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投资项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哈尔滨市双琦环保资源利用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9)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的发展更加困难,保持自身的竞争长处和优势、加强项目投资是一个企业立足于市场的根基。企业的投资项目决策是其可以持续经营的一个重要的决策行为,只有加强投资项目决策,把握项目决策才可以为企业赢得利润,但是,在企业加强投资项目决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企业加强投资项目决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企业;投资项目;决策
中图分类号:F2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103-02
一、引言
投资项目决策的含义是评价某个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是否要进行投资某个项目做出最终的决定,其包括对项目的建设规模及其产品的方案的确定,场址的选定,技术方案、工程方案、设备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等方案的确定。其内涵为根据既定的目标,综合投资的方向和战略布局并考虑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在充分了解和准备信息资料后,对准备建设项目进行技术分析、经济分析以及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从而确定是否建设该项目以及在项目建设的时间和地址,最终确立最优方案。对于企业而言,投资项目决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决策行为,对企业的未来和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投资项目决策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因此,对企业加强投资项目决策的研究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的不足之处
(一)投资项目决策的市场调研不足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投资项目决策之前,企业会搜集一些想干的信息,从而进行决策分析。在企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不了解市场的信息,忽略对竞争的对手的分析,分析内容粗略,分析的方法过于粗糙,错误估计市场的需求等问题均会导致一个企业在项目决策过程的失败。在企业进行投资项目决策之前开展市场研究,能客观完整反馈分析各种信息,才可以做出合理地决策。但是,一些企业并没有在项目进行决策之前进行全面的调研,忽略很多重要信息,忽视竞争对手信息的分析,在发生突发变故时,项目便很难进站,造成不必要的投资失误,最终影响了一个企业的最终的决策。
(二)企业投资项目决策观念相对落后
部分企业进行投资项目决策过程中,虽然其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项目的决策中,但因为项目的实施的操作性并不强,所以并不能真正的实现对其全过程的决策控制。如果遇到突况,可能不会很好应对困难,极有可能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同时,因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对市场估计不完全,项目的决策缺乏理论和数据支撑,还是主要凭经验进行判断。一些企业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不具备一些专业的项目决策知识,因此这些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的投资项目决策的观念很有可能跟不上企业的发展的需求,进而做出了对企业信息不合理的估计和分析,从而做出了不合理的投资决策决定,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企业对投资项目决策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经常出现“凭借经验进行项目决策,根据经验确定项目”的现场,项目的决策毫无科学性,虽然有一些管理制度的存在,也出现了很多“先实施后补充调研”的现象,当出现一些禁忌情况时,会出现诸如投资失误、重复投资的问题。比如某企业不根据市场反应的快捷迅速性,仍旧根据经验死板的根据之前制定的项目投资决策不改变,不想也不甘于尝试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的投资项目决策方案,从而造成本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误,造成企业巨大损失。
(四)参与投资项目决策的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投资项目决策的过程非常复杂而又充满挑战,需要决策者综合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以及进行项目决策的各个关键阶段。投资项目决策需要决策者不断加强责任,不断进行经验的交流和人才的培训,从而适应项目决策分析的需求。但是,有一些企业受限于资金和企业规模,企业的投资项目决策分析人员严重缺乏,整体素质偏低,其对新时代下企业进行投资项目决策的分析知识严重匮乏,对其相关的理论和相关决策方法研究不深入,不能根据科学的分析法和科学的步骤进行可行性研究,不能采用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因此其对企业进行不同类别的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系统的分析是很困难的。比如,在一些制造类企业,项目的主要分析人员为技术员,还有一部分为从以前的技术员转变过来的,大部分技术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的项目投资、决策管理等理论知识,因此很难进行工作的开展,因而很难讲分析的结果应用于项目的实际决策中,最终造成企业巨大损失。
三、企业加强投资项目决策的对策
(一)树立投资项目调研意识,加强市场调研
一次完整、系统、科学的市场调研是投资项目决策的成功的基础和重要因素。在进行投资项目决策之前,企业必须开展充分的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详细的分析当前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对手们的水平和实力,为企业进行投资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从而确保对该项目进行投资企业会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根据调研的结果做好风险预案,以免特殊情况的发生,从而减少企业投资的损失。比如,电器制造业厂家格兰仕集团,该集团在开展一个投资项目的决策前就开展了非常充分、详细的调研,对于一些竞争对手如美的等商家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市场份额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分析,确保了企业进行决策的正确性,减少了企业的损失,为其获取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二)革新企业投资项目决策观念
企业进行项目决策一定得有正确先进的观念,要真正的实现对决策的全过程的控制,革新企业项目决策的观念,重视决策的前期工作,重视市场评估的重要性,重视用理论和数据进行支撑项目决策的意义,不能只凭靠经验进行决策。同时应重视企业投资环境发生变化时对企业的影响,加强风险意识,做好出现突况时的处理方案,对不同的因素的影响重要程度进行评价、优化,真正做到完全的准备。革新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的投资项目决策的观念,使其适应于企业的发展的需求,从而做出对企业的信息更加合理的估计与分析,最终做出合理科学的投资决策决定,推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完善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的投资项目决策的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企业的投资决策管理制度,要实事求是,注重对企业数据的处理分析,杜绝出现“凭借经验进行项目决策,根据经验确定项目”的现象,更不能瞎蒙进行决定投资的决策方案。项目的决策必须要有科学作保证,不能近凭经验或者管理者个人喜欢做决策。推行责任制,明确其责任,对于不遵守项目决策的程序,违反相关规定,盲目下决定致使项目决策失误,造成企业投资损失的,要一发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提高参与投资项目决策的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竞争的更加激烈,企业在开展投资项目决策时对项目决策的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的要求也更高,只有高水平的投资决策人员才可以满足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要求,从而确保企业更好的持续发展。提高参与投资项目决策的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首先应该使其意识到人员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要培养其进行认识自身问题并分析自身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可以从全局的方向进行决策,注重企业的持续发展。其次,企业自身应该重视对投资项目决策人员的培训,培养其创新能力、分析并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确保他们可以做出合理正确的对企业负责的项目投资决策。比如,青岛海尔公司就定期对企业的投资项目管理人才进行培训,并在公司内形成一种学习氛围,并不断通过实践丰富经验,这些对公司最终做出正取的投资项目决策起了重要作用。
四、结论
企业投资项目决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决策行为,对企业的未来和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的企业投资项目决策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调研不足、决策观念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相关决策人员水平偏低等。基于企业投资项目决策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关于企业加强投资项目决策的对策,以保证企业准确合理的进行项目决策,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冬梅.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的初步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8).
一、商业计划书的概念
商业计划书是企业为进行投资决策及招商融资等目的,在对拟建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格式和内容深度要求而编写的全面展示企业及其拟建项目的现状和未来前景的研究论证报告。商业计划书强调所提出的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及对项目投资商业价值的研究论证,是企业有关未来投资的行动纲领和执行方案,也是指导企业招商引资及说服潜在投资者对项目进行投资的重要商务活动指南。
商业计划书最初出现在美国,当时被当作从私人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那里获取资金的一种手段。这些投资者为设想中的项目提供资金,并成为项目企业的股东之一。当前,商业计划书在我国主要运用于互连网络等风险投资领域。我们认为企业投资项目在商业运行中都或多或少地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风险。从投资者的角度,所有项目都可以看作是风险项目,而所有准备投资的企业都可以看作是风险企业。因此,就广义而言,尽管融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项目投资都可以归属于风险投资这个大范畴。因此,随着投资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在今后国内外投融资市场上,不论面对何种类型的投资方,商业计划书将成为针对各类潜在投资者必须准备的一份最重要的项目论证专业报告。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项目发起人要想说服国内外精明过人的潜在投资者参与拟建项目的投资建设,必须首先让自己相信拟建项目具有商业可行性。因此,企业研究、撰写商业计划书的过程,也是首先把该项目推销给企业和企业家自己的过程。同时,对于一个具有很好的商业投资价值的项目,如果没有通过商业计划书这一众多投资者认可的文字方式充分展示出来,其结果很可能仍然是把项目束之高阁,难以推向商业实施阶段。因此,无论是对项目发起人、潜在投资者还是拟建项目本身而言,商业计划书的编写都十分重要。
企业撰写商业计划书需要一个艰苦的研究论证过程,往往需要大量的市场调查及技术经济专业论证,评价拟建项目的商业可行性,并要以恰当的方式将研究论证的过程及结果表现出来,因此往往需要专业工程咨询机构提供专业化的工程咨询服务。
二、商业计划书的内容要求
商业计划书的章节结构、内容深度等没有统一的要求,政府投资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也不应该对其提出规范性要求。但在长期的商务活动中,逐步形
成人们普遍接受的编写范式,一般包括摘要、正文及附件等3个部分。摘要部分应通过简短的文字,浓缩商业计划书的内容精华。
摘要内容一般包括:
(1)企业基本情况概述
(2)管理团队基本情况
(3)产品/N.务概述;
(4)研况概述
(5)行业及市场简要情况;
(6)营销策略方案要点;
(7)产品制造简况;
(8)企业管理简况;
(9)融资方案要点;
(10)项目及企业财务预测主要结果风险因素及对策。
商业计划书的正文部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基本情况,应阐述:
(1)企业名称、成立时间、注册资本及实际到位资本,其中现金到位情况.无形资产占股本比例:
(2)企业性质、注册地点,并说明其中国有股份及外资股份比例;
(3)企业沿革,说明白企业成立以来主营业务、股权、注册资本等变动情况,并说明变动原因;
(4)目前企业主要股东情况,包括股东名称、出资额、出资方式、股份比例等情况
(5)目前企业内部机构设置情况,组织机构图及本企业的独资、控股、参股企业及非法人机构等情况;
(6)企业经营业务类型及主营业务情况;
(7)企业目前职工情况,包括员工人数,学历及职称结构等;
(8)企业经营财务状况,应列表过去3—5年销售收入利润、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投资收益水平等重要财务指标情况;
(9)企业规划目标,包括在行业中地位,未来销售收入、市场占有、产品品牌以及企业股票上市等规划目标;企业近期及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2.管理团队
(1)企业董事会成员及董事长基本情况:
(2)总经理等经营团队基本情况;
(3)技术开发、市场营销、财务及其它对企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的人员基本情况。
3.产品及服务,应重点阐述
(1)拟投资项目的产品或服务类型、目前所处发展阶段、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情况.与同行业其它企业同类产品/N.务的比较,本企业产品/N.务的新颖性、先进性和独特性,如拥有的专门技术、版权、配方、品牌、销售网络、许可证、专营权、特许经营权? 等基本情况;
(2)企业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情况
(3)企业已签署的有关专利权及其它知识产权转让或授权许可的协议情况,并附主要条款:
(4)拟建项目产品面向的用户种类等目标市场情况
(5)产品执行的标准等情况;
(7)本企业产品/服务在性能、价格、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等情况;
(8)产品售后服务网络和用户技术支持等情况。
4.研况,主要阐述:
(1)企业已往的研发成果,技术鉴定情况,获奖情况,技术先进程度:
(2)企业参与制订产品或技术行业标准和质量检测标准等情况;
(3)国内外研究与开况,企业在技术与产品研发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4)企业的研发投入,包括购置研发设备、研发人员工资、试验检测费用以及与研发有关的其它费用情况:
(5)为保证产品质量,产品升级换代和保持技术先进水平,企业拟采取的措施.包括研发方向和重点,正在开发的技术产品等情况;
(6)企业现有的技术开发资源以及技术储备情况,
(7)企业寻求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机构等技术开发依托机构进行合作研发的模式等情况。
5.行业及市场情况,重点阐述:
(1)行业发展历史及趋势,影响产品利润、销售量等的行业因素;
(2)行业竞争对手情况,阐述本企业与行业内重要竞争对手的比较情况,对比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和劣势等情况:
1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问题和优势
1.1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项目管理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当代的项目管理不仅是企业的一个管理部门,同时也是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一门专业的学科和技术。在项目管理中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的领导,以及具有高素质、高执行力的管理人才队伍,特别是一些较大的集团企业涉及到的建设项目和单位较多,要想促进企业的发展,必须组建一支具有专业化管理能力的队伍。但是目前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结构复杂,很多是在建设项目开始前随机招录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中很多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所以在管理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更谈不上专业化。
1.1.2项目管理比较分散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比较分散,缺乏集约化管理思想。集约化是指就某个项目管理的职能与项目管理的资源进行整合,使其集中在一个组织体系中,在整个企业结构上实现一体化管理模式。集约化管理需要专业化的运作,同时对公司的过个项目进行管理,从而实现的效果在企业还没有壮大,涉及到的项目比较少的情况下,传统的分散式管理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项目的增加,显然集约化管理更适合。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低。
1.1.3有经验的管理人才极度缺乏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当多个项目同时建设时会使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突显。特别是前期准备、合同谈判、施工计划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导致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不到位,造成工期拖延、质量不合格、成本控制不到位等现象。
1.1.4业主主导的项目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业主主导的项目管理中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所以不得不临时招聘管理人员来负责项目管理,这些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综合管理能力弱,所以必须采用“人海战术”来弥补管理上的不足。这些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所以在项目施工前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其进行培训,无形中加大了项目管理的成本。
1.2企业建设项目实行代建制的优势
1.2.1提高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效率
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断的增加。在建设工程中实行代建制,可以选择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来对项目进行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中管理人员水平较高,而且人员结构合理,能够同时分管不同项目中的不同阶段,这样不当有效的控制了人员流失问题,同时在实践中,为管理队伍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使整个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
1.2.2使项目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化
实行代建制,可以使业主将建筑工作和项目管理委托给代建单位或者由代建单位委托给其它专业的管理机构对项目进行管理和决策。业主缺乏项目管理的经验和管理技术,所以在做决策时难免会出现问题。经过代建单位或者专业管理机构的科学决策,能够使前期工作更加合理化,为以后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1.2.3有利于壮大项目管理公司的规模
将项目委托给项目管理公司,对项目进行管理,能够发挥项目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设计合理的计划,制定科学的风险预案以及对建设单位的协调,能够有效的实现建设资源的配置优化,使项目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完成资源共享,降低工程成本。
1.2.4有利于企业项目中质量、进度以及投资方面的控制代建制在业主与代建公司签订合同时开始生效,而且具有不可随意更改性,代建公司具有丰富的建筑经验,所以在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以及投资控制方面都具有较成熟的技术7JC平,相对于业主主导的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2企业投资项目管理风险分析
2.1影响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外部因素
影响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外部因素主要指外界的大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这些环境存在企业的外部,企业对此具有不可控制性,而且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具有不可预测性,这为企业的投资项目管理带来很大的风险。
2.2影响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内部因素
2.2.1管理者的决策和投资具有盲目性
企业在投资前对投资项目没有严格的审查和科学的论证,导致投资、决策盲目。或者由于企业自身在技术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出现技术水平不到位,管理混乱、资金运转难等状况’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企业投资的项目利润将难以保证,甚至会导致项目的“夭折”,使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上都面临一定的风险。
2.2.2企业投资项目管理风险意识薄弱
目前很多投资项目企业只注重项目的投标和建设,没有管理风险的意识,导致在管理中没有有效的风险预警措施与之相对应。当风险来临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案。特别是财务管理上,未能优化思想,将对财务管理造成巨大的危机。
2.2.3企业对投资项目的管理比较混乱
对项目的前期管理是管理中的关键,但是很多企业在前期管理中的工作不到位,比如在施工图纸或者施工方案没有完全确定下来就开始施工,如果图纸或者方案有变动将会导致严重的工程问题。同时合同管理是保证项目投资企业权力的有效措施’但是一些企业合同的签订存在拖拉现象,往往到工程末期或者年终决算前还未签订,这会造成严重的管理风险,同时如果工程中出现问题,还会存在责任推倭的现象,使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都受到影响。
2.2.4资金的投人不足。
资金投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特别是企业投资项目,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将会导致企业项目的搁浅。所以企业资金的投人量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2.2.5成本的变动为企业投资管理带来的影响
由于外部原因或者管理原因会导致投资的成本有所上升,如果上升的程度过大,极容易造成企业投资项目风险。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成本以及销售成本管理中一环出现管理失误,都会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对企业形成不可控制的管理风险。
3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的预防风险,将会为项目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复杂的外部环境为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所以企业必须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大,企业要想保证强有力的竞争必须时刻树立风险意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稳定市场份额。
3.2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地分析
企业在投资前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地分析。聘请专门的项目专家和相关的组织部门对项目的成本、建设方案进行周密的分析,研究出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风险因素,包括,投资的条件、利润,竞争对手的实力、市场情况、国家政策、法规等,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领导层的决策的准确性,降低企业管理中的风险。
3.3完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机制
企业投资决策的失误主要是因为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机制不完善。在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和决策机制。首先,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风险中存在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对于不可控分析,企业需要积极地预防,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风险的危害控制在最低。但是对于可控风险,企业要做到避免和严控,在项目管理中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同时,对于决策不可刻板的执行,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更改,管理要做到灵活性,同时要随时观察市场动向和经营管理状况,提供优化方案路径。
3.4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基础工作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工作上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益。所以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中必须注重管理工作’特别要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的基础工作。首先’在管理人员选择上要把好素质关,管理人员要具有专业的项目管理能力,敬业的职业道德,能够解决管理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并准确的做好风险预防;其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基础工作。
3.5采取合理的事后控制工作
企业的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一些不可控制和不可避免的问题,会对建设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项目管理者能够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拖,将程的影响控制在最小化,这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足够的风险应对能力和良好的专业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投资项目管理对企业的效益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重视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目前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管理人员水平不高、项目管理分散、专业管理人员缺乏以及缺乏风险意识等多导致投资项目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6特别是代建制实施后,企业的投资项目管理工作更应该提升一个高度,加强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企业决策的科学化,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需要聘请专业人员对管理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从而为企业的投资项目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国有企业;项目管理;风险控制
对企业而言,投资的目的是获取投资收益,从而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走,提高核心竞争力,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投资对于企业的整体规划布局及未来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稳健而优质的投资,可以盘活企业资产,促进企业经营、延伸产业链或者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企业发展的前景,扩宽了利润空间,降低了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等[1]。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流砥柱,在自身的发展和的过程中,通过投资项目获得,可以实现国有企业的顺利改革和产业升级。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环节,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投资项目管理这一关键环节,但仍存在企业制度结构不健全、可行性研究不深入、投资风险高、过度负债投资等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科学详尽分析投资方向和投资领域,加大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能够确保企业投资项目良性发展。
一、企业投资的意义
1.投资是企业创造财富及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优质有效的企业投资活动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投资对于企业而言,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通过投资,实现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因此,投资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投资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前提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创造价值、实现盈利,而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项目。在投资项目过程中,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资本,如现金、股份、实物等,并且通过对各类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来实现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发挥投资项目的具体作用,以获取一定的投资回报。只有投资项目形成一定的运营规模,企业才能实现盈利空间的扩大。
3.投资是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经营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产业链前端原材料价格浮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存货风险、资金周转风险、政策风险、价值波动风险等。而通过投资,企业可以对资产进行重新分配,把有限的资产投入到企业的薄弱环节,使企业的生产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产业链,一方面实现企业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盈利空间,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对资产的调整,“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降低了运营风险,其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得到提高。
二、国有企业投资现状
1.投资决策面临更多机会同时伴随着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逐步向国际市场靠拢,市场发展空间逐步扩大,市场运作形式趋向于多样化,为国有企业投资带来了更多机遇[2]。国内外高新技术的发展,高科技生产装备更新、产品及生产工艺升级换代,也给国有企业投资决策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选择。但对于国有企业投资对象选择多元化,及投资方式的新型化同时给国有企业投资带来一定的风险。
2.市场信息把握不够准确有效,导致投资风险加大
没有做好前期市场调查及未来风险预测,急于扩大经营规模,造成国有企业现金流的紧缺或者投资的失败,国有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财务风险提高。新型产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同时加大了存货风险和产品设计、开发风险。
3.投资规模扩大,机遇和挑战并存
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其投资不再限于国内市场,而是逐渐走出国门,市场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其投资项目的抉择就越发困难,因此,国有企业在国外的投资项目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国际市场的风险、国际条款约束、产业多样化风险、投资回报率不高的情况。
三、加强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对策
1.围绕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发展目标确定投资方向
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应注重投资的长远效益,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要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企业在每一阶段所做的投资,都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为企业战略发展服务[3]。科学详尽地分析比较计划与实际、国际与国内同行业的市场信息资料,探求和寻找合适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领域,提出可供选择的战略投资方案,进行筛选、评价与决策。
2.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部分国有企业投资立项前,本身缺乏合理的规划,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对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流程进行深刻的认识,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通过对可信性的分析,来提高对未来市场环境的了解,充分考虑自身的资产、技术条件,分析投资项目活动中潜在的风险因素。
3.投资项目慎重选择
国有企业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资金情况,明确投资项目的方向、资金回报率、潜在风险等,并且严格按照规定对投资项目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投资规定的项目,国有企业一律不得进行投资。另外,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金额不得超过自身资产的一半,通过对投资风险的有效把控来实现风险的规避。
参考文献
[1]邵素梅.加强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建议[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2):69-71.
[2]田世彬.国有投资项目管理中的思考[J].中国科技财富,2010,(8):233-234.
摘 要 在全球金融危机突发之后,中国企业正处在低利润的困局中,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投资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线,而快速进入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进技术新设一个企业或与国内外先进企业一起设立合资企业。本人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有幸参与了企业的几次合资谈判,对于合资双方来说,无论出资比例多少,都要把合资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的投资项目进行财务评价,这里仅以个人的粗浅认识介绍一下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评价的几个相关问题。
关键词 合资 财务评价 项目投资
一、引言
企业进行项目投资的财务评价应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因此在指标的选用上,要较多使用动态指标。在投资项目预算中是以现金流量而非会计利润多少来表示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的,现金流量包括了整个项目计算期内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合资的另一方往往是跨国公司,这类公司在对外投资项目的审核上比较严格,只有在预期未来有更多现金流人的情况下,这类公司才会在当期用现金进行投资。所以,企业的投资项目往往是将现金流量分析作为项目投资方案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基础。国外的企业也主要以现金流量分析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二、项目投资的财务分析和评价方法
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是项目投资评价中最受欢迎的两种指标。净现值是指项目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现值的差额。净现值为正数,投资方案可行,且净现值越大越好;净现值为负数,表明项目方案不可行。内部收益率是指使项目方案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内部收益率反映了项目的真实收益率和内在获利能力,大于项目资金成本,方案可行,且内部收益率越大越好;小于项目资金成本,方案不可行。这两种指标在理论和实践中各有其优缺点,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及决策的实用性。
1.预计使用年限相等,投资额相等的多个方案
在对使用年限相同并且投资额相等的多个方案进行评价时,可计算净现值或者内部收益率,哪个方案的净现值或内部收益率高,选哪个方案。
2.预计使用年限相等,投资额不等的多个方案
对于使用年限相等,投资额不等的多个方案,往往会出现运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得出结论不一致的情况。用内部收益率法则不能保证多个方案比选结论的正确性,这时可以直接用净现值法进行选择,判别依据是净现值最大且非负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3.预计使用年限不等的多个方案
对多个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之间必须具有可比性。而寿命期不同的方案之间,显然缺乏时间上的可比性,这就可能会出现运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得出的结论不一致的情况。
要解决这一类问题,可根据方案特点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常用方法是以某一方案寿命或多个方案的平均值作为共同使用年限,而对其它方案的寿命作相应的调整。在调整中令寿命较长的方案在共同服务年限末,保留一定的残值;寿命短的方案必须考虑重复投资,并考虑共同寿命期末尚存的残值。
三、现金流量分析在实际运用中的几个问题
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是两种贴现的现金流量分析技术。而在实际运用时,真正的困难是现金流量的估算和折现率的设定以及使用范围的局限性。
1.现金流量的估算
即把项目计算期分为三部分:建设期、经营期、终结点,在估算每一段净现金流量时,都要注意该段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各包括哪些内容。在现实生活中,要准确地说明一个具体投资项目的现金流最究竟应包括哪些内容并非易事,须视特定的决策角度和现实的时空条件而定。影响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因素很多,例如由于不同投资项目在项目类型、投资结构、投资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产生不同组合形式的现金流量;即使是同一投资项目,也会因不同的决策者、不同的投资主体而存在不同角度的现金流量;不同时间上的现金流量也存在差异;而最复杂的原因还在于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由于投资项目的投入物和产出物的价格、数量等受到未来市场环境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已完全预测出它们未来的变动趋势和发展水平,这就给现金流量的估算带来很大的困难。在确定投资方案的相关的现金流量时,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是: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与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
2.折现率是将未来收益还原或转换为现值的比率
折现率实质是一种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它与报酬率、利润率、回报率、盈利率和利率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企业投资者的愿望是以较小的风险来获得较大的收益。但在一个较为完善的市场中,要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就意味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即收益率与投资风险成正相关。折现率的本质揭示了确定折现率的基本思路,即折现率应等同于具有同等风险的资本收益率。折现率应按以下原则确定:一是折现率应高于国债利率或银行利率。企业将资本投资于国债或银行,不需承担风险,但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企业进行资本投资是要冒一定的风险的并以期获得更多收益的。二是折现率水平应以行业平均收益率为基础。企业收益水平有明显的行业特征,行业结构强烈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和行业内部的所有企业,行业主要结构特征决定了竞争的强弱,进而决定了行业的收益率和行业内企业的盈利空间。
目前实际工作中常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确定预定的贴现率:一是以同期银行借贷款利率为贴现率,采用这种方法一般来讲适合采用外筹资金购建并且该投资项目没有可参考的收益率,这种方法属于较为保守的计算,符合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二是以上一年度资产收益率为贴现率,采用这种方法能体现出该行业整体收益率,比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特定行业期望的平均收益率。三是以该项目平均收益率为贴现率,采用这种方法因为有可参考的收益率做参考,所以比较切合实际。要想科学确定折现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谨慎地从多角度、多途径来考虑影响折现率的因素,强调多方法、多途径取得结果的相互检验和验证,以减少误差。只有折现率的确定具有说服力和经得起实践检验,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对于企业的项目投资的价值评价才会具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
3.使用范围的局限性问题
尽管从理论上讲,现金净流量比会计利润更能客观地反映投资的收益,而且在运用贴现分析技术时,几乎不得不采用现金流量的观念。但是现实中,中小企业更习惯于使用会计利润,其主要原因:一是经营者在现代经营和理财知识方面的缺陷,对现金流量的观念还难以接受;二是获取项目投资未来现金净流量数据以及折现率的估算需要占有比较充分的资料,而且对贴现方法的及计算结果的运用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这对中小企业决策者来说显得困难而且成本太高。因此中小企业目前很少使用。
四、总结
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单纯从技术上讲,都是通过净现值的计算比较项目实际报酬率与折现率的大小,内部收益率指标在多个方案评价中往往会得出错误或不合理的结论,必须慎重应用,而净现值指标在多个方案选择中比较可靠,用净现值最大原则来评价具有普遍意义。但在实际进行投资决策财务分析时,还应充分考虑时间因素、流动性因素,考虑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量因素以及项目的经济寿命等因素。
总之,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并不矛盾,二者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项目的信息,大多数投资者都有多个投资目标,同时由于投资者受约束的条件和关注的主要目标不同,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考察项目。合理选择和利用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以及其他经济指标有助于从不同角度获得项目的有益信息,增加企业投资决策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 项目后评价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265-02
太重集团是山西省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公司紧紧围绕五大基地布局,进行了重点项目投资建设,在不断拓展传统服务领域深度和广度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以煤炭与矿山、冶金、新能源、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海洋工程等为主的六大领域并举发展的多元化产业格局。随着重大投资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项目后评价成为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对提高企业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也对公司“十三五”及今后的项目管理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项目后评价概念及目的
企业投资项目是以企业为投资主体,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而新建或更新改造的长期投资活动。企业享有项目的投资决策权和收益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项目后评价是指建设项目完工并通过了竣工验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立项决策到投产运营的全过程,从项目规划目标、实施过程、效益以及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客观、系统的总结与分析的过程。后评价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项目决策非常重要的手段和依据。
项目后评价的目的是对项目预期目标与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对比分析,衡量和检验项目的成功度,同时找出发生的差别、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企业或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实施者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对策和措施,以达到提升项目决策水平、加强项目管理能力、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二、项目后评价主要内容
项目后评价内容一般包括项目目标后评价、过程后评价、效益后评价、影响后评价、可持续性后评价以及经验教训和对策建议等方面。
(一)项目目标后评价
检验项目是否合理,分析宏观目标、建设目的、投资总额、建设内容等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找出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二)项目过程后评价
对项目前期决策、准备、实施、运营全过程的预期目标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和评价。
1.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包括项目立项决策、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评估报告等。
2.项目准备阶段。包括项目勘察、设计、招投标(工程设计、咨询服务、工程建设、设备采购)、资金筹措、开工准备等。
3.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包括项目合同执行与管理、项目设计变更、工程建设控制(进度、质量、投资)、工程监理、资金使用、工程竣工验收及试运营情况等。
4.项目运营阶段。包括项目运营状况、技术经济完成情况、生产成本和生产利润情况等。
(三)项目效益后评价
通过项目技术水平、财务和经济指标、经营管理等对项目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价。
1.技术水平评价。包括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先进性以及国产化水平等。
2.财务评价。包括项目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各项财务指标。
3.国民经济评价。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及国家为项目付出的代价,通过影子价格、影子汇率、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经济的合理性。
4.经营管理评价。包括项目管理规章制度、机构设置、经营管理策略等。
(四)项目影响后评价
包括项目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
1.环境影响评价。包括项目环境污染控制、对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区域生态平衡和环境管理等。
2.社会影响评价。包括对当地就业和居民收入、生活水平的影响以及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影响等。
(五)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
结合国家的政策、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从项目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等方面对整个项目的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
(六)项目后评价结论、经验教训和对策建议
通过对项目目标、过程、效益、影响及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分析,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对策建议。经验教训和对策建议应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能够对提高企业投资决策水平、提升投资效益发挥借鉴和指导作用。
三、企业项目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后评价工作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由于我国后评价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仅有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央政府投资项目以及交通、电力、石油等行业领域具有后评价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而大部分企业尚未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企业往往重视项目的前期决策和实施管理,而对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和产生的效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二)后评价机制不健全
后评价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大部分企业由项目投资决策的归口部门牵头,技术、设备、生产、财务、环保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完成。由于各部门存在信息不对称且认识深度不够以及不愿承担责任等原因,使得信息反馈有效性较差、内容不全面,导致后评价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三)后评价专业人才匮乏
后评价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作橐幌钭酆系南低彻ぷ鳎企业非常缺乏具有丰富的业务水平、工作经验和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后评价专业人才,使得后评价的结果内容空虚肤浅,有效性和实用性不强。
【关键词】 矿业企业 跨国投资项目 风险防范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企业跨国投资已经很普遍,我国的矿业企业更是如此。跨国投资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也蕴含了巨大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和规避这些风险,有可能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目前,我国矿业企业对跨国投资风险的监控和防范能力不强,却又投资频繁,面临着特殊的投资风险。对于我国具有跨国投资背景的矿业企业来说,进行良好的风险防范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中国矿业企业跨国项目投资风险特征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的逐步开展,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应运而生。基于中国矿业企业的行业特征,对在境外拥有投资项目的矿业企业,投资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1、非系统风险的可控性。跨国投资风险是潜在的,不一定转化为现实的风险,而且如果其从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也需要时间和条件。人们可以通过努力防范或化解这类风险。
2、行业固有的收益脆弱性。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受到行业特征影响,诸多因素会影响矿业企业的投资收益。例如矿产价格的波动性强,矿业投资规模大,成本高,投资期间长,投资的经济效果受市场价格变动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大等等。
3、社会经济环境的震荡性。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属于资本外延式扩张,其直接后果是中国矿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人员的急剧膨胀。规模扩大造成管理层次增多、管理幅度加大、决策机制不灵活,并有可能形成垄断,从而导致中国矿业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下降,尤其是缺乏互补性的投机性并购,往往导致股价轮番上涨,形成价值泡沫,造成社会虚假繁荣,而没有一定的实际效益作支撑的泡沫经济迟早要随着大规模的经济调整而破灭。因此,中国矿业企业跨国并购后规模的扩大是以企业的运行效率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作保证的,没有一定的运行效率和市场规模作保证的跨国并购规模不但造成规模不经济,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资源浪费和社会震荡。
二、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源及传导机理
1、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源。对于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的风险源,可以从外部环境与内部系统两个方向进行解析。外部环境风险源又可划分为跨国投资风险源和矿业项目开发风险源。内部系统风险源对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而言主要包括财务风险源和管理风险源。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与其他工业项目既有共性,更有其特性。根据这“二性”可以将其诸风险来源归纳为以下七大方面(如图1所示)。
(1)政治风险源P。主要来自政局稳定性的影响,政府对项目干预的影响,法规政策的影响,财税制度的影响等。
(2)经济风险源E。主要来自利率的影响、外汇汇率的影响,矿产品价格和有效需求量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影响等。
(3)社会风险源S。主要来自社会文化风俗的影响等。
(4)自然风险源N。主要来自地质资源量的影响,矿石品质的影响,不可抗力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等。
(5)技术风险源T。主要来自矿产勘查技术的影响,开发技术影响和外部建设条件的影响等。
(6)财务风险源F。主要来自筹融资的影响,资金回收周期的影响等。
(7)管理风险源M。主要来自人力资源的影响,组织结构的影响等。
2、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传导机理。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的风险流从风险源释放后,会依附于风险载体,沿着特定的渠道和途径开始在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的各流程、功能节点流动和传导,我们把风险流流动、传导所经的路线和途径称为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的传导路径。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风险源存在于矿业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系统之中,为跨国投资项目风险提供了滋生的温床。随着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过程中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的不断变化,蕴含在风险源中处于静态的风险流开始发生变化,一旦为风险事件所触发,风险流的积累和变化速度将突破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的风险承受限度,即冲破风险爆发的临界值,形成对矿业企业跨国投资活动的真正影响。爆发释放后的风险流会依附于物质、资金、信息等各种风险载体在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内部开始动态流动和传导,它会沿着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的各种业务流程链、利益链和价值链等传导路径流动、传导到各业务流程和功能节点并与节点相结合,发生风险性质的变化,形成不同属性的风险流。若把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传导视为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的话,风险流与不同功能节点相结合所形成的各种属性的风险集便是构成这一系统的各风险子系统。在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传导过程中,各风险子系统之间会因各自系统的存在状态、对应功能节点间的关联度以及风险性质间匹配度的不同而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而引起传导过程中风险“流量”和“性质”的变化,最终导致风险损失,给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带来重大的损失和影响。
三、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对于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风险识别方法和工具主要有以下两种。
1、基于PEST的宏观风险因素分析。PEST分析是对影响企业与行业的主要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对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对比分析是为了把握有利机会、规避风险,提升企业的快速应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企业的创新变革。该分析方法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即政治和法律环境(主要通过政治、制度、法律三个层面分析)、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技术环境。
2、基于SWOT的风险分析法。SWOT分析法的基准点是对企业内部环境优劣的分析。在了解企业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判明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然后对环境作出准确地判断,继而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SWOT模型的分析矩阵及步骤:将外界的条件和约束同组织自身的优缺点结合起来,随环境变化作动态系统分析,识别项目或企业所处的位置及存在的风险,并把分析的结果填入模型分析矩阵。
四、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防范资料库的建立
虽然每一种风险对投资项目都有影响,但就风险而言,有些是企业可以采取措施控制的,而有些是企业难以预测的,有较大的风险防范难度。在确定风险防范方法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影响投资项目的各种风险都要有具体的分析与认识,科学评价各风险的可防范程度。就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而言,可以建立如表2所示的项目风险资料库。
五、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防范路径
1、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防范一般路径。矿业企业在进行跨国投资时建立跨国投资风险防范体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对国内政策、经济环境以及国外市场、法律和政治等环境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才能使工作逐步完善。
(1)寻求政府支持策略。跨国投资项目风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要取得好的防范效果,需要母国政府的支持。母国政府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国际、区域性组织的多边投资保护协定,将跨国投资保护工作纳入国际保护体系。目前,中国已与106个国家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多集中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投资风险尤其是政治风险的发生概率要远小于发展中国家。
同时,矿业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国际上现行的有关跨国投资风险的投资保护保证体系,包括资本输出国跨国投资保证制度、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有关投资保证的双边协定以及国际多边投资保证制度。对于矿业企业投资项目,投资者要争取获得东道国政府的投资总额无条件担保,如果后续政府改变承诺的话,项目投资者就有权在外国法庭对东道政府与第三方的任何商业交易采取保障行动,从而保证企业跨国投资的权益,降低损失。
(2)企业自身采取风险防范策略。跨国投资项目风险大致可以归类为三种,一是政治风险,二是外汇风险,三是项目经营管理风险。如图3所示。
矿业企业政治风险防范主要包括:加强政治风险的评价与预测,签订投资谈判协议、保证企业的利益,风险分散策略,控制策略,投保策略,补救策略。
矿业企业外汇风险防范是指投资企业通过对汇率变动情况的预测,对外汇管理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适当措施,以达到避免损失增加收益的目的。外汇风险防范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风险报告策略,经营多元化策略,净额结算策略,货币保险策略,妥善利用外汇风险策略。
矿业企业项目经营管理风险防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项目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做好东道国的社会环境评估,传播良好的企业形象,做好矿业市场的风险预测,分析我国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加强员工跨文化培训。
第二,项目建设阶段。主要包括:实行当地化经营策略,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第三,项目投资风险爆发阶段。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最终发生时,企业要积极采取风险缓解策略,尽可能地降低和弥补损失。要充分了解我国和东道国对跨国投资的矿业企业保护的法律法规,争取和利用双边、多边投资保护协议、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等措施保护投资企业自身的利益,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2、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防范关键路径。本文认为针对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企业可以根据风险资料库来确定风险防范关键路径,分别为:法律风险P3、社会风险S1、融资风险F2、汇率风险E3、技术风险T1、管理风险(M1、M2、M3)。
(1)法律风险防范。矿业企业要进行跨国投资项目,必须要了解相关的法律。企业在进行跨国投资项目的规划时,应该列出法律方面的支出预算。在投资的过程中,除了按我国的有关法规办事外,还应该考虑到跨国企业的建立应符合所在国的法律规定,以保证企业的权益能得到所在国法律的保护。
(2)社会风险防范。社会风险的防范主要是社会风俗习惯风险的防范,它主要反映在管理文化和风俗习惯差异上。矿业企业在进行跨国投资之前,要对东道国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全面详细地了解,认清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究竟存在哪些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主要表现,同时分析这些差异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在项目开始之前,需要对所有项目参与人员进行跨文化培训。
(3)融资风险防范。融资风险的防范需要企业财务人员事先做好财务预测与计划。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以及短期经营活动,预测出对资金的需求。同时,要认真分析、评价融资的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融资战略,选择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融资结构来进行融资。
企业融资风险防范途径主要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防患于未然”的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融资战略;做好必要的风险转移计划。
(4)汇率风险防范。汇率风险存在于任何一家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外币资金的企业,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也面临很大的汇率风险。其主要防范途径有:第一,实施灵活的经营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规避或消除汇率风险。第二,灵活运用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第三,建立汇率风险预警和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认真制定汇率风险管理的战略目标;强化汇率预测工作,建立汇率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汇率风险防范的水平。
(5)开发风险防范。开发风险指开发过程中,由于开发技术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不同的矿床开发技术条件,将直接影响矿山开发中对开采方式、开拓方法、采矿方法、防治水、选矿工艺、生产能力、装备水平等一系列重大的技术经济方案决策。矿业企业可在项目执行之前具体分析投资项目的预期开发难度,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条件,请专业人员对开采进行相关调查并提出建议,或者与国外企业合作,利用国外先进开发技术与装备水平,做好开发风险防范工作。
(6)管理风险防范。矿业跨国投资项目的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项目规划阶段外派人员的选派、项目运营阶段人力资源的管理与项目运营阶段的日常活动风险管理与控制上。矿业企业在选定外派人员时要全面考虑项目对人员的要求,进行矿业跨国项目时,项目内部要形成一个适应项目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加强项目参与人员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能力。
六、结语
跨国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跨国投资方式的不断发展,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也愈来愈多,风险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愈来愈大。因此,在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识别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能力。要了解跨国投资项目风险源及其传导路径,然后对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做好良好的风险识别与监控,建立风险资料库,并最终针对风险的可防范等级,做好风险防范工作,降低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带来的损失。
(注:本文系湖北省会计学会2009年重点会计科研课题(鄂会学发[2009]2号)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龙:基于PEST和SWOT的重庆市电力公司发展战略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2009.
[2] 高兵、贾其海、崔彬:国际矿业投资项目的非技术风险及其防范[J].金属矿山,2009(1).
[3] 衣长军、胡日东:我国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与防范[J].商业时代,2006(32).
[4] 段秉乾: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风险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6.
[5] 孙加韬: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防范[D].复旦大学,2005.
[6] 吴尚昆:中国矿业外资投资环境研究[D].吉林大学,2005.
[7] 衣长军、胡日东: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预警与防范[J].商业时代,2006(32).
[8] She Lian,Wu Guofu: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is to Concepts of Crisis Management,Risk Management and Early-warning Management[A].200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n Wuhan-China,2004.
一、适用范围
*市范围内由市级直接办理和审核转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二、指导原则和工作目的
坚持“一门受理、限时办结、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原则,切实简化办事程序,依法维护投资者权益,规范投资行为,促进*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健康发展。
三、办理程序
(一)项目确立阶段
1.项目受理。市发改委通过设在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专门窗口,统一受理项目申报材料。
实行核准制、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含外商投资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按有关规定提交申报材料,市发改委窗口工作人员会同相关部门窗口工作人员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出具项目受理通知书;不符合规定的,一次性告知需补充或者修改完善的材料。
政府投资的项目,由建设单位提交项目建议书,市发改委综合平衡并报市政府研究同意后,按规定程序办理。
2.项目初审。市发改委按规定对项目从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市发改委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项目前期工作联络函,连同受理材料一并送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窗口,同时通知项目单位。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等部门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在5个工作日内分别出具规划选址用地、土地预审、环评初审等书面意见,反馈至市发改委窗口。项目同时涉及市安监局、水利局等部门的,参照上述程序办理。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市发改委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不予批复、核准、备案的通知,并书面说明理由。
3.项目批复、核准、备案。市发改委综合各有关部门的初审意见,对符合规定的项目,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项目批复、核准、备案文件或转报上级发展改革部门;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在2个工作日内下达不予批准、核准、备案的通知并书面说明理由。
对按有关规定需进行咨询评估的项目,以及可能对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由市发改委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评估或征求公众意见,建设单位根据咨询评估和征求公众意见的情况对申报材料进行修改完善后,市发改委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项目批复、核准、备案文件或转报上级发展改革部门。
4.环评审批手续。市环保局在进行初审的同时,进入环评审批程序,按照填写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报告表和报告书3种情况,分别在3个、7个和15个工作日内出具环评批复文件,发项目单位并抄送市发改委。
5.提交市城市建设项目审批小组研究的项目。城市规划敏感区(具体范围由市有关部门界定)内的项目,可暂不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市发改委窗口受理、有关部门出具初审意见,并由市发改委提报市城市建设项目审批小组研究同意后,项目单位再提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市发改委按规定时限办理有关手续。
对项目初审阶段部门意见不一致,但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项目,由市发改委提出意见报市城市建设项目审批小组研究后按规定办理。
6.其他事项
(1)以公开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项目,市发改委直接办理项目核准文件。
(2)在项目单位现有场地内的改建、扩建项目,市规划局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市发改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准、备案或转报手续。
(3)已取得合法项目批复、核准、备案文件的项目,可直接进入开工准备阶段。
(4)*高新区范围内的市级直接办理项目,由*高新区参照本规定办理。
(二)开工准备阶段
1.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知书。项目单位取得项目批复、核准文件或备案证明后,向市规划局申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知书。市规划局在5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含建设用地规划通知书),12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知书。
2.办理用地手续。项目单位在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向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办理用地手续。对不涉及农用地转用和集体建设用地征用的项目,市国土资源局在15个工作日内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用地性质变更或土地出让等相关手续。
对涉及农用地转用和集体建设用地征用的项目,市国土资源局在受理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不含组织听证时间),完成勘测地界、权属调查、指界签章、规划调整、耕地占补平衡、拟制建设用地说明书、建设用地开发建设方案、征地方案,在建设单位缴纳有关规费后报市政府审核后转报省政府。
3.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审查。项目单位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知书后,组织编制详细规划或建筑设计报市规划局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审查核准意见书(详细规划或建筑设计)。详细规划与建筑设计同时编报的,市规划局在12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审查核准意见书(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仅编报其中1项的,市规划局在8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审查核准意见书(详细规划或建筑设计)。
4.施工图审查、缴纳规费。项目单位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审查核准意见书(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后,向市行政审批中心施工图联合审查办公室提报施工图设计文件,各联合审查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图联审,出具相关审查通过文件和城市建设综合配套费、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联络单,项目单位持联络单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到市建委缴纳城市建设综合配套费、到市人防办缴纳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
5.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单位凭联合审查通过的施工图及城市建设综合配套费和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交讫凭证、土地证,向市规划局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市规划局在3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6.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项目单位组织施工、监理招标,凭土地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通过文件、施工、监理合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市建筑工程手续通知单等相关材料,向市建委申办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市建委在2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发。
四、监督和保障措施
(一)实行项目办理情况旬报制度。每旬旬初,市发改委将上一旬项目确立阶段受理情况和各部门办理情况,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将本部门的受理和办理情况报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对有逾期未办结事项的部门出具督办意见书,并于每旬旬初上一旬各单位项目办理情况,作为部门考评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风险投资;产业;机制
一、引言
风险投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金融投资产业——风险投资业,并在世界各国形成迅猛发展的趋势。风险投资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是常规产业的数倍,各国都大力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但是在不同的国家,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的方式与路径各不相同。在美国,市场机制与政府支持相配合,诱致性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达;而日本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是在日本政府的强制力下推行和完成的,日本政府是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实施者。因此,研究风险投资产业产生发展的特征与规律,明确其发展机制,对于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成熟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风险投资产业的内涵及其发展
1、风险投资的含义
风险投资是通过向极具增长潜力的未上市新兴企业进行权益资本或准权益资本投资,并通过提供管理服务参与企业的发展过程,在企业创业成功后通过权益资本转让,实现高资本增值收益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金融资本运作方式。又称为风险资本或创业投资。但二者的表述角度略有不同,风险投资从资本的运营活动角度表述,而风险资本是从资本的货币形态描述,两者有共同的本质。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风险投资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金融运作制度。
2、风险投资产业的成长与成熟
风险投资产业的成长体现在三个方面:产业规模扩大、投资结构高度化和投资结构效率提高。这三个指标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状况。风险投资产业规模的扩大指标具体包括融资规模、投资规模、风险投资机构数目和风险投资基金数目;投资结构高度化是指投资结构不断从低度水平向高度水平演变的过程,实质是随着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分工的深化,投资结构不断向高度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发展。风险投资结构效率则包括不同组织形式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比例、受资行业结构合理性、受资地区重点是否明显、受资企业发展阶段结构是否合理等内容。这三个指标揭示了风险投资业的成长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动与区域经济结构演化的内在关联性。同时,以上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风险投资产业规模的扩大是风险投资结构高度化的基础,风险投资结构效率是风险投资产业规模扩大的前提,而投资结构高度化又为风险投资结构效率提供了条件。
风险投资产业的成熟要综合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单纯的风险投资活动的层次和大量的资金并不足以构成一个专业和成熟的风险投资市场。一个成熟风险投资市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法律与法规条件、财政条件、文化条件以及中介组织发展等。同时,由于风险投资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的成熟不仅仅是风险投资产业单独的成熟,而是必须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整体发展相联系,特别是与产业结构的升级相联系。因此,风险投资产业的成熟条件涉及到一国的经济政治、法律法规、社会文化和相关配套机构与设施等诸多方面因素。
三、风险投资产业演化发展的规律
在现实研究中,由于各国的初始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尽相同,以及风险投资发展阶段与水平不同,风险投资会表现出不同的运行特征和制度内涵,而且由于人们对风险投资不同的理解与界定,在各国会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思路,从而使得风险投资作为一个产业,在各国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总的来看,风险投资产业发展演化具有以下规律。
1、风险投资的产生与发展是市场行为,风险投资产业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市场机制
从微观的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风险投资主要是包括融资、投资、投资后管理和退出四个主要环节的一种循环运作过程,这一过程都必须依靠市场行为来逐一完成;从宏观角度而言,市场不仅决定了风险投资产业的产生,更重要的是决定了其最终的发展方向,风险投资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还需经受市场机制的考验。
2、政府在风险投资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虽然风险投资产业的产生是市场行为,但是其生存和发展却是政府与市场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从历史经验来看,风险投资业诞生到政府支持前,其生存和发展的步伐一般很缓慢;在政府明确支持后,风险投资业得到长足发展。在风险投资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主要是从创建风险投资市场机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着手,包括经济、制度、文化等诸多方面。
3、市场行为与政府支持在风险投资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中是相互作用,互为补充与选择的关系
一方面在风险投资运作的主体市场力量相对微弱的前提下,其发展需要外来力量的扶持,政府通过扶持行为,推动其发展壮大;随着风险投资产业的壮大,市场机制的力量增强,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政府的扶持政策,必须通过市场来检验与筛选,风险投资产业在实践活动中也不断调整和完善,反映了风险投资行业的演化和进步。市场行为与政府支持的动态均衡是风险投资行业最终走向成熟的必备条件。
四、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如前分析,在不同的国家,风险投资产业产生与发展的条件和因素并不完全一样,其中有一些条件和因素,却是所有国家在风险投资发展进程中都不可缺少的。那些对风险投资的发展起着根本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我们可称之为风险投资的动力因素,具体而言也就是那些能够直接推动风险投资活动的根本性的决定力量。作为风险投资的动力因素,涉及到风险投资进程中的客观内在动因。可以说,一国风险投资进程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所拥有的风险投资动力因素的形成及其强弱程度。
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的动力因素的基本特征是:长期制约或影响风险投资发展过程的最原本因素,它对风险投资的发动和演进具有决定作用,并规范和决定风险投资发展的形式、速度和方向。根据现有的理论进展和经验分析,推动风险投资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高收益的预期与保障机制、企业家精神、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它们与风险投资产业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1、高收益的预期与保障机制
任何投资的动力都来自于对利润的追求。但是由于投资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客观存在,风险投资既有可能增值获利,也有可能遭受损失而决定的。风险投资是一种高收益伴随高风险的投资,风险投资家承担了极大的风险,但也有可能获得超额的风险投资收益。传统金融机构一般注重资金投放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原则,再加上贷款利率等方面的限制,商业银行一般不敢承担高风险投资于高科技企业,也难以从中获得相应的高收益。但是完善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可以实现风险与效益的统一,通过有效地控制风险并分享收益。
高收益的预期与保障机制能够从根本上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质上属于一种制度变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保证风险与效益的统一。一是通过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选择来组合资源,改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和道德风险,提高风险投资的运作效率。其中有限合伙制是风险资本的最佳、最有生命力的组织形式。二是通过严格的项目遴选机制挑选最有潜力和最符合自己投资专长的项目来进行资本投放;通过各种投资策略实现风险的控制与分散。三是通过有效的产权约束机制来强化风险控制;通过积极的投资后管理机制来实现资金增值的最大化与风险的最小化。四是通过畅通的资金退出机制渠道实现收益分享。只有在承担较高风险后获得相应的高收益,才能真正实现风险与效益的对称统一。完善的风险投资运作通过风险资金的退出增值,使得风险投资机构得以分享高科技企业成功后的高收益,使投资者的资本保值和增值有了可靠保障,也解除了风险投资家的后顾之忧。
所以,仅仅有了高收益的预期还不够,只有从机制上为高收益的预期提供安全保障,才能够吸引资本与人才向风险投资领域流动,风险投资产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2、风险投资的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是那些有判断能力、有信心和有冒险精神的企业领导者,是以一种新的方式组合生产要素的群体。而企业家精神,就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新被认为是具有技术性的,能够打破平衡的好主意。因此,从另一种观点看,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思考和行为方式。百森商学院则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在不考虑资源目前是否可得的情况下辨识机会并且利用它,目的是在私人和公共领域内创造财富。
在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无可置疑地扮演着一个发动因素。一是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对于风险投资来说,比物质资本更为重要。在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过程中,最稀缺的资源是企业家的能力;最紧迫的问题是合理而有效的配置现有资源。只有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阶层充分发挥高超的管理才能,风险资本才能产生其应有的高效益。二是风险投资行业的高风险特别需要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阶层。企业家的作用在于消除不确定性,应对不完全信息和高交易成本;当市场形成越不完全,就越需要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把资本和技术投向最具效率和前途的生产活动中去。三是企业家精神决定着风险投资产业的演化与组织创新。产业是具有相同的组织形式的一系列组织,产业的演化就是特定组织形式的扩散。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阶层既能够通过创造出新的和有竞争力的组织形式来重新组合现有产业,也可以通过“复制”现有组织形式使产业走向均衡。企业家精神会带来新的组织形式产生,引起竞争环境的变化,导致新组织形式的扩散,从而完成产业的发展与成熟的演变过程。
3、科学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原动力。大量的技术创新的可能性产生了对风险资本的强大需求,风险资本也由此产生发展,并极大地推动了技术创新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风险投资企业应运而生并不断演变发展。
从历史渊源来看,风险投资产业产生于技术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之中。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促进了风险投资的产生。由于技术创新本身的高风险性、高回报性的特点,特别是技术创新活动对资金的客观要求,催生了风险投资这一具有开创性的投资方式的产生。二是创新技术产业成为风险投资资本增值的主要途径。技术创新的出现,特别是那些能提供巨大消费潜力以及高收益的技术,能促进风险投资行业的兴旺和扩大高科技产业化,是现代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和劳务的过程。随着高科技产品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和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风险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加速扩张。三是风险投资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的创新活动。风险投资活动不同于传统的投资方式,从融资投资方式、组织管理方式、项目评估决策方式到资本市场运作方式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产生出独特的资源整和、资金配置、激励与约束效应。因此,风险投资具有来源于创新活动的文化血脉。风险投资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一种科学的创新型文化。
风险资本只有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才能实现资本增值,而高科技产业也只有在风险资本投资的前提下才能迅速产生效益和实现持续发展,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经济增长
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教授的经典式定义,现代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给本国居民提供日益多样化商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提升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风险投资活动的兴衰发展,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紧密相关的。风险投资活动产生在一国经济长期快速或稳定增长的过程中,受挫于经济增长的波动过程中,世界各国的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历史无不揭示了这一点。从长期来看,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伴相生的关系。
现代经济增长对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现代经济增长为风险投资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环境与条件。首先,现代经济的稳定增长不仅降低了风险投资的整体风险,还为风险投资提供了最基础的发展条件——资本的不断积累与持续供应;其次,现代经济的持续增长会导致持续的技术创新,在国民产出量持续上升的过程中会出现持续的对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巨大需求,从而促进风险投资的产生;最后,现代经济增长带来的制度、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调整和创新,为风险投资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人才培养与制度支持。因此,整体经济环境无论在短期和长期都对风险投资有着最大的影响。二是现代经济增长为风险投资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机遇与空间。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涌现诸多投资机会,这不仅为风险投资产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机遇,而且由于这种变化的长期存在,并且处于长期上升的趋势,就为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使得风险投资不仅能够在微观层次顺利完成风险资本循环的整个过程,也可以使得风险投资产业在宏观层次顺利完成组织结构的创新扩散和产业形态的变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风险投资业是现代经济增长本身的产物,并最终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当风险投资与新的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真正形成时,风险投资业作为一个产业就真正发展起来了。新晨
五、结论与启示
研究表明,市场机制是风险投资行业产生的基础,而政府的扶持是风险投资发展壮大最重要的保障,风险投资产业的产生、发展与成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那些对风险投资产业发展起着根本性决定作用的因素中,高收益的预期与保障机制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风险投资的企业家精神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技术创新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需求动力,现代经济增长则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长期动力。
以上研究给予我们以下现实启示。一是要充分协调与发挥市场与政府在风险投资产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也要积极发挥政府扶持的保障与支持作用,既要满足市场主体(风险投资者)强烈的制度创新需求,也要实现政府最大限度地获得制度变迁的规模效应,实现制度变迁的效率最大化,路径最优化。二是要加强技术创新活动对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的互动效应。一方面技术创新活动能够极大促进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活动能够真正产生风险投资的需求。要加强技术创新活动对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的拉动效应,不仅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而且必须建立良好的技术市场机制,前者为风险资本的运作提供丰富的技术产品,后者则使技术创新成为风险投资发展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后盾。三是加强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促进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关键不仅在于要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企业家,更重要的是培育产生企业家群体的文化环境。一个为开创企业提供动机的支持性的文化环境或是激励是最重要的,而且文化背景决定了具有创业潜质的个人的分布状况。一个国家的人口中具有创业倾向的频率越高,它所储备的潜在企业家就越多。因此,进行风险投资和创造企业的概率就越高,风险投资产业就越能够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于晖:风险资本市场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比较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1(7).
[2]李建华、刘晓宏、罗雨泽:风险投资决策行为的理论研究与税收政策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2(1).
[3]杨善林、张行宇、李姚矿:制度与创业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