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马克思主义论文

第1篇: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艺理论;现实主义文艺;电视真人秀

中图分类号:G220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02-02

一、文艺理论中文艺的功能

文艺自身有着怎样的文艺价值?他对社会的意义在于哪些方面?这些问题在文艺理论中对于艺术功能的论述是深刻而又有意义的。马克思在评述拉萨尔的历史剧《济金根》时就提出了对“真”“善”“美”的建议。马克思认为,“真理”是作品的功能和价值,而“善”是作品的教育功能和价值;而“美”是要求文艺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要保持高度的统一,真善美三者既互相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又在文艺作品中相辅相成。也就是说,马克思告诉人们一件合格的文艺作品要具备认知、教育、审美这三个方面。让人首先熟悉这种艺术,其次被这种艺术所感动,但又不失审美要求。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艺术不是抽象而来的,而是生活的一种反应。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人们认识社会的一种工具。大千世界为艺术创作提供素材而与此同时,创作人也应把自己的情感、观念、认知赋予在作品中,引起观看者的共鸣,激发人们的情感,随文艺作品的起伏而起伏。这也是艺术作品的强大感召力。文艺作品还会拉动整个社会的审美,艺术作品的形式要统一,思想性、真实性、艺术性要高度统一,塑造好典型。塑造典型的过程就是从个体到群众,再从群众回归个体而且要高于原型,方能引起观者的共鸣。马克思在对文艺功能的论述中,实际上有着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

二、现实主义文艺理论

在文艺理论中,对其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是如此刻画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最基本要求就是认为文艺作品要对现实关系的真实反映。对当今社会现象一种艺术化表达,展现社会的本质以及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就是体现出真善美的“真”,因为只有创作者尊重事实,在“真”的条件下完成创作,人们才能透过艺术作品看到本质,了解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与审美,以达到认知的目的,从而发挥出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

文艺理论主要表现在对人物塑造的主要观点上,进行合理地夸张和虚构,尤其是要注重细节的表达,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典型。马克思虽然没有在马克思文艺理论中详细解读典型这一概念。但是在恩格斯的书信中人们可以找到对典型的看法:“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个体”。在塑造典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个性与共性的关系;2.个性与共性的统一;3.什么人什么事可以表达共性?注意这三点,才能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电影或电视剧作品是如此,在真人秀上亦是如此。马克思主张在典型的环境中寻找典型的人物,在我国一些真人秀中也有表现:如《二胎时代》中节目组的选择主题是机于二胎政策放开的大环境下,挑选的家庭也都是适合要二胎或者即将要二胎的典型人物,这让观众看起来才更贴合生活,尊重事实,产生共鸣。

三、真人秀中的文艺理论

关于“真人秀”这个词,人们并不陌生,我国的真人秀起步并不晚,但是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阶段,直到2012年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真人秀的“繁华盛世”,随之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真人秀当前没有明确的界限,多指“由路人(非艺人)在规定的情景中,根据事先的游戏规定,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做出自身的动作,同时摄像师也将此行为记录下来制作成节目播出”,也泛指“由制作者制定游戏规则,由路人(非艺人)参与录制的电视游戏竞技类节目”。它也被定义为“在一个特定的虚拟空间内发生的真实故事,将具有全范围的、真正的近距离的镜头和人物作为一个节目的核心”。

1.我国真人秀在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中的典型环境体现

我国真人秀大热是从2013年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户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儿》而真正掀起了一场真人秀狂潮,几乎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在2013年11月1日播出的《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四期收视率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3.7%。这股“亲子热”在各大卫视掀起狂潮,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深圳卫视《中华小当家》等一系列亲子秀接踵而至。《爸爸去哪儿》无疑是成功的,根据马克思文艺理论的观点来讲此节目基本上达到了对“真”“善”“美”的需求,另外在满足社会大背景条件成熟的前提下,与客观现实相契合,才能最大发挥文艺的教育功能与价值。笔者所理解的现实主义,除了细枝末节以外,能够将典型的人物与典型的社会环境微妙的契合,也就是说真实地再现典型人物。才能最大化地将作者给观众的教育意义与信息传递出去。《爸爸去哪儿》节目组抓住了当今中国社会“独生子女”现象。绝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小孩,而由于父母的工作需要导致父母对孩子陪伴的缺失,容易诱发一些家庭矛盾的滋生。节目组以明星树立典型,重新阐释了独生子女社会背景下的父爱,抓住了全社会的痛点,从而一炮而红。

但国外的真人秀节目早于国内,节目类型也很丰富,节目内容比较成熟,像美国的《下一顶级模特》《学徒》《美国偶像》《工程》《助航》等,韩国的《Running man》《无限挑战》《我们结婚吧》《超人回来了》等,其中有些真人秀已经举办十年之多。然而各大电视台和各大网络媒体仿佛看到了真人秀的美好前景而纷纷向往。如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名模选秀节目America’s next top model,爱奇艺也在2014年举办了《爱上超模》;韩国的《running man》节目被浙江卫视购买版权名为《奔跑吧兄弟》;韩国《我们结婚吧》被江苏卫视引进大陆更名叫《我们相爱吧》;韩国的《无限挑战》被中央电视台引进并拍摄成《了不起的挑战》等,当然质量良莠不齐,但是大部分真人秀节目都进行了本土化的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单单是请用中国的歌手、演员,而且主要是基于传统文化和道德标准的道德教育在中国受众的成长接受心理的考虑。在西方真人秀节目中,真人秀更加喜欢将人性极大的暴露出来,以给人心理上的冲击。而在我国,规避是我国真人秀的重要任务。借鉴自《阁楼故事》的真人秀《完美假期》则是尽力淡化窥私部分,让一部分社会学家的访谈加入进来,重点研究中国社会转型期中人物之间的新关系。那么为何国外的真人秀所探讨的人性层面却在中国无法搬上荧幕?这还是由于我国的环境所导致:观众并不熟悉真人秀这种娱乐形式,观众的大众审美还有待培养;西方的真人秀是基于当地的社会形态而产生的,将其生拉硬套到中国市场,可能会适得其反。

2.真人秀的真实性还有待考量

文艺理论中国的现实主义文艺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认为文艺作品是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是对社会关系的解释,可以展现社会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通俗来说,就是讲文艺作品的真实性。文艺作品虽然有一定的夸张和戏剧的成分,但是还应该从实际出发,按现实面貌再现实际,真实的细节,尊重社会背景,揭示社会本质。尤其是真人秀,挂着“真”的字眼更应该重视对现实的真实描述,而现在的大部分真人秀不是真而是作秀。

关于真人秀兴起,不得不说一些病态的社会影响。人们都戴着假面具来生存,同样的虚伪,同样的造作,就像一部无聊的电视剧,每个人都是这部戏的主角。长此以往,人们喜欢窥探,喜欢通过依附其他人的生活取悦自己,于是窥伺成了人们的一种乐趣,人们爱讨论别人的私生活,但人们也害怕被别人窥视,陷入恶性循环。国内外有很多真人秀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一特点。如韩国SBS电视台《星期天真好》的单元栏目《室友》让男女明星同住一个屋檐下,并在屋子里布满了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拍摄。有人说,为了反映现实的现实表明。但是许多真人秀通过后期的剪辑和节目组的引导加工之后,最终呈现给大众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样子,或是为了收视噱头而加工的炒作,有时候这样做虽然暂时满足了节目的观赏性,但却引导的是错误的审美与错误价值导向。这与马克思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是相悖的。

四、从文艺的发展来看真人秀的未来

论文例举真人秀作为例子向大家解释了文艺理论中的现实主义部分。真人秀的三个基本要求是要有互动性、个性化、责任感,这与文艺理论的基本要求基本一致。不仅是真人秀,作家在创作文艺作品时,要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绪、感受,让观众产生共鸣,这就是互动性。抓住典型,看清背景,注意共性与个性的区别,同时个性又育与共性之中就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作为一个文艺作品,要有最起码的教育功能和审美能力,这也是社会所赋予的责任感。

从文艺的发展来看,首先思考文艺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人类在满足基本需要以及同这些需要密切相关的生产后,才会考虑文艺享受,真人秀也是这样,它是我国社会主义背景下经济物质达到一定水平、物质文化提高下的产物,所以真人秀的成长是依附经济发展的土壤而生长的,真人秀已经成为电视节目里最热的板块,对此,国家也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管控。2015年7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上公布的《关于加强管理的现实展示》(以下简称《通知》),为真人秀更大力度的提升和完善、丰富思想内涵、传递正能量提供了政策依据,在实现教育和社会意义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当今真人秀节目过分泛滥的情况下,一台好的真人秀一定要充分把握住观众的心理,不能一味地为了满足观众的好奇欲,不要一味地借鉴模仿别人的功劳,不可不去审视作为媒体的责任感。通过集思广益,不断地收集新鲜的观点,不断听取群众的意见,通过文化创新让每一期的节目都能让观众产生共鸣,为做中国杰出的电视作品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彻阍.文艺理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陆梅林,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