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赵国的都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其末期,政权落入智、赵、韩、魏等异姓贵族手中。其中,智伯瑶势力最大,占有大量土地,掌握晋国的实权。为削弱韩、魏、赵三家实力,他分别向三家索要土地。韩魏两家给了,赵家却不给。他联合韩康子虎、魏桓子驹攻打赵家,赵襄子毋恤依靠当地百姓支持顽强抵抗,又派人暗中与韩、魏相商。结果韩、魏倒戈,赵、韩、魏“三家灭智”,分其土地。随着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加强,公元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平分了除留给晋幽公两座城外的晋国的土地,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国分晋”。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韩虔、赵籍、魏斯被正式策封为诸侯,赵国正式建立。史学家也把这一年作为战国的开端。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王拨500战车以庞涓为将,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插过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庞涓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田忌采纳了此建议。结果,魏兵不得不撤邯郸之围往救,长途跋涉疲惫不堪,齐军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击,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自此,孙膑便闻名天下。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前299年)是赵国的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十九年),周边国家大乱,各国无暇干涉赵国内政。趁此天赐良机,赵武灵王向全国实行胡服骑射的法令,进行军事改革。他要改变几百年相传的军制,通过把赵国将士直接培养成骑兵和招募胡人骑兵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一支能被国君牢牢控制的国家骑兵,在军事上实行由车战向骑战的转变。他的改革从改变衣着入手,让男人改穿胡人式的紧袖短衣和长裤。他选择靠近河套的草原训练骑兵,聘请擅长骑射的胡人充当教练,实行了养马、制革、设兽医和筹办草料等完整配套的制度,并让国内作坊制作马具,从而建立起华夏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这一改革意义重大,相当于现代战争史上步兵的机械化。经过十几年时间,赵国由一个弱邦迅速崛起为唯一能够同秦国抗衡的强国。
沙丘宫变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打破了历来国君死后始立新君的传统,将王位让给自己钟爱的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而自号为主父。这时赵何不满10岁。虽然赵武灵王作为主父可以威慑朝政,但是一个国家掌握在幼主的手里是危险的,这件事引起太子赵章的极大不满。赵章不是等闲之辈,能力出众,曾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主父为摆平关系,欲将赵国一分为二,封赵何为赵王,封赵章为代王。这一“分王赵代”的计划更加不妥,再次引发思想混乱。正当他犹豫不决时,发生了。公元前295年(惠文王四年),赵章作乱,先杀了宰相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李成、李兑围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后因害怕主父秋后算账,就将主父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一代雄主就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灵王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赵国开始从最高峰跌落。
奉公守法
赵奢是赵惠文王时期的大将,被惠王封为马服君,官列上卿。他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为人清正廉明,大公无私。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是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拒付税款。赵奢不惧怕赵胜的权势,毫不手软,依照赵国法令杀了9个闹事者。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要赵奢抵命。赵奢对赵胜说:“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赵胜听了这番话,转怒为喜,后将赵奢保举给赵惠文王,赵王封他为掌管全国税收的官。赵奢管理赋税后,国家赋税公平合理,百姓富裕,国库充实。后来,赵奢又被任命为大将。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战功赫赫。
纸上谈兵
赵括是赵奢之子,喜谈兵学,曾助赵奢破敌,立下大功。赵奢死后,惠文王赐赵括袭封马服君。惠文王死,子孝成王即位时,面临秦国来侵,老将廉颇驻军长平(今山西高平市北)。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战争初期形势对赵军很不利。孝成王接受望诸君乐毅的意见命赵括为主将。秦昭王听说赵括已到长平,急调武安君白起领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40万赵军切成两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援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死守了40多天。后来,赵括带兵突围时被射死,40万赵军全军覆没。于是,“纸上谈兵”这一成语便流传下来。不过,史学界有人在重新审视战史后认为这一评价并不公平。
窃符救赵
秦长平之战取得胜利后,接受了赵割地请和的要求。但赵王最终决定不履行和约,并积极备战,秦昭王大怒,发兵60万进攻邯郸。公元前259年(赵孝成王七年),邯郸之战爆发。战争几起几落,异常惨烈。
在进行过程中,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晋鄙将军带领10万部众援救赵国,但让军队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态度。守门人侯赢向魏信陵君献计,让他说服魏王宠妃如姬偷取兵符,之后,夺取晋鄙的军权,即可向北援救赵国。信陵君遵从了这一计策。后又听从侯生的献计,带上屠夫朱亥同往。到了邺城,信陵君假传魏王的命令,晋鄙合上兵符表示怀疑时,朱亥举起铁锥打死了晋鄙,于是信陵君掌握了晋鄙的军队。他挑选出精兵8万攻击秦军,解除了邯郸之围。赵国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
反间计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
【注释】
①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②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句意为 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释义】
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浅解】
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按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 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解析】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 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所以当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古赵京都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一种奇异的风俗扔愁帽。
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静之时进行。各家和户的大人、孩子,临睡前,都把头上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灵火”时烧掉。老人说,这样做,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
相传,这一习俗,起自战国末年。秦始皇打败齐、楚等国,派大将章邯出兵赵国。赵国军民坚守阵地,英勇抵抗,给秦军以重大创伤。秦将章邯大怒,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对这一地方,人不分老幼妇孺,房不分官商民贾,大肆烧杀掳掠。赵国人为了逃避秦军的杀戮,上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离乡,四出逃亡。
《史记・白起列传》记载了白起一生为秦国征战,立下的所有战功:
昭襄王十四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于河中”;
“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据史料记载,白起带兵征战中有据可查的杀灭敌军人数达九十多万,如果加上未记录在册的小规模征战,死在他手上的各国士卒当在百万以上。
而当时七个诸侯国的总人口也不过一两千万人。
今天看来,白起的所作所为,是一位高级军事指挥者,在特定历史环境的战争中,不可违背的必然,并非他个人意愿。
战神是怎样炼成的?
公元前305年,白起参军入伍。公元前294年,在军队中因作战勇猛而累功升为左庶长,进而被秦国权臣穰侯魏冉所赏识,成为其心腹爱将;
公元前293年:因伊阙之战大胜而升为左更、国尉,进入秦军领导层;
公元前278年:因安邑之战大胜再升为大良造,成为秦军最高指挥官;
公元前257年8月:因破郢之战大胜被封为武安君,这是战国时代一个军人能得到的最高爵位。
白起一生致力于为秦国征战,从史料记载中找不到他的败仗记录。
白起勇武多谋,在与六国的诸多战役中,他善于通过运动战打歼灭战,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与廉颇、李牧、王翦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则位其首。
春秋时期,秦国地处蛮荒之地,远离中原文化,人才欠缺,礼仪制度落后,两三百年来未能像晋国齐国那样称霸。
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秦国步入强国的发展轨迹。 商鞅对秦国政府和军队改革,“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
即使贵族子弟也必须“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
商鞅新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
据《汉书》记载:将卒在战争中斩敌人首级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各级爵位均规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
后来,“商鞅虽死,其法不灭,”秦国一直沿用变法时期的新法制度,军队战斗力日益增强,国家实力日趋强大。
白起就是商鞅变法后,从普通士卒到秦朝军政首臣的杰出代表。
1.攻韩伊阙一战成名
秦昭王十四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阻秦东进,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
白起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将秦军主力军绕至韩魏联军后方,多次击破联军分队及后方留守部队,逐渐将韩魏联军主力包围于伊阙,最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
此次攻打韩国令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
之后,白起又率军攻魏,一路势如破竹,连克魏国六十一座城池。
这次胜利的战略意义重大,一度称霸而后渐渐衰微的魏国彻底失去崛起的机会。
秦国由此打开了向东进军窥探中原并夺取天下的战略出口。
2.破郢都受封“武安君”
《秦本纪》载:“秦昭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楚王走”。
楚国位于秦国的南面,秦国要图谋天下,既要东向三晋,也要南攻楚国,多年来楚国与秦国一直战争不断。
楚怀王死在秦国后,其子楚顷襄王即位,但迫于秦国的强大,只能屈膝求和,臣服于秦,暗中等待机会报仇。
战国是一个合纵连横的时代,合纵即六国合作削弱强大的秦国,连横即秦国采用离间计破坏六国联盟。
楚顷襄欲与他国合纵讨伐秦国,秦昭王得知消息后,再次命白起带兵攻打楚国。秦军一路攻破楚国城池,楚军节节溃败,不得不割地投降。
秦军没有就此停顿,继续乘胜扩大战果。
白起依旧从敌后包抄,攻占了楚国都城,楚王被迫出逃。之后楚王改立都城,集结部队反攻,虽获得一些小的胜利,但已经无力扭转战局。
从此,在经历了来自秦国的一次次重创后,楚国元气大伤,再无力量与秦抗衡。此战白起更加声名显赫,令楚人闻风丧胆,受封“武安君”。
3.“长平之战”坑杀赵四十余万大军
经过白起的几次大战,韩国、魏国、楚国都已经彻底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力量,此时唯一能与秦比肩的就是后来居上的赵国。
赵国属于三晋之一,效仿秦国实行变法,国力增强,一跃成为能与秦国一争高下的国家。秦赵之间的争斗已经不可避免。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最残酷的一次战争。
《秦本记》对于这次战争的记录令人胆寒,“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白起在这场战役的所为令世人震惊,被后世学者称为人类史上最高效的“战争机器。”当时秦周边各国深知白起的厉害,赵国上下都十分恐惧。
然而秦军一开始派出的将领并不是白起。赵国的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认为即使白起神勇,一般人不可能打败白起,可是要论守城,廉颇并不亚于白起,于是推荐廉颇守护赵国。
廉颇布下数十里三道防线,积极建设城堡,与秦军在长平打起了消耗战,此战持续三年。
秦军无法有效攻击,损失不少兵卒。赵国错误地判断形势,认为秦军已被削弱,可以决一死战,于是以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
秦军主将白起知道赵括是一个鲁莽的对手,于是兵分两路,一路佯装败退,一路从后面包抄,形成了袋状包围圈,切断赵军的几个部队之间的连接,一举俘获赵军四十五万。
为了避免赵国降卒反复,白起下令将四十五万俘虏全部坑杀。赵国经此致命一击,再无力量对抗秦国。奠定秦国统一六国的战略大势。
白起之死
公元前257年11月,白起因不服从命令,被秦王嬴稷免去官爵降为士兵,最后被逼自杀。
长平之战后,白起准备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破赵国。可是从秦国传来的却是退兵的命令。
原来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话,以秦兵暴师日久,应当让士卒休整为由,允许韩、赵割地求和。
范雎本是一个心胸狭窄的说客,长平大胜使他心生嫉妒,怕灭赵之后,白起更加威重功高,自己无法擅权,便以巧言断送了白起宏伟的军事图谋。秦国丧失了灭赵的良机,白起因此与范雎有了嫌隙。
秦国罢兵后,赵国不但没有献城反而开始联齐抗秦。秦昭王遂又命白起统兵攻赵,但遭到白起的拒绝。
白起认为秦国已经失去了有利的战机,不宜再次出兵。
暴怒的秦昭王不懂得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于公元前258派五大夫王陵率兵攻打邯郸,结果秦军攻势受阻,将卒多有伤亡。
秦昭王再次任命白起统兵,但白起认为此时进攻毫无胜算,遂托病不行。
范雎此时用私党郑安平代替白起,结果秦军伤亡惨重,主将郑安平率两万军队降赵。孤注一掷的秦昭王亲再一次下令白起出兵。
白起深谙兵法,认为残局很难收拾,坦诚劝谏秦昭王撤兵,等待新的战机。
昭王认为白起是有意刁难,加上范雎在一旁不失时机地煽风点火。
恼怒的秦昭王于是下令削去白起所有封号爵位,贬为士伍,并强令他迁出咸阳。
由于病体不便,白起没有立即启程。三个月后,秦军战败的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闻听更加迁怒白起,驱赶他立即离开咸阳。
白起抱病启程,行至咸阳东北的时,昭王在范雎的挑唆下,认为白起“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于是下定了杀掉白起的决心。
《史记・白起列传》记载,公元前257年11月,白起在咸阳西十里的杜邮引剑自刎。
白起死前仰天长叹:“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过了好一会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邯郸——除夕扔愁帽
古赵京都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一种奇异的风俗扔愁帽。
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静之时进行。各家和户的大人、孩子,临睡前,都把头上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灵火”时烧掉。老人说,这样做,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
相传,这一习俗,起自战国末年。秦始皇打败齐、楚等国,派大将章邯出兵赵国。赵国军民坚守阵地,英勇抵抗,给秦军以重大创伤。秦将章邯大怒,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对这一地方,人不分老幼妇孺,房不分官商民贾,大肆烧杀掳掠。赵国人为了逃避秦军的杀戮,上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离乡,四出逃亡。
1、齐国国都是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胡公时曾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田氏代齐之后,仍以临淄为都城。
2、齐国是周朝的诸侯国,分为姜齐和田齐,疆域大致在今山东省偏北的大部及河北省西南部,东靠海,西南和莒国(莒国为楚国所灭,但是莒国的全境后来为齐国占领)、杞国、鲁国等国接界。北和燕国接界,西和赵国、卫国接界。国都在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区)。
(来源:文章屋网 )
【论文摘要】古都安邑作为战国时期魏国早期都城,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对中条山铜矿资源对安邑发展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折和探讨
魏国是战国初期的强国,魏国迁都大梁之前,安邑作为都城大约经历了220余年。在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安邑的发展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就像两个车轮,一同推动着这个古老的都邑发展直至魏惠王迁都大梁。这两个条件,一是主观的,即李愧变法,这是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它是魏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各个方面的改革的基础和源头;而另一个是客观的,但是却为人鲜知,即中条山的铜矿资源,它给货币的铸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进而促进了货币的流通,而货币的流通又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和李愧变法相得益彰,使变法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安邑:古老的都邑
安邑是一个古老的都邑,它的历史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开始。经考古发掘,安邑遗址称“禹王城”,位于近山西夏县西北7.5公里处。传说中的“禹都安邑”即指这方土地。
大禹治水的故事历来为人们称颂。“安邑”一名的来历含义乃是“洪水既平,民始安居。”这里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城邑。《安邑县志》中曾这样自豪地说:“安邑古称禹都,殆因洪水既平,民始安居,因以为名,纪禹之功,实乃奠定山河之嘉称也。”
古都安邑更重要的是作为战国时期魏国早期都城。(前562年~前339年共计223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始成战国七雄之一,魏惠王31年时都城迁往大梁)“禹王城”城内满布东周至汉代、两晋时期文化层,其堆积厚度2~3米遗存极为丰富。城址有年代不同的大、中、小三个城圈。大城属战国前期,地跨鸣条岗黄土丘陵和岗下平原,周长15.5公里,作北窄南宽的梯形,墙基的宽度除西北城角有1公里的地段为22米外,其余部分都是10~12米。
魏国的先祖叫毕公高,是周文王第十五个儿子。武王灭商建立西周后,封高于毕(今陕西长安县西北),遂以毕为姓。毕公高的后裔毕万,春秋时为晋国大夫。晋县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晋灭魏,此魏非彼魏,这里被灭亡的魏国是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在今山西芮城东北。献公将魏地封给毕万。毕万从其国名,以魏为姓,成为魏国的始祖;魏悼子徙居于霍(今霍州市境内),前562年,魏昭子始居安邑,即今禹王城。
二、战国初期“安邑”形势分析
战国时期,魏国占有今晋南及豫北和豫中偏东一带。战国中期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
魏文候袭位之时,赵氏占据晋国北部地区,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都城;韩氏占据晋国中部地区,以平阳(今山西临汾)为都城;魏氏占据晋国南部地区,以安邑为都城;而晋公室仅有绛(晋都,今山西曲沃西北)与曲沃(晋别都,今山西闻喜东北)之地。
在三家分晋时,赵氏获利最多,得到了晋国北部的大片土地,并向东越过太行山,占有邯郸、中牟。魏氏与韩氏笼罩在赵氏的南边,魏氏偏西,韩氏偏东。魏国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国,东边是新兴的韩国,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拉锯争夺的陕地(今河南三门峡渑池、陕县和灵宝地区)。魏国被紧紧地裹在晋东南一隅。魏氏集中在晋东南,虽然在东面还有几块飞地,但都很不巩固,难以建成战略基地。魏国的核心地区是运城谷地,北部是吕梁山,南部是中条山,东部是王屋山,黄河的大拐角包住了魏国的西部和南部。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但也容易被压迫封锁。
魏国所处的周边环境很复杂,魏文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围攻,面临亡国的危险。赵、魏、韩只有联合起来向外扩张才有出路。魏文侯的遂提出联合发展策略,赵献侯与韩武子都表示同意,三家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局面。赵、魏、韩暂时放弃了内斗,走上了各自发展的道路。
三、变法带来的活力
著名的李愧变法,在政治、经济、农业、法律等方面均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另外,魏文候还任用吴起改革了军事制度,创立了“武卒制”。 三家分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魏国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修炼内力上。
变法和改革的结果,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地主政权逐渐巩固,国力逐渐强大,成为战国初年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
后来的秦国献公、孝公和商鞅变法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魏文侯拜子夏为师,把儒的地位提到了从来未有的高度,达到了收取士人心的政治目的,是后世帝王尊儒笼络知识阶级的始作俑者。魏文侯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的策略,为后世的帝王所推崇,魏文侯的施政经验是的一个经典样本。
四、中条山铜币“银行”
中条山地处晋南豫北,考古发掘已在此地区及其附近发现不少与早期炼铜技术有关的遗址遗物。距中条山不远的洛阳北郊也发现了西周铸铜遗址,出土陶范上万块,并有大量炉壁、炼渣及青铜工具等遗物。属于二里头文化的早期铜器,也分布在这一带。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中条山地区铜矿的开发,绝非仅仅始于战国晚期。从地质资源上看,中条山地区也是夏商时期中原最近的铜矿产地。
中条山铜矿的地质条件、有利成矿条件、开采条件、技术的条件,使得铜矿业的发展对货币的铸造产生了积极影响。可以说,中条山就是铜币“银行”,因为中条山的铜矿资源是铸造货币的基础。
春秋时期的货币铸造地点,主要集中在中条山西北、东南两侧的今山西省汾浍涑流域和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河流域。此处古称“三河”之地,是春秋的晋国和王畿的所在地,也是春秋战国时期货币铸造的原生区域。中条山西北的晋南汾浍涑流域先秦时期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可资铸币之用。
魏国政治上的改革成功,必然带来经济上的繁荣。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表现在商业上,大城市的兴起,富商大贾的出现,水陆交通的发达,交换范围的扩大以及货币经济的繁荣。一般士大夫多有弃政从商的。甚至有些领有封邑,持有政权的封君卿士们也涉足商业,他们对铸钱事业特别有兴趣,各自在其管辖范围内起炉铸造,为了促进其流通,并准予以法律作为保障。
春秋战国至秦始皇统一之前,由于各大区域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军事因素、民族和宗教因素各不相同,在中国大地上主要有四大币种,齐鲁文化圈是刀币流通区、秦文化圈是圜钱流通区、楚文化圈是铜贝金币流通区,而中原文化圈是布币流通区,其中安邑”布是魏国迁都大梁之前的铸币,迁都大梁之后铸“梁”字布。
魏国的布币,主要为“釿布”。“釿”是一种货币标度。在金属称量货币时期,货币单位的重量,用“釿”来代表,重量单位加上系金属铸币,故书写作“釿”。
魏国在战国初期实行政治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业的兴隆,货币经济也相应地受到积极影响而空前繁荣。魏国的布币,绝大部分都是以铸币的地名来命名。同一个地点又有其币值的区别,以及其形态上的差异,充分显现出其货币文化的特征。
通过对各遗址和墓葬出土魏国货币的研究,魏国的货币名称布币的种类最多:虞半釿、虞一釿;梁半币、梁一釿、梁二釿;共半釿;晋阳半釿、晋阳一釿、晋阳二釿;山阳;梁邑;皮氏;高都;平周;安阳等。其中安邑布产于魏都安邑,是安邑半釿,安邑一釿,安邑二釿三等制货币。而安邑二釿是安邑布中最大的币种。
“安邑二釿”:一般通高6-6.5,肩宽3.3-3.5,足宽4cm。币形与“安邑一釿”同。最重者31.1克,最轻者20克,平均26.6克。铸行时间约在魏武侯与魏惠王之际。魏国货币的声望和信誉,增强了国内的凝聚力,同时也开拓了魏国货币的流通范围和沟通了各诸侯国之间的货币联系,对当时社会的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货币经济和李愧变法
货币政策对于人民经济生活、国家财政收入、社会安定等有着极为重大影响。货币与产出交互影响的因果关系。“食货相通”是指粮食的问题可以影响货币,货币问题也可以影响粮食。
赵国起初定都于晋阳,后来迁至邯郸,以其地域关系,工商业异常发达。赵国的货币政策分成两个阶段。政府在晋阳时,曾经仿照魏国实行管制经济,发行釿布调节市场。当时以“釿布”为主币,“尖足布”为辅币。釿布由官府铸造,“尖足布”则由民间铸造。
由此可以看出,魏国当初实行的是管制经济,这应是 “国家宏观调控”的雏形和萌芽。
李愧变法中实行“平籴法”, 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用“取有余而补不足”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平籴法是一种运用货币政策来调控魏国的农业宏观经济的法令,货币政策与农业有效结合,保障农业有效供给以及粮食安全。它防止了商人垄断粮价,造成“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现象,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使得农民不致因饥馑而破产、流散。这样既缓和了阶级矛盾,又保证封建国家不失去大量的劳动人手。
东周主要列国都城人口分别为:秦都雍城约18.2~21.8万人,栋阳约6.9~8.3万人,楚都纪南城约27.6~33.1万人,寿春约44.8~53.8万人,中山灵寿约24.1~28.9万人,邯郸赵故城约32.8~39.3万人,临淄齐故城约34.3~41.4万人,都安邑约22.4~26.9万人,曲阜鲁故城约17.2~20.7万人,新郑郑韩故城约23.7~28.5万人,东周王城约15.8~19.1万人。
魏都安邑虽然不是众都城中人口最多的,但是却超过了东周王城,曲阜故城,秦都雍城,栋阳,与中山灵寿,郑韩故城相当。
六、小结
综上所述,中条山丰富的铜矿资源是安邑货币流通发展的客观条件,是不能忽略的,李愧变法在农业上的改革促进了安邑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兴隆,从而给货币流通提供了切实可靠的经济实力。
自然地理环境是安邑这个魏国早期的都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魏国率先称雄可以说是依靠变法改革与丰富的铜矿资源这两个车轮共同前进的结果。
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军事方面以及文化方面的改革,事实上都是李愧变法的产物,这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具体反映。有而自然地理因素——中条山丰富的铜矿资源却早在变法之前就已经存在,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之时继承的家业是魏桓子在三家分晋时建立的魏国。在魏国称雄之时,安邑钅斤布的在安邑的流通离不开中条山便利的铸币条件,而货币的流通又是经济繁荣的折射,经济繁荣又反映了整个社会中包括政治、军事、文化在内的各个方面的稳定、强大、先进。
参考文献
[1]李延祥.中条山古铜矿冶遗址初步考察研究[J].文物,1993,(2).
[2]陈隆文.中国早期货币铸造的空间演变.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13岁时即王位。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了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但是到了后期,秦始皇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来源:文章屋网 )
范雎出道之前的经历,称得上坎坷。他虽能言善辩,怎奈家境贫困,只能在魏国大夫须贾手下混饭吃。一次,他随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他口才很好,便送给他金十斤及牛、酒等物,范雎没敢接受。但须贾认为,范雎一定是向齐国透露了魏国的秘密,才会得此重赏。于是,他向魏国相国魏齐作了报告。魏齐大怒,命人将范雎抓来,打了个半死。最终,范雎装死逃了出来,并设法来到了秦国。
当时的秦国,主政的是宣太后与穰侯魏冉,秦昭襄王并没有什么实权。范雎初到王宫,正好遇见昭襄王。宦官呵斥:“大王来了!”范雎却回答:“秦国哪有什么大王,只有太后、穰侯。”昭襄王听出话中有话,便将他引入内室。范雎担心周围有太后与魏冉的耳目,没有直言,而仅仅献上“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昭襄王见他说的有道理,便任命他为客卿,一同谋划军事。
过了一段时间,范雎见昭襄王已经非常信任他了,才趁机说:我担心大王死后,拥有秦国的可能不是您的子孙了。一席话,说得昭襄王连连称是。经过精心谋划,昭襄王发动宫廷,废掉了太后,将魏冉等“四贵”逐出关外,收回了朝廷大权。范雎因此被任命为丞相,封为应侯。
就一个谋士而言,范雎劝说昭襄王夺回权力,无可厚非;相反,还体现了他的政治才干。但问题是,范雎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取魏冉而代之。更何况,昭襄王是在宣太后和魏冉的帮助下才成为君主的,秦国也在宣太后和魏冉的治理下日益强大。魏冉虽然擅权,但对昭襄王还是忠心耿耿的。范雎为了一己私利,挑拨昭襄王废掉太后和魏冉,用心未免过于险恶,手段未免过于毒辣。
范雎掌握秦国大权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报仇。恰好魏王派须贾出使秦国,范雎故意穿得破破烂烂的去见须贾。须贾不知道他已是秦国的丞相,见他还活着,大为吃惊,但念在故旧之情,不仅留他吃饭,还送了一件棉袍。范雎恢复身份召见须贾,对他说:我今天之所以没有杀你,就是看在你送我棉袍,还有故人之意的份上。你回去对魏王说,赶紧把魏齐的头送来,不然我就血洗魏国的都城大梁。须贾回到魏国后,将范雎的话告诉魏齐。魏齐无奈,只好逃往赵国,躲在平原君赵胜家里。长平之战后,秦国借机扣押平原君,要赵国交出魏齐。魏齐走投无路,被迫自杀。
平心而论,范雎与那些只会空谈的舌辩之士不同,不仅肚里有才学,而且胸中有韬略。长平一战,就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他用反间计使赵国撤掉老将廉颇,换上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秦军在名将白起的指挥下,在长平全歼对手。但是,范雎担心白起会取代自己,竟又向昭襄王进谗言,导致白起被迫自杀。之后,他推荐郑安平率军继续进攻赵国,但郑安平兵败投降。
按照当时秦国的法律,如果被推荐的人犯罪,推荐者也要受到连坐。尽管昭襄王没有因郑安平等人的事情追究范雎,但范雎自感岌岌可危。关键时刻,他听从他人建议,辞去了丞相的职务,因此而得以善终。这也算是对他有自知之明的回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