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物理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第1篇:初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物理教学

我国的教育在经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乃至于教学方法都较传统教学有很大的突破,但是还存在一些弊端,有待改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所以有人说,不善于反思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不会反思的老师就不可能有进步。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反思在提高教学效果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的灯塔,所以有人说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一场革命。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素质上,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所以教师的教学关键一定要放在观念的转变上。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新课改还提倡转换师生的角色,提倡学生在教学中要保持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持主导地位。转变过去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理念,是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深刻改变和不断完善的。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再是讲授,还有协助、指导等多种身份。多元化的教师作用是以往教师身份发生变化的关键,教师要把握好这样的转变并适应这种变化。

二、反思物理教学是否生活化

新课改后的物理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提倡灵活使用教材,将教材作为教学的蓝本,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好的老师善于在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因为物理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物理知识的学以致用是非常重要的。在物理教学中,从教学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是新课改后的重要教学理念。初中物理是自然科学教学的基础知识,而且在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生活中的很多内容都和物理知识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物理知识充分应用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明确生活知识的应用,提高物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懂得生活就是科学知识的源泉。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启蒙学生的物理科学意识。作为一名初中物理老师,要具有挖掘生活资源的能力,而且要善于将此作为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反思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是否都密切联系了生活,应该成为物理教学反思的重点。

三、反思物理教学是否具有先进性

有人说,教师的高度就是教学的高度,教师的高度就是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理念的新颖。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具有超前的科学意识、较高的科学素养,对当今社会的高新技术要有一些了解,给学生传递最新的科技信息,为学生终身的科学意识培养打好基础。教师是否能在教学中将现代物理技术传递给学生,也是物理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将当今社会的科技发展进度给学生以传递。比如,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如纳米技术、超导体、激光、现代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污染、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内容的科技研究最新进展,都应适时地融入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优秀的老师都是善于传达新的科技信息的使者,是否能做到这一点,也应该成为教学反思的重点。

四、反思教学中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是一切社会活动的重要生产力,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应该一切教学设计都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习惯。教师研究教学的前提是研究学生,这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意志为主导,是一名初中物理老师应该认真反思的一项内容。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让学生有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内容。所以,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关注了学生的能力形成和能力培养,是否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综上所述,进行教学反思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反思就是对教学实施之后的总结,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对教学中反映出的优势进行发扬,不断地完善,不断地进步,那么教学效果的提高就不是难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翟扬.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青年与社会,2012(2).

第2篇:初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除了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传统的教育观念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习惯性地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主体,将自己的知识和观念灌输给学生,这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能导致学生失去探索精神和学习的积极性。

2.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基础知识是物理学习的基础,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可能会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过于重视,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实基础知识只是知识,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对知识了解和运用的能力,否则知识就只能是知识,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物理教学并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希望学生在学习知识以后,可以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待问题时严谨的态度,对其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3.忽略了教学本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逐渐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非常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科的教学当中。但是,现在很多教师都将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教师会将自己的角色定义为讲解者,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而且教师在备课时,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而对教材的研读不够深刻,从而影响了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4.教师疏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物理是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既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可是如今,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往往忽略了教学中的实验环节,一般教师会在课堂上现场做实验展示给学生,偶尔也会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自主进行实验,但大部分都是使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不能使学生在实验时进行仔细的观察,不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1.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在教?W中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自己定位成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多给予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索的机会,让其拥有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探索,并为学生答疑解惑,清除学生学习探索道路上的绊脚石。教师也可以多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的小实验,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趣味实验,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在物理学科中的积极性。

2.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化科技使物理教学变得更为便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不能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不应过度依赖多媒体,可以采用板书的方法,也可以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科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者,教师不应花费过多的时间用来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还是应该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对教材的探索和研究上,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活跃课堂气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也是物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不能总是使用多媒体课件将实验展示给学生,还应该多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自主进行探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其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效果。

4.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第3篇:初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内部条件,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知识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往往对重点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者误将“难点”的知识当“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得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马上就能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的方法和思路,准确流畅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2、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就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加强课后辅导。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血液。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水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学生如果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物理知识领会得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能力。

1、训练方法的反思

第一、解题要规范,对新生意开始就要特别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其次再是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提高了。

第二、训练贯穿教育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我们的教学思路应该由原来的覆盖题型、重复不断的模仿练习转到以问题为载体,训练学生思维,渗透物理学的思想方法。目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已成为一种潮流,就是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其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学到方法,从而有效地发展能力。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运用和改进。

第三、训练扎实,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

第四、作业要布置了必收,收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

1、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第4篇:初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一、反思教学设计是否科学与完善

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如何完成的教学设计,是上课的指南、备课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否科学,课题的引入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概念的形成与分析是否准确、透彻并利于学生理解,定律、公式的概括与推证是否简明、严谨和具有启发性,实验操作是否清晰可信,例题的选取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突出本课重点,学生练习题的分量、难度是否适当,小结能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通过课后反思与体验,结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便会一清二楚。然后可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和修订,扬长避短,使之更科学、更完善,切实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二、反思课堂中问题设计的典型性与层次性

在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设计和解决中实现的。为了使学生能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所涉及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掌握、跳一跳就有可以摘到果子的感觉,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例如“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设计电路图,我一开始先将电路图画出,并告诉学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但是通过以后的测试我发现这种讲法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画图时不是缺这个就是漏那个。后来我把设计电路图分成几个小步骤,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测小灯泡的电功率需要测哪些物理量?实验原理是什么?用什么仪器测?怎样把仪器连入电路?要使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有电流必须要有什么?要用什么来控制电路的通断?要使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必须用几节新干电池?能把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直接接在4.5v的电源上吗?为什么?什么仪器能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怎样使用它?经过学生讨论思考,这种讲法效果很好。

三、反思物理课内的局限性与课外的延伸性

教学有如行车,需要左顾右盼、瞻前顾后,才能一路顺畅,因为课堂是一面后视镜,教师必须对课堂上发生的事件随时反思、及时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有一次在讲习题时,讲到扳手的使用方向时,由于好多同学没有用过扳手,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

我想:现在初中物理的教学由于课时安排紧,无法按照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加之学生生活经验少,所以对有些生活用品非常陌生,如老虎钳、扳手、锯条、水表、缝纫机、铡刀等。不熟悉这些生活原型,再让他们去纸上谈兵,错误也就在所难免,造成学生的连蒙带猜。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教师与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同带来理解上的偏差,像教材、试题中的情景可能是老师熟悉而学生不熟悉的;②城市与农村的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城市学生熟悉较多的是电子产品,而农村学生对各种农具有深刻的印象;③试题与教材脱节,许多命题者不在一线,与学生接触较少,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

反思以上各种情况后,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对课本上的小实验、小制作既要有布置,又要有评比,还要有展评;②平常多收集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信息、资料、物品等加以整理,以手抄报、看板等形式呈现给学生。

四、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情感投入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名著《学记》中也指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丰富的情感既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该满脸微笑,每字每句都应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在任课老师的期望中进行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教师要从不同侧面与学生进行沟通,给与鼓励,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使学生信任你,把你当做他的一个特殊的朋友,跟你谈人生、谈家庭、谈他的喜怒哀乐,真正从内心接纳你,在行动上与你接近。你的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渗入学生的心田,给与他们巨大的精神力量。心理学中有名的皮格玛丽翁效应正是由于发挥了情感信号的功能,使学生从老师的语气中、运用恰当的表情上感受到教师的意图,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五、反思教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及板书设计的艺术性

每一节课,从课题引入、概念形成、规律探究、实验操作、问题讲练到课堂小结,每个环节所需时间,课前都应有所考虑和分配。课后反思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再做适当的调整,将有助于后续教学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第5篇:初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1.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家庭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据调查,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有一半以上外出打工,又由于国家对大学毕业生不再分配,造成了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自谋职业,这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很大的影响,认为认真读书还不如混个初中毕业证就外出打工,这就造成了许多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不重视,遇到学生调皮、捣蛋老师家访时,学生家长便会流露出学生不管他成绩好坏,只要读完初中就行。受这些家长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很随意。

1.2 中考的弊端

由于分数论,部分老师还是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认为其它什么"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无多大意义,一概不管,认为学生只要能考试就行。所以有的老师搞题海战术,殊不知,农村初中学生基础本来就差,又有几个能够应付题海战术的,学生慢慢地失去学习兴趣,这就造成了物理教学成绩的大面积下滑。

2.提高质量的反思与对策

2.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智力能力,情感等个性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尽量为学生创造研究问题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经自己努力能学懂、学会。我在教学《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节时,先复习创设问题情景,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并分析总结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欧姆定律,然后让学生看课本上欧姆定律的内容。我这样说道:同学们,我们成功的探究出了欧姆定律,真了不起。我又把R=U/I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及单位和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自己看书解决,再让一位同学上黑板把欧姆定律的公式推导出来,学生都能完成。我就想,学生能够看书解决的知识,老师为什么要作贱自己把它一讲再讲呢,何不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轻松。可见,我们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2.2 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我的做法是:

2.2.1 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上第一节物理课,一定要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好印象。除了注意自己的衣着言行及有礼貌地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姓名,住址等情况外,还推心置腹地向学生宣布:无论学习好坏,只要是勤学好问的学生我都喜欢。

2.2.2 平等对待后进学生,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好评

对待他们一是不能歧视,挖苦,不能打击他们的上进心,相信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一份爱心,积极主动地深入到他们中间,及时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状况,从实际出发进行因材施教。

2.2.3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随他们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当学生对某学科知识发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3.1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能力,实现从"学会"物理到"会学"物理的转化

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提纲,来引导学生推敲概念和定律中的重要字句,掌握课本中用什么物理现象及实例说明概念和规律。只要认真阅读课文,弄懂、掌握好课文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学好物理并不难。

3.2 培养学生独立能力,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做法

凡教材中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能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看书,讨论解决,演示实验,凡学生能操作的就让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学生提出的问题,凡能通过阅读教材解决的,就引导他们阅读课文有关内容自己解决。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讲课时间相对少了,但学生阅读、讨论,动手的时间却增加了。

3.3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6篇:初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字:初中物理教学 教学目标反思 教学方法反思 学生状况反思

一 物理教学目标的反思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当前教学标准的关键,也是确保物理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一定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便于在今后的制定过程中能够更贴近实际,贴近教学的情况。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具体分为物理知识和技能、教学的过程和教学方法、物理实验和实际操作教学等方面,在进行目标设定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具体,做到层次分明,并且要确保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 物理教学方法的反思

初中的物理教学讲求方法,方法得当,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起始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说来,对于教学方法的反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利用初中物理知识形象、直观、涉及范围广以及定量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热情,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实验是物理课的重要组成环节,任何一个小小的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都能够让初次接触物理的学生产生兴趣,同时物理实验能够将教学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由枯燥变为生动,所以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实验教学。

案例分析:物体沉浮实验

实验一:观察鸡蛋在清水中的沉浮现象。先将鸡蛋放入清水中,在清水中加入盐,学生观察这一过程中鸡蛋的沉浮现象,老师引出问题,实验中鸡蛋所受到的水的浮力是否有变化,进而老师引出变化的原因。

实验二: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上金属块,第一次将金属块的一半浸入到水中,第二次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学生观察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指数变化情况,得出物体浮力变化的情况,进而老师指出变化的原因。

由于地区的教学环境较差,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因此采用实验教学法,学生能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掌握物理知识,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实验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状态和情感态度对学生进行形成性的评价,并且对课堂实验教学达成的结果进行终结性评价,根据不同的评价情况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

其次,物理教学和生活实践相连接。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运用知识很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说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初中物理的知识深度较浅,但是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其中的理论知识能够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因此说在教学中要很好的把握这一点,设定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普通教学过程中融入暗示教学,结合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物理教学环境进行精心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等综合方式建立起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倾向,以创造学生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教学环境的差异,地区的学生在自信心方面有所欠缺,因此说采用暗示性教学法,以保证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在愉快而不紧张的环境下进行情感调节。设置情境,采用交际性练习,在短期内使学生掌握大量的教材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不懂教材内的汉语表达,可以借助藏语翻译对比汉语,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 学生学习状况的反思

学生学习状况的反思也是从另一个方面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效果的监督和评价,老师在关心学生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从反思的过程中不断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解决对策,将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并且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四 物理教学实践的反思

虽然说现代初中物理教学的观念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力求通过物理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老师很难让学生去自己探究物理现象,即使有机会也很难深入进行,这样就影响了实践的效果。新课程标准对于物理教师的选取以及教学资源的安排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课本中也安排了探究性的实验,这些都是需要进行实践的,要有充足的实验室资源。

结束语: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虽然说教学反思工作开展的较多,但是其深入程度还有所欠缺,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就以此为中心,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反思的内容,希望对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永飞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第01期

[2] 郭翠娟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的意义 新课程(教研),2011年第12期

第7篇:初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阅读 教材 动手 实验 实际 生活 信任 情感

大多数初中学生,当他们拿到崭新的物理课本后,都表现出喜悦的心情,学好物理的心情也很迫切。但随着教学的深入,部分学生沦落为学困生,他们失去了学好物理的信心。那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好初中物理的起点教学呢?怎样使每个学生得到学习的信心与学习物理的方法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总结一些体会。

一、用好教材,引导学生阅读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要以为,文科才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其实,阅读对学好物理来说同样重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只要老师能重视阅读对学生学习物理的作用,就能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既有趣又通俗,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强,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对保持学生稳定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初中生刚接触到物理的时所产生的兴趣毕竟是很短暂的,如果能让学生喜欢上物理教材,对阅读产生兴趣,就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阅读,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就能使学生获得从各种资料上收集信息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时候,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很多学生的阅读能力尚可,读书也很流利,但读过教材后,脑子里还一片空白,根本找不到重点;也有的学生,就喜欢看书上的插图;也有学生只读结论性的语句,这些都是不良的阅读方式。作为老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重点的要精读、细读、多读,在阅读教材的时候,不能忽视插图、表格等内容。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起始阶段,可以给学生阅读示范,然后逐步上升到出示阅读提纲,让学生把握阅读重点。

二、重视物理实验的功能

初二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之所以有浓厚的兴趣,主要原因就物理有很多的、有趣的实验。的确,新教材上有很多的随堂实验、老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还有更多的课后实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假如能做好各种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教学证明,重视实验的物理课,教学效果就会好。因此,在初中物理起点教学时,决不能象传统的应试教学那样,为了节约教学时间,在黑板上讲讲实验的要领,让学生背背实验原理,而应该师生勤动手,做好各种实验。比如,鸡蛋落水杯的实验,有的老师用一只手抓住水杯,另一只手用尺击塑料片,但实验效果并不好,有时候会失败,主要原因就是拿水杯的手容易晃动,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应该把水杯固定在桌面上;又如,让学生分组进行测细铜丝直径的实验,有的学生将铜丝绕在铅笔上,然后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但测量的时候,铜丝松开,测量的直径很多准确。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有的老师让学生合作实验,一个学生用两手捏紧铜丝的两端,另一个学生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但这种测量方法,既吃力,又不准确,因为铜丝的两端是同学的手,测量的时候不方便。假如,师生共同开动脑筋,让铜丝的一端弯插在铅笔里,另一端用一只手将其捏紧,另一只手拿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那么,测量的准确程度就会大大提高,同时也让学生觉得很方便,这对培养学生做好实验的信心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教学资源

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程也要求物理教学走向生活、社会。物理教学不能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应该紧密地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事实上,生活中充满着物理,如月圆月缺、雨后彩虹、风霜雨露、水中倒影、潮起潮落,等等,这些生活现象的解释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的时候要注意与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比如,雷雨天气时,先看到闪,后听到声;刀磨的锋利就好用,等等,这对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原理是有很大帮助的。假如引用的事例,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就起不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作用,甚至使学生更感到物理太难学了。

2.让学生走向社会,体验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既能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学习机械运动后,可以让学生坐车去体会运动、静止的相对。同样,惯性的体会,也可以坐车进行,让学生感受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向后仰,紧急杀车时,人会向前倾。这样的体验有很多的,又如,哪些摩擦是有用的,如何增大?汽车、坦克对地面的压强较大,如何减小?这些生活的体验,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体验生活中的物理,不能只停留在掌握物理知识、原理的层面上,而应该引导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学习了气体液化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解释冬天戴眼睛的人走到屋内后,为什么眼睛会模糊?秋天的早晨为什么有很多的露水?人呼出的“白气”与烧开水时水壶冒出的“白气‘是否一样?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不仅能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有用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拉近师生的距离,了解每个学生

新课程教学不是精英教学,而是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了解每一个学生便于老师因材施教,便于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了解,更有助于老师的教学有的放矢,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了解每个学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果师生有明显的距离,老师很难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假如拉近师生的距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能助于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掌握。一般情况下,了解学生主要途径有两个方面:第一,从学生的作业上了解学生;第二,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谈话方面了解学生。

初二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起点阶段,由于学生的语文水平有限,在加上物理语言的欠缺,他们书面作业的质量不尽人意。尤其在利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实际问题时,他们的语言不精练,也不准确,常常是很嗦,答不到点子上,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嘴。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不要急于批评学生,说些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话。比如,你是怎么听讲的?我已经讲过好多遍了,你怎么还不会啊?有的学生听了这些伤心的话,真以为自己不是学习物理的料,就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

放下老师的架子,与学生促膝谈心对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便于老师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比如,问问学生:最近物理方面有哪些难懂的地方啊?你有没有想到用更好的方法做这个实验啊?等等。

总之,物理起始教学的重点并不是让学生一下子达到很高的标准,以及在考试中都能考到很高的分数,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为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8篇:初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教学设计;物理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许成明,江苏省仪征市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初级中学。

一、教材内容分析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材中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一节实验探究活动课,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核心,本节内容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与 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材设计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性质与物距、像距关系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 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节探究活动课从提出问题开始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材这样处理能较好地激发 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同时又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 归纳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安排教学过程时采用合 作探究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使教学和学生探究过程更加流畅,更加符合初中八年级学生心理 特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并初步理解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学会探究凸透镜成实像实验的基本技能。(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测与假设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经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感受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科学原理。(2)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通过小组实验中互相配合、相互交流,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难点:根据猜测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数据的分析、实像和虚像,探究过程中像与物所在范围的确定。

(三)教学资源

凸透镜、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多媒体课件。

(四)课堂教学程序与方法

1.课堂教学流程图     2.课堂教学过程 

        

        

三、教学反思

本设计一开始用自制的大型简易照相机拍照导入,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然后让学生用凸透镜观察周围同学和书本上的字,从而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后接着猜想,然后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整个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充分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学生实验中安排一半同学探究成缩小实像的情况,另一半同学探究放大的实像,这样可以在一节课内确保完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第9篇:初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实验1:教材八年级下册第92页,实验要求判断浸入水中的石块或金属块是否受到浮力?

实验2:教材八年级下册第94页,实验要求对装水的塑料袋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并观察浸入水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1:教学中如何提高实验现象的显著性?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反映:金属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不明显,是弹簧测力计的问题,还是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太小?

问题2: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认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这是学生存在思维定势,前面学习密度的计算是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比,学生往往会据此判定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有关,而不是与浸入的液体密度有关。教学中,必须用实验事实来向学生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要选择相同体积不同密度的材料来做实验,那么如何选用材料呢?

三、对于浮力实验教学后的反思

问题1的解决,定性推论:观察浸入水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变化幅度即受到浮力大小与原示数大小的对比,与浸入物体的密度有关。教材94页实验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即浮力大小基本等于原示数大小,或者说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零。可见选取合适密度的材料对实验现象的显著性有影响。

结论:选取密度在1至5之间的物质,但实际生活中哪些物质符合要求呢?

问题2的解决,使用相同体积不同材料的物体。通过实验证明:物体的密度不同,但体积相同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浮力与该物体自身的密度无关。需要选取密度在1至5之间的物质。

四、密度在1至5之间的物体

制作密度在1至5之间的物质,笔者想到了一个办法,用铁皮罐和酒精喷灯熔化白蜡,熔化后倒入纸盒凝固,因为白蜡熔点低,硬度小,容易加工。但是白蜡的密度小于1怎么办?联想到金属合金的方法,可在熔化的白蜡中掺入铅粉(也可用铁粉等)。

用反推法来测算,先从演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开始,我校使用的是5 N量程的演示弹簧测力计。实验的物体重量确定为2 N左右,质量不超过200 g。将铅粉掺入熔化的白蜡中,做出密度为5左右的物质,同样方法做出密度为4和3的物质。为了区分不同密度的“蜡块”,需求加入颜料。做好的“蜡块”需要再测定一下密度,不一定是整数,但这种做法能调整密度的大小。这一思路源于经典故事《阿基米德鉴别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