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建设范文

农村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建设

第1篇:农村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任务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收录日期:2016年8月3日

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现阶段,我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9亿多人口是农民。农民生活富足,生活水平的提高,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国家的富强。“新农村”建设体现在一个“新”字。包括“五新”:一是新房舍;二是新设施;三是新环境;四是新农民;五是新风尚。新农村建设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从而为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经济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是充分发展一切有利于农村发展的积极方面,不断调动一切能够推动农村各方面进步的积极因素,形成农村与城镇的各方面完全对接的局面,从而实现农村和城镇在各个方面相融相辅,共同发展。具体而言,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方向,以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更加宽裕为侧重点,并且全面提升农村的村民素质、生产、生活环境、民主法治水平。从而不断提升农村的综合水平,创造更加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从而为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经济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是充分发展一切有利于农村发展的积极方面,不断调动一切能够推动农村各方面进步的积极因素。最终推动农村的快速发展,形成农村与城镇的各方面完全对接的局面,从而实现农村和城镇在各个方面相融相辅,共同发展。具体而言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方向,以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更加宽裕为侧重点,并且全面提升农村的村民素质、生产、生活环境、民主法治水平。从而不断提升农村的综合水平,创造更加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农村也存在着潜在的社会问题和经济矛盾,出现了严重的“二元式”的经济结构问题。使得城镇与农村的各方面对接存在错位。这会导致市场出现供求的混乱、基础条件差异,会导致运输环节成本的提高,导致CPI波动,也导致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滞后。因此,农村的发展与建设十分必要,可以扩大农村信息的来源渠道,加快信息的获取速度,了解市场,把握市场行情,有利于农村这个供给市场与需求市场的对接;可以缩小物流费用,降低运输成本。最终,实现我国农村经济效益显著,农民物质、精神生活极大提高,最终推动农村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有助于我国经济更好地稳定发展,能够实现城乡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对接。新农村建设重在解决农村的经济问题,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的对接与过渡。

二、新农村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农村经济落后,资源使用不合理,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最低环节,发展缓慢。新农村建设针对点是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重在缩小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差距。农村地区缺乏许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致使大多农村经济形式单一、渠道少、项目少,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在种植上盲目,缺乏科学的种植方法。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慢,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沿袭传统的销售模式,先种植、后销售。不仅出现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导致卖难的境地,还会出现在销售价格方面难以有所保障。农村的很多资源得不到合理使用,只顾及眼前的经济利益,致使资源的利用率低,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不高。例如,土地的合理利用不能实现,很多不适宜耕作的沙化、碱性土地被应用于农业生产,致使生产效益低、收入水平不高。很多农作物的秸秆不能实现物尽其用,在很多农村地区,因为缺乏有效的秸秆利用途径,秸秆被用作取暖、或被集中烧毁。不但增加了大气中的粉尘颗粒,也埋没了秸秆的实际效用与价值。农村的农业在市场格局中不具备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在市场的这个大的供给链条上,农村缺乏必要的竞争手段,很难实现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确定价格。价格往往由市场决定或者是买家决定,压制了各种农作物、蔬菜的价格,掩盖了农产品的真实价格,农民被动接受价格。农村地区招商引资的潜力有限,优势小,只能在各种政策上给予更多的让步。我国的农作物在国际市场上不具竞争力,农民的种植方式错误、种植方法不当、产品不具竞争力。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制约了农村发展的步伐,减缓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农村发展资金缺乏,基础设施条件差。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发展行业少、资金缺乏、资金来源渠道少,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目前来看,据推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要增加15亿元至20亿元内的数额,资金数额庞大。资金划归多个部门使用,过于分散,难以统筹使用,致使资金的使用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另外,资金由上级政府向下逐级划拨,资金的到位时间长,很难在较短时间应用于农村的发展建设。金融的覆盖面低、支持力度低。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少、基础设施落后、金融服务覆盖面窄,大多金融机构资金不断流向城市;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难,并且获得的资金少,致使很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农村道路条件差,垃圾收集处理的工具、场所缺少,卫生水平低,医护人员队伍的人数不足以及卫生硬件设施条件差。教育水平低,教师队伍人数少以及农村教育的硬件设施条件差。基础设施差,制约了农村与外界方方面面的联系。经济上,农作物、蔬菜等的运输条件差。信息上,缺少信息传播工具,延缓了信息传播的时间,降低了信息的有效性,均延缓了农村的发展步伐。

(三)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农村缺乏高学历人才与农业人才。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之所以发展缓慢,也在于农村大多农民缺乏知识、不具备发展的眼光、探索的勇气以及创新的精神。农村人口大多文化水平低、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普及,缺乏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想法,解读信息和新闻的效率低,阻碍了农村探索新道路、发展新经济的速度。

新农村的建设,还需要有更多的高学历人才为农村的发展贡献力量。但是,在农村地区,大学生的人数却很少,农业方面的研究人员相当缺乏,高学历专业人才缺乏,缺少推广科学种田的技术人员。农民多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行业,缺少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左右,然而农村的经济产值水平却相当低。我国的农作物在国际市场上不具竞争力,这是不争的事实。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因为农民的种植方式错误,种植方法不当;而另一方面同时也是主要因素,农业人才有限。因此,我国缺少优良的农作物品种,缺少推广科学种田的技术人员,阻碍了农业发展。

(四)以村干部为管理层的农村管理制度。我国农村实行以村干部为管理层的管理制度,村干部大多数是农民,并且大多数人竞选村干部的初衷并不是为本村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本村的发展做贡献。首先,这些村干部的知识贮备不足,对国家政策的解读能力有限,机遇的识别能力、把握能力不强,另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具备发展的头脑与眼光,看不到本村发展的优势所在,契机所在;其次,缺乏集体效益与维护公平的观念,管理不科学,与村民存在隔阂,不具有威信。出现了带头人不能领导农民发家致富的局面。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对策建议

(一)拓展筹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地区资金短缺,农村的资源不能物尽其用,很多利于农村的项目不能实现动工立项,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因此,农村需要千方百计、利用各种资金渠道,获得资金支持,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拓展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强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在濒临农村的城镇设立分支机构或者是设立特殊的农村贷款项目,以低利率贷给农民,促进农民的发展积极性。基础设施差,制约了农村与外界方方面面的联系。经济上,农作物、蔬菜等的运输条件差。信息上缺少信息传播工具,延缓了信息传播的时间,降低了信息的有效性。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可以提高农村综合水平的提高。完善基础设施,着重加强几个方面的建设: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具体规划,修建农村交通道路,在车辆较多、运输量大的地区,修建水泥路;在车辆较少、运力低的农村地区,改造道路,铺设砂石路。在村内,拓宽道路,修建水泥路;强化农村基层医生的专业水平,确保百姓疾病可以被及时、准确查出,尽可能提升农村医疗的硬件设施条件,以实现小病在家看好,大病在外看好;积极推广农业设施、农业浇灌项目,增加土地浇灌面积,提高粮食的产量。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规划,制定有效、有吸引力的项目方案,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吸收。农村的发展,重在开拓新视野、形成新思路以及紧抓新机遇。在新农村建设自始至终的过程之中,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应该发挥更大的智慧、付出更多的汗水。因此,应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具体措施:一是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等多种信息传播工具,积极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广科学种田、科学管理的既成经验;二是努力组织多场次的科普教育活动,例如组织科学知识讲座。以此途径,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并且与授课老师进行交流,提出问题,听取解答;三是组织宣传放映队,向农民发放知识宣传手册,并且组织多场次的科普片放映活动;四是争取资金,购买科学知识书籍,建立农村书站,鼓励农民利用书籍掌握知识。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在农村地区所占比重很低,制约了农村地区对新事物的了解、新思维的扩展以及知识的掌握。高素质人才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农民走出一条新的发展经济之路,强盛农村之路,因此农村地区应该提高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比重。

(三)实现城乡对接,提高农村话语权,增强对外交流。以农业为支柱的农村,农作物、蔬菜等经常由于对市场不了解,缺乏对市场的影响能力,从而导致价格低、销路不畅的局面。因此,应该逐步提高农村地区的权威性,增强话语权。农村应该立足周边城市,与当地的农贸市场以及与农产品有关的企业建立联系渠道甚至是合作、供给关系,建立销售渠道。另外,应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什么、需求量以及价格情况(现价、价格走势和价格变化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发展。再者,要提升农作物、蔬菜等的相关规范,并且力图达到更高的标准,以符合市场要求。

(四)完善农村管理体制。作为农村的管理机构,农村村民委员会承担着农村事务的管理、村民矛盾的调节任务,同时政府与农民联系的纽带,所以应该完善农村的管理体制。一是杜绝拉选票的行为,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村干部不作为的行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真正体现民意;二是设立农村事务监督小组,监督村干部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贡献,反映村民的心声,制约村干部,督促村干部真正为农村的发展做贡献;三是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村官的深度与广度,增强大学生的作用。以大学生作为村干部谋划经济发展的参谋,并且对村干部起到监督与制约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海英.浅析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理论与探索,2016.6.

第2篇:农村建设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新农村建设正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经验表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模式之一。目前中国的旅游业形势的发展迅速,从旅游业产生的对经济与社会效益强劲推动作用来看,旅游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效益、改变城乡的二元结和为农村增添活力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建设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1.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①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政策和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国家鼓励更多的企业在农村地区投资兴业。乡村旅游以投资小、见效快,成为众多企业青睐的项目。政府部门为了促进乡村旅游建设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而且也使农村地区得到更多社会资本。同时,政府还增加了对农村经济的总体投入,乡村旅游也得到部分款项建设资金.

②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科学技术和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重视对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产业经营模式的改变,这给农村旅游业建设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而农村教育水平的改善,不仅提升了农村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同时也为乡村旅游重点培养了经营管理人才.

③加强乡村旅游设施建设能力。新农村建设成果具体体现在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尤其是交通、通讯、环境卫生基础设备的改善。这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乡村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

④乡村旅游建设注入了充实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的发掘与保护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例如,原始古老的乡村庆典节日、喜庆的婚嫁活动、文化艺术节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艺术戏剧舞蹈、民间文学和其他文化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将成为乡村旅游的新资源,以满足游客的多层面的需求。充实的文化内涵使游客的旅游活动不仅仅停留在游山玩水视觉享受,更带来丰富的心理体会.

2.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①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旅游需求同时直接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②可以提供农民就业岗位。乡村旅游所幅射的行业十分广泛,涉及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这些服务性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富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久居都市的人们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让农民提供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农民从收入增长中体会到新农村建设的带来的实惠.

③可以提升农民文化素质。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将带来先进的文化、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农村旅游,可以缩小城乡之间距离,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偏远山区,能够打开一扇了解外界的窗口,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④可以促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各级政府将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乡村则以集体或个人出资的方式,不断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旧村改造步伐。通过这些人们的共同努力,使农村进出的公路、通讯条件、公用设施、垃圾处理等设施明显改善.

二、乡村旅游鲜明的时代特征

1.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创新新农村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深入分析当前局势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由于新农村建设产生的背景特殊,必须承载了当前这个时代要求的许多重任,并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状况现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乡村旅游建设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立足农村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2.生态和谐共存乡村旅游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城镇居民前往消费,既实现了农民增收,又让游客得到了满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建设农村旅游中,必将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3.乡土文化丰富乡土文化一种围绕农业为主题的文化,有一个明显的区域差异,体现了历史、经济、科技、民俗、文学和其他文化丰富的内容.

乡土文化不仅包含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包含了自然生态文化,这正是乡村旅游的突出特色.

4.农家休闲体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回归自然放松心情,乡村旅游中的农家休闲体验正给了人们一个这样的机会。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游客采摘果实、垂钓网鱼,体会简单淳朴的农家生活方式。而这种独一无二的农村地区的魅力,让游客流连忘返。

三、乡村旅游建设的基本条件

1.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反之,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决定了在乡村旅游建设能否成功。乡村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基本条件,辅以一定的旅游活动内容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因此,建设乡村旅游只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才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共同进步.

2.有利的政府政策如前所述,乡村旅游业与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旅游发展相关的旅游、环保、教育、商业、卫生等各个部门通力协作。要重点解决一些乡村旅游建设中的迫切问题,如基础设施改善、人力资源储备等,给予乡村旅游建设有利的政府政策。同时,在旅游开发项目时应享有必要的优惠倾斜,为刚刚起步的乡村旅游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3.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规划时,除了满足村民的一般日常生活需要外,还要以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到发展旅游业的需要.

只有配备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才有能力满足游客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同时,这些基础设施应有机结合农村的传统特色和一定的时尚设计元素.

四、乡村旅游建设具体措施

1.科学规划建设,做到全面发展在旅游开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与农村的其他建设项目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全面整合资源,策划好旅游项目,帮助乡村旅游平稳有序的发展。当地政府要在深入调研本地农村旅游资源后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出符合本地农村实际的旅游发展规划。

政府部门之间需要通力合作来为乡村旅游构建科学的政策环境,做到全面发展.

2.打造知名品牌,推广自身的特色乡村旅游能够让那些久居都市的旅游者远离那些喧嚣的环境,在农村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因为乡村旅游的亮点与特色就是乡土气息和田园氛围,能够让旅游者体会农村湖光山色和传统习俗文化。当地政府要将各个景点统一包装,积极宣传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主动出击寻找客源。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和具有强烈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满足旅游者需要,打造并推广自己的旅游品牌.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以期能够高水准的发展我国的农民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普遍有限,而他们的素质对乡村旅游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急需对乡村旅游就业人员开展专门培训,让农民增加对游客的接待能力。对于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可以向外引进或者挑选接受能力较强的人员前往专业院校进修.

4.加强环境生态的保护,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基础,空气和环境如果遭到污染破坏,也就无法吸引游客。因此我们需要对资源合理规划,避免资源的破坏性利用,这样不但能够使得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也可以推进农村的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结语

乡村旅游建设是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科学的结合了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使二者得以和谐互动发展。虽然乡村旅游建设还在探索阶段,但它所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是无可争议的。在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当地自身特色,在全力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靠科学规划的指导,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雷,马继刚,杨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路径探讨[J].乡镇经济,2007,(10).

第3篇:农村建设范文

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更需要充分发挥广大渔农民的主体作用。渔农民是渔农村的主人,是新渔农村的主要建设者。充分发挥渔农民的主体作用,是扎实推进新渔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充分发挥广大渔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因地制宜建设新渔农村。岱山县位于浙江北部的舟山群岛,是全国12个海岛县之一。全县由404个岛屿组成(住人岛16个),总面积5242平方公里(陆地面积326.5平方公里)。全县辖6镇1乡,89个行政村,7个居委现有人口19.35万人,其中渔农村总人口13.7万人,组成了39个渔农村新社区。各社区的情态迥异,资源、环境、经济状况等各有不同,有一村一社,有联村建社,到底怎样规划,怎样进行建设,就要充分发挥广大渔农民群众的作用,深入倾听渔农民意见、看法或心声,根据实际情况布局规划,才能顺利推进新渔农村建设工作。

一、影响渔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因素

1、渔农民自身素质影响了渔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绝大多数渔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渔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渔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20*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6%,初中文化程度占5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农业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2、社会体制制约渔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开放,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未根本破除,制度性壁垒使渔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渔农民仍然处于劣势:一是国家对渔农村的投入远远不及城市,加剧贫富两极分化。国家实行的仍是城市财政,大量资金投向城市,即使现在搞新渔农村建设,渔农村的道路、教育、改水等,虽然有国家补贴,但大部分仍然需要渔农民出资出劳。二是渔农民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渔农民仍然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渔农民到城市打工同工不同酬,特别是工资报酬还得不到充分保障,拖欠渔农民工资的现象仍然存在。

3、渔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有待完善。目前渔农村基层民主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新渔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渔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还不强。认为村、社之事就是村、社区干部的事,应由村、社干部去管理,影响了渔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二是村、社干部依法办事能力不高。解决矛盾问题尊重群众不够,征求意见不多,工作方法欠缺;三是民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村、社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不够完善,没有把渔农民当真正的主人,只要群众签字,不要群众问事,重视事后公开,不重视事前、事中的公开,渔农民群众参与决策不够,未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4、对渔农民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基层政府对渔农民主体作用认识不清。不少基层政府不注意发挥渔农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发展渔农村的经济中,更多注重对物的投入,而忽视对人的投入,在提高渔农民技能、思想道德等方面重视不够,工作方法单一,不注重引导教育,导致政策难以落实。反而出现了“等、靠、要”的现象,认为新渔农村建设就是上头把钱,干部做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坐享其成。

5、渔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有待加强。渔农村文化阵地缺少,文化活动缺乏,一些腐朽文化乘虚而入,污染了渔农村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渔农民参与新渔农村建设的热情。

二、发挥渔农民主体作用的方法、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农民主体意识。一是加强政策的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将中央建设新渔农村的政策和地方措施、新渔农村建设的意义、目的、内容宣传好,消除渔农民的疑虑,增强发展的信心和自觉性,同时加强对新渔农村建设的动态宣传和典型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群众,调动渔农民投身新渔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二是以现代公民教育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渔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渔农民自强自立意识和责任感。三是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用实在的效果来发动渔农民主动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2、加大渔农村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渔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新渔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农民,为此要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渔农民培训体系,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培训。一是开展创业培训,培植一批“创业型”渔农民。以广大种养殖专业户、村干部、农民经纪人及返乡人员为重点,采取营造氛围、经验介绍、培植典型和落实政策等措施,激发渔农民的创业热情,引导渔农民创业;二是开展渔农民技能培训,提升一批“技能型”渔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劳动力转移的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岗前培训,提高渔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率;开展渔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渔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增强渔农民对建设现代、生态、有机农业的适应能力。三是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培育一批“素质型”渔农民。针对渔农村陈规陋习和渔农民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开展面向渔农村、面向渔农民的科普宣传教育,提高渔农民素质和文明水平;重视对渔农民进行民主与法制的培训,增强渔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3、加强惠农政策的落实,切实保障渔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是加大惠农政策的落实力度,切实保护渔农民的积极性。党在渔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深得渔农民的拥护,特别是新渔农村建设启动以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渔农民群众对这些政策的期望度较高,落实好每一项政策都能给渔农民带来更多实惠,更好地调动渔农民的积极性。二是要依法保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政策。土地依然是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承包政策必须保持长期稳定。三是要认真贯彻《农村法》和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维护渔农民的生产经营自。各村情况不尽相同,各个渔农户的家庭成员、经济来源、技能素质千差万别。因此,种什么、养什么、经营什么,怎么种、怎么养、怎么经营,都要渔农户根据各自的家庭实际情况自主决定。

4、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渔农民自主管理。村、社级基层组织,特别是村民委员会,主要实行村民自治,由农民实行“三自四民主”式管理,在新渔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渔农民的自我管理,着重是:一是民主选举。建设新渔农村,村级基层组织是领导核心,渔农民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出自己信得过的新渔农村建设领路人,为新渔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民主议事,村委会的重大决策特别是新渔农村建设的规划、建设项目的安排等必须充分广泛发动村民讨论,尊重多数村民的意愿,村民思想统一了,才能尽力维护村级组织的决策,各项事业才能顺利开展。三是村务公开。由重视事后的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的公开过渡,把村级事务放在阳光下,接受村民的监督。要依法保障村民在村务管理中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形成村务大事村民知情,村务决策村民讨论,村务管理村民参与,村务工作村民监督的良好机制。

第4篇:农村建设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xx市位于xx省东南部高寒山岳地带,全市平均海拔高度在xxx米之间,全市农村人口xxx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3.3%,全市农村总户数xxx万户,农村劳动力xx万人。全市耕地总面积xxxx平方公里,农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148公顷,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6。200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xxx亿元,占全市gdp的24.1%,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1%;粮食总产量xxx万吨,年均增长4.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农民现金收入为xxxx元,年均增长6.2%,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少435元和低1.8个百分点。

目前,xx市农村经济发展表现出了“经济发展乏力、农民增收困难、农民生活环境较差、受教育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其中也集中反映了金融服务能力不足、结构差异较大等深层次问题。虽然目前xx市农村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以及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但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性金融机构越来越注重效益,而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支持农村经济无利可图,还可能带来金融风险,金融业因此对农业服务力度不足,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制约因素,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影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分析

(一)农村金融服务的客户需求特征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多元化和产业化的不断发展,xx市农户、种养大户和特色农业产品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层次的农村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满足情况也存在差异。

1、以消费型为特征的小额资金需求满足度较高。主要表现为广大农民由于盖房、看病、婚丧、子女教育等需求向农村信用社借贷,这类消费型资金需求额度一般为几百元到几千元,农村信用社普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2、以维持简单农业再生产而形成的资金需求基本可以满足。表现为农户因发展简单农业再生产而需要向信用社借贷资金购买农具、种籽、肥料、农药等等。这类贷款需求面广,需求的资金额度一般为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xx市农村信用社受支农再贷款带动,对此类需求支持力度也较强。

3、扩大农业再生产而形成的资金需求满足度较低。如各类种植、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养殖大户和其它农业企业组织在发展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由于自筹资金不足或流动资金紧缺而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扶持。这类客户需求资金较大,但农村信用社满足程度较小。

(二)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结构及现状

1、农信社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截止2006年末,xx市有农户xxxxx户,有贷款需求的农户xxxxx户,得到贷款的农户xxxxx户,占贷款需求农户的66.5%。全市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和年累计发生额分别为xxx亿元和xxx亿元,占全市农业贷款余额和年累计发生额的比例分别为79.2%和67.6%。

2、农村贷款执行利率上浮幅度较大。据了解,农信社由于考虑抗风险因素能力、经营效益、市场竞争等因素,目前对农业及农户贷款利率一般执行上浮80%-100%。较高的利率浮动一方面有利于弥补农村信用社贷款运行成本偏高的不足,另一方面加大了农民的实际负担。

3、农村贷款额小面广,种类单一。经了解,xx市农信社发放的“三农”贷款种类较为单一,多为农户担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等其他形式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农业贷款发放较少,由于贷款额小面广,无法满足上规模的农业种养大户和其他农业生产组织的资金需要。

(三)影响农村金融服务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因素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整体功能不强。表现在:一是政策性银行功能弱化,商业银行功能缺位,农村信用社等合作性金融机构整体实力不强。二是涉农金融机构运行机制尚不灵活。

2、防灾抗害保险体系尚未健全完善,抗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自2004年以来,xx市相继发生了长期干旱、霜冻、局部区域冻雹以及检疫性虫害,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2005年度全市耕地受灾面积约xxxx公顷,年底农作物减产约在3成左右,直接经济损失约xxxx万元,其中有农业保险补偿的仅为2%。

3、农村教育信贷投放空白,农民受教育的权益很不平等。目前,xx市农民受教育程度还很低,教育信贷投放也处于空白阶段。一是农民教育资源低,且没有教育资源信贷支持。一方面,农民教育资源的数量明显偏低。另一方面,农民占有教育资源的质量明显偏低。农村学校的校舍、设施设备以及教学水平都难以与城镇相比,不少农村中小学的音乐、体育、美术、外语、计算机教师严重缺乏,有的甚至无专业教师,无法开课,不少农村中小学的音、体、美以及计算机设备设施匮乏,图书少而陈旧。二是农民子女享受教育的成本高,且没有助学贷款支持,只能以农户贷款填补。

4、农村社会资金“抽走”多、“反哺”少,农村信贷投放后劲乏力。首先是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撤并和职能调整,从1997年起对县级机构的贷款权限上收,使相当部分县级以下机构成了单纯吸收存款的机构,使本来就原始积累不足、缺乏资金的部分农村社会资金直接被抽走倒流投入城市,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其次是定位“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的邮政储蓄,以其邮政代办点遍布乡村和办理邮政汇款的优势,将农民出售农副产品的资金和外出打工人员汇回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吸收逐级上划转存人民银行。

5、农村信贷资金流向和结构不合理,无法切实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贷款种类单一,多为农户担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二是农户贷款利率偏高;三是贷款期限不尽合理,贷款期限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没有中长期贷款,这与很多养殖业、种植行业的生产周期不匹配。贷款到期后,农民不得不借民间资金还贷,或因无法按时还贷而必须担负更高的利息费用,既影响农民的正常生产,又增加了贷款成本,也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四是贷款额小面广,覆盖率大,但对规模化农业大生产的资金需求相对不足。

6、农村组织贷款、消费信贷结构的缺陷,制约了农村就业形势改善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方面,xx市种养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涉农企业扩大再生产贷款的投放力度较小,满足程度不高。因此,信贷投放总量不足、信贷结构的缺陷影响了农村企业的发展,继而影响了农民企业就业形势的改善。

另一方面,xx市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32.8%,但其消费信贷余额仅占全市消费信贷的2%,而农村精神文化产品信贷投放至今尚属空白。农民的精神权益则更为缺失。

7、金融服务落后,进一步制约了新农村建设。

农业经济发展的结算渠道不畅,农村异地汇款结算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纷纷从乡镇撤离,在乡镇保留的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只具有同城、同地汇兑结算功能,而不具备跨市、县特别是跨省等异地汇兑结算功能,这就为农产品的大量外销,在资金结算上设置了障碍,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一些农民懊丧地说,现在农村水路通了、电路通了、公路通了、广播电视通了,而资金汇路却不通了。

三、加强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一)创新现代农业保险发展意识。一是现阶段开展农业保险应逐步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符合区域实际的农业保险制度;立足于政策扶持,商业运作的经营原则;实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多元化,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经营模式。二是培育发展农业保险市场,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保险发展实践。根据“先起步、后完善,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逐步依靠政府支持,开展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以及保险公司自营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人民银行应牵头联合政府及保险部门,着手研究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鼓励支持政策,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目录,共同组成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小组,保证农业保险实践工作顺利开展。

(二)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健全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平等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

1、将完善邮政储蓄制度与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统筹协调起来。一是改变邮政储蓄的“大储蓄所”的经营机制,加强信贷投放的激励机制。二是扩大人民银行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支持制度,增强再贷款带动效应,借此促进邮政储蓄存款回流农村。

2、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新整合政策性金融业务,调整其业务载体。健全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放宽其经营范围,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收购资金纳入农发行的支持范围。

3、制定政策,鼓励并要求商业银行将在农村吸收的资金更多地用于农村。一是要求在农村设立网点的商业银行,包括邮政储蓄抽出一定比例资金支持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二是适当下放商业银行贷款审批、发放权限,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适度支持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的农业种养大户发展农业经济。三是商业银行应改变作风,增强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识,积极开发农村的信贷品种,拓宽新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4、坚持农村金融立足于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经营方向,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增加助学贷款、消费信贷、异地汇兑等服务品种,改进贷款规程,简化贷款手续,对贷款期限的确定坚持宜长即长、宜短即短的原则,灵活掌握,合理确定,有意识加大弱势群体的贷款,帮助弱势群体致富。

5、研究制定有关财政贴息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贷款利息高、负担重的问题。坚持扶持农业经济发展为主题,农民担负的农业贷款利息尽可能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执行,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信用社即可继续执行现行贷款利率的上浮政策,利息差额由财政部门来弥补。这样既可减轻农民贷款利息的负担,有利于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又可以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性发展。

6、建立和完善农村担保机制,规避农村金融风险。一是政府出资建立农业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缓解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二是建立农业担保基金,由政府、农村企业、农户等方出资,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担保难的实际情况。二是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三是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四是强化县乡信用的综合治理,切实改善社会信用,共同维护金融债权,提高农民信用意识,同时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

第5篇:农村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奉化林家村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

(一)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中国农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中枢的社会运行模式,普遍以家庭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促进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式经济的发展,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一种阻碍。它对满足自身经济利益的过分注重,使得它对于群体利益往往漠不关心,甚至会以牺牲社会群体利益的方式来满足“个体”利益,以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不合理现象依然在当今中国农村中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农民个人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农村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

(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消除愚昧迷信的宿命论思想,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三)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当今社会是个科技的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运用所产生的巨大效用已是有目共睹,世界的农业生产已经步入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若是中国农民还是抱着旧观念不放的话,则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因此,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知识,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这样,就能以农民文化知识的提高为铺垫,促进整个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二、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途径

(一)加强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硬件设施的健全是发展农村文化的物质保障,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加大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首先,要把文化基础性建设的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前提下,把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要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一批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推进农民群众文化软性素养的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中既要重视以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也要按照各地区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职业化教育。同时,通过外种渠道、层次、形式,发展农村的先进文化,引领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林家村拥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底蕴,那就是漫村的墨香。书法文化历来被视作书生儒雅的专利,而林家村的耕人虽然常年累月面对黄土背朝天,手握锄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却手不离笔。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文化管理的水平与效能。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建设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参与其中,这就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具有先进文化管理理念的人才协调管理文化工作,提高农村文化的建设水平。一方面,加强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组织、管理农村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普及活动,发挥农村现有教育资源的效能。另一方面,建立起文化间的交流协调机制。中国农村新文化的建立,需要在以现代化文化为背景下,通过先进文化的改造,实现农村文化的创新、飞跃,真正发挥农村文化管理者的主体意识,从适合本地区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来吸纳发达地区,发达领域的先进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实现不同地区文化的最优化融合。

(四)加强专业人才建设,提高产业文化水平。奉化市林家村位于奉化至溪口生态公路北侧,全村区域面积2.23平方公里,共265户,763人,全村家家户户种水蜜桃,由于上级领导的重视,村里的干部的努力,王家山桃园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桃园”。 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走近桃园,映入眼帘的是满山满地的桃树,实在是壮观。不仅仅是当地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土壤,更因为当地村民对其的辛勤栽培。播种,施肥,除虫等等。为了产出更好的桃子,村民都会为每个桃子包上一层纸质。可想而知,其劳动量的繁大。奉化水蜜桃被誉为“中国之最”,这是对水蜜桃这一传统名果的历史肯定。水蜜桃已形成了早露露、雪雨露、沙子早生、湖景蜜露、塔桥、玉露、迎庆等25个早、中、晚熟水蜜桃品种配套体系,水蜜桃供应期长达120多天。每年林家村特邀浙江大学农林专业的教授来这边教授有关如何管理桃园的知识,使村民懂得更多有关桃子的专业知识,在管理桃子方面获得更多的经验,桃子每一年的产量和品质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顾伯冲.发挥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 光明日报[N].2006.2.16.

第6篇:农村建设范文

一、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信息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包含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等多方面,涵盖了“三农”工作的各项任务。而农村信息化正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在农村工作实践中,要切实落实这五项要求都离不开信息化。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我省建设现代农业,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应用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和谐农村”社会。

(一)“生产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化。要想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必须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首先,信息技术能发挥先导作用。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对信息的需求程度要高于其他行业,但由于城乡间存在着数字鸿沟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农业生产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产生巨大浪费。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了解和预测农产品供需、价格变化,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其次,信息技术能指导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指导,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大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第三,信息技术能促进农产品销售。掌握市场供需状况和价格走势,更需要信息的指导,避免和减少“增产不增收”、“卖难”,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我省不少种养殖大户通过农民信箱,广开销售渠道,取得良好的经济小议。第四、信息技术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途径。农村经济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人,农民素质的高低关键是信息接触和受教育机会。充分利用计算机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方式,搭建一个覆盖广泛的农村信息平台,使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就能充分接触有用的信息,就地培养农村人才,无疑是目前最适合我省省情、既经济又高效的手段。

(二)“生活宽裕”、“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离不开信息化。一方面,只有实现了“生产发展”,才能使农民“生活宽裕”,才能有经济实力改善生存环境,进而实现“村容整洁”;另一方面,丰富的文化、精神生活也应是生活宽裕的应有之义,而这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广播、电视、网络)。同时,通过信息化的支持,可以加速现代科学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渗透影响农村的进程,推动农村移风易俗,促进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加快实现“乡风文明”。

(三)“管理民主”需要农村信息化

农村信息化主要包括农村行业信息化、农村行政管理信息化、农村生活消费信息化和农村社会资源信息化等内容。乡镇和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象,具有数量多、地域广、差别大等特点,其组织管理和服务难度较大。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农村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对乡镇和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上传下达,实现政务公开和管理民主,对提高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密切干群关系,推动基层管理民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现在及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农民大量外出而农民身份维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村务公开、征集意见、展示村容村貌,可以使外出村民有效关心和介入村庄管理,维护农村的安定,推动农村建设和管理民主化。

二、浙江省农村信息化的现实基础

“*”期间,浙江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为“数字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过“*”发展,我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步。各级农业部门都相继建立了局域网,我省乡镇级已基本实现宽带接入,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全部乡镇和80%的行政村实现有线电视联网。全省构建了以“浙江农网”、“浙江农业信息网”、“农技110”为龙头、总数达90多个的农业信息网站体系,各类涉农网站、平台等陆续搭建完成并发挥有效作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已实现“乡乡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取得积极成果,温州市已实现行政村100%覆盖。“百万农民信箱工程”推进迅速,省、市、县、乡联络站建立率100%,全省农民信箱注册用户20*年底已达121万户。信息技术已为传统农业改造、建设现代农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浙江省农村信息化的症结

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能力的发挥至关重要,不能脱离了农民去谈新农村建设;同时,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受益者,这要求新农村建设中,不但要改造农村,更要提升农民。在现实条件下,这并非易事。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化,首要的,也是最主要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农民,尤其是仍居住在农村的农民缺乏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技能滞后。由于农村有文化、高素质的年轻人大量外流,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如永嘉县霄岭村共一千余人,长年居住在村的不足二百人,而且多数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等。即便是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的党支部,其成员的年龄和文化程度也不容乐观。例如霄岭村村32名党员,51岁以上党员共18名,占总党员数的55%(见下图);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党员16名,占总党员数的50%(见下图)。实际情况比这还严重,因为党员中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务工或经商,其中就还包括村委会主任。例如,今年9月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铺设到该行政村,但能够操作电脑的农民却找不出来。在农村普遍缺少使用计算机的氛围,农民对计算机还保持着神秘感,更进一步阻碍了他们使用计算机的尝试,操作技能难于提高。

第7篇:农村建设范文

一、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农村妇女,不仅在养殖、种植业中真正挑起了大梁,而且不女还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全国各地农村涌现出一大批妇女专业户、女能手、女状元。调查显示,80%以上的妇女劳动力在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和第三产业中,承担着比男性劳动力更多的工作量。由于妇女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70%以上的妇女因此拥有了生产经营的主动决策权、家庭消费权,并对社会事务有一定自主选择参与权。

二、妇女是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贡献者

由于农业女性化,因此增强了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决策权,推动了她们对家庭收入的贡献。这在以种粮收入仍为农户家庭收入第一位来源的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据省妇联对安康、汉中、宝鸡、渭南、榆林5市千名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问卷调查:当问到:主要的收入来源(多项选择)时,回答“种粮收入”的排在第一位,高达72.4%。全国妇联对10省市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也表明,除浙江省以外,种粮仍是其余9省份农户家庭收入的第一来源。全国妇联的调查还表明,事关家庭生产的所有重要决策,“两口子一起决定”的比重均在40%以上。

三、妇女是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承载者

妇女作为农户家庭中妻子与母亲的角色,不仅承载着人类再生产的重任,而且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更为突出的作用。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正规学校教育在边远山区尚未完全普及,母亲的口传身教成为子女品行养成、知识获取、技能传授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中西部地区男性劳动力大量外出,2300万“留守儿童”教育的任务几乎完全落在母亲的肩上,这对母亲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妇联等组织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家长教育工程、在农村举办的母亲学校等,使农村母亲教子观念得以更新,教子方法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对我国人口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而深远。

四、妇女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打破,我国城乡要素交流的范围和规模得到扩大。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呈加速之势,由此大大推进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使农民获得了从事非农产业的机会,农村妇女进城后在服装、玩具、皮具、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且,她们广泛涉足餐饮、美容美发、娱乐等服务性行业,为改善城市生活和工作条件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农村妇女不仅成为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助推器,进城打工生涯也使她们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她们已经成为具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的新型农民,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第8篇:农村建设范文

关键词:村镇建设;管理;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034-01

1 明溪县村镇建设与管理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明溪县村镇建设以突出试点建设的示范带动为主,按照“五统一”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级分类搞好村镇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是抓好省级“百镇试点”瀚仙镇的试点建设工作。于1993年全面完成镇区本点及下辖11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镇区于1994年基本完成迁入新址,镇区面貌得到极大改观。二是抓好夏阳乡紫云村的试点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规划涉及的杨坊、张坊、罗坊新村公建已基本建成,农民建新房以二层半的庭院式为主,也建成并入住,农村居住环境、生产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该村被评为小康示范村。三是县域次中心盖洋镇于2006年完成总体规划调整修编,桥南小区等新区竣工投入使用。四是抓好梓口坊试点建设工作,委托省村镇发展中心编制规划,成为我省退宅还田的土地整理先进试点。至目前,全县建制镇建成区87公顷,人均居住面积18.32平方米/人,实有公共建筑面积12.01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6.2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78平方米,公共厕所18座;全县集镇建成区92公顷,人均居住面积17.81平方米/人,实有公共建筑面积9.95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6.6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35平方米,公共厕所21座。

2 村镇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明溪县村镇建设进展虽顺利,但还存在一些日益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规划编制水平参差不齐,规划实施随意性较大。大多数村镇的集镇总规多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编制的,规划编制单位资质不全,很多规划没有组织技术评审,规划起点低,没有体现地方特色。

(2)人口外流严重,农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我县村镇经济发展较慢,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乡镇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大部分涌向县城或县外务工、经商、办企业;部分村镇出国人口太多,农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者,村镇建设资金严重缺乏,村镇人气不旺;部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上存在偏差,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片面地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不高。

(3)小城镇规模小,功能不完善。多数小城镇人口在2000―3200人左右,小城镇规模过小,布局比较分散,产业发育缓慢,经济集聚功能差,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城市化气息淡薄,造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效益也难发发挥。这是当前城镇化的最大难题。相当部分小城镇供水、供电、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较差,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影响了我县城镇化的进程。

(4)村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环境“脏、乱、差”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于历史欠帐多,设施不配套,投入少,机制不活,严重制约了村镇建设面貌根本改变,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处于初始阶段,环境面貌未从根本上改变。

(5)村镇建设管理力度不够,重建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主管部门人员少,队伍力量不足,对村镇内的违法建设查处不力。

3 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1)基本思路。一是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超前、规模适度、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村镇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高规划建设水平。二是要坚持产业支撑、特色带动。坚持村镇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举,立足小城镇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培育养大城镇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以产业发展带动村镇建设,以村镇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三是要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打破均衡推进村镇建设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梯次推进,有选择、有步骤地优先发展重点小城镇,进而带动一般村镇加快发展。四是要坚持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2)发展目标和重点。立足实际,分类梯次抓好规划编制工作,2007年完成胡坊、瀚仙2个建制镇以及属于“132计划”内的市级示范村、整治村以及县级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及建设工作,2007年抓好24个整治村的规划编制及建设工作,力争2009年全面完成示范村、整治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并免费提供村民住宅建设图,努力使我县村镇初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管理有序的目标,实现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

4 村镇建设的主要对策措施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大村镇建设和管理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县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措施:

(1)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摆在首位,决不能仅仅把新农村建设简章地理解为新村建设,必须联系我县实际,扬优势、创特色,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全面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2)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农民主导作用的关系。建设新农村必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备,实行“两个反哺”,增加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宣传发动、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面的组织引导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农村范围广、基础差,政府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事”都包下来。要明确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

(3)加大村庄规划编制力度。各村镇在编制规划时,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村庄规模和撤旧建新方案,合理安排村庄总体布局。二要与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统筹安排好城乡发展空间。三要衔接好与防洪等其他自然灾害防治规划的关系,合理确定农民点选址,保障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要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分新建型、改造型、环境整治型、古民居保护型等几种类型因地制宜地编制规划,切忌不切实际和不顾群众意愿的大拆大建。六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始终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的原则。

(4)走发动村民参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新路子。村庄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城市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归根到底就是要注重调查研究、发动公众参与、走群众路线。从规划的基础资料收集至规划方案完成的各个阶段,发动村民参与,广泛听取意见。通过召开村两委、老同志、村民代表座谈会、规划方案公示等多种方式,了解村民意愿,促进村民参与规划,取得群众对规划的支持,让规划更符合当地生产、生活需要。

第9篇:农村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水利建设,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农村建设。其中不仅了包括对农村灌排水工程的建设、供水工程建设与生态水环境整治等建设工程的改进、改造措施,同时还包括了对它们的建设发展提出的相对应的时代背景和管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水利工程也相应提出了更为规范性的管理需求与保障措施,而本文就是对于此,进一步展开论述。

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要求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涉及各个方面,每个方面都与农村水利密切相关,因而每一项目标的实现,都对农村水利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1.“生产发展”对农田灌排水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2.“生活宽裕”对农村灌排水工程和供水工程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3.“村容整洁”对水土保持、农村水电、水环境整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4“管理民主”对农村水利建设的组织与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5.“乡风文明”对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 农村水利建设保障中的问题

1.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三项制度” 的核心问题,但是部分项目法人组建不规范,甚至根本未组建项目法人,造成责任主体不明确。行政干预,违反建设程序,只抓工期,不顾质量,资金不能按时到位。

2.招投标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

监理队伍不足,素质较低,部分人员无证上岗;监理工作不到位,比较突出的是作假账。不该签单的签单,应该核实的不去核实。部分工程项目设计前期工作不充分,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低,不能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设计因素考虑不到位,设计质量不高,设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3.水资源不断减少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国家,不仅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4.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老化

目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脆弱,全国还有近2/3的耕地没有灌溉设施。农村水利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粗放的状况还未能得到根本的扭转。5.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较低

由于受投资不足的制约,渠道建设和维护严重滞后,沟渠渗漏严重,影响了水利投资效益的发挥。同时,在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和制定节水政策措施方面做得也不够,农村普遍存在节水意识淡薄、浪费水较为严重的现象,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水的利用率低也导致部分地区水费偏高,出现农民浇不起地的情况。

四. 农村水利建设的保障措施

1.合理制定对农村水利建设的筹划

农村水利建设具体安排筹划是保证水资源有效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也是一项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合理筹划、规划农村水利建设发展重心,就是首先要清楚、掌握农村目前水资源开发程度的利用现状。之后才能根据农村地方性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与探讨、分析,合理规划与制定健全农村水利管理机制。然后,就应当按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客观情况,进行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机制予以客观、规范的管理行为落实,保证水资源能够高度利用,从而根据目前的建设发展趋势,为以后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重要的保证依据;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水利工程的规划与筹划.要明确指出对于过度使用开采地下水、径流水的严格处理方式,确保水资源利用程度能够合理均分,切忌过度,从而有效限制水量大量流失与资源浪费。实现农村水利建设活动与水资源合理使用分配的进一步协调。

2.有利支持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

目前,在我国新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范畴也逐步扩充,涵盖的建设内容也愈加丰富。因此,就非常有必要做出有力支持,对农村水利建设工程的有力支持,即增加对其的资金投入力度。其投入资金来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由国家财政投入拨款,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下,能够使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投资项目资金的拓展范畴更加广泛,即把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相应的编入、纳入到项目资金的预算范畴内,集中化管理发展;通过不断壮大的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以及当地政府政策的有力扶持,新农建设背景下的水利建设一定会持续发展并逐步成长起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3.鼓励农民参与农村的水利建设

农村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结构体系复杂的项目工程。这是因为,水利建设工程本身的动力资源配置就应当系统、规范,并且合理,而在此基础之上,还要积极提倡政策引导、放宽资金投入的有力支持、部署协调、技术服务支持、以及新农建设背景下的民主参与等诸多方面要求和因素,去保证工程的建设与持续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当从信贷、税收、以及土地征用等方面去给予放宽政策,加以有效引导。另外,应当深化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产权制度革新,广泛吸纳农民的资金进入水利建设领域,组织农民加入项目建设现场管理,专门负责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4.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加强宣传,提高对水利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战略地位的认识,组成宣传小组对农民进行教育与沟通,征求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农村水利建设顺利实施;其次,应加快水利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应明确产权,放开建设权,形成滚动发展,实现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权、责、利的统一,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民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积极推广用水农户直接参与和水利部门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的先进管理模式。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就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高标准做好长远性的水利建设规划。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现有所有水利工程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调查,在此基础上,牵头编制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总体规划。

(二)是整合资源,发挥各部门的资源聚合效应。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整合涉农涉水资源,形成合力。将水利、农业开发、设施配套、国土整理、电力、农机等各涉农涉水部门整合起来。

(三)是进一步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在中央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省、市、县三级财政仍需同步增加。在各级财政增加投入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利资金的跟踪管理,严格控制各种非项目支出,公开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及建设资金,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以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老百姓最需要的民生工程上。

(四)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发挥社会监管作用。在国家已取消向农民征收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给种粮农户发放资金补贴的情况下,建议上级取消沿袭多年的向农民收取水费的举措。

五. 结束语

总之,在目前新农建设背景的大前提下,以农村地方性区域面积来积极开展农村水利开发建设项目已经势在必行。有鉴于此,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对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强度与建设力度,才能在农村水利建设开发所存在的客观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去优化现有的水资源结构配置,调配水利设施,为农村水利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湘宁.水利基本建设管理法规汇编G].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