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执行落地系统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风险 体系 难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245-02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是南方电网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积累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贯彻落实“南网方略”和实现“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安全理念的具体行动,是建设安全型企业的重要内容。通过在县级供电局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形成自我检测、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1 县级供电企业在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难点
难点一:各级员工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识不足,认为对安全生产并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对体系建设工作存在消极、抵触情绪。
难点二:各专业部门错误认为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只是安全监察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不自主开展所管辖专业范围内的体系建设,被动等待安监部门的工作安排。
难点三:由于大部分原有制度不能满足体系的要求,由此带来新旧管理标准、制度交替,各级单位需要对标准逐一进行消化,降低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能出现对标准理解存在偏差,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难点四: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确保推进工作能按照既定的方向迈进,同时也要确保推进的质量。
2 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面临难题的对策
如何解决、处理这些问题,将影响到体系推进工作的进程及在基层运转的质量。通过文化培育,提高员工对体系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落实分工,使各专业部门自主开展体系建设;做好“二次”策划,正确引导员工执行管理标准;完善过程监控,扎实推动体系工作开展等对策确保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2.1 文化培育,提高员工对体系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管理者的理解、重视是推进体系建设的保证,员工的参与是体系落地生根的基础。
(1)要充分发挥“有感领导”作用。
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体系,在各类会议上讲体系知识、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定期深入班组调研体系建设情况等,让员工体会到领导对体系建设的重视,为员工树立榜样,感染和带动员工参与体系建设。
(2)要促进全员参与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各单位内训师的作用,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体系知识宣讲,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系知识测试,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举办知识竞赛,提高员工的参与热情,引导员工正确、深入理解推进体系建设的意义。
指导班组持续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通过员工参加班前班后会、班组周安全活动、月度会议等各种会议介绍体系知识、本单位的体系运转情况、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结合班组内部的工作分工,引导员工熟悉、理解与工作相关的管理标准,使每个员工成为所管类别的专家;鼓励员工主动收集日常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利用纠正与预防系统跟进措施的落实。进一步促使安全风险控制思维成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2.2 落实职责分工,促进体系建设融入日常工作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涵盖了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作业/办公环境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用具、职业健康、培训等方方面面,与各专业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在推进体系建设的初期就要对体系各要素与原有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进行梳理,结合各专业实际情况,明确各要素的归口管理部门及职责分工,由各职能部门按照分工,落实责任,自主将体系建设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保证体系的落地,避免出现“两张皮”。
2.3 成立骨干队伍,确保体系落地不走样
为帮助各级员工正确理解、执行体系,建立由体系推进办人员、职能部门专责到供电所安全管理人员及供电所专业部门技术骨干组成的,分层级和专业的“四级”体系建设骨干队伍。按照专业管理的原则,实施区局职能部门直接管理对口供电所专业部门,供电所专业部门直接管理对口专业班组的模式,各层级骨干负责统筹、指导、检查好自己管理领域的建设情况。通过对这批骨干不断地进行深化辅导,提高其对体系的认知和理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责任心,培养出一批不同层级、不同专业的骨干队伍,实现以点带面,推动体系深化,确保体系落地不走样。
2.4 做好“二次”策划,指导员工正确执行管理标准
体系建设过程中,为规范管理,带来大量制度、标准的更新。为使员工能正确地执行各项标准,从面确保管理标准落地不走样,需各专业结合日常工作特点,做好管理标准落地的“二次”策划。首先是明晰管理标准的牵头部门,其次是梳理出职能部门、供电所、班组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完成标志及管理标准执行过程记录的保存形式等,将管理标准化繁为简,使员工清楚了解自己在体系建设中的位置、负责的工作以及如何完成等,提高管理标准的执行力和依从性,促使体系运转常态化。
2.5 完善过程监控,扎实推动体系工作开展
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建立统一指导、质量进度控制、沟通协调、联合检查、考核激励等“五大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促进和指导体系建设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以体系思想、方法、要求不断完善和改进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1)统一指导。制订工作方案,对各单位推进工作进行部署;制定年度、月度工作计划,统一指导各部门、供电所推进体系建设工作。
(2)质量进度控制。定期跟进各单位的体系建设情况、年度工作计划、月度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对计划完成情况实行“红、黄、绿”横道图评价制度,监督实施效果,确保各项工作进度清晰、可控。
(3)沟通协调。以月度会议、体系建设简报、现场辅导计划为沟通载体,了解基层单位体系建设情况、掌握体系动态、协调解决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需要持续进行现场辅导、解答释疑。
(4)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开展阶段性自查自纠工作,不定期检查各单位管理标准的执行情况及依从性,对工作计划、改进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针对得分较低的薄弱要素,以及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防范不符合项重复出现,形成持续改进的态势。
(5)绩效考核激励。利用绩效合约的经济手段,推进体系深化。在绩效合约中,对于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归口管理的要素在外部审核中所得分值情况分别给予加、减处理,迫使职能部门加快推进体系建设;对于供电所,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内部考评,各供电所的各要素执行情况进行评分,得分排名靠后的将被扣绩效分,排名靠前将获得相应的奖分。这样一来,极大地激发基层单位的潜力,逐步实现你追我赶的体系建设良好局面。
3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支撑体系运转的“四大机制一系统”落地情况
3.1 安全区代表巡查机制
建立起责任区域的自我检查机制,安全区代表每月踏踏实实对所管辖区域安健环进行认真细致的巡查,如实记录体系运转中,责任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管理和作业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跟踪其改进和完善的情况,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持续改进。
3.2 事件报告与分析机制
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按时按质开展故障调查,对事件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系统原因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制定、执行、跟进障碍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效果,推动障碍管理实现闭环。对未构成事故的不符合事件实施管理,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和实现事故的预防性管理积累基础数据、明确改进方向,防范同类型事故、障碍的重复发生。
3.3 任务观察机制
对安全生产作业活动实施任务观察,收集管理和作业活动中人员行为、作业方法、管理标准存在的问题,跟踪员工接受培训后有效应用所学知识的效果。通过所收集问题的统计分析与改进,为规范员工行为习惯、收集培训需求、完善作业方法和管理标准提供依据。
3.4 审核机制
根据体系内审、外审情况,开展自查自纠,梳理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间,按照改进计划开展整改工作,及时跟进完成情况和效果,实现持续改进。
3.5 纠正与与预防系统
对安全生产管理和现场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通过安全区代表巡查、任务观察、体系审核、日常检查和事故/事件报告等机制,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改进措施、落实责任单位/人员、工作要求、完成时间,预防和控制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四大机制一系统”的运转,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促进体系的思维和方法逐步形成为工作习惯。
4 持续改进,全面提升体系建设水平
4.1 持续开展体系改进工作
按照体系PDCA闭环管理的思路,回顾每年内审,外审等审核情况、体系运转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落实改进工作,定期跟进、回顾改进工作情况及效果,以确保体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4.2 总结归纳,全面提升各单位体系建设水平
对各单位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调研,总结提炼各单位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亮点,形成并固化一套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做法,通过组织供电所、班组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在试点单位召开现场会等方式方法及时向其他的供电所、班组推广,全面提升体系建设的整体水平。
5 结语
本文介绍了在县级供电局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难点及其相应的对策,总结了体系建设的经验。
体系建设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提升的过程,需要广大领导、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推进过程会遇到很多不可预料的困难,需要不断探索,迎难而上。只有把体系的思想、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才能实现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五位一体” 互联网+ 智能电网 表计运维 移动APP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101-01
引言
国家电网公司2014年要求建成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就要重点解决职责不明、流程不顺、管控不力的问题,使“三集”和“五大”紧密衔接,确保电网安全、人身安全、队伍稳定和优质服务。而“五位一体”协同机制,是以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以职责体系为保障,以制度、标准为准则,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保障“三集五大”体系高效运转的协同管理机制。“五位一体”是“三集五大”体系实现突破的关系,是一体化配置企业资源的前置平台,是实现企业现代化运营管理的重要根基;要引入顶层设计成果,加强“五位一体”协同机制业务集成融合,完善基于流程的岗位体系,完善基于流程的制度标准体系,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多体系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五位一体”监督评价机制,推动“三集五大”建设。
为了进一步实现管理经营型企业建设目标,丰台公司按照国网“五位一体”新机制要求,将计量采集运维班业务与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五要素进行紧密融合,在跨单位跨专业的众筹专家指导下,以“互联网+”思维理念,结合营配贯通成果深化应用,成功开发具备“智能派单、自动定位、规范作业、提升绩效”的“五位一体”班组落地支撑系统--表计运维实时管理系统及其移动应用APP,实现对班组主要业务及人员进行监控、指挥及管理,积极推进班组转型,促进基层资源配置方式和业务组织模式的转型,实现班组人员在工作中的业务执行与流程,业务执行与职责,业务执行与制度、标准,业务执行与绩效考核,业务执行与风险控制等五个方面一致性,达到班组管理标准化、集约化、精益化,取得“五位一体”班组动态落地的阶段性成果。
1 “五位一体”班组落地支撑系统
1.1 系统简介
“五位一体”班组落地支撑系统--基于“互联网+”的表计运维实时管理系统及其移动应用APP采用独立系统结构,部署在互联网环境中。以公司内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为基础,以资料库、实时通信为支撑,包含主站端工单管理、监控指挥、工单分析、绩效考核、学习培训、系统管理及移动端工单任务、绩效查询、在线学堂、实时通讯等10部分功能模块,提供基于PC、大屏、智能手机三种方式下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对丰台区域表计通讯缺陷及运维人员的在线监控、指挥及管理。
1.2 系统亮点功能
1.2.1 批量工单智能下发
根据人员负责区域和缺陷点位置,系统自动匹配,实现批量工单智能快速下发,对无法定位的工单进行手动下发。
1.2.2 检修工具汇总提示
移动端接收任务工单后,根据各工单设备故障类型,自动统计汇总当前检修工作需要携带的工具、备品备件信息,并进行汇总后提醒。
1.2.3 多任务工单智能定位与排程
移动端根据个人的工单任务,按照缺陷点位置距离远近实现多个检修任务智能排程,排程结果指导人员快速处置。
1.2.4 表脸识别功能
移动端采用特征提取和图片对比方式,实现检修过程中故障设备的快速检索和匹配,便于运维人员了解设备功能特性及检修方法。
1.2.5 缺陷处置智能匹配提示
移动端根据选择的处置措施,自动筛选并关联对应作业指导卡,按步指导操作,使作业指导体系在工作中动态落地。
1.2.6 语音识别文字输入
移动端基于“云计算”方式实现语音输入及语音转换为文字,实现工单归档备注等填报信息的快速录入,提升APP功能的人性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1.3 系统核心能力
系统的核心能力主要包含以下5个方面:
(1)表计运维工作一站式闭环化管理:实现表计运维任务工单导入、执行过程的管控与指挥、运维结果的实时反馈和归档,以及绩效考核评估的一站式闭环化管理。
(2)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展现能力:实现故障现场、现场人员的实时定位,并将现场的信息、图片、视频实时传输到主站,实现对各工作现场的进展情况按进度条和鱼骨图的方式进行实时监控,支持主站、现场的同步查看;
(3)关键作业现场的应急指挥:基于实时通讯技术,实现关键作业现场的应急指挥,提供了主站与移动端、移动端之间的一键会议、一键通知、群组消息等功能。
(4)自动化绩效考核与评估:以运维及时率、工单数量、工作积分等为考核点的积分制绩效考核模式,系统自动完成考核,使“绩效管理”在一线运维班组中实现落地。
(5)精细化运维工作新模式开创:通过对表计运维工作过程的实时管控、工作结果的自动考核、运维队伍的胜任力评估,开创了精细化运维工作新模式,实现对运维工作更高效管理。
2 “五位一体”班组落地实践成效
2.1 工作职责更加清晰
通过对人员、岗位、权限在系统中进行科学配置,实现了采集运维班的业务范畴划分约束,使工作职责更加清晰。对工单的实时记录及跟踪,使采集故障得到有效监管,解决了职责不明确、监督不直接、管理不精细等问题。
2.2 作业流程更加优化
通过主站系统与APP的双向交互,工单流转节点由7个减少为3个。以工单为核心,工作积分、工单数等绩效指标在主站系统自动记录并实时更新,使运维内勤人员、采集运维班管理专责的绩效统计流程大幅简化,提高了绩效管理效率。
2.3 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系统数据真实记录工作流相关数据,为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供了直接依据。通过对工作流的大数据分析,挖掘业务管理的内在规律,通过制度完善使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4 作业标准更加规范
用电子化作业指导体系对实际工作进行全面描述,对故障处理进行全程示范,有效缩短新进运维人员的培训周期。作业指导卡与处理措施智能匹配,实现作业标准体系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
2.5 绩效考核更加透明
用积分制对工作的难度、强度进行客观评估并赋分量化,形成绩效考核的重要基础。工作积分实时更新,手机端实时查询,使绩效管理透明化、可视化,提升运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运维队伍工作绩效的实时统计,又为业务委托提供了管理手段。
3 下一步工作展望
为了更好的提高安全供电和优质服务水平,深化“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丰台公司将在以下3个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实现“五位一体”理念和互联网思维融入日常管理,确保安全稳定。
3.1 持续优化完善,促进班组增效减负
丰台公司将紧密跟踪应用实效,认真听取一线员工建议,完善和优化系统功能。继续开发申请加单、工单红包、实时路况智能排程等,以好用实用的系统,在促进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实现员工的复合型成长。
3.2 尝试互联互通,促进优质服务提升
尝试将居民电量下发失败等采集故障处理与此系统进行结合,并探索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在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可视化服务的同时,提升优质服务质量。
【关键词】卷烟生产企业 IT服务管理 最佳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103-03
[正文]
一、卷烟生产企业IT服务管理面临的实际困难
面对具有超大规模、高端品牌的国际卷烟全面进入中国的激烈竞争,中国卷烟生产企业在国家,总局“做大做强”“大市场、大企业、大品”“淘汰小品牌、落后产能”的战略指导下,中国超级卷烟生产企业正在逐步形成,而稳定可靠、高品质的信息化服务管理保障正是快速发展和壮大成为世界一流卷烟生产集团企业的关键。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中烟工业)的“双喜”品牌是国家烟草总局“532”战略规划中的国家重点烟草品牌,在2011年产量已达300万箱,收X600亿,2012年更是预计发展到500万箱,1000亿收入,达到国际知名烟草集团规模。
正是在此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广东中烟工业在最近几年高速发展中为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投入过亿的资金先后建设了集团IDC、MES、OA、门户、人力资源、SAP ERP、一号工程等一系列信息化大型项目,但在实际IT系统运行保障中不断暴露出以下实际困难:
1、现有质量管理体系不能适应强信息化支撑的现代化工业生产烟草企业
原有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没有过多考虑信息化业务的特性,已不能适应强信息化支撑的现代化工业生产企业,缺乏与现代化工业制造企业发展配套的、有效执行落地的IT服务管理质量体系来指导和管理日常IT服务运营工作,严重滞后了广东中烟工业的发展脚步。
2、不稳定的信息化运营质量和运营风险严重限制了烟草业务规模的扩大
现代化卷烟生产企业越来越严重依赖IT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别是核心IT系统的运行故障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原有粗放式的IT管理导致信息化系统服务运营如履薄冰,不稳定的信息化运营质量和运营风险严重限制了业务规模的扩大。
3、日益增长的IT运营服务成本已成为烟草企业沉重的包袱和管理黑洞
随着企业投入到信息化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企业IT部门疲于应对烽烟四起的信息化应用需求和故障,只能不断投入更多资源来四处救火补漏,导致后续的IT运营服务成本越来越高,成为卷烟企业沉重的包袱和管理黑洞。
4、现有企业信息化管理规范与实际业务流程和需求脱节导致执行效率低下
现有企业信息化管理规范没有按照业务流程的思想设计,流于文字形式,过于空洞繁琐,不能切合实际业务流程和需求,更无法量化测量和持续改进,导致企业信息化管理规范执行效率不高甚至无法执行。
广东中烟工业企业持续高速发展急需要IT服务运行保障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部门要能够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和高品质IT服务运营,并能不断持续优化改进,降低IT运营成本和风险。作者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了以广东中烟生产二部为试点的广东中烟工业IT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项目,通过本文详细分享广东中烟工业IT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
二、参考借鉴的国际标准
广东中烟工业各级领导和信息中心领导高度重视企业IT月艮务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信息化要为工业化服务,为企业百年大计提出了广东中烟IT服务管理体系要与国际接轨,结合企业实际业务需求借鉴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向世界一流烟草企业学习借鉴并持续改进超越的目标。本文作者和项目团队一起在广东中烟以生产二部为试点建立自身IT服务管理体系工作中主要借鉴了ITIL和ISO/IEC 20000国际上认可的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和标准体系。
(一)ITIL(国际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
IT服务管理是一种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它通过整合IT服务与组织的业务,提高IT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能力和水平。目前,业界有许多IT服务管理相关的框架、规范、标准和实践参考等,其中ITIL是目前全球运用范围最广的IT月艮务管理方法和最佳实践参考。
ITIL(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mcture Library)是目前全球运用范围最广的IT服务管理方法。ITIL从流程、人员和技术三方面来规划企业的IT管理,强调通过这三方面的密切协同工作,形成IT组织一套专业化的综合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将IT服务的提供与企业的运营目标、需求高度协调一致。ITIL V1自20世纪80年代由CCTA(英国中央计算机与通讯局)的实践开发推出以来,已经历了两次的更新。其中,ITIL V2更新于自20世纪90年代末,由OGC(英国政府商务办公室)推出后,获得了很多大企业的一致认可,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IT管理领域的重要标准,如英国国家标准BS 15000以及国际标准ISO/IEC 20000都是以ITIL V2为核心2007年5月30日,OGC正式颁布TITIL V3。
ITIL v3把IT上升到企业战略资产高度。ITIL V3的核心架构基于服务生命周期,它以服务战略作为总纲,通过服务设计、服务交付和服务运营加以实施,并借助持续服务改进不断完善整个过程。
服务战略(Service Strategy)是服务生命周期的核心,明确将服务管理作为战略性财富,并指导如何定义服务和服务战略,明确服务的价值以及服务管理与业务之间的关系。
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服务转换(service Transition)和服务运营(service Operation)是服务的实施阶段。其中,服务设计明确了服务设计的目标和要素、服务设计的模型、成本模型、效益和风险分析,以及如何实施服务设计并对服务设计进行测量和控制;服务转换主要为如何管理组织和文化的变更提供指南,以及如何使用合适的方法、工具建立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服务运营重点为如何实施应用、变更、运营等管理提供指导。
3、推广和试运行阶段
在管理流程和体系建立完成后,通过培训和宣传方式在公司内部推广新的IT服务管理体系,并在运行过程中收集数据和事件;同时,对公司内审人员进行培训,内审人员在咨询顾问的指导下,对试运行阶段的体系流程进行两阶段的内部审计,修正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4、审计阶段
信息部门配合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开展体系运行质量评审,在评审过程中针对管理体系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和缺失进行改善。
5、持续改进阶段
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Qc专项活动,进行再评估和持续改善,进行追踪评审。
(二)IT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中的有效措施
在广东中烟工业IT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为保障项目的成功和质量,我们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1、前期做好项目规划和论证
前期开展了认真细致的项目规划和认证工作,充分认证了项目的必要性和收益,得到了公司高层领导和信息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2、专业咨询公司提供有力支持
项目的成功得益于我们选择了专业顾问咨询公司提供IT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专业经验和全程支持,减少了项目的弯路和探索时间;
3、根据业务实际需求建立流程体系
流程体系的建设建立在对公司现有业务的充分调研和理解的前提下,确保所设计的流程体系和数据分类定义规划量身定做符合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同时所设计的流程体系全程由各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项目成员全员参与设计、论证和编写,确保流程体系得到所有干系人的一致共识。
4、因地制宜采用体系融合实施方法
IT服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也要符合公司的IS09000整体质量管理体系,我们采用了体系融合的实施方法论,确保IT服务管理体系既兼顾了信息化业务和信息部门的个性化需求,又完全融入到了公司整体质量管理体系中。
(1)精准定义流程及测量指标
定义了详细的流程数据规划和测量指标,确保流程数据收集和测量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标准化。
(三)IT服务管理体系执行落地的有效措施
通常管理体系最难的阶段都是落实执行,一方面是员工前期没有很好参与不认同的管理体系;还有就是组织刚开始有点热度,热情一过,一切照旧烟消云散。得益于我们前期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让各业务部门代表充分参与需求调研和体系规划讨论,信息部门的全体员工更是全程积极参与体系规划和建设,本项目我们有非常好的共识基础和管理变革的铺垫,同时我们在IT服务管理体系落地执行过程中,还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1、对信息部门全体员工开展多次的IT服务管理体系的理念导入和规范培训,并要求所有信息部门员工必须通过的IT服务管理体系书面测试考试。
2、选择实施了优秀的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专业IT服务管理软件系统(越维OMS系统)对我们所设计的流程体系进行固化和信息化,使得我们开展IT服务质量管理流程所需要的数据和报表能够高效的被及时统计、展示和得以分析;
3、强调信息化部门定期(试运行期间每周一次,正式运行每月一次)开展管理体系QC优化与持续改进活动,并与内部审计部门合作定期(每季度一次)开展管理体系的执行合规审计工作;
4、对坚决执行IT服务管理体系,取得流程绩效优秀及持续改进成果的信息部门员工和团队提供相应的荣誉和奖励。
(四)IT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成果
信息化工作重心由建设到运营是卷烟生产企业上规模发展的必经之路:按照《广东中烟信息化规划》计划安排以及国家局信息化有关工作要求,建设基于ITIL最佳实践、IS020000准理念的广东中烟工业IT服务管理体系是信息化工作部门今年主要成果之一。广东中烟工业IT服务管理体系作为信息化部门日常业务运作的支撑体系,实现了企业战略与IT战略的互动,并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它的实施大大提升了信息化日常各项运维和基础工作的效率及管理水平,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应用系统的可靠性达到了99.7%的高可用性指标,信息系统风险得到了有效的识别和控制,信息化运营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优化,使广东中烟工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现场部门直接面对客户,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呼叫中心整体目标能否实现;运营部则对客服部的工作起到支持、监督、促进的作用。
服务质量提升改进的整体思路,如图1所示。
服务质量提升改进不仅仅是现场音Bf]的职责,同时也离不开运营部――质检、培训、知识库维护和数据分析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现就对此思路及与支持部门协调合作的思路与方法分享如下:
1 发现问题
现场管理人员如何通过日常工作及时发现服务质量问题?
现场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指标类,一类是现象类。指标类有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过程指标是可以即时查看到的指标,如接通率等;结果指标是需要通过统计分析了解的指标,如工单回退率等。现场管理人员可以从四个层面发现这两类问题:一是运营经理在现场发现的现象类问题和过程指标类问题(记录在相应的《现场管理工作记录簿》中);二是值长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或座席人员提出的知识、操作或客户疑难问题,记录在《值长工作记录簿》中并在下班前向运营经理交接,运营经理再把相关问题汇总在《现场管理工作记录簿》中;三是现场主管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并报告运营经理;四是运营经理(严格讲现场主管、值长也应该做此了解)每日看质检报告及运营报告,及时发现服务质量或其他需要整改的问题(如图2)。
2 确定改进提升项
指标类问题:需要用系统思维的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查找原因并依据企业的方向及中心目前主抓目标确定改进提升项;可运用质量改善机制流程和制度实现改进提升。
现象类问题:首先需要管理人员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服务无小事”,管理人员要针对现象自我提问:此现象若继续发展会产生什么结果?此现象如果是全员现象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以此不断提高危机意识。其次,现象类问题不仅需要及时解决,还要对现象及现场支持系统进行相关分析调研,如知识库及系统的维护等,以全面清晰产生问题的根源并确定目前主要改进的关键项,明确提升改进的方向,确定改进提升目标,分阶段达到改进提升的目的。
确定改进提升项需要注意的是,从众多产生问题的原因中首先确定本部门能改善的,再依据80/20法则明确20%的改进项,针对本部门不能改进但对服务质量有影响项要不断积累相关数据和依据,在恰当的时间推动有关部门的改进。
3 制定及实施改进计划
在运营经理明确改进提升的方向后,在制定改进计划前现场主管应深入一线(以向上沟通的方式)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听取座席和值长意见,进行问题的初步诊断和情况的掌握;必要时关联部门进行深度分析,共同制定行动计划的思路步骤,建议使用六步法以系统性思维制定改进提升计划(如图3)。
制定改进计划很多时候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质检部门是否需要设定专项质检,知识库维护是否需要收集、采编、维护相关知识,数据分析是否需要阶段性分析以支持到客服部的服务质量提升等。
对现象类问题有两种改进方式,一个是小循环,一个是大循环;本篇服务质量提升改进的整体思路主要是针对现象类问题的大循环而言(如图4),而小循环则用于每日针对现象类问题的及时解决(如图5)。
实施改进计划保证效果的几个关键点:首先是端正态度、二是教会方法、三是及时对标和反馈、四是测评与奖惩措施的使用。
a 端正态度
及时了解座席人员的心态及实施改进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掌握员工情绪思想方面的抵触心态尤为重要。抵触心态通常是由于眼前的利益或眼前的困难所导致,此方面最需要管理人员切实站在计划执行人员(座席)的角度运用追求快乐逃离痛苦的动机法则将利益长远化、困难分解化,消除座席员的疑虑,引领并鼓舞人员士气和信心。所以如何启动达到全员重视是制定计划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而这方面也是很多呼叫中心管理人员所忽视的,通常就是用传达制度和奖惩或说教的方式,结果会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收效甚微。
b 教会方法:
i 有效方法的采集与规范。教会方法和指导不一定是管理者的专利,发挥座席和值长的作用,营造积极的群策群力的氛围会对服务质量提升起到强大的助力作用;
ii 制作可随时参照的正确方法集锦(文字版或简易图示版要尽量做到拿到就想看、一看就会做的目的),便于参照执行,使得COPY不走样,同时不断积累培训素材,便于知识库的维护以及培训部门就相关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及时测评和监督等。
c 及时对标和反馈
及时对标和反馈可发挥人的自我行为调节能力,使行为更趋于达成组织要求的目标,这种管理方法有很强的实效性。
d 测评与奖惩措施的使用
测评与奖惩措施的使用会起到必要的监督警戒的作用,要求说到做到,但测评和奖惩的目的不只是测评和奖惩,如何通过测评和奖惩的行为与结果来发挥更大的提升改进作用,如何通过组织的方式、运用激励与沟通的方式达到深层次的效用,是值得管理者们深思的。
实施改进的过程中,现场部门与培训部、质检部等部门要建立顺畅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培训部开展相应的培训和测评,质检部门提交专项的质检报告,数据分析部门提供阶段性的检测指标数据,以支持客服部现场服务质量的改进提升。
4 过程监督与反馈
过程的监督与反馈在实施改进计划中已强调,之所以单独作为一个步骤,是因为这一步骤对服务质量改进提升结果的意义非常重大。反馈是管理人员很重要的一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可以说没有反馈,工作很难提升;没有反馈,目标很难达成;没有反馈,管理很难有效。
5 阶段总结
阶段总结可以与对标和反馈有机结合,分享有效的方法并就发现的执行层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修正或补充制定有效的执行方法;阶段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实施改进计划的重复,必要时需要再次端正态度、教会方法、对标与反馈(分享与总结)、测评与奖惩的使用,从而完善实施方法并达到实现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提升;海事安全
中图分类号:U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6-0017-02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决胜阶段,也是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更是加快桂林海事局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今年是桂林海事实现争先进位、推动科学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期、是全面推进海事“三化”实现预期目标的攻坚期。全面推进“11126”工作思路落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有效履职、保障安全,严格管理、规范运行,夯实基础、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治理能力,全面实现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和干部职工队伍双稳定,为助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作出新贡献。
1 着力增强三化建设实效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加强“三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牵头部门和责任到人,狠抓工作落实,强化执行督查,稳步实现目标任务。二是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着力抓好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三是抓好示范引领。深化阳朔海事处旅游船舶安全监管、“三基三化”示范点建设,总结提炼典型示范经验,完善工作标准体系,积极转化运用示范结果。四是落实“四统一”工作。按照广西局“统一视觉形象、统一执法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的要求,抓好统一规范标准的落地执行。五是加强机构运行管理。全面执行《直属海事系统内务管理规范》;按照广西局的布署,开展优化海事处内设机构设置和运行管理试点。
2 着力提高科学监管能力
一是抓好重点船舶监管。巩固漓江旅游客船升级改造成果,做好改造后退役旅游船舶的监管;推动排筏检验和登记,督促排筏公司主体责任落实;常态运行渡运安全监管“1125”体系,促使县区政府合理调整渡口设置,完成无证渡船的检验发证,在有条件的辖区推动地方政府为渡工及过渡乘客购买意外伤害险,将渡口安全管理员补贴纳入地方财政并进行绩效考核;持续开展砂石船整治,开辟砂石船规范管理新局面。
二是抓好隐患风险防控。推动漓江航行规则贯彻实施;研究航运公司监管新模式,试行航运公司信誉等级化管理,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探索建立与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联动执法机制;加强《广西内河小型船舶船员考试发证管理细则》宣贯,做好船员培训监督和考试评估,推动漓江排筏操作员到正规船员培训机构开展补差培训;继续开展船舶配员专项检查活动,巩固活动成果;开展漓江旅游客船船舶交通流量课题研究,通过交通流量分析优化海事执法工作;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典型事故案例进课堂、进航运企业活动,深化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并拓展至高等院校。
三是抓好现场监督检查。以“平安船舶”创建为抓手,继续联合漓管委、公安、县区政府开展“四乱一脏”、无证船非法载客等专项整治行动,净化漓江通航环境;做好春节、五一、暑假、十一等重点时段及草坪、杨堤、兴坪、福利等重点航段的安全监管。以强化船员履职检查和违法记分为抓手,加强船员现场监管。
四是抓好应急能力建设。加强搜救中心成员单位间沟通,落实搜救工作预案,推动搜救中心成员单位职责履行,保证辖区县级水上搜救中心有效运行,落实自治区海(水)上搜救奖励补偿管理办法;强化领导О嗪陀急值班,及时有效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组织开展船舶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旅游客船无剧本演习,加大排筏应急演习频率;加强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防污染监管应急体系,加强船舶防污染、船舶污染物排放接收监管。
3 着力增强服务保障实力
一是主动对接市政府部署的漓江城市段游船提升改造、漓江分段游、分时游、分区域游等工作;服务保障漓江大桥扩建、龙门大桥、漓江旅游专用码头、竹江码头改扩建等重点涉水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春晚桂林分会场现场维护;积极推动漓江旅游客船实行儿童乘客一人一票制;巩固漓江旅游客船“零排放”品牌成果,加大漓江船舶违规排污打击力度,支持漓江游船开展清洁能源改造。
二是积极推广电子签证,为实施船舶进出港报告制奠定基础;结合《广西内河小型船舶船员考试发证管理细则》的实施,支持辖区建设符合资质的培训机构;协调外地培训机构来桂林开展船员培训,降低船员培训成本;开展涉水旅游景区安全生产摸底调研,细化涉水旅游景区安全监管指导意见。
三是逐步理顺行政审批“一站式”工作,优化人员配置和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深化“五心四美”服务品牌建设,丰富创建内容和载体,提升政务服务形象;发挥QQ、微信公众号作用,提高远程服务手段的覆盖面和使用率;有序推进船员信息采集,确保采集任务按期完成;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扶贫工作的要求,支持精准扶贫和“美丽广西”建设。
4 着力规范海事执法行为
一是构建法治环境。科学谋划桂林海事法治建设,加强普法教育和法制宣传,开展《宪法》、《安全生产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学习,组织宪法宣誓活动,培树法治思维;注重以法治解决监管难题,推动市人大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有效措施纳入市立法内容。
二是规范执法行为。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船舶签证取消、执法事权层级调整,公布桂林海事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修订《政务公开指南》和《执法业务流程》,继续完善查处分离制度;在阳朔、漓江海事处试点现场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实施《船舶安全监督规则》;落实海事信用管理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督管理。
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建立综合督察机制,增强监督管理的统筹和实效。开展交叉执法检查,建立海事行政复议及应诉制度,探索建立海事执法业务网上监督制度;深化完善政务公开,推行行政执法公示;落实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规范海事行政执法基础工作;加大执法督察以及专项行动督查和暗访力度,强化执法责任追究,推进执法监督常态化。
5 着力加快智慧海事建设
一是积极推广海事协调管理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及集成的各应用系统推广应用,配合做好海事共享数据库建设。
二是发挥已建成的漓江船舶综合监管系统、内河渡口监管系统作用,实施指挥中心、分中心的专人专台动态监控,完善电子巡航相关流程制度、推行无人机巡航、电子巡航与现场巡航有机结合;三是研究漓江旅游船舶和排筏的监管和航行秩序保障难题智能化解决方案,充分发挥CCTV、GPS和VHF综合监管系统作用,推动漓江水上安全监管信息化,实现漓江旅游船舶登记证书和船员证书现场检查无纸化。
6 着力提升内生发展动力
一是深化“补短板、强优势”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问责导向,着力补齐短板、强化优势,加强桂林海事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健全科学规范、运转协调、工作高效的工作机制。二是稳妥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务用车改革、公务员分类改革等其他改革政策落地见效。三是继续开展规章制度“立改废”,强化财经管理,从紧从严编制预算,推行预算执行管理责任制,加强资产及固定资产采购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干部职工正常福利待遇。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职工思想动态调研,完成干部交流轮岗,加强中层干部队伍梯队建设,继续执行机关干部密切联系基层蹲点;鼓励和保护干部职工创新,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建成基于知识管理的内部教育培训平台;及时掌握并积极解决回应干部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工作纪律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激发队伍活力。五是升级海事管理体系,分析和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体系运行情况监控,建成海事管理体系运行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动体系有效运行。六是全力推进漓江监管救助基地、漓江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竣工验收;建好杨堤海事O管浮码头,做好兴坪海事监管浮码头、漓江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前期工作,抓好执法车船管用养修,理顺后勤管理中心工作。抓好阳朔处趸船改造工程,配合广西海事局做好内河20米级巡逻船设计方案工作。
7 着力深化思想宣传引领
凝聚职工思想。升华“领秀”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桂林海事文化积淀,拓展海事文化内涵,培育具有桂林特色的海事文化理念和行为体系。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将海事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职工归属感与凝聚力。不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提升行业形象。讲好海事故事,紧贴海事“三化”建设、水上交通安全保障等深度策划、宣传和展示桂林海事精神面貌,为海事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8 着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活动目的: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大力促销,确保淡季不淡,抓住国庆商机,并取得销售上的较大增长。抓住家电下乡即将结束的商机,提前引爆并释放消费需求,提高公司商品销量,提高门店销售额、提升形象的好机会。
活动主题:众店齐庆、礼利双收。
活动时间:9月28日~10月7日
活动门店:杭州、绍兴区域的18家门店
活动细则:
1、特价(根据业务经理分配的数量销售)
(1)32寸液晶一款节能补贴价1098元,型号:乐华32R28
(2)合资5.2公斤滚筒洗衣机元旦价:1599元型号:倍科洗衣机WCE15085P
(3)美的1.5P冷暖空调节能补贴价:1998元型号:KFR-33GW/DY-JM5(R3)家电下乡
2、全场电器单件满1000立减200元再送好礼
单件满1000~2000含1000元减200元
单件满2000~3000含2000元减400元
单件满3000元以上及3000减600元
3、买一件送一件
单件满288元送果盘或雨伞承担20元
单件满888元送电水壶或取暖器承担50元
单件满1888元送好神拖或爽肤被承担80元
单件满2888元送电压力锅或电磁炉承担150元
4、家电下乡双倍补贴
双倍补贴:政府补贴13%+厂家补贴13%,合计补贴26%,厂家补贴13%与送礼活动可重复参加,与直减活动不重复参加。
宣传方式:
此次活动公司宣传费用投入超30万,下表为公司投入明细。
活动执行:
1、宣传车有商场管理人员带队,到乡镇进行宣传,宣传的过程中,车辆播放宣传录音,人员在村口,位置比较好的外墙上贴海报,人群中发放单页。
2、市区商场人员进小区发放单页。
3、公交车视频广告进行宣传。
4、商场外门进行帐篷和气拱门宣传,帐篷内进行小家电商品促销。
5、商场内部要求每个包厢至少3张以上POP海报,80%以上商品贴有爆炸贴或者特价牌。
6、气球布满商场。
7、礼品统一堆放在一个比较显著的地方,抽奖和发放礼品统一安排一个人来做。
活动总结:
成功之处:计划准备充分,门店执行有力;宣传推广到位,造势效果突出;成本控制得当,实现预期销量。
不足之处:创新点尚待挖掘,促销方式新颖度不够。
在今后的活动中要更加注重人员的提升和培训,力图在活动期间,每位工作人员拿出最好的姿态和服务质量。
当前很多家电零售企业在做促销活动时,上层只注重计划,忽略总结和评估,以销量为最终指标。下层只注重表面功夫,缺乏直面不足的勇气。这就导致很多方案过于经验化,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不能及时解决,不利于下一次促销活动的执行。为了一次比一次更好,每次活动都要及时总结,不断地提升自我,才能收到活动实效。
活动点评:
总而言之,本次促销活动还是颇多亮点:
首先是目标定位清晰。本次促销活动主要针对的是一部分消费者购买家电讲求实惠,趁着节假日促销活动的时节,添置家电或者淘汰老旧家电产品,另外一部分消费者是在国庆节期间有婚庆、换新等消费需求的主力消费人群,进而细分了目标市场。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合理配置了商品结构,并采取一系列满足这些人群心理的促销方式,通过特价、满赠、送礼、双补等方式进行促销,主打“实惠”牌,吸引消费,增加购买机会。
其次是氛围营造到位。做促销活动,讲究的是一种氛围,很多时候不一定力度有多大,但是当消费者置身其中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被这种氛围所感染,于是不由自主地就会产生消费的欲望。客流量是促销活动最好的氛围,促销活动成功第一步就是宣传到位,造势一定要做足,这样才能把人吸引进来。本次促销活动前期和活动期,综合采用了多区域联动、三轮车游街、农村挂横幅、宣传车广播、报刊做夹页、小区发单页、张贴海报、公司短信、挂喷绘、公交车视频广告等方式,在活动现场造势。而卖场内也是通过挂气球、摆帐篷、气拱门、堆礼品、每个包厢至少3张以上POP海报,80%以上商品贴有爆炸贴或者特价牌等形式,将气氛渲染到了顶点。
再次是活动执行有力。再好的活动方案,最终还是需要具体的人去执行,可以说门店现场的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活动的成败。本次促销活动开始前,公司统一开了几次门店的协调沟通会,统一了思想,落实了细节,在人员的安排上,各司其职的同时又相互查漏补缺,比如宣传车,安排了专人带队,发单页的有专人,抽奖和发放礼品也统一安排一个人来做,这样责任到人,就避免了各个环节出现漏洞。
还有是操作细则明确。细节决定成败,对于促销活动同样如此。很多促销活动只是一个大概的方案发给门店,具体执行起来的活动范围很大,哪些礼品该送?送多少?哪些产品可以享受补贴?能不能重复补贴?等等,这些都没有明确,销售人员执行起来也没有标准,最后弄得顾客也不满意。这个促销活动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将每个方案的操作细则都文字化,发给销售人员。比如单价1000元以内,不参加满减活动,1000元以上商品30%标元旦特价**元,其他商品标上:元旦特惠“立减200”或“立减400”,如还可参加送礼活动的,下方写上“再送电水壶一台”等字样。特价机、工程机、团购等明示商品除外,与直减送礼活动可重复参加,等等。这样将一条条的操作规则细化,销售人员也很明确,执行起来就不盲目。此外,活动还对直减+送礼承担金额进行了预估,设定了减免上限等标准,避免促销投入过大导致销而无利。
平台运营总监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上进心和事业心和统筹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规划和执行落地能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11、承担并参与园区平台体系策划与实施,包括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共享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
2、负责与平台建设及合作单位的日常沟通、管理、维护、协调工作。
3、负责平台孵化器的招商宣传、品牌推广、项目引进、洽谈合作、企业入住等工作。
4、负责平台建设和品牌宣传工作,联络、参与行业相关活动;
负责联盟品牌会展的宣传推广、招商、会务组织等工作。
5、开展国内外生物医药项目、客户信息的搜集、挖掘、整理与跟踪;
6、平台活动的策划组织、招商推介及会务工作;
7、负责建立和完善部门业务系统规章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负责各项制度的落实执行,履行监督管理工作。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21、负责直播业务团队的组建、管理、考核等事项;
2、负责带领团队制订直播业务的运营、产品、营销、培训、商务合作策略并落地执行;
3、对团队日常直播数据进行分析,给予主播和客户直播建议和解决方案,对直播GMV负责;
4、定期与直播平台、MCN机构及招商部门进行交流与反馈工作,对直播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并协调跟进相关改善,提升用户体验;
5、根据规划制订具体的执行策略和行动计划,带领团队达成公司直播业务既定经营目标;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31、根据公司整体运营战略及组织目标,负责公司整体运营工作,制定总体用户运营计划,搭建运营体系及运营模式,负责建立SaaS平台各项运营规则;
2、SaaS平台的建设、优化、不断完善(平台为用户及服务提供者之间搭建了桥梁);
3、SaaS平台前端用户行为分析,数据挖掘,流程优化,具体有用户量、交易量、交易额、ARPU值等数据维度;
4、SaaS平台后端服务提供者的服务管理、优化、合作等;
5、SaaS平台的日常维护,咨询、投诉、售后服务、反馈等;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41、针对新媒体和市场状况制定运营战略规划,负责公司所有的用户运营、活动运营、数据运营、内容运营等工作;
2、制定并完善产品营运部门的制度体系、业务流程,建立规范、高效的部门管理体系;
3、通过运营策略带动核心指标的提升,挖掘帮助用户成长与帮助用户方案制定,提升用户的成长空间,运用各种推广策划及落实,有效增加开放平台的用户使用数量,组织和管理用户体验、业务流程等的分析和改进。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51.根据公司战略目标,统筹设计IVD行业B2B平台的规划与建设。
2.全面负责平台运营模式与搭建平台运营体系,推动平台品牌形象建设;
3.主导平台推广方案与内容、活动及产品运营,整合内外部资源推动平台发展;
4.负责运营团队的管理及人才梯队建设。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61、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及运营计划,制定营销、推广等活动方案,监督执行并评估效果;
2、实时掌握2B行业动态,针对市场环境提出有效的营销运营策略,
3、监督并指导团队完成平台策划推广、运营等相关工作;
4、善于总结分析各项运营数据,挖掘运营点,优化平台现行方案;
5、负责部门人员的管理与培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71.负责自有电商平台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做好内部单位福利服务外,对外积极拓客创收,带领团队完成销售目标。
2.结合集团发展战略,制定平台全年运营方案并推进执行,分解到月度、季度、全面目标任务的完成。
3.负责平台总体运营,激活和管理现有会员,做好社群营销,提高平台浏览量和转化率,不断优化产品SKU和详情页。
协助技术供应商做好平台技术维护和优化。
4.在集团指导下,开拓和管理供应商和合作商渠道,丰富平台上架商品的数量和品种等。
5.定期对产品、销售、营销、竞争对手数据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方针策略。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长久发展的保证,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形成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基层文化建设。做好基层文化建设,是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的根本所在,也是企业文化深植的题中应有之义。西部重工自2012年开始进行企业文化理念的总结与提炼,基于酒钢“铁山精神”母文化的发源,总结与提炼了以“精细创新,诚信奉献”为主导的西部重工企业文化理念,在西部重工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但是如何将“精细创新,诚信奉献”的西部重工企业文化落地在基层车间、班组,形成各车间、各班组自己的本土文化,进一步赋予“精细创新,诚信奉献”精神新的内涵,从而更好地践行“铁山精神”,实现企业保盈、改革、发展三大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基层车间、班组文化建设的一些主要问题表现
(一)建设主体顶层化,缺少基层根基
西部重工自2012年总结提炼了以“精细创新,诚信奉献”为主题的西部重工企业文化理念,各车间、班组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落地工作。经过近年来的实践,企业文化落地工作起色较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部分车间、班组依然存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企业文化管理部门的事,顶层策划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车间和班组,没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在基层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都在谈论文化落地问题,如何落地,大家都想直接在员工中找到有效的载体,很少把功夫下在企业的子文化建设上,也就是基层文化建设上。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动起来,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发挥出来,员工们对公司提出的文化理念只是死记硬背,没有得到真正的基层实践,结果是决策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各念各的经。这种把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放在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做法,造成了顶层与基层文化脱节的现象,使企业文化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文化理念表面化,缺少?r值内涵
基层文化理念应该是对本车间或本班组历史的回顾、管理的总结、经验的固化、思想的提升,是一个基层单位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的管理智慧的积累和提炼。在西部重工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对于酒钢“铁山精神”母文化和西部重工“精细创新,诚信奉献”子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对于西部重工企业文化理念进行了诠释,从而形成了具有西部重工特色的酒钢装备制造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各车间、班组也积极提炼具有本车间、班组特点的本土文化,但是基于车间、班组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造成本土文化理念无法提炼,或者有一些车间或班组提炼了本土文化理念,但是文化理念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反映不出本单位的管理特色和价值观,文化理念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出来。
(三)文化载体活动化,缺少管理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最好的载体就是企业的中心工作。2012年,西部重工开展企业文化提炼,在全公司开展了企业文化大讨论活动。与此同时,西部重工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同时安排部署企业文化建设方案。这项活动重点解决了西部重工各基层单位的企业文化定位问题,同时对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融合,用文化解决企业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发挥了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但是,西部重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的争论问题。部分车间、班组对于企业文化载体认识不足,总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口号和展板,就是对职工行为的约束与引导,从而忽视了本车间、班组优秀管理经验的提炼。其实在基层实践中,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是相互独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但各自有各自的任务。优秀的管理方法、管理思想、管理方案、管理案例都可以固化为车间、班组的本土文化,成为基层管理工作的优势。
(四)文化成果碎片化,缺少系统研究
自从西部重工企业文化理念以来,各基层车间、班组围绕西部重工企业文化理念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展板上墙,手册进兜,基层单位企业文化亮点纷呈。但是,在基层车间、班组文化建设中往往忽视了自己本土文化的总结与提炼,也就是缺少一根主线串起来,“遍地是珍珠,就是形不成一根完美的项链”。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对本单位的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整体性,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很多工作离开了主题。还有些车间看到别人做得很好,也学着来做,结果做完了,与自己需要的东西却结合不起来。表现为文化自信建立不起来。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对发挥文化在基层的作用,提升基层单位文化品位,塑造基层单位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基层车间、班组企业文化落地方法的探索和创新
(一)以人为本,注重文化落地,引领先进理念
企业文化承载着企业的宗旨、愿景、作风、精神和理念,是制度建设的先决和前提,是提升企业形象的有力武器,而企业文化涵盖的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每一个员工切身的参与进来。西部重工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其先进的价值理念和制度文化的建设,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步深化推进。这一过程需要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个基层员工参与进来,需要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人不仅仅是指管理者,也体现于企业的全体职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对人的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只有员工切身感受到人文关怀,企业的全体成员才能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有一致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向心力,才可能形成企业团队意识,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持续开展基层价值理念的提炼与提升。要以开放和发展的思想对待基层文化理念的提炼和优化。一个车间或班组的价值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适应发展的需要,不断开展车间或班组文化理念的再提炼、再优化工作,逐步实现价值理念的提升,以更加趋近于符合车间或班组的实际情况。每一个再提炼的过程,都是对车间或班组工作的总结和反思,都应该产生一次较大的思想观念的飞跃。每一次再优化的过程,也都是对车间或班组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再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比较漫长甚至枯燥,但对于提高基层文化建设水平至关重要,应该认真加以开展并不断取得实效。文化理念再提炼过程的重要任务,是突破理念形式化、表面化的束缚,切实找到基层建设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形成生动而富有特色的文化内涵和话语表达。
(二)建立学习型团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西部重工出台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分为舆论宣传推广,制度建设,执行文化建设,团队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形式载体要求以文化实践活动为主,力求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要富有时代感、表现力强。在推进过程中要选树典型,要有成文的企业文化培训教材,修订规章制度,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阵地的群众组织作用,广泛宣传企业文化内涵,使员工从被动接受向自觉遵守转化,从外部灌输向植根内心转化。在整个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建立学习型团队是文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根本措施。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才能确切了解以“精细、创新、诚信、奉献”为企业精神,以“装备工业文明,成就员工价值”为企业使命,以 “严、细、实、快、恒”为企业作风,以“打造西部地区一流装备制造企业”为企业目标等一系列企业文化理念。只有深刻的了解了西部重工的企业文化的本质,真正地明白了我们是要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落地才有实现的可能。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对企业文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归纳和总结,才能使这项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所以说,建立学习型团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三)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如果说企业文化是班组文化的灵魂的话,那么班组文化就是企业文化的根基,没有班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只能是空中楼阁,好看而不好用“只有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切实在班组开展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才能真正落地”。班组是公司的直接缩影,也是文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文化建设成果的最好展示。只有以班组为单位,才能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传达。企业文化的本质是强调以人为本,不仅强调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广大员工的尊重,更强调发挥广大员工的集体智慧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同样强调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 企业要想有活力,首先必须班组有活力,企业要想有生命力,首先必须班组有生命力。把企业文化拓展到班组,通过开展班组文化建设,促成企业文化在班组的生根发芽,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班组这个企业基本细胞的活力,也有利于企业文化生命力的增强。班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前沿阵地,班组文化建设不仅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和途径,更重要的是把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和拓展到最基层,使占员工人数大部分的基层员工参与进来,有利于企业文化的落实,也有利于企业文化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和认同。
第一,不拘小节建设班组和谐文化。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精巧的小手笔做出秀丽的大文章。但要达到这个目的,班组长必须要下一番功夫。定出小规矩,规范班组内员工的思想和行动。树立小楷模,在班组管理和生产作业中起表率作用。开辟小园地,让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文化氛围中升华对和谐班组建设的认识,凝聚智慧和力量。搞好小核算,增强员工的经营意识。解决小问题,征纳小点子,执行小惩罚,促使其加强责任心,增强责任感,把各项工作搞好。
第二,培育班组团队精神。结合企业精神以及班组的具体情况,发动班组成员来提炼班组精神,然后通过班组各项工作任务的分配与合作、班组内部的各种集体活动来培育班组团队精神,尤其要注意通过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学习型班组、安全班组、文明班组建设、争先创优劳动竞赛等活动来树立先进意识、争创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甘于奉献,让班组员工感受到集体精神力的强大,提高班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组的团队精神就可逐步培育而成,作为班组精神来源的企业精神也就逐渐能获得员工的认同。
第三,搞好班组制度建设。按照企业价值理念梳理班组制度,如班组的岗位职责、工艺制度、操作规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考核制度等,保证班组制度的科学合理性。需要强调的是,班组制度建设需要调动班组成员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班组员工参与制度建设来增强组员的全局意识和岗位责任,使企业文化落地在制度上真正有保证。
第四,在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进行班组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班组成员的素质。一是提高班组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让班组成员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和班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员工学习文化、管理、法律、创新技巧和新技术,获取知识和信息,克服思维定式;二是注重对职工的工作技能的培养,把班组变成提高员工素质的训练基地。围?@生产、安全、质量、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和经济技术创新指标,在班组内部组织开展专项劳动竟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增长班组成员的实际操作技能。三是注重培养班组成员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先进操作法、技术攻关等团队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引导组员立足岗位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钻研新本领、创造新技法、推出新产品,使班组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细胞。
(四)突出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身特色
西部重工的文化理念就是在继承和发扬酒钢“铁山精神”的基础上,根据装备制造业的特点总结和提炼的。在西部重工内部各基层车间、班组涵盖不同的专业,就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重型车间针对机械加工行业特点,在车间开辟能工巧匠园,宣传最美职工等,初步形成了有机械加工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铆焊车间组织职工以西重精神为主导,积极倡导“七分准备、三分生产”理念灌输,锻热车间坚持开展每月一个主题教育的活动等。但是这些都仅仅局限于车间层面,基层广大班组在本班组文化建设方面几乎都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特点,只是机械地照搬公司和车间的要求。我们说执行公司和车间的要求无可厚非,但是没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谈何提升车间、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而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突出基层企业文化自身特色是非常必要的。根据自身岗位定位不同,有针对性的建设自身文化特色是基层单位必须重视和实施的策略。
总之,深入实施基层文化与管理文化的融合实践,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关系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企业文化“虚”的问题。基层文化建设需要在生产经营中把文化理念融入管理实践,让看似“虚”的东西变成实的东西,发挥出文化理念的引领作用。企业管理者、各级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注重引导基层车间、班组积极运用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理念等,使之体现在基层的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在管理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要及时进行总结,固化管理经验,使之成为文化理念。
注:西部重工,甘肃酒钢集团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关键词:企业文化;量表;测试;支撑
1实施背景
南通科教城公司自2014年10月开始进行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经过几年的实践,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得到提升,员工思想行为得到改变。为理清公司当前企业文化现状,并准确把握影响程度以及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解析公司的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对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进行测量,以揭示公司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和规范员工行为的控制点,并结合实际对其进行优化修正,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为推进统一的企业文化全面深植奠定基础。
2内涵与做法
公司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OCQ量表进行了改进,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和系数检验法,选取了具有较高效度和信度的价值取向、客户服务、能力发展、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管理方式、行为规范和参与程度等八个因子,总结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和改进方向,构建了南通科教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模型,明确了围绕一个核心,把握三条路径,巩固两项工程,构建四个平台的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推动企业文化与公司管理相融共进。
2.1南通科教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测量实证分析
根据集团公司五统一企业文化建设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对OCQ量表略作改进,选择对Dension的OCQ量表中的子维度进行修正,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OCQ量表项目问题进行了删减,同时,增加一些新的问题,使之更符合测量对象的实际情况。最终形成40个题项描述企业文化状况,采用里克特五级评分法对40个题项分别进行打分。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收集了494个样本,抽样涉及公司系统所有单位、部门,置信区间为95%,抽样误差不大于5%,使样本能说明总体的实际情况。通过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因子得分,相关维度的得分均在3.00分以上,说明经过几年的努力,员工的价值观愿景已经确立,文化认同感增强,公司积淀了优秀的文化因子,良好的组织学习和工作氛围已经形成,有力地推动了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公司业绩的提升。8个因子中,按照得分高低排列依次为:价值观愿景、客户导向、管理方式、行为规范、参与程度、能力匹配、团队协作和创新发展。
2.2企业文化建设测量结果应用实践
根据测量结果特征进行分析归纳,明确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构建了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即推进统一企业文化全面落地深植为目标,结合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三种现状,分为强化价值导向、优化行为方式、构建三个平台等层面差别化推进,推动企业文化融入公司经营管理实践,促进经营绩效提升。
2.2.1强化理念引领工程,进一步树立价值导向
通过在干部员工中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奉献精神教育、干部作风教育等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爱国爱企、爱岗敬业的自觉意识,使干部员工成为企业使命的承载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强化“当责”意识,开展“三为当责”(为企业做实事,为政府解难事,为客户办好事)主题实践活动,拓宽载体诠释公司价值内涵,将公司价值要求具体化、形象化、可操作化,促进员工认知认同。加强先进典型的培育、选树。积极开展诚信之星、奉献之星等先进典型评选工作,明确细化典型评选标准,提高选树质量。
2.2.2优化执行力工程,进一步规范行为方式
借鉴标准化循环管理法,扎实做好统一企业文化的行为转化,保证统一企业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的有效执行。加强制度规章学习,以明确的标准规范员工的行为,确保公司干部员工在制度规范下,主动按照公司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约束言行。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应用绩效管理工具,建立由目标任务和工作积分相结合的业绩考核体系,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和能力素质相结合的激励体系。设计星级考核评价表,把绩效考核量化、具体化、透明化,每月刷新榜单排名,鞭策员工及时对照做好自查自评,培育标准做事的习惯,促进员工自觉执行行为规范。
2.2.3构建学习平台,夯实企业文化环境基础
强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以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健全制度、营造氛围为重点,启动员工岗位能力提升工程,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组织实施员工岗位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全方位、立体式、全覆盖”的培训管理模式。强化一线员工技能培训和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全面实施“三三三”培训举措。通过轮岗培训、送培训到基层、送教育到岗位以及晨会、周会、工作例会,每日一问、每周一查、每月一考,案例分析、团队学习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促进员工持续学习。
2.2.4构建创新平台,打造全面创新的良好环境
提倡“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创新”,引导干部员工围绕本岗位、本部门、本职工作开动脑筋,围绕企业工作的难点进行,突出创新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不断改进。设立“创新之星”、“创新奖”等荣誉,深入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鼓励人人关注创新,参与创新。统一创新评价标准,规范创新成果的推荐、评审和表彰,提升创新成果管理水平。构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推广平台,提升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推进创新成果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表彰奖励与绩效考评相配套的综合激励措施,保障创新活动有效开展。
2.2.5构建参与平台,积极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
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巩固厂务公开工作成果,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总经理联络员制、职工代表巡视制等一系列畅销沟通机制。加强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和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了解员工所思所想,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并从员工关注较多的现实问题和心理问题出发,积极为员工减负,关心员工后顾之忧。完善职工服务中心组织网络,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建立“长流水、不间断”的帮扶机制,积极维护职工权益,真心实意为员工办实事、解难题。
2.2.6构建团队平台,打造整体最优的高效团队
提倡共同创造、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积极营造相互尊重、坦诚沟通、锐意进取、协同协作的组织氛围。开展小组式课题、教练式培训、体验式辅导、进阶化考核、建立学习知识库,做到信息共享、经验共享、技术共享、知识共享,加强员工之间的互帮互学、工作交流和经验共享。以“沟通、协作、支撑、管控”四个关键点为重点,针对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方案制定、技术交流、项目实施等工作,打破部门壁垒,组织跨专业、跨部门的虚拟团队,加强前后端的有效协作,建立高效的应对机制。
3实施取得的成效
通过企业文化的测量与应用实践,公司企业文化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文化力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执行力和凝聚力,推动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3.1保障发展的能力得到提升
明确路径并持续深化,是企业文化落地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通过应用有效测量工具,明晰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建设体系,使企业文化建设有了实施着力点,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落地方式的有效。
3.2凝聚力量的作用得到提升
企业文化内化于心是员工长期认知积淀的结果,公司将测量结果应用于实践,注重强化价值导向优势,改进参与方式和写作方式,把握员工思想规律,发挥各单位、部门合力作用,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成长紧密结合,与员工深化岗位认知紧密结合,推进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3.3整体推进的格局得到提升
与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相适应,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方式方法、工作途径上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在统一的框架下实现卓越绩效。公司借鉴卓越企业的文化模式,通过测量明确差距,抓住统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主要内容,增强具体措施的合理性、适用性,使各基层单位能够集合各自实际和特点,做出恰当的、有针对性地选择,优化管理体系,改进工作方法,统一的企业文化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
4塑造企业文化保障措施
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发展的灵魂。科教城园区开发条件艰苦、困难巨大,迫切需要凝练一直坚强队伍,凝聚强大的文化价值内涵,为深入推进园区开发事业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科教城公司来说尤其重要。
4.1制定企业文化大纲
概括公司的首创精神,集团领导、管理、技术专业人员,劳动模范的文化精神,上升为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公司MI、BI、VI系列理念,并形成CIS标识系统;对企业文化大纲暨CIS标识系统,开展论证研讨,通过提升完善,形成正式文本。
4.2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实施
公司设立企业文化建设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在集团领导下,各子公司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统一企业文化建设步伐。通过建立公司创业史展览馆,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多媒体动画片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形象生动的文化建设活动,培育和树立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典型,积极宣传内部的先进事迹;深入推广企业文化学习活动,在公司内部形成具有凝聚力、创造力以及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氛围。
4.3公司企业文化成果
通过多种媒体以及新媒体,积极向企业外部、内部传播与宣传,使公司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人才观等系列价值观,使得社会公众与企业员工广泛认知公司的企业文化;通过对外传播公司系列文化理念、企业CIS标识系统,积极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支持;对内将企业文化大纲与员工学习相结合,激发员工学习、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与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曙明,杨东涛,彭纪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企业文化、创新与国际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