较硬的耐磨层 ( 允许磨损层 ),再向

里就是较软的母体材料,因而耐磨层被磨损完毕后,如

继续使用,母体材料将会很快被磨损掉而造成整个部件

的报废。施工现场较实用的点检方法就是用卡具测量。

再与产品说明书给出的参数对照,以确定其磨损情况,

制定修理最佳时期。

检测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不要局限于哪一种形

式。既可以用各种流量计、压力表、液压检测仪、液压

测试器、内燃机检测仪、转速表等仪器检测内燃发动机、

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等,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专用卡、

板等检测"四轮一带"的剩余寿命,还可以用感官诊断

法,即通过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来判断故障

的方法。

检测需要投入必要的财力购置各种检测仪器,并

且还要对机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才能不断提高检测水

平及修理水平,但是相对于大修换件和停工造成的损失

是值得的,这些都是能为施工生产服好务和创造良好的

效益。

四、总结

本文首先指出了工程机械维修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并在结合笔者工程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对现在工程机械维

修中存在的多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笔者坚定地认

为对工程机械的维修是在机械设备出来问题之后不得已

而进行的,更重要的是在机械运行的过程中正确的对机

械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通过对机械设备的实时调整可

以大大降低其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从而达到少维修、甚

至免维修的目的,即所谓的"绿色维修",因此笔者重

第9篇:桩基检测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雄激素血症; 睾酮; 免疫测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3-0157-02

雄激素对于维持女性正常生理功能有着关键作用,雄激素代谢异常可发生在女性青春期、生育期、绝经期等各个阶段。女性高雄激素血症则可能导致多毛、肥胖、脱发、座疮、月经紊乱、亢进、肥大等临床症状,甚至引起女性男性化[1]。另外,雄激素在女性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雄激素的检测指标

女性体内的雄激素主要有睾酮(T)、雄烯二酮(A4)、脱氢表雄酮(DHEA)、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以及双氢睾酮(DHT)等。睾酮是血液中的主要雄激素,其在血液循环里存在3种形式:健康妇女血液中,60%~65%与β-球蛋白,即类固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合;35%~40%与白蛋白疏松结合,仅有1%~3%睾酮以游离型(具有生物活性)存在。由于与白蛋白结合较为疏松,因此有部分与白蛋白结合的睾酮可以被组织利用,所以具有生物活性的睾酮是指未与SHBG结合的睾酮,它们能与雄激素受体相互作用来调节雄激素靶基因表达[2]。SHBG是一种糖蛋白,在肝脏中合成,含有与雄激素结合的单一位点,睾酮、二氢睾酮、雄烯二酮、脱氢表雄酮以及雌二醇与其结合后丧失活性。SHBG浓度与多种因素有关;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和雌激素治疗增加SHBG的水平。相反,肥胖、肾上腺皮质类激素、雄激素、孕酮、生长激素、胰岛素降低SHBG水平。因此,与SHBG结合的雄激素水平波动很大。妇女的年龄、营养状况,性激素水平,饮食习惯,服药情况(口服避孕药或影响肝脏功能的药物),基础疾病(如肥胖、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等)均对SHBG产生影响,进而使游离的具有活性雄激素产生波动。

目前雄激素的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仍未取得一致共识,且高雄激素血症的诊断标准尚存巨大争议。目前临床采用mFG评分和痤疮评分来诊断临床高雄激素血症。而对于雄激素的生化检测,唾液中甾体激素浓度仅部分反映血液水平变化,测定方法也不实用,唾液中激素水平和血清水平间的相关性尚不明确,也未有唾液睾酮水平与临床症状间关系的报道[3]。因此,雄激素水平的检测样本仍以血清为主。但是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其检测结果,如年龄、月经、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治疗、妊娠、肥胖等,且分析方法和标本预处理的不同同样较明显的引起其结果的差异。在所有雄激素中,睾酮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因此血清睾酮(总睾酮和游离睾酮)是临床上评估雄激素生物学活性最常检测的指标。

2 雄激素的检测方法

2.1 免疫测定法

免疫测定方法包括直接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 immunoassay)、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等,是目前雄激素检测的主要手段。遗憾的是,由于女性血液中睾酮浓度较低,尤其是游离睾酮,浓度极低,较男性大约低10倍,美国病理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y,CAP)提供的这些常规睾酮检测方法存在明显缺陷[4],灵敏性差,只适用于成年男性睾酮的测定(>200 ng/dl),不适用于女性,即使用最好的操作技术及精密尖端的的自动分析仪器也有很大误差。而且,目前临床实验室常用的免疫测定法有如下缺点:(1)样本只能进行单一指标测定;(2)方法主要辨识抗体的结构、而不是功能,易受甾体激素相似结构代谢物的影响,尤其在低浓度范围,这使得该方法测得结果变异度大,易发生误诊;(3)灵敏度和准确性差,妇女最为显著,女性的雄激素水平往往超出工作曲线直线部分最低检测范围,结缺乏可靠性;(4)杂质干扰,无内部校准系统;(5)不同试剂盒测量结果不同,各实验室间结果缺乏可比性;(6)缺乏可靠的正常值范围,各个实验室所指定的正常值范围不同,缺乏可比性。这些缺陷使睾酮和游离睾酮的测定更加复杂化[3-5]。笔者研究表明,由于测定的准确性差,生化高雄与座疮、多毛等临床高雄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并不理想。

目前认为采用萃取色谱法预处理和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定总睾酮,以及应用平衡透析法(equilibrium dialysis)和超速离心法测定游离睾酮结果较可靠[6]。即应用同位素平衡技术,有机溶剂萃取,硫酸铵沉淀SHBG,氚标记孵化血清睾酮,而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睾酮。放射免疫法及平衡透析法费事费力,温度控制严格,价钱昂贵,难以大规模应用。另外,临床常应用游离雄激素指数(FAI)反应体内发挥生物学作用的雄激素水平,计算公式为TT/SHBG*100[7],但是,这同样依赖于TT和SHBG的准确测量,而且也受血液SHBG和睾酮的影响,由于SHBG浓度较高,而睾酮浓度较低,因此假阳性率较高。

2.2 液气相层析串联质谱分析法

液气相层析串联质谱分析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LC/MS)(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GC/MS)结合了气相或液相光学仪器的分辨力以及质谱的高特异性,特异地检测从液柱或气柱洗脱出来的分析物的结构信息。质谱分析联合气液相层析法的应用改善了甾体类激素测定的精准性,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所有患者均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定甾体类激素水平,质谱分析测定方法程序已经被确定为甾体类激素测定的“金标准”,它解决了既往检测方法低阈值低灵敏度的问题,该方法将为睾酮提供试剂盒以及为激素水平的测定提供标准参照[8]。

目前世界范围已有三个实验室获得批准进行RMP(reference measurement procedure)睾酮测定,建立LC/MS的标准RMP测定方法。2个在欧洲实验室,使用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ID-GC/MS-MS,另外一个是美国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基于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RMP用于为常规测定方法提供试剂盒、测量参考标准的和高水准校准[9]。NIST已报道,睾酮测定的下线范围可以达到1~8 ng/dl(0.035~0.30 nM),刚好满足妇女睾酮测定的需要[10]。国外一些学者采用4种常规免疫测量法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健康受试者进行睾酮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4种常规免疫测定法与LC/MS法结果比较中,只有1种免疫测定法在测定女性的睾酮与孕酮

目前该测量方法的问题在于,很少医院实验室有质谱仪设备,因为其设备以及人力费用昂贵,而且保养维修繁琐,花费时间长,该设备难以普及,难以应用于临床。且检验效率低,样本处理有限。但LC/MS未来将成为睾酮检测的主导方法。将其应用于临床检测,医生及专家可以得到更加接近真实值的结果,更加准确地诠释其临床意义,用于诊断和治疗。

3 高雄激素血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雄激素血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的基本特征之一。约有5%~10%育龄妇女受其影响,其中70%~80%PCOS妇女会导致高雄激素血症[12]。有研究发现,高雄激素血症可能与PCOS的远期糖脂代谢障碍、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危险性高度相关[12]。高雄激素血症的早期发现,对于PCOS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其远期并发症。但是,由于目前雄激素的检测方法存在缺陷,且高雄激素血症的诊断标准尚未确立,因此可能有大部分高雄激素血症的女性患者存在漏诊,对PCOS的早期准确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Rothman M S,Carlson N E,Xu M,et al.Reexamination of testosterone,dihydrotestosterone,estradiol and estrone levels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 and in postmenopausal.women measur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Steroids,2011,76(12):177-182.

[2] Yeap B B,Wilce J A,Leedman P J.The androgen receptor mRNA[J].Bioessays,2004,26(6):672-682.

[3] Turpeinen U,H?m?l?inen E,Haanp?? M,et al.Determination of salivary testosterone and androstendion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Clin Chim Acta,2012,413(5-6):594-599.

[4] Swerdloff R S,Wang C.Free testosterone measurement by the analog displacement direct assay:old concerns and new evidence[J].Clin Chem,2013,54(3):458-460.

[5] Wang C,Catlin D H,Demers L M,et al.Measurement of total serum testosterone inmen:comparison of current laboratory methods versus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4,89(2):534-543.

[6] Davison S L,Bell R,Donath S,et al.Androgen levels infemales:changes with age,menopause,and oophorectomy[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5,90(7):3847-3853.

[7] Yeap B B.Testosterone and ill-health in aging men[J].Nat Clin Pract Endocrinol Metab,2009,5(2):113-121.

[8] Kushnir M M,Rockwood A L,Roberts W L, et al.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for analysis of steroids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J].Clin Biochem,2013,12(44):77-88.

[9] Kher T,Pichler P,Swart R.Quality control in LC-MS/MS[J].Proteomicsll,2011,11(20):1026-1030.

[10] Koal T,Schmiederer D,Pham-Tuan H,et al.Standardized LCMS/MS based steroid hormone profile-analysis[J].The 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2012,129(3):129-138.

[11] Fanelli F,Belluomo I,Di Lallo V D,et al.Serum steroid profiling by isotopic dilution-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comparison with current immunoassays and reference intervals in healthy adults[J]. Steroids,2011,76(3):244-253.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