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配色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12-00-02
0 引 言
所谓配色,就是色彩按照形式美的法则搭配,达到一种和谐一体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色彩是通过人的印象或者联想来产生心理上的影响,通过简单的色谱很难实现这一点,这些艺术通感形成的多种多样的法则如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比例、主从、尺度、明暗、虚实、多样统一等。而配色的作用就这在这些法则的指导下,通过特定环境和方式的展示来满足人们各方面的要求[1]。
配色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通过固定色彩的对比达到配色的效果;另一种是通过色彩的变换给人以心理层面感观传达,从而达到配色的效果。各种配色方案的组合是无穷的,不可能全部罗列[2]。
本文通过计算机光学原理进行分析,针对对比色的配色方案的生成技术进行研究,利用RGB色彩的数字化变换、全组合编码算法等技术在九宫格中实现对比色无限组合的有限自动生成方案。
1 数字化配色方案原理
光学三原色是由红、绿、蓝组成,颜料三原色由红、黄、蓝组成,由于计算机对于色彩是基于色光处理,而其色彩模式有RGB、CMYK、LAB、HSB等。本文以RGB颜色模式为例,利用全组合编码算法建立数字化配色方案模型,实现对比色配色方案的自动生成[3]。
2 色彩模型分析
2.1 对比色基本图谱
对比色配色方案基本图谱一般是“回”字形,用数字化定义可采用九宫格来实现。主色在九宫格中央,背景色分布在周围,在视觉上形成“回”字形图谱[4]。为研究方便,在图谱的下面6个单元格分别标注主色和背景色的数值,如图1所示:
图1 对比色基本图谱数字化模型
2.2 配色方案基值
如果按照等差数列的方式生成配色方案,则需要分析RGB的数值范围:
R:[0,255] G:[0,255] B:[0,255]
24位RGB颜色发色数是1 677万多色,其中R、G、B的数值都在0~255之间,通过R、G、B的等差增长来实现全组合配色方案。若选用128做为公差,那么R、G、B分别可以选择0、128、255三种数值,其单色全组合需要27种。因为对比色是由主色和原色构成,那么配色方案需要27*27=729种。可以这样定义:
设公差为c,分段数为int(255/c),必须包括首尾0和255,则增量n为int(255/c+2);
主色(或原色)总数S为:S=3^int(255/c+2);
对比色配色方案数N= S* S=3^(int(255/c+2)+int(255/c+2));
根据全组合编码算法,R/G/B的计算为:(ΔR/G/B Mod 3)*c
主色(或原色)的数值为:RGB((ΔR Mod 3)*c,(ΔG Mod 3)*c,(ΔB Mod 3)*c)
但是公差不一定是255的约数,尤其是以二进制为基础的计算机中,如32、64、128都是以2为底的n次方的数值,这些数值一般很容易做为公差,这样增量的计算以及ΔR/G/B要均匀的分布时,存在误差修正的问题。
2.3 公差为128时的误差修正
当128做为公差时,按照上述要求在等差数列中必须包括0和255,根据公式计算ΔR/G/B =n*128。0为初值, n为0~2,ΔR/G/B 计算结果如下:
0*128=0;1*128=128;2*128=256。
计算结果0,128,256为等差数列,但是显然256溢出。
如果对公式进行修正ΔR/G/B =n*128-1,ΔR/G/B 计算结果如下:
0*128-1=-1;1*128-1=127;2*128-1=255。
计算结果-1,127,255为等差数列,虽然255在数值范围内,但是显然-1溢出了。
所以需要引入误差修正及特殊处理方能达到效果:公差c增加-0.5的误差修正,利用Round函数进行四舍五入,则ΔR/G/B =Round(n*(128-0.5)+0),计算结果如下:
Round(0*(128-0.5)+0)=0;
Round(1*(128-0.5)+0)=128;
Round(2*(128-0.5)+0)=255
计算结果为0,128,255均在RGB数值范围内。
2.4 公差为64时的误差修正
同理,公差为64时,公差c增加-0.16的误差修正,整体增加0.13,利用Round函数进行四舍五入,则ΔR/G/B =Round(n*(64-0.16)+0.13),计算结果如下:
Round(0*(64-0.16)+0.13)=0;
Round(1*(64-0.16)+0.13)=64;
Round(2*(64-0.16)+0.13)=128;
Round(3*(64-0.16)+0.13)=192;
Round(4*(64-0.16)+0.13)=255;
计算结果0,64,128,192,255均在RGB数值范围内。
3 全组合编码公式在配色方案中的应用
为研究方便,在图谱的下面单元格中分别标注主色和背景色的RGB数值。主色和背景色都对应了RGB三个颜色,每个颜色都要按照公差进行扩展,当分段数增量为n时,6个数值都要扩展n次,也就是6个数值都有n个选择,按照排列组合来说,配色方案共有n^6种情况[5]。配色方案的扩展算法如下:
ΔR=R增+Round(n*(c+误差修正)+总修正)
ΔG=G增+Round(n* (c+误差修正)+总修正)+Round (n*(c+误差修正)+总修正)*255
ΔB=B增+Round(n* (c+误差修正)+总修正)+Round (n*(c+误差修正)+总修正)*255+Round(n*(c+误差修正)+总修正)*255*255
计算色彩总偏移量按照上面的算法可以得到当前颜色YRGB:
YRGB=ΔR/G/B+ΔR*Rd+ΔG*Rd*Rr+ΔB*Rd*Rr*Rb
4 配色方案自动生成算法
4.1 数据定义
Dim A_T As Double
Dim S_Code1 As Double
Dim S_Code2 As Double
Dim A1_T As Double
Dim A2_T As Double
按照对比色基本图谱数字化模型进行定义,根据公差64对RGB进行扩展,如图2所示。
图2 公差64的对比色配色方案
4.2 配色方案生成算法
A_T = (2 ^ (Int(Text6.Text) - 1)) * (8 ^ (Int(Text5.Text) - 1)) * (4096 ^ (Int(Text7.Text) - 1))
S_Code1 = S_Code - Int(S_Code / (2 ^ 27)) * (2 ^ 27)
S_Code2 = Int(S_Code / (2 ^ 27))
A1_T = A_T - Int(A_T / (2 ^ 27)) * (2 ^ 27)
A2_T = Int(A_T / (2 ^ 27))
c = (A1_T And S_Code1)
If (A1_T And S_Code1) = A1_T Then
Text8.Text = 1
Else
Text8.Text = 0
End If
If (A2_T And S_Code2) = A2_T Then
Text9.Text = 1
Else
Text9.Text = 0
End If
If (Int(Text8.Text) And Int(Text9.Text)) Then
Text4.Text = A_T & "0"
Else
Text4.Text = A_T & "255"
End If
5 计算结果
按照生成算法执行后,可自动得到对比色配色方案结果(共3 375个结果,中间结果省略)。
6 结 语
通过分析数字色光的特性,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全组合编码算法完成了以RGB颜色模式为基础的对比色配色方案,配色方案以“回”字形为基本图谱,按照九宫格形式完成了无限组合配色方案的有限生成方案。算法优化、高效,同时数值清晰,适合网页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甚至在服装搭配、家居设计和家具搭配等方面都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涛,李芳芳.关于多媒体演示文稿色彩应用的研究[J].甘肃科技,2012,28(6):16-19.
[2]张红.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801,10811.
[3]刘正岐,郭涛.基于逻辑运算的多维数据全组合编码算法研究[J]. 物联网技术,2011,1(9):41-44.
关键词:俄语;本科;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70-03
哈尔滨理工大学俄语专业成立于2004年,2005年9月第一次招生。目前共有俄语专业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助教2人。每届本科招生人数为50人,文理兼招,不限语种。在十年发展中,俄语专业以《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为依据,视教学质量为第一目标,并努力顺应时代新要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至今已有2005版、2010版和2015版三版人才培养方案。
一、2005版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的内容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英双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和企业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俄英双语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了解我国和对象国的社会和文化。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掌握扎实的俄语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具有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方向:A:俄英双语、B:科技俄语、C:经贸、旅游俄语。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主干课程:俄语精读、视听、会话、泛读、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报刊选读、文学作品选读、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概况、俄罗斯影视作品欣赏。
(二)课程设置
为实现培养目标,使本科生具备必需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该版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与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任意选修课五部分。其中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为学校开设的共同课,而公共基础课则是针对专业具体需求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围绕培养俄英双语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一专业特点,在该版的公共基础课中开设了七个学期的“第二外语”课程。此外,根据理工院校的特点,在第二学期开设了“数学”课程。
俄语专业知识由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两部分构成。技术基础课包括基础俄语、俄语精读、俄语会话等开设多个学期的核心课程。专业平台课则开设在高年级,是专业知识的进阶阶段,包括俄文写作、俄语口译、多学科阅读等。
专业方向课是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特色和就业领域调研为提高本科生就业竞争力而开设的课程。该版培养方案设有三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在第六、七、八学期开设四门课程,课时总数为136学时。俄英双语方向的课程包括英美文化、英美写作等。科技方向的课程包括科技俄语语法、科技俄语俄译汉。
任意选修课主要针对的是培养本科生基础的科学研究和调研能力,让本科生了解俄语语言学、俄罗斯国情等本学科的理论研究方向。
在理论课程之外,还设有实践性教学环节。该版培养方案除毕业设计之外,只在第七学期开设了一门为期两周的翻译实践,安排在学期末进行,以集中训练大四学生的俄汉口译互译能力。
(三)培养方案的特点
2005版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哈尔滨理工大学俄语专业首次制定的培养方案。在制定之前,对国内众多开设俄语专业的高校进行调研,走访多个用人单位,在综合本校实际情况和调研结果的基础上,以专业教学质量为根本,力求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技术基础部分的课时占到总学时的60%。以此为基础,面对市场上俄英双语和科技俄语人才的供需失衡所形成的极大就业缺口,加大对零起点学生英语和科技俄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难度在三个学期递进式设置四门专业方向课程,形成较完整的知识套系。
二、2010版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的内容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俄语语言基础和交际能力,较强的经贸能力,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广泛的人文学科和科普知识,综合素质高,能从事外贸、外事、教育和科研等部门工作的应用型俄语专业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对独联体国家社会、政治、文化等有较广泛的了解,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俄语语言学基本知识、俄罗斯文学基本知识、俄罗斯国情文化基本知识、专业俄语基本知识。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专业方向:A:俄语语言文学、B:科技俄语、C:经贸俄语
主干学科:俄语语言文学
主干课程:基础俄语、高级俄语、视听、会话、阅读、写作、笔译、报刊选读、俄苏文学史及作品选读、俄罗斯概况、影视作品欣赏。
(二)课程设置
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与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四部分构成。其中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由8门必修课和3门选修课构成。公共基础课设有3个学期的“外语”课程和1个学期的“现代汉语”课程。
学科基础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掌握俄语基本专业知识的核心课程,如基础俄语、高级俄语、俄语会话、俄语视听等。选修课则主要针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与阅读能力,包括俄语语音语调、俄罗斯影视作品欣赏和俄文报刊选读3门课程。专业平台课仍主要开设在高年级,以夯实学生俄语书面写作和培养其人文素养为目的,设有俄语应用文写作、俄语笔译、俄苏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等课程。
专业方向课由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该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仍是3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的必修课设在第五、六、七学期开设,共四门课程,课时总数为120学时。俄语语言文学方向的必修课包括俄罗斯艺术文化简史、现代俄语通论等。科技俄语方向的必修课包括工程概览、科技俄语翻译等。经贸俄语方向的必修课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旅游俄语。专业方向选修课也开设在第五、六、七学期,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所选方向的认识,将知识结构向纵深发展。
2010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丰富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开设了技能训练、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学年设计环节。开课学期从第一至第八学期,课程包括俄罗斯文学评论、俄语口译、俄语演讲、俄语戏剧表演、写作技能训练等。
(三)培养方案的特点
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是在第一版人才培养方案实行5年后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是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为契机,以毕业生择业为参考,经过多次专家讨论和答辩确定而成。在5年时间里,有两届学生参加了俄语国家专业水平八级测试,五届学生参加了俄语国家专业水平四级测试,过级平均率分别为70%和90%。在校学生多次参加国内外俄语竞赛,都取得了优异个人与团体成绩。这表明制定的第一版人才培养方案是可行的。但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课堂接受程度,学习成绩,在国家俄语水平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在新版培养方案中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
首先,意识到汉语素养对俄语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去掉公共基础课中的“数学”,开设了“大学汉语”。其次,调整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分配,将俄语实践语法从专业平台课(第五学期)调整到学科基础课必修课(第一、二、三学期),将俄罗概况从技术基础课(第四学期)调整到专业平台课(第三学期),将经贸俄语从专业方向课(第六学期)调整到专业平台课(第五、六学期)。该调整保障了学生对基本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也将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次序合理化。此外,变更了专业方向,不再开设俄英双语方向,改设俄语语言文学方向,由对双语人才的追求转变为对俄语精钻人才的培养。最后,科技方向中新开设的工程识图和工程概览课程的授课教师由哈尔滨理工大学在俄罗斯获得博士学位的理工类教师担当,既保障了课程讲授的系统性和准确性,也保障了学生对工程类俄语词汇的掌握。
三、2015版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的内容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俄罗斯语言、文学和国情文化知识以及基本的科技和经贸知识,具备俄语运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和创新能力,能从事涉外工作、语言服务以及俄语教育并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多元化俄语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广阔的国际视野。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掌握俄语语音、词汇、词法、句法等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言语技能,掌握基本的科技和经贸知识,掌握俄苏文学发展史及与俄罗斯相关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各种国情知识,掌握第二外国语语言知识。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第二外国语语言运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主干课程:基础俄语、高级俄语、俄语语法、俄语视听、俄语会话、俄语阅读、俄罗斯概况、科技俄语阅读、经贸俄语、现代汉语。
专业方向:A:科技俄语、B:经贸俄语
(二)课程设置
2015版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其中通识类课程分为人文、社科、经管类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在必修课程中,开设了四个学期的英语,包括第一、二学期的英语二外,第三学期的英语口语实践和第四学期的商务英语口语。通识选修课提供了工程概览、工程识图理工类课程工学生选择。
专业课程由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组成。专业核心课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学科基础课仍然由使学生掌握俄语专业基础知识的俄语语音、基础俄语课程支撑。专业平台课则是以提高学生俄语水平,完善其对俄罗斯基本认识的晋级课程,包括高级俄语、俄语翻译创新实践、俄苏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专业选修课包括模块选修课,学科、专业任意选修课和专业模块任选课三部分。模块选修是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的配套课程。每个方向设有3门课程,开设在第五、六、七学期。学科、专业任意选修课是针对全体俄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设置的选修课,提供了7门课程,学生需从中选出4门选修。该模块课程旨在加深学生俄罗斯语言学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对俄罗斯了解的层面。专业模块任选课则是为选择具体专业方向学生开设的对专业方向知识补充和深化的课程。
2015版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多样,设有言语技能训练、学年论文、语言实践、翻译实践、笔译实践、专业实习等多个环节。开课学期是第二至第七学期,周数为2―6周,多为学期末进行。
(三)培养方案的特点
该版培养方案将培养多元化俄语人才为目标,整合了课程体系,突出了本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课程体系由2010版的四个组成部分调整为通识课和专业课构成的两个部分。通识课以专业特点为出发点,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细化了英语教学内容,加大了汉语课程的比重,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述能力和汉语素养。
在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部分以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保留了核心课程,同时提供模块选修课与专业任选课,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与能力选择专业方向,加深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新版的实践教学环节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校外与境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真实的社交环境中,借助哈尔滨世博会和俄罗斯高校短期进修的平台,在实战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译技能,使他们直接感受俄罗斯国情文化,加深对所学语言国家的认识。
新版的培养计划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授课方式和授课环节进行改良,增加翻转课堂和创新课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精神,培养其善于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新时期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三版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分设置,课程体系,授课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和时代新要求下,培养目标从2005版的俄英双语应用型人才调整为10版的适应不同工作单位的俄语人才,在2015版培养方案中定位为多元化俄语人才。目标定位日趋明朗,培养方向实际可行。
培养目标的调整也相应地引起专业方向的调整。在新版的培养方案中,专业方向从最初的3个更改为2个。将专业知识与科技领域和经贸领域知识相结合,既保证了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符合理工院校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
三版培养方案的总学分从185学分降为174学分,总学时也从3034学时缩减到2472学时,其中专业课学时缩减了700多学时。在此情况下,要保证专业知识的完备性与系统性,必须要合理安排通识课与专业课的比例,高效利用通识课,在掌握必备的人文政治素养基础上,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课程,与专业课一起构成丰满坚实的知识框架。因此2015版的培养方案重新调整了通识课课程,侧重其中英语与汉语知识的教授,并且将俄语授课的工程类课程引入课堂,深化相关的专业知识。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呈递增之势,越来越强调在实训中提高专业水平,拓宽文化视野。
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以培养具有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俄语人才为目标,在保持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改革授课方式,借助翻转课堂和案例分析,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俄语翻译创新实践课等新型课程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导,在此过程中提高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多元化奠定根基。考核方式也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全程检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避免突击复习的学习方法,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知识功底。
经过对培养方案的两次修订,哈尔滨理工大学俄语专业逐渐明确依托理工学院特色,善用理工院校资源,将专业基础知识与模块知识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切实从经济与文化发展角度,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俄语人才。
关键词: 池州学院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 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特色课程体系
1.目前我国高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基本概况
我国房地产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办学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多数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模糊,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与社会需求相脱节[1]。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兼具工程、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多学科知识的复杂性专业,不少院校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感到不好把握,同时在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上也存在争议[2]。例如,有的高校认为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内容涉及经济、管理、法律、金融、投资和工程知识,其中大部分都是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现代房地产教育应以法商管理综合知识为基础[3];另外一些高校认为房地产的学科基础是土木工程,强调房地产专业要有工程技术作为厚基础。
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结构多有欠缺,没有专业方向感,进而导致学生就业迷茫。因此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改革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均有待于加强与完善。由于房地产专业是一个新专业,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要想使该专业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更新观念,进行大胆的探索,构建具有本院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池州学院及时找准定位,依托本校尤其是本系在管理、法律、工商、工程等方面的优势,制定具有池州学院特色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2.池州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从我院房地产专业前几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情况看,他们绝大多数在房地产业基层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策划、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融资、房地产交易等中介服务机构工作。通过和他们的沟通及对市场上房地产人才需求机构的调查,我们发现房地产专业人才不仅应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和房地产专业知识,而且应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营销策划、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人际沟通、公关组织管理等能力。
根据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我院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的新要求,致力于培养具备基本的建设工程管理与房地产规划设计策划等方面知识,系统掌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理论与方法,熟悉房地产法规和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房地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房地产项目投融资、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策划领域及房地产经纪机构有较坚实基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要求毕业生熟悉和掌握房地产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可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咨询公司从事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项目营销、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
3.池州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社会环境下,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范,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和人才培养计划[4]。根据根据能力结构的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可划分为研究型、应用型、研究―应用型三种[4]。研究型模式着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宽厚,能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人才。应用型模式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建设工作的人才。研究―应用型模式介于研究型和应用型之间,在科研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上并重。
我院根据自己的特点、优势和市场实际需求,对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的应,就是适应;用,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5]。与研究型人才相比较,其更注重对学生应用性知识及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房地产专业人才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社会实践能力,能在房地产业以及与房地产业相关部门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在具体培养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首先是在教学上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我院要求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每门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不得少于整个教学大纲的25%;其次是在知识结构上,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体现对一线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我院大力开展与专业有关的社会服务活动,改变理论与实践脱的封闭式办学状况,组织师生到房地产业各个基层单位实习调研,以增加教学的针对性。
4.池州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4.1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广泛调查了解社会需求后,综合提炼调研结果,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办学思路,突出了房地产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从大的方面可分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较大,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应用型技能培养的教学理念。
理论课程体系注重夯实基础,拓宽专业视野,体现专业特色,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等。
专业必修课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根据本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回避具有共性的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直接开设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会计学、房地产开发经营与估价等特色专业基础课,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以及从事房地产经营估价所需要的法律、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房地产经营估价的基础理论知识框架。同时还根据房地产经营估价领域对本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设置针对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估价相关知识、房地产估价与实务、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营销等,重点培养学生在房地产项目投资、房地产估价及房地产营销策划领域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主要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基本素质差异,发挥学生所长,以任选课的形式开设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土地规划、物业管理等方面课程,在同一层面上培养多种规格的毕业生,满足用人单位不同层面、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这样学生毕业后除房地产行业外,还可根据自身能力和从业喜好选择参加建设部门、物业管理部门、土地规划部门岗位。
同时,教学内容不断更新,针对一些课程增加一些课外调查研究,比如《池州市房地产价格调查》、《池州市房地产市场分析调研》等。
4.2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特色教学方式的创新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是一门行业性应用学科,操作性较强,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我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型”教学模式。如安排房地产市场调研、项目策划、楼盘营销策划、房地产交易谈判等实践活动。根据学生认识问题的不同阶段和层次,有针对性地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如理论讲授、案例讨论、分组辩论、市场调研、报告展示等课堂组织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课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实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让大家利用周末时间去市场分组调查《池州市房地产价格》、讨论《新国十条对房地产价格走向的影响》、策划《池州市碧桂园营销方案》等。把理论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基本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与房地产公司建立实践合作关系,让学生深入到房地产相关单位的第一线,带着对书本的疑问、专业的困惑去接触社会、认识专业、培养专业意识。这是本着让学生“走出去”的原则。另外,在鼓励学生“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实行“请进来”原则,诸如聘请池州市房地产业的企业家、管理人员及优秀的从业人员,让他们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房地产专业实践知识的教育,传授实践经验,剖析实战案例,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达到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贴近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可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一些良好机会。
此外,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求本专业必须配备一支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方能满足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我院不断改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参加考试取得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等执业资格,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还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广泛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并将其充分运用到教学中来。
4.结语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是我院的特色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到目前为止,我院在专业培养方案上作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和特色探索。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过程中,随着社会对该专业需求的变化,我们不断优化和改进原有培养方案,逐步完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特色专业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蒋根谋,金峻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改革的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21,(12):115-117.
[2]项喜章,万文君,付晓灵.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2,21,(2):36-37.
[3]肖艳,母小曼.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的设置与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2):144-146.
[4]初建宇,王丽芸.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54-155.
[5]汪浩,沈文星.应用型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3):110-113.
关键词:计算机测配色;纺织品;图案设计
计算机科学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深入的融入到各行各业当中。纺织品图案的设计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进行配色,可以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和设计水平。在进行利用计算机测配色技术来进行纺织品图案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要正视电脑的特殊性,将电脑技术与艺术设计规律进行有机的结合。
1 计算机测配色技术对于纺织品图案设计的意义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已经在纺织品的图案设计中得到了深入的应用,并且使得纺织品制造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测配色技术的应用,使得纺织品图案设计实现了巨大的发展,由以往单一的设计观念逐渐的变为多元化、现代化以及动态化。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得纺织品图案设计形式和设计流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让设计者以全新的形式进行艺术的表现。首先,传统的纸张、颜料以及仪器设备都被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打印机与扫描仪等替代。很多复杂、枯燥的手工劳动被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取代,设计者可以更好的集中精力去进行设计层面的构思,而不是将精力分散在动手操作上。其次,计算机软件对于纺织品图案设计中图形与图像的处理能力较传统设计有着大幅度的提升,可以通过自有的组合、调整、变换、替代、增减、虚构等方式,让设计者的艺术思维得到充分的表达。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图像的修改、存储与恢复,使得作品的设计过程得到有效控制,为设计者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让设计过程更加的简洁、直观,提高了设计者对于设计作品的控制能力。最后,对于制版工艺是改进上,计算机测配色技术提高了制版工艺的效率,将以往手工制版的繁琐流程进行了简化,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并且大幅度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2 计算机测配色技术在纺织品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2.1 颜色的测定
在纺织品图案设计中,计算机对于颜色的测定工作是重要的设计环节。在测定过程中,要对于色深度、色差、白度、荧光度等进行测定,从而对于设计结果进行色差与染色牢度方面的评定。在传统的设计方式中,测定颜色主要依靠员工肉眼进行识别,目测的方式对于人员视力、专业水平、辨色经验、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都有很高的要求,测定颜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而应用计算机进行颜色的测定,可以降低颜色评价误差,并且更加便捷的进行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仅仅需要操作计算机即可完成测定操作,颜色测定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由于计算机测定过程采用仪器自动测量的方式,因此在使用电脑测色时,要对于以下几点问题进行重点关注,以保证计算机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首先,要 在利用计算机进行颜色测定时,首先要注意对试样的选择与制作。计算机测量设备较为精密,其测量灵敏度较高,试样制备如果存在问题,就会导致测定结果误差较大。在进行试样的制作上,必须要保证试样具备足够的代表性,并且保证试样具有随机性。与此同时,试样要具备足够的尺寸,并且保证表面平整,材质均匀。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达到这一要求的试样很少,因此,在进行试样的测定时,要合理安排测定策略,对于试样的不同特性进行全面的考量。其次,对于色差计算公式的选择上,要保证色差公式和合理性,并且安排具有丰富颜色测定经验的设计人员,对于色差值进行界定。最后,对于测色过程中,出现的连续分光扫描问题,依靠专业的绘图仪器,进行弥补。
2.2 配色的应用
计算机配色是指通过计算机的操控,来进行配色工作。实现计算机配色主要依靠计算机中的配色软件与控制程序,来实现计算机的配色控制。计算机配色工作在进行颜色调配的基础上,还包括对颜色的修正等。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通过对计算机配色系统的合理设置,从而实现“一次配方”解决配色问题。
在进行配色染料的染制时,要对于基础色样的数据进行整合与收集,并且按照染料的浓度以及特点进行分类与排序,将浓度范围与常用染料浓度范围进行比对,保证基础色样应用的准确程度。对于基础色样染制完成之后,要进行染色物的颜色测定,对于配色结果进行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针对于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力争保证测量的准确。在完成配色数据库建设的之后,要对于数据库中色样数据进行检验,对于出现异常色样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与修正,对于偏差严重的情况,要进行重新打样。
一般来说,基础数据库主要是由单色构成,并且仅仅反映单只染料的印染情况。对于基础数据库要进行合理的优化,并且通过对染料拼色时的影响,对于染色拼色特性进行研究,从而让配色的配方更加接近预定数据。在优化过程中,要对于配方数据进行优化,并且对于木本浓度与实际染料浓度差别进行计算。对于未知的配方优化过程中,要对于不同配方的颜色进行打样,并且测量色光,将测量结果与员工进行对比,从而实现对基础数据库的优化。
3 结束语
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纺织品设计的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并且缩短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电脑测配色技术应用先进的测量仪器与科学理论,并且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快速、高效的进行配染色设计,降低了试验次数与设计成本,是现代配色设计人员的重要设计方式。另外,在应用先进技术的同时,设计人员也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与设计经验,对于计算机配色中的不足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达到提高纺织品图案设计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包振华,徐华,王作宏.计算机测配色技术在纺织品图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关键词:免费师范毕业生 教育硕士 培养方案
2012年起,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将从到中小学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中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与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和全日制教育硕士这三种类型的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差异诉求
从2007年起,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是国家为吸引优秀青年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着其相应的政策特殊性和群体特殊性。
(一)政策特殊性。2007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1],就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目标定位、招生入学、培养方式和实施保障等作出了明确规定。2010年5月21日,教育部颁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2],指出了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均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国家对免费师范生这一群体寄予了长远的期待,制定了特定的政策。
(二)群体特殊性。免费师范生是国家为中小学培养优秀师资,选拔优秀高中毕业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毕业后从事一定年限教育工作的特定人群。这一群体有其相应的特殊性。
1.较高的生源质量。2007年,共招收免费师范生10933人,免费师范生在各地的提档线平均高出省重点线约30分,平均成绩高出省重点线约41.7分。[3]2008年,录取免费师范生11383名,比2007年增加614人,各省录取成绩大多高于重点线40分以上,呈现出录取分数高、生源质量好的特征。[4]
2.明确的职业目标。免费师范生自入学之日起,就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他们都签订了免费师范生协议,毕业后要服务于中小学教育,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保其有编有岗。另外,在学生的不少于10年的协议期内,可以在学校之间流动岗位,可以担任教育管理者。[5]
3.健全的培养体系。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按照相应的培养目标,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分别制订了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并且可通过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等方式,继续深造,为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
二、“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差异表征
(一)招生入学。免费师范毕业生有半年工作经验后,由本人申请,任教学校考核,部属师范大学根据其工作考核结果、本科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免试录取。
(二)培养目标。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要培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能力的人民教师,为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6]
(三)课程设置。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课程与其他三种类型教育硕士有着明显的不同。以西南大学为例,课程分为三层五模块结构。三层分别是教育学位基础课程、教育专业提升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课程。五模块是公共基础模块、教师教育平台模块、专业必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实践研究模块。这一课程设置,与本科阶段所学课程相衔接,整体设计,同时突出了实践性,密切结合了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
三、“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特色彰显
(一)目标的区分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是培养优秀教师、成就教育家的重要途径。在培养目标上,分析各部属师范大学培养方案,均凸显了造就具有高尚师德、先进理念、高超的教学能力、宽阔的学术视野的优秀教师,为造就富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教育家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实效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既有反映当前本学科知识发展的前沿状况的课程,又有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同时增大了选修课程比重,凸显了课程的灵活性和个体性,使课程体系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紧密联系。
(三)教学的灵活性。集中授课和远程教育两阶段均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在集中授课时期,突出研究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远程教育阶段,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实现研究生教育的个性化。
(四)评价的多元性。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根据总的原则和要求,建立多样性的评价指标,在评价目标、方法以及标准的选择上,突出了不同学科的特色,充分体现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研究生教育高度的专业性、自主性的特点。同时,注重评价的全面性,表现为评价主体多元和方式多样。在评价主体上,有学生评估、同事评估,教师评估,领导及管理人员评教、专业督导组评教等,实现校、院、生全方位、多领域的评价管理;在评价方式上,采用自评与互评、定性与定量、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等方式。
四种类型的教育硕士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存在差异化,其成长发展和价值实现路径也不尽相同。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是从他们的实际状况出发,充分尊重免费师范生的发展特征,让他们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发展平台和事业前景,为成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Z]
[2][5][6]教育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Z]
中国建筑涂料色彩革新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最新建筑涂料内外墙干色卡——Colodrend 960Colortrend 960色卡,针对中国消费者对色彩的喜好,融入当下最流行的时尚颜色。多达960色的广泛选择,为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涂料公司及地产商提供了最新的颜色选择方案。
简单易学的色彩搭配方案
冷暖色的演示以及三种最经典的色彩搭配方案。更多浅色,柔和色彩的选择,充分匹配中国民众对色彩的喜好,新增加的高品质感的流行颜色符合未来几年建筑色彩的潮流趋势。
革命性的透明房型图设计
Cofortrena 960的颜色选择便利性,深受涂料销售人员的喜爱和推崇,革命性的透明房型图设计,在国内同类产品中首次出现,迅速展示色彩带给室内和室外墙面的神奇变化,且最大程度降低了设计师选色的难度和重复设计的成本。
Colortrend 960的专业性和时尚性,深受行业资深专家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该色卡基于赢创德国赛公司在建筑色彩应用领域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创造性、科学性的四组色系和三组配色方案原理,可使涂料企业、设计师和消费者在建筑和家居环境色彩开发和应用中简便、高效、准确地配色,使色彩更加丰富、和谐、时尚。
2、810零VOC电脑调浆
Colortrend810零VOC色浆的出现,开始让中国的零售店涂料调色系统经得起当前全球最苛刻的环保法规审核。作为国内首家采用零VOC的色浆公司,其产品不含VOC,不合重金属,不合甲醛,带给家人最大的关爱,同时保证了极为丰富的色彩选择性。
3、色彩销售辅助工具(动物卡片和色彩相册)动物卡片
国内首个兼具色彩搭配功能的卡片工具,无需动脑,每个颜色快速对应5种主流搭配。
专为国内室内设计师使用,可以和所有的Colortrend色彩体系搭配使用。
8大色彩主题,独具创新,快速选色。
色彩相册
国内首个兼具内外墙颜色展色相册,彩色住宅样式胶片搭配不同底色,瞬间让色彩扮靓你的家。50个中国地区最畅销内外墙颜色,引导销售人员快速推荐颜色,特别适合涂料经销商使用。
赢彩涂料课堂
1、快速实现涂料色彩的千变万化的方式——电脑配色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色彩的需求越来越多,色彩做为一种时尚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相应的配色工作也已由传统人工配色向电脑配色发展。无论在涂料、油墨、塑料领域还是在纺织、汽车行业,电脑配色在工业自动化的至善下受到更多的重视,仅国内就有上百家企业引进了测配色系统。电脑配色具有以下优势:提高配色效率、配色准确性高、保证颜色重现性、远程同步现场配色。
电脑配色系统由以下五部分构成:分光光度仪、配色软件、色浆数据库、基漆数据库、颜色数据库。其中配色软件相当于一位配色师,色浆数据库和基础漆数据库是配色师的经验,他要了解有哪些色浆和基漆的资源可利用,进而才能配色。因此,色浆和基础漆数据库的建立是影响电脑配色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如何建立色浆数据库?
数据库的建立可以用清漆和自浆建立。先从主白开始,至少1个梯度即可:然后是主黑,浓度从0.5%~10%(w/w),其中主黑在清漆或树脂的浓度点必须要做,否则数据库将不完整,得到的配方不准确。其它的色浆梯度范围在0.2%~15%(w/w),选取点的原则是既涵盖浅色又兼顾深色。
图2为不同波长下样品的反射率曲线。每一物体都会有选择地吸收反射或透射部分波长的光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理想白色会把所有的光反射掉而没有任何吸收、达到100%的反射;理想黑色的反射率为零。不同浓度的同一色浆样品在同一波长下有最大反射峰值,浓度越低反射率越高。
如何建立基础漆数据库?
配色软件不仅要了解色浆的信息,还要了解用于配色的基础漆信息,包括基础漆的遮盖力和消色能力。一股来说,合钛白越多、遮盖力越好、消色力越强。但由于基础漆里用各种填料来替代部分钛白,使得遮盖力与消色力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因而有必要考察这两个指标。具体做法为:分别对不同的基础漆取样,按照做色浆数据库的标准膜厚制板(基漆在黑白板上制板),同样条件下干燥,通过分光光度计测板、软件得到遮盖力信息。消色力的测试一般选取黑浆,加入一定量的黑浆于基础漆中(黑板),混合均匀后通过测得反射率曲线并告知黑浆和基漆的用量,软件就会知道其消色能力。通过白板和黑板的表面反射情况,基础漆的K值和S值被得到,进而参与和色浆的配色计算。
电脑配色是一个较为繁琐的体系,大家都会期望第一次得到的预测配方就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然而这种期望并不能轻易地实现。就目前而言,还没有这种软件能达到一次准确。但是有的软件具有“学习”能力,对于同一支基础漆,软件能够积累配色经验,进而有助于提高后续的配色准确性。几乎所有的配色软件对浅色的预测配方准确性较高(DE<2),大概需要较正2-3次即可(DE<0.5);对于深色第一次预测配方通常较差,要经过3-4次的修正后才能得到满意配方。但上述讨论的因素对于如何能快速接近准确配方是至关重要的,掌握好这些原则会提高我们的配色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动调色系统应对个性化色彩需求
装饰用建筑涂料自动调色系统在欧美已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目前在中国,虽然有将近半数的家装涂料是在涂料店通过小规模的调色系统调色,但面对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除了市场上屈指可数的几家大型涂料企业,大部分的涂料企业难以应对消费者广泛的色彩追求。Chromaflo Technoloqies集团作为自动调色系统色浆领域的绝对主导者,向大家分享一下该系统的组成和核心内容。
1、机用调浆的选择
色浆是自动调色系统的核心,精确性和重复性是该系统的最大价值,而机用色浆的选择是关键。环保性、色浆与基漆的相容性、色浆的色强度及控制范围、色差控制/批次稳定性、流变性、色域范围、耐光耐候性、干性,这些产品特点主要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提供“一模一样”的颜色给客户。
2、色卡
色卡是与客户交流色彩的绝佳工具,也最直观体现了涂料企业色彩营销理念。“梦幻”、“品味”、“自然”……都可以找到与其主题相符的色彩。有了适合的色彩体系,怎么在店面展示,呈现又是个问题,Chromaflo Technologies集团为涂料企业设计了以下几种色卡展架。
3、调色机
调色机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也极大影响了我们日常的调色工作,中国市场上比较常用的是手动和全自动调色机型。
个性色彩的瞬间展现:
客户选择一个颜色
确认颜色配方号码
决定基漆和色浆配方
加色浆到基漆中
振荡混和色浆
将调色好的油漆送到客户手中将美丽带回你的家
色彩轮,轻松解决调色和配色难题
色彩在你我的生活中扮演了许多重要的角色,从服装、彩妆或是室内设计等都离不开色彩,很多人也想在生活中多姿多彩,却不知从何下手。走访了很多涂料销售网点,销售人员们普遍反应消费者的色彩需求越来越旺盛,可是碰到如何配色或是调色这些问题,很是头痛。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下色彩轮,有了专业、方便又好用的色彩轮,可以帮助你轻松解决调色难题,并搭配出许多不同的颜色,感受不同的视赏效果!
如何使用色彩轮调色
色彩轮的正面有内外两圈组成,外圈从大红到红紫由12个标;佳色相组成,内圈由三原色(红、黄、蓝)和无彩色(黑与白)组成。我们平时的调色工作通常调整色相及明度,选定色彩轮外圈的最接近的目标色的一个颜色,将其与内圈的三原色颜色对其,二者等比混合后的颜色将显示在小窗口里。若将其与内圈的黑或白对其,在小窗口里显示其冲淡色或是钝色。
色彩轮(图1)的正面有内外两圈组成,外圈从大红到红紫由12个标准色彩组成,内圈由三原色(红、黄、蓝)和无色彩(黑与白)组成。我们平时的调色工作通常调整色相和明度,选定色彩轮外圈的最接近的目标色的一个颜色,将其与内国的三原色颜色对齐,二者等比混合后的颜色将显示在小窗口里。若将其与内圈的黑或白对齐,在小窗口里显示其冲淡色或是钝色。
如何使用色彩轮配色
转动色彩轮的反面,将箭头指向外圈的纯色,与之对应的色彩搭配方案即在色彩轮中间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图2)l司一色方案:配色过程中,选用同一种色相,加入不同层次的白、灰、黑来搭配,形成颜色的深浅变化,在视觉上呈现出和谐一致的感觉。对于初次尝试配色的人,此种方案是一种简单好用的调色方法。
协调统一的配色,强化了蓝色的理智和冷峻,给人深刻的印象。冷色调的逼近,表达着高雅的格调和内敛的气质,明度渐变是其中最常用的方式。
相似色方案:色彩轮上相邻色相搭配,运用色相环上相邻的2-3种色相,创造出一种层次丰富的视觉感,因为这些色相的色调接近,搭配起来即呈现出具有协调的视觉效果。
红橙黄的自然过渡,体现一种特有的趣味性。
互补色方案:色彩轮上正相对的两个色相搭配,即运用色差最大的两个对比色相,以极度的反差突显另一个色彩的存在,呈现出亮丽抢限的视觉效果。墙面刷上深邃的宝蓝,与黄色的家具形成鲜明的对比,装饰画上的颜色也在重复这种色彩组合,空间的感觉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坐在旁边,喝杯咖啡好好享受下午的惬意阳光吧。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色彩轮的妙运,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和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建筑物墙体材料的色彩效果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当我们到一个新的城市,站在城市中心广场或者街道上环顾四周时,城市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建筑的立面外观。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自主学习的环境
区域活动“化学新发明”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引导幼儿探索两种颜色混合后会变成第三种颜色的现象。刚开始,我投放了食物颜料、滴管、小量杯以及印有单色图案的餐巾纸。幼儿用滴管吸上食物颜料轻轻滴在餐巾纸上,看到颜色立即化开了,这些丰富的色彩变化使他们感受到了实验的无穷乐趣,参与实验的幼儿越来越多,“实验室”里布满了滴色后变得五彩缤纷的餐巾纸。此时,我又投放了一些印有其他单色图案的餐巾纸,并要求幼儿尝试为餐巾纸图案着色的新玩法,以增强他们调配颜色的能力。宽松的环境、新颖的材料和意想不到的着色效果,深深吸引了幼儿。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逐渐发现、掌握了变色的规律。有了这样一个自主探索的开端,在后续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我通过观察不断地在材料、玩法、组织形式上进行调整,以吸引幼儿的积极参与,支持幼儿的创造性表现。
二、为不同水平的幼儿创造发展的机会
在区域活动“化学新发明”开展之前,我的设计意图是:(1)引导幼儿有兴趣地探索两种颜色混合后变成第三种颜色的现象,进而发现颜色可以千变万化的规律。(2)引导幼儿根据颜色的变化大胆想象,并利用多种材料组合成有趣的形象。然后,我又按照幼儿的经验水平将活动目标分解为“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会变成第三种颜色”“发现颜色的千变万化”和“利用多种材料组合成有趣的形象”这三个逐步推进的阶段。
对幼儿来说,第一阶段的学习往往隐含着新经验的建立,因此,教师的心里必须装着全体幼儿,放低起点,以吸引人人参与。区域活动“化学新发明”最初呈现的新颖的材料(餐巾纸、滴管、食物颜料)、有趣的玩法(用滴管吸上颜色水滴在餐巾纸上)和未知的结果,足以使每一个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会因好奇和好玩而跃跃欲试。虽然幼儿在这一步只是了解了调色的基本方法,但新奇的发现和体验使幼儿信心大增,这为第二阶段的“发现颜色的千变万化”和第三阶段的“利用多种材料组合成有趣的形象”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我看到“小化学家”的新发明时。我不得不为他们的创造才能所折服,是区域活动自主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幼儿都有了满足自己的兴趣、施展自己的才能、在原有水平上提高的可能。
三、观察与调整是活动区指导的重点
在“化学新发明”活动区创设之前,我作了充分的准备。我认为预设和做好调整准备都是必须的,而调整的依据就是幼儿活动的状况。
(一)材料的调整
1.将食物颜料改为炫彩棒
最初我投放的是红、黄、蓝三种食物颜料,用这种颜料滴色简单好玩。效果明显。但在观察幼儿的活动后我发现,很多幼儿无法自如地控制滴管中滴出的颜料,导致配色效果比较单调。为此我在幼儿熟悉了配色的基本方法后,将食物颜料改为固体水彩炫彩棒,即让幼儿在纸上用炫彩棒涂上两种颜色后立刻喷上少量水分,促使颜色立刻混合。材料的改变扩大了幼儿的配色范围,使幼儿主动发现了很多新的配色方法。
2.将配色卡加入实验前的选色环节
配色卡的投放有助于幼儿将原先随意用滴管取色变成有目的地配色,使游戏的情景性和目的性都有所提高。为此,幼儿需在实验前先取一张配色卡(长方形小纸条),先按照自己的意愿用炫彩棒在配色卡上按一定比例涂色,然后按这个比例在作画纸上涂色。配色的比例不同,涂抹后呈现的色相也有所不同。对幼儿来讲,不断出现的变化正是他们愿意不断尝试的兴趣之所在。
3.将画烧瓶调整为提供已印好烧瓶的画纸
我曾启发幼儿自己画出实验室的烧杯和烧瓶,然后在瓶体和杯体上喷色。但是,我发现幼儿要为画烧杯和烧瓶花费许多时间,导致喷色的机会减少。经过分析,我意识到幼儿没有接触过烧瓶,缺乏经验,而且画烧杯和烧瓶会分散幼儿对颜色变化的关注,因此,我为幼儿提供了已画好各式烧瓶的图纸,让幼儿利用已有画面大胆表现。尽情地展现他们的配色方案和丰富的想象力。
4.将只用滴管和小量杯调整为任选喷雾管或滴管和小量杯
在引导幼儿使用炫彩棒的时候,为便于幼儿控制水分,我曾将滴管和小量杯调整为喷雾管,但后来考虑到部分幼儿使用滴管和小量杯时已具备较好的控制能力,所以我就同时提供了喷雾管、滴管和小量杯,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这样,他们所积累的经验更丰富了。
(二)活动形式的调整
幼儿的学习活动有个别、小组和集体等不同形式,选择何种形式要根据幼儿的学习需要来定。区域活动“化学新发明”以个别化学习为主,在活动中期我根据需要开展了一次集体教学活动,后期又开展了多次小组学习活动。
1.集体教学活动:“化学实验室”
幼儿通过一段时间的个别探索活动,已经积累了初步的颜色调配经验。由于食物颜料本身和幼儿控制颜料多少能力的局限,幼儿的配色探索活动受到限制。探索的兴趣逐渐减弱。为了帮助幼儿重温配色方法,感受更多新的配色效果,同时为了对幼儿的现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以便推动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我及时组织了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一方面引导幼儿将滴色经验迁移到对炫彩棒的使用上,另一方面引导幼儿通过交流各自的配色经验,为进一步探索提供基础。在这个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因为有了前期的经验,选配颜色的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有的开始关注整个画面颜色的平衡,有的一口气做了五个配色实验,从而产生了许多新的配色方案。与此同时,我也发现,幼儿在制作配色卡时大多用的是等量配色方法,导致新配出的颜色虽然种类多了,但色相上的变化并不多。我还发现由于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采用手指直接擦拭调色(干画法)的方法,所以“实验效果”较单一。这些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后来都成为我进一步调整材料和方法的依据。
在集体教学活动之后,我根据上述观察到的问题调整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各种配色比例的配色卡和印好烧杯或烧瓶的画纸,促使幼儿将注意力放在关注配色的方法及其效果上,从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中,幼儿经常会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探索更多的色彩变化方案。有的幼儿直接按照配色卡方案配色,发现按照配色卡上的颜色比例变出的颜色和按等量配色变出的颜色有些不同;有的幼儿自创配色卡,发现只要配方不同,颜色也会不同。比如,黄多蓝少就会出现草绿色,黄少蓝多就会出现翠绿色。本区域活动开展之时,正值国庆和上海艺术节,怎样通过实验表现“节日焰火”成了幼儿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他们不但探索了怎样调出更美丽的颜色以表现“节日焰火”。而且对调出的颜色进行联想并尽情地表达。有的喷出了朵朵美丽的鲜花,有的喷出了几个可爱的热气球,有的竟然创造出了许多吉祥的图案或汉字,幼儿的创作表现让我惊叹不已。看到幼儿常常自发地开展欣赏和交流活动,我顺势在每周确定一个时间,让幼儿共同评选最有创意的“焰火”。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许多幼儿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产生了很多富有创意的作品。
(三)活动时间的调整
本区域活动需经历三个阶段,在活动设计中我设定的时间是三周,但每个阶段需要多少时间我是通过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而确定的。
1.延长某一阶段的时间
在最初的探索阶段,幼儿的兴趣很高,我就适当地将原来一周的时间延长安排为两周。在第二周的后期,看到幼儿已经初步积累了颜色调配经验,我便及时开展了集体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向第二阶段“发现颜色的千变万化”推进。
2.将两个阶段合二为一
在集体教学活动之后,我发现幼儿已初步具备了配色能力,此时如果再让幼儿进行单一的配色探索就会显得单调,所以在对材料作了适度调整后,我把探索颜色调配的规律和创造新图像这两个阶段合二为一,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开展了关于“焰火”的创作活动,将探索的重点从尝试配色转为对配色结果的运用和创造上。该活动持续了将近两周,幼儿的潜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附:大班玩色游戏“化学新发明”简介
第一阶段
材料:
1.食用颜料(红、黄、蓝色)、滴管、小量杯。
2.印有单色图案的餐巾纸。
方法:
用滴管吸上颜料水滴在餐巾纸上,留一部分滴在小量杯中与另一种颜色调和,同时观察颜色化开和融合后呈现的效果。也可以为餐巾纸上的图案着色。
第二阶段
材料:
1.画有“烧杯”“烧瓶”的纸、配色卡。
2.炫彩棒、滴管、喷雾器、小毛笔、装饰贴纸。
方法:
先用炫彩棒在配色卡上涂两种颜色,然后按配色卡上的颜色提示用炫彩棒在“烧杯”“烧瓶”上涂色并立刻喷上少量水分,使颜色混合,以探索、发现各种配色效果。
第三阶段
材料:
1.画有“烧杯”“烧瓶”的纸、各种配色比例不同的配色卡。
2.炫彩棒、滴管、喷雾器、小毛笔。
地图色调定位也要使色彩的属性与地图表达的主题内容相统一,根据其内容的特点来进行设计,我们把地图所要表达的内容作为固定的“色彩属性”进行分析归类,特别以地图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地图整体的色彩印象往往是用户产生色彩联想的关键,城市电子地图整体的风格特点是色调定位的关键,按色彩的明暗和强弱程度把不同的地图大致区分为五种类型,并分别为这五种不同类型的地图找到了与其和谐对应的清新淡雅型、热烈奔放型、知性沉稳型、甜美柔媚型和专业高效型这五个类型色调。地图色彩要与地图内容相呼应,色调也要与地图用户类型相适合。例如女性用户使用的地图往往选择用粉色系为其主色调,因为粉色是一种能体现女性柔媚、感性特质的颜色。因此,当进行此类地图色彩设计时,其色调定位其实已经存在着一种倾向———粉色系色调。本次研究的重点就是为内容确定的地图找到其地图色调定位的“固有色”。这种“固有色”正如人们在着装的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肤色、发色、瞳孔色等“自然色素”。着装配色需要从各自身体特征的角度出发来运用色彩群,地图色调配色也需要考虑地图用户与整体的色彩关系。城市电子地图色调分类理论首次把地图的用户特征与色彩科学联系起来,将不同地图要素的惯用色彩作为地图色彩搭配的视觉因素进行通盘考虑,并将色彩美学的一般理论运用到地图设计的实践中,形成了关于色调定位搭配的一般规律。该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就是把色彩按基调的不同进行风格特征划分,进而形成五大组自成和谐关系的色彩群,并各自应对于相关用户的地图。城市电子地图色调分类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电子地图内容和表现主题的了解、分析,为设计者提供与该地图的“固有色素”相匹配的色调参考系数,从而提高设计效率。色调会因为地图内容和用户的变化而以新的方式组合。在城市电子地图色调分类理论中,各种色调类型的划分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只能是制定一个相对的色彩倾向或大致方向。本文尝试对这些色彩基调群的动向进行研究,地图色调的划分依据主要是设计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些特定限制因素,如不同类型的地图、不同的地图内容等。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篇幅有限,不可能对地图的色调分类进行全面的论述,只能从有限的部分案例入手去剖析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本文对各种色调的分类和粗略的比较,可以将城市电子地图色调宽泛地定义为五种基本类型:清新淡雅型、热烈奔放型、知性沉稳型、甜美柔媚型和专业高效型。通过大量的检索和实践,可进一步分别归纳得出各个类型的地图色调配色参考系数,从而搭建出一个地图色调定位的色彩设计数据库。
地图色调的分类
清新淡雅型清新淡雅型色调是一种以色相中明度较高的色彩为基本色,或主色调的色彩群。例如香蕉黄、苹果绿、浅储石和驼色等。清新淡雅型色调多以浅色调为背景色,在面积上占有相对大的比例,在色彩搭配上常常使用同一色相的浓淡搭配,而回避强烈的色彩反差对比。因为黄色在七种基本色相中属明度最高的一种,所以清新淡雅型色调多以黄色为地图色彩的基调,整体色感偏黄色。清新淡雅型色调主要适合对象为普通大众。热烈奔放型热烈奔放型色调是一种以高纯度、色相明确的色彩为基本色或主色调的色彩群。例如鲜亮的红色、苹果绿、柠檬黄、孔雀蓝,等等。热烈奔放型色调因采用纯度较高的色彩群,所以整体色感的视觉冲击力较大,色彩对比也相对更强烈。热烈奔放型色调主要适合对象为儿童或青年用户。热烈奔放型的地图色调由于其色彩的鲜艳或对比的强烈易造成视觉疲劳而不宜久视,所以常常用黑色、白色、灰色等无彩色系的色或低明度、低纯度的色来进行小范围的协调,最终起到统一整体色彩关系的作用。因此,热烈奔放型色调在运用高纯度的鲜亮色彩时要审慎地把握视觉平衡关系。知性沉稳型知性沉稳型色调是一种以模糊的混合色调和为主的色彩群,其主色调常常是以纯度偏低,色相感不明确的中性色居多。例如砖红色、铁锈红色、苔绿色、芥末黄、橄榄绿、储石、棕褐色,等等。知性沉稳型色调遵循同一色系或相邻色系的搭配原则,色彩过渡柔和,营造一种成熟、稳重、雅致的色彩感觉。知性沉稳型色调是大调和、小对比的典型运用,主体色调是沉稳的混合色,但常常穿插以高纯度的小色块来丰富整体视觉效果。知性沉稳型色调主要适合对象为男性或老年人用户。甜美柔媚型甜美柔媚型色调针对的地图用户为爱美的女性群体。该类型色调多以浅淡的偏暖色调的高明度色彩为主打色,水粉色系和梦幻飘逸的紫色系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例如粉红、藕荷色、水蜜桃色、樱桃红色、玫瑰色、米色、紫红色、青莲色,等等。甜美柔媚型色调常常以红色系或与红色相邻的色系为主色搭配,营造一种粉嫩的、梦幻的色彩感觉。专业高效型专业高效型色调是一种以中性色混合为特点的色彩群,其主色调常常是以纯度、明度都处于中间值的色彩为主。其配色主要参考纸质地图规范,但应该富于变化。专业高效型色调遵循对比色系的搭配原则,营造一种专业的、高效的、理智的色彩感觉。专业高效型色调主要适合对象为专业用户。这些色彩值便可为内容或对象相关的地图色调定位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此类推必然可以从一些经典的地图色彩设计案例中分解、提炼出一些其他的该类型的配色方案,不断地充实这个色调取样库,就可以省时省力地为地图选择到一款合适的配色方案,从而提升设计效率和良好的视觉效果。
地图色彩设计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来源色彩设计数据库中的配色案例的来源除了从经典的地图设计的配色实例中获取外,还可以从未经加工的纯自然或从传统图案设计的配色组合中找到灵感源泉。普通地图所表示内容大都是自然和社会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这些现象和事物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色彩,植物、动物、花卉、树木、风景等的形与色千变万化,可视为天然色彩宝库,给人以美的享受[5]。可以从这些大自然的素材中提炼出几种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城市制图色彩方案、地貌色彩方案和旅游图设色方案等,这些正是地图色调配色方案形成的原发信息库。而传统图案的配色设计体现了民族特有的文化积淀,运用得当会成为将地图色调的情感表达推向极致的关键性因素———用色彩表达出的文化概念层的最深层次的内容。从自然物象中猎取不同类型色调的配色数据需要经过主观能动性的思考分析,去芜存菁、去粗取精,有一个对核心色彩元素的筛选提炼过程,要以新的视角及设计理念去看待色彩元素,并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色彩重构,形成新的色彩组合方式,从而赋予色调以新的视觉定义[6]。研究从自然界色彩中获取的配色灵感进行色彩的构思与创作,往往能摆脱思维惯性力量的束缚,打开新的境界,提升色调配色的品味和艺术水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配色数据的方法需要经历从研究分析其色彩规律、吸取艺术营养,到开拓新的色彩构思计划并运用到地图色彩设计的实践中,再通过使用后形成的反馈信息来改进配色方案的原型,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深入完善。其实,客观存在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可能成为地图色彩构思的灵感源泉。通过分析、推理、概括、归纳与抽象等方法进行新的色彩形象的创造,不断以新的色彩形象和新的色彩组合形式来充实地图色彩设计数据库。主色调的构建主色调的构建即确定地图的主题色,这是地图色调定位的首要问题,也是引起人们情绪反映和造成视觉印象的首要因素。一般而言,一个地图有一到三种的主题色。地图主题是吸引用户视线的第一媒介,地图主色调对其他要素的配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色调数据库主要是以上确定的五种:清新淡雅型、热烈奔放型、知性沉稳型、甜美柔媚型、专业高效型。对城市电子地图来说,居民地、湖泊、植被等面状要素将会占用大量颜色,这些颜色将被确定为主题色。当然,对一些专题地图来说,有的要强调某一类要素,这类要素的设色将成为主题色,其他要素需要作为背景来衬托,这类地图需要单独设计。配色数据的选择当主题色确定好以后,考虑其他配色时,一定要考虑其他配色与主题色的关系,要体现什么样的效果,哪种因素占主要地位,是明度、纯度还是色相。对城市电子地图来说,道路、注记、河流、区界等要素将会占用一定颜色,这些颜色也将极大地影响用户读图的效果。例如,地图设计中不注意界线的用色,一味地使用蓝色作为界线,除了图边、河流,还有水岸线都用蓝色,使图面色彩不调和。若界线改用黑色、灰色等非彩色为界分割调和,可以使图面很和谐,同时用黑色或深灰色为界可以使地图变得明快、典雅。
实践
为了将数据库建立的成果用于实践,笔者利用VC++6.0为开发平台在WindowsXP系统上具体实现了通用电子地图设计平台eMapMaker,并利用该平台对上海市区部分数据进行了实验,效果如图1(清新淡雅型)、图2(知性沉稳型)所示。实验表明,应用色彩设计数据库对城市电子地图进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计效率,减少了设计时间,而且设计出来的地图显示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 纺织品; 图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177-001
计算机的运用领域越来越广,在纺织业中利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能够减轻研究人员的工作强度,创造出更高的工作效益和经济效益。测配色就是计算机在纺织业当中的运用之一。纺织物的图案是由不一样颜色的经纬线经过一定的组织结构进行相互融合交织而构成的,纺织品讲求美观实用,是非常重视色彩和图案的相互搭配的。
1.纺织物图案的色彩混合原理
图案的色彩是通过色彩的空间混合原理而构成的。
1.1梭织物的组织结构
纺织物的结构组织表示的是经纬纱线交织的规律,可以分成原组织、小花纹组织、复杂组织和大提花组织这样几种组织类型。原织物是最简单的一种在机织物的组织结构当中,特点就是每根经纱或者纬纱上面就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剩下的别的都是经纬组织点(图1就是一个纺织物的原组织结构示意图)。原组织纺织物的纹路包括有平纹、斜纹以及缎纹这样几个组织。每一种其他的复杂的组织都是以原组织为基础的,任何复杂的过程都有一个相对普通的开始就是这个意思了,原组织经过一些纹路的变化和设计之后,就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更加美丽繁复的图案。
图1当中,黑色代表的是经纱覆盖在纬纱的上面,就会形成经的一个组织点,这个地方的纺织物的颜色就是经纱的颜色;白色代表的是相反的情况,也就是纬纱盖在了经纱的上面,形成了纬组织点,自然这一块的颜色就是纬纱的颜色了。这样经纬纱之间不断交换着位置,就可以得出不同的颜色和图案,那么就会诞生一个层次鲜明,颜色图案丰富的纺织品了。
1.2各种颜色的相互搭配
物理学告诉我们,大自然有三原色,我们所看到的任何颜色都是通过这三原色进行适当的搭配出来的,这三原色是红色(R)、绿色(G),蓝色(B)。三原色的基本规律称为Grassman定律,这一定律将随意的一种颜色C的表达方法用一个数学式表达了出来:
C=R(R)+G(G)+B(B)。
这其中运用到的是色光的加色法。就是把两缕色光同时汇聚到一个点上的时候,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色光。在数学量化的角度上来进行分析的话,就是只要把开始时候的任意两种色光的坐标进行一个两两相加的过程的话,就能够得到一种新的色光了。
2.计算机在纺织业测配色领域的主要应用研究
2.1混纺织物的配色
目前,我国主要还是以混纺织物为主,因此,计算机在纺织测配色领域的研究也大多倾向于对混纺织物的配色。一般而言,混纺织物主要有四个影响效应,即有染料的配伍性、沾色效应、混纺比以及纤维的共存性,这四个效应会对纺织物的配色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其配色难度增大。因此,加强基础数据的制备,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测配色的一个关键点。比方说,要对棉、涤两种纤维进行混纺,就要分别进行基础数据的制备,一套是分散染料染涤纶的基础数据,另一套则为活性染料染棉的基础数据,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才能提高测配色的效果。
2.2底物转移
目前计算机中运用比较广泛的配色软件,大多都有底部转化的模块,而由于一般计算机测配色主要都是应用在大型的生产活动中,其基础数据的制备通常也只是针对一两套底物。但是由于底物的化学成分不尽相同,其纤维的织法也天差地别,再加上前处理、后处理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助剂的差别,都会对纺织物的上染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要对之进行底物转移。
2.3特殊颜色的配色
计算机对于纺织测配色的另一项应用,则是对于特殊颜色的配色工作。由于光谱具有放射和反射两个部分,因此对其的测量也需要有两套光路或者两个单色仪。先使用逆向光路测出包含有长波波段放射的反射率曲线,进而使用正向光路测出包含有短波放射的反射率曲线,结合两者进行模拟计算,去除掉其中放射部分的影响,就能够利用在配色的计算工作中。
3.计算机测配色技术在实际的操作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计算机测配色技术能够更好的为纺织业配色工作作出贡献,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企业要有自身的纱线颜色仓
企业拥有了自身的纱线仓的话,就可以在任何需要改变颜色的情况下快速的开始相应的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有巨大帮助的。
3.2计算机的测色和配色方案
在实际的上色工作之前,先把相关的颜色参数带入到纺织物的配色模拟程序当中去,先看看模拟的效果,如果不满意的话可以随时的更改参数。这样在实际生产之前的预练可以提高一个后期的满意度。
利用计算机的测色技术建立好纱线的颜色库,加上配色程序可以得出经纬线的色纱,在进行交织之后形成纺织物的颜色,模拟好纱线混色之后就可以达到快速配色的目标,这样纺织物的经纬纱线的配色工序得到了极大的简化,把纺织物的开发效率与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发挥。
参考文献:
[1]包振华等.计算机测配色技术在纺织品图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