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影像诊断范文

影像诊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像诊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影像诊断

第1篇:影像诊断范文

关键词:肺结核;流行病;影像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024-01

1影像学诊断介绍

在肺结核的诸多诊断方法中,影像学诊断是医学方面的临床诊断中最为常用和普遍的方法,而且该方法在诊断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2常见的肺结核病症检测分析

2.1原发性肺结核的诊断:原发性肺结核的基本特征是肺内炎症浸润合并肺门,同时会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在肺内,原发性肺结核的表现形式有多种,这与患者的实际病变进展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强弱密切相关。原发性肺结核有明显的肺内病变特征,通过影像诊断技术,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致密、匀称、周边清晰肺叶或者是肺段的实际变影现象。此外,原发性肺结核还有明显的淋巴结结核特征。原发性肺结核的纵隔淋巴结会出现肿大的现象,其中最普遍的是在右上的气管旁和隆突下侧。我们采用CT影像技术对淋巴结进行检测时,可以明显的观察到淋巴结的具体形态以及淋巴结各个边缘的具体状况。通过这些形态和状况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断患者病变的具体性质。我们可以在病理上把淋巴结结核分为4期,分别为结核性肉芽肿(1期),淋巴结内干酪坏死累及包膜引起的多个淋巴结粘连(2、3期),液化坏死物破入周围组织(4期)。淋巴结的强化和淋巴结结核具体的病理时期有着密切的关联。增强淋巴结内大的低密度影或分隔样强化,也可作为淋巴结结核的特征性表现。

2.2粟粒性肺结核的诊断:粟粒性肺结核通常在发病后的3~6周,就可以看到胸片上的弥漫性微结节。由于粟粒性肺结核是微结节的叠加结果,而微结节在胸片分辨率以下,我们一般很难做到对每个结节的大小、边缘、内部特征进行细致、准确的评价。因此,针对这种较难与观察的粟粒性肺结核病症,采用CT影像技术之后,我们就能够更清晰的看到1~2mm的微结节,及时通过症状特点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做到对患者的及早发现和治疗。

2.3继发肺结核的诊断:继发肺结核典型表现为空洞和纤维结节。活动性肺结核的活性通常情况下取决于痰或者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检到抗酸酐菌。由于它的阳性率是非常低的,采用胸片影像对其活动性进行诊断,效果不佳,通常情况下还是有难度的。而采用影像技术中的CT技术能够对其活动性进行很好的检测。

第2篇:影像诊断范文

中图分类号:R563.5 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10-729-03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0.10.016

肺栓塞(pulmonary embodism,PE)是一种较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肺血管疾病,也是引起突然呼吸困难的典型疾患,有时可伴有咳嗽、胸膜性胸痛。估计美国每年约60万以上的人发生肺栓塞,造成约10万人死亡,其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死亡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塞,已居临床死亡原因的第三位[1]。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我国,PE已成为一种常见病[2]。但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发生误诊或漏诊,因此及时对本病作出正确地判断是选择治疗时机和影响患者康复的关键[3]。故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X线肺动脉造影诊断正确可信,这一技术方法既往被认为是诊断PE的金标准[4],同时可进行经导管溶栓治疗,但是实践证明,它对远段肺动脉小分支栓塞检查的价值不大,而且X线肺动脉造影是一种创伤性的检查并可发生梗死性并发症[5],广泛的临床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在放射性核素检查,下肢静脉影像学和普通肺血管造影(CP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观点出现,新的无创伤性检查,如MRI和CT等对PE的诊断的研究日益增多,现将有关的文献资料综述:

1 普通X线胸片

相对较特异的表现有局部肺血减少(westermark征),肺外周以胸膜等为基底的楔形高密度(hampton峰)与中央肺动脉增密(fleischner征)。平片检查或提示的肺栓塞常是临床典型的病例,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低,但X线胸片对评价心肺全面情况及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2 放射性核素检查

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是肺动脉栓塞最重要的筛选和诊断方法。虽然放射性核素检查不能直接显示栓塞部位与形态,但其检查性PE有较高价值,可发现通气显像正常而肺动脉灌注缺损。

3 X线肺动脉造影

曾被仍未诊断PE的金标准,但此方法为有创性检查,60%有并发症,死亡率为0.5%,而且因血管重叠,显示外周肺小动脉内栓子受限,对于紧急状态下急性肺动脉栓塞病人此项检查几乎不可能实现,在应用上基本被取代。

4 CT检查

4.1 普通CT

在1978年有人指出普通CT是检查中心型PE的一种有用方法,随后有大量报道,kereiakes等 [6]利用GE9800CT机分别检测PE共4例,均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进行评价后归纳为:1、部分性充盈缺损,为中心性或进行性脑内低密度区,可规则或不规则,周围环绕造影剂,2、完全性充盈缺损,占据整个肺动脉腔内的低密度区,周围无造影剂,3、“轨道征”,为血栓漂浮于肺动脉腔内,两侧血管壁与血栓之间可有血流通过,形成所谓的双轨,4、附壁缺损,为延肺动脉管壁排列的低密度区。

godwin等[7]认为,在某些情况下用普通CT诊断PE特别重要。如1、怀疑急性大块血栓且属肺动脉造影高位因素范畴者,2、对造影已经诊断的PE,CT随访检查有利于评价血栓的溶解情况,以免再行造影,3、如病人准备行慢性肺栓塞内膜剥脱术,CT亦可部分显示外科手术能达到的中心性栓塞。4、造影可能会导致肺动脉内的管壁走行、光滑、扁平的充盈缺损遗漏,然而CT却较容易将血管壁和血栓区分开,此点CT优于CPA。

4.2 螺旋CT

SCT可以直接显示左右肺动脉及肺段血管内血栓部位、形态与管壁关系及内腔受损状况[8]。与有创性肺动脉造影比较,SCT对中央型肺栓塞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对累及到肺段者,敏感性平均为98%,特异性平均为97%。增强螺旋CT表现1、肺动脉栓子的CT表现(1)、局限性密度增高,可见于主动脉及左右肺动脉。肺动脉血栓栓子数天至数周内可发生机化,使血栓成为致密CT影[9]。国外有作者认为平扫中心肺动脉内高密度影可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表现[10]。(2)、局限性密度减低,此征象较高密度影少见,主要见于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内,它表现为血栓的密度较周围肺动脉内的血液密度低,提示血栓形成时间短,含水较多,为新鲜血栓[10]。2、肺内血管的改变:栓塞肺动脉所供血血管分支变细稀疏。3、非梗死性肺渗出:表现为楔形或不规则毛玻璃状*密影,以胸膜为底,尖端指向肺门,栓塞的渗出灶密度较淡,血管纹理仍存在,支气管气像自病灶指向肺门,消失于近肺门的肺野中,影像与肺门不连续,借此征象与肺感染相鉴别。4、肺梗死:表现为楔形实变影底边靠近胸膜,尖指向肺门,有时尖端与血管相连,肺梗死时常伴有肺出血及少量胸腔积液,有继发感染者可见空洞。5、mosaic征:在慢性PE中,小叶的小动脉栓塞,可是肺实质密度成不均匀改变。6、肺动脉高压:多发,反复发生的PE常继发肺动脉高压,表现为周围血管稀少,肺门动脉及主动脉扩张。肺动脉栓塞增强CT表现:可直接显示血管腔内不同形态的充盈缺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为确诊PE的直接证据。“轨道”征是指动脉腔内的中心型充盈缺损,由于其周围的高密度对比剂在断面图像上显示,被认为是急性PE的可靠证明,附壁血栓被认为是慢性PE的征象,它以广基底与动脉壁相贴,内部可有钙化。SCT增强扫描能显示多发近段肺动脉栓塞。目前很多临床医生和影像科医生对PE的认识不足,认为PE是少见病,过去强调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影像,事实上,通过CT扫描对PE病灶的认识应该有所修正。肺组织接受双重血供,PE所致的楔形改变或锥形改变的尖端多较圆钝,真正的楔形影像并不常见,这是平片的CT平扫漏诊的主要原因,PE常常活多活少的与胸腔积液并存,是CT平扫易与肺炎、肺部感染相混淆的原因之一,因此,若能及时想到CT增强扫描,寻找肺血管栓塞的直接证据,也是鉴别诊断的最好方法之一。

5 MRI检查

5.1自旋回波(SE)和梯度回波(GRE)成像

MOORE等[11]于1984年首先将MRI应用于临床诊断1例经造影证实的左下肺动脉血栓栓塞。用0.35T MRI扫描仪,行心电门控横轴SE成像,TR:Tooms、TE分别为28或56ms,MRI在T1加权和T2加权图像为左下肺动脉均可见变化或略有变化的高信号,抗凝治疗一周后,再行MRI检查,腔内高信号消失,且核素通过气/灌注扫描完全正常,证明血栓已溶解。White[12]等总结了31例肺动脉高压或疑为肺栓塞的心电门控SE技术MRI诊断经验。在T1加权和T2加权图像,PE与整个心动周期中血管腔内呈局限性中等或中高信号,形态固定不变,且信号在两种加权图像中强度无明显增加。92%的肺动脉高压者,缓慢血流产生的收缩期异常信号,T2加权像明显高于T1加权像,其中肺动脉收缩压≥80mmHg者均可见到,<80mmHg者60%可见,由于肺动脉高压或PE引起的肺动脉腔内异常信号**回波SE成像多可鉴别,但对外周PE的作用受限[13]。梯度回波序列(GRE)可用于鉴别血栓和缓慢血流。血栓在GRE成像上信号强度不随心动周期变化,而缓慢血流则表现为高信号。

5.2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和增强动脉造影

Grist[10]等行MR肺动脉造影(MRPA),技术参数多为TR:6.2-12ms,TE:2.2-3.4ms,视野20-34cm,矩阵256×128,回信号平均,层厚5-10mm重叠,翻转角20°-30°。MRPA以普通肺动脉造影及核素检查作为参考标准。与高信号的血流相比,肺动脉内血栓表现腔内无信号的充盈缺损区,或肺动脉的分支的阻塞、截断。受检的20例病人中,与肺动脉造影相比,12例有急性肺栓塞,敏感性92%,特异性63%。初步结果表明,在显示肺血管方面,MRPA较普通肺动脉造影更易受血流异常的影像,MRPA目前尚不能同普通肺动脉造影一样检出外周PE。然后多数病理外周PE并不一定手术处理[15],MRPA在监测急性血栓栓塞反面的特异性低,但通过降低对缓慢血流的敏感性并提高显示解剖结构的分辨力,其特异性可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在PE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中,各有优缺点,但CT和MRI作为新的无创伤性方法在PE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普通CT增强和MRI的自旋回波可显示位于叶枝以上的肺动脉栓子,螺旋CT和MRPA可显示至第4级分支,尤其是放射性核素扫描为中等可能性,但与临床不相符的的PE,CT和MRI能作出正确诊断。此为二者在PE的诊断方面潜力所在[16]。对不能使用对比剂和非典型的PE患者,要善于发现X线平片和CT扫描所提示的问题征象和细微表现,培养综合应用和分析的能力,这将会大大提高PE的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 Wolle TR,Allen TL.Syncope as,an emergency

department presentat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J].Emery Med,1998,16(1):27-31.

[2] 何建国,程显声,高明哲,等。全国21家医 院急性肺栓塞诊治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 学杂志,2001,81(13):1490.

[3] Giuntinic DI,Ri cco G,Marini C,etal.

Pulmonary embolism;epidemiology [J].chest,

1995,107(1):35.

[4] Stock KW,Ja cob AL,Schnabel KJ,et al.

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 ;trcarmentwith thrombus fragmentation and local fibrimolysis with recombinant tuman -tissue plasmimogen

activator [J].Cardiovase Intervent Radio,1997,

20(5):364-368.

[5] Mayo IR,Remy-Jardm M,Muller NI,el al.

Pulmonary embolism prospeetive comparisionof

spiralCTwith ventilation-Perfusion Seintigraply[J].

Radiology,1997.205(2):447-452.

[6] kereiakas DJ,Herfkens RJ,Brundge BH.

Computerizedtomography in chronie thromboembolie

pulmonary hypertension[J].Americam Heart

Journal,1983,10:1432-1436.

[7] Rwmy-Jarnal M,Remy I,Mattinne L,et al.

Central pulmonary thrombocmbolism; diagnosis

with spiral volumetrie CT with the single-braath-

hold technique:comparison with pulmonary

angiogrephy[J].Radiology.1992,185:381-387.

[8] Breamach E,Stanley RJ.CT diagnosis of

segmental pulmonary artey enbolus [J].I Comput

Assist tomogr,1984.8(4):762-768.

[9]王辰.肺栓塞[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6,68-69,240-245.

[10] Kame JP,Cotway MB,Thoongsuwan N,et al.

Six casesacute Central pulmonary embolism

reveled munenhancedmultidetector CT of the

chest [J].AJR,2003.180(1):1661-1664.

[11] Moore EH.Pulmmary embolism.detection and

follow-up using magmeticresonance[J].

Rediology,1984,54:471-472.

[12] White RD.MR imaning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J].AJR,

1987,47:15-21.

[13] Fisher MR,Higgins GB.Central thrombi in

pulo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detected by MR

imaging[J].Radiology,1986,158:223-226.

[14] Grist TM,Sostman HD,Macfall JR,et al.

Pulmonary angiograply with MR imaging:

prelininary clinical experiment[J].Radiology,

1993,189:523-530.

[15] Detsky AS,Naglic IG.A clinican's guide to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Ann [J].Intern Med,1990,

113:147-154.

[16] Remy-Jardin,M.Ren.y,J.Desehilaren F.et al.

Diay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on with spiral

第3篇:影像诊断范文

关键词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CT MRI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简称SAE,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又称皮层下缺血性脑病,该病最早由Binsw-anger首先报道,因此又称Binswanger病。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了CT及MRI诊断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病例54例,男35例,女19例,年龄48~83岁,平均70.6岁。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49例(90.7%),有肢体无力或偏瘫者42例(77.8%),有糖尿病者8例(14.8%),有冠心病者14例(25.9%)。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主要表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或性格改变,均伴有不同程度动作迟缓、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进行性痴呆22例(40.7%)。发病时间从数日到数年不等。

影像学检查方法: ①CT采用日本SHIMADZU公司SCT-7000TX螺旋CT机,以听眦线为基线,7或10mm层距、7或10mm层厚,扫描成数9~13层。②MRI采用Philips公司0.35T磁共振系统进行自旋回波序列(SE)做T1 WI,快速回波序列(TSE)做T2WI,必要时辅以冠状、矢状扫描,层厚10mm。

判定标准:根据侧脑室周围白质病变的程度不同,将本病分为以下三型:Ⅰ型病变局限于侧脑室前角周围,呈月晕状或斑片状低密度影,双侧对称或相对对称;Ⅱ型病变围绕侧脑室额角、枕角及半卵圆中心后部、低密度区融合成片状;Ⅲ型病变环绕侧脑室,弥漫于整个半球脑白质区。

结 果

CT表现:双侧大脑白质均有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区,沿双侧额叶、顶叶、枕叶侧脑室旁深部脑白质内呈对称或不对称性分布,多为相对对称性,一般呈扇形或条片状、边缘模糊,CT值较正常脑白质低5~10Hu,伴有基底节区或脑室体部旁腔隙性脑梗死,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斑片状低密度,部分病例病灶表现新旧不一,本组病例CT检出脑梗死36例(66.7%),其中7例梗死累及脑干。全部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脑萎缩,CT表现为脑室对称性扩大和脑池、脑沟增宽。

MRI表现:双侧脑室前、后角及体部周围对称性月晕状长T1长T2信号,全部病例额叶(或额角)均累及,部分病变累及脑室枕角、体部周围,甚至弥漫于整个半球。本组病例MRI检出脑梗死41例(75.9%),较CT敏感。表现为基底节区或脑室体部旁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斑点状、斑片状及片状长T1长T2(或稍长T2)信号,其中累及脑干者10例,全部病例伴有不同程度脑萎缩,表现与CT相同。

54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中Ⅰ型8例,临床症状与体征相对较轻,平均年龄为63岁,主要表现为头晕、记忆力下降,其中2例伴有言语不清,脑萎缩表现相对较轻。Ⅱ型36例,平均年龄71岁,临床症状与体征略重,均有较明显的智能障碍、动作迟缓、反应迟钝,16例伴偏瘫或肢体无力,其中31例除白质低密度外可见单发或多发性脑梗死,均伴有不同程度脑萎缩。Ⅲ型10例,平均年龄77.6岁,临床表现明显,痴呆及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显著,其中3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有幻觉、妄想及行为紊乱、单肢或多肢瘫痪,10例均有多发性脑梗死,病灶新旧不一,其中4例可见较大面积梗死,全部病例伴有较明显脑萎缩。

讨 论

病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为老年人在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基础上,大脑半球深部白质的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脱髓鞘改变,大脑半球深部主要由皮层长髓支和白质深穿支供血,二者均为终末动脉,其间缺少血管吻合、血液供应相对较差,如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脑室周围白质受进行性缺血、缺氧的影响引起神经纤维髓鞘脱失、软化、坏死等病理改变并伴有多发小的脑白质梗死。

病因:本病的病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普遍认为动脉硬化和高血压与本病关系密切,其病理机制复杂,需更进一步研究。

临床特点: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多发于50岁老年人,本组平均年龄69岁,绝大多数病人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程较长,呈渐进性缓慢发展,多数病人表现为高血压、卒中反复发作及慢性渐进性痴呆。临床典型的表现为腔隙综合征,白质损害范围、程度及合并梗死的程度、部位与痴呆的程度有关。

影像学检查:MRI表现为侧脑室前、后角及体部周围、半卵圆中心相对对称性月晕状长T1长T2信号,几乎100%累及额角。在额角部呈扇形或鸡冠状不规则片状,半卵圆区及双侧侧脑室体部以月晕形为特征、病变边界不清、无占位效应,增强后无强化改变。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具有较典型的临床特点,总结其影像表现,主要征象为:①脑室旁脑白质脱髓鞘改变;②单发或多发腔隙性脑梗死;③脑萎缩。在临床上CT与MRI为诊断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主要影像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脑变性疾病与脱髓鞘疾病.临床放射学杂志,1999,18:22.

2 陈炽贤,主编.实用放射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42.

第4篇:影像诊断范文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同时行CT扫描11例、磁共振成像(MRI)扫描4例。分析x线、CT和MRI对瘤巢及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CT和MRI检查分别有13例、10例和3例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

[关键词]骨样骨瘤;影像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R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9-0004-03

骨样骨瘤来源于成骨性间胚叶细胞,占良性骨肿瘤的10%。患者的年龄为10~25岁的占90%,男女比例约2:1。半数发生在股骨及胫骨,其他部位有脊柱、肱骨、手、足骨。主要症状为局部间歇性疼痛,逐步转为持续性,尤以夜间和休息时加重为特征。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道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着重分析其x线、CT及MRI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1995年1月至2009年10月经x线、CT和MRI检查诊断,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7~42岁,平均年龄19.3岁。发病时间4个月至4年。发病部位:胫骨6例,股骨8例,耻骨1例,腓骨1例,腰椎1例。主要症状是不同程度局部疼痛,多以夜间和休息时为重,服用水杨酸类药物疼痛可缓解。

1.2检查方法 全部病例均进行常规肿瘤部位患骨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11例同时进行CT检查,4例进行MRI检查,其中3例同时进行x线、CT及MPd检查。CT进行容积扫描,一般在常规重建8mm层厚基础上,加重建薄层1~2mm,并视情况加做矢冠状图像重建。MRI进行常规T1WI、T2WI(fs)扫描,层厚5mm,其中2例加增强扫描。

2 结果

x线、CT和MRI检查分别有13例、10例和3例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

3 讨论

骨样骨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它由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构成。这种骨样组织不能正常成骨的原因尚不明确。骨样骨瘤可发生在任何骨骼上,好发于长管骨的骨干或干骺端,尤其是胫骨和股骨,占一半以上,本组病例胫骨和股骨发病14例,占到82.4%。患者多数具有典型临床症状,以局部疼痛为主,皇间断性或持续性,夜间和休息时加重为特征。体征的出现与病变部位有很大关系,位置较深者可无任何体征或较轻体征,位置表浅者可触及骨性隆起及局部压痛,位置靠近关节者可引起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下肢病变可有肌肉萎缩或跛行。脊柱病变常表现为脊柱侧弯。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可缓解疼痛,为本病的特点。疼痛与病灶产生前列腺素有关。患者血液中的前列腺素水平明显高,为正常人的100~1000倍,前列腺素引起瘤巢内的血管扩张充血、张力增高,压迫瘤巢内的无髓神经纤维导致剧痛,而强烈抑制前列腺素作用的水杨酸类药物能迅速缓解疼痛。

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是证实瘤巢的存在,骨样骨瘤瘤巢通常只有一个。瘤巢一般较小,多在10mm左右,也有大至20~30mm的,其周围有不同程度的反应骨,瘤巢由致密硬化的骨质包绕。骨样骨瘤典型的x线表现为“牛眼征”,即圆形的透亮的瘤巢中心有圆形的钙化影。当瘤巢较大,超过8~10mm,又位于长骨骨皮质内,远离大关节时,x线、CT和MRI检查都能明确显示瘤巢,诊断较易。当病变位于复杂部位(如骨盆和脊柱等)者常无典型表现,尤其是当瘤巢位于关节内或关节附近时,其临床症状以关节疼痛为主,x线常难以显示瘤巢而仅表现为关节肿胀,常被误诊为类风湿性、结核性关节炎等关节疾患。本组有2例发病在股骨颈的和1例发病在腰椎的,x线不能显示瘤巢,不能明确诊断。CT由于能薄层扫描、多层面重建以及密度分辨率的提高,对骨样骨瘤的细微特征显示更为直接、清晰,可弥补x线检查不足而明确诊断。而MRI不受厚实的骨质干扰,利用多个序列的扫描,以及对软组织良好的分辨率,在厚实部位的成像更清晰,诊断更有把握。

第5篇:影像诊断范文

336500新余市妇保急诊科

关键词 肺结核病 影像学 诊断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60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核菌痰检、影象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胸膜活检是诊断依据,影象学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占重要地位。胸片是诊断肺结核的基础影象检查方法。CT常可检出被胸片漏诊的病变,在了解肺结核的病理过程及决定病变的活动性上都具有平片无法比拟的优势。

⑴原发性肺结核:以青少年患者为主。肺内炎症浸润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是原发综合征的基本特征,支气管播散病灶及淋巴结强化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肺内病变:原发肺结核的典型表现是均匀、致密、边界清楚的肺段或肺叶实变影。也可见斑片状、结节状、线形影及“磨玻璃影”。原发综合征的肺内表现可为多种表现形式,与患者免疫状态和病变进展时期有关。淋巴结结核:原发肺结核与继发肺结核最大的区别在于纵隔淋巴结的肿大。以右上气管旁和隆突下多见。有94%的患者可见多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程度与范围常与原发病变不成比例。CT增强扫描对于观察肿大淋巴结的形态、密度和边缘情况从而判断淋巴结病变性质有着重要意义。淋巴结的强化与淋巴结结核所处的病理时期密切相关。病理上淋巴结结核分4期,1期为结核性肉芽肿,2、3期为淋巴结内干酪坏死累及包膜引起多个淋巴结粘连,4期为液化坏死物破入周围组织。

⑵粟粒性肺结核:2%~6%的原发肺结核可通过淋巴血源性播散发生粟粒性肺结核,见于小儿、老年及免疫损害者。发病后3~6周胸片上可见弥漫性微结节,CT可较胸片更早地显示1~2mm的微结节,便于及早地治疗。在HRCT上本病可见微结节:96%的病人两肺可见弥漫分布的微结节,大小均匀,直径多为1~3mm,结节随机分布,单多于小叶间隔、血管支气管鞘、小叶中轴间质、胸膜下间质有关。

⑶继发肺结核系由已静止的原发肺结核的再活动,少数病例是在原有病灶上的再感染,典型表现为空洞和纤维结节。

活动性肺结核的HRCT表现:在小叶中心见到直径2~4mm的结节或分枝状、线状;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表现为从支柄上发出同样口径的多分支线样结构;直径5~8mm边缘模糊的结节;空洞或肺实变;及小叶间隔增厚。胸片只有10%可见直径5mm左右的结节而提示有活动性。磨玻璃状影也是确定有无活动性的重要征象。在成人中,如在抗结核治疗3个月后病情仍不见好转者,提示结核杆菌对药物有抗药性或合并有其它病变。空洞:在成人肺结核中空洞约占40%,空洞多开始于小叶中央,几个小洞可融合成一个较大的空洞,见于继发肺结核,空洞可为薄壁或厚壁。2cm以下结节发生空洞以肺结核多见,肺癌在2cm以下较少发生空洞。肺癌空洞的壁一般在肺门侧较厚,空洞多偏于外侧。结核球在引流支气管开口处的干酪病变最先软化,因此空洞开始多位于病变的肺门侧。空洞周围卫星病灶见于肺结核的各种空洞。

结核瘤占继发肺结核中的3%~6%。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常为单发多发少见。典型者在CT上呈边缘光滑、锐利,但也可模糊,甚至呈分叶状,层状钙化最有特征性。增强在结核瘤的鉴别上非常有用。结核瘤基本不强化,而肺癌多为完全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多发肺结核瘤应与转移瘤鉴别。肺转移瘤多位于中下肺野周边部,且结节周围无卫星病灶。HRCT显示转移瘤结节周围的小叶间隔长呈串珠状,而结核瘤结节少见。

慢性肺结核和毁损肺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中伴有纤维空洞的多发肺结核灶可在肺内持久存在,在CT上表现为多发的小空洞及各种程度的斑片、云絮状肺泡实变。全部或大部分肺完全被破坏时被称为毁损肺。可见到广泛纤维化,同侧肺门上提,常在毁损肺内见到明显的支气管扩张。

⑷免疫功能损害者的肺结核在免疫功能损害者中,肺是常见的靶器官。如淋巴瘤、白血病、器官移植的接受者、激素使用者、爱滋病等,其合并感染后,死亡率可高大40%~50%。肺结核是常见感染中的一种,其影像表现常很不典型。

艾滋病:近25%的爱滋病病人合并肺结核。其影像学表现取决于病人的免疫水平曾有人报道CD4T细胞少于52×109/L而痰菌阳性者中,胸片正常的高达45%。CT上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不典型浸润,呈原发性肺结核的表现。

长期使用抑制剂者的肺结核:包括激素在内的免疫抑制剂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使结核杆菌生长活跃,常使肺内旧病复发。肺内原有的渗出和增殖病灶易坏死,而产生大片浸润灶,单一病灶内的多发小空洞,明显的支气管源性播散病灶,粟粒性肺结核,纵隔淋巴结肿大。

糖尿病:其肺结核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5倍。病程进展快在影像学上常有与一般肺结核相对不同的影像学特点:病变好发于一般肺结核较少发生的部位,如下叶基底段、中叶、舌叶、上叶前段等处。在病变形态上大片融合灶及实变多见,大片阴影中并多发无壁空洞。发生于上叶前段及中叶者可呈结节状而被误认为肺肿瘤。

第6篇:影像诊断范文

【关键词】支气管肺癌;影像学诊断;诊断准确率

DOI:10.3969/j.issn.1001-5930.2016.04.012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30(2016)04-0561-03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发病率日趋上升。临床就诊的肺癌患者,大多已属于中晚期,肺癌早期隐匿无明显症状,缺乏特异性表现,容易被漏诊。一旦出现明显症状,病情则已程度加重或发生转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存活率[1]。本文对近几年我院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的8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误诊病例的影像学资料特征以及其临床特征进行讨论,加深对肺癌临床影像特点的认识,并结合病例临床特征,以降低影像诊断误诊率。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经病理诊断证实为支气管肺癌患者80例,其临床病例资料及影像资料保存完整。80例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21例;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57.4岁。按照WHO年龄划分标准[2],所有患者年龄分组为:青年患者(44岁以下)23例;中年患者(45~59岁)36例;老年患者(60岁以上)21例。根据后期病理诊断或手术确诊,所有患者肺癌分组为:鳞癌34例;腺癌27例;小细胞癌15例;大细胞癌2例;腺鳞癌2例。

1.2临床表现

如表1所示,肺癌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气短等。所有患者就诊时,临床资料分组为:咳嗽患者68例,咳痰患者47例,痰中带血患者25例,胸痛患者24例,刺激性干咳22例,胸闷患者18例,气短患者15例;无症状患者10例,仅在体检时发现肺部肿物或病灶。对不同病理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除各病理共同的主要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外,鳞癌患者多以痰中带血为主(14例),腺癌胸痛症状较为常见(8例),小细胞癌多出现刺激性干咳(10例)。无症状患者中鳞癌患者5例,腺癌患者2例,小细胞癌患者3例。

1.3临床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胸部平片检查,63例进行了CT横断扫描,10例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6例进行了断层检查,21例进行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医师根据患者具体状况灵活设计检查条件。

2结果

2.1影像诊断

经影像诊断为周围型肺癌患者32例,其中毛刺征28例,肿块边缘可见分叶征30例,11例肿块内部可见裂隙或空洞,8例结节征,16例胸膜凹陷征;诊断为中央型肺癌患者37例,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狭窄或阻断、肺门区可见肿块;4例患者影像诊断为弥漫性肺癌,以肺野内弥漫分布粟粒状结节性病灶为主要表现;影像诊断7例为其他疾病。

2.2手术/病理确诊

35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术后病检证实为肺癌;经皮肺穿刺活检证实肺癌患者2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证实肺癌患者10例;胸腔积液、痰涂片等确诊为肺癌患者14例。2.3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对比影像诊断为肺癌患者73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相比,其符合率达91.3%;误诊患者7例,误诊病例主要为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误诊率为8.7%。

3误诊病例分析

3.1误诊病例1

男性,36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及发热等症状;X线检测胸部可见炎性片状阴影,经过抗炎治疗半个月后病灶缩小并出现空洞,初步诊断为肺炎;随后患者同一部位反复发生炎症,伴阻塞性肺不张,经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中央型肺癌。手术中可见左肺上叶不张,有包块,行左肺切除。病理:鳞癌。案例分析:该患者存在咳嗽、咳痰、胸痛及发热等症状,经抗炎治疗后病灶缩小并出现空洞,初步诊断为肺炎。但回顾分析其胸片则发现,左肺门上出现可疑小结节,局部存在肺气肿征,因此,应考虑肺癌情况。

3.2误诊病例2

男性,45岁,无明显症状,有结核病史,X线检查左肺上叶前段存在3cm×4cm左右大小的包块,包块上部可见纤维条阴影和钙化点阴影,影像初步诊断为结核球。手术发现左肺上叶前段存在包块,质硬,行左肺上叶切除术。病理:黏液腺癌。案例分析:在影像学方面,对于结核球与上叶孤立肿块的区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回顾性分析其胸片,其肿块较大,位于肺癌高发部位的上叶前段,同时肿块之下存在轻微的脐状切迹,应考虑为肺癌。

3.3误诊病例3

男性,55岁,存在咳嗽、咳痰等症状,X线胸片双肺可见粟粒状小结节,初步诊断为粟粒型肺结核,经相应治疗后无好转,4周后症状严重住院,入院4天后死亡。解剖确定为肺泡癌并全身淋巴结转移。案例分析:粟粒型肺结核具有大小相同、分布均匀、密度一致、边缘清晰等特点。回顾性分析胸片,节点间存在网状结构分布,双上肺病灶较少,初步可考虑为肺泡癌。

4讨论

肺癌是当前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按照病理类型,肺癌一般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年来,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各自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比例均有所不同[3]。临床肺癌发现较晚的因素很多,但是对高危人群的筛选、随访和早期诊断方法是避免产生严重后果的关键[4]。本文主要对临床就诊时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病史进行综合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单纯的影像学诊断由于各种因素可能导致误诊、漏诊。X线胸片及平片操作简单,且费用较低,是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病灶的情况,但X线胸片由于密度分辨率较低[5]等局限性,易于对亚临床小肺癌产生漏诊,胸部平片由于肋骨重叠及肺门血管影等因素的影响,可导致较高的误诊率。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影响结构无重叠,能够充分显示病灶情况,如支气管腔狭窄与阻断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征象[6],对肺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但受检者接受辐射剂量大[7],不适合对大规模人群特别是青壮年人群的普查,因此经X线诊断怀疑为肺癌患者,特别是在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应尽早进行CT检查或其它病理检查。本文63例患者进行了CT扫描。为了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痛苦,诊断方法应先易后繁,影像诊断作为经济且无创的技术,提高其诊断率将具有深远的临床价值。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确诊为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特征以及其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加深了对肺癌临床影像表现的认识,并对误诊病例进行了分析讨论,发现除了仔细分析病灶的征象之外,还应对容易被混淆为其他疾病的临床征象进行仔细观察,并结合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初步确定肺癌类型,尽早采用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确诊。综上所述,X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医生常被伴随症或并发症所干扰,或因对征象认识不足、观察不仔细等原因导致出现误诊漏诊,以致延误病情。因此,在临床中,应摒除干扰,寻找有助于诊断的征象,并结合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有效降低误诊、漏诊。

参考文献

[1]余顺强,彭俊辉.早期肺癌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3):205-206.

[2]袁立志.1657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特点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3]王志瑾.肺癌流行病学〔J〕.肿瘤防治杂志,2002,9(1):1-5.

[4]叶剑定.正确认识影像学检查在早期支气管肺癌筛查中的作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2):120-123.

[5]BachPB,KelleyMJ,TateRC,etal.Screeningforlungcanc-er;areviewofthecurrentliterature〔J〕.Chest,2003,123(1):72S-82S.

[6]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62.

第7篇:影像诊断范文

【关键词】肺淋巴管肌瘤病;cT

1 资料与方法

3例均为女性,年龄22~48岁,平均35岁,临床表现依次为:呼吸困难咳血咳嗽咳痰气胸乳糜胸及胸痛。所有病例均经胸片及CT及HRCT扫描,以上三例均经病理证实。

2 结果

2.1 X线表现 三例患者均表现双肺网格状阴影,其中2例出现气胸及胸腔积液,

2.2cT及HRCT所见 普通CT扫描件双肺弥漫性密度透亮影及囊性影,分布均匀。HRCT表现为均匀清晰薄壁小囊腔,大小不一,未见明显的间质纤维化

3 讨论

PLAM,是一种罕见病因不明的持续发展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主要发生于绝经前女性,主要发病年龄(32±9)岁[1],以临床病例推测本病与雌激素有关。

主要为肺实质,淋巴管及血管平滑肌的不典型异常增生,肺表面有广泛增生的囊肿,为扩张的淋巴管形成类似肺大泡的改变,小囊直径从几毫米到一厘米不等,少数可达5mm。

早期胸片可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多,进展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网状改变或粟粒状影,下肺比上肺稍明显,后期可出现蜂窝状改变,这些改变可合并存在也可单一形式存在,但缺乏特异性[2]。同时可以见到反复发作的气胸和胸腔积液。

3.1cT表现 常规CT主要发现弥漫性均匀分布的网状囊状透亮影,囊状多圆形较小或中等大小,但因部分容积效应囊壁可显示不清,仅显示弥漫分布无壁透亮区,而囊状影之间的肺组织基本正常。另外,CT还可显示纵膈淋巴结肿大,胸部液气胸及肺内出血的影像。

而胸部HRCT表现更好的空间分辨率,对小囊腔的薄壁结构显示更清晰,所以在PLAM早期诊断上更有重要意义。其影像显示:双肺弥漫分布的圆形或多边形囊腔,无区域差异,壁薄,厚度均匀,边缘清晰囊腔直径多在2~60mm之间,多数10mm左右,囊腔大小可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3],囊腔大小不一,无明显肺间质纤维化,肺内结节影及小叶间隔增厚等改变。因此HRCT对本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非常重要,有学者认为如患者的HRCT表现具有特征性,即使没有病理活检也可诊断PLAM[4]。

3.2 鉴别诊断 结节性硬化:两种疾病的HRCT和病理很相似,但结节性硬化有家族性特点并且男女患病率较平均,同时有肺外脏器损害及乳糜胸罕见肺气肿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多表现在两上肺的低密度影,没有明确囊壁,分布均匀,大小不一,在低密度区内可见小叶中央动脉,而PLAM囊状影有明确囊壁,分布均匀,血管影位于囊状影边缘,结合年龄性别可鉴别[5]。

肺组织细胞增多症X:其HRCT表现与PLAM相似,但气囊以中上肺分布为主,而结节的存在是二者鉴别的要点,而且肺组织细胞增多症X男性发病率较PLAM为高,无乳糜胸。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影常沿支气管树分布,肺外周少见,一般囊腔比 PLAM大,囊壁一般较厚,其内可见液平。

特发性肺纤维化:其囊腔小,壁较厚,周围是异常肺组织,分布不均匀,于肺外缘及胸膜下多见,可伴有小叶间隔肥厚。

总之自从1937年BURRELL发现PLAM以来一直认为是罕见疾病,然而随着国内外报道呈上升的趋势,结合近年来的国内报道及我院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两例病例,说明此病并非绝对罕见,而经常出现误诊的原因可能是临床或影像科医生对本病警惕性及认识不足,导致早期诊断率低。以往曾有报道本病由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超过3年,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特征的认识,争取早期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Kitaichim, Nishmura k, Itoohh, et al. 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 A report of 46 patients including a linicopathlogicstudy of prognostic factors. AmJ RespircritcarMed,1995,151:527-533.

[2]胡丽娟,李扬彬.CT诊断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例.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2):77-78.

[3]金美玲,蔡映云,张志凤,等.肺淋巴管肌瘤病.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255.

第8篇:影像诊断范文

关键词: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 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15-01

随着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因鼻窦骨质破坏而与肿瘤鉴别困难,笔者收集经鼻腔内镜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7例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及其与恶性肿瘤的鉴别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5~73岁,平均54岁;病程6个月~35年。

1.2 临床表现。头痛6例,视力障碍2例,涕血1例,面部肌肉麻痹1例,眼眶下垂1例。临床症状头痛多为间隔性,多为轻度胀痛。

1.3 鼻腔内镜。窦腔外:鼻粘膜慢性充血1例,鼻粘膜苍白水肿1例,鼻中隔偏曲1例。鼻窦内:粘膜增厚1例,出血2例,干酪样絮状物3例,钙化斑块7例。

1.4 临床病理。鼻腔内镜下蝶窦开放窦腔病变组织清理术,7例术后病变组织在病理检查中找到霉菌菌丝或孢子,临床病理诊断为侵袭型霉菌性鼻窦炎。

1.5 影像检查。7例均行CT检查,MRI检查2例。CT使用Marconi Utraz螺旋CT扫描,横轴位或/并冠状扫描,层厚5~8mm,间隔1.5~2mm,常规横轴位加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

2 结果

2.1 窦腔改变。CT检查7例窦腔有不同程度的密度增高,其CT值为35~55Hu,质地不均。呈充填状6例,呈小团状1例;内有小团絮状、沙粒状、条状的钙化影7例;窦壁骨质破坏7例(穿破顶壁2例),伴骨质增生硬化4例,窦腔膨胀性改变6例。MRI窦腔内团状混杂信号影,T1WI、T2WI信号减低,T2WI信号甚至低于T1WI,Ga-DTPA增强无强化。

2.2 其它。鼻甲增大2例,鼻中隔偏曲1例,眶尖、视神经受压2例。筛窦受累1例。

3 讨论

3.1 发病机理。霉菌性鼻窦炎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各种原因导致鼻窦口狭窄或阻塞,造成窦腔内环境异常,包括分泌物的潴留,低氧状态,PH值下降,糖含量上升和粘稠度增加等,为病原微生物创造了适合的生长环境,在一定诱因下导致人发病。造成鼻窦口狭窄的局部因素有鼻腔、鼻窦解剖畸形,局部粘膜病变,鼻息肉、鼻窦粘膜囊肿及异物等。诱因主要为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患有消耗性、代谢性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类固醇激素的患者)[1]。临床根据病变有无侵入粘膜动脉,鼻窦粘膜及骨壁坏死,将霉菌性鼻窦炎分为侵袭型和非侵袭型。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不及时治疗可转化为侵袭型。蝶窦因其解剖位置较深,窦口斜行中鼻道而容易阻塞而发生霉菌性鼻窦炎,其发病率仅次于上颌窦。

3.2 临床特点。本病临床表现与一般鼻窦炎症或肿瘤相似,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组7例的临床特点主要有:骨质破坏程度较严重,破坏颅底累及颅内(主要为海绵窦),继而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可有视力减退,恶心、呕吐,斜视、眼睑下垂、面肌麻痹等颅内或颅神经症状。

3.3 影像学检查。CT是诊断霉菌性鼻窦炎重要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2],本组7例侵袭型霉菌性鼻窦炎的主要CT特点为:窦腔密度增高,不均匀,可见团块、内有小团絮状、沙粒状、条状的钙化影;鼻窦骨质破坏,可穿破窦壁甚至颅底骨质,可有膨胀性改变。本组病例所见与文献报道的侵袭型霉菌性鼻窦炎基本一致[3,4]。而MRI一般不作为鼻窦疾患的常规检查方法,多数情况为需要与颅底肿瘤鉴别时才做MRI检查,主要表现有:窦腔内团块T1WI、T2WI信号减低,T2WI信号减低甚至低于T1WI,Ga-DTPA增强无强化。窦腔外改变:可伴有鼻甲增大、鼻中隔偏曲,眶尖、视神经管受压。侵袭性与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区别点是侵入粘膜动脉和鼻窦粘膜及骨壁坏死,术前诊断主要靠鼻腔内镜及CT检出,而鼻腔内镜尚不普及,一般不作为首选方法,且多只能检测粘膜病变,在检测骨质破坏方面鼻腔内镜和MRI均不及CT,CT检出骨质破坏是其侵袭性的主要依据,本组7例均能显示骨质破坏。CT检查时,有时蝶窦骨质破坏位于窦腔上、下极而常规横轴位扫描容易遗漏,冠状位扫描是重要的补充,本组6例蝶窦均是在冠状位扫描时才发现骨质破坏,因此,为提高骨质破坏检出率,宜采用冠状位扫描和横轴位扫描相结合。同时,CT、MRI对粘膜及粘膜血管出现的侵袭改变也缺乏特征表现,对霉菌性鼻窦炎是否具有侵袭性只能通过CT观察是否有骨质破坏来判断。因此,CT可作为本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3.4 鉴别诊断。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虽然在临床中少见,但常因有较强的骨质侵蚀能力,影像学表现酷似鼻窦恶性肿瘤或颅底肿瘤的表现。同时常因侵蚀窦腔粘膜动脉,鼻窦粘膜及骨壁坏死而临床表现与恶性肿瘤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如出血、头痛、面部发胀和骨质破坏而累及周围组织所产生的症状如神经系统症状、眼球压迫症状等,应仔细鉴别。霉菌性鼻窦炎往往病程较长,影像检查上,团块强化不显著,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虽对窦壁呈破坏性局限性骨质缺损,但部分因病程长、窦口阻塞而可见窦腔膨胀性改变,部分窦壁虽已经破坏至窦腔外,但窦腔外未见团块影,窦腔外组织间隔仍可辨,个别可伴骨质增生硬化。蝶窦恶性肿瘤病程相对较短,症状多于数月内,影像上,肿瘤团块可位于任何位置,但常偏侧性,团块轮廓较可辨、增强扫描强化较显著,骨质破坏呈虫蚀样[5]。另外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合并颅底破坏而需与颅底肿瘤或鞍区肿瘤鉴别。

3.5 结论。CT、MRI是诊断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的重要手段,其主要表现有:CT见窦腔密度增高,不均匀,内有小团块状,沙粒状、条索高密度钙化影,有蝶窦骨质破坏;MRI窦腔内见T1MI、T2MI信号减低,T2MI信号甚至低于T1MI,Ga-DTPA增强无强化。其与非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及慢性蝶窦炎的主要区别点在于骨质破坏,而CT对于骨质破坏的检出优于MRI。

参考文献

[1] 黄明刚,杨萍,王茁,等.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病理及 CT影像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8):637

[2] 俞肖一.霉菌性鼻窦炎CT表现和病理分析.医学影像学杂志,1999,9(1):4

[3] 郑晓琳,王承缘.霉菌性鼻窦炎CT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1996,15(4):214

第9篇:影像诊断范文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平片、直线断层、CT和MRI检查在寰枢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局限性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寰枢椎损伤患者的影像资料,并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各项影像检查结果在诊断中的价值、局限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本组病例中,寰枢椎骨折29例,单纯寰枢关节脱位4例。33例均经平片检查,可确诊24例;21例经直线断层检查,19例可确诊,Halo-Vest外固定架术后复查28次,图像效果满意,并在断层下调整角度,达到满意为止;25例经CT检查,可确诊24例;16例经MRI检查,13例可确诊。结论 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正确选择有助于寰枢椎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寰枢椎损伤;影像学检查;直线断层

Imageological diagnosis of atlanto-axial injurie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limitation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lain film,tomography,CT and MRI in the imageological diagnosis of atlanto-axial injuries.Methods The findings of plain film,tomography,CT and MRI of 33 cases of atlanto-axial injuries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The value,limitation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different images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Results Of the 33 cases,29 cases had atlanto-axial injuries and 4 cases had isolated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s.All patients took plain films and their final diagnoses of 24 patients were made.21 patients in this series took tomography and their final diagnoses of 19 patients were made.25 patients took CT scans and their final diagnoses of 24 patients were made.16 patients took MRI scans and their final diagnoses of 13 patients were made.Conclusion Different imageological examinations have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correct choices of them are helpful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atlanto-axial injures.

【Key words】 atlanto-axial injury;imageological diagnosis;tomography

寰枢椎结构特殊,损伤后如未能得到快速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处理,则有可能损伤邻近的延髓和颈髓,危及生命;因此,寰枢椎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十分重要;其诊断除临床的症状和体征外,主要依靠X线平片、直线断层、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笔者收集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4月寰枢椎损伤患者33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对寰枢椎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作进一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4月寰枢椎损伤患者33例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27例,女6例,年龄13~66岁(平均41.4岁);主要临床症状:枕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查体时枕颈部均有压痛,2例伴有颈髓损伤,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颅脑损伤,17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其中2例枕骨骨折。

1.2 检查方法

1.2.1 X线平片检查 检查采用美国KODAK公司CR400型成像系统及8700激光相机成像。主要为颈椎正侧位和张口位。

1.2.2 直线断层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PII型数字胃肠机行直线断层,间距2mm,采用正位、矢状位断层。需要时在骨科医生的参与下调整Halo-Vest外固定架角度,以使骨折对位对线达到最佳,恢复颈椎序列。不但能够正确诊断,还能达到协助治疗目的。

1.2.3 CT检查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Prospeed S Fast型单螺旋CT成像系统及美国Picker PQ5000型螺旋CT机,扫描基线与病变节段椎管横径平行,范围包括头枕骨至第4颈椎,螺旋扫描后图像预处理用1mm间距,选用骨重建法,并将重建后的数据输入工作站。用3D重建软件包进行重建,逐层显示并旋转,选择对病变显示良好有参考价值图像照片。

1.2.4 MRI 采用日本岛津公司SMT-50X型0.5T成像系统,全部采用自旋回波(SE)脉冲序列,颈部线圈,常规采用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列扫描。

2 结果

2.1 寰枢椎骨折(29例) 分布见表1。寰椎骨折共5例:前弓骨折1例,后弓骨折2例,侧块骨折1例,寰椎的爆裂性骨折(Jefferson’s骨折)1例(见图1);枢椎骨折共20例:齿状突骨折9例,按Ander-son-D’Alonzo分类[1,2]其中Ⅰ型骨折1例,Ⅱ型骨折4例,Ⅲ型骨折4例,其中3例合并寰椎向前滑脱;枢椎椎弓骨折(Hangman’s骨折)5例,其中2例可见枢椎向前滑脱(见图2)。椎体骨折5例,其中椎体前下缘骨折(泪滴骨折)3例,爆裂骨折2例。棘突骨折1例。寰枢椎骨折4例。

颈椎侧位、张口位、直线断层及CT扫描均可显示骨折线,X线平片张口位摄片主要观察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但张口位摄片时会因患者疼痛合作不好使投影位置偏移,不能满意显示该区解剖结构,因此必要时要重复拍片和CT进一步检查。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碎片的数目、部位和分布,可显示椎管变形,骨折碎片是否陷落在椎管内、是否存在旋转畸形等(见图1,2)。正位及矢状位直线断层可清晰显示骨折线及移位情况,并观察Halo-Vest外固定架术后骨折愈合的情况(见图3)。MRI显示骨折线不如CT,但在观察颈椎顺列、脱位、骨折碎片压迫脊髓等方面优于CT。

2.2 单纯寰椎前脱位(4例) 颈椎张口位、正位直线断层、CT及MRI均可见齿状突距两侧侧块距离不等,矢状位显示前结节后方与枢椎齿状突间隙加宽大于4mm。

2.3 各项检查对寰枢椎损伤的检出率 见表2。33例患者经平片检查可确诊24例,占72.73%;在21例经断层检查的患者19例可确诊,检出率90.48%。Halo-Vest外固定架术后复查28次,图像效果满意,并在断层下调整角度,观察骨折对位对线情况,达到满意为止;在25例经CT检查的患者24例可确诊,检出率96%。在16例经MRI检查的患者13例可确诊,检出率81.25%。

转贴于

3 讨论

寰枢椎损伤十分复杂,诊断困难,易发生漏诊[3]。在临床门、急诊工作中,寰枢椎损伤影像学检查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选择方法正确,才能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3.1 平片仍为诊断寰枢椎损伤的首选常规影像检查方法 平片具有高空间分辨率,且方便快捷,费用低,报告结果及时,平片对于寰枢椎损伤多数可明确诊断,对于颈椎序列的显示及多个椎体连续或跳跃性骨折有明显优势,因此应作为上颈椎损伤的首选方法[4]。对每位临床怀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均应摄颈椎正侧位像,疑有寰枢椎损伤的加照开口位,作为临床的第一步筛查。同时也作为CT和MRI扫描的基本参考资料。

平片对整体骨折解剖,颈椎顺列改变显示清楚,颈椎侧位片能显示齿状突前缘与寰椎前弓后缘间的距离增宽(成人大于3mm,儿童大于4mm),此间距是判断横韧带损伤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单纯寰椎向前滑脱的主要征象;还可以显示枢椎齿状突后缘与寰椎后弓之间的距离变化,此距离为脊髓可占据的有效空间,可据此估计缓冲间隙的狭窄及脊髓受压情况;X线平片张口位摄片则可以显示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寰椎侧块形态及寰枢关节是否对称。

但平片不能显示骨折后寰枢椎解剖结构、椎管变形或狭窄,更不能发现脊髓损伤[5],EL-Khoury和戴力扬等分别发现颈椎侧位片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2%、84%、70%和74%、77%、80%,这就意味着约有1/5的患者误诊、漏诊[4,6,7],这与本组中的结果相似。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若平片检查所见不足以为临床高度怀疑寰枢椎损伤的患者提供依据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线断层、CT和MRI作进一步检查。

3.2 断层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仍有一定价值 直线断层与平片一样也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检查项目,但由于近年CT和MRI的普遍应用,很少有人提及直线断层在各方面的应用。

在本组病例中21例患者进行了49人次断层检查,19例可显示骨折及寰枢关节的脱位。我们采取正位和矢状位断层相结合方法,正位断层可显示寰椎侧块、枢椎齿状突形态、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是否对称及寰枢椎是否有侧向滑脱(见图1c)。矢状位断层能较颈椎侧位更清晰显示齿状突前缘与寰椎前弓后缘间的距离变化(见图3);在寰枢椎损伤患者因疼痛在摄片过程中配合不好,断层则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不需患者的特别配合,就能得到优质图像,对寰枢椎的结构显示清楚。

本组病例中除1例实行内固定手术外,都为非手术外固定治疗,其中18例为Halo-Vest外固定架固定,因为有Halo-Vest外固定架为金属外固定架,平片因遮挡使病变部位解剖结构不能显示(见图3d),CT扫描图像存在大量伪影,MRI则禁忌检查,而直线断层受干扰小,且操作方法简单,可清晰显示骨折线、颈椎序列恢复情况等,图像效果满意,可满足临床复查需要,因此直线断层在Halo-Vest外固定架术后复查中作用独特。在本组寰枢椎骨折治疗中,我们采取了在直线断层的观察下调整Halo-Vest外固定架方法,可以正确复位,调整颈椎序列,边矫正边断层,使骨折对位对线达到满意,能够达到矫正治疗的目的,使骨折能够很好的愈合;本组中1例6周后复查骨折愈合不满意,因为断层图像可以清晰显示,为后期的内固定手术提供指征,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3.3 全面的CT检查在颈部的寰枢椎损伤中是一项不可替代的必备检查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碎片的数目、部位和分布,可显示椎管变形,骨折碎片是否陷落在椎管内、是否存在旋转畸形等,都是直观而容易判断的;CT对外伤性椎管损伤诊断明显优于平片[8],因此对于寰枢椎损伤的患者在临床工作中CT检查也应列为常规检查程序,是一项不可替代的必备检查。对症状严重但CR平片检查阴性的患者,应接受全面的CT检查:包括大范围薄层扫描,并根据需要利用工作站行多角度、多平面重建。在本组病例中,进行了CT检查的25例中有24例均清楚显示了骨折和脱位的存在。

矢状面、冠状面及任意角度的断面图像,能观察颈椎损伤部位的三维立体形态,对寰枢椎骨折和寰枢椎间失稳的观察直观而逼真,清晰地显示寰椎侧块移位的大小、寰枢间移位的程度,可将图像任意旋转,从不同角度观察或展现任意断面,精确地量化骨折和脱位移位的程度、对椎管的影响,评估颈枕间和寰枢椎间稳定(见图1、2)。以上所显示的各种改变对伤情评估、是否选择手术、手术方式和风险的评估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CT薄扫、三维立体重建费用较高、诊断结果没有CR平片及时,而且水平方向的无移位骨折可能遗漏,对骨折脱位程度评价CT不如平片,部分容积效应可出现类似骨折线的表现。

3.4 必要的MRI检查是对寰枢椎损伤的重要补充 CT对于临近颅底部位的扫描伪影影响较大,MRI由于高对比、高分辨的特性,对寰枢椎附近软组织及颈髓可清晰显示,没有伪影,可在任意层面成像,且成像范围大,软组织对比度好(见图1h);MRI显示骨折线不如CT,但在观察颈椎顺列、脱位、骨折碎片压迫脊髓等方面优于CT,是唯一能直接评价脊髓和韧带损伤范围和程度的影像学技术[4,5,9],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是有力、重要的补充。

寰枢椎损伤患者,一定要仔细检查慎重诊断,综合受伤机制,全身检查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检查,基本X线平片及全面的CT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对怀疑有颈髓损伤患者要选择性进行MRI检查,断层检查在Halo-Vest外固定架术后复查中作用独特。总之,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综合合理应用,可大大提高了寰枢椎损伤的检出率,对临床的正确诊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 Anderson L,D’Alonzo RT.Fractures of the odontoid process of the axis.J Bone Joint Surg Am,1974,56(8):1663-1674.

2 Clark C,White A.Fractuiersof the dens.A multicenter study.Bone Joint Surg,1985,67(9):1340-1348.

3 郑金龙,韩萍,史河水,等.螺旋CT三维成像在颈椎损伤病变中的应用.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12):938.

4 王武,张雪哲.颈椎病变影像学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7):439-441.

5 王云钊.中华影像医学(骨肌系统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1.

6 EL-Khoury GY,Kathol MH,Daniel WW.Imaging of acute injuries of the cervical spine:value of plain.radiogaphy,CT and MR imaging.AJR,1995,164:45-51.

7 戴力扬,贾连顺.放射学检查在颈椎损伤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10:590-59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