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范文

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

第1篇: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范文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和地区发展的瓶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建设之间的协调,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迫切的。本文就巴东县为例,针对巴东县关于生态机制建设的一些政策实施情况来进行分析,提出一点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地区经济 机制

近些年来,生态和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和地区发展的瓶颈,各地区由于生态保护存在着结构性政策缺位,造成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关系之间利益的扭曲,也影响到了地区之间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为此,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建设之间的协调,促进地区经济的长效发展,也已经成为了地区政府刻不容缓的一件重要事情。现就巴东县关于生态机制建设的一些政策实施情况来进行分析。

一、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效果

(一)努力推进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巴东坚持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对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1、各项生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一是注重生态家园建设推广。为逐步替代农村传统能源消耗,改善生存环境,通过试点示范,推广以沼气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建设,效果较好。全县已建沼气池4.5万口,参与“五改三建”建设的2.8万户,保护森林面积9万亩;并建立了“雷家坪高产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探索出果-粮-猪-沼-菜的生态农业模式,明显激发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热情。二是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989年,该县水土流失面积2196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65.5%,经过20余年治理,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138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1.2%。三是推进高产农田建设。近些年来,该县积极申报项目,组织实施了官渡口、溪丘湾、东口等乡镇中低产田改造1.5万亩,提高了土地单产,较好利用了土地生态资源。四是加强森林资源管护。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较好地营造和保护了全县生态环境,由于生态改善,野猪、山羊、金丝猴等野生动物开始增多。森林植被恢复较好,200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5%。安全饮水、烟水配套、整村推进扶贫等工程在改善自然生态方面也都起到积极作用。2、粮油生产连年丰收。近些年,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善,生态效果开始显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21万吨以上,油料产量今年上半年已达到1.8万吨。3、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在粮食产量稳定提高的同时,该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狠抓柑桔、小杂粮、蔬菜、魔芋、药材、桑蚕等经济作物种植,鼓励生猪、山羊等畜牧业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95元,到2008年,达到2482元,增长55.6%。

(二)努力推进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综合管理,着力改善城镇环境

巴东境内有长江和清江两大流域,在谋求地方发展过程中,县委、县人民政府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培养两江清水为目标,狠抓节能减排工作,努力保护着一方青山绿水。一是狠抓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依靠国家投入带动民间投资,组织申报实施了恒兴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的污水治理,正在认真实施义和工业硅节能降耗与治理工程。二是争上一批环保项目。组织实施了城区营沱污水处理厂,荷花垃圾填埋厂,在东口和官渡口镇新建垃圾填埋厂;乡镇中已实施溪丘湾垃圾填埋厂、污水处理厂;沿渡河垃圾填埋厂、污水处理厂。这些项目较好地保障了库区沿岸污染物处理。野三关垃圾与污水处理工程正在实施,大支坪垃圾填埋场已完成初步设计。三是推进工业集聚建设。按照一县双城布局,一方面鼓励企业入园,使工业企业集中在开发区,有利基础设施共享,加强环保设施建设,降低企业节能减排的成本。现在已有20家企业登记入园,其中5家已投产,正在建设的阅山硅公司,采用挪威爱肯公司的环保除尘技术,安装了先进的除尘环保设施。另一方面加快淘汰小水泥、小酒精等落后工艺。已关闭野三关一条小酒精生产线,对小煤窑实施了综合整治,关闭整合保留到现在的23家。四是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一方面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增速达到125.6%,是2005年工业增加值2.1亿元的5倍左右。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9家。另一方面,2007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86.6%,工业烟类排放达标率达到96.3%,县城空气质量保持Ⅰ级,空气环境质量状况优良。

(三)努力推进以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综合发展,着力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按照把县城打造成政治、文化、旅游中心的目标,全县努力在以旅游为先导的带动下,全面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一是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为指导加快旅游产业建设。突出神农溪5A景区创建重点,加快水布垭高坝景区4A创建,着手小神农架的旅游开发,以旅游产业开发为载体,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依托明山秀水的环境资源,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二是旅游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出台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意见,鼓励商业贸易、邮电通讯、金融、中介、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宾馆、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发展,2008年全县旅游接待游客达到81万人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亿元,同比增加19.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巴东人民致力于地方生态环境保护,为保护、营造良好的库区生态环境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但由于该县原本生态环境脆弱,山势陡峭,土质松散,又历经两江四库建设,水土流失面积大,地质灾害隐患多,全县生态保护与建设任务还相当艰巨。在生态保护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生态补偿机制不够完善,执行起来困难重重等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粗放生产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增大了生态环保压力

巴东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生产方式粗放,不可避免地存在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现象,这种粗放式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增大了地方生态环保的压力。一是工程活动的破环。巴东在迁城移民以及国家大型工程建设中,存在有的选址不合理,有的造成道路切坡、爆破震动、土石方开挖等对自然生态的破环现象,极易诱发地质灾害。二是农业生产过度开垦。全县没有实施退耕还林的地区,仍然存在广种薄收、乱开滥采现象;农田耕种过程中,滥施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等造成耕地质量下降问题日趋严重;生猪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畜牧业集约发展的瓶颈;巴东有全国著名的优质豆科牧草巴东“红三叶”,草场达10万亩以上,退化严重,闲置破环量大;就地砍伐薪柴代替生活用煤的趋势又有抬头。三是工业生产粗效。巴东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传统的依靠资源采掘、简单加工生产行业还占很大部分,所以资源浪费大,利用效益不高,企业实力弱,造成节能减排工作难度大。

(二)体制机制障碍没有得到根本性突破,制约了生态补偿制度实施

一是投融资体制不活。在大规模吸引外来资本,激活民间资本方面,需要更多优惠的政策和适宜的环境;在进一步降低投资商务成本,吸引战略投资方面尚需从行政审批权力改革,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自由度方面加大力度。二是补偿机制细则不清。生态补偿牵涉到多方利益主体,操作起来一般较为复杂,执行较为困难,比方说《水土保持法》对水保费的征收在缴纳标准、使用范围及管理方面没有明确限定,保障征收的力度也不够;在恢复破坏的地形地貌方面,单纯以面积或体积计算,考虑不够全面,应当增加按破坏程度等方面来要求恢复治理。又比如采矿区除造成踏陷等地质灾害的处理外,还应考虑耕地破坏、水资源破坏、水质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备用金的征收及使用管理上,征收标准的确定不够科学,没有考虑到诸如矿山闭坑后的地质灾害延迟现象。三是谁破坏谁负责的原则实施难度大。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破坏,难以清楚划定范围、限定责任。因为一旦成灾,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地质条件因素,有降雨因素、有采矿活动等因素,难以清楚界定。

(三)生态补偿投入没有统筹规划,不利于集中发挥合力优势

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存在部门多头管理、功能交叉现象,而每块投入又非常有限,且加大了工作成本;另外,地方财政实力有限,主要是靠上级投入,而该种投入又多为物资及直接的生态建设补偿,扶持产业发展的比重较低,不能解决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一)建立长效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

巴东在国家主体功能分区中被划为限制开发类,为支持国家建设,保护自然生态,巴东各类产业因为受制于生态环境约束,其发展在今后仍会弱于沿海发达地区。但生态资源也应有价,可否对其实行科学评估,予以必要的生态补偿,以保障为生态环境做出努力地区能与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所以建议国家建立专门负责生态补偿的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对承担生态建设地区进行长期扶持。

(二)延续现有生态补偿政策

建议对已经实施效果较好的诸如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小流域治理等生态环保工程追加投入,延长期限,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既巩固现有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又进一步推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三)优先实施库区环保治理工程

巴东县位于大巴山山脉和武陵山脉云贵高原之间,全县海拔相对高差大,水网密度大,地形破碎,土壤严重石漠化,全县土地石漠化面积52935hm2,农业人口7.63万人。过去的石漠化治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形势依然严峻,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任务还很艰巨。巴东在2006年已经就石漠化治理问题编制了《巴东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拟争取投入4.2亿元,进行综合治理,但目前全州仅建始县在搞试点。为加大保护库区生态环保力度,对巴东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担负着保护长江这一全国最大淡水资源任务之一的库区,恳请将此项目优先纳入实施。

(四)进一步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除开国家财政投入外,建议上级部门做好区域协调,摸索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制度,以及实行上下游出入境水质断面考核,建立跨区域的流域环境保护机制;对已有确定的资源补偿相关费用征收规定的,要进一步完善征收的标准、缴纳方式以及使用管理方面的制度;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生态环保建设;继续利用好国债资金吸纳社会资本实施生态环保项目;继续完善减免税费、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等制度,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五)探索大型工程建设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建议对三峡电站这样一些大型工程从发电量中抽取一定生态补偿费用,用于原地区生态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宗臻铃.长江上游地区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机制探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

第2篇: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范文

1 海南州藏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初步成效

1.1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和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人畜数量分布与自然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特别是通过减畜和休牧育草、划区轮牧、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等措施,使生态系统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水源涵养功能不断增强,草地退化态势得到明显遏制。

1.2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尤其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海南州共新建城镇移民社区和安置点21个,安置生态移民3244户15926人,解决了3747人4.12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实现了户户通电、通有线电视目标,推动了全州城镇化建设进程。农牧区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教育、医疗条件等不断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1.3 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随着城镇人口增加,社会消费增长、餐饮服务业、商贸流通以及房地产、建筑等市场都有了新的发展,就业创收渠道不断拓宽,项目区群众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数量持续增加。

1.4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随着生态移民的搬迁,对海南州畜牧业发展带来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迁出地缓解了人口数量、分布与自然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牧区草场得以休养生息,群众的生产经营方式得到转变,特别对牧区实施减畜禁牧、休牧育草、划区轮牧、舍饲或半舍饲圈养项目提供了条件,促进了草原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迁入地的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逐步统筹协调草产业、舍饲圈养业和加工业之间的关系,为实施生态畜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5 农牧民思想观念逐步转变。通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农牧民群众思想观念逐步改变,生产经营、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明显转变。广大牧民群众从传统的游牧方式开始向定居转变,由单一的靠天养畜向建设养畜转变,由粗放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转变,为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和劳务输出奠定了基础。

2 海南州藏区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生态建设任务艰巨。海南州平均海拔3200米,气候寒冷干燥、干旱少雨,全州土地沙漠化面积达190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8.7%;退化草场面积达3318.9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65.2%,其中塔拉滩、木格滩、切吉滩退化草场面积达963.11万亩,每年进入龙羊库区的泥沙量达3131万吨。同时水资源逐年减少,许多湖泊干枯,断流的河流占全部河流的40%以上。严峻的生态环境不仅严重影响着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黄河中下游的生态安全构成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繁重而艰巨。

2.2 后续产业较为缺乏。随着三江源生态移民、禁牧搬迁等项目的实施,全州近1.6万农牧民成为生态移民,基本上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生活成本大幅提高,消费支出明显加大,加之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彻底转变,产业水平低,增长方式粗放,后续产业培育难度大,直接影响到生态保护建设和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2.3 资金投入有限,尚需加大力度。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山大沟深,导致部分生态建设项目成本偏高,加之地方财力有限,无力拿出更多资金支持生态建设,制约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由于地处偏远,群众环保素质普遍不高,环保意识普遍较差,加之环保设施紧缺,农牧区还存在一定的脏乱差现象,尚需加大整治力度。

2.4 生态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思想根深蒂固,没有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虽然强调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经济优先、增长至上,“口头环保”的现象。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对没有考核指标要求的环保审批、环保核查等基础性工作重视不够,一些环保政策还没有完全执行到位等。

3 进一步抓好藏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建议

3.1 加快建立三江源生态保护长效机制。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的建立不仅仅依靠建设,更重要的在于管理,加大草原监管,健全草原监理机构,建立草原保护与利用制度和规范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落实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建议加快建立以中央财政为主的草原保护与利用制度和规范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农牧民生产生活、基本公共服务等进行补偿,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3.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城镇化引领,发挥生产要素聚集效应是解决“三牧”问题的重要引擎,为此,建议国家在提升自治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化、网络化、功能化方面,帮助解决好州府所在地和各县县城的城镇供水问题;进一步加大公路建设支持力度,提高县乡村公路等级,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网络化水平。并要实施的退牧还草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防护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政策支持,延长补助期限。

第3篇: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环境监测;环境执法

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6-0084-03

1 引言

完善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保障。环境保护能力是一个主体本身所具备的达到环境保护目标所应当具备的能力,是实现环保目标所应具备的物质及智力、能力要素的总和,从大的方面来说,包括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能力、环境执政能力、环境管理支撑能力三大方面[1]。本研究侧重为狭义的环境保护能力与制度建设,针对环境执政能力,环境管理支撑能力做重点研究,主要涉及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环境协调能力建设,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环境危机应急能力建设,信息获取能力建设,资金保障能力建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通过对郑州市环境能力各个方面现状情况进行梳理,对比上位政策要求,参考先进地区环境能力提升经验,提出郑州市环境保护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查阅文献、比较研究、描述性研究、实地调研及咨询专家等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国家政策文件和政府系统内部有关工作数据资料等,为研究提供理论和基础资料方面的支撑。

(2)比较研究法。通过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环境管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郑州市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存在的不足,借鉴先进的环境保护管理成功经验,结合郑州市的实际情况,研究环境保护能力提升对策建议。

(3)描述性研究法。对郑州市现有的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问题、短板及环保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等进行叙述。

(4)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法。对郑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监察、宣传教育、人才配备、信息化程度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座谈,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研讨、咨询相关专家。

3 存在的问题

3.1 以常规监测能力建设为主,新型环境问题监测能力有限

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相比,郑州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环境监测站监测仪器及人员配备均侧重在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方面的监测,针对声环境、土壤、地下水等新领域的环境问题监测能力有限,监测网络覆盖范围和要素不够全面,一些涉及重大民生和前瞻性的问题包括挥发性有机物、生物毒性、水生生物、生态监测等领域的应对能力不足。

3.2 环境监测综合运用力度不够

环境监测数据应用效果有限。目前郑州市环境监测存在数据的分析、评价不足,面对大量的监测数据,仍缺乏系统的分类研究整理,监测部门只是将监测结果上报管理部门,忽视了监测数据的加工整理和开发利用。在环境质量监测报告中,污染源评价与水质评价相脱离,造成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变化解释不清,找不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总体来说,监测数据未能充分应用到环境管理工作之中,监测技术支撑功能未得以充分展现。

3.3 现行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

郑州市多年来监测系统一直是重技术、轻管理。纵向看,下辖各县(市)、区的环境监测部门作用未发挥,大量的工作积存到市级,未将压力合理传导,导致工作任务排布不均,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横向看,监测部门与其他部门良性互动不足,监测、污防、监察、应急等单位联动机制不健全,部门职责不够明确,契合度不高。

3.4 信息管理能力不足

信息管理体制建设相对滞后。郑州市环保局及各县(市)区环保局目前未设置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信息机构建设有待加强,信息数据缺乏整合及共享。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统计、科技、宣教等领域在系统集成、信息共享等方面尚不能满足协同配合的需要。

3.5 环境风险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郑州市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仍不完善。基层政府对环境风险认识不到位,重处置轻预防。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主体责任落实不够、隐患排查不深入不彻底等情况仍较普遍。环境应急压力向下及各部门之间传导不够,部门联动力度不足。对全市污染源、扬尘、危险品和易燃易爆品的检查与相关部门结合不够,情况掌握不全、不细,工作存在盲点和漏洞。公众对固体废物潜在的危害认识不足,尚未形成公众参与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3.6 资金与技术投入有限

环境监测、监察等环境能力建设的成果体现在仪器设备持续运行并发挥效益,有赖于后续运行维护和经费保障[2]。

随着环境监管指标与内容的扩展,仪器设备更新、消耗等运行经费不足,造成环境监管日常工作开展受限。另外,郑州市科研工作较为薄弱,“十二五”期间,市本级没有设立科研经费,没有独立组织开展科研立项及研究工作,科研服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7 宣教能力不能满足新时期环境宣传需求

郑州市目前宣教能力的现状远不能满足环境宣教社会化的要求。公众对环保知识和环境信息公开的需求日趋增强,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的传统宣传模式已很难满足公众的需求,环保各级宣教人员专业知识、宣传策划及设计等专业技能欠缺,目前的宣传教育活动多停留在内容单一、形势老旧的层面。

3.8 缺乏c其他部门的协同管理

郑州市目前存在环境监测站与水利部门、农业部门的监测站点业务交叉重复、权责不明的现象。例如针对地表水的水质监测,郑州市环保局每年都有指定性任务,而水利部门每年也对江河水质开展水文、水质监测;土壤污染调查及土壤监测工作,环境监测站和农业部门的土肥站都在进行,监测项目大同小异,造成了监测资源的浪费。

4 需求分析

随着国家“气十条”、“水十条”的实施,环评制度改革的开展,企业排污许可证等环保政策的实行,公众环境权益的空前高涨,环境法律法规基础日益完善,环境管理工作将面临不同于以往的新形势,在管理上从严从紧将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

另外,随着《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印发,对解决现行以块为主的地方环保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指导性意见,河南省作为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省份,省、市、县三级环境监测监察机构从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等方面面临重新梳理的问题,郑州市目前的环境能力水平已不能满足需求,市级及县(区)级环境监测、监察等工作的开展有待调整。

5 对策与建议

5.1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1)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以PM2.5监测为重点,加强灰霾、VOCs、臭氧、温室气体、扬尘监测能力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监测工作,探索针对建筑工地、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大气污染量化监测,安装工地移动扬尘监测系统,开展针对建筑施工产生的大气污染源的规律性监测工作。

(2)根据郑州市调整后的噪声功能区域划分结果,开展声环境监测点位调整工作,重新进行噪声环境监测网络划分,协同交通局调整道路噪音监测点位。

(3)规范土壤环境监测。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设定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实现县(市)、区土壤监测点位的全覆盖。普及土壤监测技术,提升环境监测站土壤监测能力。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将目前的例行监测试点工作转为常规例行监测并实现业务化运行。

5.2 加强环境执法能力

(1)应加强对重点环境问题的执法监管,加大环境敏感区域执法力度。加大对南水北调沿线、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高度关注群众反复投诉的重点和敏感环境问题,立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2)着力将环境监测与环境执法联动起来,依法履行对排污单位的环境监管职责,依托污染源监测开展监管执法,建立监测与监管执法联动快速响应机制,根据污染物排放和自动报警信息,实施现场同步监测与执法;加大监测质量核查巡查力度,严肃查处故意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

(3)全面提升移动执法水平。以移动执法系统和电子执法平台为依托,健全环境保护执法规范化体系,通过督查、稽查,督促市、县(区)两级环境监察部门将执法规范落实到日常工作。加强移动执法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数据的使用率,并形成协同效应。

5.3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可通过建立以环保部门为主体,宣传、教育、新闻、出版、科技、文化等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和企业广泛参与的环境宣传教育网络的方式,营造一个浓厚的环境保护氛围[3],引导公众参与环保宣传。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微信、举报热线、城市管理网格、环境监管网格等平台,引导公众自发参与环境监管,约束企业环境行为,主动公开环境管理信息,拓宽环境监管渠道;通过建立多种合作伙伴关系和各种激励政策,鼓励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促进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扩宽环境保护宣传的渠道。

5.4 提升环境科研技术水平

(1)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环保专业技术人才,规范人员管理,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选人用人政策积极向学历层次高、业务素质强、集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方向上倾斜。

(2)营造环保科研工作氛围。科学合理的引导创建研究型工作氛围,解决目前环境管理中存在的科研氛围不足、科研能力不强、科研成果不多的局面,实施奖励政策,争取国家项目,结合郑州市实际特色做好大气灰霾研究等相关科研工作。加强从事相关技术人员的交流学习,以市场为导向,定期开展自学自查,学习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厂商及先进实验室的开发方法,开展学习培训交流,建立互助、包容、开放、积极向上的学习工作氛围[4]。

(3)提高环境保护科研实力。改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环境科研基础装备水平;培育一批重点环保研究机构,搭建环保科技基础平台;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创新。

5.5 加强信息化建设

郑州市应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各级信息化工作的人员配备,做好环境信息的标准化建设的准备。优化网络建设。实现污染源信息化管理,建立污染源动态信息库和执法人员信息库,及时更新信息库中企业等污染源信息,实施动态管理,实现多平台多终端信息实时共享。疏通环境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市县两级的交流沟通,实现环保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共用,保证环境保护数据的准确性。

5.6 强化环保资金投入与管理

(1)保障政府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环保专项资金,把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调整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政府环保投入,保证环保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2)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推进社会多元主体投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环保产业逐渐推向市场[5],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

(3)规范资金监管。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监督,保证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推动绿色信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绿色证券等环境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

5.7 落实垂直管理制度

郑州市可借助“垂直改革”这一契机,整合资源,梳理体制机制,调整机构制度,减少环保与农业、水利等监测系统业务交叉重叠,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业务。

研究监测、监察、执法机构重组、工作分配及责任落实问题,在市级环境监测机构上收省级后,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解决市级日常监测工作,特别是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问题。

制定县级政府环境质量责任落实相关制度,解决县级环保部门作为市级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存在责任落实缺口的问题。

研究协调县级其他部门参与环保工作的办法,解决由市级统一调配环保执法力量后,如何部署谭力量,提升全市环保执法能力的问题。

充分发挥市级环境监测站作用。在即将实现垂直管理的大背景下,郑州市监测站要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下辖县(市)、区监测站业务进行指导,完善市级人员管理。

6 结语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实施和监控的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是环保部门,而地方政府是进行环境保护的直接主体[6]。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排放控制和监督问题,而是一系列社会管理、利益调节、技术进步和社会消费习惯引发的综合性问题,不仅仅是简单地提高环保职能部门直接的环境管制能力,还要将环保意识植入政府行为,提高郑州市及下辖各县(市)区政府间接环保管理能力。因此在进行环境保护管理的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需统筹管理,推进责任体系构建,强化环保职能部门,协同管理各相关部门,明确各方责任,使环境保护成为所有政府部门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政府体系综合环保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细康.广东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珠江经济,2007,197(12):61~66.

[2]冯 恺.我国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问题与建议[J].环境保护,2013,41(8):44~45.

[3]杨 博.湘西地区政府环境保护能力培育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4]李日成.关于新常态下二级站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思考[J].环境保护,2016,44(12):56-58.

第4篇: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6.36.049

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措施,并新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用硬措施应对环境保护的硬挑战。环保部部长黄润秋指出:“除了强化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追究外,还将鼓励各类资本进入环保市场,将推行环保标识管理,打造绿色供应链,鼓励环保资源运营管理专业化服务。”山东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尤其关注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是促进山东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将 “绿色”或“环境意识”与 “经济发展”两者并重的有效途径。

1 “绿色供应链管理”概述

绿色供应链管理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它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指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把“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分”及“无任何副作用”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中。

绿色供应链的内容涉及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销售、绿色消费以及绿色物流。我国的研究人员在绿色供应链方面所作的研究还只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我国在绿色供应链及相关问题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计划,均支持了一定数量的绿色供应链方面的研究课题,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山东半岛的大部分企业已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一些企业应用水平较高,效果较好,尤其是烟台地区艾维农场将生态农业和绿色供应链有机结合,开辟了山东绿色供应链发展的新模式。

2 艾维农场开辟“生态农业”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结合模式

下图为生态农业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结合模式概况图。

生态农业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结合模式概况

2.1 将绿色供应链管理融入生态农业

艾维农场充分将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融入生态农业,在绿色生产方面,运用鱼菜共生系统优势,经过实验数据显示,能够实现零排放,零污染,节水90%以上,100%省肥,节约50%以上能源,节省人工70%以上,做到有效处理、净化水体。

在绿色消费方面,也有独特的发展模式,融生态鱼菜副食配送,游览观光、休闲餐饮、生态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向消费者传达一种绿色、环保、生态的消费观念。并且,建立在CSA社区支持农业大平台和新空间之上的绿色销售环节,在农场和社区居民建立了一种直接的联系,农场寻找愿意预订他们农产品的社区成员,直接把菜送到社区居民家里,提倡大家食用有机绿色健康菜,建立了一种“环境保护、生态循环”的未来生活方式基础上的营销观念。

2.2 开创“鱼菜共生&气雾栽培”艾维生产模式

作为艾维特色生产模式之一的砾培潮汐式技术,简单的来说,养鱼的水池与种植蔬菜的砾培槽通过水泵联系,而其中的陶砾含有很多微孔可以给起到定植植物和附着微生物的作用,此外,虹吸作为排水系统,无动力消耗,通过系统控制可以实现潮涨潮落,因此,此种模式下,砾培、植物、蚯蚓和微生物可实现过滤和硝化功能,进而使植物根系营养充足发育好,提高种植种类和产量。

而现在已经发展成熟的鱼菜共生系统,只需要为鱼提供饵料以及水体循环所耗电能。鱼、菜、微生物、蚯蚓等形成了一个小的生态循环系统,以此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安全、有机种养殖模式。

作为蔬菜种植的新模式――气雾栽培,则是通过弥雾系统定时给植物根系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取得了比传统农业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效果。

2.3 集“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于一体

艾维农场的经济盈利主要包括蔬菜及副食品销售(CSA)收入、阳台菜园销售及服务费收入、生态餐厅(餐饮)收入、生态乐园收入酵素销售收入、参观门票(休闲、观光)收入、药用植物(订单种植加工)收入。保守的估计数字,一个一亩半的大棚,一年能够收获一万斤鱼加五万斤菜,一年的收入能达到普通大棚一年收入的五倍。

在资源效益方面,调查数据显示,艾维农场的资源利用和传统农业比起来,达到节水90%以上,100%省肥,节约50%以上能源,节省人工70%以上的目标。在水、肥料、能源、人力有效实现资源节约最大化。

艾维农场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的同时,还取得了巨大的环境效益。艾维农场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的耕作,而且不需要大型的机械,也无须繁杂的管理操作,更不需施用化肥与除草剂,最大限度地控制农药的使用或者进行免农药栽培,是一种对环境污染最小化甚至做到零污染与排放的技术。在地球生态压力越来越重的今天,艾维模式提供了实现环保生态耕作的模范。

3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问题的不足与建议

3.1 针对绿色采购环节的建议

包装材料从开采到产品报废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处理等全部过程进行考虑。在包装材料选择时要详细考虑到产品报废时的材料回收重用及处理之类的问题。例如蔬菜配送环节采用纸袋代替塑料包装袋,生态餐饮环节包装材料也要注意,如实用环保材料替代保鲜膜。

3.2 针对绿色物流环节的建议

(1)合理配置配送中心,遵循就近原则,以社区分布为导向选择距离社区最近的物流配送点制订配送计划,提高运输效率以降低货损量和货运量。

(2)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化的配送,与其他企业开展有效合作。

(3)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

生态农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山东省虽然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但是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有思想认识不到位、农业环境污染较严重、科技水平较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加强对生态农业扶持引导、新形势下发展生态农业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艾维农场将绿色供应链管理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无疑为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此模式在山东乃至全国范围内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第5篇: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环保;新形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挑战

为了深化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改革,2010年环境保护部采取下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规范环评市场、加大环评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等措施,积极推动环评报告书在编制主体、编制内容和审批程序上的改革创新,用以充分发挥环评制度在优化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作用,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面临转型的挑战,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创新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变得更为科学、合理。

一、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评价技术不完善,审批评估标准不统一。现行环评导则形式比较单一,其中,部分定义比较模糊,准确性不高,甚至部分内容存在一定的争议,部分导则的内容缺少详细说明,尤其是模型指导、操作规范等方面,例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现场监测方法不明确、地下水评价等级判定方法表述不清晰等。随着污染治理新技术、项目建设新要求的出现,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环评技术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需求,比如在电厂烟塔合一超低排放影响预测,复杂山区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部分地区对简政放权政策理解不透彻,下放力度过大,节奏过快,基层监管水平和承载能力不足,配套的指导措施缺乏,政策、规划环评技术体系不完善,导致不同地区对项目的关注重点、评估尺度等存在差异,严重影响审批的科学性。

(二)环评工作评价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明显。受传统环评理念影响,职责与边界划分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针对性强已成为目前环评工作中的常见问题,环评文件对规划纲要、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地形地貌、安全生产、用地审批等内容的描述占主要部分,这些内容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都已有详细的介绍,而真正需要环评文件重点说明的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靠性、监测方案的可行性、影响预测结果的真实性等内容却是“点到为止”,比如大部分环评文件都没有从环境容量角度对项目选址和建设的合理性进行详细分析,不能发挥环评文件应有的作用,更不能满足环评审批工作针对性强的要求。

(三)战略、规划环评重视程度不够,约束力度不足。战略、规划环评能够将环境标准、环境容量、产业布局落实到宏观经济发展决策中,是改善环境质量、保证生态红线落实的重要措施。然而,目前我国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规划环评的重要性,由于环保部门与政府等规划环评的主体之间相互制约机制不完善,限制了规划环评工作的发展速度,违法、违规办事的现象层出不穷。即使是开展了规划环评的行业或区域,也只是把规划环评当作一项任务,并没有对规划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对可能出现的环境影响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或者即使对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预防措施,由于预防措施缺乏科学性、可行性,无法再实际工作中得到实施。

二、环保新形势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采取的对策

(一)完善环评的评价、评估方法。在技术方法方面,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改革要求,积极引进、学习国外先进的环评技术,研究战略、政策和规划环评,完善环评技术导则,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将重点集中到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上。此外,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的评估审批原则,并制定统一的标准,做好分类指导,加强对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的培训与交流。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方面,应大力推动环评体制的深化改革步伐,公开环评机构诚信体系,建立有效的环评机构及从业人员监管体制,对弄虚作假、环评质量低劣的单位进行严惩,严重者予以淘汰,对分析指标不完整、评价方法不正确、措施建议不可行、环评结论不明确的机构降低环评资质等级。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建议开展的项目,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或对生态造成严重损害的,要对环评机构依法严惩。

(二)建立有效的环评监管体系。为了尽快提高环评工作效率和质量,要从管理、技术和法律法规层面开展全面的推动工作,明确各自的责任,加快优化环评导则的进度,简化环评文件内容,对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文件或内容,一律不再作为环评审批要件,并不断探索、试行行的管理方法。将项目选址的环境合理性、环保措施的可行性、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性和环境风险的可控性作为环评工作的重点,从而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作用。

(三)强化规划环评的引领作用。在环境要素质量预测与评价的前提下,对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与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拓展,比如增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结构布局的关注等内容,并积极将其应用到际工作中,从实践中进行检验其实用性。制订不同层级环评的联动机制,增大规划环评在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推进作用,以及对重大决策、规划和产业发展的优化、约束作用。此外,在关注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物控制技术水平、达标排放等微观数据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法律法规、环境敏感区、产业结构、区域开发强度、生态红线等宏观信息的,针对不同行业建立环评大数据应用体系,加快我国环评领域信息共享与数据共用平台的建立,推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从而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向着科学、高效的方向快速发展。

第6篇: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问题;原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快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实现国家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要求,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已成为我国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已有不少研究,一些学者梳理了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针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1]有学者认为我国快速的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问题,[2]但也有学者认为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解决农村生态退化、乡镇企业污染等环境问题。[3]许多学者针对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诸多建议。何隆德(2014)认为可以借鉴澳大利亚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家战略、建立全民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坚持依法依规治理环境、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生态化、强调尊重自然规律等成功做法;[4]谢枝丽、宋长英(2014)则提出环保管理的关键是要强化政府的参与和干预;[5]马源春、高广阔(2015)认为改革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要在构建生态环保预测机制、经济惩罚机制、综合评价应用机制以及“无悔”的环保政策等方面作出努力。[6]也有学者基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视角提出从行政体制改革推进生态环保管理。[7]不难看出,学者们从生态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度建设、政府职能等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这些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问题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湖南省的一些生态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进行深入调查,对我国环保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原因分析,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更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我国环保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环保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所确立的环保管理新常态,仍有较大差距,深度推进我国环保管理仍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价值激励严重不足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作为“理性经济人”,有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追求,同时做出最大努力。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重发展,轻环保”,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投入偏少,一些生态主体功能区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经济牺牲,其生态收益与经济发展损失不匹配,以致地方政府对环保管理存在价值激励严重不足,出现环保政策偏差。一是生态补偿不足。2015年,中央政府对省内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每亩为17元,例如,湖南省江华县生态公益林的补助才每亩每年15元,这个标准低于公益林的管护成本(约每亩每年35元)。二是权责不对等。法律法规没有对中央和地方事权进行清晰界定、划分,地方政府肩负有环保管理的职责,但缺乏提升环保管理服务的积极性和与之相匹配的财力。

(二)环境执法能力不足

一是环保管理职能分散。环保职能分散在环保、土地、农牧、矿产、林业、水利、交通、国土、农业管理、海洋、港务和渔政等近40个部门,执法主体林立、责权分散、效率低下。二是环保机构不健全。例如,截止2014年,湖南省乡镇级设有环保机构842个,但大部分无法正常运转,大部分乡镇政府仍没有环保管理机构,缺少专职环保人员。三是环保经费短缺。由于排污费的足额征收很难到位,基层环境监管部门的业务资金大大减少,且难以保证办案资金来源。一些县市地方财政困难,无法满足环保机构的业务经费需求,用于环境监管工作的经费更是寥寥无几,许多环保局依靠大量征收污染费解决办公费用。四是环保执法人员不足。以湖南省环保系统为例,按照国家环境监察、监测标准化建设要求,中部省份省级环境监察人员应当达到40人、环境监测人员应当达到100人,而2013年底湖南省环境监察总队与应急中心合署办公,在岗才29人,目前执法人数少、任务重、执法难、难执法,极大影响了监管、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三)公众环保监督缺位

一是公众无法获取准确环保信息。政府、企业对环保信息的公开率不高,公众难以获取真实有效的环保管理信息。二是公众缺少合法参与途径。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关于环保公众参与的条例或其他形式的法规,公众参与环保监管,缺乏规范化、制度化途径。一旦遇到具体的环境问题,公众无从知道该用何种方式参与,更难以把握采取什么样的参与方式最合理、最合法,公众在环境监督中被边缘化。三是社会组织难以发挥作用。环保社会组织没有完全独立,资金来源对政府有依赖,在表达意见的过程中没有独立的话语权,对政府环保权力的制约大打折扣。

二引致环保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环保管理深度推进面临瓶颈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个。

(一)“先发展后治理”观念作祟

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关系时,地方政府往往把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视为解决当地经济社会问题的不二选择。对湖南的一些县市调研发现,一些县市在实际做法中仍将干部绩效考核与GDP挂钩,刺激地方官员为促使所辖地域经济增长最大化不断寻找机会。一些县市为能引进项目落户,放松环保要求,甚至以招商引资为名简化程序、减少环保考核权重等形式干预当地环保监管。

(二)部门之间利益掣制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府部门趋利现象明显,“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对本部门有利可图的互相争夺,无利可图的往往没人愿意负责,互相扯皮推诿。环保各项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不仅难以形成资金集中使用和严格监管的合力,反而加剧了不同部门间的利益冲突,造成环保管理的“公地悲剧”。

(三)环保管理政策滞后

污染防治政策文件不够具体明确,一些必要的条款处于空白状态。污染防治的立法政策软弱,缺乏强制性和引导性。环境收费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环境违法处罚标准明显过低,无法对环境污染起到震慑作用。

(四)环保监督机制虚化

上级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和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之间主要是行政业务指导关系,部门的财政权也由地方政府掌管,为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实行“挂牌保护”提供了土壤,导致地方保护主义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拦路虎”。公众参与环保缺乏有效协调机制,遇到具体环境问题,公众无从知道该用何种方式参与,难以把握采取什么样的参与方式最合理、最合法,公众在环境监督中被边缘化。

三破解我国环保管理体制问题的对策

破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问题是一项长期艰难的挑战,只有构建起政府、管理部门、市场与公众等“四位一体”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实现“四个增强”,才能有效解决环保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增强参与主体环保管理的积极性,健全利益共享与成本分担机制

一是创新生态保护财政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制定出台《重点流域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实施方案》,探索建立由属地政府负主责、省政府明确一个对口部门为主指导督办、相关部门配合支持的多方协同机制,对做出重大环境贡献的县市乡进行适当的奖励,省市不再考核其生产总值。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制度、生态文明示范点建设管理制度等。二是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补偿制度。对具有明确的保护者与受益者的领域(区域),在生态重点区域设立碳排放交易所,推动横向碳排放以及在交界省份之间实施碳排放权、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还可以通过共建生态园区、在电价、水价中征收生态补偿基金等形式来实现,实施各类排污指标的有偿使用和交易。三是探索推进生态产品金融化。进行生态旅游项目经营权、林权等优质运营性资产抵押、收费权融资等,探索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直接融资。依托生态资源的市场资产定价,探索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进行直接融资。

(二)增强环保管理体系协调性,推动横向环保职能整合与事权划分

一是实现环保管理主体多元化。环境管理的主体由单纯依赖政府管理发展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共同参与,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的监管体系,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将全国所有排污单位的监管在中央、省、市、县四级环保部门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级执法检查的层级责任、执法检查频次及程序,对全省所有排污单位实行“有计划、全覆盖、规范化”的环境执法检查。二是实现环保管理决策多元化。明确各职能部门参与环境保护管理的责任范围,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协调机构,加强统一监管。加强发改、财政、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环保、住建等职能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建议设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实现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做到信息互换互通,形成议事会商制度,推动工作落实,开展联合执法。三是探索建立区域共治的联动执法机制。针对省级行政边界区域权属复杂、监管薄弱等特点,建立边界相邻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从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建立区域监测网络和应急响应体系。

(三)增强环保管理执行力,加强环保执法能力与设施平台建设

要按照“控总量,优结构”的思路,调整机构编制、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调剂,逐步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与监管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的问题。一是建立健全环境执法机构。构建中央、省、县、乡(镇)四级环境执法监管网络,确保每一个乡镇有环保机构,提高执法装备水平。二是充实各级执法队伍。强化各级管理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提升管理者知识结构。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和机构改革,充实环境监管力量,配备专业环保人员,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专设水资源法警、森林资源法警,培育和引进一批节能和环保监测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加强环保设施平台建设。加强污染物排放等监测网络、预报预警、应急管理等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支持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

(四)增强环保管理监督力,推进环保信息公开法制化与规范化

一是整合各部门环境监测和信息网络。建立统一服务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环境监测和信息网络平台。二是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加快制定出台《环境信息公开实施方案》,建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披露制度。政府在制定重大环境法规政策、土地规划、城市规划时,以及批准建设项目之前,应依法公开相关信息。对排污量超过一定标准、环境风险大的企业,强制其公开环境设施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信息。对涉及民生、社会关注度高的环境质量监测、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企业污染物排放等信息以及环境状况、重要政策措施和突发环境事件,要及时公开,主动向社会通报。三是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途径。建立环境保护“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重大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环保微信工作体系。四是培育、规范环保社会组织发展。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环保决策,鼓励和支持其参与重大环境决策,对政府环保工作进行监督等。

作者:范东君 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绿色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团队

参考文献

[1]张永亮,俞海.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方向:国际社会的观察和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2015(1):43-47.

[2]胡海兰,安和平.贵州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7-51.

[3]肖金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J].区域经济评论,2014(5):124-126.

[4]何隆德.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及经验借鉴[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8-52.

[5]谢枝丽,宋长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政府干预手段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6.

第7篇: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范文

1循环利用的设计

思路服装常常与普通消费品在使用价值方面尚有所区别,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服装并不是使用价值趋于零时才被报废,往往是因为过时或者不合身而被抛弃,这种服装占废旧服装的大部分,虽然定性为废品,但依然存在较多使用空间,因此可以从设计角度进行循环利用,开发、挖掘其剩余价值,进行创新再设计,延伸其生命周期。对废旧服装进行再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材料的循环再设计大多数的情况下,废旧服装其构成服装面料的材料本身的性状并没有发生改变。循环利用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将艺术设计造型方法和创新的思想运用在这些废弃的材料上,重新定位它们的使用功能,例如采用拼接、打破、解构等手段赋予它们新的形态,为这些废弃纺织品带来二次生命,为其提供一条创新环保的道路。

(2)功能的循环再设计在大多数废弃服装中,它的局部细节,如口袋、腰封等部分都可以拿来利用。循环利用的设计思路是在发挥服装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保留式再设计,通过设计、开发多种组合方式,构成可以适应各种形态的多样化的产品。

(3)设计思想的循环再设计设计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服装产品因为是易耗品,因此对环境的意义不可小觑,在设计中设计师应当以减量、再生、环保、高效和尽可能长使用寿命为主导设计思想。由于设计的问题与环境的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设计师在面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须对传统设计观念提出新的思考和再认识,在设计时除考虑产品外观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是否是以自然为本的设计。

2统一技术标准统一

技术标准是指产品从纺织品原材料的选择时即开始标准规范操作,在原材料加工成纺织品,继而加工成服装产品或床上用品时,贯穿整个加工链过程中使用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技术标准相比现在使用的行业标准,更加深入、详细和连贯,其具有的整体系统性,将相关的行业能更加逻辑化、科学化地构建在一起,从行业链上对各级产品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战略性实现绿色、环保和高效、低损耗的生态产业链。

3分类、分级模型

在统一的技术标准基础上,建立行业内部的分类、分级模型。例如,服装加工业,可以根据统一的技术标准,建立内部承上启下的行业分类、分级模型,可以以标准的形式对产品进行定性模型的描述和建议,这对上下游的产业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使用价值。

二研究方案与设计实验

目前从美国、英国等地的经验来看,废旧纺织品服装的主要走向是二手服装市场。有些国家,例如德国和日本,致力于高科技的废旧服装材料的技术研究,组织化纤公司开发涤纶的化学降解技术———涤纶废旧服装循环利用体系;法国,废旧纺织品利用再生技术生产高价值的产业用纺织品,用途广泛;现在很多国家和政府、企业都设立相应组织,资助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方面的技术创新、市场开发。例如跨国品牌H&M,长期坚持以旧换新的品牌服务,不仅有利环保事业,也提高和带动了品牌形象和市场销售,担负起环保意识的宣扬和普及的公益使命。

1结合企业形象的循环利用的设计思路

H&M在营销中致力于环保思想的普及和宣传,H&M将循环再设计贯穿在它的每一个商业操作中,无论是设计、生产还是销售与售后服务:材料的循环再设计、功能的循环再设计、设计思想的循环再设计等各方面均有杰出表现,在它全球的分店中,均设有回收废旧服装的业务内容,消费者只要携带报废的服装,无论有没有品牌,是否是该品牌的产品,均可以换取8折的消费优惠。由于H&M是成衣性质,是低廉的快速消费品,因此H&M在循环再利用中的设计思路非常接近实际和大众生活,企业充分利用废旧服饰的残余价值,主要方面是材料和服饰功能的价值,努力延长其使用寿命,或者加工成家庭用的软材料用具用品,H&M的产品结构、款式均极为普通和简单,设计过程、使用指导以及再利用、再回收生产中,均体现了绿色环保的思想和理念。

2系统下的分类

分级标准的制定H&M品牌并未建立详细的分类、分级标准,这里我们建立模拟的服装循环框架示意图,其中分类、分级标准贯穿在服装的微循环产业框架中,结合服装的生产标准(GB标准),对产品流通的不同环节做宏观的构思和设计(如图1所示)。服装产品的循环过程,包括新产品到废旧产品的流通过程和废旧产品回归新产品的过程。无论是哪种过程,框架中都建立了分级、分类标准。在行业内部,这可以使用同一个标准。而相关行业,例如纺织业和服装业,各自内部的标准可以略有不同,但均需参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协调和整合,形成行业之间的重要衔接和相互影响的必然关联关系。五级分类标准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材料名称、品质、再生性能、环保性能、循环方向等,作为技术性指导文件,标准需要尊重国家标准的制定,并兼顾其他行业的操作与需求:

(1)一级标准:全天然珍贵资源材料(丝、麻、棉、毛),混纺(棉/麻30/70),可再生、可降解(不建议)、绿色环保等级(优)、可制再生棉;

(2)二级标准:含天然珍贵资源材料(丝、麻、棉、毛),混纺(棉/化纤70/30),可再生、可降解(不建议)、绿色环保等级(良)、可提取制再生棉;

(3)三级标准:含天然珍贵资源材料(丝、麻、棉、毛),混纺(棉/化纤30/70),可再生、可降解(不建议)、绿色环保等级(中)、可提取制再生棉;

(4)四级标准:合成材料,聚酯,不可降解、绿色环保等级(较低)、不可再生;

(5)五级标准:合成材料,混纺(聚酯/粘胶30/70),不可降解、绿色环保等级(低)、不可再生;五级分类标准级别越高,化纤成分越多,回收和循环处理中,难度越大,对环境破坏越大,五级标准作为技术型指导文件,可以以标的的形式出现在服饰产品中,例如衣服的洗水唛,当这件服饰报废时,洗水唛中的指标和成分内容将引导这件废旧服装的合理去向,避免了后续工作的低效和重复。五级分类标准仅是一个构想模型,分类、分级标准可以在具体实践中设计的更加详细和精准。

三效能分析与比较

以H&M生产的一件T恤为例,当它被使用2年报废后,还存有部分使用价值,循环再利用可以将它引入以下几个途径。

(1)二手服装市场

(2)家用抹布、拖把

(3)送入工厂经过撕裂和粉碎,加入其他材料制成工业用非制造布、再生纸张

(4)掩埋或焚烧是现代科技发达国家2013年的废旧服装的处理去向,约有90%的废旧服装进入循环利用的渠道。进入二手服装市场的废旧服装,无须对其成分性能进行过多的界定和规范,在其再次使用后仍将面临彻底报废的分解过程,因此,绝大多数真正意义上的废旧服装面临的是两种结果:分解再生和掩埋处理,采用统一技术标准和分类分级模型,可以从最基本的纤维材料开始进行有效管理,当产品彻底报废时,高效地引导废旧材料进入再生或填埋环节,形成行业的循环生产链,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资源的效用和生态环境。

四结论

第8篇: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一、武汉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武汉市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约束与激励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约束机制方面,第一,编制了以武汉为中心包括周边八个城市的武汉城市圈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具体循环经济统计指标,制定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应配套政策措施;第二,制定了循环经济基本法――《湖北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促进条例》,以及节水、建筑节能、再生资源回收等有关循环经济方面的单项法规;第三,将节能减排、污染达标等环境保护指标逐步纳入政府的考核体系中去,强化了考核和监督。

激励机制方面,第一,加大了环保投资力度,武钢每年持续以占总投资15%以上的资金比例用于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整体装备水平;第二,组建了循环经济研究院,从工程技术层次上,为创建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提供了组织支持;第三,构建了“青阳洪”、“青鄂阳”大循环产业经济示范区;第四,建设了循环经济网,为企业和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立了平台。

尽管如此,武汉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地方性的法规和政策不完善,武汉市目前对节地、节能、节材等方面的单项法规还没有涉及,而且法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强制性和操作性;第二,环境投入不足,武汉市环保投资占总GDP的比重为2.33%且增长缓慢,低于据上海经验得出的在中国控制环境最低3%的有效投入标准;第三,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评价体系;第四,缺乏能够辐射圈域城市的生态产业链;第五,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弱,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第六,中小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参与意识不足,来自武汉餐饮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武汉每天消耗的一次性杯碗数量超过100万个,这说明在个人利益和循环经济的取舍中,大部分武汉中小企业和公众仍然首选前者。

二、循环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失灵的制度性因素探析

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现行的财政制度、官员考核制度、行政区划制度、生产者和消费者责任制度导致了其在环境保护方面失灵,而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1、地方政府调控手段的局限性

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采取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如税费激励、财政投入、资源品价格和产业政策等)和法律手段的运用受到限制。

我国现行的财政制度决定了地方政府经济手段的运用受到限制。就我国的财政关系而言,中央处于主导地位。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集中了财政收入,却放下了财政支付责任,导致中央政府获得更高的财政收入比例,而地方政府则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2003年在全国推行税费改革以来,中国政府通过税费改革逐渐减免农业税费,大幅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其负面效应是中央基本控制了地方政府通过向农民收取高额税费获取的预算外收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财政基础被严重削弱,损害了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社会服务方面的调控能力。

2、地方政府的自利性

现行的财政制度和官员考核制度,导致地方政府为维护地区甚至自身利益对清洁生产支持不够、监督不力。

据了解,武汉市政府现在的考核体系包括3项经济指标,6项社会稳定及节能降耗指标,6项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指标。由于官员任期制以及政府财力有限,而节能降耗方面的工作实施难度大、见效时间长、绩效考核不明显,对于财政需求的地方政府而言,优先保证其他硬性指标或易见效的目标的实现必然是创收之本。而环保部门受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双重领导,官员任免、经费划拨、设备购买都由地方政府统一负责,只是在任免环保部门主要领导时需征求上级环保部门的意见。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环保部门执法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影响,因而更愿意对违法排污采取视而不见、姑息纵容的态度。

3、地方政府之间的行政分割

武汉市下辖13个区,包括江岸、汉口、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7个城区,以及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6个远城区,7个市级都市工业园区分布于7个不同城区,为避免重复竞争,武汉市明确了各园区产业定位。但是,受行政区域的限制和地区利益的驱使,多数地方政府在工业园规划和建设中不能做到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组建生态产业链。

对现有隶属于不同行政区的企业,由于空间距离和行政管辖范围的分割,从资源消费到产品生产再到废弃物排放基本上是各自独立运行,这样的格局使企业间缺乏废弃物集中治理和循环利用、资源多方共享、能源和水资源梯级利用的客观条件,尤其是现存企业布局已经形成,将其纳入循环经济轨道进行能流、水流、物质流、信息流、废物流等方面的重新整合难度非常大,成本非常高。

4、生产者和消费者责任制度的缺乏

地方政府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环保责任、绿色消费激励制度等方面的缺乏,导致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与循环经济的要求相矛盾。

从生产者方面看,武汉市政府制定的生产责任制度局限在生产领域和服务领域,包括“三包制度”、“售后服务制度”、“赔偿制度”等,并没有限定生产者的环保责任;从消费者方面看,武汉市政府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可持续消费奖惩体系,绿色消费得不到应有的奖励,畸形消费、奢侈消费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尽管存在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但是地方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仍然具有主导作用。

三、促进武汉发展循环经济的约束机制的对策建议

约束机制就是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防止各市场主体的资源过度浪费行为,约束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以保障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

1、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制定节能、节水、节材等其他方面的单项法规,逐步形成覆盖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加强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对高消耗、高排放的行为要有硬约束,对主要工业行业和重点企业,要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约束性要求。另一方面,注重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为企业或个人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生产和生活提供指导,支持和推动企业等有关主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法律中明确生产者的环保责任,建立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根据产业产品的特点,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产品废弃后应当承担的回收、利用、处置等环保责任做出相应的规定。这种强制性责任必然促使企业在设计、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把“减量化”和“再利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到企业经济考核中来,促进生态设计等工作的开展。

2、强化市场性政策的运用

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节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合理调整水价、电价、地价、原材料价等价格政策,逐步建立能够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而引导全社会节约资源。结合武汉实际,统一制定武汉市企业排污、污水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收费标准,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时调整;实行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上网电价政策,在高耗能行业实行能耗超额加价办法,加大实行差别电价力度;实行阶梯式水价、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确定再生水价格,鼓励中水回用。

3、依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严格市场准入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武汉实际,在技术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组织制定一批地方环保标准和技术规范,逐步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准入标准体系。主要考虑内容为:投资是否符合一定的数额标准,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行业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否合格等。通过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产品和设备。凡新建和改、扩建工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用水以及环保设备方案。

4、建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

建议环保机构实行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环保总局直接任命地方环保官员,官员薪金由中央直接拨款;环保总局会同监察部门,根据上访记录和环保局报告派出巡视员,监察环保环保局工作和重大环境问题。通过垂直管理制度的建立,避免地方政府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确保环境保护工作从地方利益中独立出来,发挥真正的监督作用。

四、促进武汉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1、加强环保财政资金引导,加大循环经济投入

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清洁生产具有强正外部性,除了一些大型国企,无法让所有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循环经济投入,需要政府加强环保财政资金引导,用价格、税收、投融资技术改造等激励政策给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以利益驱动。

建立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专用账户,将废弃物排费、资源使用费等纳入专用账户,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发行环境债券等方式筹资,为了避免区划单位项目实施不得力、资金不落实等问题,建议资金依据各企业上年度排污费缴纳情况、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及当年度减排任务等绩效因素按照不同权重切块分配给各区划企业,用于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与开发、有毒有害废物的循环利用与无害化处理、重要污染物回收处理补贴等。

2、支持技术创新,创新技术经济范式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武汉市利用其科教优势,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已经开发和推广了一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例如燃煤电厂大型化洁净煤燃烧以及烟气净化技术、节能型蓄热式燃烧装置及智能控制技术、电镀蚀刻液再利用技术、废水“零排放”技术等。但是企业创新技术比较零散,其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在武汉市进行“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是武汉市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利用武汉市7个都市工业园的产业集中优势,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重点研发能量梯级利用、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回收处理等技术,并提高其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鼓励园区内资源的梯次循环流动,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使区内资源得到梯次开发和实现良性循环流动。

3、推广先进微观模式,加强区域协作

武汉市在企业、行业、工业园区、城市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已形成了很多成功的微观循环经济模式。例如,武钢建成的“直流供水改循环水”应用模型,通过强化水处理站的运行效果,提高冷却效率,吨钢耗费新水4吨,水循环率已经由2000年的80.84%提高到2009年的约97%。一年至少节约新水1亿吨。再比如,在重化工集中的洪山区北湖、青山区武东、阳逻开发区甚至邻市鄂州等地,以大型企业互相利用资源为纽带,构建的“青阳洪”、“青鄂阳”大循环产业经济示范区,废弃物“足”不出区,便被“吃干榨净”。

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进程中,各区域各企业要积极借鉴推广先进的微观模式,在强化自主研发的同时,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武汉城市圈乃至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筹配置资源,统筹规划生产力布局。加强与周边区域循环经济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协作,加强与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构建基于生态和经济的循环经济生态链,并且保证产业链上的不同产业、企业和环节之间的物质交换链和生态链保持完全的信息资源的通畅。

4、建立绿色消费激励制度

建立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配套的激励制度。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财政补贴,制定环保税收优惠政策,运用税收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间接优惠方式,对“三废”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投资给予税收优惠,并将优惠范围扩大到环保机器制造、环保工程建设、消化吸收外来环保技术、环保产业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制等领域。

制定可持续消费奖惩办法,形成社会绿色消费体系。建议武汉市政府制定使用再生产品和环境友好产品的相关奖惩办法,对消费者回收废旧资源、购买环保产品和再生产品,以及对拒绝一次性白色污染产品等绿色消费行为进行累计消费奖励;而对一次性餐具这样的环境不友好产品征收一定的环境费。在全社会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引导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对生存环境和物种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1] 龙正才、夏喜平:武汉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若干对策[Z].武汉市循环经济研究会,2011(4).

[2] 王晔: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Z].武汉市循环经济研究会,2011(5).

[3] 夏喜平:关于武汉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的几点思考[Z].武汉市循环经济研究会,2011(5).

[4] 乔地:武汉城市圈循环经济战略选择――基于两型社会下的思考[Z].武汉市循环经济研究会,2011(5).

[5] 廖方伟、王波:建立我国循环经济激励机制途径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0(45).

[6] 王晓晴:循环经济法制中的地方政府行为[J].人民论坛,2010(3).

[7] 耿香玲:地方政府失灵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J].理论导刊,2008(2).

[8] 李跃新:循环经济激励约束机制探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3).

第9篇: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范文

一、引言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具有生态、环保等优点。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是进行生态旅游活动的理想场所。但如果开发和管理不当,就会对保护区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环境和资源危机。因此,保护区在开展生态旅游时,首先要意识到资源环境对于生态旅游的重要性,采取严格的措施,才能确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旅游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虽然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育,但不少地方也存在利用保护区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服务的现象,这加剧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冲突,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一)对植物的影响

火灾是植物最大的威胁,会对植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烟头、野炊等均可能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旅游设施的兴建和游客踩踏除了会直接导致植物的死亡,还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群落的演替,造成植物种类减少、种群结构变化。另外,游客的采摘也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掠夺式的采摘往往会使这些物种濒临灭绝。同时,游客的进入还增加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危险。

(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游客的进入,打破了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规律,增加了它们的精神压力,影响了它们的繁育,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比如在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曾经在河滩灌丛常见的鸟类、兽类以及爬行动物等,有些如今已难觅踪迹,一些物种甚至开始向外迁徙逃离。游客的投喂,改变了动物的觅食习惯,降低了物种野外生存能力。还有一些不法之徒,在利益驱使下,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对物种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

(三)对土壤的影响

旅游设施的兴建和游客的踩踏会引起地表、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土壤环境的破坏,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土壤动物数量和活力、打破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对水体的影响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区内酒店、餐馆等场所排放的废水以及水上娱乐项目产生的尾气、燃油排放和游客丢弃的生活垃圾,这些污染物极易造成水质的污染,威胁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由于水体清理难度大、自我修复速度慢,因此很多污染是永久的、不可逆的。

(五)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服务设施和车船的废气排放。煤气和液化气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烟尘;汽车所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合物;固体垃圾堆积产生的恶臭等,都会对保护区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个别保护区甚至开设了野炊项目,这不仅增加了火灾隐患,也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六)对景观的影响

一些保护区完全不顾保护区环境承载能力,大量兴建旅游设施,破坏了保护区自然景观和原始风貌。由于旅游道路的开发建设,人为形成了很多干扰廊道,造成了生境的破碎化,降低了保护效果。有些保护区甚至违规建设索道,大面积炸毁山体,严重破坏了区内自然景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环境损失。

三、对策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纳入法制轨道。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任何项目都要坚持先环评再建设。对环境破坏大的项目,要坚决禁止;对环境保护者要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严控游客数量,加强环境监测

在旅游开发前,应先对保护区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并在运营过程中严控游客数量。应定期对保护区的环境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开发对保护区环境的破坏。

(三)加大环保宣传,倡导文明出游

利用一切媒体手段,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生态旅游资源不可再生的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保护区要精心策划旅游线路,在游客游览过程中融入环保讲解的内容,帮助游客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区内生态环境。

(四)加强部门协调,深化综合治理

要加强旅游、林业、环保、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部门联系和信息通报制度,以便形成合力,增强监管力度。建议成立由林业部门牵头、其它相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共同组成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管理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环境保护和治理等工作。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