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职能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流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而工作人员做好这些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锻炼。很多高职学校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只提供理论教学,不提供实践方面的锻炼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往往会死板地按照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进行解决问题,不知道变通。或者面临新的工作状况,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另外,单纯学校里少量的实践课程或者活动是不够的。高职学校缺乏相应的部门或学生组织来帮助学生在社会上寻找实习机会。因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在自己寻找实习机会的时候,因为没有能力判断单位的状况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要求,而最终放弃。
2缺乏合适的教师资源
一方面,由于高职学校没有良好的教师待遇和工作环境,很难吸引到优秀教师人才。高职学校往往因为缺乏资金而无力向教职工提供高工资和好的福利。高职的教师招聘往往是高校招聘的冷门。另一方面,由于物流管理专业自身的特殊性,需要综合型的优秀教师。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一定实际工作经验。这样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分清重点,有效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校缺乏相应的机制来鼓励物流管理专业的任职老师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能积极地与企业合作,通过一些实践项目的锻炼来提升自身的教师素质。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途径
3.1改革培养计划
,实行分方向教学高职学校可以采用“必修课加选修课”的教学培养计划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合理的确认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包括基本的物流管理、仓储调度以及一些比较普及的物流管理软件课程等。另外,可以根据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开设不同的选修课。例如,有的同学比较倾向于向国际贸易方向的港口物流管理发展,那么针对这样的学生可以开设相应的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知识、商务英语、港口物流等课程。3.2灵活的实践教学方式物流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同时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而这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高职学校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学校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扎实的掌握理论知识,设置严格的考核标准。学生需要通过理论笔试和面试才能拿到学分。学校要增设实践课程,投资建设相应的实验室,提供给学生近似实战环境的模拟环境,有效地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高职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应该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高校可以把一部分实践教学直接在物流企业进行。
3.3作相应的物流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物流的需求形式逐渐多样化,物流岗位对于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国际贸易的增多需要物流管理人员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方面的相关知识,一些企业的仓储调度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材料质量控制相关理论知识等。高职物流管理教育要想满足这些需求,首先需要明确这些需求,然后根据这些需求来调整相应的培养计划。因此,高职学校可以做一系列的物流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调查,对需求进行合理的分类,然后根据分类合理地设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
4.总结
论文摘要:《管理学》理论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中应定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创新的实践考核体系,发挥其高职高专经济管理基础课的作用。
管理无处不在,任何一个部门、组织,要协同劳动,要经营要发展,都需要进行管理。《管理学》课程就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实践性极强。
一、实践能力型课程教学定位
《管理学》课程是高职高专所有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也是其他各类专业的选修基础课。《管理学原理》课程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124”教学内容体系。“124”是指“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
1.一条主线。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这种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是指企事业单位基层部门主管等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以这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
2.两大基础。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二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
3.四大关键能力。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管理学》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决策与计划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管理的四大职能反映了各级管理者的共通作用与程序。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四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主体与重心放在基层管理者所需的实用技能上。
鉴于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管理学》课程服务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具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基本管理实践技能,同时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后续教育考试打下基础。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学》课程实践能力型的定位,适应管理职业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
1.头脑风暴法。针对讲授中、案例中、寓言故事中、学生身边生活中提出的管理问题,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3.角色扮演法。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4.实地走访法。在课上或课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时,直接访问企业家及其他各级组织管理者,组织学生与企业家等各级组织管理者的对话活动。
5.管理游戏法。游戏围绕着对技能的学习和使用而展开,它帮助参与者思考、反应、操作,更重要的是会有很多启迪,通过一个完整的游戏过程,让他们在非正式的、非紧迫的情境下学会一个技巧。
三、创新型的教学考核
针对《管理学》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同时又鉴于各专业教学大纲中以考查课的身份出现,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理论、概念,注重考核思维与技能。二是考核的答案是多元化、开放式的。特别是思维力与能力的考核,可以无标准答案,可以超出教材与课堂讲的范围。三是实行全程化考核,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记入成绩。
基于工作过程,在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以实践性为中心的课程定位、教学手段方法和考核形式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学理论的拓展,必然还会出现新的价值认识、教学手段和方法,《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只有具备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才能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办学成效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基本概况自2001年招收首届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研究生以来,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充分利用武汉大学优越的办学条件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主动与政府部门合作,努力拓展办学空间,为社会提供人才培养服务。2001年至2015年,已连续招生2139名,已毕业学生1327名。围绕MPA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管理力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MPA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学位论文总体质量较高,MPA研究生毕业后的反响普遍较好,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赞誉。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办学成效第一,MPA研究生素质普遍提高。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紧密切合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并充分利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优势,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都严格把控MPA培养质量关。学员通过对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的系统学习,既夯实了MPA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增强了运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第二,MPA学位论文质量高。自首届MPA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起,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就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及《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论文实施细则》以及《武汉大学MPA教育中心关于学位论文印制规格的规定》,严格论文导师遴选程序和论文指导规范,加强指导,严格答辩,保证质量。在全国MPA首批院校中较早地实行了MPA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和优秀MPA毕业论文评选制度,加上从2010年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开始的论文重复率检测制度,武汉大学MPA毕业论文100%参检,符合要求后进入匿名评审程序。正是这些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武汉大学90%以上的MPA学位论文符合选题实践性强、格式规范、内容充实、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学术水平的要求。第三,MPA毕业生质量高。自开办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以来,武汉大学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每届MPA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都确定在与武汉大学在全国高校综合实力排名相称的水平上。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并且严格教学管理、规范培养程序,在已毕业的MPA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增强了工作能力并提高了管理水平,进而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他们中获得提拔任用者有之,研究成果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采纳者有之,更有不少的MPA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主要办学特点
办学目标思路清晰,学科基础优势明显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能、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能熟练从事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上述目标,学校明确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思路,即依靠学校力量、依托所在学院,面向实际部门、服务地方建设,发挥学科优势、打造特色方向,强化教学管理、保证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稳步创新发展。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基础,积累了较为雄厚的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质量深受社会赞誉。
办学组织保障有力,管理制度建立完善
《大学语文与写作》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分析浅近文言文、一般语体文的能力以及写作常用文体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语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分析、基础写作。
(一) 语言知识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了解常用文言虚字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和同一个文言虚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古今各种文体知识;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代表作、在文学史学上的地位;重要作品的作者、出处及名句;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三)阅读分析
对于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大意,段落层次,主旨或中心论点,哲理内涵,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态度,作品所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比兴、白描、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引用等)能进行准确深刻的欣赏分析。
(四)基础写作
基础写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具体掌握书信、通知、通告、通报、请假条、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总结、调查报告、广告、合同、申请书、产品说明书等的写作;二是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标点准确,书写整洁,不少于800字。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试卷满分15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试卷内容比例:现代文学作品约40分,古代作品约50分,作文约60分。
5.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约20分,填空题约20分,阅读分析题约50分,应用文写作20分,命题写作40分。
四、参考教材
季孝良编著《专升本大学语文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相洲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徐秋儿主编《现代应用写作实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曾湘宜著《应用文写作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内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 管理概论
1、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理解组织与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主体——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
2、管理的学科分类、特点、性质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学的特点和性质;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3、管理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对组织进行管理职能分析。
4、管理机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认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能对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的要点及其贡献;理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以其要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理解梅实的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3、管理理论丛林。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理解管理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
1、计划工作。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的类型及步骤;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战略性计划管理。理解管理目标的性质,远景与使命的含义;掌握战略性环境分析的要点,及战略选择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各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方法。
3、决策理论。深入理解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4、预测理论。理解预测的概念,熟悉经济预测的种类,掌握一般的预测方法。
第四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
1、组织及组织工作。深入理解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含义;掌握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
2、组织结构的设计。理解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任务和组织设计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理解管理幅度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理解部门与职权划分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4、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理解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组织结构、集团结构的优缺点,及管理特点,了解如何发挥每一种组织形式的作用。
5、人员配备。理解人员配备的涵义及原则;理解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管理人员的来源及对管理人员工作评价的原则;理解管理人员培训和发展的方法。
6、组织力量的整合。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理解和认识直线与参谋两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及其关系;理解委员会的概念。
第五章 管理的领导职能
1、领导理论。理解领导的概念,与管理者的区别,领导工作的实质,领导权力的来源。理解几种典型的领导理论;了解领导的修养与素质以及主要的一些领导方法与艺术。
2、激励理论。深入理解激励的涵义与作用,激励的作用过程;理解最主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熟悉常用的激励方式与手段: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工作激励。
3、沟通。深入理解沟通联络的含义与作用;熟悉沟通的类型和常用的沟通方法;理解沟通障碍及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
第六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
1、控制的一般理论。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及作用;熟悉控制系统的构成(基本要素)、组织运转的基本要求、三种基本的控制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理解控制的原则与要求。
2、控制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理解和熟悉控制标准的涵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熟悉管理控制的内容;理解和掌握常见的管理控制方法:专项控制:计划控制、时间控制、数量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员行为控制等,以及综合控制;理解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的涵义
第七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1、创新职能概述。理解创新职能的内涵及其在管理职能中的作用意义;熟悉创新的特征、种类与内容。
2、创新的过程、原理、方法与管理。了解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类型、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原理及创新方法;理解创新管理的涵义。
二、考试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满分150分。
三、参考教材
>> 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 协同治理视角下失地农民问题政府管理路径初探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机制研究 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治理腐败机制的构建与实现路径 社会组织协同社会管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社会组织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功能及路径分析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与社会组织协同发展研究 新常态下社会组织转移政府职能的路径探究 国外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集成平台与创新引擎: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治理的实践 社区建设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研究 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绩效评价探讨 理性选择视域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双向关系探究 基层政府创新社会治理路径的探索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进展、问题与对策 社会组织孵化与社会治理创新 政府职能转型与社会组织培育:政治嵌入与个案经验的双重路径 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养老机制的建构 社会组织党建的突出困境与破解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0]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1] 刘翔.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0.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国家重点学科资助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号:2015004)。
何谓政府成本?我国管理学家何翔舟教授提出政府成本理论时给出的概念界定是:政府成本是政府行政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和开支,及其在管理社会活动中所引发的现今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直接的、间接的负担;这些直接的或间接的费用开支和负担是可以通过政府的优化决策和行政管理行为加以适当控制的。我国学界在政府成本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出现了一批很有深度、很有分量并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价值的成果。其中,何翔舟教授在2001年第7期《中国行政管理》发表了《论政府成本》(《新华文摘》曾全文转载)一文,初步建立了政府成本理论,此后他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的“政府管理活动中的风险成本问题实证研究”,并先后在多家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了《行政成本及其治理》、《公共事物的高成本运作及其民营化改革》等研究论文,出版了《政府管理半径及其成本的研究》、《政府决策的机会成本问题研究》、《政府成本论》(合著)。此外,郭正平在当代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地方政府运行成本控制与核算实务》,贺新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重塑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等等,都是近年来研究政府成本的重要成果。在此前后,一批学者包括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政府公务员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讨论政府管理成本问题,发表了不少高质量的论文。
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对一些重要问题,学者们也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是从建立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以及和谐社会角度考虑的政府成本。如何翔舟教授认为,政府在管理社会活动中所引发的现今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直接的、间接的负担,可以通过政府的优化决策和行政管理行为加以适当控制,并从政府组织与管理社会的基本职能、政府“生产”与政府成本的转嫁、控制政府成本等方面进行了论证。樊刚教授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中也认为政府成本决定区域竞争力,并把政府效率、服务水平等与政府成本联系起来分析。从目前情况看,国内多数学者认同上述观点。
还有一些学者,是从政府行政支出的角度认识政府成本的。他们认为,政府所要关心的是自身在行政活动中的物质损耗情况,通过对自身组织的约束或自律,规范自己的收支。这样,政府成本就是政府最终消费支出的大小,研究政府成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用会计方法、审计方法来规范行政管理经费。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如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领域。而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的人才,笔者认为一个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为企业更好地服务。然而,长期以来,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观念落后、教学体系僵化、内容缺乏前沿性,这种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势必会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要求管理学课程教学必须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一、《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的开设缺乏专业针对性
现行的管理学课程设置专业针对性不强。由于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其多样性与适应性,对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求就不同,所以管理学课程在不同的专业中有不同的设置,应从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侧重上区别对待。
(二)教材内容陈旧
现行的管理学教材在内容上主要讲述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五个部分,这些内容只是针对原有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研究的,落后的管理理论、管理理念、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需要,急需进行更新。
(三)教师梯队不稳定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属于理科学校,对于管理学这种文科课程缺乏长远的规划,再加上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课程门数较多,管理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变动较大,教师梯队不稳定,没有核心教师,也不重视后备教师的培养,不适应课程建设的需要。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应该说,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管理学的基本原理都能看懂并理解。但学生普遍反应其困惑在于如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做到活学活用。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及实验设备不足,使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性环节,不能从更深层次领会管理的本质。
(五)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法单一
传统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以黑板和粉笔为媒体,教师讲课为主,未引入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教学系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效率。考核方法上形式单一,全部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题目设计也缺乏创意,客观题较多,发挥性的主观题较少,只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难以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的需要
现代企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要不再是片面地考虑相关专业知识,而更多地关注相应层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希望所需人才具有开放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以及知难而进、求同化异的能力,学习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事务处理及应变决断的能力等。作为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上能力以胜任目前和将来工作的需要,就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二)课程本身的发展需要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其理论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和抽象,也服务于社会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也越来越强,一方面要求有更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来满足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管理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样,管理学的教学也应该紧盯时代的步伐,摒弃过时的理念和方法,吸取新的理论和策略。
(三)完善学生心智模式、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管理学》这门课程教给学生的不是一两项实用的技术,也不是纷繁复杂的逻辑推理,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过程其实是完善学生心智模式的过程,是长期的、点滴的潜移默化,这就需要不断地改变教学内容和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内外兼修,塑造自我。
三、《管理学》课程的改革思路
(一)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动态地、及时地反映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变化对管理带来的影响,以及预测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管理职能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思路来安排管理学的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方法。①介绍两大管理学基础: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二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观念;②讲授管理四大职能:计划与决策、组织与人事、领导与沟通、控制与信息处理。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管理技能的基础和前提,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主体与中心。同时,还应制订新的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必须删除陈旧的、不合理的内容,充分反映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变化。
(二)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学的教学课时都较少,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管理学原理就必然成为教师上课首先面对的难题。在实际教学中既要讲究知识体系的完整,又要讲究重点突出,既要实现理论够用,又要突出技能本位。基于课堂教学,本文认为专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是适合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的优秀教学方法。
1.专题教学法。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完全覆盖管理学原理的全部理论,但又要让学生建立起管理学的基本架构,专题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即,以管理学的各个范畴为专题,一堂课就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这样既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又不失重点。
具体来说,根据“两大基础”可以将管理学原理设立为两大板块若干专题,一是管理理论基础,包括管理系统专题、管理思想专题、管理原理专题等;二是管理技能基础,包括计划专题、决策专题、组织专题、领导专题、控制专题、企业管理实践专题等。
2.案例教学法。管理学传授的应是管理能力、管理素质,而不限于单纯的管理知识,是在培养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心智模式的训练。这种训练不可能依靠记忆,只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真实情景的体验获得感性的认识,进而融会贯通,从实践中升华、提高。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再现企业管理活动的真实情景,让学生进入管理现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实践问题的解决之道。
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应该把握好一些基本环节,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价值。一是要精选案例,选择的案例应该遵循针对性、现实性、典型性、差异性的原则。二是要贯彻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案例教学前要有针对性地作相关理论铺垫,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大胆地去思考、去发挥、去创新。三是要培养学生分析案例的思路和方法,即如何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推理、判断、论证。四是要组织讨论,这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也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要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五是评定成绩时,要重点考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1.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管理学教学中,应积极提倡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综合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
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本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将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参观学习、开办讲座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掌握,让学生对管理的理解不仅仅有理性的,也有感性的。
(四)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强调期终考试重要性的同时,应该适当缩小期终考试分数的比重。学生上课出勤率、课堂发言频率和质量、科研小论文、课后作业、社会调查等都应占有一定比重。
(五)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教师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研究教学规律,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完善课程内容体系;教师还应该学习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以便懂得或在教学中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六)完善教材建设
教材的建设和改革包含教材内容的改革和教材形式的改革两方面的内容。教材内容的改革,一般指教学内容的改革,前面已经叙述。关于教材形式的改革,一是要打破过去单一的文字教材形式,研制和扩大应用电子教材,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使难以理解的内容通俗化、生动化;二是要注意发挥理论教材、实践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等各类型教材在专业教学中的协同作用,形成科学的教材体系;三是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案例辅助教材对教学的作用,淡化教学中过重的理论色彩,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更应更新教学观念,课程教学要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树立“以教为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要适应时展需要,不断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单凤儒.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马雪蓉.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10).
关键词:管理理论;学派;实践运用
一、前言
迄今为止,西方的管理理论的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的阶段,即科学管理思想阶段、行为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其中,现代管理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学、计算机技术在管理领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而逐渐形成的。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不是一种管理理论,而是各种不同管理学派的统称。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1961年12月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他给管理理论中的各种学派分了类,并把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和联系,形成盘根错节的局面称作“管理理论的丛林”。他当时划分的六个学派是: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学学派。
孔茨的目的是试图统一管理理论,希望他的文章能像一把锋利的砍刀,在这片枝节交错、簇叶蔓生的丛林中清理出一条穿越的道路,引领人们走上正确的方向,而不至于迷失其中。但是,孔茨后来也许发现,这片丛林比他想像的大得多,几乎无边无际。在他的砍刀砍过的地方,新的枝叶更快地生长出来,有的甚至转眼间长成了参天大树。孔茨试图统一管理理论的目的未能实现,反而引发了更多的争论。
19年后,孔茨又于1980年5月的美国《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文中他认为管理理论丛林依然存在,而且已发展到了以下11个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过程学派。
二、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管理过程学派。该学派的研究对象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管理是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职能就是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管理的过程和职能是分不开的。该学派的目标是对这个过程和职能进行分析,建立起概念性的框架,确立这个框架的原则,最终构建一个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个普遍的过程,而无论企业的类型,特定企业的不同层次,也不论各个企业类型和层次的管理环境如何的不相同;管理知识中有一个纯属管理的核心部分,如直线制、部门化、管理幅度、管理控制技术等是普遍用于组织和组织中的各个层次;认为管理理论是经验组织的一种方式,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就成为基本管理理论。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对理论的研究、实证检验和传授,来改进管理实践。
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个学派通常被称作“传统学派”或“普遍主义学派”,它的创始人是法约尔,法约尔是法国人,是古典管理理论学派的代表人,是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的是一名采矿工程师,他的成名作是《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根据他的实践和调查研究,他将企业经营归纳为六项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活动,其中管理活动就是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控制,同时他还提出了管理的14项原则,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和六项活动的顺利进行都必须遵循着14条原则,管理知识中纯属管理核心部分的直线制和部门化等也源于这14条原则中。法约尔最先提出了管理过程的概念,之后到现在的管理教科书大都沿着管理过程来组织内容。
我们以教师为例,来理解过程学派。过程学派研究对象是过程和职能,作为教师,他的工作有:计划,编写教学日志,包括教学目标、一个学期和每堂课的内容;组织:组织课堂,保证整个学期这门课的顺利进行,安排学生干部,协助教学工作的开展;领导:指导和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对学习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控制:对授课情况进行反馈,制定一系列课堂纪律,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授课目标。
(二)人类行为学派。该学派对管理的分析建立在这样一个核心假设之上,即管理涉及到人。那么管理研究的焦点应该是人际关系,该学派有不同观点:“人际关系学派”“领导力”和“行为科学学派”等。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此学派分成人际行为观点和群体行为观点,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研究单个个体的行为,主要强调人际行为。而后者主要关注群体中的人的行为,主要强调的是群体模式。
该学派重点关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孔茨写道,不能否认管理必须考虑人的行为因素。无论在管理的环境中还是无法管理的情境中,都不能否认人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性,领导和管理也很重要。但是,如果说人际行为研究就是管理,就像是将人类身体的研究等同于心脏病领域研究一样。人类行为学派可追溯到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代表人梅奥等人对霍桑试验的研究,霍桑试验的目的是研究照明对工人生产率的影响。
(三)社会系统学派。该学派是从系统分析的观点出发,以协作系统为核心来论述企业内部平衡和对外部条件适应的管理理论,由美国管理学者巴纳德创立,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该学派在之后的20年里,分裂成为协作型社会系统观点和社会技术系统观点。前者的观点更依赖于巴纳德的理论,后者的观点认为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有重要的影响,着重在生产办公室业务以及在技术系统和人际之间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方面。
(四)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中发展起来的。此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和马奇。决策理论的基础是经济理论,是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发展。消费者选择理论从19世纪早期开始就一直是经济学家用以解决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分析效用最大化、无差异曲线、边际效用、风险和不确定情况下的经济行为。该学派中的大多数学者都是经济理论学家,他们着重于模型的建构和数学的应用。孔茨认为,决策理论就是构建模型,数量分析。
决策理论的主要思想:
基本出发点: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渗透于管理的职能活动中。西蒙认为,“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组织是指一群人彼此沟通和彼此关系的模式,包括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这一点跟社会系统学派中组织的观点一致。
用“决策人”代替“经济人”, 也就是由提高效率为中心转变为以合理决策为中心。决策人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来代替最优化决策准则(效用最大化);二是在决策时只考虑那些他认为最重要的因素。
决策是一个包括有四个阶段的完整过程:情报活动-设计活动-决策活动-审查活动。
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决策理论的一个运用就是博弈论,我们知道,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达到资源合理的配置。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由此可见,管理学的研究不仅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还涉及到经济学。
孔茨在文中对决策能否支撑起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表示怀疑,决策其实就是选择,而选择既有可能是组织的管理行为,也有可能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所以,以决策理论构建管理学的核心可能是不恰当的。
(五)经验学派。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通常是一些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以有助于学生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者理解管理原理,并使之学会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孔茨认为,经验主义学派跟管理过程学派趋于相同。
(六)数量流派。该流派的核心观点就是模型。利用模型,通过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并根据选择的目标来描述问题。换句话说,如果管理、组织、计划或决策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能用数学符号和关系来表示,利用模型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目标。
从这个学派的思想,我们想到了一个例子:影响因子是用来衡量科研论文的质量,那么有关管理部门通过建立模型,得出影响因子,以此来衡量老师的科研成果,然后根据这个发给老师相应的劳酬。
孔茨认为,数学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个流派,它运用定量技术(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改进管理决策制定,提高组织的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将School 改成了Approach 的原因。《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虽然每个流派都对管理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有的流派(如数量、“管理科学”)却只能被看做是一种工具(Tools),他们并没有真正从事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管理科学,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运用精致的数量模型和符号而已”。另外,孔茨在讲到人类行为流派也提到:“该流派成员也有分化,某些成员将关于人类行为的认识看做管理工作者的一部分,而且是帮助管理者通过满足人们的需要、响应他们的动机来更好地理解并促使人们工作的一种工具”。
三、管理丛林形成的原因
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提到:许多训练有素但过于专门化的教师进入我们的大学和学院他们虽然有很好的学术背景,…,也许是管理理论的丛林变得更加深不可测。…,令人沮丧的是,某些教授竟然坚信,当他们在教这些不同专业的课程的时候,就是在教管理。…,雇佣了大批来自经济学、数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等专业的学者。在这期间非常缺乏即受过管理学科训练又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靠来自上述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毕业生来弥补。
归纳一下,管理丛林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商学院教师缺乏管理经验。
2.商学院教师凭借自己的专业背景,从不同的视角来对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3.为了填补教师稀缺,雇佣了大量非管理专业的教师。
四、陷入丛林的主要根源
孔茨分析了 “丛林中思想纠缠的主要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义丛林(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组织,什么是决策…)
如“管理”意味着通过别人并同别人一起把工作完成,但是,其中的“别人”仅仅指的是正式组织的人,还是包括所有非正式组织中的人?管理对人的影响是通过统治,还是引导,抑或是教育?
对于“组织”一词的词义混乱,分为三种情况:绝大多数管理过程学派成员用来表示一个企业的活动――职权结构,这里组织代表一个企业中正式的组织结构,为人们提供工作的环境;而许多“组织”理论家把组织看成是任何一种团体活动中人的关系的总和,这里组织成为社会结构的同义语;另外一些的“组织”则仅仅表示“企业”。
另外还有决策的语义混乱(简单的从各种备择方案的选择vs包括全部的管理工作和环境)、领导方式(管理方式的同义词vs管理和领导的区分)、信息联系的含义(极为广泛,一个书面或口头报告vs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的网络)、人际关系的理解(对人的精神病的治疗手段vs对人和人际关系进行的研究和技能)。
还有,对管理这门知识所下定义的分歧,即对管理的内涵没有准确的界定。
2.是否把管理定义为知识主体(学科界限不清晰,管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还是管理就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3.先验假设(假设前提的不一致性)
4.对原则的误解(借单一管理原则的无效,来否定所有管理原则的正当性)
5.管理理论家们不能或不愿意互相理解(捍卫原创性)
五、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
对于如何清理管理理论的丛林的问题,孔茨提出了以下几点:
1.给管理下定义。建议大家至少要同意,管理知识领域的定义应该能反映实际管理人员的活动领域,并为此目标而对管理实践做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2.界定管理学是一门学科。将管理学看成是一门专门学科,而其他学科被看成是管理学的重要基础。如果这样的话,把管理学同其他学科区分和结合起来就有可能。
3.阐明管理学用语的语义。
4.提炼和验证基本原理。并记住以下准则:管理理论应该探讨知识的某一个领域和进行“能够处理的”调查,界定和集中一个研究的特定领域;管理理论应该有助于改进管理实践和管理工作,以指导实践为导向;明晰语义,特别是易于实际管理人员的理解;管理理论应该指导管理的研究和教学,并提高其效率;管理理论必须认识到,它只是一个更大的知识和理论领域的一部分。
六、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通过读《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我们发现,各学派之间都有着相互的联系,决策流派是建立模型,然后数量分析,从而决策出最优的解答。而决策又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涉及到人,人不是单独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他存在于组织之中,组织是一个把两个以上的人的各种活动和力量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体系,他是一个协作系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而构成的系统。
由此可见,管理学的研究涉必然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理论,同时必然要运用到诸如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方法和技术。任何管理都会涉及组织中人、才、物的合理配置和产、供、销的科学衔接。管理学涉及的范围很广。
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它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了管理学的基本框架,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管理的艺术性表现在,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管理,而环境是变化的,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此外,人是富有感情的,而感情是很难量化和模型化的东西,所以,管理者要根据具体的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目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所以说,管理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管理艺术性的发挥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发挥,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管理,使理论服务于实践。
参考文献:
[1]Harold Koontz Is Dead at 75,Gave Advice on Management. Associated Press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20, 1984.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14
(一)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
在传统教学中,课程的主要安排是课堂理论教学,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本身缺乏企事业管理的实践经历,他(她)所教给学生的也只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与实际容易脱节,对管理原理的解释缺乏针对性的案例或有案例而解释不到位,结果常常是纸上谈兵。
(二)教材建设落后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是国内和国外企业经典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更新、完善和发展,一方面却因为不少高校把管理学等同于其他专业基础课,所使用的教材仍然是多年前出版的老教材,知识陈旧、案例老化、方法落后,大大影响了学生对前沿知识的学习、接受和理解。
(三)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落后
原理课的教学最容易陷入“填鸭式”的“满堂灌”,没有师生互动,或即使有也因为互动不到位而流于形式。虽然在有的教学过程中也引入案例分析,但因为方法不佳,学生参与度低,没有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充分锻炼,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现行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主要依靠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虽然平时成绩占了一定比例,但因为课堂教学内容容量很大,课堂理论教学时数又少(36学时或54学时的),不能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要在期末卷面考核成绩中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努力度、创造度、收获度是件比较困难的事。
(四)合适的教学案例较少
案例在原理讲述中的作用,相似于高等数学课的公式应用:数学课为了让学生掌握公式的应用,必须通过多个例题的讲解练习,学生才能掌握;要让学生对管理学原理理解透彻,也得通过多个案例的分析。但国内教材中多为理论阐述,配套的教学案例较少(多为每章或多章后附1-2个),使得课堂教学所能选择的案例内容少,纯理论讲述往往引不起学生共鸣,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收不到应有效果。
二、管理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重新审视课程定位与教学理念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要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管理素养的任务,具体包括引导学生明确管理的角色认知,掌握工作方法,提升协调、沟通和决策能力,拥有团队精神和人本主义意识,形成现代管理思维理念等。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层次目标应该是企事业单位的中层管理者。根据管理学原理,中层管理者的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三者之间的比例应该是相当的,从而决定该课程的定位:
(1)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坚持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
(2)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实训,注重能力培养;
(3)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度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所“教”的管理原理原则应该结合目前企事业单位的现实,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原理原则提些思考问题,让学生课外查资料寻找答案,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从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我总结发现、自我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实现这些转变,不是单靠管理学科的教授者转变理念,院校的管理者,直至教育部门的管理者都要对此有认识,在众多部门的配合下才能保证付诸实践。例如上海市教委吸收MBA的好做法,规定应用性学科的教师必须到企事业单位挂职半年以上,并给予一系列的配套政策(给予时间与经费的支持),切实解决任课教师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为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如在20世纪90年代海尔集团迅速发展的时候兼并了青岛红星电器厂,并很快利用海尔的管理经验使红星电器厂扭亏为盈,这一经典管理案例被哈佛商学院收入其管理学教材中。我们在管理学教材建设方面也要向国外学习,对国内外管理学的最新理论及案例进行精心选择,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案例。另外,因为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的宽泛性,与后续的有些专业课程如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在内容上会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因此对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基础性特点,对涉及后续课程的有关内容的讲述要做适度的调整。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法是最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要提高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大力推行参与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和教师一起为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方面可以给自觉性差的学生以学习的压力,一方面成功解决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现在常用有效的方法有: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管理游戏、团队教学法等。但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首先,教师要对管理理论理解到位,才能挑选到与之相适合的案例;其次,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才能挑选到时效性强、现实性强,同时又有一定深度的案例,才能达到真正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再者,对案例教学还需要特意设计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备而来、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能遵循事先的教学安排进行讨论活动,避免案例教学最容易出现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松散局面。哈佛商学院MBA的学生一共要学800个案例。我们国内教材中没有那么多的配套案例,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收集。现在被教师尝试采用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和团队教学法的共同特点是学生参与教学中。教学设计的方案不同,学生的参与度是不同的。例如有的学校将班级改制成模拟的贸易公司,选出总经理、副总经理,成立人事部、财务部、采购部、市场部、销售部等。根据每章节内容,创设不同的模拟子情景:每个学生根据所学的组织职能知识拟定自己的岗位工作职责,让总经理、副总经理与各部门负责人一起协商组织结构的设计,讨论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这些管理职能中的具体方法等。但实施这类仿真模拟有时需要昂贵的设施,另外,参与的学生多了,课堂突发性事件难以防范,教师难以左右教学局势的发展,因此一般条件下较难以做到。
(四)改进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应用性非常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课程目标的重点。现行的课程考核一般分为两部分:形成性考核(即平时成绩)和总结性考核(即期末成绩)。例如重庆三峡学院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平时表现占20%,大作业占20%),总结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知识性考核占40%,能力性考核占60%)。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平时课堂考核占1/3(包括课堂讨论、主题辩论、案例总结等),平时课后考核占1/3(包括课后作业、小论文、专题调研报告等),期末理论考核占1/3(包括知识性考核占40%、能力性考核占60%)。平时成绩该记哪些内容,期末笔试又该如何出题与分布分数?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1)合理成绩折算比例。形成性考核成绩内容应该有平时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情况,大作业(主要是指课后作业、小论文、专题调研报告等)情况;总结性考核(即为期末考试)成绩内容包括知识性考核与能力性考核两部分,占分一般前者略少于后者。考试题型多样化,使课程考试既有一定深度,又有一定广度。
(2)将个人考核和小组考核相结合,灵活运用其他考核方法。为了避免卷面考核的不足,有的学校采用了:①课堂抽题签进行口试考核;②随堂开卷综合分析相关案例考核;③通过网络模拟管理环境进行相应问题解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