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足球赛事范文

足球赛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足球赛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足球赛事

第1篇:足球赛事范文

关键词 VAR 裁判话语权 裁判权威 冲突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高科技手段辅助裁判员执法成为了现实,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使比赛判罚准确性得到了质的提升,裁判员所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减轻。例如球场上“鹰眼系统”技术的存在对裁判执法的严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比赛公平公正的同时又重塑了裁判的威信。虽然“鹰眼”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比赛的流畅性,但合理地引用高科技辅助执法,保障客观公正的同时兼顾整场赛事的连续性。因此,裁判员的判罚尺度直接影响着一场高水平足球比赛的质量。随着VAR技术逐步进入到大家的视野,有人提议在足球比赛中引进VAR技术,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性。然而,在最近VAR技术实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比赛断断续续地进行。因此,有人反对在足球比赛中引进VAR技术,指出VAR技术既损害了比赛的观赏性,也削弱了裁判的话语权,挑战了裁判的权威。本文以日本世俱杯国际足球比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VAR技术运用对足球比赛的影响,强调VAR技术与裁判话语权之间的冲突,分析得出VAR技术的使用与裁判话语权并非完全对立关系,两者可以相辅相成。

1裁判权威

公平公正是竞技体育的灵魂,因此,在体育竞技中,裁判的作用至关重要。前意大利著名裁判科里纳曾经说过,永远不出错的裁判是不存在的。为了将裁判的争议判罚减至最少,国际足联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不断在比赛中采用高科技技术,以此来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性。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将权威的来源分为三种:其一是传统的权威,这类权威是统治者根据习俗与传统,以世代因袭的身份来运用其权威;其二是感召的权威,这类权威来自神圣化的人格吸引力;其三是法理的权威,这类权威反映了当代的科层体制,领导者从其法定职务来发号施令,一切权威都是规章制度所认可的。据此,可以得出足球比赛中,裁判员的权威来自法理。近来,裁判的权威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裁判的执法水平引起大众的质疑,裁判的职业道德引起人们的怀疑,足球场上的“暗箱操作”的现象使裁判在执法过程中偏离了公平公正原则,使其权威性受到挑战。然而我们常说球员“失业”,教练“下课”却未曾听说有哪个裁判“下岗”的。此外,有报道称世界跆拳道裁判权威被30万“撂倒”,裁判员选拔选派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比赛违背公平原则、弄虚作假破坏赛风赛纪现象都使裁判员的权威性受到挑战。足球裁判作为足球规则的一部分,是团队足球规则形成后,球迷和球队之间的一种契约。

2VAR技术(视频助理裁判)

视频助理裁判系统指通过监视器观察球场上的一切,如果裁判漏掉了严重的犯规,或者是在4种改变比赛的情景(进球、点球、红牌、错判)当中发生了明显错误,VAR就会通知主裁。这时候主裁有两个选择:接受系统提示,或者在足球处于任何中立区间时,暂停比赛到场边的裁判观察区域查看录像回放,然后选择恰当的判罚。目前VAR处于试验阶段,其优点可以帮助主裁纠错、避免误判,但是其也会打乱比赛连贯性、影响球员专注力。

3话语权

话语是人类社会相互沟通与理解的交流平台,正因为有了话语平台,人类才得以在此基础上建构起各种制度、法律、原则、权力乃至整个文明。福柯认为权力渗透在个体的生活之中,在话语的发展史中,权力始终是与话语如影随形的,话语最终发展成为了一种权力,@便是“话语权”。目前话语权的研究渗透到多个领域,例如研究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的“话语权”、BBS的话语权以及建筑设计中的“话语权”,而大多数学者则是运用“话语权”这一较为复杂的概念来进行文本细读和分析。在福柯看来,整个人文历史就是一部有关人类的自我建构史。在这些建构中,最基本同时又是最重要的建构即是“话语建构”。话语权是说话和发言的资格和权力,失去话语权意味着失去了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当前运动员丧失话语权的现象普遍存在。话语通过赋权、限制以及建构三种途径发挥作用。在足球赛事中,赋权指裁判身份赋予裁判在赛场上有绝对的权威,需要对整场比赛负责。限制指裁判在相对应的裁判的法律法规职责限制裁判在行使其话语权的时候,必须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建构指赛场上,主裁判与助理裁判之间的配合建构整场比赛的进度,裁判权威通过VAR技术与裁判话语权共同构成。目前关于体育话语权的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在国家层面,体育话语权主要指国家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的话语权,霸权主义和反霸权主义等。第二,从不同体育群体出发,探讨农民工、女性、运动员等当前话语权缺失的现象,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VAR技术与裁判话语权的冲突

众多科学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和公平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VAR技术的弊端,反对“视频助理裁判系统”的人认为,VAR技术打乱了比赛的正常进行。由于后台不是实时提示主裁判,所以裁判往往在比赛进行中莫名其妙吹停,然后跑到场边看录像,再决定是否改判。这对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来说难以接受,因为它打乱了足球比赛在90分钟内连续构建的视觉冲击,对裁判话语权的权威性有所冲击,而对场上球员保持对比赛专注力也有影响。例如在日本举行的世俱杯首次在大赛引进视频助理裁判系统(VARs),自收到VAR的信息后,裁判暂停了发界外球的行为,从哨响暂停比赛到他判罚点球过去了2分钟时间。VAR技术对整个比赛产生的影响,对裁判的权威性也具有挑战,一方面裁判话语权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另一方面,裁判话语权的提升,需要VAR技术的支持,所以VAR技术的应用与裁判话语权之间并非完全对立,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足球比赛中,应用各种辅助判罚技术,可增加比赛的公平公正性,例如在巴西世界杯上使用的球门线跟踪技术、人墙喷雾技术、高科技手表等等。虽然球门线跟踪技术大大提高了比赛的公平公正性,但是其只能算是辅助判罚,进球是否有效还是裁判说了算,当主裁判认为门线进球系统存在时,甚至可以要求将其关闭。在比赛时,裁判员之间应有着默契的协助,以避免在判罚中出现“顶牛”的尴尬场面。因此,当裁判和视频助理裁判合作时,要处理好VAR技术与裁判话语权的冲突。

首先,VAR技术与裁判话语权之间的冲突表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在未引进高科技技术时,由于裁判技术水平的原因,各种误判错判现象的产生。例如在没有VAR系统时,主裁判和助理裁判们照常吹罚比赛。比赛过程中,需要主裁判与助理裁判高度的配合。而随着VAR技术的应用,需要裁判检查回放,和助理裁判沟通,再加上视频回放本身需要的时间,这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情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会导致裁判话语权的弱化,在比赛过程中,裁判员面对不确定情况就会以来VAR技术提供的帮助,进而做出合理的判罚。

其次,VAR技术与裁判话语权之间的冲突表现在机器与人之间的冲突。在传统的值裁过程中,要求主裁判和助理裁判之间利用合理的跑位进行配合,直至整场比赛结束。随着高科技工具的应用,例如鹰眼、球门线技术、视频助理裁判等技术,比赛公平性进一步提高。在比赛过程中,这些技术作为辅助判罚工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属于助理裁判一类,因此,裁判与这些助理裁判之间也需要相互的配合而不是相互的排斥,也就是说要协调好机器与人之间关系,提高赛事水平。既要保证人(主裁判)的权威性、话语权,也要利用VAR技术与裁判话语权建构公平公正的比赛。

第2篇:足球赛事范文

关键词:世界杯;足球;角球;攻守战术

中图分类号:G84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709-03

世界杯足球赛是国际足坛最高级别的足球赛事,它对推动和促进世界足球运动实践和理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激烈的竞争程度,它所展现出的各种技战术打法,以及不同类型风格的碰撞、交流体现了它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世界足球发展潮流,把握其脉搏,同时对于我们学习、借鉴、指导和修正我们自己的训练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06年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足球比赛定位球攻守战术相关文献十余篇。

1.2.2录像观察法对全部64场比赛进行录像观察,将比赛中角球攻守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剪辑、分类、记录。

1.2.3数理统计法对角球攻守战术相关指标进行归纳统计和比较分析。本研究按90 min比赛进行统计。

1.3场区划分将角球进攻时罚向区域分为7个,见图1。

2结果与分析

2.1角球进攻战术分析

2.1.1基本概况表1表明,传统的长传角球依然是各球队角球进攻的首选战术,长传角球可将球直接传到对方门前的危险区域,而进攻方可以在此区域预先设置攻击点,提高了进攻的威胁性;另一方面长传角球可以按照球队预先制定的战术要求进行配合,通过平时的强化训练,增加了角球战术配合的成功率,加大了防守难度。

表2显示,长传角球进球率较战术角球高,而战术角球射门率则明显高于长传角球,这是因为很多球队在组织角球进攻时,运用地滚球直接将球传向罚球区的近角5区附近,使接应队员直接射门或稍作调整后射门,这种战术角球配合形式简练、隐蔽,射门机会大。在意大利队与加纳队比赛中,意大利队就是依靠这一战术攻入1球。与长传角球相比,战术角球射门率高而进球率低主要因为,一是战术角球形成的射门绝大多数是罚球区外的远射,而长传角球形成的射门一般都是在罚球区内完成的,后者的命中率相对要高一些;二是长传角球进攻的主动性更强,战术角球往往需要根据防守情况作出被动的调整。

2.1.3角球运行轨迹表3显示,内弧线球运用次数多于外弧线球和直线球,在形成射门和进球方面,外弧线球高于内弧线球和直线球,尤其是进球数差异较为明显。这一结果不同于以往研究。观察和分析发现,在本届世界杯比赛的角球进攻配合进球中,其中8个外弧线球进球均是从场地右侧由右脚队员罚出。如阿根廷队的两个角球配合进球均是由里克尔梅在右侧用右脚罚出,伊朗队的两个角球配合进球则是由马达维基亚在右侧用右脚罚出。一般来说,内旋角球的威胁性要大于外旋角球,与后者相比,前者的防守困难相较大。对于内弧线球来说,进攻队员如能抢点准确,只要触及球就有可能改变球的运行方向而飞向球门,而防守队员通常来不及作出反应,既使被守门员或其他防守队员争到,也容易形成二次角球。

总体而言,本届世界杯赛踢罚角球依然以内弧线球为主,但内、外弧线球所占比例差别缩小。值得注意的是,与前两届世界杯比赛相比,外弧线球的进攻效果优于内弧线球,这可能是由罚球区域不同和罚球队员技术特点造成,这种新现象,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2.1.4角球罚向区域表4显示,在各区域的各项统计指标中,4区、1区、2区和3区的角球罚向次数、形成射门次数及进球数相对较高。4区各项指标均排在首位,表明该区域是角球战术攻击的核心区域。对防守方来说,4区是对其球门威胁最大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该区域位于球门正前方,距离球门较近,距守门员又有一定距离,守门员一般不敢贸然出击,而其他防守队员多聚集在球门区内,进攻队员在该区域相对容易获得进攻空间,得到射门机会。4区的进球数达到了7个,占所有角球进球的46.67%。其次是1区和2区,罚向这两个区域的角球一般都体现了“快”的特点,1区位于球门区的前点,既可抢点射门,又可吸引防守向后摆渡创造第二次攻击机会。在该区域进攻队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趁防守队员反应不及,快速地抢点攻门,由于该区域与球门之间有一定的角度,因此对射门技术要求较高;2区位于球门区的中央位置,距守门员较近,守门员较容易获得或破坏罚向该区域的角球,因此,对球的运行速度和旋转要求很高,使守门员出击接球困难,由于距离球门近,进攻队员只要碰到球,就可能对球门造成威胁。3区位于球门区后点,该区域进攻队员一般通过抢点射门或将球摆渡到门前,为队友创造机会,该区距离守门员近并主要被其所控制,进攻难度较大。罚向7区、6区和5区的角球进攻效果相对低于上述区域,主要是因为这些区域距离球门较远,或与球门之间的角度较小,不能直接形成射门。罚向5区和7区的角球一般为后点,其中在16次罚向5区的角球中有15次罚向后点,达93.75%;23次罚向7区的角球中有20次罚向后点,达86.96%。这主要是因为罚角球时,防守队员一般都集中在1、2、3、4区,对于罚向5区和7区的前点球,相对容易防守;而罚向这两个区域的后点时,进攻队员一般都处于防守队员的身后,防守难度相对较大。

2.1.5角球射门与进球本届世界杯638例角球中,形成射门176次,射门率27.6%,其中射正50次,射偏111次,射进15球(表5)。

本届世界杯利用角球进攻,共进15球。其中罚向4区的外弧线角球进球最多,达到总进球数的1/3;从抢点方式看,后插上进攻最有威胁,尤其是在4区的后插上,该区域正对球门,空间较大,容易摆脱防守,对球门形成直接冲击。决赛中意大利队就是在该区域利用这种方式攻入扳平比分的一球。原地抢点主要发生在1区和4区,进攻队员选位和和判断能力是获得射门机会的关键;从攻门方式看,直接攻门占所有进球的86.67%,这符合现代足球简练实用的特点,进攻目的性明确,直接性鲜明。

比赛观察表明,角球进攻多以直接传入攻击区域为主,通过预先设置的进攻队员跑动、穿插,吸引、干扰防守队员,掩护攻击队员直接攻击球门。由于距离球门近,进球几率高,射门机会稍纵即失,直接攻门往往是攻击队员的首选;从角球进攻组织配合形式看,长传角球配合进攻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在总共15个进球中有13个进球来自于长传角球进攻配合,见表6。从球队进球看,意大利队进4球,阿根廷、伊朗、波兰分别进2球,西班牙、德国、乌克兰、瑞典、墨西哥各进1球。意大利队是角球运用效果最好的球队。角球进攻效果与良好的战术组织能力密切相关。从进攻角度看,角球进攻效果首先取决于角球战术的严密组织,通过策应队员穿插、扯动和掩护为抢点队员攻击球门创造条件。其次决定于罚球队员出众的踢罚球技术,如意大利队的托蒂、阿根廷队的里克尔梅、伊朗队的马达维基亚等,关键时刻的精准传球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与突击队员的抢点攻门能力相关,如意大利队的马特拉奇,阿根廷队的克雷斯波等均是头球好,抢点能力强的突击队员。

2.2角球防守战术分析本届世界杯各队利用角球进攻进15球,进球率2.35%,占所有144粒进球的10.42%,表明角球进攻是比赛中射门得分的一个重要手段。角球的防守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结果。

2.2.1对罚球队员的防守从比赛观察看,对罚球队员的防守主要运用在防守战术角球中,一般当进攻方组织战术角球时,防守方通常会有1~2名队员上前盯防罚球队员和接应队员,防止进攻方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避免被轻易地突破防线或让进攻队员在无防守压力情况下传出威胁球。防守长传角球时,防守方一般不会设置专门队员去防守罚球队员,这与9.15 m防守距离的设置有关,防守队员对罚球队员的影响减小;另一方面,由于角球距球门的距离和角度不足以直接威胁球门,因此减少一名专门防守罚球队员的队员,可以增加罚球区内的防守人数,减少对方的进攻空间。但一些球队常利用这一点变换进攻组织方式,以组织长传角球进攻进行掩护,使防守队员集中在罚球区内实施盯防,然后通过战术角球快速传球至罚球区前沿地带,造成防守混乱,接应队员或直接射门或选择传球。在意大利与加纳的小组赛中,意大利队就是利用这一战术攻入一球。这一战术突然性强,容易打乱防守方的布署,因此,防守方应对这一战术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并事先做好相应的补防措施。

2.2.2对球门柱区域的防守在组织角球防守时,防守方通常会设置两名防守队员分别负责近门柱和远门柱区域的防守,以减轻守门员的防守压力,避免守门员出击时的防守漏洞,增加防守成功率。统计显示,本届世界杯在组织角球防守时,在两个球门柱均设置防守队员的有271例,占42.48%,设置一名防守队员的有238例,占37.30%,其中仅在近门柱设置防守队员的有195例,占30.56%,仅在远门柱设置防守队员的43例,占6.74%,不设置防守队员的有129例,占20.22%。结果表明,比赛中在进行角球防守组织和区域布防时,前后门柱区域是防守重点之一,在两个球门柱设置防守队员的角球防守布局最为普遍。代表性球队有德国、波兰、克罗地亚、英格兰、瑞士、法国、巴拉圭、伊朗等12支球队;将前门柱区域作为布防重点的国家有阿根廷、日本、韩国、乌克兰、葡萄牙等7支球队;仅在后门柱设置防守队员的防守布局运用最少,主要是因为这样会缺乏对1区的保护,容易让对手在前点获得射门良机,但也有个别球队由于守门员站位习惯或教练员战术安排等原因采用这种防守战术,最具代表性的球队是荷兰队。在两个门柱区域都不设置防守队员的防守布局主要发生在对方实施战术角球时,一方面是为了造越位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快速整体前压,扩大防守范围,减轻防守压力需要。但也有个别球队在比赛中始终采用这种防守布局,最具代表性的球队是意大利队,可能与该队守门员活动范围大,中后场球员个人防守能力强有关。

2.2.3对危险区域的防守4区和1区是角球进攻成功率最高的区域,也是角球罚向次数最多的区域。因此,这两个区域是角球防守的核心区域。录像观察显示,对这两个区域的防守,各队一般都采用区域加盯人的防守策略,对4区的防守主要采用的是盯人战术,因为该区域的空间较大,进攻队员一般从临近区域通过穿插、跑动进入该区域实施抢点射门,该区域的进攻队员活动频繁,流动性强,因此,对进入该区域的进攻队员必须实行人盯人防守。对1区的防守,则主要采用区域防守,通常会设置2~3名头球好,身材高大,防空能力强的队员在该区域实施控制,对经过该区域的角球进行拦截。通过对角球失球原因分析得出,防守队员盯人不紧,被对手直接射门是失球主要原因。

3结论

1) 角球进攻是创造射门得分机会的一个重要手段。角球攻守战术运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结果。

2) 本届世界杯足球赛角球进攻组织配合形式以长传角球为主,长传角球射门次数以及进球率高于战术角球,但战术角球的射门率比长传角球高。

3) 本届世界杯赛角球运行轨迹依然以内弧线球为主,但内、外弧线球所占比例差别缩小。外弧线球的进攻效果优于内弧线球,可能与罚球区域不同和罚球队员技术特点有关。

4) 角球罚向区域次数、各区域形成射门次数、各区域进球数三个指标排名前三位的均为4区、1区、2区。外弧线进球多于内弧线,射门方式一般为后插上直接攻门。

5) 在进行角球防守组织和区域布防时,防守长传角球时一般不设置专门队员防守罚球队员。前后门柱区域是防守重点之一,在两个球门柱区域设置防守队员的角球防守布局最为普遍。战术角球一般在两个门柱区域不设置防守队员。

6) 4区和1区为防守重点区域,多数球队对这两个区域的防守采用区域结合盯人的战术。多数失球是由盯人不紧造成的。

参考文献:

[1] 查理・休斯著,杨一民,等译.足球获胜公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 查理・休斯著,杨一民,等译.足球战术与技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 陈杰.法国世界杯足球赛角球进攻战术分析[J].体育科学,1998,19(6).

[4] 毛卫国,等.足球角球进攻战术的初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0).

第3篇:足球赛事范文

激烈的足球赛

李世纪

我最喜欢踢足球了。这不,星期四我们来了一场激烈足球赛。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起来。我们全班冲出门外,跑到操场上去上体育课。老师说:“足球赛四年级VS五年级。”只听一声口哨响,比赛开始了。

我冲上前去抢球,“嗖”的一下,被我抢到了。我把球传到李世宇那儿,李世宇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球进了!”五年级喊道。我很不明白,明明李世宇踢进了球,为什么给五年级队加分呢?一问才知道,李世宇把球踢到了对方的球门了。我发狂了,原本在五年级脚下的球,我抢了过来。我跑到球门前使劲一踢,“球进了!”只听我们班女生喊道。我们队都跟发疯似的,石伟杰为马士?椿で颍?硎?丛诶肭蛎?米处,一踢,球竟然进了!正在这时,老师的哨响了。

老师宣布:“四年级以2比1战胜了五年级!”当时,我们班欢呼起来。

体育课结束了,我们的欢声笑语还在操场上久久回荡……

指导教师

第4篇:足球赛事范文

关键词: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竞赛组织

新时期背景下,贵州省篮球运动蓬勃发展,篮球运动人才培养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随着与全国篮球运动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加,逐步认识和了解贵州与全国赛事竞赛组织的差距。尤其是在贵州省参加全国篮球运动竞赛频率不断增高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提高贵州赛事水平,成为当前体育职能部门的重要课题。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的竞赛组织为研究对象――以贵州省级篮球运动赛事为例。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的结构,竞赛的组织工作,赛事的筹备与规划等事宜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贵州省篮球赛事竞赛组织概述

随着贵州省篮球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在深入贯彻和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以来,贵州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省范围内篮球赛事积极开展。尤其是贵州省级篮球赛事接连举办,体现出篮球运动在贵州省体育运动中突出地位。

贵州省级篮球运动赛事是由省级各相关部门组织或主办,某地州市承办的篮球运动竞赛活动。例如:省运会篮球赛事、省级各行业职工篮球运动会、省大学生运动会篮球赛事、省农民篮球比赛等。

2.1.1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价值

举办省级篮球运动赛事,可为主办地带来巨大的无形资产和效应。其主要价值体现如下:

全面提升主办地在全省篮球运动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及政治地位。

有力促进举办地区域经济发展。

有效促进全省篮球文化的交流与区域互动。

不断促进全省国民素质的提高。

直接促进举办地城市综合实力的向前发展。

2.1.2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资源

(一)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全省范围内较大规模的篮球运动赛事为:贵州省体育运动会篮球比赛、贵州省篮协杯篮球比赛、贵州省大学生篮球锦标赛、贵州省各行业职工篮球赛事等。以上篮球赛事的共同特点为:涉及全省范围内篮球运动赛事资源;涉及面广,影响较为深远;赛事运营较为稳定,且不断拓展各系统与行业发展。

(二)贵州省级篮球赛事竞赛组织基本形态可分为:竞赛前工作筹备期、赛前试运行期、竞赛期、竞赛后期。根据各竞赛组织形态的工作需求,比赛各阶段的整体性与各阶段完成任务的差异,可将以上基本形态需完成任务细化为:

(1)竞赛前工作筹备期

其主要任务是:确定组织机构,拟定竞赛组织方案,拟定竞赛规程,制定各项工作计划等。具体技术环节如下:

成立组织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及其职责、确立组委会组织机构

拟定竞赛组织方案,内容包括:赛事名称与目的任务、赛事的主办与承办单位、赛事的时间与地点、赛事规模、竞赛的组织机构、赛事经费预算、具体的工作步骤。

制订竞赛规程,内容包括:赛事名称、赛事目的与任务、竞赛日期与地点、参赛单位、赛事报名办法、运动员资格要求、竞赛办法、名次录取与奖励办法、裁判员与仲裁、比赛报名日期、比赛报到日期及地点、注意事项、其他需要说明的事宜。

制定并审核各项工作计划,召开赛事组委会工作会议,检查并指导相关工作。

(2)赛前试运行期

其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各项工作方案,落实和检查各项筹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运动员报名注册、赛事的竞赛编排、印发秩序册、组织裁判员培训学习、赛前试运行工作、开幕式的准备工作等。

(3)竞赛期

其主要任务是实施和检验比赛计划,完成竞赛任务,达到预期目的的实施过程。主要工作包括:开、闭幕式、组织比赛、赛会人员管理、后勤保障、比赛成绩的审核等。

(4)竞赛后期

其主要任务为:赛会场馆器材的处理、比赛成绩的认定与、赛会文字材料的整理与归档、大会经费结算与审计、竞赛总结工作、赛会表彰工作等,以及其他收尾工作。

2.2贵州省篮球赛事活动的部署与规划

赛事组织应科学、合理、有效促进篮球运动项目的发展,组织者必须在综合各方面因素,通过调查获取相关信息,争取活动组织的主动性,通过科学的验证与研究,在有关行政部门授权的前提下,组织和实施赛事活动。

本文立足贵州省情实际,从宏观、微观方面阐述如何进行赛事的部署与规划。

宏观因素:全省体育项目的竞赛周期、各项目竞赛时间的间隔、有利自然环境、强有力的设施保障、满意的安全环境等。

微观因素:竞赛规程的合理性、赛事信息的处理、赛会人员的科学管理、场馆设施的保证、赛会突发事件的处理等。

3.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的特色工作与不足之处

3.1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的特色工作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官方公布:贵州是多民族省份,全省范围内聚居着49个民族,属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为密集的省份之一,各民族具有各自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鉴于少数民族在贵州的特殊地位,在举行全省范围内的篮球赛事的同时,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队伍或者赛会,在赛事活动的组织与安排上,尽可能的体现各参赛队伍的民族特色文化。

3.2贵州篮球运动赛事竞赛组织的不足之处

近十年来,贵州省在篮球赛事竞赛组织的科研工作上,几乎停滞不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篮球运动在全省的不断普及赛事的开展,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表现出时代特征,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竞赛组织来支撑其发展,甚至在执行赛事竞赛组织工作中有所偏失,将造成贵州在赛事竞赛组织上与全国的差距不断增大。

4.结论与建议

4.1贵州省篮球赛事竞赛组织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竞赛前工作筹备期、赛前试运行期,竞赛期和竞赛后期。

4.2省级篮球赛事的筹备与开展,涉及各项综合因素,因此,需要全面、科学、合理的在综合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基础上对赛事资源进行规划。

4.3省级体育运动赛事不仅仅是体育运动项目发展与推广的问题,它应当涉及人、财、物的投入,还检验着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等。

4.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体现是贵州体育文化的特色工作,会随着赛事的发展而发展。但贵州缺乏关于赛事竞赛工作的科研举措,长远来看,必将造成与全国在同一层面上的巨大差距。(作者单位:1.贵阳市篮球协会;2.贵阳市贵师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子朴,杨铁黎,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第5篇:足球赛事范文

1930年,乌拉圭

1930年在乌拉圭举办的第一届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T-Model”。由于参加总决赛的乌拉圭队和阿根廷队都坚持要使用自己准备的比赛用球,主裁判不得不提出一个方案:上半场和下半场分别使用一方所提供的球。通过抛硬币,结果阿根廷队选择的球用于上半场,乌拉圭队选择的球用于下半场。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

1934年,意大利

1934年在意大利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Federale 102”(联邦102)

1938年,法国

1938年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Allen”(艾伦)

(1942年和1946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取消)

1950年,巴西

1950年在巴西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用球“Allen Super Duplo T”(超级艾伦得宝T)

1954年,瑞士

1954年在瑞士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Swiss World Champion”(瑞士世界冠军)

1958年,瑞典

1958年在瑞典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Top Star”(巨星)

1962年,智利

1962年在智利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Crack”(克莱克)

1966年,英国

1966年在英国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比赛正式用球“Slazenger”(史莱辛格)

1970年,墨西哥

1970年在墨西哥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Telstar”(电视之星)是现在各种足球的原型。足球名字来源于两个单词:“Television”(电视)和“Star”(星星),这是因为该届世界杯是首次通过卫星向全世界进行电视直播;与此同时,为了让黑白电视机的用户能够更清晰地看清楚足球,设计者特别在原本是单一色调的足球上镶嵌了黑色的五角形。该足球由德国阿迪达斯公司制作,这是国际足联首次要求阿迪达斯公司为世界杯足球赛提供正式用球,当时的阿迪达斯已经成为世界上领先的足球品牌。以后至今年的每一届世界杯足球比赛用球都是由阿迪达斯公司设计制作。“Telstar”完全由真皮制成,但与众不同的是球的表面由32块手缝的嵌面(20块白色六角形和12块黑色五角形)组成,这种全新的构造配合均衡的缝制,使足球拥有了更圆更完美的外形。

左侧从上至下依次为:

1974年,德国

1974年在德国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使用了两种阿迪达斯公司制作的比赛用球――“Telstar”和“Chile”。 “Telstar”把原先黑色的阿迪达斯标记改换成金色再度出现,“Chile”则是阿迪达斯公司在“Telstar”成功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全白色的足球。两种足球在材质和技术上和4年前使用的基本相同。

1978年,阿根廷

1978年在阿根廷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Tango”(探戈)成为足球制作史上的一个经典,由20个“三角阿迪达斯”形的嵌面相互连接形成12个大小相等的圆形。从此之后的每一届世界杯足球比赛用球都是在这个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Tango” 足球提高了对各种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设计上则汲取了阿根廷传统舞蹈探戈的激情与优雅。

1982年,西班牙

1982年在西班牙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Tango Espana” (西班牙探戈)在设计上只作了很小的改动,关键的革新在技术上:它仍然由真皮制成(是世界杯足球比赛使用的最后一种真皮足球),但采用了防水、密封的缝制,从而大大减少了球的吸水性,也因此减轻了球的重量。

从左至右依次为:

1990年,意大利

1990年在意大利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Etrusco Unico” (伊特鲁里亚)。“Etrusco Unico”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唯一的伊特鲁里亚人”,为了体现主办国意大利的文化,该足球的设计中融入了伊特鲁里亚狮头的形象。在技术方面,该足球完全采用合成材料,并首次在球体内加入黑色聚氨酯泡沫内层,使球具有完全的防水性能,运行速度也得到了提高。

1994年,美国

1994年在美国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Questra”(奎斯特拉)。美国对宇宙和太空的不懈探索与追求使设计者产生了灵感,因此可以在这种足球的花纹上看到银河以及浩瀚的星空。“Questra”首次使用具有能量回复性能的白色聚氨酯泡沫内层,使球体触摸感更为柔软,更好操控,并使踢球更为稳定。

1998年,法国

1998年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Tricolore”(三色球),它是在世界杯足球赛中首次印有彩色图案的足球。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法国三色国旗以及法兰西民族和法国足协的传统“雄鸡”标志。而“Tricolore”最主要的革新在于采用了新型复合泡沫材料,内部结构是排列紧密规则的弹性气泡,每一个气泡都是封闭的并且充满气体。这种新型复合材料更具耐磨性,赋予球更好的能量回复性能,使球飞行更稳、方向更准。“Tricolore”还首次采用“透明印刷”技术,从而使球的图案更鲜艳,而且不易磨损,寿命更长。

2006年,德国

2006年在德国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 “Teamgeist?”(团队之星)。“团队之星”寓意制胜世界杯赛场的重要精神:团队的力量。它采用了全新的异形拼块和无缝压合技术,史无前例地将足球球面拼块减少到14块,最大程度地消除了球体表面不规则的凹凸,使球体呈现完美圆弧,从而有效提高了足球运行的精准度。“团队之星”主要由黑、白、金三色组成,黑、白是东道主德国国家足球队的传统颜色,而金色则代表着世界杯冠军奖杯。图为2006年足球世界杯意大利队和法国队总决赛而制作的“团队之星”足球。

2010年,南非

2010年在南非举行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 “JABULANI”。“JABULANI”源于非洲祖鲁语,意为“普天同庆”。该足球在设计上融入了南非元素,在技术上取得历史性突破:采用阿迪达斯公司全新研发的“Grip’n’Groove”球面,使得球体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始终保持稳定的飞行路线,从而大大提高球员对足球的控制力。“JABULANI”突破性地仅由八块表皮组成,阿迪达斯公司首次采用球形制模的方法使每一块表皮都实现三维立体结构,然后以热粘合技术拼接完成,从而使球较以往更圆、运行更精准。

1986年,墨西哥

1986年在墨西哥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Azteca”(阿兹特克)是足球制造技术上的一次改革。它的外观设计融入了主办国墨西哥阿兹特克人建筑和壁画图案风格,技术上则首次采用合成皮革制作。使用合成材料不仅增加了球的耐久性,并且进一步减少了球对水分的吸收,使球得以在硬地面、高海拔和潮湿环境下保持相同的性能。

2002年,韩国和日本

2002年在韩国和日本举办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正式用球“Fevernova”(飞火流星)。这种足球的设计超越了过去的概念,它的外形以白色为底,4个镶嵌着金色和红色富有动感的飞镖形状图案环绕在足球表面,可以让球员更好地看清足球的旋转情况。据介绍,这种富有动感的新颖外观是受到了韩日两国哲学思想的启发:金色象征世界杯的激情与活力;红色的火焰代表热情的动力;球身中央以涡轮为图案的四个三角形用工业语言诠释出球体的完美平衡。

2014年,巴西

第6篇:足球赛事范文

(安徽工程大学 机电学院体育部,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71个进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下半场61-75min和76-90min进球数出现高峰;罚球区内正对球门区域是进球率最高的射门区域;球门的中下部是进球入门的主要地区;前锋队员进球数最多;进球射门方式以抢点直接射门为主;与前两届世界杯相比,左、右脚的射门进球次数差距在缩小,头球射门也是最常用、实效的部位;定位球和中路进攻进球效率更高;进球以低平球和地滚球居多;传球次数与进球数量之间具有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关键词 :第20届;巴西世界杯;进球

中图分类号:G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10-0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32支球队,共64场比赛的171个进球(不包括淘汰赛阶段罚球点球决胜负的进球)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浏览国际足联官方网站,获取对本研究有价值的官方数据;搜索有关文献资料,确定所涉及的相关研究指标.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反复观看第20届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进球实况录像,并对进球特征有关指标进行详细记录.

1.2.3 数理统计法

将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并运用spss17.0,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 有关统计指标和尺度说明

(1)球门区域划分见图1,射门、进攻区域划分见图2.

(2)前、中、后场:进攻方向的球门线向场内延伸30米作一条平行线,与边线围成的区域为前场;另一半场与之对称的区域为后场;其余部分为中场[1].

(3)传球次数:以进攻方获得控球权开始计算传球次数直到射门进球(在进球前的过程中防守方未触球).传球次数为0包括罚球点球、补射、运球突破射门、直接任意球进球等.

(4)进球运动员位置:以国际足联官网确定的数据为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进球数量特征

第20届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共进球171个,其中点球12个,乌龙球5个,场均进球2.7个,进球数与1998年法国世界杯持平且并列排在世界杯历史进球数榜首.小组赛共进球136个,场均进球2.8个,创造了自1998年世界杯扩军至32强之后世界杯赛史上进球最多的小组赛,其中替补进球24个,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小组赛中替补队员进球最多的纪录[2].淘汰赛共进球35个,场均进球2.2个,造成淘汰赛进球锐减主要原因:(1)淘汰赛阶段保守战术成为16强球队首要选择;(2)门将们的集体超长发挥使进球数减少,如美国队门将霍华德凭借120分钟内的16次扑救创造了自1966年世界杯有技术统计以来的单场最高扑救纪录[3].

2.2 进球时段特征

图3显示,整场比赛:(1)上半场进球65个,占比38.01%;而下半场进球98个,占比57.3%,多33个,进球率高于上半场.(2)以15min为时间段来划分进球数统计显示:在下半场61—75min和76—90min的时间段里出现了进球高峰,分别占总数比的19.3%和17.0%,原因主要是经过前面60分钟比赛,运动员体能在逐渐下降,球员技术动作变形,注意力不集中,防守失位,从而增加了失误的次数,也给进攻方更多的进球机会.(3)上半场0—15min和31—45min进球数都为18个最少,其因:前15min不适应高强度比赛运动状态[4];彼此战术不了解,进攻谨慎;体能较充沛,防守较好.31—45min彼此战术已熟悉,体能下降,采取保守战术结束上半时.(4)与上届南非世界杯相比(图3)[5],各时间段进球数都有提升(除上半场31—45min和下半场76—90min).

2.3 进球射门区域特征

进球射门主要区域是3区,进球85个,占总数49.7%,其因:距离守门员较远,不易被破坏;射门角度大、难度小、距球门适中;防守薄弱.1区进球36个,占21.1%,因防守密集,距守门员较近等进球数不是最多.5区进球19个,因距球门远,对射门质量要求较高,守门员有较多时间调整,进球数并不多.2、4和6区进球14个数最少,其中4、6区为0,主因射门角度小、距离远,脚法要求较高.

2.4 球进门区域特征

从表2结合图1[6]可知,1—3区进球106个最多,占62.0%,成为射门进球主要区域,因1、3区离地面较近为防守死角,守门员身高一般在180cm以上,防守低射球时要麻烦得多.2区进球率较高,因守门员在判断射门时方向上出现偏差;对近距离补射及抢点直接射门,速度快,往往来不及反应.7—9区进球23个最少,7、9区也称死角,源于角球或边路传中进攻时抢点(头球)直接射门或直接任意球.可知四个死角为最佳进攻区域,难防守.

2.5 进球队员位置特征

前锋进球81个,占47.4%,最多,是各队得分主力军;前卫进球68个,占39.8%;后卫进球17个,占9.9%,最少.前卫队员的进球数较多:大部分球队采取单前锋进攻战术,提高了前卫队员的进球率;前锋队员吸引防守,增加了前卫队员进攻机会.后卫进球占比最少但有亮点,如1/4决赛,共进5球有3球来自后卫.

2.6 进球射门方式特征

抢点直接射门进球92个,占53.8%,是主要射门方式,进球率最高,难防守.接球调整射门进球占24.6%,射门力量大、准确率高.直接任意球进球3个,是最直接、实效的射门方式.

2.7 进球射门部位特征

脚部射进127个,占74.3%,是最主要射门部位.头部进球31个,占18.1%,利用定位球和传中形成头球射门仍然是有效的得分手段[7].

2.8 进球组织方式特征

定位球(角球、点球、任意球、界外球)进球53个最多,占30.9%,其中角球进攻进球数最多,其次是任意球、点球,最少是掷界外球.定位球进攻往往越能体现其实效性,如1/4决赛阶段,共进5个球有4个球来自定位球.中路进球30个,占21.1%,而中、边路结合的进攻也占有较高比例,说明现代足球运动进攻方式更加多样.

2.9 进球前传球次数特征

传球次数为0的进球53个最多,占比31.0%;4次及以下进球137个,占80.1%;5次及以上进球29个,占16.9%.分析显示,进球数与传球次数之间呈高度负相关,r=-0.826,P<0.01,因此,进攻队员之间的传球配合越简练进球率越高.

3 结论

(1)第20届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共进171个进球(场均2.7个),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进球数最多的一届,同时也追平了世界杯历史最高进球数纪录.淘汰赛阶段因保守战术和门将的集体超长发挥等原因使场均进球数与小组赛阶段相比明显减少

(2)本届世界杯在90分钟的比赛里,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上半场前15分钟和后15分钟进球数最少,前15min进球数最少是因:比赛开始时不适应高强度的运动状态;彼此技战术较陌生,进攻谨慎;体能较充沛,不会轻易给对手留下进攻射门机会.下半场61—75min和76—90min进球数出现高峰,其因是:经过前面60min激烈比赛,体能在逐渐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防守失位,增加了失误的次数的同时也给进攻方更多的进球机会.与上届南非世界杯相比,各个时间段(以15min为时间段)进球数基本上都有所提高.

(3)罚球区内正对球门区域因射门角度大、难度小,且距离球门适中,不易被守门员破坏等原因,是最具威胁且进球数最多的射门区域,而两个边路区域因射门角度小,距离远,难度大不会轻易地选择直接射门是进球数最少区域.

(4)球进门区域分布显示球门左侧和右侧是进球数相对较多的区域,球门区域的中下部是进球入门的主要地区.球门的左侧和右侧为防守死角,防守难度较大,因此进球数相对较多;球门的中下部因距离地面较近,而守门员的身高一般都较高,在处理这些低平球、近距离的射门时要麻烦得多.

(5)前锋是本届世界杯各队得分的主要火力点.前卫队员的进球数也占有较大比例,大部分球队采用单前锋的进攻阵型,前锋队员吸引了较多防守,增加了前卫队员充当起前锋的机会和进球率.后卫球员成为定位球战术中的得分利器.射门方式上脚部是最主要射门部位,但头球射门也占有较大比例,是有效的得分手段.

(6)定位球进攻和中路进攻是本届杯赛进球率最高的两种组织形式;抢点直接射门对抢点意识及射门时机的把握要求较高,难防守,进球率最高.低平球和地滚球因速度快,高度低,线路隐蔽,难防守,因而进球数最多.

(7)传球次数与进球数量之间具有高度负相关的关系,进攻队员之间的传球配合越简练进球率越高.

参考文献:

(1)高博,刘卫.第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145例进球攻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1):69—75.

(2)数字小组赛:进球多平局少,豪门出局替补爆发[EB/OL].[2014-06-28].http://chinanews.com/ty/2014/06-28/6329644.shtml.

(3)4大因素解析世界杯进球锐减之谜[EB/OL].[2014-07-03].http://2014.qq.com/subjects/tactics/26tactics&topic-1.htm.

(4)吕健力,肖建国,尹忠斌.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时段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8):61—64.

(5)李昆,韩帛辰,贺峰,陈易章.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18—121.

(6)张晓磊.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时空间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6):46—50.

第7篇:足球赛事范文

关键词:五人制足球;传接球;室内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1-0137-03

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已在我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临渊慕鱼似的喜欢无法揭示五人制足球比赛的规律,而只有揭示了规律才能利用规律指导我们的训练。中国五人制足球运动虽然开展较晚、但只要我们尊重规律,将我国的具体情况与五人制足球运动的规律结合起来,我国五人制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这是本文的宗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2003-2004年中国全国室内五人制足球甲级队联赛的,上海、武汉、成都、北京、广州、大连六队的运动员;参加2003年亚洲杯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的,伊朗、日本、泰国、中国队的运动员;参加2004年世界杯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的巴西、西班牙队、南非的运动员;2003年甲A足球联赛部分比赛的运动员。1.2 研究方法1.2.1统计法 根据录像统计2003-2004年中国全国室内五人制足球甲级队联赛的六个赛区共10场比赛,根据录像统计2003年亚洲杯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的,伊朗、日本、泰国、中国队的比赛共三场比赛。根据录像统计2003年世界杯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的巴西、西班牙队南非的比赛。1.2.2 访谈法 访谈中国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的巴西籍教练法里那;访谈中国室内五人制足球队的教练共五人。1.2.3 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传接球密度与11人制比赛有差异 传球是足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一项单门技术,它是同伴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进攻和控制比赛节奏的主要手段。因此,传球的质量能够反映球队的技战术水平,定量化的传球数据更能反映传接球的特征。

通过统计表明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的传球密度比11人制足球赛大(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两个级别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传球的绝对平均次数都多于11人制世界杯足球赛,相对平均次数即传球密度(传球密度=一场比赛传球次数/比赛时间)相差则更大,2004年5人制世界杯巴西队的传球密度是19.7次/1’,15届11人制世界杯巴西队的传球密度是7次/1’,两者具有显著差异。2003年五人制甲级联赛上海队的传球密度是16.4次/1’,2003年11人制中国甲A申花队的传球密度是5次/1’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2.1.1 场地小,队员密度大传球次数多 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是在:长38~42m,宽18~22m的场地上进行的,其面积(800m2)略大于11人制足球比赛罚球区的面积(665m2)、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人均面积为80m2,而11人制足球比赛人均面积为331.7m2,是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人均控制面积的4.13倍,可以理解为11人制足球场上有91个人在踢球(22人×4.13)。社会学认为空间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折射出了狭窄空间的技战术需要,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中的攻守关系类似与11人制比赛中在罚球区时,防守人员多、防守者高度紧张、严密联防;进攻方被强干扰、可利用的空间小,时间短等特征。相对l真人制比赛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人口更加拥挤,队员之间距离较近,联系更为密切,传球成为相互联系的主要方法,而运球突破则因为空间狭小较难施展。

2.1.2 防守战术需要制造空间狭窄 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的防守主要采用人盯人战术和区域防守,防守队员与进攻队员距离较近,一般形成强干扰关系,防守队员力求给予进攻队员更大的压力,通过区域防守力求将进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由于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的人口密度较大,防守队员之间的距离更近,联系更为密切,在这种情况下,控球队员很难从容地控制球,无球队员也时时仿佛处于被“锁定”状态,使得进攻队员占有空间和时间非常短暂,尤其是在防守中路时“关闭中场”的训诫牢牢地刻印在运动员的脑海中,压缩空间成为室内5人制比赛中统一,坚决的行动,在这种状态下,传接球以其快速、及时、多变以及在接球队员的穿插跑位配合下,是撕开防守冻结的较好方法。

2.1.3 传接球成为主要进攻手段和控制节奏的方法 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与真真人制比赛中球在罚球区内时的人口密度和攻防关系相类似,在11人制比赛中罚球区内快速简练的短传是主要的进攻手段,在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也呈现了这种现象,只是这种现象大大多于11人制比赛。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几乎不用将球场分成前、中。后3个区域,而只分前、后场即可,攻防的重心都在两个罚球区,攻守转换后,除了邻近的防守队员堵抢外,其余队员一般会快速回到自己的后场进行防守,这样两个罚球区就成了双方矛盾的焦点。大连队教练说:“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的攻守节奏根像篮球比赛”。控球方大多利用无球队员突然摆脱时出现的瞬时空间进行传球配合或另一名进攻队员利用摆脱制造的空间进行传球渗透,这种现象在11人制比赛也能看见,但在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出现的频率却高得多。统计数据显示:由传球导致的射门比由个运带球造成的射门的次数多;另外,当一方控球寻找进攻机会时,尤其控球人在进攻的时,往往通过传球来调动防守方的布控,有时出于调节体力,有时为了等待增援同伴等.通过传球来控制节奏,这种调整主要是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的攻防节奏快导致的,往往刚完成攻守转换.防守方已经建立了防守联系,使得控球方无从发动进攻,攻守双方只能处于胶着状态,因此,这种调整对于控球方来说往往是处于无奈,中后场的传球往往出于控制节奏的目的。

2.2 传接球部位运用与11人制比赛的异同

2.2.1 接球部位与l真人制比赛有差异 据对2004年中国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的统计(表2):室内5人制上海队接球平均533次/场,前脚掌和脚内侧分别占接球总数的41%和53%,其他部位占6%;据对2003年中国甲A联赛的统计显示:11人制足球比赛接球平均428次/场,脚前掌和脚内侧分别占接球总数的o%、82%,其他17%,脚背正面1%。比较国内两种比赛,发现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中接球部位与真1人制比赛中接球部位具有显著性差异,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中前脚掌接球的比例较大.而在11人制比赛中前脚掌接球几乎没有。

脚掌接球足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中接球的主要方法之一。这主要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其一是球的性质:周长62~64cm,重量400~440克,气压(海平面)0.4-0.6个大气

压。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的用球比真真人制比赛的用球低6cm,相当于一个飞碟型标志物的高度;重量相差不多;气压相差0.5个大气压,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用球气压的最大值是11人制比赛用球气压的最小值。周长差异使得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中接球者封挡球的面积减少,封挡面积越小封挡难度越大,球速快时更容易漏球,而用前脚掌踩却可以避免漏球.踩球时脚掌与地面形成一定的角度,角度大小可以根据球的来速进行快速调整,目的是将球卡住,球的气压较小更容易发生形变,因而容易减速和被控制。其二是用前脚掌踩接球可以使球置于身前,有利与动作的衔接和观察。我们看到在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中前脚掌接球不仅可以改变球的速度,还可以改变球的方向,改变球的方向时往往与上身的晃动相结合来诱骗防守队员,尤其是背向进攻方向,身后紧贴防守队员时,队员较多采用身体倚着防守者,用远端脚前掌左右拖拉球,使防守者很难观察到球,因而具有隐蔽性,另外,也是控制比赛节奏的常用方法。

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中,运用胸部,大腿、头接球相对较少,这主要是球的气压较低和复合地面的弹性较小,球的反弹较小。

2.2.2 传球部位与11人制比赛没有差异 统计数据表明:室内5人制比赛中传球主要用脚内侧,室内5人制与11人制足球比赛传球部位没有差异。因为,室内5人制比赛中传球距离在5~12m内的最多,这样的距离用脚内侧更稳、更准使同伴更好接,室内5人制比赛中传球“快准隐”是运动员追逐的目标。

室内5人制比赛传球动作形式上还表现了其独特性。例如,挑传球在比赛中时有出现,当两名防守队员正面夹击抢球时,控球队员往往连晃动的空间都没有,此时左右变向的可能也被堵,如用挑传则可以解决困境,挑传的高度在防守队员的腰间,防守队员腰部的移动较慢且防守面积较小,观察比赛录像当处于这样的攻守状态时,这种处理的方法是较为合理的:这种方法类似于第16届世界杯墨西哥运动员布兰科双脚夹球跳起过人――“布兰科蛙跳”的效果。伊朗队常运用一名队员将球挑起另一名队员从其身后插上射门,体现了高速中的默契配合。观察国家队教练法里那的训练,挑球练习也时有安排。

室内5人制比赛中隐蔽性传球往往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由于攻守双方的苦离较近,防守队员注意力高度集中,传球意图不能随意暴露,传球动作的幅度过大易被识别,所以隐蔽性传球和欺骗性的动作就显得非常有效。脚背外侧在几种部位的传球中隐蔽性是最高的,它摆动幅度小且能产生一定的力,符合室内5人制比赛“快准隐”的要求,室内5人制比赛中较多的被运用,观察比赛录像发现,上海队和巴西队脚背外侧传球的运用都距各种传球部位的第二位。

2.3 直接传球次数反映球队水平

2.3.1 直接传球次数占有相当比例 统计显示(表3),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直接传球占有相当比例;直接传球的比例是反映球队进攻速度的一个指标,速度是占据空间的重要手段。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的空间狭窄,空间出现的机会稍纵即逝,直接传球可以在防守方尚尤建立防守体系的情况下觅得机会,可以迅速转移进攻方向创造局部的以多打少,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中的转移进攻往往不是区域的转移而是注意力的转移,在有限的区域里通过无球队员的跑位;接应队员的身体变动;控球队员的假动作等来吸引防守者,实现制造空间,因而直接传球显得非常实用,调整后再传球往往贻误时机,失去有利空间,因为,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中防守的布阵和调整非常快,有时只需稍微移动或身体重心的转移即可建立新的防守体系.

2.3.2 直接传球体现球队的战术素养 直接传球反映了球队的战术素养,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表3),各级别球队直接传球的比例不同,中国联赛与亚洲杯和世界杯的球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尤其是涉及3人的转移方向的连续传球,在中国联赛更是寥寥无几。亚洲劲旅伊朗队较多呈现3人的转移方向的连续传球,表现得训练有素,这种配合既有套路模式的痕迹又有灵活即兴的表演,显然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通常情况是,两名队员在一侧传球,吸引防守队员的注意力,此时一名异侧的队员是乎得到了信号,当两名队员第三次传球传向异侧时,异侧队员已经赶到。观察法里那的带训,显然法里那在灌输这种思想,他2―3人的、3―4次的,转移的训练方法很多,这或许是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传球的真谛。中国的球队这样的情景很少看到,对于刚刚开始开展室内5人制足球比赛的中国各级球员,他们长期浸润在11人制的广阔空间中,他们的技术运用、战术思维、心理定势,表现在训练中比赛中,带有许多11人制足球的痕迹而缺乏室内5人制足球的特点,许多教练员,运动员只是停留在“5人制”人数的理解。

3 结论与建议

第8篇:足球赛事范文

目前官方承认的纪录是澳大利亚在2002年大洋洲世界杯预选赛中对美属萨莫亚的比赛中的31:0。

国际足联2002年4月12日在总部苏黎士发表声明,确认4月11日在澳大利亚科夫斯港进行的2002世界杯大洋洲区预选赛第一阶段第一组澳大利亚队和美属萨摩亚队的比赛结果为31比0。 该场比赛最初公布的比分结果为32比0,但此后不久一位澳大利亚发言人表示结果应为31比0。面对这种混乱的结果,国际足联称需要等到主裁判和比赛监督的报告后,才能正式确认最后的比分。

虽然本场比赛结果最终确定为31比0,它还是创造了新的国际比赛单场进球数纪录。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足球赛事范文

1、运动上衣;

2、短裤;

3、护袜;

4、护腿板和足球鞋。

注意事项:

1、上场队员不得穿戴能危及其他运动员的任何物件;