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职业规划;护士;职业发展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与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前提下,职业发展规划在学生择业、就业和整个职业发展中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教学人员,我在如何做职业规划课程教学,引导护理专业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积累了一点心得,以下是我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引导中的一些尝试。
1.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定义
人的一生中,职业生活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时间,做好职业发展的规划与管理将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发展规划已经成为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利器,它有足够的难度,但又有足够的吸引力。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促使护理人员在专业发展方面期望更多的选择和更高的目标,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投身于护理实践,并在专业领域发挥带头人作用,已成为护理教学者在教学研究上面临的新课题。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是学生在自己的护理学专业发展中,根据专业发展和个别需要,获取相关的知识与技术,拟定需要达到的目标,设计达到目标的活动,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就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之认清自己、明确目标,并为之不断地奋斗,把自身的发展和护理专业紧密联系起来,为将来在护理事业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蓝图而奠定基础。
2.职业规划对护理专业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作用
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必须正确地认识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从而确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2.1要在学校、教师、学生中强化职业发展规划的理念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由一门课程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不是只由学校某一个就业指导部门就能单独完成的,由于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必须涉及到学生及面向学生的校内外服务和管理机构。因此,我们必须做到学生、学校和社会观念的更新。
在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工作上,学校首先要从观念上走出把它等同于“就业安置”的误区,转变思路,充实内涵,把就业指导的重心转向学生的职业发展指导,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同时注意提升教师的思想认识,促使教师从学生的整个发展规划和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并积极参与其中,这是搞好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校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带动学校教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是核心,经调查我们发现,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意识淡漠,尤其是新生有87%的学生认为职业发展规划可有可无,所以我们必须加速学生观念的转变,以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参与为前提,只有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让学生认识到职业发展规划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并自觉参与时,才能找到学习的动力,职业发展规划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
2.2学生的自我评估
性格是职业选择的前提,兴趣是工作的动力。自我评估是对自己做出全面分析,主要包括对个人的需求、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的分析,并通过相应的测试或辅导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知道在哪方面需要更多的学习,将劣势转变成优势,找到最适合自己、最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最能做出成绩的行业,这是职业发展规划的基础。
护士工作是医疗机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医生治疗和患者最终痊愈提供了重要保证。护士职业不是一项简单的临时性职业,其基本特征是运用独立学术理论与技能,为患者减轻疼痛,提供康复、护理服务。所以,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要清楚认识护理工作的职业性质,这样才能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出好的规划。
2.3对护理工作的职业认识
有些学生在选择护理专业时对护理职业了解甚少,她们的选择主要是遵从父母或者社会因素的影响。因而要帮助学生了解护士职业的性质、分类、任职资格等,及近年来护士的就业情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相关职业信息。
在这个步骤的设计中,可以邀请就业专家开展一些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社会、行业和各种信息,并逐步了解到护理行业是一个人才紧缺的行业,其就业前景良好,社会需求量大。据卫生部预计,到 2015 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 232.3 万人,平均每年净增 11.5 万人,这就为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随着我国逐渐向老龄化社会的转变,未来从事老年医学的人才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对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通过对职业信息的了解,使学生坚定信念,并对自己将从事的职业有个基本的定位。
3.在不同的学期阶段,对学生职业发展进行有规划的教学
在全球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的形势下,我国护理专业在教育、实践、管理、科研等层面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高素质、高技术、高能力的护理人才也层层辈出。我国护理硕士教育起于90年代,现在已经基本成熟。在护理实践方面,护理工作的专业范围业已拓展到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健康等方面。在临床护理领域,护理的专科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领域都培养了专科护士,同时,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护理服务方兴未艾。护理工作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护士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若干机遇。
护理专业要针对学生在校的不同学期,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分阶段进行,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
3.1大一是对护理专业兴趣的培养阶段
护理专业学生在大一上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尽快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对护理专业知识进行初步认识,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途径,并进行自我评估。进入下学期后,就要结合对护理专业的认识,进行专业兴趣培养,同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组织学生制定个人成长暨职业发展规划。
3.2大二是综合素质的提升阶段
护理专业学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专攻护理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基本素质,包括个性优化、技能培养和心理素质提升等方面。
3.3大三是职业发展的定向阶段和冲刺阶段
护理专业学生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所学的专业基本技能、基础护理工作、沟通方式、护理操作技能等应用到临床实践。同时这个阶段也是是职业发展的冲刺阶段,护理专业学生在顺利完成课程学习和医院实习的基础上,对三年的学习作一个总结,并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社会发展的趋势、当前就业形势政策等做出择业的选择。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整合,模式
1909年,美国青年律师佛兰克.帕森斯著作《选择职业》的出版,标志着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论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职业指导经历了重大的转变,职业指导由指导向职业生涯发展辅导观念的转变,即将教导式的职业指导方式变成更加人性化的、强调发挥被指导者作用的职业生涯发展辅导。生涯发展理论提出使生涯规划理论逐步由是由静态的、一次完成的职业辅导向发展的、多次完成的职业生涯发展辅导转变[1-3]。随着生涯辅导理论的不断发展,生涯教育活动逐渐兴起职业生涯发展,生涯规划理论在指导学生就业、职业生涯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和视野对职业生涯规划、生涯规划的研究和实践的研究进入到新的阶段怎么写论文。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在社会经济技术日益革新的大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大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和实施职业生涯的过程中也面临多种选择,需要考虑自我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它们的综合。大学生如何有效的整合对自己有利的资源和信息,找准自己的坐标和方向,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还缺乏合理模式,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拦路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中遭遇“整合”难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整合模式
简单地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确定发展目标和途径,根据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现状调整发展策略实现自我职业发展的一种策略和安排,是个体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动态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已经是当前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职业生涯发展,发展自我,更好的适应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和实现自己人生目标和理想的重要理念、技术和途径。这要求大学生对自己全面了解,对社会的发展趋势,环境的变化,自我目标的调整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确定自己生涯和职业发展方向,掌握生涯规划的技术和方法,系统、科学合理的、针对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整合是建立在以往的生涯发展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自我发展现状,社会发展情况,教育资源现状,综合确定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策略,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规划途径并积极实施的系统的整合模式。(如图1)
图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整合模式
历史经验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整合的基础职业生涯发展,大学生对职业、职位、社会、社会角色、家庭、自我认知、决策方式等都受到历史经验的影响和制约,已有的生涯发展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具有基础性和经验性影响。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现状是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核心资源:一是现在自我的性格、兴趣、技能、特质、发展动机等大学生自我资源现状;二是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过程中受到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高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资源现状;三是当前的政府政策、企业发展、家庭发展、社会发展现状,这三方面的资源的互动结合共同构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现状怎么写论文。
合理地整合历史经验和发展现状,采取有效策略,是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途径。大学生通过客观科学分析面临的社会形势与资源,合理使用自己的教育资源,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把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大学的学业目标结合起来,结合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科学规划大学学业,有助于降低失落感和挫折感,产生积极的上进心,从而增强自我发展的主动性。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和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式,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实施过程中不断重复这样的一个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与自我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整合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整合模式的主要内容包含历史资源的整合职业生涯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整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策略的整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途径的整合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职业生涯规划历史资源的整合
舒伯(E.super)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形态”的研究结果,认为生涯发展是一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并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决定、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大学生已有的生涯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和成绩,对于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将产生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于社会、职业的认知和了解,大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技能和训练,大学生已经取得职业成绩,大学生的职业兴趣的开发,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职业性格的发展等内容,包含了社会文化的背景、遗传、个人的教育经验、家庭关系与社会资源的综合作用和影响。
(二)职业生涯规划现在资源的整合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现状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经历、特质、技能、性格、兴趣、发展动机等组成的个人品性技能等特征职业生涯发展,二是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政府政策及行为、企业或者行业发展现状、家庭环境及发展、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等社会资源,三是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学习和教育资源,包括家庭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内容怎么写论文。这三个方面内容以大学生个性特征为主体进行有机整合和整理,以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生涯发展整合能力为主线进行有机整合,为更好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有机互动,共同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准备。三方面资源的互动和整合过程就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如何选择和实践最优策略。
(三)职业生涯发展策略的整合
职业生涯发展策略是大学生为实现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而要选择和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的总和,具有引导性、方向性、独特性、可操性等特点,大学生们应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自身方面的特点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策略及方案,分析达成职业目标所需的条件,尔后确定具体的行动策略和措施,从而选择出最佳的行动路线[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的选择和整合是一个不断对社会观察、体验、思考,对自己内省、体验和追求的过程。职业生涯发展策略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己为本的整合策略职业生涯发展,大学生在整合资源规划自我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以个人历史资源、特征、兴趣、技能、自己拥有的社会资源、教育资源为主确定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整合自我、社会、教育资源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第二类是以家为主,以家庭发展为主确定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再整合自我、社会、教育资源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第三类是以社会发展为主的整合策略,以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为主,确定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再整合自我、社会、教育资源规划职业生涯发展。
(四)职业生涯发展途径的整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包含目标、途径、内容、行为等诸多内容的有效整合怎么写论文。发展方向和目标资源的整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是一系列主动性的规划和努力,具有方向性。人的发展包括多个方面的发展,从需要层次理论来说,有多个方面的需要,那么那些需要是最重要的需要,必须要实现的职业生涯发展,那些是次要的,可以不一定实现,不同的理想、目标在那些职位上能够实现,需要系统地整合理想和目标,分析具体的实施途径和方式。实施途径的整合,围绕生涯规划目标有多种实施途径,选择哪种实施途径对于自我是最有利和最容易实现的途径是需要在充分进行多种途径比较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机整合。内容的整合,职业生涯发展内容具有多元性、多层次性等特征,将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内容有效和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途径、时间、环境等进行有机整合和协调安排,做出最优的内容安排。行为的整合,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中需要进行多种职业生涯行为来实现,哪些行为时必要的,在生涯发展的时间段上实施何种行为时最有效需要整合分析。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整合管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整合内容的管理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从职业生涯发展现状管理、过程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等四个方面入手。
(一)职业生涯发展现状的管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整合涉及到个人发展途径的选择和实施,包括自我资源的发展和整合,教育与发展资源的发展和整合,历史经验和资源的整合等内容。包括历史的我,找到自己成长经历的历史背景、历史文化、家庭环境才能更好的理解现在的我,引导未来的我;个性的我,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质,具体表现为不同的兴趣、性格、理想信念、发展动机等等;社会的我,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社会中我的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对自我发展的影响如何;理想的我,我自己希望自己发展为什么方向;家庭的我,我的家庭环境如何,我所在家庭如何发展对于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教育的我职业生涯发展,我拥有哪些教育资源,现在取得成绩如何等等怎么写论文。只有全面和客观地分析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与实施的现状和历史才能更好理解现在的我,引导未来的我,实践理想的我。
(二)过程管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调整的发展过程,受外部环境变化和自我实践成果的综合影响,整合管理应该以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和实施途径和轴心,对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过程进行细化,并设定分阶段实施方案,并及时进行评价和调整,有效进行过程管理。
(三)目标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的过程,在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阶段的目标和内容,这些目标和内容是相互衔接和配合的,对职业生涯规划分阶段目标进行分解,规划和设定分阶段目标职业生涯发展,并实施目标管理,有效的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施[5]。
(四)时间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体生涯发展过程的规划,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和连续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生涯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生涯发展任务和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要进行分阶段生涯发展管理,有效细分分阶段生涯发展目标和内容,实施时间管理,有效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整合历史经验、发展现状、策略选择等因素,而这些因素本身也是动态的,加强对它们的研究,争取从中找到一个科学的模式,这将对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产生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曹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整合[J]. 教育前沿,2007(1):
[3]李迎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经典文章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4]王声平,傅小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及策略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5]刘华利.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探索[J]. 社会科学家,2009(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独立学院 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高校扩招,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普遍缺少职业规划意识导致自身缺乏市场竞争力,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此种情形独立学院开展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坚持以生为本,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认清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科学管理,创新机制,形成长效机制。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新的办学模式,尽管发展历史比较短,但发展速度却异常迅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主力军。独立学院开展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同时,开展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既有利于人才培养、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更有利于独立学院的改革和发展。
1.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任务需要。独立学院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目前,全国有300多所独立学院,承担了全国30%以上本科生的培养任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要求独立学院开展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独立学院大学生毕业就业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正向“普及化教育”的转化,这必然带来“大众化”、“普及化”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早已打破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观念和机制,正在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加上今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所以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独立学院更是如此。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形下,独立学院开展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3.独立学院改革发展的形势需要。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比较重视职业生涯教育,但在我国,对大学生生涯设计的教育还仅仅停留在“就业指导”这一初级阶段,独立学院更是如此。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独立学院改革发展趋势,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以及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都决定了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十分必要。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据《职业》杂志报道,在该杂志新近与搜狐教育频道共同设计的《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调查中,显示出以下现状:过半毕业生进入中小规模企业就业,52.4%的大学生找工作依赖学校和家人,大学生多数没有职业规划。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招生特点,学生入校成绩普遍偏低,自主学习愿望不强,厌学情绪明显,自律意识薄,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上更是稍逊一筹。
2.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错误认识。独立学院大学生张扬个性,颠覆传统,生活阅历缺乏,总以为职业生涯规划时毕业时要考虑的事情,职业生涯规划还停留在理想层面,目标远大但缺乏可操作性。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和重要意义更是模糊不清,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任何概念。
3.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度不够。独立学院作为新生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它精力和财力主要用于学院基础建设、硬件建设、招生、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独立学院还没有充分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大学生培养和教育工作当中去,在涉及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经费投入、关注程度和措施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是仅仅浮于表面,拘于形式。
4.学生缺乏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现在,很多高校没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一般就是由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或者辅导员担任。他们上大学是父母、老师帮助选的,专业也是父母、老师帮助选的,找工作,同样是父母选的,或者已经替他们安排好了。这些人从来没有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过。众所周知,这些指导者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知识也是十分匮乏,方式方法也是不尽科学的。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思考
1.以生为本,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要立足学生本身,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加强教育和宣传,让学生积极主动、热情、负责的参与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当中来,全面科学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
2.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解决突出问题,就是着力找准并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独立学院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观念,着力找准并解决影响和制约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突出问题。在涉及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经费投入、关注程度和措施等方面给予足够重视,把大学生职业生涯工作放在新的高度。
3.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目前,很多高校仅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种言传身教,没有形成较为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相当一部分职业生涯规划只是放在毕业生中开展。独立学院要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列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去,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为一门必修课程。从大一开始,系统的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大家有意识的学习和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把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到大学学习生活当中去。
4.创新管理机制和观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建设。为保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可以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同时,要积极发挥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突出作用。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辅导学生,教学生如何做人和做事,对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总之,独立学院要坚持“以生为本”,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创新工作管理机制,高度重视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独立学院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华,杨卫军.论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生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2]刘淑艳.关于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4).
[3]冯峰.浅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职业规划[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育措施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实质上是通过传授知识、提高技能、转变观念等手段,培养和发展大学生为适应未来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的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既包括教育教学活动,也包括咨询、指导、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和服务等活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历史与时代使然。
1 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时代性和必要性
1.1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原有的“统一分配”制度受到了挑战,我国高校开始探索适合时展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为了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到21世纪初,我国初步制定了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政策,实行高校自主办学,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自主招聘毕业生。2001~2003年是我国就业指导大发展的时期,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从2004年开始,从国家到地方到高校都逐渐认识到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顺势发展。
1.2 大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模糊决定了职业发展教育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的职业发展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从小学到中学,并没有专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与实践,因而进入大学前后,学生们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以及整体规划,由此出现了盲目报考高校、盲目考研、盲目就业等一系列现象。他们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也未能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此外,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盲目择业的问题也凸显出来。这些问题都一一表明,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势在必行。
2 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处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在职业发展教育中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 资源优势
一是容易了解往届学生的就业情况。辅导员在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通过往届的就业情况,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根据往届的就业情况给学生提供更好、更真实的材料,帮助他们做出有利于自己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对所带学生有相对全面的了解。可以根据个人的素质、特点、条件,有计划地将学生未来工作中的素质教育、成才修养与职业定向有机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2.2 时间空间优势
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管理者,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相处.可通过不同途径给学生开展一定的职业咨询,改变以课堂辅导为主的单一模式,这不但使辅导模式多样化,让辅导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而且在无形中也加大了辅导的力度,有利于学生做出可操作性强的职业生涯规划。
2.3 情感优势
要帮助一个人做好职业咨询,制定一份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发展规划,就需要得到咨询者的信任。辅导员由于经常与学生相处,无形之中已深得学生的信任。学生在辅导员面前更容易消除防范心理,愿意对辅导员讲真话,对辅导员讲述自己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理想化或自卑的一部分,辅导员在掌握真实材料的情况下.就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做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划、职业生涯规划。
3 辅导员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措施
3.1 加强自身培训
当前,我国各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现状是师资专业化程度不高,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不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缺乏深入了解,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面对这种情况,高校辅导员要提高专业化水平,一方面参加职业发展教育的专业培训,掌握初步的职业发展教育知识,另一方面,加强自身的训练,深入了解与学生就业有关的具体动向和存在的问题,开展亦师亦友式的个别辅导工作。
3.2 做好入学教育
对新生来讲.学习从紧张、繁重转变为轻松,心中充满新鲜感和迷失感.辅导员可以利用入学教育让学生详细了解所学专业、了解本专业的学习概况和就业前景、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等。同时引导学生确定就业方向,并树立竞争意识和艰苦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制定大学的学业发展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3.3 创新教育载体
辅导员要积极探索职业发展教育的新载体,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职业发展教育的主题网站或网页,通过网络阵地扩大职业发展教育的受众面和受益面。以班集体为载体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打破“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授的教育模式,采取体验式、启发式的形式,比如情景模拟、小组辩论等。
3.4 创建实践体系
充分利用、发挥各类社会资源,搭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社会实践平台。可以利用利用学校的实习基地,让学生亲身感受未来从事职业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从而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的理性思考。还可以开展一些职业特色明显的社团活动来搭建社会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邀请校内外专家如一些专业老师和工作在第一线的业界人士,与学生近距离地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信息和社会需求,指导学生的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 徐宝贵.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2 邹小荣.王柞桥.谈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J].教育与职业,
2005(4)
3 陈 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2006
4 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
社,2007
一、职业生涯及发展阶段与周期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遵循一定道路(或途径)所从事工作的历程,是指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行为、价值、追求等的综合。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从出生开始,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成长,职业兴趣和职业潜质也在渐渐发展成熟。古往今来,社会和家庭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关心他们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潜质发展,有些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或民间风俗。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律?从孔子一生的职业经历,可以发现一定的规律。孔子一生的职业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要完成一定的发展任务,如:成长学习、探索实践、立业创业、发展磨砺、传承弘扬。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言论,已经成为中华语言中人生年龄阶段的代名词,更是许多职业发展的年龄坐标。
1.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从出生开始,到去世终止,可以大致分为成长期、探索期、立业期、维持期、衰退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职业发展的目标与要求不同。美国学者舒伯较好的总结各个阶段个人职业发展特点。大多数人的职业发展阶段对应着一定的年龄范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和就业制度的确定,都与各个职业发展的年龄规律相符合
2.职业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三大周期
生物/社会周期、家庭周期、工作/职业周期为职业发展的三大周期,三大周期之间有重叠并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对个人可能有利,也可能成为问题。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有可能在某一个时期形成职业危机绘制一生职业发展的路线图一个人成年后,具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应当及早在显示社会环境中开始职业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对于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可以通过了解过来人的发展道路,结合实际,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
二、及时了解、分析播音专业学生特点
《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测评系统》主要包括:性格及情商测评、学习能力测评、大学生影响愿望值测评、成功愿望值测评、受挫折能力测评、人际交往能力测评、大学生职业倾向测评、大学生情感测评、职场中优缺点测评等九项测试方面,通过全面的对学生性格与性格趋向分析,结合社会工作中的职业能力需求以及就业环境,来帮助学生正确而科学的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
以天津市某独立学院为例,在对其2008级全体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进行的毕业生职业生涯测试反馈结果显示出,独立学院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他们存在若干问题,例如对自身学历定位较高,职业价值取向存在问题(突出自我导向,淡化社会导向),就业期望值略高,职业价值目标功利性较强、缺乏诚信意识,同时又对就业制度缺乏了解等各种问题,这些都折射出当前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的种种心态。
在了解播音专业学生存在上述问题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应进一步强化独立学院的学生就业、生涯规划课程管理和相关政策支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做好全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以突出其专业特色,使他们逐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在职场上走得更快、更好、更远。
三、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建议
针对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地、有效地引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加强职业生涯指导,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理念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极为关注的问题,职业规划是青年发展的中心问题也是保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虽然目前全国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很快,数量明显增加,这无疑给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但大多数播音专业毕业生对市级广电媒体普遍不看好,他们机制灵活,常有跳槽等情况发生。这个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空前巨大的就业压力,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途径。
就业的前景需要自己开拓。只要放宽视野,灵活选择,就业的路子还是比较宽的。开拓就业门路,应从入学时开始。着眼于自我培养,力争成为复合型人才。发挥优势,培养强项。主攻播音的同时,学学写作;主攻新闻写作的同时,练练播读。声音一般,可以在语言表达上下一番功夫,练练脱口秀。不同特长的人才,在媒体的不同栏目、不同节目样式中,都能找到适应点。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自我分析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个人职业生涯的方向,也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
2.改进职业生涯指导教育课程建设,完善学生职业指导体系
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不仅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适应能力能否充分施展,与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有着直接的关系。高校应当给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构建完备的规划体系,应做到生涯指导课程专业化、服务平台信息化、服务项目全面化。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渴望,急于了解自己的性格与能力究竟更适合哪种职业,高校教育应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做出就业及升学进修的选择,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同时,并以此为基础,使大学生处理问题更趋向于成熟、理智和客观。
帮助在校播音主持专业大学生或面临就业的艺术类学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加充分的探索自己,以及根据社会现实情况,科学客观的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必须拥有一支经过良好训练或培训的职业辅导工作者队伍,培养专业教师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使师资队伍专业化、正规化。从而帮助大学生全方位的将自我结合到现实社会中,进行合理化、个性化的规划分析。
【论文摘要】职业发展教育是一个全程性、阶段性的教育过程,必须从大一时就开始实施。完善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要转变以就业指导为中心的思路,形成覆盖低年级学生的,以职业发展教育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职业素质拓展教育,提高专业化水平,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在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的今天,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对学生提升个人竞争力、学校长期健康发展、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维护社会繁荣稳定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具有全程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必须从低年级学生抓起,完善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
一、在高校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是指从大学生一进校开始就对其进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教育工作,其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激发大学生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职业胜任能力,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具有全程性、阶段性的特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是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般而言,职业发展教育包括三个阶段:意识唤醒阶段、实践辅导阶段、就业指导阶段。低年级学生处在意识唤醒阶段,该阶段职业发展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了解所学专业性质、能力要求和前景,激发学习动力;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正确认识自我,初步认识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在高校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有助于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1、有助于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始于幼儿园。而在我国,从幼儿园到高中,缺乏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因此在低年级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明确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明确职业发展和职业选择,规划职业生涯,并培养相关职业素质。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就业指导做好准备
职业实践是学习与工作、学校与社会的连结点和过渡点。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主要是大二学生)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职业技能,从而为将来进行就业指导打下基础。
二、当今高校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学生就业市场机制,各高校也成立了职业指导机构。但是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大都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忽视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具体表现在:
(一)职业发展教育起始时间晚,对低年级学生存在空档
职业发展教育是阶段性、全程性的教育;但在注重“就业安置”的理念指导下,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基本上处于以毕业班学生为对象的“毕业生职业指导”状态,时间安排大多也只是在毕业阶段或提前到大三开展职业指导,真正从大一开始开展全程指导的少。
(二)职业发展教育内容单一,方式缺乏吸引力,无法满足低年级学生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上,缺乏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许多高校的职业指导内容,主要集中在就业政策的讲解,就业信息的,就业经验方法的介绍上,职业指导变成了事实上的“应试指导”,因此很难引起低年级学生的兴趣。
(三)职业指导人员的配备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更缺少大师
职业指导的专业人才缺乏,组织力量薄弱。目前高校不仅职业指导工作人员数量少,达不到学生职业指导的实际需要,而且普遍缺少职业指导的专职教师,更缺乏职业指导大师。由于缺乏职业指导知识的正规培训,思想上还未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还不甚了解,缺乏扎实的职业指导知识和过硬的指导技能,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不能真正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转贴于
三、如何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路径思考
对于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根本思路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以就业指导为中心观念,具体措施是要从职业教育的专业化、个性化入手,淡化管理功能,强化教育和服务功能,以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职业素质的拓展教育为重点内容开展工作。具体要点如下:
(一)以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为中心,让职业教育覆盖低年级学生
要完善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首先要改变过去以就业指导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将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为核心,使得职业教育覆盖低年级学生。
(二)紧紧围绕低年级学生实际,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研究工作
从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看,职业指导研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二是针对性;三是实用性。另外,在职业指导的研究方法上还应该注重三个结合,即:结合低年级学生实际,结合本校实际,结合社会实际。职业指导要深入研究社会实际,准确把握社会形势特别是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掌握社会用人需求标准及其变化动态和发展趋势,从而为低年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明确职业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三)以专业化、专家化为核心,建立高素质的专兼职职业发展教育队伍体系,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对低年级学生侧重的是职业教育,既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又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点。因此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应该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创新精神;还应该有着较宽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每一个学生的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又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具有高素质专业化的指导人员才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四)以人才测评为依托,建立学生个人职业档案体系
在职业指导中,帮助低年级学生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核心内容,而这项工作需要科学的依据,需要以适用于学生群体的职业倾向、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测评量表作支持。所以建立职业测评系统对于职业指导工作举足轻重。
学校要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建立学生的个人职业档案体系,包括:职业指导咨询档案、职业生涯规划档案、毕业生跟踪调查档案、职业指导工作总体计划、工作总结、典型案例分析等等。此举是对工作的督促与检查,是积累工作经验的有效方法,对提高职业指导工作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五)建立实习基地、用人单位与学校的沟通机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有效,需要实践的验证。目前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大学已经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可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验证和及时修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要与毕业生接收单位合作,对大学生毕业后在其工作单位表现进行信息反馈,以便改进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符合实际。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发展阶段,我们要研究和借鉴国外职业指导理论发展的成果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体系、模式和运行机制,构建科学的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尤其是完善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早日形成以专业化就业工作队伍为根基的,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服务学生发展,服务社会发展的大学生职业发展工作新格局,实现职业发展教育的制度化、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促进并实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实现有效就业,促进学校长期健康发展,保障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维护社会繁荣稳定。
参考文献
[1]陈国光,陈铭康.学校职业指导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
关键词:X-Y理论;师范生;职业发展规划
1、X-Y理论概述及师范生职业发展规划的现状
X-Y理论实质上是X-Y假设,是由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他著的《企业的人性面》[1]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
基于X理论来分析,师范生厌恶学习,不擅规划,怕责任,没有理想抱负,甚至需要老师用强制手段,促使他们规划职业发展;而基于Y理论来分析,他们热爱学习,积极认真地规划职业发展,并朝着目标不断进取。从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来看,要将X-Y理论结合起来规划职业发展,学生要自我激励,自觉学习,老师也要制订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纪律约束。
2、基于X理论分析影响师范生的消极个人因素
2.1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对兴趣缺乏深入了解。
师范生自我管理是指师范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以及为了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而开展的自我认知、自我计划与组织、自我监控、自我开发和自我教育等系列活动。然而,当前,我国非重点院校师范生进入大学后,表现出明显地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在规划职业发展中主要表现在缺乏认知管理能力,控制管理能力,激励管理能力。管理好自我的控制能力,是大W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2.2学生对专业认知程度低。
师范类院校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手段,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培养从事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教育研究、科学研究、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大部分师范类院校的学生认为以上学习内容理论性太强,概念太抽象。认知引导着行为,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由于高难度的作业而无法树立自信心,对课堂的知识传授也有抵触情绪,久而久之,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也越来越低。 再者,部分学生认为专业冷门,就业前途渺茫,所以缺乏专业学习的兴趣。
基于X理论上认为,非重点院校师范生属于普通高等教育系列,教师具备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能力。但是,随着非重点院校内部建设的强化与完善,由于师资短缺而急于引进的人才的弊端日益凸显,部分教师对工作的付出性不强,在工作中过于计较个人得失,重视对自身利益相关的工作,忽视根据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家长、学生意愿,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针对非重点院校缺乏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的现状,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能力拓展训练。
2.4家庭影响学生职业发展的因素。
父母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必须经常改变控制子女行为的方法,以适应子女从婴儿到成年过程中,能力与性格的改变。但是,按照X理论的基本概念,家人似乎认为孩子永远不会长大,永远都和过去一样,评价标准单一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评价标准单一化容易使家长过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由于得不到足够重视与培养,不少孩子的天姿遭到埋没,局限了孩子的职业发展规划;不过有的家人侧重于对孩子的管理与教育基于Y理论的“目标管理”,为孩子营造良好地家庭氛围,这种氛围是指心理环境尤其是情感环境、意识环境,它是家长言传身教之外的、一种更加微妙的教育力量。
3、基于Y理论探索如何管理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3.1正确规划职业,强化自我管理
首先,正确职业定位。由于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择业观念尚存偏差,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导致现在就业成了“高层次奇缺,低层次泛滥”的局面。而职业定位是择业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学生良好的职业定位应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环境等信息为依据;根据“恶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参照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其次,清晰职业目标。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学习专业知识时就不会存在盲目性。众所周知,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而动机又是由需要引起的。马洛斯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符合X理论的“经济人”需要,情感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符合Y理论的“社会人”需要。当学生低层次的需求达到满足之后,会寻求高层次的需求,从而产生动机。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Luthans F, Avolio B J, Avey J B, et al.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J].Personnel psychology, 2007, 60 (3): 541-572.
[3]朱昭红,朝朔.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就业能力及其关系[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Z1):155-156.
[4]王运敏,魏改然.人际信任、自尊、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86-89.
作者简介:
关键词: 在宁高校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问题 对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进行自我剖析,在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订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达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教会大学生如何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教会他们掌握学习和自我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求职的相关技能,以及教会他们珍爱生命、生活和周围的人和物,让他们具有高尚的人格与情操。在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这不只是高校毕业生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培养规划、人才资源配置和人才使用方向等方面的问题。目前,面临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低迷和欧洲债务危机的不断恶化,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因此,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
一、在宁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比较客观地了解在宁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科学评价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际效果,我们对在宁高校在校大学生开展了相关的调查。调查发现,在宁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不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个人和家庭因素,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和学校教育原因。
1.教育意识薄弱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宁高校当中,真正普及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高校还为数不多,在宁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本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距离教育部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个别学校已经把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纳入学校的正常教学,但是大部分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意识不够强。部分高校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认识不到位,也没有把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学生就业指导及成长成才,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没有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文件。这样,很多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在学校除了第一课堂学习和参加学校相关活动外,对于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将来如何发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等问题缺乏真正思考,特别是对于即将面临新形势下的就业方面,比较迷茫,不知道如何选择,处于十分迷茫的阶段。
2.未纳入教学体系
目前,在宁高校(包括民办高校在内)大都没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纳入教学体系,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讲,课程教育是核心,应该从第一课堂开始抓起,并且和其他教育方式相结合,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不断营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氛围,如: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构建职业生涯测评系统、建立职业在线测评网站、成立职业发展协会开展活动等形式不断地推动此项教育的发展。
3.师资力量不足
从目前在宁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看,第一,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教学体系的高校不是特别多;第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起步晚;第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有待提高。从三个方面来看,严重地制约了在宁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在调研中发现,从事这门学科教育的师资高校的师资力量十分少,目前授课的教师都是从事一线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团干、学生工作分管领导中选拔的,经过一段短时间的培训后参与该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教师培养非常关键。目前在宁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不利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
4.指导方法单一
经调查显示,目前在宁各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指导方法,综合概括起来有职业测评、课堂教学、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手续办理等。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中存在授课模式生硬单一、指导方法单一、结果不尽如人意等方面问题;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在宁高校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力度,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方式。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情感、成长背景,在学习过程中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情况也不同,标准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忽视了其能动性,由于缺乏服务的个性化,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因此难以给予学生具体有力的指导。
二、改进在宁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对策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全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具备的适宜职业需要的综合素质,是大学阶段所接受的各种教育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要贯穿于整个大学生培养教育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作为系统教育,靠短期行为、“季节性套餐”是万万不行的。学生一入校,从起步教育开始,就应该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使学生有好的行为规范、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思想境界,有危机感、紧迫感,有自我完善意识、群体意识、竞争意识。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专业教育阶段、毕业教育阶段构成了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整个培养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要建立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又要把阶段性的工作目标与长期的最终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
2.设置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确定性、开放性、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高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教育课程;课程设置需要高瞻远瞩,立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尽可能把一些最近的成果、经验教训、案例、教育管理理念写入教材或者编入各个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中,不断缩小学校教育与社会应用之间的差距。其次,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更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最后,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3.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为保证教学的科学性,需要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为保证教学的普及性,要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课现有任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程序,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引进从事职业研究或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专兼职的教师通过科学的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使科学的、高质量的生涯辅导伴随学生成长成才。
4.加强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辅导员根据大学生个人特征、匹配能力和社会需要,帮助大学生制订职业发展计划、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的职业,帮助大学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交流较充分,了解每个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启发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并提出不同的个性化辅导。高校辅导员可以从个性化职业教育、个性化职业生涯设计指导、个性化就业心理指导和个性化创业指导四个方面开展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参考文献:
西藏高等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是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和辅导员“依据组织发展目标,通过组织和个人两大基本路径,对辅导员行使工作职责所必需的价值、态度、技能、努力状况及工作绩效预期进行筹谋、构建和设定的活动及其过程”[1]。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够有效稳定辅导员队伍,提升工作水平,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而且对于学校管理部门进一步深化构建一支长期保持蓬勃活力的辅导员队伍,对于促进西藏高等农业院校的校园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缓解西藏高等农业辅导员职业压力
目前,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与西藏其他高校辅导员相同,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压力,心理健康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莫名的焦虑、自卑、偏执、抑郁、情绪失调等”[2]。适度的职业压力会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但是过大的职业压力则会使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绩效的提升。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辅导员明确职业发展目的和职业前景,自觉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大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有效克服职业倦怠和缓解职业压力,树立辅导员的职业自信。
2.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当前,西藏高等农业院校的辅导员队伍人员年龄结构偏低,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间较短,一些辅导员把辅导员岗位当作进入高校的敲门砖和临时跳板,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感不强。据调查,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年龄在20~30岁的辅导员占总数的52%,从事辅导员工作不满5年(含5年)的占辅导员总数的72%。通过对辅导员职业愿景的调查发现,选择“坚持从事辅导员一线工作,努力提升专业技术职称,做一线专职辅导员”的人数不足辅导员总数的30%。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辅导员强化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职业意识,找到自身的职业定位,明确辅导员职业生涯目标,通过辅导员工作进行分阶段的规划,把握每一个阶段的重点、目标、任务,并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所确定的职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
3.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升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程度
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职业化发展和专家化发展是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由于西藏高等农业院校的辅导员构成主体是年轻教师,因此,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就是非常必要的。“辅导员的专业化是指经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的人员走上辅导员岗位,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1]在调查中发现,在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进行评价时,选择“半专业”和“非专业”的人数占到辅导员总数的56%。可见,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专业化意识不强。要提升西藏高等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辅导员明确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辅导员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动态需求。
辅导员个体生涯的发展是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群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辅导员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辅导员明确职业方向,坚定职业信念,提升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与此同时,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对辅导员群体发展也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辅导员职业美誉度和社会认同度,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适度流动,对辅导员整体素质提升和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各级组织及辅导员个体。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各级组织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除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及自治区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全国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组织辅导员参加全国及自治区级别的辅导员培训,还在校内开展了辅导员沙龙,并出台了辅导员职称晋升的特殊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辅导员的沟通交流和职业技能提升。但是,由于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角色,使得辅导员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统一性,使得西藏高等院校辅导员职业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碎片化。对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个体而言,大部分辅导员掌握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认可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完善自我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调查也发现,有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辅导员只占到调查对象的45%,而在具有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调查对象中,完全实现或实现了大部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所指定目标的人数占56%。从这一数据中可以看出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还很滞后,而且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实施还不是很顺畅。
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对辅导员这一特定职业群体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主要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辅导员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还不成熟不完善,使得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缺乏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和宏观把握。二是辅导员人数少、工作量大,难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制定特别是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西藏高等农业院校专兼职辅导员共25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共计5 560人,实际生师比为222.4:1。辅导员承担大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和党团建设、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工作,还需要承担学校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课教学科研任务和一些非本职的事务。据统计,在对辅导员学习状态的调查,有40%的辅导员选择了“事务性工作较多,没有学习研究的时间”这一选项。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地处西藏,高海拔的恶劣环境使得辅导员的身体和精力明显不足,也影响到了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实施。
三、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西藏高等农业院校所处的西藏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是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遵循。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地处西藏,是我国的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西藏社会存在着西藏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当前西藏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严峻,依然是分裂与、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重点领域,高校成为达赖分裂主义集团与我们争夺下一代接班人的主战场和主阵地,这对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除了国家规定的辅导员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外,还应着力加强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教育。这些都是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在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坚持的基本遵循。
第二,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是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限制因素。西藏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高原,面向西藏,服务三农,以致力于西藏农牧业的发展、高原生态文明传承、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所需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为办学使命,培养爱国敬业、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性和复合型人才。“组织的利益和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决定着自身的职业价值、待遇和发展机遇”,这就要求辅导员个体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根据组织目标的变化以及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及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定向和职业定位,应将辅导员个体职业发展目标与西藏高等农业院校的组织发展目标相结合,进而在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来实现辅导员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