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践行中国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二、活动对象
全校各学生团支部(含学生组织团支部)。
赞助单位:查字典
三、活动成果形式
各基层团委(团总支)须对本单位学生的团日活动成果进行收集、整理、统计、验收。成果形式包括:策划设计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时间、计划参加人数 、活动创意人、活动负责人 、活动目的、活动形式 、活动步骤、活动宣传)、活动总结、宣传报道等文字、图片、音像等材料收集等。
四、活动安排
1、宣传发动(4月16日—4月20日):团日活动是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各级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团属网站、广播、校园电视台、板报、海报、条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
2、初赛(4月21日—5月12日):初赛由各基层团委、团总支自行组织评比,各团支部认真设计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积极开展切合主题的各类团日活动,并结合评比结果推荐优秀团队参加复赛。
3、复赛(5月13日至5月28日):每个基层团委、团总支将各参赛团支部的《“青春践行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设计大赛参赛活动申报表》、活动成果整理汇总后于5月28日下午5:00前统一报送校团委。复赛评审主要采用书面评审方式评选出优秀作品参加最终决赛。1000人以上的基层团委、团总支推荐7—9个团支部参加复赛,1000人以下的推荐5—7个团支部参加复赛。
4、决赛(5月29日—6月10日):校团委将对进入决赛的主题团日活动进行现场观摩评比。决赛评审成绩由书面评审、答辩评审两部分组成,最终评选出各级、各类奖励。
五、活动要求
1、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本次大赛面向各基层团委(团总支)设立优秀组织奖,希望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任务分解,努力将活动办出成效、办出影响。
2、主题鲜明,灵活多样。本次大赛各支部活动方案应切合主题,要求不拘泥于形式,各团支部可根据主题自行确立本支部活动方案,重在效果,使团支部每位成员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3、充分发动,广泛参与。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普遍性、整体性,鼓励基层团组织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广泛吸引团员青年参与其中。
六、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最佳创意奖、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并予以适当奖金鼓励。
七、注意事项
1、方案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起草、实施,指导教师原则上须随队参加活动。
2、团队要有符合自己特点的名称和口号,活动名称可围绕主题自命;在活动中团员都要佩戴团徽,有条件的团队还可在活动地点明显处悬挂团旗、党旗。
3、组织开展团日活动既要隆重热烈,生动活泼,又要注意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
4、对未参加此次大赛的团支部,不得参评本年度“五好红旗团支部”。
青春践行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设计大赛参赛活动
申 报 表
院系: (盖章)
团支部名称
团支部人数
活动名称
指 导 教 师
活动形式
参加人数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负责人
联系方式
活动内容
(可加附页)
活动效果
(可加附页)
活动创新点
基层团委、
团总支审
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校团委
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青春践行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设计大赛评分细则
一、书面评审(满分100分)
1、团日活动活动方案(60分)
(1)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各要素表达清楚,流程明确、详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预计和应对预案(10分);
(2)内容充实、主题鲜明、影响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学习和教育意义,能在学生之间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20分);
(3)形式新颖独到、程序连贯、氛围良好,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参加人数至少达本团支部人数的80%(10分);
(4)能利用海报、横幅、广播媒体等进行宣传,能发表团日活动通讯稿件(10分);
(5)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班级凝聚力,推动班风、学风建设(10分)。
2、活动总结(40分)
总结材料内容充实,概括全面,能总结出优点和不足,并有详细阐述和分析;能体现本支部团日设计的特色。
二、决赛现场陈述与答辩(满分100分)
决赛以公开答辩的形式进行,通过6分钟以内的ppt进行展示,并接受评委提问。
1、答辩者着装得体,举止自然大方,精神饱满(10分);
2、切合团日活动主题,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逻辑性强(40分);
3、创意新颖,展示手段新颖、多样(20分);
从中国国家形象变迁看“中国梦”提出的历史逻辑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的变迁具有历史性,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最终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媒介话语的定型表述。
在西方人的眼里,最初的中国是美好的乌托邦的代名词。早在罗马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就一度成为奢侈品在欧洲上流社会流行。16世纪,包括利玛窦在内的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将中国的文化、科学技术、艺术等引介到欧洲,引发欧洲对中国的巨大兴趣,并在17世纪至18世纪100年间掀起欧洲“中国热”风潮。但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在世界近代化浪潮中落在了后面,由此,中国在西方人眼里从过去正面辉煌的形象转而成为颓废落后的负面形象。从19世纪开始至今,国际社会对中国认知的代表性观点有“黄祸论”、“中国”、“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带有极端片面性的认识和言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一直不断地被误解、被曲解,甚至由于意识形态偏见被恶意地歪曲。
这些对中国的极端印象,是西方人在缺乏对中国的亲身体验与认知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对“他者”的需求塑造的一个“东方的”中国形象,而这种潜在意识上的认知很大地影响了西方媒介对中国的话语构建和描述。西方媒介关心的涉华议题,主要集中在所谓的“中国问题”上,比如“人权”、“中国”、环保问题、贸易争端、“”、“”、食品安全等议题。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所做的带有价值预设的报道,借助强大的媒介传播技术,在全球迅速传播。与此同时,在利益上依附于西方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对此类信息进行“二次传播”,形成和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媒介话语定型与“刻板印象”。美国传播学者苏・卡利・詹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新闻事业客观性的策略性仪式也是一种民主成就,尽管是一种缺陷深重的成就。”①他指出,媒介话语报道缺陷主要就是在意识形态和媒介偏见作用下的“观念集合”,并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生产带有媒介偏见的话语。
西方媒介传播中的中国形象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有关中国事实的叙述;二,西方文化的隐喻性体现;三,西方与中国关系的确认。②在这三个方面中,对中国的事实叙述的观照程度,取决于西方的表述需要以及西方与中国的现实利益关系。因此不难理解,中国形象在西方世界经历了从正面形象时期到负面形象时期,是国家之间持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与利益追求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必然体现。然而,西方媒介对中国的“他者”定型逐渐成为一种潜意识里对中国的原型想象,这种原型比客观经验更具有坚固性和塑造力。
美国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萨义德区分了东方学的两种类型,一种是无意识的确信,即“隐伏的东方学”;另一种是用语言做明确陈述,即“显在的东方学”。萨义德认为,有关东方学的表述形式是变化和发展的,但变化的是显在的东方学,而隐伏的东方主义则没有变化,东方主义的观念和实质是不变或者很难改变的,这种无意识的确信便是西方中心论主导下的对东方的偏见意识。这种形而上学的认识,恰恰是因为关于中国的真正知识与事实信息的长期缺失以及缺乏对真实中国的感知和体验而造成的。西方媒介话语对中国的“他者”定型,是在信息不对称或者说信息缺失的环境中,由西方媒介通过想象进行的象征性构建,是对中国形象的一种概念化和简单化处理。从当今世界形势来看,中国的崛起让西方在对中国的“身份认同”方面出现了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意识到中国实力日增,提出“中国”、“中国责任论”等说法,另一方面仍然延续基于历史经验的既有偏见,并且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偏见。
此外,经济场域对西方媒介话语的干预因素不可小觑。西方媒介机构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市场和受众之间谋取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市场和受众的需求喜好也决定媒介话语的意义构建向哪里倾斜。打破受众的阅读习惯就意味着要损失一定的受众,因此本着追求媒介成本最低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西方媒体习惯于以旧有的眼光、陈词滥调来表述中国,将其当做奇闻逸事的发源地以及愚昧落后之地。而实际上,西方媒介话语塑造的中国形象已远远落后于中国的现实情形,甚至是完全背离和扭曲的。我们有必要为世界还原一个本真的中国形象,这也是“中国梦”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诉求。
“中国梦”的跨文化阐释对构建国家形象的意义
由前文可知,西方媒介话语建构的关于中国的认知系统,是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国的话语权缺失和被弱化的状态下“他者”化的一个表述体系,而不是对现实中国的合理与客观的认知与理解。可以说,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也是重新树立国家形象的过程,要努力让世界更多地认知与了解中国。
当前,我们要强调与重视做好“中国梦”跨文化阐释的国际传播工作,消除西方媒介在主客体对立的意义假设上去认知和报道中国所带来的对中国不公正的负面影响,打破对中国僵化的、偏离真实的认知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在国际传播活动中,通过双方主体之间不断的媒介对话、不断的信息往来,不断拓展彼此的认知视野,从而在更广泛而深入的层面形成共同视域和达成更多共识。
“中国梦”的跨文化阐释是当今世界认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中国梦”跨文化阐释与传播的权威主体,让世界了解我们的历史与文化、尊重我们的价值观与理念。我们要了解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社会的知识与自然界的知识不同,它是历史性的知识,是诠释的产物,事实的重要性来自于人们对它们的诠释。“中国梦”这样的感性表达,恰恰为我们与世界开启了对话之门,接下来,如何做好“中国梦”跨文化阐释的国际传播工作,则决定了是否能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其意义重大深远。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文化之间的交往与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媒介传播的策略和力度上。面对这样的传播现实,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中国梦”的媒介话语表意机制,输出具有中华文化核心精神并具有普适性的意义体系,在“中国梦”的跨文化阐释与国际传播中输出自我的“本真”意义,融合于整个世界的意义与知识体系中,推动人类对世界认知与理解的丰富性与完整性的建设,并在这个过程中树立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
如何在“中国梦”的跨文化阐释与国际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
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对外传播的特点是起步比较晚,主要以灌输式的宣传为主,这种导向缺少了很多现实维度,面对复杂的国际传播环境缺乏应有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削弱了传播效果与传播影响力。我们需要在对跨文化传播的实际工作进行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策略,提升国家形象的跨文化阐释与国际传播水平。
首先,要做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顶层设计,做“中国梦”跨文化阐释与国际传播的话语主人,从构建国家形象的战略高度对“中国梦”进行跨文化阐释。通过对“中国梦”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来进行一系列关于中国“本真”的意义建构,从新知识生产的高度参与国际传播新秩序的确立,为世界提供一个认知中国的新视角,将意义的阐释与生产纳入到世界的新知识生产体系中,从而参与对世界意义秩序与文化秩序的重构。
其次,重视意义阐释而不是符号输出,重视意义体系的构建与传播而不是零散的意义碎片的简单输出。正如学者李彬所言,“传播不等于接受,接受也不等于理解,理解更不等于赞同。如果说,传播的发达只解决了符号的流通问题,那么人类或人们彼此间的真正沟通与理解则有待于意义的重构与敞现”。③“中国梦”的跨文化阐释与国际传播要形成有意义统领与核心精神的意义体系,还要形成一套完善的表意机制。应该认识到,概念与符号的简单输出,并不能有机地嵌入世界知识体系架构中。需要重视对“中国梦”进行意义阐释,形成源源不断的意义流,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意义体系,并形成一定的媒介传播规模,适应时代语境的变化,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跨文化传播,逐渐在更多方面与国际社会形成良性的话语互动,并在话语互动中消除或减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和误读,达成更为广泛的共识,为世界开启理解中国的新维度与意义解释的新向度,充分表达对当代中国更为全面的体验与认知。
再次,在“中国梦”的国际传播过程中,针对国际关切的问题主动设置议题。通过设置议题引领人们的认知视角,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现自身,挑战国际媒介的既有偏见,设置能体现世界成员共有价值的世界性议题,进入世界媒介传播关注和讨论的中心,并由此进入公众“共识”,取得话语层面上的言说合法性。针对一些国际社会关切的敏感问题,我们要主动发声、意义敞开,避免因信息封闭而导致人们去相信道听途说的信源。
最后,减少传播效果较差、不能够深入人心的宏大叙事的传播方式,解构与具化“中国梦”,进行意义深描式的传播。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增加深度报道、专稿与特稿等更具有阐释效果的报道形式,做有效与深入人心的传播,减少文化误读。与此同时,要创新对外传播的话语表述体系与表达方式,适应国际受众的接受习惯,学习国际化的语言表述风格等。
注释:
①【美】苏・卡利・詹森著,曹晋译:《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页
②周宁:《永远的乌托邦》[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页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国企;榜样;改革
党十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基本遵循原则,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的“中国梦”指导思想, 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因此 更应当想方设法地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促进企业发展,引领企业的创新改进,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可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因此,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培育,力求内化于心
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广而告之,大力推动宣传和引导,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道德责任感和价值判断力,无声地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意识灌输给员工,增强员工对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员工只有认识它、接受它,才能更好地去践行它。其次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不同对象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和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和职工对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坚定全社会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的决心和意志。党员干部是教育的重点对象,党员干部是国有企业组织者和领导者,更是职工群众的领头人。作为党员干部,自己要先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与深远意义,然后使其成为企业意识,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价值追求。
2 树立榜样,坚持外化于行
古人云,“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身体力行,重在知行合一。在践行培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先进典型示范带头作用,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每年“双十佳”等评先评优活动,宣扬先进事迹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企业精神,让职工切身感受并认同核心价值观,让其升华为一种踏实、坚定的价值追求,从中获取前行的力量;在各单位中开展以岗位为平台,开展爱岗敬业为主题的岗位实践活动,从而提升职工的技能及职业道德素养,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生产水平;通过单位工会、共青团委大力组织开展群众性类型各异的竞赛和考核、考评工作,提升保障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和增强安全生产意识;针对机场职工队伍年轻化的趋势,不断丰富践行活动,以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创建青年文明号为主线,开展岗位成才、理想信念、建功奉献等教育,充分发挥青年爱岗敬业的生力军作用。同时,白云机场作为国有企业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献爱心、志愿者等活动,让员工在企业回报社会的活动中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人文环境。
3 立足本职,贯彻身体力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认知认同基础上的身体力行。服务是航空运输企业永恒的主题,以优质服务让乘客满意为我们的最高标准和追求,对于白云机场来说,为乘客提供优质文明服务,不仅在于精神文明建设能否能够取得成效,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关键所在。从旅客购票、乘车、用餐、住宿、办理值机、安全检查,一直到旅客上机到达目的地为止,每一环节都包含着服务旅客的内容,任一环节的质量都影响着整体的服务质量。一方面我们要提倡文明热情服务,让机场成为乘客温暖的家。另一方面注重提高服务能力,细化各项服务考核指标,全力打造优质航空服务品牌,为乘客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力。
4 健全体系,实现固化于制
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研究制定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形成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制度建设是一种互动关系,制度建构与改革创新体现了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又引导促进了制度改革创新。2012年白云机场提出四年发展路径“调结构、求发展、谋转型、促跨越”,而今年正是“谋转型”年。因此,为了谋求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管理水平,白云机场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以制度方案为依托,综合调动经济的、法律的等各种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体现到经营管理、风险管理、用人机制以及薪酬绩效之中,融入安全及服务等管理领域,形成有效的机制保障。
5 推动发展,促进实化于效
【关键词】中国-东盟民商事法律冲突 司法协助 必要性 可行性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全面、深入。与此同时,各国间产生经济贸易纠纷的可能性也日益增加。这些纠纷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可能会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往来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依照国际惯例,各国之间涉外案件的解决都是以签订的公约为依据。目前,我国只与泰国、菲律宾、柬埔寨和老挝四国签订了相关的司法协助公约,且形式单一、范围狭窄,给我国处理涉东盟案件特别是民商事案件带来了挑战。因此,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的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刻不容缓。
构建中国-东盟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规模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2011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3628.5亿美元,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则继续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①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民商事案件日益增多,而由于不同国家之间法律制度的差异,依照本国的法律途径不能有效地解决跨国民商事案件,这就可能给各国的经贸往来造成障碍。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若想快速发展,各国之间加强法律领域特别是司法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必然选择。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表示,“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是各国必须作出的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亦称,良好的法制环境是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因此,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不断推进,法治方面尤其国际司法合作“箭在弦上”。②面对经贸纠纷增多、法律制度冲突的双重难题,以法律协调促进经济合作成为解决难题、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
解决中国-东盟各国民商事法律冲突的需要。法律冲突指的是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由于各国对同一民商事关系做了不同的立法规定,而又相互承认民商事立法具有域外效力,从而在适用不同国家的法律时,国际民商事关系当事人之间产生不同权利义务关系的矛盾或抵触现象。中国与东盟十国在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上各有特点,反映在法律层面上,各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对同一民商事关系的立法规定各有不同,导致在实践中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冲突在所难免。此外,这种区域差异还会造成在司法实践中域外送达文书、调查取证、承认与执行判决及仲裁等方面的困难。由于在实体法律之间寻求统一并不可能,中国与东盟各国只能另辟蹊径,寻求在程序法上的民商事司法协助和合作。
提升诉讼效率的有益途径。诉讼效率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所投入的司法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设备等)与所取得的成果之比例。讲求诉讼效率必然要求以一定的司法资源投入换取尽可能多的诉讼成果,即加速诉讼运作,加快结案速度,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跨境案件的审理尤其需要通过提升诉讼效率来增加当事人对司法的信任。从目前来看,中国与东盟各国进行的司法协助活动范围主要包括送达司法文书、调查取证、承认与执行法院民事裁决和仲裁裁决、相互提供缔约双方有关民商事的法律及诉讼方面的司法实践资料等方面。然而,2011年广西南宁市中级法院的调研结果显示: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司法协助机制的缺失或难以操作,以及公力救济程序的繁琐和效率低下,导致各经贸主体在发生跨国纠纷时不轻易采取公力救济途径。③唯有通过各国司法机关之间的协助与合作,才能简化诉讼程序中送达文书、调查取证等环节冗繁的手续,缩短诉讼耗费的时间。此外,一些民商事司法协助行为,如免除诉讼费用保证金和减免诉讼费用,更是可以让案件当事人直接受益。可以说,构建中国-东盟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不仅有助于弥补单一国家自行调查的有限性和局限性,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更有助于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顺利开展与持续深入。
构建中国-东盟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的可行性
欧盟在民商事司法协助领域的成功范式。欧盟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这需要有统一的法律制度来加以保障。而相对实体法的统一而言,程序法上的统一更容易被成员国所接受。因此,在欧盟统一国际私法领域,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方面的事项一直是欧盟的工作重心。④从内容上看,欧盟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包含域外送达(即欧委会2001第1348号规则)、域外取证(即欧委会2001第1206号规则)和管辖权及判决的承认与执行规则(即欧委会2001第44号规则);从形式上看,从最开始利用海牙公约到制订欧盟成员国内部的国际条约,再到直接由欧委会制订“规则”并在成员国产生国内法上的效力,欧盟已经将欧盟法凌驾于各成员国之上,表明了其在国际民商事司法领域进行协助与合作的决心。中国与东盟要想以司法机关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推动自贸区的持续发展,可以从欧盟的成功范式中吸取经验。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法律认同与合作。构建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贸易往来必须有司法保障。东南亚国家历史上受中华文明的影响比较深远,相互间有文化认同感,悠久的传统友谊和相似的历史遭遇,加之我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互补性强,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相互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而在法律层面,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法律事务论坛定期展开,可以为政府界、法律界和商业界提供对话平台,增进对各国法律文化的相互理解,为建立和完善自贸区的法制建设发挥积极作用。⑤事实上,中国与东盟在刑事领域的司法协助已经展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制订有关送达司法及司法外文书、进行域外取证、相互间判决和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将成为进一步完善“10+1”民商事司法协助机制的重要议题。
现有法律协议的强力支撑。在加强与推进合作的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已然认识到达成双边协议是界定双方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最佳手段。从2002年11月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4年11月的《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协议》、2007年1月的《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到2009年8月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和10月的《中国-东盟知识产权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最终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这一系列协议以全面经济合作为基础,包含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等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重要方面,是国内法、国际法(含区域法)冲突与协调的产物,体现了国内法之间的折冲、对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相关规则的承继和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相关规则的适用。这些协议的签订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运作奠定了合作基础,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各国开展民商事司法协助提供了可能性。随着自贸区的深入展开,各项法律制度会更加完备,民商事司法协助也会更加广泛、成熟。
结语
随着中国与东盟在各领域的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中国涉东盟各国商事、海事、边贸纠纷案件逐年递增。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由于涉及国外当事人,需要适用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并且必须获得当事人国籍国或住所地国法院的相关民商事司法协助,否则,相关程序将无法顺利进行。这些案件能否得到圆满解决,不仅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能否顺利推进与持续深入。在无法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的情况下,只有加强民商事领域的司法协助与合作,构建完善的中国-东盟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才能消除法律制度差异给经贸合作带来的障碍,推动解决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后产生的跨国经贸争议,为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提供切实的法律保障。
(作者分别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赵珊:“中国东盟去年贸易增长23.9% 行业对接势在必行”,《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月16日。
②“专家呼吁中国-东盟自贸区司法合作护航经贸”,2010年10月30日,省略/gn/2010/10-30/2622970.shtml。
③周传明,蒋铁滔:“对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专题调研”,来源:南宁法院网,nnzy.省略/public/detail.php?id=11860。
【关键词】 人才;中国梦;城镇化建设;首要资源
一、“中国梦”呼唤人才支撑
易中天教授提出,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做了三个梦:天下梦、国家梦和个人梦。天下梦就是大同梦,国家梦就是强国梦,个人梦就是幸福梦。
我们认为,“中国梦”是中国梦(China’s dream)、中华梦(Chunghwa dream)和中国人梦(Chinese dream)的三位一体,其核心内涵是强国、富民、幸福梦,是共同富裕、民族伟大复兴和个人生活幸福三大目标的有机统一。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资源。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不是人才强国和教育强国。正如没有洛克菲勒、亨利·福特,就没有美国的工业化;没有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就没有美国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梦”,同样需要依靠一大批优秀人才发挥关键作用来实现。
“中国梦”是海内外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培养人才的重任在教育。袁贵仁部长谈及“中国教育梦”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教育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实现中国梦,就是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早日建成学习型国家,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使每个成年人都能够便捷高效地终身学习和成才,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保障。这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梦想和追求,更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对财富增值的作用相对下降,人才的作用则更加突出,一国最可靠的竞争优势不再单纯是辽阔的疆土、丰富的矿藏等有形资源,而主要是优秀的人才和优越的制度。优越的制度可以造就和吸引一流的优秀人才,而优秀人才反过来又能够建立起优越制度。优秀的人才和优越的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世界强国不可或缺的两大法宝。实现“中国梦”,必须首先着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必须着力于构建优越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必须以法制的力量鼓励和保障人们追求梦想,有利于最大程度地调动公民的创造潜能,有利于国家财富总量的持续增长。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在人才
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原则的城镇化,应当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新型城镇化必然意味着大量“传统农民”要转变为“社区居民”,意味着大批“村庄”要转变为“社区”。
我国传统的城镇化模式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土地规模扩张为载体、以“土地财政”为动力、以物质资本大量投入为驱动要素,其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人口城镇化落后与土地规模的城镇化:过去3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接近4 倍,城市户籍人口只增长了1 倍,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虽然已达50%,城市户籍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5%。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共识。
我们认为,人才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资源。人口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包括提高城郊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和城镇在地农民三个群体的素质。从社会学角度看,一方面,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其灵魂在于人口素质的现代化,一个教育落后、民众愚昧无知的国家和地区绝不可能成为现代化国家,换言之,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本身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第一资源,脱离了人的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等现代化“重点工程”都必然成为“空中楼阁”,必然不可持续。在这个意义上讲,新型城镇化成败的关键在人才。加快人才培养,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也是全面加快西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迫切需要通过加快人才培养和加强人才使用,解决城镇化质量不高、不可持续的矛盾,为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事实上,我国的人口城市化比率,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应用型人才匮乏的困境。最急需的人才包括: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人才、农村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农业资源开发人才、农村能源工程人才、农村环境治理人才、农产品加工人才等。[1]
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社区管理人员年纪较大、学历偏低、专业素质差等问题,很难满足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需求。教育部颁布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囊括了总共92类506种专业,但其中直接涉及新型农村社区的专业数目屈指可数。可见,高校有必要根据各地正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抓紧增设相关专业,加快培养一大批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从事规划、设计、建设以及管理、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既需要高校培育应用型人才,又需要政府部门增加应用型人才的岗位,还需要动员和组织一批高校毕业生积极扎根基层、投身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只有三者无缝衔接、密切联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型城镇化的人才短缺难题。
三、新型城镇化助推青年成才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正在为青年提供成才成功的巨大机遇。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预言:“未来5-10 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面临重大机遇,拥有巨大潜力。要推进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以人口城镇化为主要载体、以政策和体制创新为重点,争取到2020 年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2]
实践表明,青年的成才机会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我国的两弹一星、三峡工程、航天事业为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王大珩、周光召、朱光亚、潘家铮、杨利伟、聂海胜等名人的成才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了柳传志、鲁冠球、张瑞敏、马云、张朝阳、史玉柱、刘永好、王石、冯仑等一批独领的工商精英,他们在创业成功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2013年虽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最严峻的一年,一大批硕士和本专科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但应当看到,与此同时,几乎所有民营企业和基层社区却都在渴求复合型应用人才!
总之,“中国梦”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呼唤人才支撑,也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成长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必将有利于青年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建功立业、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李思丽.新型城镇化建设视域下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3(3).
[2] 迟福林.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口城镇化[J].中国经济导报,2013-05-04.
【作者简介】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原来作为思想最为活跃走在时代前沿的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面临很多新问题。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困惑中塑造,在矛盾中选择,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现在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社会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负面的东西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我们一定要用先进的理论,科学的方法来争取更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融入中国梦专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需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中国梦的提出和落实是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脉相承的工程,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高度统一,高校在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上,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帮助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引导和规划好大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大学生公民的荣辱观,增强大学生身上的历史使命感,明确大学生对未来的目标。
二、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证分析
党的十以来,笔者所在的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以学习、倡导、践行中国梦为主题,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深入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创建“班”为特色活动,着重抓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服务。
一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学习好中国梦。首先继续发挥好原有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如党课、团课、思政理论课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全方位的引入中国梦的内涵与内容,使学生们在第一课堂中就能接受到很好的教育。其次重视第二课堂的宣传教育工作,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参观学习、主题讲坛等形式很好的配合了第一课堂,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勤思考、常提问、重实践,每一位同学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中国梦。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习中国梦的活动中,更应该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做学习中国梦的排头兵,才能将自己的所学感悟更好地传递给学生们。
二是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作用,宣传好中国梦。指出,“要让更多的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一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青春能量。”首先运用传统宣传媒介和青年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新媒介宣传中国梦,除了橱窗、海报、展板、网站等传统宣传平台外,组织引导学生用好微博、微信、PU平台等网络工具,营造中国梦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青年大学生都在学习中国梦,讨论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其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将中国梦的学习推向新的,我院先后举办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学习五四讲话,以青年志愿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志愿奉献活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很好的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最后塑造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大学生,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虽然我院是民办高职院校,但是我们的学生还是十分出色的,比如2014年江苏省首个民办高职院校“班”正式入户我校;13级余天水同学在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获一等奖,我院是江苏赛区唯一、亦是唯一获得一等奖的民办高职院校等等,集体与个人获奖情况不胜枚举,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成功是实现中国梦最好的诠释。
践行中国梦,浙江“美丽乡村”调研团访前童古镇随感
7月9日,浙江海洋学院践行中国梦,浙江“美丽乡村”调研团历经周折来到了前童古镇。前童镇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浙江宁海县西南,东邻城关镇,南接一市镇,西畔岔路镇,北靠黄坦镇,距县城14公里,是宁海的后花园。
初进前童,便被眼前的景象迷倒了,流水小桥,卵石曲径,八卦水系,碧水幽幽,流遍家家户户,不似水乡,胜似水乡。光着脚丫走在那细密的鹅卵石上,有种走在世外天堂的错觉。与那些过度商业化的古镇不同,前童镇保留着最原始的古镇气息,没有那些商业化的浮夸与喧嚣,本地的村民就生活在这些老宅中,老人在自家门口小憩,孩子们放学回家在卵石小路上奔跑,妇女们在门前小溪里洗衣...
沿着溪流,来到一家雕刻店,不由自主的就停下了脚步。走进雕刻店,一种古香古色的气息迎面袭来,看着那一件件细腻生动的作品,不由心生喜爱。雕刻店的老板和蔼可亲,主动过来跟队员们攀谈起来,他谈起了他的雕刻历程。据老板自己说,他是他们家的雕刻第三代传人,小时候,就对雕刻特别感兴趣,但是由于当时雕刻的“钱”途不好,父亲不允许他学雕刻,他就偷偷的学习,直到有一天父亲发现了他在床脚雕刻的床雕,发现他对雕刻发自内心的爱,才同意将雕刻的技术传授给他,但是雕刻的路途很艰辛,很枯燥,若不是凭着对雕刻的喜爱,他早就放弃了。是啊,多少人凭着热爱走向了成功,又有多少人沿途放弃,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我们谈到古镇的建设的时候,他无奈的摇头,说开发就等于破坏,当有一天,前童被开发成商业旅游城市的时候,就永远失去了现在这种质朴的气息,不会再有那种未加修饰的美。而面临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都对传统的文化艺术失去了兴趣,这种雕刻的艺术也即将面临凋零的危险。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明天又在哪儿。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队员们逆着溪流离开了那家雕刻店。坐在车上,感受着前童的微风。我想,前童带给我们给我们的,不仅是她孤独的美景,更是她贵族般的沧桑。这种沧桑历久弥新,更令人心动…
是的,青春一旦逝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可青春留给我的经验和财富却是无穷尽的,所以我们要在这短暂的青春中找到存在的价值,找到生活的意义,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为之努力去奋斗,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勇敢的前进!
梦,我也有梦。虽然我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但是我却有着一个不平凡的梦——当一位和平使者和一名慈善家。在很多人看来,这个梦也许不会实现,觉得它可触但却不可及。但我坚信,只要我心中的信念不被动摇,坚持不懈,总有一天,我的梦想也会开花结果。到那时,我会为我曾经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感到自豪!但这梦,毕竟也只是我个人的梦,中国有十三亿人,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怀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无私奉献的心态或梦想,那么这十三亿个梦想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中国梦!
中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各具特色的名族风情,在此背后,都有一段令人潸然泪下,不堪回首的故事,而在每个故事里,都会有一个不怕牺牲、不怕艰难困苦、英勇奋战的英雄人物,他们把自己美好的,灿烂的青春献给了祖国,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同样是中华的儿女,我们为何不能像那些英雄人物那样,用自己闪耀的青春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甚至一切呢?
我们的青春因为梦想而变得多姿多彩。青春渐行渐远,它似一张纯洁的白纸,因为有了梦想的渲染而不单调。我们的青春,背负着一种责任,一种寄托,一种期待。多年以后,中国梦一定会为我们青春时的梦想而美丽绽放!
关键词:美丽乡村 文明创建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320-01
十以来,党顺应时展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及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当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精神文明创建过程,成为基层干部群众思想追求、道德锤炼和行为规范的基本遵循、价值导向。
一、商城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商城县多数基层单位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价值引领、宣传教育、文明创建、典型示范、文化载体和社会管理、为民服务等方面突显亮点。干部群众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主要特点表现如下: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有所了解
在吴河乡随机抽查走访的25名干部职工、学校老师中,有9人能顺利说出核心价值观的24字方针,有14人对其有所了解,对具体内容能答上一部分,有2名回答不太了解。年龄因素和党员身份造成了受访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熟知程度,党员比非党员更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认同感较强
从了解的情况看,有90%的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表示“完全认同”和“基本认同”,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上。这说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拥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包含的内容契合了当前基层干部群众的期望。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有效方法形成共识
在随机调研的120余名干部职工中,约有70%左右的人认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途径是“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有50%的认为“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最有效途径;还有部分认为应该“加强社会环境建设和加强典型的引导示范”才能有效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此外,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部分机关单位通过开展争创文明单位、征集文明公约、评选道德模范、开展志愿服务、举办道德讲堂等一系列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合调研表明,党的十以来,党员群众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全过程,上下营造了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文化支撑和思想保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中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问题,广大群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坚守和笃行的情况也还不能盲目乐观。
1.宣传教育的普及力度不够。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教育在基层大多停留在基层党校对党员干部或是基层公务人员培训这个层面,相对于广大基层群众特别是传统务农人员、青年农民工、青少年等群体方面,宣传教育工作不够深也不够广,仍然存在诸多盲区。
2.宣传教育方式单一。美丽乡村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资料发放数量多,但流于形式的情况也较为突出;文化墙刷写美观大方,但是广大群众尤其是山区群众由于受知识水平所限,无法深入领会宣传内容;宣传还不能做到寓教于乐,还不能广泛吸引群众。此外,宣传的形式过于简单,对学生的教育采取的多是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等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还相当滞后,宣传效果还不够理想。
3.党员干部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十以来,以反对“”为重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仍然有个别党员干部信念滑坡、行为失范。现实中有些干部存在严重违背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和表现,这也消解了一些基层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动力。
4.有效的约束机制和制度尚未形成。目前一些制度规定并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规范化、操作化,这影响了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共识作用。对于发生在乡村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很多群众有看法,但没有有效地陈述途径。由于对道德失范现象惩治不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混淆了部分群众的是非观和荣辱观,一些法度之外的不道德行为严重影响着社会风气。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和建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弘扬良好家风,动员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1.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和宣传工作,加强党性教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不断强化道德教育和道德自律,这需要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坚持以德修身、以德服众。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之中,通过举办专题辅导讲座以及“科学理论进基层”集中宣讲等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自觉融入到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2.大力发扬先进人物的带头示范作用,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2.1要根据乡村实际情况,推荐评选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以道德模范巡讲、评选杰出青年等活动为载体,设立善行义举榜等,做好典型人物的宣传、寻找和发现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的传播作用,加大对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典型,引导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向善向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对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等方面的先进人物给予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充分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导向。
3.创新宣传方式,强化文化熏陶。宣传教育方式要贴近群众实际,要接地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要获得广泛的认同,首先必须让群众愿意听、听得进、能理解。改进宣传教育的话语叙事方式,结合乡村实际开展文艺活动,例如“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舞台艺术送农民”、“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百姓大舞台”等群众文艺活动,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光辉和思想力量。同时要注意坚持弘扬良好传统家风。在乡村,家风在孩子成长过程影响很大,要联系实际,善于发掘弘扬良好传统家风,将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去,使群众特别是青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4.开展重要节庆日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志愿服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4.1逐步引导建立健康向上的红白事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例如,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和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日,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大力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更多中国好声音,使核心价值观逐步融入社会生活,让群众在实践中感悟它、理解它、拥护它、践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