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团购调查报告范文

团购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团购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团购调查报告

第1篇:团购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团购网站 网络传播 整合营销

团购(Group Purchase)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商业模式,即团体购物,其实质是将具有相同购买意向的零散消费者集合起来,向厂商进行大批量购买的行为。现在多以网络团购的形式出现。①

中国第一家团购网站满座网成立以来,各种大大小小的团购网站纷纷出现。根据团购行业的风向标团购导航网的《2011年3月团购行业统计报告》,今年年底团购网站的数量会超过5000家。

团购网站因何走红?

一、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积极参与传播过程

网络团购整个流程由团购网站主导,他们接收来自商家的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继而传递给用户。在这个过程中,团购网站作为一个商务平台无疑承担了传播渠道的作用,而团购网站的运营商和用户则为团购过程中的传播者和受众。

然而,在网络传播的情境下,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模糊了,受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消费者,他们也可以用各种方式参与到网络内容的生产与传播中。②

团购网站能给消费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折扣,用户也就是消费者能通过团购网站得到真正的便宜实惠。互联网数据中心的《2011年中国网络团购调查报告》显示,用户认为团购类网站最主要的优点是价格实惠。

需求得到满足的消费者有可能发展成为商家的回头客。各团购网的忠实用户,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为商户、团购网“宣传”,无形中为团购网节省了相当数目的广告费用、公关费用。

在网络上,这群得到“好处”的消费者会积极地、自发地利用各类即时通讯软件、社区交友类网站、微博等分享团购信息和消费体验,部分团购网如拉手网的用户还可以邀请自己的好友加入团购网站,从而获得相关的返利。在线下,口耳相传的力量也不能忽视,人际传播的双向性强、反馈及时,并且在消费者心中,人际传播的信息可信度更高,传播方式更灵活多样。

二、互动机制较为完善,用户表达渠道畅通

用户的这种人际传播所形成的口碑效应也为各团购网站看重,网站总是不间断地推出各种由用户参与的线下活动,通过丰富的线下活动树立品牌形象,培养核心用户、稳定用户。

同样,用户传播的信息如消费体验、服务点评、网站使用建议也会通过团购网、团购导航网站、SNS社区、即时通讯软件等传递给团购网的运营商、商家,促进团购网的改进,商家服务的提高等,整个传播过程呈现双向、交互的特点。大众点评网就设有“我要点评”,让消费者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为有意向购买商品的潜在消费者提供了消费体验等方面的信息,方便消费者。

团购网站也重视开展针对用户的调研,建立与受众交流沟通的渠道,让用户的意见能够得到表达,使用户感觉被尊重,被在乎,有平等感。拉手网设置了“小调查”栏目,让用户将自己需求告知网站,以改进服务。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带有民主机制的营销方式往往更易为消费者接受,销售者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与地位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团购网也能紧跟时下最热的消费需求,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推出抽奖环节,将奖品设置为当下最热的产品。

当然这个双向、交互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2011年中国网络团购调查报告》显示团购用户希望网站增加点评中心、在线客服、社区分享、短信团购信息提示服务、线下活动等。

三、整合多种营销手段,力求做到精准营销

从网络营销的角度讲,团购网站整合了网络公关、网上市场调研、网络广告、网络直销等各种网络营销手段,利用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渠道。目前,在各类门户网站、社交网站、即时通信工具、电子邮件、博客、微博上都可以看到繁多的团购网站的广告,以及每日更新的“今日团购”的商品信息。

团购导航网创始人王启亨认为,未来的消费者将不再被动地从网站选择产品,而是提出自己的需求并使之形成一个团。在王启亨的构想里,这个团可以和商家互动,“当达到一定的意向的时候,就可以打包给团购网站进行团购,这样团购网站就能够预测自己推出的团购会有多少人参加,服务质量应该如何保证。”③

这个构想体现了受众本位、力图满足其需求,追求最精准的营销效果的传播理念。网络使“点对点”传播成为可能,也就是网络能够为个体“量身定做”,提供他所需要的有关信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个性化”服务。④目前部分团购网站和团购导航网站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些简单的选择,如城市、分类、价格区间的选择,挑选余地并不大,并不能最准确、最有效地满足受众丰富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只有精准地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团购网站与商家才能达到自己的营销目标。

最后来看团购网站的设计。大多数团购网站的页面都设计得让人看起来很舒服,颜色较为轻快,界面操作简易。网站包含了产品、消费者、商家等专区,有客服电话、调查、答疑、点评等互动服务。团购网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建立自己的微博、博客、开心网主页、豆瓣帐号,方便信息的及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可以看出,中国团购网站认识到了用户的作用,坚持受众本位,因而用户参与度高、参与热情高涨。网站的互动机制也较为完善,使传播过程呈现双向、交互的特点,方便用户使用网站,促进网站的改进,形成良性互动。作为一个商务平台,团购网站也重视营销的运用,整合多种网络营销手段,力求做到精准营销,提高传播效果。这些都是如今团购网站迅猛发展的原因,也将是团购网站今后发展需要坚持以及加强的地方。■

参考文献

① wiki.省略/wiki/Group_Buy

②④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90、304

③杨正莲,《团购冲击了谁》,《中国新闻周刊》,2010

第2篇:团购调查报告范文

2011年,中国的团购网站数量一跃成为全世界之首,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不少漏洞,恶性竞争也普遍存在。

从“饕餮盛宴”变成“投资毒药”,团购行业自2010年兴起以来,经历了广告大战、价格大战、服务大战等诸多战役,已成为国内众多电子商务模式中重要的一种,并作为一种便利的本地消费方式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群体。2011年是我国团购行业高速发展的一年,在国内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全国团购网站数量一度攀升至5000多家,位于全球首位。

团购市场日趋理性

由于团购的服务形式迎合了一、二线城市白领群体的消费需求,2011年上半年团购用户和服务商数量均迅猛增长,行业处于高速膨胀阶段。2011年7月份,我国团购市场达到发展的顶峰时期,月环比增幅达到34.2%,为年度高点。

7月份以后,团购行业高速发展的弊端开始逐步显现。高朋、团宝等知名团购网站因资金链告急开始进行大规模裁员;拉手网从国庆节后开启大规模减员,并更换承销商;窝窝团也于10月14日确认整体裁员幅度在500人左右。

行业的盲目扩张、激烈的竞争、发展战略设计不合理、盲目拓展市场份额等因素造成团购企业背负了巨大的财务负担。

2011年9月份,我国团购市场出现环比小幅回落,代表着国内团购市场已经进入洗牌调整期。2011年四季度,具备资金、用户、商户等资源的团购网站逐步成为市场的领先者,并开始向创新化、本土化、差异化、精细化的运营路线发展,标志着我国团购市场已经进入理性调整期。

团购网站优胜劣汰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6月,国内团购网站数量已经飙升到5320家。在媒体集中关注以及风险投资热捧影响下,大型团购网站急剧扩张,各地也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众多地方型中小团购网站,团购市场的竞争迅速由“”扩展到“千团大战”。

2011年下半年,由于资金链断裂、营业收入有限、客户体验低下、运营模式粗放等问题,多家大型团购网站纷纷开始裁员并关闭地方分站,同时,众多小型团购网站暂停服务、关闭网站或倒闭转型。据一淘网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底,国内团购网站中有超过35%的网站已经超过30天没有更新商品,在11月份团购网站停止更新、网站改版或者关闭的数量已接近2000家。另外,从团800数据来看,从2011年9月份开始出现大批团购网站消失的现象,10月至12月网站总数持续下跌至3000多家。

然而,尽管团购市场关门倒闭声不断,团购销售总额依然保持着上行态势。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大型网站在这一轮洗牌运动中,抓出机会脱颖而出。据团800统计,在全年交易额占比中,拉手网、美团网、窝窝团三强领跑,三家交易额占整个团购市场总额的38%;全年团购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团购网站有四家,分别为拉手网、美团网、窝窝团和大众点评团。由于中小型网站市场份额不断萎缩,一线团购网站不论是开团期数还是销售份额都明显增加,截至2011年12月底,10家一线网站销售额占比已经达到87%。

2012年将是理性调整年

随着消费者回归理性,不再盲目追求低价,而是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售后服务以及品牌效应,各大团购网站纷纷开始调整业务重点,由2011年初的广告战、价格战转为服务水平、商家资源的竞争。比如拉手网、糯米网推出的大牌商家餐饮服务,即使只有7折的优惠,仍然能够有上千份的订单,凸显优质商家资源的凝聚力。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表示,团购竞争的关键不是资源上的竞争,而是细节服务上的竞争,从商家的筛选,到文案再到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坚持做好精细化运营与消费者服务。

第3篇:团购调查报告范文

不过,从Groupon刮到中国来的一股热风,已然搅动了中国团购网站的“百团”大战,团购的未来路往何处去,一时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受Groupon模式启发,2010 年1月16日,国内首家团购网站“满座网”正式上线,开通了北京、上海、青岛等三大城市分站,在其外观、运营模式甚至域名都明显有模仿痕迹,满座网正式拉开了中国团购元年的序幕;3月4日,王兴推出团购网站―美团网;随即,吴波创建的拉手网也宣布正式上线,国内团购网站迅速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3月21日,中国电商巨人淘宝,推出了团购频道“聚划算”;3月底,聚美优品正式启航。接下来,各大门户纷纷加入团购的圈地运动中,6月1日搜狐宣布开设团购频道―爱家团,随即新浪、腾讯、网易几大门户纷纷跟进,与此同时人人网也在紧锣密鼓筹备糯米网进入团购市场争食,团购行业的柴越垒越高,火越烧越旺。

从2010年1月份正式诞生到2010年年底,团购网站数量已经突破2612家,千家团购网站为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贡献约20亿元销售额,并继续保持18%的月度复合增长率,直指2011年200亿元市场预期。从这个角度来说,“百团”大战实为“千团”大战。

然而,团购虚火支撑不起整个行业的勃发,目前团购网站存在入门门槛低、服务质量良莠不齐,行业核心价值同质化严重、缺乏创造力、商家营销效果不能持久、网络巨头的加入带来市场挤压等诸多问题,是团购行业即将进行洗牌的原因所在。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曾言:“1000家团购血拼后会剩下约10家有规模、能盈利的网站。”这也代表了业界的普遍观点:未来一二年内大部分的团购网站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易观分析师陈寿送认为,全国性的大的团购网站将在5家之内,每个细分市场仍然能够支撑几家网站的发展。其中,大型团购网站需要通过融资快速树立领先优势,获取用户和商户的积累之后,快速创新,巩固核心优势;而中小团购网站要积极进行细分市场的耕耘,创新是生存的第一要素。

Groupon推出了iPhone、Android以及黑莓移动应用程序,还在2010年11月份面向商户推出了移动应用,并且已经产生实质性盈利。随着团购网站对消费者的黏性逐步稳定,更深层次推广方式必然会依赖“泛媒体”时代下多种传播渠道,如手机移动传煤等。同样,团购网站作为传统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其支付途径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变得更为便捷,移动支付等便捷方式会成未来发展趋势。

第4篇:团购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网民规模增速放缓,城乡之间互联网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

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全年农村新增网民1113万人,同比增长8.9个百分点,相比2010年,农村网民规模增速放缓。

从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截至2011年12月底,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54.6%,在农村仅为20.7%。从历史数据对比来看,互联网在城乡的差距持续拉大。

手机成为农村网民最主要的上网终端

手机成为农村网民最主要的上网终端。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农村手机上网用户约为9694万人,占农村网民总体的71.3%,比农村网民中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占比高4.5个百分点。移动终端设备具有价格相对低廉、接入互联网较为方便等特性,为部分农村落后地区互联网普及工作提供了契机。

城乡网络应用使用差距较大,侧重点略有不同

从城乡使用差距来看,所调查的网络应用在城镇网民中的使用率均高于农村。农村网民在商务交易类和信息获取类的网络应用的使用率远低于城镇网民相应水平,其中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差距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在网络娱乐的应用方面,农村地区网民的使用率与城镇较为接近,其中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网络文学的使用率差距在5个百分点以下;在交流沟通类的应用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也相对较小。

第5篇:团购调查报告范文

网络游戏、网上冲浪、网上聊天、网络购物让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 享受到无比的快乐;现在让宅男宅女没有想到的是网上竟然购买生活消费品、服务,宅久了走出家门体验团购带来的乐趣,感觉真的大不一样。

20元电影票、2折美容卡、低打折机票,几乎是一夜之间,网络团购悄然进入了广大网友的视野,并迅速成为年轻人追捧甚至依赖的网上消费方式。更划算、更便捷,加大冲击了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让网络购物以迅速铺开。网购已经渗透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个层面,在网上没有你买不到的东西,现在要不要网购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了,如果谁还没网购、团购,人们会惊讶的说“你out了”。

从到千团大战,从整体移植的拿来主义到添加区域元素的自主创新,作为电子商务尤其是网购模式衍生物的网络团购,在今年的表现绝不逊于当年WEB2.0与SNS进入中国的盛况。美团网上线时,王兴发微博道:“消费观即价值观,我非常认同这句话。”而此后,“千团大战”每天都在以滚雪球的速度迎接着纷至沓来的簇拥者。

我的团购我的团

27岁的罗庆是网络团购的资深成员,小到零食、玩具,大到家具、建材,什么都习惯从网上团购。“不用出门,点点鼠标就能买到超低价的商品;团购过程中还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团友。网上团购,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罗庆说。

与淘宝网不同的是,团购网是将海量信息精选,以超低价格呈现给有需要的人,且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一团总有一款会适合消费者。同时,各个团购网也如Groupon一样,用推荐会员加入返3至10元入账的方式鼓励大家来推广,把网络上的人际传播和电子商务结合到一起。通过这种方式,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且这种团购网站上注册简单,号称只需30秒便可成功注册并进行购买。

团购价相当于批发价。一张电影票,网上团购的价格不到原价的一半;家具等大件物品,团购价可以低至3―5折。在网络团购中,网站会根据团友人数与商家商定优惠幅度,大大节省了消费者的砍价成本。另一方面,网络团购凭借迅速集聚的消费规模,受到了越来越多商家的青睐,网上团购的可选择性日渐增多。

1985年出生的李媛媛是一家外企的销售经理,月薪5000元,每月至少要花费2000元网购,刨去基本生活费,李媛媛可以称作是个称职的月光族。跟所有资深网购者一样,李媛媛是被淘宝培养起来的那批网购依赖人群。“每天不上网淘一下,浑身都会觉得不自在。”淘宝ID上两颗夺目的黄钻就是她这几年的网购上千次的写照。而当问起为什么会转投团购网站时,李媛媛坦言:“起初确实是因为占便宜心理,折扣很低很吸引人,这比在淘宝上跟卖家周旋几轮谈下来的价格可容易又实惠多了。”

而经历了前期的价格优势之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现在的李媛媛以每周至少3次的频率光顾各大团购网站。她说:“平时团购,周末出去花掉,团购让我的生活圈子变大了。什么主题餐厅、水疗SPA、开卡丁车,全是通过团购去的。”李媛媛说:“淘宝让一大批人留在家里,而团购让很大一批人又走出了家门,我喜欢生活有更多选择。”

每天团购新惊喜

说到团购,不得不提起王兴和他的美团。王兴山寨一个国外的创业创意,然后国内的跟随者再山寨王兴的公司。美团上线没几天,相似团购网站便纷纷涌现。3月14日,窝窝团上线,推出第一单生意健身体验券;3月15日,F团推出第一单生意庭院时光西餐院,折扣低至1.7折;3月16日,拉手团购网上线……大众点评、搜狐爱家也插手团购行业,美国的创意版权者groupon也开始登陆中国市场。“团购大全”集合页面也出现了数个。打开这些网站,不看首页名字,基本难以分辨谁是谁。不同网站之间,拼的是价格,而不是品牌。

最初的团购起步于美食、美发产品,团购行业的迅猛发展,超越了王兴的想象力,行业的智慧也让消费者每天都有新惊喜。淘宝商城团购的奔驰smart瞬间抢空;远洋地产“1000抵30000”的团购很疯狂;拉手团的豪宅抽奖团购做足了广告;《第一财经周刊》搭着团购的顺风车卖出7000多套;万圣节来临,味多美半价团购“南瓜蛋糕”几个小时卖出3000多个;从来不打折的北京东来顺涮羊肉在团购网站突破价格坚冰……只要你需要,团购就有;你不敢想的消费,团购帮你低成本实现。

“团奴”新烦恼

网络团购,最吸引人之处是省钱、省时、省力,不过却不一定省心。

在深圳工作的叶小姐没事闲下来登陆团购网站,看看今日推出活动,看到自己中意的实用的东西立刻点击鼠标购买,支付宝真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实在太便宜,忍不住就立刻买下了,样样感觉都很实用的。”为了捡便宜,一个月下来,叶小姐比未还未加入团购网时消费翻倍了。因为经常团购,打破了她以往的生活规律,从未有过的新鲜生活体验;然而原本是想要省钱的的叶小姐,现在反而陷入了不团购不舒服,成为“每日一团”的团购上瘾者,沦为时下流行的“团奴”。

今年8月份,“团购达人”铃子在团购网上订购了一款标价仅100元的皮鞋,这款鞋在淘宝上要卖337元。网站客服称3天内到货,可铃子却迟迟没有等到鞋子。后来,他发现该网站首页“被攻击”,钱虽然已经退还到了他在该网站的账号上,但只是“虚拟货币”,无法提现。 购物“受挫”,是网络团购中经常会出现的情况。“人太多,预约了一个多月还没预约上”,“鞋质量差,不是正品”,“团购的化妆品是假货”……在“团800”的团购投诉区,仅10月份前20天的团购投诉就达160多条。

第6篇:团购调查报告范文

美的制冷家电中国营销总部相关人士透露,美的空调的网购规模已突破4亿元。奥克斯空调国内营销总经理金杰则透露,仅在淘宝电器城一家,奥克斯空调的销售额已突破5000万元。海尔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爱宝透露,海尔商城的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其中海尔空调的销售份额更是年年攀升。志高则于日前宣布,将打造国内第一家由生产企业运营专销空调的垂直B2C网上商城,并于今年10月底全面上线。

空调网购遇阻

据了解,空调作为大家电,与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相比,对于产品安装和售后服务的要求极高,一直有“三分质量七分安装”之说。而现阶段,许多第三方的家电网购企业,或是网上商城,由于受自身的资金、规模等条件的制约,虽然可以将空调的运输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却无法在短期内建立专业的空调售后服务体系。

志高空调电子商务部负责人指出,目前国内的众多网上商城,只能承担起向生产厂家提供购买信息的角色,而无法完成空调的销售与安装。《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此前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曾组织阶段性的空调团购活动,也只是在网上空调信息获取团购人员资料后,再由空调厂家配送产品、安装服务,目前淘宝电器城的空调销售模式与之相似。

金杰也表示,现阶段无论是淘宝网,还是京东商城销售的空调,都是通过奥克斯现有的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体系来完成的,这些网站只是聚集人气和购买力。

知情人士透露,现阶段,许多网上商城在空调销售中采取“外包厂家”的方式,除了受制于安装服务外,还受到了资金实力和货物仓储等条件的制约。由于空调的产品体积较大,涉及室内机和室外机,物流运输费用远高于彩电、洗衣机等大家电,如果网购企业从空调企业采购后再发给用户面临产品多次流转,销售费用也会成倍成长。同时,空调销售的淡旺季明显,销售旺季往往集中于5月—7月期间,网购企业如果要提前备货,就面临一定周期的库存积压和资金沉睡。

“我们也非常希望网购企业像国美、苏宁一样,每年与我们签订年度合作协议,甚至双方还可以进行定制空调的研发与包销,提升网购渠道优势。但现在受制于网购销售规模小、区域发展不均、仓储物流还缺乏好的模式,我们也只能考虑多条腿走路。”一位空调企业电子商务部人士如此说。

日前,在继续保持着与国内各大购物网站合作关系同时,志高开始将自身在生产、技术、配送、售后等线下优势,与电子商务的线上优势结合,推出了“志高商城”。《中国企业报》记者还获悉,奥克斯空调的电子商城也将于明年上线。此前,海尔、海信、TCL、格兰仕、春兰等企业均已经为自家的空调等家电产品建立了专业的B2C电子商城。

空调企业破题

今年以来,网上商城空调销售的成倍上涨,被认为是空调企业的集中发力和高度重视的结果。《中国企业报》记者获悉,早在10年前,便有生产企业开始尝试空调网购。不过,由于这一新兴渠道一直在空调厂家总部层面缺乏高度的重视,很多空调网购均是“试水”,缺乏企业在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上的扶持与重视。

金杰则透露,今年为了提升与淘宝电器城的合作规模,他多次在内部强调,在任何时候都要保证网上商城的配送与安装。而《中国企业报》记者从海尔、美的、海信科龙等企业了解到,家电网购已经成为这些空调企业未来要着力发展的一大新兴战略渠道,国内所有的主流空调企业均已新设立了电子商务部,并开始与各大网上商城、各地传统商、经销商的合作与协调。

“在空调网购过程中,企业重视并出台政策,是直接拉动销售井喷的主因。由于淘宝、京东只是完成了虚拟购买行为,最终的配送与安装还需要厂家在各地的商完成,在这一过程中,钱是网站收的,活是经销商干的,如果厂家不出台相关的政策给予商家补贴,他们肯定不积极,而配送安装不及时就会影响到网购的优势。”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指出了当前存在于空调网购过程中的问题,并表示厂家如何解决将线上与线下两大商家的利益分配好,直接决定了空调网购市场未来的发展。

不过,志高空调电子商务部负责人却指出,“相对与第三方网上商城合作,厂家自建的B2C购物网站能充分利用生产厂家的各种资源,同时更加珍惜消费者对厂家品牌的理解和认识,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品制造基地,各类生产企业数量非常巨大,所以垂直B2C购物网站无疑会成为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方向。”

为了提升自建网站的竞争优势,志高将推出一系列只面向网购渠道的E时代、E家宝等定制产品。而海尔、美的、格兰仕、TCL等企业则针对自家的网上商城,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定制产品,从而阶段性地保证。

洪仕斌则提醒,现阶段空调网购规模仍然偏小,无论是借助第三方的网购平台,还是自建网上商城,或是其它手段,空调企业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找到线上与线下资源的融合点,通过多条腿走路,实现市场规模和消费者利益的最大化。

新闻链接:网购企业结盟提升诚信建设

第7篇:团购调查报告范文

“热闹场景”

团购网现在有多火?仅以武汉为例,一年来,武汉经营团购网的企业已经超过20家,而更多新的团购网站,还在不断出现。

据了解,一个普通的团购网站只需用价值一两万元的一套系统即可运营,成本低廉,且利润丰厚,这刺激着淘金的人们蜂拥而上。

“现在随便到网上就可以搜集一堆团购的信息,不论是本地自创的团购网站,还是全国性武汉站的团购网站,数量仍在继续增长。”中国团购在线武汉分站总经理周金江向记者介绍。

与传统商业模式不同,团购网的运营模式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消费理念,这种模式将原有的买卖双方的立场颠倒了过来,由于是抱团购物,卖方都会给出一定的折扣来吸引买方,“折扣一般控制在5%―30%的范围内”,而对于越来越习惯折扣的消费者来讲,他们希望这种优惠能一直继续下去,由此买卖两家达到了双赢。

作为武汉地区运营得比较成功的团购网站之一,中国团购在线已拥有武汉本地注册用户2万余人,平均每天新增注册用户100人,每日IP流量1.5万,每月成交额在500万元左右,其运营方式与传统团购有所不同,该网站在建材、家居、电器、婚庆等方面多元化经营,用周金江的话来说:“我们极力打造一个融资讯和团购于一体的平台。”

除了依靠网站流量争取广告外,中国团购在线还利用本身的资讯平台组织活动,其利润总量的60%来源于此。

对于挑选合作商家,周表示,团购是一个留买家容易,留卖家难的市场,所以挑选的卖家必须是要具备一定实力的主流品牌,要有自己的卖场和店铺,并且质检报告一定得过关。

目前,在武汉市场上,与中国团购在线体量相当的还有齐家网与团购派等多家网站。而另一个团购网站跟我团,则与中国团购在线的模式不太相同,其“每日一团”的模式主要针对女性用品市场,每月成交额为200―300万元,据跟我团负责人张志敏介绍,“跟我团属于起步阶段,今年8月才上线,目前的任务就是找准市场和方向。”

团购网的兴起,让不少商家尝到了甜头,也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周金江向记者表示,“随着消费理念的不断更新,团购意识不断增强,团购的消费形式必将成为以后的消费潮流,这个行业前景可观。”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8月底,国内初具规模的网络团购企业已达1215家。

同时,网络团购企业主要城市分布数据统计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五大城市的网络团购企业占全国总数量的62.9%,而武汉的网络团购企业只占全国的5%,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挖掘。

团购之痛

当团购正以其独特的价格魅力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宠,团购网站数量的急剧膨胀,在给我们带来便利和实惠的消费体验的同时,却也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团购之痛。

欧买嘎团购网站的负责人小胡正是瞄准了武汉这一片尚未大规模开发的网络团购市场,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现实比他想象的要残酷得多。

跟大多数做团购网站的创业者一样,小胡成立团购网的初衷源自于2008年11月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的上线。

2010年5月中旬,小胡怀着满腔热血和4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凑足20万余元,顺利地成立了欧买嘎团购网,加入到了雨后春笋般的团购网站大军中。

他向《鄂商》记者介绍:“当时搜狐、新浪、腾讯三大门户网站还没有进入团购领域,武汉也没有几家实力雄厚的网络团购企业,所以我们的计划是先抢占本地市场,打好根基,再向外发展。”

欧买嘎的团购项目集中于餐饮娱乐行业,主打学生牌,以贴近生活为主,比如“吃喝玩乐”。

然而,由于他的团队刚刚起步,网络推广的经验不足,也没有任何客户资源和商家资源,网站上线后迟迟未能发起一次团购。

小胡说,他们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摸索、碰壁、跌跌撞撞前行,花重金找推广公司的同时,还到各个高校派发传单。“但很多学生都很排斥网上团购,很难从心底接受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

直到6月28日,欧买嘎才正式开团,当天共有123位消费者参加团购,小胡始终忘不了那天开团的场面,成功完成第一单项目后,小胡信心倍增。

但客户基数小、且难以壮大的现实让欧买嘎在竞争中举步维艰。“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团网和24券团购网。”小胡透露,“他们推出的产品种类繁多,受众广泛,人员配置和商家资源远比我们雄厚。”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0年中国网络团购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1月到8月,在武汉成功发起团购次数最多的网络团购企业是24券和美团网,前者成功发起的团购次数为76次,后者则有50次。

由于前期投入到网站推广和拉拢合作商家的资金太多,且收效甚微,导致后续资金不足,小胡最终退出了团购网的竞争行列。

10月5日,欧买嘎在做完最后一次团购活动后被迫倒闭。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与欧买嘎合作的商家只有8个,成功发起的团购只有10次。

欧买嘎只是新生团购网艰难发展的一个缩影,有许多团购网站被迫倒闭,甚至还没有进行开团就“关张大吉”了,可见,团购网市场的竞争压力相当巨大,除此之外,对于消费者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团购的巨大优惠,往往会刺激消费者敏感的消费神经,导致不少消费者冲动消费、膨胀消费,成为“团奴”,有人这样说:“只要打开团购网,我就忍不住想花钱。”

而目前还没有关于监管团购网站的法律、法规出台,由于诚信缺失,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游戏门”、“开关门”等接踵而来,也再一次地说明了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一把双刃剑。

重新“洗牌”

在团购网发展的洪流中,小胡和他的欧买嘎成了众多被“冲走”的一份子,全国2000多个团购网站里,其中尚未包括未开团、或已倒闭的256家,及刚开团或开团次数很少的百余家小型团购网站。

2011年,国内团购网势必将重新“洗牌”,网络团购业即将迎来“倒闭潮”,据业内人士估计,届时,武汉将有近一半的团购网站会被市场淘汰。

作为“过来人”的小胡建议,“团购网必须在维护好自身资源的基础上,诚实守信,推陈出新,不要盲目地一拥而上。”

对于团购网运营方面,周金江说:“团购网的运营成本较高,做起一个团购网站也许不难,但是要经营得当,管理得法,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每天都会有很多团购网诞生,同时也会有很多团购网倒闭。”

张志敏也表示,现在团购网行业竞争相当激烈,甚至已经到了恶性竞争的地步,就是活生生地通过价格战,逼迫对手放弃市场,自动退出,团购网的主要盈利手段就是以低于市场的折扣招揽消费者,然而一些小的网站缺乏议价能力,更没有雄厚的推广资金,个别网站为了争取份额,先以8折从商家买入商品,再以3折卖出,不惜用亏本的方式吸引顾客。

“毫不夸张的说,团购网站不上市就没有出路。”张志敏非常坚决地说道,尽管话语中有些偏激,但足以体现团购网站市场竞争的残酷。

可见,“洗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如何才能在“倒闭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所有团购网站运营者思考的问题。

“要把团购网站做好,有两点最为关键,一是提高线上的召集能力,二是提高线下的资源整合能力,而这两点就决定了网站的水平。”周金江如是说。

第8篇:团购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国网络团购;团购网站;行业整合

一、中国网络团购的兴起背景与商业模式评价

团购又称集体采购,一般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有意向购买同一产品的消费者组织起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享受低于市场零售价的团体采购优惠。中国团购网站主要是借鉴了美国的Groupon模式在2010年初经历井喷式发展趋势,成为国内电子商务领域的突破,并对传统实体销售渠道以及物流、快递等服务媒介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从商业模式上看,Groupon的成功得益于对以下两点的精准把握,借助多渠道的开展针对目标顾客的营销宣传和对商品和服务质量严格控制。Groupon针对不同城市开展本土化业务拓展,借助当地资源优势和消费者需求通过自身网络平台、SNS、微博等媒体进行推广,深度与用户沟通,了解市场需求并扩大社会影响力。同时,每次团购的商品都会对购买时间或数量设限,突出其商品价值,强化消费者的购买迫切感。产品以服务型为主,包括餐饮、娱乐、宾馆、培训、美容美发等,顾客凭借电子凭证的方式,节省库存和物流成本,提高的盈利空间。Groupon商业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其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业务员和产品审核人员都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精挑细选,一旦产品审核通过上线团购,就会有很好的销量和较高信誉评价。

中国团购网站初期完全复制Groupon模式,但发展一段时间呈现出几点不同:与美国服务业的高度标准化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线下生活服务行业相对复杂,服务标准化程度低;Goupon的消费群体偏高端,而中国针对价格敏感的低消费群体;Groupon的折扣品瞄准服务类型,国内实体商品比重较大,这样的经营模式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国内大多团购网站越来越像B2C商城。

二、中国团购的发展脉络及阶段特征

从2010年网络团购模式传入中国至今,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的引入在中国经历着怎样的变换?一个行业的兴起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怎样的特征?到底商业模式的成功是否具有可复制性?这一些系列的问题需要从团购发展脉络和阶段特征去分析。截止目前(2011年12月),团购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3-2010.6 兴起阶段

在被称为中国“团购元年” 的2010年,中国网络团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成为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之一。团购网站在2010年上半年主要充当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一个桥梁,但过多交易纠纷的出现让团购企业开始逐渐认识到团购网站必须在交易过程中承担一个更深入的角色。在商品团购毛利极低,需要物流、库存等一系列硬件配备跟进的压力面前,团购“轻”发展成为主流。

虽然此阶段中国团购网站起步仅三个月,但就达到几百家之多,造成团购网络如此“扎堆”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过低的进入门槛和有限的成本费用。团购的快速发展会由其不完善的标准产生很多问题。毋庸置疑,其认证对于普及团购概念、推进网民和站长对网站信用的重视、提高行业诚信起到了积极作用。团购网站之间由于激烈的竞争不仅打起了“折扣战争”,更是直接将不成规模却也需要宣传的小食品店和小作坊服务搬到团购网站上,直接导致品质与销量都难以得到保障。

第二阶段:2010.7-2010.11迅速扩张阶段

2010年国内初具规模的网络团购企业数量增长超出预期,已达1880家,其中尚未包括未开团、或已倒闭的713家团购网站,及刚开团或开团次数很少的小型团购网站。在美团的带领下,团购网站经历四个月的温和兴起后,便开始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冒出,由演变成为千团大战,团购商品和服务的品种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由于资本浪潮的一次次掀起,网络团购市场空间的诱人“利润”,整体行业势态已呈“非理性”介入与扩张局面。这是团购业急剧扩张的阶段。从网站数量来看,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在会上的《2010中国团购网站发展和信用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1月底,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团购网站总数已达1664 家(含各地分站和团购频道)。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截止2010年12月底,国内网络团购企业位居前三的分别是:拉手网、美团网、糯米网。

团购网站的质量控制在这一阶段有了新的进展,2010年11月,商务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团购认证了我国首个《电子商务信用认证规则》,这一认证的推出为乱象丛生的团购业指明了方向,给团购网站在扩张的道路上立下了标杆。

第三阶段:2011年1-6月 繁荣发展阶段

网络团购2010年经历过兴起至迅速扩张的阶段后,在2011年从整体数量和覆盖用户量方面仍处于快速的增长阶段。特别是2011年2月28日,由腾讯控股联合云峰基金和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联合推出的高朋网上线,大大加剧了国内团购市场的竞争度,其中资本竞争、广告战和价格战成为第三阶段的主旋律。从团购网站数量看2010年盲目的扩张导致一些资本不充足的中小型团购网站纷纷于2011年初选择关闭,截止2011年6月团购网站达到峰值5300家。

第四阶段:2011.7-2011年底 收缩调整阶段

在2011年上半年繁荣发展后,团购行业下半年面临生存拐点。伴随着货币政策调整带来资本市场投资收缩,团购行业融资受限使发展中的资金流出现紧张,不少团购网站资金存量不足以支撑巨额的营销推广支出;之前线下业务团队的快速扩张导致公司治理结构臃肿,只能通过大量裁员、撤站来优化;长期入不敷出和巨额亏损的经营局面导致融资难度加大。

三、当前中国网络团购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网络购物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重要应用,加快了商品流通并拉动了消费,团购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使商家的产品和品牌得到有效的推广,消费者得到实惠,团购网获得盈利空间,网络团购实现了商家、团购网站和消费者的三方共赢。但在团购发展的两年来,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在行业与市场的变化下凸显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行业角度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同质化竞争、融资困境、垂直化中的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差、行业规范经营程度低等方面;其次,2011年底的融资困境将伴随未来一段时间团购网站的发展并成为扩张瓶颈。尽管一些大型团购网站寻求上市公开募集资金,但其在股市的表现并不理想,高朋、拉手均大量亏损;另外,垂直化中合作关系的稳定性问题是中国多数产业所面临的,合作关系的稳定依赖于渠道合作方的相互信赖和共同利益诉求。从市场角度看,门槛过低带来的不诚信经营,第三方支付平台带来的资金风险,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消费者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从资金角度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应用带来支付隐患。

四、中国团购的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对中国团购发展的脉络和阶段性特征的分析,以及行业面临的问题,未来的团购在中国发展将在整合中有以下趋势:

1.精细化运作,抢占细分市场

团购确实能够合理配置商家闲散的资源,也能给本地商家带来新增用户,起到培育市场的作用,但是一家团购网要做大、做强,保证固定的盈利模式、稳定的现金流和忠诚的用户,就必须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进行精细化运作,将具有优势的细分市场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2.质量与体验并重、售后服务将提高

团购业未来的竞争将是品牌的竞争。消费者经过一年的团购体验,尝尽各种酸甜苦辣,为了降低团购成本,消费者不仅看重商品的质量,并且将越来越注重团购网站的品牌。团购的品牌塑造并不是只靠砸钱才有效,其社会化营销也必不可少。以下几点将成为指导团购网站在未来注重提高服务质量的着力点。首先,加强消费者的团购体验。团购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体验性消费,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的感受十分重要。提升用户体验的过程就是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过程,将对品牌形成正向的积累效应,建立起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其次,良好口碑的建立(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77页)是在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基础之上的,商品良好的口碑能给消费者留下好的印象,消费需求便会在团购网站上体现。最后,通过社交平台加强品牌影响力,在微博、Facebook等社交网站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化的网络环境在逐渐影响用户的消费习惯,团购模式将顺应这种改变,借力社交网络,形成良好的互动。

3.行业洗牌,强者更强

团购市场发展迅猛,主要原因是进入门槛低,但由于受售后服务保障体系、融资能力以及通胀下各种成本压力上升的因素影响,团购网站要形成规模化发展的门槛则相对较高,大部分中小型网站在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下注定要被淘汰。行业洗牌使网络团购市场更为成熟理性,存活下来的大型团购网站将进入注重品质、物流配送和过期退款等比拼服务的阶段。

4.规范监管,行业法规应运而生

在政策层面,除了团购网站企业的自律和加强自身在消费者心中的诚信度外,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团购业。虽然国家对团购行业的规范力度也不断加强,国家工商总局日前了《工商总局关于加强团购网站监管的建议》,建议各地工商部门稳步推进团购网站市场准入监管,逐步实现团购网站监管关口前移等,但这些终究不是法律法规,只起到指导作用的建议,有强制力、约束力的具体行业法规或将在不久的未来诞生。

参考文献:

[1]王培.Groupon模式与团购新趋势[J].销售与市场,2010(08).

[2]陈静怡.网络团购的形态及其优劣势分析[J].市场营销,2009(1).

[3]张向阳.我国团购网站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观察,2011(06):24-25.

第9篇:团购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团购 消费者 网上信息搜寻 信息搜寻行为

1 引 言

网络团购(group buying on the Web)是指团购网站通过互联网将分散的且有相同购买意向的消费者聚集起来,以大宗购买的方式获得价格优势的购买方式[1]。网络团购是基于网络购物而产生的,是网络购物的进一步发展,具备折扣低、限时购买、地域依赖性强等特点。团购在国内的兴起源于Groupon团购模式在美国的成功。2010年1月,国内第一家模仿Groupon模式的团购网站“满座”成立,从此揭开了中国“团购元年”的序幕。据《2011年度中国团购行业数据统计报告》显示,国内团购市场2011年全年销售额总量超过110亿元,超过3亿人次在团购网站购买了商品或服务,平均每人次消费金额约为35元,按照全年平均折扣3.6折计算, 2011年团购用户共节省190多亿元消费性支出,人均每次消费节省约62元。团购以其低价折扣吸引了大量消费者,逐渐成为人们熟悉并习惯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然而,在网络团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是消费者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因此对于网络团购消费者而言,信息搜寻是网络团购决策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寻行为相对于传统环境下的信息搜寻行为产生了很多变化,其影响因素也更为复杂。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网络团购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网络信息搜寻行为,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对团购消费者的网络信息搜寻行为进行实证研究。

2 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

关于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的内涵,国内外学者的理解和描述有所不同。Wilson认为信息搜寻行为是“源于使用者意识到对某种需要的认知,是为满足某种需要而激活记忆里所存储的知识或者在周围环境中有目的地搜寻信息的过程”。James F. Engel[2]等也提出,信息搜寻是“消费者有意识地激活记忆里所储存的知识、信息或在周围环境中获得信息的过程,为解决消费问题而在自己记忆中或在外部信息源中搜寻各种信息的努力”。这两个定义在表述中都提到了信息搜寻的内外两部分信息源,可见消费者的信息搜寻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内部信息搜寻是通过唤醒记忆中的知识,依靠过去的消费经验或使用产品的经验进行的;外部信息搜寻则是通过访问商店、询问使用过该产品或有过类似消费经验的人的评价意见以及搜寻各种类型的媒体工具以获得所需信息。

消费者购前信息搜寻过程一般由内部搜寻开始,当消费者对于此次购物涉及的产品、渠道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时,其信息搜寻行为主要表现为提取内部记忆信息,而不再进行外部信息搜寻。当消费者记忆里的信息不够充分或信息之间有冲突时,消费者就会借助外部信息搜寻行为,以获得支持决策的信息。

网上信息搜寻属于消费者外部搜寻的一部分,对于整个购买决策过程都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网络团购消费者而言,网上信息搜寻更是购前外部信息搜寻的重要部分。与传统信息搜寻相比,网上信息源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更新迅速、廉价共享等优点,但也存在分散、无序、缺乏组织、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对于进行网上信息搜寻的用户而言,大量的信息造成信息用户注意力的缺乏和紊乱,分散无序的信息增大了信息用户搜寻信息的时间成本,网上信息搜寻对信息用户的搜寻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3 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在国内外有关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行为的研究中,多数都以探究影响其行为的主要因素为研究重点。近年来,有关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成为消费者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的热点。

国内学者唐亮等人[3]将影响网络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的因素归纳为主体因素、系统因素、环境因素三方面,并将网络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全过程分为需求分析阶段、选择搜索引擎阶段、浏览结果阶段、过滤信息阶段4个主要阶段,由此分析信息搜寻行为过程不同阶段中各方面因素所起到的不同程度的作用。孙曙迎和徐青[4]则把影响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的因素分为搜寻因素和网络因素两大类,搜寻因素包括产品涉入、知觉风险、产品知识、购买经历、时间压力、传统信息源的使用,而网络因素则分为网络使用频率、网络搜寻能力感知以及网络搜寻收益感知。

可见,网络消费者购物决策前信息搜寻的整个过程非常复杂,影响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在过去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运用了大约60个可能影响消费者信息搜寻的变量来进行研究,其中时间因素、知识与经验、感知风险、搜寻收益这4个方面,是被不同时期学者研究较多的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Stigler[5]在消费者信息搜寻的研究中提出,网络消费者的搜索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很多研究者以多种产品作为调查对象,将搜寻的成本作为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其研究结果均显示了时间因素影响的显著性。对于网络团购消费者而言,由于大部分信息搜寻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所以金钱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时间成本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面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搜寻过程的精力成本以及为了搜寻信息而放弃的机会成本都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Park和Lessing[6]的研究表明,主观知识不仅取决于消费者确实知道什么,还取决于消费者对其储存在记忆中信息的一种自信,这种知识与经验作为消费者进行内部信息搜寻的依据,对外部搜寻有着重要影响。积累了较丰富的网络团购经验或对相关产品服务较为熟悉的消费者一般会充分利用记忆中现有的知识经验,较多地进行内部信息搜寻,而减少外部信息搜寻努力。

哈佛大学的Raymond Bauer[7]首次将感知风险的概念引入营销领域,用以解释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购买行为。他认为消费者的任何购买行为,都可能无法确知其预期的结果是否正确,而某些结果可能令消费者不偷快。所以消费者购买决策中隐含着对结果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也就是风险的最初概念。消费者产生感知风险的原因之一是信息不足或者缺乏经验,感知风险会刺激消费者的外部信息搜寻活动,当消费者感知到的风险越高的时候,他们进行的外部信息搜寻就越多。

美国学者David[8]提出了科技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 该模型认为人们对信息技术的知觉有用性和知觉易用性会对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产生正向影响。网络信息搜寻收益感知是知觉有用性的反映,是指消费者相信进行信息搜寻可以对购买决策有所帮助的程度,而网络信息搜寻能力感知则是知觉易用性的反映,指消费者相信自己能够不需努力地在网上找到有用信息的程度。基于TAM理论,可以推测,消费者网络信息搜寻收益感知和搜寻能力感知会对消费者网络信息搜寻努力产生正向影响。

基于前人的研究,本研究将影响团购消费者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的因素归纳为搜寻能力、搜寻收益、感知风险、搜寻成本、知识经验5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5个相关假设。

假设1:搜寻能力与团购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正相关。

假设2:搜寻收益与团购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正相关。

假设3:感知风险与团购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正相关。

假设4:搜寻成本与团购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负相关。

假设5:知识经验与团购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负相关。

4 问卷调查

4.1 调查对象

据CNNIC的《2011年中国团购用户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团购用户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占整体团购用户的73.5%。从团购用户的职业来看,则以白领群体为主,达到29.4%,其次是学生群体,占21.7%,其中团购的学生用户主要是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而广大的中小学生对于团购的使用率则相对较低。可见,白领群体和高校学生群体是最具有消费需求但是消费实力相对不足的群体,该群体的网民对能节省资金、新奇时尚的消费方式的接受程度明显更大,因此成为了网络团购的主力军。因此,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选定高校学生和白领群体,面向广州大学城的高校和广州部分中小企业发放问卷进行调研。

4.2 题目设置

问卷题目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消费者基本信息,包括团购类型、团购经验以及团购决策过程中的网络信息搜寻程度,这部分题目主要用以了解消费者团购过程中的信息搜寻努力和知识经验;第二部分为消费者评价信息,包括对自身的网络信息搜寻能力、信息搜寻收益、团购风险感知、信息搜寻成本4个方面的评价,每一方面由三道题目构成,采用7级李克特量表反映被调查者对题目所陈述内容的态度及强弱程度。

4.3 数据分析

笔者通过互联网发放电子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83份。

通过统计问卷中各类型团购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以及购买决策过程中进行网络信息搜寻时间大于1小时的数量,得到二者的百分比,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到,户外类团购消费者中花了超过1小时进行网络信息搜寻的消费者最多,所占比例高达93.5%。其次是保健类团购消费者,比例达89.3%;餐饮类、娱乐类和教育类较为接近,分别占70.9%、66.7%和63.6%;实物类团购消费者比例最少,仅占实物类全部消费者数量的29.6%。

图2是在统计了各类型团购商品或服务数量以及信息搜寻过程中访问过的网页选择“较多”以上(含“较多” )的数量后,对二者的百分比所进行的排序。

消费者在信息搜寻过程中访问过的网页数量,是消费者在信息搜寻中所花费精力的反映,与消费者在信息搜寻中花费的时间共同构成了衡量消费者信息搜寻努力程度的两个方面。从图2中可以看到,户外类团购消费者中访问较多网页进行信息搜寻的消费者比例仍然最高,在所有类型中位居第一,保健类紧随其后,娱乐、餐饮、教育都比较低,实物类的百分比同样是所有类型中最低的。图2所示的统计结果与图1所反映的结果基本一致,可见单从团购类型来看,户外类和保健类团购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的网络信息搜寻努力程度很高,相比较而言,餐饮类、娱乐类和教育类消费者的网络信息搜寻努力程度较低,而实物类团购则最低。

为检验搜寻能力、搜寻收益、感知风险、搜寻成本、知识经验5个因素对各类型团购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网络信息搜寻的影响,笔者将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对问卷反映出来的信息搜寻努力程度分别与5个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利用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借助统计工具SPSS测定其相关性。

网络信息搜寻努力与搜寻能力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户外类团购相关系数为+0.660,保健类团购相关系数为+0.706,餐饮类团购相关系数为+0.832,娱乐类团购相关系数为+0.821,教育类团购相关系数为+0.763,实物类团购相关系数为+0.701。可见在各类型团购中,消费者的网络信息搜寻努力与搜寻能力都较为相关,且显著性检验值小于0.01,说明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显著成立。因此,搜寻能力与团购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正相关,假设1成立。

网络信息搜寻努力与搜寻收益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除保健类团购外,其他类型检测所得的显著性值均小于0.05,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6,说明网络信息搜寻努力与搜寻收益两个变量较为相关,且相关关系在0.05水平上都显著成立,而保健类团购显著性值大于0.05,两个变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假设2搜寻收益与团购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正相关在除了保健类团购之外的其他类型中成立。

网络信息搜寻努力与感知风险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保健类和户外类团购的显著性值小于0.01,且相关系数分别为+0.827和+0.802,说明在这两类团购中,网络信息搜寻努力与感知风险高度相关并显著成立,而娱乐类和餐饮类的显著性值大于0.05,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教育类和实物类显著性值均小于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679和+0.614,两个变量比较相关。因此,假设3感知风险与团购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正相关在娱乐类和餐饮类团购中不成立,而在保健类、户外类、教育类及实物类中都成立。

网络信息搜寻努力与搜寻成本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团购类型当中,保健类和户外类团购的显著性值大于0.05,其他4种类型的显著性值都小于0.01,且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都大于0.8,说明在除了保健类和户外类的其他团购类型中,网络信息搜寻努力与搜寻成本两个变量都高度相关并显著成立,因此假设4搜寻成本与团购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负相关在保健类和户外类团购中不成立,在餐饮类、娱乐类、教育类、实物类中成立。

网络信息搜寻努力与知识经验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团购类型当中,显著性值都大于0.05,说明网络信息搜寻努力与知识经验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因此假设5知识经验与团购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负相关不成立。

5 结 语

通过对购买了各种类型产品或服务的网络团购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既证实了一些与假设相符的结果,也发现了一些与原先的预想有所出入之处。

在所有团购类型中,团购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能力对其搜寻努力有正向影响,与原先的推论相符。搜寻收益、感知风险、搜寻成本对团购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的影响情况因团购类型而异。而团购消费者的团购经验及对所团购产品或服务的知识与消费者的网上信息搜寻努力在统计上没有显著的关系。网络团购不像其他网上购物方式那样具有较为固定的商家和产品来源,也即不管是提供团购的商家还是其产品或服务,都在迅速地更新变化,具有很强的动态性,消费者以往的购买经历和对产品服务的了解往往不能为新的购买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研究的样本主要来自高校学生与企业白领,未能完全反映整个团购市场消费者的特征,同时也忽略了年龄、职业等变量对网上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另外,本研究采用一般的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数据,被调查的团购消费者在完成问卷过程中主要依靠回忆,由于消费者的网络行为往往存在一定的随机性,所以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有待提高。期望此实证调研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并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对于团购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行为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Anand K S, Aron R. Group buying on the Web: A comparison of price-discovery mechanisms[J]. Management Science.2003,49(11): 1546-1562.

[2]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Miniard P W. Consumer behavior[M]. Chicago: Dryden Press,1986.

[3] 唐亮,张结魁,徐建华. 网络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8(2):40-43,74.

[4] 孙曙迎,徐青. 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7(13):32-37.

[5] Stigler G J.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1,69(3):213-225.

[6] Park C W, Lessig V P. Familiarity and its impact on consumer decision biases and heuristics[J].Journal of Marketing,1981, 50(4):135-145.

[7] Bauer R A. Consumer Behavior as Risk Taking[C]// Hancock R S. Dynamic Marketing for a Changing World. Proceedings of the 43rd 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1960(7):38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