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中学学前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处理知识筛选教学方法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材涵盖着声乐、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多项学科门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面临着所需知识面广,而不需要各科类都能精准地达到演唱家,演奏家的水准,如何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多项学科,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从而为以后更好地做好幼教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着实是一项艰巨繁重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在知识的筛选和教学的方法上,有着前瞻的远见。
一、声乐学科的教学
声乐教学是中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一项重要的课程,贯穿着整个音乐课的始终。
教师在选择教材上,根据幼儿教师的岗位需要,不仅要选择一些初级的声乐歌曲的学习,还要伴随着这些声乐歌曲的教学加入部分儿童歌曲的学习内容。在开始系统训练前,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掌握学生的专业功底、性格特点、习惯、声音条件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帮助不同学生确定训练方案、设计发展规划。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个短期的、简单的过程。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作为声乐基础的训练,从气息、元音辅音的选择、练声曲、歌唱曲目等方面都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要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个性化训练方案。那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制定目标,而不是统一要求,重点是观察每个学生在原基础上的进步和提高,并通过阶段的考核做以阶段性的修正。
学习儿童歌曲的同时要加入律动教学。中专的学生有着好动的特性并很有自主意识,也有创新精神,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编创动作,或是利用生活用品制作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当然这需要老师充分的调动和引导。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具有舞蹈性的音乐作品,例如《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等,这些作品仅仅是听了就过既失去了作品本身的意义,也难以让学生对曲子本身留下深刻印象,造成课上听,下课忘的后果。所以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时应注重将音乐与舞蹈、音乐与体态律动教学结合起来。
古人云,“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仅局限于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自主学习,是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好爱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则应承担起“导师”的责任,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方法上给他们以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自主学习方案。教师要启发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充分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特点、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特点的阅读书单、曲目库等,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论,自教自学,由教促学、由学促教,让学生由被动的声乐知识技能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音乐知识技能的探求者。
二、乐理、视唱练耳学科的教学
美学家叔本华称“音乐是活的时间”,音乐随着时间延续,同时也伴随时间运动瞬间消逝,又因为听觉训练中使用钢琴这种乐器本身的特点,要抓住转瞬即逝的节奏和旋律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加强听觉训练和有效的记忆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岗位是幼儿园教师,因而幼儿园所能用到的乐理知识部分内容比较少,而视谱视唱儿童歌曲部分和能根据播放的乐曲,把乐曲记录下来,这种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需要的比较多。因此,把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结合起来教学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乐理知识部分选择从键盘课所需的视谱,认音符,各种记号,表情术语;舞蹈课所需的节拍、节奏以及即兴伴奏所需的和弦的构成及转位这部分知识就可以了,再加以视唱练耳的视谱训练,从而加强学生音准节奏感,为更好地学习相近的舞蹈,键盘等学科打基础。因此上课时,我着重多练习学生的听力部分,从基本的一度二度音程的听力练习开始到最后的八度练习,由低到高,逐步加入节奏练习,从基本节奏的图示开始,由浅入深,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自主学会通过节奏图示打各种节奏型;最后视唱练习,通过先和琴一起找音高开始训练逐步到最后自己唱准音高,从而使学生的听力和视唱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直至达到拿出一首儿童歌曲就能轻松视谱演唱的能力。
三、音乐欣赏学科的教学
音乐欣赏就是人们的感知,理解音乐体现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作为艺术作品,它也有高低良莠之分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是学好音乐的重要基础。幼儿教师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到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引导幼儿通过欣赏作品,分清善恶美丑,对幼儿起到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1.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
“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一般来说,音乐欣赏特别强调“静”字,在“静”中体会真谛。上课时,经常在什么也不介绍的情况下,让学生静静地听音乐,然后回答,听完乐曲后能感受到什么,音乐中,仿佛看到什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体会,最后老师再全面的介绍作品,让学生体会差距,做到真正地自己去聆听音乐,体会音乐,从而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
2.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在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和音乐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这是启发学生想象和联系的关键。生动的语言,富有意境的图画、幻灯、录象,都可以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联想和想象的桥梁。让学生将自己在欣赏中所感受到的、联想或想象到的,用图画或短文表达出来,可以有效地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提倡发表不同见解,引导他们展开讨论,避免欣赏教学单纯依靠听觉、过多讲述。
3.结合节奏律动辅助欣赏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示范教学;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整体素质不高,而舞蹈教学又需要在短时间里完成许多教学任务,给中职学生的舞蹈教学到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借鉴幼师教育的理论与经验,遵循舞蹈教育强调性与实践性的教学规律,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需要,努力探索出一条真正具有职校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体系势在必行。现根据相关专业知识和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经验的积累对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进行探索研究。
一、依据培养目标,分层次进行舞蹈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培养目标是通过舞蹈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能力,掌握幼儿舞蹈的表演、创编,以及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根据这一目标,舞蹈教学内容可按层次分为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三部分。
1.第一层次: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
中职生大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舞蹈虽然是一种美的艺术,但舞蹈训练却枯燥漫长,充满艰辛。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怕累,承受能力差。一开始接触到单一而辛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时,往往会产生退缩的情绪。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这部分是舞蹈课教学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初学舞蹈时的重点,并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2.第二层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组合
学生通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可以了解和继承我国民族民间的优秀舞蹈,开阔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掌握大量的舞蹈词汇,提高舞蹈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今后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组合的反复练习,提高身体各部位的灵活程度,加强四肢的密切配合,使舞蹈动作更加协调统一,寻找美的感觉,增强舞蹈感染力。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所以,组合的选择是不容忽视的。
3.第三层次:幼儿舞蹈学习与创编
幼儿舞蹈是幼儿园音乐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形象的一种形式。幼儿舞蹈不同于其他舞蹈,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它通过幼儿表演来体现幼儿生活的情趣,反映的是幼儿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态度。通过幼儿舞蹈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舞蹈表现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习并掌握幼儿舞蹈教学、创编的基本理论和技能,逐步提高学生对幼儿生活的观察、积累、提炼的兴趣和能力,为适应开展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服务。
(1)实践部分。①幼儿基本舞步,在形象、生动、优美的音乐启迪伴奏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教学训练,将有助于幼儿音乐、动作、节奏感等多方面的发展;②幼儿律动,这是幼儿的身心特点,也是感知音乐、舞蹈特点而形成的;③幼儿歌表演、集体舞,这是属于幼儿园面向全体幼儿的普及型歌舞教材。
(2)理论部分。①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及组织形式;②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③幼儿舞蹈的创编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幼儿舞蹈动作的发展规律,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积累幼儿舞蹈素材。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系统地学习幼儿舞蹈教学内容时有更多舞蹈创编的素材。
二、运用示范教学,提高舞蹈课堂教学质量
1.示范教学在舞蹈课中的作用
舞蹈的特性是人体运动的艺术、动态艺术,这决定了舞蹈教学离不开“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初学者对舞蹈的概念很模糊。教学时,需要采用示范的方法使学生对动作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慢慢进入学习舞蹈的境界。视觉是舞蹈认知的窗口,是对所有动作认知的直接来源。学习舞蹈时,首先是用眼睛观察教师的示范,把视觉感受通过三级神经元传递到大脑,产生视觉形象,对动作进行认知和分析,再用自己的肢体进行实践。所以,在舞蹈教学中示范是必不可少的。
2.合理有效地运用示范教学
(1)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相结合。舞蹈必须经过认识、模仿和熟悉三个阶段,教师在授课时,应让学生先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和文化背景、动作的韵律风格及特点,再准确示范基本动律,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动作最初的视觉印象。然后,让学生模仿和练习,完善已形成的动作表现,逐步把动作连贯起来,从而形成动作定型。在舞蹈课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交替进行的方式。整体示范可在最初使用,意在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完整的印象,再采取分解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环节,这也是学生掌握动作的必备途径。这样,不仅顺应了学习动作的心理规律,也激发了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教师的示范动作,轮流让学生站在第一排上课,课堂上分组练习时每组再示范一次,这样学生基本都能在脑海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动作形象。
(2)讲解和示范交替进行。舞蹈靠动作来传达情感,如果只顾示范而忽略了对动作要领的讲解,学生学习时极有可能不得要领,因而舞蹈课上的语言讲解也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教师不但要具备较强的示范能力,还要善于使用简洁、明了、具有启发性的语言,进行提示、引导,还要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帮助学生把握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使学生尽快掌握所学内容。舞蹈是美的艺术,而舞蹈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舞蹈教师应不断采取各种形式来保持和提高自身的舞蹈素质,还应懂得提高教学质量的示范教学方式。
(3)示范教学中艺术地运用语言。恰当、形象、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具有很大的魅力,每时每刻都左右着教学进度,成为调节课堂学习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委婉的语言是内在的关怀,作为教师不仅要用严谨、清晰的讲解,使学生准确领会、掌握动作要领及技术,还要通过不断地赞美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教师在课堂上纠正动作时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如果分寸不当很容易伤其自尊,导致学生从此对舞蹈课产生抵触情绪,而形象的语言则能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集体复习,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体现在教师课堂上的传授,而且体现在学生课后的复习过程。中职生学习自觉性不高,课后往往不会主动复习,而课堂上存在的许多问题还需要学生在课后复习时逐步解决。在所有的复习方法中,集体复习是舞蹈课后复习的最佳方法。其优点有以下方面:
(1)它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利用众多人的能力回忆和展现舞蹈的全局;
(2)集体复习会给有舞蹈特长的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让学生在复习时起到“小老师”的领头作用;
(3)分组进行,能使学生有间歇缓冲的机会,产生新的力量,把动作做得更加准确。在分组轮换训练的前提下,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动作更优美、熟练。
另外,集体复习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音乐和节奏对舞蹈不仅起到烘托作用,还具有进一步刻画形象的功能,使回忆更加连贯、准确和完善。
总之,在进行中职学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这样才能强化学生文明行为,提到素质教育水平,陶冶美的情操,促进身心发展,使其具有担任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为国家培养出胜任幼儿教育的师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前卫生;职业素质
学前教育是每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七岁看老”,学前教育的好坏,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做好学前教育,提高幼教职业素质,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等至关重要。中职教育中的学前卫生学专业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尤其是农村民办幼教的重要培育“基地”,中职学前卫生学课程中的职业素质教育能否到位,教学有效性高低与否,都将影响其所培养人才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强化中职教育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职学前卫生学职业教育现状
近几年,从我国不同地区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总体情况上看,生源的整体素质正在逐年下降,绝大多数的学生就读该专业的初衷,普遍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文化课成绩较差,中考无法考上适合的高中,且当前社会对幼教专业人才的缺口较大,才退而求其次到中职学校就读学前卫生学;二是部分农村学生因家庭条件较差,无法负担起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学费,同时也为早些就业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故而选择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就读。以上两种情况几乎涵盖了目前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生源就读本专业的主要初衷,可以明显的发现,其中涉及学生自身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以及出于自身对从事幼教行业的热情等方面的原因,少之又少。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志不在此”的初衷很大程度为学生在具体的专业学习和日后的幼教职业活动中不如人意的职业素质表现埋下了“伏笔”。除了生源特殊这一因素的影响之外,从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日常学习中所表现出文化状况、行为习惯等,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例如,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薄弱,课业完成质量低下,错字连篇,语言表达能力弱,对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混乱不明,等等。同时,学习盲目性较大,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我定位,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应付心理强,厌学现象普遍。这些表现与学前卫生学专业教育目标严重不符,与社会对幼教的职业素质要求相差甚远。更有甚至,在学前卫生学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一些较为极端的现象,包括专业学生自身卫生习惯差、脏话连篇、抽烟、酗酒、打架等不良行为频发等。总体上看,当前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教育情况堪忧,强化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职业教育,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和素养等迫在眉睫。
二、强化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策略探析
从上述关于中职教育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表现现状上看,强化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尤为必要,且亟待实施。以下,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验,以及当前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个性化需求等综合因素,提出以下三点实施策略,以期转变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低下的现状,助力中职学生更好地实现职业素质提升。
(一)强化理论基础教育
一定程度上,学生职业素质低下的关键在于接受的教育不足。众所周知,目前中职卫生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是两年在校学习加一年顶岗实习。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速度,缓解了社会对幼教人才的需求压力,然而所培养的毕业生职业素质要求不达标,所输送的人才职业素质不高,相比于人才缺口的所带来的影响,其危害可能更甚。对此,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要想切实提升毕业生职业素质和能力,首先应当强化对学生的理论教育,通过延长在校教育时间的方式,让中职教育速度合理的减缓下来,同时在具体教育中,更加注重对中职学生理论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问卷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水平,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提升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准
就当前中职教育教师队伍的结构来看,专业教师所占的比重较大,且大多数教师来源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然而,基于现实情况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和考量,使得当前中职学前教育学专业的从业教师存在一些专业不对口现象,例如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却由非专业的教师担当,这一情况很容易导致因授课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系统性的教学理论基础而导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跑偏教学方向,对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把握不足,进而影响教育的最终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较为实际且可行的策略则是通过强化教师入职前和入职后的专业培训,让这类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的教师能够通过教育培训,尽快地熟悉本专业的知识,以提升其专业化知识水平和技能。一旦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以切实保证,则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质等综合能力也能相应的得到保障。
(三)重视职业情感教育
职业情感缺乏,综合素养不足,是导致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低下的另一个关键致因。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幼教职业具有深厚的职业情感,是衡量一名幼教职业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对幼教职业素质的根本要求。中职教育要想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促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则应当关注和重视对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教育,通过实施情感教育,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幼教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进而驱使其在职业生涯中能够切实做到爱岗、爱生、敬业、奉献。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深入到当地的幼儿园去实地参观和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活动,从而培养起对幼教职业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可以邀请专业的名幼教来学校为学生“现身说法”,通过讲座、演讲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幼教所需具备的素质、能力等,同时也为学生树立起职业“标杆”,促其自觉向名幼教学习和看齐;可以强化对学生关于保教技能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让学生真实的接触幼儿,接触保育工作的实际,切身体验幼教的责任;通过以上等途径,进一步深化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对幼教职业的职业情感,激发其自觉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当然,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有效性的方略还有很多,除了上述提出的三点以外,还可以通过加强职业指导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这些都需要中职教育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多加摸索,多加实践。
总之,作为幼教的教育者,我们身上所承担的责任更重,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不仅是我们对中职学生的责任,更是对社会的责任。为此,应当进一步探寻和摸索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尽可能地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的幼教师资,进而保障我国幼教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瑞芳.新媒体环境下中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探析———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新西部,2016,(06).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 音乐教学 问题 策略
1.引言
音乐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可以发掘幼儿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因而幼儿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也就对幼儿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综合的音乐素质、音乐教学能力、音乐审美教育能力以及音乐创新能力。但是目前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的教学现状并不能适应这些新的要求,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目前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中,仍然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例如在一次声乐公开课上,教师教授的是《渔光曲》,在学习歌曲旋律的时候,教师示范后就带领学生们一遍又一遍地演唱曲谱,但是由于这首歌采用的是三段体的曲式结构,每一段旋律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学生在练唱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纠正过多次还是唱错了。这时候教师觉得很恼火,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消退了。为了完成上课的任务,最后老师不得不将就填词带领大家又唱了几遍,匆忙地结束了课程,教学效果显而易见是很不理想的。如果老师在教曲谱之前让学生们先自主研究一下这三段在选了与节奏上的区别与特点,让学生们对歌曲先有所了解,然后演唱的时候教师在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纠正。这样学习效率必然大大提高。
2.2教材选用不当
我国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发展历史不长,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各个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教学内容与进程,某些学校没有契合学生的实际,选择的教材内容太多,难度跨度过大。而我们要培养的是将来实际工作中面对3-6岁幼儿的中职学生,没有必要掌握太难、太多的音乐知识。
2.3没有能够把握专业特点来进行教学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能够把所学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幼儿音乐教学之中是最重要的事情。因而在教学中应该着重训练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识谱能力、儿歌伴奏能力以及基本的音乐教学技巧。但长久以来,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同社会的联系不紧密,学生很少有到幼儿园实习的机会,而学校的教学也着重强调音乐理论的学习,忽视了音乐知识的应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会唱歌但不识谱,会弹琴但不会伴奏,了解音乐知识但却不会应用的现象。在实习中可以发现,有的学生歌唱功底不错,可以很好演绎一些高难度的歌曲,但给学生们上一堂简单的音乐课时却无从下手,课堂上孩子们乱作一团。
3.搞好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策略
3.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语言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完全是用专业术语来讲述理论,便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教学活动必然不能顺利进行下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化枯燥为趣味、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当有些学生呼吸太浅时,可以让他们想象美丽芬芳的鲜花或者可口的美食,让他们用心去“嗅”,用心去“闻”,稍作这样的点拨,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致也油然而生。
另外教师要认真研究、整合并补充教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的技术。例如在教授《雪绒花》时,首先对教材中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梳理,并搜集更丰富的内容,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的精彩片段。用音乐欣赏的方式给同学们上新课,充分调动起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3.2实施分层次教学法,因材施教
目前种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大多采用传统基体教课的模式,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显然是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职业学校更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不能脱离实际。要做好分层教学,教师对学生的水平应该有准备的认识,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进行合理的分层教育。同时还应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分层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这样做绝不是在划分等级,而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发展。教师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3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的能力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高,学习主动性比较缺乏,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注重“教”,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因而采用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给他们提供主动探究知识的空间,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与帮助,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刘丽. 浅谈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质量[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关键词:职业学校 英语教学 情感教育 教学质量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职业学校学生大多各科成绩都不高,尤其英语更差。多数学生根本不懂最基本的英语词法和句法知识,所以要想提高英语水平是很难的。而且他们偏重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对文化课特别是英语课缺乏兴趣。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后不复习、不巩固,这样即使在课堂上记住了一些语言知识,下了课就忘得一干二净。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不懂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学生学习英语就感到更加吃力,渐渐地就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最终导致放弃。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着严重的学习心理障碍,缺乏必要的自信。他们上课不愿开口,因此造成了课堂上教师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
二、用平等的沟通加强情感教育
师生之间坦诚、无拘无束的交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当热情地采用恰当的鼓励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信赖、理解型的情感人际关系,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消除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们感觉老师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教师应对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错误采取谨慎的态度,多使用积极反馈,如果经常在交流过程中或大庭广众之下“有错必纠”,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怕出错误的紧张感,增加焦虑感。所以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积极反馈。同时,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使用外语进行交流,也要允许学生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因此课堂上外语教师的耐心尤为重要。
三、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用体态情感塑造情感形象。课堂中教师的举手投足、体态眼神都会给学生以示范,并服务于既定的教学任务,这就是常说的体态语言情感。每次走进教室,教师应有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应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至终热情饱满,感染与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简单的体态情感,塑造情感化的形象,胜似千言万语的说教,学生易于接受、领悟,并能活跃课堂气氛。但这种体态情感必须掌握分寸,不宜过分显现。
四、用无私的爱表露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起点,教师要重视鼓励性语言的运用。新课程改革立足于“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价值趋向。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后进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激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愉悦与满足,这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五、小结
总之,良好的情感功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情感英语教学应努力把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把传授知识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情景交融,才能以情诱导人,以情感动人,以情启发人,以情鼓舞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永昌,符丕盛.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张素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评价;“过程化”教学
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原理,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考查和价值判断,旨在探索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过程化”教学的实施,进而构建一个客观、科学、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1.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注重“评教”与“评学”相结合
“评教”主要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评学”则考察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结合“评教”与“评学”,以“评学”为重点,极力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3.注重考察新课程的课堂特征
新的课堂教学有多种形式,如动手实践、探索、讨论、合作等等。课堂教学评价既要着眼于全过程,又要关注突出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特征,以利于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引导。
4.注重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注意被评教师的心理需要和心理感受,需要保护教师的自尊和改进教学的积极性,多思考如何给予被评教师相应的建议和帮助,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
二、中职幼教专业学生评价体系现状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培养某一领域专业人才的教育。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正反映在它为社会所培养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取决于其毕业生在为社会的发展所承担的责任和贡献上。职业教育的教学和评价必须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贴近市场需求,才有生命力,职业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同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各行各业的人才。在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同时,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评价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科考试成绩,轻综合素质评价等现象,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改革职业学校学生的评价,势在必行。
三、目前中职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
1.中职教育学生评价出现的问题
中职中专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初级职业技能人才,这与普通高中存在明显差别,即它有明确的就业导向性,换言之,毕业后选择就业,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归途(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部分被动或主动就业,但大部分还是继续接受教育),因此,中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也必须谨遵就业导向原则。鉴于中职教育的就业导向性特点,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应该立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激发他们树立自身职业意识和挖掘职业潜能,为将来的就业提供技能保障,而不应该只是着眼于课堂、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理论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不平衡
经过这些年的中职扩招,中职教育资源紧张成为制约中职健康发展的瓶颈。虽然中职学校纷纷提出要“重基础、强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指标,然而客观的条件决定了大多数学校仅仅只能把“强技能”训练作为一个目标。很多学校的实训设备本来就少,学生增加之后,就更加无法跟上教学要求,因此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实验实习等环节与培养目标对照就显得极其薄弱。而学校面对这样的客观条件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则是有意见没办法。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现行的学校考试制度,只能侧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评价,对操作技能的评价则少得多,这也加剧了学生的急功近利,苦学理论,轻视技能训练的现象。
3.教学评价简单量化
传统的以知识再现为主的考试制度和以其死记硬背为主的闭卷考试方式,将教学评价的两个方面即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简单的评价,而且侧重于学生学习效果的量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评价定性评价,造成了中职学生“上课不用慌,考前突击忙”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中职学生评价问题的对策
1.建立中职学生评价的科学体系
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应该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具有必备的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健康身心素质。要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做出科学的评价,必须首先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中职教育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其教育的目的是为职业服务,因而中职教育的教学评价理应充满职业色彩,使教学评价与相关的职业标准科学地联系起来,使中职教育的评价结果与其教育的目的高度的统一起来。
2.严格遵循科学的评价原则
中职学校学生的评价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与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等素质培养和提高结合起来,与学校教学工作的终结评价结合起来,以体现教学评价在实现人才培养总目标中的合理定位;指导性原则强调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契机,推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性原则是指构建中职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时做到实事求是,评价时运用科学的、现代的评价方法和工具,科学判断教育效果及其价值,有形成性评价逐步发展到总结性评价;全面性原则要求评价的内容和评价主体兼具多元化特点。
3.学生评价体系改革方向
(1)评价内容要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对专业课的评价固然是中职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不能仅仅看中学生的学业分数,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职业技能的评价要比学业分数更重要。更要注重过程如竞赛,或作业等,并参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参加各种职业活动的名次、成绩和证书等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指标要涵盖合理的知识结构。中职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应当体现社会发展各种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反映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中职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合理知识结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等几个部分,各部分依据实际情况又可以划分或设置更为具体的项目。依据教育管理领域的有关理论,对每一部分、每一项目分别确定即科学又可行的指标内涵、评价方法、评价单位、等级指标和权重设置。
(3)评价方法要多元化。采取评价方法时首先要考虑周期限制。其次要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简单可测的可以按明确规范或定量指标进行测定和考核的项目,坚持客观标准,对难以做出精确测定的内容和项目采用软评价的方式进行定性的描述或等级评定。再者是以选择性评价和静态评价变成动态评价,把以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为主的选择性评价变为以个体纵向比较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前教育 钢琴学科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091
《钢琴》这门课程,对中职学校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实践和创造力,而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存在着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练琴时间少;钢琴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离;钢琴教学形式单一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忽视钢琴的基础教学及对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探讨等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心智未完全成熟,学习钢琴的条件较差;中职学校学制短、科目多,学生练琴时间难以保证;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教师常常强调钢琴弹奏的技巧、难度等,忽略了培养目标;中职学校缺少系统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材;钢琴及琴房严重不足。就如何构建适合学生身心特征与专业特点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笔者在教学工作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研究对策。
1 改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钢琴》课的教学目标
中职学前专业的钢琴教学不是培养钢琴演奏者,而是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钢琴教学的目的从狭义的角度讲是培养学生与键盘有关的幼儿园音乐教学能力。从广义的角度讲国家教育部与2011年12月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更加强调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游戏离不开音乐的伴奏,这对钢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只进行钢琴的单科教学,要把乐理、试唱、声乐、幼儿歌曲弹唱、音乐欣赏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到钢琴教学中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及品行修养,适应当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2 选好教材吃透教材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1 选好教材吃透教材
首先,教材的选用既要考虑整个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又要适合学生的实际,中职学前专业的教材要偏重与基础训练,强调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础知识,如正确的弹奏姿势、基本弹奏法、常用技巧训练等,使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有继续学习发展的潜力。基础训练可以选择哈农《钢琴练指法》,入门可以《拜尔钢琴基本教程》为主、练习曲可选择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作品849,随着程度的提高可加入简单的复调,如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及古今中外各种风格的乐曲,如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钢琴小奏鸣曲大全》等来扩展音乐视野,提高音乐修养,作品的选择以其所能达到的技术难点为“度”。
其次,教师要心中有数, 吃透教材,钢琴学习的教材通常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几大类,吃透教材就是要熟知教材的类型、内容、程度、训练的目的等。
2.2 教材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首先,教材要科学搭配,循序渐进。要尽量全面地将常用的练习曲及乐曲按技术类型、难易程度依次编排分类,每首练习曲有自己的训练目标,乐曲可配合其技术类型,根据学生的程度穿插的选用,在学习中强化巩固。
其次,要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材要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特点、教学进度作相应调整。对自然条件好、接受和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进度就可以加快。对自身手小、手指独立性、灵活性等因素限制的学生,进度就可以慢些。教学中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条件及技术差异挑选相应的练习曲。
3 教师要注重教学法的研究
钢琴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乐器,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音乐实践能力,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法的研究。
3.1 常用的钢琴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教师讲解所教授的练习曲、乐曲。②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奏所教授的练习曲、乐曲。③欣赏法:教师通过演奏或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④模仿法:教师示范演奏练习曲、乐曲,学生进行模仿。⑤练习法:用于课堂上的实训和课后的练习。⑥交流法: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改进课堂教学。⑦实践法:课上的知识与幼儿园实践的结合。
3.2 要选择的运用多种教学法
钢琴课除了采用以往常用的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外,还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有选择地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对比式、任务驱动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讲解颗粒型与歌唱性键盘触键的不同时,除了运用讲授法、示范法给学生示范讲解弹奏要领外,还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学会倾听音色的不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对比法讲解手臂跳音可比喻“鸡叨米”、 讲解手腕跳音可比喻“拍皮球”,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比较二者的不同;运用任务驱动式、探究式的方法讲解伴奏音型与幼儿歌曲的运用。
另外,还要尝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教学展示、运用音乐电子示教版进行乐理试唱教学、运用电子钢琴教室进行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等。
4 《钢琴》课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4.1 打好钢琴弹奏的基本功
钢琴弹奏的基本功包括钢琴弹奏基本的姿势和基本奏法。“基本姿势”包括坐的姿势,身体的姿势,脚的位子,手臂,手腕的形态,手型和每个手指的触点。“基本奏法”包括最基本的三种奏法,非连音、连音和跳音以及它们的综合运用如:和弦、装饰音、音阶、琶音等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技巧。钢琴基本功是学前钢琴教学的基础和保证,是每个初学者必须首先进行的专门训练,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钢琴弹奏的基本能力,为以后的钢琴学习、儿童歌曲弹唱奠定基础。
教学可采取以下措施。
4.1.1 做好《钢琴》的启蒙教学
首先,手指训练应从重心较稳的3指开始,接着加入2、4指再学5和1指。其次,采用中央C入门法,用中央C开始入门同时学习高低音谱表。逐步向高、低音扩展是较适合中职学生的。所以,教学时可借鉴中央C入门的教材或把《拜尔》入门时进行改编教学。再次,教好钢琴的三种基本奏法:非连音奏法,关键体会重量落下手指触键掌关节的支撑和指关节的巩固以及其它手指的放松;连音奏法的关键是重心移动,先从两个连音开始,像走路一样把重心转移过去连音的落下与抬起与非连音奏法一样:跳音的学习主要讲解手臂跳音(手指一触及键盘立刻反弹跳起)和手腕跳音(用手腕主动发力,抬起手来迅速下键,触及键盘后立即反弹跳起)。
4.1.2 强化4、5指的训练,提高五指的均衡感
多数学生在学习连音奏法之后,感到4、5指不独立灵活、弹奏时还会出现不均匀,漏音的现象,教学时可采取由3指学习非连音奏法,接着学四指,使之尽早开始训练;凡是能用4、5指弹奏的音位不能用其它手指代替;运用哈农《钢琴练指法》NO.4、6、11、22、27、30等进行4、5指的连、断及变奏练习。
4.1.3 及时解决弹奏中的问题
学生在学琴之初由于键盘不熟,常会出现不看谱弹奏、在书上标上简谱或其它符号、只用2、3指或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指法弹奏等问题,如不及时纠正,后患无穷,教师除了指出利害关系外,还可以采取强制的措施,如检琴时,挡住看键盘的视线、换调无标记的书、分析指法的科学合理性等,并逐步变被动为主动,引起学习的良性循环。
4.1.4 注意音乐感的培养
从学琴开始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通过非连音的掉手练习让学生体会只有良好手型和正确触键才能弹出好听的声音。而在学习各种基本奏法的同时仍要启发学生主动表现音乐。对学生音乐感的培养,要从层次感和节奏感两个方面进行,一首新曲子在弹奏之前要让学生一起打节奏、试唱旋律、分组分声部的进行,同时要求学生互相聆听,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节奏感的培养,要从节奏的准确、统一和节奏的自然强弱进行。音乐感的培养,除了在教学中进行以外,还应当通过欣赏优秀的演奏、演唱听音乐会、进行同专业的技能比赛等多层次多渠道的进行。
4.2 教学形式要机动灵活,面向全体学生
钢琴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一对一”个别授课方式,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机动灵活的授课形式。
通过集体课讲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理论、方法及作品分析等钢琴学习中的共性问题,省去了个别授课内容的重复讲授,使讲授内容更系统,更有条理。学生在一起也可取长补短、互帮互学。
通过小组课把教学进度和内容大致相同的学生分在一小组授课。这是中职《钢琴》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计划、教案的填写要以小组课为主,讲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要求和奏法,解决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一个组的学生布置同一首曲目,让他们各自弹奏,教师指导并分析其优缺点,引导学生取长补短。
通过个别课针对不同学生各自存在的问题及小组课回课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4.3 加强键盘实践,提高学生儿歌伴奏的编配与弹唱能力
教学中从以下几点入手。
4.3.1 通过《钢琴》课进行引导、点播
对《拜厄》、《车尔尼599》教学中涉及到的柱式、半分解、全分解典型伴奏音型、调式调性等教师可加进伴奏指导,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分析伴奏的形式及所适合的儿童歌曲,为学生掌握即兴伴奏的理论和实践奠定基础。
4.3.2 通过集体课讲授伴奏的基本理论及编配方法
熟练掌握C、F、G、D、B、大调a、d小调正三和弦、属七和弦的连接方法;柱式、分解、半分、琶音基本伴奏音型的运用,然后再拓展付三和弦、重属和弦、调试、调性,歌曲的体裁、结构的分析、每节课要本着精讲多练,选择典型的小曲通过练习增强举一反三的能力,并做到堂堂计分,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4.3.3 通过见习、实习加强键盘实践能力
见习、实习之前要制定好计划、方案,准备几首编配伴奏的不同风格类型的歌曲在同学们之间展示、交流、改进,再到幼儿园教学中去检验。
4.4 掌握好的练琴方法,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4.4.1 掌握好的练琴方法
避免一首曲子从头到尾不断的弹奏,科学的练琴方法是根据内容把乐曲、练习曲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要分手、分声部练习再合起来练习,练好一部分再练下一部分,重点、难点要单独练,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连起来弹奏时要把每一个动作放慢进行,把快速不易察觉的细微动作做充分,最后逐步达到要求的速度。
4.4.2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做到:尽量保证一天一节课的练琴时间(45分钟),先练基本功,再练练习曲,其中基本功的练习占练琴全部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要利用好零散的时间练琴。如早自习、课间、中午、放学;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制定好练琴的计划。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的现状、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我们要正确认识中职学前专业《钢琴》教学的重要性;要了解学生、吃透并选好教材;教学形式要机动灵活;要打好钢琴弹奏的基本功;加强键盘实践,提高学生儿歌伴奏的编配与弹唱能力等等。目的是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教学效率,适合社会对幼儿教师在钢琴技能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代白生.钢琴教学法[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黄少芸.钢琴即兴伴奏[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一、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现状
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几乎没有音乐基础,甚至有些学生入学以前没上过音乐课,我们曾经在新生入学时做过问卷调查,180多个学生里学过钢琴的只有三个,其中两个是暑期决定读这个专业后刚开始学习的,相对普高的学生来说,这批学生大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局限在课堂的时间,平时不愿意花时间练琴,回课率也很低导致教学进度慢,有些学生两年的在校时间里连简单的儿歌都弹不下,更说不上自弹自唱和给孩子伴奏和教唱.
(二)学校教学现状
中职钢琴教师基本是高师或艺术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生,习惯沿用学院派的传统“一对一”教学的模式,以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为主,但是近几年学校扩招一个班都60多个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了。同时中职钢琴教师大部分没接触过幼儿园的教学,也不了解我们的学生怎样学才能更胜任幼儿园的教学。大部分教师现在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室编著的《钢(风)琴》同时结合《高师钢琴基础教程》,内容多,学习时间长,很多学生出去之后不能编配左手伴奏,伴奏能力薄弱,不能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加强钢琴教学大纲建设
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中职现有学生的特点出发,科学合理的制定出学前教育钢琴课教学大纲,既要考虑学生音乐基础薄弱的特点,又要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钢琴课的教学一定要要有别于普通音乐教育的学生,开展适合幼儿园教育需要的钢琴教学。
(二)创新务实实行课程改革
在教材的选择和教学计划的安排要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基本的演奏技巧,更要适当增加儿歌弹唱课程的比重,比如多学习像《数鸭子》《粉刷匠》等儿歌改编的钢琴曲,以培养“能弹会教”“自弹自唱”的中职学生为目的,把钢琴课教学与幼儿园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可以在钢琴课教学中采用模拟情景教学,教师可以模拟幼儿园音乐课教学,选派个别学生伴奏,其它同学伴唱或律动,尽可能给学生多提供课堂实践的机会。重视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可以把最后一学期的实习分散到各学期,前三学期见习,最后一学期实习,加强对学生钢琴综合实践能力的锤炼。
(三)增大投资改善教学条件
本文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并就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1.观念方面。
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与普通中学相比,没有自己的特色,这极不利于英语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同普通中学英语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这是因为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在培养目标、学生来源及毕业以后的去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职业学校开设英语课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就业的需要。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本来就是为学生能更好地就业服务的,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学生当作普通中学的学生来教,而要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具有相关专业英语知识的职业人才,所以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刻不容缓。
2.教师方面
在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的差别。仍以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来教职业学校的学生。这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讲解词、短语的用法,而学生被动听课,埋头记笔记,存在严重的满堂灌现象,其结果是教学效果不佳。尽管当前一再提出要摆正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但由于长期以来教师中心所形成的惯性,教师注重的是学科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育首先要考虑人的发展这个重要目标。
3.学生方面
近几年随着高等院校的扩大招生, 大批较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选择读高中考大学的路径, 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已经没有分数的“门槛”, 进来的学生生源素质逐年下降。据调查,中等职业学校85%以上的学生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成绩总在班中垫底,他们是义务教育中的“失败者”。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这是一个必须清醒认识和坦然面对的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二、几点思考
1.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英语成绩差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提高他们的成绩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他们所固有的东西,鼓励他们重新建立学习英语的信心。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内的各类题材,挖掘其中的真、善、美,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综合素养方面也得到良好的熏陶。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内动力的有效手段。职校英语教师应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训练形式上多下功夫,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服务。结合英语的学科特点,可以适当加大听、说、读的练习比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说英语,大胆地说,不怕出错,教师加以指导并及时做出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安排活动内容,把提高他们的质疑、分析和推断能力的培养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并且要尽可能地让他们有“出头露脸”的表演机会,使其练有所求,练有所获。
3.开发校本教材,增强英语教学实用性
改变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过去纯理解型的阅读形式,引进不同形式的阅读材料。如:根据我校的专业课程,开展饭店英语、航空英语、导游英语、计算机英语、烹饪英语,引导学生有计划地涉足不同类型的文章,让他们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社会和语言使用环境,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能将“他们所学的英语得到实际的应用”。从目前学生实际阅读能力来看,水平不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方面:一是词量不够,导致学生内容看不懂,抓不住要点。二是学生以往阅读范围有限,多为小故事、小短文之类,词汇局限于日常生活范围,更不用说烹饪、导游、商业中的一些常用词汇和交际用语。要改变目前状况,提高学生阅读质量,除了学生本身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外,作为教师来说,首先是思想要跟上形势,不能仅仅教学生一些早已程式化了的东西,要不断为学生提供新鲜的、实用的阅读材料,教研组可分工进行一些专题的材料搜集,编印成册作为校本教材,来增强英语教学实用性。
4.分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